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药物制剂实训总结

药物制剂实训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11 10:32: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药物制剂实训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药物制剂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 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实训教学;安全问题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production technology;practical teaching;safety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265-03

0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职业院校已是培养一线生产、管理技术工人的重要基地,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培养符合社会生产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几年也是快速发展,在药物制剂实训中心,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增添了大批的实训教学设备,给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越来越多,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学生在生产实训教学中,能够做到安全、规范操作,不出人身、设备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事故,不仅对在校期间的实训工作起到保障作用,也便于学生就业后迅速适应职场的需要[1],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安全问题既是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位实训老师的首要任务。

1 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教师方面 实训教师未接受过安全系统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会缺乏足够的安全经验、系统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安全技能;师资力量不够,实训课的教师与学生的配置常常不合比例,一位实训指导教师要负责的学生数量过多,造成实训教师很难全面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操作行为,也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1.2 学生方面 参加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实训的学生虽说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但缺乏安全意识,且自我保护和防范危险的意识也较差,对实训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性,通常认为安全事故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在实训课上,很多学生还会忽视老师反复强调的规范性操作,操作粗心,从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严重时极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另外,部分学生喜欢互帮,即对方在操作时,老是出手去“帮一把”,殊不知这样操作会伤他人也会伤自己。也有部分学生虽有安全意识,但缺乏实践技巧,考虑到自身安全,不敢动手操作,甚至出现回避或袖手旁观的情景,进而影响到其自身基本技能的掌握。

1.3 实训场地方面 药物制剂实训中心是药厂实际生产的一个模拟,故实训场所的现状就存在几多几少的问题,如生产操作间多,每间操作间面积少,操作间之间合用总电源多;实训设备配置少,实训学生人数多,动手操作机会少。因此,实训场所现状和实训设备配置等原因也存在一些隐患性的安全问题于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实训教学中。

1.4 管理方面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学生的实训教学安全事故应控制为零。目前实训教学中没有一套完善的安全机制,也没有制定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理念。有的仅仅是对实训中的安全问题有没有写入教案进行检查,实训指导教师在课前讲一讲安全注意事项。因此,在管理的责任落实制度和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上还有待加强。

2 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实训教学中安全问题的对策

2.1 组建安全教育师资团队,保证实训指导的有效性 一方面可聘请药厂里有丰富经验的“校外教师”给校内的专业教师授课,进行安全法规、安全理论和场地安全培训,以此形成一支安全教育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懂安全教育艺术的安全教育师资团队。另一方面,将有限的师资进行整合,减轻实训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为学生规范性操作技能的有效学习,以及实训课的安全实施提供保障。

2.2 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安全问题

2.2.1 实训前,以树立师生的安全意识为目标展开 参加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实训的学生从未到过药厂,也未接触过机械设备,可他们对新鲜事物却充满了好奇且容易产生探究的冲动,所以,在学生进车间实训前必须把安全教育做在前、做到位。

①展示潜在危险带来的不良后果。我们知道,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当事人不在意而造成的。在平日里,教师有关安全教育的话可能没有少说,但发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案例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安全教育应从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入手如触电事故,让学生明白这些危险是可怕的,是不堪承受的,必须远离它们。

②介绍常见安全事故及其防护要领。通过前面的心理提醒和感观刺激,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危险防护上来。这时,教师就可以从容地向他们介绍实训中可能遇见的安全事故,并详细教授应该掌握的防护要领,科学系统地实施安全教育[2]。如旋转式压片机上冲的安装,当上冲的冲尾略低于上轨导或过高于上轨导时,很容易夹到手或卡住冲杆,从而提出在安装上冲时冲尾要略高于上轨导,并注意右手手摇轮转动与左手安装上冲相协调的防护措施。

③灌输“谨慎、细致”的安全观念。对没有参加过生产实践的学生来说,“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这些口号有些空洞。教师可针对不同的实训内容编制一些安全方面的口诀,如进入实训室时“实训室里来上课,防护措施做做好,工作衣帽穿戴齐,安全谨记在我心。”又如旋转式压片机的安装“一台设备一人做,其余同学勿帮忙。中模上冲和下冲,冲模规格仔细对。装机顺序要正确,紧固螺钉请拧紧。上下左右门关紧,手摇轮来转一转。操作规程记清楚,确保人机安全性。”向学生灌输“谨慎、细致”的安全观念。但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清楚,“谨慎、细致”不是对敢作敢为的限制和阻碍,而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

④指导学生养成排查安全隐患的习惯。安全观念最终需要落实到行动上,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够检验安全观念是否牢固。因此,安全教育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当排查安全隐患成为学生的习惯,就可以说具有了比较强的安全意识。

2.2.2 实训时,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操作为目标展开 为确保实训安全,必须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着力狠抓规范操作,严守操作规程。

①当学生进入药物制剂实训中心时,实训教师应立即引导学生进行实训安全和实训纪律的思考,然后进行讲解并再次强调,为主课教学管理安全打好基础。

②每个工种的实训都有各自的安全操作规程,实训教师必须向学生详细说明每个工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强调遵章操作的重要性和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如制粒,实训教师在现场逐条对FGL-03型沸腾干燥制粒机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引用真实案例,分析为什么必须先开风机再开加热器的原因,让学生深刻理解每一条安全规程的意义。当然,应该让学生明白,不能因为危险的存在就因噎废食而不敢参加实训。

③教师的行为举止会给学生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因此,在实训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在示范操作时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安装使用设备,做到示范动作规范得体。特别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如用NJP-400型全自动胶囊充填机进行胶囊剂生产时,碰到因物料流动性差而不下料时,要将设备停下来,盖上PLC界面面板,再按下急停按钮,然后才能调整加料斗的高低或对物料进行处理。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如此操作,主要是防止因不小心碰到PLC界面上的按钮导致设备突然启动造成人机的伤害。

④在药物制剂实训中心,整个实训环境尽可能的模仿了药厂的真实环境,目的就是尽量缩小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的距离。因此按照实训中心现有的设备和工位布置,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实训教学多以分组教学为主,虽然实训教师多次强调明确一人一机操作,也希望学生能够自律,但总会有在一台设备上“互帮对子”出现,所以,实训教师要对整个实训过程严密监控,做到多提醒、多留意、多观察、多巡视、多监督,强调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允许“互帮互助”,一旦发现违规现象及时制止和严肃教育,并通告全班警示学生。

⑤将每位学生的安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遵守情况作详细记录,如按要求正确穿戴衣帽、规范的操作技能、不在实训场地打闹等情况纳入本门课程的成绩考核中,起到有效的督促学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实训的顺利进行。

2.2.3 实训后,以弥补学生的安全缺陷为目标展开 为了减少教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了及时弥补学生安全知识的缺陷,每次实训结束后,实训教师一定要善于总结,在学生的安全意识方面、操作规范性方面多费心血,把“安全”铭刻在学生的心中。①以小组为单位,组员之间“挑挑错”,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实训中的不足之处会带来哪些安全隐患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评价,这里主要集中在实训场地的清理上,因为多数学生虽喜欢动手操作,但对清理实训场地却不那么感兴趣,甚至可以说是讨厌,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不及时关闭总电源、工器具乱放等,让学生明白这些行为的存在会给下一组同学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让学生明白实训结束后“工完料尽场地清”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前提。②每次实训结束后,实训教师必须对本次实训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如压片机安装时上下冲识别错误、纯化水生产时控制反洗正洗的各阀门打开关闭顺序错误、操作者在操作设备时没有随时提醒小组成员自己下一步的操作等及时反馈到每位实训学生,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实训中必须引起注意,而且让学生将这些问题写入实训报告中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2.3 在实训场地的建设、布置与改造中,要充分体现其实用性、先进性和灵活性,还要重点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3]。如设备的安装应考虑操作人员使用和维护的保护,保持控制部分与设备的适当的距离,还应考虑设备之间、设备与墙面之间等的距离。

2.4 建立安全制度,完善实训保障 ①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实训设备器材的安全要求,建立和完善实训场所的相关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如《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实训设备安全使用要求》、《药物制剂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文明生产检查制度》等,并在实训场所内显眼的位置进行张贴。同时,因为学生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意识不足,还要在实训场所内各种涉及安全问题的地方,都标出明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②针对药物制剂专业的特点,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机制,选定一套安全教育影像片,建立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理念,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易实施、能考核,使安全教育收到实效。

3 结语

总之,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实训教学对学生的技能操作很重视,对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教育更重视。坚持安全教育,做到入门教育讲安全,晨训教育讲安全,巡回指导讲安全,结束总结讲安全,使学生能在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为安全实训起到保障作用,也为毕业后更好的适应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80

《药物制剂技术》是制药理论与生产制备过程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它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具备GMP生产和管理意识。目前本课程的课程体系大多是从普通高校照搬过来的,普通高校侧重于理论研究与综合管理能力,而高职侧重于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随着制药企业GMP认证的进一步深入和制剂现代化技术的提高,制药行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制剂技术人才。因此,为适应21世纪制药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亟待改革,以体现其应具备的时代特征,培养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1 明确开发思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与行业专家访谈,并到本市制药企业如:康普药业、方盛制药等进行调查,从了解制药企业对该专业人才所需求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求着手,将药物制剂岗位的工作情境转化为若干学习情境。以此为出发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对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优势进行有机融合,进行校企合作,使学生能更好地符合制药行业发展的需求。

2 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制药行业发展的需要

改革传统教学内容,以突出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为重点,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及实践性。模拟药品生产全过程,在教学中增加药品生产前检查、生产中质量控制、生产结束后清场等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药品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增加教学的应用性及实践性。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1 采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药物制剂技术》的教学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在教室学理论,再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容易造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脱节、教师主体而学生被动等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将教室搬到实训室,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的,通过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学生学习质量。如讲颗粒剂制备时,采用项目教学法(制备维生素C颗粒),将教室搬到实训室,先给出实验项目,即维生素C颗粒剂的生产指令,并给出评价标准。学生根据生产指令和相关知识结合现场的原辅料进行制粒,分组轮换。然后教师进行现场示范,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总结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等过程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并思考对所制备的颗粒需做哪些检查、如何检查等。实践完成后,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及维生素C颗粒剂的质量,并总结颗粒剂制备实践过程及相关理论知识。该法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融合,能显著增强学生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中全程采用多媒体,并结合大量的仿真软件及视频录像进行辅助教学,直观的图片和动态视频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在讲解压片机的工作原理时,先放一段关于压片机的动画软件,通过视频演示录像,然后再对其工作原理详细介绍。应用多媒体演示剂型生产过程或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无法示范的教学内容,就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建立“教学资源立体化”课程学习平台,保证教学效果

通过世界大学城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课件、教案、习题等,突破了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

4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巩固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

《药物制剂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中需着重改革实践性环节。实践教学改革可从实验教学、药物制剂综合实训、药厂顶岗实习、职业资格鉴定等环节来突出强调实践在该课程中的地位。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常见剂型的实际生产,使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点,尽可能地实现与生产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教学中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中独立完成实验(必要时老师加以指导),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药物制剂综合实训是在本课程结束后,以GMP为指导,从药物制剂实际生产出发,深入到校内实训基地全面模拟车间药品生产全过程。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资料的查阅、处方的设计、制备工艺的确定等任务,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最终完成综合性实训内容。该环节能显著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开发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也是现代职教理念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5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建设小组从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等方面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实行理论和实践能力并举的考核模式,以《湖南省药学类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为考核标准,主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以上考核方式,实行了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6 结语

随着制药企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进一步深入,新辅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的不断涌现,我们继续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指导方针为出发点,以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不断完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使学生接受更多更广泛的信息,培养出更多符合岗位需求的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戴雅芳,赵璐.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探析[J].才智,2010,(23).

[2]冯希勇,袁绍莉.浅谈《药物制剂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64.

篇3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教学内容,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剂学》(第七版,崔福德主编)为基础,参考《药剂学》(第六版)、《中药药剂学》等教材,并参考兄弟院校的教学内容,结合本地新安医药学特色。经过多次调整,现理论课共安排48学时,其中绪论2学时,表面活性剂2学时,液体制剂8学时,无菌制剂8学时,固体制剂12学时,半固体制剂2学时,药物制剂稳定性2学时,新技术和新剂型10学时。实验课程共24学时,其中验证性实验5个,综合性实验1个,设计性实验1个。

1.1理论课程在理论课程中,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讲授方式,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运用日常生活的应用和身边的实例,加深同学们对各种药物剂型的认识和理解。如在绪论中介绍药剂学的发展历程的同时,简单介绍新安医药文化的形成过程;介绍药物制剂中原料药可以是中药或西药,就可以导入黄山地区的当地药材以及应用情况;介绍各种剂型时,结合本地药企的产品,如剖析黄山天目药业的养阴清肺糖浆、河车大造胶囊、六味地黄丸、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黄山中皇制药的吲达帕胺缓释片,南京同仁堂黄山精制药业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丹参片、黄连上清片、板蓝根颗粒等品种,以促进同学们认识和掌握各种剂型的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

1.2实验课程药剂学实验的教学,在实验内容上尽量多融入地方特色。我们开设实验学时共24个,验证性6个实验共18个学时:⑴液体制剂的制备(含有养阴清肺糖浆的制备);⑵片剂的制备(含有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制备);⑶硬胶囊的制备(含有河车大造胶囊的制备);⑷注射剂的制备(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制备);⑸栓剂的制备;⑹软膏剂的制备。其中4个实验中都包含本地企业上市的品种,沿用“课前预习—课上讲解、提问—课中引导—课后总结”的教学模式。当实验结束后,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所用到的原理进行总结,写出实验报告,教师进行评阅。综合性实验开设1个:吲达帕胺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其中包含处方组成的筛选,制备方法、崩解度、脆碎度、溶出度研究、紫外检测等内容,此实验能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将分散的知识点很好的串联起来,促进同学们加深对黄山中皇制药的吲达帕胺缓释片的认识以及对缓释制剂知识的理解。

2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2.1搭建GMP实训仿真平台GMP仿真系统涵盖了国内药品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九条不同的生产流程:胶囊制剂线、颗粒制剂线、摇摆制粒流程、一步制粒流程、空气净化系统、快速搅拌制粒、片剂生产流程、水针剂制剂线、制药用水系统生产流程等的交互式仿真教学。通过仿真实训,能促进学生掌握现代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药物制剂设备、岗位标准化操作(SOP)、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车间管理等内容,效果不错。

2.2创建生产实践教学基地生产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让同学们近距离的接触药品生产、检验等环节,了解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与实际生产的真实差距,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制药车间布局、洁净度等方面的要求,药物制剂的生产流程。为满足实验实践教学需求,已经购置多功能提取罐、喷雾干燥设备、摇摆式颗粒剂、小型旋转式压片机、挤出滚圆微丸机等设备,中药提取、制剂实训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可以初步满足学生的校内实训需要。另外,在周边浙江、江苏等地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同时,特别注重联系本地医药企,分别在黄山盛基药业、黄山天目药业、黄山中皇制药等生产企业建立了生产实习实训基地。

2.3创建销售、监管实践教学基地在新安医药连锁药房、黄山华氏大药房、福美大药房、花园大药房、黄山人大药房等企业建立销售实习基地。通过药房实践环节,可以让同学们融入药品流通环节,更直接的接触药品知识,学习指导用药,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剂型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还有利于对药物制剂中各种常规辅料的认识。在黄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屯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建立药品监管实习基地。通过药品监督、检验实践环节,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掌握各种剂型常规的质量评价指标,还对药物制剂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加深认识,促进对各种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的理解。

3开设时间

前几年,我们和兄弟院校一样,药剂学是在第5学期开设,而药剂学实验是包含在制药工程专业实验中开设的,时间在第7学期。这样安排是希望能够通过集中实验来训练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在第7学期,学生开始着手找工作和考研,学习上有所分心,大部分学生都是疲于应付实验,不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深入的思考与解决,就没有好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逾期的技能强化效果。所以将药剂实验调整到在第5学期开设,与理论课程同步,并融入地方医药,学生普遍反应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的都不错,也对本地区医药相关知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使药剂学课程尽早融入地方特色。

篇4

药物制剂专业是研究如何将原料药制成适于医疗应用的成品药,是一个兼属药品生产及其安全有效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药物制剂专业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和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技能实践性的特点。

药物制剂专业是2009年在我校开设的本科专业,结合药物制剂专业的特点,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是我们农业院校开设此专业的关键。我们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再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学科发展。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的原则,探讨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发展,以适应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培养。

1、课程体系的设置

1.1药物制剂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

药物制剂主要培养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和管理等领域从事天然药物提取精制、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和制备、药物分析检验、质量评价等方面工作的科学技术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30余门课程,为加强药物制剂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该专业应具备较完整的化学和药学知识模块,在此基础上,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将理论课程设置为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的三阶段课程体系:第一阶段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解剖生理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医药数理统计、生物化学、药理学、仪器分析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下一阶段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专业课程,包括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生物药剂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等。主要是为培养学生掌握药物制剂专业所需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在该阶段的学习中,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的原则,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突出教学实验、综合训练、科研训练、教学和生产实习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制备原理及技术,并且通过课程实践锻炼与强化以满足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医药行业生产一线,具备药物制剂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制药工艺设计、药物制剂制备、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药物研发、销售和管理等能力,可在药厂、医药公司、医院、药品检验部门、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制药工艺设计、药物剂型制备、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经营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2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的设置

从教学实习、教学实验、生产劳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活动、创新与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探讨。分别建立相应的基本框架,即基础实验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及实验能力拓展,分别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专业实验教学、实习实践、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创新与素质教育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目标: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课程实验训练和考评,使学生熟练掌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基本操作,如称重、量取、倾倒、观察现象和科学分处理结果和数据等,要求学生结合理论课的学习,将实验原理理解透彻,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规范化操作的基础实践能力,总结分析问题能力。专业实验教学目标: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基础上,根据已学过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进行专业实验设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使学生具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实习实践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科技创新目标:主要是通过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目标:主要是安排学生进入药厂,企业根据本院实习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明确自我发展目标和职场规划。

1.3对课程体系的实施

通过专业理论课方面、实践教学环节、毕业环节等环节的实践,找出问题与不足,制定解决方案。专业理论课方面,每一门专业理论课都成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研究团队,团队内教师职称结构及学历层次合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环节,药物制剂专业共开设两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课程: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六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医药数理统计实验、生物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学实验和药理学实验。六门专业实验课程: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物分析学实验、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实验。以及相关的专业选修实验课程,生产实习,教学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提高自身实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毕业环节,本专业的毕业设计,以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契机,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及药厂制剂设计中。

2、教学实践改革[1]

2.1基础实验训练层。以我校药物制剂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重点,确立训练学生基础实验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认识到实践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性,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增强对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

2.2综合实验训练层。通过方案的确立,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前期学到的实验技能,解决一些生产实际问题,并明确这些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生产意义。

2.3实验能力拓展层。通过教学实习环节、第二课堂活动、师生合作课题、到药厂生产一线锻炼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并能紧密结合前沿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化的生产实践。通过完善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应用能力。为吉林地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落实措施

3.1对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进行修订。到医药企业、兄弟院校进行人才需求状况调研;召开学生座谈会;根据药物制剂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切合我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3.2改革教学模式[3]。药物制剂专业教育与公共教育并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搞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使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互融合,知识结构合理化、课程体系最优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基本要求统一化、学生发展个性化。

3.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校外药物制剂GMP实训基地进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校企合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由原来的理论为主转为理论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按实际生产流程,对主要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消化与理解,从而使实训内容有针对性,理论教学内容的学习更深刻、更扎实,两者相辅相成。

3.4加强师资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加强师资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稳定骨干教师队伍,造就拔尖人才,培养若干名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通过贯彻实施国家及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计划”,造就一批国际国内一流学者和优秀学科带头人。通过实施学校的“院士工程”、“紫江学者计划”、“优秀团队计划”、“优秀后备人才计划”和“博士后培养计划”,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科梯队。师资队伍建设,将围绕学校“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进行,通过科研启动经费、科研配套经费和博士后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结合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情况,鼓励教师“走出去”,到药企等生产一线锻炼实践教学能力,达到“双师型”要求。

3.5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建设实习基地作为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对实习认识不足,不能适时进行角色转换,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实习过程中缺乏职业精神;对实习基地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的配备上,部分高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的指导工作流于形式,实习质量难以保证;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三方之间的责权划分不清,当学生和实习单位发生纠纷的时候,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等。这些问题是我们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

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药剂学、药物化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等方面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具备药物剂型和制剂的设计、制备、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使本专业学生得到系统的药剂学知识与技术的培训。因此,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课程设置不应单纯地以学科型为主,应兼顾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的认可为依据来设置课程。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也体会到只有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学科发展方向,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16-02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高职药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高职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靠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学和单纯以“送出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职药学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加强学生全程化职业能力培养,通过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实训基本技能和岗位职业技能的训练、建设校内外高职药学人才实践孵育基地及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是提升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界定

对于职业能力的内涵,学术界尚无明确统一的界定。有学者将职业能力分解为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1]。也有研究者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活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2]。还有研究者认为,职业能力在最本质的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联系,职业能力的形成就是要在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要素,如关系、对象和设备之间形成联系。因此,职业能力形成关键是要在知识与具体工作要素之间建立紧密联系,而建立这一联系的基本方法是实训。这是职业教育教学论建立的重要理论基础[3]。本研究中提到的“职业能力”就是基于药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和岗位工作要素之间建立联系,培养学生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基本素养。

二、高职药物制剂实训教学:指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为了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对高职药物制剂实训课程进行设计,开展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实训任务,并通过实训考核的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1.教学任务设计:基于岗位所需能力

根据制剂工作岗位的不同,我们将工作任务分成多个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又分解成为若干个实训任务。实训任务是具体的岗位工作任务经过加工设计后形成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完成每一项具体的实训任务就相应获得解决某一方面问题的岗位能力,完成一个实训项目所涵盖的各项任务,就获得了这种剂型生产所需的岗位能力,通过实训教学任务的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以双黄连片剂的制备这样一个实训项目为例,我们把这个项目分解为6个任务,分别为药材提取、中间体含量监测、双黄连颗粒制备、双黄连片的制备、双黄连片的包衣、双黄连片的质量检查,把每个实训任务进行加工设计,让教学内容在任务中充分体现出来。如对于药材提取这一任务就涉及到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方法的选择、提取设备及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等多个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集中在这样一个实训任务中体现出来,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药材提取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完成这一项实训任务就可以获得中药片剂剂型生产所需的岗位能力。

2.实训任务:职业能力培养的有力手段

实践证明,实训任务是技能训练的必要手段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工具。在药物制剂实训课程的实施中,开展情境化教学,将每个项目的具体实训任务进行情境教学设计,把教学任务和岗位任务结合起来,达到培养职业能力的效果。开展情境实训教学时,按GMP要求对工作环境模拟设计,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GMP对生产环境、人员、生产设备的规范要求。在具体的模拟情境中进行实训任务,学生对制剂生产的工作环境、工艺流程、质量要求有了切身的体会。通过实操演练,学生不仅积极参与实训技能练习,还共同研讨在实训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最后共同把问题解决并按要求撰写实训报告。通过这种情境任务教学,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得倒培养,同时还检验我们实训任务设计的合理性。

3.实训考核: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实训考核是检查学生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在以往药剂学实训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训报告及学生实训的出勤率,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出现学生消极怠工的现象,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训任务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发挥每位一个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锻炼,引入过程评价和教师评价体系。每次实训每个小组各派一名成员去其它组作为考评员,考评员的任务是依据实训考核评分细则,对相应小组实训过程进行评分。在实训中,老师会随时抽查,查看考评员是否有渎职行为或评分细则不到位的情况,老师对考评员也会给予扣分。最后,老师在审阅实训报告后打分并计算每位同学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让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地对待每次实训,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实训任务中。在实训考核过程中,同学之间团队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气氛不断加强的同时,学生药物制剂技能操作水平和职业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高职药物制剂实践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必须进入学生将来可能就业的一线岗位,确定一线就业岗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适应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高职药学专业各课程实训课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原则,以药学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为主线,组织实训教学内容,体现由基本技能实训向职业技能实训转变的高职教育特色。

1.结合岗位需求,做好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步骤,使学生明白专业特点、就业方向和岗位需求,从而明确努力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启明讲坛”、“职业生涯指导月”、“简历大赛”及“模拟面试”等形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充分利用在校时间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三层次实训教学体系。根据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相应岗位群对高职药学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药学岗位工作中所需的基本技术为主线,组织实训教学内容,形成循序渐进的“基本技能实训-职业技能实训-药学岗位综合技能实训”三层次实训教学体系。①职业基本技能实训着重强调实验基本操作训练,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必备的基本技能。在基础技能实训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教师示范与学生动手相结合和课内教学与课外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确保学生能独立熟练完成相关基本操作。②教师通过行业实践提炼职业技能实训教学内容,在校内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完成医药商品实务、药物制剂、药物检测等各项职(转下页)(接上页)业操作技能的训练,如设计药物制剂专项技能实训有溶液剂、混悬剂、注射剂、乳剂、栓剂、片剂、胶囊剂等的制备及质量评价,还包括溶出仪、压片机、胶囊填充机、制粒机等仪器的使用。③药学岗位综合技能实训是学生进入药房、企业顶岗实习前的模拟训练,通过具体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操作,不仅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药学岗位综合技能实训是在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后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发挥了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在实训课程内容设计上将基础课程的基本技能和专业课的职业技能进行重组,使学生能在药物合成、产品纯化与精制、药物制剂制备及检测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训练,同时让学生充分体会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物检测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3.重视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药学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必须具备跨职业的基本能力,为此,学校应该开设社交商务礼仪、人际沟通与合作、商务英语、论文撰写等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关键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高职药学教育中,不仅要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技能上精益求精,还要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要时刻谨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证药品质量安全。为实现高职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在药学各专业学中,应确立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突出实践性、适用性和先进性的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76-02

《药剂学》(pharmacy,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生产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的学科。药剂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制剂学和调剂学两个方面,是药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由于该课程中新技术、新辅料、新工艺、新剂型发展迅速,如何在规定的课程学时内使学生学习掌握现代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已成为药剂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实验实训教学是药剂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工作。因此,笔者就如何提高药剂学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做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首先,制定《药剂学》课程实验实训授课计划

课程教学是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而开展的教学工作。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制定的“十二五”全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在实验课程开设前,应先制定好药剂学实验实训课时授课计划,按照授课计划开展的教学工作。

二、制定出每学期、每次实验实训课的实验内容

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工艺性很强的学科。从课程学时分配比例来看,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比例接近1:1。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药剂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1.药剂学实验实训课的目的在于:①验证已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使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巩固和提高;②使学生掌握常见药物剂型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以及药物剂型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法,为今后开展药学科研奠定扎实的专业知识;③培养学生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为达到实验实训课的教学目的,应制定出整门课程每学期每次实验实训课具体的实验内容。其内容应含盖《药剂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滤过,粉碎、过筛、混合等;临床常见药物剂型的制备,如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液体制剂、浸出制剂、工艺用水、生产岗位工作着装、灭菌制剂、眼用制剂、软膏剂、膜剂、栓剂等,以及药物制剂稳定性、药代动力学和生物药剂学、药物制剂新技术、处方分析、药学服务等实验实训教学内容。

3.精选出15~20个药物剂型的制剂处方做为实验课中需要制备的药物制剂和实验内容,保证实验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制剂处方的确定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验条件而选出;实验实训课常以2学时为一次课,每次课一般可完成1~2个制剂处方的制备内容。如在2学时的真溶液型液体药剂实验中,可完成2个处方薄荷水和樟脑醑的制备,但要注意配制顺序。在2学时的栓剂实验中,只能完成1个处方甘油栓的制备。而在口服核黄素片生物利用度的实验测定中则需要6学时完成。

4.加强药代动力学和生物药剂学的实验实训教学。随着药学学科的发展,以及现代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机构药学工作模式已由单纯供应型逐渐向技术服务型转变,既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为最终目的。同时,2011年3月1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规定”中提出,二级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临床药师,并建立起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为此,药代动力学和生物药剂学的实验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应加强这一环节的实验实训教学,使培养出的学生适应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

三、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

根据制定的每学期、每次实验课具体需要制备的药物制剂处方或实验内容,列出所需的药品、试剂、器材及仪器设备,应认真细致的进行准备,避免疏漏。保证实验实训课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做好预实验

授课教师可与实验教师一起共同进行预实验。通过做预实验,记录下实验所需的药品、试剂、器材及仪器设备;药物制剂处方的制备方法,操作要点,质量要求,作用与用途,注意事项和操作顺序等。逐渐磨炼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能,才能对学生实验实训课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解答和处理,才能较好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实训课的教学任务。

五、写好实验实训课时教案,精讲实验

1.实验实训课时教案是为了实现每次实验课的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每次实验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写好实验实训课时教案。

2.实验实训课前,安排15~20分钟精讲本次实验实训课时目标,制备的药物制剂处方和实验内容,实验所需的药品、试剂、器材及仪器设备,操作方法,操作要点,质量要求,作用与用途,注意事项和操作顺序等内容,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

3.研究设计性实验,则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公共探讨讲述清楚实验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以使学生清楚在实验实训课中所要完成的内容。

六、做好带教

《药剂学》的实验实训课可由2位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2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在实验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巡视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耐心指导,严格要求,发现学生错误的操作方法及时纠正;指导和要求学生严格操作规程,周密观察,详细记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有分析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七、批改学生实验报告,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实验成绩

学生的实验报告是实验过程的真实反映;教师应认真批阅,评出成绩,并作为学生的平时实验成绩予以记录。学生的实验总成绩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实验报告书写的评分,可占总成绩的50%;二是每次实验课中学生所制备制剂完成的质量情况,可占总成绩的10%;三是实验实训课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可占总成绩的10%;四是期末的实验考核成绩,可占总成绩的30%。

八、写好课后记

课后,教师可记录下实验实训课教学过程中遗漏的事项,新发现的问题,需要改进的方面,以便不断的提高。

九、整理药品器材,做好其请领与采购预算

每次实验课结束后,教师应对每次实验用药品、试剂、器材及仪器设备等进行查点,收放整理,管理有序。并系统的对整门课程中所有开出的每一次实验实训课所需要的药品、试剂、器材及仪器设备等,按照类别、序号、品名、规格、数量、型号等一一进行统计,编制成册,做为本门课程实验实训课所需药品、试剂、器材及仪器设备的请领和采购的一项依据。

十、积极开展药剂学实验实训教学研究和药学科学研究

教师在做好传授知识的职责时,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深入研究《药剂学》的基础理论与生产技术,同时,在院校的支持下,到各医药行业学习,了解药学的前沿知识,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剂型、新设备的使用,拓宽知识结构,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药学科学研究,以活跃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意义的提升实验实训教学的质量,以提高院校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杰.药剂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2]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药剂学实验指导[M].第一版.1998.

[3]张琦岩.药剂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龙晓英.流程药剂学[M].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5]杨世民.药事管理与法规[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6]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通知[Z].卫医政发[2011]11号.中国网.2011-03.

.cn.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0(c)-096-02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何适应时展需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中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工作者需要具备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即职业专门能力、关键能力和素养,才能达到工作任务的预期目标。

药物制剂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增加了学生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的实践难度,学生缺乏职业情境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缺少职业的行动过程,造成择业时信心不足等困难。因此,在药物制剂实训中,我们有针对性的运用两种教学模式,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教学考虑的是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时序”串行,但对于具体的职业岗位针对性高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它缺乏对实际的多个职业过程的归纳、抽象、整合后的职业活动顺序组合,使得学生心理顺序与自然行动顺序不完全一致,导致学与用之间的脱节,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反背[1]。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进行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使学生心理顺序与自然行动顺序一致,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1.1 明确课程定位――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实现与职业岗位(群)对接

首先要对行业企业现有的职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其次要对岗位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岗位及其需求进行预测,对新岗位从业人员要求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2]。

课程组教师根据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建议,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结果统计,职业岗位群调查结果,对本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解构整合课程及教学内容,见表1。

表1 根据岗位需求确定《药物制剂实训》重点教学内容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在工作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技术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2 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构建工作过程学习领域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由工作实际来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然后由工作任务确定教学的任务目标,而教学活动按完整的工作程序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3]。

根据药物制剂工作特点,以剂型制备工艺流程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情境教学。根据工作过程,即任务的前期准备、任务的实施、产品的检验与评价,完成布置任务建立小组查阅资料讨论形成方案实施任务教师指导的教学过程,实现构建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1.2.1 专项技能实训采用“原理+工艺流程+专项技能操作”的方式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采用教师下达工作任务单的形式,指导学生如何学。学生需要自己制订方案(制备工艺流程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自主学习,要收集大量信息,使用多种交流手段,并进行归纳、分析才能完成。其实践过程也是评价过程。

1.2.2 综合实训课采用典型工作任务组合的方式通过单项任务驱动的实践技能实训,过渡到综合性任务驱动的实践技能实训,最终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

我们根据药厂生产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组合型实训项目。在固体制剂生产中,以片剂为例,生产片剂是一个典型的总工作任务,按工艺流程可分解为若干单项工作任务,如粉碎单元、过筛单元等,每一个单元都是独立的子任务。子任务驱动的专项技能操作,过渡到综合性的工作任务驱动的技能实训,最终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见表2。

2 运用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模式,注重职业关键能力在工作过程中的应用,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能力是指学生掌握专业能力以外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如创新学习、交流合作等,是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进行全面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同时穿插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使学生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得到提高。其全面的关键能力教学设计见表3。

表3 药物制剂实训课程关键能力教学设计

药物制剂实训课程中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和探索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仿真环境下进行综合实训教学,达到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目的,使学生除职业专门技术能力以外,还具备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即“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5]三个方面,其中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最为突出。

中药片剂制备基本上涵盖了固体制剂、浸出制剂的知识点,把药材提取、制粒、压片到质量检查等内容重新整合与设计,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影响因素,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确定药材提取、制剂、质量检查的方法。以实训中健胃消食片的制备为例,总工作任务是由一系列子任务组成,如粉碎、混合等,包括前期准备、实训过程和结果(产品)检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上述两种模式,任务驱动模式中的任务设置、查阅资料、小组讨论、阐述讨论方案是任务实施的准备阶段,方案实施是实训操作过程,片剂的质量检查是产品检验过程。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法,以实现其教学目标,即达到相应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最终通过工作过程实施完成预期的任务,使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3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思考

3.1 教师方面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组织和实施者,除了具备超前的理念、较高的素质、能力外,还需要是双师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作经验,能够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统一,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的转换过程中,实现多种知识的积累与相应能力的提高。

3.2 学生方面

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核心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因此,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和习惯需要从根本做起。作为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帮助学生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让学生评价自己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总结自己的经验,了解自己在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的不足与缺陷,从而达到学习与工作过程的良性循环。

4 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是根据完成职业岗位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的,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以学生是否达到从事工作所应具备的技能和理论水平为评价标准[6]。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并以此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可使专业课程教学实现任务驱动,教学主线清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避免传统教学的缺陷,培养学生系统工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能够涵盖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术、能力、素质和知识体系,有效地实践高等职业教育技能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搭建教学与岗位之间的立交桥,从而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贲礼进,王正高,孙美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99-101.

[2]瞿凡.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129-131.

[3]李玲.工程成本会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5):196.

[4]王秋香.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14-15.

篇8

关键词 :行动导向一体化教学完整工作过程药物制剂

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是“完整行动”的工作过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工作和学习任务来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评估计划。

一、课程设计理念

药物制剂一体化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构建学习情境,以理实一体化为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技术、现场教学等手段,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设计。

二、课程内容设计

药物制剂工所面临的典型工作任务是生产不同剂型药物,为了使教材知识与工作实际进行无缝对接,按照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将知识能力、技术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将药剂学、制剂设备及GMP实施等课程进行整合,并开发出《药物制剂一体化工作页》。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以“生产500支(2ml/支)维生素C安瓿注射液”任务为例,把行动导向完整工作过程诠释如下:资讯 (做什么?怎么做? )计划 (该如何完成生产?在什么环境中生产?)决策 (计划可行吗?合理吗?)实施 (注射用水的制备、安瓿的处理、配液、过滤、灌封、灭菌、检漏、灯检、包装、质量监控操作及生产记录的填写、文件的归档等操作;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处理)检查控制 (监控自产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生产记录填写是否正确?文件归档是否到位?)评价反馈 (总结、反馈、考核)。

具体教学组织如下。

1.教学准备

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模拟药厂的生产车间设置了不同制剂的实训室,各实训室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分好组,7~10名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模拟成一个生产队伍;在教学前准备GMP生产的各种文件,在每个岗位的墙上贴标准操作规程,让学生在形象、仿真的环境中主动思考和探索。

2.情境描述、任务引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首先教师要通过真实的学习情境描述把学生带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然后下达生产任务,让学生明确任务,从中树立学习的责任。

3.获取资讯——接到生产任务,解读相关文件

学生获取信息正确与否,关系到任务是否能完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结合多种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提供技术资料(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等文件)、网络视频、多媒体课件等资源,让学生通过解读相关生产文件、观看视频、浏览课件、讨论、咨询等途径获取生产的相关信息。

4.计划生产——拟订生产计划方案

为学生设置好生产计划方案表,从生产工序安排、岗位分工、操作流程、质量安全监控项目和监控点、原辅材料准备、生产设备和用具准备、生产环境要求等方面要求学生完成拟定。在此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学生主动从各种途径获取相关内容,然后派代表上台报告本组所制订的计划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助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5.决策——计划审定

在组内、组间讨论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教师审核方案,最后确定重新修改方案或执行方案。

6.实施——生产

学生按照审核通过的生产方案进行生产操作,把注射用水的制备、安瓿的处理、领取称量物料、配液、过滤、灌封、灭菌、检漏、灯检、包装等岗位进行任务拆分,由个人完成各自任务后再相互交流,轮岗学习,鼓励学生发扬“传、帮、带”的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7.检查控制——产品质量监控检查

对于本组生产出来的药品进行质量监控,检查是否存在问题。通过问题反馈,组内讨论找出解决方案,教师可充当咨询者、引导者、主持人,从而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沟通协助,提升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评价反馈——评价产品质量、工作过程、工作态度等

完成任务后,各小组展示成果,派代表上台讲述,并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评价阶段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组间可以对pH值、装量等项目进行质量评估,以此作为专业能力的考核;再如教师根据生产计划方案对各组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做过程考核。

篇9

1.1.1课程设置由“多而全”转为“少而精”,避免课程设置专业面太宽,专业知识不够精的弊病。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通过课程整合适当减少系统的理论内容讲解按照岗位能力需求设置必须的专业课课程,重点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以提高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1.2实践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实践课程规划是课程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如增加实验、实训课的学时比例,如从学生入学初安排学生去未来的就业岗位医院、药厂、药品经营企业参观,加强专业技能的感性认识,逐步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期间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课间实习课,创造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1.1.3重视并加强职业关键能力课程设置

职业人才应具备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包括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这也是药企近年来人才招聘别看中的能力,而且需求迫切。因此,在必修的公共课基础上,我们选取社交商务礼仪、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营销与消费心理学、商业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以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1.2开展贴近实际就业岗位的模拟性综合实训

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为药物制剂岗位、药品检验岗位、药品营销岗位、医院药品调剂和管理岗位等。几年来,为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能够尽快顶岗实习或顶岗工作,我们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

1.2.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某些专业课程由教师给学生布置药浅谈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李琼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221116物提取、药品检验的工作任务,学生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进行资料查询,设计实验工作流程,进行实验物品的准备,开始实验过程,最后进行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总结。通过自主性实验的训练,学生们对将来所面临的工作有了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1.2.2药物制剂实习前模拟训练

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院校号文件所要求的“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文件精神,我们在实验课也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各主干课程在实验教学内容尽可能满足实际需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药物制剂实习前模拟训练,创造仿真工作场景,较好地实现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是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前的重要培训环节。实践表明,实验使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纵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事药物制剂岗位的职业技术能力有积极意义。

1.2.3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

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几年来,我们针对药学相关专业的就业需求,组织学生进行了医药商品购销员、药物制剂工和中药调剂员几个工种的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及考试。学生们通过营销实战演练、药品调剂技能训练、药物咨询等药学服务训练,进一步掌握了相应岗位工作的技能,这项工作为实现顶岗实习的教学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45-02

培养与医药企业发展相适应,具有较宽泛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分析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原辅料、原料药、制剂的分析检验以及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适应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要求,本课程组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标准,开发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本课程的建设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对于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一、以药物检验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来组织课程内容

通过市场调研,以及对药检所、制药企业的走访,了解药物分析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校企共同确定以具体药物的检验任务作为课程教学内容,改变了原来学科体系的以讲授类经典药物的分析,以理论为主,在讲授完理论后再安排此类药物分析的实验。课程改革后,在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设计维生素类原料药,巴比妥类原料药,抗生素类药物制剂,芳胺类药物制剂4种学习情境,25个具体任务为教学内容。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基本囊括了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容量分析法、光谱法、色谱法、基本涵盖了药物分析所涉及的检测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具体见表1。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模式的设计。①项目引领,以具体药物的质量检测作为实训项目,在此项目的引领下完成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构建。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课前准备—课上分组讨论、解析质量标准—教师提问、归纳,共同确定具体检测方案—教师讲授、操作示范—学生动手实践—检测方法以及结果评价—教师将此类药物的结构特点和分析方法联系起来讲授、提炼相应理论知识和拓展知识—师生互动小结。学生通过对分析标准解析,理清了思路,操作过程严谨有序。从具体药物的检验过程中,深刻体会药物结构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分析能力的培养。②工作过程真实模拟,实训室完全模拟真实的药品检验场所,从检验工作每一环节的文件资料到实际操作,与药品检验工作完全相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性,通过解析后列出的实验用品清单进行准备,自己动手配制试药,配制的试药量,既保证够用又不能浪费,这一方面严格要求。增强学生的成本意识,改变其环保行为。便于学生日后工作中能更快地融入工作环境。对于分析仪器,由于学校的仪器型号、工作软件与企业仪器的差别,所以要求学生注重仪器的构造、原理以及应用知识的学习,在仪器操作过程中,感受有关原理是如何在仪器中实现的。特别注重每一类仪器的整个工作程序的掌握,便于工作后尽快适应不同企业的仪器。

2.教学方法的运用。“原料药和制剂品质检验”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下面的主要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①讨论法,课堂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以五人为一小组,将课前准备的资料带到课堂互相讨论,对检验质量标准进行深入解析,并做好讨论记录。通过解析,确定执行标准的具体分析方案,包括一些不了解的药品的性质、毒性、称量,试剂的具体配制过程、试剂的用量、仪器、具体操作细节、实验注意事项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②实例法,从大家熟悉的日常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开始,以三聚氰胺事件的分析方法,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事件问题为例,引入实训项目,不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质量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③师生互动,实训前的质量标准解析过程,师生互动讨论,实训项目结束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总结和探讨实训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对药物结构和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作总结归纳,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课程考核,实现教学目标

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过程性评价中,既有学生在完成具体检验任务中的自我表现性评价,也有对分析结果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自我鉴定。还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形式进行考核。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有关药物分析基本理论、原理等。开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完成具体检验任务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学组织及学习效果评价都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围绕真正意义上的高职职业教育目标,我院的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内容、课程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c)-0160-02

药物制剂技术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是高等职业学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药物制剂职业能力培养和药学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课程特点是知识易懂,知识点零散,容易混淆,内容枯燥,学生难以系统掌握,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不佳[1]。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积极进行本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中加以应用,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制剂综合能力也得以普遍提升,为药品生产、医疗机构制剂的制备等岗位培养实用的药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现将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指导思想。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传统的项目教学思路不是很清晰,多是先进行基本理论讲解,然后在下次课时进行相应实验操作,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连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被动性[2]。而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法,则是教师先提出实训任务,教师讲解、现场示范,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选择原辅料,确定制备工艺,教师批准后开始实施。如胶囊剂制备项目教学在实验室进行,教师先给出实验项目即胶囊剂的生产指令,学生接受生产指令后先听教师的讲解,教师讲解时利用现场设备进行示范,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处方、确定装量、如何灌装、灌装时对环境有哪些要求、对所制备的胶囊如何进行装量差异检查和崩解时限检查等,学生实验兴趣浓厚,对亲自操作充满期待。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悉心指导,同时启发学生总结影响胶囊剂装量差异的因素有哪些,硬胶囊剂还应做哪些常规检查,该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利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药物制剂技术教学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其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有助于高职高专药学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案例教学法的一般程序是:布置案例、指导学生初步分析案例、学生提出观点、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全面分析案例、得出结论并总结[3]。

案例应用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案例导入式,以案例的分析材料带出教学内容和知识点[4],从而导入新课,如在讲述栓剂这一剂型之前,首先给出痛风患者口服吲哚美辛胶囊后出现黑便现象这一案例,学生会联想到吲哚美辛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教师再启发学生通过将吲哚美辛胶囊制成哪些剂型可以减少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种是案例切入式,即在讲授过程中及时给出相应案例,如在讲授药用辅料的重要性时,采用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亮菌甲素案例,同学们就会记忆深刻;第三种是课后总结式,即在教师讲解结束后给出相应案例,学生运用课上所学知识,对案例分析讨论,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复习、巩固和总结的作用,如注射剂制备过程讲解完毕,即给出维生素C注射剂的制备案例,学生从维生素C的稳定性入手,分析处方中各种辅料的作用,选用的依据,灭菌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等,通过总结性案例将本次课堂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本堂学习内容进行一次实践。

3 流程教学法[5]

药物制剂技术这门课程知识点多,容易混淆,学生学习时一看即懂,一丢即忘,难以系统掌握,教学内容叙述性强,普通教学法显得单调而枯燥,致使学习效果不佳。为理清学生思路,笔者采用了以剂型为主线的流程教学法。即以各剂型的工艺流程为主线,在介绍流程中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要点时,引入必备的相关理论、辅料的性能与选择、操作的注意事项等内容,使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工艺流程这一主线串联在一起,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便于学生的记忆。

4 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6],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设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该方法特别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在介绍片剂的制备方法时,本研究以常见的复方阿司匹林片制备作为实例,从乙酰水杨酸的化学稳定性问题开始,运用药物化学知识,结合片剂制备方法和过程,找出影响本品稳定性的因素,即乙酰水杨酸遇水易水解,水解产物之一为水杨酸,具有胃肠道刺激性,乙酰水杨酸水解时受金属离子的催化。下一问题就是如何增加制剂的稳定性,如添加防止乙酰水杨酸水解的稳定剂柠檬酸,制备方法不能采用能引起乙酰水杨酸水解的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设备选择时,避免选用能引入金属离子的金属筛网,剂中硬脂酸镁因为含有游离的镁离子而不能被选用,启发学生从学过的药用辅料中选择最适宜的剂类型。最后一个问题是剂的用量,因为剂均是疏水性较强的固体物质,用量过大在增加性的同时,增加了片剂的疏水性,容易造成片剂的崩解和溶出不合格,而溶出度较差是片剂最主要的缺点,这样能使学生对剂的选择和用量有更大的重视。通过设定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中心,配合处方设计过程和方法的选用,完成本剂型的实例教学,同学们记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增强。

5 比较归纳法[7]

学生对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差异的一些问题易混淆,难记忆,而采用比较归纳法可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由于模块教学法将各剂型按形态及制法的不同分为若干模块,所以有些内容会反复出现,显得内容繁琐、不系统,如聚乙二醇在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液体制剂中都提到,肠溶材料在多个章节涉及到,因此最后根据其不同规格进行归纳总结,变零散为系统。

6 实物演示法

实物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直接展示可使学生对抽象的东西有直观的印象,实物演示法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应用广泛,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直接展示,即在介绍各剂型特点的时候首先将相应剂型代表品种进行展示,学生首先对该剂型具备了直观印象,便于理解其剂型特点。这种方法对不常见的剂型及容易混淆的剂型更常用,如小剂型膜剂,学生没有应用的历史,比较陌生,如滴制法制备的软胶囊和滴丸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剂型,配合实物展示,学生更便于理解其制备原理和剂型特点。二是通过实物展示,便于学生对不同制备原理和工艺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如颗粒剂不同的制备方法,其粒型、粒度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平时收集不同厂家生产的板蓝根颗粒,在讲解颗粒剂制备工艺时,展示不同制粒方法所制颗粒的不同,便于学生对工艺原理和产品性能的理解,也使学生对药品质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三是在介绍制剂生产工艺时,展示平时收集到的不合格药品,如裂片、花片、皱缩片,由学生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应该采取的解决措施,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有实实在在的用途,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7 多媒体教学

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可承载更大的信息量,从而节约时间和空间,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动态性、图文声并茂等特点更能突出要点、难点,可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8]。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笔者制作了全程的多媒体课件,包括颗粒剂、丸剂、片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注射剂等重点剂型制备过程的动态视频,三维混合机的动态视频,单冲压片机工作过程的动态flas,渗透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原理的flas,这些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掌握重点剂型的制备方法,理解制药设备工作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在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邢蓉,陈根德,王秀.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药事,2010,24(10):1027-1029.

[2]赵洁,刘中秋.药剂学教学改革浅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2):165-167.

[3]刘宗梅.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6,28(17):73-75.

[4]陈军,蔡宝昌.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运用[J].药学教育,2007, 23(6):31-33.

[5]苏瑾,于莲,孙维彤.流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2):58.

[6]李青文,谭冬梅.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09,30(14):1538-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