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09:09: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网络学习策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为远程教育带来新的活力,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和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而与网络课程的质量有关系的不仅是其所用的技术,更为重要的是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许多网络课程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而没有考虑到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问题,学习效果往往不明显。就此,本文提出了学习策略导引的网络课程设计思想,阐述了实现这种设计思想的具体方法。
一、网络化学习中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学习策略是信息加工的方法,也就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第二种认为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学习者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技能,也就是说,学习策略不包括学习方法或技能,而是指在学习者学习活动中对学习的控制和调节的手段。第三种综合了以上的观点,认为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这两方面相统一而构成学习策略。这一理论如果应用于网络学习之中,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认知、反馈、调控和优选学习方法的一系列过程的总和。详细地说,学习策略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1、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人关于他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任何事项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认知监控。对于学习者,元认知指的是学习者对于自己兴趣、能力、信心等特征的认知,对学习任务性质、难度的认知,以及对学习成败的估计,它是学习策略的核心。
2、学习调控。指学习过程、学习情绪的反馈和对它们的调节控制。
3、学习方法的优化选择。对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对比、选择、整合,得到优化的学习方法。在现代的网络化教学之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化的学习不仅应让学生学习特定的知识,而且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策略,以适应学习的自主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的需要。
二、学习策略导引的网络课程设计思想
网络课程是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因依托于网络而具有共享性、非线性、交互性和时空的非限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学生的个别化自主学习,便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怎样有效地利用这些特点,已经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教学思想、学习理论与技术如何有效嫁接的问题。笔者根据网络化学习的特点和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特点,提出了学习策略导引的网络课程的设计思想。其思想的核心是不仅仅让学习者学到特定的知识,还要让学习者学会“怎样去学”,为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
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形成于学习者本人的认知活动,不可能由外人将一个好的学习策略强加给学习者本人,但是可以对学习者的认知行为加以引导,使之向预定的目标发展,也就是说可以引导学习者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策略。而网络课程正是一种适于引导学习者建构自己的学习策略的知识载体。因此,在设计网络课程的时候考虑到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导引,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怎样有效地学习。由于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因此在设计网络课程的时候要重点考虑如何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前面提到,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也就是学习者要知道做什么;元认知体验是学习者保持和从事认知活动时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具体地说,是指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要让他体验到,用原来的方法不容易解决问题,而用现在学到的新方法容易解决问题;认知监控是运用自我监控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即学习者要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设计网络课程的时候灵活地运用这些元认知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法是人们学习活动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采用的程序、方式、手段。不同的学习方法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网络课程设计中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对于网络课程的内容,可以从学习行为顺序、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学习中借助什么样的工具和手段来确定用什么样的方法。在设计课程内容的同时,应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设计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性的提示,引导学习者使用最佳的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7-01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网络时代的学习环境性决定了其学习策略的先进性和局限性,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克服局限性。
一、网络学习环境的内涵与特征
网络学习环境是指在网络学习中一切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物理环境、资源环境及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它是对传统学习环境的发展和继承,但与传统学习环境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能自我组织成相互支持与协作的集体,摆脱了教师的控制和管理,教师则成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协作者、促进者等。网络学习环境以自身的优势完成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标,使教学手段更趋于现代化,这是传统学习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1.网络学习环境的内涵。
网络时代的学习环境不再是物质化、工具化的给予,而是一种自主性、参与性的活动过程,它包括学习心理、学习氛围、人际关系、学习策略等多种复杂的因素,呈现出以下三种趋势:(1)去“工具化”趋势。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软科学于一体的虚拟校园环境意味着一种情景化的人性呵护,网络在学习者的心目中也逐步由一种“工具”演变成一种人性化的伙伴。(2)过程化趋势。网络学习是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心理活动与意义建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认知的复杂的知识学习过程。(3)人性化趋势。网络时代,人自身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心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做信息的文明人是人的内在要求。
2.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
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环境有根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开放性。网络把学校与整个社会连在一起,能随时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打破了学习时间及各种学习空间的限制。(2)资源丰富性与共享性。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宝库,任何一位学习者都可在同一时间利用搜索工具方便快速地查找所需资料,进而对其进行筛选、重组、加工和整合,最后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3)自主性。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手段,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策略,并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进行协作学习。
二、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策略基本能适合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实际,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1、技术和人际服务仍是制约学习策略的两大瓶颈。网络教育的硬件建设、管理方式还不够完善,面授教学仍然占很大的比例。网络师生处于分离状态,网络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因此,突破技术支持和人际服务两大瓶颈是关键。
2、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学校学习策略的思维定势。有很多学习者甚至包括教师都认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仅仅是传统学习策略的一个补充,学习者仍然用传统学校教育的思维来衡量网络学习,其结果是使网络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产生不信任感,制约了新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理念的形成。
3、仍然只是“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延续。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策略,它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来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绝大多数还只是传统课堂教育在远程教育中的简单延伸,网上的教学内容也只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义,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的优势根本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的设计原则
1.符合成人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网络学习者的主体是成人,成人的成熟度高、责任感强,具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学习策略的设计原则应该符合成人的心理特点。但是,成人的心理、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角色等差异较大,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认知水平、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环境等也千差万别,因此,必须根据成人实际情况设计灵活多变的、多层次化的适合成人个体本身的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
2.呈现方式符合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首先要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相互联系,其次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因而要根据学习内容采用相应的呈现策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刺激学习者的感官和兴趣。
3.坚持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网络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是建立在其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之上的,对学习策略的研究,首先要研究如何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钻研、独立学习能力。(2)自我定向、自我规划能力。(3)独立操作、网上学习能力。(4)远程交互、协作学习能力。(5)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
四、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的设想
受客观条件限制,现实与理想中的学习策略总有一段距离,即使是较完美的策略也会因人而异,呈现出各自的优缺点,理论探讨总是永无止境。
1.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交互学习策略。远程学习使教育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了物质实体形式的相互分离,导致了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互分离,交互的行为和目的以及交互各方的相互依赖和结合的程度,都出现新的变化。教育者和学生都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各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再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而是一种独立的个人学习策略。
2.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协作学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指借助Internet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小组,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借助一定的网络交互平台,分工协作,互帮互助,发挥集体协同效应,共同完成任务。如何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通过“会话”的手段,在“协作”中完成学习目标,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协作学习策略实践的方向。
3.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荣辱同当。合作学习强调任务驱动下学习者之间的积极协作,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体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学习、工作所必需的协作精神。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将合作学习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的探索,同时也是一种现代教育观念的传播。
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的探索对于促进我国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的改变和提高有着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既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学习策略本身,也能使他们提高策略意识,通过学习策略的运用,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创造出新的学习策略,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引言
近二十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网络课程蓬勃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领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我国的英语学习和教学也随之在经历着突出的变化。教育部于2007年10月正式颁布了经过三年多试行并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明确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1]在这一《要求》的指导下,除去首批试点的180所高校外,更多的高校开始开展基于网络化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很多问题都与学习策略的缺失密切相关。如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不适应多媒体网络环境,面对大量信息手足无措;缺乏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学习准备不足,导致心理问题严重。[2]因此,本文旨在对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以便帮助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采用适合的学习策略改善学习成效,并为此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学习策略
国外二语学习策略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其最初目的是想发现善学者究竟有何特征,1975年Rubin[3]和Stern[4]发表了2篇有关善学者学习特点的研究论文,从此掀起了学习策略研究的热潮。研究者们开始对学习策略加以定义和分类,如Chamot[5]将其定义为“学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可以的行动,起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易于回忆语言的形式及内容”;Oxford[6]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虽然学者们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成功掌握一门语言,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合适、有效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和行动。对策略的分类则主要有以下三种:O’Malley&Chamot[7]依据认知理论把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Oxford[8]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Cohen[9]根据运用策略的目的,将学习策略分为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本文采用的是Oxford对策略的分类。
3.研究设计
3.1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总体学习策略及各分项策略使用情况如何?学习者在策略的选择上是否存在偏好?
本实验中参加问卷调查受试对象为某地方院校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调查样本人数为200人,其中男生90人,女生110人,既有来自文科专业的学生,又有理科专业学生。之所以选择此样本,是因为这些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基本适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网上英语学习经历,因此能较好地反映大学生外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整体情况。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10份,但因有4人没有上交问卷,6人问卷不完整,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00份。
3.2问卷设计
本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是以Oxford(1990)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为基础设计完成的。SILL量表是Oxford编制的自陈式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经过多次修改目前已成为一个比较流行的测量语言学习策略的标准量表。本次调查问卷以Oxford 的 SILL量表为蓝本,结合网络学习的特性进行改动,有6个分量表共40个策略项目,分别测量语言学习中学习者所使用的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为保证修改后量表的信度,我们对量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信度系数为0.7,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法记分。
4.结果与讨论
按照Oxford提出的测量标准,每种策略平均值的大小表示了被试使用该策略的频率,具体标准分为五个等级:
(1)平均值在1.0-1.4之间表示“从不使用该策略”。
(2)1.5-2.4之间表示“很少使用该策略”。
(3)2.5-3.4之间表示“有时使用该策略”。
(4)3.5-4.4之间表示“经常使用该策略”。
(5)3.5-5.0之间表示“总是使用该策略”。
根据这个标准,我们来看一下调查结果反映出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4.1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表1显示在网络学习环境下,6种策略的平均值按降序排列依次为补偿策略3.2333,情感策略3.1200,认知策略2.7367,元认知策略2.7000,记忆策略2.6306,社交策略2.3367,总体平均值为2.7725。可见,学习者的总体策略使用频率和各分项策略的使用频率都仅为有时使用,处于一般水平。除此之外,在对各题项的均值按降序排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使用频率较高(m>3)的11项中有三项属于补偿策略,三项属于情感策略,四项属于认知策略,一项属于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这说明学习者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借助于外在的条件,如图片、上下文、符号等信息可以克服说写中的语言不足,进而达到促进英语学习的目的。
表1 各项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则显示了使用频率(m
表2 最不常用单项策略统计
4.2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使用频率都不高,有些策略甚至是处于偏低水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这可能与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状况有关。在对学习者的个人情况调查中,很多学习者表明他们每天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非常少,有的甚至为零,这就导致这部分学习者英语水平偏低,极少使用学习策略。其次,可能与学习者策略意识不强和策略知识的缺乏有关。一方面在英语学习中大部分学习者习惯了按部就班按照教师的引导步步前进,而没有养成运用学习策略主导学习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老师对策略知识的讲解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是学习策略缺失的表现。尤其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面对海量的信息缺乏系统分类的能力,往往处于无所适从的学习状态之中,不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不知道应该何时学、学什么、如何学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都不高。再次,我国的学习者缺乏语言学习的环境,学习者往往没有办法将英语运用到真实生活中,这就可能导致学习者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习惯沉默学习和独自学习,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或交流促进语言的学习,这一点从社交策略的平均值最低可以得到佐证。
网络环境下记忆策略的低频率也出乎意料,因为根据观察在外语学习中多数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记忆外语单词和材料上。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学生在记忆活动中使用的方法很单一,后续访谈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最多使用的策略就是使用读音帮助记忆,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唯一使用的记忆策略。多数学生记忆单词的方式是按照单词表,对照读音和汉语意思的机械记忆。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相对要高一些,这可能与网络的相对独立性有关。网络环境下学习者通常都不需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语言能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材料学习,这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者的焦虑情绪,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同时,通过上述对数据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发现学习者在策略的选择上是存在偏好的,某些策略的使用频率明显要高于其他策略;不同的学习者在策略的选择上也会不同,即使是针对同一学习任务也会有不一样的选择。这可能与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水平有关,这一点在早期的研究[10]中也已经证实。
5.结语
网络环境使英语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同时也为外语学习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手段和新的理念,但从本研究的调查来看其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习者在此环境下的学习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议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策略教学,尤其是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教学,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策略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增强学习者的策略意识,促使其将策略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任务中,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从“社交策略的平均值最低”这一结果得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学习者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克服学习中的胆怯、羞涩情绪。引导学习者正确对待学习中的错误,勇敢面对,并对学习者的每一点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一定的奖励,帮助学习者树立自信心。
第三,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兼具工具书库、参考书库、阅览室、考场、论坛等多种功能,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习者明确上网目的、制订上网学习计划,将学习策略运用到网络学习当中,充分挖掘网络的各种功能,使网络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2007(9).
[2]朱晔.英语网络学习策略缺失问题及其对策[J].外语电化教学,2005(2).
[3]Rubin,J.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J].TESOL Quarterly,1975(9),41-51.
[4]Stern,H.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75,(31)304-318.
[5]Chamot,A.U.Th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ESL students[A].In A.Wenden&J.Rubin(Eds.).Learning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C].Prentice Hall,1987.203-205.
[6]Oxford,R.L.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 synthesis of studi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training[J].System,1989,17(2):235-47.
[7]O’Malley,J.M.and Cha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8]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 Newbury House,199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123-03
1 引言
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现有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并向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使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愈来愈多地转变为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方式,并对有利于学生个体终身学习和个体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方式就显得尤其重要。
2 网络教育相对于传统教学所表现出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教学形式,如面授、辅导、函授教学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领域,不仅使现代远程教育所潜在的功能得到提升,而且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的改革、教学环境的创新、教学质量的改善、教学效果的增强带来相当大的好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教育在空间上的拓展,给学习者就近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和交流方式,突破了教育在时间上的限制;给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安排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了机会;网络优秀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形成一个立体的互动网,进而改变师生的互动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节约经费,效果良好;利用网络优秀资源,集体组班学习,弥补师资不足,提高教学成绩,提高社会影响力;发挥各种教育资源优势,使各种教育资源得以充分使用,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及地点开展学习,使国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得以共享。
2.1 网络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独占讲台,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网络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的安排和管理、学习的物质环境的营造、学习各环节的创新性等方面都产生明显的积极作用。
2.2 网络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因其强大的传送功能、无以伦比的信息储备、快捷方便的操作方式,使人流连忘返,更成为许多人的一种谋生手段。因此,网络自主学习使学生整体达标度更高,成绩分布更合理。
2.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是其学习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以学生为主,以网络自学为主。换言之,网络自主学习是通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提高其学习水平的。
2.4 网络自主学习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影响网络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对自主学习的认识、经济状况或身体素质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学校校风或所设专业、网络课程设计、周围任课教师和同学的学习态度、网上学习资源和网络环境等。
3 提高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3.1 改进网络教学模式
改进网络教学模式主要是改变教师角色,改进学习者的网络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负担减轻了,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是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条件。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主要有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和导学—助学—自学—促学互动教学模式。
1)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网络自主学习并不排斥协作学习。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要求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小组学习目标及小组成员中的个人目标及责任,进而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总结个人学习不足及成果,进而进行协商讨论、汇报成果及多元评价。教师在此全过程中要适当引导、个别化辅导、监督及评价,而在此过程中网络资源与网络平台只是以提高平台的形式给予帮助。
2)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伴随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开始出现以个体学习和教师辅助相结合的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学生通过多种媒体、各种渠道、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是教学材料、学生、教学设施、多种媒体资源组合而形成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对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提出比传统教学资源较高的要求,教师要设计总的学习目标、媒体使用导航、教学指导标引、学习方法引导以及研究与考核策略等,并有通畅的教学反馈指导设计和呈现。
3)导学—助学—自学—促学互动教学模式。这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教师导学为前提,以助学为基础,以督促和检学为动力的“四维一体”教学模式。教师在布置形成性考核作业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性质、学习条件等方面。其中,导学、助学、促学三者都是服从于“自学”这个核心,为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在此过程中,既要使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课业,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3.2 促进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
我国近年来出现几种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例如,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法的一般步骤是启发引导、阅读课本、自做练习、指导练习结果、教师小结。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的一般步骤是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日结。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的一般步骤为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的一般步骤是制定计划、主动自学、启发思维、及时小结、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统总结、运用创造。如果把上述4种教学法的教学步骤整合起来,实际上就是呈现学习目标、学生自学、自学检查、集体讨论、教师讲解、练习巩固、课堂小结。笔者认为,按照这一基本教学程序授课,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它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真正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导教”的教育思想。实验表明,从小学高年级一直到高中阶段,在多数学科按照这一教学程序授课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1]。
1)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比外在动机更能促进、维持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有多种多样,如何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这是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的问题,现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现有的知识水平及经济状况等,再根据具体情况去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常体验到学习的成功等。
2)注重学习策略教学。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各种一般性的和具体的学习策略;二是要提供多个范例,讲明策略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并给予学生充分的策略练习的机会,使之熟练运用[2]。
3)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的自主学习控制能力并非很强,为了加强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监控,可以训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记录,比如记录自己尚没有完成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不是问题的问题,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常做错的习题,好的解题方法等。从理论方面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控制力已达到成熟,该如何确定自己网络自主学习目标,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学习,如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等事情,都该有个具体的计划,同时平时必须注意这方面的培养。
4)教会学生利用社会性的和物质性的资源。教会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向他人求教,学会从因特网、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来源中查阅信息资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创新能力是知识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所以要以教材为基础,更要结合教学要求,不断充实拓展主题网站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只有通过阅览、积累大量的知识,才能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根据理论原理创新,而并非以自己的想象胡乱编造。
5)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学会学习[3]。教师可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考察学习情况,构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自主学习,应该以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将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伙伴、意见的倾听者、指导者、成果的分享者,为学生创造一个合作、互助、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从而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养成及提高。通过合作,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师生间可以互相接纳、赞赏、争辩,并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不断进行反思和批判等。
3.3 改进网络自主学习的考核评价方式
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评价,也可以是教师的评价[4]。笔者通常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评价要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网络自主学习考核评价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网络自主学习效果。网络自主学习的许多特点决定了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可以发展许多学习者新的能力,发展学习者的个性[5]。传统的考核评价方法对于新能力及个性的考核评价局限性很大,也就是说网络自主学习是不能再用传统的学习评价标准去考核评价的。
网络自主学习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为:采用以平时学生对教师设定的问题的探究结果,利用网络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得出学结,通过实验、讨论检验得到的探究结果等方式来得出学生的成绩;通过学生平时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情况、最终的论文、最终部分比例的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当然有些科也可以答辩形式进行。学习者对考核成绩的看重,一方面是为通过考核,拿到学分,另一方面是为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实践、实验等方式得到问题的答案,得到新知识、新认识,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自我的评价大大提高,通过同学间讨论交流和得到同学的评价与认可,可极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网络自主学习。
4 结语
开展网络自主学习不能盲目推崇,一哄而上,也不能彻底否认,要根据现实情况审时度势,加大各方面的研究。自主学习的研究重点应该把研究的重心放在自主学习的条件、内容、策略及相关能力与习惯的培养等方面。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上的引导,尤其是要增强低年级大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的认识,激发他们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网络自主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以增强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l993(3):68-74.
[2]翟绪阁,卢小君,张国梁.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3):8-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64-02
在英语学习中,想要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能流利地运用英语与英语本族语者交流,听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求教师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听力的重要性及新形势下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迫切要求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网络自主学习教学势在必行。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听力处于首要位置,它不仅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取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它是保证语言规范化和加强语言实践的重要手段。根据二语习得理论,输入是语言习得最基本的条件,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语言习得,由此可见听力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把学习者培养成具有交际能力的语言使用者,所以听力在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初期占据着的首要地位是无法改变的。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纲中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要求各高校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在这个以数字化音频和多媒体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大学英语听力改革势在必行。因为网络多媒体集文本、声音、图片、动画、录像等功能为一体,为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所以我们采用网络自主学习的策略对学生的英语听力教学进行改革。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实验和研究中,为了观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听力的效果,并得出结论,我们选了银川能源学院的两个本科班,进行不同方式的英语听力教学。时间为一学期。我们选择的一个班称之为实验班,在这个班的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出学生一定的范围和作业内容及要求,然后让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查询资料,进行视听学习等,并在下次上课时进行表述、讨论和总结。最后教师对其做出点评和总结。而另外一个班称之为对照班。在这个班的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按照课本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绝大部分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对学生讲解听力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堂的视听训练,并给出相应的练习。
我们在学期初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时先对学生进行了听力测试,确切地掌握了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之后开始进行教学实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教学。实验班与对照班使用相同的教材和听力测试卷。听力测试卷采用的是历年来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内容。在整个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曾多次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调研,并于2015年5月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抽取了三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学生对听力教学改革反应良好。在经过了一学期的教学改革实验后,研究者对这两个班进行了结果测试――对两个班的学生再次进行最终的听力结果测试。两个班采用同一份试卷,试卷内容难易程度依然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程度为准。
本次实验我们的主要发现有:在对比教学初期,两个班的英语成绩略有差异,但成绩都不理想。在经过一学期的对比教学后,通过结果测试发现,两个班的英语听力成绩都微有变化,两个班的英语听力成绩都有所提高,但实验班的前后成绩变化略明显,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对新的教学方法反应良好。这表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听力改革是可以尝试的。该次教学改革的测试研究也显示了网络学学英语听力的效果是良好的。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听力最终成绩相比较对照班的成绩上升的速度要更快,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良好,在学习过程中,实验班学生在英语听力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学习积极性,而对照班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则表现相对消极,学生认为英语听力学习比较枯燥。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听力网络改革教学是可行的。
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现行的大学英语课堂不仅仅对老师的语言讲授有要求,还要求教师有更高
水平的输出,利用多媒体,从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素养。
通过本次教学改革,我认为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① 教师目的性要明确,要重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预测能力。 ② 采用多种方式分析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 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提高英语听力的效率,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在非教学时间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并能够进行自我总结。④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筛选能力。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听力水平寻找适合自己的听力材料,选择的材料不能太难以至于自己完全听不懂,也不能太简单以至于没有提高。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在课下做大量的工作去寻找适合本校学生的现代网络中的各色听力材料,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英语听力学习的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都要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运用,方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当今这个网络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入网络因素,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掌握网络资源,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同时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要在学生的听力学习中发挥讲解、指导、布置作业和总结等作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进行个体的细致的指导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学习的前提在于学习者对该学习内容的兴趣。对于英语听力的学习,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关键。本次研究重点的发现就是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从而也显示出了明显的成绩变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及本论文的发表能够引起更多英语听力教学者的关注,并能够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尝试网络自主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一、网络化学习策略概述
网络化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互联网拥有十分庞杂的信息,如何高效地进行网络化学习是我们经常关注的问题。一般说来网络化学习就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个人计算机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目前网络化学习的方式主要有讲授型、个别辅导、讨论学习、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几种学习方式。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不是单独采取单一的方式,而是两种或多种方式结合使用。然而在网络化学习中,有效地获取某一知识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是需要策略的。那么运用网络化学习策略,需要我们注重哪些方面呢?
(一)注重问题解决。进行网络化学习时,学习者在教师给定主题后,在分析主题的基础上从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解决相关问题。在网络化学习中,知识的掌握不单是能够记住和理解,而是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注重情感交流。情感的交流是学习者用以集中和维持注意、控制焦虑、有效使用时间。师生间的良好感情有利于促进“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三)注重信息反馈。反馈包括自我反馈和他人反馈,要注意运用这两种反馈来检验和强化。网络为网上学习者提供了很多有用的通讯手段,E-mail可以发送邮件,BBS、Internet和QQ等能实现多人同时交流。这些反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学习者通过这些通讯方式可以彼此交流学习体会,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其他学习者的反馈也应该作为有效的学习策略加以采用。
二、基于网络化学习策略的政法类课程体系建设
要依据网络化学习策略,政法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政法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突出重点、强化优势、办出特色的原则,形成以应用法律教育为主,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相互交融与促进的专业结构。
(一)要体现行业优势。政法类课程体系建设,要体现政法类专业的优势,形成与政法类岗位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坚持服务依托政法优势与深化教育教学及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相结合,努力与政法行业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真正体现政法类专业教育特色。
(二)要主动服务社会。要增强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社会影响力,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贡献求发展,围绕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和高层次管理人才、法律职业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四支队伍的建设,大力开展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及应用法学研究,为法治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和信息服务。
(三)要加强工作实践。由于受传统观念、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政法类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因此紧紧围绕政法类人才培养的特点;围绕着工学结合的人才模式,突出强调的是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重点解决好“教学做”一体化这一核心性、关键性问题,尤其是结合我们政法类与高职理工类人才培养模式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点、共性点,研究借鉴理工类高职教育教学所取得的经验,以突破传统的法律及文科类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打破常规,重点解决好政法类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教学做一体化这多年难以解决的问题。
(四)要不断推进课程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坚持职业需求逆向分析的原则,重点根据政法行业或岗位群所需基本职业素质与能力,开发适合专业群建设的共性技术知识能力模块,开发适合专业特有的、以职业为本位的知识能力模块;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抓核心课程、建设精品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校本教材、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五)要配套建立实训基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校企合作、校内外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教育模式。坚持以“校内模拟,校外实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多年困扰政法类实践教学基地的问题,以开发建立模拟仿真实践教学环境为突破点,先解决从无到有,现着力探索解决实践教学基地的重构整合与利用。要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大力建设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实习基地,并将教学实训基地与学生就业基地相互结合,同步建设,逐步形成了实境、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一体化的新路子。
(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围绕强化质量意识,并通过规范教师教学、课堂管理、学业指导、学业警告;建立课堂教学评价平台、研发建立了专业学习资源平台、增聘老专家充实教学督导队伍等措施,加强了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的静态与动态的双重管理与监控。进一步完善了重点检查与常规检查、随机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教学检查制度。还要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要重视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定期听取用人单位对实习生或毕业生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评价;要着力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的获取率与获取质量。
三、基于网络化学习策略的政法类课程设计的优化
依据网络化学习策略,根据政法类专业特点。如何让从具体的问题入手,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来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那么我们如何对课程设计进行优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在线平台。通过教育在线平台,可分别或同时在课程论坛、课程网页和多媒体资源展示区实施基于课题情境的理论课程网上教学设计。一是设置课程论坛。教师可以在课程论坛上定期或不定期地发起有关教学重点难点的主题帖,适当提供教学素材和课题背景,导出关键词,引导学生通过论坛讨论跟帖的方式参与知识解读和问题评价。在这种师生互动的操作模式中,教师要对讨论进行持续的引导和控制,让学生积极参与论坛的讨论。学生的表现可以作为教师检验教学效果和完善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二是设置教学栏目。教师可以在课程网页上设置相关教学栏目,在栏目内以时间为序或以教学内容为序,分设若干个文件夹,文件夹名称即为课题标题。根据不同能力层次和标准,建立不同文件,在文件中确定相应的实际内容,包括情境创设、知识要点、识记、理解和运用不同层次。这样便于学员学习知识的系统性。三是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并且以友好的界面、合理的设计、快捷的操作,方便学生使用。学生在线学习多媒体课件能更加明确、清楚地识记、理解和运用知识。
(二)认真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律师资格证书是国家对从事律师职业的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如现已将国家保安员职业标准、市高级人民法院录用书记员的考核标准与要求、保险岗位技能和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内容等与相关课程置换,将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切实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专业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
(三)进行多元化评价。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包括自主学习评价、协作学习评价和意义建构的评价。自主学习评价和小组学习评析是过程评价,强化练习设计根据自主学习评价和小组学习评价的结果,设计一定的强化练习,一方面加深学习者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纠正其错误认识。
(四)指导合作教学。合作学习有助于学习者通过与其他学习者的协作一方面对共识达到增强的效果;另一方面对分歧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学习者在进入自主学习阶段之后,要培养与别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自我探究能力。
基金项目:
钦州学院教改项目《政法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职能能力拓展互动的研究与实践――基于网络化学习策略》(2011XJJG-B04)
参考文献:
它具有传统学习资源所缺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即时服务和交互功能强大等优势。数字图书馆系统、BBS、QQ、E-mail、视频会议系统等的出现以及与传统学习资源的结合,真正满足了基于网络教育的资源型学习需要。
②学习内容由学习者选择和实施。
学习者可以依据外界主客观条件需求和自身需要、兴趣、特点,综合各种因素考虑,超越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限制,积极能动地选择和实施要学习的内容。这一改过去“教育部门制定教师实施”模式,学习不再仅仅是外层的强制力量,而是学生主体自身的要求。
③学习过程由学习者自主控制。
学习过程并没有严格限制,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学习者可以自觉地主宰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诸如自主决定什么时间开始学习,什么时间结束学习,在什么地方学习,采用什么学习方式,利用哪些媒体,等等。网络教育的资源型学习的实施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相互交叉、交互推进。第一阶段:呈现学习任务。选择学习任务时,既要考虑实施起来是否能落实到具体、可操作的层面上,又要考虑是否与学生生活有关联。第二阶段:提供资源和工具。围绕学习任务,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必要的交流协作工具、学习工具和认知工具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第三阶段:自主学习。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学习支持系统,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师生、生生对组织好的信息进行相互交流、相互鼓励,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查漏补缺,并形成完善的结论。第四阶段: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二、基于网络教育的资源型学习案例实践研究
我们可以选取在电大在线进行资源型学习案例实践,来说明基于网络教育的资源型的实施。电大在线是广播电视大学建立的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如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开放课堂、课件资源等,学生通过在线教学平台的交互学习,最终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在经历三个月的学习后,要求学生完成“究竟什么是美”的研究。
1.课程:美学原理
学习者将会在教学文件、辅导文本、视频课堂的学习和在论坛的交流互动中形成自己对美的评价。
2.学习目标
掌握基本的美学概念和常识,掌握关于美、美的产生和审美活动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觉审美的意识和审美能力。
3.学习活动
(1)提供使用指南
在使用指南中,指明资源所在位置、资源的使用方法提供各类常用学习工具的下载、使用技巧;给予进行资源型学习的方法、建议。
(2)明确学习任务
先让学生阅读美学教程课本学习内容,进入“学习目标”,了解各章节所要掌握的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和建议。
(3)自主学习
①进入“课堂学习”,听教师讲解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美学学科的诞生与发展情况、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学习美学的意义和方法。②在内容学习完成后,让学生进入“本章小结”,回顾一下各知识要点,并对重点知识进行复习。③随后进入“自测练习”,进行阶段性自测,检查自己对基本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④在完成学习与练习后,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第二课堂的拓展学习,在这里展开思维、发挥想象,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⑤接下来进入“阅读参考”,了解与本章学习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以便加深理解。
(4)答疑解惑,提供学习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让学生进入“课程论坛”、“答疑解惑”版面,向教师或同学提出问题,与同学开展讨论,在互助学习中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提供相关知识点,尽量避免学生所搜集的资料带有片面性、或者资料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的资料。针对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诸如缺乏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不知该从哪里下手去解决问题、对问题感兴趣却不知道如何着手等情况,为学生提供帮助和辅导。
(5)提供反馈
对“究竟什么是美”,学生在讨论区内进行讨论,结合自己所学,讲解自己对课程专题的理解掌握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反馈和评价。
(6)评价表现
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的发帖数量和质量;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最终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完成情况四个方面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针对具体的实践活动,还需要考虑对其评价的特殊性。
(7)进行成果展示
以“究竟什么是美”为主题,写出感悟,在论坛上展示成果。
三、基于网络教育的资源型学习策略分析
通过实践,笔者对网络教育下的资源型学习策略进行了归纳总结。
1.为学生提供使用指南,提高资源利用率
初入网络学习环境,学生往往会感到陌生和茫然,不知道怎么着手进行学习。如果学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会失去学习动机,延误学习,甚至放弃学习。因此,一个建构性的使用指南需要包括各类常用学习工具的下载使用、不同学习资源的涵盖范围和目标、需要学什么和为什么要学、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资源和为什么要这样使用、应该优先使用什么样的资源和为什么要优先使用。
2.利用课程导学,明确学习任务
基于网络教育的资源型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相当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学习。但一开始进入学习,学习者往往对课程的知识体系不了解,这个时候则需要一些专家级的建议让学习者作参考,这样可以让学习者明确学习任务。课程导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功能: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先前所学知识相衔接;告诉学生将要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提供引导性材料;展示将要学习的材料。总体来讲,课程导学应该包括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定向;如何利用资源达到学习目标;如何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使新旧知识相互关联起来;要掌握课程的哪些基本理论等大量的此类重要信息。
3.利用学习资源,促使学习开展
使用指南为学习者提供了资源的导航,指明了学习资源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应的学习时间表;课程导学对学习者进行了引导,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定向,让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学生综合利用各种表现形态的学习资源,使学习活动顺利开展。从下图可以看出,必要的学习资源应该包括辅导文本、视频课堂和交流互动。其中,辅导文本包括课程文本内容、课外阅读、学习方法、学习目标、自测练习、章节小结;交流互动包括课堂论坛讨论、答疑解惑等。
4.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实现师生交流互动
虚拟学习社区是教师与学生网络学习的家园,为在时空分离的学习中的交流、协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基于BBS答疑、讨论,基于Chat的实时教学活动和基于E-mail的非实时交流等工具,共同构建了一个虚拟学习社区。通过这些平台,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就有了联系,形成了一个团体,从而使学习者不仅有了归属感,而且实现了学习的交流互动。以BBS为例,除了公告,使学生了解最新消息,还可就学习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就课程相关专题开展讨论和交流。在这种交流互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讨论,就讨论话题开展深入探究,分享彼此的观点和体会,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课题讨论中,学生的跟帖速度、帖子数量和质量,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供了参考。
5.多种评价手段
相结合,评估学习质量在基于网络教育的资源型学习中,可以提供网络自测系统、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完成对学生的全面评价。网络自测系统为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学习效果提供了方便。对应于课程,系统分章节组织了全方位的试题,以辅助学生达到课程要求,完成课程任务。学生通过系统进行测试,系统根据学生答题的情况,给出正确答案并评出分数。学生通过系统,对相关习题可以进行无限次数的演练,从而对所学内容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通过网络自测系统,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习情况调整对应的目标和计划。平时作业有问题讨论、综合测试等多种形式。作业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及时反馈,利用这些反馈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调整和改进学习上的不足;通过不断地解决作业中呈现的诸多问题,学生可以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有利于激励自己进一步深入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209-01
一、文献综述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外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也越来越科学化,同时也越来越侧重于学习策略的研究。西方研究学习策略的专家Oxford(1990)指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所采取的行为或行动”。O’Malley(1990)则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三大类,其中的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和管理。
二、现状分析
根据已知研究成果,我们了解到英语阅读的善学者与他们掌握学习策略的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英语阅读综合运用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较多地使用多种学习策略,尤其是元认知学习策略。英语阅读学习的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运用元认知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上有极大的不同。由此可见,如果想要提高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那么,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元认知阅读学习策略的培训。
我国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只重视阅读方面的考试知识及技能的分析与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英语阅读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为了阅读考试能及格,或者能过四六级,只做英语模拟题或真题来达到考试过级的目标。这样做的后果显而易见,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运用能力根本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研究方法
(一)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从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出发,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英语阅读学习,这样就能够摆脱传统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不良模式。同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且时新,学生们有大量的英语阅读资料可以选择,然后针对选择的阅读素材进行训练或评估。此外,学生们还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选择原汁原味的且带有讲解和注释的英语阅读课件。教师在网络平台的教学环境中,可以对单个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解释和答疑,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强了对学生的元认知阅读学习策略的培训。
(二)改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课堂阅读教学模式采用的评价方式,是通过纸质试卷来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在网络平台的阅读教学环境中,学生阅读成绩的考核方式不仅仅只有纸质试卷一种,还包括网络平台环境中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的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等。这种既有纸质试卷,又有学生亲自参与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阅读学习环境中来,以及敦促他们对课后阅读作业的有效完成是非常有利的。
(三)改变教师阅读课堂中的身份
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中,教师是阅读教学的领导者;而在网络平台的教学中,教师的身份则改变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身份非常单一,只充当知识的讲解人或传授者;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身份则多样化,比如说,除了充当知识的讲解人和传授者,还可以充当阅读教学的设计者、阅读课堂的组织者和阅读成绩的考核者。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顺畅的沟通和联系,这样,学生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实践了教师、学生和网络有机结合且相辅相成的英语阅读学习体系。
四、结论
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大学英语元认知阅读学习策略的培养,是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和促使学习者真正掌握语言技能的必由之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可以突破教学资源的局限性,解决英语阅读教学只停留在应试层面得不到真正重视的状况,解决阅读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和多元化问题,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提高他们的语言直觉。通过创设有趣和真实的情境和任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英语元认知阅读学习辅助工具。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进行英语阅读自主学习和运用的条件和环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培养英语阅读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依据内容聚合的发展历史,RSS标准主要有三种解释,分别为: Rich Site 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RDF Site Summary (RDF站点摘要),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易信息聚合)。鉴于以上三种标准,本文作者认为,RSS是一种Web内容聚合的数据格式规范标准。这些Web内容主要来源于新闻网站及个人博客网站等。实质上,RSS是基于XML技术的网络内容和集成技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XML应用。更确切地说,RSS是一种描述新闻或其他Web内容的方式,通过RSS Feed(提要)将信息从网络站点传递到Web用户面前。RSS是一种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单方式用于共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新闻、简讯、web站点更新等等。
使用RSS标准实现内容聚合功能,使得每个学习者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对于使用者来说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这些信息是从何而来,以及信息的价值是否为学习者受用。RSS为网络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实时、高效、安全的信息与获取通道,既能应用于新闻信息的聚合,同时也适用于学习者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从技术的角度帮助学习者真正实现个性化网络学习。
二、个性化网络学习的特点
个性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自身智力、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不同,给出相应学习策略、学习内容的教学模式。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个体之间的特征差异决定了个性化学习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这种特征差异分析可通过教师的观察测试完成,而通过网络媒介来进行的学习,其个性化应体现在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展开学习的方法以及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等。
基于RSS技术的支持,学习者在个性化网络学习中,利用RSS阅读器或blog这种个性化特点很强的内容聚合工具,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选择、获取适合自己的网络学习资源,依据自己的风格特点,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个性化学习。
三、基于RSS技术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策略设计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是影响学习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要切实提高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质量,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网络学习策略。
1.聚合学习资源,建立动态学习资源库
个性化学习强调网络中的学习资源种类丰富,内容多样,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视频课程录像等,这些网络学习资源为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果通过搜索链接到每个不断更新的动态页面,如博客等,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却无法保证所获得资源的时效性。而采用RSS信息聚合技术,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RSS,所有的学习资源都是学习者根据个性化学习需求订阅的,网站会将这些随时更新的学习资源自动整合,发送到链接源阅读器上。学习者只需打开RSS阅读器(例如,RSS Reader、Google Reader、RSS Captor、新浪点点通阅读器等),即可获取最新的学习资源,大大提高了查找效率,增加了有效学习时间。
由于RSS的聚合性,在聚合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可实现高质量的动态学习资源库的建设。
学习者可以对不同学科的学习资源以频道的形式进行分类,每类资源中的每个知识点可以用题目和摘要的组织结构方式呈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需求不断地对网络学习资源的RSS源进行添加和删除,逐渐形成适合个性化发展的专业网络学习资源。
2.依托网络聚合工具,进行自主学习
个性化网络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的学习方式。学习者与教师分离的特点及开放的网络学习环境决定了其高度自主性。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能,并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分析和评价自主学习的结果。依托于网络聚合工具,可以更好地实践自主学习目标。Blog作为个性化网络学习的典型代表工具之一,与RSS技术的结合为学习者构建了一个高度自主探究的平台。学习者在开展个性化学习过程的同时,也提升了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力。在Blog学习平台上,学习者将个人学习情况、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等记录下来,通过RSS在线共享学习内容,学习者可以自主筛选获取最新的学习资源及学习动态,并了解其他学习者(下转第50页)
(上接第43页)
或教师对自己的学习评价。通过表达、反思与知识共享,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求,使其积极参与到个性化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3.构建协作学习环境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个性化网络学习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除了需要有个别学习的环境外,还需要有一个协作学习的环境。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交流与协作是决定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交互活动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学习者通过订阅Blog,借助RSS阅读器自动更新提醒,即使不打开网页也可获知其他学习者、教师、专家的Blog是否有学习资源的更新、学习评价观点的发表等。同样,每个网络学习者也可以在Blog中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观点,相互讨论、交流、学习。RSS这种聚合技术在网络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更好地实现了网络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和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辅助学习者构建了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环境,更能促进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4.发挥RSS技术优势,提升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相对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网络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学习和交际环境,尤其是大量的音频视频文件及互动软件,使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然而,学习策略缺失问题也日渐凸显。对于从小就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来说,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许多人会感到茫然,收效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形下,必要的策略指导和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此讨论网络环境下英语听说学习策略的研究。
1.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虽然目前对于学习策略还没有一个让二语研究者和教学同行们一致认可的经典定义,但以下对学习策略的界定几乎无异议: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二语(外语)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贯穿于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全过程,由问题驱动,服务于解决语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学习策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特点,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学习策略可以是显性的外部行为,也可以是隐性的心理活动。O’Malley & Chamot(1990)根据认知理论框架,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策略划分为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会/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元认知策略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是对认知策略的计划、监控和评价。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接受、分析和传递信息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方法。社会情感策略是学习过程中用来减轻焦虑的心理技巧。
2.英语听说学习策略与网络环境的探索
2.1自主学习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元认知策略研究的兴起,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开始受到关注。Holec(1981)认为自主学习不是一种天生的行为,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能力。Dickinson(1995)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态度就是一种对自己学习做出决策的责任,能力就是对学习过程的决策和反思。国内学者对“自主学习”研究也很多。束定芳指出,自主学习在外语学习上的主要成分包括:1.态度,学习者志愿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即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地投身于学习;2.能力,学习者应该培养这种能力和学习策略,以便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3.环境,应该给予学习者大量机会去锻炼自己学习的能力。
2.2自主学习的理论背景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3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特点
在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唯一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的交流平台。
2.4影响网络英语听说学习策略的因素
2.4.1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传统难点
在传统学习模式中,学习者只有一次听的机会(除非听录音带),不能让电视台或广播电台慢一点,不能控制说话人的讲话速度、口音及不规范的语言,遇到听不懂的词或词组,不能停下来去琢磨意思。多数的语言知识是通过视觉渠道(看和读)而不是听觉渠道获得的,因而语言知识没有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听觉印象(文秋芳,1996)。大学英语是一本基础必修课,大班教学是普遍现象,很难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无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协作,更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要求,很难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听力水平,口语练习也只能选取很小一部分学生进行当堂练习,老师很难关注全班每个学生。
2.4.2学习者主观因素
学习策略的使用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受到学习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具体结合国内英语网络学习者的情况,影响学习者策略的主观因素有:网络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大学新生的大部分掌握了基本的能力,仍然有一部分处于弱势的学生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不同专业的学生用于网络学习的时间,受到网络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目的的影响;国内网络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是严重依赖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比较缺乏,一些学生对于大学的网络学习方式存在一定的不适应,这需要学生调整观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4.3网络学习环境因素
网络学习环境因素也至关重要。教师对于网络教学模式的不同理解,或者缺乏足够的培训会影响网络教学;课程网站设计、虚拟社区、论坛、答疑系统等不完善,缺乏良好的氛围吸引学习者,缺乏师生交流;网络教材内容比课堂教材更深入,难度也有所提高,由此导致的学习者困难也不容忽视。学习策略并非单纯的语言学习方法与手段问题,而是与学习的环境密切相关,环境可以促进学习者策略也可以限制学习者策略,关键是如何消除环境障碍,为发展学习者策略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2.5对于网络英语听说学习策略的建议
2.5.1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为了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网络化教学平台系统要将视听说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为学生展现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可以在听说训练中同计算机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语音素材可以单句反复跟读。同时教辅资源及音视频点播系统多角度地提供了大量生动的语言素材,包括影视片段、歌曲、漫画等,全方位展现了较真实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在学习中学生还可以依据电脑的评判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问题。网络聊天已经越来越普遍,教学平台提供了英语聊天室,学生可以组建自己的聊天群,就某个特定话题展开讨论,供同学习。
2.5.2明确教师的新角色
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尽管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它并不意味着自学。它是指在老师的指导、帮助、检查下有目标的学习。在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的作用要从传统的讲授导出为主转变为现今引导为主。因为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语言学习目标;制订符合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特点、切实可行并能充分利用自主学习中心资源的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高中到大学,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教师安排和计划好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只要跟着教师的节奏,就会比较轻松。而现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学习交给了学生,学生往往可能在网络环境中迷失方向。这时候教师就要通过自己的指导,使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活动,识别有价值的信息,抓住重点,进行有效的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的独立精神与创新精神,使学生主动承担学习责任,自我管理学习英语,发表与他人不同的学习意见;鼓励学生的合作精神,强调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性。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监督学生学习,防止个别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同时,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听写、提问、抽查作业、组织单元测试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通过面谈鼓励学生进步,帮助他们分析不足。此外,无论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可通过对学生学习全过程中所持的态度及知识、学习能力水平适时地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策略,使学生有效地运用学习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
2.5.3以教学评估来促进学习策略的改善
网络化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它还提供了及时反馈学习过程中各种信息的可能。由于反馈信息的及时,教师可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个教学点对学生的训练都是全方位的,系统分别用质的评价和量的评价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可以进行学习进度统计、学习人数统计、单元成绩统计、学习时间统计、答疑提问统计。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各单元的学习成绩,学生反馈的教学信息存放在数据库中,教师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集中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分布情况,有的放矢地制作一些教学模块,上传到系统网络上,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获取这些教学模块。对于较分散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上答疑等方式解决。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随时反映教学中的问题,定期对网络教学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可动态地调整教学环节。每单元教学结束后,学生可在网络平台上填写教学评估反馈表,对本单元教学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3.结语
本文没有从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会/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三个方面讨论网络英语听说学习策略,而是从管理学的角度认识学习策略,针对网络英语听说学习的特点和误区,提出要在宏观上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明确教师的新角色,以及重视教学评估。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Bialystok,E.A.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2nd edition,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0.
1.引言。教育部于2007年9月26日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中明确提出了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宗旨: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学习策略也叫学习者策略,是“学习者个人用于帮助自己理解、学习或记忆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为”;也是学习者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并可产生一系列行为如储存、记忆及应用语言信息以加强外语学习和使用的过程。我们认为,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外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技巧或步骤。根据O’Malley & Chamot,学习策略可分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研究将证明,以上学习策略相结合的培训,对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和认知水平,选择更好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习成绩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从听力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培训学生的学习策略来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研究的结果对英语教学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网络环境下开展听力学习策略的理论依据。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据该理论,学生应通过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的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应是简单抽象的,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一些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者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
关于各种感官接受信息的差异,经Terencher试验后提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看到的30%,自己看到并听到的50%。就听力学习而言,网络媒体创设情境,使学习者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集成信息。较之于传统听力课堂,可改善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意义建构;而且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突破时间限制,使师生、生生多向同时异地和异时异地交流协作成为可能,能弥补传统教学课堂听说训练的不足。
3.网络环境下英语听力学习策略教学模式和学习过程。《课程要求》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设计为“学习任务,创设任务情景――课前的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创设环境,课堂互动教学――学习评价”的形式。
这里创设情景理解为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即是为学习者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材料的学习方法,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最后对学习进行评估。
新模式的学习过程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3.1 学习任务。学生在网络教学实验室里自主学习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的教学光盘以及教学软件材料。参照教师的指导意见把握学习内容,进度,主动参与测试练习,测试通过后进入高一级的学习任务。
3.2 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学生在了解了学习任务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实验班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在线交流,讨论遇到的难题,交流学习的经验等;教师则能利用网络平台即时与学生交流,解决疑难,又可以将共性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面授时讲解。
3.3 课堂实施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围绕网络课堂的听力学习内容,分组进行师生、生生口语交流,巩固自主学习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在测试中反映出的薄弱环节和在网络平台上讨论的难题进行一一解答。教师还要提出如学习进度、学习方法等建议。有必要的时候,教师还需进行个别指导。
3.4 学习评价。教师可及时评价总结每次活动的基本情况,指出学生的进步和不足,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建议和希望,激发学生潜能,总结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利于下一步努力解决和提高。学生可评价自己或互评协作成员在学习中的学习效果、学习参与程度,总结每次活动后的收获和疑问,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也可选择在英语学习中代表他们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作品、讨论结果、测试成绩和教师评语收集并保存到学习档案中,通过追踪和记录协作学习过程的信息和资料来完成评价,呈现协作成员的进步。
4.研究过程和结果分析。本研究将听力学习策略进行分解,通过调查问卷,测试成绩,分析传统教学和基于网络教学中听力学习模式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用策略的差异和发现注意的问题。
4.1 研究方法。在为期一学期的试验中,实验班和对照班都遵循同样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材进行授课。唯一不同的是试验班都进行明确的听力学习策略指导,该方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有效的学习方法,了解如何对目的语的理解和使用以及如何在课后独立地学习并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而对对照班教师不进行有意识的学习策略指导。
4.2 问卷调查和内容。O’Malley认为,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以及社会/情感策略。以听力教学为切入点,Laurens Vandergrigt(1997)细化了听力策略: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记笔记、预测、翻译、听大意、有选择地听、精心准备、推断、迁移、合作、加强。其中1-3归于元认知策略范畴,第4-11项归于认知策略范畴,第12-13项属于社会/情感策略。本研究结合上述模式,将听力学习策略进一步的分解描述(共有42个描述句),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接受,然后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实名制形式,设计问题采用五级分制。五级分制中1-5分的附值分别代表几乎不适合我、通常不适合我、有时适合我、通常适合我、几乎适合我。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基于网络的听力学习策略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中,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的情况不尽相同。
无显著性的有:认知策略方面包括有选择性地听、听大意、迁移以及精心准备;社会情感策略方面包括有加强策略。
有显著性的有:元认知策略中的三个项目――自我规划、监控、评价;认知策略方面有记笔记、预测、翻译以及推断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中有合作策略。
4.3 学习结果。为期一学年的实验结束后,我们对两个班进行了听力测试对比。结果如表2:
听力测试结果显示:试验班的平均值高出对照班,两个班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试验班在网络环境下听力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下达到或超过对照班的传统教学的效果。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紧接着我们对试验班的听力测试成绩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相关性较强,表明试验班在网络环境下听力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下听力成绩提高和学习策略使用密切相关。
4.4 结果分析。学习策略与教学相结合的培训对提高学习者的策略意识和成绩都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一学期的听力策略培训表明试验班的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明显高于对照班。正如O’Malley(1990)曾指出:“缺乏元认知策略的学习者,根本没有方向或机会计划他们的学习,监控他们的进展情况,或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确定未来学习的方向”。因此,教师在策略培训中应把元认知策略的3个项目有机结合起来。
在认知策略方面,试验班学生使用部分认知策略的意识明显高于对照班。但从课堂面授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两种教学模式各自有利于学习策略的方面。试验班的面授课上,我们发现学习者将听到的对话及表达记在配套练习册上;对照班的听力课上,学习者将重要内容记录在书或笔记上。两个班都习惯于通过听写的方式增强听的能力。听力前,都会快速浏览所提供的显现信息、预测内容和问题,以便达到理解。
在社会情感策略方面,试验班的学生合作学习、协作探究策略意识高于对照班的。这一点要归功于网络平台教学模式下创设的优势。由于实验班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在线交流,所以他们能即时讨论遇到的难题,交流学习的经验等,所以学习者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合作学习策略,颇为受益。
5.结论。在上一节中,我们阐述了本试验的结果与分析,进而证实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听力学习策略培训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和认知水平,选择更好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听力学习成绩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通过策略培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策略意识,帮助他们探讨如何更有效的学习,鼓励他们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以便最终实现学习自主,从而更好地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O’Malley, J. and Chamot, A. 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LA[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Vandergrift, L. 1997. The 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Listeners, a Descriptive Study.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30: 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