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09:09: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当代文学文学常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若没有一定的实用技能,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来难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吸收—消化—储存”也必将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探讨—转换—创造”所代替[1]。我国近几年从德国引进一种现代教育新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是在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其核心意图是对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培养符合未来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对于促进高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教师职能,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过去教师主讲、“填鸭”式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通过老师设置的“项目导向”指导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采取“学中做”、做与学相结合方式增强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有效地解决学生“高分低能”问题,全面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一)激发兴趣,引导认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课程教学法设计了《项目设计指导》,即首先规划好每次工作任务,然后让学生按工作过程进行操作,边做边学,边做边讨论,以此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由此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二)促成合作,增强实践
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学会合作。适应时展要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交际能力、与他人共处共事的社会能力等。为此教师在学生实践训练中,将三五名学生分为一组,形成工作小组,要求他们在学习中就学会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
二.现当代文学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
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精神,更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强化其与职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中文教育应与中文人才需求相挂钩,有什么样需求就要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在中文教育部门和中文人才的需求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实际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按照社会发展所需的要求培养高级中文人才。
(一)在教学内容上,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结合现当代文学自身特点,围绕“整体把握、解读经典、回归审美”为中心进行项目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首先要整体把握文学史,教师拎清一条文学史的线索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把握基本规律,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美学的眼光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利于学生把握教材。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学生熟悉作家作品,尤其是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坚持阅读本专业优秀学术期刊,如《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等,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学,培养创新能力。再次,有学者指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2]。因此,在整体把握文学史与熟悉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让文学审美回归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在重基础、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既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加重文本分析的分量,又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二)搞好课堂教学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重视“对话艺术”,将课堂部分时间有效地留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变“教学”为“导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改革讲授方式,把课堂部分时间充分地留给学生,同时注重以问题讨论的方式,教师抛砖引玉式地引导学生研究探讨、合作学习,让学生更加喜欢文学、喜欢思考、勇于表达。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文学的感悟,以此唤起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转贴于
有效利用课前二十分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每次课前采用模拟课堂、专题辩论、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应变和思辨能力。师生在对话中愉快地交流,“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3]。面对面地探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注重课堂拓展,增强实践锻炼。学以致用,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爱迪生也说:“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生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国家民族、与文化生活关系密切,还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上负有继往开来的使命。因此,它对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著名心理学家盖滋说:“学习一项事物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他所提倡的“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正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体现。增强实践,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教学,可以将部分内容分配给学习小组完成。小组领受任务后,查阅资料、集体研讨再写出讲授内容,推选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教师现场进行评点,及时总结,这样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培养其动手能力,高师学生还可提前进入教师角色,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另外,教师还可以拓展、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读书报告、征文比赛、名作鉴赏、学术报告(课程论文交流)、角色扮演(将现当代文学经典篇目改编并排演)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主动地学知识、用知识,培养学生平等交流、互助合作的能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生在轻松交流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思想熏陶学、灵魂净化。
此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目前各高校虽然已经采用了结构分的考核方式,但这种方式仍使学生注重教师教授的内容,习惯于死记硬背,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应把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与第二课堂的表现相结合评价学生。采用开卷、闭卷、口试、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使考核起到全面客观衡量学生素质的作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服务。
自2009年以来,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专业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学生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这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又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总之,“行为导向式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在我校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注释:
二、信息技术对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丰富教学手段
作为文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当代文学自身具有非常强的文学属性,文学作品中具有非常强的形象性以及想象性。教师在进行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现当代文学的实际特点,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对该特点的重视以及体现。传统的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大多是采取口述讲解的方式,同时利用板书来穿针引线,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文学方面的现象性,但是却存在着形象性不足的特点,整个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现当代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声音、动画、图像以及文字等多种因素的整合,实现信息平台的拓展,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能够使得整个教学更加的具体、更加的形象,使得课堂教学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内实现感觉上的刺激,实现思维上的充分调动,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更加深刻、更加强烈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余华作品《活着》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本,该作品思想性非常强,并且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含义,信息技术教学优势非常的明显。由于其实际的文本篇幅非常的强,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总体的把握,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影视素材的引入,对整个教学进行编排,体现出其精神实质,让学生对其思想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让学生对其思想以及社会等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注重教学方式上的丰富性
从高校现当代教学来看,介绍学生了解现当代文学常识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提高对艺术审美以及思想意蕴方面的领悟能力,提高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实际鉴赏能力,让学生树立对于文学、现当代文学的整体性概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互动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现当代文学的传统性教学限制在了单一性的教学方式之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式教学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积极性,教学中过度了放大了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得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灌输性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现当代文学教学相结合,促使课堂教学在技术和方法上呈现出一种多样性、丰富性。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提高其鉴赏能力以及文学素养,最终形成一种新型的研究式学习和教学模式。
(三)考核环节的多样化
种用荒诞扭曲的手法,来以揭示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即非理性的潜意识的反传统的新型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反思中表现出‘重写文学史”、“文学的现代性”、“现
代文学的转型”和“现当代文学的分期”等方面的问题讨论。新时期,我国社会从思想到现实的巨大变化,从创作、阅读领域都已经发生的种种变化,包括我国社会文学的进退、
纯文学的潮涨潮落以及通俗文学的持续走红,使得我国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的价值面临冲击和挑战,本文将讨论我国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的价值。
一、我国现代文学的价值
1、文学的人文属性和文化价值。新时期,不论是在创作还是阅读的领域,纯文学的领地都在不断缩小。“纯文学”在“纯”方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单色的丝织品;而“文”方
面就是我们说的色彩交错、斑驳的器物或者是图案。“纯”与“文”两个字就是一对对立的定义。“纯文学”虽然属于文化方面,但是一方面体现出一个科学主义的口号,另一方
面展现出一个很难摆脱其想象性的东西形式。我们已经将一种本属人文领域的东西强行纳入科学的体系,但是结果出现的是很难不陷入一种难以克服的困境。假设我们用这样一种
科学主义的观念去寻找文学性,我们能得到的将是对文学语言的极端重视。而如果文学活动一旦脱离生活价值的领域,那么就将变成纯粹的“语言游戏”,这样他的存在意义也就
走到了尽头。 文化价值其实就是一种关系,也就是能够满足一种文化需要的客体和某种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在文学理论和研究领域中,我们需要不断增强的对通俗文学的重视,
而且对正体现关于文学史的本体性追求的那种,并且采取以形式演化为中心的文学史写作。我们也需要在适度释放了它的写作激情之后,但是最后慢慢的显出了它空洞与苍白的一
面。人们在 “纯文学” 中认识到关于理论、实践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所以在以后,我们只有不再执着于那种科学的追求,而应该是从充分承认文学活动的人文性和文化价
值,才能使得文学活动才能焕发出真正的活力。那么同时,对于新世纪以来,在文学研究或者是从文学转向文化研究,已经很极具说服力的证明标准。
2、 我国文学民族生活价值。在全球化席卷中国之际,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作家队伍急需输入新鲜血液, 当前,对于当代的人们已不会很
排斥,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类说词,来防御性的口号来为文化的多元存在的理由,更多的意识到世界文学存在。并不是一色的、单极的,同时需要构建全球化时代真正的
世界文学,由于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形成的世界观念往往并不是一个平面的、均衡的,尤其是在各部分之间意义对等的存在,而在以西方文化视域为中心形成的是逐次向外扩展的
放射状圆环。对于我国,在文学方面应充分理解,尤其是需要承认各民族文学文化生活自身的意义。那么,我们只有在冲破单一的文学史秩序,并且对于以西方文学为中心的世界
文学,需要在想象之中才能形成一种全新意义上的现代文学,才更深层的表现出真正文学的价值。
二、中国后现代文学的叙事价值
后现代文学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物,它全方位地批判现代文明发展的传统,主张反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束缚起来。后现代文学没有中心,对各种
不同的标准都给予充分宽容,没有固定的作家或批评家群体,也不存在任何可以一呼百应的纲领和宣言,充分展现了其“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
”的特性,后现代文学注重个人的价值体现及其个性的发展。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始于八十年底末,基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上的解放,使中国的文学附上了浓厚的后现代主义
色彩。这个年代的作家,深受的影响,具备烙印下特有的被遗弃的孤独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质疑,对现实感到迷茫和困顿,代表人物有苏童、余华、
陈染等作家,其作品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无中心主义、飘忽不定、多元化,他们主张没有限制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相对性,反对任何对文学创作产生制约的模式或规则。中国后现代
主义作家的支流派众多,各种思潮极度杂芜。中国后现代主义不但批判现实主义的旧传统,还反对现代主义的新规则,可谓将反传统推向了极致。在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
,涵盖了地下文化,街头文化,广告语,消费常识,甚至是生活指南等等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许多看似极其生活化,与文学价值联系不大的范围,被作家给予精心包装,得以登
上文学艺术的殿堂。其审美价值和内涵许多读者自行思索归纳,作家只是对社会、人及客体作相应的展示,而没有强加预先设定的意义。后现代主义作品体现了现代出文学与哲学
的完美相融,具有精深的哲理性。作家通过自我表白的话语欲望,对人物进行塑造,打破以人为中心讲述完整的故事,作品的情节内容也具有极为明显的虚构性与荒诞性,作家极
为注重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的创新,体现出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例如,王朔的消费小说体现了反理性主义思想,对世俗化的欲望加以放大,并大力提倡,在《千万别把我当人》
、《浮出海面》等一系列作品中,王朔塑造了一批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属于真正独立但从社会体制角度看又是零余人的人物形象,他颠覆了传统的价值体系,解构传统的人的归属
诺奖将作家莫言推向更广泛的社会公共领域,对莫言的评论,也将不再限于文学研究领域。不同的声音,显示着人们不再满足于舆论一律的时代环境,更显示着自由与独立的思想空间,正在大家的努力下一点一点拓宽。
下面精心组织的六篇短论,出自国内和美国著名学者之手。他们当中,有谙熟中国当代文学并活跃于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领域的研究者,有深耕于现代思想史、文学史并在现代知识分子研究中卓有成就的学者,还有熟悉莫言作品在西方传播、具有中西文化双重学术背景的专业学者。他们从各自的视角和关怀论莫言,微言大义,见仁见智;呈现于兹,期望激发更多的学者与读者加入讨论,就莫言、文学、中国文化的诸多话题,展开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对话。
《丰乳肥臀》印象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丰乳肥臀》曾让一些批评家无所适从,那种意象是反逻辑的。这部作品弥漫着奇幻的历史图景。比如写送葬的场景,天地之色大变,魔鬼般的乌鸦的合唱,有诸多巫气。在庄重里增加一种玄奥的因素,就把死亡的痛感与命运的无常以怪诞之笔完成了。母亲对故乡的叙述里,传奇与志怪式的笔意笼罩在作品的上空,故土的人与事,都以非理性的方式衍生着苦意。大姐的私奔、相亲的哑巴的受辱,都有邪气的流转,我们在这种梦幻的叙述里,看到了有形与无形的存在。而那些无形的存在在现实人体里的跳动,就把空寂的乡村世界历史化与精神化了。
乡村的歌谣在小说里的呈现也令人惬意。小说对三姐在家乡戏的演出里呈现的摇滚式咏叹的勾勒,完全是一种神音的跳跃。那种悲苦无奈而酣畅淋漓的吼动,绝不亚于秦腔和汉调,那些弥漫着悲壮之气的音符,有地狱传来的阴冷和上苍里的灿烂之色。仿佛鲁迅《女吊》里所写的不屈的鬼魂的吟哦,叫出了千年来土地下的冤魂的颤音。这些我们在《檀香刑》《生死疲劳》里看得更为清楚了。
传统的读书人描述乡村是单线条的,莫言却贡献了一个翻腾摇动的神幻的世界。那里没有道学气,没有静穆的泥土,所有的空间都是精灵的舞动之所。这里有乡下泥土气的哲学和萨满教式的巫歌。卡尔维诺的小说有过类似的奇玄和不可思议,略萨作品的眩迷之气也带有类似的特点。莫言知道这种表述符合自己的本意,乃一种放逐与逍遥,人只有和非人的存在体相处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世界在什么地方。
从莫言反思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莫言的小说,字里行间隐藏着极大的颠覆性,以土地的原始力量和农民的生存欲望不断挑战人间的既存秩序。这是“自然”向“名教”的讨伐,欲望对文明的反抗,从《红高粱》一路走来,直至惊心动魄的《蛙》。小说家的莫言是文学的巨人,当世的异端,是一枚充满着倔强泥土气的重磅鸡蛋。
然而,日常生活中的莫言,犹如他的笔名一般。他曾以经典的莫氏风格作过一幅自画像:“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莫言,谁都没有资格向他丢石头。然而,莫言式的生存智慧,不幸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以至于今天大学里的研究生,经常关起门来切磋生存竞争的技艺,他们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一方面在处世上比谁都更体制,成为钱理群所痛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分裂人格,不仅弥漫于中国的官僚阶层和文化精英,而且也成为日常生活中芸芸众生的常态。
虽然我们无法在许多公共正义的问题上“有所作为”,但低调的“有所不为”不仅是可欲的,也是可能的。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条价值底线,守住了这条底线,不与邪恶与无聊为伍,其实不要求你付出多大的代价,但守住的却是自己的人格尊严。假如有更多的人自觉地守护一己之价值底线,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有些微希望,邪恶就不会如此猖獗,“”的复辟也就失去了社会基础。
反思莫言式的生存智慧,也是对我们自身灵魂的拷问。
莫言三十年的文学长跑
宋明炜(美国卫斯理学院东亚系)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莫言有过短暂的沉寂,然后在1998年,一下子推出好几个令人叫绝的中短篇,其中有发在《收获》上的一个中篇:《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小说的中心人物是被叙述者奉作天才来纪念歌颂的教师朱总人,他的外貌丑陋可笑,参加长跑比赛,一步一探头,姿态像一只大鹅,但他头脑里的智慧和身体里的能量却似乎无穷无尽,在每个场合他都毫无例外会有惊人之举。故事发生在1968年,在那个像过节一样热闹非凡、有许多下放能人参加的乡间运动会上,作为本地的朱老师,呼吸平稳,面带微笑,轻松赢得了万米长跑的第一名。
得知莫言获奖,我又重读《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仍令人忍俊不禁;那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一如莫言最初带给中国文坛的惊喜。莫言的语调如朱老师的长跑一样气定神闲、但也怪诞奇异,仿佛有个神秘的透镜被置于叙述和现实之间,使那些历史中尴尬、荒唐、悲惨的景象变得如同奇幻世界,惊心动魄,令人沉醉。最后朱老师从跑道上胜利归来,向警察自首:他家院子到寡妇皮秀英家,修有工程浩大、内部充满奇思妙想巧机关的地道,并且他私自种植大烟,满院满墙都是鲜艳娇媚、妖气横生的花朵。瑞典学院对莫言的颁奖词使用了“诱发幻觉”的评语,莫言的文学世界正如朱老师的隐秘花园,在现实中制造超现实的幻象,但那幻象正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莫言三十年的文学长跑,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
莫言得奖是“好有好报”
张莉(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莫言获奖实至名归。《生死疲劳》中含冤死去的西门闹,死过去活过来,变成驴变成狗变成牛变成猪,表达了这样一个强烈的意志:人,是有魂灵的,即使死了,也要寻找他的尊严和权力。莫测的想象力,倾世的才情,具有人情伦理的魔幻现实主义令人瞠目结舌———莫言写出了属于他的荒诞的、活生生长在中国大地内部、长在中国传统里的“高密东北乡”。
莫言得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胜利,但更应该视为是对“这一位”作家个人工作的肯定。三十年来,莫言在他的小说中不停止地书写人的故事,人的爱,人的痛苦,人的挣扎和人的艰难。《蛙》中,姑姑痛苦,难过,是因为她以“正义”的名义剥夺了那么多的生命的到来———当我们每个人都嘲笑《超生游击队》的男女主角时,我们的立场是国家主义的,是集体主义的,我们对个人的立场、尊严和疼痛习焉不察,视而不见。莫言的贡献只是回到常识,他回归人的文学,那不是站在国家主义立场的表达,《蛙》站在人的立场,讲述人的故事。莫言是第一个这样写,是第一个写出这个故事的中国作家,他尽最大可能地在这个领域进行探底,并尽可能将这个故事在更宽阔的范围内进行传播,他是当代文学写作的先行者,也是探路人。
我欣赏莫言在写作领域所做出的种种开拓,敬佩他为中国文学三十年所做的贡献。我很同意陈丹燕对我说的,莫言得奖是好有好报(大意)。一个好的、受人尊重的文学奖,鼓励的是那些用文学的方式寻找表达自由的写作者,鼓励的是那些孜孜不倦地沉默地在文学写作中争取“一厘米”尊严的写作者———文学奖,最终奖励的是“手把式”,而不是“嘴把式”。
诺贝尔:文学的神坛与祭坛
张闳(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对他本人艺术成就的奖赏,同时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性的肯定。然而,在一片欢呼、赞美的同时,抨击、谴责之声亦不绝于耳。这些批评集中在作为一个作家的政治上和道德上的亏欠。它让文学以及诺贝尔奖蒙羞。近几十年来,文学对于中国人来说,始终承载着“救赎”的梦想。人们渴望通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让文学成为一代人的精神“救赎”。人们也在诺贝尔文学奖所标榜的文学理念中,看到了这种“救赎”的希望。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对这个时代欠债太多:道德担当的债务、现实关怀的债务、艺术完美性的债务,等等。作家们的怯懦、无聊,乃至,无不触目惊心。莫言的获奖,让一些人的“救赎”梦想突然破灭。现在,既然在莫言身上集中了中国作家的荣光,他也必将承载他们的耻辱。事实上,莫言本人十分清楚这一笔债务的性质,他的文学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还债”,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亏欠,在文学中要加倍地偿还。在我看来,这也正是他在文学中不断追求艺术上的神奇效果和现实批判性的动力所在。但还不够,在他获奖之后,他还必须还当代作家的集体性的债务。对于莫言来说,今年的斯德哥尔摩既是神坛,又是祭坛。
中国文学全球化之一例
蔡元丰(美国文博大学犠犻狋狋犲狀犫犲狉犵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外国语言文学系)
瑞典文学院云:“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中国文学生产已进入全球化阶段,其流程由中国本土文化取材(民间传说、民族历史),糅合其他第三世界资源(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经英美话语加工(翻译、研究),最终获欧洲鉴定认可(诺贝尔奖),成为国际文学市场上的畅销品牌。
2情景剧与大学语文的融合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一直是笔者这些年来探索的问题。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原本陌生遥远的传播功能实现得轻松化和个性化。许多学生陶醉于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上发表各种自拍的图片和视频,乐此不疲。结合这种新兴的现象,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着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情景剧,拍摄成视频,既满足了学生喜欢拍摄、随时分享的爱好,也能促进大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效果。
2.1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
大学语文的开课目的,是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思考,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汉语水平与运用能力,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升精神境界。围绕这一开课目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温儒敏先生谈及北大中文专业的现当代文学教学时说:“文学课主要依赖阅读,作业往往就是布置读作品,对学生的要求可能比较‘软’,不像其他课如语言课那样有非常明确的刚性的要求,学生读作品的时间就容易被挤占”[2]。中文专业的学生尚且不能有效阅读,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本来就对文学作品缺乏了解,也谈不上兴趣,所以没有检查机制的阅读任务,最后往往会不了了之。强制布置作业,硬性抽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如何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成为摆在大学语文面前的一重障碍。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要求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转换成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一方面,学校的话剧社招聘演员有限,大部分学生没有表演戏剧的体验,因此把优秀的文学作品排演成情景剧,甚或拍摄成微电影是一件新奇的事情,学生尝试的热情比较高昂。而要把经典文学作品表演出来,显然首先需要阅读和理解这些文学作品。课堂上表演的情景剧的效果,便是对阅读的一个最好检验。通过这些年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在布置了情景剧表演任务后,学生通常会认真阅读原文,甚或比较揣摩文学原著和影视改编作品之间的差别,从而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上课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学生参与积极性大为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另一方面,没有参加该情景剧演出的同学,通过观看表演,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激发了阅读好奇心,潜移默化当中起到了文学宣传效应。从笔者近四年多的调查结果来看,阅读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2.2从理解欣赏到改编创造
大学文学课对学生的要求,除了阅读和理解作品之外,更高层次的应该是赏析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环节融入情景剧表演,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理想。与大学语文课程相关的古代、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以诗歌和小说居多,一般选取长篇叙事诗歌或者是小说作为主题,请学生排演成情景剧或微电影,大部分没有现成的剧本。即使是原本写成剧本形式的,也往往情节复杂,故事冗长,不经改编不可能浓缩在课堂情景剧设定的十分钟时间内。因此学生在阅读诗歌、小说,进行完整的审美体验之后,需要对诗歌内容和小说情节进行改编,以使其符合情景剧的表演。作品改编,本身就是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创作,是一种文学创新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的不仅是小说、散文、诗歌、戏曲带来的阅读体验,也是对作品进行完全解构之后的剧本创作。这是一个伴随着文学审美体验和想象力、创造力协同合作的过程,因此编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文学创作过程。
2.3从批判评论到激励促进
小说、诗歌甚或戏剧与真正表演出来的情景剧其实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性。如果说情景剧表演带来直观感受的话,那文本阅读带来的是情感体验和想象性思维。两者同源异质,仔细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和特点。情景剧在课堂上表演或播放的时候,没有参与该剧的同学也表现出极大的观赏热情。课堂上适当地请观赏的同学谈论观看感受,符合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往往可以引起热烈的讨论,从人物眼神的表现到情感的传达,从表演对白的改编到剧情先后的调动,从结构框架的调整到表现方式的转变,从文本意义的探讨到现实影响的衍生,都是学生谈论的话题。每一次讨论背后引发的不仅是对文学作品与情景剧异同的文学批判,更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和人文灵感的涌动。把课堂从沉闷的灌输式讲解转变成思维创新与主观表达的场所,使得原本不爱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在别的同学的讨论中找到兴趣激发点,使得粗浅式阅读向精深思考型阅读转变。情景剧与大学语文之间的融合,可以在课堂上找到了默契的接触点。
摘要:“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较新的专业之一,本文针对此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教学环境提出“三分法”的课程建设目标,并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教改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总结。
关键词 :教学改革;“三分法”;世界文学;比较文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45—02
本文系吉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
收稿日期:2014—06—20
作者简介:李军(1973—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欧美现当代文学,西方女性主义批评。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较新的专业之一,各个高校在这个专业的设置与建设过程中都遭遇了类似或迥异的困难,也相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教研室以吉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工程为契机,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在该专业的分型建设与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一、 教学现状与分型建设
高校本科生大规模扩招后,急剧增加的学生人数对各个专业的师资力量配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重新调整与组合都提出了挑战。目前,我院外国文学教研室的本科基础主干课有3门,即“欧美文学史”、“东方文学史”和“比较文学”。其中,“东方文学史”和“比较文学”只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每届人数约为5060人;而“欧美文学史”的授课对象却包括6个专业的所有本科生,每次上课人数基本在250人以上,同时,我们还要为全校本科生开设4~5门大选修课。科目数在大幅增加,但每科的课时数却被急剧压缩,这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间双向的难分重点与顾此失彼。首先,学生所学专业不同,素质不一,使得其对教学程度的要求、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着很大差异,教师也缺乏明确的标准来解决这种众口难调的尴尬局面。其次,目前,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不够丰富,小课堂和大课堂没有区别,导致在小课堂上很难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学术潜力,而在大课堂上又受限于面积和人数,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很难协调,课程配置急需改进。针对不同的课程要求,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尽快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下的教学环境,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外国文学总课程的“三分法”建设目标,即“分型、分层、分流”教学。教育的重要规律之一是因人施教,即使是相同的课程,面对不同的接受对象,也要采用不同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所谓“分型”就是要把“外国文学”课程拆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双语教学三大类型,制订各自可行、可循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完成具体而系统的课程建设;所谓“分层”即根据授课对象所学的专业和素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谓“分流”即根据课堂大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辅助教学手段。如“欧美文学史”是校精品课,也是各专业必修课,我们就将其列为教改重点,重新确定教学大纲与授课重点;“东方文学史”和“比较文学”是选修新课,为了保证专业基础知识的平衡延展,我们就在小课堂上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强化对学生学术素质的培养;校选修课属于“通识教育”,需要深入浅出,我们就在课件和教学辅助手段上下功夫,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学基础常识为目的。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改变
我教研室在进行广泛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时间,针对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新的教学目标。21世纪是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已处于人文精神的最前沿。在讲授主干课时,如果继续拘泥于单个学科和单种文化的界限,不仅会造成学术方法的枯燥单一,也无法充分满足当今学生日益复杂、深化的学术需求。为此,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要大胆革新,打破课程壁垒,以“总体文学”的新观念将3门主课融为“一体三段”,在保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创造一种以东西文学史为底、以比较原理为纲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横向思维,开拓他们的学术视野,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完成异质文化间文学的互识、互证和互补。
明确的目标确定下来后,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教学内容的重新确定与调整。因为目前使用的基本都是20世纪90年代左右出版的教材,受时间和观念所限,其不能充分反映近十几年来的学术变化与热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秉持一种合理、纯粹的学术立场,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一些新的学术理论与内容,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补充教材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讲授古典欧洲文学史时,从对英国“湖畔派”的阶级性否定转变为对其艺术性、唯美性的公允肯定;在对《简·爱》等世界名著的讲解过程中,引进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等西方先进的理论方法;在近现代欧美文学史部分,增加过去被忽略的黑人文学、犹太文学等亚文学流派。
另外,我们还注意培养学生的横向发散思维,锻炼其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大量引进“比较”内容,帮助学生对异质文化与文学间的交叉渗透进行分析,加深理解。例如,在讲解美国现代犹太文学时,鼓励学生联系古代东方文学中的希伯来文学部分,就两者间的渊源和联系进行对比分析;在讲授中古波斯文学的五百年黄金时代时,可以通过介绍其一些代表诗人对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比较分析东西方在文化与文学上的互动与联系。
三、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第一,利用并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我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在讲授“欧美文学史”时利用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第二,系统使用Powerpoint文稿展示功能。“欧美文学史”为多专业共修课,授课人数经常在百人以上,必须在阶梯大教室进行授课,许多学生反映上课时听不清老师的声音,看不清老师的板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全程使用PowerPoint展示教案板书,这样既避免了上述的尴尬局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也保证了教师上课流程的连贯性。第三,利用互联网进行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互联网在大学的迅速普及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我们抓住这一新的时代产物,将专业讲授与学习从传统的班级授课转变为讲课与网上答疑、辅导相结合,促进了师生间深层次的沟通与互动。第四,利用录像、展览等手段记录、展示教学成果。我们用录像机将教改过程记录下来,以便对教改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具体分析。此外,我们还发动学生将师生互动的教改课程布置成可观、可感的平面展览,在教学楼内巡回展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我们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中心积极地探索,在教学方法上也做到了不断推陈出新,成功实验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比较文学”课堂上广泛应用了讨论参与法,从学生求知创新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的立场出发,改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师生观,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有的教师在“欧美文学史”课堂上采用表演式学习方法,发挥文科学生的艺术水平,让他们亲自演绎所学名著中的场景,以加深理解,如讲解《圣经》时,要求学生分组自由选择《圣经》中的精彩典故进行表演。而校选修课的教师们专门抽出自己的业余时间,在周末或晚上为学生放映与欧美文学相关的戏剧、电影名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尝试都收到了很好的反馈。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我专业在近两年的专业建设中以高度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在吉林大学和文学院的历次教学检查与评估中均位列前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参考文献]
[1]林精华.外国文学史:教学和研究与改革开放30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一、口语化诗歌的生长土壤
文学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文学便是没有生命力的空中楼阁。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为了反封建,解除思想禁锢的“以白话文作诗”的主张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幕。而50年代的“新民歌运动”则是为了响应主席的号召,其并无诗美,但很贴切地与时代共鸣。七十年代末,从黑暗十年走过的年轻人都有一个由信仰的狂热到理想破灭后坠入绝望的共同的“”经历,而朦胧诗派则充当了最早进行反思的使者,其诗歌在人道主义基础上树立起对“人”的关注,朦胧诗的出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也是与时代共鸣的,
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转型,传统意识形态的格局也发生了调整,知识分子原先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中心地位渐渐失落,向社会文化空间的边缘滑行。知识分子感到了迷惘,他们不再是以担当道义的身份出现,且其自身的精英意识的膨胀的缺陷也显露出来,这些都迫使诗人必须直面生存环境,并探寻从琐屑的生存现实中发现诗意、将日常生活经验转化为诗歌材料的可能性。这便达到一种对于新的诗歌原则的追求,自然而然,诗歌的口语化路径开始了其坚持不懈的探索。随着一声“Pass 北岛”的呼喊,“第三代”以反叛姿态在诗坛树立起他们的地位。他们认为诗歌语言就是真实的生命表现,并直接导致了诗歌语言的“口语化”。接踵而至的民间写作、“70年后”诗人群、“下半身写作”以及当今的“网络诗人”、“梨花教主”、等等的“各领”,真实地让我们见识了 “口语化”诗歌的“蓬勃发展”态势,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切都是根植于生活的土壤。
二、“后朦胧”以来“口语化”诗歌的情状
“第三代”诗人群开启了诗歌的口语化道路。韩东提出“诗到语言为止”,于坚则倡导“拒绝隐喻”的诗学主张。他们都强调要恢复日常生活的尊严,把诗歌语言提到了与生命表现同等的地位,用口语的自然流露来呈现生命的本真。在于坚的《感谢父亲》一诗中,我们看不到华丽精美的词汇,但于坚用极度日常口语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父亲无言的感激。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剥离了杨炼的《大雁塔》中大雁塔的种种人为的附加价值,让其就作为一种最真实的存在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第三代”诗人群的确带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90年代初,西川开始倡导知识分子写作,此时诗坛内的“民间写作”也开始崭露头角。“民间写作”的代表人伊沙针对西川的诗歌表示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与世界的关系非得是“思考”而不能是“感受”。有意思的是,伊沙对世界的“感受”是如此独特,且看他这样一节诗:“结结巴巴我的嘴/二二二等残废/咬不住我狂狂狂奔的思维/ 还有我的腿……” 读完这几句诗,笔者不禁疑惑,难道就是伊沙所谓的对世界最真实的感受?
随后的“70年后”诗人群诗歌的日常性取向更为明显,更让人大跌眼镜的“诗坛流氓”沈浩波为首的“下半身写作”则是裸的粗俗与浅露的诗作。而近年来,对网络诗歌现象的关注以及对网络诗人写作状态和网络文本的审视与分析,成为了诗歌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我们每天只要随意接触一下网络,便能发现口语化诗歌的存在。就在诗歌口语化道路已发展到白热化阶段的06年,赵丽华的“梨花体”的走红成了诗坛不小的一次文化事件。事件源于主人公一组即兴写作的组诗被人传到网上,好事者取“赵丽华”名字谐音将这类诗称为“梨花体”。仿作她的诗成为一种风尚,逐渐形成一种名曰“梨花体”的“诗歌流派”。赵丽华最有名的一首“梨花体”诗《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是这样的: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读罢这首诗,笔者真的相信多敲几次回车键,任何人都能成为诗人。相信但凡认识中国汉字就能明白它们的意思。当然,这样的诗风遭到了许多网友质疑。
无独有偶,继“梨花体”事件之后,又出现了一位“梨花姐夫”,他便是有“湖南第一先锋诗人”之称的“七窍生烟”,他本名叫汪志鹏。且看其这首《一个头发白了一半的人》:市政府/后面的山坡上/有一个地方/种着茶花 罗汉松/茶花已经开花了/今天早晨/一个头发白了一半的人/在给罗汉松浇水。在笔者看来,这首诗换成日常的谈话都是多余的。对于30年代的象征诗人废名而言,他的诗歌让人读不透,所以拼命去揣测。而“七窍生烟”的诗是大家都懂,反而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了。口语化会给他的诗歌带来怎样的命运,这一切暂时都还是未知的。
可以说如今有多少个诗歌网站就有多少个诗歌团体,他们各自坚守着自己的诗歌理念,自得其乐地在网上发表诗歌,或在网下出版诗歌,拉帮结派,互相吆喝,不时来一场关于诗歌理论的论争。如此一来我们不难理解继“梨花姐夫”之后出现的“羊羔体”。其“羊羔体”代表作如《徐帆》、《刘亦菲》等诗歌也是和“梨花体”一样,就似大白话,遭到了网友的起哄与调侃,但这也是基于对诗歌常识的怀疑。我们谁也不知道在“梨花”、“梨花姐夫”、“羊羔”之后,来到我们身边的又是什么。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时代宠儿”呢?这也是笔者下文行将探讨的问题。
三、诗歌口语化道路的选择 ―― 一把“双刃剑”
诗歌口语化道路探索以来,部分诗人的确是带来了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好作品,在“第三代”诗人那里,诗歌“口语化”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口语化的散文和非诗意化的倾向,是任何一代诗歌语言口语化实践者都不避免的宿命。纵观“后朦胧”以来的诗歌口语化探索, 其发展不是日趋走向成熟, 反而是江河日下, 其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
当口语创作被标榜为“先锋”,其便走上了物极必反的道路。首先,口语化诗歌语言平直、毫无韵味。类似《一个人来到田纳西》这样的诗歌能够唤起我们没得感受吗?答案显示是明确的。“先锋口语诗”的最大问题是取消了诗歌语言与日常口语的差异,使诗歌语言既没有了感悟性,同时也不具有逻辑性,完全是生活的呆板照抄。笔者认为诗歌的口语化写作体现了文学创作方式的多样化,是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反映,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但如若超过这个度,剑走偏锋,那么只会得不偿失。如果诗歌语言成了日常的大白话,那么口语化诗歌的生命或许就走到了尽头。其次,口语化诗歌的语言叙事性掩盖了抒情性成分。口语化诗人追求真实再现生活的质感,但在创作过程之中诗歌的抒情功能却被异化为了叙事性的再现。我们不能否认叙事性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之一,但诗歌的本质还是抒情而非叙事。再次,口语化诗歌的游戏功能膨胀,审美功能剧降。诗坛已经出现了太多的口水话一样的诗歌,但更让我们愤怒的是,借着口语话道路探索之名,诗坛竟还出现了“段子”式的书写,不得不说,这样的诗歌其本身便是对诗歌的一种亵渎。
可以说,当今口语化诗歌只繁不盛,当今诗坛的作品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凡此种种,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不客气地说,诗歌的口语化道路的探索已经走到了危险的边缘。我们由此在主义成员武靖东等人发起的“新口语运动”或许可以瞥见诗坛发展动向的一些端倪。在我们的有远见的学者看来,未来中国的诗歌还是需要“去口水化”,让口语诗歌能偶成为符合时代成为真正的口语诗歌,而非剑走偏锋,流于口水话。
结束语:
新世纪里诗歌进入了真正的自主发展阶段,众多口语化诗歌的实践便是其重要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口语化诗歌就其本质属性来说,应该是消解那些在精神上具有“乌托邦”特质的虚浮造作的诗歌,起具有更真实、更鲜活的诗歌精神的真正的口语化诗歌。在另一方面来说即是诗人需要回到本真,但回归人类的本真并非是在口语化的遮蔽下为所欲为,不加选择的进行一些低俗的口语狂欢。当今诗坛的口语化诗潮一波接一波,而正像河流一样,其将流向何方,还是一个未知数,但从目前已经出现的一些具有反口语化倾向的运动中我们似乎能看出诗坛发展进程的端倪,但究竟口语化诗歌的前途何在,这是我们不得而知的。但相信时间会像大浪一样会淘沙,或许当前我们不得而知的,几十年以后,答案便自会揭晓。
参考文献:
[1]彭金山,1949―2000中国诗歌研究,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晓雪,诗美断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4]侯敏,有根的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林贤治,中国新诗五十年,漓江出版社,2011
[6]文宽,论新诗语言口语化的演变,安徽文学,2012( 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102 — 04
文学理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承担着将文学从现象上升为本质,培养学生文学鉴赏、批评、进行理论思考的任务,长期以来,文学理论课程陷入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不少学者提出诸多对策:有从教材编写角度进行反思①;有从中文学科角度指出“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而不注重经典原著,特别是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1〕;还有从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探讨②;与此同时本质与反本质主义论争此起彼伏③,文学本质争论却未进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探讨中,形成文学理论界论争如火如荼,课程探讨置身事外的“奇观”。笔者认为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探讨离不开对文学理论的反思,只有将相关争论引入文学理论课程探讨中,方能厘清和解决问题。
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是文学理论课程的三个核心,是“三位一体”的,共同构成了文学理论课程的“阿基米德点”。学科定位直接决定、塑造着教材编著和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科定位是对自身特质的界定,只有确定了此才能展开教材编著,由此在教材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科定位是先在的,决定了该学科的知识核心,教材是围绕此构建的知识谱系,教学活动则是该谱系的传承与自我增值,三者缺一不可。应该看到,文学理论课程的困境是普遍而非偶然的,只有从现状出发,反思旧“阿基米德点”,催生出新“阿基米德点”,方能脱文学理论之困。
一、旧的阿基米德点
1.窄化与散乱的学科定位:
文学理论又称文艺学,1949年后从苏联传入,是我们学习苏联的结果。就西方传统而言,无中国意义上的文艺学或文学理论,只有如亚里士多德《诗学》所研究的广义诗学,包括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诗、演讲术等即艺术,塔塔尔凯维奇指出:“在古代的希腊,‘艺术’一词适用于每一件运用技巧完成的作品,也就是依照常规与法规所产生的作品。”〔2〕P82此概念到18世纪“巴多列出五种美术——绘画、雕刻、音乐、诗歌与舞蹈——并且还加上了两种相关的艺术——建筑与雄辩。这个名单不久便获得了公认,不仅是美术之概念被建立了起来,而且它们的名单也就是美术的系统,也被建立了起来”〔2〕P23,后世对艺术的看法在此基础之上略有损益。相较而言,我国的文学理论在范围上较窄,它不研究音乐、绘画、雕刻、舞蹈等,只言“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3〕P1,文学也只是指经典文学作品。本世纪初国内有学者提出文学理论边界应该移动,却只将文学从狭义拓为广义,未从本质、种类上对研究范围有所变更。
学科定位窄化切断了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血脉联系,使原本活泼、新鲜的审美现象沦为僵死的教条,学科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成了应有之义,有学者指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各类课程的细分和自我封闭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往往是搞中国文学的不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和动态、搞古代文学的不了解现当代文学发展动态、搞文学的不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动态,反之亦然”。〔4〕成因固然离不开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却也暴露出了文学理论课程定位的窄化,导致了自身知识的空疏。
学科定位窄化切断了相关学科的血脉联系,导致了文学理论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散乱,不少高校将文学理论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我国现行高考体制下,学生不可能广泛阅读大量文学作品,更无相关文学积淀。在这种条件下,将文学理论这样要求有较深的文学积淀和理论思考的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真是天方夜谭!有老师认为将文学理论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理由竟是:学会了理论,好读作品。仿佛后面的阅读都只为了印证先前的理论,所有作品都为理论而存在。这与学哲学记结论有何差别?学科定位的模糊使课程设置成了任人任意摆弄的“拼盘”,使学科间应有的逻辑勾连消失得无影无踪。
2.封闭的教材:
教材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传授给初学者该课程最一般性知识,使初学者能快捷地知晓、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问题和学术前沿,是该学科的知识谱系,是该学科最简明、扼要的叙述。就国内使用的文学理论教材现状而言,封闭性是其共同特征,主要突现为:
(1)绝对的真理观:文学理论教材有着较强封闭性,陶东风先生曾言“当大学文艺教学中一元、绝对的真理观与认识论得到了体制化的支持以后,就更加‘如虎添翼’,成为压抑性、排他性的知识与话语霸权……本质主义的文艺学知识以及僵化的教学——评估——考试体制导致了文艺学的研究与教学人员思维方式的僵化。”〔5〕P18不少教材编著者认为文学理论教材本身提供的是一些最根本“真理”,殊不知其所持传统之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真理观早已被扬弃,正如刘象愚等先生所言:“所谓真实,其实只是人们对真实的看法,有什么样的‘真实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真实,所谓惟一的客观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人们不能将自己的真实观当作唯一的真实,而将所有与自己的真实观不吻合的文学全部当作‘虚假’而加以排斥或拒绝。”〔6〕P6
“真实”如此,真理更如此,当我们不断沉迷于理论时,忘却理论本身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达到本质的“脚手架”,诚如汪丁丁所言“黑格尔在《逻辑学》导言里指出:科学由以出发的那套公理体系,是科学无法证明的,故只好求助于人心的共识,即‘常识’。可是,常识无法提供‘真理’。后者是确定性的,前者则可对可错。于是,科学因前提的不科学而成为不科学。对此,黑格尔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构一个从问题的核心出发加以循环论证的体系。如同一群盲人,既然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确定地指出大象的样子,那么,为什么不采取盲人之间广泛对话的方式呢?围绕‘大象’这一问题的核心,通过‘对话’—— 与‘辩证’分享同一个希腊词根——循环往复并且不断上升,从而可以趋近那个真实的‘象’。”〔7〕P54
人类知识如此,文学理论教材亦如此,我们在编著文学理论教程时,应将这种诚实传授给学生,它是我们文学理论不断自我更新的根源,认真考察国内文学理论教材时我们却发现,众多文学理论教材仍沉溺于提供绝对真理,忘记了真理只是我们对“真理”的“意见”。
(2)封闭的知识结构:卡西尔曾指出“我们的确一方面看到近世自然科学不断从简单的元素或质点开始去追问事物的‘理由’或‘原因’,而却对只谈形式结构的理论表示高度怀疑。另一方面人文科学在沉吟于系统性的形式结构的对比之余,却对其系统的起源问题讳莫如深。”〔8〕P20—21文学理论教材亦如此,当我们沉溺于各种体系理论的建构,表述各种相关理论知识时,忘却对来源进行探究。教科书中不乏文学发生、文学本质等章节,却缺乏对文学来源追根溯源式的探问,结果是我们的文学理论只会就事论事、随波逐流,向上不能达到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向下不能解释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只沦为僵死的教条。
封闭知识结构还表现在对知识等级性的遗忘上,必须明确一点,人类知识的产生本身具有等级性,体现为下一学科的合法性由上一级学科保证,即“不同学科的真理有高下之分,低级学科的真理缺乏充分的根据,它只能借助高级学科的真理来确定自身的真理。而最高学科的真理则一方面能确定其他学科的真理地位,另一方面又不需要任何其他学科的真理来确定自己的真理地位,换而言之,它或是自明的,或是可以自证为真的,或是根本无需证明。”〔9〕真理等级观历史上有不同建构核心,这种等级制度始终存在,虽在现代主义哲学中遭遇困境,作为历史性先在,人类知识曾经被这样规划,无论合理与否,必须将其作为先在结构加以接受,这是理解的前提。
文学理论学科也存在着这种真理等级观,从文学始呈现为:文学——文学理论——美学——哲学——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结构,可称之为知识之树。这种真实存在的学科层级在现代经历了尼采所言的“拉平”,它使各门学科之间原先的高下、隶属关系变为平行、独立。这必然斩断了其“源头活水”,从内在方面造成了文学理论的封闭性。上文从学科定位角度指出了这种封闭性,此处则从根源上予以深化。
3.僵化与流俗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的互动,是整个知识传授中最重要的环节。就现状而言,文学概论教学活动日益陷入僵化与流俗之中。它不仅仅包含教材编著的封闭性、知识僵化上,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对相关学科知识穷根溯源,只满足于照本宣科;不是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探究兴趣,而是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视域、学养的不足,使得教学活动中片面地、盲目地迷信教材,致使教材中的错误得不到有效批判,更谈不上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往,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偏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心灵的塑造;偏重于建构体系,忽略了对体系本身的质疑,结果是学生得到的是大而无当、充满了宏大叙述的“知识”,扼杀学生的灵性,无怪乎李泽厚先生指出现在文艺理论“摧残人才,很多有天分的人,被磨得没了”。〔10〕P44
文学理论教学如不以文学作品为根基,不致力于文本的细读,从中升华出文学理论,再用经典作品来检验、完善,只能产生大而无当的概论和僵死的教条。更可虑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可能终生从事文学理论的研究,他们对文学理论的认知,必以大学课堂上的印象为主,如果我们教授的是上述僵死的文学概论,必然导致其对文学理论的轻蔑。假以时日,这种轻蔑会导致文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不断萎缩,文学理论为了抵抗这种趋势,必然会将自身边界扩大,即“今天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泛艺术门类的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MTV、KTV、电视连续剧、网上游戏乃至时装、健美等。”〔11〕
笔者认为,这种扩容实质在于文学理论的自身危机,正如西蒙指出垃圾文化即大众文化“无一不是古典文化在当代新现实中的翻版。”〔12〕P2通俗或大众文化本身只是变了形或被降解的精英文化或对文学经典的降格与戏仿。如果我们能够将文学经典研究通彻,大众文化的研究自可举一反三,毕竟文学经典中审美经验的沉淀和表达最为充分。
要克服上述弊端就有必要重塑新阿基米德点——对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进行重新思考,以新“阿基米德点”代替旧“阿基米德点”。
二、新的阿基米德点
1.学科定位的广义诗学化
文学理论课程定位上,不要求在学科定位上做全面调整,而应有广义诗学眼光和背景,注重学科间的勾连,从更广的审美现象出发,对其进行概括和归纳,克服课程设计上各自为政、凌乱散化状态,从广义诗学角度整合相关课程。具而言之,文学概论课程应成为文学课程和文学批评课程的总结和集大成,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为根基,沟通中西文论,勾勒出文学的脉落史,培养对具体文本的细读能力,使之成为上述课程的逻辑汇合点,整合其他相关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自洽的知识体系。
2.溯源、开放性文学理论教材的编著:
文学理论教材封闭性主要肇始于:绝对真理观和封闭性知识结构。20世纪西方文论与19世纪及以前的文论截然不同,如用地震震级表示则它属于“推倒了我们的信仰和观念中最稳固和最坚实的东西,把属于过去的广大地域夷为废墟。它怀疑整个文明或文化,并疯狂地另起炉灶,这就是第三级地震。”〔6〕P25
20世纪西方文论属于颠覆一切的震级,与过去截然不同,我们编著教材应考虑这一根本性转变。考察国内相关文学理论编著后,会发现大多数教材观点仍停留在19世纪及以前,少数教材力图反映20世纪西方文论,却对19世纪及以前的文学理论不屑一顾。目前,国内教材的编著,要么执旧即偏向于19世纪及以前的文学理论,要么趋新即沉迷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论,忘记了二者相互内在的逻辑勾连,呈现出断裂趋势。20世纪西方文论全面颠覆了19世纪及以前的文论传统,却仍以其为参照系,没有对19世纪及以前文论的研究,要全面、完全理解20世纪文论是困难的。笔者认为文学理论教材应该反映和兼容20世纪文论,详参笔者的《断裂与融合》一文,其结果必然打破绝对真理观在教材中的统治,使教材呈现溯源和开放态势。
打破知识封闭性必须有以下两个基点:一是重新认识理论,教学中理论往往被神圣化,被视为真理。这不符合理论本身的特性,理论从其本质上而言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设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理论有潜在公设和应用范围,如果对其公设进行不同思考,必产生不同理论,可以说理论就是用来回答这门学科根本问题的,它将这些思考回答通过一条列的方式整理成系统,通过系统本身来保证其真值,一旦对其根本问题产生不同的回答,则原本建构的知识大厦有颠覆危险。
就人文学科而言,最根本的问题虽经过几百乃至上千年研究,仍处于暧昧不明中,比如哲学是什么,人是什么,文学是什么?皆是人类永恒的问题,不同的回答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知识核心,其通过一系列结构方式形成成体系的知识,有学者指出“文学研究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规范型、描述型和反思型三种。”〔13〕他是以研究方法为核心建构出不同知识类型,是对文学研究的再研究,本质上并未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这种趋势在国内文学理论界有不少认同者,有论者直言“暂且把‘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搁置一旁,存而不论,转而考察‘文学活动’,也即把‘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把关于‘文学活动’的追问作为文学理论最根本的问题。”〔14〕
这样只能使原来活泼、开放的文学理论陷入封闭和僵化,将文学确定为一种活动,只是一种尝试,并非对文学是什么的最终回答,视为思维方式转变未尝不可,用此置换文学根本问题则不足取,遗憾的是我们常将这种尝试视为理论探索的最终答案,将其作为真理来传授,导致了对文学理论根本问题的遗忘,封闭了由“文学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带来的开放性思考,更可怕的是一旦确定某一核心,就会以其为中心,建构起相关的知识体系后,理论就会进行不断地自我增值,将根本问题遗忘或遮蔽。
笔者认为文学理论根本问题是“文学是什么?”我们可以说文学是人学,紧接着就会回答“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笔者赞同马丁?路德金的看法“‘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任何一个时代所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一个社会的整体政治、社会和经济架构,在很大程度上亦决定于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15〕P41文学理论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不同的文学理论是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由此亦可标出19世纪及以前与20世纪文学理论的差异。19世纪及以前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能够通过现象把握本质,20世纪则宣告这种理想的覆灭,高扬了人非理性的一面。应看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还是象征主义、荒诞主义、虚无主义等文论差异皆是有对文学是什么的不同回答,背后正是对人的本质即人是什么的重新界定。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文学理论著作的编著,有必要重新回到文学理论根本问题,从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为中心,对文学理论进行细致地梳理,才能使得文学理论教材从封闭走向开放,方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
其二、明确理论限度:文学理论在以文学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为核心,梳理不同的理论和知识时,必须标出各种理论和知识的界限,知识的产生就其方法而言“主要是对一类对象中的大量个别事物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以此得出这类对象的一般性结论,从而形成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即达到规律性的认识。”〔16〕P122这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对大量个别事物的归纳,由于种种限制和归纳的有限性必然决定了所产生的理论不可能涵盖所有事物,波普就指出“在任何特定数量的证据下,所有理论,无论是科学的理论还是伪科学的理论,其数学概率都等于零。”〔17〕P4就有必要对理论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制。同时,由于人认识能力的局限和理论须接受实践检验,必然决定了任何理论都是未完成的,都是开放的。
因此,我们文学理论教材在编著时应从根本问题出发,对各种理论标识出理论范围和限度,尤其重要的是要注意经典文本的细读,因为缺少了文本的介入,我们的文学理论一方面失去了产生的源头,另一方面失去了完善自身的可能。
3.以心灵为对象的活性教学
文学理论是人文学科,是以人为对象的学科,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高尚情操的培养,由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勃兴,人文科学生存空间日益狭窄,人文科学对心灵的陶冶功能日益置换为单纯地传授知识,遗忘了文学经典著作具有的对人性的净化、陶冶。我们文学理论教学中经常出现了“空对空”的情况:脱离作品空谈理论,有了理论却不能在实践中将以运用。我们须高度重视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它们不仅仅是理论基础和实践对象,更在于“伟大作品给出了关于什么是美好生活、什么是美好德行等紧要问题的深刻思考与解答。”〔18〕P5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悟性的培养,想象力的丰富,更在于心灵的陶冶,在用理论解读文学经典,用文学经典检验、发展文学理论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鲜活的理论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是心灵与心灵碰撞交流的地方,通过阅读文学经典,解析文学经典,古人今人之间时空距离消失了,有的只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种对话基于对文学作品细读的基础之上,通过互相之间的对话而达成,正如海德格尔对logos的解释一样“是让看某种东西,让人看话语所谈及的东西,而这个看是对言谈者(中间人)来说的,也是对相互交谈的人们来说的。话语‘让人’〔从〕某某方面‘来看’,让人从语题所及的东西本身方面来看。只要是话语是真切的,那么,在话语中,话语之所谈就当取自话语之所涉;只有这样,话语这种传达才能借助所谈的东西把所涉的东西公开出来,从而使他人也能够通达所涉的东西。”〔19〕P38这种对话将有效地启蒙学生的心灵,同时也使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告别独白式的“一言堂”,也将有效地打破学科—教材—教学活动的局限导致的封闭性。。
笔者认为文学理论课程有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构成的阿基米德点有必要从封闭、僵化中走出,重新厘定自身,使自身呈现出开放、活泼的特性,只有从旧的阿基米德点中走出,才能迎得新的阿基米德点,才能有效地走出文学理论课程自身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参 考 文 献〕
〔1〕童庆炳.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2〕〔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刘文潭,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陆以宏.多重视域中文学理论教学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7).
〔5〕陶东风,王南.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汪丁丁.情境笔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译者序)〔M〕.关之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常健.真理的等级论与交互文本论〔J〕.文史哲.2003,(04).
〔10〕李泽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1〕金元浦.当代文学艺术的边界的移动〔J〕.河北学刊.2004,(04).
〔12〕〔美〕理查德·凯勒·西蒙.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译序)〔M〕.关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3〕王元骧.对于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的思考〔J〕.文学评论,2012,(03).
〔14〕马大康.面向文学实践的理论转向——关于“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考.文艺争鸣.2009,(09).
〔15〕〔美〕马丁·路德·金,霍玉莲.我有一个梦想〔M〕.王婷,戴登云, 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6〕王路.逻辑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人文素质在人的整体能力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尤其是当今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后的种种不尽人意的表现,促使我们思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固然重要,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则关系到年轻一代对人生终极目标与幸福的追求。
2009年秋季,我们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活动,对1000名专科层次的在校师范生进行了一次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情况摸底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在传播媒体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阅读要求和经典阅读篇目已经受到严重冲击。
1.多媒体时代精英文化的式微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堂上推荐阅读的经典篇目不感兴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要求阅读篇目学生没有读过甚至没有听说过。在选择喜欢的阅读内容时,集中在言情、武打、恐怖小说和一些由网络游戏改编的读物。对流行于网络的作品非常熟悉,甚至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偶像。相比于传统的只有文字的书籍,学生们更喜欢有插图或以图画为主的书。在阅读形式上,网上阅读占了很大比例。在阅读渠道上,受电视网络影响较大,有时尚化倾向,不太关注官方的导向,精英文化受到草根文化挑战。
2.功利性教育的后遗症
尽管我们国家多年前就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高考指挥棒的无穷威力,使它成为基础教育的风向标。初高中阶段由于应试教育造成的语文教学上的误区,严重异化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阅读兴趣,使原本应该多姿多彩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在升学率的诱惑下,许多中小学甚至丢弃文学素质教育,强化数理化和外语;学业重负使学生不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文学素养方面的课外阅读;独生子女政策,让家长变得孤注一掷,将未来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孩子的学业上。望子成龙心切,积极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惟分数论”、“惟结果论”,禁止孩子阅读文学社科类书籍;当今社会也轻视人文素质教育,文凭重于一切,这种功利性教育一步步加剧了当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导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或走上社会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犯罪率升高。
3.人文教材、课程设置的不匹配
长期以来,大学人文教学遵循一定的模式,比较僵化,内容缺乏时代感远离现实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文学教育工作者不考虑语境和对象,在狭义文学的小天地里画圈子,使文学教育脱离时代、远离对象。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等教学领域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色,基本沿用大学模式,教材也是选用大学课本,所设教学科目基本按照大学模式,针对性不强,相对学生的实际素质难度偏大,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课时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4.高职高专自身的劣势
众所周知,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相对于大学的学生,素质普遍较低,学习兴趣不大,学习自觉性差。缺乏主体意识、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体观念,更谈不上有远大的抱负、宽阔的胸怀。而且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校直接升级而来,大学的校园文化积淀还很薄弱,人文教育的环境氛围不够浓厚,没有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没有开发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
二、女生现状分析
1.大专院校女大学生人格缺失现状
问卷调查的结果,反映出女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格缺失问题。究其原因是受传统观念以及社会现实的影响。
(1)自我意识强,不善于合作
目前在校女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她们的行为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加之越来越物质化的社会市场经济强化了她们的自主观念和竞争意识,她们重视个人的利益,看重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崇尚自我奋斗,追求自我成功。这种观念势必冲淡了传统的集体观念,相互间的合作意识淡薄。“孤独”成为女大学生最具代表性的感情体验。此外,她们缺乏挫折教育,团结协作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挫折极易产生“失望”情绪,感情脆弱,畏缩不前。人生价值取向功利化,人生目标短期化,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2)道德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
有些女生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爱慕虚荣、贪图享受。对物质享受和满足虚荣的过分追求使她们毫无自爱自尊之心,毫无原则地寻求短暂的生理、物质或虚荣心的满足。缺乏道德支撑的价值观势必是扭曲的、不健康的。面对“芙蓉姐姐”、“凤姐”、“拜金女”之类不堪入目入耳的现象,女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的茫然与道德选择的混乱正是我们需要及时关注的重心。
(3)自立性差,传统观念意识存在
受传统“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更多的是贤惠温淑、端庄持重、相夫教子。女性生存的空间仅仅限于家庭,女性生存的意义也仅仅在于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上。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自觉地用传统性别角色,去展现生活、诠释人生,认为干得再好也不如嫁得好,自觉局限在“自己是女人”的自我意识之中。由此对学业的态度呈现出一种矛盾性,就业竞争的压力使绝大多数的女大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都非常认真,但她们成就水平较低,这是传统伦理的女性角色轻视的观念影响所致,使女大学生对自己成才的可信度产生怀疑。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尊严也被排挤了。
2.健全女大学生人格的重要意义
在国际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新时代,女性作为有竞争力的群体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发展和竞争的过程中,成为社会宝贵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当代女大学生作为高层次青年文化人群体,是中国女性青春智慧的象征,是中国知识女性的时代性代表。一方面,她们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推崇个性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理想,用实力证明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身为女性,她们要对家庭和事业双重责任有着清晰的认同,作为未来的贤妻良母,她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一点来说,女性不仅是独立的个人,而且具有民族主体的身份。这就决定了女生的人格塑造不仅关系到中国妇女解放的未来前景和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目标的实现,而且作为母亲,女性人格素质偏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民族未来的人口素质。因此,当前加强对女大学生人格教育,不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未来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在师范类的大专院校中,女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她们具有未来教师和未来母亲的双重身份,基于此,对女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尤为显得重要。为此,我们试图通过课题“大专院校人文课程设置与女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关系研究”,从大专院校女生群体的特殊性出发,对人文课程设置进行深入而详细的研究,以冀有所突破和创新。我们以本院为基地,进行了大专院校女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的调查问卷,并整理数据,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女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调查情况,综合女大学生中不同类型人格问题采取相应的人文课程设置,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实施;建立试验班级,精心准备课程,开设女性文学赏析、中外名著中的女性形象等相关课程;选编相关人文课程教材,有目的、有指向性地培养女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聘请本院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并与本院心理学会联合举办有针对性心理辅导及健康心理导向活动。
三、人文课程设置与女生人格健全的关系
结合大专院校教育,我们通过对人文课程设置的研究,提出了用人文精神来塑造大专院校女大学生完全健康的人格的基本思想。人文教育是一种习得过程,更是一种赋权过程。一方面要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女大学生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并渗透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之中的。我们分析了全院开设的人文类课程,提出了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精神,渗透人文精髓,并使之内化为女大学生的品质的自我需求。
在这里我们要探讨一下人文教育的实质,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智慧性的。人文教育的特点是要解决人们的“心灵”问题,到达心灵的“深度”。探讨人文教育的特点,首先须以人文教育的“精神性”为突破点。
人文性的本质是心灵融合与还原的过程,是潜入生命深处的实验。人文课程的设置,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等,文学类课程的设置尤其有着这种感动生命的力量。如中文系开设《中外名著中的女性形象》选修课,讨论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著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娜拉、莎菲、江姐等女性形象,探讨了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魅力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如师生共同深深地感动于简・爱那自尊、自爱、自强、平等、独立的人格魅力。当简爱面对盛气凌人的绅士发出那不折不扣的“人权宣言”时,学生灵魂深处的震撼具有了生动而鲜活的参照物。
纵观中外国文学发展历史中那灿若星河的女性人物,无数个令女性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人物至今依然光彩夺目。她们身上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柔中带刚;她们既有女性的奉献精神,但又不屈从于一切势力;她们既追求美好的爱情,但又决不委屈求全;她们既向往丰富优越的物质生活,但决不依靠别人。总之,在这些女性身上,自尊独立的人格成为核心。类似这样的人文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正是女大学生人文学习和思想创造的基础,也是她们塑造自我的基础。
同时,通过举办人文与自然科学讲座、开列必读书目等形式,增强女大学生的文化底蕴。找到人文课程与人格完善的契合点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有利于学生去吸纳具有宽广性、交叉性和时代性的科学文化。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社团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我们说校园文化的导向和陶冶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去实现的。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活动,如演讲比赛、话剧演出、诗歌比赛、书画展览、文艺活动等可以提高自信心,增进同学之间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审美也可以使女大学生净化自己的心理环境,陶冶情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习的情操,使她们变得高尚。”
校园文化犹如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女大学生不断地渗透,从而对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女大学生成长创造和谐的环境。女大学生从丰富的校园文化中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女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实践中实现了个人目标、角色及人格的社会化,对未来多重社会角色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思想准备,其人格得到了升华和完善。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显得丰富多彩。当前女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相关的人文知识,是女性素质的重要组成,也是自身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致力于培养女大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树立性别平等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女性的性别特点和优势,完善女大学生的人格,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祥云.人文教育特点新探.高等教育研究,1999(6).
[2]王艳凤.外国文学教学与女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4).
[3]阙敏.女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剖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
[4]白海燕.当代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可持续发展.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
2.课程设置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身的特殊性,除少数继续深造或在中学任教之外,大部分学生不会在相对应的行业领域就业。因此,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只是作为广阔的背景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直接涉及到。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之时,承接传统的惯性,学校依然将焦点集中在传统专业课上,如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占据了汉语言文学课的90%以上,专业基础知识也是重复出现在专业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之中。而一些新兴课程如网络编辑学、现代办公技术、公关礼仪、DV制作等紧跟时代前沿并且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往往没有开设。这种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确实有一定好处,但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能力。这样就形成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不能协调的现象。
3.教学手段落后。随着教学设施不断更新,近几年现代化教学设备迅速在高校之中普及,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在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很少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很少能形成声文并茂、生趣盎然的教学情境,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高度热情,不能丰富见闻,更无法培养浓厚的兴趣。由于教学手段的落后,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津津乐道,学生只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他们动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的实践能力受到了严重的禁锢。
4.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单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中也只是重视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价的依据基本上是笔试的成绩。奖学金的评定,优秀学生、预备党员的选取,很大一部分依据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视野广度、电脑技能、职业规划及交际交往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学科定位要有层次性。不同类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师资雄厚,图书资料齐全,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全面发展,不仅能从事以后的教学及各行各业文字工作,还应有较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基本定位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普通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专升本”时间不长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将重点转向为农村、社区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出既能在艰苦办学条件下担任教学与训练任务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又能够胜任其他行业的专门人才。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划分不同的层次,就可以改变原来“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科定位明晰,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专业方向要有多向性。当前社会各种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所以,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对本专业的方向设定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模式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之下分设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即师范类)、涉外高级文秘、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向学习,从而完成从单一性到多向性的转型。
3.课程设置要有科学性。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改革的核心。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优化传统专业基础课。当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存有繁琐重复之弊,所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要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核心内容。其次要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文学概论和写作学都讲文体学知识,文学史和文学概论都涉及文学思潮,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的,后面的课程不要再重复,使整个专业基础课的结构严密而紧凑。其次,增加专业技能课。刘颖聪先生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考研模块、教育与教学模块、文秘与公关模块、新闻传播模块、社区文化管理模块等五大模块,其中后面三个模块基本就属于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在现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设置的应用性课程相对来说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方向的要求,我们应该相应地增加新兴的课程,如在文秘与公关方向之下,应该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在新闻传播方向之下,应该开设编辑与采访及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实践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在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之下,应该开设教学理论、外国文化及相应的实践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定能够使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的矛盾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技能培养要有实用性。原来培养的汉语人才往往是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与书本打交道的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汉语人才必须要多方面地掌握实用性的技术。如,现代科技日益发展,各种网络、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并成为安身立命的必备技能,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能够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等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再如,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日渐突出,世界各地有众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师极其紧缺,特别是汉语言文学基础深厚又熟悉一门外语的人才更是倍受青睐,对此,一定要指导有意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英语技能,这无疑比单纯的汉语人才更具有竞争优势。
5.教学环节要有实践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十分重要,是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具有稳定与广阔就业前景的重要一环。2007年,教育部等十部委就大学生就业政策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只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但也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在教学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比较强,打好扎实的专业功底,将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原动力,所以对于专业课程,不能采用一律压缩的态度,在引导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也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老师要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有关部门学习锻炼,或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相关部分也要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国际交流的机会,要及时各类信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收到公司短期实习或者校内研究助理等招聘信息,从而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
2.课程设置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身的特殊性,除少数继续深造或在中学任教之外,大部分学生不会在相对应的行业领域就业。因此,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只是作为广阔的背景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直接涉及到。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之时,承接传统的惯性,学校依然将焦点集中在传统专业课上,如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占据了汉语言文学课的90%以上,专业基础知识也是重复出现在专业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之中。而一些新兴课程如网络编辑学、现代办公技术、公关礼仪、DV制作等紧跟时代前沿并且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往往没有开设。这种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确实有一定好处,但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能力。这样就形成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不能协调的现象。
3.教学手段落后。随着教学设施不断更新,近几年现代化教学设备迅速在高校之中普及,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在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很少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很少能形成声文并茂、生趣盎然的教学情境,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高度热情,不能丰富见闻,更无法培养浓厚的兴趣。由于教学手段的落后,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津津乐道,学生只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他们动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的实践能力受到了严重的禁锢。
4.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单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中也只是重视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价的依据基本上是笔试的成绩。奖学金的评定,优秀学生、预备党员的选取,很大一部分依据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视野广度、电脑技能、职业规划及交际交往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学科定位要有层次性。不同类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师资雄厚,图书资料齐全,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全面发展,不仅能从事以后的教学及各行各业文字工作,还应有较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基本定位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普通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专升本”时间不长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将重点转向为农村、社区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出既能在艰苦办学条件下担任教学与训练任务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又能够胜任其他行业的专门人才。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划分不同的层次,就可以改变原来“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科定位明晰,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专业方向要有多向性。当前社会各种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所以,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对本专业的方向设定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模式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之下分设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即师范类)、涉外高级文秘、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向学习,从而完成从单一性到多向性的转型。
3.课程设置要有科学性。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改革的核心。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优化传统专业基础课。当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存有繁琐重复之弊,所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要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核心内容。其次要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文学概论和写作学都讲文体学知识,文学史和文学概论都涉及文学思潮,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的,后面的课程不要再重复,使整个专业基础课的结构严密而紧凑。其次,增加专业技能课。刘颖聪先生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考研模块、教育与教学模块、文秘与公关模块、新闻传播模块、社区文化管理模块等五大模块,其中后面三个模块基本就属于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在现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设置的应用性课程相对来说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根 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方向的要求,我们应该相应地增加新兴的课程,如在文秘与公关方向之下,应该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在新闻传播方向之下,应该开设编辑与采访及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实践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在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之下,应该开设教学理论、外国文化及相应的实践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定能够使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的矛盾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技能培养要有实用性。原来培养的汉语人才往往是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与书本打交道的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汉语人才必须要多方面地掌握实用性的技术。如,现代科技日益发展,各种网络、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并成为安身立命的必备技能,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能够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等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再如,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日渐突出,世界各地有众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师极其紧缺,特别是汉语言文学基础深厚又熟悉一门外语的人才更是倍受青睐,对此,一定要指导有意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英语技能,这无疑比单纯的汉语人才更具有竞争优势。
5.教学环节要有实践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十分重要,是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具有稳定与广阔就业前景的重要一环。2007年,教育部等十部委就大学生就业政策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只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但也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在教学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比较强,打好扎实的专业功底,将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原动力,所以对于专业课程,不能采用一律压缩的态度,在引导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也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老师要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有关部门学习锻炼,或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相关部分也要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国际交流的机会,要及时各类信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收到公司短期实习或者校内研究助理等招聘信息,从而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