时间:2023-06-08 09:15: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技全球化的利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全球化 中国 大学生 就业 辩证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dialectic Graduate Employment in China
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科技、政治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当今世界的主潮流。发展中国家将迎来许多由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其中就业问题已是当前中国发展的最大挑战。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已被列入“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内容之一,显然,就业问题已引起我国极大重视。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如今,伴随着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变数增多,加之我国青年就业的主要矛盾是供求不均衡、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导致就业成为事关社会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因此,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价值的重大问题。
一、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全球化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哲学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间以及事物间均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全球化对就业的影响方面来看,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的全球化,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发展中国家普通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有限,加重对中国青年就业的影响,虽然中国政府和社会伙伴采取了许多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措施,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中国自加入WTO,使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全球化的一个结果无疑是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大幅度提高。从不同行业看,如制造业随着产业不断升级,新技术和新工作组织形式的应用,要求工人掌握更全面的技术和更丰富的知识,而服务部门特别是金融保险等行业大大提高了对高技能白领工人的需求,而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减少。20世纪90年代又迎来了以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的新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我国推行新的社会规则和劳工标准对我国引进外资、外资出口产生了直接、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就业。
其次,中国就业与全球化前进的步伐存在着诸多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如:结构优化升级使低素质劳动力就业困难、全球化使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拉大、社会发展不平衡、我国现行教育以及教育改革难以从根本缓解就业压力等。另外,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大部分青年从事低技术含量的非正规就业以谋生,就业青年中新的信息生产技术的普及率还比较低,他们接触新的信息技术生产方式的机会大大少于发达国家的青年。这种现状无形中造成就业落差,就好比是当发达国家的青年已经在用先进信息技术进行模型设计的时候,中国大部分的青年还在学习简单的制图,。
二、用矛盾的观点看待全球化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矛盾是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是利弊相间的,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带来了走向世界、对外投资的有利条件,拉动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的增长从而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并加快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
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有负面的冲击和影响。它主要表现如: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进而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压力和冲击,这一后果是由发展中国家结构不完善,资金匮乏,技术落后等一些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必然后果;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发展中国家由于外汇储备少,缴纳的基金份额小而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无权参与国际金融决策,只能承受国际金融变化的恶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便是典型例证。金融危机带来了严重的就业危机,其危害程度也是不可估量的,如:浪费劳动力资源、退化劳动力素质、拉大收入差距、加重贫富分化、形成失业恐慌等,这一系列恶果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并制约社会发展的进程。
全球化的利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它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公存,大挑战意味着大机遇,大机遇同时孕育着大发展。在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客观现实中,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谋求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国新经济发展利弊
一直以来,美国的发展扑朔迷离。尤其在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中,美国已经一跃成为第一经济强国,可谓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持续性的高速经济增长局面。在信息技术引领下,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升高、失业率与通胀率有所降低。这种“两低一高”的局面,即新经济。新经济的发展源自美国,如今已席卷全球各个角落。
一、美国新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美国新经济是一种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奠定在全球市场及信息革命基础上,也是市场经济与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传统的经济形式相比,美国新经济具有一定特征:①主要以信息化、高科技为增长的原动力;②打破粗放型管理模式,以集约型管理为主;③“新经济”发展趋向全球一体化,极大扩展经济主体的交往空间;④电子商务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交换媒介。总的来说,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奠定在全新企业制度基础上,很多企业员工既是劳动者身份,也是股东身份,这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政府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以网络为代表性的“新经济”的发展,政府为其提供了技术与法律方面的支持,担负起保护网络安全的重大责任。可以说,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就是大规模应用高新技术的产物,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利益最大化”原则相一致,同时符合经济学的创新性,通过理论、制度、实践的创新,促进社会与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因此,美国“新经济”的出现,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推动美国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但是在认识到美国“新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考虑由“新经济”带来的各种风险。虽然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但是没有从根本改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化的矛盾,甚至可能加剧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在美国全面发展“新经济”过程中,往往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趋利性、自发性发生作用,给通货膨胀提供可能性,股市过热就是最好的体现,由此引发沉重的债务负担、加大贸易逆差、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因此,这些弊端也会对美国“新经济”的顺利发展产生影响,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是否能抵御市场自发力量,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二、美国新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一)知识经济是发展“新经济”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革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所谓知识经济,奠定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及消费基础上,着重研究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将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业等作为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支柱。正是由于美国首先发展了知识经济,才为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与迅速发展,给大规模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土壤,以创新生产力为前提,开展科学化研究,获得全新知识进程,其中包含了思想的开发、产生与研究、扩散等一系列内容。
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发展,给大规模实现科技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知识经济奠定在生产力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研究过程,获得系统性知识。知识经济的产生离不开新思想的研究与扩散。在知识经济时代,单一化的创新难以确保企业的绝对竞争地位,尤其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进一步加快,任何创新模式都可能遭到复制或模仿,企业只有维持长久创新能力,才能获得创新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初期,经济中心正逐渐由生产转为创新,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为经济制度创新奠定基础、提供了动力。结合当前新经济制度定义来看,制度主要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包括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以及实施体制:其一,正式约束主要指国家规定的各种法律政策、规则等,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以及相关等级结构;正式约束可细分为界定分工责任、界定产权主体以及界定行为等内容;其二,非正式约束包含了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理想信念、风俗习惯等内容,通过应用非正式约束,可补充正式约束难以改善的问题。
(二)技术创新是发展“新经济”的必要条件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也是新经济与旧经济的本质区别。只有确保劳动生产率的稳步提升,才能让企业在保持原有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为利润增长提供保障。总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必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就会出现有形投入的边际生产效率递减现象,最终造成物价上涨,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等问题。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保持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促进失业率的降低,维持通货膨胀率。反过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离不开技术创新手段的支持。由于应用新技术,将会给生产函数带来改变,不断深化社会分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以理论研究为出发点,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确保了美国劳动生产效率的稳步提升,为美国新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发展“新经济”的根本动力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经济,通过各种商品、劳务的广泛交流,而实现大规模的资本流动,不断更新技术与信息,产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实际上,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与传播,降低沟通成本,促进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内容,包括投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等。其中投资全球化以及贸易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跨国资本流动等方式,实现跨国生产要素的流通,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例如,美国通过采取积极的全球性贸易策略,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进一步扩展提供空间,实现美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当前,美国稳坐全球第一出口国的宝座,国外不断扩大的货币实力,为美国飞速发展提供条件,推动科技产品的创新,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量的对外贸易行为,给美国提供了价格低廉的进口消费品,既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可避免通货膨胀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变化,推动了全球大市场的形成,为实现全方位、大规模的经济全球化提供积极条件。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为美国“新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由上可见,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给美国带来全新发展契机,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所谓“新经济”,奠定在知识经济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对生产方式、经营理念、管理办法及经济结构等,带来一场深刻革命,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对于美国来说,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统一化、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化,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促进生产力与社会的同步发展,控制经济危机,实现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瀛元.浅议当代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社会科学.2008(3).
[2]储节旺,谢阳群.美国信息产业对新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7).
[3]李洁.美国新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创新研究.山东经济.2009(1).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1]。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研发资源,R&D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其对国家或区域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R&D全球化已经成为继市场、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标志。
1、对华R&D投入成为跨国投资的新热点
近年来,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日渐巩固,许多跨国公司已不仅仅满足于投资于生产和销售领域,正在尝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的努力。随着国际能源的日益紧缺,能源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从目前各国的政策和投资者的投资倾向看,新能源是当今备受关注的热点,许多跨国公司正在积极准备,以抢占新能源的战略制高点。在国内开始逐步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时候,许多跨国公司如奔驰、通用、日产、大众等跨国公司也开始对我国新能源市场领域进行集中布局,它们将R&D和生产新能源相关产业作为对华的重要战略,以便在市场占领主动权。
2、R&D投资对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SWOT分析
2.1 Strengths 优势分析
跨国公司R&D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区域,呈现出集群趋势,带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IBM、微软、宝洁、联合利华、诺基亚、松下、富士通等著名跨国公司都已相继在我国成立了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实验室,这些R&D项目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通过外包、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技术转让或结成联盟等方式,可以带动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这些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
2.2 Weaknesses 劣势分析
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的生命线,出于对自身的利益考虑,跨国公司在华从事R&D活动时一直非常重视控制核心技术,大多数核心技术和基础性R&D活动仍控制在跨国公司体系内,我国企业获得高水平先进技术的难度大,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绝大多数高端市场均被跨国公司占领。近年来,跨国公司对传统技术的技术封锁逐渐的减轻,但是对新兴技术,如新能源技术仍然封锁较重,跨国公司一旦对新能源技术研究有所突破,必将通过控制技术人员流动、监控技术操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防止技术在我国扩散,这将给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新能源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技术瓶颈。
2.3 Opportunities机会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促成了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一般产业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后发性优势,从而进一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 科技全球化过程加速了技术的扩散,在众多的高技术领域,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都有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具有一定科学技术和经济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只要善于捕捉机遇、选择优势领域、加强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可以在科技全球化所提供的有利条件面前实现跨越式发展。
2.4Threats威胁分析
随着本地化知识和经验的丰富,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方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而我国企业却很难学习和模仿跨国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和管理知识。由于大多数的先进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的手中,它们通过申请专利,制定标准,建立产业联盟等方式,将技术创新的成果变为自己的独权,又通过技术封锁避免被其他国家赶超,这使我国企业对外资技术的依赖进一步加深。技术依赖造成一些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在电脑、包装、网络设备等行业尤其明显,如美国微软占有我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公司占有我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
3、我国应对研发全球化的对策
3.1 积极开展“走出去”战略
面对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现状,我国企业不仅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不但要积极应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更要主动开展海外R&D投资,通过收购、合资等形式,获取全球的先进科技和优质知识资源。比如,面对许多跨国公司抢滩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首先,国内汽车企业可以参考跨国公司全球化R&D的案例,综合考察自身水平和当地实际情况,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充分准备在海外进行并购等事宜。其次,一些有实力并且具备条件的汽车集团可以积极开展对外R&D投资,给予企业开展海外R&D活动的指导、优惠和自,使我国有实力的汽车企业成为对外R&D投资的先导者。再次,科学分析、正确选择对外R&D投资的区位,在目前我国、创新能力较弱和科技水平较低情况下,应当重点加强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注意总结企业开展海外R&D投资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3.2 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要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聚焦于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关注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多国政府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支持力度。如奥巴马政府把电动车作为刺激经济和拯救汽车业的重点支柱,欧盟、德国、日本、韩国政府也都出巨资支持第二代电池和电动车的R&D,投入力度规模宏大。在激烈的竞争下,我国政府和企业更要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机会的把握。另一方面,企业自身除了加强对技术的开发之外,还要将设计、R&D、品牌营销、物流、产业链管理等各方面整合起来。改变过去重生产轻品牌的观念。此外,国内企业还要重视与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合作。比如说电动车行业,企业可以和电池厂商合作,建立自己的产业联盟,加强产业优势。
3.3形成创新型新能源人才体系
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基础是人才,要想在新能源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必须同时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形成新的创新人才体系。由于新能源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为了形成我国的新能源人才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从培养方式来看,高校设立专门的新能源人才培养专业,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积极倡导发展的产业,我国目前的高校还很少有和新能源产业直接挂钩的专业,急缺相关的人才。因此,在高校中设立专门的于新能源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专业,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国部分高校已经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邱立成.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6-28.
[2]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战略悄然转变. 经济参考报[N].2010年12月02日,第二版.
[3]边军.并购之庠,外资之争[J].中国外汇,2006(9): 58-89
[4]孟华.跨国公司研发基地呈现出向中国转移的趋势[N].中国质量报,2005-3-2,第3版.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主体所从事的金融活动超越国界,从局部的业务活动发展为在全球不断创新深化的活动的过程,包括金融资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等内容,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它的迅速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一、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一)金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首先,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市场引入外资。发达国家金融体系成熟,资金雄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资金可以更自由地在国家间流动,从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弥补资金缺口,促进经济的发展。其次,发达国家有丰富的金融运作经验,在当今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信用制度的创新、股权衍生工具的创新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效率不断提升,这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契机。再者,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国金融业同处在一个平台上,使得国内外金融业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竞争率的加剧必然导致效率的提高,从而有助于发展中国家金融业体系和制度的完善,提高经济效益。
(二)金融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与此同时,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第一,金融全球化给了资金充分的自由度和开放度,加上利率、汇率等管制的放开,给国际游资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资本可以自由地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使得金融产品的价格浮动幅度加大,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第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体系的构建上不如发达国家完善,金融业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不强,金融全球化势必会导致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对原来的民族金融业造成冲击,形成严峻态势。第三,金融全球化导致金融工具发展迅速,花样繁多,国际上许多金融资源被无序开发,金融投机性明显,难以有效控制,给金融监管增加了难度,并且金融当局受到日益增多的国际制约,削弱了其调控力度。
图1 金融全球化表现形式图
二、金融全球化应对对策
金融全球化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警示。面对金融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我国应采取对策增强金融实力,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才能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保证金融业的安全。
(一)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
应对国际金融的冲击,首要任务是要在国内建立市场竞争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政府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应该加快职能的转变,由事后救场转向事前培养,运用宏观政策对金融业进行引导,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构建金融业竞争体系,使市场机制能发挥基础调节作用。具体说来,加快国企改革速度,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我国金融竞争力的需要。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不完善,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国有银行竞争力低下。政府是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造的动力,应以建立国家控股的多元化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与开放环境相适应的竞争能力。
(二)加强金融业的综合监管
发展中国家防范风险,完善金融体制,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金融监管。首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专业人员相对于消费者有更完善的知识储备,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对他们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和严格的授权制度,加强业务人员的自律建设,进而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其次,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强化金融执法。金融法律法规是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依据,也是监管规范化的保证。但我国的金融立法并不完善,在很多方面,如证券、期货等法律法规均存在空缺和盲点。因此,应加速法律法规的制定,使得金融市场有法可依,同时,监管当局应强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金融犯罪,才能做到有法必依,为金融业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再次,金融监管当局应积极与各国进行对必要问题交流协商,与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从而维护自己在国际金融秩序中的公平利益。例如,在金融市场开放的环境下,资本充足率要求低的机构相对于资本充足率要求高的机构更易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得到扩张,许多国家金融当局都对金融机构资本最低充足率做了要求,如果各国在最低充足率上可以达成协议,就可以提高竞争的平等性,降低金融风险。
(三)加大金融机构创新力度
当今网络技术发展迅猛,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产品的含金量,成为金融机构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关键。政府管理当局应当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鼓励企业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并监控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金融机构在创新过程中,应立足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联系实际才能获得最大效益。技术原创性创新代表着当今国际潮流,在创新过程中应保持技术上的高起点,提高科技含量。科技创新的同时,还应注意平衡业务间的创新比重,全方位服务稳定客户群,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相龙.关于金融全球化问题[J].金融研究,1999.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
(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
(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利用外资407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603亿美元,到2005年底累计利用外资6224亿美元(张强莉等,2006),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实现了由对外借款到外商直接投资的转换,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赵华等,2006),成为了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3)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4)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资和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技术合作,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差距,增强我国经济技术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5)有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和完善,缩短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制度的完善。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由于外资投入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回报利润率高的地区和项目,将造成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如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是5621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所占的比例为86.25%、9.16%和4.59%(尚永胜,2006),东部地区外资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2)我国外贸出口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特点,却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
(3)外资垄断性并购和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优势,极大地冲击了民族工业与农业,削弱了国内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应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和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全面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走向和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适时提出应对措施,维护国家经济,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2.完善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应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领域的垄断局面,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配套的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3.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体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坚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出口商品的经营管理,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
4.研究和制定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我国要研究制定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规划,加大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力度,经济增长方式由目前以资源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向以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为主的体现高科技特点的集约型经济方式转变;同时大力支持民族产业,发挥已有产业优势和品牌效应,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
5.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世界经济、 政治 乃至 文化 都产生了日益重大的变化, 国际贸易 和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世界 市场 体系加速扩大, 跨国公司 影响日益加深。目前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已有20余年,其增势基本稳定。由于追逐利益最大化是国际资本的本质特征,因而外资在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方面是利弊兼具,我国应完善外资立法,扬长避短,促进外资的合理引进及有效利用。
一、企业竞争力的含义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定义,前世界经济论坛常务理事长葛瑞里教授认为,竞争力就是“企业和企业家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劳务的能力,其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和非价格的质量等特性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大的市场吸引力。也就是说:是企业、企业家在适应、驾驭外部 环境 的过程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主席George.M.C.Fish认为,“竞争是企业较其他竞争对手更有能力去创造、获取、应用知识。” 我 国学 者曹建海认为 ,“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而形成的占领市场 ,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这些特殊资源包括企业的 人力 资本、核心技术、企业声誉、 营销 技术、营销网络、 管理 能力、经营者驾驭杠杆的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 企业文化 等几个方面。”上述定义有的侧重企业外部竞争环境,有的从企业内部分析。笔者同意金碚的观点,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 ,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 ,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二、外资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
1.外资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是现实生产力的载体,也是科技创新得以实现的基地。外资的进入往往伴随技术的转移,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加速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消费需求的更替规律决定了用户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由低层次的生存需要,逐步向享受、发展、自我实现需要这样的层次更替。许多外商以先进技术作为投资,可以满足消费需求的变化,使企业能及时捕捉到相应的市场变化的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其次外资有利于形成企业的科技创新机制,许多外资企业能使企业应有的科技能量充分地释放,对骨干科技人员方面的待遇、奖励和激励机制比较健全,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比较高,从而实现企业产品或服务实质性的突破。
(2)有利于创新企业的竞争策略
在竞争策略方面,外资的进入带来许多新的理念与方法。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长期的 企业战略 规划,单纯靠价格策略来拓展市场空间,不了解用户、竞争对手、竞争格局及市场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在一些浅面层次上竞争,已不能适应目前的消费者的选择 心理 要求。此外频繁更换企业经营者、忙于应付其他 社会 贵任、沉浸在具体的经营事务,未能从长期的角度来驾驭企业、捕捉企业发展的增长点,无战略经营意识,这也是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外资企业多数具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善于运用多种竞争手段,增强非价格竞争能力。从企业的形象设计到争创品牌,都借助广告加以 传播 扩散,从而引起广大用户的需求欲望并认可,来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立法完善
1.制定相关政策,利用外资强化企业科技投入,支持创新,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和品牌价值。企业必须有它的主导产品,主导产品要有技术含量及 市场 占有率,这些最终构成主导产品的品牌价值,赢得竞争优势的秘密在于创新。 企业注重科技进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管理 创新和 营销 创新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可利用外资强化企业科技投入,支持创新,适当提高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提成新产品开发基金的比重,建立风险 投资 基金;加大对外资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支持力度,重点项目的确定也要引入竞争机制,提高项目的科学决策水平,发挥外资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2.完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集群更好地引进与利用外资
过去一些地方通过政策优惠、 税收 减免等措施能引进一些外资企业,但随着 经济 全球化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方面的优势将越来越少,单纯靠政府营造的投资 环境 越来越不可持续。产业集群通过更专业化的分工,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共享,知识 传播 与创新的速度加快,集群内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大大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为企业提供了实质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应积极利用外资发展产业集群,引导外资进入产业集群内,培育知名品牌,提升国内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3.制定反垄断法,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跨国公司 存在的限制性商业措施,滥用市场垄断力量,出现一些反竞争行为,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有待解决的问题。制订反垄断法,是一个有效方法。要适应WTO框架下《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要求,尽早修改和完善外资法,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处理好国产化与国际化、保护与开放的关系,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和减少交易 成本 来增强投资的吸引力,创造一个内外资公平竞争的大市场环境。
4.健全对外资的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利用外资的质量
在审批权限、地区、产业引导、法制监管等各个方面严格控制,引进外资的着眼点应从数量转变到质量,确保利用外资的质量。 通过立法完善外资投向结构,对外资企业实行优胜劣汰,使其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化,将外资引向 农业 、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引向急需外资的中西部,促进产业分布均衡化。我国应充分利用外资来提高产业技术和产品档次,增加国际竞争力,并利用跨国公司加快发展新产业。在宏观管理方面,应拓宽外商直接投资渠道,引进国际竞争机制,通过不同投资国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和制约,防范跨国公司谋取垄断特权扭曲市场结构和降低市场效率的行为。提高国家整体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并最终逐渐减少对外资和外国技术的依赖。
参考文献:
[2]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载《中国 工业 经济》,2001年10期
2005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从2005年开始,普通高校招生对考生外语听力测试不再做全国统一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教育实际,自行决定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和计分办法。” 此后,浙江、陕西、甘肃、贵州等省相继取消了高考中的英语听力测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山东省在2012年2月的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上宣布:“从2014年起,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笔者本人为山东省某县一中高二英语教师,就政策后近一年经历的英语学习和教学变化,分析下高考中取消英语听力的原因与利弊。
一、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取消的原因
有些省份取消听力是因为听力测试时听力播音容易受到雷电、放音设备故障和供电中断等影响。比如,南方的省份夏季高考时正处于多雷雨期,雷击容易影响放音设备。所以浙江在2005年宣布暂时取消英语听力测试时有关负责人表示:“外语听力测试对设备、环境以及监考人员要求比较高,突发因素多,一旦在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的后果无法估量和弥补。”
还有一个原因是考场环境受外界因素干扰。听力考试时考场周围要求绝对安静,禁止过路汽车按喇叭,禁止大声喧哗等。因为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英语听力测试时容易对社会造成一些不便。
而山东省取消2014年高考的英语听力测试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减轻负担,给英语热降温。2014年山东省高考外语科目不仅取消英语听力测试而且英语分值也降低了30分,从满分150分减到了120分。消息传出后,社会上反响不一。有些高中英语老师认为,将听力统一测试从高考中彻底拿掉,对教学造成的影响让人担忧。有些人很是赞赏,更认为不应该强制学生学英语,高考也不一定要考英语。
二、山东省高考取消英语听力的利处
取消英语听力降低分数比重,这对很多不愿意学外语的人和以后专业无需外语的学生来说,是个好消息。他们确实可以减轻学习负担,把更多时间放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科目上。笔者在告诉所带的学生们这个消息时,大部分同学都很高兴,欢呼雀跃。因为他们觉得英语很难学,英语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现在压力终于可以减轻一些了。不考听力后,有些同学的英语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三、山东省高考取消英语听力的弊端
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会误导学校和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强烈导向下,取消外语听力测试,客观上意味着放出“听力不重要”的信号。取消测试原意是减轻学生负担,给英语学习热降温。但是自从高考英语听力测试被取消的消息后,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删去了统一的听力训练,而原来学生至少一周可以有三次听力训练。而且现在学生也不爱学习英语了,现在班里很多学生高二的英语水平还比不上初中时好。
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不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听说读写”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本能力要求。婴幼儿在学说话时,最先模仿的是他们听到的话语。可以说,先有“听”然后才有“说”,“听”是学生培养英语学习能力的基本。对于我们这些偏远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如果平常没有听力训练,本来就说不出口的哑巴英语,再加上听不懂的聋子英语,就成了“聋哑英语”了。而“聋哑英语”是英语学习中我们最不想见到的最糟糕的结果。
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长远发展。学生考上大学后需要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如果高中阶段不进行听力训练,他们准备这两项考试的听力部分时会感到非常难。而大学毕业后,很多人在工作时也需要与外国人进行英语会话。在高中阶段,英语听力训练是必要的,因为英语听力和口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表现。
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和需要。当今社会越来越全球化,变成一个地球村,使得英语成为必要的沟通工具。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是新时代对年轻人的要求。
四、结束语
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尽管如英国全球经济问题专家阿兰·鲁格曼所言,目前“''''全球化’一词已经被滥用”注释①,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国际经济领域,全球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在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中,中国如何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决定了在新的世纪里中国能否产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能否真正地振兴并立于世界之林。在此,我将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策”为题展开讨论,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学术界对何谓经济全球化,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世界经济的美国化;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其中,第一种观点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我认为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种观点既全面又最接近实际情况,其表现就是当今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融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
我认为,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说,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注释②
二、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原因及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近代市场经济的建立,而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以致被人们所感知并为之震撼,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尤其是上世纪的最后20年,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球化的浪潮更是汹涌澎湃。注释③
(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原因
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扫清了体制上的障碍
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本国经济的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封闭经济由于缺少外部资源、信息与竞争,而呈现出经济发展的静止状态。计划经济体制则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对称和激励不足等问题,而导致资源配置与使用的低效率。所以,不管是传统的封闭经济,还是起源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由此而造成的各国在经济体制上的趋同,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流动的体制障碍,促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作了物质基础
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其经济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的。远距离控制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使这种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任何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它的活动范围都可以达到全球各地。
3、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动因
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差异,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客观存在,为企业在全球范畴内的“套利”活动提供了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在这种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套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知识产权、技术诀窍、管理战略以及资金实力: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将产品销售到价格更高的市场上进行套利;另一方面,将巨额剩余资本转向资本稀缺、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套利。而内部化优势,又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将生产和销售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优势配置于世界各地,并将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而服务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样做的结果是,国际范围的分工与协作实际上变成了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当跨国公司利用优势而大举进行全球性套利活动的时候,其客观的效应便是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4、世界范围内商法体系的趋同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统一的法律制度环境。
众所周知,主导世界的两大法系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近年来,两大法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互相融合与趋同发展;另外,随着贸易一体化、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统一立法活动深入开展,这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统一的法制环境。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贸易自由化
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国际贸易量迅速增长。国际贸易手段、商品标准以及合同样式逐步统一和规范。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
2、生产全球化
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其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并因此使相关各国间的经济关联程度提高。
3、资本流动国际化
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对外资管制的放松以及由投资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高速成长导致的国际游资的形成,使得资本流动性进一步加大。
4、金融活动全球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各国相继放松金融管制,推进金融自由化,放松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和退出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拆除了不同金融业务的隔离墙,加快了金融业的整合。自由宽松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加上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从而形成了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统一国际金融大市场。
5、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
当今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
6、各国商法体系的国际化
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得益于两大法系的趋同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世界各国商法体系的国际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利是弊、利大还是弊大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已为大家所公认,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面对经济全球化,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带来的机遇,又要趋利避害,规避它带来的风险。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
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大量外资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例,中国外资依存度(外资投资存量与GDP的比重)1985年仅为1.55%,从1995年起保持在20%左右(1997年为24.4%)。另据资料表明,截止到2001年10月底,我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84894个,合同外资7319.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58.77亿美元,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以实用技术的进入为例,自1994年以来,加拿大北方电信、美国IBM、英特尔、太阳微、宝洁、杜邦、诺基亚、爱立信、松下等知名公司都相继在中国成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或实验室。
3、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购并当地企业实现的外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促进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存在劳动力超额供给和劳动力成本普遍偏低现象,外资进入得以安排大量的工资低廉的过剩劳动力从事有效就业,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具有国际分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产业。
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
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资本进入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博弈规则和惯例,大大缩短发展中国家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能够加快现代经济制度的形成。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越开放,其经济转型的进度越快。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
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墨西哥经济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自1994年2月以来,美国连续6次提高利率,造成了数百亿美元从墨西哥等国抽走流向美国,极大地损害了墨西哥的金融和经济稳定。
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由于跨国资本“无国籍”和无民族认同感,它不可能完全取代民族资本的功能。因此,外资的过度进入有可能挤垮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因而可能损害经济的长远发展。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属于夕阳产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的同时,把夕阳产业带进了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最明显的例子如上个世纪末发生在东南亚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因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还要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充满了变数。
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富国与穷国人均收入的比例,1960年是30:1,1990年增加到60:1,目前已扩大到74:1。全球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占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
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跨国公司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以多种形式影响着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经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家们因此担心,当前权力正从政治家手中转向大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室。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往往不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在国家经济的让与方面,发展中国家受到的损害较大。
四、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20年对外开放的结果,中国经济已深入地融合于全球经济之中。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国应以积极参与、合作的态度对待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应该着重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还须进一步加强。首先,要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规则,真正实行政府与企业职责分开,政府只负责保证经济总量平衡和重大经济结构的布局与协调,以及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要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富有生机、活力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地多元市场环境。
(二)确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国际贸易体制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与我国现行对外贸易体制相关的外汇、金融、投资等体制已经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是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突出的表现就是开放性不够。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尽快建立起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开放型国际贸易体制。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其次,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国有民族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三,规范进出口管理,完善进出口商品经营管理体制,建立竞争性的投资和贸易体制。第四,强化商会职能,维持良好的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秩序。
(三)研究和实施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生产和生产力的分配也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更大的动态的调整,国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的发展时期。我国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规划时,必须做出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其中要着重加大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工业和服务业比重。
(四)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根本转变、逐步实现法治的时期,因此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本国法律保障机制的任务还很艰巨。加紧修补和完善我国有关涉外经济法规,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竞争的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资和贸易的法制环境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
(五)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
当前,我国尤其应该注重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区域合作,注重加强与APEC的经贸联系。要善于从战略的角度去分析,把进入区域化的APEC作为我国进入全球化的一个“试验场”和“练兵站”。
综上所述,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中国应该采取切合本国实际的开放步骤和措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唯一正确选择。
文章注释:
注释①:[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
注释②:美国全球化理论权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用曾说过“中国与欧洲的丝绸之路是早期的全球化”。对此,本文认为,“丝绸之路”仅仅代表了简单的商品贸易,并没有实现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另外,当时尚未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运行的全球规则。因此,经济全球化只是近年以来才出现的现象。
注释③:在“全球化”起源及发展阶段的划分上,学界存在“一阶段论”、“二阶段论”和“三阶段论”三种不同意见。本文采“二阶段论”。相关研究见盖世金,张立:《“全球化”问题研究综述》,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参考资料:
1.《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作者:刘吉原载《文汇报》2001年2月20日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原载《求是》2001年第1期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和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诚
“全球化”是当前社会中各个领域出现非常频繁的字眼,它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到来实际是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在全球联动中。教育的重点不再是传承现有知识,而是创造开发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新的知识。而现代大学正是要担负起这个任务。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已经被看作是实现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如果不对知识经济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它在全球市场中就会落后,而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最前沿的商等教育,就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
知识经济为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也会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果不很好的处理将会影响并阻碍我国高教的顺利发展。在笔者看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利是远大于弊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利,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革,兴利除弊,使我国高教发展更加融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定义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WwW.133229.Com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大学的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演变与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文化交往的功能逐渐显露。可以说交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在这种良性的交往中,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引进了大量国际资金,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一)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思想与科学技术,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
知识经济首先就是要求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通过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个人都认同了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国际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摇篮,也担负起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高等教育不断参与到知识经济中,更加有利于我国高校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避免走国外大学曾经走过的弯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们的智力资源得到有力的补充;在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融入国际各种不同文化。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视野更加广阔,融合东西文化于一体。培养出更适合国际经济交流的国际性人才。
(二)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机遇,促使我国高教提高办学质量。由刻板的继承走向创新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更加的自由,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教育大市场,必须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给我国高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重新回到社会的中心,高校也开始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改变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而必须注重特色的培养。学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创新,知识的传承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知识、思想和科学技术,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弊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清晰的认清我们的国情。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现实,那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土高教与国际接轨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同时由于在国际间经济交往中国际型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并且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从而造成了我国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力资源的竞争压力更加增大;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忽视了社会效益,也忽视了教育的本性,从而造成了高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教育本性,并且造成高教资源巨大浪费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能最快获得利润的专业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兴趣,这是高校追求经济效益的突出表现。一些高等院校把专注于目前适应市场需要并且能获得更大物质利益的专业,追求暂时的市场效益;忽视了一些暂时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是基础性专业,冷落这些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必将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我们必须认清的一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违背教育规律,如果高等教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必然会破坏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埋下深重的隐患。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然而如果只把“知识”与“经济”划上等号,我们的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它最根本的本性,失去大学的理想。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精神的后果是隐蔽的,但这却是给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学生将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下造成知识的悬空,并且更甚至在缺乏人文知识、精神关怀的影响下造成人格的不健全,这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将是一大隐患。
(二)人才培养模式受冲击,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知识经济需要的是掌握国际经济交往技能的人才以及具备最新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造成了与此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盛况空前的火热。而人文专业或基础性专业的就业情况则冷淡的多。这就造成了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很大冲击。
除了这种集中性的人才需求过热外,笔者认为各国对人才的抢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抢夺人才。一种是企业与大学之间抢夺人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人才的全球流动性增强,不少外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但更多的是我国人才的外流。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它们以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争夺到发展中国家的大量高层次人才。另外企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以高新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剧了同高等院校人才的抢夺。许多国际企业纷纷在我国设立了研究机构,吸引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同一课题在企业与高校同时进行,往往企业更能够吸引到高层次人才为其服务,因而大量具有高新科研能力的人才离开了高校,流入了社会企业。这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改革建议
任何事物的前进都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内部因素是其自身的制度,外部因素是市场的影响。
(一)内部:树立国际意识,实施高教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熟练应对的人才。高级专业人才的要求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都较落后。要适应全球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高等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果,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学习先进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等目。
我们不能一味迎合知识经济的需求,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当前要求。急功近利必然是会得到较快的回报,但当前的目标在将来的社会却未必成立,学生在这种片面的教学思想下也会造成人格、能力的部分缺失。这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了我们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是综合素质教育,“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学生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关怀,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人才外流
我国始终在为融入国际化作各种努力,许多国际经济组织我国都有积极的参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使我国更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共同实施科研项目等途径,不断扩展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也同时迎接国际间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高级人才外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显著的问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对抑制人才外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当中国拥有能力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时,我国的优秀学子就不必到外国深造,就会大大降低人才外流的几率。
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变“抢夺资源”为“资源共享”,创造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主动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高端人才留在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把成果投向企业和社会,达到高等教育同社会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8][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曾永平,李雪平,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经济师,2010(04):146-147
[3]区向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经济师12007(03):9-10
[4]尤德林,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识经济层面上的七个误区[j],教书育人,2003(05):6-7
(一)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竞相追求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场所。从1994年加拿大北方电讯和北京邮电合资成立我国第一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开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先后有IBM、英特尔、宝洁、杜邦、诺基亚、爱立信、松下、微软、联合利华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相继在中国设立R&D机构。根据国家商务部2005年发表的《2005—2007年中国产业发展趋势》报告表明,46%的跨国公司计划建立独立的研发中心、33%的跨国公司将更先进的技术引进中国进行研发、25%的跨国公司计划扩大在中国原有的研发人员数量、24%的跨国公司打算与中国研究机构或具备相应研究技术的企业合作,这些充分说明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在中国的研发。
(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在山东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山东省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济往来,2002-2005,山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558603万美元,709371万美元,870064万美元,897072万美元,增幅为54.3%,48.9%,22.7%,3.1%.截止到2005年,世界500强企业有122户落户山东,兴建项目209个。但是,很少有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设在山东,充其量吧生产基地放在这里。截止2007年,山东目前一共有3家跨国公司将研发机构放在山东,分别是LG研发中心,日清研发机构和全球IT业航母台湾鸿海集团在烟台的研发机构。
二、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影响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不断加强,这种趋势对于我国就好比一把“双刃剑”,既有对我国积极的影响,又有不能忽视的消极一面。
(一)积极影响
跨国公司R&D的国际化使得我国企业获得了新的技术资源,增强了企业研发能力。而且,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扩展,有助于提高我国研究机构和企业的R&D管理水平。此外,跨国公司设在我国的国际互联型研究机构为一些科学家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优厚的报酬,有利于吸引我国海外的优秀人才回国工作,避免他们海外流失,从而有利于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
(二)消极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建立R&D机构建立后,有国内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造成了我国创新组织顶尖科技人才的流失。伴随着人才的流失,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一些属于保密范围内的技术和研究项目流入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R&D国际化吸走了我国一些科技资源,使得我国的自主R&D能力受到很大的削弱,加剧了我国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
三、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冷落山东的原因及山东省应采取的策略
(一)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冷落山东的原因
1.山东的研发实力较弱,研发人才稀缺
山东省的知名高校较少,科研机构也不多,高素质的人才尤为缺乏,所以跨国公司更愿意将其研发机构放在更为合适的地区,如北京和上海。
2.山东省的开放程度较低,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的政策力度不够
1999年6月,北京市就出台了《北京市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发机构的暂行规定》及相关的实施细则;2002年4月,又出台了《北京市关于扩大对内开放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对外埠大型企业设立驻京研发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给予经费资助、建设用地指标、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山东省就没有相应的鼓励跨国公司建立研发机构的鼓励政策。
3.山东省吸引研发投资的产业优势不明显
山东省跨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从2001年到2004年,外商在制造业的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实际直接投资总额比例分别为70.2%、78.3%、78.6%、83.6%,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而跨国公司研发的产业在电子、信息、软件、汽车、化工、医药等高科技产业。
(二)山东省应采取的策略
1.加大山东省的开放程度,创造良好的研发环境
山东省应该以加入WTO为契机,制定跨国公司在山东研究与开发机构优惠政策;完善山东省R&D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使跨国公司在山东R&D投资活动有章可循。
2.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山东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山东应该建立稳定的研发投入机制,通过税收优惠,建立研发发展基金等方式,鼓励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
3.加快山东高校的发展,鼓励山东高校与跨国公司合作
高校资源是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所以要加快我省高校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人才来山东就业,提高我省的科研水平。
4.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山东省人力资源尤其是科技研发人员的缺乏是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冷落山东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山东省要采取有利的措施,创造更宽松、更灵活的机制和环境,引进、培养人才,提高山东省的科技竞争力。
面对研发本土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山东省应该采取采取积极的措施,吸引跨国公司在山东研发投资,利用它的积极影响,同时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提高山东省的研发水平。
参考文献:
[1]葛和平,曹家和.跨国公司在华设立R&D中心的利弊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08).
[2]丁源,张阳.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区位分布的产业特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2,(04).
[3]张莹莹,赵银德.跨国公司R&D投资全球化及对我国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7,(02).
[4]张金英.促进跨国投资对山东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外经实务,2007,(08).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2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其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趋势,实际早已开始,尤其是在80年代之后。而金融行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构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俗话说: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是需要利弊权衡的“双刃剑”,它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水平,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但同时也给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风险,甚至为其与经济安全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在金融业市场营销层面,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社会化等世界性全球性问题,应当作出属于金融行业特殊营销体系的策略调整,积极应对潜在的风险与机遇,迎接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金融市场营销的新变化
金融服务业体系主要由以信托、银行、保险、证券四大行业为支柱,其他非银行金融业为补充的金融服务机构构成。而经济全球化时期的金融市场注定是风起云涌的,在全面开放之时,面对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本土金融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各大金融机构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加大品牌推广的力度。
着眼于目前的国内市场,首先由于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数年的快速增长,其相应市场需求的高效稳健的服务被大量需求,金融业及其销售服务也应当快速适应这一基本需求,但与此同时应当注意到的是尽管其市场需求较大但市场供求的不确定性也扶摇上涨,在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的不确定性伴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加大,这都是国际大环境带来的新变化。其次源于金融市场中经济与投资主体的加速变化,其供求的状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由于产品周期短暂、投资者针对性要求高等新进特点,对于金融市场价格决定、企业的运作方式、融资监管等各方面提出了新环境下的新要求。第三也是最为突出的一点则是较之前的旧型金融市场,其垄断性强、地位高且竞争并不激烈,然而开放的市场环境将为新型的金融营销市场带来变革型的市场改革,在利益机制下其金融业的内部竞争将愈加激烈,对于这样一个身处社会经济系统高层的市场中,其营销策略与战略显得弥足重要。
然而对于中国金融市场而言,其内部的竞争及发展更多是源于开放的国际形势,自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项金融管制放宽。由国外金融业大量进军中国市场带来的短期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使中国并不非常健全的金融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如果不能在其市场战略上有所调整应对,积极准备,就可能发生金融动荡或金融危机,严重的甚至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影响世界经济与贸易稳定增长。国际金融市场的营销策略较之中国内部其自主性更强、更具有针对性和市场性,中国金融市场应该意识到,当前的销售渠道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营销距离在拉近,营销空间在不断拓展和延伸。同时,新经济的先进技术除了循环迅速的金融产品也同样体现在市场调研和促销手段当中。信息技术的渗透改变了传统调研的落后局面,使调研呈现出科技化、便捷化及准确性、时效性强的特点。而强有力的现代企业管理营销团队也应当是中国打向世界金融市场的销售王牌,能否对动态市场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市场空间的扩展、营销技术的改进和销售渠道的变革,敏锐的洞察能力、缜密的分析能力、优秀的管理能力,新时代的市场份额竞争也是营销人才的机遇。
二、金融业角度的营销策略
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全面迎接挑战是必须的,上述几个方面的情况分析无疑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外部环境。它们推动市场开放,推动商品、资金、技术和劳务的跨国流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它们又带来种种冲击,全球经济的动荡会影响我们的企业。
1.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当做中国经济转型、重组的催化剂,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稳健的经济制度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完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又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其主要措施包括首先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善经营和调整改革,合理安排及下放权限,发挥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其次,利用杠杆效应对于经济进行调整,支持中小城市建设,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加快金融改革,积极预防金融风险,加强相应金融监管
随着国际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当金融管制要求被放开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就解释了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向我国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尤其以几乎取消各项限制的外汇业务为主导。国外的金融零售业、证券、保险业大举进军中国,在压力面前,唯有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个金额市场间的中介作用,利用国际资源为国内市场的稳健服务才是明智的抉择。而与此同时,适当建立系列风险防御措施,如完善银行管理体制、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等,化解潜在中的金融风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观念上积极主动,任何逃避和消极的应对都当被世界和时代所抛弃。唯有认真正确分析其影响,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屹立不倒。
三、营销角度的营销策略
就金融业的市场营销层面而言,应当了解和熟悉国际市场的环境和特点,积极分析其市场需求及针对群体,做出正确的市场判断,采取合理的营销手段。
1.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的市场营销理念
当前,金融市场竞争已步入客户经济时代,客户是其“衣食父母”,而优质客户更是其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金融市场营销一方面要满足金融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营销应当是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以服务投资者的个性化要求为理念,不断发展并改善制定计划、执行计划、监控结果、修改策略的过程,其最高境界是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
正确树立市场营销观念应做到五个转变:一是要从过去的以市场为中心向以投资者为中心转变;二是要从过去的同质转为针对不同需求群体的异质型服务;三是要从过去长期条块分割、专业分工向发挥整体优势、一揽子对外营销转变;四是要从传统业务和陈旧服务形式向不间断地创新开发金融新产品,并将生产中的各项因素差价转移至本地的位置,保证最佳的集体利益;五是要从粗放型经营向精干高效集约型经营转变。
2.多元化的国际市场优化营销战略
在营销工作中要制定系统的整体营销策略。一是产品策略。要根据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战略制定产品开发规划,尤其要深化投资者文化、消费习惯等各项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要加强对现有产品的整合包装,增加已有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推出个性化的品牌产品,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营销吸引更多客户。二是建立具有适应力的管理体系,融入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没有良好而完善的管理作为支撑,将是一句空话。作为企业领导者和它们的高层管理者有责任保证管理系统行为及战略融入到组织的每个细胞中,要为企业量身定做一个战略行为框架。三是建立具有适应力的营销体系,培养的新型营销复合型人才,即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科技,精通并能创造性运用现代营销技能的人才,对其进行终身教育,并在适宜的情况下培养国际人才。四是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的公关战略,建立“中国制造”的营销王牌。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将有更的多的机会在全球发达的消费市场中展示实力和发展自己的事业,实现跨国经营。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公关理念与实践的创新是作为现代企业营销管理者应当重视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小济.走向世界市场—30年对外开放回眸[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