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09:15: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独立思考的意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文化工业的虚假审美娱乐感
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阿多诺系统分析了文化工业成为资产阶级新的统治工具的原因。他指出,如果说以往的统治带有强制性的鲜明特点,那么,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统治则以一种娱乐和虚假审美的方式,让消费者处在昏昏欲睡的愉悦感中而不能自知。对于资产阶级统治者来讲,大力发展文化工业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例如,因为文化工业还依然保留着娱乐的成分,所以“公开宣布的法令并不会对此产生破坏作用,相反,娱乐规则中所固有的敌意到会产生这样的作用,因为这种敌意比它针对自己的敌意还要强”。[2](P123)娱乐在阿多诺那里仅仅代表一种虚假的愉悦感,它可以暂时让人们忘记被支配和不自由的命运,通过娱乐暂时逃避现实并强化这种现状。不难看出,阿多诺并不将虚假审美娱乐看作是艺术的享受,一则,文化工业产品已经不是艺术作品;二则,这种虚假审美娱乐完全退化为服务阶级统治的工具。我们不能因为阿多诺对虚假审美娱乐的批判,就得出他对艺术也持有同样否定态度的结论。事实上,正是由于阿多诺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才使得他更加重视审美和艺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艺术和审美还保存着本真,称得上是最后一方净土。在阿多诺视阈中,看似自由的愉悦感实际上是被自上而下的文化工业所控制,成为商业操纵的对象,背后更是受到极权统治的支配。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审美愉悦感的虚假性表现在:一方面,接受者获得的满足感是一种与艺术欣赏本身无关联的行为,因为这些文化工业产品完全是“反艺术”的;另一方面,虚假审美娱乐毒害着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同时也破坏着艺术。文化工业与娱乐消遣结合在一起,不仅导致了文化的堕落,而且造成了对消费者的欺骗。“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这些娱乐活动,就像宗教界经常说教的,心理学的影片和妇女连载小说所喋喋不休地谈论的,进行装腔作势的空谈,以便能够更牢靠地在生活中支配他们的活动”。[5]可见,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炮制出的虚假审美娱乐持彻底的否定批判立场。从美学角度看,阿多诺这种批判是两种美学观念的冲突,“即以阿多诺所捍卫的、以追求心灵沉思为旨归的现代美学观念(其代表是严肃音乐)和阿多诺所批判的、以追求身体为核心的后现代美学观念(其代表是流行音乐)的冲突”。[6]从文化角度看,阿多诺这种批判本质上是两种文化立场的冲突,即以阿多诺所捍卫的以上层贵族为核心的精英文化和阿多诺所批判的以普通大众为核心的流行文化的冲突。艺术创造,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表现,是寻觅生命本真和生存意义的重要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创作以人类对美、善的追求为起点,以人类的审美体验和娱乐感知为核心,这正是阿多诺所一直苦苦追寻和坚守的艺术核心。
三、文化工业对艺术的操纵
对于艺术来说,自由是其核心,精神是其精髓,抵抗是其本质,自律是其生命。只有做到这四个方面,才可以说艺术具有了真理性内容。阿多诺特别强调自由对于艺术的重要性,他认为自由,“即艺术的先决条件和艺术本身的自我炫耀概念,是艺术理性的狡计”。[4](P10)同时,他也承认,“尽管艺术怡然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但其一切要素仍然将艺术同时刻可能吞没艺术的经验主义一方连接在一起”。[4](P10)不难发现,一方面,阿多诺已经看到了艺术非沟通的本性,“事实上,艺术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方式也是缺乏交流沟通的表现,因为艺术无论情愿与否,总想与世隔绝开来。这种非沟通现象涉及到破碎了的艺术本性。有人自然会以为艺术的自律领域除了少数几个在艺术情景中经历巨大的挪用因素之外,与外界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艺术方法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之类的老生常谈是有一定道理的。”[4](P8)另一方面,艺术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对外部统治的抵抗和批判,“它意在协助非同一的事物来抵制那统治外部世界的、具有约束性的同化强制力量。正由于艺术作品脱离了经验现实,从而能够成为高级的存在,并可依自身的需要来调整其总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艺术作品是经验生活的余象(after—images)或复制品,因为它们向后者提供其在外部世界中得不到的东西”。[4](P7)与此相伴随的是,外部世界对艺术的频频侵害,比如现实中尚未解决的对抗性,经常伪装成内在的艺术形式问题出现在艺术之中。难怪艺术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与外部世界处于较量之中,“必须对这样的用心进行反击,因为它们会不动声色地强化这个受操纵的世界(administeredworld)对艺术的支配权力,而艺术则希望不受干扰,独来独往,抵制整体社会化运动”。[4](P427)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本主义极权社会,艺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必须不断地斗争。但是艺术为了获取成功更是何其之难,因为“在艺术中,成功的标准是双重性的。首先,艺术作品要将材料与细节纳入内在的形式法则;其次,切勿抹去整合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裂痕,而应在审美总体中保留那些抵制整合的痕迹。”[4](P11)现代资本主义最显著特征,就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此基础上,技术理性已经越来越成为统治力量并逐步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面对这样历史境遇,阿多诺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批判,其中艺术与文化工业自然位列其中。在阿多诺思想脉络中,有这样一条逻辑链条贯穿始终,即“工具理性———社会同一性———极权统治”。在文化工业领域,原本充满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被无情扼杀,艺术本有的自由也已被无情,工业时代的艺术正慢慢凋零。同时,整个社会被统得死死的,没有丝毫生气。按照《启蒙辩证法》一书分析,罪魁祸首就是工具理性,理性精神已由启蒙退化为神话,此时的艺术也逐渐凋零。譬如,艺术作品强调的是具体而精致,而机械复制技术带来的只能是整齐划一的标准剪裁,完全站在了艺术的敌对一方。这就必然造成“艺术是昙花一现的,这一真理性现在正遭到侵蚀”。[4](P308)更为可怕的是,“批量生产在产业主义的庇护之下正在成为艺术的内在形式……极端产业化了的艺术,会被当作艺术为适应先进的技术生产标准而作出全面调整的结果。然而,在艺术中,对这种总体同化作用来讲,存在一种基础坚实的反弹能力。工业化是艺术走向消亡的终点,但是,在此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将以牺牲内在精制过程为代价;也就是说,以牺牲技巧本身为代价。”[4](P372)在艺术中,技术生产力的观念不应当被迷信化或物神化,否则,艺术就会成为技术统治的纯然反映,而技术统治则会变成一种装扮成理性的压抑制约形式。技术生产力自身并无价值,它们只有涉及到文学、音乐和绘画作品的真理性内容时才有意义。也就是说,技术只有内在而不是外在于艺术作品,技术本身才能获得价值,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理性最终带来的只能是艺术的崩溃和技术本身的异化。在文化工业支配下,艺术、商品、社会等等一切都矛盾起来,“新奇的东西本不是商品,然而今天它已经彻头彻尾地变成商品了;艺术抛弃了自己的自主性,反而因为自己变成消费品而感到无比自豪,于是,新奇事物便产生了魔力。在过去,艺术只有存在于资产阶级社会之中,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使它作为社会目的性的否定因素在市场中蔓延开去,它的自由也必然与商品经济的前提联系在一起。在花费同样精力的情况下,纯粹的艺术作品必须遵循自己的法则,并彻底否定商品社会。”[2](P140)不难看出,艺术只有从文化工业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捍卫自由、传播自由、实现自由、追求自由,而不是被动地成为极权社会的宰制对象。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如联系旧课,提出赏析性问题;联系学生身边实际,吸引其关注;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情境等。当我们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学生的兴趣也就逐渐可以被激发起来了。
二、巧用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的划分包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的影响正愈发为教育者所重视。合理的布置教室环境,并在课堂学习中通过插图、挂图、实物模型、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信息获取的多样化,以及环境下的熏陶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直接主动学习和间接感染,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例如,在学习“”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播放影视资料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片段,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的艰苦、坚强的意志,同时,学生也能很自然地记住的路线。又如,在讲到“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地理历史教室里的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在比较中了解他们的特征和人类的进步……这些形式比起单纯的阅读文字,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三、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现自我,是中学阶段孩子的重要心理特征。将历史课堂还给学生,让它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平台,符合学生“获取尊重、认可”的心理需求。例如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中,不同的学生代表不同的国家立场,围绕一个议题,通过自己搜集的知识,“口若悬河,据理力争”的表现,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有益于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当然,本人的意思绝不仅仅是说做好一个产品或者只要质量好就行,但反之肯定是不行的。可惜,很多企业都很急,显而易见的道理,一旦落到自己头上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笔者在这里提起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并不是好去争辩什么,而是想说明,4P或者互联网营销这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或者思考方法,不同的企业和问题解决办法未必相同,因此,4P也没有过时,不做互联网或不以互联网为主要营销方式的企业未必就“完蛋”了。
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判断和解决方案呢?这就涉及到思考方式和是靠维度的问题。
以下举一个当前被炒作得很火的例子。
曹操高陵事件,几个月之后又被抛了出来,考古队说:出土各种文物完全可以证明此墓为“曹操墓”;而在“苏州三国文化论坛”上,23个学者认为:有人策划、蓄意造假。
据相关媒体报道:潘伟斌在声明中说,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实施的一次正常考古工作,考古发掘符合《田野考古规程》,发掘过程中多次聘请国内权威专家对考古方案、出土文物和资料进行现场研讨和论证,确保了出土文物的真实性、地层的准确性、资料的可靠性和研究的科学性。所出土的石牌、画像石等文物,出土记录清晰详实,并经过相关专家认真鉴定,确定其文物真实性无疑。
声明强调,考古队曾两次邀请国内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体质人类学专家,共同研究曹操高陵考古成果,确认安阳西高穴大墓为曹操高陵。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亦组织相关专家专程考察、研讨,充分肯定了安阳曹操高陵的定性。“安阳西高穴大墓是曹操高陵”的结论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不知道大家看了报道有什么感受?人家怀疑不是,就算不拿证据也合理,必竟对这么一件民众关注度极高的事件,而且曹操墓已经定出了60元价格的门票,对此,民众是要有“真假”的知情权的,必竟以后是要付费的,因此,考古队应当拿出“铁证”来证明曹操墓的真实性。
其实,考古队的“声明”是很苍白的,也不符合逻辑。谁说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就可以证明这个墓是曹操墓?而声明说“经过权威专家对考古方案、出土文物和资料进行现场研讨和论证”,这就说明是“曹操墓”了?自己拿不出“铁证”,要别人拿出证据来证明为什么不是真的,有违常理。如果不能完全证明是确实是曹操墓,那考古队就不要下结论。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说:对安阳曹操墓出土文物,考古所使用了各种技术方法,进行了时代、技术与工艺和物质结构分析,“如果是现代造假的,拿热释光一照就知道了”。依在下看来,刘主任想当然了吧,就算一个对考古一无所知的人就应该知道,拿几块墓道里的石块,粉碎以后,再造出来什么“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请问刘主任,“拿热释光一照就知道了”,你怎么知道?你就照得出来年代了?!再说,其中的石碑和石枕还是从盗墓者手中缴获的。
还有那个用来按图索骥的《鲁潜墓志》,早就没相关专家质疑了,用被质疑的东西来证明曹操墓的真实性,让人觉得很不严肃。
本人斗胆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当然不是从考古的角度),来试试证明一下该墓的真伪。曹操墓的界定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鲁潜墓志》的真伪
第二,石牌和石枕的所谓“铁证”是真是假
第三,盗墓者有没有可能作假,其他人有没有可能作假
第四,参与发掘、研讨的专家是谁?研讨了什么?怎么得出的结论?
第五,考古结论公布程序以及谁要为此负责
这几方面相互独立,每一方面都可以穷追下去,如果哪一方面出现问题,基本可以判断该墓真实性值得推敲和不真实。
比如:“石牌”问题,本人这个没有考古知识的人,根据媒体所报道和收集的资料可以进行如下分析:其一,魏王是汉朝最后一个皇帝刘协加封曹操的,死后,理所当然由曹丕世袭,也就是说曹丕是魏王了,“武王”是曹丕追认的,因此只能是叫“武王”,而不会叫“魏武王”;还有,在曹后,下葬的当时,没有必要强调是“魏”,强调了反而显得“煞有介事”。再有《鲁潜墓志》的真伪,应该很好鉴别其真假。其二,“陪葬品”上都刻有“魏武王”字样,假如陪葬品是真的,那就说明曹操生前就有了“魏武王”这一称谓。但是“武”字是谥号,假如是真的话,曹操生前是不应该有的。换句话说,曹操生前不会有人称其为“魏武王”,那些陪葬品也就不会是曹操生前所拥有的,而是曹后才制造出来的。一般而言,古人墓穴中的陪葬品往往是死者生前常用的,从这点上看,所谓的“曹操墓”是假的。但凡事不能太绝对,不排除是曹丕在曹操去世并且取得“谥号”后,令人制作了这一批陪葬品,然后将其下葬。
因在《百家讲坛》讲述《史记》而走红的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在其博客上力挺有“魏武王”之说,还列举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可惜,都是曹后的资料,也就是魏之后的文献,并不能说明曹了之后,在其墓穴里就有了“魏武王”这个称呼和石碑。
如果考古队凭借现在出土的文物就断定这个墓葬是曹操高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推断一下:造假者就是知道在魏之后,文献上有“魏武王”的提法,才忽略了考证,将石碑上刻上“魏武王”。
现在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有没有造假?只有证明没有造假,讨论下去才有意义。
说了这么长一个例子,就是想说明,我们要通过事件和问题的表象,发现问题的本质,然后才能解决它。考古队错在:把自己臆想出来的假设,当成了结论,可悲;没有证据还嘴硬,可叹;要别人拿证据出来证明是假的,你为什么拿不出证据证明其是真的?可怜!
大前研一在其成名作《企业参谋》中讲了策略性思考的方法,即:现象-归类-抽象化-设定找到解决方案之方法-针对所拟解决方案做假设-透过分析证明或推翻假设-导出结论-具体化-拟定要实施的计划-交由实施。
经验丰富的人常犯的错:由“现象”直接跳到“拟定要实施的计划”,也因此常常会造成判断错误。
以上的大前研一的策略性思考方法。这是营销人思考问题可以借鉴的也是非常适用的方法。
对于思考的维度,我们总结了6个维度。第一是广度;第二是深度;第三是高度;第四角度;第五是力度;第六是锐度。(后续文章会结合案例进行阐释)
①广度:立足企业和品牌现状,放眼商业世界未来,注重全球视野,使思维和创造性具有一般性的意义。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兴许就是这个意思。
②深度:超越一般性,具有深刻的商业理念及哲学思想。通过现象深入到问题的本质。
③高度:达前人未所达,创别人未所创。
一个问题的出现,如果仅仅在这个层面上想办法会非常难解决。比如,终端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如果我们还是要比终端的力量,就必须加大投入,招聘更多的营销人员和促销人员,在全国或者区域市场建立更多的办事处、分公司。这样虽然短期内销售额可能增加了,但实际上利润却减少了。
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以品牌或者产品为出发点,或许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如:青岛啤酒当初进广西市场,在渠道和终端都“堵塞”的时候,以消费者和品牌为基点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其效果虽然显现随慢,但却是“致命”的。即,要从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119-02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梧州学院为大一新生开设得最为普遍、影响力大、受益面最广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充满新知识、新思维、新方法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基础教育,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辅助技能,也为学生今后在计算机学科领域定位兴趣与发展方向奠定基础,还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来源地等不同,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差异非常大,从而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考核手段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一、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不再单单是一门技能了,它更是一种工具,一种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教师的责任也不仅仅是传授给他们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培养学生掌握对Windows和Office的使用方法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和自学的能力,以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来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及工作效率,甚至用计算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何开展好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是我们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而现实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思维不活跃。目前,国内外种类繁多的软件当中,有很多是功能相同,操作类似的软件,比如说Word和WPS,很多学生学习了Word而且在相关考试中也得到了高分,但是一遇到WPS后就慌了手脚,不敢操作。计算机的发展是迅速的,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很快就“过时”了。另外一种情况是,学生喜欢照葫芦画瓢,在做实验练习时,学生往往喜欢做实验教材上的内容,而实验教材往往将实验的详细步骤都写出来了,学生就一味地按照每一步去操作,当有某一步操作错误或者不会操作时,就不会往下继续操作了,导致后面的操作终止了。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其一,教师在布置实验内容时没有指定具体的任务;其二,学生在学习思维上形成了定性思维,没有创新和自我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许多学生在学习和解题时不会独立处理问题,或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不是由于题目做得少,而是平时缺乏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果平时对每一问题都能独立地进行分析思考,遇到问题自然会去钻研,而且敢于独立钻研,独立解决问题。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往往都是按照教材,从计算机的发展开始讲解,一直到操作部分,仍然是按照教材平铺直叙地讲解,如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如何使用,如何复制、粘贴、移动和新建文件等,到了Office依旧风格不改地从如何打开、新建、关闭文件,到如何更改字体、格式、添加图片、更改属性等逐一介绍,枯燥乏味,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兴趣不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学生认为只要通过了考试,就算任务完成了。而考试题目每年几乎没什么变化,导致一些学生只会做模拟题,而对Office办公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水平很低。
以上各种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以往以应试为导向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从根本上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不管是全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还是学校组织的考试,考试大纲都相对固定,学生认为通过考试只需要做几套模拟题就行了,可以不用进行较深层次的学习。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来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
二、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为目标
独立思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是否善于独立思考,是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的主要思想,在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依葫芦画瓢,学会独立思考。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采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考。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机,相信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以“提问题”的方式为突破口,激发学生乐于思考的欲望。要改变学生不愿思考的习惯,应把“突破口”选在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问题”上,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形成一种处处遇问题、时时想问题、人人提问题的主动学习的局面[3]。
2.为学生搭设合作学习的平台。实践证明,如果学生的班级学习气氛浓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比如在课堂内外更多地为他们开辟讨论、争论和辩论的场所,搭设更多的思维碰撞的环境,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时,让学生分组配置计算机,比较各组配置的性价比,或者让学生深入到一些电脑城进行实地考察,更直接地了解各种硬件配置。在介绍Office操作时,往往有很多方法和途径可以达到预定的效果,这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比较各种操作方法,从中选取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既起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也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起到了促进作用[4]。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掌握科学思考的方法。教师要在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首先,要重视揭示思考问题的思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在“过程”中掌握科学思考的方法,必须将思考问题的过程揭示出来,便于分析和研究。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自己要弄清教材的思路,还应将教材的思路适当地揭示给学生,便于学生从教材编写者思考问题的思路来认识和把握教材。例如在讲解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自己运用的思考方法也传递给学生,如何应用公式和函数,以及使用哪类函数等。在介绍到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时可以与学生一起思考,现场分析,现场推演,让学生直接看到教师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
三、总结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基础,在基础教育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学习阶段注意培养,形成习惯,这比多解几个题更重要。有了它,学生就有了自我探究的动力、积极性和能力,就有了独立获取知识和进行探究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王利利,吴方,谭忠兵,李书涛.独立学院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改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8):16-19.
[2]程斯纳.成长的思考――浅谈当代大学生自主独立能力的缺失与培养[J].科教导刊,2012,(02):4-6.
[3]吴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改阶段教学设计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8):9-11,16.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1]教育部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中明确指出:教材建设要反映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积极推进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选用高质量教材,编写新教材,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独立学院艺术类教材的立体化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它是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要求,对独立学院艺术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立体化教材的概念与内容
关于立体化教材的概念,目前不是完全统一、有立体化教材、一体化教材、多元化教材等多种表述方式。虽然名称不同,但通过比较,其内涵大致一样,即通过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供某课程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立体化教材除了具有传统纸质教材的优势外,还包括很多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相关数据、教学辅导材料等。当前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立体化教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持。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和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书本式授课方式将延伸为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课后研究教材、阅读相关辅助参考资料、拓宽学习视野的自主式学习方式。
立体化教材主要包括纸质教科书、音像制品、电子和网络出版物和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料等内容。艺术类立体化教材建设应该更加注重体现艺术专业的学科特点,对于图片、视频等视觉资料的要求也相对更高。
我们并不能将立体化简单地理解为教学资料和素材的拼凑组合。立体化教材的框架需要整体策划。立体化教材作为一个整体的教学、学习解决方案,应主动地针对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详细设计,根据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思路仔细规划,这是立体化教材建设的首要原则。离开了“学生学习”,立体化教材建设就毫无意义。[2]
二、独立学院艺术教材建设的现状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力量,培养目标多定位在“应用型人才”层面,主要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过硬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经过多年发展,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市面上针对独立学院层次的艺术类教材很少,缺乏对独立学院层次学生的关注。独立学院艺术类学生使用的多半是普通本科教材或职业教育类教材。由于缺乏针对性,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而且相当一部分艺术类教材的实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艺术类教材知识结构设计重复率较高,多蜻蜓点水式的介绍,缺乏深入的案例分析。新知识、新技法和交叉学科、前沿领域涉及较少,缺乏相应教辅资源的支撑,影响了教材的使用效果。
三、独立学院艺术教材立体化的建设思路
(一)结合学生特点,提高教材针对性。
不同的教学对象都有着自身的特点,面向对象的教材设计,提高了针对性,体现出对于学生群体的关照。独立学院教学目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能力。这些特点应该在教材上有所体现。教材知识体系设计和知识点分布应是立体的、有层次的。按照不同的重难点讲解,重点知识讲解分析透彻,非重点知识不做过多深入的分析。理论知识框架的构建体现出对于独立学院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注重基础知识的介绍,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够用就好。理论是基础,要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当地调整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的比例,把握好难度。
教材不仅要为教师服务,而且要为学生服务,要便于他们独立钻研。[1]教材编写设计上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学生为主体。在篇章结构、知识点分布、案例分析、语言描述等各个方面尽量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立体化教材的开发要做到,任何教师在使用精品教材时都能轻松、快速、充分地吸收教材中蕴涵的优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3]
基础类课程教材可以打破学科的限制,广泛吸收各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广阔的视野。艺术基础类教材应该注重对学生基本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基本的方法,对于将来在专业课中将会面对的问题,能够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专业类课程教材的编写,就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提供立体教学解决方案,激发艺术创造力。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4]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仅仅靠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影响。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建构,应综合考虑内容的多学科、教学对象的多层次、表现形式的多媒体、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5]
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的结合,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关照,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这也是立体化教材优势的体现。立体化教材在规划时就应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将过去单纯的书本教学内容提升为一整套教学解决方案,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教材的编写会引用大量的教学素材,由于版面的限制,书本中只能引用最典型的少量材料,更多的教学辅助材料可以通过光盘、网络等形式展示给同学们,从而帮助他们全面地理解教材知识,更完整地认识整个知识体系。
(三)结合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特点。
立体是相对于平面在维度上发生的变化。立体化教材建设的优势,来源于多种教学方式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特点,形成优势互补。时代科技的进步,随时更新的资讯,网络、微博等先进技术的迅速普及,使得资讯的获取方式迅捷而多元。
当今的大学生早已习惯使用电脑、网络等形式,对于传统的纸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他们对于新科技、新技术有着相当敏锐的感知力。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最新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学生已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网民人数的30.2%。网络成为学生非常重要的信息沟通交流工具。同时,此次调查还出现了3个新的发展动态。第一,上网的人数、时间持续增加;第二,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终端的用户也持续增加;第三,截至2011年底,搜索引擎用户的规模超过4.07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79.4%。这些都能够为立体化教材设计提供思路,为实现网络利用提供可能。
艺术类教材对于图片和网络的依赖程度远高于普通教材。网络的迅猛发展正好为艺术类教材的发展解决了技术方面的难题。相关知识的网络连接能够为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加多样的知识选择可能,QQ群的使用可以很好地实现老师与学生的及时沟通,微博是很好的信息了解窗口,虚拟现实和多媒体互动技术可以让同学们更完整地理解相应的知识。林林总总,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好这些先进技术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于独立学院艺术类教材建设而言,立体化教材建设无疑是一种可行而且具有一定优势的解决方案。立体化教材有其自身优势,特别是艺术类学科,这种直观、电子化、互动式、及时可更新的方式,对于提高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立体化教材的概念也会不断更新,内容会不断丰富,需要我们不懈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5,247.
[2]陈红兵.有机化学多层次“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1,(1):132.
关键词:不动产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理论基础;价值;法律效果
善意取得制度,是指无处分权的动产占有人让与动产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若受让人占有时出于善意,则依法即时取得动产之所有权或其他物权。传统上善意取得制度只适用于动产,多数国家的民事立法都确认了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突破了这一限制,使善意取得制度也适用于不动产:《德国民法典》规定了土地权利的善意取得,瑞士和我国台湾地区立法也确立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我国《物权法》是继《瑞士民法典》肯定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后完整确立这一制度的立法。
一、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一)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
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依我看来应是物权的公示和公信原则。物权的公示原则含义是物权的产生、变更、消灭,必须以一定的可以从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现出开。物权的公信原则含义是物权的变动以登记或者交付为公示方法,当事人如果信赖这种公示而为一定的行为,即使登记或者交付所表现的物权状态与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相符合,也不能影响物权变动的效力。按照这两个原则,物权的正确性是通过法律认可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即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的不动产物权和动产交付占有的事实的物权就是正确的物权,这也就是物权的公示力。那么物权的公示何以导致物权的公信呢?其实质在于法律以盖然性的推定方式来判断物权的正确性,而不是从客观真实的角度来界定。善意取得制度是以忽视和牺牲占有与所有权分离、登记权利人与真实权利人分离、所有人可能遭受不当利益为代价的。公信原则的确立不仅仅是对受让人与原所有人间个别利益的单纯比较,而是超越了个别利益层次上的思考,关系并体现出社会全体对交易安全的需要。公信力和公示力是不动产登记的本质效力,为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只要不动产一经登记,便被赋予了绝对真实之公信力,至于物权所显示的内容是否与真实状况相符在所不问。在我国,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是登记制度,具有较强的公信力,依法登记的不动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即使登记的内容与真实的权利不符,亦视为登记内容正确。
(二)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现实基础
善意取得是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项法律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是通过限制财产所有权人的追及权和一定程度上牺牲所有人的利益来实现维护商品交换的安全和良好社会秩序的目的,在现实实践中,不动产交易也会因登记错误、疏漏等原因发生无权处分问题。如果宣告任何无权处分行为无效,要求善意受让人向真正权利人返还财产,将使交易的当事人因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而支付交易费用,从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从现代商品流通特点看,当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以后,标的物可能在多个当事人之间转让易手,有的时间已经久远,有的当事人多次变换,从事交换的当事人往往很难知道对方是否有权处分财产,也无法对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逐一查清,证据也难以搜集。因此如果不保护善意买受人的利益,而允许原所有权人向现在的占有人追夺原物,势必会现有秩序,使大量的人力、物力陷入无休止的举证之中,浪费有限的司法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当事人也会陷入诉累。因此,在一个以交易维系的社会里,法律应牺牲静态安全,来维护交易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也应成为市场经济社会物权变动时遵循的一般原则。
二、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的完善
(一)如何界定受让人主观上是否存在“善意
受让人受让不动产时须为善意是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必备条件。关于善意的含义,在现代民法中有“积极观念说”与“消极观念说”两种学说,前者指受让必须有将让与人视为所有权人的观点,后者要求受让人不知或不应知受让人为无处分权人即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消极观念说。我认为,《物权法》第106 条中“善意”,可以理解为受让人非基于故意和重大过失,而对转让人无处分权的情形不知情,即只要受让人不知或不应知让与人为无权处分人,且受让人的不知或不应知不是出于故意或重大过失,并且尽了一个正常登记簿查阅人的注意义务后仍不知晓,即可以推定其主观上是处于善意。对于善意以何人、何时为标准,我认为,以本人为受让人者,以本人为善意判断标准; 以人代为受让者,以人为判断标准。在善意的时间判断上,应以登记申请时为判断时点,只要受让人提出登记申请时为善意即可。鉴于此,关于“善意”的具体判断有待在今后的立法中加以确定。
(二)无权处分内涵的界定
我国《物权法》第106 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根据该规定,“无权处分”是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前提。尽管该条中没有明确将“无权处分”作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列举出来,但由于该条将其作为前提条件,所以,从体系解释的角度来看,“无权处分”是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之一。不动产善意取得和动产善意取得的重要区别就表现在“无权处分”的内涵不同。对于动产而言,其无权处分的认定比较容易,就是没有处分权的处分行为,而对于不动产而言,无权处分的认定,则不仅仅包括没有处分权而处分财产,还要扩大到明知登记错误而处分财产,因为不动产的善意取得主要针对登记错误的情形,登记权利人虽然记载在处分人的名下,但是,他明知该登记错误的存在,而仍然予以处分。从登记权利人的处分行为而言,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构成无权处分行为。
《物权法》第106 条将善意取得制度统一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掩盖了二者在认定无权处分方面的差异。所以,在登记错误的情况下,处分他人的财产也构成无权处分。
三、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一) 物权上的法律效果
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最重要的法律后果之一是所有权的转移,不动产善意取得要件一旦具备,不动产受让人便取得了标的物的所有权,原所有权人则丧失其所有权,即受让人与原所有人之间发生了物权变动。不动产善意取得系直接基于法律规定,故为原始取得,善意受让而取得不动产所有权属终局确定,故善意受让人已有权再将其取得的不动产所有权作出处分。
(二)债权上的法律效果
1.让与人与受让人
让与人与受让人间的法律效果在债权关系上的体现是:当原因行为无效或被撤销等情况时,让与人可依不当得利规定,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其受让之不动产,受让人不能借口善意取得而拒绝。
2.原所有权人与让与人
根据《物权法》106条的规定,受让人依照善意取得获得不动产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让与人)请求赔偿损失。向无权处分人“请求赔偿损失”这一请求权属于债权性质的权利,且该请求权不以无权处分人有过失为要件。
3.原所有权人与受让人
《物权法》106条的规定,受让人依照善意取得获得不动产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仅有权向无处分全人请求赔偿损失。根据该条文的反对解释,原权利人无权对善意受让人请求赔偿损失。受让人取得之物权,因系法律基于保护交易安全之需要而使受让人终局地保有其所取得之物权,受让人系基于法律规定取得标的所有权,不构成不当得利,真正权利人不得依不当得利之规定请求返还所受之利益。
4.原所有权人与登记机关
《物权法》第10 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但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登记机关,这必将使得不动产的登记与法律的实质性要求存在差距。在现实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登记错误。由于登记簿系由登记机关制作,不动产登记簿在登记机关的控制之中,登记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国家登记机关对申请登记的不动产应负实质审查的义务。所以当因登记机关的过错致不动产登记发生错误,且因该错误登记致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遭受损害时,登记机关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和物权法的相应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四、物权法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价值
(一)有利于维护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
当无权处分人处分不动产时,若受让人是善意且已办理权利登记,这时基于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应该对该行为加以保护。若不承认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善意的受让人的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也就得不到维护。
(二)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
在交易频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受让人无从了解出让人对其所出让的不动产是否真正享有处分权,若不确立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受让人基于善意取得财产,却要因出让人无处分权而返还财产,使已成立生效的财产转移关系归于无效,受让人通过交易取得的不动产被法律所否定,这势必会造成交易主体在将来的生产和交换的担忧,不利于保护交易的安全,不利于商品交换秩序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构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交易者就不会对交易的安全担忧,符合社会效益原则。
(三)对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
确立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制度对指导人民法院审判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现实中的民事纠纷经常涉及不动产交易的善意取得,但由于我国之前匮于此项制度而很难得到解决。因此,此项制度的建立必将指导人民法院的审判,也有利于真正解决纠纷,体现法律保护的原本意义。
参考文献:
[1]金俭.《中国不动产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彭信戈.《论不动产之善意取得》.《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王利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研究》.《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0期;
[4]孙燕、杨磊杰.《浅论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法制与经济》2009年3月。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坐落在库尔勒市区中心,是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承担着全州各族人民群众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任务。为适应医院健康持续发展,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在2004、2007年两次人事制度改革基础上,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有序实施了第三轮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优化了中层干部队伍结构,形成了能下能上的干部任用机制,充分调动起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改革总体思路及安排
一是科室中层干部(含护士长)职位职数设定,在此基础上,四年期限内分别以原岗位职务续聘、新增岗位竞聘、原岗位高一级职务竞聘,根据干部轮岗等情况组织调整、选聘等多种形式进行。二是专业技术岗位实行评聘分开,按照州人事局核准的有关高、中、初级岗位设置比例,在上一轮总体入轨管理的基础上,在本次四年任期内,结合具体实际,分期、分批进行聘任、调整。三是其他各级各类工作人员,根据事业的发展科学定岗定编定员,或调岗调编调员(轮岗)。特别是对历史原因造成的一些岗位人员不足,当前及今后医院建设急需工种、岗位逐年有计划地增编增员。四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及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政策,修订完善《巴州人民医院聘用人员管理办法》。通过这些改革,形成“中层干部能上能下、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开、各级各类人员岗位管理、聘用人员能进能出双向选择”的局面。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中层干部、护士长的续聘和竞聘是全院干部人事调整的重点,院党委高度重视,由院长和其他党委成员组成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使这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进行。
一是精心准备。院党委在充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大稳定、小调整的基本原则;成立了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主动征求上级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反复研究,出台了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并据此制订了操作性较强的工作计划,对各个环节的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
二是组织严密。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对方案的修改,考题的拟定、保密,测评表的设计,总分的分值比例等等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心研究,力求规范。对遇到的每个问题,都力求迅速及时解决,保证了此项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院党委对所有参加笔试、面试成绩合格的人员和组织选聘人员进行的干部考察中,为了保证考察结果准确、真实,参加测评人数不低于每个科室总人数的70%,谈话人数不低于测评人数的70%,在民主推荐和谈话推荐双过半的基础上,按照笔试成绩25%,面试成绩50%,测评成绩25%的分值比例择优聘用。
三是高效推进。为不影响正常工作,聘任工作充分利用下午、周六、日进行,各科室中层干部、护士长都能够以大局为重,服从安排,认真对待。对于重要环节,领导小组及时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准确把握工作进程,客观分析遇到的每个问题,及时妥善地研究解决。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加班加点,使整个活动环环相扣,有条不紊,高效推进。
2.严肃纪律,注重实效
一是注重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今年以来医院门诊、住院病人数居高不下,医疗任务繁重,年初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争创三级甲等医院的工作目标,让全院职工感到时间紧、任务重。本次岗位聘任过程中,一方面强化改革意识,坚定改革信念,致力于完善选人用人模式,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尽量保持大局的稳定。在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下,侧重于广大医护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着力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激发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确保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使整个聘任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注重群众测评的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通过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等形式,将参加竞聘人员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充分展示出来,对符合竞聘资格的人员,在所在科室进行民主测评,保证每个科室参加测评人数不低于70%,把民主测评的结果作为聘任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尊重职工意见和建议基础上,慎重确定每个中层干部、护士长岗位的合适人选。
三是注重组织协调的作用。在组织选聘过程中,尽可能尊重科室和个人意向,从全院的工作大局出发,从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出发,加强组织协调,把有特长的人员放到合适岗位,以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针对护理管理岗位的共性,新增设的副护士长岗位打破科室界限,报名时不注明具体科室,按照总分依次排序,择优聘用。结合个人特点,坚持优化组合,扬长避短,合理分配科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程序规范,有序实施
这次中层干部、护士长岗位聘任工作,涉及部门多,参加人员广,牵扯范围大。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确保有章可循,院党委和改革领导小组,依据有关文件要求,深入调查摸底,经反复研究、论证,制定出《巴州人民医院第三轮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五个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广泛充分征求各部门及广大职工意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执行竞聘标准不走样,履行规定程序不变通,严守组织纪律不放松,每个内容都严格按照公布职位、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党委决定、院内公示等八个步骤进行。
4.全面公开,增强透明程度
一是坚持全面公开。通过印发文件、大会通报等形式,将竞聘的范围、职位、职数、聘任条件、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等有关事项全部予以公布,并将有关文件下发到各科室,便于全体职工随时了解、参照、检查、监督,有效地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
二是坚持全程公开。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对每个工作环节的结果,按照“该公示的都公示,该公开的都公开”的原则,将资格审查、民主测评、拟聘人员、聘任结果等情况全部予以公示、公开,使广大职工了解掌握进展情况、工作动态、工作结果,每个环节都真正公开。
整个过程中召开党委会5次,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会议5次,全院中层干部大会4次,共印制测评票、推荐票1000余份,共有1000余人次参加了投票,谈话700余人。由于准备充分,组织严密,规范有序,预期的效果已初步显现。
三、取得的成效
1.优化了中层干部队伍结构
一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中、青年骨干担当起中层领导工作的重任。特别是一批30岁以下的年轻护士竞聘到副护士长岗位,为护理管理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同时,薄弱部门的力量得到充实,人员组合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也趋向合理。尤其是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注重把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选进中层干部队伍,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
人事制度改革前,医院少数民族干部有16人占14%;中层干部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57人占50%,45岁以上44人占47%,45岁以下49人占52%;护理管理队伍中40岁以上16人占35%,40岁以下29人占65%,30岁以下无一人,年龄老化明显。
改革后,医院少数民族干部有22人占18%;中层干部中本科以上学历78人占65%,45岁以上48人占20%,45岁以下72人占60%;护理管理队伍中40岁以上14人占25%,40岁以下41人占74%,其中30岁以下有4人占7%,平均年龄从39.04岁下降为37.03岁。
特别是新提任的24名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为41.7岁,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87%。新提任的11名副护士长平均年龄为31.7岁,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0%。改革后的中层干部队伍既有50岁出头的有经验的老同志,更多的是40岁、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形成了合理的梯次。
2.提供了共同学习交流的机会
由于续聘和竞聘的重点放在履职设想方面,各科室的中层干部对聘后的履职设想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使院领导对各科室的发展规划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对医院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院上下统一行动,营造了“齐心协力创三甲”良好氛围。
3.在选用人才上进行了尝试性突破
一是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特别是对30岁以下副护士长的选拔,使众多年轻护士看到了希望,深受鼓舞。二是将应聘人员入编前的聘用期一并计算工龄,使更多年轻同志坚定了在巴州医院干一番事业的决心。三是对一些新建科室、特殊专业的副主任岗位,结合医院发展需要及应聘者的表现,将职称标准放宽至中级五年以上,为部分青年才俊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4.形成了能下能上的干部任用机制
通过这次竞争上岗,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破除了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旧观念。对落聘的同志,院领导逐个分别谈话,帮助分析优点,指出不足,打消顾虑,使其能正确对待这次竞争,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因年龄原因退下来的同志在过去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结合实际,从绩效方面给予一定的待遇。对上岗者进行集体谈话,从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以人为本的举措,真正做到了上者静心,下者淡定,凝聚了人心,彰显了和谐。
四、存在的不足
一是竞聘人员涉及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岗位,制定完善、全面的考核标准存在一定的困难。竞聘形式较为单一,竞聘打分测评的分项设置内容仍需进一步改进,力求能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个性特征。
二是应聘人员管理知识欠缺,专业功底不够扎实。通过笔试和面试发现部分职工综合素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如个人文字能力、语言能力、应变能力等,也包括对相关岗位的认识等。这些都需要今后多组织一些培训来提高,为医院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保障。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工作,几乎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到学生管理工作,如何有效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特别是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更是摆在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独立学院是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新型学校,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学生特点相对突出,学生工作实行素质导师制,力图在学生工作上有所突破,从这几年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看,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了许多的方法,思想上也有了一些想法,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严格规范和普遍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工作思路。从辅导员到素质导师的转变,不仅仅是称呼上的改变,更应该从工作方式、工作思路上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一、素质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和塑造目标
(一)独立学院学生具有的特点
1.独立学院学生的优点。独立学院学生优点突出,多数学生思维特别的活跃,兴趣爱好也十分的广泛。相当一部分同学多才多艺,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较强,且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强烈,喜欢表现自我并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由,往往在学院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中能脱颖而出。
2.独立学院学生的弱点。由于在“三本”里招生,独立学院学生文化成绩普遍较低,自信心不足,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尤其是自律意识较弱,逆反心理较为普遍。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刻苦努力的精神,心浮气躁,受挫能力弱,遇到困难就萎缩不前得过且过,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二)素质导师对学生培养和塑造目标具有的特点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素质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和塑造目标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选择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切实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
第一,培养学生首要的和最基本的就是树人,成才需要先成人,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如果一个完全不知道做人的含义,这个人才对社会而言,最多只是个工具和传声器,不可能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只有对成人有自觉意识,对做人的含义有深刻理解的人,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成为人才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精英进而为社会服务。具体的说就是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培养集体意识,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增强思想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民主平等意识,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较强的抗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在素质导师的工作中必须要以树人为首要任务。
第二,对于独立学院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培养其成为“科研型人才”是不太适合其自身特点的,素质导师应该把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实用型人才”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培养模式上,减少总学时量、减少理论学时量;增强实践技能培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具有比较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生,要着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则是创新的前提。
第三,把素质拓展纳入教学体系,不断为学生搭建以专业为背景的专业素质拓展平台和以各项文体活动为背景的非专业素质拓展平台,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其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全面发展不等同于个性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而是在各个方面都要达到基本要求并形成和谐有机的发展。
二、素质导师对学生的管理思路
思想是先导,对于素质导师的工作而言,首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路来对素质导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做指引,具体来说就是在实际工作中,以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再结合实际运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一)素质导师工作中“导”和“管”的关系
辅导员基本是以“管”为中心,从而导致学生工作从“管”到“管制”到“管死”;而素质导师则应以“导”为中心,注重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素质导师都感到工作逐渐在由“导”回到“管”的老路上来。这就使素质导师产生了一些疑惑,可以说素质导师最初对工作的热情是强烈的、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是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的,但是在以“导”为中心开展工作之后,却出现了很多突出的问题,比如学生自律性越来越差、纪律越来越涣散等,这就使得素质导师的工作方向转向,又回到“管”的老路上来。学生工作的特点决定着所有学生工作者的工作思路,而学生的特点又决定着学生工作的特点。素质导师在学生工作中不能一味的依靠“导”,也不能走回辅导员只靠“管”的老路,在具体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以“管”为基础,以“导”为方向,“导”与“管”相结合,以“导”带“管”。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扎实的学习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人生态度,面对学生这种现状,素质导师不去用“管”的方式就很难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正常的学习风气。“管”也不能采用以前那种死管、呆板的管理模式,要注重管理中的正确引导,发挥“导”的作用,营造开放有序的学生工作管理新模式。“导”可以感化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从自己内心中感到自身应该具备扎实的学业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人生态度。学生真正有这种想法和观点以后,学校的秩序也就自然好起来了,校园文化氛围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会有很大的改善,这样素质导师的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贴于
(二)素质导师工作中“导”和“管”的体现
劝学导为主,育人德为先。实施以“管”为基础,以“导”为方向,“导”与“管”相结合,以“导”带“管”,不是句空话,在素质导师实际工作中要加强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1.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重点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学生。独立学院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挫败和批评中成长的,他们缺少的肯定和鼓励,素质导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在学生取得成绩时,素质导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在学生犯错误时,素质导师不是一味的去批评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那些做法是可取的,那些做法是不可取的,以后尽量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学生才能真心实意的接受你的观点,才能真正的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2.建立健全科学的、体现人文关怀的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管理要公平。学生管理制度是学校正常实施教育的保证,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依据,但是仅有此也是不够的,它还应该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既要健全和强化必要的约束机制依法治校,也应该体现对人生的唤醒和对人性的尊重。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观,建立人性化的学生工作思路,必须打破学生管理工作长期存在的单一性和僵硬性,要使管理制度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另外,素质导师作为学生管理的执行者就要体现公平,对于任何一个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素质导师都应该按照纪律进行处理,做到一视同仁。在执行过程中,素质导师对学生不能只是处理了事的态度,应当在处理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导”,让其正确认识到学校的处理“严是爱,松是害”,以一个良好的心态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3.引导学生干部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改善管理实践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想法和活动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干部对素质导师工作思路理解和把握的不准,把素质导师的“导”认为是自己权利的集中,导致服务意识淡漠、随心所欲、态度不好,而遭到同学的反感,使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事与愿违。对学生管理的人文关怀,还必须关注管理实践,素质导师应该做到:尊重、关心、理解、体贴学生,素质导师工作一定要引导学生干部队伍要有良好的心态,摆正学生干部的位置,一切从维护同学们的权益出发,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服好务的思想。
1.创新工作理念,确保查案治本工作取得实效
在查办案件的实际工作中,唐钢公司研究探索建立了三项制度。一是建立了查办案件责任制。坚持对每一件举报进行认真分析,吃透举报件的核心内容,一旦发现案件线索,立即制定案件调查方案,启动“五保”办案机制,即保一名领导负责、保办案人员落实、保时间进度、保责任者受到追究、保党员干部受到教育。严格按照初核、立案、调查、移送审理等程序,依纪依法办理案件。此外,唐钢公司还把案件查办工作列入纪委工作的日常考核,从办案完成期限、工作程序、工作质量、办案纪律等四个方面,对办案人员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提高办案速度和质量。二是建立了一案双报告制度。对所有查处的案件,明确规定,不但要有案件调查报告,还要有案件分析报告。一方面科学总结查办案件的经验和教训,探索规律,提高办案水平;另一方面从中揭示党员干部违规违纪的蜕化轨迹,查找在体制、机制、制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三是建立案件查结督办制度。在案件查办完结后,针对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向发案单位和个人发出督办函,要求他们举一反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同时加强对整改效果的跟踪,确保治本工作取得实效。
2.创新机制,注重举一反三抓整改
指导发案单位加强整改是查案治本的又一有效途径,案件查处后,认真分析主客观原因,着力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查找发案原因,分清原因,区别对待,找出带根本性的问题,形成整改建议报告。对于个别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及时帮助改正,不留后患;对于普遍问题,深入分析成因,不断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寻找有效对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唐钢采用《纪检监察建议书》的形式,向案发单位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3.创新体制,保证源头治理效果
制度缺失、监督缺位、管理缺乏是导致许多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查办案件中,唐钢公司非常重视分析研究违纪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努力使监督的关口前移,重点突出,加强监督管理的针对性。
3.1有针对性地强化源头监督
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把腐败问题多、高发领域和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作为重要监督对象,着力强化源头治理,近年来,重点加强了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建设、设备及备品备件采购、产品销售和重点岗位人员管理等重点工作。
3.2有目的性地强化防范措施
在招投标监督工作中,从防范入手,提出了严把“三关”,突出准入、评标、定标三个关键环节的控制,确保操作过程公开透明。
3.3有创造性地强化管理手段
唐钢把设备物资采供领域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作为公司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将设备采购所涉及的日常物资采购管理、零库存管理、出入库管理、废旧物资回收等10个流程,从职能划分、运行程序、监管制约等方面,开发实施了一套物资采供计算机管理系统,在系统内设置了预防职务犯罪的屏障,有效屏蔽了不廉洁行为发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廉政效果。
4.查办案件工作的几点体会
4.1领导重视为查办案件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唐钢党政领导历来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十分重视,特别是高度重视查办案件工作,亲自研究部署公司查办案件工作。公司领导从严格依纪依法查办案件、切实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加强办案力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案件的每一个步骤、环节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都认真听取汇报,并给予认真指导,确保查办案件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4.2查办案件工作应始终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在查办案件中,唐钢公司始终坚持以生产经营工作为中心,注重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一以贯之地把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作为查办案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查案时机的选择、处理时政策界限的把握等都充分考虑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考虑到违纪人员的主观动机,考虑到生产经营工作造成的实际损害,实现查办案件工作的经济、政治、社会的综合效果。通过查处案件,达到解决妨碍企业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目的。
4.3不断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强化党风责任制落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从业意识
唐钢公司以副科级以上干部、关键岗位人员为重点,以权力观教育为核心,围绕理想信念、党纪法规、干部作风等内容,依托《唐钢纪检监察网站》、廉政党课等教育平台,加强对重要节假日和重大生产经营建设期间的反腐倡廉教育,开展党风讲评、廉政谈话、党纪法规学习培训、法纪警示教育、廉政文化“五进”等形式多样、吸引力和感染力强的教育活动,形成了职责明确、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反腐倡廉“大宣教”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意识上构筑起坚强的思想道德防线,廉洁从业意识不断增强。此外,唐钢还把加强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作为党风责任制的首要任务,针对党风廉政工作在基层落实不到位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公司―厂―车间(科室)”三级党风廉政责任体系,并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车间(科室),重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规范和相关管理,使公司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风廉政三级责任体系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采取层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纳入责任制考核等形式,强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和约束机制,促进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4.4强化监督体系建设,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一、引言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通识教育等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作为每年向社会输送大批人才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诸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尝试中,大类招生日益受到关注。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在(本科)招生中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文理科大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学生进校后,先进行1~2年的通识教育或基础性课程学习,再按照一定的原则如学生的意愿进行专业分流,分流后实施专业培养方案并进行专业学习直至学生毕业。按大类招生对于高校而言,既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教学改革,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大类招生涉及到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一系列的变革,是深刻而全面的教学改革,而不仅仅是对相近专业的简单归并。
二、问题呈现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由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在“产、学、研”全面合作创办的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独立学院。其学科专业设置涵盖理、工、经、管、文、艺术6大门类。其中,管理系于2002年创建,下设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个本科专业以及5个专科专业,基本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各类管理人才的需求。管理系2016年的各专业计划和实际招生人数如下表1所示。根据表1,各专业之间招生完成率差距非常大,总的招生完成率偏低,且存在所谓的热门和冷门专业,本科和专科专业之间的差距也较大。
考虑到管理系目前的招生现状,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减少考生专业志愿的盲目性的需求,管理系目前正酝酿对本科专业进行大类招生,其指导思想是坚持“打通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与全面成长”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让更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专业,学生在进入学校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后再选择专业方向,目标会更加明确;再次,为学生根据近年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合理地进行专业选择,有利于增加学生专业出口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和契合度,为方便学生就业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表1 管理系2016年各专业计划及实际招生人数
备注:由于涉及数据隐私问题,在此隐去专业名称。
三、管理系大类招生的前期预想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是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管理学(12)门类之下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1)、工商管理类(1202)、农业经济管理类(1203)、公共管理类(1204)、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1205)、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6)、工业工程类(1207)、电子商务类(1208)以及旅游管理类(1209)9个一级学科。其中,工商管理类(1202)一级学科之下又包括10个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
(一)学科门类设置方案
根据管理系目前的专业设置现状,结合本科专业目录,本文给出了两套本科专业的大类招生方案。
1.方案一:按1个大类――管理大类招生
表2 管理系学科门类设置和专业分布方案一
学科大类 专业分布/名称
管理类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说明:目前工商管理课程设置重心为人力资源方向,其次为市场营销方向。
方案优点:①分类简洁,清晰可辨;②通过调剂,更好地达到平衡“冷”“热”专业的目的,可起到专业分流的目的。
方案缺点:①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工商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前期课程内容差异较大,而且它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②前期基础课调整力度较大。
2.方案二:按2个大类――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招生
表3 管理系学科门类设置和专业分布方案二
学科大类 专业分布/名称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方案优点:将管理学类分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和工商管理类更为科学合理。电子商务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课程体系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交叉较多,因此将其划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中。
方案缺点:分类较细,可能降低大类招生的合并性优势。
(二)专业分流实施方法
1.培养模式
学生采取“1.5+2.5”的培养模式,实行宽口径分流培养。学生在一年级、二年级上学期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统一学习规定的学校平台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后,于第四学期分流到相应的专业课程继续学习。
考虑设置过渡学期,也即第1、2学期为基础课,第3学期开设部份专业基础课,第3学期结束后,进行分流培养,分流的过程在第4学期开学前结束。
2.分流原则
根据个人志愿、综合成绩(含课程成绩、加分和扣分项)以及专业基础知识预选成绩(由负责各专业的教研室出题)的顺序先后进行三次。首先,学生按照个人第一志愿填报一个专业方向,报名名额超过录取名额的专业再根据综合成绩以及专业基础知识预选成绩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筛选;第一次录取结束后,学生再填报第二志愿进行录取,筛选方式与第一次录取类似;第二次录取结束后,如果还有专业名额不满和未录取的学生,再根据情况进行第三次补录或者调剂。
分流的依据主要包括:第一到第三学期的学校平台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英语四级通过情况;其他综合表现(竞赛科研加分,违纪扣分等)。
综合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i表示第i门课的成绩,Wi表示的学分,SX表示四级通过情况,SY表示其它综合表现情况。
三个学期成绩合计是原始课程成绩乘学分的总和,再除以学分总和;课程成绩以初始成绩为准,不考虑重修成绩;缺考成绩记为0;第二学期课程的缓考按60分计算。
四级考试成绩600分及以上计5分,550~599分计4分,500~549分计3分,450~499分计2分,425~449分计1分,低于425不计分。
其他综合表现分,具体再细分(加分和扣分项封顶均为5分)。
所有学生按综合成绩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如总分相同,则学习成绩高者排前;学习成绩还相同高考成绩高者排前。其中,学习成绩由教务办公室负责提交,综合表现分由学工办给出,最后总分的计算由分流年级辅导员牵头组织完成。参与分流学生的总分排序在第三学期期末前完成。
专业基础知识预选是指各专业可以在分流之前对学生所选专业进行基础知识考试,由负责各专业的教研室进行出题。专业基础知识预选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进行预测,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更明智的专业选择,此外,由于学生需要为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做出努力,因此对于学生以后进入该专业后顺利完成学习也有一定的好处。
3.分流工作的组织及实施步骤
专业分流工作的组织主要涉及教务处、相关系和教研室:教研室和系负责制定、组织和实施相应的专业分流方案(成立工作组),相关部门主要是教务处负责审核专业分流工作方案并进行备案,同时向全校师生进行公布。一旦专业分流方案确定并公布,接下来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宣传和动员,向学生提供专业引导和咨询,帮助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专业志愿填报后,由系和相关教研室按照事先确定的分流原则进行录取并公布录取名单,并将专业分流结果报送学校进行审批;最后,未尽事宜由专业分流工作组商议决定。
四、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志愿填报不均衡
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学生仍然会存在高考报专业时的痛苦,而且将这种麻烦更多地转移到了学校。首先,可能存在暗箱操作和“拼爹”的问题。其次,学生从众心理可能十分明显,很难做到个人特长与专业进修、职业取向相匹配,会产生冷热门专业学生分布不均的现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调查显示,有56%的同学选择细分专业时考虑的是就业而不是兴趣爱好。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调查显示,专业课程门数少、专业课教师受欢迎等短视考虑因素也是专业分流时学生考虑的主要原因。
针对可能出现的志愿填报不均衡的现象,可以采用考虑以下对策:
(1)注重专业分流前期宣传。通过入学教育、班会等各种渠道、采用微信群或QQ群的方式向学生进行专业分流介绍和答疑,并及时公布学生的学业成绩、专业基础知识预选成绩以及录取情况等,为保障专业分流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公开性奠定基础。
(2)第3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选修)。专业导论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学校(院)、系、专业以及自身有较为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做好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了解学校(院)及系的基本情况,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专业的学科性质,专业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职业路径、发展趋势,课程设置、主干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职业生涯测评等;通过介绍大学学习阶段的关键问题及其与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树立人生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3)建立学习激励机制。这里的激励机制是指给专业分流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者提供一次调整专业的机会,主要根据其学习成绩情况,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激励学习态度消沉的学生重新树立信心,通过努力学习获取相应的专业调整机会,同时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开展专业论证,通过分析“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力、办学条件等相关数据,明确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评价体系与淘汰机制。
(二)培养方案不匹配
拥有相对齐全的学科,相配套的培养方案是实施“按类招生”的基本要求。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关海庭表示:“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的趋势,但是它要求学校有相对齐全的学科和高质量的基础课和通识课程”。“按类招生”不仅是招生形式改变,关键整个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都要变化。按类招生必须与学校的完全学分制和跨专业培B模式等教学措施相配套。学生第一年选课范围很宽,要求学校有相应的课程设置,有优秀的教师配置,自然要求通选课程的质量要高。
根据大类招生的具体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势在必行。如果管理系将来要进行大类招生,在目前按专业招生的条件下,可以先采取按类培养的方式进行,几个相近专业类第一年公共基础课程全部打通,第二年的学科基础课打通,采取一种相对宽基础、适应面广的培养模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很有好处。而且允许学生在考虑清楚今后自己发展的兴趣大方向所在后,为他们提供转专业的可能,相应地,转专业时间可根据课程情况延后。以此为基础,再在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完成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三)分流方案不科学
从已有学校的经验来看,如果专业分流的第一原则是成绩,那“热门”专业会聚集很多成优异的学生,反之,“冷门”专业则较多为成绩较差的学生。由此可见,专业分流方案中,其分流原则十分关键。多所高校的实践结果表明,志愿优先原则的分流结果优于成绩优先原则,采用志愿优先原则进行分流,“热门”和“冷门”专业的学生成绩分布比较平衡,学生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总之,分流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决定了分流结果的优劣,进一步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成效。
(四)学生管理不流畅
与原始教育模式相比,学生不得不经历从传统班级到专业班级的人员重组,涉及班级干部调整、寝室更换、班风学风建设、日常教学管理等诸多环节,上述事务处理不当势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秩序。
针对可能出现的学生管理不流畅的问题,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学生心理疏导,构建“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级学生管理模式。
五、总结
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近几年部分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及在此基础上的培养,在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需要注意和吸取经验教训的地方。
2016年,浙大首次把“磨合期”缩短,在开学后一个多月进行类内专业选择,跨类专业确认的时间则安排在11月28日~12月1日。不论是类内还是跨类,报名的时间都较往年大大提前。关于取消缓冲期是否跟大类招生的初衷相违背,浙大招生处处长王东认为,学校是在摸索大类培养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点。按照之前的模式,学生和院系的关系比较疏离,学习专业课的时间也相对较晚。浙大数学学院盛为民教授说,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学的数学知识,不足以支撑数学专业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按以前的专业确认方式,学院通常在大二还要补开一门数学分析基础课,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与综合型大学相比,独立学院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相对较为匮乏。从管理系的实际看来,大类招生准备工作还不充分,调研不够,人才培养方案没有预先调整,师资力量不均衡,管理措施还不到位。建议2017级仍按照专业进行招生,暂不实行大类招生。
其实,按大类招生和按专业招生各有其优越性。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问题,建立、健全与大类招生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深化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国际化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慈仙.高等学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现状分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1):65-68,78.
[2]张琦,肖源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需要何种类型人才[J].江苏高教,1993,(6):46-47.
[3]刘拓,陈秀平,李平康.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156-159.
(一)区国家机关举办的事业单位登记基本情况。目前,淮阴区事业单位初始登记已基本完成,全区事业单位共计393家,其中公益一类事业单位327家,公益二类55家,暂缓或不分类的有11家;目前已登记发证的有375家,其中教育类73家、卫生类51家、文化艺术类29家、科技类42家、体育类2家、公益慈善类9家、其他类169家;登记率达95%。
(二)区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机构登记有关情况。目前,淮阴区利用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机构登记与管理工作是由区民政部门负责。已登记的利用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机构共133家,大多为幼儿园、培训机构及养老院等。其中,幼儿园等教育类63家,养老院等公益慈善类34家,文化艺术类23家,其他类13家。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全区国家机关举办的事业单位登记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部分事业单位对登记管理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对登记管理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认为登记与不登记一个样,不登记照样可以运作,单位干部职工也没有受到不利的影响;有些事业单位认为一切业务都以举办单位的名义开展活动,人、财、物都是他们管,没有必要再进行法人登记,因而对法人登记缺乏积极性,登记的作用和效果不明显。二是部分事业单位变更登记和年检不及时,或不登记、不年检。每年法定年检期间,有部分事业单位以怕麻烦不愿年检或年检不及时;有部分单位以单位经费紧张等为由,对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等发生了变化的登记事项,不及时或超时限进行变更登记,有的甚至拖着不办。三是登记管理理论研究和监督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目前区登记管理机构由于人员力量较薄弱,往往只忙于应付日常的登记发证工作,而无暇进行登记管理理论研究及开展对全区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特别是现场监督管理;目前淮阴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手段也只限于年检,而且年检时,对事业单位的开办资金、资产负债表的审核也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二)全区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机构设置存在一定随意性。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公益机构的设置往往出于出资人的意愿,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以淮阴区农村五保供养机构为例,部分乡镇有两个以上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管理水平低下,开办资金、经费渠道及单位的章程都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二是财力得不到充分保障。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公益机构与国家机关举办事业单位一样,是以公益为目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组织收入只能用于自身建设和发展,出资人不能取得任何回报。但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变化,出资人的投入意愿会衰退,投入资金会减少,在很少得到政府财政资助和拨款的情况下,这类单位只能通过“自体输血”发展壮大,一旦业务萎缩,经营不善,资金短缺,就不能保证单位的持续发展。三是内部人员管理不够规范。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公益机构由于没有纳入编制管理,享有更多的用人自,单位人员聘用制度不够规范,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比例不合理。以区农村五保供养机构为例,人员年龄普遍偏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很多是农村村支部书记退休后兼职,绝大多数职工不易接受新技术、新知识,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将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机构纳入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的弊端
一是登记条件难把握。国家机关举办事业单位由各级政府及机构编制部门审批,一般对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责、机构规格、人员编制等都进行核定,审批条件和程序较为规范。而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公益机构由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对这类单位职责、规模没有严格的规定,审批条件和程序也不一定规范。二是给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将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公益机构纳入事业单位登记后,会导致部分社会公益机构的从业人员对事业单位概念的误解,认为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就是传统意义上国家机关举办的事业单位,会到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事业编制和财政预算资金,甚至会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三是法定代表人身份不易规范。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公益机构法定代表人一般由出资单位委派,人员身份较为复杂,有可能不符合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资格条件。四是配套政策不完善。目前,就事业单位定义而言,虽将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公益机构列入事业单位范畴,但在机构编制、法人登记、人事财务管理等方面,国家政策法规都没有明确规定,使这类公益机构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相对较弱,管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陷入无序状态。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事业单位概念的理论学习。要充分通过媒体、网络等平台,宣传《条例》上规定的事业单位定义,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到,国家机关举办的事业单位是纳入机构编制部门管理的,人员编制、机构级别、人员经费是由编制部门审批并核准的;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公益机构也是事业单位,但是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范畴,机构编制部门不单独核定编制。
二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建立相关的制约机制。应通过多种形式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广泛宣传,使各事业单位切实认识到取得合法证书的重要性,主动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同时继续做好举办单位的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针对事业单位不及时进行登记、年检和超业务范围经营等违规行为,登记管理机关应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和监督办法,对不及时办理变更登记,不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的单位,实施跟踪监督,对违法的事业单位责令其纠正。
三是坚持公益服务方向,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公益机构主要承担着教育、卫生、科研等公益服务职能的,可以认定其为事业单位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管理可以纳入对事业单位管理的大系统之中,通盘考虑,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机构建议暂缓纳入统一登记范畴。
四是规范“市场准入”条件,确立事业单位法人主体资格。首先应规范审批环节和程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设立这类事业单位时,应统筹考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状况和行业特点,科学合理设置机构、配置人员,有关审批事项应事先报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准并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登记。其次应加强对这类事业单位的监管。采用实地核查、年度报告、信息公开等有效方式,督促这类事业单位按照《条例》及其他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