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09:09: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调研的流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是为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学生开设的重要必修课程,但在某些学校中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偏差。“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但在一定程度上实践教学环节更是该门学科教学的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目标是为了增强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文科专业学生实现人文教育与应用能力的有效统一,可以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完成工作,还可以促进学生实现创新思维的增强。
1.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中待解决的问题
(1)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于理工科学生完备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课程还没有制订出较为成熟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学科内容纳入到学生专业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去。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内容为范例,结合该门学科的特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效对接,与社会就业创业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相结合,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2)构建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实验教学体系。为提高“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相关教学人员就必须构建出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实验教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细致统一的规划,对每课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安排相应的研究实验,同时根据课程中连贯的知识安排重点实验,并需要保证该门学科至少有4~6个重点实验项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中的“量表制作和问卷设计”就可以作为重点实验进行安排,在课程实验的安排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实验中的各项内容做好统一的规划安排。
2.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中思路方法
(1)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思路方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应该重点突出其专业性,这是其有别于一般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在相关教师进行实践安排时需要将实践活动与课程内容进行广泛的联系,严格贯彻学科的教学目标安排,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认真仔细的调研,并在完成后写出完整的社会调研报告,并由教师进行检查和批改。在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师还可以在课程规划中安排专业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一定学时的专业实践课,并要求学生上交具有质量的实践调查报告。另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作为一门系统性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完善的案例为学生进行剖析讲解,常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包括引导性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案例等。在讲授课程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应督促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调研,其中包括校内调研、社会调研、企业调研或假期调研等。
需求分析和人才培养特点
社会的人才需求有特定的结构。人才是分层次的,而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应是一种金字塔型,社会既需要博士、硕士,更需要大量的高职毕业生来进行一线的操作和管理。而目前的部分高职毕业生由于培养体系、培养模式、自身主客观因素等问题,不能达到社会生产对高职学生的要求。
成功的高职教育应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在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具有恰当的职业发展能力。为此,要以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注重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达到学校学习和社会企业需求的无缝接轨。这就要求有科学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运做模式,来保证以上目标的达成。
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原则是:从社会定位开始,到社会检验结束后再循环。高职专业改革应从详细的社会调研开始,在对专业的社会应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找出适合专业学生的社会应用点,即专业的社会岗位定位点。在确定了专业的社会定位后,应确定针对特定岗位的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定位和核心能力确定后,就可以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课程体系规划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决定了教学实施能否达到定位的要求,在高职学制压缩的形势下,主要考虑了模块化、模块衔接控制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确定的情况下,专业实施可以开始,此时应充分考虑课程质量监控及评价反馈体系,此体系充分考虑对师生的人性化管理和科学自反馈机制。最后,在学生毕业环节上,充分结合社会企业实际进行相关考核,确保合格毕业生进入社会以及对专业定位、课程体系的再反馈。这样,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构成了一个开放的自反馈流程。我们已在学校实验,初步效果非常好。流程图如下。
三、专业社会定位
专业的社会定位和针对特定岗位的专业核心能力定位是专业改革的起始点和决定点。错误或不恰当的社会定位易造成专业的彻底失败。专业社会定位可分3步走:
1.专业社会调研。对专业的当前前沿技术和理论、专业的当前技术应用情况、专业产业发展情况、专业在本地区或周边地区的应用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除专业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外,调研队伍一定包含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的当前应用实际和发展趋势的把握往往比学校人员更实际。包含此类人员的调研队伍其调研结果可靠性一般很好,反之则不然。
2.岗位社会调研。在专业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校企人员进一步结合学生实际能力现状,社会实际岗位需求,对专业所对应的社会岗位进行定位。
3.专业岗位定位和核心能力确定。在以上调研的基础上,校企人员共同对专业岗位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校企人员共同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是对岗位要求的正确反映。
四、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规划是专业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在专业社会定位和岗位定位完成的情况下由教学人员完成的,它决定了教学实施能否达到定位的要求,在高职学制压缩的形势下,主要考虑了模块化、模块衔接控制的课程体系。
1.模块划分。专业课程划分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自成体系,使学生具备某项社会所需求的专业能力,模块内课程按实际需求组织先后顺序或并行顺序,原则上集中在5个月之内完成,课程不再考核,模块结束后统一考核。
2.模块衔接控制。模块按社会应用层次从初级到高级递推,前一模块的考核原则上由后一模块的教师负责,如果考核发现模块教学有问题,前一模块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段内进行整改,如果考核模块教学没有问题,不合格的学生应重新学习此模块,直至合格为止。最后一个模块作为毕业考核模块,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任何一方考核认为不合格的学生都不能毕业。
未成年犯罪问题,现已变成全世界需要共同去面对的严重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民族或国家的未来。现今,未成年人犯罪已经赴、环境污染的后尘,成为了世界第三大公害。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我国未成年犯罪持续增长的势头丝毫不减,并且该方面的问题已变得尤为突出。
一、基本情况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城市,在青海省也是最大的城市,城东区位于其东部,被称作是西宁市的东大门,城东区生活着二十一万多人,其是以汉族为主,以27种民族共同聚居的区域,其民族构成及民族问题十分突出,其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也亟待解决。
未成年人因其特殊的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刑法将其列为一类特殊人群予以保护,对未成年人适用非监禁刑有很多优点,首先体现出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精神,其次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树立起重新做人和重新生活的信念。特别是在西宁市城东区这样一个民族聚居地区对未成年犯罪问题更需要小心谨慎地处理,不然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各民族的团结。
近些年来,自从2010年底开始,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处遇方式在全国31个省、市、区广泛开展以来,全国多数法院为了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对其大量适用非监禁刑。
二、调查目的与方式
为了使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有所下降、发现非监禁刑与社区矫正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因此笔者对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用查档及个别访问的形式对未成年人非监禁刑与社区矫正衔接现状进行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对该区域的未成年人犯罪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调查数据汇总
西宁市城东区2013年1月初至2013年10月底共有41起案件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共涉及未成年犯罪人67人。其中最后被判处非监禁刑的共有41人,占到总人数的61.19%。高发案件的案由依次为抢劫、盗窃、故意伤害、、贩卖、抢夺及非法拘禁七种。其中抢劫案20件,占案件总数的48.78%,盗窃案9件,占总数的21.95%,故意伤害案7起,占总数的17%,抢劫案2起,占总数的4.87%,贩卖、抢夺及非法拘禁案各1件,占总数的2.43%。
在这41起案件中,有共同犯罪案件27起,占总额的65.85%。在此其中涉及汉族人数22人,占被判处非监禁刑总人口的2.4%,涉及回族人数15人,占总人数的36.58%,涉及藏族人数3人,占总人数的7.31%,涉及回族人数1人,占总人数的2.4%。
对上述调研数据中的67个需要进行社区服刑的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中不存在文盲的情况。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员有8人,占到总人数的11.94%,其中无职业7人,占总人数的10.45%,有职业的为1人,具体职业为农民,占到总人数的1.49%。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有32人,占总人数的47.76%,其中无职业17人,占总人数的25.37%,还有15人为在读初中生,占总人数的22.39%。高中在读生或中专生共6人,占总人数的8.96%。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从上述调研得出的数据可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具有初中文化的未成年人占据犯罪主体的大多数,占到总人数67人的47.76%,可见初中阶段对于未成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二,暴力型犯罪在西宁市城东区未成年人犯罪中占多数,比例为57.14%;
其三,西宁市城东区对未成年人判处非监禁刑的比例为61.19%,与欧美等国家非监禁刑的使用率达到70%以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该适用率还有待提高;
其四,西宁市城东区适用非监禁刑的刑种过于单一,主要都是以被判处缓刑为主,对其它种类的非监刑的适用率较少,呈现出缓刑一边倒的态势。在上述调研的41起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案件中,只有1件是判处管制的,其它的全部适用缓刑,缓刑使用率达到了97.56%。
(二)从西宁市城东区未成年人被判处非监禁刑后到未成年被告人到其户籍地或社区矫正机关接受矫正的这一段过程来看,存在着以下三点问题
1.审前社会调查衔接存在的问题
审前社会调查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刑事案件后,对有可能被判处非监禁刑的被告人,经被告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住地的社区矫正机关对个人、家庭等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向人民法院提出是否建议对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的意见,并提交相关社会调查报告的活动。
但在实践中常常会出现有关时间的冲突问题。即审前社会调查的时间与审结案件的时间相冲突。在审前社会调查实施办法中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刑事案件后一周内,向被告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住所地的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发出审前社会调查函并附起诉书副本,社区矫正机关的全部审前社会调查事项必须在三周内完成。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对有可能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被告人都能够做到在规定时间内向被告人户籍地或住所地的社区矫正机关送达审前社会调查函并附起诉书副本,但问题就在于社区矫正机关经常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其工作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人民法院,因此就会影响人民法院按时开庭,使案件无法在审理期限内及时结案。有时关于有可能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案件,案件事实清楚,未成年被告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时,人民法院基本上都会依法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但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只有20天,则会产生审前社会调查报告与人民法院结案相冲突的情况。
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对于那些未成年被告人的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不在西宁市的,会采用邮寄的方法将审前社会调查函并附起诉书一并寄至当地的社区矫正机构。但是由于社区矫正工作不统一的机制,为社区考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西宁市城东区各司法所的人员配置及办公条件十分有限,若在一个共同犯罪的案件中同时存在需要对多个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审前社会调查的话,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与此同时,考察机制没有法定的固定形式,这就对从事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要求很高,要求司法工作人员边工作边学习地进行社区矫正工作。
未成年人被判处非监禁刑,去社区矫正机构接受社区矫正,但社区矫正组织由于缺乏资金,工作机制不固定等问题,对判处非监禁刑的罪犯,缺乏有力的监管条件,对于违反缓刑、假释、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等规定应当执行收监的,会导致有关机关相互推诿的现象出现。
2.各职能部门衔接存在的问题
各职能部门的衔接也可称为是入矫环节各部门的衔接,是指有关部门根据规定将与社区矫正条件相符合的罪犯及相关法律文书向社区矫正机构移交的活动。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进行衔接的部门众多,既存在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与司法局的工作衔接,又存在司法局与司法所的工作衔接,还存在着其他相关部门与派出所之间的工作衔接。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社区矫正规范性文件中对社区矫正各参与单位的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安排,但对其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流程规定不明确,会造成有关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呈现出消极怠工的状态。而社区矫正机关又受其职能的限制,其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其组织协调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最后就演变成了由社区矫正机关单独奋斗的局面。
3.矫正对象衔接存在的问题
矫正对象的交接包括两种方式,即直接交接和间接交接。直接交接是指人民法院在对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且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犯进行当庭交接工作,对已羁押的未成年犯在看守所内进行交接工作。但是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不会通知社区矫正机关到法庭或者到看守所内进行直接交接工作。在间接交接的过程中,西宁市城东区的未成年矫正对象主动到司法所报到的情况还是不错的,一般不会导致脱管或是漏管的情形发生。
五、完善紧密联系西宁市城东区未成年人非监禁刑与社区矫正衔接工作的建议
(一)适当放宽未成年人适用非监禁刑的标准
西宁市城东区对未成年人判处非监禁刑的适用率达到61.19%,与欧美国家的70%以上适用率的标准还是存在着差距。我国刑法并没有把未成年和成年人判处非监禁刑的标准有所区别,但是笔者认为,由于未成年人的年龄较小,心理发育不成熟、较容易得到矫正等原因,对未成年人予以适当地放宽适用非监禁的标准,使其在矫正后能够更好的回归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加快有关社区矫正方面的立法,从法律方面直接解决后顾之忧
社区矫正作为是一种惩罚犯罪的处遇制度,必须要有法律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持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了社区矫正制度,标志着该制度的正式建立。但是对于公、检、法等其他部门如何积极参与到社区矫正的工作中去,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完善相关的立法时,需要把各职能部门的衔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规定到其中。
(三)加强建设网络,从技术上解决衔接问题
针对审前社会调查难,异地调查不方便等问题,应加强建设网络,建立起社区矫正的信息网络,使得数据能够形成资源共享、高效传输。在这其中尤其要重视各职能部门的网络连接问题,用网络化的手段来防止一些不必要的疏忽。
(四)加强队伍建设,从人事上解决衔接问题
二、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已形成一定的模式,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会计大作业、军训、教学实习(行政)、社会调查、专业实习(行政)、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在时间安排与衔接上,会计大作业与军训安排在第二学期暑假的实践周阶段,时间长度分别是1周、2周;教学实习(行政)、社会调查安排在第四学期的教学周阶段,其中教学实习结合秘书学、公文写作等课程进行实习,社会调查结合城市管理与实践考察等调研活动进行,时间长度分别为4周、2周;专业实习(行政)安排在第六学期,有60小时的上机时间,结合电子政务、政府管理流程进行实践性工作;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安排在第七学期的教学周阶段,为毕业论准备,时间为两周;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的教学实践周,时间分别为16周、4周。为了全面了解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情况,梳理出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计划相互脱节的矛盾与问题,本次采用调研问卷的形式,由同济大学实践教学课题组、教务处联合开展,对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学院已经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比如建设经济与管理学院综合实验室,在制度上加以保障等,这些因素在宏观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起到了推动作用。学校作为管理层,是改善实践教学效果的外因,关键是实践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由于“重学轻术”的思想,教育历来重理论、轻实践。有些教师还没有产生对实践教学重视的思想,依然认为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导致在实验、实习过程中的责任心不够。学生方面,虽然意识到实践教学对提高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落实到实际中,仍不清楚各项实习阶段的目的和内容;还有学生抱有功利态度,只重视与成绩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实践教学对综合成绩影响不大,未能正确对待实践教学。
摘要:随着快递服务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实用型快递专门人才需求旺盛。文章在速递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与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给出了速递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案例,详细描述了专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关于快递服务与管理方面的行业标准分析、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速递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旨在为高职院校培养快递专门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 :行业标准;速递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76-03
2012年,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速递服务与管理专业被列为高职高专目录内专业,该专业面向快递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快递人才的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速递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成果还很少。
近几年,随着快递服务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实用型快递专门人才需求旺盛。国内的一些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看到了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势头和对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的现状,开始设置快递人才培养专业。但由于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很少,多数学校又缺少与快递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对如何设置专业课程感到十分困惑,致使快递专门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笔者拟详细介绍如何构建与行业标准对接的速递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期望对高职快递专门人才培养提供一点启示作用。
与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
与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是:首先通过企业调研明确专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及主要工作内容,然后收集分析邮政管理部门出台的相关标准、业务产品种类以及生产作业规范,根据行业标准和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明确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由学院教指委和企业专家共同讨论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依据工作领域的岗位工作任务及作业流程,转化设计学习领域的教学项目和任务,将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运作规范融入到教学任务中,开发项目式专业课程。总之,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做到行业标准入体系,行业标准入课程。
在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还要保持人才需求调研的常态化,即利用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教师下企业实践进行调研、利用企业的在职培训班进行调研、利用行业协会会议调研、利用每年学院的招聘会调研以及召开毕业座谈会调研企业用人要求,持续关注新的行业标准的出台和修订及企业生产作业规范的出台和修订,及时优化课程设置以及改革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要求相对接。与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如下页图1所示。
(一)快递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
快递专业岗位群分为首岗和晋升岗。首岗包括快件揽收岗、快件投递岗、内部处理岗、呼叫中心客服岗、业务营销岗;晋升岗包括快件查验与质量检查岗和基层管理岗。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二)快递服务与管理行业标准分析
近几年,国家邮政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快递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标准、法规和规范,经过梳理,找出在速递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可参照的内容,如表2所示。
对标准和规范中要参照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出关于快递生产环节、快递操作规范、快递服务标准、快递从业人员、快递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规定,根据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快递岗位群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梳理出快递岗位的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如表3所示。
根据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为应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如下页表4所示。
(三)与行业标准对接的速递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快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专业教指委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构建速递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快递生产作业能力、快递业务营销能力、快递企业基层岗位管理能力构建,根据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将各项能力分解为基础能力培养、核心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拓展能力培养和就业能力培养5个阶段进行打造,如表5所示。其中,国内速递生产运作、国际速递、速递业务与经营、速递大客户开发、速递管理信息系统、速递物流法规实务为专业核心课程,关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培养目标及课程开发案例将在后续文章中进行介绍。
结语
快递是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和大众服务需求的变化以及快递生产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快递业务品种和服务标准将会不断调整,生产作业流程和作业规范将会不断优化,企业用人需求也将会产生变化,作为培养快递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要紧密跟踪快递企业的发展,持续关注新标准、新规范的出台,及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雯,董绿英.高职院校快递专业发展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13(7):29-31.
[2]董海芳.浅析快递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69-72.
当前,全国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上都下了很大工夫,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更高标准的角度来看,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要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流程,以为增强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阶段在教学管理上有着不同的要求,它们一起构成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管理流程。
一、准备阶段的管理
(一)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保障实践教学环节沿着预期方向正常进展的控制要素。确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的初始环节,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首先应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理论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即要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总目标而设立,并根据实践教学自身的特点和相应规律,确定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分别要达到的要求。在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各种目标之中,培养大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是根本性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其他目标都要围绕这一根本目标而确定。
(二)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
有了宏观指导性的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还不能进入实施环节,实践教学实施之前还需要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而使教学目标分解为明确的任务,师生在接受了明确的任务之后才能开始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教学计划是实践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确定教学目标的下一步就是制订教学计划。制订有效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教学计划的内容大致包括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任务的分解,学分学时的安排,时间地点的明确,人员构成的安排,考核评价的规定,奖励表彰的办法,等等。
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
(一)四种基本实践教学形式
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及长期的实践经验,我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致分为社会调查、比赛活动、公益活动和教育基地等四种基本形式,这几个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各种形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如下:其一,在社会调研这种形式的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分组,提供选题,确定调研题目,讲解调查问卷设计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操作程序,以及掌控调研的进展、定期收取小组活动原始材料和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等等;学生的任务是进行选题、讨论、设计问卷、开展调查、撰写报告,等等。其二,比赛活动形式的实施过程大致包括由每个班级推选出一名代表组成活动筹备小组,对比赛进行宣传、动员和协调,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门则要负责聘请评委、组织评审和评优表彰。其三,公益活动形式的实施过程中大致分为选定主题、开展活动、进行总结等步骤。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在活动结束后上交活动原始材料(活动的照片、车票、所在单位领导的意见等),撰写活动感想并进行经费报销;创作性的公益活动组还要进行作品创作、组织排练,任课教师组织不同班级的交流汇演及评优评奖,等等。其四,教育基地形式的实施过程大致是,任课教师负责前期联系、经费落实、时间安排、分组并指定负责人、提出参观要求,等等;学生负责人负责后期联系,根据经费选择交通工具,组织本小组进行参观活动;活动参加成员应遵守活动要求,撰写观后感并上交。
(二)实践小组的组建和监督
实践小组是大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实践小组的功能和作用,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关键要素,我们对此进行了单独分析。其一,实践小组的组建。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应以自愿为原则或者由老师编排,按小于10人的规模来组织小组,并由小组自己推举组长1人。实践教学小组原则上不跨学院组织。其二,活动主题选择和活动计划制订。实践教学活动主题的选择,以实践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规定的基本命题和要求进行申请。申请前小组成员应就拟申请的课题进行研讨,分析从事该题目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形成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和分工,联名书面提出申请。每种实践教学形式之中同一活动主题原则上接收不超过2个实践小组,且这2个实践小组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指导教师从各小组提交的申请材料中择优选择,保留合理的选题,去除不合理的选题,这样就保证了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三,集中辅导、过程指导和小组研究。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任务开始之初就要详细介绍好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程序性规定及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形,并在任务进展期间灵活安排集中辅导,听取实践小组有关工作汇报,进一步落实工作计划安排和小组分工,还要与各小组一起研究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有关建议或思考,并记录在案。实践小组原则上应由组长参加指导教师组织的集中辅导,并由组长在小组活动中传达。其四,实践小组的集中活动。实践小组可以采取成员分头活动的做法,但仍要保持一定数量的集中活动,例如,可以规定每一小组集中讨论或研究的次数不得少于4次等,在小组集中活动中成员轮流担任讨论记录工作。在进行讨论或研究时,成员应事先准备书面发言内容或发言提纲。其五,实践小组总结和交流。小组总结或研究报告应通过小组内的讨论,适当加以任务分解,由各成员分别完成,并由一人加以统稿。在提交小组研究报告前,应通过小组总结的方式,系统审阅拟提交的报告,同时形成小组成员自评分并分别签字确认。小组总结或研究报告提交后,指导教师应尽快审阅并进行讲评。
(三)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控制
在实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时间控制和进度安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了科学的进度安排及合理的时间控制,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的顺畅并最终完成任务。根据我们的经验,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控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其一,在教学第一、二周,教师向学生布置实践教学任务,讲解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组建学生的实践小组,进行初步的活动内容和主题的选择。其二,在教学第三周,各实践小组最终确定活动内容和主题选择。其三,第四、五周各实践小组确定本小组的实践计划,教师在此过程中至少要集中指导两次,各实践小组至少要集中活动一次。其四,第五周至第十周是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指导,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并要注意保留活动的信息或纪律,各实践小组在实施过程中至少要集中活动两次。其五,第十一、十二周,学生进行总结汇报,教师评定成绩,开展总结表彰等。其六,第十三周、十四周,教学管理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门进行实践教学的评估总结等收尾工作。
三、总结阶段的管理
(一)考核评价的基本流程
一般来说,课堂中的理论教学看重的是期末考试成绩,与之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更侧重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整体表现的认定。每门实践教学课都应成立实践教学考核小组,组长由各门课教研室主任担任,考核小组对每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应制定相应的考核表,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考核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社会调研形式主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任课教师可从调研报告的分工和日常考核记录之中考察各组成员的表现;对于调研报告本身的考核评价也同样重要,考核小组要对所有报告进行总体检查,对拟评优的报告还要进行专门检查,以为最终评优评奖和表彰活动做准备。公益活动形式侧重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和各种能力的考核,这可以以教师本人在带领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中的观察为依据,也可以学生参加完活动的口头总结汇报作为依据,还可以把接受公益的人或家庭的评价作为依据,而纸面的活动总结一般来说只是一个参考。总的来说,对学生的考评要坚持实践课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规范、合理、客观、系统、多元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促使教师认真教学,学生认真参与,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实际成效。
[基金项目]财政部2016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团队”(0003016188)
[作者简介]欧进锋(1989—),男,广东高州人,硕士,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2-0259-03[收稿日期]2019-12-23
近年来,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呈现出新特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以慕课、微课、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法为代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学方式现代化、网络化的特点,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层次。顺应“互联网+教育”时代潮流,教师通过网络渠道或智能教学工具,在智慧数字平台上精准教学,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教学覆盖率。但是,无论教学形式如何创新,其核心目标仍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创新优化,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用实践能力等目标。在此背景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统计学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1]。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复杂世界的重要工具,凡是有数据的地方,均有统计学的用武之地。统计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断地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为多学科提供重要分析工具,在如何有效地甄别、提取有价值信息领域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但是,在统计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部分同学先入为主地认为统计学难学、难懂,自己未来不从事数据统计工作,与其花大量时间学习统计学,不如学一门专业技能。深入研究发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统计学产生畏惧心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课堂讲授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难以与教师实现交流共鸣。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提高对统计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成就感与喜悦感,对于提高同学们综合能力、培养统计思维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早年著作《江村经济》为例,重点剖析典型案例教学法内涵与优势,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对实践结果评估与反思。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一是统计学基础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统计学课程涉及较多数学知识,公式较多、难度较大,加之部分学生是文科生,数理基础较弱,这无疑也提高了统计学学习难度。尽管经管类专业学生都开设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但学生对数理统计知识掌握程度不高,难以理解相关统计公式,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部分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性不强,既不预习又不温习,课堂上一次、两次听不懂后,就可能选择放弃了。
二是教学内容整体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目前,统计学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整体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度不高、知识跳跃性较大,尤其体现在统计方法与统计方法理论的结合度不高,例如“最小二乘法”内容的讲授,教师仅是简单进行运算教学,但对于运算背后的原理介绍甚少,学生难以知其然,也难知其所以然。另外,统计学教学存在重基本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与专业契合度不高,由于缺乏具体专业领域的实践,学生更难掌握统计技能或锻炼统计思维。
三是教学方法单一,案例式教学较少。统计学教学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主要是通过黑板或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是知识被动接收方,对知识理解仅停留于认知层次[2]。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过于单调,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缺乏情景性,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地将所学内容迁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统计学涉及理论和公式较多,理解难度大,如果仅采用传统单向的讲授方式,学生很难掌握公式和理解其中经济含义。
四是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统计学为专业必修课,通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题型包括单项、多项、判断、计算,考核内容侧重统计学基本公式、原理等内容的测验。这种考核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开展实地调查、撰写调研报告等应用能力的评价。相反地,在这种评价指导下,学生可能只需要期末考试周对知识点进行重点突击强化,就可以通过考试,甚至能考取较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这种考试文化会在不同年级间流传,影响下一届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
二、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优势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是一种以典型案例为基础,具有较强实践性、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案例内容,组织学生围绕案例内容进行积极讨论,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一般而言,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
教学案例源于具体社会实践,又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程度[3]。对学生而言,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可以把枯燥的理论内容具体化,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探讨理论的来龙去脉,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知识体系的螺旋式交替上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师而言,案例教学是一個不断学习、不断打磨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效果对教学组织方式、案例素材等内容进行总结,尤其是更新丰富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素材和案例库,将实践经验升华成为一般性教学理论,从而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学生是知识被动接收方,缺乏学习主动性,对知识理解仅停留于认知层次;而案例教学实践中,学生是案例探讨的主体,学生需要根据案例具体场景,针对具体问题独立主动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汇报。教学方法的转变把枯燥乏味的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下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教学材料内容较多且有一定难度,基于不同的维度,对于同一个研究问题存在多样的解决方案,需要对不同方案进行权衡比较。案例教学要求,学生需要在熟悉案例材料的基础上,查阅更多相关资料,对研究问题形成整体认识,组成学习小组对研究问题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总结讨论结果,设计最优解决方案并形成总结汇报材料。同时,案例教学法倡导不同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激发小组主动学习、集各成员的智慧成果,进一步提高案例研究质量。自然而言,在案例研究学习中,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统计学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组织实践
传统统计学课程教学侧重数学公式的推导,忽略对学生经济学直觉或经济现象感知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统计公式,不理解公式背后具体统计学意义。统计公式只是分析工具,影响研究成果质量的关键是数据,实地调研是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关键环节[4]。《江村经济》是先生根据自己20世纪30年代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做关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资料而形成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如何做社会调查、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实践意义[5]。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专著,是根据对中国农村实地考察写成,旨在说明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刻画了20世纪30年代内忧外患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作者通过实地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大量原始数据,并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形成调研报告。文中数据丰富、研究内容详尽,向读者呈现了一幅农民社会生活的画像,是研究学习实地调研的重要文献。因此,本文以著作《江村经济》为案例,通过问题导向型方法引导学生精读文献,深入了解如何开展社会调查、收集数据、撰写调研论文,并以小组形式形成汇报材料开展课堂讨论。
(一)理解案例材料内容
这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学生需要在案例讨论之前了解案例内容,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加深对研究内容的理解。首先,教师要清楚地表达为什么选择《江村经济》作为统计学课程精读的文献,更进一步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分享自己精读《江村经济》的读后感,并结合自身实地调查经验对文献中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分享社会调研中遇到的奇闻趣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需要提供相关参考书单,引导学生课外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书籍,尤其需要加强对《江村经济》时代背景的了解,利于学生加深对案例分析材料的理解。
(二)明确案例分析目标
教师要明确案例分析的目标,制定详细的案例教学安排时间进度表,学生要清楚知道“他们需要做什么”。阅读文献是一件主动的事,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江村经济》内容分析是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例如作者是如何进入调查现场?如何制定调查方案?通过何种方法获取数据?如何进行数据整理?在数据分析阶段,作者是如何基于当时经济背景对农村手工业向机器制造业转变进行分析等等。其实,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一次统计理解能力的提高,都加深对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认识与理解。例如,社会调查首要任务是以合适的方法进入现场,否则会被认为是“入侵者”,即使在现场也无法收集到可信的数据。针对这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结合文献资料,可寻找中间人等。在实地调研中,“中间人”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纽带,影响调研收集数据的好坏。《江村经济》中,作者选择其姐姐为中间人,从而顺利进入现场,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有利于实地访谈有序开展。
(三)小组讨论与实践
开展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此环节既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加强师生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分析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可通过提供参考范本,与学生分享如何撰写调研方案、如何根据文献内容撰写汇报材料的经验,提高学生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的效率与质量,保证研究成果汇报环节有序展开。在此阶段,小组成员需要利用课后时间准备相关资料、开展小组讨论;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各小组的研究进度,确保各教学环节有序进行。
(四)研究成果的汇报与点评
在案例讨论分析课堂中,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筹划者,组织小组成员对案例分析内容进行汇报,引导各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多维度分析问题,不同观点、不同想法相互碰撞,从而实现对研究问题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重点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剖析,力求展示出案例故事背后意义。最后,教师需要对各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不仅是课堂成果汇报展示,也体现在学生综合能力层面,通过此次的案例深度学习,学生是否掌握社会调查流程,培养逻辑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是否在实地调研中培养了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
二、主要内容与步骤
1.教学计划与教学组织
根据本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乡村规划设计》作为专业设计课安排在第六学期,前置课程为《城市规划原理》、《社会调查方法论》。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的乡村规划与设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各方面专业技能与能力得到初步锻炼,为将来工作做一个提前的模拟演练。进度安排如表1。
2.村庄选择
村庄选择时尽量符合一下的几个基本条件:1村庄规模人口方面保持在300-500户即1000人左右的村庄,大小控制在2KM2以内,方便初学者快速掌握村庄规划的内容与要求。2位置方面尽量选择离学校较近的村庄,或者公共交通系统直达的村庄,方便学生前往调查。3村庄内涵尽量丰富,例如选择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村庄,文物古迹保存较多较完好的村庄,或是自然资源条件特点突出,有部分乡村企业、问题较为突出的村庄选择。即方便学生在进行规划时抓住村庄的主要矛盾,也利于后期村庄特色的规划与展示。
3.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非常必要,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知识。任课老师需要提前布置相关任务,要求学生先期阅读。(1)阅读与学习“村庄规划”课程的理论书籍,弥补理论深度不足、细节不详尽问题。做到应知尽知,为后一步的村庄规划与设计做好理论铺垫。(2)阅读国家与所在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条例、办法,特别是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国务院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条例与规范。培养加强学生们查阅规范条例、阅读规范条例、使用规范条例的思维意识和能力。(3)查找阅读村庄的上位规划,包括城市、区县、乡镇的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重点阅读与村庄规划相关的文本内容。一来使得同学们正确理接上位规划的规划意图与要求;二来使得同学们能够学会并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4.村庄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整理
调研是做好一切规划设计工作的基础,我们模仿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乡村调研环节,首先在课下做好基础资料收集,如阅读地方志,网络收集村庄概况。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在了解村庄概况前提下,采取单个小组专题调研,共享调研成果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准备、完成分专题调研报告与图纸。具体小组内容分工如表25.村庄规划设计与图册文本制作在进行完村庄现状调研基础上,进行村庄规划设计工作。按小组分工形式,确定每位同学的图册与说明书的工作量。主要包括:现状问题归纳与分析、村庄定位、村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修规总平面、公共设施规划、市政管线综合规划、公建住宅设计等部分。
三、总结
通过以上“模拟工作流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们从乡村规划理论学习、资料查询收集、规范标准执行、村庄调查分析、村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文本说明书撰写、方案演示与讲评、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锻炼,对尽快适应乡村规划工作流程,掌握工作要点与沟通技巧,做了一次提前模拟演练。全过程地完成一次规划模拟训练,不仅使学生们初步掌握了规划编制的方法流程与基本要点,而且使同学们对于平时课本上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更加印象深刻。通过上述《村庄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践,是在结合本校建校方针的前提下,结合本校生源特点与市场需求而提出的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与发展,还需逐步完。我们希望本课程可以为本专业的其他课程提供一个较好的实验平台,不断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使他们早日成为合格的规划人才。
作者:高鹏 刘赚 倪乐平 单位:安阳工学院土建学院
参考文献:
一、《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思路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会计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历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我国会计准则逐渐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这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这些给会计核算工作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经济发展以及高职教育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相关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通过工学交替等,加强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我院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财务会计》课程,进行了企业相关岗位及能力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为基于岗位需求的课程内容体系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根据财务会计核心课程调研结果的分析,找出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实训安排中的不完善之处,从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案设计、实训教学的安排等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真正实现基于岗位需求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使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能真正实现“零对接”。
二、课程改革过程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高[2006]16号的精神,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依据财务会计课程社会调研和会计岗位技能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技能的要求,进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
(一)调研目的及调研对象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来能够更好地满足会计岗位工作的需要,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方案中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法,完成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财务会计核心课程改革》课题的任务,启动本次调研活动。调研成果将应用在财务会计的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和教学组织设计中。为了深入了解企业会计岗位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成员对各类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设计思路
1.设计依据及设计思路。我们在企业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下,结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教学内容要求,根据日常会计工作所涉及的会计岗位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分别从单位类型、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技能要求、教学设计及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与现行会计岗位能力的适应性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试图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明确财务会计课程的岗位能力需求,完善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高职财务会计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为进一步推进财务会计课程的改革,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依据。
2.调查主要内容。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1个问题,内容涉及被调查单位的类型,会计岗位、会计职业技能、职业证书、会计业务流程、会计实训、财务会计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比重等方面。
3.调查结果。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各占50%。被调查单位会计核算岗位设置、会计职业证书要求、财务会计课程设计、财务会计实训课程设计、财务会计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比例、目前会计人员经常出现的问题分别在下页表1至表6中反映。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职业岗位分析
从表1会计核算岗位来看,出纳岗位每个单位都有,对于财产物资、成本核算等具体会计核算岗位,大中型企业由于业务内容多,会计核算岗位设置较为详细,而小型企业则往往只有出纳和一般会计人员,没有设置更为详细的会计核算岗位。
(二)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证书要求
通过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所有单位在聘用会计人员时都需要他们具有会计资格证书,用人单位对会计电算化、助理会计师证、计算机等级证书也比较注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也有一些单位对会计人员具有办税员证有一定的要求。
(三)财务会计课程体系设计
从表3看,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单位认为有必要将企业业务的具体工作流程(包括具体的单据流转及审批手续等)贯穿于会计理论课程中;有一半的被调查单位认为财务会计课程按岗位(财产物资岗位、资金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等)进行模块化教学更有利于职业技能的培养;有7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安排应该以突出会计岗位核算技能为核心,同时辅之以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
(四)实训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51-0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重视学生计算机应用专业素养培养和技能实训,帮助他们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
一、进行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培养职业素养和技能
在学校的指导下,计算机信息应用专业与企业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并和其中两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定向培养合作,为教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和学生开展校外实训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实际情况,学生分期分批地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中,要求企业对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并记录考核,要求指导教师上门给予具体的专业指导,培养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对此感到满意,学生对此感到满意,教师也对此感到满意。因此,开展以训练为主要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合作多赢的举措。
二、进行师资团队建设,引领专业素养培养与技能实训教学工作
教师是开展职业教育素养与技能教学的关键。计算机信息应用专业的专任教师队伍现有二十余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十余人。这些教师不仅科研能力强,还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计算机信息应用专业的部分毕业生,现已在就业岗位上进行系统开发和维护。
三、广泛进行社会调研,为专业素养培养和技能实训奠定基础
目前,人才培养理念深入人心,教师在专业教育和生涯设计中应向学生灌输创新创业的理念,通过影视媒体、企业体验、毕业回访等各种途径向学生宣传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专业是学什么的,将来是干什么的,应当怎样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一些来自计算机企业并担任班主任的专业教师,发挥自身双师资质的特长,与家长进行创新创业培养理念的沟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进一步树立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使其贴近社会,了解专业,学校连续两年组织了暑期学生的专业社会调查。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明确了专业的性质和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为开展职业素养与技能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进行项目驱动教学改革,撬动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实训发展
在教师和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充分挖掘教学管理、企业管理中的信息管理因素,引导学生开展各类项目的开发与实施,积极进行研究型教学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力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并将这些教改与科研项目引入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中。为了更大程度地整合利用现有的资源,将学校的就业指导站列为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教学的现场教学点,开展现场教学课,目的是利用就业指导站进行各个企业的岗位介绍、产品介绍。部分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或企业提出了初步的信息系统功能框架和业务流程,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具体的指导和纠正,这种现场教学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在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计算机实训环节上强调项目引入到教学环节,创新与企业合作的机制,企业专家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社会服务,并从项目中发掘竞赛课题,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在课堂教学手段上,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能够在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营造的职场氛围中认知计算机应用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要求。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能有效解决中职校生编程能力弱的问题,体现教学的特色。
五、拓宽人才培养口径,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类专业职业素养与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在专业设置上、课程教学计划安排上要循序渐进。首先,按照认知性、摹习性、操练性和仿真性的培养过程,由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入手,先临摹简单的原型信息系统;其次,强调实际项目的训练;最后,通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实战化项目训练模式,在计算机课程综合实践和毕业综合实践中体现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总之,在计算机课程内容设置上要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适当增加管理类课程,包括会计类、物流类课程,让学生考取管理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充分体现学科交叉的特点与优势,使他们成为既懂计算机、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既拓宽了就业面,又满足了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晓.课程的解构与重构――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1)将教师所提供的成本会计项目,在手工会计操作过程中完成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实践过程,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通过不断发现和解决成本会计相关问题,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2)要把成本会计实训中所用到的成本会计项目,利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实现电算化操作。成本会计项目的选择,应根据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会计项目教学法的特点进行综合选定,主要考虑从会计事务所中获取,要遵循针对性和实用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原则,使学生达到真实的业务操作。同时,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社会调查要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会计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察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不管是成本会计的流程管理方面,还是具体操作方面,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又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在时间安排上,社会调查可放在节假日进行。
二、提高会计实践训练要求和力度
成本会计作为一门业务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和技能,始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特别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相关专业的教学,要加强成本会计课程业务实践环境的建设,满足各项业务训练的需求,强化实训教学和模拟操作教学过程,通过适当增加实训教学课时量,通过校本化成本会计实训教材建设,达到既注重会计上岗前的培训,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三、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拓宽教育教学的办学思路
拓宽教育教学的办学思路,扩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和一些规范的会计培训机构合作。通过统筹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训基地,做好项目规划,施行成本会计初、中、高级业务培训。中职学生的生源除本校学生外,还可面向社会招生。
(2)和一些规范的大中型生产型企业合作。通过学校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工作实际,进行专业综合调研,掌握生产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及时了解成本会计在实际操作中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以更好地组织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另外,教师可将搜集到的资料编写成项目手册,推广项目教学;或以一个企业全套成本会计核算业务为项目实例,编写系统的项目实训教材。
(3)学校可定期聘请企业中的能工巧匠,组织进行专家讲座和实训教学实践指导,或提供一些来自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信息,以利于专业教学和学生日后的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