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09:25: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0引言
随着新一轮教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的教学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性被摆到了首要的位置。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的化学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以提升学生内在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然而在现实的应试教育中,高中化学的教学却偏离的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学生在化学方面的分析和联系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化学方面的创新性明显下降。因此,怎样使得高中的化学教学回到正常的轨道,实现教学的高效性,是摆在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高中化学的有效性教学即指的是,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用最少的投入来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它对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法都提出了新的规定。在这个教学活动中,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进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1.1行之有效的提问
在化学教学的课堂上,老师通常都会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相关概念的理解给予指导和帮助,而这种指导和帮助多采用提问的形式。故而,实行行之有效的提问策略显得非常有必要。除了在提问中体现出平等学生观,优化提问的气氛以及运用肢体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神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外,在问题的设置上,我们也要下一番功夫。我们始终要在提问的时候树立一个正确的发问点,它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在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的重难点处,我们可以常常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讲授油脂那一章节时,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酒店里面的厨师经常用白酒和食醋烹调食物,为什么生活中会流行酒是陈的香这样一句说法?”另外还可以再在问上连续发问,层层深入。迫使学生形成连续的思考。比如在介绍氨气合成反应的适宜条件时,就可以向学生连续提出这样的问题:“(1)反应是压力高好,还是压力低好?高温好还是低温好,为什么?”。
1.2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资源的不断完善,以往只能够在高校中看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如今也逐渐走入了高中教学的课堂。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将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反应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这其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动静结合带来的视听上的享受,还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比如书本上的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多媒体资源利用的实例。由于课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老师是无法将雷雨发庄稼的实验在学生面前演示出来的,而借助于多媒体动画,我们却很容易弥补现实条件给我们带来的教学遗憾。在动画中,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雷雨天结合在一起,并继续在氧气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氮,后者随着雷雨天的雨水落下,并形成硝酸。落地之后,硝酸根离子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这样等于说雷雨天气给植物又施了一次肥。在动画演示中,反应物之间结合的每一个步骤都会清晰的显示出来,从而让学生对于这个过程在头脑中有一个很深的印象。
1.3独立的自主学习方式
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十分有必要,加之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课程,因而实施起来也相对容易。比如在加热石蜡时,我们会得到一种不明的气体,对于这种气体的成分,我并没有作过多的介绍,而是将其以一个任务的形式布置下去,而后学生在下面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比如可溶性,密度与空气的差异,颜色等,从而提出了几套实验方案,有的人提出将其通入到紫色的高锰酸钾和溴水溶液中以验证其酸碱性,而有的同学提出将其收集到一个集气瓶中,并插入一根导管,看其是否能够点燃。还有的人说讲起混入到装有氯化氢的集气瓶中,看瓶中颜色的变化。这样一系列的实验下来之后,学生发现这种气体有与烷烃完全不一样的性质。这时老师在揭开该气体的庐山真面目来效果就会好得多。
1.4合作交流式学习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充当着被动接受的角色,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低下,教学的实效自然不高。而合作交流式学习却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不错选择,在合作交流的模式中,教学在小组的讨论中进行,在讨论中,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集思广益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使得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进而学会多角度地分析化学问题和现象。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牢固地树立起学生的自信,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并在每一小节的课堂都安排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
2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时效性的策略还有很多,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的探索和钻研,努力需求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能够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对策,激发和培养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无形中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丽.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2]曹军亭.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2(1):4-5.
[3]张志红.论高中化学课程不同模块教学探究度的把握[J].教育教学论坛.2010(19):45-46.
[4]翁皓亮.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新课程(教师版).2010(12):23-26.
随着新课改的扩大实施,对高中化学也作了深刻的探讨。高中化学不再像初中那样简单的化学公式,所涵盖的化学知识也不仅仅是几个生活常见的物质,它是对化学的进一步扩展,内容从但蛋白质到航天燃料,从常见元素到稀有金属元素,从简单元素反应到复杂元素反应。对我们每一位高中生来时,化学相当于一个福音。它不像高中物理那样生涩难懂,更不像高中生物那样枯燥无味,它是一门更接近我们生活的学科,将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学习更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化学本身是一门较为灵活性的学科,我们学生虽然只能接触到高中知识,其中的内容可灵活运用到每一个化学领域,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化学知识在不断的更新。简单说,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就是一个变迁,高中化学推翻了大部分初中化学知识,向我们学生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然而,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和思维模式仍旧处于初中阶段。一方面,虽然新课改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然而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仍旧沿袭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教授所有内容足以,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远远满足不了求知欲。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所谓教学即生活,现代教育教学应当从生活出发,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学习变得富有生动性、趣味性。
三、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的内涵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强调化学课堂教学要以我们学生为核心,立足于生活,提出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强调引导我们高中生更为深刻地关注生活。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生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学生开启了一切都是为了高考思想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下,教师只注重课堂上所要讲解的知识是否全部讲授,我们学生是否把课本上的内容全部记下来。教师在高考的压力下,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如何快速提高我们的卷面成绩,脱离了原本应当关注的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我们学生即使在课堂上也能够全面与生活相结合,将重点从课本转到知识与生活中。一方面,将我们的焦点从课本知识到关注生活。教师在课堂上联系实际生活,与生活密切融合。例如,学习到物质碳酸钙时,积极结合生活中的含碳酸钙的物品,大理石、陶瓷、石灰石等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将现下的热点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化学品爆炸事件,简单来说是由于化学品对外界的反应较为敏感,许多化学品必须严格控制放置换环境,否则将出现发光、发热的现象,从而容易引发火灾或是爆炸问题。脱离课堂传统教学而又不脱离原本课本的要点内容,积极探索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唤起我们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倡导知识学习更好的认识生活,我们将自主地学习、体验生活。学习是一个自主、主动的活动,而不是被动进行的。只有我们开始投入知识学习,才能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吸收知识,但这并不能满足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我们渴望知识,渴望解决我么心中的一切疑惑。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无法用现有知识解决的问题,这时高中化学就像一个福音,科学地告诉了我们其中的奥秘。而我们也将在学习化学的道路上更加积极地体验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95-01
传统的教学与新课改相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为主的课堂,值得每一个教师探讨。
下面,以高中必修一的《常见物质的检验》为例,谈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的几点体会,与同行们交流。
一、“预习学案”――课前自主预习的“抓手”
自主先学,首先体现在课前的预习。自主先学的有效性,核心在于教师的“预习学案”的设计。
为了使“预习学案”,有助于学生的乐学、乐于探究、主动学习,“预习学案”既要体现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注重问题的设计,以提纲的形式而设计,利于学生“提纲挈领”预习,课前对知识了如指掌,并且,导学案的设计,应突出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以确保学生产生“乐学”的欲望。
如《常见物质的检验》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预习学案:
1、学前想一想,旧知是新知的依托
(1)氧气的检验方法:将_____插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____,则证明该气体是____;
(2)氧气的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如果_____,则证明已满;
2、读后填一填,把握本节知识主干
A、常见离子的检验
(1)NH4+的检验
试剂_____;现象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2)Cl-的检验
试剂_____;现象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3)SO42-的检验
试剂_____;现象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B、焰色反应
(1)______是焰色反应;
(2)常见金属的焰色反应颜色:Na____、K_____、Cu____
C、现代化学分析测试元素
(1)用_____测定物质中含有C、H、O、N、S、Cl等;
(2)用_____确定物质是否含有某些原子团;
(3)用_____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等。
二、课堂“导学案”――课堂有效教学的“依托”
长期以来的课堂教学,教师心中有“教材”,按部就班从头至尾讲一遍的做法,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剥夺了学生探究、研究学习的自,剥夺思考、创新的权利,学生的素质难以提升。
新课标倡导教师的“导学行为”的变化,走出讲授的方式,转变为精心设计问题或者活动,巧设妙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实现“乐学”的转变。而“课堂导学案”的设计是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主要依托,否则,容易出现“信马由缰”的不良现象。《常见物质的检验》的导学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A、知识先导
1、离子检验的方法分类:
(1)生成沉淀;
(2)生成气体;
(3)显示特殊颜色;
(4)焰色反应。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H+:___、___、____;
(2)K+:焰色反应火焰呈___色;
(3)Na+:焰色反应火焰呈___色;
……
3、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Cl-,遇硝酸银产生不溶于硝酸的____;
(2)SO42-, ,有____沉淀生成;
……
B、实验设计
如果说知识先导,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那么,针对知识点设计“即学即练”的习题,可以起到巩固新知识、强化新知识之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探究而灵活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实现“学以致用”。
C、巧合问题,注重问题的探究
教师在导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培养实践、实验、探究知识的能力。
如实验室两瓶失去标签的固体――Na2SO4和NH4Cl,你如何鉴别出Na2SO4和NH4Cl?实验的方法有多个,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三个实验,简单叙述操作过程、实验显现和结论。
对于这个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而完成。并且,这个实验的操作前,教师的引导也很关键,如方法一:根据N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而设计实验证明;方法二:根据NH4Cl与碱共热产生的气体而鉴别;方法三:根据Na2SO4遇可溶性钡盐产生白色沉淀而鉴别……这样的方法的提示,为学生设计实验、实验的操作等提供方法的指导。
“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是目前“学讲计划”下的必然产物,导学案,不同于教学案,导学案,以突出“导学”为主,兼顾“导”和“学”。“导学案”的设计,应注重预习学案和课堂导学的不同和衔接,让二者彼此遥相辉映,预习提纲服务于课堂导学提纲,课堂导学提纲基于也高于预习提纲,教学中,再兼顾“导学”的有效性,有效课堂便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随着历年各大学加快了扩招的步伐,给职业高中的招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生源质量不断下降,进入职业高中学习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表现为自信心不足,有很大程度的失落感,但是他们也有其特点,比如思维灵活,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就职业高中化学而言,相对于普通高中化学来说难度较小,但由于学生的基础底子较差,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理解理论知识的水平薄弱,所以实现高职化学的有效教学就极其重要了。
要达到职业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方式和价值观的教育,其次要注重他们潜能的发挥,符合学生对事物认识的规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所教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但是在当今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首先,由于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基础较低,学习方法错误,信心不足,逐渐失去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其次,进入职高后,老师由于对初中教材的知识点、教学要求、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等了解不够,不能准确处理好教学内容的衔接。盲目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和课程难度,使学生因无法及时理解学习内容而产生厌学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从事职业高中化学教学多年,根据自身在教学上积累的经验,就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供大家鉴赏。
一、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简简单单的形成的,而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是人们感官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的认识活动。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学好化学的必然。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发现和掌握化学现象产生的规律,从而获得知识。化学中的观察主要是对化学实验的现象,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进行观察,观察其产生的颜色改变、沉淀的生成、气体的产生等等,从中获得化学原理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思考。如:在学习铁的化合物一课中,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利用实验,在实验盒中提供了一些常见的含有铁元素的试剂,如:Fe2O3,Fe3O4,FeCl2溶液,FeCl3溶液,铁粉,请学生注意观察它们的颜色,并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进行学习。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和独立完成的能力。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上,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高素质,并且活跃在企业生产的第一线,相互合作完成工作和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设计安排一些合作性的实验教学,如化学反应计量测量、化学能与电能等实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某些工作的完成,必须通过共同努、相互配合才能取很成功。经过这样逐步的训练,学生潜意识里形成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他们进入岗位、顺利完成各种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自主学习不等同于自学,自主学习是严格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 “自主学习”。 化学学科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自行设计完成化学实验,观察化学实验的能力,还可以从自学内容中提出有关的化学问题,并能作出自我解答。老师在教学中,可以依照教学内容,安排一些任务,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利用网上信息,让学生查阅有关知识的背景、发展以及研究方向。根据学生的基础,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题目,要求学生独立拟定实验方案,提出问题,得出结论。老师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评价。通过这些手段,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在未来的职业或变换的岗位中,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职业高中学校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部分学生厌学的情绪很严重,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气氛不浓厚,在教学当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搞好学习最重要的动力源。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怎么样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老师可以在化学课堂上设汁生动有趣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时刻跟随老师的步伐,逐步深入,拥有获得知识的喜悦,自然而然的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首先,教师要从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优化,根据学习内容,利用化学实验,设计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一些简单且趣味性强的小实验和小制作,在自我创造活动中培养出强烈的求知兴趣和创造热情。让学生大胆探索,主动求知,加之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型、岗位型、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如何有效的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是每位化学老师不断探究的课题,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17-01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实验,而且很多实验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伴随我们人类的发展,人类也离不开化学。我们常吃的盐(NaCl)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盐,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它的。我们过年放的烟花是非常漂亮的,它包含了多种颜色。在没有学到焰色反应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在接触到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就了解了这是不同的金属元素在燃烧时,显示不同的颜色。这些化学实验都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他们能够熟练完成验证性实验,并了解其机理之后,适当给他们开放一些探索性的创新实验,是非常有意义的。
1.验证性实验的意义
高中化学是高中科目中实验最多的一门学科,一本简单的教材中就包含了上百个常见的化学实验。例如焰色反应、气体的燃烧、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等,这些对于学生们认识化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焰色反应就是一种辨别金属成分的简单方法。在没有XRD(X射线衍射)仪器的前提下,我们粗略估计一个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就使用这种方法。在燃烧的金属表现出不同的颜色,Na元素是黄色、K元素是紫色、Fe元素是绿色等。但是一般检测K元素的时候,我们都用蓝色的钴玻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Na和K是同一族元素,而且两者都非常活泼,所以他们两者是很难分离的。在我们经常见到的K中会多少掺杂一些Na,所以为了略去Na对K的影响,我们一般使用蓝色的钴玻璃。如果在大自然中,我们遇到了某种不认识的金属,完全可以采用焰色反应来鉴别。当然其中有很多细节,例如要把金属弄成粉末,尽量颗粒小,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较为稀薄,这样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燃烧。置换反应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在考试题目中几乎从来没有落下过。例如铁置换铜元素。将洗净的铁丝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之后铁丝表面变成了红色,而且溶液的颜色也逐渐变浅。这就是一个置换实验,例如铜置换银,是一样的道理。活泼的金属可以置换相对不活泼的金属元素。我们可以根据置换结果中表面的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成分。但是其中也是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的,例如置换出来的金属层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之后就会变黑,这是为什么呢?老师应该把这一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去课下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有重要的帮助[1-3]。
2.创新实验
当学生们对化学实验操作和设计都非常熟练的时候,可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些自己想完成的实验,这对于提高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金属置换反应之后,金属层往往在空气中会变黑。这个问题学生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认为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有的同学认为这是因为它的粗糙结构,造成了光的吸收;还有的同学认为这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杂质造成的。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给学生们解释,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设计实验,来验证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们自己拉出清单,把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给老师看,老师在审核之后,给出合理的建议,给他们创造实验的机会。根据学生们提出的各种可能性,我们设计几种实验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逐一的排除。例如有的学生说可能是表面被脏东西污染了,那么我们可以把置换反应在一个密闭的装满干净空气的箱内进行,当置换反应完成之后,把金属提拉出来,放到空气环境中观察颜色变化。如果颜色变了,证明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如果是颜色不变,那就证明这种说法是成立的。而对于有的学生说的可能是氧化层造成的,我们可以设计两个实验。(1)反应在真空环境中进行,当置换反应完成后将金属放入到真空气氛中。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这种方法的正确性。(2)可以把已经变黑的表面放入到氢气环境中,给予适当的热量,如果颜色变回本色,就证明是发生了置换反应。氢气将表面的氧化物还原成为了金属元素,这也就证明了颜色变化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把金属表面氧化造成的。其实很多实验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让学生们亲手操作。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探索精神,同时还可以很好的锻炼他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4-5]。
创新性实验就是要学生们亲自动手去操作,独立动脑去设计,顺利完成这样的实验就代表着学生们的科研思维已经到达了一定的境界。学生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讲是非常好的事情,这样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就会变得轻松很多,而且效率却可以非常高。
参考文献:
[1]毕华林.高中新课标必修化学实验教材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2005,10.
[2]王磊,胡久华.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第一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2-0032-01
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应联系当代科技、社会的发展现状,重视学生经验的积累和兴趣的培养,从而满足他们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情境化教学非常必要。
1 高中化学课堂情境化教学的具体形式
高中化学课堂情境化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是问题情境,即在学生求知心理与教材内容之间营造出一种氛围,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索。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和认识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科学的思维模式。其次是事实情境,即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与所学化学内容有关的现象、经验、故事和热点问题等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主动思考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再次是实验情境,即利用化学实验来创设直观、生动、真实且富有启发意义的情境,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进步。最后是模拟情境,即根据化学学习对象的特征,通过拟人化的方法来模拟出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最大程度的融入到化学学习中去,如卡通图片、模型和流程图示等都是模拟情境的一种。
2 高中化学课堂情景化教学的途径探析
2.1 结合社会与生活实际组织情境教学
一方面,化学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涉及到化学知识的应用,立足于生活实际来创设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学习的必要性,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化学知识,化学和社会生产、环境发展以及生命进化等多个科学问题联系紧密。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社会实际问题,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其与现代社会关注的温室效应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他们认识到所学化学知识与人类的实际发展息息相关。
2.2 运用化学实验和问题来开展情境教学
科学的教学情境通常和实际问题有所关联,运用化学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探究、理解、讨论以及问题解决等多种活动的开展。在化学学习内容以及化学发展史中,有着丰富的问题素材供教师选择,教师可以在化学教学中,模拟化学家科学探索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有效而真实的问题情境。同时,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相比枯燥的化学知识来说,形式多样、内容有趣,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创设出富有实践性、情感性和真实性的教学情境。
2.3 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实施情境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能将优美的声音、清晰的文字和生动的图像直观的向学生进行展示,同时抛开一些次要的、表面的因素,将最重要的、内在的、本质的要素展现出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实施情景教学,是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教师在讲授两种物质的反应时,可以利用网上的图片资源和文字资源,通过flas的演示,向学生形象而直观地展示物质反应前的颜色、状态以及它们结合反应后所生成新物质的颜色、状态等,从而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和深入的理解所学化学知识。
3 高中化学课堂情景化教学例析
本文以物质组成成分的检验为例,来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
教学内容:有固体混合物,可能是KNO3、CaCO3、BaCl2以及Al2(SO4)3中的几种或者一种组成,请利用实验来检验该混合物的具体成分。
实验仪器和试剂:BaCl2与Al2(SO4)3的混合物;Al2(SO4)3与CaCO3、BaCl2的混合物;KNO3与BaCl2的混合物;Al2(SO4)3与
CaCO3的混合物以及Al2(SO4)3与KNO3的混合物。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物质组成检验的常规过程,并学会利用实验现象来进行化学推理。
首先来解释一下“有效性观察”这个词的定义。所谓“有效”它是与“无效”和“低效”相对而言的。“有效性观察”是指在课堂单位时间内能够达到观察的目的和意义,能够较为合理和科学的实施已经制定的观察计划、运用合理的观察方法解决实际观察问题的一种状态。换句话说“高中化学的有效性”这个命题就是探索学生学习化学如何有效地在化学课题教学当中有所长进、有所收获的一个途径。
其次我们说“观察”是高中化学学习一个较为常见的学习方法和手段。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任何化学元素的状态变化都依赖于“观察”这个较为有效地手段来获取。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也都依赖于“观察”这个手段来获取。作为一个高中化学教师绝不要忽视“有效性观察”在化学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作用和地位,应该适时的通过课堂教学这个媒介和平台逐步训练学生“有效性观察”的学习习惯和观察能力,逐步摆脱盲目观察和无目的学习的恶性循环,使得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逐步走向科学性、实践性。
最后“有效性观察”这个题目也相应的拓展了学科学习的基本目标和能力范畴。逐步指导学生不断的、有的放矢的、有效地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不断的逐步提高对新的知识和新的事物的认知能力实现“有效学习”的最终目的。那么我们说如何实现这种有效性观察呢?实现有效性观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些有效性观察的实施对我们来说哦又具备什么样非同寻常的意义呢?那么下面我们就将这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做一个粗浅的阐述。
一、学生参与到高中化学课堂观察活动做相关计划是实施课堂观察活动的有效途径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正是依赖实验对相关的化学现象和物质属性有一个相对较为直观的了解。学生也正是依靠实验掌握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所体现的元素性质和物质变化规律。从这个角度上说“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了解相关信息的一个较为有效地重要的手段。我们实际上也可以把“观察”当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来看。我们甚至也可以把所有高中化学的课堂学习当成是一套与“观察”息息相关的学习活动来看。所以作为一个有实践精神的化学老师如何使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当中的“观察”有的放矢,有迹可循是检验一个高中化学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
如果想要达到上述的目标一个很重要也是很可行的方法就是要对化学课堂教学的观察活动实现有一个相对较为全面和细致的规划。这种规划我们说应该是贴合实际的、应该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个计划的制定应该是有一定的指导性的,是应该有一定的方法论蕴含其中的。而且我们说这种针对性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近些年来我们可喜的发现。新课改逐步将隐含在试验当中的化学技能有计划、有目的的放在化学教学当中认真加以培养。这种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反过来更加促进了“有效性观察”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施与开展。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从对新课改的课程标准的研读可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一个比较大的组成部分便是实验。同时我们知道有相当多的实验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的。而我们知道这种实验在很大程度对于学生逐步增强自身对于数据、变化的观察能力的提高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知道“这种有效性观察活动”所取得实验成果往往被学生的三个常见的错误而毁于一旦。首先高中化学实验实验前往往没有较为完善的观察计划;其次高中化学实验学生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学生缺乏亲自动手的习惯;最后学生又在化学实验后没有很好的总结实践经验,实践经验往往没有上升到较高的理论高度去。学生对于各种物质性质所产生的变化的观察流于肤浅。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高中化学的有效性观察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实践性的操作与学生的参与意识较弱形成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就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观察的核心。那么作为一个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时刻解决好高中化学的参与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使得高中化学这个较为重要的实践学科的观察目的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在《氯气》这个课时的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孩子逐步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一方面引导孩子们逐步动手拿一下烧杯、拿一下试管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我们说这个课堂教学措施不仅使学生逐步熟识了相关的化学实验知识而且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学科参与意识并最大可能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兴趣。
我们对于“有效性观察”这个命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逐步认识到它的真正的意义和作用。我想它的作用也不仅仅就是看看颜色变化,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逐步实践讲究实效的科学精神。引导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未来知识领域的不断探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120-02
化学是高中学生较为惧怕的一门学科。在对在校高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认为化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占被调查对象的51.6%,化学在被调查的学科中高居榜首。有高达66.7%的学生认为在高一阶段就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多的高中化学学困生?如何才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呢?
一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
1.学生自身的因素
第一,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准备不足。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对高中化学学习在思想上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逐渐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
第二,化学双基不扎实。部分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对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无法跨越初中、高中化学学习之间的“鸿沟”而成为学困生。
第三,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进入高中以后,面对繁重的化学学习任务,倍感力不从心。
2.外部因素的影响
第一,中招政策的影响。由于中考实行的是毕业与升学二合一考试,化学试卷难度不大,再加上化学学科在中考中的权重偏低,客观上造成学生对化学重视不够。
第二,高中课改的先进理念与教学现状矛盾的影响。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很多高中学校无法按照新课改理念以走班制形式开展选修课教学,学生无一例外要学习全部必修、选修课程,但根据课程规划,高中化学周课时量仅为2课时,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化学学困生人数增加就在所难免。
第三,初、高中化学教材和教学指导思想脱节的影响。首先,初、高中化学教材内容不衔接。其次,初、高中化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不衔接。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三化学教师往往采取有选择地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夯实双基。高中的化学教师由于面临课程紧、任务重的压力,往往忽略学生基础,高估了学生的学习水平,造成学生学习困难。
当然,造成高中化学学困生增多的外部因素还有很多,如社会大环境、家庭教育,教师的业务素养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重视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要转化高中化学学困生,必须从“心”开始,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重视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无论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是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上,都远远高于初中阶段,如果学生仍然沿用初中阶段那种单纯以学会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则无法适应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因此,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应成为高中师生的共同课题。
3.切实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然过渡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是在初、高中两个学段之间搭建桥梁,帮助学生实现平稳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衔接教学既不是对初中知识的简单复习,更不是对高中知识的提前学习,关键是要帮助学生突破在初中阶段没有涉猎过,但高中化学又必须突破的能力盲点和知识盲点。
第一,着力突破化学学科观和方法论上的盲点。(1)全面理解化学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化学属于自然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合成以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学科的价值体现为通过对物质的研究,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达到为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服务的目的。(2)树立基本的化学思想。常见的化学思想包括:分类思想、守恒思想、类比思想、发展思想、平衡思想等。(3)学会运用程序化思想开展化学学习与研究。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模型对化学物质或现象进行研究,是进行有效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中学阶段常见的认知程序包括:一是认识物质的基本程序。按照“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取——保存运输”等来全面认识物质,是中学化学中最基本的思路。在此程序中,存在着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与制法的内在逻辑关系。二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基本程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我们称之为化学用语。因此,掌握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高中阶段要求掌握前36号元素以及相关主族的其他元素。三是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程序。研究物质结构主要是指从微观层面分析物质是由哪些微粒构成以及微粒以什么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构成物质(晶体)的基本微粒包括原子、离子、分子,而分子、离子是由原子形成的,因此研究物质结构的核心是研究原子结构。四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属性,研究的基本程序是: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硬度等。物质的化学性质首先是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其次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判断是否具有酸(碱)性氧化物及酸、碱、盐的通性等。五是研究化学变化的基本程序。化学变化的过程既包括物质转化过程也包括能量转化过程。六是研究物质制取的基本程序。中学期间研究物质的制取主要指气体的制取,基本程序包括: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检验、尾气处理等,实验开始前,还要注意进行气密性检查,同时兼顾节约资源、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第二,着力突破初高中化学知识结构上的盲点。学生中存在的初高中知识结构上的盲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的概念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的概念及分类;氢化物的概念;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常见的难溶于水的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物质导电的原因等。
当然,由于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不同,盲点也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的差异。初高中化学衔接,不能操之过急,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层次地展开,切忌一步到位。
总之,要想改变高中化学学困生增多的不利局面,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激趣导学,注重落实,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成功体验中树立信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最终使学生摆脱对化学学习的恐惧,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马国富.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10)
二、命题原则
普通高中学生化学学业基础会考是考核学生化学学习能否达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的内容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命题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不出偏题和怪题。使绝大多数认真学习的学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4.实践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三、考试目标要求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下列四个层次。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了低层次的要求。
A: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即识别“是什么”)
B: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即明确“是什么”)
C: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即懂得“为什么”)
D: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即能够“综合应用”)
2.技能性学习目标包含“初步学习、模仿”、“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 、“学会、掌握、迁移、灵活应用”三个由低到高水平层次的要求。技能性学习目标可有机结合纸笔测验和实验操作考查进行考核。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相关的体验性学习目标可有机渗透到“考试内容”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考查。
四、考试内容
化学1
主题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备注
主
题
1
认
识
化
学
科
学
1.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2.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
3.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
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4.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 化学变化的本质
6.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7.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8.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
等方法
9.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
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A
A
A
B
B
B
B
B
A
关注现代化学发展的新成就
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
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方法对化学科学研究的作用
能说出化学与人类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化学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化学在研制新材料、开发新能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懂得赞赏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主
题
2
化
学
实
验
基
础
1.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物质的检验(Cl-、Ag+、SO42-、CO32-等离子)
3.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5.实验安全与实验工作习惯
6.实验能力
7.实验方法
B
B
B
B
B
B
A
有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初步学会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初步学会过滤、蒸发等方法
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实验技能
具有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常见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会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学习化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主
题
3
常
见
无
机
物
及
其
应
用
1.物质的分类
2.胶体
3.钠的物理性质
4.钠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的反
应)
5.钠的重要化合物
过氧化钠(颜色、状态)
碳酸钠(物理性质、与酸的反应、热稳定性、用途)
碳酸氢钠(物理性质、与酸的反应、热稳定性、用途)
6.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7.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
8.铝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氧化铁、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9.铝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铝(两性氧化物;与强酸、强碱的反应)
氢氧化铝(两性氢氧化物;与强酸、强碱的反应)
10.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1.铁的化学性质(与氯气的反应)
12.二价铁与三价铁的相互转化
13.铜的物理性质
14.合金材料(铝合金、铁合金、铜合金)
15.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
16.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7.离子反应
18.氧化还原反应
19.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0.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铁、铜、钠、氢气、水、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
21.次氯酸的漂白性
22.溴和碘(颜色,状态,在水、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性,氧化性强弱比较)
23.氮气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氢
气的反应)
24.氮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颜色、
状态、气味;二氧化氮与水的
反应)
氨(物理性质、与水、氯化氢、
氧气的反应)
铵盐(受热分解、与碱反应)
硝酸(浓硝酸与铜、木炭的反
应;分解反应;使铁、铝钝化;
稀硝酸与铜的反应)
25.硫(颜色、状态、用途、与氧
气反应)
26.硫的重要化合物
二氧化硫(颜色、状态、气味、
溶解性;与氧气、水的反应)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浓硫酸(与铜、木炭的反应、
使铁、铝钝化)
27.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28.硅的物理性质
29.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与氧化
钙、氢氧化钠溶液、焦炭的反
应)
30.硅酸盐(玻璃、水泥和陶瓷)
B
A
B
B
A
B
B
A
B
B
B
B
B
B
B
B
A
A
A
B
B
B
B
B
A
B
B
B
B
B
A
B
B
B
A
A
B
A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常见化学反应分类(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氧化还原和非氧化还原;离子反应)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区别溶液、胶体和浊液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能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可溶性正盐的电离方程式
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有难溶性物质、气体、水生成),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能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能判断氧化剂、还原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氮氧化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了解铵态氮肥
认识氨氧化法生产硝酸的反应原理
了解二氧化硫气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认识由SO2生产硫酸的反应原理
知道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知道二氧化硅可以制造光导纤维
了解玻璃、水泥和陶瓷等硅酸盐产品的用途
化学2
主题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备注
主
题
1
物
质
结
构
基
础
1.元素、核素、同位素、质量数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初步
知识
3.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4.元素周期律
5.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6.周期和族
7.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8.化学键
9.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10.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1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
特征
12.同分异构现象
A
B
B
B
A
B
A
A
A
B
B
A
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能讨论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
知道碱金属、ⅦA族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律,感受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了解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
能以丁烷为例说明同分异构现象
主
题
2
化
学
反
应
与
能
量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原电池
5.电池的应用
6.化学反应速率
7.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物的性质、浓度、接触面积;反应的温度、压强;催化剂)
8.可逆反应
9.化学平衡
A
A
B
A
A
A
A
A
A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能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知道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主
题
3
化
学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1.烃、烷烃
2.甲烷的化学性质(燃烧、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3.乙烯的结构
4.乙烯的化学性质(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溴的加成反应)
5.苯的结构
6.苯的性质(燃烧、与硝酸的取代反应)
7.石油炼制(分馏、裂化、裂解)
8.煤的干馏
9.乙醇的结构
10.乙醇的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11.乙酸的结构
12.乙酸的化学性质(酸性、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13.酯和油脂(酯、油脂的组成和油脂的水解反应)
14.糖类 [组成、分类(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
15.葡萄糖的性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16.蛋白质的组成(组成元素、氨基酸)
17.蛋白质的性质[在某些浓盐溶液中的析出、变性(凝聚或聚沉)]
18.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
19.乙烯、氯乙烯的加聚反应
20.海水的综合利用(晒盐,氯、溴、镁的提取)
21.酸雨的防治
22.绿色化学
A
B
A
B
A
B
A
A
A
B
A
B
A
A
A
A
A
A
A
B
A
A
认识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认识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糖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认识聚乙烯、聚氯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能以海水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方法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能以酸雨的防治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知道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化学与生活
主题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备注
主
题
1
化
学
与
健
康
1.食品中的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
2.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3.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特点(蛋白质的盐析、变性、水解)
4.人体必需的维生素
5.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6.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7.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8.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
9.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着色剂、膨松剂(疏松剂)]的组成和作用
10.膨松剂:NaHCO3的性质
11.某些药物(胃舒平、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A
A
B
A
B
B
B
A
A
B
B
知道食品中的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
知道人体共有八种必需氨基酸,知道哪些常见食品中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
知道常见的几种人体必需维生素及其主要来源和摄入途径,了解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知道维生素C的还原性
知道常见的几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及其主要来源和摄入途径,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知道淀粉、葡萄糖、脂肪、蛋白质在人体中消化和吸收的某些反应
知道防腐剂、着色剂、膨松剂(疏松剂)的合理使用
知道安全用药常识和医疗保健的重要性
主
题
2
生
活
中
的
材
料
1.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2.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
用
3.金属和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4.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5.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铁、铜的化学腐蚀;铁的电化学腐蚀)
6.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
7.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8.生活中常见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A
A
A
A
A
A
A
A
知道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化学在发展生活用材料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居室装修材料可能对居住环境造成的影响
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知道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主
题
3
化
学
与
环
境
保
护
1.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2.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3.大气主要污染物
4.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5.主要的居室空气污染物
6.“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7.废水处理、垃圾和其他生活废弃物处理的方法
B
A
A
A
A
A
A
了解甲醛、一氧化碳、苯等主要居室空气污染物对人体能产生危害
知道“白色污染”,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知道防治土壤污染、保护环境的要求,能举例说明废水处理、垃圾和其他生活废弃物处理的方法
[说明:根据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特点,制定本内容标准时,还参考了我省应届学生使用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即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化学与生活》等相关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考试形式
普通高中学生化学学业基础会考采取闭卷、纸笔测试方式进行。对化学实验技能部分另以实验考核的方式进行。
六、试卷难度
容易题(难度值0.80以上) 约80%
中等难题(难度值0.60~0.80) 约10%
稍难题(难度值0.40~0.60) 约10%
全卷难度值约为0.80~0.85
七、试卷结构
1.试卷包括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模块知识内容比例
化学1 约40%
化学2 约40%
化学与生活 约20%
4. 试题知识内容比例
(1)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约30%
其中:化学概念、理论 约22%
化学计算 约8%
(2)元素化合物知识 约50%
其中: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约36%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约14%
(3)化学实验 约20%
5.试题题型比例
(1)选择题 (共22小题) 44%
二、高中化学实验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意义
从目前我国高中教学资源来看,大多数的高中化学实验室都具备了基本化学实验演示和学生自主操作的条件,学生完全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进行典型实验操作,从中亲身感悟化学世界的神奇体验化学实验变化的神秘。除此之外,一些条件先进的高中化学实验室还有微型化学实验的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验肠U如不同金属与酸、碱反应产生气泡或气体等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来尝试新的实验从中获得知识和启发。良好的化学实验教学氛围必然会吸引更多学生对化学的关注,全面提高学生求学的兴趣,当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在化学知识的探寻上教师的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如果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能够巧妙地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得学生在快乐的实验经历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那么通过实验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就水到渠成了。
三、利用化学实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1.鼓励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习兴趣。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化学实验课上常常发现一些平时上课不积极的学生他们一旦做实验会表现得更主动、更突出,因为教师让学生自主设计和进行实验,会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化学实验中的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往往最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因为在他们急切想知道现象产生的原因、产生的条件、产生的结果等时赴他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实验字生将会获得更深的体会和理解。比如说白磷自燃硫是火药的成分之一铜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等这些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不同可燃物燃烧会产生不同现象和结果,在不同燃烧条件下将会产生另外的物质这一原理。
2.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重实验步骤。只有安全有效的化学实验操作才会带来科学准确的实验结论所以安全、有序是化学实验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最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在进行一切实验之前给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例如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提醒大家首先明确实验目的精心设计实验步骤,细心留意实验注意事项总结实验安全防护措施然后通过正确的步骤来操作。譬如课本上比较经典的铜与浓硫酸的化学反应教师应该提醒大家注意浓硫酸的使用不要让浓硫酸伤害到皮肤或者衣物,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提醒学生注重实验步骤,细心观察是将浓硫酸倒入铜块还是将铜块放入浓硫酸中。化学实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时随地都需要大家细心洛液的浓度、实验的温度、药品的纯度、试剂添加的顺序等都是大家应该注意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一定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注重实验操作的科学性。
3.督促学生领悟过程掌握化学知识。化学实验虽然是一个有趣的操作过程,但是它的真正目的是想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一定不要本末倒置将学生的学习乐趣当成了实验的目的从而忽略了及时指导学生体悟实验过程的重要性。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指导学生依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特性的变化实验中的燃烧、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现象来对实验步骤、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让学生体会化学原理的来源。
1.贴近生活原则.在新课标中,化学教学的情境创设主要来自于化学实验、生活百科、社会实践、化学史.教师要丰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增强情感体验,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能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导向性原则.学生在化学情境教学的学习中,以学习化学知识为目标,要深刻挖掘情境背后的知识链接,不能停留于情境本身,学会利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常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探究化学教学情境活动,达到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的水平,扩展自身的知识面.
3.认知性原则.据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将所学的化学知识慢慢转化成内部认知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问题设计要深入浅出,具有层次性,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或实例素材掌握知识,提高化学素养.
4.持续发展原则.化学情境的创设不能困囿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上,要根据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的水平,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鼓励学生经努力达到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感知水平,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
1.以生活为切入口.教师要在生活实例中渗透化学知识,创设有关自然现象、化学实验、亲身经历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让化学知识充分融入生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例如,在讲“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时,教师可在介绍化学知识前引入雷声,引导学生对打雷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创设情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仔细观察大自然的风景呢?其实大自然中蕴涵诸多奥妙,今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探索其背后的神奇所在.(播放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视频,自然引出下雨天人不要站在树下等生活中的话题)请你们先观察放电一段时间后空气颜色的变化,加水后气体颜色消失,pH呈酸性,猜想生成的酸是什么?“雷雨发庄稼”.知道其中的道理吗?教师创设下雨情境,引入氮气的性质,让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产生深入的思考.
2.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讨论.教者不能局限于课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增强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话题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例如,在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时,教师设计情境: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日本核爆炸事件发生后,不良商贩囤积食盐想谋取暴利,导致人们哄抢食盐事件发生,今天老师教你们进行粗盐提纯,让你们足不出户自己制造食盐,大家说好不好?通过日本核爆炸事件引起人们哄抢食盐的社会热点话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关注,从社会热点话题出发,回归到化学知识,增大实际生活和化学知识的联系.
3.创设实验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情境的创设,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有利于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例如,在讲“常见物质的检验”时,开展检验氯离子的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入微的观察,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教师创设情境: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氯离子呢?往含有氯离子的试管里,滴加硝酸银溶液,有什么现象产生?加入稀硝酸溶液,有无变化?实验运用了什么原理?有无其他离子的干扰?如何彻底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优化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