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2 09:09: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篇1

一、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Lead-in)

课堂导入的目的就是,一般情况下,每节课的开始都要有一个导入的步骤。这一步骤通常采取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方法,这是为了承上启下,以旧带新,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内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必定要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因为“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因为,对我们国家的小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阻力就是遗忘。为了克服遗忘现象,就要设法使自己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得以重复和运用,只有通过有规律的复习和巩固,才能加深记忆。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加深理解。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当旧知识和技能的巩固率达到80%以上时,才能保证顺利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此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及时地弥补教学中疏漏的地方,进一步完善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进入新的教学内容。当然,这一步骤所用的时间也不必过长,否则会影响下一个教学步骤。

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灵活的。这取决于选择的内容、复习的目的及学生掌握的程度。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连锁句型操练(Chain Drill)。

教师首先向一个学生问一个问题,这个学生先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再向第二个学生问一个类似的问题。第二个学生先回答问题,然后再向第三个学生问一个类似的问题,以此类推,学生有问有答,形成一个问答链,例如:

教师:What are you doing?

学生:I am writng.What are you doing?

学生:I am drinking.what...,..

这种方法可以创造师生互动和学生问互动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练习时可以使用同一个问题,也可以提问不同的问题。否则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

2、听写(Dictation)。

听写是一种简便而又广泛的教学方式,可用来复习字母、单词、句子、短文等。这是一种集听和写两种技能合二为一的语言训练形式。使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注意听写时语速不能太慢,要用正常的语速来读,按意群来停顿。一般情况下,只读三遍,第一遍要求学生只听不写,第二遍边听边写,第三遍边听边检查。否则,虽然学生能将句子或短文正确地写出来,但最终不利于培养学生听和写的能力。

3、找出特例(Odd Man out)。

这是一种适合用于语音和词汇的练习方式。在小学阶段,语音与词汇占有很大的比例,用这种方法可以进行比较全面的练习。教师可以来用笔头和口头的形式给出一组单词,在这一组词中,有一个词的发音或拼写或词义不同于其他的词,要求学生找出这一个不同的单词。例如: cheese eggs oranges bread soap meat (第五个词的词义同其他单词不属于一类)

总之,导入的方法很灵活,教师也可以自行设计适合自己学生和自己教学内容的不同形式,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英文课文内容的介绍方法(Presentation)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介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向学生展示或解释新的语言内容和项目。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认识新的语言项目的运用、发音、形式和意义。对学生来说,主要是感知这种语言现象,以下将介绍几种课堂教学的方法:

1、使用母语辅助教学(Mother Tongue)。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直接理解英语和运用英语。但是,教师使用的英语不能超过学生的语言水平,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教师使用的语言太难,学生听不懂,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所以在教一些抽象名词和不易用实物、图片和动作解释的语言现象时,最好使用汉语。汉语解释快捷、简单、省事。当然,不能过多地使用汉语。英语和汉语的使用原则是: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英语;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汉语。

2、利用实物进行形象化介绍(Real Objects)。

使用实物进行介绍既方便易行,又直观形象,它能够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复杂的语言简单化。尤其对小学生来说,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十分有利于学生接受。实物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学生的学习用具――书本、纸张、钢笔、作业本、书包等,教室内的设备――黑板、桌子、椅子、门、窗户等。另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教室外搜集和购买一些实物,如:水果、食品、用具等。

3、配合图片进行介绍(Pictures)。

篇2

一、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的目的就是,一般情况下,每节课的开始都要有一个导入的步骤。这一步骤通常采取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方法,这是为了承上启下,以旧带新,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内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必定要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因为“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因为,对我们国家的小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阻力就是遗忘。为了克服遗忘现象,就要设法使自己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得以重复和运用,只有通过有规律的复习和巩固,才能加深记忆。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加深理解。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当旧知识和技能的巩固率达到80%以上时,才能保证顺利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此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及时地弥补教学中疏漏的地方,进一步完善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进入新的教学内容。当然,这一步骤所用的时间也不必过长,否则会影响下一个教学步骤。

导入的方法: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灵活的。这取决于选择的内容、复习的目的及学生掌握的程度。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连锁句型操练。

教师首先向一个学生问一个问题,这个学生先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再向第二个学生问一个类似的问题。第二个学生先回答问题,然后再向第三个学生问一个类似的问题,以此类推,学生有问有答,形成一个问答链,例如:

教师:What are you doing?

学生:I am writng.What are you doing?

学生:I am drinking.what...,..

这种方法可以创造师生互动和学生问互动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练习时可以使用同一个问题,也可以提问不同的问题。否则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

2.听写(Dictation)。

听写是一种简便而又广泛的教学方式,可用来复习字母、单词、句子、短文等。这是一种集听和写两种技能合二为一的语言训练形式。使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注意听写时语速不能太慢,要用正常的语速来读,按意群来停顿。一般情况下,只读三遍,第一遍要求学生只听不写,第二遍边听边写,第三遍边听边检查。否则,虽然学生能将句子或短文正确地写出来,但最终不利于培养学生听和写的能力。

3.找出特例。

这是一种适合用于语音和词汇的练习方式。

在小学阶段,语音与词汇占有很大的比例,用这种方法可以进行比较全面的练习。教师可以来用笔头和口头的形式给出一组单词,在这一组词中,有一个词的发音或拼写或词义不同于其他的词,要求学生找出这一个不同的单词。例如:many man can bag (第一个词的发音不同于其他单词)

cheese eggs oranges bread soap meat (第五个词的词义同其他单词不属于一类)

二、英文课文内容的介绍方法(Presentation)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介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向学生展示或解释新的语言内容和项目。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认识新的语言项目的运用、发音、形式和意义。对学生来说,主要是感知这种语言现象,以下将介绍几种课堂教学的方法:

1.使用母语辅助教学。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直接理解英语和运用英语。但是,教师使用的英语不能超过学生的语言水平,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教师使用的语言太难,学生听不懂,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所以在教一些抽象名词和不易用实物、图片和动作解释的语言现象时,最好使用汉语。汉语解释快捷、简单、省事。当然,不能过多地使用汉语。英语和汉语的使用原则是: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英语;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汉语。

2.利用实物进行形象化介绍。

使用实物进行介绍既方便易行,又直观形象,它能够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复杂的语言简单化。尤其对小学生来说,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十分有利于学生接受。实物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学生的学习用具――书本、纸张、钢笔、作业本、书包等,教室内的设备――黑板、桌子、椅子、门、窗户等。另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教室外搜集和购买一些实物,如:水果、食品、用具等。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04-02

实行高校本科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国际私法作为调整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冲突的一门法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以期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为我国培养处理涉外法律纠纷、既懂英语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部分高校都开展了国际私法本科课程的双语教学,但经过考察得知,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提高这门课程双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充分的教前准备: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巧设课件

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运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或运用全英文进行学科内容教学的一种形式,而运用全英文教学则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就《国际私法》课程来说,其体系庞杂、内容抽象、理论深奥,尤其是涉及世界不同国家的民商事法律冲突,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因此,做好充分的教前准备是取得有效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

首先,在熟悉教材方面,以笔者讲授的“涉外结婚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内容为例。在开课的前几周笔者便开始备课,不仅仔细研读了我校法学院订购的全英文《国际私法》教材,①而且还浏览了其他不同版本的中英文教材②关于该内容的编写,此外,还上网查阅了有关外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司法实践等,以作为我所使用的教材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补充和深化。通过仔细研读相关教材,这部分内容主要有:(1)什么是结婚,婚姻的有效性要符合哪些要件;(2)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包括哪些;(3)针对结婚要件的法律冲突,各国的解决方法,即各国的涉外法律适用制度是如何规定的;(4)我国关于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制度的相关规定,等等。

根据这些内容并结合教学大纲,笔者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了相关英文案例讨论题,明确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运用相关法律理论和法律法规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在了解学生方面,要弄清楚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的英文水平。双语课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英文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刚开始的几次课,笔者并没有意思到学生外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因而上课基本用全英文授课,包括中外法律法规和相关案例的讲解,同时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比如对某个英文原版案例的思考和解答,结果发现,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学生对提问经常无从应答,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用英文进行的互动更是寥寥无几,并且随机抽查课前的预习作业时也不太理想,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很好地预习。经过调查才知道,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的英文水平不高,因而制约了对全英文讲授内容的理解以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相互间的互动。笔者所带的是法学本科大二学生,90%以上的学生一般都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学生则在50%左右。在通过英语六级的学生中,还有部分学生的口语和听力处于中下游,等等。此种情形下,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能听懂老师的课并用英文进行互动,其他学生听课则非常吃力,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与之相伴,绝大多数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前预习英文作业也较为厌怠。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改进,比如,不用全英文授课,尤其是对某些法律专业术语和涉及中国的法律问题,尽量采用中文的方式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此外,在布置课前预习英文案例时,笔者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小组长由英文较好的同学担任,并且每组都分配几个英文较好的同学,以引领小组研习课外英文案例。在课堂上检查作业时,要求每组选一个代表用英文回答问题,等等。这种改进方式实施后,使国际私法双语课堂教学效果逐渐好转起来。

最后,在巧设课件方面,现在大多数教师都用PPT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但如果只是将书本内容照搬到课件上,对照课件读,则未免太呆板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并且还可能被学生视为有偷懒和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的嫌疑。所以,笔者觉得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授课内容,设计课的课型、流程、方法等。每一次课的课件都修改很多次,直到满意为止。在课件的整体安排方面,注意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把教学内容进行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点面结合的布局。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学习的时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第二,注意运用相关素材,以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在制作课件时注意广泛收集相关素材,包括中英文视频、音频和图片等,然后进行整理筛选,选择最契合教学内容的素材,实现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第三,注意课件细节方面的处理。比如,在讲授“涉外婚姻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问题时,第一章PPT的标题笔者特选了一张结婚的喜帖的图片;又如,在讲解内容时没有直接写成几部分而是通过一些图表的方式更直观的呈现等。这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使授课内容有声有色,生动鲜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增色不少。

二、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结合学科前沿

上课以来的教学经验使笔者明白,上一节课不难,上“好”一节课则较为困难。《国际私法》是法学本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体系庞杂、内容博大精深,即便采用中文授课,要想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也并非易事,而采用双语授课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科学合理地精选教学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科学合理地优化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是,既要突出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又能有机地和学科前沿相结合。

(一)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往往又同时是难点,对其能否准确把握关系到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讲透重点,破解难点,厘清基本点,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明晰,从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以“涉外结婚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双语课堂教学内容为例,教学重点是和中国的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关于禁止有医学疾病的人结婚的问题以及法定婚姻问题,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差异较大,实践中低于我国法定婚龄结婚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如,关于同性恋婚姻问题,各国的法律规定差异也较大,有的国家已经合法化了,有的国家如美国只有部分州承认同性婚姻,还有的国家不但不承认,甚至对同要判处死刑等。我国目前并不承认同性婚姻,但实际中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同,他们能否获得结婚的权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国在这方面和相关国家存在较大的法律冲突,等等。这些问题应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讲解这些内容时,除了教材上的基本内容外,还要进行一定的拓展,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观念、宗教等进行深入比较分析。

(二)要结合学科前沿

课堂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和拓展,对于内容陈旧以及实践方面没有新发展的内容不要进行过多的讲解,学生也没有兴趣听。要介绍本学科关于相关课堂教学内容的学科发展趋势和动态、科研情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仍然以“涉外结婚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双语课堂教学内容为例,在讲授“涉外结婚的法律适用”时,除了介绍外国的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发展外,还重点介绍和剖析了中国的最新立法和司法实践发展,以及相关的最新学术成果。当然,虽然是双语教学,但这部分内容使用的是中文授课,以避免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足而导致的理解上的困境。此外,除了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并结合学科前沿以外,教学内容要符合逻辑,不能碎片化,否则学生的知识不成体系。

三、换位思考:融生动性、多样性、实用性为一体

在刚开始讲授《国际私法》双语课时,常常为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苦恼。在苦恼之余,笔者开始换位思考:自己在大学期间,希望老师能够提供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换位思考或者说反思的结果是,笔者希望老师的课堂教学富有生动性、多样性以及实用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喜欢的和需要的,而呆板无趣和空泛的课堂教学则是学生厌怠的,这为改进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教学方面,学会换位思考也是教育的要义之一。总体上,应该使课堂教学融生动性、多样性、实用性为一体。

(一)生动性,主要指教学过程的生动性

由于《国际私法》课程自身的涉外性、庞杂性特点,即便采用中文授课,要想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动性都不容易,何况采用双语授课。针对这种情形,笔者采取了相应的完善方法。比如,在讲授涉外婚姻的相关法律问题时,首先在PPT上显示哲学家柏拉图和诗人泰戈尔等关于爱情的英文描述,同时插入人物图片,然后引用佛家关于爱情的经典禅语,并配以音乐等作为上课的开始,以期起到烘托课堂气氛的作用。同时,在讲授过程中还切入事先准备好的相关图片、电影视频、国外新闻报道视频、BBC新闻报道音频,等等,这些都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赋予教学内容极大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多样性,主要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传统意义上,教师讲课主要站在讲台上进行单向教授。在刚开始的几次课堂教学中,主要沿袭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逐渐发现该方法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笔者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常常导致学生目光呆滞、越听越困、无精打采等情形。于是,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内容及特点开始尝试采用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如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中英文案例,启发学生思考所蕴含的法理以及判案依据,并让学生积极讨论,实现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对原先的“站台”讲课方式也进行了改变,采用“站台”与“串堂”相结合的方式,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起到监督和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听(下转214页)(上接205页)课的作用。当然,还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借鉴有益经验:与同行进行充分交流,并取之所长

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可能更多地通过所在学校法学院举办的教学研讨会以及去听一些老师的上课等方式就课堂教学进行交流,由于次数有限,加之所听的课程都是法学范畴,在借鉴经验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对于双语课教学而言,由于所在法学院目前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很少,因而与法学院的同行很少交流。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情形下,笔者与其他学院从事双语教学的同行以及外语学院的老师们进行交流,向他们学习,取之所长,也有助于提高双语课堂教学效果。

(一)与其他学院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进行充分交流,取之所长

篇4

1 建构发展策略

建构发展策略是指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方法设计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一切从如何更好地建构学生发展出发考虑教与学的方法,一切为学习者未来发展服务。传统教学往往只重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的发展,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以传授为主,我讲你听,我灌输你接受,不考虑教学方法的智能训练价值、发展价值,不考虑学法指导。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指出:“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学习创造了一个最近发展区,那就是学习唤醒了内部的多种发展过程。”[2]也就是说,学习不仅是接收、接受知识,而主要是学习者内部心理机能产生的变化。学习的本质是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学的本质是引发最近发展区,是引起、唤醒和启发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教学应走在认知发展的前面,“只有跑到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3]当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家们普遍认为:必须使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教学应注重知识学习质的深入。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越来越揭示出教学要建构学生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方法设计就是考虑如何建构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以注重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更加关注开发和有效利用其智力表现价值、促进发展价值,关注提高其促进发展的有效性。近年来,诸如“发现法”、“抛锚法”、“探究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也证明,只有从促进发展出发设计的教学,才更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才具有更大的智力训练和促进发展的价值,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要从如何建构发展的思路展开,把“建构发展”作为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重要策略,作为方法设计价值取舍的重要标准。

2 重情激趣策略

重情激趣策略是指教学方法设计要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中的自豪、欢乐、惊奇和赞叹,进而感受到学习是满足求知欲的一种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效果。

传统教学历来赞赏学习是“苦作舟”,认为枯燥、苦学是学习天经地义的情结,看不到愉悦的情绪生活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因而,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不考虑情绪情感的激发调动。现代生理心理学和脑科学“脑功能定位说”揭示出情绪生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教学方法设计重视情绪生活提供了生理学依据。保加利亚心理医生洛扎诺夫认为:在学习中,理智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大脑左半球管抽象逻辑思维,右半球管具体形象思维,两者相协调才会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因此,当代教学方法正沿着苦学一会学一乐学的道路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学要承载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客观上要求学生必须保持较高的求知欲望和求知兴趣,才能适应学习,增强学习效率效果。当代,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情商”即是指包含情绪体验在内的人格特征,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的非智力条件。当今,更有人指出:情绪情感是启动学生成材的三大杠杆之一。国外流行的“暗示教学法”特别重视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它看成发挥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教学设计追求使学生在充满乐趣,没有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的良好状态下掌握大量知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收到了很好的促进发展的效果。我国广大教师提出的教学游戏、动手操作、趣题妙解、情境教学等等,使学生对学习兴趣盎然,从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因而也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所以,激起愉悦乐学的情绪是现代教学成功的经验。

更为重要的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纬度是情感目标。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科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学方法创新要注意加强教学的情感效果,重视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把重情激趣作为教学方法设计的重要策略。

3 学法研究策略

学法研究策略是指教学方法设计要重视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传统教学方法只重视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法研究和指导。教法设计所关注的是教师如何讲授,至于学生如何听、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听和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则很少谈到。教学方法单调、枯燥,效率不高,效果不好。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激增,社会正步入学习化社会。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教育理念。这要求现代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独立自学的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成为现代教学的新理念。人们逐步提出了自主学习、活动学习、研究学习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理论界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落实的研究,越来越注意到教法与学法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注意到学的方法对教的方法的深刻影响。因而,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重视学法指导。当今,各种有影响的教学方法,无不关注学法指导。如“发现学习”、“合作学习”、“尝试学习”等,都非常重视研究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研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通过自学、讨论、探究进行学习。所以,实施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要把学法指导作为教学方法设计的基本策略考虑,把学生学习中表现的思维紧张程度,思维水平和思维品质作为教学方法价值取舍的前提,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4 互动合作策略

互动合作策略是指教学方法设计要突出教学中各主体性因素的动态结合,突出师生、生生之间密切合作。在合作中学习,提高课堂信息的吸收率。在合作中发展,形成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以往的教学,过多强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对合作意识与技能的培养重视不足,养成学生片面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伴的利己倾向,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害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学派认为: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竞争一样,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合作是工作的核心,是竞争的基础。教学方法设计中利用师生合作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由此提高学业成绩、习得合作技能、增进同伴友谊、学会关心和理解,达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流行世界的“合作学习法”、上海育才中学探索形成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八字”教学法,就是合作性比较突出的现代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在有利创新的合作环境中进行。所以,教学方法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合作性策略,致力于为学生营造一种健康安全、民主平等、和谐愉快、合作竞争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

5 多元整合策略

多元整合策略是指教学方法设计,要注重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性组合,多法结合,互配使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十分复杂,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学任务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学过程应当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不能囿于某一种方法和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强调某一教学模式的统一要求,往往比较单一、比较呆板,不利于素质教育多重目标的达成。近些年来,国内外许多教育学者提倡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他们普遍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一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种教学方法的不足所在,反之亦然,各种方法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倘若能利用这种互补性,将具有互补性的方法互配使用,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在现有的教学策略上加上另一种新策略,其效果虽不能因此而倍增,但确能增加效果。”[4]当前,许多教育工作者尝试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借此扩展开来,探索出许多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美国教育学者嘎斯基提出的“合作掌握学习法”、前面提到的我国教育改革家段力佩等提出的“八字”教学法、以及教学法专家黎世法教授提出的“六单元教学法”等,都是多法结合、创新的产物。

为实现素质教育多纬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心态熟悉把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的最新动态,围绕如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性组合,实现教学方法设计的最优化。

6 个体适应策略

篇5

    (2)旁点。旁点也称曲点、侧点。它是指教师不直接点明怎样思考,而是间接的、从旁的、暗示的、曲折的进行点拨,或言在此意在彼的启发;或旁敲侧击的暗示;或迂回曲折的诱导;或在问题的峰回路转处巧设标志,使其洞天叠出、曲径通幽;或让学生从旧知孕育出新知的生长点;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找到与之有联系的相似点、相关点,受到启发,展开联想,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例如讲“血液循环”时,让学生回答“左心房连接的血管是动脉血管还是静脉血管?其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这一问题,当学生答不上来时,教师可采用从旁点拨的方式进行启发:“和左心房相连的血管的血液流向何处?它的另一端连接的是什么器官?这个器官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学生便会茅塞顿开,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篇6

葛军

(南京师范大学a.附属实验学校b.教师教育学院,南京210097)

摘要: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本然要求。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切实把握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执行规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把握“核心问题的教学”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达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有效教学;规范;核心问题;达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2-0058-02

追求有效教学,理应是教学的本然要求,现在似乎成为一个“新生事物”,甚至被奉为“创新”之口号,这值得警惕,不能认为只有新课改下新课改的人才能创新出“有效教学”这个词。其实,恰是新课改中存在着课堂教学有效程度受到轻视的现象,使得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出现了不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是趋于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局面。因此,我们分析了多年来人们在追求有效教学方面的努力方式,认为面对大市区域内(也可类推至全省区域内)前学习水平(即进入该学段前的)处于中下层次的学生,应紧扣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即自觉遵守教与学规范、实施核心问题的教学、时时处处追求较高的教学达成,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教学,我们经过六年多的实验研究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执行规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

规范是保持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规范,是实施课堂教学切实有效的基本保障。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反映,一堂课上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较好,但因学生学习规范遵守的程度较低,教师觉得课堂教学未能顺利开展,因而感觉此堂课多少有点可惜。由此,还会导致教师讨厌或放弃“差生”。当下,教学秩序和纪律已是教育领域频率最高的讨论话题…。

课堂有效,源于教师和学生对规范的遵守。有规范才有师生的空间;有师生的空间才有师生的创造性发挥,才有师生教学目标的追求与达成;而较高目标追求与达成,恰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体现。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要求不是空洞的说辞,而是具体的可操作性动作的达成。比如美国中小学生守则中的条例就是细化可操作的。

我们从教师的备课、课堂的教与学行为、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教师教学基本规范》和《学生学习基本规范》。《学生学习基本规范》从课前预习到上课听讲、回答、笔记、“三本”(练习本、错题本和课堂笔记本)、行为规范以及课后作业都对学生提出了规范要求,每节课都有督导人员对执行情况进行督察。《教师教学基本规范》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行为规范、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确保规范的实施和教与学的良好习惯的养成,采用全员参与、全员督导、全员促进的策略,来执行所制定的规范。学校督导、年级组、班级及学科教师组齐抓共促,做到及时反思、及时提醒、及时促改。经过坚持时时抓,日日促,学生由不自觉、有反复,进步到半自觉、少反复、互相纠,再进步到自觉但偶有反复,进而达到自觉营造氛围、自觉纠正的状态,学校逐步形成了执行规范的良好氛围,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创建了良好的环境。

二、把握“核心问题的教学”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教什么才有效,这个问题如今被热热闹闹的怎么教的讨论所掩盖,其实教什么才是本质的,然后,才是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从教学的历史脉络看,自古以来我国在教法上的研究就先于、优于西方,如今若能及时传承并发扬光大,不生吞国外的教学方式可能更为有利。因为国外的教学方式的文化背景与我国的文化背景不同甚至差异很大。至于教什么,姑且不说书本上内容的选择是否真的科学合理、适合来来,单就某阶段学习内容而言,这部分内容中基本问题是什么,从怎样的角度去认识这一基本问题,解决这样的基本问题运用怎样的基本方法,得到怎样的结论,这样的方法与结论可以用来处理同类或他类问题吗?所得的结论的反面又是什么情形呢?等等。这都是我们教学时应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笔者将其称之为“核心问题”,“它是在学科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长力的那部分问题(内容)”‘副。核心问题,亦如日本著名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先生认为的,学习者走上社会后,“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若培养了这方面的素质的话),会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3]。核心问题是以教材中的核心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规律、实验等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为“内芯”的。在把握了核心问题教学的前提下,辅之以适合学情的教法,就可以容易地、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必然是教核心问题,让学生掌握这样的核心内容。

那么,如何引导教师把握教学的核心内容呢?思路是加强研讨,积累自我认识,同时强化团队研讨的功能。首先,要求教师(尤其是新手)熟悉5年的高考题(或中考题),就每一个基本知识点,认识其在考题中出现的频率,从而理解与把握测试的要求与做法,这是因为高考(或中考)中基本必考的知识与方法必然是学科、学法及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的体现。其次,将考题归类,分析各自解答的共同点与/i帆妊?再次,分解出各自知识点在考题中的表现层次。山£后,就同一知识点归纳出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结方式,以及昕体脱出的不同方法的运用。据此,加以直接映照到教材·f.每仃课的内容的取舍及所可能达到的现实要求及未来要求,从而确定教材内容的呈现所应达到的层次。这就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的要求。

在上述教学行为完成的过程中,加强集体研讨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教师快速提升专业水平、达到高效教学的捷径。通过各自的理解,进行问题交流,形成供传承与光大的“备课纲要”,既可以澄清各自模糊的认识,又可以统一到认识核心问题教学的层面上,人人胸中有数,自然就能有的放矢,确保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基本的、重要的,其学习的难度是适宜的,其学习量也必然是适合的,其目标达成是清晰可超越的,学生学习心态是轻松自如的。不仅如此,为了快速地引导教师上台阶,我们邀请各学科的真正的高水平研究专家与教师对话,从根本上达到有效把握核心内容,确保他们能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三、教学达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

>

现在有这样一种认识,即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脚动起来了、口动起来了、手动起来了H1,就是贯彻了新课改的要求了,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任务了,至于学生掌握程度低,那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或本身前思维水平(即指进入此班、此年级前的)所导致的,肯定与教师的教学关联不大。这祥的现象表明:其一,教师对课堂所教什么肯定认识不清,更不用说认识到课堂教学应是核心问题的教学了;其二,课堂应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可是他们对学生的情况不能了然于心,这应该说是失败的教学。课堂是学生思维迸发、提升的场所,课堂教学应该遵从教学的基本原则,即课堂教学是思维的教学,也是高效率的教学。

课堂教学达成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否是“核心教学”;其二,绝大多数学生的基本概念、公式、法则等是否把握到位了,这些包括课堂上的练习、基本问题的解答和课后的作业的完成状态(非机械量的要求),以及作业题解是否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其三,学生对课堂上基本问题的延伸问题的思考程度。

为了让教师形成良好的课堂达成意识,我们构建了课堂教学达成度的公式。即:课堂上学生学会多少(以M表示)是课堂有效达成的主要考核指标,在此,必须考虑两个最为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选择的内容有效(用Ⅳ表示)吗?二是所用时间短(用r表示)吗?而肼=NxC,C为问题求解的准确率,于是,课堂达成的效应(即课堂达成度)可以用表达式表示:课堂达成度E=K×等,其中K为学习环境影响效应系数,教师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氛围等都会使系数友生变化。

为实现每节课堂教学都有较高的达成度,我们主要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第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以“生态”(学生学习的状态)为根本,学生是你的沟通者、达成者、成果者。

第二,加强团队研讨,共同确定不同层次水平学生针对课堂内容应达到的摹本学习成果,细化到解答具体问题及其所能反应的程度,等等为切实促进教师自觉贯彻课堂达成,需加强督导,惜导课‘;筻的更为直接的手段就是课下l~3分钟迅速抽测(或个别交流,或基本笔测一题一答,等等),引领教师形成在规范下抓核心问题、在核心问题下求达成的教学行为意识;同时也引领学生养成课堂上聚精会神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篇7

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指标的原则

地理教学基本功是一个内容广泛且具有学科特点的概念,它一方面包括许多具有各学科普遍意义的基本功 项目,另一方面也包含具有鲜明地理学科特色的内容。为了保证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的客观性,使评价切实起 到帮助广大地理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我们在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 价指标时,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导向性原则。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指标,要有利于贯彻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要针对当前 中学地理教师的实际和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评价项目与评价要点,突出评价的重点要求,以 便充分体现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在当前,特别强调对几种教学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这些基本技能在整个教学 过程中的运用,防止脱离教学过程孤立地去看教学技能的倾向。

科学性原则。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指标,要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系统理论作指导,按照地理教学 的基本规律和当前教师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项目及每个项目的权重系数,同时采用定性 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避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逐步实现评价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整体性原则。地理教学基本功是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服务的。因此,评价地理教学基本功要同地理课 堂教学过程的评价紧密结合,同时根据每项地理教学基本功在整个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分 配权重系数,以利于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可行性原则。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指标的确定,既要符合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要从本市中学 地理教师与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做到要求明确具体,方法简便易行,使广大地理教师都能看得懂、学得会、 用得上,从而有利于调动广大地理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地理教学基本功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水平。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评价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评价,是指对地理教师的某一项或某一类(如几项操作技能)教学基本功所进行的 直接评价。具体评价方法是地理教师通过一个教学片断或一项教学活动(如画一幅简略地图,写一堂课的板书 ,放映一组投影片或录像带,演示一组教学模型等),来展示其某一项或某一类教学基本功的水平,由评价人 员按照预订的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方案进行评价。例如,我们在1994-1995年北京市中学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 功竞赛中,就制订与采用了以下评价指标体系:

北京市中学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评价指标体系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权重系数

(1)三项教学任务的全面贯彻落实

1 总体结构 (2)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0.15

(3)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4)语言的科学性与严谨程度

(5)语言的逻辑性与流畅程度 0.25

2 语言技能 (6)语言的艺术性(直观生动程度)

(7)语音、语调和语速(说普通话)

(8)板书的科学性

3 板书技能 (9)板书的直观性、合理性 0.15

(10)板书的艺术性(工整、规范、美观)

(11)媒体选择的目的性

4 演示技能 (12)演示的科学性

(13)演示的直观性 0.20

(14)演示的规范性和艺术性

(15)绘图的科学性

5 板图技能 (16)绘图的直观性

(17)绘图的艺术性 0.25

(18)绘图速度与规范程度

从上表内容可以看出,我们制订的这个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明确,符合教育目标与地 理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又切合本市中学地理教师与教学实际,考核项目与考核要求明确具体,重点突出,完 全符合前面所说的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指标的四条原则。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将总体结 构与策略作为评价几项教学技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就避免了脱离教学过程来片面评价教学技能的倾向。在当 前一部分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对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改革地理教学方法又缺乏明确认 识的情况下,将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 。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评价,也可以用于对心智技能方面的教学基本功,如理解教学大纲、分析地理教材 、撰写教案、编制检测试题等的评价。具体方法是由教师提供文字材料(如教案、试题、论文等)由评价人员 按照预订方案进行评价;也可由评价人员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作口头回答,评价人员按照方案进行评价。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整体评价

中学地理教师所应具有的各项地理教学基本功,在整个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地理教师和整个课堂教学的水平。因此,对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 仅要进行专项评价,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应对其各项教学基本功进行综合整体评价。具体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地理 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来检测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水平。

从下表内容可看出,在这个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6个基本评价项目中,都同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们运用这个指标体系评价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就对中学地理教师所应具备的 各项教学基本功进行了评价。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第5项教学技能,就是对地理教师的语言表达、板书设计、板 图(板画)绘制和地图运用等操作技能方面的几项教学基本功的直接评价。其余几项教学基本功,也可通过这 个评价指标体系来间接地进行评价。例如,通过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第1项教学设计和第2项教学内容,就可以 对理解与贯彻执行地理教学大纲、分析地理教材、进行地理教学设计和撰写地理教案等项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 ;通过第3项教学过程,也可以对进行地理教学设计和撰写地理教案等项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通过第4项教学 方法,可以对选择与运用课堂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媒体和运用地理电教手段等项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通过第 6项教学效果,可以对教学效果检测和分析评议地理课的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

北京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权重系数 1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确定 0.10

(2)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安排

(3)地理基础知识教学的科学性 2 教学内容 (4)读图、填图和用图技能的训练 0.26

(5)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

(6)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因素的

发掘和教育观点的渗透

(7)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 3 教学过程 (8)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 0.22

(9)师生双边活动与教学信息的交流 4 教学方法 (10)认知方法的启发性 0.22

(11)组织教学的针对性

(12)教学媒体的选择及现代化教学

手段的应用

(13)教学语言的表述和教态 5 教学技能 (14)板书的设计和板图、板画的绘制 0.10

(15)教学地图的使用 6 教学效果 (16)课堂提问、练习和检测的安排 0.10

(17)课堂教学的反馈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对地理教学基本功的整体评价,主要是通过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而进行的间接评价,直接评价的成份 较少。但由于这种评价方法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过程的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更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和系统论原 理,因而更加符合科学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能够促进各项教学基本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学基本功的 综合整体功能,应该充分加以运用。

篇8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81-02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与主体-学生之间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度交流,将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传输的过程。从这个基本观念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有效性”是课堂教学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核心理念。就是从新课改这个教育改革方向来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使有效的信息课堂教学常态化”,这些涉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命题,也是当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发展和进步一个主要突破口和入手点。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实践。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注重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更需要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就再次强调了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基本原则。脱离了这个原则,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想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相关目标和相关计划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本文旨在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环节和主导思想这个基本角度,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命题”,做一个相对较为粗浅的思考。以期从现实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解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命题基本思路和简略目标。

1.信息技术教师应明确树立“有效性”这个基本观念,从教学计划设置和教学目标设定阶段,就真正落实“有效性”这个重要的教学原则。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同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样,是会分为几个重要的步骤来实施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真正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课堂教学之初就树立“有效”这个基本理念。所谓“有效”具体到课堂教学就是能够最为迅速、最为便捷的实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课程环节的设置充分注入“有效性”这个理念。同时注意关照相关学生、相关器材、相关硬件建设的基本状况,在现有条件下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能达到最大。

另外,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还应注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通过收集和整理课堂相关信息,才能对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更深层的了解。并在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样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初,落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这目标才能真正的得以实现。

2.信息技术教师应逐步锤炼自身的业务技能,培养自身较高的业务能力,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的教师首先要成为信息技术的专家。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基本功的锻炼上下大工夫、下大力气。对于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的驾驭能力、语言表述的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一些能力,要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培养和锻炼。切实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真正落实。一个教师的魅力首先来源于自身的专业素养,一个自身业务素养不高的教师,是绝对无法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落到实处的。

3.解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命题,应注重“学生”这个要素。“一切为了孩子”,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孩子,脱离了“学生”这个重要因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思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命题,归根结底还是注重好“学生”这个因素。把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条贯穿解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线。真正考虑到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过程中所存在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是掌握了课堂教学主动。这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一下子活了起来。教育的根本就是“人”,教育的对象就是“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说到底就是“人”这个要素的最大化体现。

同时前文提到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想真正做到应有的“有效性”必须在学生的实践这个问题上多做文章。在实践中让学生总结出知识、在实践中让学生锻炼出技能、在实践中磨合课堂、在实践中创建“有效”。在课堂教学之中应该逐步引导在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中,去加深对于信息技术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掌握。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的运用中去创新和发展。

4.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性教学模式的优点。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容易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点则是这种方法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学生的自觉性较高,信息技术的悟性较好,否则很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因无从着手而放弃探索、放弃自主学习的机会;或不安心于上课;或私自玩游戏,甚至去影响他人正常学习。

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性教学方法较其他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它更加突出了“自主”和“创新”,这里的“自主”,既有老师对教材的自主使用,也包含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而“创新”也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因材施教,对一些层次高的学生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如:指法训练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进行压缩,把节约下来的课时用在课外知识的补充上面,例如: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制作一些体育卫生健康小报、科技创新电脑画等。(2)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在综合知识的运用上出新出奇。例如:和音乐课结合,练习键盘钢琴,寓教于乐。

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性教学方法也更加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创新性”这个命题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他为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极具建设性的道路。

篇9

一、我国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概况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最终价值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通过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把握地理教学的现实状态,获得地理教学的反馈信息。据此,教师可以调整“教”的策略,学生可以优化“学”的方式[3]。从而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对课堂教学的科学管理。

当前我国中小学普遍使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经过几十年教学实践的不断检验和修正,逐渐形成的一个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结构以及教师教学基本功等几个主要方面的评课要求[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已克服传统教学评价的诸多不足,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学术界对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过分推崇,犯了非此即彼的二元论错误,课堂教学评价陷入了新的误区,使得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挣扎在传统与后现代的博弈中曲折发展[5]。在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过程中,最初的评价标准设计只从教师行为出发,强调教师的教,以教师教的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具体策略是依据课堂教学要素将评价指标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几个部分[6]。后来转变为同时关注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如等认为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把评价对象界定为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比较恰当[7]。但是,纵观国内学者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指标的地理学科特点不明显,评估指标大同小异。多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指标选取较为笼统,没有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设定,有的甚至可以适用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

2.评估指标较详细,评价要素较多。指标体系一般分为两级,各项指标的权重一般在10%以下。

3.重视地理教师活动的评价。我国中小学教师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教育信念:“教师的教”等同于“学生的学”。所以,课堂评价首当其冲的是教师的教的评价――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之类[8]。具体表现为,评价标准中所列的各项内容基本集中在教师方面,体现出对教的强调和重视[9]。

4.指标的直接可观测性不强。我国多数的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采用的是理论演绎方式,从好课应达到的标准出发,对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逐级分解,但最低一级的指标只是定性的描述,不是可观察的指标,容易导致不同的评课者对同一堂课的评价结论相差很大[10]。

二、高中地理课程目标要求及评价建议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对未来公民在学科教学中的总体素质要求,明确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伙伴、自主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评价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其激励与发展功能,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地理学习水平。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本着“生本化”的指导思想,结合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评价建议,笔者构建了一个全新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本体系密切联系地理学科特点,侧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对地理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构建该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评价改进课堂教学,以达到新课标的总体目标要求。

1.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保证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的基础。关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国内一些学者研究的比较透彻,值得借鉴,其主要观点为:普适性原则,明确性原则,简要性原则,直接可测性原则,整体完备性原则,地理学科性原则[11]。除此之外,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新的指标体系的构建中还应包括“生本化”原则,即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教师教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2.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参照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依据中学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以及教育相关政策要求,并听取了大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笔者采用理论推演法和目标分解法,推演出了高中地理教学评价指标(含评价要点)。(详见表1)。

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为教师、学生、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又可以分别归入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范畴,因此本评价指标体系将一级指标确定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两项。教师行为包含三项二级指标,分别为教师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基本功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是课堂教学评价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评价必备的要素,因为教学内容的正确、科学是一堂好课最关键的前提;教学过程主要针对的是教师方面的行为,从评价要点中可以看出主要反映的是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区别于传统的评价表,本评价表没有将教学方法作为评价指标单独列出,对其的评价主要反映在教师行为中。

学生行为是重点评价的内容,其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兴趣状态、思维状态和反馈状态三项。兴趣状态主要反映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状态是决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思维状态反映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状态,反映的是学生是否真正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学生的反馈状态即为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所发生的改变,反映的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评价的重点。评价要点制定的依据是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3.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

采用AHP决策分析法,分别计算出各级指标及评价要点的权重(详见表1)。但为了简洁和计算方便,各评价要点权重取近似值。经过一致性检验,各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4.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判方法

教师或专家在使用本课堂教学评价表时,评价要点权重仅供打分时参照,只对每项二级指标进行综合打分,满分为100分,将各项二级指标得分分别乘以各自权重相加得出一级指标得分,最后再乘以一级指标得分并相加,即为该评价人员对本堂课综合打分。如某位评价人员对本堂课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兴趣状态,思维状态,反馈状态的打分分别为86分,85分,88分,82分,80分,85分,则这位评价人员对本堂课的综合打分为(86*0.105+85*0.258+88*0.637)*0.325+(82*0.200+80*0.200+85*0.600)*0.675≈84.6分,最后将每位评价人员对本堂课的综合打分取平均值即为本堂课的综合得分。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学习效果无法在课堂上即时体现出来,或者有的指标不易在课堂上直接观察,比如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即在评价理论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评价对象的有关资料,经过比较分析做出判断。

篇10

教学管理的优化是语文教学育德的有效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反馈和改进。虽然从常规来讲,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包括“课文的导入语”、“词语教学环节”、“教师范读”、“课堂提问”、“课堂中的组织讨论”、“课堂中的评价”、“课堂结尾的处理”等一般环节,但它绝不是机械地灌输,而是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的,即不仅要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是思想充盈的精神活动过程,而且要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是体悟情感的审美过程。为此,语文教学管理的优化必须超越管理的环节性和控制性,体现管理的伦理性,即灵活性和激励性,为学生的思想充盈和情感体悟服务。

篇11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内容可涵盖两方面的:课堂教学任务及课堂教学评价,从这两方面详细的论述了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效果。

一、课堂教学任务

课堂是实现培养目标,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室或场所。

课堂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

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

课堂教学的任务是实施教学计划,即按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培养能力。具体讲,就一堂课来说,是向学生传授某门课程的某些知识点以及培养学生某方面的具体能力。要以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为目标。课堂教学任务要由师生共同来完成。

明确课堂教学任务是授课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下面我将详细的论述课堂教学有关这两方面的内容。

二、课堂教学对授课者的基本要求

要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授课者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明确所授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明确所授课程与前后修课程的关系;

?熟练掌握所授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扩展内容(包括前沿动态信息);

?明确一堂课的具体任务――知识点与能力要求。

除此之外,授课者还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心,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总之,良好的教风是完成好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

对于授课者必须先要了解教学计划。当接受一门课程的讲授任务时,了解班级的教学计划对授课者是必要的。通过该教学计划,授课者可以得知:

?该班级的培养目标――从而把握该课程讲授内容的深浅,即确定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多少;

?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明确该课程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

?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以及相应的培养能力;

?选用教材和参考书――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现状与发展前沿。

授课者想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准备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新鲜的活水。于是要求每一个授课者要认真备课,博览群书,才能准备好这桶鲜活水。

三、课堂教学对学习者的基本要求

除了对授课者要求之外,课堂教学对学习者也有一些基本要求,学校里,课堂教学的学习者是课堂上的众多学生。教学任务要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要完成好课堂教学任务,学生应当做到:

?掌握本门课程需要的前修课程内容;

?明确本堂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重点与难点;

?带着问题听课。

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不要像看戏那样只是带着耳朵和眼睛来听课,把自己当做知识的容器,要主动思考消化知识,敢于提出不懂的问题,敢于积极像难点做出挑战。相反的,如果学生厌学,甚至拒绝接受知识,老师讲的再好,也是枉然。“牛不喝水强按头”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说学风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也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培养良好学风是一所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具有良好学风和学习氛围的学校才是人才成长的真正摇篮。学风重在养成,需要所有老师的关注和培养。

四、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众说纷纭。我以为,其核心应为如下两点,即:

?有效性――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多少(即信息量大小)

?可靠性――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正确性(即信息的保真度)

有效性与可靠性是评价通信系统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我以为,也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指标。因为课堂教学模型本质上可以等效为一个信息传输系统。下面给大家一一说明:

1、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堂课的时间一般为40min(也有45min与50min的)。如何在一堂课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最佳化,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与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效率最佳化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百分之百实施计划,而要因材施教。一定要看学生的基础与接受情况:不够吃,可以增加内容;吃不了,则要减少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时调整教学计划是必要的。这与不按计划或者无标准的自由化教学是有本质区别的。

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与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包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熟练程度、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是长期学习研究累积出来的。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知识更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板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课堂的管理驾驭能力、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先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能力等等。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样需要学习与积累。要向同行学习,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同时要结合实际潜心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积累。能力因人而异。不是所有能力都可以经过后天努力而获取有的。因此,教师职业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

2、课堂教学的可靠性

保证课堂教学的可靠性――即保证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正确性。为此,教师需要:

?真正弄懂所讲授的内容;

?没有弄懂的不要讲,不明白的不凭猜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