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建筑工程开发流程

建筑工程开发流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9 10:03: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建筑工程开发流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建筑工程开发流程

篇1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应用电子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工程领域,对工程建筑起到了很大作用。在现代化的今天,城市建设越发的快速,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拔地而起。如果只利用人力进行建设,会产生相当大的工作量,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对于一个建筑工程的完成就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基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用现代化的应用电子技术去解决这些问题。

二、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2.1 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在建筑工程的财务管理中有些流程是多余的,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财务进行管理的话,这些多余的流程不可不避免,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利用应用电子技术进行管理,就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系统分析出建筑工程的预算,实现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能够随时跟踪预算的使用程度,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2.2 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建筑工程中涉及到许多的环节,如果其中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都将会对整个工程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将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整合,将整体的效益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实现对机械进行控制来完成建筑作业。这样就能缩短建筑工程所需时间,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

2.3 应用电子技术可以简化建筑工程的工作流程

建筑工程有许多操作,其中有些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十分复杂。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就只能用人来对其进行筛选,这样会加大工作量,而且人工筛选可能忽略一些多余的项目,导致筛选不全面。应用电子技术用于流程管理后,可以全面的简化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流程,不会产生漏筛情况,这样就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三、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3.1 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预算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预算是单独的学科,它是计算和控制建设项目中建筑工程所需费用的依据,如果预算不准确,将给建筑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停工,难以继续施工。应用电子技术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实时监控。随着建筑工程发展的速度加快,工程预算也变得更复杂。过去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预算,而有了应用电子技术后,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预算,这样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也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保证了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3.2 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测量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建筑工程测量包括场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建筑物构件的安装等,这些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筑物、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如果是对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为了发现位置和高程的微小变化量,测量精度就会要求很高,如果测量精度不够高就会产生误差,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测量直接为工程的施工服务,为了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就要求测量要快且准,可以通过高精度的电子仪器进行测量,保证建筑工程平稳正常进行。

篇2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应用电子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工程领域,对工程建筑起到了很大作用。在现代化的今天,城市建设越发的快速,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拔地而起。如果只利用人力进行建设,会产生相当大的工作量,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对于一个建筑工程的完成就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基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用现代化的应用电子技术去解决这些问题。

二、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2.1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在建筑工程的财务管理中有些流程是多余的,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财务进行管理的话,这些多余的流程不可不避免,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利用应用电子技术进行管理,就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系统分析出建筑工程的预算,实现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能够随时跟踪预算的使用程度,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2.2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建筑工程中涉及到许多的环节,如果其中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都将会对整个工程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将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整合,将整体的效益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实现对机械进行控制来完成建筑作业。这样就能缩短建筑工程所需时间,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

2.3应用电子技术可以简化建筑工程的工作流程

建筑工程有许多操作,其中有些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十分复杂。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就只能用人来对其进行筛选,这样会加大工作量,而且人工筛选可能忽略一些多余的项目,导致筛选不全面。应用电子技术用于流程管理后,可以全面的简化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流程,不会产生漏筛情况,这样就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三、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篇3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在当今社会这样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各行各业都加以运用的形式。就建筑工程管理而言,信息技术也充当了一份必要的角色。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了优势,信息化管理减少了大量的人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另外,建设工程运用信息技术对工程的开发,设计等都是一大帮助。建筑工程本身工程量庞大,工程的信息量很大,这样一个情况增加了建筑工程管理的难度,建筑工程管理势必依靠相应的信息技术才能提高效率和完善工程的进度。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建筑工程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建筑工程管理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发展起来。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并没有十分到位,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范围还不够,另外,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这方面的发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建筑工程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目前的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还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与建设,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带来新的发展之路。

1 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状分析

首先,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晚,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时间也不过近些年,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还相对来说只局限于某些部分,国内大部分建筑企业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认识还不够深刻,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内容接触不够,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涉及的领域还只局限于一些事务的信息化管理与交流问题。对建筑行业的负责人来说,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的监控、组织等方面的影响,忽略信息技术在这些细节上的运用造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这方面的进展不深,发展不起来。另外,相应的软件开发还不够到位也是导致行业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关键。软件开发跟上时代的同时,也要做好方向的把握。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软件开发还相对较少,这样就直接导致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不够的全面。软件开发要加快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发展进程,要积极研发相关产品,只有高效可行的相关软件得以开发,才能提高建筑行业对这方面的认识。企业负责人的认知要不断地提高,行业发展还是要靠负责人的正确领导才能有所发展。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是关键的,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在行业不断提高竞争能力的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发展,建筑行业也逐渐投入到信息化建设的方面上去,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在,在软件开发不断完善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大,正在不断地发展。然而,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但是,相信未来几年,建筑行业的信息技术会发展得更好。另外,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运用上,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相符合,并且差异较大。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理想,而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不仅是人的意识还是企业的认知都相对的比较局限,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面积较小,这样就形成了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差异。这样的现状需要加以改善,政府也要相应地加以干涉。要倡导信息技术走进建筑行业。要加大信息技术的建设开发,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软件研发要与时俱进,要加大发展速度,寻求各地区相对小的差异发展。要协调各地区的综合发展。

2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落实

建筑工程管理实现信息技术的渗透,要符合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建筑工程管理的流程复杂,信息技术的运用首先要解决这些复杂的流程管理问题。另外,建筑工程的数据量庞大,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供资料查阅和管理。如何灵活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实现完整性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建筑工程实施之前的相关数据收集整理工作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来做好充分准备。建筑工程管理还有注重成本的控制,成本的计算、优化、控制问题依靠相应的信息技术实现最优化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另外,建筑工程管理要求准确无误的工程进度管理,这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来建设就更加方便。建筑管理的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要不断地加以改善,要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研发通用系统,还要针对不同建筑工程,实现工程管理的最优化管理。数据中心的建立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之一,数据中心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金钱,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中心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很多的相关资料,对建筑工程的进程发展相当重要。要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化,就首先要落实哪些可行的部分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是很好的辅佐条件。建筑工程管理运用信息技术要符合行业的发展规律,要实现科学的管理手段,另外,要将各个工作流程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对象完整、全面、有序的工作流程。信息技术要科学地加以运用,实现各部分内容的有机结合,实现系统化管理,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只有协调各方面的工程细节,统筹大局,才能实现各个模块的有效结合,从而有效地监控好建筑工程的实施建设。

3 实现管理平台的多样化

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在于实现管理平台多样化的问题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到多方利益问题。有的涉及到政府、群众等等。实现管理平台的多样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筑工程管理要实现多样化管理平台,要充分考虑各方的需求,从不同需求的方向考虑建设不同的管理平台,从而充分实现有效的监控、汇报、综合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多样化建设对协调多方利益起到很大的作用。管理平台的多样化发展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建筑工程管理实现完整的需求,只有统筹多方面、多层次的管理平台和管理系统,才能够照顾到不同的人群,才能实现各项资源的科学化管理。总而言之,只有统筹各方利益,实现有效的监控,信息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才能推进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进程。

参考文献

篇4

近年来,我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如奉化楼房坍塌事故等。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业必须根据现代建筑工程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构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力度,确保该体系能够包含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工程质量。而基于流程化基础上构建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实现流程管理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融合,这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流程管理概述

流程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过程,以业务流程为核心,提升构造活动的规范性,最终实现促进组织提升的目的。流程管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较多的技术和工具,而各项技术和工具在使用中,都紧紧围绕提升相关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持续化等目标展开。根据流程管理这一特点,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当中,该流程体现呈现出来的高效性、合理性,极大推动了我国各个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

2流程管理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关系

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飞快发展,各个领域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还需要面对跨国企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中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内部管理入手,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质量管理作为内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和企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流程化管理的有效实施,加大了对企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力度,对于提升整体生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内部系统呈现出复杂性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基于流程化的建筑工程项目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以建立并应用的。流程管理的实施,要求相关部门首先以业务流程为核心,对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制定,该管理措施注重实现系统化和过程化的管理,从而加大对生产经营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力度,为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1]。由此可见,流程管理具有较强的系统化、规范化等特点。近年来,在建筑领域中,因质量管理不科学导致的重大事故逐渐增多,为了提升工程质量,流程管理被有效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实现了提升项目绩效的目的,企业管理部门的质量管控能力也有所提升。现阶段,我国质量体系建立过程中,都有效融入了流程管理相关内容,然而,针对项目流程化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还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不利于提升流程管理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指导性[2]。但是,现阶段流程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体现出来的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二者的融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有助于价值增值在项目工作流程中的体现,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其次,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系统更为复杂,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充分应用流程化理论势在必行。现有国际化的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中,都对流程管理进行了充分的应用。

3流程化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现阶段,为了满足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逐渐产生了多种类型,其中包括作业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过程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验证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等。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常见到的就是作业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过程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两种体系的应用。如某地区拟建一座住宅楼,该工程共17层,其中地下2层,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实际施工中,以流水施工方案为主,在实际开展施工以前,为确保工程质量,还积极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篇5

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在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势在必行。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建筑企业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工程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体上来讲,应用的广泛程度还不够,其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从建筑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认识不足,核心技术应用较少

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多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认为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收发邮件就足够了,没有投入专门的资金和人力对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进行研究和应用,在对工程的实时监控、工作流程组织协调和管理、资源的统筹调度、工程成本的实测、工程变化的预测、工程预警的提出和风险识别等方面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大部分企业来说,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还是一片空白。

(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建筑企业的经济实力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应用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开始将目光投向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力求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网络实现科学管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然而,一些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由于受到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方面的影响,或者收到经济方面的限制,很少采用信息技术组建内部网络,不愿意花费太大代价在管理中引进信息技术。另外,从地域特点来看,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比较深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比较偏远山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因此导致了信息化建设的地域性差异。

(三)、专门软件缺乏,有待进一步开发

就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的软件开发现状来看,目前的专门软件还比较缺乏,整体上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与国际上先进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些从国外引进的管理软件不适应国内的具体实际,因为我国建筑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和国外的存在着较大差别。同时,由于语言方面的不同,在管理和维护方面比较困难,而且,引进的软件价格比较昂贵,一些建筑企业由于经济基础较差,难易接受。而国内开发的一些软件,在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亟待由专业人才进行研究,开发出适合我国现状的高水平的管理软件。

二、应用策略分析

结合以上我们对国内建筑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的现状有关分析,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策略加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信息系统应该体现一体化

建筑行业的工作流程比较复杂,涉及到立项、招标、施工等复杂的环节,且采用大量的行业、地方和国家定额,管理体系比较繁杂,数据的计算量也非常大,因此,在采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管理体系的时候如何灵活运用标准,是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涉及到单位进行工程成本测算,是进行测算的主要依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涉及到资金会计、计划和进度、质量安全控制、定额成本控制、物资设备调度、施工人员管理、变更设计、分包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建筑工程信息化系统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系统的数据中心的建立和工作流程再造过程中,应实现各个部门单独应用,将各项内容进行科学联系,实现各项业务模块联合监控,有效协调建筑工程部和各相关单位,从而形成协调统一的一体化管理系统。

(二)、实现管理平台的多层化

建筑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涉及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上级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切身利益,并且包括现场施工管理、工程合同管理、概(预)算管理及设备、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要考虑到各方面的不同需求,以此建立一个包涵远程监控、现场施工管理、单位情报和知识管理、工程多方协调等多层次的网络信息平台和软件系统,并能够面向不同主体自动生成数据,从而实现各项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三)、加强对工程管理的适应性

建筑工程信息化系统应当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要能够根据工程环境设置施工参数,保证系统的运行更符合工程实际,要把环境和天气等因素考虑在内,依据实际设置参数,进行各种运算,确保系统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在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系统还要建立成本控制与工程进度之间的联系,根据已完成工程量,提供工程管理中的实际成本,并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管理者可依据此提出成本控制建议。

(四)、要实现工作流程数据化和数据库的实时化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为防止工作上出现交叉和重复,切实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质量,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系统就必须实行数据化管理,而工程参与者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也要以数据管理为依据。同时,实现数据的实时化管理,信息化系统应当设置适应建筑单位定额的材料总库、编制模板、供应商和承包商数据库及各种合同编制模板,而用户则可以按照现场的需要来进行维护和删减,也有利于其它工程进行借鉴和直接调用。

篇6

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城市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日趋复杂化,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自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不仅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要保证工程质量,体现施工企业的优良服务,如此庞杂的项目想要全方位的做好各项工作,就需要工程项目管理向着更加高效精确的方向发展。信息沟通的程度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高度,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信息是庞杂巨大的,不仅数量多,类型多样,而且信息之间的交换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一来,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所以为了建设更加高效快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就需要施工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政府有关部门也开始重视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该项目的资金投入比例也逐年增加。政府的指导作用促进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项目管理平台的研究中。

1.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化平台建设的研究意义

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当今建筑行业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提高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后,工作效率较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有了明显的提高。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根本就是构建一个合理有序的信息网络,使项目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通过这个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和日常管理[2]。有些建筑行业的佼佼者,已经开发了适应本企业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1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思路

该课题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参考一些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已有的理论基础,分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具体分类,最终构建项目信息管理的集成网络。研究伊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是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对不同层次种类的信息分门别类,设计出科学系统的整体框架。对信息化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最后根据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设计最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则是验证理论的有效途径,对验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不断改进,以期构建更加合理适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2.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方法

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效果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每个研究阶段都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阶段,采用最多的就是文献分析方法,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中涉及的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基础。在项目集成框架构建阶段,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方法论。在最后实际开发验证阶段,则是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安装和实际应用、项目共享效果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完善。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3.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要参考“需求指引、技术推动”的指导原则,从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对系统的整体性、交互性、可操作性等进行实际的设计规划。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就要求设计者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各个管理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方式,全程控制工程管理的各个子项目。交互性是指人机交互的程度,用户能否从信息系统中获取需要的信息,以及系统能否对用户的信息及时反馈就是系统交互性的判定标准。对于信息系统的可操作性原则就是指信息系统能否及时应对施工过程的不断变化并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促进突发问题的解决和管理的科学性。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与用户之间信息交换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户界面,所以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否简单易操作,是否符合用户的差异性标准就是信息系统的主要评价因素。用户界面一般需要包括信息的输入控制、多窗口协同控制等功能。在进行界面设计时考虑到用户的实际体验,就要避免界面的杂乱无序,种类太过繁多等问题,种类太多不仅会增加用户的信息处理负担,还会由于信息处理太过频繁而导致错误频率增加。最后,考虑到不同用户的特殊需求,还要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交互界面,达到项目管理方式的个体差异性。

3.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包括了业主项目管理系统、采购系统、工程监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各个子系统。下面以采购系统为例进行实际分析。采购部门主管在接到新的采购任务之后,将具体的采购任务分配到各个采购业务员。采购业务员在分析采购任务是否可以直接执行后,对可以直接采购的任务,直接进入采购流程。根据不同的采购方式应当进入不同的采购流程,如果是招标方式的设备采购,就应当指示招标业务员来执行具体的招标工作,最后才能进入采购合同签订流程。询报价类的设备采购与招标采购流程不同,它需要按照询报价标准业务的具体流程进行。这些采购项目进行过程中,系统会自动生成计划费用和实际费用的对比图以及实际执行进度,这为采购人员及时管理采购流程提供了详细的依据。

篇7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从1980年起,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技术水平仍然很低。我国的工程总量居世界之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的处理速度已经成为现阶段企业管理的瓶颈。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将会极大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一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1 信息内容复杂,来源广

建设经过项目立项、调研、评估、决策扥一系列程序,每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将有很多部门和机构参与其中,由此产生大量的项目信息和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涉及时间管理、费用管理和范围管理等多方面,而且由于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统筹和利用较少。

2 信息使用的频率高,规范性高

建筑工程各个阶段都是紧密联系的,每个阶段的信息都非常重要,使用都很频繁,这些信息与参与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关联,各种阶段的信息将直接反馈和作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因此建筑工程信息的规范性较高。。

3 高效益与低投入

通过加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计算机使用投资,加强信息化管理,是一项有远见的投入。企业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对项目产生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的采集、传递、加工和实时共享,减少对信息重复处理的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

4 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采用信息化集成管理技术,能迅速有效的掌握项目各个阶段的信息,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的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信息的高效、规范管理,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技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首先,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各个地区,各个部门拥有的信息不能相互使用,使得收集的信息不能有效的利用。由于信息的闭塞,导致有的地方的数据被重复输入,而不是一处的数据信息被多处使用。在很多企业的内部,就存在这种项目管理信息不流通的问题。

其次,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范围有限,主要是在设计阶段,管理层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而在施工阶段则很少被采用。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并没有被完全的开展开来,很多企业只是建立了信息的网站,信息化管理并没有为企业管理带来深刻的变革。

第三,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在企业项目管理层面并没有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现代管理体制。在建筑工程的项目中,项目的施工、设计、监理和咨询等各个方面都相互独立,虽然为同一个项目,但所有的数据都相互独立,这就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在管理思想上没有树立整体性、规范性的科学意识,就很难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如果存在落后的管理体制,企业即使引入或开发了先进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也很难开花结果。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发落后

我国的项目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发多是在国外软件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但其系统设计的思想是根植与国外项目的管理模式,与我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是不相适应的。本人认为,其主要原因不在软件开发技术上,而是在于软件开发商对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先进的理论支持,缺乏独创性和建设性,不顾实际,简单照搬,失去灵活性和适用性,或把软件做成没有内部有机联系的功能集合,形成亦步亦趋、邯郸学步的被动局面,没有体现出先进适用的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理念。人才的缺乏,也是我国项目信息化管理推进困难的一个原因。

三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1 完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制。

首先,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的统一标准,各个地区,各个部门收集的信息能相互使用,实现信息的传递,共享。只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管理体系才能使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迅速发展。

第二,提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管理高层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管理体制,树立整体性的管理思想,才能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筑行业也应该深化对于项目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深入研究、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本质。

第三,加强系统的适应性。由于建筑行业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天气情况、建筑情况这些因素对于建筑的工程进度有很大影响,所以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适应性非常重要。

2 推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以互联网、远程通信、数据库及数据共享、网络编程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分散的信息资源已经可以实现方便的交换与处理。建筑工程管理单位应积极进行信息化集成管理技术的开发工作,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去,以此来提高管理效率。

四 通过新技术,新软件等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技术主要是指用于对工程项目信息进行管理的一些软件,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比较广泛应用的有以下几种。

1智能型网络项目工程管理系统

是亚洲首家获得BS7799国际认证的建筑业应用软件。网络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安全性非常高,采取分部安全管理和虚拟网络平台的管理模式。传统的“超级系统管理员”式系统在管理信息时,业主、供应商、承包商和监理公司之间虽然可进行一些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但“超级系统管理员”的权利过大,因此传统的软件平台进行网络管理存在很大风险。

网络工程项目信息集成管理系统针对传统软件的缺陷利用专利技术的文档交换机制,实现保密的文档交换和管理。各参与者独立选择不同的加密方法,在虚拟的平台上实现文档交换和信息交流,有效保证用户自身信息的安全性。

该系统具有热备份功能的高可靠性的营运服务中心及故障恢复中心,当一台机器出现问题时,另一台服务器仍能正常工作,能保证客户业务的正常运营。

系统还采取后备数据支持,双重防火墙及入侵警报系统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用户得到安全可靠的服务。

网络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保证信息的实时性。该软件提供实时网络视像监测功能,使管理人随时监测工程实施状况,以便解决施工遇到的问题。该系统中设有追朔功能的电子表格,能迅速建立电子报告表和电子进度表,使管理者第一时间监测到工程进度,大大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该工程管理平台是专门针对建筑业的工作模式和流程而设计的,具有很强的可发展性,将工作环境从“离线”提升到了”在线”

智能型工程图纸管理软件

智能型工程图纸管理软件是一个面向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全过程的图纸管理软件,该技术令图纸设计及其管理的全部流程得到了优化整合,有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该软件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能从图中自动抽取可供检索的信息。用户利用该软件可以为图纸建立档案库,使搜索者无须为堆积如山的旧图纸而烦恼。该图纸管理软件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使图纸查询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该系统不但可以控制和优化图纸设计流程,还可以比较新旧版本图纸的不同,从而使设计出更优的建筑工程设计图。

智能型工程图纸管理软件加快了工程图纸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也将全面提高设计与施工单位的生产效率,推动中国整个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进程。

智能型建筑工程用料计算软件

智能型建筑工程用料计算软件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建筑制图等一些学科的知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进行图纸的识别和检索,并根据从图纸中分析提取的信息,完成钢筋、混凝土和模板用量的计算。该软件通常安装在普通的计算机上即可使用,操作简单,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 结语

根据上述讨论分析,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完善项目信息化管理体制,积极研发高科技管理软件,使中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进程大大加速,这也是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使信息技术融入到建筑项目管理中去。

参考文献

篇8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是追求信息的高效性、实时性的社会,信息技术的渗透使得各行各业开始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能否在这个信息化社会生存下去的关键。而建筑工程管理中同样也应用了信息技术,并在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利用大大减少了人力应用,不但提高了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工作的可靠性继而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此外,在工程开发以及设计中信息技术都能够提供极大的助力。建筑工程本身就是极其庞大的项目,所包含的的信息量也极大,这就增加了工程管理工作的难度,因而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必须要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以此满足高效、可靠的工作要求,保证工程的进度顺利进行。而在这些庞大的工程信息之下,传统的管理工作是无法满足的,因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不过,就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还具有十分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从运用范围还是技术深度,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是工程管理领域的必然发展之路。时代的要求驱使下,建筑工程管理必然要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投入,只有这样管理工作才能处理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庞大的信息,促进工程的顺利推进。

1 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针对我国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应用而言,起步较之于世界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管理运用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并且在目前的管理运用中,信息技术仅局限在某些环节中。另外由于很多国内企业对于信息技术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对于管理工作的核心信息,信息技术无法得以接触,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对建筑工程所有领域的事务进行全面的管理和交流。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管理负责人没有意识到在工程组织工作以及监控工作方面,信息技术所造成的影响,忽略了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了在工程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无法真正得以深入应用。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软件开发不完善也是导致其无法深入应用的基础因素。软件的开发无法同时代相适应,无法面对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目前我国针对工程管理的软件开发力度还不足,种类相对较少,且功能还尚未完善,这就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的运用无法全面覆盖。在建筑管理工作中,工程管理相关软件需要得到积极研发,并促进工程管理工程的进展,只有高效可靠、合理科学的应用软件才能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认知。而企业管理者认识的加深是带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的基础,即行业的发展需要领导者的正确认识。

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入是以认识的提高为前提的,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发挥其一个用的能力,为行业的发展扩展更加广阔的空间,这是技术应用的根本目的。随着市场竞争以及行业发展,如今的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力度也不断的加大,信息化建设中建筑行业的投入也不断的加大,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发展。但不得不说,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还远远没有达到信息化的水平,但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建筑行业一定会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我国各地区的建筑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着较大的差异,相对发达的地区信息技术使用程度相对理想,而在落后的区域,无论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还是实际的应用状况都相对具有局限性。未来的发展中便需要对该种局面进行改善,除了加大政府干预外,还需要正确的引导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提高应用软件的时代性,加大开发速度,缩小区域差异,协调地区发展。

2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落实

建筑工程管理实现信息技术的渗透,要符合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建筑工程管理的流程复杂,信息技术的运用首先要解决这些复杂的流程管理问题。另外,建筑工程的数据量庞大,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供资料查阅和管理。如何灵活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实现完整性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建筑工程实施之前的相关数据收集整理工作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来做好充分准备。建筑工程管理还有注重成本的控制,成本的计算、优化、控制问题依靠相应的信息技术实现最优化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另外,建筑工程管理要求准确无误的工程进度管理,这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来建设就更加方便。建筑管理的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要不断地加以改善,要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研发通用系统,还要针对不同建筑工程,实现工程管理的最优化管理。数据中心的建立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之一,数据中心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金钱,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中心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很多的相关资料,对建筑工程的进程发展相当重要。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首先需要面对的便是可行性部分的选择,只有将信息管理的可行性部分予以落实,再通过合理科学的学习国际先进管理技术,综合实际的应用状况,才能予以实现。在应用信息技术时,需要注意的是技术的使用需要同行业发展的本质规律相适应,信息管理手段要符合科学原则以及合理原则。另外,工程的管理工作流程上需要有全面合理的组织,形成有序、全面以及完整的作业流程。要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实现工程管理工作中各部分同其之间的联系作用,使管理工作实现系统化,从而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只有具有大局观,对各细节工作统筹协调管理,才能保证模块之间能够有效结合,实现对工程实施的有效监控。

3 多样化管理平台的实现

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遇到的问题还包括管理平台多样化上,工程管理中,会遇到多方利益冲突问题。而利益主体包括群众也包括政府,因此管理平台多样化的实现需要建筑企业对管理平台多样化全面考虑,根据建设要求的不同考虑管理平台的不同,以此实现工程管理对于工程的全面控制。有效实现管理平台的监控、回报以及综合管理作用,多样化的利益协调在管理工作中起核心关键作用,这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必然发展方向,是实现建筑管理需求完整性的基础,只有通过对管理系统以及平台进行多方面统筹多层次考虑,才能照顾所有人群以及多方利益主体,才能实现对各项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要求。综上所述,各方利益的统筹管理,结合信息技术综合利用,才能真正推动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篇9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11-0160-02

1存在的问题

1.1部门繁杂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过程中,通常都是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相关的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建筑工程中的技术资料包括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图纸、文字、图像等记录,这些资料有着很强的参考与凭证作用。整理与搜集建筑技术资料的人员包括了技术资料员、技术设计人员、技术负责人员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等五十多个岗位,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工作与工种,在整理的过程中需要他们相互协调工作[1]。

1.2资料失真

在我国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过程中,技术资料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复写的资料不能够实现永久保存、部分资料不真实、建筑竣工图不能够反映整个建筑的实体情况,同时还存在资料重复、技术资料利用率低等问题,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很难为今后的建筑工程提供准确的技术资料,同时也很难为工程质量的安全事故原因分析提供依据。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很多建筑工程在进行资料管理过程中依然采取闭门造车的方式,建筑工程的竣工图不够规范、签字不够严谨、技术资料与其它的监理资料存在重复。质量监督人员在对资料与现场进行考察的过程中通常比较困难且往往人手不足,从而出现了闭门造车“做资料”进行蒙混过关,从而导致的资料的不真实性。

2改进措施

2.1管理系统设计

根据我国建筑工程的资料管理特点进行分析,我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系统可以分成多个子系统,其中包括信息管理、分部管理、文档制作提交、主管部门管理以及单位人员管理[2]。其中建筑工程信息管理子系统可以用于工程项目资料的总体查询,其它系统可以分别让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查询。2.2工程库的管理“工程管理库”是整个系统中用来管理正在使用系统与即将使用系统所制造资料的基本信息,其中包含了工程的名称以及各个单位的相应配置,各个不同的单位在进入系统时出现的模块都不相同,系统会为用户配置其相关的工程信息。正规工程信息中列出未提交的工程、待审批的工程以及已审批的工程三个部分,在工程信息编辑完成之后,需要让质监管理人员与系统管理人员共同授权是否在系统中运行。

2.3资料的管理

系统中的资料制作与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工程配表,为工程中配置需要的表格,表格的排列按照类型与分部向子分部、分项以及检验批的形式进行。第二个部分是工程人员,这个部分需要按照《施工许可证》中的信息对工程中的相关单位人员进行权限与角色设置,在系统中同一个角色可以由多人一起担任,如果需要更改角色需要报告给质监站进行留底保存。如表1

2.4系统的开发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执行标准为GB8567,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其中数据库与服务器都是LotusDomino,客户端食用的是LotusNotes,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语言包括Notes公式、LotusScript以及JavaScript,在LotusNotes系统采用采用的集成USB加密技术,NotesID文件都存储于加密狗内部,而不是存在文件系统中[3]。

3结语

在网络应用理念下,开发应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系统,能够为不同的环节、不同的人员设置不同的单域操作权限,通过系统的流程环节权限设置能够让设置更加的灵活,从而大大减少了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的清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升级更新,从而为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提供更完善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于五星,李作军.计算机在工程资料管理中的技术缺陷及防范对策[J].建筑,2013,(3):32-33.

篇10

信息不对称是指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量呈现不均匀的分布状态,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商业交易中,通常情况下,都是交易一方通过掌握大量的信息处于优势地位,并凭借这个优势赚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而近些年,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向于更加合理、更加公平,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了工程招投标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引入,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一、存在于建筑工程招投标中信息不对称

建筑工程招标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建筑工程开发方与工程建设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二个方面是是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下将重点分析这两种信息不对称现象产生的原因。

1、建筑工程开发方与工程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建筑工程开发方对工程承包商的全部信息不能全部了解,工程承包商资金实力、工程承包企业的真正施工水平、管理能力、进行控制水平等。不可否认,在建筑工程招投标时,会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核,但是,当前存在于我国整个招投标制度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企业会伪造一些证件,捏造一些企业业绩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招标审核的企业事实上并不具有真正的实力,因此,对于工程招标方而言,信息不对称现象是存在的。除此之外,很多中标企业中标是采用的最低成本战术,简言之,就是投标方案中工程报价是最低的,然而,当工程进行具体的建设时期,这种最低的工程报价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由于报价太低,建筑企业不能收回成本,它就采用偷工减料、降低工程施工标准的方法来减少成本,这种做法会严重的影响到工程质量。

存在于二者之间的第二种信息不对称现象,就是工程建筑的承包商对工程开发商的信息不对称,也就是工程建筑商对工程开发商的信息了解的不够详细。有的工程开发方并没有筹措到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全部资金,就会将让工程承包商来垫付工程建设的费用,有的工程开发方报建手续不完备,盲目开工,在这种情况下,投标企业中标后投入建设后,如果工程停工,或是工程款不能及时拨付,就会使工程建筑方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2、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信息不对称

建筑工程招投标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多个环节,虽然招投标制度是劳资双方互相选择的过程,由于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大,中小型建筑企业数量多,很多参投的企业对整个招投标过程并不了解,在投标的过程中更是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招标控制价信息的了解。招标控制价包括的主要信息有控制价的组成,工程建设中每个部分的开支与花销,一般来讲,招标单位不会将控制价组成的全部信息进行详细公开的,如果投标公司了解控制价的分配比例,就会在投标文件中与控制价组成相符,这样就容易中标,如果投标公司只是知道控制价,但是对资金的分配了解不详细,在招标文件中的资金分配上容易与招标单位的意见相左,如果市场调研再不充分,中标的机率就会降低。第二,工程重要信息不够公开。按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要求,工程在招标前必须将工程详细情况进行公示。很多地区会将工程详细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向投标企业进行介绍,无论是招标过程,还是招标企业的信誉等,投标企业都可任意查阅,但是,向公众公开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非重点内容,只公示招标单位正面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招标单位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却不公示。这种只公示好的方面,不公示坏信息的做法使投标单位获知的参考信息失去了价值。第三,资格审核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上面提到了资格审核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很多企业为了参与投标,会通过伪造证件来实现,但是其他竞争企业不能了解亲自审核这些证件,而资格评审专家难以分辨证件的真伪,有的即使发现问题也因怕担责任或难以定性证件的真伪而开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化解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方法

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大多源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招投标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要想保证建筑行业在招投标制度的规范下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就要加大信息不对称的治理力度,推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招标人信息的全面公开制度、制定建筑企业的信息存储档案,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投诉制度。

1、加强招投标流程管理

整个工程招投标流程包括多个环节,如上述分析,信息不对称几乎存在于所有环节中,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招标流程的各个环节的管理。使每一个环节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接受社会的监督,对投标企业的信息进行公开,使资格审查能更有效。

2、推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鉴于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出现,其施工管理及施工技术参差不齐,如果只是单一的凭借一个投标书,的确很难实现对企业的全面了解。那么,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建立一个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不要让那些本不具有施工组织实力的企业参与到竞标中来。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可以有效的减少信息不对称给工程开发方造成的损失。

3、全面公开招标人信息

招标人信息的不对称同样会使中标企业带来损失。与建筑工程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招标单位的工程建设资金储备问题,报建手续是否齐全的问题。全面公开招标人的信息不仅要公开那些有利于招投标进行的好的信息,还要站在投标企业的角度,公开一些实实在在存在于招标单位中的一些坏的信息。真正的实现工程招投标双方的相互选择。

4、建立建筑企业信息存储档案

当前,我国对建筑企业的管理还十分不完善,建筑企业在进行投标时的所用资料全部来自于企业内部,而很多资料的真实性是无从考究的。而建筑企业的信息存储档案应将本地区的每一个建筑企业的以往工程承包具体情况记录在案,例如是否出现过施工纠纷,是否能按时完工,是否被投诉等,这些信息都将作为建筑工程招标方进行评标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5、完善工程招投标投诉制度

事实上,存在于工程招投标中问题有很多,信息不对称是最突出的几个问题之一,然而,信息不对称对招投标的影响是最大的,信息不对称有很多是人为导致的,例如资质伪造等,这些做法都应受到法律的惩处。完善的工程招投标投诉制度可以为不良行为的举报提供一个渠道,可以有效的遏制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约束一些不利用正当渠道参与招投标个来的做法,能够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在招投标双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其主要表现建筑工程开发方与工程建设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影响到了工程招投标制度的执行,通过本文的探讨分析,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工程招投标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淑艳 聂相田 梁嘉斌 .工程招标文件中的诚信投标激励机制设计模型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2)

篇11

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与进步,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运用,成为了现代建筑过程管理中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动态化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形成资源开发、财务管理、决策执行、过程透明等方面的优势,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概念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工程造价的运用方式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其中,工程造价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就是指在一项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的相关费用,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投资估算、设计估算、修正估算、施工图纸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管理内容。其中,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是依据图纸、定额以及清单规范,形成对建筑工程中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中产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消耗与财务支出,形成对工程编制预算、结算、工程量清单、造价控制、标价报价等。通过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能提升整个造价管理的综合效能。

2.系统管理的现代技术模式

通过采用信息化造价管理系统,工程项目在计算机软件处理的基础上,对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从信息化技术的角度,对建筑过程中的每一个过程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环节,在充分考虑建筑工程实际特点的基础上,加强招投标管理、工程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建立专业数据库,实行理论、实际相结合的管理手段。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渠道,这样可以为建筑工程的财务管理提供更为科学、严谨的管理平台。

二、分析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运用现状

1.系统运用程度较低

在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运用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技术、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在信息化管理造价方面,一般只提供了简单的政策法规、造价定额以及材料价格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信息收集、资源共享等,没有形成精细化的系统设计。尤其是在信息化系统开发、系统分类、信息共享等方面,操作的连贯性不强,对数据的综合分析掌握不够,没有与智能化数据管理相结合,这样,就会造成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资料不能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融合,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管理的强烈需求。

2.应用模式认识不足

在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重视建设成本的控制,忽视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在综合管理中,人为的将建设与运营管理相分离,因此,在实际造价管理过程中不能形成系统化的智能模式。管理的重点在开工与竣工质量与进度上,对于建筑工程的前期设计、综合分析等方面有所放松,因而,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综合管理带来漏洞,加之信息化管理没有深入到每一个环节,这样,就不利于在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中的约束机制运用,带来监管不严的现象。

三、探讨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1.采用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运用最主要的就是要实现造价管理的优化,最大效益的实现财务控制。其中,通过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运用,结合动态化造价管理模式的综合运用,实现对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相关信息的动态收集、传输、使用与维护,在充分发挥现有数据估计与预测工程造价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动态化管理的过程中,形成处理系统、相关数据储存与分析系统、动态价格信息采集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等。因此,通过动态化的管理模式,能全面推动造价管理的速度与进程,通过分析原始数据与预测未来走势,全面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静态控制与动态管理。

2.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与其他辅助系统的交互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应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施工以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系统进行很好的交互融合,通过这一措施可以使得建筑产品实现从构思规划阶段,到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阶段的全程自动化管理,可以为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时效性和实时服务提供有力的保证。众所周知,网络为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行业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平台,使其原有的陈旧工作方式得到了改变。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中,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对历史数据和新的工程数据进行动态的提取、分析和规划,通过这些步骤最终实现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3.业务流程信息系统设计运行模式

在具体业务流程的设计上,形成一种动态的管理监督机制和系统运行模式,将各种力量结合起来,实现财务控制以及技术、制度等的无缝对接,延伸监督管理的范围和领域,譬如,在资金管理的阳光操作上,可以实行系统化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监督等业务流程,构建一个资金流向、流量都能实行实时控制的的管理,如果发生各种问题和疑问,系统自动反馈,提高对资金处理的最佳模式。通过建立预警监测管理系统,采取不利因素造成的各类交易风险。

四、结语

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综合融入,突出在造价工程信息化处理的操作技术处理,形成一种细致性、科学性的管理模式,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科学有效、规范有序的造价信息化管理方式,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设计、技术运用等方面提供改革、突破等方面的基础,实现建筑工程效益管理的最大化优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