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化建设的背景

文化建设的背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9 10:03: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文化建设的背景

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22-1.5

文化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观等内容,是人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对人本身的影响和塑造过程,即精神力量对人的教化过程。从这个界定来看,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环境、氛围、校风、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际关系、及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它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诞生开始就发挥着一般文化的共同职能,即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可见,校园文化是超越于“形而下”范畴的,具有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意味,是学校建设的“灵魂”。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构建理念、价值属性和实践方式。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体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了正面影响,以市场经济为主旋律的社会结构变革,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转变,带来了人们在价值观、道德观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这种社会主体文化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了校园文化。教师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都迥异于以前。教学手段、教育方式在校园领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比从前进步了,他们注重个人的主体意识,重精神,重成就,重实用,重发展也注重现实的自我;他们竞争意识增强,进取、开拓和拼搏的精神进一步弘扬和发挥,成才意识明确,学习目的更加明朗化,参与意识加强,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不再是单调的“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模式。当然,市场经济条件下也给校园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一部分师生员工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化,个人主义严重,只讲个人利益不讲全局利益,只讲实用,不讲奉献,不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有的人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表现出一种淡漠的人际关系,等等。

上述的一切都表明了我们校园里的教育环境和背景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从师生员工的价值理念到教育环境、教育方式,都具有了鲜明的现代性特征。现代性是欧洲启蒙学者有关未来社会的一套哲理设计。在此前提下,现代性就是理性,是黑格尔的时代精神(Zeitgeist),它代表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变革逻辑。哈贝马斯出于对现代性的忠诚信念,特别强调了“现代”与“古代”的联系,将“现代”界定为“一种新的时代意识”,“一种与古典性的过去息息相关的时代意识”,这种新的时代意识是“通过更新其与古代的关系而形成自身的”,是“一个从旧到新的变化的结果”。“现代”概念的起源就是“现代性”这个术语的缘起。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时代意识,通过这种时代意识,该时代将自身规定为一个根本不同于过去而又与过去有着相关性的时代。它既包含着对历史事实的陈述,强调现代与古代的连续性,又具有价值诉求和规范意味。毋庸置疑,现代性造就的是一种注重现在的精神气质,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理性化、祛魅的过程,现代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时代的理性化,理性化的时代。

“变则通,不变则废”。师生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现代性背景下的教育管理者必须改变管理思维模式,另外,现代性教育的使命也规约着管理者认真思考现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古人云“文明以止,人文也。”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良好的校风离不开文化建设,脱离文化行为的配合,很难达到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实在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教书育人理念的最终旨归。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要求。但是,就一般规律而言,现代性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如下特征:

形成适合现代性意义的校园文化管理理念。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理念强调组织和技术方法的运用,以工作为中心,实施的过程也必然是以控制人、压制人为手段,其结果难免是以牺牲个人来实现管理的目的。如前所述,现代性背景下的师生主张价值的多元,倡导个性化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校园文化管理必须反映当代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特别强调软性管理这一发展趋势,侧重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心理因素的作用,强调人的价值,以形成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校园管理文化。

在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理念的主导下,必然要坚持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组织的多元性。它的组成,应该是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员工等方方面面的代表组成。因为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建的,所以组织管理要有代表性。校园文化行为包括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校园行为规范指学校对人的教育培养以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还包括各项规划、计划、条例、要求、意见等等。行为模式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这些行为规范和模式构成了校园文化的管理内容。建立学习型组织。21世纪最成功的学校是学习型学校。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校组织形式已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其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这就对学校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实践中,要注意良好的“学习”文化及氛围的形成,使“学习”文化成为现代性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上述“常规”学习内容以外,还要经常开展社团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这对拓展学生知识面,增长学生才干,活跃课余生活,丰富校园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注重人、发展人的理念和措施的同时,还要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打“硬件”牌,以“硬件”带动“软件”建设。在现代性背景下,学校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实力、地位的体现。当代社会,构成学校竞争实力的,既有教室、实验室、设施、设备、资金等经济因素,也有教育理念、办学经验、学校信誉、学校形象等非经济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非经济因素在竞争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有时甚至超过经济因素的作用而决定竞争的成败。学校视觉形象包括各种标志、校服、校旗、色调、象征性符号等内容,加强学校形象建设除了标识要统一之外,色调要简洁明快并具有鲜明特色,符合公众审美心理,使公众能够通过视觉准确地识别学校。

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如同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论,师生在满足基本的的教与学的物质需求后,必然会在日常的教与学活动中逐渐生起或注重精神层次的要求。其中包括校容校貌的建设,如:校舍建筑、校门设计,都要充满文化韵味;宣传栏、阅报栏、光荣榜设置整齐;校园雕塑富有教育意义。平坦的操场,绿树环绕的草坪,校园的绿化,美化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精心制作的校旗,谱写代表校园精神的校歌,体现校园风格的奋斗口号,从而显示文化情境;学校要设图书室、班级要建图书角,有条件的学校可编校刊、校报、创建文化氛围;使师生员工沉浸在文化的氛围之中,呼吸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新形势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要积极贯彻和落实德育放在首位的精神。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是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的,它们在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培养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充实和发展了学校德育工作,而作为校园文化中起导向作用的学校德育又影响改造和创新着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以某种特有的潜在作用影响制约着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形成学生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德、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使学校德育所倡导的正确的轨道向前延伸。

现代性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正在生成的文明理念,是一个“在路上”的文化构建过程。基于我国现代性状态不太明朗的当下现实,校园文化建设也将是一个逐步发生、深化、完善的成长过程。我国教育界、学术界也应有志于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的逐步展开,使之成为普适性、指导性的完善体系。

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是培养“四有”公民、蕴育民族文化、提升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而校园文化建设又是以营造育人环境,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今天,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阶段;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坚信:“随着经济建设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将以一个具有现代性意义的高度文化的民族屹立于世界”。

【参考文献】

篇2

新医改政策强调,医疗机构要在构建健康的医患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因此,在深化医改的进程中,医院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背景,对医院广大员工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达到对群体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共同认可,进而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一、医院文化的基本内涵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能“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共同的观念和准则。[1]” 在我国,卫生事业是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事业,其性质应体现为公益性、福利性、经营性。医院文化是指被作为正确的标准供医院所有成员共享的一套价值观、指导信念、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能为医院成员提供一种组织认同的感觉,并能使他们产生超越自我的信仰和行为方式。

二、医院文化的主要内容

医院文化主要由价值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制度文化等构成。医院价值文化主要包括医院管理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诸多内容,是医院全体员工的共识和追求,具体体现在医院宗旨、医院精神、医院理念以及各项活动等方面。行为规范体系内涵丰富,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特定礼仪,最能体现一家医院的文化特色。医院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定、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的精神力量和作用。形成制订、执行、评价、修订、完善、提高的机制,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医院形象是医院文化的物质载体,有利于树立医院良好的外在形象。主要包括院徽、院歌、标准院名、标准色系四个基础要素及其在建筑、指示标牌、办公用品、宣传用品等方面的应用。

三、新医改背景下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

1.制定医院文化建设战略

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证明,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有关企业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需要不断被强化,绝非三年五载就能塑造成功。医院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取得成功,须制定一个科学的医院文化建设战略。一般来说,医院文化建设战略包括确定医院文化建设战略模式、划分医院文化建设阶段、制定医院文化建设的中期和短期计划、选择医院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2]。医院文化建设战略确定后,还需组建医院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建立医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实施,工会、团委、院办、党办负责医院文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会通过开展多种寓教与乐的活动,提高职工对医院精神和办院宗旨的认同感,以及文化、技能素质的提高;共青团着力引导青年职工把个人发展融会到医院发展之中;人事部门要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激活人力资源,为职工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并做好职工培训;各职能科室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量化考核标准,不断规范职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医院核心价值的确立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根据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医院历史现实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伸到医院这个个体中。在确立医院核心价值观众,在注重职工的广泛参与,如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形式,征集到员工比较认同的价值理念。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如表彰奖励、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等,营造氛围,宣传价值取向,让广大职工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和启发,统一并提升职工的价值观趋向和归属感。

3.注重人文关怀

关注患者的人文需求。患者是医院的服务对象。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医疗环境和医疗服务上。医疗环境应温馨,减少患者就医时的焦虑感,设施应人性化,方便患者就医。在医疗服务上,应考虑服务流程的优化,医疗服务的扩大化,将医疗服务从院内扩展到院外,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医务人员的生理需求。要对医生的工作给予合理的报酬,医疗服务价格要体现其劳动价值,这已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中得到了体现。关注医务人员的安全需求。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紧张的医患关系下,伤医事件经常发生,医务人员的生命保障受到一定影响。医院以及卫生主管部门须为医务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4. 构建文化传播网络

实践证明,优秀的医院文化,必定具备有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特色鲜明的优秀的文化传播网络。好的文化传播网络,对于医院的高效运营、医院文化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医院文化建设中,一是要加大与媒体合作力度,主动向媒体提供信息,以媒体为平台向社会介绍医院人才、学科、新技术新项目、服务举措,更好的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二是要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如院报、网络、主流媒体、微博、微信等,将医院的价值观、理念、精神、品牌等信息传递给医院职工和社会公众,传播和交流医院文化建设成果。

5.构建医院制度文化体系

医院文化要通过医院制度去实现,医院制度要体现医院文化的精神。医院制度的制定要以人为本,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广大医务人员的意见,制度要合情合理,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对职工的身体和心理的保护,使制度科学可行。制度的执行要注重职工习惯的养成,提高职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制度重在执行,执行过程重在教育与引导,要立足于逐步形成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长期坚持,逐步养成习惯,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制度建设要关注患者的参与,提高医患协调性。医院的制度与患者的关系密切,执行制度需要患者的配合,医务人员要耐心细致的向患者作宣传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使患者尊重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和人格,这既有利于制度的执行,也有利于协调医患关系。

6. 加强行为规范体系建设

行为规范体系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利于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切实贯彻落实。在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要注重教育培训,将各项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员工手册、行为规范及院训、宗旨、理念等内容作为重要的制度文化内容纳入到全员培训中,同时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使培训达到入口、入心、入脑的效果。要加强考核。将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纳入科室、个人考核管理,制订考核指标,建立并落实奖惩。同时注重典型的培树。开展落实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如“十佳医生”、“十佳护士”、“优秀科主任”、“优秀护士长”、“服务标兵”、“医德标兵”、“服务之星”等评选活动,立身边标杆,树身边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篇3

高校文化建设是一个涵盖十分广大而丰富的命题。但最基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的时代特征,二是特定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化建设特殊本质。对于今天的高校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和谐社会的时代。而在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认为高校文化建设的特有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战略,二是高校文化建设管理,三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性。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认知

“和谐社会”是时下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和谐既包括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稳定和协调的本质与核心;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的社会。它具有以下五个层面的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共生共进的社会。面对和谐社会带来的充满创造活力、尊重人民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生共进,显然,高校文化建设也必须作出重大而深刻调整和改变。如何调整、如何改变,我在此谈些个人感想与看法。

二、高校文化建设管理与“软环境”

高校文化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以为可从下列几方面理解:

1、高校文化是高校的内在精神、是高校的灵魂。

首先,打一个粗俗的比喻:农村有一种粪坑,农民用以蓄粪。过一段时间,粪坑搬走了,填平了,但从此以后,这里种什么长什么,而且都长得好。对于高校来说,粪坑就是――高校文化。

有一个经典的说法:可口可乐的工厂即便被一把大火烧光了,只需凭借可口可乐的牌子,就能很快东山再起。为什么?因为可口可乐企业内在的精神和灵魂是烧不死的。这种精神和灵魂是可口可乐企业的文化。

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构成。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它是校园教学、经营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能够较直观地表现出一个高校的文化氛围、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它包括校园的标志、旗帜、歌曲、建筑风格、工作环境、社团、图书活动室等。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教师在教学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教学活动,另一类是关于高校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活动。制度文化体现了一个校园在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并影响着教师行为,又外延到外显文化中去。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对高校精神、高校价值观、高校哲学、管理信念、高校用人之道以及高校内部的主导标语口号和高校对外宣传用语。通过宣传教育,倡导高校精神和高校价值观,使其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2、高校文化的建设、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默”,一方面,默默形成,如领导的榜样,典型的带动。另一方面,是默契,是多个方面、各个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系统,是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和谐一致。“化”,能够变成一种力量,一种生产力,一种效益。

3、高校文化的确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大体经历如下进程:法家的法治――儒家的秩序――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无为。而且深层文化的确立离不开表层的强化、推广、传播,即广泛宣传、反复灌输。

一个漂亮的小区有一块漂亮的草坪,但常常有人为了抄近路去践踏。物业部门先用铁丝网拦住,有改观,但效果不显著。接着请了一个保安专门看管,犯规的人越来越少,但还是有。最后多了一块牌子:践踏草地,罚款50元。严厉施行,加之前面的措施,再也没人横穿草地了。后来铁丝网撤了,保安辞了,罚款牌子也没了,还是没有人横穿草地,有新来的人正想去横穿的时候,就会有老住户提醒说“不能踩”。

这其实也是校园文化的确立过程。一个规定,不断阻止违规,时间长了,规矩就成了习惯。

三、高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性与经营“思想”

一位很知名的经济学家叫熊彼特,他在几十年前提出了创新的概念。这位理论家指出,你的创新不但要适应环境,而且还要创造环境。和谐社会时代,创新归根结底是人的思想。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均由理论、思想引发出来的。新的技术、市场、方法、制度等产生,首先要有新的思想。众所周知,有新思路,才有新出路,进一步讲,要创新思想,创新经营,高校才会有新的出路。有新的观念,才有新的发展。一个高校在和谐社会,不仅要经营教学,很重要一点还要经营“思想”。校园的发展则主要依靠“软教育”。在和谐社会时代,校园的发展,校园的扩张,校园的品牌树立,校园的管理,都需要“软”的运作。“软教育”的特点就是强调环境和教师品格。

“软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能够打动人的眼、打动人的脑、打动人的心。如衡水学院的校训“守正出新”正是体现了其大学精神、与经典文化。它语出老子《道德经》。原文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此后演化为军事术语“守正出奇”。“守正出奇”用于阐发治学理念,正确地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为许多学者所推崇。在此基础上,衡水学院校训改“奇”为“新”,更准确地体现了衡水学院人的理念和追求。“守正”是指完整地继承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准确地理解历代大师的精辟见解和笃实结论。具体来讲:守道德之正、守学问之正、守处世之正、守行事之正。“出新”的要旨是创新。我们提倡述而有作,在完整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探索新知,正确看待失败,尊重个性发展,逐步建立超越前人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此外,校园大道也是经典文化建设的重要地方。校园里通往不同地方的道路分别取不同的名字,比如通往图书馆的道路称作墨香路,通往体育场的道路称作弘毅路……。每个路口都有标语牌,里面装有灯管,裱有名人名家的语录,它们既为师生们照亮了黑暗的道路,又为其点亮了心灵之光。这种“软教育”环境是历史慢慢沉淀下来的,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高校的文化建设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内涵和具体的内容,但站在高校发展的高度,却应该有其永久不变的文化品格,这是高校与高校之间互相区别的特征,是学生辨别自己母校的方向盘,是学子引以为豪的记忆,是高校形成品牌的最原始的动力,也是高校致高致远的奥秘。

四、高校文化建设“营销升级”

高校文化建设的升级是什么,中国有句俗话说: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对于高校来说,营销就是“会叫”。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高校的“营销工作”。一方面,注重内部环境建设。以优质服务、高雅环境、特色教学赢得学生的满意和赞赏,进而借学生的口碑,提高高校美誉度和知名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扩大高校的影响,提升高校的形象。

五、结束语

总之,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积极构建高校文化,形成自己特色,谋求高校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48-01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如何化解城乡文化冲突,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农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归宿感是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

农村文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农村文化环境带来巨大的冲击,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现象和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着来自于城市文化、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如何调和冲突,兼容并蓄,使文化由冲突走向和谐,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

(一)现代化商品经济理念冲击,造成农村核心价值观错位。农村文化是人们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知识、道德规范、习俗和价值观。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在城市和乡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环境,一旦相互流通,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最开始显现的就是城市文化、价值观对农村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和破坏。这种破坏实质上是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与城市相互融合的过程。但是,当城市文化,尤其是现代化商品经济理念,对商品价值的攀比和追求,造成原有的农村传统文化模式不能有效地规范农民群体和个体行为时,就出现农村核心价值观的错位。世代流传的朴素的乡里伦理文化,例如睦邻、亲邻、乡党文化,抵挡不了城市文化的冲击,逐渐没落,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加深,信任减少。

(二)迅速暴富和城镇化,产生文化空挡。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工业化改造农村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使一部分人迅速富裕起来,农村贫富分化加剧。例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或资本入股,实行红利分配,具有土地或资本优势的农民将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加剧农村贫富差异。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城镇周边的农民脱离土地,改变了以土地为核心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一体化改变了农业收入分配,按劳分配的一般规律,提高了农民生产效率,出现了更多空闲时间。经济的迅速富裕,文化发展的相对落后,使一部分农民很迷茫,部分地区低俗文化、赌博斗富占领乡村,由此可见,农村精神文化世界的空虚。

(三)网络文化迅速流入,淹没农村原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将孤立的农村世界通过网络、贸易直接与世界连接在一起,农村文化同时受到城市文化、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农民逐渐脱离乡土文化的束缚,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农村文化、小农意识、封闭意识逐渐被淘汰,农村原生文化面临涅重生的考验。

二、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以家族制文化为核心的农村原生文化、以勤俭简朴为美德的优良传统、以顺应自然为规律的生活方式逐渐蜕变,亟须建立新农村文化体系,捍卫农村传统文化精神家园。本文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通过主流文化融合地方特色乡村文化,形成具有农村地域、传统、风俗及农业、农民特色的新文化。

(一)改造农村原生文化,扬弃农村文化中糟粕。文化来自实践。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新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正悄然影响农村文化的内核。由于机械化、社会化、精细化种植模式的发展,与此相关的重视合作、注重人际交往、包容意识、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也会逐步深化。在农村生产、生活实践中,提倡新文化、批评旧思想,改造农村原生文化,扬弃农村文化中糟粕,这是理清文化冲突的第一步。同时,我们要尊重文化差异和多样性,不搞简单划一的“”,要从文化的根本入手,遵循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和传承性,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增添新元素,对农村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

(二)以主流文化为引导,树立文化精神楷模。要化解农村文化存在的冲突,必须依靠主流文化的引导。当前,我们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符合我国发展的社会实践,也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意义。大量来自农村、基层一线的教师、医生、农民在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孝敬长辈方面得到社会的认同,成为我们社会的精神楷模。通过树立文化典型,传播先进事迹,具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

(三)将农村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发展特色文化。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汇进而引发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农村文化自身的调整与创新,我们要发展新农村文化,在保持农村文化优秀特色的基础上,融合主流文化,发展各种文化形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文化。一是丰富文化的表现形式,发展地方文化艺术,通过戏曲、舞蹈、美术等多种方式促进新农村文化的发展。二是鼓励农村文化吸收新元素,形成新思想,并向城市逆输入。农村文化不是城市文化的复制品,有特色的农村文化要引入城市、走向世界,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篇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逐步渗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过程中,充分提升了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了诸如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走在科技发展应用的前沿,互联网的应用早已融入这个群体的生活、学习中。互联网新领域的拓展深刻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即以立足于网络平台和实际生活的线上、线下高职院校社团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并日趋活跃。这种新型的组织活动方式,拓宽了大学生知识交流与个性发展的空间,以其传播迅速、活动蔽强、难以控制的特性,为社团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制度规范带来了巨大挑战。

1.社团文化建设体制日趋完善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呈现出多元、多样的特点,社团中的大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特长爱好、学习兴趣进行社团的选择。同时,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目前,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体制日趋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准入制度规范化

社团管理部门对学生成立社团有明确的条件限制,如《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对社团发起人的身份、人数,社团的性质、宗旨,社团的基本组织构成、社团的活动内容及形式等都有明确要求。申报组建学院社团的学生需将拟成立社团的宗旨、章程、活动开展内容与形式、社团发起人等基本信息书面上报学院团委,报学院备案之后才能取得合法地位宣布成立。团委负责对社团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并存在院校、团委、学生的“三级”监督机制。

1.2管理制度体系化

建立了院校领导的网络安全评审委员会,不定期、不间断对各个社团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社团学生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和引导,强化他们把握学院全局、服务学院大局意识,培养社团学生干部的大格局。同时,学院积极完善院校、社团、会员三级沟通机制,注重对社团文化建设的引导,及时追踪会员的思想和行动变化状况,杜绝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和发展。

1.3考核制度合理化。

社团文化的长足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考核机制。我国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社团的成立程序与成立条件等准入制度进行考核基础上,还设置了考察期,同时制定了合理的退出机制。从准入审批考核到指导管理考核,使得社团发展处在这样一种全过程的考核中。如在考核管理制度方面,要求每学期由社团管理部门组织社团活动总结反馈会议,各社团学生干部必须参加,通过不同社团的总结反馈,及时发现自身社团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拟订调整和纠正方案;引进合理的竞争机制,评选年度优秀社团并进行奖励,激励后进社团,解散不合格社团,使其在联合会评审委员会的监督下更为合理与规范等。

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困境

高职院校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由于成立前期的自发性、管理过程的松散性、日常运行的社会性等特点,在促进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自主性的过程中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文化建设功能与作用的有效发挥。

2.1社团文化功能承载力不强。

随着“互联网+”与高职院校社团结合不断加深,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功能的承载力受到关注,网络自认而然地成为大学生社团的网上家园,BBS、QQ群、微信群等成为高职院校社团宣传、活动开展的常用沟通交流方式。但是在这种常态交流方式下,片段化的“鸡汤”营养含量不足,高职院校社团文化承载力也因此受到牵制。增强高职院校社团文化的承载力,需要借助互联网与社团的充分融合,实现“互联网+”社团的飞跃。社团要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活动信息、展示活动开展情况;利用即时交流工具商讨社团文化建设方案;利用平台或交流软件传送社团文件实现资源共享等,以此提升社团文化功能承载力。

2.2组织制度不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在社团组织管理方面虽然有固定的社团管理部门,但是在组织管理模式上多存在层级结构管理冗杂、多头管理、体制运行不畅等情况,牵制了学生社团的管理质量和活动水平。同时,社团管理部门管理方式的一致性,忽略了不同类型社团的特性,管得过严过死。这种近乎相同的管理方法,缺少针对性,难以调动社团成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社团管理部门在为社团文化建设提建议,帮助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加强社团组织的引导和管理的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还必须更新社团管理理念,找寻“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新方法,建立兼顾社团普遍性与特殊性、兼顾社团专业性与社会性、兼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组织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化和个性化的大学生社团管理。

2.3活动经费保障不足

在美国,学校鼓励学生社团组织成为具有自身动力的自动化组织,通过学生活动办公室为学生创办各种实体,使之成为不依赖于行政拨款的自主活动、自负盈亏的组织[1]。而在我国,活动经费成为限制社团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活动经费的常规来源有连个部分,一部分是学校专门社团经费,一部分是企业活动赞助经费。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要想保证活动经费的稳定性,学校的社团管理部门和社团应齐心协力,尝试拓宽筹集经费的路子,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社团,通过开展有偿社会服务或服务交换的形式,实现社团经费来源多样化,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功能,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的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注重知行合一,推动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与拓展,真正实现了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于一体。

第一,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快速、大量、多元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团的社会性,社团成员可以借助互联网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区域交流沟通,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第二,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张扬。“互联网+”衍生的新型文化为学生提供了开放、自由、互动的平台,使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拥有一个更大的平台展现自我、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感知社会。

第三,实现了“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延伸。高职院校可借助互联网,培训网络社团负责人、建立社团网络平台、发挥互联网优势,拓宽了大学生受教育的领域[2],真正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要想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成功实现蜕变,必须把握好“互联网+”这一机遇,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拓展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线上与线下活动开展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建设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篇6

新媒体是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回顾人类历史,从来没有一项技术像新媒体技术这样,为人类创造出崭新的世界与生存空间,深深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在新媒体大发展、的背景下,医院文化建设也在经历深刻的数字化洗礼,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占据主动,促进医院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是当前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的特征及其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新媒体的特征较之传统媒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覆盖面广;二是传播速度快;三是信息量大。新媒体是基于大数据的一种传播方式;四是表现形式多元化;五是互动交流便捷。新媒体通过微信、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等形式进行传播,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自由表达空间。

(二)新媒体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医院文化是职工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协调、约束等功能,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 。医院文化是医院整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与医院的发展战略、人才建设、质量建设等密不可分。医院文化建设与新媒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是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新媒体的支持;二是在医院这个具体环境里,新媒体也需要借助医院文化提升关注度,扩大影响力。人们常说“内容为王”,新媒体毕竟只是一种传播工具,也要为内容服务。

二、新媒体背景下医院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医院文化在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权威地位面临挑战。医院文化是管理之魂,是员工的精神家园,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来源相对单一,医院员工在思想、情感上与医院文化保持着紧密联系,医院文化的权威地位不易撼动。然而,新媒体为人们开辟了新的天地,成为医院员工获取文化滋养的重要途径。丰富的信息、便捷的渠道使员工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兴趣点、关注点也更容易转移,医院文化在员工心目中的权威地位自然会受到冲击。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面临挑战。一般来讲,医院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它的核心是医院的价值观,即医院员工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新媒体不仅是传播工具,也发挥着塑造思想和建构观念的功能,而新媒体为医院员工带来了海量的社会信息,有精华,也有糟粕,这种良莠不齐的精神食粮,增加了员工进行价值甑别的难度,干扰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员工的某些思想观念甚至与医院倡导的价值观针锋相对,这不可避免地会削弱医院文化的功能。

(三)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面临挑战。受传统社会“官本位”“人治”观念的影响,中国医院的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往往受领导者个人性格特点、兴趣喜好影响较深。因此,传统媒体时代的医院文化建设,一般都是由医院主要领导主导的,他们是医院文化的设计者,医院文化建设的旗手和龙头。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者,员工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途径进一步拓展,普通员工与医院主要领导所掌握的话语权相对均衡,这虽然有利于活跃思想,激发潜能,但也容易造成主流言论视角的缺失,导致医院管理层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下降。

三、新媒体背景下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医院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与亲和力。一是要准确把握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不断强化医院文化建设的亲和力。三是增强各种文化平台的服务功能。

(二)加强对医院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在认真提炼、概括医院精神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进行教育培训、开展主题活动、培树先进典型等举措,放大医院的主流声音,做大做强正面宣传,使医院的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员工心中,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员工思想,巩固全院员工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以办好网站为重点,提高医院文化建设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网站是现代医院最重要的文化传播工具。医院管理者要确立新媒体思维,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组织力量打造好医院的官网、官方微信账号等新媒体阵地,借助新媒体传播快、阅读便捷的优势,扩大覆盖面,消除盲点,全方位实时展示、传播医院文化,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医院动态和各种信息。

(四)创新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一是要遵循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二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以医院文化建设为纽带,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一种信息多渠道,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医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资源互补、优势互补。

总之,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医院文化建设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医院管理者必须适应变革,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创新,这样才能使医院文化建设融入时代潮流,成为推动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篇7

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靠教育,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班级文化的建设正是学生主体的体现,所以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一下新课改背景下班级文化的建设问题。

一、 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一词作为教育的微观现象早在20世纪就已经作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毛喜祥在《班级文化建设在民办高中班级管理方面的作用》中把班级文化定义为班级群文化的简称,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1而笔者认为班级文化是班级学生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下不断形成并不断被认可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二、 班级文化的分类

班级文化是一种软约束力,对班级成员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类。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教师的桌椅,黑板,电灯等一切物的东西。制度文化主要是班级的规定、规章等。精神文化主要是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无形生成的日常行为习惯、习俗等,主要包括班级共同愿景的建立,班级舆论的引导以及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等。然而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则是核心[2]。

班级的物质文化是基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级物质文化是指班级存在以及班级成员在实践中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的一切的总和,班级物质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物质文化给学生一种感官上的刺激,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和启迪,长期生活在环境优雅、整洁的环境中心情也会比较舒畅。班级的物质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班级文化,是班级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的起约束作用的班级规范和班级管理机构,并通过班级成员的实施和配合发挥作用的班级文化。制度总是有一定的制定主体,在班级制度中主体和客体都是学生自己,制度的制定也是学生根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自己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有利于保障班级正常秩序运行的规章,学生自己又要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因此学生既是制度制定的主体也是遵守制度的客体。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成员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被大家都认可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共同愿景等,是全体成员的创造性和个性的集中体现,因此,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

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提供精神支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有效的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班级成员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课程来说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显性课程,它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在德育、智育、美育以及心理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其特有的导向教育功能。

三、 新课改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在支撑,班级文化的好与坏关系到整个班级成员的学习质量,班级成员的和谐以及班级荣誉等各个方面,所以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有助于班级正常秩序的开展,还有利于班级成员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新课改背景下要求的素质教育的培养。

第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我们不能强求他们按照一个模子去发展,那样就和工厂生产的产品没有什么区别。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对学生实行“一刀切”的办法[3],教师就要做到观察学生的个性特征,发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培养他们擅长的一面,塑造不一样的人才。其次,学生在发展的质与发展的量、发展的类别与发展的类型、发展的速度与发展的程度等方面也一定存在差异。不管是从培养学生的出发点来看,还是从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来看,承认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存在,并由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班级文化的建设也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才能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4]。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自主意识的、能够独立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育的民主化、回归教育等都是为了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促进其健康的成长。班级文化的建设本身就是班级成员的自我教育过程,其创建倾注了班级每个人的心血,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重新学习了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意识。

第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和谐的环境中。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作为师生关系的主导者,应该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这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有利于建设一个有爱的班集体。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不仅有利于生活、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竞争、合作、和谐的生活环境[5]。

结语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制约、激励、导向的作用。班级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凭一个或两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它是集体的结晶,它需要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进去。它的存在方式是动态的、系统的,是在不断变化中得到发展的。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我们要使其作用最大化,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我们学生的发展。综上所述,班级文化的建立对班风建设,学风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现代教育实践者的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在建立班级文化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喜祥.班级文化建设在民办高中班级管理方面的作用[J].学周刊,2005,(03):202.

[2] 伍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20.

篇8

德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德育课程改革是由传统的“说教课”、“讲大道理课”转变为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德育课程的实用性,增强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使教育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人为创造、长期形成的所有有形与无形的客观存在、可深层反映学校特点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当前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谈了4个方面的体会。

一、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校园大环境的建设

德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德育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是确立以育人为背景,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即在教育中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环境,首先必须是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即提升校园的育人能力,是否能真正建立、形成一种和谐、健康、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从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人的生活环境做起。

建设校园大环境应着手于优美的校园、整洁的环境、典雅的建筑物、恰到好处的宣传栏、精美的雕塑、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规范整洁的教室、美观整齐的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富有朝气和生活气息的宿命园区,充分体现着校园特有的人文风格;校园内人员整洁的仪容仪表、谦和得体的言谈举止、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特有的待人接物的习惯等,则反映出人员的精神面貌。优美的校园大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地影响、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美丽的环境氛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德育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发展

学校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操场和行政办公楼上的五星红旗、校园内的雕塑、楼台亭榭的对联、校园内的文字标语、墙壁上的书画、碑林、学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展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变精神”,作为育人场所,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时问非常长,如果耳濡目染优良的文化,可以洗涤心灵,潜移默化地获得优良文化意识的渗透。拓展校园的文化空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学校应该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校史陈列室、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雕塑”、“校训”等。校园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则一座建筑物,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糖甜一口,心甜一生”、“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不摘果子是高尚的”等温馨警句,让学生看了产生会心一笑的感觉,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校性的文化主题活动,让整个校园动起来。

1.结合德育的有关课程,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开展以“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祖国在我心中”教育活动;以优良公民教育为宗旨的“做个优秀公民”的教育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题的“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活动等,作为促进优良校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这些活动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从点滴的事情做起,从平凡的事情做起,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

2.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德育课程

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是德育、教学、学生就业三者有机的结合。应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护士节”、“读书节”、“科学节”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逐渐感受到“合格+特长”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学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品位。因此,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不要忘了校园文化阵地的建设,为学生创设进步、文明、健康、高尚的校园氛围,以满足他们正常的精神需求。

三、加强精神文明环境建设,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主体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精髓,具体到德育更是如此,没有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再好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也只能是低效的。我们在十分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还给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而校园精神文明环境的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四、完善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9

这些建筑结合了砖雕、石刻、木雕、屏、窑窗等元素,在材料上具有质朴的特性,在构筑方式上有细腻的尺度、精巧的结构、精美的雕饰。古朴和历史感在建筑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建筑虽不属于文物,但整体上具有比较完整而浓郁的传统风貌,由于其独特的视觉艺术魅力被一代代的保存下来,也奠定了社区环境特有的话语基调。

一、语境优势

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民国建筑,在社区居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活回忆。在当今社区文化创新建设的背景下,这些“边缘化”的民国建筑对传承和延续街区的历史文脉、当下社区居民的情感“回归”、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恢复城市街区传统文化、改善城市街区的环境,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由于缺少相应的资金投入,有的建筑濒临坍塌,实为可惜。

“浑源会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精营西边街,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周边以住宅区为主,配套设施完善,居民多中老年人,街区历史文化氛围浓郁。“浑源会馆”内有食堂、宿舍、议事堂等……坐东朝西,布局合理。外观呈现出西式建筑的理性与逻辑性。强调形式美法则同时,运用古朴砖木结构,结合精美的砖雕装饰,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山西传统式样建筑的新的审美体验。会馆入口立面装饰性与观赏性较强,四根立柱具有塔斯干柱式的特点,水平线脚将立面均衡划分,几何图形与植物纹样在砖面上体现的均衡协调。从“浑源会馆”的历史来看,不是商业性质的会馆,而是具有慈善性质的活动场所。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建筑质量高、体量大、可利用空间广,具有公共服务的空间属性。

二、语境与设计原则

在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怎样发挥民国建筑的物质属性,使民国建筑既具有精神意蕴,同时又能合理利用,是此次设计的主要着眼点。“浑源会”――是在原名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而得来的。希冀表达新建筑与旧建筑的交融渗透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老建筑的局部修缮、配备齐全的符合消防要求的水电等设施,使其符合街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要求;设计开放式的庭院与街道相融合,建筑与庭院相融合的模式,体现自然的意境;在开阔的社区广场为社区居民提供举办戏曲演出、电影、联欢会或传统节目表演活动的区域。使之成为社区居民娱乐、健身、邻里交往的场所,成为文化艺术语境的载体。在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 1.空间渗透的原则。在设计中,通过庭院与建筑的渗透、融合达到空间沟通与交流的作用。

2.新与旧和谐共生的原则。对原建筑的六边形议事堂进行局部修复,尽量保留岁月留在建筑上的痕迹,采用现代材料更换已经破败的门,形成新与旧的和谐共生。 3.功能适用原则。在使用功能上开辟民俗陈列馆、展示馆,满足社区文化需求。

三、语境再析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活动需要,开辟社区课堂。

根据走访分析后将建筑的一部分辟为书屋,南北厢房的功能设置为社区课堂。在此开展电脑、书法培训或举办摄影文化、健康知识讲座,让兴趣、爱好成为驱动因素,使社区居民找到归属感。在民国建筑特定语境下,通过社区活动建立邻里交往,丰富业余生活,充分调动居民活动自主性,发挥公益性特点,逐步走向社区居民自治的模式。

六边形是原建筑的基本构成元素,成为“浑源会”庭院设计的主要元素。既传承了浑源会馆院体空间,同时又体现了语境的时代维度。空间通过“围合”与“渗透”来营造虚实关系,同时在室内空间中融入“自然”元素。通过开放式的入口设计将庭院与街道融为一体,具有开放包容的空间语境。社区街道与庭院空间的连续性和开放性使得“浑源会”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使社区居民更自觉的参与各种公共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社区环境活力。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精神需要,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公共空间性质的“浑源会”,庭院亦是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室内空间的延伸!用庭院空间将新生建筑与居民居住建筑自然融合在一起。空间划分上分为 :教育空间、阅读空间、休闲活动广场三个部分 ,其比例依次为 1:2:1的关系;建筑与绿化的比例约为 1:2.5。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浑源会馆的偏院设置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偏院建筑进行最大化的恢复原貌的改造,并提取建筑六边形的平面形态,通过提炼――分解――重构的方式,进行阅读空间的设计。新建筑是对原有建筑元素进行传承和再创造,使两者有共同的环境语言基调。通过庭院将建筑与环境联系在一起,由于与街道空间的开放性和连续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民国建筑的场所精神。

结语

如今,无论是新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是对乡村旧宅改造设计,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正在悄然兴起。历史建筑通过再利用重新回归,但是有关法规对于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却是两个矛盾体。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历史建筑的生存方式――对于遗落在城市角落的民国建筑,如果让其自然消亡不如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其再利用从而发挥它有效的价值。

社区居民参与在民国建筑的再利用中,有利于保持公共集体认同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并且赋予建筑一定的情感内涵,这是民国建筑保护的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文化 建设

企业文化也就是企业员工所共同秉承的一种观念、信念以及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所构建的行为模式。在管理学家研究中称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良好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中的建立,不但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有效性,并且还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改革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一)企业文化缺乏体系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阶段,难以推动企业文化的规模发展。当前企业文化活动的产生,需要做好理念的制定工作,但是当前人才理念以及企业宗旨等处于缺位的状态,企业文化体系化价值难以实现。企业文化的规划和发展,需要做好企业的分工合作管理,加强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推动企业文化的规模化建设和发展。但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使得企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摸索阶段,企业文化建设价值难以实现。

(二)文化建设缺乏保障机制

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做好企业文化的规模化建设,做好企业的主动性建设和发展。而国有企业行为层企业文化的发展,主要是结合企业规范活动发展状况,不断的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提升企业文化的执行制度,缺乏对企业文化组织机构的建设,工作机制不完善,企业员工难以正确的领悟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当前企业文化的建设仅仅注重企业文化发展形势,企业文化的建设阶段,始终缺乏强烈的企业文化意识结构。企业文化生产经营发展中,难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企业文化发展价值不高。

(三)企业文化建设力度薄弱

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中,需要做好企业文化的规模化建设,并保障有着更好的发展理念。但是企业的规模化经济发展阶段,难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高层管理者缺乏对企业文化内涵以及作用的充分认识,企业文化推进建设力度不足,企业文化建设作用不突出。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和发展中,难以有效的推进企业文化的规模化建设,企业文化难以从根本上反应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不佳。相对而依然,企业文化建设有着简单的额形式和宣传,难以实现企业上下同心的规模化建设和发展。

(四)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度不足

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结合企业的发展理念,塑造更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做好企业文化的优化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内部化实现的时候,结合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好企业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当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仅仅是结合企业文化内部化的建设,企业开放性文化建设难以实现,企业文化创新度不高。企业员工服务意识的转变和发展,难以结合企业市场化的发展理念,促进企业整体发展价值。

二、国有企业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文化建设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构建,需要做好企业文化的调查工作,结合企业文化的理论性原则,尽可能的做好体系的规划工作,引导企业管理者和职业员工有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也要做好企业文化的规模化建设和发展,做好企业文化的有效建设和应用。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做好企业文化的综合性培养工作,加强企业文化的有效建设和发展,做好企业文化的有效建设和应用,构建有效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和操作,就要做好企业精神文化层的建设和发展,加强企业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的管理和发展,需要结合企业的综合发展理念,结合环境的发展概况,做好企业战略性的调整和发展,加强企业文化的有效建设。

(二)做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保障工作

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丰富企业的物质文化,尽可能的保证有着丰富的企业物质文化,做好企业文化的传播发展。物质文化的建设,就要做好企业视觉形象识别设计工作,加强企业标志性建筑,结合企业产品的包装以及宣传,深层次的刻画企业物质文化,做好企业物质文化的发展理念,做好企业系统设计的规模化应用,实现企业物质文化的深层次包装设计,保证企业有着较好的色彩和风格。

构建企业文化传播载体,形成企业文化传播范围,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结合课堂传播的形式,做好企业文化额宣传工作,结合企业课堂的发展理念,做好员工技能的综合性培训管理。不仅仅将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在企业成长发展中,促进企业文化的规模化发展和应用。结合企业内部的网络结构,做好企业报刊媒介的发展,在融合企业信息的同时,分析企业教育培训的实训工作,做好企业建设发展理念,在企业发展中,做好企业文化手册的编著工作。

(三)积极引导企业员工参与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融进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企业核心价值观发展,做好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发展应用,及时的调整自身的行为结构,并加强企业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和认同。全员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结合企业特殊的文化理念,尽可能的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结合企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及时的开展企业的多种文化活动,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合理制定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文化的深层次建设和发展。

(四)实现国有企业文化精神创新发展

企业文化精神的创新发展,需要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创新企业发展的多种理念,探讨企业精神时,结合企业发展的目标,塑造企业全新的精神状态。尽可能的将员工主动承担责任意识提高,对员工个人行为进行修正,企业员工发展中,结合企业员工发展的核心价值,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本着服务至上的企业精神,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理念,以至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好企业制度的规范工作,对企业职工敬业精神进行强化,培养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并营造企业较好的服务氛围,结合客户需求,不断更新企业的品牌文化。企业文化的规模化建设和发展,就要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创新企业文化的价值意义,构建企业精神文化体系结构,进而促进学习型企业文化的规模化建设和发展。现阶段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创新和发展,不仅仅加强企业员工的个人学习,同时也要结合企业员工的团队学习,分析岗位的发展特点,构建企业发展的创新目标体系,做好企业的开放性发展和应用。企业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就要结合企业发展的思想境界特征,实现信息的共享以及资源的共享,组织企业员工进行网上有效学习,并加强网上管理,构建浓厚的网上学习氛围,实现企业文化精神的创新发展。

三、结语

现阶段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在完善企业发展规模时,培养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提升企业员工的文化知识,尽可能的做好企业员工的素质教育和发展,推动企业文化的有效建设,进而促进企业整体规模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宇峰.国有企业加强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6).

[2] 付彩霞,郭丽华.\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J].商业会计,2013(2).

篇11

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6—0072—06

作者简介:李祖佩,男,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武汉430074)。

近年来,农村文化问题逐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已有研究大致从以下四点展开论述:一是对农村文化特点、内容等基本问题的研究①。 二是对农村文化供给现状和供给主体等问题的研究②。三是对农村文化建设绩效评估研究③。四是对农村文化产业研究④。这些研究对于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关注较少。2012年5月至8月,笔者参与了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湖北省23个县市近百个村庄的农村文化调查⑤。调查发现,对于人财物大量外流、村庄空心化特点明显的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外部支持能力不足、内部承接乏力双重矛盾,严重制约了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理解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外双重困境,理清其中问题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而探索实现内外合力、克服困境的可能路径,应成为当前农村文化研究的重点。

一、村庄空心化

村庄空心化又称村庄“过疏化”,是指在城乡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它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结果产生了空心村,既包括农村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也包括农村产业空心化和公共品供给空心化,本质上是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⑥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带来农村常住人口的逐渐减少,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土地的闲置、村庄社会关系的重塑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活力的整体弱化等。但是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特点不同,村庄空心化的表现形式亦有明显差异⑦ 。就湖北省而言,村庄空心化主要表现为:人口空心化,即村庄中青年大量外流导致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为村庄生活的主体;社会关系空心化,即人口外流和空间距离拉大导致的维系村庄秩序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松动和弱化;村庄社会活力空心化,即表现为内生组织的乏力和村庄公共生活的退化等。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尤其是山区出现的土地空心化,湖北省大部分因属于低地丘陵,农业耕作较为便利,耕地仍得到充分利用,土地空心化并没有凸显,这为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刚性存在,城市化、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相对于巨大的农村人口基数仍需长期过程,从而使得农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⑧。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农村出现空心化态势,另一方面,农村的稳定器功能发挥仍有极强的战略意义。面对村庄空心化的现实,将农村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以文化建设促进和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克服村庄空心化的消极影响进而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外部文化供给与村庄内部承接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缺少外部供给的农村文化建设,村庄内部因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资金支持而缺乏动力;缺乏村庄内部承接的农村文化建设,外部供给总量再多终会因载体的缺失而事倍功半。但是调查发现,一方面,空心化村庄本身内部结构不能有机整合、功能运转不畅以及自运转失效等问题⑨,带来对外部文化供给的高需求和高依赖,而当前的基层文化供给和服务组织(乡镇文化站或文化服务中心以及村级组织)乏力和无为,只是充当自上而下的行政任务,无法反映农民文化诉求,更无力自组织开展村庄文化建设,大大降低了文化供给的效益;另一方面,村庄人财物大量流失,内部无法找到适应当前文化建设内容和方向的可靠抓手。空心化村庄文化建设面临内外交困的境况。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困境及其逻辑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改制后称为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级组织(包括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承担主要供给和服务职能,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设任务需要依靠其具体实施,同时乡村社会中真正的文化需要和文化诉求需要其向上反映并承担其中部分自组织功能。但在当前,上述两种组织均面临不同的困境,严重影响其功能发挥和文化建设质量,且这种困境在空心化村庄中显得尤为突出。

1.乡镇文化部门乏力

2003年起,湖北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以钱养事”改革,即政府根据职能转换的要求和可用财力的许可,由乡镇和县级主管部门共同确定本地每年需要完成的农村公益项目,连同具体的服务时间、服务质量、服务价格、考核结算的要求,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凡是具有规定资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竞争参与政府的公益服务活动⑩。按照改革要求,以文化站为代表的乡镇职能部门由原来的事业单位改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得收益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获得。

无可否认,“以钱养事”改革在压缩政府开支、克服原有“七站八所”的高成本、低效率等方面起到明显效果,政府不再承担臃肿的职能部门(原属事业单位)的庞大开支,通过改革引进竞争机制,使资金真正符合政策安排。这与改革初衷是一致的,体现了以强化公共服务为认同标准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要求。但是,改革后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导致实践效果与政策初衷出现明显张力。

第一,资金难以保证,人心涣散,乡镇文化部门成了“养老衙门”。从调查来看,改革后绝大部分乡镇文化工作者不再享受事业编制,且每年收益由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缺乏稳定的预期。而基层工作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往往牵涉到农村各个方面,如在体育建设场地建设中,往往涉及到占地补偿以及后续的土地调整问题,工作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复杂、任务量大,要求乡镇文化机构在充分理解农村工作实际的同时,有充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化解矛盾。基层工作的繁杂性与乡镇文化部门缺乏稳定收入预期的现实相对应,导致乡镇文化部门工作吸引力降低,“权小责大”、“财少事多”等矛盾彰显,一些年富力强的文化工作者因而另谋出路。其后果是乡镇文化服务组织乏力,甚至出现虽争取到政府文化建设项目资金却没有能力组织实施的困境。

第二,从组织关系来看,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乡镇政府中的地位进一步边缘化。长期以来,受“发展主义”和以GDP为主要政绩考核标准等因素影响,县乡地方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文化建设并没有得到重视。财政部教科文司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国家财政对文体广事业费的支出在“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低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且从文化行业的局部看,由于基数小,财政拨款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即便如此,中央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力度远超过地方财政。在这种背景下,文化部门在地方政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在改制前,文化站作为一级乡镇职能部门,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税费截取)和稳定的文化供给项目(如电影下乡等)。改制后,文化服务中心的固定工作人员大幅缩减(一般为两人),且为增加收入他们在乡镇政府中任文员等职务,对乡镇政府的依赖性得到强化。在压力型体制和“一票否决”等制度环境下,乡镇政府的大部分精力和资源用于处理维护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和一线工作。依附于乡镇的文化服务工作者为在政府中谋得相应福利,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乡镇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去,影响了他们文化建设本职工作的开展。

第三,从组织实施过程看,改制后文化服务中心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即面向市场的公益组织,无法名正言顺地组织文化建设。原来属“七站八所”之一的文化站虽然存在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多种弊病,但毕竟作为一个指导机构,对于村级治理组织属于上级,文化站工作人员属于“领导”,可以依靠行政命令开展工作。改制后的农村文化服务中心无法调动村级组织的积极性,导致诸多文化建设项目难以落到实处。即便一些文化建设项目在乡镇政府压力之下得以建成,这些项目也会因村级组织日常管理的缺失而不能产生应有效果。

乡镇文化服务中心面临上述组织困境,对于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外部依赖性强的空心化村庄的文化建设而言,至少产生两种后果:一是由于组织的乏力和虚化,无法有效承接政府用于文化建设的各种资源;二是对已有的政府文化供给缺乏必要的监管,文化供给成果的持续性和长期性不足,政府文化供给因为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而无法发挥作用。

2.村级组织弱化

乡村组织能力弱化具体表现为乡村组织只是简单机械地应付政府的文化供给任务,无法反映村民实际的文化需要和诉求,同时又无法依靠村庄集体能力自组织文化活动,从而导致部分政府的供给内容与农民的需要之间产生错位。

村级组织弱化受制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对于空心化村庄来说,资源禀赋有限,村集体收入较低甚至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集体收入,无法满足自组织文化活动的资金需求。二是税费改革以来,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型。近年来,国家实施的许多政策都试图绕开乡村基层组织,直接进入乡村社会,或者直接与分散的农户相对接,即使在无法绕开乡村基层组织的情况下,也只是让村级组织从事一些从属、次要、配合性的工作。如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即为典型事例。从后税费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特点来看,市场化、契约化、个体化成为主要特点,而权力以资源为基础,对于村庄集体资源匮乏的空心化村庄的治理组织来说,后税费时期国家系列政策加大了向农民收费的难度,自身治理权力和治理责任的双重弱化成为基本事实。其后果自然是村级组织的弱化,无力满足农村文化等公共品需要。

村级组织扎根于乡村社会内部,村干部最了解村庄和村民的文化需要。但现实情况是村级组织并没有能力提供文化供给,在文化建设中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使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陷入困境。

三、农村文化建设内部承接的缺失与契机

1.农村文化建设内部承接缺失

上文述及,农村文化建设是自上而下的外部供给与自下而上的内部承接相互协调一致的过程,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农村文化建设内部承接主要依靠村庄内部承接主体来实现。所谓村庄内部承接主体,是指村庄社会中能够积极参与到现有文化供给中去,对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重要性充分认同,且能够在文化供给和服务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监管保障的农民,他们构成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农村资源大量外流,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主体缺位,村民对文化建设参与热情和参与度低,影响了文化供给的实际效益。据调查,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的农家书屋,竟有超过70%的农民不感兴趣,这种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大多数时间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面对村庄空心化现实,找到推行文化建设事业可以依靠的承接对象,发挥其文化承接和建设功能,是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

在湖北省,村庄空心化表现为人口空心化、社会关系空心化以及社会活力空心化,而土地尤其是耕地并没有出现空心化。土地通过村社内部的自发流转实现资源重新组合,带来了村庄阶层的重构,承接村庄文化建设的农民主体也因此变得复杂化。经过多年的土地流转实践之后,村社土地不断循环、交错流转,逐渐集中到部分农户手中,于是农户在土地耕种上就形成了差别——有的农户耕种数十亩土地,有的农户只有三五亩土地,还有的农户则不再耕种土地。由于土地耕种的差别,取消农业税后农业耕种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不同农户在农地上的收益差距越来越大,农村阶层分化开始凸显。据我们调查,以家庭纯收入为标准,当前空心化村庄中阶层(以户籍为标准)可以划分为:精英阶层,该部分年收入在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不等,绝大部分已经脱离村庄,且土地转出,他们一般占村庄户数的3%左右;中上阶层,该部分举家外出经商或常年在外打工,有能力在城市立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大部分土地转出,他们占村庄总户数的10%左右;“中农”阶层,年龄在45—55岁之间,耕种规模在15亩以上,但一般不超过50亩,且家庭大半部分收入来源依靠农副业,家庭收入在5万元左右不等,土地大部分转入,他们占村庄总户数的20%左右;中下阶层,该类家庭往往家庭压力大(父母生病或是孩子读书),举家外出打工或是半工半农,因为开支较大,一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土地转出或维持原责任田规模,他们占总户数的40%左右;贫弱阶层,由于疾病或家庭变故导致劳动力不足,家庭收入在5000元左右,土地维持原有责任田规模,他们约占农户数的10%。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在带来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农民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但是,这种阶层分化的现实,亦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

2.“中农”阶层:农村文化建设的契机

上述“中农”阶层在现阶段是指主要依靠农业及其相关副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经济收入水平在村庄中属中等的农户。有学者称之为“新中农”阶层。相对于其他阶层,“中农”阶层有以下特点。

第一,“中农”阶层利益关系在土地上,社会关系集中在村庄内部。“中农”以耕种一定规模土地为主要收入来源,除一小部分土地是自己的责任田外,其他大部分通过亲戚、邻居等熟人关系流转获得,土地租金极低甚至为零,即遵循不安全市场化的土地流转逻辑。而要能够顺利达成土地流转,“中农”首先要与周围村民保持良好的关系往来,主动介入到村庄关系建构和互动中,因此这部分人在村庄中的口碑较好,是村庄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分子。相对于“中农”阶层,精英阶层在城市立足,其利益空间和社会关系早已脱离村庄;中上阶层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虽然会在年纪增大后无法满足外部劳务市场需要时返回村庄,但在当前形势下,他们土地转出,各种关系重心在村庄之外;中下阶层和贫弱阶层虽然处在村庄中,但是自身家庭生活的压力极大弱化了他们积极参与村庄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中农”阶层在村庄社会文化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

第二,“中农”阶层自身生活质量与村庄社会发展和村庄公共品供给成效息息相关,更为积极、更有能力参与其中。因为“中农”以耕种土地为主要谋生手段,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主要在村庄内部,村庄的社会发展、村容村貌的改观、公共品供给的完善与“中农”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笔者在村庄调查时发现,这部分人对村庄文化建设和自身文化生活质量提升高度关注,同时因为长期生活在村庄中,他们对本村最需要什么、怎么建设也最为了解。相对于其他阶层,“中农”更有可能也更有能力组织开展文化建设。精英阶层虽然有强大的经济能力,但利益空间和社会关系早已脱离村庄,对于村庄社会发展较少关注;中下阶层和贫弱阶层虽然没有脱离村庄,但是受制于自身经济能力,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种土地的劳动力支出减少,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中农”闲暇时间较长,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以文化建设为代表的村庄公共品供给中去。调查发现,荆门农村村庄内篮球场的建立、篮球队的组建绝大部分都是以“中农”为主要倡导者和实际组织者的。

第三,“中农”阶层是当前农村政策安排的既得利益者,对国家有着较高的认同,成为国家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的坚定支持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均“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地使用权”,实行“生不添、死不减”,鼓励农民土地使用权的自愿、规范流转。可以说,相对稳定的农地承包关系和制度安排能够保护以耕种一定规模土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农”阶层利益。另外,税费改革之后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如家电下乡、良种补贴,使得利益关系在村庄中的“中农”阶层受益最多,增强了“中农”的国家认同,也即是说,税费改革及其系列改革的“政治逻辑”在“中农”身上得到了充分表达。因此,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惠农政策,“中农”阶层最为拥护也最为积极参与其中,对于农村文化建设,“中农”阶层也更容易形成认同并积极参与。这一点在村庄调研时也得到了证实。

第四,“中农”阶层有其自身循环能力和再生产能力。中上阶层的部分村民在经商失败或是受制于年龄、技术而无法满足劳务市场需要时,会选择回到村庄耕种相当规模土地,成为“中农”阶层;中下阶层的部分农民在克服家庭困境后,也会通过土地自发流转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上升到“中农”之列。“中农”阶层也会有一部分农民因年龄增大、劳动能力下降等因素而减少土地,导致收入较少滑落到中下阶层。因此,农村阶层呈现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农”阶层就在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中实现再生产。这为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稳定的群众基础。

村庄空心化虽然带来人财物等内部资源的大量流失,但并不等于说村庄内部承接机制阙如,更不能因此对农村文化建设持悲观态度。“中农”阶层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变革后的新兴阶层,因其与村庄的高度利益关联、较高的参与能力和参与热情,完全能够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承接主体,发挥重要的承接功能,通过动态再生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农村文化建设的出路与对策

毋庸置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作为蓄水池和稳定器的功能发挥,仍对中国社会整体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正视日益显现的村庄空心化现象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结合上述分析,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应从内外两方面下工夫:一方面,要在当前乡镇体制改革框架下,探索更为务实和高效的组织机制,夯实以乡镇文化服务部门和村级组织为代表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基础;另一方面,以村庄“中农”阶层为主要立足点,培育农村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主体,夯实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使文化供给内容真正得到村庄的认同和接受,发挥文化供给的最大效益。做到以上两点,就能够有效克服以往文化建设有阵地无组织、重“送文化”而轻“种文化”的供给模式弊端,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供给模式创新。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从“空心化”村庄文化建设的外部供给上,有效克服组织乏力问题

应对“以钱养事”的改革框架进行必要修正,结合农村工作现实情况,从资金投入和政府组织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真正发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供给、服务和管理职能,保证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有能力做事、有热情做事、有尊严做事。同时,理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与村级组织关系,赋予前者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参与文化建设的权力,进而形成组织合力,克服当前空心化村庄文化组织供给乏力的问题。

温铁军在对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研究中指出:“在工业化从农业提取原始积累这个不可能跨越的历史阶段中,能有效地降低与高度分散而且剩余极少的亿万小农的交易费用,并且完成了资本积累的制度安排,就是有效的。”这从某个角度说明了基层组织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取消农业税之后,国家进入“以工哺农”的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诸如文化建设等公共品供给任务。这种形势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基层组织在文化公共品供给方面的重要性有所降低。相反,在文化等公共品供给中,国家如何了解高度分散且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的亿万小农的需求?国家又如何降低公共品供给中因“搭便车”而导致的高组织成本?这些问题均需要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由此,无论是税费提取时国家工业化积累阶段,还是后税费时期的国家反哺农业阶段,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建设都不容忽视。

2.在“空心化”村庄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上,充分激活和发挥“中农”阶层的文化建设功能

上文述及,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村庄内部没有承接文化供给的有效主体,而是已有的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充分激活和发挥“中农”阶层的文化建设功能,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吸纳“中农”阶层进入村级组织,通过对体制身份的获得激发“中农”的参与积极性,发挥村级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调查发现,“中农”阶层虽然有一些人进入村级组织,成为村庄政治精英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受改革开放以来所倡导的“富人治村”等观念的影响,“中农”在村庄权力结构中并不占主导地位,村级治理被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并不在村庄的经济精英(即富人)把持,“中农”阶层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要把“中农”阶层作为村级组织的重要力量加以吸纳,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在村庄有效开展。二是在政府的文化供给项目中,通过民主议事会等组织形式广泛征集村民尤其是“中农”阶层的意见,使政府工作充分得到“中农”阶层的认同和支持。面对村庄空心化这一基本事实,能代表村庄整体利益的“中农”阶层应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首要结合的对象。三是扶持“中农”自组织的文化活动。从调查来看,目前村庄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活动,如体育比赛、腰鼓队、健身舞队等,都是以“中农”为组织主体的,在这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此类文化活动的扶持力度,进行相应的项目安排,并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综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增强乡镇文化服务组织的行动能力,同时构建以“中农”为主体的村级组织,从而形成内外合力,有效克服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文化建设困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资源投入体现国家意志,切实符合村庄内部文化需求,避免错位供给和过度供给。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文化发展和繁荣,调动村庄内生力量,增强村庄社会活力,进而克服村庄“空心化”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诸多困境。

五、总结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