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09:25: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物料管理工作规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一个消耗定额――物料消耗定额
(一)什么是物料消耗定额
物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完成单位工作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时,合理消耗物资的数量。在众多当代企业原材料管理的经典案例中,无论是实现物料低库存,还是提高供应链效率,都离不开对于生产物资消耗情况的准确把握。可以说,想要降低铁路运输企业库存资金占用率,加快库存周转,减少成本支出,就必须先从掌握物料消耗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耗定额标准开始,这是实现物资精细化管理所必须跨越的障碍。
(二)制定物料消耗定额的意义
(1)可提高需求计划的准确性。有了物料消耗定额,班组就可以根据运输生产工作计划,预估出相对准确的用料量,从而提高需求计划准确性。相比于凭借经验估算的方式,可减少库存积压和缺料少料现象的发生。(2)可提高采购与供应的及时性。物料消耗定额可以帮助采购部门根据物料采购周期的不同制定更为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某项物资因供应周期较长而无法及时到货供应。(3)为完善财务管理提供依据。制定物料消耗定额时所掌握的各项影响因素系数,对于制定物资储备定额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物资储备定额对于细化和完善财务管理相关的储备资金定额提供了科学依据。(4)可监督物料的有效使用。物料消耗定额为物资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量化的标准,实现生产过程中对物料消耗的有效控制。通过对各班组物料消耗定额标准的横向与纵向比较,可以评判出不同班组间物资工作水准的高下,可以了解到某一班组物料管理水平是否有所提高,从而使物资部门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与考核。
(三)制定物料消耗定额的障碍
由于铁路站点多、线路长、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较低等特点,铁路运输长久以来都留给人们以“傻、大、笨、粗”的印象,这也是企业难以改善的顽疾。受到自身特点以及铁路行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客观条件限制,铁路运输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品类繁多,型号复杂。根据ECC系统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6月,包神铁路集团各专业、各品类型号生产物料多达10960项,同一用途的设备因设计、生产厂家的不同等因素其备件不能通用,型号繁多,使原本简单的供应方式变得复杂。(2)用料集中程度较低。物资品类的繁杂必然导致用料集中程度的降低。除少数几类生产物料(诸如燃油、线上料、电线电缆、机车配件)外,很大一部分的生产物资都存在用量少、规律性不强、需求波动程度大等特点,这样就增加了物料数据和技术参数统计的难度。(3)管控分散难以集中。包神铁路集团公司实行物资集中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相比于区域式物资管理模式节约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但就物料控制及消耗统计方面而言,管理的逐层分级,削弱了管控效力纵向贯穿的力度。往往消耗人力物力统计的数据经过层层上报与汇总,错误不断积累。
既然制定物料消耗定额障碍重重,那能否通过什么办法使其得以实现呢?答案是肯定的。
(四)制定物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2010年,神华集团正式提出关于信息化主体建设的“SH217工程”。2013年11月,ERP物料信息管理模块(MM)正式在包神铁路集团投入使用。2014年5月,包神铁路集团班组库存物资正式纳入ERP物料管理系统中。
(1)ERP系统保障了物料消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班组物资的领料入库、出库消耗、退料、盘点、报废等业务都需要在ERP系统上完成,某项物料使用的时间、数量、地点、使用者等信息都会在系统中留下记录,物资管理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查询。例如,通过事务代码为ZMMRP135的物资消耗统计表,在键入日期、工厂、成本中心、物料编码、库存地等限制条件后,可以得到某个班组在某段时间内的所有用料信息,或者某项物料在一定时间内的总消耗情况。多维度下物料信息的准确、及时获取,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额提供了基础数据条件。(2)以统计法为核心的物料消耗定额制定方法。常用的物料消耗定额制定方法有观测法、实验法、统计法和计算法。在拥有准确详实的统计数据前提下,根据铁路运输生产特点,以统计法为核心的物料消耗定额制定方法更为客观、简便。统计法是指在运输生产中,对物资消耗数量和完成运量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来确定物料消耗定额的方法。第一,通过计算班组各项物料消耗数量与所在区间完成运量的比值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并去除偏离较大的干扰值。第二,同一班组某项物料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比值与其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时间因素参考系数。第三,同一时间段内某项物料在不同班组(区段)的比值与其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地域因素参考系数。第四,根据班组施工作业标准、实际作业完成质量、专业人员工作经验要求等情况,最终确定物料受时间、地域因素影响的比例系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其他系数。例如,企业降耗指标因素系数。在确定各项系数后,我们就可以制定各班组各项物料在不同时间内的消耗定额。为了更好地对物资消耗进行控制和监督以达到降低物耗、节约成本的目的,物料消耗定额应该是一个不断更新与完善的动态标准。一方面物料消耗定额需要根据实际运作情况加以修正;另一方面应辅以管理考核要求、建立用料节约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等途径来保证其逐渐下降的趋势。
三、三个工作抓手
笔者结合包神铁路集团的实际情况,针对铁路运输企业基层班组物资管理工作总结归纳出三个重要核心:
(一)抓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方式与管理活动的依据,是企业完成组织目标、维系组织稳定的基础。因此,班组物资管理一定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作为纲领,才能使物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包神铁路集团班组物资管理办法》从班组物料计划提报、领用、库存、发放、调拨、使用、报废处置进行细化和规范,为班组物资管理的各项业务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支持。集团公司每年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其补充和完善。
(二)抓信息系统建设
物料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对于物资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班组物料从提报计划到废料回收整个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对需求计划的查询,可准确掌握各班组未来的用料计划量,判断是否超过控制限额;需求计划在ECC系统中生成采购申请,主管领导可了解到计划物料成本金额明细和汇总,审批后生成采购计划,传到SRM系统;通过SRM系统对采购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获取供应商信息,保证物料的及时供应;物资到货后,供应部门在系统中完成验收、入库手续,通知班组提交移库单领取物料;物料到达班组库,在使用时提报领料单,物资管理部门通过领料单可获知物料的使用数量、用途、地点等信息,实现对物料使用的管控;通过库存查询功能,班组和物资管理部门可了解到库存物资数量和库存金额实时信息,实现对库存定额的管理;通过系统再用料入库和物资报废业务,完成对废旧物资回收与利用的监督管理。ERP管理系统优化并规范了业务流程,健全了物资管理体系,使各项管理工作在既定的业务流程下井然有序地开展,通过对物料的闭环管理,实现了对物料提、采、供、用、存、收各个环节的管控。
(三)抓标准化岗位培训
想要将优秀的理念、先进的方法、高效的平台在班组物资管理工作上加以体现,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途径无外乎考核与培训。考核与培训是提高班组物资管理水平两个最为重要的抓手,而且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实际情况是,物资管理部门往往只重视考核而轻视培训。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班组通常不设材料员专岗,而是由其他工种员工兼职,使物料管理人员无法做到相对固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缺乏常态化培训机制和标准化培训内容,使培训工作无法持续有效地开展。开展标准化岗位培训的步骤如下:第一,对班组物资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发现其中的难点与问题,有的放矢地规划培训内容与方向。第二,制定标准化培训内容,包括企业对物资工作的要求、达到要求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技能、实施步骤。第三,制定分级负责的培训机制,即由物资管理部门统筹各单位物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生产段负责各自班组材料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单位的能动性。第四,组建内部培训团队,选拔具有培训授课能力和物资管理优秀经验的人员作为培训师,并着力培养岗位交接、知识传承意识。第五,做好培训效果评估改进工作,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授课方式。培训不仅仅是提高物资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员工队伍知识化建设的主要方法,对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自身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四、五项管理内容
对于铁路运输企业,班组物资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五个方面包括需求计划管理、领料管理、使用管理、仓储管理、废旧物资管理。ERP系统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五个方面管理工作业务流程和管理方法的革新与改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ERP系统只是一种管理工具,一方面需要辅助以配套的操作规范;另一方面,对于ERP涉及不到的诸多环节,仍需要借其他管理方法,并付诸大量努力。
(一)需求计划管理
需求计划提报是物资工作的起始环节,对于物资管理有着较大的影响。准确性是衡量需求计划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包含两个维度:数量和时间。第一,需求计划在数量上的相对准确,有利于企业降低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节约仓储资源,也能避免因物料短缺而影响运输生产的情况发生。第二,明确班组需求计划提报时间,规定各环节审批时限,努力减少采购周期人为影响时间,从而提高采购效率,做到物资的及时供应。
(二)领料管理
由于铁路点多线长的特殊性,使领料管理成为物资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包神铁路集团为例,物资到达仓库后,班组材料员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领取移库工作;对于距离仓库较远的班组采用统一配送制。
(三)使用管理
使用管理是班组物资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对物料使用去向、使用量的监控以及使用方法的规范,才能把握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实现企业的节支降耗。第一,要求班组在ERP系统中提报领料单时填写详细的用料去向,物资部门根据该信息对班组进行抽查考核,确保“物尽其用”。第二,财务部门通过物料消耗定额实现物资使用量的把控,对于超过消耗限额的物料,班组须在考核前对超额情况进行说明并提供相应依据。第三,物料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使用,往往决定了其使用价值能否充分得以发挥。这一方面是使用管理中的难点,需要物资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各专业技术的协同作用,根据相应的工作准则衡量班组的物资使用质量,并通过横向比较将表现突出的班组作为参考标准。
(四)仓储管理
2、天然气销气量:2.5亿立方米。
二、重点工作:
1、进一步加强工商市务发展工作。确定2016年为工商市务拓展年,由客服部、工商市务部牵头,生产、设计、工程、工程公司等部门全力配合,认真做好客户发展流程的优化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在进一步挖潜原有客户的同时,继续加大中小商饮、煤改气、工业客户的发展工作。
2、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工作。确定2016年为工程管理提升年,由工程管理部牵头组织,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新材料使用、结算、施工监理考核等项工作,确保2016年工程管理工作有质的提升。同时,按照集团相关要求,港华作为东北区域唯一一家精工行动试点单位,2016年要重点推进精工行动相关工作,由工程部、工程公司协同配合,按照集团相关要求,高质量如期完成投产。
3、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确定2016年为安全隐患整改年,由客服部、安险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认真做好居民、工商客户、生产设施隐患整改工作。同时要继续加强客户安全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宣传安全用气常识,有效增强用户安全意识。另外,公司2015年HSE考核达到的优秀水平,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要求公司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HSE内部考核,力争下轮创特优单位。
4、进一步加强供销差控制工作。确定2016年为供销差控制年,由生产部牵头,客服部、计量中心、管网中心、富区分公司、昂昂溪分公司、压缩分公司等多部门协同配合,认真做好供销差控制工作,保证同比水平不下降。
5、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员工培训工作。确定2016年为绩效管理、员工培训创新年。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利用利物浦公司提供的项目成果,认真做好成果应用工作,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同时要充分借助各种媒体和多功能培训方式,加强员工培训组织工作。
6、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系统和设备管理工作。确定2016年为信息化系统完善年,通过港华交易宝的支持,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做好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工作,确保信息化系统可靠、稳定,发挥投资效益。同时技术部门要认真做好公司各种在用设备的管理,并对分公司进行技术支持,有效提升设备管理能力。
7、进一步加强物料管理工作。确定2016年为物料管理规范标准年。由物料部负责,充分利用保障基地的优质硬件设施,继续提升物料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争创“五星级”仓库。
物资计划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资需求计划管理,二是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前者物资需求计划管理主要指结合企业物资需求合理编订计划。对企业的物资需求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物资需求可分为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独立需求多由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提出,相关需求则是自然生成。企业物资需求是企业物资管理活动产生的基本原因,只有需求产生,管理活动才会产生。后者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主要指对企业物资采购计划进行编制,保证物资采购质量。物资采购的前提条件是物资需求,物资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一定要等到物资需求计划编制完成之后,再实施物资采购计划编制和采购管理。如果引进信息技术,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结构能得到快速优化,物资需求与物资采购计划的审批工作也会开展得更好。
2、信息技术在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应用
采购是企业物资管理的第二环节,对企业物资管理质量和管理工作效率有直接性影响。结合企业物资管理实践分析,企业物资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是票据,所以在执行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做好票据管理。信息技术引进之后,企业采购票据管理实现了信息化,票据管理业务流程变得更加完善,且信息技术可将财务管理与物资管理相结合,使技术人员同时掌握财务和物资两个方面的情况,实现票据或企业订单的全称电子化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以后,物资采购计划编制工作变得快捷、简单,采购订单管理效率变得更高,管理行为更加规范,切实保证了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质量,适当降低了物资采购成本,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3、信息技术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库存管理主要是对物资入库与出库的管理,入库管理主要是在物资验收之后的录入入库单的管理;出库管理则是各物资需求部门依照原有的需求计划来领取所需材料,物资管理部门核对其发料单并做好录入出库单的工作。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对企业的入库单与出库单进行定期的稽核,并建立有效的财务凭证,把物资管理和财务管理充分结合起来。
二、ERP系统在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1、ERP系统的概述
ERP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依照比较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来为企业的员工以及决策层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平台。这种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对物料需求计划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并且把供应链管理作为其核心思想,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企业边界,由供应链的范围来入手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管理。
2、ERP系统的具体流程设置
ERP系统主要包括需求管理、采购管理以及库存管理三个环节。各种物流需求是由各个部门、车间以及班组按照设备的改造、大修、检修和其他计划而提出的需求计划,如果具备计划系统集成,那么各种物流的需求计划可以自动形成。如果没有专门的计划系统,那么则需要通过手工申请来完成物料需求,然后物料管理部分对其进行汇总处理,然后和物料管理系统及实时库存对比,经过系统自动计算生成物料需求报表。采购环节是指从物料需求到物料入库的过程,主要包括物料需求报表、采购计划、采购订单、招投标以及采购入库这几个环节,要做好采购管理工作必须要强化信息管理以及流程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采购业务的公正、公平、及时与高效。
多年来她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统计、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对车间电积、电解两条生产线的稳定运行、提质降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她的刻苦钻研、精细管理,车间各项生产技术台帐、经济技术指标资料管理规范,各种统计数据、核算数据详实、分析准确,为车间基础管理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她独自撰写的《影响镍电积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及降本增效措施》获公司管理创新论文三等奖、厂二等奖;《班组精细化管理在镍电积生产系统中的应用》获厂管理创新论文二等奖,她就是镍电解三车间王晓玲。
在生产统计工作中,她经常深入班组、生产现场,做好上下工序金属物料的质量、数量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做好协调、结算和产品质量的信息反馈;组织金属物料的盘点、核算及金属平衡表的编制;针对物料管理、提高金属回收率、工艺控制管理等方面,大胆创新工作,提合理化建议,并积极参与落实。完善了车间金属物料管理制度和管理网络,严格执行物料交接传票制度,在外购原料管理中,与有关人员一道,积极采取措施,明确岗位职责,对金属物料的装卸、存放等管理进一步细化、明确,确保了金属物流的有序、通畅,为提升产能、提质降耗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其内部生产物料管理制度也在一步步完善,目前诸多企业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应用了ERP系统技术,该系统技术可以说实现了生产物料管理的革新,为生产物料管理创造了一个规范统一的管理环境,其对企业生产中的主数据进行统一标准与规范,为生产物料管理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一、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应用特点
在生产物料管理中运用ERP系统技术,首先,它能够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与编排,实现流程系统内外的固化操作,降低了生产流程执行的随意性,大大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对企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其次来讲运用ERP系统能够对物资数据进行集中化管理,其主要对供应商、擦起购项目及物料等环节中的数据进行统一化管理,保证各类数据的准确性与唯一性,精确的数据能够为生产物料管理但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有利于生产物料管理人员更好的开展物料管理工作。再者而言,利用ERP系统,结合物料标准化及物料采购目录等相关数据显示,能够快速确定生产物料采购策略及物料采购的方式,避免了由于人为干预而造成采购失误等现象的发生,从而给生产物料管理埋下安全隐患,优化了整个生产物料采购的总流程,是生产物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另外ERP系统技术在生产物料的流程设计中,它能够由自身系统明确物料管理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及责任以及物料管理中的关键点,大大提高了物料管理的工作效率及时效性,该系统实现了物料管理的专业化分工,使物料业务数据快速精确的传递给所需部门,规范了生产物资管理整体流程。
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之所以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是由于其本身的功能性优势决定的,利用ERP系统中的功能模块能够有条理的对生产物资管理中的主数据进行全面统一维护与管理,使企业整个生产物资管理过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它解决了传统生产物料管理中的物料编码不一致及通用化水平较低等状况,打破了传统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局限,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应用可谓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数据是生产物料管理中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着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实施好坏,而ERP正满足生产物料管理这一需求,对企业生产物料数据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管理,并对一些不必要的物资业务数据进行及时清理,优化了生产物资数据的时效性,保证了企业实际业务与ERP系统数据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二、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性在生产物料管理中不容忽视,上述已经全面阐述了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应用特点,其本身的功能性决定了其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作用,以下是笔者就其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的总结:
(一)规范业务主数据管理
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应用ERP系统技术,能够实现供应商及物料主数据等内容的统一管理,使整个物料业务流程趋于规范,统一。避免了大量物料积压的状况,加快了企业资金的有效运转,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物料主数据是要是为物料分类提供标准和依据,由于企业在生产运营中要用到多种类型物料,必须对其进行分类,才能保证生产用料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商品的生产质量,在对物料进行分类编码时需要以物料主数据为参考,利用各类物料的特征来进确定物料编码,确保物料编码的唯一性,避免一种物料多种编码的状况,若出现该状况会导致物料在分类及使用中的混乱,从而影响企业整个生产过程。
供应商主数据主要包括了供应商地址、名称、购料商向供应商订购中所使用的货币、联系人、支付条款等因素,ERP系统能够对这两大类主数据进行规范化维护与管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数据分类的规范化。
(二)规范了物料采购整体流程
生产物料在采购中需要进行需求计划填报、审批、电子化投标及合同签订等流程,以此来确定生产物料的类型,物料类型主要包括生产物料采购、固定物料资产采购及库存物料采购。在生产物料采购之前要制定与实际生产所需物料相符的采购策略,而利用ERP系统可以固定采购策略,一般情况下采购策略有三种,分别是统招统签、统招分签及第地市自主采购,不仅如此该系统技术还对物料采购方式进行了统一规范,生产物料采购方式主要有招标采购、询报价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直接采购及框架协议采购,使整个物料采购流程实现电子化操作,减少了人为失误,可以说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生产物料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
(三)使库存管理更为科学
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原因在于它的多重系统功能给生产物料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它不仅规范了生产物料的整体流程,还提高了物料的利用率,减少企业生产开支,为企业创造了诸多利益价值。其在库存管理中也凸显了其优势,在库存管理中应用ERP,能够实现物料现场发货整体流程,使物料收发在ERP系统中一步完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体现了ERP的经济性特点。ERP在库存管理中作用主要表现在物料的入库及出库,利用ERP是实现物料库存规范入库出库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ERP还可以对物料盘点、物料报废、报废销售及物料转移等流程进行合理规划,保证了物料的有效利用与处理。
(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产物料管理中运用ERP可以控制企业生产中对物料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物料浪费,ERP具有对供应商档案管理、信誉维护及物料采购相关部门的审核功能及权限,使整个物料采购制度更加完善,企业生产相关部门可以清晰直观的对物料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供应商及物料采购价格,实现了物料采购策略的多样性,使物料采购人员有更多的选择权。另外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实施ERP战略,不仅降低了物料采购风险,还有效避免了库存管理中的串户及错户现象,使物料数据管理更加方便快捷,为物料管理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为企业生产创造经济效益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总结
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作用不胜枚举,充分发挥其本身的多重功效,实现了生产物料管理的规范化与统一化,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衔接的更加紧密,提高了业务办理速度,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企业生产物料管理中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si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s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termines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uts forward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 sit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核心部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基础工作。长期以来,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较为落后,在一些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技术不求进步等问题。从施工现场管理来看,主要反映出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操作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力得不到较大增长,经济效益不高,工程质量不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提高现场管理的有效性,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虽然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日渐规范和完善,但长期以来粗放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意识的缺失使施工现场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员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诸多因素,工程工序较为繁琐,工作人员数量也相对较多,这增加了施工现场人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其文化水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不了解作业流程和技术要求,上岗前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加之人员管理不严格,常常会出现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定而造成质量缺陷的问题。
1.2 技术控制不严格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涵盖面广、施工关键点多,因而进行严格的施工技术管理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施工管理人员往往缺乏技术知识,尤其是不了解重要施工材料性能,不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不了解工程项目设计要求。这样一来就导致施工技术管理松弛,违规施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
1.3 物料管理不全面
物料管理可以说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最繁琐任务,建筑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施工材料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性能各异,如果存放不妥善,取用不合规定,分类不明确,将直接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物料性能降低,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目前,多数工程施工中,各种物料的离散性较大,随意进场,制约了物料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
1.4安全施工意识低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1(b)-134-02
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以来,随着GMP理论不断的丰富与完善,我国GMP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与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GMP管理的整体水平还很低,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尤其是在药品生产GMP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药品生产GMP管理角度提出相应的方法与策略,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实施有效的GMP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1 药品GMP管理概念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药品生产过程中保证药品质量,并把发生差错事故、混药、各类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所规定的必要条件和最基本的办法,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实施GMP生产管理,就可以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
2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实施药品GMP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2.1 建立合理有效的药品生产企业的组织机构
药品生产企业在建立GMP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医药企业的自身特点和GMP的标准,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规范化、科学化的GMP管理体系,对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控制药品质量。
根据GMP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组织机构是开展GMP工作的载体,也是GMP体系存在及运行的基础。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的组织机构是开展药品生产GMP的前提。
2.2 做好人员管理工作
物料、文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GMP管理需要“人员”要素来完成,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也需要人员。
药品生产要配备足够数量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有足够的有资质的人员来执行工作,个人的工作职责必须清楚界定,并被相应人员充分理解,要有书面的职责说明书,所有人员都要明白GMP原则。
2.3 确保药品质量的厂房、设施和设备
药品生产企业的厂房与设备是实施GMP的先决条件。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的适宜的硬件设施,如厂房环境、生产设备、仓储条件和公用设施系统等,要满足GMP的要求。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建立生产设备维修、保养、清洗、校验、验证等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在生产运行中始终如一地符合GMP规范的要求。
2.4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加强物料管理
建立从原辅材料采购入库,到生产出成品出厂的全过程,将所有物料的流转纳入统一的物料管理系统,从而确保对产品质量的全过程监控。确保物料在药品生产管理工作中物料流向明晰,物料的验收、存放、使用符合相关GMP管理规范的要求,并具有可追溯性。
物料的购人、储存、发放及使用的流通管理,内容涉及供应商评估、物料购人、取样检验、物料储存、物料代码等,归纳起来可以要求为:规范购人、合理储存、控制放行与发放接收、有效追溯。
3 用正确的思想与理念进行药品生产GMP管理
将实施药品生产GMP管理理念注入药品生产企业的每名员工的思想中,指导药品生产实践工作,按照符合GMP要求的生产工艺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SOP),真正作到GMP的实施不只是条款的符合,在实际药品生产过程中贯彻实施GMP管理的思想,主要体现在:
3.1 系统的思想
在药品生产GMP管理实施中,只有全面、有效地实施药品生产的软件体系,才能将药品生产GMP管理转化为药品质量的提高。否则,往往会出现重硬件投入,轻软件管理。使GMP管理最终流于形式,由于软管体系管理缺乏或执行不当,甚至造成企业沉重的负担。
3.2 全过程控制的思想
GMP的核心思想是强调药品质量取决于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例如注射用药品的质量标准要求每批药物的生产都要无菌和无热原,应进行适当的实验室检测以确定其符合相应的要求。
假设某批产品染菌率为1%,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无菌检查抽样量样本数为2,通过无菌检查的概率可达到98%。样本数增至98版
3.3 全员参与的思想
实施GMP管理对药品生产过程中各级人员提出了要求,对各级人员的GMP培训也是必需的过程。实施GMP是体现“全员参与”和“全面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制药企业的具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着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与国民对建筑工程的需求增加有着极大关系。对于项目工程建设来说,现场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现场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有效的、全面的现场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还能最大限度降低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由此可见,建筑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项目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然后分析了项目工程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项目工程现场管理的策略。
一、项目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
(一)基础性管理
对于项目工程建设来说,现场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建筑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合同中的各项要求完成管理目标,确保施工现场中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现场管理工作涉及的基础性管理内容有很多,比如计量工作、会计工作、标准化工作、巡视工作、原始记录、定额工作等,这些工作虽然繁杂,但都与整个项目工程的建设密切相关。
(二)动态性管理
对于项目工程建设来说,现场管理工作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项目工程的建设进度不断变化。在施工现场管理中,不论是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还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人力资源等都处于动态变化中,这就要求现场管理工作必须要时刻关注各方面的变化,及时对管理工作做出正确的调整,以保证现场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综合性管理
对于项目工程建设来说,其现场管理涉及的内容众多,涵盖的范围极广。既有关于生产要素的管理,又有关于目标性的管理;既包括技术性管理,又包括经济性管理;即有行政方面的管理,又有法规性的管理。由此可见,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管理工作,必须要采取系统性的管理方法方能保证其管理的高效性。
二、项目工程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料管理工作未落实到位
在工程施工中,物料管理占据工程施工费用支出的60%,可见其份量。对物料进行管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最为繁琐的环节。主要因为物料的种类多、性能各有不同、规格不一,所以在存放之时需要特别谨慎、小心,一旦放置不稳妥,未区分类别、不按规定取用,直接会导致工程物料性能大打折扣、材料浪费,对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无法满足工作质量所需。现在许多工程中依然存在离散式的物料管理模式,工作人员可随意领取、进入仓库,无法将物料管理的有效、全面实施到位。
(二)人员管理工作还待加强
由于在建筑工程中,设计环节存在诸多因素,需要的工序特别繁杂,因此,需要的工作人员也相比其他环节要多,这样的情况,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提出了考验,增加了艰巨性。目前,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普遍较低,专业素养、文化素养等各个方面,都明显参差不齐。有些施工人员对工程施工的流程、技术要求不甚了解,没有经过专业的岗前培训,管理人员松懈,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极易出现工作人员违规操作,继而造成工程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
(三)技术管理工作亟待严格化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的关键点较多、覆盖面广,因此,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是工程至关重要的关键所在。但是,现在施工项目工程的现场中,管理人员在技术知识上严重缺乏,对施工材料的性能不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未掌握,工程设计图纸未了解。这些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导致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技术管理不到位,未严格实施现场技术控制,易造成严重的违规操作现象,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不可估量。
三、项目工程现场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对于技术、人员方面的管理
施工方案、计划、现场管理等,都必须要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技术要求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工程开工之前,应该组织管理人员对图纸、技术进行熟悉,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到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对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技术交底做好之后,对所有施工人员实施全面的技术培训,对新材料、工艺、设备的应用,应该详细讲解。根据施工合同要求,来制定出相应的基础规范指标,对施工的验收制度、验收标准,进行明确界定,配合质检部门,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
提升项目人员素质,应该要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实施职业道德的教育模式。通过道德教育的渗透,让项目人员,对现场管理工作的实施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具备责任心之后,才能对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其次,人员配置合理化。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所涉及的技能多种多样,各个岗位上都需要专业素质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技术骨干、选择高素质人才,才能提升工程质量。管理人员也需要具备优良的品格,优秀的业务素质。
(二)现场管理的“5S”活动
“5S”活动是指根据工程现场各生产要素所处的不同状态进行整理、清扫、素养、整顿、清洁,它是现今很多项目工程建设在现场管理中所采用的一套极为有效的管理措施。具体而言:(1)整理:根据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将合理与不合理、需要和不需要等内容区分开来,及时处理项目工程施工中不需要以及不合理的人、物、事等内容。(2)整顿:在整理的基础上对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人、物、机等进行优化配置,确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证施工建设的安全和质量;(3)清扫:及时对项目工程施工现场中的物品、设备以及施工场地进行打扫和维护,确保施工现场的干净整齐、清洁卫生、无污染、五垃圾;(4)清洁:它是前面三项工作的深入,通过清洁工作消除项目工程施工现场中各种故障的根源,使施工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使施工现场的生活环境更为整洁,使施工工作井然有序;(5)素养:建筑企业要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督促其养成良好的文明施工习惯,强化其遵纪守法的意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进步的今天,项目工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只有不断加强对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曹晓红.浅谈施工现场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意义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6).
[2] 张洁旭.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施工管理的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3] 周焕忠.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探讨[J].建筑遗产 ,2013,(15):174-174.
一、工程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要点
1、根据施工企业具体的工程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措施
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资产管理、资金使用、物料周转、料具管理、成本费用、对外筹资与应收账款管理等经营业务活动的管理和控制。针对不同的项目工程实际情况,施工企业应建立起适应的翔实的内部控制制度,促使管理者严格落实内部控制,加强对项目工程的过程监管,按照预期计划完成工程项目。
2、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考核工作
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落实的成果,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完成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收益等工程效果和效率,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规范,同时,强化对制度执行效果的考核力度。因此,要结合项目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制定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建立适应的内部控制管理结构,权责明确
施工企业应对权力进行明确划分和控制,对各部门授权批准的范围、责任、工作权限、程序和方法给予充分的说明,加强对企业内部工作流程、进度、预算执行等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对不同环节有不同的权力授予,确保权力制衡得当。
二、工程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周转材料管理的摊销方法单一,不利于施工成本核算
在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计入“工程项目”下的“直接材料”进行周转材料摊销,则周转材料费用成为施工成本的直接费用,周转材料费用的高低影响到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工程施工企业为了便于核算,将周转材料采用统一的摊销方式计算,违背了会计基本的权责发生制以及受益与负担配比的原则。这种处理方式也造成了最终核算的会计信息失真。
2、施工现场物料管理不够规范、混乱,缺少物料管理程序及流程
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现场对于物料管理重视不足,同一工作台上物料摆放混乱,缺少对物料管理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由于施工项目由不同的工序组织而成,每一道工序都会涉及很多物料或工件,在工作台上剩余的物料没有及时处理,就会造成工作线上的物料管理混乱的情况。一些工程施工企业对物料管理仅从施工现场方面考虑,对于物料采购、搬运、及回收的整个流程体系管理认识不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施工时物料管理混乱存在的问题。
3、会计信息失真,实物管理与账面管理存在脱离现象
在工程项目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还会出现现场实物管理与账面管理不一致的现象。在一些施工企业中,对周转材料的摊销和核算采用一次全部计入成本中,对于一些价值较大、使用周期长的周转物料将之已全部转为成本,而实物仍然存在,造成实物管理和账面管理脱离的现象,这种账实不符的情况,同时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
4、内部控制执行不力,周转材料损失浪费
施工企业对现场的周转材料、料具管理不够,常见的情况有对于一些长期专用周转材料,在项目工程结束后,就将其报废处理,或以低价进行出售,或者对完工项目中的周转材料不及时回收,造成周转材料的损失浪费。一些施工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视不足,执行情况弱化,特别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过于关注工程建设,而对工程项目自身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工作人员普遍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应属于财务管理部门。
5、库存控制不足,管理效益低下
施工企业对库存控制不足,由于工程项目施工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影响因素,一些周转材料存在紧缺或闲置的情况,在周转材料闲置时,存放在仓库中,造成企业呆滞资金和库存成本的增加,库存管理效率较低。未形成系统的周转物料管理体系,对物料管理的缺少责任的划分和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对物料管理重复或缺失的情况。
三、完善工程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建议
1、针对不同物料采用不同的摊销方法
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周转材料的摊销办法规定,主要有定额摊销法、分期摊销法、分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以及一次摊销法等。目前,工程施工企业的主要周转材料有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其他周转材料,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周转材料其特点、使用期限、耐磨损程度和价值等,选择适宜的摊销方式。例如,对于价值高、消耗与使用次数相关的周转材料,应采取分次摊销的方法;而对于价值相对较低、损耗与使用时间相关的周转材料,可采用分期摊销法等,以确保工程施工企业科学合理地摊销周转材料的成本费用。
2、建立施工现场物料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企业在加强周转材料以及料具管理方面,应在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动态的监督和控制。为此,施工企业有必要建立物料管理的组织结构和权责划分。为了便于施工企业加强对现场物料、料具的使用、回收管理,降低施工企业的工程实施成本,在现场建立明确的物料管理组织结构,落实工作人员的权限和责任,避免物料管理出现问题时相互推卸的情况,并制定严格的物料管理流程和方法,便于管理者加强物料的管控。同时,建立物料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明确物料管理的奖惩制度并加以执行,施工企业与分包单位签订物料使用管理协议,促进工程项目过程汇总对物料的日常管理,及时兑现物料管理的奖惩措施,从而激励工作人员对周转物料的有序使用和节约。
3、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确保会计信息真实
施工企业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并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资产保管与会计核算分离、经营责权与会计责任分离等基本原则,明确划分职能职责,形成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内部管理机制。首先,要明确各部门的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等。规范各个工程环节的标准工作程序、流程和管理办法等,要保证工程项目实施目标与内控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规范工作人员的业务行为,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对预算差异分析原因并及时控制。做好会计核算等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减少人为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效率。
4、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减少物料损失
施工企业为减少物料损失,应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对现场的周转材料、料具管理设置专人专职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物料情况进行盘点检查。例如,发现不能再使用的废旧周转材料,及时对其进行报废处理,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对于周转材料的采购、领用、使用、回收以及报废等,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防止周转财务损失浪费的现象发生。另外,充分发挥闲置周转物料的经济效益,建立闲置周转物料的管理制度,由工程施工企业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减少周转材料的资金占用,同时提高周转材料使用效率和效益。物资管理部门在统计企业剩余闲置物料的基础上,制定调剂方案,避免物资重复购买或闲置浪费的情况。
5、加强库存控制,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库存管理,以物料管理为重点,在领用物料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进度的需要领取、使用,及时安排供货商将周转物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将使现场物流库存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现场物料管理水平。根据施工工程项目的不同进度特点,分析对物料的需求情况以及库存物料的数量,统筹安排周转物料采购、供应和使用。另外,应加强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作用,内审部门是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再控制部门,为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内部审计部门应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监督和审核,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做出分析和评价,特别是在财务领域中对相关财务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随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落实,内部审计作用将更多体现在事前、事中控制,将对施工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价。
总之,随着我国会计控制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内部会计控制显得愈加重要。工程施工企业要认识当前内部会计控制实施中的不足和问题,加强对周转物料、料具等管理和摊销方法的改进,制定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加强会计控制监督和考评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指导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执行,确保施工企业规避经营风险,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邱小明:浅谈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知识经济,2010(23).
[2] 轩诗成:浅析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J].现代商业,2009(4).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石油化工企业的仓储管理工作涉及到物料的收取、发放以及存储等环节,因为石化企业的物料种类较多,不同种类物料的数量也不尽相同,对不同规格和批次物料的管理要求也各有所异,所以石化企业仓储管理必须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定一系列标准、科学的程序来严把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提高石化企业仓储管理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
一、仓储库区划分
要在具体考察每个库房的不同面积以及所具备的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物料的不同性质来规划库房库区。举例来说,如果划分依据为物料的不同品种,则可以将库区划分成成品库区、原辅料库区、包材库区等;如果划分依据为物料所处的不同状态,则可以划分成收料、待验、合格、不合格以及退货等库区。
1、物料编号。在分出物料的不同种类的基础上,应当对物料进行编号。物料的编号一般为相对简单好记的文字、字母、数字、符号等,以反映物料的名称、成分、规格、归属等信息。通过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以及简单易记的物料编号,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在管理、查找物料时更为方便。物料的分类代号的构成方式一般为:“物料类型编码+品种类别编码+物料识别编码”。
2、物料堆垛。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距离要求来堆垛物料,区分出不同的规格、品种及批号,码放的物料要整齐无倾斜,做到重不压轻、大不压小以保证其牢固,重要的物料标识应尽量朝外,以方便物料的日常管理。
二、规范仓储的物料管理
石化企业应当规范仓储管理流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组织、监督物料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仓储管理方法做好物料出入库、物料存储、装卸以及计量等工作,保证物料安全,监督与规范相关财务工作,从而提高经营效益。
(一)入库保管。
入库:物料入库时要做好单证凭据和实到货物的核对,准确记载入库时间、入库种类批次以及其他相关的货物信息,以备日后查验。
物料的请验:(1)根据不同批次做好物料的请检以及取样检验工作。(2)保管员先进行物料的初检后,第一时间填写好请检单,将其与厂家开具的检验报告交到质量保证部,质量保证部门对物料做进一步的取样检验,仓库管理员根据质保部做出的“检验报告单”、 “合格证”和“物料放行单”才能办理物料的入库手续 。
(二)物料发放。
发料的原则:在没有审批物料的放行单或者物料的合格检验报告的情况下不得进行物料发放。物料如果超出了使用期,则应当进行复验,只有复验后出具的检验报告为“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发放物料。原则上说,每件原辅料都应贴有“合格证”,每批包材以及成品的放行证、合格证都要在货位卡的右上角贴好,才能发放。
(三)及时整理账卡。
仓库员要以领料单为依据做好货位卡和台账的相关记录,整理出不同部门的领料单并每月装订好。整理出的货位卡、检验报告、请验单等要视数量情况每月或者每季度做好归档。
(四)库存盘点。
必须定期进行库存盘点,核实账面库存与物料实际库存是否相符,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财务人员必须参与盘点工作,共同核对各类物料的实点数,将实际的库存短缺率与公司规定的比率做对比,做出相应奖惩 。
三、应用6S现场管理技术
6S现场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6S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涉及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项内容。
1、整理:仓储时做好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的区分,必需品应靠近工作台以备使用,非必需品则可以置于仓库定期做检查。另外,要注意不同物料的使用频率各不相同,要及时处理已过期的物料。具体的整理步骤为:现场检查、做好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区分、非必需品及时清理或做好处理、定期循环整理。
2、整顿:在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人、事及物的定位与定量。具体来说,即物品摆放要有序合理,以方便迅速获取,工作流程、相关规定应当简洁明了,保证工作效率。同时要考虑人物、人机以及物场的相关性,将其有机结合。
3、清扫:整理整顿后应及时清扫仓库,标示或者丢弃不需要的物品,防止物料受到污染,机器设备也应定时检查、及时维修。
4、清洁:完成上述步骤后,应做好深入的完善与维护,即清洁。生产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没用的东西,因此要及时区分出来,做好文件、过道、货位、货架、运输安全工具、电气等的清洁工作。通过清洁,可以辅助消除安全隐患,使员工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愉快工作。
5、素养:以上工作能否达成并坚持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修养。因此,6S现场管理技术特别强调要注重对员工进行相关技术的训练,即展开员工培训等相关教育,让他们了解6S管理技术的内容及工作要求,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提高工作效率 。
6、安全:重视工作人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应熟悉本仓库所存放物质的性质、保管办法及注意事项,并会正确地使用本仓库的安全设施及消防器材。通道保持畅通,员工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会使生产及非生产事故减少。
(作者单位:巴陵石化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储运车间)
注释: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
按照《通知》规定,我处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检查人员对水库防汛物料仓库进行全面的检查,摸清物资储备情况,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同时要求仓库管理专员强化岗位职责,明确责任,深刻认识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抗旱物资保障工作。
二、规范制度落实,加强安全管理。
我处严格按照《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要求,做好仓库储备物资的管理工作,设立专属防汛物料仓库,做到物料分类储存,堆放整齐,存取方便。同时,我处制定了《防汛抗旱物料管理办法》,建立了防汛物料储备台账、出入库调度台账以及物料报废更新程序,强化了防汛物料存放的安全保障,加强对防汛抗旱物资的防火、防盗、防潮、防霉变的管理,确保物料的存储安全。
三、开展定期检查,及时查漏补缺。
为做好防汛抗旱物资的管理工作,我处要求仓库管理员对物料仓库开展定期检查,对防汛仓库的物料质量、存放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自查,尤其是注重检查防汛物资的有效储备年限,对于超过储备年限或损坏的需及时报废更新,由管理处提出防汛物资储备添置计划,报市财政批准后实施采购,做到“常检查、常监督”“边检查、边整改”,及时发现防汛物料仓库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确保防汛抗旱物资仓库绝对安全。
附件:***防汛物料仓库储备情况
******
2019年7月16日
附件:***防汛物资库存表
分类
名称
单位
库存量
库存地点
备注
分类
名称
单位
库存量
库存地点
备注
(一)抢险物料
大石
m3
750
主坝坝脚
(二)救生器材
救生圈
个
50
仓库、宿舍楼二楼
仓库41个,宿舍楼9个
碎石
m3
310
主坝坝脚
救生衣
件
50
仓库
中砂
m3
360
主坝坝脚
木桩
m3
8.3
仓库
编织袋
条
7000
仓库
(四)其它设备
铁笼
个
30
仓库
篷布
m2
500
仓库
铁铲
把
58
仓库
土工布
m2
3000
仓库、宿舍楼二楼
仓库1200m2,宿舍楼1800m2
锄头
把
50
仓库
铅丝
kg
200
仓库
铁锤
把
10
仓库
(三)小型抢险机具
柴油
发电机
台
1
发电机房
120kw
箩箕
个
46
仓库
电缆
m
200
仓库
3*6mm2
尼龙绳
m
1000
仓库
双胶轮车
辆
5
仓库
麻布手套
对
100
仓库
投光灯
盏
5
仓库
安全帽
个
30
仓库
便携式 防汛灯
盏
20
仓库
雨衣
件
30
仓库
抽水泵
台
2
仓库
雨鞋
双
30
仓库
手动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