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09:10: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广告解读与创意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在这个交流日益广泛,传媒逐渐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广告对于商品在大众中进行广泛的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广告设计成为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和庞大的产业,它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广告设计作为广告表现的手段与方式在特定传媒中传递着商品的信息,与受众进行有效的意向沟通,并刺激着他们挑剔的眼球,锲而不舍地寻求着市场的切入点。
其中,好的广告设计作品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实现广告的终极目标,而效果欠佳的广告作品则只是匆匆过客,一眨眼也就烟消云散了。在广告设计的发展历程中,不管是设计师还是广告的受众,都是在无形中生成了对广告设计特有的审美能力。当我们审视一幅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时,已不仅仅局限于了解它所传达的商品信息,而是将其作为一件艺术作品来从多个视角剖析其美的所在。
图形――思维美
我们生活在符号的世界里,我们的声音、言语、表情、手势、衣着无疑不是符号,都体现着人们的意向与追求。广告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利用符号在人与商品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加快人们对商品认知的速度。
图形是设计作品中敏感和备受关注的视觉中心,恰当的图形语言能充分表达创意,优秀的广告设计能通过独特的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述设计主体,传达作者的情感。在广告设计中,图形作为信息表达的特殊符号制约着广告理念的传递,广告的文化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主要是由图形来展现的。而这个图形符号选择的恰当性则需要通过受众对于广告本身信息理解的认同与否来裁决。好的广告设计里所选取的图形并不只是单单注重了它的唯美性,而是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以及对受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且综合商品的特质而获得的。一个广告图形可能引发很多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根植于普通大众的心理模式,用广告设计有的视觉语言去激发受众心底对于美的共鸣。
由此可见,广告图形的审美特征并不仅仅局限于其艺术性,而是将更多的精力转向对广告解读性与受众认知力的洞察。受众所面对的图形应该来源于他所熟知的生活中所有的或者是其他实践过的事物,但是这并不是说在广告设计中就是应该用那些俗之又俗、毫无立意的图形。相反,我们在选取广告图形时应该注意图形的概括性、生动性、目的性,并能激发受众的联想,吸引受众去思考。虽含蓄但不深邃,虽抽象却不晦涩,深入浅出、意义明确、引人入胜的图形才是广告图形的真美所在。
色彩――情趣美
我们平常欣赏一件漂亮衣服时,除了对其款式的与众不同表示认可之外,同时也会对衣服的色彩表示赞许。而色彩对广告设计所产生的意义也很大,除了吸引注意力之外,它的意义更体现在表现商品的特性上。色彩能增加广告的活力与说服力,同时又是促进销售的动力。色彩能使人们在欣赏广告作品时让眼睛和心灵获取一抹消闲的情趣,色彩对人感官的刺激是鲜明而独到的。
广告设计的色彩与其他平面设计的色彩不同,更不同于一般绘画的色彩。据调查,人们一般更愿意接受彩色广告而不是黑白广告,彩色广告的注目率也比黑白广告高得多,色彩视觉的感染力由此可见一斑。那么是不是在色彩的使用上只要是七彩斑斓、鲜艳夺目、符合人们视觉习惯的广告作品就是美的呢?其实不然,色彩数量种类的多少并不足以达到广告设计的审美要求。其实广告设计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并不是毫无顾忌的,由于地域、时代、文化的差异,我们在展现色彩美的同时是不能够忽视受众的情感的。广告设计中色彩的美主要体现在吸引受众的注目并且尽可能地让他们有一种驻足停留的冲动。它是一种刹那间的心灵呼应,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它是将商品的专有信息与受众审美心理完美结合的视觉再现,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色彩堆砌。
广告语――外延美
语言文字是一门艺术。语言的魅力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日益显现,而语言的层次与归属也逐渐多样化。在广告设计中,设计师都是通过运用各种各样的视觉语言将信息传达给受众的,这其中包括图形、色彩、文字等,广告语的表现形式即属于文字范畴。
的确,广告语属于文字范畴,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浮华文采,它是经过精雕细琢、汇集了智慧深处的灵感而凸显的一件独立的又极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广告在传播信息时要受到时间、空间和受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所以不可能用长篇大论来描述,而是必须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广告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商业文化、一种大众文化,其中的广告语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遵从,而且参与了流行文化的传播与创造。在广告设计中,思维是无限的,但展现的空间却很有限,我们仅仅利用图形与色彩进行信息传播常常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而好的广告语正是对此的补充与延伸,它为准确解读广告的信息提供了保证,它能强有力地感动消费者并且增强他们对该广告的记忆度,毕竟文字的存储性相比其他广告元素要相对简便快捷得多。广告语的精练、趣味性,增强了广告的说服力,阐述了商品的独特性,是独树一帜的另类美。
视觉效果――形式美
我们常说,一幅好的设计作品不仅要有好的创意,而且还必须有好的视觉效果,否则这幅作品的审美价值会大打折扣。广告设计也是如此。“麦当劳”是世界性的著名快餐品牌,在其运用广告做品牌推广可谓是煞费心机。如图1所示,这是一则麦当劳外卖广告。广告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麦当劳叔叔穿的一只沾满泥土的大红鞋,其在画面中的突出位置注定了整个广告的视觉中心集中于此,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将其广告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图2中美国的詹姆斯・蒙哥马利・弗拉格所创作的以山姆大叔的形象为主体的征兵广告一直为广告界津津乐道,那种非你莫属的手势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优秀的设计师会竭尽所能地将设计中的每一个元素加以灵活运用,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理想的广告设计作品里的视觉形式所引发的受众心理反应是视觉语言诉求力量和意义传达的完美结合。其中所表现出的形式美是一种心旷神怡的心境,而不是简单的元素罗列。形式美感强烈的广告作品就好像是一曲经典的乐曲由一位优秀的演奏家来阐释一样,所到之处都是那么淋漓尽致,这里的“乐曲”就是创意,“演奏家”就是视觉效果。
广告设计中的形式美正是通过将各个设计要素按照排列组合、去粗取精、宁缺毋滥的原则,以追求完美的方式深入到受众的每一个感官细胞里的。
结语
美的东西就在于它有精致的细节。广告设计中的美也是在各不相同但又密切联系的几个层面上一一展现的。作为一名审美者,就应该善于抓住作品中每一个细节进行细嚼慢咽的工作,而不只是为任何表面的美所迷惑。对美的欣赏与认同总是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创作与探索中密切关注受众的心理反应,不断充实和完善广告设计的审美情趣,让真正美的作品与人同在,与时代同在。
参考文献:
1.李琰君、杨豪中、祁萌:《解读广告的“时代性”》,《包装工程》,2005(10)。
2.秦春晓、冯艺:《广告设计中的图形语言》,《包装工程》,2005(1)。
3.尚奎舜:《广告设计》,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4.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蔡艳山、何建芬:《广告语的文化意蕴》,《商场现代化》, 2007(11)。
6.查代春:《读图时代:广告如何创意》,《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4)。
7.戴夫・桑德斯:《20世纪广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戴海波,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讲师,淮安223300;杨惠,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讲师,淮安223300
以儿童作为消费者的市场,往往由三个部分构成:作为直接消费者的直接市场、作为影响者的影响者市场和作为未来消费者的未来市场。现代社会,儿童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消费群,儿童产品所拥有的市场潜力不可小视。同时,儿童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因其认知能力和知识层次的限定,其消费行为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因此,在把握儿童消费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如何做出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的创意广告,这对儿童产品的宣传和推销至关重要。
一、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内涵
皮亚杰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他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在谈到儿童心理时说:“和生理的成长一样,心理的发展,实质上就是趋向平衡的活动。”他认为,儿童的认识系统是极其活跃的,该认识系统在构建知识时,不是被动地对呈现于感官的各种信息进行简单的接收,而是以“自我中心”为思维载体积极选择和解释环境信息。“自我中心”是指儿童不能区别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周围一切都看作与他自己有关、是他的一部分。儿童的自我中心性是皮亚杰的一个重大发现,它指出了儿童心理与成人心理的不同之处。由于儿童不能协调自己与客体的关系,加上缺乏经验和知识,在思维时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愿望、需要、动作上,形成了特有的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其表现主要有:一是儿童以为世界是为我而存在,一切都围拢着自我运转。例如,儿童认为自己走路月亮就跟着自己走。二是儿童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皮亚杰问某一男孩:“你有兄弟吗?”男孩回答:“有。”皮亚杰又问:“你兄弟有兄弟吗?”男孩说:“没有”!三是儿童具有泛灵论倾向。通常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和情感,也有人性。例如儿童认为踩在小草身上,小草会因为疼痛而哭泣。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是儿童的一种普遍心理特点。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能消除自我中心。只有在活动中儿童不断地协调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才能逐步解除自我中心。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的“自我中心”性,并要求在遵从儿童“自我中心”性的基础上,通过“外部环境同化于认知结构”与“认知结构顺化于外部环境”这两种建构方法影响儿童的心理和智力,从而实现认知系统的平衡。广告创意作为广告表现的载体,它要求根据受众的认知特点,以独特新颖的形式把广告主题转换成受众认同的意念或形象。因此,广告创意的生命力来自受众的认同。同样,儿童产品广告的核心受众群是儿童,创意者要考虑到儿童的“自我中心”性以及儿童在心理、生理发育水平,审美认知,人生视野等方面的特点。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观点去透视广告,用童心去填充广告,以儿童的情趣去体味广告,选用儿童易于接受的视角去构建儿童产品广告的传播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去吸引儿童受众的目光。
二、创意表现主体的认知差异性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广告的审美认知、态度、情感、行为趋向性都是有差异的。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心理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建构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前面阶段的发展,又为下一阶段发展打下基础。发展阶段不是截然划分式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准备期与完成期。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相当于婴儿期。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运动来认识周围世界,在这一阶段中,儿童获得了客体恒存性的图式,即儿童看不到、听不到某个物体时,他仍然要去寻找它。客体恒存性的图式对儿童进一步掌握空间、时间、因果关系图式至关重要。因此,广告创意时要注意利用客体恒存性的特征,通过运动知觉去刺激婴儿的感官,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比如麦当劳的一则广告:一个小宝宝坐在秋千上,当秋千荡到最高处的时候,宝宝就会笑,当秋千往下落,低于窗台的时候,宝宝就哭,反复的一哭一笑让人对窗外的“景色”很感兴趣,后来放出来,外面是麦当劳的标志。整个广告惟一的客体就是麦当劳的标志,通过标志的忽隐忽现和宝宝一哭一笑表情的运动对比,刺激受众感官的-同时,使标志与乐趣联系了起来。同时,处于一时期的儿童是没有消费能力的,他们的消费权几乎完全取决于父母。广告创意时要注意抓住妈妈对孩子无比关爱和美好期望的心理状态,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心理表征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可以通过感觉运动来掌握语言、图像、手势、声音、数字等多种符号的意义。但是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却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自我中心性,即只能从自己方面观察、描述一个物体。另一个特点是知觉集中倾向,即儿童只能注意到情境的一个方面,不能认识事物的可逆性。依据这两个特点,广告创意要遵循简明性原则,注重叙事角度的单一性和表现过程的直接性。比如小霸王学习机的“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学习机……”的儿歌篇、宝宝金水的“洗呀洗呀洗澡澡,宝宝金水少不了,滴一滴呀泡一泡,没有蚊子没虫咬”的童谣篇、酷儿饮料的“健康歌”篇等等,都是利用儿童非常熟悉并喜欢的歌谣简洁直观地传达出产品特点,有利于儿童对产品符合意义的理解。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相当于小学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但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弱,开始理解他人的观点,并提高了交往能力。广告创意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特点,通过有趣的故事、游戏的场面、流行的歌曲等营造出简明的广告传播情境。比如,宝宝金水的“找朋友篇”在采用原来婴儿版的说唱形式和旋律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活泼、可爱的调性,并充分迎合7-12岁小朋友的行为心理特征,考虑到小朋友们喜欢一起游戏、一起玩的特点,在广告中加强了营造儿童之间分享、嬉戏和模仿的情景,使整篇广告更具活力。
(四)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相当于初中阶段。所谓形式运算,就是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的逻辑推演的思维。这个时期儿童的行为能力、个体意识、思考方式均有所变化,逐渐具有小大人的特性。宝宝金水“街舞篇”的广告创意充分抓住了此阶段的儿童心理特征,找到了他们当中流行的“酷”文化,选取“酷”的代表――说唱和街舞来进行新的创意表现。同时还充分考虑到此阶段儿童的模仿心理特征,寻找一群比目标受众人群稍大的青少年来进行演义,以期待目标人群的深度认同、模仿和传唱。
处于以上四个不同认知阶段的儿童在对广告解读的过程中,依据认知的差异发现世界,并逐步理解广告的诉求主题。儿童产品广告创意人员应在认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产品的核心消费群体是属于上述四个阶段中的哪一个,或是产品并没有明显的适用阶段,是儿童均可使用的产品。明确了创意表现主体的年龄区间,在遵循年龄区间认知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创意架构。
三、利用图式建构传播情境
对于广告来说,广告主与消费者之间的买卖关系是广告建构的第一层次情境即现实世界,而除此之外,还必须通过建构某种传播情境实现两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交流。0如何建构传播情境,皮亚杰的“图式”观点可以为此提供一个切入点。
皮亚杰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儿童之所以能对刺激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是由于个体具有同化这种刺激的图式,因此,皮亚杰的图式概念实际是指个体内在的知识结构。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总是根据他们已经知道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在皮亚杰看来,不存在纯粹的客观现实,现实是主体依据已有的认知图式对环境信息进行的建构。他指出,儿童对自己的观念是想象而不是发现,也就是说,观念不是预存于内部而逐渐显现的,也不是预存于外界等待儿童去发现,儿童必须自己去想象它。他们以现有的心理结构来挑选和理解经历,他们也调整这些结构来认识现实世界更细微的事实。对于儿童产品广告创意来说,广告创意人员在尊重儿童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图式建构某种传播情境,刺激儿童受众发挥想象力,在与广告文本互动的过程中认知自己的观念进而理解世界。
优秀的儿童产品广告文本应该是一个布满了未定点和空白的图式化纲要结构,需要儿童在收看中完成对未定点的确定和对空白的填充,从而在与广告文本互动的过程中,把握产品的诉求主题。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但是他们却可以通过想象弥补能力的缺失,在进行儿童产品的广告创意时,应该充分地挖掘儿童的想象力,尽量为广告插上梦想的翅膀。当那些充满激情和幻想的广告出现在儿童面前时总能激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关注的欲望,也就容易获得成功。高乐高“维灵娜篇”中正在做功课的小女孩伸了伸懒腰,准备喝高乐高补充一下能量。神奇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维灵娜――高乐高中维生素的代表,从罐中一闪而出。她是高乐高乐颠一族中的百科全书,睿智且富有知识,她告诉了小女孩“更聪明更健康”的秘密所在。然后小女孩和维灵娜便一起梦幻般地飘起,共同分享高乐高所带来的美妙一刻。在这则广告中,儿童的现实能力与梦想的实现形成了一种戏剧化的矛盾冲突,构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图示化纲要结构,蕴含了许多空白和未定点。儿童借助乐颠一族所带来的奇特力量完成了梦想,实现了对图式的填补和充实。广告也通过一问一答的互动交流方式,简单明了地传达出了产品本身的特质,以及高乐高健康积极向上的品牌精神。
四、建构同伴关系进行叙事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自由竞争为前提的,各种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商品同质化趋势的加剧,承载着传达商品信息或服务信息,以促进销售、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或传达某种理念的现代广告也就会理所当然拒绝模仿,必须颠覆传统,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敏感、又被深深压抑的角色,越来越被广告设计者所青睐,作为一种元素、一种催化剂被嵌入广告中,与其它元素有机结合,实现广告创意的表达。目前,中国广告界“性”元素的应用存在以下特点。
(一)以语言、视觉联想为主的性暗示
“性”元素在广告中的应用以谐音、视觉联想为主,激发人们的性本能或性幻想,来满足人们的性诉求。如“雕牌”曾经有一支广告:“老公,泡了吗?”“泡了!”“漂了吗?”“漂了!”这则男女对话充分激发了大众的性心理,对话中“泡”、“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泡妞、客等。通过谐音,轻而易举地抓住了人们的耳目。而广告语中的实在告诉人们使用这种洗衣服会如男女媾和般快意,广告成功地通过刺激人们的性幻想达到激起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的欲望。这一广告虽然应用了性元素,但是却不伤风化,属于性元素应用的成功之作。
与之相对应,有些广告性元素的应用是以女性躯体联想为特征。2003年2月24日《电脑报》刊出一则广告:“一个的少女双峰凸显,双膝跪地,趴在地上,柔美的身躯被弯曲成鼠标的摸样。在女孩光滑细腻的后背上,一只巨大的男性的手平放在上面,一种抚摸的动感呼之欲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画面旁边有一行粗体黑字――‘享受,才是手要的’。”[1]这则广告中女性摆成鼠标样,而且是双峰凸显,以女性的隐私部位来吸引眼球。与之相对应,男性的手却是巨大的,而且是抚摸鼠标――女性,以男性对女性抚摸的感觉来表现手对鼠标的驾驭感。与男性巨大的手相比,整个女性身体却只有鼠标大小,这种强烈的反差体现了男性的强势和女性被奴役和被物化的地位。这则广告虽然是要表达“用这种鼠标是一种享受”,但却是以物化女性和对女性的贬低为条件的,把女性等同于女性也是极为不恰当的。
(二)以贬低女性地位为主要特征的性暗示
许多广告在应用性元素时,尤其女性形象时有意无意以贬低女性、丑化女性为主要手段来达到宣传目的。国内某矿泉水广告把女性与矿泉水并列,而且把女性身体歪曲为矿泉水形状,在女性胸部位置贴有商标,把女性胸部等同于商品标识,实质是要告诉消费者:“我们品牌很性感,快解开吧!”这则广告中把女性身体等同于矿泉水瓶也是极为不恰当的,众所周知,矿泉水瓶是可以任人扭捏的,这则广告暗含着“女性是任人玩弄”的含义,是对女性的贬低。这则广告有的张贴在机动车背部,和矿泉水瓶并列,女性姿势也极不自然,似乎有把女性绑架的含义。此外,国内也有某通讯运营商在平面广告中以女性胸衣低下并露出性感部位强调通讯费用的低廉:“130入网费,低得让你‘心动’”。在胸口位置也放置一个手机式的别针,以示心动。这个广告实际上要表达:网络低价等同于女性的身体和性的诱惑。很显然以矿泉水和通讯费为代表的广告有贬低女性地位和身体的嫌疑。这类广告在目前广告界极为普遍。
(三)以宣扬非科学的健康观为特征的性暗示
广告业的发展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使用价值向价值的转换,必须把商品销售出去。商品售出越多,生产者和销售者所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大。因此,现代广告必须要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使消费者购买对消费者有用或者使消费者觉得有用的商品,也只有这样,广告才能满足商家的要求。广告本身是中性的,并不具有善或者恶的属性,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如果不加强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2]健康对于人类来说是最重要的,然而,很多广告却在传递不正确的健康观。
现代社会是男权制、父权制社会,对女性审视的目光也是以男性的审美眼光为标准的。对女性美的要求也是“皮肤白”、“胸大”“身材苗条”,这些标准是科学的吗?显然不是。现代社会的审美标准原本是对女性模特的要求,尔后变成对全世界不同国籍女性美得标准。许多广告以这类女性为形象,实质是告诉消费者:“你是不美的”,“你是不健康的”。要想美,怎么办?请购买我的产品吧。最为常见的是各种丰胸、减肥广告。索芙特某广告就宣传:“索芙特90°,挺好风韵霜,让女人嫉妒的90°。”众所周知,女性胸部大小有先天遗传和后天营养等因素的影响,也并无科学表明胸部越大越好,也就是说胸部大小对人体健康无影响。这则广告语中的“挺”语义双关,既说明胸要“挺(拔)”,也说明只有“挺”才“挺好”。既表明产品的功用是让胸部挺拔,有说明产品挺好。对女性胸部审美的要求,是以男性审美眼光为基准的,对男性胸部大小并无要求,这不利于女性健康。已有数据表明:滥用丰胸产品或做隆胸手术很引起很大副作用。与之类似,很多减肥广告、美白广告也在宣扬不正确的健康观、审美观。
二、性别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广告“性”元素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广告中性元素的应用以“女性”元素为主,而且是以女性身体形象为主,存在对女性物化或贬低的现象,不少广告在传递不科学的健康观、消费观。
主张男女平等,马克思对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阶级社会的男女不平等状况进行了批判性分析。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男女关系的异化,马克思指出:“把妇女当作共同欲的掳获物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3]这实际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女性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女性不是所有男性共同欲的掳获物和婢女,而是全体资本家的掳获物。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女性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为资产阶级榨取剩余价值服务。资本主义社会虽有名义上的一夫一妻制,但是事实上资本家以相互奸女为乐。家庭中的男女关系不是以感情为基础,而是以金钱为纽带的。女性对男性来说不是情感伴侣,而是,把女性等同于物品。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理想社会,男女的身体是不能用金钱或权力来交换的,“妇女除了真正的爱情以外,也永远不会再出于其他某种考虑而委身于男子,或者由于担心经济后果而拒绝委身于她所爱的男子”。[4]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主张男女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妇女解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男女平等,使妇女与男性一起实现作为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5]男女是有生理和心理差异的,理想的性别观应当是“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男女平等观来取代传统的、抽象的男女平等观。”[6]男性和女性的关系绝不应该是对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和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中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是对性别理论的发展。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知当前我国广告中“性”元素应用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广告中“女性”元素的使用,大多以女性躯体或敏感部位为主,只是把女性作为“性感尤物”来看待,女性最有价值的是身体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的逻辑”在我国社会中影响越来越大,突出表现为人们对金钱的重视。我国社会存在很多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现象,这在就业、生产等领域表现更为明显,女性经济地位不高。男女在经济、社会地位方面的差距,使得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等也是以男性标准来衡量。马克思认为,男女不平等地位是由经济不平等造成的。当前女性元素在广告中的滥用,女性物化或地位被贬低,也是因为女性经济、社会地位低造成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家经营以获取利润为最主要标准,一切以商品的售出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也物化、商品化,变成了商品的一部分。即使是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健康标准也逐渐异化,成为商品经营的工具。马克思的男女平等观追求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广告中“女性”元素仅仅作为男性的附属品或赏玩的工具,或者是仅仅把女性定位在家庭主妇的地位,显然是需要加以无情批判的。我国的广告设计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绝不应以滥用女性元素为吸引眼球主要选择,而应该尊重女性的价值,以健康、科学的审美标准为设计原则。
注释:
[1] 党芳莉:《“性诉求广告”该如何规范》,《检察风云》,2005(20)。
[2] 转引自丁凯:《不完善的生命:商业广告中女性性对象化表达问题》,《中国广告》,1999(5)。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唐美玲:《“妇女观与当代性别理论发展研讨会”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11(1)。
[6] 张广利,杨明光:《后现代女权理论与女性发展》,第101-102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 孙平、丛艳华、肖陆宁:《“性”元素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杨先顺、潘莹耀:《被凝视的女权奇观――后现代视野中的女权广告解读》,《现代传播》,2012(2)
近年来,《临川晚报》得到了飞速发展,报纸版面增加了,报社人员增多了,采编经营部门也由原先的编辑部、记者部、广告部增设为总编室、新闻部、特刊部、网络新闻部、广告部、专刊及小记者部等部门,新闻部还根据版面分别设置时政新闻组、民生新闻组、社会新闻组。这些部门的增设与工作分工的细化是报社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做强本地新闻报道、服务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在新闻采编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做新闻策划,原先报社虽只有十几人,但大家都参与,目标明确,雷厉风行,把策划做得风生水起;而部门和人员增多,某一部门有策划,因沟通欠缺,协同配合部门的人起初根本不知道,等策划方案出来时,他们云里雾里,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即使他们了解大致情况,也会觉得这是其他部门的策划,不会花更多的心思去做,导致一些新闻策划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以上情况,有没有一种更好的办法呢?
当前,不论是招商引资、工程建设,还是企业生产投资等,我们听的最多、提的最多的就是“项目”这个词,它不仅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表述不同门类的事物,而且还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的管理中。新闻策划是为了一定报道目的而进行的多角度、全方位报道活动,它一般以深度报道为主要表现形式;而深度报道多是采用不同视角、不同资料背景甚至不同观点进行立体式、全景式的报道,是多种报道综合体,它很容易分成一个个新闻项目来操作。同时,新闻策划是需要多部门及多人协同配合的组织活动,也适宜采用项目管理。因此,笔者觉得,解决地方晚报新闻策划中出现的问题可引入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项目制。
一、引入项目制使新闻策划有了组织保障,强化了新闻策划执行力
新闻策划不同于以传播消息为主的单篇新闻报道,它以立体式、全景式的深度报道为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要想推出优秀的新闻策划,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位记者的单兵作战,必须依靠一定的组织结构来实现新闻策划。换句话说,新闻策划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新闻策划的组织和管理。尽管人们更多地在强调新闻策划中的创新思维、报道设计“出奇制胜”之类,但所有这些思维、设计都是一定组织结构中的产物,而且都要通过组织的功能付诸实施。在实际操作中,新闻策划的失败并非都是新闻策划中的创意、设计的失败,有些很好的方案未能取得预期的收效,问题经常是出在组织管理方面的。
项目制也叫“项目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即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设立的专门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地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在《临川晚报》,目前重大的新闻策划一般由总编辑出“点子”,确定采写方案,然后分派记者采访,记者采写完再交总编辑审稿,稿件通过后再统一交编辑部门编排;而相对不是重大选题或报道面较小、内容单一的报道,由新闻部出“点子”,记者采写完交部门负责人,然后转交总编室,再分发到编辑手中,完成稿件编辑及版面设计。在整个策划过程中,策划大多还停留在个人的“点子”策划阶段,新闻部记者分担的是写作任务,总编室编辑分担的是编排任务;记者参与了策划,对策划意图有所了解,但编辑是接到稿件后才知道策划内容的,对策划突如其来容易产生反感;记者参与了策划,策划得好记者声誉也高、稿酬也高,而编辑被当作了策划“局外人”,工作量按平时的版面价值来计算,因此,他们很难主动去对策划内容进行深化。这种策划管理其实缺乏统一的执行组织和具有目标激励因素的考核组织。由于缺乏统一的执行组织,采编等各部门在策划报道过程中实际上成为了执行者,而各部门都存在自己的利益和职能鸿沟,加上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横向沟通较少,策划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使策划容易脱节;由于缺乏统一的执行组织对策划进行控制和对反馈情况进行梳理,策划很难做到位;由于缺乏具有目标激励因素的考核组织进行考评激励,策划参与人看不到目标效益,也很难公平公正地分享目标效益带来的利益,导致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很难被激发。这些都会使新闻策划执行力大打折扣。
引入项目制后的新闻策划组织是根据策划的需要而由编委会授权临时设立的组织机构。这种组织机构设立项目负责人,有统一的战略目标,以实现报道策划中所确定的报道效果。它采取面向项目的目标管理模式,把整个新闻策划细分成一个个项目,并围绕这些项目来组织资源,各项目的参与成员从采编等各职能部门临时抽调,归项目负责人统一管理,对项目负责人负责,待项目完成后又回到原职能部门。在新闻策划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对各个项目进行组织、指导、检查,以确保策划目标的完成。项目结束后还有编委会另外授权的考核组以目标效益考核项目参与人,而项目参与人在既定项目目标下,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出色地完成自己工作,有力地保障了新闻策划顺利执行。
二、引入项目制使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发挥了新闻策划最大效益
在新闻策划中要利用到各种资源,但有两种资源是最重要的,一是策划的对象:新闻信息,二是根据新闻信息进行策划的人。只有充分调动人的能力,挖掘新闻信息所蕴涵的资源,把人力资源和新闻信息资源充分结合,才能把新闻策划的最大效益发挥出来。
目前,地方晚报的新闻策划管理模式大多是以编委会统筹各部门进行策划的传统管理模式。在这种传统管理模式中,编委会只是一种会议制度,并不是职能执行部门,它把任务还要再分给采编等各部门。因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能鸿沟和各自利益,这种策划管理模式难于把各部门人力资源发挥使用到极至。新闻策划引入项目制后采用的是项目管理的方法,把整个新闻策划分成一个个项目,项目成员从采编等各职能部门临时抽调。在这个管理模式下,项目负责人选定的项目成员,都是精心挑选、素质精良、业务熟练的采编等部门骨干。他们一方面对项目具有独特感悟和个性思考,一方面具有采写各类新闻报道的良好执行能力。同时,新闻策划引入项目制在人力资源使用上还具有开放性,可以聘请报社外专家能人加入项目团队,以提高攻关作战能力。这样就使每个项目都聚集了一批最能体现各自特长的人员,使不同岗位部门的人力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优化。
新闻策划引入项目制后可以使新闻信息资源得到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开发、配置。我们知道,新闻策划是媒体对已占有的新闻信息资源,按照新闻规律进行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配置,并制定出可行的报道计划,最终充分发挥出新闻信息资源价值,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目前许多报纸都注意到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特别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中,更是离不开新闻策划。他们有的按照不同报道形式,采用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新闻表现手段,对重大活动、重要事件进行集中“轰炸”,形成较大的声势;有的从报道事物的各个侧面、不同角度进行挖掘,组成一个报道整体,形成报道的广度和力度;有的对事件的发展变化进程进行报道,反映其全过程,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以上几种策划使新闻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使报道增色不少,也产生了一定社会效应。但是,这几种策划却并不是对新闻信息资源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配置。集中“轰炸”式报道,瞬间扑面而来的信息往往使读者的头脑一片迷茫;而从各个侧面、不同角度进行挖掘也破坏了外部资源,而且很难挖得深;全程追踪式更是只攫取了表面的资源,流于报道的过程。
在新闻策划这个命题上,曾经有一句话说得好:“只要挖井不挖渠。”意思就是新闻主题的深入只需抓住一点即可,从这个点上取得策划的力度和读者的支持,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这些信息资源的新闻磁性,展现其特有魅力。引入项目制的新闻策划正是这样开发、配置新闻信息资源的。它立足于新闻信息资源这座“矿山”,找准核心亮点,确定策划目标,然后把策划目标分成各个项目目标,各个项目根据不同目标开发、配置不同新闻信息资源。拿2011年的抚州“两会”报道为例。“两会”是新闻的富矿,媒体都会进行策划报道。但这次抚州“两会”报道当地报纸策划方案还是按会议议程来设计,如“两会”的开幕报道、“两会”花絮、委员代表的专访、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两会”的闭幕报道等。这种策划报道还停留在重大报道层面,缺少策划亮点,谈不上是真正的策划报道。这次抚州“两会”有一个重要信息:建设殷实、文明、和谐的幸福抚州。“幸福抚州”就可成这次“两会”策划的核心关键词,“殷实”、“文明”、“和谐”三个词可按项目管理分成三个项目,并成为项目关键词。每个项目关键词可配置、整合会上会外不同信息资源。如其中一个项目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中是怎样提出这个关键词的,目标怎样;与这个关键词相关的抚州及抚州人民的现状及背景如何,离提出的目标有多远;委员代表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老百姓心声和期望等信息资源。这样 “两会”信息资源在引入项目制的策划中就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开发、配置和整合。
新闻策划引入项目制后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将人和事充分结合,干出最好的活。引入项目制的新闻策划采用的是目标管理,项目负责人把新闻策划目标细分为一个一个具体的项目目标,然后对项目目标进行管理。在管理中,项目负责人随时跟踪每一个目标的进展。这种追踪只对事不对人,是对目标管理工作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提出意见建议;不是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强迫他们去干,而是运用激励理论,引导职工自己制定工作目标,激发员工潜在的工作能力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觉采取措施完成目标。在项目目标完成后,按照项目管理目标,逐项进行考核并得出结论,对目标完成度高、成效显著、成绩突出的团队或个人按章奖励,对失误多、成本高、影响整体工作的团队或个人按章处罚。由于策划目标被细分为一个个具体、可量化的项目目标,不仅有利于项目负责人对策划的执行,项目成员也可根据协商确定的目标及时间、经费、工作标准等限定条件,独自处理具体工作,灵活地选择有利于实现各自目标的方法,以目标为导向逐一地解决问题,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策划做得更好;由于项目目标管理有追踪和反馈,项目负责人可随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制定改进措施,有的放矢地调整报道策划思路和策略,增加选题,丰富品种,让策划报道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由于以目标效益为考核内容,项目负责人关注读者对策划的满意度,就会产生倒逼效应,在无形的压力中拉高坐标,与项目成员充分交流和合作,集中攻关,想方设法创新报道的形式和内容,发挥出策划报道的最大效益。
三、引入项目制使参与人员得到锻炼,培养了一支策划报道团队
人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社会人,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了组织和环境。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未来的里程碑》中说过:“组织发展得越好,个人发展得也会越好。”引入项目制的新闻策划使项目参与人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项目负责人大都是各部室主任,以前,他们大都在一种相对静态的环境中布置和协调日常报道,工作程序和内容相对单一。新闻策划引入项目制后,他们工作重心从单一、局部的工作向全程策划管理工作转型,从最大范围内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和和灵感,创造性地提出选题策划方案,并及时地组织各路人才对选题进行预测、论证、改进调整,以使策划方案得以顺利通过,然后以纵揽全局的眼光和能力,合理分配项目任务,并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人员的积极性,指导项目组成员踏实认真有序高效地完成各自的业务分工。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他们的策划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具备了组织实施大型报道活动的综合把握能力和成熟工作经验。
在新闻策划中,参与新闻策划的项目成员都是从采编等各部门抽调的基本功扎实的专业人员,他们在日常工作的表现相对较好,但缺乏大型策划报道活动的锻炼。随着项目的推进,年轻的记者们跟随经验丰富的优秀记者一同采访、写作,在项目中学型报道的选题、素材收集、稿件构思、新闻写作、后期加工等各种技巧,实地感受新环境下的新闻实务操作,逐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一些版面编辑也打破了部门界限,跳出单一编辑业务,关注记者采访一线,了解新闻报道过程,与记者商量稿件、主动组织筹划稿件和版面,实践中提升了版主组织筹划能力,改变被动应付工作状态,使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同时长期处于采访一线,不同岗位的记者与编辑聚集在一起,彼此交流,相互学习,采访目标更明确、采访的角度也更新。而且,项目执行殊的质量和时效要求,使得参与策划项目的人员自加压力,勇争一流,在紧张的项目推进中磨练了自己的思想、作风、观念和技能。
“滴水不成河,独木难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凝聚众人的力量,团结协作,才能促成“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满园”的壮观局面。在新闻策划中引进项目制不仅仅在于提升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塑造一种精神,一种具有大局意识、团结协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团队精神。
在新闻策划引入项目制后,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对项目实行管理。目标管理使每个项目成员必须注重项目整体的成果,对他们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并且他个人的成果也必须是由他对项目所作出的贡献来衡量的。在这种管理方式下,促使项目成员大局意识形成。在大局意识下,大家为了整体目标的实现集思广益,进行充分交流沟通。同时,项目负责人在对各个项目目标进行管理时,不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进行管理,而是通过项目成员的习惯、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入手,沟通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他们清楚自己在整个团队中的位置,明确团队协作并不是要求项目团队的个体牺牲自我,相反,协作的基础是挥洒个性、表现特长。因此,他们能端正自己心态,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营造了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团结协作氛围。因此,大家都能真正认同团队,把团队当成自己的、并以之作为个人发展的舞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在新闻策划中形成自己的团队精神。而正是这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策划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正是有了这种“团队精神”,策划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具备这种的“团队精神”,策划项目结束了,人员虽然回到各部门,但报社还是存在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永久策划报道团队。
四、新闻策划引入项目制应注意几点事项
项目制是一种科学的企业管理手段,是基于通行管理原则的一套技术方法,它比较注重项目目标后期管理。而新闻策划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它更在意于前期的策划选题和策划方案制订,对后期管理重视不够。因此,引入项目制后新闻策划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强化选题,进行“立项”。策划选题是新闻策划运行的第一步,也是新闻策划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强化选题就是对现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信息进行筛选。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分析,目前媒体真正需要进行报道策划的选题主要有这几类:一是可以预知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活动和事件性或非事件性新闻;二是非可预见、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需要在及时发出第一条消息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跟踪报道;三是新闻媒介自己设立的重要问题性报道、活动性报道。这三类选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选题本身的潜在社会影响力及其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报道不能停留在简单、肤浅的层次上,而必须对报道客体进行充分的发掘、展示和分析,以多条稿件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组合,使受众从多种角度、多个层面上了解事物的全貌和本质。以上选题不论是报社领导确定的指定宣传类选题还是有策划人上报的选题,都要进行“立项”。指定宣传类选题“立项”,一般是在社内公开招标,参加竞标者需拿出详尽的策划方案,方案最优者,则成为项目的负责人,负责该策划项目的具体实施。自报选题类“立项”,策划人根据自己提出的选题,制订详细的策划方案并提出立项报告,报编委会审批,编委会批准后才可以实施。
其次要选准用好项目责任人。能否选准用好项目责任人,是事关新闻策划成败的关键。新闻策划引入项目制后,项目责任人不仅要担负新闻策划人的职责,还要对新闻策划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因此,新闻策划项目责任人的选用既要考虑他的新闻策划能力又要考虑他的项目管理能力。它包括:广泛获取信息并将有价值的信息用于策划的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预见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总体目标设计计划能力和定位目标的能力;对策划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矛盾有敏锐的洞察力,并能迅速作出正确分析判断和有效解决问题的严谨思维能力;有协调人财物能力,排除干扰实现预期目标的组织控制能力;有善于沟通各方面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公关能力等。同时,新闻策划项目责任人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敏感性;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竞争精神;顾大局,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胸襟豁达,意志坚强,能经受挫折和暂时的失败的心理素质等。在执行过程中,编委会要充分信任、尊重项目负责人,要对项目负责人全面授权,给予项目负责人对策划中涉及的人力、物力一定指挥调度权力,并从舆论环境到政策措施,从工作协调到奖励政策,都应在不影响全局的前提下为发挥其专长和积极性而适度倾斜,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严格要求,悉心指点,多压重担,使其成为新闻行业的“重炮手”。
再次要严格工作流程。新闻策划引入项目制后,工作流程变得具有相对固定性,便于新闻策划操作、执行和控制。项目实施前,策划人根据当前形势、报道的需要或编委会报道宣传意图确定选题,提出初步策划方案;编委会召集策划涉及的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商讨,确定此次策划项目负责人和策划具体方案,并拟定了时间、规模、质量、费用、效果等预期指标,对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成员进行约束,同时对项目负责人全面授权。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先与项目成员商讨研究,把策划具体方案进行细化、量化,形成各项目目标,将相关任务指标分解到每个成员,并制订项目实施计划;项目负责人每日督查工作进度和质量,根据反馈情况及时协商处理出现的问题,确保目标运行方向正确、进展顺利,并布置次日工作,使人人有压力、天天有任务,积极推进报道项目的实施。项目结束后,项目组不能主观评价其实际效果,而由专门的考核组对项目全程监控后进行综合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并拟出奖惩建议,上报编委会;编委会在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讨论后,研究决定并落实具体奖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