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09:15: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人文主义文学研究综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过大的行业收入差距对行业自身的发展、人们的择业观念、社会风气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带来不良影响。
一、中国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1.1市场发育的不完善扩大了行业收入差距
我国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力市场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劳动者不能自由流动,造成了劳动者收入的非市场化,劳动者的工资背离其所做出的劳动贡献,导致劳动收入的不均衡。而同时资本市场发育也不完善,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十分有限。特别是一些国家垄断部门限制个人资本的进入,使某些行业的利润十分高。
1.2垄断性行业收入过高
在我国,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电信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石油石化行业等垄断性行业是高收入行业的主体。这些垄断行业都是通过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形成的行政性垄断,具有政企不分的特征。2005―2008年,林业、农业、畜牧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业、渔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七个行业一直处在平均工资最低的十个行业之中,而证券业、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航空运输业、其他金融活动、烟草制品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银行业等八个行业长期雄居平均工资最高的十个行业之列,这八个行业中除软件业和计算机服务业外,其他六个行业均为通常所说的“垄断性行业。
1.2.1 行政性垄断是垄断行业高收入产生的根本原因
行政性垄断以形成高收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行政性垄断主要集中在原来是政府的行业管理部门,后来由于转型、特别是体制改革而被取消后新组建的企业。这种从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全面的、唯一的行政性垄断转变过来的企业,今天仍然霸占着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经营活动,限制了竞争或者根本不允许竞争。经营利润和收益全部留置本行业内部,不许其他企业分享,这是垄断性行业高收入产生的根本原因。
1.2.2 不合理定价机制是产生垄断性行业高收入的直接原因
我国的垄断企业有的是凭借自然资源的条件形成自然垄断,有的是凭借提供关系国计民生的极为重要的产品和服务,国家必须实行比较严格的市场准入控制制度而形成行政垄断。我国国有垄断企业较多考虑自身利益,对垄断产品和服务盲目提价,将本企业过高的劳务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1.2.3政府职能与管理错位、越位、缺位是造成垄断暴利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垄断企业大都是 “政企合一”部门,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文件保护垄断企业的暴利实现并使其合法化。另一方面,在市场存在结构性缺陷的情况下,我国对自然垄断价格一直实行严格的政策管制,垄断企业只有价格建议权而没有价格决定权,这就忽略了市场供求关系,使垄断企业一直处于卖方市场地位。这也是垄断性行业高利润、高收入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因素。
1.3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因素
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带有倾斜性的政策以及政府权力的经济化导致了行政垄断,使那些受益的垄断行业享受着国家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加了企业或个人的收入。而一些相关的政府机关凭借其权力也在不断地强化本部门的经济利益,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分配不公平。
二、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对策及建议
2.1 完善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培育并健全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要加快培育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全面开放垄断性行业内外部劳动力市场,清除国有垄断性行业在使用劳动力方面的壁垒,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把扭曲了的劳动力价格机制转变过来。
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尽快实现资源配置无行业特权或行业歧视,使各行业在资源配置上具有平等的权利,既不享受特惠,也不遭受歧视。
2.2 引入竞争,打破自然垄断,实现各行业公平竞争
首先要科学界定自然垄断产业的边界。电信、电力、煤气、自来水等都算自然垄断行业,但这不等于这些行业的所有业务都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一方面,对自然垄断性行业,业务职能由一家或极少数几家企业经营,以获得规模经济,应由政府加强管制;但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除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需和国家安全所必要的垄断外,应当尽可能地解除某些不必要的垄断,从而缩小行业之间的过大的收入差别。
另一方面,对非自然垄断业务,政府要放松管制,交由市场竞争。政府要尽快清除各种市场准入壁垒,要最大限度地引进竞争机制,改变独家经营和部门内单一所有制的局面,实行多家企业竞争经营,允许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地进入、退出,以取得竞争活力。
2.3 限制行政垄断
政府重建规制结构应从本国实际出发,从放松规制入手,松紧结合进行结构重建。政府应努力促成垄断性城市公共事业价格构成体系的完善,鼓励社会竞争机制和非对称规制政策的实施调整,建立独立、公平、公正的反垄断法执法机构。
规范政府监管的配套措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准确界定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鼓励企业从自身出发深化企业改革,做好规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垄断性行业的救济与制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充分培育和发展民间协会中介组织等社会团体组织。
2.4 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弥补市场缺陷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离,切断某些行业、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特殊联系,从体制上彻底消除行政性垄断的基础。对垄断性行业的工资加强管理和控制。全面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国家应加大对垄断性企业工资外收入的管理力度,规范企业支付给职工的福利标准,规范管理账外收入;加强对垄断性行业收费的监督检;制定垄断性行业的工资指导线。
2.5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对于行业收入较低的从业人员应该加以社会保障。加强对困难企业、困难行业的监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帮助困难企业和下岗职工克服生活困难,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环节。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在全国实行最低工资保障线、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参考文献
[1]汪雷,张武强.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铜陵学院院报,2006,(5).
[2]魏军.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霍爱英.我国当前行业收入失衡问题分析[J].企业经济,2008,(6).
[4]潘胜文.典型垄断行业职工收入状况分析及对策[J].中州学刊,2009,(1).
[5]林依娴.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现状及其调节政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8,(1).
“宽恕、仁慈、博爱”是基督教世界从《圣经》中引伸出来的基督教人道主义观念。这里所谓的基督教人道主义对应于世俗的人道主义,即抛开上帝而言的人道主义。然而,西方世俗的人道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又源于基督教人道主义。文艺复兴以后的上帝已不同于中世纪时代的上帝。这个时代的人所关注的人道主义是基于上帝的名义而对人类进行关爱的人道主义,即“以上帝的名义关注人、关怀人,以消除人类的苦难,促进道德完善为己任”。这里所讲的完善的道德就是基督教教义所倡导的“宽恕”、“仁慈”、“博爱”等人道主义观念。
宗教与文学虽属于两种不同的意识的产物,但从根本上来讲,两者都关注“人的本质、人的处境和人的归宿问题,都是努力让人的心灵得到慰藉”。基督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超出了狭隘的宗教意义范畴,成为一种对西方世界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现象,即使是文学也已被深深地打上了它的烙印,英美文学更是如此。文艺复兴帮助人类从中世纪的宗教压制中苏醒过来,摆脱了套在人类身上的基督教精神枷锁。但是摆脱了基督教桎梏的人类很快便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空虚。日夜困扰着哈姆雷特的生与死的问题实质上是人文主义的危机,是上帝缺失后的精神危机,是理性完全取代了基督教信仰的危机。从上帝的怀抱中挣脱出来的人类又试图回到他的怀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自以为已经摆脱了基督教和上帝统治的人们所经历的狂喜、狂妄、放纵、在满足人类自身自然需求的同时,其实也是对“宽恕”、“仁慈”、“博爱”的世俗化阐释。
无独有偶,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也同样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批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基督教思想也被作为封建权威的帮凶受到攻击。英美感伤文学和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乃至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在很大程度上都主张对个性的尊重,宣扬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但这其实也是对基督教所宣传得“宽恕”、“仁慈”、“博爱”的一种世俗化的阐释。
到了二十世纪的英美,随着尼采发出的那一声“上帝死了”的呐喊,尤其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全面崩解。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讲,没有了善恶之分,没有上帝与魔鬼之分。没有上帝,一切都成了虚无,人的自身价值也开始受到了怀疑。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那个空荡、阴暗、凄凉的世界,那种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的人生;乔伊斯笔下的那种孱弱无能、平庸俗浅、孤独、失望、忧郁的生命形式;艾略特的《荒原》中那令人沮丧的精神荒原都是对“宽恕”、“仁慈”、“博爱”这种传统的基督教观念缺失后的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
因此,人类尝试着借助文艺复兴或思想启蒙运动打碎精神领域枷锁的同时,又试图回到基督教统治一切的时代。莎士比亚呼唤理性的到来;班扬倡导了基督教世界的“天路之旅”;弥尔顿奢望“复得”失去的乐园;艾略特则企图借助种种神秘的意象重新唤起现代荒原世界对基督教王国的复归。此时的“基督教从外向内在深化,上帝不再是一种强加,也不具有具象的、实体的意义,而是一种心灵的感应与顿悟,一种内化的、使自我通向彼岸的理”(肖四新 56)。基督教观念的这种内向转化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乃至二战以后的当代英美文学当中。“人认为上帝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精神、灵魂,而人的精神、灵魂、心,其实就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人之公开的内心,是人之坦白的自我;宗教是人的隐秘宝藏的庄严揭幕,是人最内在的思想的自白,是对自己的爱情秘密的公开承认”(费尔巴哈43)。人对自己声音的关注,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关注主要是由于失去了上帝。现当代英美文学中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关注正是这一变化的深刻体现。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福克纳等人的意识流小说的创作应该算作这一潮流的典型代表。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和《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都试图逃脱基督教的束缚,却又在无意识之中不断地回到它身边来。福克纳对基督教也没有太多的信任,他的作品没有描绘上帝和上帝身边的众神,而刻画了许多像神一样的实实在在的人。但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的基督教情结。《在我弥留之际》中的死去的母亲就像上帝一样一直左右着她的家人,就连《喧嚣与骚动》的结构模式也效仿《圣经•新约》中福音书的结构模式。这几个例子最后再一次证明,“即便是与基督教文化针锋相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也不能摆脱其影响和制约,作为一种文化背景现代主义文学始终被笼罩在它的阴影和迷雾中,我们也只有将它还原到这一背景中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认识它”(曾艳兵 19)。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如此,当代文学如此、近代文学如此,古代文学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国文.英国文学中的基督教情结[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肖四新.伦理建构与神性启示[J].三峡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5卷第4期.
肖四新.论基督教观念在西方文学中的嬗变{J].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2期.
夏茵英.试论基督教伦理在西方文学中的演变{J].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作者简介:郭永卫,(1971-)男,山东莱芜,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