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9 10:03: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基金合同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目前,医院每年需要签订的合同数量很多,每次签订前必须经过审计部门审核。由于各单位提供的合同五花八门,有关部门要逐一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核,条款不全的要退回给业务部门,由他们退给供货方进行修改,往往来回好几轮,浪费时间,效率低下,也常因为合同签订不及时,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合同风险,北京小汤山医院内审部门以标准合同范本为基础,聘请医院法律顾问以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修订合同条款,并不断进行补充完善,制定出了适合自己的各类经济合同模板。我们在经济合同审计工作中发现,虽然医院签订的合同种类、数量繁多,但是大多数经济合同可以分为采购类、工程类、服务类、信息软件四大类合同。我们根据上述四类合同的特点,又进行了小类的细分,同相关的合同管理科室协商、寻找最适合的标准合同范本,然后根据医院自身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制订出我们医院的合同模板,经过医院法律顾问修订、把关后,确定最终的合同模板在全院推行。(1)采购类合同:北京小汤山医院依据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网站公布的政府采购文本为范本,确定了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合同、其它设备协议供货合同两类合同模板。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模板主要应用于医院经过公开招标采购的医疗设备;其它设备协议供货合同模板主要应用于北京市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目录内的办公设备、家具等。这类合同北京小汤山医院重点约定了付款方式、违约条款、争议解决方式以及售后服务的具体条款。(2)工程类合同:北京小汤山医院依据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和北京市建设小型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确定了医院建设施工合同和小型工程施工合同两类合同模板。建设施工合同模板主要应用于医院经过公开招标采购的大型工程,以及北京小汤山医院30万元至100万元未经公开招标的工程;小型工程合同模板主要应用于30万元以下的小型、零星修缮工程。这类合同我们主要约定了人工费、材料价等引起合同价款变更、工程量的确认、垃圾清运、安全施工以及工程结算审计的具体条款。另外,与大型工程相关的工程设计合同和工程监理合同也都参考合同范本确定了适合我们医院的合同模板。(3)服务类合同:此类合同比较繁杂,我们又划分了如下小类:物业类:保安服务合同、医疗垃圾清运合同、液化石油气供应合同、园林养护合同、化粪池清掏合同等;维保类:大型医疗设备(如核磁、CT)的维保合同、电梯维保合同、自动门维保合同等;委托类:招标委托协议、工程咨询合同等。委托类基本上都有可参照的合同范本,但是物业类和维保类合同则要根据各自特点确认合同条款,我们也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改进、完善了这两类合同模板,提高了审计效率。总之,服务类合同主要以向医院提供服务为主,所以我们重点审核、约定的是服务响应时间、服务达到的标准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违约条款。当然,如果能够达成“先服务,后付款”,则给此类合同加上了一道双保险。(4)信息软件类合同:这是比较难以寻找合同范本的,并且我们目前的大部分审计人员对信息技术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我们在建立这类合同模板是最谨慎的。我们把这类合同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技术类,比较偏重于服务类合同;另一类是软件类,比较偏重于采购合同。根据医院特点,我们关注的重点是运行、验收、服务响应等条款。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合同模板不能将“官网”上提供的“合同范本”全盘照搬,必须结合医院的具体实际情况,根据经济合同审计的实践经验,经过与相关部门和法律顾问共同探讨、协商、修改之后确定。并且,合同模板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医院形势的新发展,不断持续改进经济合同模板。使用经济合同模板后,在进行经济合同审计时,审计人员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审核合同与模板的一致性以及对方承诺的具体条款上,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的合同由于已经完成了资质审核,如果是这类合同,对方资质也不是审计重点,未经招标的经济合同,还要把对方资质文件的审核作为重点之一。这样,既利于内部审计部门提高对经济合同签订阶段的审计效率,同时业务部门签署合同也变得比较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建立合同会审流程,提高医院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最佳合同会审流程,各部门各负其责,提高经济合同的签订效率。横向是指任何一份经济合同的最终签订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团结协作,举例来说,医院要签订医疗设备的采购合同,那么就需要医疗设备的使用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对合同进行层层会审,有的比较重要的合同还要经过医院的法律顾问复核,才能最终签订合同,如果在这个层面上实行纵向审核,那么按照每个部门两个工作日审核完毕来计算,再加上与供货方协商修改合同的时间,那么一份合同的定稿大约都需要两周以上,这种合同审核的流程对合同内容的审核是严谨的,但是明显的效率比较低下,不利于医院动辄几百份合同的有效签订。为了提高经济合同审核的效率,促进医院经济合同的管理,我们医院结合各部门业务管理的特点,由相关部门共同探讨,根据各部门在经济合同审核过程中担当的职责,摸索出简单高效、横向与纵向相结合,适用于我们医院的经济合同会审流程。另外,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属于医院“三重一大”事项的,必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形成书面意见之后签订。最后,由合同管理部门核对各项手续是否齐全后,加盖医院经济合同专用章,完成经济合同的签订。不难看出,医院的审计部门在经济合同的审核中是非常关键的部门,需要审核合同的全部条款以及对方资质。必须指出的是,审计部门虽然要审核合同的全部条款,但是设备参数、附件配置和售后服务应当以设备使用科室的意见为主,合同的付款条款应当以财务部门的意见为主,这些应当在合同审核职责分工中明确说明。审计部门不能大包大揽,审计人员也不是万能的,一定要在“合同审计建议书”中明确内审的责任,注意规避自己能力所不及而形成的审计风险。
3、招标文件审计与合同审计相结合,将经济合同管理的关口前移
近几年,随着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和政府采购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医院的大额资金支出基本上实现了招标采购这种形式。目前,北京小汤山医院50万元以上的货物类、服务类采购和100万元以上的工程,无论资金来源是财政资金还是自有资金,全部实现了公开招标采购。北京小汤山医院在对经过公开招标的货物类、服务类、工程类等合同进行审计时发现,这些即将签订的合同即使存在一定的漏洞或风险,审计人员提出的合同审计意见有时也不能被采纳,因为在公开招标期间发售的招标文件内有合同样式,这些合同样式有时并不是医院的合同模板或标准的合同范本,特别是大型工程合同,中标方会以“需要到市建委备案,不能更改合同”为由拒绝修改合同。所以,在对中标后的合同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发挥的职能只能是审计其与招标文件内的合同的一致性,以及招标采购内容与中标方的投标文件的一致性。为了实现医院利益的最大化,内部审计在公开招标采购的程序中进行“关口”前移,也就是在招标文件定稿、发售前,由审计人员对招标文件内的合同进行审计。招标文件内容中一般单独设立“合同”一章,根据招标协议,招标方即医院对招标文件负责,所以医院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要求使用恰当的合同模板,并在此时把对招标内容的特殊、合理要求写入“招标文件”。例如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医院要求供货方提供三年的维保,就可以在招标文件内的“合同”中明确。把医院的要求明确、全面地写入招标文件,就会避免合同签订时的许多矛盾。当然,为了确保招标文件的质量,如果医院已建立的合同模板仍不能满足个别招标文件的要求,那么就应当参照合同会审流程,启动招标文件的会审程序。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中标方后,就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签订合同。由于医院已经在前期做足了“功课”,在这个合同签订阶段,审计人员只需重点审查拟签订的合同与招标文件内的合同是否一致,中标方在投标文件内的各项承诺是否均已在合同或合同附件内明确等个性化条款。
二、事中控制———经济合同执行中的内审工作
经济合同签署完毕后,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要对大额的、重要的经济合同进行延伸审计,对执行中的经济合同进行审计监督。在经济合同的执行过程中,为了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根据合同的重要性、执行期限等,设计合同执行情况的检查表,对重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1至2次的抽查,以提高医院经济合同的执行力,促进医院经济合同执行的标准化。首先,根据各类经济合同内容的特点,设计《合同履约情况调查表》。采购类“合同履约情况调查表”的设计要重点放在设备或物资的交货时间、质量、安装、验收、保修等方面;工程类合同则要比较复杂,大、小工程的“合同履约情况调查表”也要各有侧重,隐蔽工程验收、工程洽商变更、主要材料认价、工程款拨付、竣工验收等方面是必须要关注的;服务类合同一般涉及金额不大,审计人员可以从已签订的服务类合同中,抽查几份金额较大的,如核磁维保合同、保安服务合同等,个性化设计不同的“合同履约情况调查表”;软件信息类“合同履约情况调查表”的设计要突出软件运行效果、操作培训、服务响应时间以及升级服务等方面。医院内审人员要以各类合同为基础,从实际出发,下功夫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合同履约情况调查表”,这是对经济合同进行事中控制的前提和有效手段。以医疗设备采购合同为例,我们结合医疗设备采购合同具体条款的。其次,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各类合同,选择恰当的介入时期,深入到合同执行部门,检查各业务部门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购类合同可以选择设备或物资验收期间,工程类合同要根据工期的长短选择适当的时间检查,服务类合同可以选择服务过半的时期,软件信息类合同则可以选择软件安装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审核合同执行情况。医院内审人员可以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合同履约情况调查表》,实事求是地一一对照进行检查,对于未执行或者未完全执行的条款,要查明未能执行的原因,在表中描述清楚;对于检查中出现的特殊情况,也要在表中的空白行明确记录。最后,将《合同履约情况调查表》进行分析汇总,对于合同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部门负责人进行风险提示,必要时向医院主要负责人进行汇报,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例如,采购类合同中,对于个别超期供货甚至不能供货的单位,应尽快通知招标机构没收中标方的投标保证金,并根据合同条款进行相应的罚款,或者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书面的形式签署补充协议,变更或解除合同。在合同履约情况的抽查过程中,审计人员不要以监督、检查者自居,遇到问题应当多听取业务部门的意见,遇到不同意见,要条分缕析,采取综合分析的方式,尽可能与合同执行部门协商一致,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帮助业务部门提高经济合同的执行水平。
三、事后评价———经济合同履行完毕后的内审工作
经济合同履行期满以后,就涉及到合同的终止了。合同终止了,医院的内审工作并没有结束,因为设备采购合同的供货方有的会承诺两年,甚至更长一些的质量保证期,而工程一般也有2—5年的保修期,但是合同中往往却约定质量保证金一年后无息退还,所以一年之后,质量保证期的服务就是“盲点”,甚至有的供货方或施工方根本不在乎那5%的质量保证金,拿到95%的合同价款后就“神龙见首不见尾”了。那么,审计人员就有必要对“盲点”期间的设备售后服务、工程维保服务等情况进行追踪评价,验证医院合同执行部门对合同后期管理的效果性。首先,合同的评价体系是依靠多部门联动建立起来的,医疗设备采购合同的评价需要综合设备使用科室、设备管理科室、财务部门,以及患者对医疗设备治疗或检查效果的满意程度,其中设备使用科室的评价比重应当略高,突出医疗设备的性能指标;服务类合同的评价需要综合主管职能部门、财务部门,受众群体的满意程度,受众群体可能包括医院职工和患者,其中受众群体的满意度应当占据绝对分值,服务对象的肯定是对服务提供方的最好评价;工程类、软件信息类合同也是如此,既要综合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评价意见,又要客观地划分出评价重点,不能把各类合同的评价指标都一概而论。其次,合同评价的主要方式有合同履约评价表和满意度调查表等。合同履约评价表和满意度调查表的设计要多部门配合、群策群力,并且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修订、改进,直至成熟完善。例如医疗设备采购合同的履约评价,医疗设备使用科室对设备的性能、培训、售后服务以及患者的评价最有发言权,合同履约评价表和满意度调查表的内容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一份客观明确、操作性强的合同履约评价表和满意度调查表是合同履约评价成功的一半,医院也可以在合同评价表和满意度调查表的设计阶段引入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最后,审计人员要把已完成的合同履约评价表和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全面客观地评价,医院可以对设备的供货方、服务的提供方、工程的施工方有一个比较鲜明的认识。依据评价结果,医院可以把诚实守信、服务到位的企业设立成“最佳合作企业名录”,把欺上瞒下、敷衍了事的企业放入“黑名单”。这项评价工作,有助于验证医院在合同管理方面达到的效果,有助于医院在选择合作企业时提高决策的效率。
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的管理,建立技术进出口信息管理制度,促进我国技术进出口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成立时作为资本入股并作为合资章程附件的技术进口合同按外商投资企业有关法律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条 技术进出口合同包括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技术秘密许可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和含有技术进出口的其他合同。
第三条 对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实行网上在线登记管理。外经贸主管部门是技术进出口合同的登记管理部门。
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自依法成立时生效。
第四条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负责对重大项目的技术进口合同进行登记管理。
重大项目是指:(一)项目资金来源中含有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项目;(二)国务院立项批准的项目。
技术进口经营者在合同生效后,应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进行登记(网址为:info.ec.com.cn),并持技术进口合同登记申请书、技术进口合同副本和签约双方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到外经贸部履行登记手续。外经贸部在收到上述文件起3个工作日内,对合同登记的内容进行核对,并向技术进口经营者颁发《技术进口合同登记证》。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以下简称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对重大项目以外的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进行登记管理。中央管理企业的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按属地原则到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办理登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可授权下一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对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进行登记管理。
技术进出口经营者在合同生效后,应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进行登记,并持技术进口合同登记申请书或技术出口合同申请书、合同副本和签约双方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到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履行登记手续。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在收到上述文件起3个工作日内,对合同登记的内容进行核对,并向经营者颁发《技术进口合同登记证》或《技术出口合同登记证》。
第六条 对申请文件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四十条规定要求或登记记录与合同内容不一致的,外经贸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文件的3个工作日内通知技术进出口经营者补正、修改,并在收到补正的申请文件或修改的登记记录起3个工作日内,对合同登记的内容进行核对,颁发《技术进口合同登记证》或《技术出口合同登记证》。
第七条 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登记的主要内容为:(一)合同号(二)合同名称(三)技术供方(四)技术受方(五)技术使用方(六)合同概况(七)合同金额(八)支付方式(九)结汇方式(十)信贷方式
第八条 国家对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号实行标准代码管理。编制技术进出口合同号应符合下述规则:(一)合同号总长度为17位。
(二)前9位为固定号:第1-2位表示制合同的年份(年代后2位)、第3-4位表示进口或出口国别地区(国标2位代码)、第5-6位表示进出口企业所在地区(国标2位代码)、第7位表示技术进出口合同标识(进口Y,出口E)、第8-9位表示进出口技术的行业分类(国标2位代码)。后8位为企业自定义。 例01USBJE01CNTIC001.
第九条 已登记的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若变更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合同登记内容的,技术进出口经营者应当重新办理登记手续。
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是核心内容,其不但能够使项目管理效率大幅提高,而且能够使管理水平得到增强。双方签订的一系列承发包合同是任何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础前提。对于人力资源、沟通工作以及工程风险等综合管理,合同管理具有十分中重要的意义。
1目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范的招投标工作。承包方与发包方在建筑工程的招标与投标工作中都存在违背招标程序的行为。一些发包方故弄玄虚,将应该执行的公开招标行为改为邀请招标的方法,对潜在投标人存在排斥的现象。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应对发包方的强势压力,采取违法违规的手段私下进行建设项目工程的串标和围标,使招投标工作存在不公平现象。同时,不规范、不合理的条款出现在招标文件中,部分招标文件没有清楚合理的表述发包范围,而且缺乏清晰的采购以及支付规定。比如,在文件中发包方规定在三天之内承包方必须完成报价,另外全面负责工程量清单的数量,不过总价包干的承包方式是大部分承包方所应用的,这就将隐患留在了为双方在履行合同中。部分发包方不允许对合同条件进行调整,其理由是无权修改招标文件,造成双方在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约大部分合同。与此同时,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科学的评标的方法。满足一己私利是更多工程在评标时所追求的,采用“最低价中标”原则,引起循环式的恶性竞争。而承包方为了高额利润的获取,不得不压低造价应用于施工过程中,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缺陷和质量问题存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2)缺乏合理的合同签订。在签订合同时,部分发包方会要求承包方接受苛刻的合同条款,比如发包方在合同的重要事项中列入了带资、垫资承包工程,让承包方承担着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发包方的原因造成的损失。同时,发包方有时会对工期进行盲目压缩,施工工期因资金匮乏、供料不足以图纸设计不到位而更加紧张。另外,一般按照天数计算工期拖延的罚款,导致无法保证施工单位的合理利润。(3)缺乏规范的合理履行。一些承包商在实际工作中违反中标合同约定,向较低资质的施工队伍私自转包工程。一些承包商假借分包的名义倒手转包工程,只为获得更大的利益。有的承包商甚至层层转包已承包好的工程,使安全隐患存在于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以及安全生产方面。现如今,通过分析建筑行业队伍管理的发展情况,大型的施工企业的建筑工程对众多的小型施工企业过于依赖,导致越资质承包情况越来越严重。另外,发包方没有按照合同期对工程款进行足额支付,通过各种渠道对结算时间进行拖延。所以,合同期限方面存在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约束措施进行约束和控制,从而无法回收施工单位的大量资金,主要原因在于发包人手中掌握着施工时间。(4)缺乏到位的合同监管。现如今,全国的建筑活动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使权力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多数地区在日常实际工作中,没有严格要求备案的合同,对于合同中涉及的事项的监管基本上都处于空白的状态,监督途径相对较少,反馈机制不完善,具有较差的实际操作下。另外,部分盲区存在于公众对自己这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中,导致公众日常的监督力量无法起到约束作用。
2改进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措施
(1)对风险预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对合同中过程化风险控制手段加强管理,将风险控制系统建立起来,并确保其有效性和科学性。一是对风险评估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等级化的区分研究不同的风险,在具体分析时采用合作对象的信用度进行考量,将按等级进行划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对应其等级化风险。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对合同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认真审核,根源性的改进明显的风险点,通过报告的形式列明改进意见,将风险以最优方法降至最小。另外,还需要建立跟踪管理制度来应对风险的流动性,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2)对工程招投标加强管理。招投标工作存在地区保护主义,明招暗定的情况可能会存在于这个过程中。相关人员在资格预审阶段没有严格保管机构资质,造成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问题出现,因此需要对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对承包商资质及诚信度进行严格考察。对建筑施工队伍的规模进行有效控制,使压价情况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而规范建筑市场。(3)对法律意识进行强化。在建筑行业中,人们能够重视合同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在实际操作中对相关法律意识有所忽视,因此进行法律意识的强化,避免违约现象的出现。在合同签订时,承包商需要对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以及公平性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合同纠纷。(4)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管理技术进行优化,将国外一些现有经验借鉴引用到国内的合同管理中,将符合我国市场发展需求的合同管理模式尽快建立起来,可以对FIDIC文本格式进行参考,对施工合同不断规范,从而实现建筑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5)对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合作双方的相互了解,增进彼此信任,另外,该体系也能够确保合同的顺利签订实施。所以,信用评价系统需要在合同双方之间建立起来,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资金财务情况;二是日常经营状况;三是对方的组织结构。要等级化的对其进行分析,将相应的专属档案建立在主要的合作对象之间,并在专属档案纳入信用评价等级。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一般是围绕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开展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建筑工程管理也是合同履约的过程。在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只有使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施工单位才能够在合同义务履行时更加恰当和全面,应得的权利和权益在合同中才能够得以体现,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市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切实维护好建筑市场的发展秩序。
参考文献:
[1]邓卉.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2).
[2]岳霞.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4).
[3]张春海.如何加强施工企业工程合同管理[J].中国经贸,2010,(22).
1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管理信息系统是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它与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利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产生的业务源数据和管理数据以及外部来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建立各类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汇总、统计、分析、对比,提供科学数据,为一般的管理人员提供管理用参照参数,为高层人员提供辅助决策的依据和手段,以便对经营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控制,达到科学管理而获取最高效益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渐提高,为了提高金融企业的业务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设计和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是有必要的[1][2]。
2金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金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将纷繁、复杂的金融信息,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处理,以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分析水平和决策质量而建立的一套现代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所需设计的功能模块和内容如下[3]:
1)对微粒贷以及金融企业核心系统等相关数据进行导入并批量处理;
2)处理微粒贷业务:支持金融企业与微众银行微粒贷业务,主要为接收、存储微众银行微粒贷数据返还文件,并生成财务科目数据写入金融企业总部对应数据库,同时出具相应的经营和分析报表,提供相应明细的查询等;
3)生成监管机构报送报表:满足金融企业针对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机构的相关监管要求,生成人行监管报送数据、监管报表等以满足报送监管的需求;
4)生成经营业务的数据和报表:归集提炼金融企业核心系统业务数据,形成数据集市,满足业务的监控及数据分析等,涵盖高层管理报表、企业总部的风险报送、各业务条线的经营类数据查询;
5)人行征信报送:建立一套符合人民银行要求、适合企业业务长期发展战略的、高效的、先进的人行征信报送系统;
6)总分支机构权限管理:通过机构管理、权限管理帮助企业将各类数据主题应用分开,做到机构、角色、权限和用户关系能够一一对应,总分支机构管理明晰。
3系统的开发工具和总体设计
3.1开发与运行环境
本系统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下,采用Eclipse为代码开发工具,DB2V10.1为数据库管理,使用FINEREPORT工具进行报表开发,ETL数据清洗过程由开源工具KETTLE(5.4)设计开发。
3.2系统总体架构
总体架构设计以金融企业系统的业务及技术需求为依据,以业务目标、技术目标为中心,结合先进的设计方法,认真分析、精心设计。
3.3数据架构
1)基础层。以建表或者视图的形式存储金融企业的数据,为上层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作为基础层的接口,做好相关必要的数据标准转化;
2)基础衍生层。此层存储衍生及中间计算的数据。如把账户数据往客户上汇总的衍生属性和指标均值、积数等中间计算结果。主要目标是为了简化上层应用的计算,数据、口径重复,便于后续数据跟踪维护;
3)事实表层。存放基于应用设计的事实表。此层具有面向多维应用,反范化的雪花和星型表模型;
4)指标层。存放指标的结果数据。
4数据处理
4.1总体数据处理
金融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处理通过对微粒贷和金融企业核心业务等相关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提取、处理、汇聚至后台数仓平台,并通过对有效数据的分析处理后并将信息展现在用户的面前,达到对大量业务数据的有效统计分析,以满足监管机构报送、人行征信报送、高层管理报表、企业总部的风险报送、各业务条线的经营类数据查询等要求[5]。
4.2ETL设计
本系统中,批量处理基于KETTLE+DB2存储过程进行集成组成。ETL数据清洗过程由开源工具KETTLE(5.4)设计开发,主要功能为抽取及清洗核心表数据和微粒贷每日推送文本数据到金融消费数据数据库,设计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相。1)GET_DATABASE:过程启动后先会获取当前数据日期一般为T+1日。2)CHAMC/MIC:在抽取过程中会根据设置好的更新策略做增量、全量数据加载。块采用并发抽取数据模式,大大提高抽取效率。3)call_chamc/CALL_PRO:先判断抽取的过程中是否有报错的节点,如果有则停止调用。如果运行正常则调用DB2存储中的总控过程进行业务批量处理。
4.3批量处理描述
批量程序启动后,按批量步骤定义,搜索有符合当日运行条件的批量,按具体的步骤定义,连续运行对应的业务逻辑。每个批量启动时,先登记批量的运行状态,如:运行成功或运行失败,都必须登记它的状态。在运行步骤中,总控不断地获取最新的每个批量的运行状态,若当前批量所依赖的节点都运行成功时,则运行该批量,若未满足,则等待该批量所有的依赖节点都成功后再执行。若有运行失败的节点,此节点所涉及到的其他批量都将不执行,未涉及的将继续执行,并将错误信息记录进日志表。若是批量执行出错则会将错误信息记入日志表而不会终止了整个批量运行,则重新运行时,只会将出错的批量重新运行。每个批量内部也做了事务处理,在每次提交的同时会记录数据库中操作的记录的信息。若出错终止,就回滚本次提交的操作,保证数据完整性。当所有步骤中的批量都运行完成后,批量可以结束运行。
5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5.1前台页面展示总览(前端登陆)
金融企业通过统一的前台页面登录。登录需输入机构号、用户名以及密码。登陆后进入平台页面,在同一的平台页面中,可以进入各个主题应用。主题应用有:人行监管报表、银监1104监管报表、综合业务报表、人行征信报送、站内信箱、系统设置等。图5为系统平台页面。
5.2处理微粒贷数据(运维操作登录)
微众银行每天都将客户数据、交易明细、科目文件通过专线定时传输至金融企业,本系统即需实现将微众的数据文件加工成金融企业总部财务能接收的科目数据,在规定时间前写入财务要求的数据库,满足公司层面财务要求。输入机构号、账号和口令登录微粒贷处理的后端页面。进行微粒贷业务处理,包括:微粒贷业务科目设置、微粒贷正常处理、微粒贷特殊处理、联合贷款业务日计表、资金平衡对账表、微粒贷业务日报、备付金报表、综合批量处理以及批量日志查询。金融企业的运维操作人员按照每日运维的操作要求,按时点击处理微粒贷数据以及综合批量处理,完成数据入库,同时完成微粒贷报表的生成。
5.3生成监管机构和经营业务报送报表
监管机构报送报表和经营业务报送报表类似,对指定机构推送的原交易数据进行ETL处理,生成相应的人行监管、银监1104报送、经营业务等报表,用户可以通过前端客户端进行报表的查询、下载。
5.4人行征信报送
此功能模块是将个人征信信息进行采集然后转化为征信报文报送至人行。个人征信信息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每日通过数据同步由源数据库进行每日同步,二是由人工进行前端的手工维护插入。对于已经落库的征信数据,可以通过系统进行信息修改,每日日终会将校验通过的证信信息进行报送报文生成,可通过系统进行报送文件下载,下载文件支持TXT明文格式和ENC加密文件格式。
5.5总分支机构权限管理
通过机构管理、权限管理帮助金融企业将各类数据主题应用分开,做到机构、角色、权限和用户关系能够一一对应,总分支机构用户管理明晰。权限管理系统是整个管理信息平台的权限设置中心,通过权限管理系统我们可以为用户设置不同的角色、用户,每个单独的用户都会拥有自己独立的操作权限。包括可操作应用的权限、可操作菜单的权限及菜单、按钮操作级别的权限设置等。为每个用户设置单独的操作权限,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误操作、数据越权操作等风险,而且将用户权限具体分配到某个人时,大大加强了生产数据的保密性和操作可监控性。
6结束语
金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数据清理、数据分析和数据集市,旨在帮助金融企业通过对各个系统的数据整合,建立面向企业整体的数据仓库平台;用数据挖掘技术逐步填补数据与信息之间的鸿沟,将“数据”转化为“知识”。
参考文献:
[1]林勇.基于B/S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5):996-998.
[2]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以山东焦家金矿有限责任公司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2.
[3]褚鸿飞.中小金融机构征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湖南大学,2015.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公积金中心”)作为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在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运作中往往需要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对外签订各类合同。住房公积金合同管理是指公积金中心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二)住房公积金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各地公积金中心合同管理部门设置不统一
法治意识较强的管理中心设置了专门的法规部门,有专门的法规管理人员从事合同管理相关工作;有的虽然不设置法规部门但设立了法规岗位,岗位职责中包括合同管理,但同时还疲于应付大量行政工作,无法集中、专注地从事法律事务工作;有的甚至不设法规岗位,仅由一般工作人员负责合同的具体签订工作。
2.住房公积金行业尚未形成法律人才库
目前全国各地公积金中心几乎都有法律专业人员,但目前尚未对这股法律力量进行整合,也并未搭建一个培训交流的平台。一些公积金中心疏于对这些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这些人员由于平时的工作、生活与法律专业知识交集不多,导致原有法律知识的生疏,或出现知识老化、滞后的情况,从而实战能力匮乏,难以适应住房公积金合同管理中不断出现的法律问题。
3.法规管理人员和法律顾问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目前的状况是,法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比不上法律顾问,但法律顾问又不熟悉住房公积金管理业务。所以一个操作性强、工作效能高的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应该由住房公积金内部法规管理人员与外聘法律顾问共同组成。
4.合同管理缺乏系统性
合同管理较规范的公积金中心制定了专门的合同管理制度和相应操作规程来对合同进行管理,但很多的公积金中心缺少真正的合同管理,其管理仅停留在合同的起草和签订方面,一旦合同签署后就疏于后续的管理评价,为以后产生严重的合同纠纷埋下了隐患。真正完整、系统的合同管理,应该是涵盖合同准备阶段、合同签署阶段、合同履行阶段、合同后续管理阶段,自始至终地关注并及时处理所有的相关法律问题,使法律风险损失降低至最小化的全过程、系统性的管理。
二、住房公积金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形成合同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设置法规部门专门负责处理公积金管理中法律法规相关工作,不从事其他行政事务工作,保证工作的专一性。明确法规岗位的具体职责为依法行政、合同管理以及其他法律事务工作等。相关人员上岗条件需要有法律相关背景。
二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通过建立合同管理培训长效机制来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升住房公积金合同管理水平,降低或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
三是形成法规管理人员和法律顾问的良性互动。公积金中心要在选定律师时重在针对性强、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看律师是否大牌。法律顾问需要通过与法规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公积金业务发展的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制度中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分类
根据公积金中心管理运作的实际情况,对住房公积金管理过程中对外签订的合同进行分类,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各类合同进行管理。
2.分设部门
同时本着规范管理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明确合同管理的部门及相应职责。可将合同管理部门分为承办部门、审核部门、用印及归档部门、资金收支部门及监督部门。
(1)承办部门是经济合同的主要责任部门,对合同中涉及本部门的专业内容负责,主要职责包括:对合同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或论证;调查相对方主体资格、资信、履约能力和标的物信息;在授权范围内参加合同谈判;拟订及修改合同,办理合同签署的相关手续;按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标准履行合同;保管合同及相关资料、建立相关台账和移交合同档案。
(2)审核部门是法规处,主要职责包括:参与合同相对方的调查、合同谈判;书面审查拟签合同条款的合法合规性;合同的履行中涉及法律纠纷的,及时与法律顾问取得联系并妥善处理;组织合同评价管理。
(3)用印及归档部门是办公室,主要职责包括:对完成审核、审批流程的合同按相关规定用印;负责对盖章后的合同设立台账进行管理并归档。
(4)资金收支部门是财务部门,主要职责包括:对合同中的资金收支条款进行审核并按合同约定和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相关制度进行相应操作。
(5)监督部门是监察部门,主要职责包括:对合同履行过程进行监督;对合同管理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违法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并提出处理建议。
3.明确合同管理流程
可以将合同管理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合同准备阶段,包括合同前期调查、谈判、起草、审核等程序;合同签署阶段,包括合同签订、归档等程序;合同履行阶段,包括合同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处理纠纷等程序;合同履行后管理阶段,包括合同监督、合同执行情况评价等程序。
4.制定合同管理操作规程
根据合同管理制度制定相应操作规程,明确各阶段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关键风险点,同时创新合同管理模式,将合同管理分阶段、全程采用电子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对合同管理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规范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管理效率。
(三)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除了形成合同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还要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具体到实践操作中就是要注意合同管理各阶段的法律风险防范。
1.合同生效前的法律风险防范
(1)合同策划风险
指在合同策划阶段存在的不能满足住房公积金管理目标的可行性风险。对于合同策划风险的主要控制方法:一是对合同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或论证;二是合同审核人员及时掌握本市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以便在进行合同审核时进行比对检查;三是在合同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为了回避政府采购,将金额较大的合同拆分为金额较小合同的责任追究。
(2)合同调查风险
指在合同调查过程中对被调查对象做出不当评价的风险。要控制这类风险,一是要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在充分收集相关证据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判断;二是充分调查合同对象的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
(3)合同谈判风险
指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忽略了重大问题或在重大问题上做出不当让步的风险以及谈判策略泄密的风险。控制合同谈判风险的主要方法:一是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谈判团队,谈判团队中除了有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外,必要时还应当有相应的财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人员参与谈判;二是尽可能地争取后履行义务,从而为交易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三是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并做好保密工作。
(4)合同审核风险
指在合同审核过程中没有发现或纠正合同不当内容和条款的风险。控制此类风险的主要方法:一是提高合同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注重此类人员的岗前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二是制定合同审核操作规程;三是实施合同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等,划分合同承办部门和审核部门的责任。
(5)合同签署风险
指正式签署合同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控制此类风险的主要方法:一是每年进行法人授权,严格划分合同的签署权限,严禁超越权限签署合同;二是加强对相对方人权限的审查,比如查看对方有无委托授权书,确定人的权限是否合法有效;三是明确合同印章管理部门和责任,确保只为符合合同审批流程的合同文本加盖合同印章;四是采取恰当措施,防止已签署的合同被篡改,如在合同各页码之间加盖骑缝章等。
2.合同生效后的法律风险防范
(1)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
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违约风险,即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控制违约风险的主要方法:一是在合同中明确并细化违约责任;二是合理使用抗辩权分散风险、降低损害程度;三是通过对合同所涉及的各类法律规范依据的运用以及保留足够证据控制违约风险;四是通过合理运用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的替代责任,将合同损失降到最低。
(2)合同变更或转让风险
指在合同变更或转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控制此类风险的主要方法:一是通过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合同变更或转让的审批流程;二是合同变更或转让的内容和条款必须与当事人协商一致且进行书面变更;三是注重对合同变更或转让过程中相关证据的保存。
(3)合同终止风险
指在办理合同终止手续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控制此类风险的主要方法一是在合同中明确提前解除或终止权;二是通过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合同终止的相应审批流程。
(4)合同纠纷处理不当的风险
指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控制此类风险的主要方法:一是通过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合同纠纷的处理办法和相应审批流程明确各类合同管理人员在合同纠纷处理中的责任;二是充分收集对方违约的证据,尤其在主动解除合同的情形下,要避免因处理不当,反而被证据显示成为自己一方违约;三是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形下,合理地选择诉权予以适用,以更好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5)合同后续管理中的风险
指在合同履行完毕或终止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合同归档保管的风险是指在合同归档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包括合同丢失;合同被泄漏等。控制此类风险的主要方法:一是通过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合同归档管理人员及相应责任;二是对合同保管情况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合同执行情况评价风险是指在合同执行情况评价中存在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包括:合同签署后疏于后续的管理评价;合同评价范围和标准不科学,导致评价过程未能突出重点,评价流于形式等。控制此类风险的主要方法:一是制定合同执行情况的评价制度;二是建立合同执行情况评价的操作规程。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从过去的手工,半自动化到现在的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化发展,住房公积金的业务管理逐步实现了“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核算”,住房公积金统计制度的建立也是从无到有再到现在的逐步完善。特别是1998年建设部下发了《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使用情况表》(建房改【1998】212号)文,2004年建立全国信息上报系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行的住房公积金统计报表制度包括: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情况表(月报)、住房公积金存贷款报备表(月报)、项目贷款明细表(月报)、资产负债表(季报)、增值收益表(季报)、增值收益分配表(年报)、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分类情况统计表(季报)。新的报表自2012年1月1日起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信息上报系统填报,其中,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分类情况统计表(季报)2012年4月1日首次试填,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填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行的住房公积金统计报表目前一共有类种报表,这7类报表名称各不一样,但它们互有联系,数据之间相互勾稽。
随着住房公积金的不断发展壮大,为适应公积金规范管理的需求,住房公积金的统计指标的功能也就越来越重要。统计报表上的统计数据不仅给我们提供当时有关的信息,,还可以凭统计数据显示出未来发展的方向。还可以提供查询功能,让上级部门更好的了解本部门的公积金工作。统计数据还起到监督的功能,让社会公众更好的了解公积金,理解公积金。所以,完善统计核算,提高统计质量,对国家制定政策,防范公积金风险,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益,规范发展公积金的业务,强化公积金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现阶段应如何强化统计核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此作了详细的规定,随着我国公积金事业的日益壮大,与我国统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其主要矛盾表现在日益增长的公积金统计需求和落后的统计方式之间的矛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些报表重复设置
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情况表(月报)存在业务收入,业务支出,增值收益这几个科目的数据,这些科目在每年的12月份的月报(即每年的年报)中填写。在增值收益表(季报)中也须填写业务收入,业务支出,增值收益这几个科目的数据,这些均为重复设置科目。如果只在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情况表中每月均填写业务收入,业务支出,增值收益这几个科目的数据,就可以避免重复设置增值收益表,以减少公积金统计人员的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上级部门可以及时掌握数据,为单位的发展决策作出正确判断。
二、统计报表的单位不一致
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情况表(月报)使用的单位是万元,保留两位小数;住房公积金存贷款报备表(月报)使用的单位是元,取整数; 项目贷款明细表(月报)、资产负债表(季报)、增值收益表(季报)、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分类情况统计表(季报)、增值收益分配表(年报)使用的单位是元,保留两位小数。这些报表数据是相互勾稽,相互对应的,数据统计的单位要尽量统一一致。
三、报送时间太紧
每月在10日前须报送统计报表,这是住建部的规定。统计报表的数据基于财务科的会计数据,每月在10日前,财务科要和各银行对账,并对个部门的数据进行汇总,最后形成财务科的会计报表,统计报表要在财务科的会计报表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提炼,最终形成统计报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报送这些报表,一要财务科的数据准确迅速,二要统计人员认真细心,三要统计信息的技术手段高超,以上三样缺一不可。这样报送的数据才真实可信。但不是每个地方的财务科提供的数据准确迅速,不是每个地方的统计人员都认真细心,不是每个地方的信息技术手段高超。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为了赶时间,在数据不是准确的情况下,先对一些数据进行估计,下个月再作调整。这样得出的数据就不会准确。
我认为提高统计核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统计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统计人员应广泛深入地学习《统计法》,增强统计法制观念,做到不滥发报表,不随意调查,不弄虚作假,提高守法、护法的自觉性。当今,有些企业不重视统计工作,把一些文化水平较低、不懂业务的人员安排在统计工作中,这些人由于文化知识水平低,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之不学法、不懂法,给统计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这样作出统计报表数据的可信度就可想而知了。
2.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优质高效地开发利用统计资源
由于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对统计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统计软件的不断完善,使统计的调查、整理、分析的手段更加先进,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化大大减轻了统计计算和分析的工作量,那些复杂的统计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统计在各方面、各领域的应用,开拓了更加广泛的前景。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应依靠现代的科技,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8- DOI:10.13535/ki.11-4406/n.2015.
1 概述
银行金库是现代商业银行资金运作的中枢环节、营运管理的重要部位。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金库业务量的攀升和业务品种的增加,金库的业务运作量迅猛增长,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保障前台业务、银行资金的正常流转及流转资金的安全可靠,必须引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金库日常业务运作效率和准确性。
为提高银行金库管理的业务处理能力、拓宽管理范围、提升管理效率,本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一套覆盖金库日常管理的金库管理系统,通过给每个寄库箱/钞袋标识一个电子标签,并利用固定式/手持式终端采集标识所附带的金库日常运行的业务信息,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管理金库日常营运作业。
2 需求分析
目前金库业务主要存在金库业务操作管理不到位、金库现金备付及流动信息不全面和金库检查及监督力度不完善等问题,其具体体现在:
2.1 金库业务操作管理不到位
商业银行虽然对于金库管理包括实物保管、库存物品出入库、实物交接手续等业务操作有着完整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人员操作失误或者执行力度不强等问题。一旦发生各种违规操作的情况将势必影响金库的安全营运。因此,必须引进信息化的手段引导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化及标准化。
2.2 金库现金备付及流动信息不全面
商业银行的金库现金备付率过高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效益,同时,款箱的出入库以及与网点的交接过程易产生人为操作失误,因此,必须引进自动识别技术来监督和解决备付率过高和现金流转过程中易产生的工作失误。
2.3 金库检查及监督力度不完善
目前,有些商业银行对于金库的检查及监督只流于形式、对于规定巡检只检而不查、查看内容不全面等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暴露出人员监管的局限性及被动性。
3 系统概述
银行金库管理系统RFID技术为信息载体,并结合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密算法,建立以现金预约报数、现金出入库、款箱交接和寄库箱管理等为核心业务的金库管理智能化框架。
本系统的建立旨在提高金库管理的业务处理能力、拓宽系统管理范围、提升管理效率,具体的解决措施如下:(1)建设金库业务系统:金库业务系统是基于商业银行金库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本系统为各职能人员授权管理,做到各权限人员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等作用;(2)引进自动识别技术:采用先进的RFID技术,全程监控并记录出入库过程中的信息,对金库端、网点端实现电子化监管,若入库金库现金备付过高,则系统自动提示,从而能有效压缩库存,提高资金的流转及使用效率;(3)金库全面监管:金库监管人员利用电子化手持设备代替传统纸质记录巡检,真正科学化、精细化监督管理金库,尽早地发现及解决巡检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时认定有关责任人。
银行金库管理系统主要由金库管理业务、报表业务管理和系统管理三个部分组成:
3.1 金库管理业务
金库管理业务是银行金库管理系统的核心环节,由现金领解现预约报数管理、现金出入库管理、款箱交接管理和寄库箱管理等业务组成。
3.1.1 现金领解现预约报数管理。用于网点人员将下一工作日需领用/存入现金的数量及票面券别要求通过金库系统发送给管辖金库,金库确认后,将领现信息返回网点,只有通过金库确认才可进行款箱交接及现金出/入库。
3.1.2 现金出入库管理。现金出/入库:包括“网点领/解现”、“调拨出/入库”、“清点出/入库”。系统需有现金出/入库联动功能,并智能核对出/入库各类信息,并准确计算库存。
轧账:包括“临时轧账”、“总轧账”。即金库可随时选择轧账,也可以选择日终核对。系统需根据用户实际需要,设计轧账输出项及定制轧账界面。
3.1.3 款箱交接管理。(1)网点、金库交库:网点端或金库端在金库管理系统内记录款箱交接内容,通过RFID设备全程采集、记录交库情况,并自动判断交库合法性;(2)网点、金库接库:网点或金库通过RFID设备采集款箱信息,并与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核对,核对一致则通过RFID设备直接完成接库,否则系统给出提示,用户根据提示进行后续操作。
3.1.4 寄库箱管理功能需求分析。(1)网点寄库箱管理:网点人员可通过RFID移动式设备,快速准确的采集寄库箱信息,并可通过网站业务系统进行信息查询和相关修改;(2)金库寄库箱管理:金库人员通过RFID手持机,采集寄库箱实物信息,通过业务系统与网点提交的信息进行自动比对,并能根据设定的规则进行提示;(3)寄库箱轧账:可随时对当前寄库箱情况进行轧账,也可在每日营业结束后,进行日终核对。
3.2 报表业务管理
报表业务管理主要是依据金库管理业务所采集产生的一系列信息化数据予以分类整理后形成可供金库相关人员核对和了解的各类统计报表,主要有金库配现明细表、网点领现装箱袋票、网点预约领现汇总表、网点解现登记汇总表、金库寄库信息汇总表、款箱交接明细表、金库业务量统计表等报表组成。
3.3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由用户管理、机构管理、业务参数管理、押运线路管理、日志管理和功能预警六部分组成,主要是确保该金库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些参数设置及权限管理等。
3.4 主要流程
3.4.1 网点解现操作。银行网点将当日所需解现的款箱整理、清点完成后在款箱封口处固定电子标签,并将其信息录入系统,网点工作人员与解现押运人员通过手持设备识读电子标签,确定并交接款箱。
3.4.2 金库入库操作。当押运员到达金库后,管库员核对寄库箱和上解款信息,信息确认无误后,将各网点解现的款箱通过金库的门禁系统,完成款箱入库作业,并将记录上传后台服务器。
3.4.3 金库出库操作。根据各金库所负责的区域网点所要求领现的款箱,将各网点申请领现的款箱通过金库的门禁系统比对出库信息,若信息不符则立刻启动报警装置。
3.4.4 网点领现操作。押运车到达网点后,网点工作人员利用手持设备比对款箱上电子标签信息,并对到达网点的款箱标签进行销毁,完成领现操作。
4 建设意义
(1)项目利用传感技术加强金库现场和非现场检查,促进金库营运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各项内控机制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完善金库内部控制制度,达到降低操作风险的目的;(2)可有效帮助营业机构核定现金备付管理指标,核定金库库存限额,适时掌控金库库存情况,对于超库存现金和库存出现异常自动发出警示;(3)系统建设还可加强现金备付率管理,根据系统提供的日常网点和金库间的现金流转情况,采取合理考核备付计划和加速资金流转速度等方法,加强监督考核,有效压缩库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结语
本项目采用当前主流的物联网技术对款箱、钞袋等进行一次性标识,该一次性标识可记录款箱或钞袋信息、网点信息、入库信息等。一旦打开款箱则该电子标签则立即被损坏销毁,因此,可避免款箱及钞袋在出入库及寄库过程中的违规操作。
本系统的建设有助于银行金库管理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保证各类金库业务顺利流转,严格根据工作流的设定控制现金流转,并高效管理寄库箱及其交接,从而保证款箱安全、正确、快速进出金库,自动化判断合法性并实时预警。
参考文献
[1] 宣大能.当前商业银行金库管理风险及防范对策[J].时代金融,2011,(12).
[2] 曾惠玲.邮政储蓄银行的现金管理和控制[J].江苏商论,2013,(15).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受到合同的管束,而水利水电工程合同是由业主与承包商双方共同拟定的职责和权益之间关系的协议。有了合同的约束,双方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正常实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间长,难度系数大,因此国内大部分企业在合同管理时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影响了工程项目建设。
1.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的意义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大建筑企业也逐步走向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水利水电工程合同是掌控项目建设质量、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投资成本的重要根据,渗透到了工程项目监管的每一个环节中,成了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合同管理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能够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确保合同双方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除此之外,合同管理还有利于避免项目纠纷,提升企业信用度。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大幅度下降,合同管理已经成了各大建筑企业获取经济回报的最佳方法。因此,改进合同管理方法,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经济利益,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帮助企业在水利水电工程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2.1合同签订不规范
有的水利水电工程企业还未意识到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对一些潜在风险的规避意识也不强,因此在合同签订时,还存有许多不规范的问题。首先,部分合同本身就不合法,提出了违背法律的条款,实则是无效合同,此后难免会给其中一方造成重大损失。然后,有些企业签订合同没有选用规范文本,甚至用协议替代合同,且合同内容不严密,形式上也存在漏洞,达不到相关要求。最后,还有一些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与方法,合同盖章也不合标准,因而给合同管理带来了许多难题。
2.2合同一方或双方无法兑现承诺
从业主角度看,在工程项目建造时,依据通常规定,发包方要尽快提供建设文件,确保“三通一平”,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并协调好场地周围的外在条件关系。而有些业主未能按时提供建设相关文件,导致工程搁置,不能开工。尤其是针对部分中小型项目,如果前期工作就缺少法律支撑,则容易使得施工困难、进度缓慢、项目延期。而从承包商角度看,有些工作人员、设施数目、建造期限等内容都可能与合同并不一致,尤其是投标项目,若不能兑现合同中的承诺,则项目建造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
2.3合同变更较多
水利水电工程建造项目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部自然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地质、水文、气候条件等。不管是承包商,或是建筑企业,都无法完全掌握自然因素的变化。例如,在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地下水位骤升、排水困难、大坝下陷等问题,抑或岩土地基出现破裂带等。此外,设计、技术、材料、工期等多个方面都可能出现合同变动的问题,具体情况可见表1。
3.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的改进对策
3.1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
投标前,承包方要作好市场调查,搜集招标工程的相关信息,并对信息作出仔细分析与筛选。要全面研究理解招标文件的内容,明确文件所写的招标条件、形式、合同条款、工程范围、工程技术等,并根据这些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报价。然后,还要对工程实施环境展开全面调查。工程环境会对实际方案、合同期限与成本产生重要影响,也会隐藏一些施工风险。确定投标措施后,可以利用适当的报价技巧,并按招标文件规定撰写投标书,作为合同的其中一部分。在合同形成时,还要注意经济保函的办理,比如投标保证书、预付金额保证书等,并办理好相关保险,为后续履约打下伏笔,才能进行合同签订。
3.2加强合同实施管理,避免合同变动
从理论层面讲,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随地可能产生变化,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对其实施及时合理的调整。合同是业主与承包商双方利益的代表和保障,需要经由正确合法的程序,才能使合同目标变为现实。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各方面都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问题,导致合同出现变动,从而引起工期延迟、成本上升等问题,不利于项目建设的正常开展。所以,在合同管理时,要针对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实行深入探究,找出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以及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因素,对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尽量避免合同变动等情况发生。
3.3加强合同索赔管理
合同索赔是承包商维护自身利益、弥补投资损失的重要方法。在双方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若出现对方违约、合同出错、合同变动、环境改变、不可抗力等情况,承包方可申请项目延期、工期缩短、设计改变等索赔。合同索赔可以将合同履行期中产生的风险进行二次分配,使责任承担更科学合理。合同索赔要全面了解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合同协议等内容,做到有理有据,申请及时,索赔才可能成功。例如,某个水利工程于2012年2月正式投入建设,2013年10月底根据合同实现了河道截流,跨入主要施工阶段。而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要求围堰于2014年4月建成。就在此时,突然遇到超标准洪水,冲垮了围堰。承包商认为洪水超过了设计标准备,据此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400余万元的申请,工程师依据合同内容,调查取证,与承包方共同协商,最终提出了赔偿200余万元的报告。因此,索赔的正确流程是:索赔通告、索赔取证、协商、索赔报告。该索赔案件处理的重点是依据合同内容拟定风险职责,公正公平地分担损失。对于自然因素等不可抗力,索赔可以成立。但因证据不足,或是人员器械还能更优化调配,则补偿金额低于索赔金额。
3.4竣工决算阶段的合同管理
竣工决算要做好项目核查、工程量统计、资金核算等工作,合同管理要整合并制作出竣工决算证书,移交给建立工程师审核。监理批复的金额汇总表要与财务结算汇总表基本达成一致。竣工决算时还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归纳总结,承包方可获得一部分款项。此外,还要做好审计工作。水电工程工期较长,审计工作需要在1—2个月完成。对于工程验收,则要重点关注分部工程与单位工程验收,把相关资料装订好然后交给业主。最后,通常要按照合同内容,在验收结束后业主将银行履约保函交给承包方,并向承包方返还每期工程款项中扣除的保证金。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是一项较为繁杂的系统性工作,其管理内容涉及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所有环节,因此合同是否能得到有效管理,决定着水利水电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合同的管理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因素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合同双方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办事,拟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培养更多优秀的合同管理人才,为项目建设作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甘学文,张涛,王长春.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中变更索赔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会计师,2011,04:85-86.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不足
1、没有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未建立合同管理体系
在我国,对于专门的项目合同管理机构,在许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施工单位等都没有成立。对于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建设行政主部门都是委托监理部门或其他机构进行相应的负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合同纠纷容易在工程中标后及施工过程中发生。对于合同管理工作施工单位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导致合同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地展开。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通常情况下,只注重工程项目的前期投标工作,工程中标后,对施工合同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定的规章制度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同时缺乏系统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并且部门之间没有厘清权力、分清职责。健全的合同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机制没有形成;对于合同管理,缺少必要的审查,以及有效的监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合同管理流于形式。
2、执行合同的力度不够
在起草、签署、管理合同的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通过经营部门进行负责,一旦工程项目中标,签订施工合同后,通常情况下,将施工合同通过文件形式转交给项目经理部,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详细地对合同情况进行交底,由于项目负责人自身缺乏合同方面的学习,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违背合同条款的行为,进而在一定程度容易引发纠纷,造成经济损失。
3、合同价款引发纠纷
在我国,由于公路建设市场依然比较混乱,缺乏规范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业主与施工企业之间,在地位方面出现不平等,导致违法或违规的行为出现在部分工程承包中,合同内容过于简单,在合同条款中,没有明确工程变更、索赔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损害了施工方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施工企业缺乏合同法律意识,在经营管理范畴内,事前基本上没有纳入合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合同条款比较齐全,但是缺乏具体性和明确性,对于内容通常情况下只有原则性的约定,对违约责任缺乏具体的约定,进而产生合同纠纷时,在一定程度导致施工企业得不到有效的补偿。
4、施工索赔难
通常情况下,公路工程的施工条件、工程量、物价等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施工单位造成额外的损失,并且正常的施工利润往往受到政治、经济、合同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通常情况下,这些可以依法向发包方进行索赔。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合同和证据难以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情面的影响,没有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承包商合同索赔的难度。
二、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改进措施
1、做好对施工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首先,施工单位应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作为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几乎体现在施工的全过程,其也涉及到了诸多的方面,如变更索赔、施工招投标、争议处理以及合同履行等。要想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并不容易,而负责合同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施工单位应结合公路工程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为相关人员安排合同管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如工程造价、财税法律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合同管理理论、具备较高政策观念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规范合同管理工作,确保合同平稳、安全的执行。
2、严格审核招投标文件,仔细分析合同条款
在公路工程投标完成后的合同签订阶段,负责管理合同的人员就应开始研究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如果发现某些条款是明显的把风险转移给了施工单位,那么就应及时的提出修改要求,在达成修改的协议后应编写谈判纪要,并要求合同双方签字。在合同中如果发现了某些条款明显加重了施工单位的责任,同时也将施工单位的主要权利排除了,那么针对这些条款应与业主单位在招标阶段共同协商,对其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有些条款可能还会起到回避业主单位责任的作用,对于这类条款也要特别注意,如拖期付款无时限、合同中没有索赔条款、没有调价公式、拖期付款无利息以及业主单位可单方面决定扣减工程款等内容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遵守施工合同中的各项规定,其会涉及到质量、成本、工期以及施工内容等一般条款,同时对于专利、税收、保险以及文物等各种关系和因素也是有所涉及的,所以,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的分析每一条款,合同条款决不能含糊其辞留有活口,应绝对的明确,否则就很可能出现无法顺利完成施工并且延期竣工的情况。
3、充分的提升施工合同管理水平
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任务全部完成后,负责合同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及时的总结施工合同的完成情况,总结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值得推广的管理经验,同时还应总结出易被对方索赔的和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合同条款,在以后的公路工程施工合同中应标记出来,并制定出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从而真正的提升施工合同管理的水平。
4、按照要求收集索赔资料,及时的进行施工索赔
作为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索赔工作是保护施工单位自身权益、弥补经济损失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主要措施,在我国现阶段的公路行业中,基本上还是属于买方市场的,大量的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投标时就不得不采取低价中标的策略。那么在后续的施工工作中,索赔能否成立也就成为合同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这也是帮助施工单位实现盈利的重要措施。因此,施工单位的各级领导应更加重视施工索赔工作,合同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以便收集完整的施工资料,掌握施工中的实时动态,当出现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等问题,对于产生的各项费用,应协助业主单位共同审核完成,从而为最后的工程总结算提供依据。
5、保留金
保留金是业主为了使施工单位履行合同而对施工单位应得款项的一种扣留。是施工单位履约义务的担保,监理人需要从第一个付款周期开始,按项目合同条款数据表的规定来扣留,直到扣留保证金总数达到规定额度为止。业主按合同规定的退还比例在一项工程完工并交工验收通过之后签发支付证书,颁发全部工程的交工证书,若颁发的是部分工程交工的证书,那么就按照该部分工程占整个工程的百分比计退。所以,作为施工单位,为了能保证保留金按期返还必须在合同工期内尽可能地完成所有工程,就可以加快企业资金的运转。
结束语
尽管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在合同管理工作方面已经获取了一定成绩,然而,仍存在很多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加大对合同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借助科学、合理的管理活动推动我国公路项目建设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大量的会计信息的偏失导致了供应链上的资金流、物流、价值流等均遭受到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并且导致会计信息工作缺乏准确和多目标需求,此外还会造成不完整的工作流程,不能实现价值流的增值,不能计划性的管理企业资源的信息流,因此对供应链的会计信息系统重构展开研究就变成了会计界的研究热点。会计理论的新模式――价值管理为核心的新会计信息系统建立了,成为了新会计理论及方法体系的实践要求。
1 会计环境的改变
供应链管理指的是对现实经济生活进行覆盖,并显示了世界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现代化企业开始进入了供应链管理全新时期。供应链信息、价值多方面流量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上述各流是企业的内外决策者必须要获取和熟悉的会计信息,只有确保了会计核算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才可以确保企业物流、价值流、资金流等多方决策是正确有效的[2]。
但实际上多数的企业供应链管理运作绩效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主要是因为传统会计模式及供应链管理难以相互适应。目前的会计模式比较陈旧给了企业供应链管理难以突破的瓶颈。
随着会计环境的巨变,具体体现为:
①自创商誉及衍生金融工具出现,货币价值非回归变化以及企业的自身需求;
②企业利好关系的发展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必须要更高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
③此外行为科学、信息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同样使得当代企业的生产规模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上述变化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受到了大量的批判,根本上是由于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局限性。
实际运行中,在会计账务系统中的大量数据可以反映出实际的运行情况,单纯的依靠一套账务系统计量货币,使用传统陈旧的记账规则,很难实现浓缩和取舍信息,并且容易导致大量有用信息遭到屏蔽。
当前的会计信息系统不能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不能满足现代管理所要求的信息质量标准。信息流要同物流、资金流、工作流等环节紧扣,及时配合,但经济活动进入会计账务系统之前已经被简化为经济业务。很多的经济活动信息被大量的去掉,此外依据会计确认标准实现入账,将会使得很多的业务信息发生滞后,而且会计信息流和业务流两者严重不相符,致使会计信息决策的实用性不大[3]。
2 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经营逐渐趋向于无国界化。产品寿命周期更短,产品的品种以及数量在飞速增长,并且客户需求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此外客户对交货期要求的及时性和产品出售及售后服务的期望值也变得更高,需求变得更加不确定。基于该严峻的竞争环境背景,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单纯的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是很难满足市场需求的。因此很多的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为应对竞争和市场的不定量变化对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开始进行提升,从而逐渐和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逐步与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等相互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战略关系,并且形成了适应时展的全新管理思想,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企业和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上游供应商,销售商和其下游销售商,直到建立全面完整包含所有的用户关系网[4]。供应链管理使得市场渠道各个层次相互薪酬实行很好的连接,控制供应链内从原料至最终用户的管理思想与技术。
供应链管理属于全新管理策略,其集结了各个企业的目标,增加整个企业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供应链管理最初是为了利用对供应链上各成员关系的有效?f调,实现资源配置的高度优化,对供应链上的物流、价值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等实现有效控制,不但可以确保供求关系的灵活和稳定,同时还能在整体上加快产品营销。
3 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改进
为满足参与供应链的各层次企业以及程度协作的需求,同时还要参考企业信息的基础结构差异,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将互联网、EDI电子商务等技术作为基础,建立、运作、重构会计系统,支持动态化的企业联盟新会计信息运作系统。
新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主要有:开发环境、工具、支撑、系统服务等。构建互联网和其支撑的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企业的经营资源帮助企业开展有效的经营。选择分布式对象技术Cobra作为多项信息和应用的集成,构建分布式应用平台。对环境开发、服务器和工具做出选择,对更多领域的数据服务、转换、数据储存等进行运用。系统利用对IP、TCP、EDI等标准协议的遵守,确保系统的开放型,用户接口使用浏览器方式,给优化以及实现人机界面的统一提供帮助,同时还要对移动化使用进行支撑[5]。
新会计信息主要的结构为:协同计划、供应链战略规划、全面预算等。战略规划是确保企业战略统一的有效实现,所以是非结构化模块。实际运行中,企业高管人员可以通过综合分析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同时对企业自身的优劣形势实施具体的分析,通过联盟制定企业的共同目标,并且制定统一的供应链战略计划。此外预算以及计划中心必须按照供应链战略来形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而协调决算主要功能是计划预算、反馈计划实施;调节计划运行,三者相互之间必须紧密协调。
3.1 供应链战略规划
为了有效整合战略控制和运营,必须先找出供应战略的成功实行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且要对供应战略实行监测。将战略目标转变成战略关键指标,通过供应链执行和监控;并且供应链的各个成员还要及时的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促使自身的整体战略实现有效关联。通常人们都会将供应链绩效评价分别划分为供应链的客户、流程、财务、组织等多项指标,从而对供应链战略实施全面预算,实现对战略造成的价值增值充分展现[6]。
供应链预算在供应链全面预算中是具体的货币表现。主要是利用对跨企业预算编制实现会计和非会计信息的一体化,为战略决策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随后评估并且计划供应链战略方案,根据其创造的价值贡献排列顺序,找出数量有限的关键战略因素,实现非财务及财务驱动因素的密切联系。
3.2 供应链协同计划结构
战略计划中必须展现出企业未来的所有全新发展机会,帮助企业对改善经营的机会实行积极的把握。为此必须区分战略行动本质,实施的跨度和资源不尽相同。因此要做好两方面计划,战略计划程序被划分为战略发展和运营计划。其中战略发展计划的程序被落实在突破性发展内。
发展行动计划主要是分析未来公司5年的最新收入来源。战略运营计划则要被落实在具体经营,实现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效改进。
运营计划的实行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产品和渠道中的消耗成本最大程度压缩,从而提升销售业绩。运营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在将来的1~2年提高企业业绩。按照两个阶段的计划思路,设计跨企业编制的优化方案。
借助各计划编制法,例如启发式算法、层级分解技术等初步形成大致的计划,随后观察其是否能满足客户需求,保证各项资源平衡,同时要生成一系列和订单交付有关的第一顺序订单子计划以及数据。
在协调计划、子计划、企业实际情况三者基础上,修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最终回到修改计划,采用计划优化和协调修改计划,在供应链角度基础上实行排程。新计划和子计划的制定人员必须要保持一致,在满足计划时间以及工序要求的基础上,插入全新的计划,充分利用计划外的空闲资源和时间。但是必须要注意,在增加新计划时不能将其直接插入到当前正在执行的计划,以免造成两者的混乱局面出现。
对于企业提出的新计划可以先储存起来,利用企业整体计划内的时间间隔来运行新计划,确保公司可以正常运营并不断得到优化。
3.3 供应链全面预算
供应链预算是指供应链战略发展和运行计划的综合货币反应。在编制跨企业预算内,可以将供应链战略转变为可视的价值方式,这对战略预测以及控制都十分有利。预算在关键财务指标内和关键运营指标联系的结果,指的是先导指标及滞后指标转变为同一模式来表示,对企业财务事先的预测和计划能力进行提升[7]。
编制供应链预算前,先要对计划、预算、作业成本等相互间形成紧密联系,对于很关键的财务数据及非财务运营数据实行积极有效的整合,并且对作业成本相关数据实行包含。在作业成本和企业战略、运营、绩效管理等多方面的结合,预算会更准确。
供应链必须是要体现在各层次计划中,例如具体的供应链计划、成员计划、反应计划等,随后基于局部计划编制出新的全局预算。系统存储和传统预算三倍数量的多维数据保持相等,如作业驱动因素、收入、货币资金甚至以上数据重新组合后的数据等。基于对知识库和规则库的提供商,该种强大数据能力可以自动监控各个成本中心和成本中心的运行。
3.4 打破财务危机,构建会计主体、非持续经营、币值可变和多种计量单位的基本假设会计理论
供应链管理理论下会计主体是多变的,难以把握的,但是会计工作要对其工作空间范围实行明确。只是,这时的会计工作包含了整个供应链上的全部独立企业的经营活动,虚拟企业存续时间相对而言比较短,因此不用在运用持续经营假定以及??计分期的假定,笔者建议要使用非持续经营的假定实行规范的会计处理方法。
供应链管理下货币风险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在非货币会计信息方面会增加自己的需求,虚拟企业能在电子处理手段的基础上,对多种计量单位进行运用,分别提供货币化的信息以及非货币化的信息,同时适当的对货币风险的变动进行反映。
3.5 体现出会计核算的及时性、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等原则
虽然会计原则遭受了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冲击,其中的一部分原则还需要进一步的修正,但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根本需求并未改变[8]。
因此建议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及时性、谨慎性等原则进行保留,继续完善其真实性、重要性、相关性乃至配比原则,并且还要在其中纳入可变现价值和收付实现制等,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行维持。
中图分类号:F6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070-01
日常的营收资金是通信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基础,如果营收资金出现断裂,甚至可能影响通信企业的生存,营收资金的良好管理也能帮助通信企业在正常的发展经营中平稳上升。在整体通信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营收资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通信企业资金管理良好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着重研究了目前通信企业的营收资金财务稽核管理问题,并且根据问题研究对策,进行合理化的制定营收资金管理制度,帮助企业提高整体运营环境。
一、目前通信企业资金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 不重视资金管理
很多通信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日常营收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而且没有建立良好的资金管理计划与现金流量分析技巧,这对企业在筹集与使用资金的过程没有一个有效性、科学性的良好方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营收资金的剧烈波动时,企业的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很大,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平稳发展。在出现问题的时期为了帮助企业渡过困难阶段而采取过渡集资的方法还会造成企业的负债过大,陷入恶性的经营环境中。
(二) 没有良好的管理制度
大多数通信企业都会制定内部会计制度与标准,但是在企业日常营收资金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企业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很多制度都流于表面,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所有营业人员都没有做到交叉式的工作方式,销售人员不了解企业的具体资金管理情况,财务部门只统计最后的资金汇集情况,两者的混乱性导致了资金管理过程的复杂性,通信企业正常运营的过程中就容易造成资金短缺问题,没有合理统一的制度就无法进行良好的财务稽核管理。
(三) 预算的使用混乱
通信企业的良好资金管理策略一般情况都能在预算方面体现,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资金的预算落实是重点问题,没有良好的资金预算管理,那么在企业日常的运营发展过程中难度就会加大。不止是通信企业,现如今市场上很多企业都有“重计划,轻实行”的现象。出现这种原因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管理者并不过多参与计划的实施过程,对执行计划的力度不够,监督管理系统也没有良好的建立,赏罚不明,这对员工的积极性与正常计划的资金预算管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四) 实际资金使用率差
因为通信企业经营的特性,导致企业资金难以进行集中性管理,通信企业在资金管理的过程开设多户头进行资金的存储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但是多户头容易造成企业资金管理控制的失控,流动资金的运转过慢,欠款无法及时归还,库存量也不断增加,使企业的信用能力下降,正常通信企业对下属公司的约束制度也不完整,这就导致了对下属公司资金掌控能力的底下。
(五) 应收款回收时间长
通信公司的经营模式导致了正常经营过程中的复杂形态,通信公司面对的用户不止有公众用户,还包括了各个企业单位,在正常缴费的过程中出现大量恶意、非恶意的欠款,这些行为严重导致了通信企业资金周转难度大,企业经营效应低等问题,用户所欠款项越高就越不愿正常缴费,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恶性影响。
二、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一) 营业员稽核
在日常的企业营收资金财务稽核管理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营业员的自我稽核管理,可以在经营结束后,由营业员录入现金收款的资金情况、POS机收款情况、转账销账情况。然后交于营业班长进行审核,如果无异常的情况下由营业班长进行信息的确认。
(二) 客户转账管理
由当日的营业员进行转入新账单的信息录入,信息录入后由班长与财务人员共同进行审核,班长确认转账单的信息,经由自己的转账单或者分配给营业员的转账单确认转账销户信息的具体信息,然后提交给系统生成经过确认的转账信息,配合财务人员对转账实际账单是否到帐的信息生成列账通知书。
(三) 营业厅稽核
在运营过程中应当对系统录入的现金应缴数、营业员预付、代销账单等信息进行统计,每个营业厅都在当天生成一个稽核对象交于班长稽核,如果通过班长的稽核就转到营收稽核当中,在营收稽核也通过的情况下进行资金稽核,生成资金所需的支撑列账通知书和接口数据。
(四) 银行稽核
银行通过每天录入的销账信息与待销信息对每种不同的收款方式产生不同的稽核对象,转移数据到营收稽核当中,通过之后进行资金稽核,生成资金所需的支撑列账通知书和接口数据。
(五) 电信内部账户稽核
由电信内部的账户进行统一的统计,通过以上几种稽核汇集的信息转移到下级账户,由下级账户确认录入的具体单据,经过系统的匹配对账,确定单据到帐的信息,然后转移到上级账户进行单据的确认。
结语
通信企业的资金稽核属于比较复杂的工作,所以在营收资金财务稽核管理的方面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稽核管理制度,还需要加强资金稽核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起专业的资金稽核审查队伍,确保在资金稽核工作的长期开展过程中能把握资金稽核管理的关键问题,消除通信企业营收资金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加强通信企业资金管理的优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