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产业链存在问题

产业链存在问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9 10:03: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产业链存在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产业链存在问题

篇1

一、中国农业产业链现状

农业产业链是指农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其实质是一种与农产品初级加工有密切联系的产业群之间的供需关系所构成的网络结构,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产业链这一理论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农业产业链过窄过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限制了农产品的获利空间;农业产业链各个主体间协调效率低、质量差,推进农业产业链发展势在必行。

二、中国农业产业链形成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薄弱,技术应用滞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在任何产业中都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国农业中,科技是最薄弱的一根链条。农业产业链包括从原材料、加工、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以科技做支撑。从各国农业先进的经验来看,越是现代化的农业,在农业产业链的前期对科研的投入比重越大,科研的贡献率越高。农产品中以果蔬为例,在运输储存方面,冷冻、保鲜科技尤为重要。国内的果蔬流通90%以上,基本是常温运输,至多上面盖一块帆布或塑料布,有时候,棉被成了最好的保温材料。每年国家在农业科技方面投入了人力和资金,产出的优秀科技成果普遍处于中心城市,脱离了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的大环境,科研成果堆积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了科技成果产出率高,实际转化率低的情况。同时,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缺乏知识型人才指导,高科技科研成果难以在农民中难以广泛推广。

(二)融资困难

要发展农业产业链,资金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近些年所提出的有关扶农,惠农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不少资助,同时国家设置的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也更是加强了农业发展的保障。但是农业发展不能仅仅只依靠国家,更需要自身的转型发展。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必然要投入更多的生产要素,由此需要更多的资金做推助。目前已形成农业产业链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链,由于形成时间短,且无其他借鉴经验,具体来说,农业处于低收入状态,交易量小,风险大,收成不确定的不利条件,使得其融资风险较大,提供贷款的投资者也少。银行也无与其配套的银行金融机构产品,因此,资金是其面临的又一大问题。

(三)农户与企业利益失衡,龙头企业尚在发展中

农业产业链是在借鉴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供应链与农业产业链均将上下游客户有机结合,并以核心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1(核心企业)+N(中小企业)”的供应链思想同样应用于农业产业链,即“1(龙头企业)+N(农户)”。从全国来看,龙头企业在数量、规模和实力上与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生产集中度不高。由于科技和投入等多方原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一致性难以保证,龙头企业发展受到限制。龙头企业控制着加工和销售环节,最终完成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农业产业链最底端的农户由于农户经营分散、规模小、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很低,以及农产品的买方市场结构和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龙头企业掌握着实际的定价权。龙头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常常会压价,导致农户利益受损。农户未获得公平利益,也会调整其行为,如主动违约等,导致龙头企业的原材料来源失去稳定的保障。

(四)产业链短,后期加工企业力量薄弱

我国农业生产的后向产业即农产品加工业领域一直以来相对滞后,加工企业的规模技术、设备等原因,精深加工能力较差。农业产业链中各主体创新能力不强,资金短缺,这是导致农业产业链窄短不能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原因之一;其二,行政性区域市场分割和行业分割,导致信息流的滞缓偏差、信息不对称,使得在生产组织、质量监控、信息传输、价格协商等方面难度较大。在我国,由于农业的分散性和规模特点,大多数农户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市场成本高昂,难以完成产业链的延伸,产业链环节的交易费用增高,阻碍了农产品的顺畅流通,使得后期精深加工企业难以扩大规模。

三、中国农业产业链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产业链

加大建立良种选育基地和新品种繁育基地的支持力度,提高品种繁育和种、养植技术的创新能力;依托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研发中心,切实运用生物技术和其他新技术;同时,建立农村科技培训体系,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传播应用,着力保障现代农业产业链前端的技术需求。基础农科所是农民最直接的知识来源,建设好基层农科所对推进新科研成果在农民中广泛得到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产、学、研”联合开展,加快产、运、加、销一体化的技术研究,促进科研、推广、生产等部门共同协作,使产业链在现代技术基础上高效运作。同时,要加强产业链科研平台建设,每一家龙头企业要培育一个省级创新平台,依托平台,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对产业链重大技术的联合攻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现代农业产业链运行效率,降低农产品产业链交易成本,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为农业产业链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制定向农业产业链组织倾斜的相关信贷政策。农民、农业企业和农业关联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挠我国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分散、规范小、效益不高等都是银行惜贷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因有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经营风险考虑,对其信贷不可强求。而作为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应留出专项信贷资金,对农业产业链组织和经营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和政策倾斜。鼓励商业银行向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提供信贷。

变单独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为既支持“龙头企业”又支持整个农业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政策。目前,政府已梳理出若干国家级、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了特殊支持。无论是从量上还是代表方面上,这类农业龙头企业还很少,今后还应多多发展。另一方面,仅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是不够的,一条农产品链的竞争实力还表现在农业产业链内部的协调性如何及产业链内部各环节的配合度如何。因而,国家还应选择一些典型农业产业链组织,分层次、分力度对其进行支持。

(三)农民入股,参与龙头企业

美国绝大多数农户就是企业,其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是“企业+企业+企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产业链管理的主体。由于我国现阶段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利润收入极度分配不均,龙头企业占大头,农民占小份,必然会激化两者的矛盾,进而一个完整、有效的产业链无法形成。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从农户入手,鼓励参与龙头企业的管理,这一做法不仅加强了自身利益的合法化、保障化,更是为龙头企业的原材料等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可适度降低收购等价钱,以保证稳定、优良的原材料,这样既稳固资源,又增强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增强合作,为企业长远利益打下基础。

(四)大力拓宽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提升农产品价值;应尽可能提高综合利用程度,使得各个产业链环节发挥其功能;壮大农业产业链的规模,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才能产生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对大宗农产品仍需进行基地规划和建设,更需要对非大宗农产品进行规模拓展,特种稀少的种养业其加工产品往往更具市场前景。

(五)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作为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农业已实现了高度的产业化。它的每一方面都有具体的国家政策为其做参照。针对我国目前这种状态,可借鉴美国冷藏、保鲜、运输等物流配送方面的经验。首先,建设发达而完善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美国的交通运输设施,呈网状分布,四通八达,每一条路可以直接通往每一个家庭,新鲜的农产品在如此便利的条件下,可直接运往生产商,加工商手中,甚至客户手中,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健全农业信息。信息引导是一种事前控制,美国的计算机在农业领域已广泛普及,各种农产品信息会及时更新在网络中,农场主也能熟练的运用这些知识为自己的生产、种植做出及时的应对措施,使自身的损失最小化。

参考文献:

1.赵绪福,王雅鹏.产业化经营需要看中国农业产业链的构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8).

2.丁慧媛.我国农业产业链主体协调的现状与整合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9).

3.王士勇.农业产业链融资障碍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

4.宋燕萍.农业产业链的技术创新特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8).

篇2

二是成本高,国内外棉花巨大差价将会影响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国外棉花享受本国高补贴政策,棉花一直处于竞争优势。国棉价格补贴机制尚未健全成熟,棉花种植成本高,国棉与进口棉差价大,无奈只能靠国家买单,此问题必须认真解决,否则将影响棉花产业发展大局。

三是新疆棉花经营长期处于低层次非高效的阶段。新疆棉花市场销售结构较差,销售方式长期以一卖一买的现货交易为主,由于棉花企业基本依靠农发行贷款,政策规定不得进入期货市场,导致新疆进入期货撮合市场经营比例太低,产销经营效益不高。

四是产业链下游对新疆棉需求弱化,本地棉纺业对棉花的需要减弱。内地纺织企业大量使用低价进口棉,对新疆棉使用量进一步降低。很多新建或迁移来疆的纺织企业大部分竞争力不强,使用新疆棉的厂家不多,致使新疆棉本地销售弱化。

五是农民靠棉花取得的收入远小于其他产业收入。新疆一些地区的农民种植林果或饲养家畜等收入翻番,棉花种植成本较高,尤其是2002年种植长绒棉的棉农,几乎无一幸免棉价下跌造成的损失,收益低,对棉农伤害很大。

六是棉花仓储设施、设备亟待改造和建设。新疆总体上已有的棉花仓储设施已具规模,库区、库房、铁路专线基本满足需要。但随着我区棉花产业的发展,现有的棉花中转储备库不少由于建库时间久远,仓储设施、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机械化、电子化水平低,尤其是近3年我区承担代储任务后,仓容和中转储备能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需进一步加大改造升级力度。

七是铁路运输继续成为制约新疆棉花经营的瓶颈。铁路发运困难多年来一直是影响新疆棉花销售的制约因素,由于兰新铁路双复线及电气化改造,进出新疆商品物资运量严重失衡等原因,新疆棉花外运持续紧张,部分内地企业购买新疆棉2~4个月仍难运出,占压棉花购销资金,影响新疆棉外销及声誉。

篇3

中图分类号 S794.4;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60-02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先秦时的《山海经》中载有“员木,南方油食也”,可见我国民间早在2 300年前就已经开始榨食茶油。莲都区地处浙江西南腹地,位于丽水生态示范区的西南部,瓯江中游,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素有“浙南油库”之称。笔者结合莲都区当前实际,介绍莲都区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莲都区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1 莲都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莲都区油茶生产大致经历了、低谷和稳定3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油茶发展期,油茶面积有2.2万hm2; 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之油茶品种混杂、管理粗放、配套设施不完善、茶油价格低等,油茶种植经济效益差,严重挫伤了广大林农的生产积极性,油茶产业陷入低谷,产量逐年下降。远山、高山油茶林荒芜,近山、低山油茶林改种,油茶面积逐步萎缩;90年代初,莲都区雅溪、黄村、老竹、太平、大港头、碧湖、高溪、联城、仙渡、丽新、水阁、紫金等乡镇连续实施2期林业部“油茶低改项目”,收到一定成效。进入21世纪,随着油茶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面积减少的状况得到一定控制,经营管理水平和茶籽产量开始回升。近两年茶油市场看好,价格上升,调动了农民培育油茶的积极性,油茶产业逐步恢复,低改和新造林面积也有所增加,油茶籽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据调查,莲都区现有油茶面积约为1.4万hm2,占林业用地的11%,2009年全区油茶产业产值达7 446万元,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栽培面积萎缩,生产经营粗放

现存油茶栽培面积1.4万hm2,与1979年2.2万hm2相比,减少36.36%,油茶籽产量虽然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平均油茶籽产量为322.5 kg/hm2,折初制茶油60~75 kg/hm2,低的只有7.5~15.0 kg/hm2。可见莲都区油茶生产经营粗放,基本靠“人种天养”,全区约有5 733.33 hm2油茶林处于长期失管的荒芜状态,实际经营面积估计约6 666.67 hm2(表1)。目前,莲都区相当多油茶林处在山高坡陡、土壤瘠薄的山地上,立地条件好的油茶林较低。因为当时盲目发展,栽种时不能适地适树,造成相当部分油茶低产林受立地条件的制约,难以通过改造实现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2.2 油茶品种混杂老化,林分老、弱、病、残、劣状况严重

20世纪60―70年代造的油茶林,都是实生苗上山,由于种苗源于未经选择的集团种和实生子代林,株间产量差别很大。从个体结构看,劣株、弱株占60%以上,丰产性植株占30%左右,在同一林分中,丰产株年产果可达50 kg/株以上,而低产株却只有0.5~1.0 kg/株,甚至颗粒无收;从群体结构看,油茶老林和疏林占绝大多数,而且品种混杂,良莠不齐。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部分林分没有抚育管理,致使林地杂草灌木丛生,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影响油茶的生长和产量;同时由于缺乏管理,油茶抗病力弱,病虫危害严重,尤以炭疽病、煤污病最为严重,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坐果率下降,大多数油茶林地力退化严重。

2.3 林区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现存的油茶林主要分布在一些偏远山区,山高路远,人少地广,交通非常不便,由于油茶产业长期处在边缘化状态,林区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几乎空白,远远落后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明显滞后于其他农业产业。各地从林农到政府长期忽视油茶产业作用,对其各种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地方至今没有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政策[1-2]。

2.4 农民年龄结构老化,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社会经济活跃,山区青壮年劳力多数外出务工,劳动力相对短缺,留守在家里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比较低,部分人的体力、精力和管理能力较差,难以胜任油茶林集约经营的强度。同时,由于油茶林基本上是分散经营,多数农户油茶面积不到1 hm2;加之油茶林经济效益低,产业近几年才开始复苏,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低,油茶产业合作社数量少,带动能力弱。目前,莲都区油茶专业合作社还不到2家,入社社员农户、经营面积很少,带动力不强。入社农户还不到全区油茶产区农民数量的0.5%,覆盖面很窄,这将影响到油茶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推广。

2.5 油茶科技投入不足,示范带动不明显

由于受油茶林经济效益相对不高、各级乡镇政府重视不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油茶的科技研发投入不足。2000年之前一段时期只有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专家在莲都区的碧湖、高溪、雅溪、黄村等地从事良种、栽培等科研活动,当地只保存少量种质资源,其他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曾一度停止对油茶科技的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工作。2004年后,油茶产业发展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科技研发和推广逐步恢复。引进少量优、新、高产品种造林,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推广示范项目,并开展油茶森林食品基地认定工作,使油茶研发推广逐步走上正轨。由于项目规模不大、系统性不强、补助资金偏少等原因,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影响力不大,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与国家和林农对科技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3-4]。

3 对策

3.1 加强油茶种质资源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加强油茶优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开展本地优良单株选育相结合的良种基础工作,加大油茶芽苗嫁接、容器育苗等先进技术推广力度,确保良种油茶苗的生产与供应。推广落实油茶种苗“四定三清楚”的要求,即: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苗木品系清楚,接穗来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建立浙南油茶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油茶种质资源;建设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在油茶采穗圃、苗木基地等良种基地建设中,必须使用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油茶良种,同时加强引进新品种的区域化试验和中试研究,确保新造和改造油茶林的高产高效。

3.2 加强油茶造林基地建设和低效林改造

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推广油茶标准化生产,加强抚育管理,建立油茶高产品种示范林;按照低改类型和低改技术要求和标准,开展低产林改造,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建立油茶低改示范林,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丽水市莲都区计划改造面积,2009年、2010年均为500 hm2,2011年、2012年均为666.7 hm2, 2013年、2014年均为823.3 hm2,2015年为1 020 hm2, 2016年、2017年、2018年均为1 800 hm2,2019年为1 333.3 hm2, 2020年为933.3 hm2。

3.3 加强油茶林区道路设施建设

针对莲都区山地面积广、交通不便、油茶林基础设施缺乏的现状,结合新农村建设,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开展油茶生产,在油茶主产区集中连片的油茶林分和油茶示范林内修建林区道路。

3.4 加强油茶科技人才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建立油茶科技人才队伍,完善技术推广体系。聘请科研院校专家对莲都区油茶产业进行指导,广泛开展对基层林技人员和种植大户的技术技能培训,大力推广油茶良种壮苗扩繁、科学管理及采收、加工和副产品利用等方面的先进实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

3.5 加强油茶龙头企业培育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大力扶持和培育油茶加工企业,油茶主产区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企业扩大规模,提高装备水平和新产品研发能力,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质检中心。加大茶油产品研发力度,提升茶油的精深加工能力,全面提高茶油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要鼓励油茶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加强品牌建设,利用媒体开展宣传,创办营销窗口,推动产品进入大型连锁超市。积极鼓励加工企业参与示范基地建设和组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民积极开展油茶生产。

4 参考文献

[1] 回良玉.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建设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J].湖南林业,2008(10):1,4.

篇4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 天然气产业链; 协调发展; 技术创新。

对区域经济而言,如何根据自身发展环境和条件,形成基于资源优势的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成渝经济区是我国最早进行天然气勘察、开发和消费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已初步迈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也是成渝经济区由天然气资源优势区域转变为天然气产业优势区域的必然途径。

但是,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来看,成渝经济区尚未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带动天然气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现状。

天然气产业链是指以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和依托的产业群。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构成中,资源占据主体核心地位。天然气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基于天然气资源禀赋形成的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领域的网络结构,它要求在与社会生产力布局的联系上,应按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初具雏形,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 一) 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成渝经济区域内天然气资源丰富。截止 2010年底,探明的四川省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6763. 11 亿立方米,重庆市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1921. 02 亿立方米,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基础储量之和位居全国首位。随着对区域内天然气地质认识的深化以及勘察技术的提高,天然气资源总量还会有所增加。

2011 年区域内天然气开采量达 263. 48 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生产总量的 28. 2%。

( 二) 天然气产业市场培育。

在成渝经济区的能源生产结构中,天然气占26. 64% ( 按当值量计算) ;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 15. 53% ( 按当值量计算) ,远远高于全国3. 4% 的平均水平。天然气的利用领域涉及到了城镇燃气、化工原料、工业燃料、CNG 汽车等各方面。天然气管网设施逐步完善,基本上覆盖到经济区内的各大城市,市场培育基本成熟。

( 三) 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情况。

成渝经济区内除有产能巨大的上游企业以及为天然气开采配套的油气装备制造企业外,还拥有数量众多的天然气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经济区内靠近天然气产地的城市,其产量位居全国榜首; 天然气汽车在成渝经济区内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及出租车行业的推广成效显著,CNG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建成,其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中崭露头角; 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已经完成国产化,并批量出口到国外。在成渝经济区的夹江、峨眉、沙湾及眉山一带,已形成以天然气为工业燃料的颇具竞争优势的建陶产业集群。

二、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低碳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结构转型和快速城市化对能源产业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能源产业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给天然气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尽管面临着如此难得的机遇,但是,要发展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就必须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 一) 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结构欠合理。

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天然气主要用于燃料、燃气的生产和作为化工原料。天然气产业结构的布局偏重于上游产业,天然气化工主要集中在生产二甲醚、合成氨等化肥产品上,产品雷同,附加值低,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下游深加工企业没有达到相应数量与规模。除此之外,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网状结构”不明显,削弱了其可以带来的竞争优势。天然气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 二) 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间存在矛盾。

天然气资源的特殊性,以及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垄断特性,决定了天然气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调控和协调。但是,由于目前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以致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天然气生产企业反映成本高企和政府对资源的定价过低; 另一方面,闲置的民间资本难以跨过保护门槛。这不仅不利于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 三) 技术创新能力低,产业升级缓慢。

天然气产业内部创新能力比较低,产业升级缓慢,集群效应低。其主要原因是当前产业集群模式欠合理。在当前的模式下,产业集群还没有充分成长起来,高科技人才的支撑力度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升级与进一步发展。

三、破解思路和对策。

针对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 一) 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

成渝经济区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完善的管网设施是培育发展天然气产业链的基础,成渝经济区已初步形成包括天然气生产、城市燃气、天然气化工、CNG 汽车制造等在内的天然气产业链。随着对天然气利用的不断深化,如在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必将推动燃气发电机、燃气锅炉、吸收式制冷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分布式能源的建设行业、运营管理行业也将随着分布能源的发展获得迅速发展,从而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依托现在的产业基础,适当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将会对整个区域的经济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如图1 所示。

( 二) 根据区域内产业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

在成渝经济区内,与天然气相关的产业已经崭露头角。重庆市的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成都、南充、德阳、区域内资源地分别在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制造方面、油气机械装备制造方面、能源装备研发与生产方面以及天然气化工产业方面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可加强经济区内各个行政区域天然气相关产业的规划,优化天然气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见表 1) ,提高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

( 三) 完善政府职能,为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应该重新定位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地方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天然气产业发展,又不能太过放松,要与市场机制协同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

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该更多地促进各企业进行合作,尤其是要协调资源开发企业与资源使用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产业集群快速成长起来。政府还要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相关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天然气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以达到延伸产业链的目的。在产业集群逐步成熟稳定后,政府部门可适当降低介入程度,但是仍要促进产业链内部的创新,以保持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 四) 积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

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创新主体。由于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链内的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互动机制不健全,而且企业本身也缺乏高素质人才,因此企业科研力量严重不足。加上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整个产业链缺乏发展后劲。利用区域内的科研力量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天然气产业链创新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能为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慧,李伟,杨义,庄涛。 2010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动向及“十二五”展望[J]。 国际石油经济,2011( 6) : 56 -59.

[2] 周怡沛,周志斌。 中国 CNG 汽车市场发展现状、趋势与策略[J]。 国际石油经济,2009( 10) : 44 -46.

[3] 陈磊。 陕西省油气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综合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20( 6) : 13 -15.

[4] 王丽,魏敦崧。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J]。 煤气与电力,2006,26( 1) : 46 -48.

[5] 李明川,黄晓川,王瑞和,张训峰,王军和。 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钻采工艺,2011( 11) : 98 -100.

[6] 杨杰,叶小榕。 财政支出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 .

[7] 何东,宋宝莉。 企业生态责任行为创造顾客价值回归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10( 2) .

篇5

对区域经济而言,如何根据自身发展环境和条件,形成基于资源优势的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成渝经济区是我国最早进行天然气勘察、开发和消费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已初步迈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也是成渝经济区由天然气资源优势区域转变为天然气产业优势区域的必然途径。

但是,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来看,成渝经济区尚未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带动天然气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现状。

天然气产业链是指以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和依托的产业群。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构成中,资源占据主体核心地位。天然气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基于天然气资源禀赋形成的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领域的网络结构,它要求在与社会生产力布局的联系上,应按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初具雏形,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 一) 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成渝经济区域内天然气资源丰富。截止 2010年底,探明的四川省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6763. 11 亿立方米,重庆市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1921. 02 亿立方米,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基础储量之和位居全国首位。随着对区域内天然气地质认识的深化以及勘察技术的提高,天然气资源总量还会有所增加。

2011 年区域内天然气开采量达 263. 48 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生产总量的 28. 2%。

( 二) 天然气产业市场培育。

在成渝经济区的能源生产结构中,天然气占26. 64% ( 按当值量计算) ;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 15. 53% ( 按当值量计算) ,远远高于全国3. 4% 的平均水平。天然气的利用领域涉及到了城镇燃气、化工原料、工业燃料、CNG 汽车等各方面。天然气管网设施逐步完善,基本上覆盖到经济区内的各大城市,市场培育基本成熟。

( 三) 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情况。

成渝经济区内除有产能巨大的上游企业以及为天然气开采配套的油气装备制造企业外,还拥有数量众多的天然气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经济区内靠近天然气产地的城市,其产量位居全国榜首; 天然气汽车在成渝经济区内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及出租车行业的推广成效显著,CNG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建成,其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中崭露头角; 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已经完成国产化,并批量出口到国外。在成渝经济区的夹江、峨眉、沙湾及眉山一带,已形成以天然气为工业燃料的颇具竞争优势的建陶产业集群。

二、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低碳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结构转型和快速城市化对能源产业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能源产业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给天然气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尽管面临着如此难得的机遇,但是,要发展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就必须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 一) 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结构欠合理。

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天然气主要用于燃料、燃气的生产和作为化工原料。天然气产业结构的布局偏重于上游产业,天然气化工主要集中在生产二甲醚、合成氨等化肥产品上,产品雷同,附加值低,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下游深加工企业没有达到相应数量与规模。除此之外,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网状结构”不明显,削弱了其可以带来的竞争优势。天然气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 二) 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间存在矛盾。

天然气资源的特殊性,以及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垄断特性,决定了天然气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调控和协调。但是,由于目前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以致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天然气生产企业反映成本高企和政府对资源的定价过低; 另一方面,闲置的民间资本难以跨过保护门槛。这不仅不利于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 三) 技术创新能力低,产业升级缓慢。

天然气产业内部创新能力比较低,产业升级缓慢,集群效应低。其主要原因是当前产业集群模式欠合理。在当前的模式下,产业集群还没有充分成长起来,高科技人才的支撑力度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升级与进一步发展。

三、破解思路和对策。

针对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 一) 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

成渝经济区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完善的管网设施是培育发展天然气产业链的基础,成渝经济区已初步形成包括天然气生产、城市燃气、天然气化工、CNG 汽车制造等在内的天然气产业链。随着对天然气利用的不断深化,如在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必将推动燃气发电机、燃气锅炉、吸收式制冷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分布式能源的建设行业、运营管理行业也将随着分布能源的发展获得迅速发展,从而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依托现在的产业基础,适当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将会对整个区域的经济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如图1 所示。

( 二) 根据区域内产业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

在成渝经济区内,与天然气相关的产业已经崭露头角。重庆市的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成都、南充、德阳、区域内资源地分别在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制造方面、油气机械装备制造方面、能源装备研发与生产方面以及天然气化工产业方面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可加强经济区内各个行政区域天然气相关产业的规划,优化天然气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见表 1) ,提高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

( 三) 完善政府职能,为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应该重新定位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地方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天然气产业发展,又不能太过放松,要与市场机制协同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

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该更多地促进各企业进行合作,尤其是要协调资源开发企业与资源使用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产业集群快速成长起来。政府还要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相关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天然气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以达到延伸产业链的目的。在产业集群逐步成熟稳定后,政府部门可适当降低介入程度,但是仍要促进产业链内部的创新,以保持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 四) 积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

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创新主体。由于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链内的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互动机制不健全,而且企业本身也缺乏高素质人才,因此企业科研力量严重不足。加上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整个产业链缺乏发展后劲。利用区域内的科研力量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天然气产业链创新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能为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慧,李伟,杨义,庄涛。 2010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动向及“十二五”展望[J]。 国际石油经济,2011( 6) : 56 -59.

[2] 周怡沛,周志斌。 中国 CNG 汽车市场发展现状、趋势与策略[J]。 国际石油经济,2009( 10) : 44 -46.

[3] 陈磊。 陕西省油气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综合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20( 6) : 13 -15.

[4] 王丽,魏敦崧。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J]。 煤气与电力,2006,26( 1) : 46 -48.

[5] 李明川,黄晓川,王瑞和,张训峰,王军和。 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钻采工艺,2011( 11) : 98 -100.

[6] 杨杰,叶小榕。 财政支出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 .

篇6

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循环经济概述

循环经济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著名的“宇宙飞船理论”。鲍尔丁认为,“污染”是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剩余”,提出了以“循环式经济”代替“单程式经济”,最终解决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进入80年代各国均开始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这个根本性问题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洞见和政策上的举措。直到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全球共识和响应,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才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零敲碎打的做法才逐步整合为一套系统思想和发展战略,即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发展模式。

2蒲河新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城区位优势明显,产业优势强大,人才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雄厚,除实行国家级一般性优惠政策外,还实行一系列特殊性优惠政策。

2.1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与存在问题

(1)原料与加工需求矛盾突出,制约着加工业的大发展

(2)科技基础薄弱,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

(3)宏观调控乏力,企业布局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

2.2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生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实践与存在问题

蒲河新城食品饮料业作为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已逐步趋于稳定发展阶段。虽有一定规模,但从生态发展观来看,食品饮料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产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缺少柔性和稳定性;

源头管理力度不够,减量化潜力有待释放;

各种洗涤废水的代谢没有展开等。

2.3光电信息产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与存在问题

光电信息产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机电产品的产业,新城信息电子产业有 47家企业,其中27家已建成投产,主要生产宽带IP网络设备。整个光电信息产业零配件表面保护生产过程主要是有机涂装过程,没有电镀生产过程,表面电镀均外委加工。存在问题为:

产品结构单一,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链层次比较低;

核心技术力量薄弱。

2.4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与存在问题

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发展普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拉长了优势产品链条。

(1)装备制造业成套配套能力分散、整合能力不强,产业关联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城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高。

(2)现有的一些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开发能力弱,在国际市场上无竞争力;

(3)企业缺乏整合先进技术资源、抵御技术开发风险的能力;

(4)对产业组织实现合理化的牵动作用不强,产业整体制造加工质量水平较低;

(5)产品水平及规模难以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分工协作的要求,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3 蒲河新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措施

3.1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1)减量化措施

完善农业清洁生产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绿色食品生产规程建设以及农产品农残检测监控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调动各级政府促进农林生物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制定农林生物资源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作为考核各部门政绩的依据。 (2)资源回收利用

产业内部参与循环的物质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中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性更强;

(3)农产品加工业的生态设计

绿色产品设计是清洁生产的第一环节,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原料选取、制造加工、包装运输,到使用、回收利用和最终废弃物处理,各个环节都取决于设计阶段。

(4)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整合的方式与途径

产业整合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和混合整合。产业的混合整合既包括横向整合又包括纵向整合。新城农产品加工业大企业的整合,既可以实施横向的整合,也可以实施纵向的整合,而更多的是混合整合。

目前正在蕴酿按照产业关联关系,对新城农产品深加工业若干大企业进行整合,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链。

(5)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工业链构建

首先要培植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使现有优势的龙头企业成为“航空母舰”,大力培育初具雏形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及新兴龙头企业。其次,要建设优质专用原料基地,努力推行订单农业,以相对稳定的契约机制和直观的经济效益,引导千家万户的农民投入到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专用原料的生产当中。第三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2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1)食品饮料产业减量化措施

根据新城的食品饮料产业实际情况,对该产业的减量化措施分析主要以啤酒和饮料两大行业为主,同时适当兼顾蒲河新城今后发展的其他食品饮料行业。

(2)食品饮料产业生态工业链设计

食品饮料行业生态工业链的构建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部分:

一、在产品链构建方面,食品饮料原料来源为周边地区的农业、养殖业,新城机械电子工业提供为节能设备,包装材料产业为食品饮料提供绿色包装等。

二、在废物链构建方面,主要考虑要与周边区域的饲料工业和农业、畜牧业及渔业结合起来,一方面部分食品饮料废弃物可用于生产各种饲料,饲料再用于养殖畜牧和鱼类,各种禽畜和鱼类又可用于生产各种食品;另一方面一部分废弃物直接用作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而农业的农副产品又可以用作生产食品饮料的原料。从而最终在蒲河新城形成有机结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自然环境的复合生态工业系统。

3.3光电信息产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与存在问题

(1)光电信息产业减量化措施

信息电子产业的减量化措施主要采用清洁工艺的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等。

(2)光电信息产业生态工业链设计

在产品链构建方面利用电子信息业与机械工业之间的产业互动,形成稳定的跨行业产品代谢链条,机械工业可为信息电子业提供机械设备等产品,信息电子业可为机械工业提供软件和电子产品等。

3.4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与存在问题

(1)装备制造业的减量化措施主要有清洁成形与改性技术、资源回收利用和机械产品的生态设计。

(2)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链构建

以建设石化冶矿装备、能源环保装备、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等制造业为重点,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合资合作,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实现由装备加工向装备制造转变,形成强大的配套生产能力和产业集群。

新城将扩大和发展通用机械制造,延伸和做强“产业生态链”,主体产业链为:概念创意―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客户服务―产品回收再利用。

企业内部必须实施生态设计及生态化管理,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以骨干企业为支撑,逐渐完善与钢铁产业群、铸锻产业群及表面处理中心间的产品代谢链条形成稳定的产品供应关系和产业群,扩展行业间的横向耦合,构建稳定的产品代谢和产业链。

4 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分析

新城循环经济重点推进生态化改造,使企业的废物、废水和能源的分级回用和梯级使用,将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4.2环境效益分析

蒲河新城循环经济生态工业蒲河新城产业系统中形成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建立了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体系,使蒲河新城内物流闭路循环、能量梯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蒲河新城内各单元利用循环经济理论进行生态工业网络的有机整合,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1)实现蒲河新城物质利用最大化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2)实现蒲河新城能源与水资源的梯级利用

(3)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通过进一步提高集中供热的比例和能源结构的改善将降低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污染,通过蒲河新城各个单元清洁生产的实施以及各企业间的物流循环,大大降低了蒲河新城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各项指标达到功能区标准,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4.3社会效益

(1)提高新城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篇7

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为了提升我国综合国力,需要对文化方面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进而通过民族创造力及凝聚力的提升实现上述目标。通过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能够使人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同时能够对我国文化软实力进行提升,人们需要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梳理,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建设开始起步,从2002年的48个增长到2012年的1457个,直至2014年达到峰值2570个。之后园区数量稍有减少,维持在2500上下。我国政府积极引导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下面对形成模式、三大创意产业集群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形成模式现状分析

首先,很多地区普通工业园的升级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城市为追求经济增长,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产生更多重视,作为脑力密集型产业中的重要组成,能够和各类产业联系起来,并且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迅速,在挂牌及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过程中,政府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较国外相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尚且存在一定差距,无法通过适宜的规范标准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在服务的规范性及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较多不足。其次,城市退二进三时形成园区。工业用地朝着第三产业方向发展,虽然办公场地配套设施建设较为简陋,但是由于具有空间开阔的特点,租赁成本较其他商业地区办公楼低很多,人们仅需要对其进行简单改造便可以建成舒适度较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办公地点。最后,借助文化遗产建设园区。人们可以对原有文化街区、城市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充分利用,在原有艺术特色、风格以及科学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继续开发改造,将新产业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创意手段使文化资源最大限度的转变成经营资源,在产品中融入文化创意,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

(二)三大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以北京、上海以及广州和深圳作为核心的创意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从影响力及发展规模方面讲,上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具有较强的优势,同时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也颇具规模,最终产生一种竞争及协作并存的关系和局面。珠三角区域,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对周边城市进行带动,广东全省的很多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兴起并发展较好。

二、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服务平台不够健全。针对服务平台方面的问题,园区管理人员需要对工作需求及租赁成本之外的问题进行考虑。旧楼宇、厂房驻点存在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服务平台等方面的建设,对培训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咨询等方面服务平台进行完善。

其二,园区功能定位及产业同构方面存在问题。园区发展初期存在较多的盲目性,无法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对市场需求方面有所忽视,将工作重点集中于设计、软件以及咨询策划等方面的工作中,未能对主导产业进行明确,无法发挥集群效应优势等;基于此人们需要对园区规划建设工作产生更多重视,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盲目跟风的问题,结合实际对业态分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氛围进行调整,对历史文化资源作用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并且对重点发展行业及园区文化主题进行突出和明确。

其三,创意高端人才有所缺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受到高端人才不足方面的限制,比如动漫产业市场极为庞大,但全国动漫从业人数和人才需求相距较远,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高端创意人才培养工作产生更多重视,通过和高校加强合作的方式对园区教学基地进行建设完善,开展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创意培训活动,增加高端人才数量;并且可以增进和海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薪资福利待遇,进而吸收更多优秀的创意高端人才。

篇8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18-03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概述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装备制造业中处于技术高端、价值链高端或产业链核心部位,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装备制造的高端部分,是各项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及各类新兴技术的集成载体,是国家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抢占竞争力高地的重要支撑。

高端装备制造业概念是随着工业发展中核心竞争力的转移而出现的。20世纪末,国家提出装备制造概念,重点发展工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十年后,装备制造业中的高端部分成为竞争力核心,国家又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概念,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和产业升级。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战略新兴产业列为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内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五大重点领域为: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卫星制造装备及应用、智能制造装备。

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观点:第一,技术先进,已有相当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第二,市场空间大,对装备制造业起到支撑作用;第三,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处于成长期,潜力大;第四,对能源、资源的供给体系提供保障。

根据中工联创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观点:第一,高技术含量。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集聚了大批研发、技术人才,产品中凝结了较高的技术含量。第二,高资本投入。核心技术研发难度大、工艺复杂,必须支付高额研发费用和设备及材料购置费用。第三,高整合性和带动性。需要政府、企业、金融等多种机构配合,集聚多个行业联合攻关;也会使多个部门、多个行业共同受益,带动能力强。第四,关系国家战略。

(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1.“需求—创新驱动”模式。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立足自主创新,依托其先进的科技水平,进行产品制造的一种模式。目前采用这一模式较多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国家。

2.“快速引进—完全吸收—拓展创新”模式。是指快速地将世界先进技术引入国内,使技术被消化吸收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把已引入的技术进行拓展创新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采用这一模式的是以日本为代表的较发达国家。

3.“引进—落后—再引进”模式。是指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或仿制国外产品进行产品生产,待该技术无法适应市场需求之时,会再次引进其他先进技术,如此反复循环地维持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这些国家科技原创能力低,主要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作为获得技术支撑的主要来源,而不考虑自主研发和创新。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是此种发展模式,中国也是这一模式的最典型国家。

三、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集聚区情况

(一)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存在问题

广东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大省,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2011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为54560亿元,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2011年7月,广东省政府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指出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目标之一。广东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设计和成套能力方面发展迅速,自主创新能力及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强,并形成了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设备、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工业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汽车产业、智能制造装备等七大高端装备产业体系。

1.核电装备。广东核电产业发展较早,基础雄厚,核电产业链雏形初备。广东核电装备产业主要以广州南沙核电产业基地和江门台山核电产业园为中心聚集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为龙头,核岛主设备及辅助设备配套发展的产业链。

存在问题:缺乏核心技术和国产关键零部件配套;安全问题是阻碍核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风电装备。广东有丰富的海洋风电资源,具备发展风电产业的基础。广东省大型风力发电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为广东明阳、佛山东兴风盈、广州英格等。风电装备工业年生产总值约为100亿元。

存在问题:风电产业发展不太成熟,经过前十年的爆发期后,出现很多成本、技术、管理等问题,现进入调整期;海上风电技术难度大,施工困难多,缺乏核心技术和国产关键零部件配套。

3.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广东重点发展了超大型油船、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滚装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和海洋钻井平台、移动式多功能修井平台、大型工程船、浮式生产储油船等海洋工程装备。珠江口年造船能力达到200万~300万吨。

存在问题:全球经济低迷导致船舶需求减少,许多企业接单困难,出现亏损;主要靠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来发展产业,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4.航空工业。广东在航空工业领域长期处于空白阶段。直到2009年,中航工业进入珠海后,民用航空工业才开始起步,在旅客登机桥、飞机泊位引导系统、航空货物处理系统方面发展迅速。根据规划,到2015年形成年产244架通用飞机的规模,全省航空产业的产值500亿,初步形成以珠海、广州、深圳为支撑点的黄金三角。

存在问题:相关配套基础薄弱,需长期培育和引导。

5.轨道交通设备。广东轨道交通装备工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后才开始快速发展。南车集团在广东设置3个生产基地,北车集团与珠海签订协议,准备投资百亿发展轨道交通装备。

存在问题:轨道交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整。

6.汽车工业。汽车工业是广东装备制造业第一大产业,聚集着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比亚迪等汽车巨头。2011年汽车产量突破160万辆。预计2015年,广东汽车产量将达450万辆,产值接近1万亿元。

存在问题:核心配套产业链缺失,产值虽大,增加值却不高,急需产业升级;核心制造技术掌握在外企手中,产业发展形成依赖。

7.智能制造装备。广东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工业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领域和机器人领域。广东在数控机床研发、数控系统和伺服及驱动系统的普及、功能部件的生产方面居国内前列。广东的机器人研发正处于起步阶段,立足于数控系统基础,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存在问题:机床产业和企业实力弱小;机器人研发技术难度高。

(二)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情况及其存在问题

1.高端装备园区扎堆珠三角。广东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以广州为中心,深圳佛山为两翼,呈现三足鼎立格局。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市的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占全省的六成以上。

2.大园区定位清晰,小园区混乱发展。广东省在全局上对全省装备制造业进行了总体布局规划,每个主要区域都有主导产业,使其能差异化发展,相关代表大型园区都有明确定位,并且严格按照规划发展,逐渐形成特色产业链,是广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力;更多的中小型园区缺乏实力和明确定位,即使有定位也无法按照规划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大杂烩”性质的园区。

3.存在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现象。广东数百个工业园中,除了少数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园区,其他大部分园区都是相同或相似的产业集群,重复建设现象也很明显。大多数工业区是当地政府为了提升本地GDP,通过大量投入生产要素建立起来,创新能力较弱。只有少数园区是随产业发展需要自然集聚而成,并逐渐成为广东省高端装备园区的主力。

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调整期将持续3-5年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目前全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正处于调整阶段,将会维持3-5年的调整期,但长期来看,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未来10-15年会迎来强劲增长。

(二)全球及中国大型装备企业布局基本完成

当前装备制造业产业布局已基本稳定,一些大型装备企业的战略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仍不乏个别大型企业还有新的扩张需求。

(三)高端装备制造业大额投资更趋谨慎

受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影响,2011年以来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回落。许多企业减缓对外扩张,大额投资更加谨慎。大部分企业正进行内部优化,加快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开拓市场,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四)高端核心技术转移可能性小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一般都在本土进行,很难转移到国外。以日本为例,即使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中低端产品制造逐步向中国转移,然而大部分核心技术仍保留在日本本土。

五、广东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策略建议

(一)瞄准世界前沿技术,明确产业发展思路

依托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广东应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培育龙头企业,努力在高端装备技术产业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大力发展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群,形成横向、纵向关联和融合发展的优势,打造国际领先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科研、生产、服务体系,重点加快快速成型技术等的应用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快速成型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技术互补、资源共享和远程服务,实现科研、生产和服务的分工与合作,构建高端装备技术产业链条体系。

(二)制定高端装备制造业各行业的发展规划

当前,除汽车产业外,广东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仍较为薄弱,各行业发展方向既缺乏明确指引,也没有具体的发展规划;各行业在技术发展方向、产品特点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别。在产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广东亟需完整的发展规划引导高端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发展,应针对各个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从而实现各领域的同步发展。

(三)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相融合

高技术服务业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配套产业。广东应加快发展产品研发设计服务、现代物流配送、信息系统服务等,积极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升级。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积极开展为用户提供前、后端的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等业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长空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培育优势产业,努力打造广东装备制造地区品牌

广东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应抛弃大而全的思想,放弃弱势产业,集中培育具有优势的产业,努力打造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地区品牌。对于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优势产业或未来可能领先的产业,制定专项振兴规划,通过政策、资金、技术、招商等全方位支持,快速做强产业。同时,加大对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宣传力度,如通过举办大型装备论坛、组织大型装备制造业展览、在世界著名装备制造集聚区举行推介会等向全球进行推介。

(五)建立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广东中小型企业较多,但其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完全依靠自身的能力难以实现技术创新。因而,政府应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不竭的动力,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六)推动产业和园区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目前,传统装备制造业在珠三角地区已形成一定规模。广东应统筹规划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全盘考虑产业布局,引导低端产业有序转移,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一是促进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采用智慧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移,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工艺设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二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园区。将不符合产业规划、效益低、能耗高、产业附加值较低的产业,通过“三旧改造”、“退二进三”、“双转移”等方式,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淘汰落后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腾出空间。

(七)合理规划工业用地,优化产业布局

当前,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尤为重要。为此,广东应对客户需求进行归纳分析,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土地;对于入园企业进行严格审核和考评,提高对入园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要求;并通过开辟区块集中安置、建设标准厂房等形式,整合分散的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同产业区域集聚;也可以通过采取耕地异地置换等方式,提高土地的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八)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广东应加快健全交通运输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能源、资源的供给,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将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放在宏观调控、规划引导及服务扶持上,并推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项目,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利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技术研究创新等工作,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阳华.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1(13)

2.黄磊.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浅谈[J].新材料产业,2012(2)

3.陆燕孙.高端装备制造是振兴制造业的突破口[J].中国产业,2010(11)

篇9

1 问题引出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在低碳经济概念的指引下,为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老大,中央财政总体上将投入超过1000亿元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湖北省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障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

本文对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的构建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 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1 湖北省电动汽车市场建设中的技术研发还不成熟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一直是湖北省各大汽车厂家研究的重点。目前湖北省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还很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电动汽车在每个环节的技术不能过关,如果电动汽车的开发研究没有后续的努力,那么电动汽车的生命力将受到致命的威胁。因此,电动汽车的技术产品化的结果如何以及电动汽车后续发展的力量,将决定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构建的命运。目前主要的制约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瓶颈在于电动汽车的电瓶无法通用。因为各厂商生产各自规格的电瓶使得电瓶无法通用,从而制约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和发展。

2.2 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技术标准不统一

要实现电动汽车的市场化,在研究核心技术的同时,制定和统一技术标准是很关键的。但是目前,湖北省乃至国家对于电动汽车的标准、电池的标准还未达成统一,既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又加大了普及难度。

2.3 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售后服务环节力度不够

售后服务关键是要掌握好电池与电机的维修、保养与回收技术,但湖北省目前这方面技术人才和队伍还有待不断培养。同时,平衡生产厂家与分销商的利益关系还存在问题。由于电池技术复杂,更换和维修需要厂家支持,而厂家支持力度的大小对分销商的利益将造成较大影响。

2.4 湖北省电动汽车保险和金融服务等环节力度不够

由于目前电动汽车成本相对较高,对于用户来说,除了湖北省政府给予补贴外,如果保险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能给予支持,将对电动汽车市场化有助推作用。但目前由于湖北省电动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有关电动汽车的保险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尚处于摸索阶段。

2.5 “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成员利益协调一致尚有困难

“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既然要结束各车企“各自为战”的局面,那各车企业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就势必要做出相应调整。而这种调整必然带来车企业间的又一场利益博弈的过程。其中的东风汽车公司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湖北省,并且东风公司在襄樊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是国内第一家同时获得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城市客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年产3万辆的新能源客车生产线正在建设中。而其他的成员大部分也在湖北省有生产基地。因此,湖北省电动汽车的供应竞争十分激烈,成员利益矛盾突出。

“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共分三组,第一个是包括一汽、东风、长安等在内的整车组,第二个是电池组,第三个是能源供给和服务组,包括国家电网、中海油、中石化等在内,承担充电站建设等。电的使用是要划入国家电网的,而中石化和中石油原来是加油站,现在却要投成充电站,有跑马圈地的“嫌疑”。“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在湖北省的发展同样易形成跑马圈地形成的资源浪费和不合理竞争。

2.6 容易形成地方保护

湖北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然而,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却遭到来自地方保护的制约。此外,国内的竞争十分激烈,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先后盛名开发出了电动汽车,有的已投入营运使用。湖北虽然已有较好的基础和声望,但如发展不快,进展不利,随时都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抛在身后。政府如何做好众多利益主体的调整整合是一大难题。

2.7 “低碳经济”下能源升级与能源接轨的实现还存在问题

湖北省目前的汽车产业依然使用的是传统能源,面对新兴的电动汽车产业,如何真正的将传统能源与电能接轨,如何实现传统能源的升级还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从传统能源过度到电能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湖北省政府如何真正构建起绿色环保的电动汽车产业链,还尚待思考。

与此同时,湖北省传统汽车的批量淘汰和传统加油站的改造还存在问题。如果将来湖北省的充电汽车市场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传统汽车的批量淘汰和传统加油站的改造问题,这些虽然是远景,但势必是发展电动车和推广电动车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3 对发展完善电动车产业链的建议

3.1 积极完善电动汽车各项核心技术

针对目前的充电汽车生产而言,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一直是湖北省各大汽车厂家研究的重点。因此,政府应当适时发挥作用,加大相关方面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可以利用湖北省高校集中的科研优势,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做好自主研发工作。

3.2 增加对电动汽车制造和销售环节的政府扶持和投入

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局势仍不明朗,其中一个关键限制因素是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以混合动力为主。而其技术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较高的购车成本限制了其普及。而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推广目前仍困难重重。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政策上的倾斜力度。在制造环节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和汽车生产工艺来限定非电动汽车的生产,而对电动汽车的生产进行相关税收政策的扶持。在销售环节,可通过减免车船使用税和养路费等政策来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3.3 对电动汽车产业链中各项产品和技术进行标准化

现有的汽车制造厂商在电动汽车的生产方面各自为战,这也导致了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等核心零件难以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生产。这既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也增加了电动汽车的推广难度。湖北省可以根据东风汽车公司现有的生产规格在湖北省甚至是中部地区搭建起一个标准化生产的平台,对于处于这一生产链中的各制造商采用统一的生产规格,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也便于将研发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

3.4 提高电动汽车购买的各项售前售后服务

针对目前许多民众对于电动汽车了解较少,对购买或使用电动汽车持观望态度这一情况,政府部门可以设立相关的机构以供市民咨询。同时各汽车生产厂商可以建立统一热线和售后平台,解决各类电动汽车的售后问题。

3.5 构建企业联盟,协调各方利益

针对目前的央企联盟和可能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湖北省相关政府部门应当权衡各方利弊,根据现有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建立起相关企业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企业系统来促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同时,由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和国家电网之间存在的竞争关系,使很多充电能源设施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争夺未来发展空间的“圈地”行为,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利用率令人担忧。因此在充电汽车产业链中的能源供给链中也可以通过协议建立起能源巨头如中石油中石化和国家电网间的联合。中石油中石化控制的加油站由于早进入市场因而其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补给,而国家电网则是借此次充电汽车研发推广之风才进入到这一领域,因此在充电站选址建设方面存在限制。在这些能源巨头中搭建一个能源转换的平台可以使得双方互利共赢,同时也达到真正合理利用资源的效果,避免各自为战对国家能源资源带来的浪费。

篇10

陕西影视在上世纪80年代曾有过辉煌时期。那时,以西影厂为领军,陕西影视与“第五代”导演一起成就了“影视陕军”这一品牌,成为一个时代影视产业发展的标志。到了90年代,“影视陕军”开始没落,各地影视人才纷纷向西安汇聚的盛况渐渐不再。近年来,在全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影视陕军”有望重振昔日辉煌。陕西影视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电视剧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不俗的成绩,呈现出持续高端发展态势。然而,由于资金、观念等方面的制约,陕西影视产业的发展与其所具有的优质文化资源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探讨陕西影视产业的发展对策十分必要。

一、陕西影视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影视产业链不完善

陕西是一个拥有丰富影视文化资源的大省,但是一直以来,陕西并不是一个影视文化强省。陕西影视产业之所以还不够强大,关键在于影视产业链不够完善。陕西影视从项目策划、评估、剧本创作、投资,到拍摄、制作、宣传、发行等各个环节来看,以及影视基地、院线、演艺经纪等延伸业务,都没有形成全产业链模式。在影视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陕西一般只在项目策划和剧本创作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诸如拍摄制作、宣传发行等重要环节,陕西本地并不能独立完成,通常要在北京、上海等地来实施。目前,陕西影视产业链的中端和末端是“软肋”。由于资源限制、人才匮乏等原因,影视作品缺少与动漫、游戏、图书、玩具、话剧、软件等版权产品的联动,各自的价值不能通过版权交易进行有效整合,难以完成影视文化资源和文化消费的有效链接。

2、影视产业发展面临资金困境

影视产业是一个资本密集性行业,影视制作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商业行为,动辄就需要上千万甚至更多的投入,这使得影视业的生存发展一开始就面临着资金难题。影视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陕西影视企业却缺乏相应的融资能力。陕西影视资本市场很不发达,民营资本一般很少进入影视行业。由于影视企业大多是轻资产运行,规模小、可供抵押资产少、信用等级偏低,加之影视项目存在不确定性,一般缺少传统融资渠道所需的担保措施,所以很难获得传统银行贷款。因现有融资环境和方式的制约,很多影视公司拿着项目找不到投资;而传统金融机构出于防范风险考虑,在这方面的投资也十分谨慎。

3、影视人才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影视作品是一项创意艺术,影视行业是典型的智力行业,影视制作对所有人员(编剧、导演、演员、制片、监制等)的素质、公司的投资制作管理水平、市场推广能力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而目前陕西影视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影视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陕西缺乏高质量的、专业化的影视人才院校,尽管一些综合大学有影视专业的本科人才,但数量和规模都很有限。加之外地如北京、上海等地的影视专业毕业生很少到陕西来就业,导致影视人才无法适应影视产业不断扩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影视人才质量方面,陕西有艺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短缺和低端人才“过剩”的现象并存。现代影视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才依赖性的行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陕西缺乏既懂专业知识又懂市场运营和金融资本的影视复合型人才,这是制约陕西走向影视强省的重要因素。

二、陕西影视产业的发展对策

1、健全产业链,走集群化发展模式

陕西影视产业要想重振昔日辉煌,必须从健全产业链入手,充分发挥原有的文化资源及在项目策划和剧本创作方面的优势,加强产业链的终端和末端,并形成产业集群,走集群化发展之路。

首先,要健全影视产业链。产业链的完善是一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涉及完善的拍摄基地、项目策划、剧本创作、拍摄、后期制作、宣传发行、院线播出等主要环节,而陕西影视产业连只在前端占据优势。如果陕西可以像浙江、北京一样,形成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搭建配套服务平台,就能吸引全国的影视公司来陕西拍戏,加上陕西的优惠政策,会吸引更多的优秀影视公司来陕落户,最终会让陕西的影视产业做大做强。

其次,要形成产业集群。陕西影视在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源于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繁盛,那时,西影甚至代表了中国电影,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习者,几乎包括了整个“第五代”导演。由此可见,影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积聚力量。今天,单靠昔日“一枝独秀”的模式已经难以支撑起一个产业,因而,对于陕西影视产业而言,除了利用好“西影”的品牌,还要重点扶持一批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才能形成产业集群。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发展机制。

2、探索新的投融资体制,建立发展基金

资本,对于任何一个产业来说都是命脉所在。作为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影视发展始终面临着资金难题。陕西影视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解决投融资体制问题。政府要为影视产业投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建立影视产业发展基金;在政府的引导下,投资方和融资方要共同创新知识产权抵押的方式,实现商业影片的系列化开发,相信会很好地解决资本问题。

3、走“合作化”发展之路

无论是资本、人才,还是拍摄制作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合作化”道路来解决。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陕西省有影视公司356家,其中民营影视公司占九成以上。除少数企业外,民营影视公司普遍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而影视作品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这使得影视公司数量上的庞大与总体上的脆弱矛盾突出。因而,组建陕西影视产业的战略联合体刻不容缓。所幸,目前在这方面,陕西影视产业已进行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例如,陕西影视产业联盟的成立。该联盟由陕文投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西部电影集团等省内50余家影视制作生产和播出机构,以及编剧、导演、制片人等影视从业人员,依托陕西得天独厚的影视资源优势共同发起成立。联盟旨在大力整合省内优质影视产业资源,建立健全影视版权要素市场,加强与外省影视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扩大陕西影视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市场占有份额,初步形成了陕西影视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

三、结语

陕西影视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以及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我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借助文化体制改革,陕西影视产业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解决资本、人才问题,有望迎来在新世纪的复兴。

【参考文献】

篇11

1 研究背景。

降低能耗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节约资源以谋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人们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共识。铜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形成以采矿、选矿、冶金、消费以及废杂铜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完整产业链。面临新形势,铜工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如总能耗高、排放总量多和循环综合利用难等方面的问题。探索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使铜产业链上的物质、能源、废弃物梯级循环利用,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和企业内部各工序节点完成生态化[1-3],实现铜产业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2 铜产业链的物质运动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铜产业链上的物质运动包括开采、选矿、冶金、消费,以及废杂铜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各环节排放出的物质运动,如图1所示。

图1 铜产业链的物质运动情况。

3 构建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

我们根据铜产业链系统和铜产业链生产工艺流程,完善了产业链的企业组成,将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并进行非物质化设计,构建了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4-6]。对构建铜产业链系统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解释如下。

1)企业组成。根据铜资源分布和铜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以铜为核心的采选冶企业,围绕核心企业构建起共生企业,从而构建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的主体。

2)系统集成。针对构成铜产业链,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通过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技术集成和信息集成,使铜业生态化系统低碳运行。

a物质集成。从铜产业链生产工艺流程分析生产过程,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使生产流程朝着简单化、紧凑化、大型化、连续化和循环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物质集成,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用较少的铜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铜再生资源,使铜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工业废物循环利用升值化、“三废”产生最小化。

b能量集成。运用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热力学分析为基础的能量集成技术[7-8],对目前铜产业链生产过程系统的用能状况进行诊断,发现“瓶颈” 问题,采用“能量集成策略”,并考虑过程的操作、控制、安全等因素,选择与确定过程系统节能降耗改造方案,推广先进的节能和环保技术,改变能源结构,淘汰或改造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实现能源梯级和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排放。

c水集成。水的原位再生和梯级利用是实现水集成的有效方法,其核心指导思想是“全过程控制、分散和集中相结合”,水梯级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厂域梯级利用技术和区域梯级利用技术,建立工序内部、厂内、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多级用水循环系统,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对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及其他排水进行有效处理,使铜产业链工业废水资源化,实现铜产业链工业废水“零”排放。

e技术集成。技术集成是包括软技术和硬技术的集合[9-10]。从铜产业链出发,依据生态设计的理念,把冶金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废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集成起来,建立最小化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废物和污染物产生的高新技术系统,以实现铜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

f信息集成。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物质流信息、能源流、废物流的信息,铜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生产信息、原材料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市场发展信息,以及法律法规信息、人才信息、相关领域的信息,形成铜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支持系统。

3)非物质化设计。[论文格式]指通过小型化、轻型化、使用循环材料和部件以及提高铜产品寿命,在相同或者更少的物质基础上获取最大价值的铜产品和服务,或者在获取相同的铜产品和服务功能时,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投入最小化。

4)铜业生态化低碳产业链设计。这是指依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对采、选、冶、加工生产单位和为之服务单位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链接所进行的最优化组合设计或改造。通过比照铜业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对江铜产业链实地调研,对其产业链情况作对比分析。

4 对江铜产业链的实证分析。

我们对江铜产业链的物质运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江铜是一家以铜的采、选、冶炼、加工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和控股6座矿山、1个铜冶炼厂、6个铜材加工厂和2个硫酸厂。江铜已建立从铜的采、选、冶到稀散金属的回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能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基本规律:各生产装备和产品前后连接,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整个产业链活动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循环过程,基本实现了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的目标。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有介绍如下。

4.1 物质减量化。

物质减量化是指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表现在:

1)优化采选工艺,提高回收率。江铜针对矿体复杂、品位低的特点,系统优化采矿选矿工艺,进行了“特大型低品位斑岩铜矿床采选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科研攻关,使江铜德兴铜矿采选工艺由原设计边界品位03%下降到025%,多回收铜金属383万t、黄金116t。

2)运用湿法技术,利用废石。对永平铜矿等难选氧化矿,运用湿法冶金技术,共生产合格电极铜870t;对德兴铜矿品位在005% ~025%之间的低品位原生硫化矿展开湿法冶金提铜研究,建成了千吨级电极铜生产能力的湿法炼铜厂,有效回收了废石中的铜资源,减少了铜离子对水体的污染。

4.2 物质再利用。

物质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地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质和温室气体排放。

1)利用余热发电。德兴铜矿10万t硫酸、江铜-瓮福40万t硫酸2个项目,利用制酸过程中的余热每年可新增余热发电量约1亿kW·h,折合煤7万t。贵溪冶炼厂利用闪速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建立配套设施,进行余热发电达1亿kW·h。江铜化工公司利用制酸产生的余热发电,达1800万kW·h/年、折合煤7272t,这样减少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2)节能降耗改造。德兴铜矿实施节能降耗变频改造项目,安装的进口MP800圆锥破碎机,改变细碎作业环境和生产能力,年节省电能3435万kW·h,折合12万t标煤。引进22500T/D异抗坏血酸钠出产线能量系统优化工程,每年减排二氧化硫3203t。

3)综合利用尾矿。武山铜矿采用分级尾砂充填井下采空区,减少尾矿库的排入量,延长了尾矿库的使用年限。银山铜矿以尾砂为原料,开发钙化砖和绢云母等产品。德兴铜矿运用硫化提铜生物技术回收酸性废水中的铜金属,每年可提炼铜金属550t。德兴矿山新技术公司每年从尾砂库中取砂15万t,生产新型墙砖4500万块,年可减少粘土损失约10万m3。

4.3 物质再循环。

再循环是指把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

1)回收废气,减少排放。贵溪冶炼厂采用先进工艺,通过回收SO2制酸,每年可生产100万t高品质硫酸,硫的利用率达到9683%,减少SO2排放量66万t,还在制氧车间所排出的气体中回收液态氮气和氩气。

2)回收稀散金属,减少废渣。贵溪冶炼厂转炉进行了二期工程改造,改进了工艺流程,使转炉渣选矿能力达到600t/日,经进一步改造,提高到750t/日,每年回收铜金属08万t;对制酸产生的含砷废渣,引进的全湿法提砷工艺,每年提取三氧化二砷01万t;江铜新材料公司运用高新技术,从各种尾渣中回收硫酸铜、铜冶金粉末和稀有稀散金属硒、碲、铼等。

3)回收杂铜废铜,减少资源浪费。江铜大力回收杂铜废铜,并引进了倾动式阳极炉,年产阳极铜10万t。江铜铜达公司采用鼓风炉技术回收不易处理的废铜,年产铜25万t。江铜还对废弃电动轮胎进行翻新,对废油进行提炼,循环利用废旧物资,节约资源和能源。

4)回收废水,充分利用资源。为使碎矿防尘水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成功地将约3000m3/d的碎矿防尘水、设备冷却水和地面卫生水引入瓦尔曼泵池,直接城为磨浮工艺用水,回收有价矿物,减轻尾矿输送负荷。对精矿浓密池溢流水进行改造,确保3个浓密池溢流水全部进入浓密溢流回水泵池,把酸性废水用于选硫工艺,把尾矿库的碱性废水用于选铜工艺,其余酸性废水引入尾矿库与库中的碱性废水中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实现选矿废水最大资源化目标。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江铜集团产业链正朝着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迈进,但离理想发展模式还有差距,只有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的目标。

5 结论。

通过对江铜产业链的实证分析,铜产业链实现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的根本途径汇总如下。

1)科学地设计。按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进行科学的设计,首先考虑铜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物质循环,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资源,使铜产业链做到尽量少的废弃排放;其次考虑将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设计,形成环路;最后考虑节能问题。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进行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的设计。

2) 按设计进行改造。按上述设计进行改造,把冶金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废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应用到技术改造项目之中去,实现铜产业链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能源消耗率最小化、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产生少量化的目标,以满足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

3)加强企业管理。铜产业应认真执行政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铜企业应自觉地将环境成本纳入自身的各项决策和运行过程之中去,加强企业日常管理,特别是强化现场管理,做到物流有序、操作规范,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激励与约束长效机制,使铜产业链做到低碳排放和生态化发展。

4)依靠科技创新。铜产业链各环节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要依靠科技的进步,不断开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因为科技创新是动态的,当科技取得阶段成果时,实时地加以应用,不断地提高铜产业链的物质和能量的使用效率,不断地降低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铜产业链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学益,田庆华。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理论与方法[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邱定蕃,徐传华。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 赵国权,贺家齐,王碧文,等。钨回收、再生与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 杨立宏,赵涛,程秋林。铝工业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及其利益关系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9.

[7] 元炯亮。循环经济与铝业生态系统[J]。有色金属,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