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高效课堂

初中高效课堂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3 09:25: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高效课堂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高效课堂

篇1

〇前言

高效课堂能够让学生获得快乐的同时有效的收获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笔者在文中分析了高效课堂创设的根本目的,并就如何创设初中高效课堂进行了探究。

1创设高效课堂的根本目的

高效课堂能够使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并利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而学生在接收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了有益的发展。因此,高效课堂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首先,效益最大化就是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法得到优化、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以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等,总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其次,效率最大化是指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收益量达到了最大化,学习效率达到了最高程度。

2高效课堂的创建

2.1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作为初中教师,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创设高效课堂的基本前提。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学科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因此教师要注重不断的学习新知识,研究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经验,做到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强化。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以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其以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2.2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初中课堂效率建设高效课堂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对于一些课堂上的难题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不同想法能够起到提醒其他同学发现问题的作用,有些时候学生能够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的发现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加强,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的形成的发展。

2.3鼓励学生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应该是学生,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学效率才能真正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提问,对于学生的学习疑问教师要充分的重视,给予学生暗示和引导然后激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鼓励学生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探究之后如果没能将问题独自解决,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重视和尊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4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才能够无所顾忌的学习,学生的注意集中力才会比较高,学生的思维此时也是最活跃的,有利于学生更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提问和互动等,有利于增进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师生关系更加的融洽和谐。在轻松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最高,所以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2.5巧妙的设计课堂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导入,然后利用导入环节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学生以高昂的激情迎接新的知识的学习。然后在接下来的知识讲解环节中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应当配上相应的练习或者设置相关的提问让学生进行探讨,以及时的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课堂结束前教师要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作业要选择容易完成的同时又保证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的良好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的活跃和激励,是高效课堂的创设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初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前提,学生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发挥。其次,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研究能力,这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这是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基本条件。

2.7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初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严肃的讲解知识、学生在讲台下疲倦的听的模式已经不在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新课改倡导教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并利用多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比如在讲解了一段时间后为了防止学生精神疲惫或者困倦,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比较振奋的音乐,或者播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短视频,在学生的注意力重新被集中起来后在继续进行知识的讲解。在继续讲解教学重点难点时教师可以偶尔的穿插一些小笑话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高效课堂的创设是顺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最短的时间没将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并利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生在接收知识的同时身心也得到了有益的发展。上文中,笔者从多方面给出了创设高效课堂的建议措施,比如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巧妙的设计课堂环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愿我的建议能够对初中高效课堂的创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小燕.构建初中高效教学课堂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10).

篇2

1、什么是学案

“学案”,就是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具体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教学资源而制定的学生的学习方案。 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作用。

2、学案的主要特点

从学案的内涵看,学案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探索性、引导性。从学案的实施看,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知识结构的梳理是学案的重点;阅读思考、质疑释疑是学案的特色;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

3、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学案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教学过程案例,它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侧重使学生“学会”。而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侧重使学生“会学”。

二、学案编制的原则

1、课时化原则: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化原则: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4、方法化原则: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学案编制的方法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

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四、学案编制的内容

(1)学习目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按照掌握的程度进行分类,并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达到的目的。

(2)导学提纲: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学案导学的功能。通过问题探究、典型例题解析等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当堂训练: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量不宜多,控制在三小题左右,可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提高三部分题型组成,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五、学案编制中的集体备课程序

学案编写中必须落实好集体备课要求,要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共享。学科组教师对课时任务的分配可结合组内实际情况,提前备课。具体过程为:主备教师个体备课集备组集体备课任课教师课前细备。

1、个体备课: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根据课标和教材体系以及学生情况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以及多种多样的学科探究方法,建构好课时及单元知识体系,筛选符合学生学情的当堂训练,设计教学程序,将学案初稿提交集备组。

(2)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备课审稿,提出修改意见,按集体意见将“学案”修改后定稿。

(3)课前细备: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对学案再次进行阅读,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在学案左右两旁规定的教学随笔处加注个人备课内容。

七、学案编制的注意点

篇3

高效课堂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流,如何让初中语文课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现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高效语文课堂如何构建?

一、构建良好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效率,首先必须让学生们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兴趣所产生的追求和探索知识的精神力量是学习知识、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进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开思维的“闸门”,参与学习、探索的全过程。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要任务,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目标。课前预习是学生听课前的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的自我学习过程,其着眼点是为学生自己“更好地学”,为教师“更顺利地教”,为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自主预习课本内容。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指导好学生预习,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在预习课本时,一定要认真把课本中的内容阅读两遍,同时结合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了解本课主要学习的知识是什么;然后告诉学生结合试读本课生词,并且尽量在预习时就做到会写本课的生词;在掌握了生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结合导学稿上的知识点试着理解课文;在学生自学了词语和课文之后,让他们结合预习作业中的问题,检测自己预习的效果。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的作用,指导检查督促学生预习。让学对预习的各个阶段进行指导,并及时检查督促本组成员的预习、导学稿的完成以及预习笔记,尤其是对于本组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在预习时也要给予充分的指导帮助,保证本组每一个成员都能充分进行预习。

同时,高效课堂必须是知识当堂消化的课堂。课堂45分钟不在于讲的内容有多丰富,而在于本节课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多少,最好的情况是老师讲的内容学生都在课堂上理解、掌握,而不该是让学生课后去消化,因为让学生课后消化对于学习自觉性高的学生来说能够落到实处,而对于另外一大部分学生来说离开了老师的监督,很难落实。那么,又怎样才能做到当堂消化呢?

注重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复述训练。即当教授完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要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该知识点进行描述,老师通过学生的描述分析出学生概括得是否准确、全面,并及时纠正。

课堂练习不可少。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练习就是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且能收获成功的喜悦,长期如此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二、构建灵活多变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以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学习的情境,扩大语言的输入量, 以清晰、 准确到位的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模仿、操练和活用语言;以教学活动的变化为依据,变换自身的角色;以紧凑合理、过渡自然的教学环节及科学有序的训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语言实践中扎实地掌握知识、形成技巧、尝试成功。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书、思考、讨论、实践、练习,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状态。教师则要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动口、动耳、动手、动脑,去积极地吸收语言信息,然后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同时,教师还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扮演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展示。这样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低效课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课堂是学生的天堂,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而进行,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自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走,学生才能真正“长大”。要创“高效”的新型课堂,就应该把一切主动权都交给学生,尽量做到“少讲多练”。开放的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这样,学生不仅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学语文”的快乐,更使他们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轻松地掌握运用语文的技能。所以说,只有为学生创造自主空间,才会出现高效的学习效果。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师要优化教学情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热情高涨的语文学习气氛,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到学习过程,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初中阶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会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肯下力气花功夫去学习这门课。反之,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等,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所以,教师要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要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眼中不仅是一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敬的朋友。可以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健所在。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篇4

(一)有效评价是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改进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农村初中高效课堂实施有效评价是农村初中教学改进的必然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有效评价作为农村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确定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教学规划、评价预期学习效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有效评价,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进,从而明确教学目标。其次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评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而且能够及时发现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改进,使其更符合当前教学要求。最后,通过对预期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价,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极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2)有效评价是教学决策的科学依据。在初中教学中学校要进行决策,需要掌握全面的教学信息,这就需要对过往教学进行有效评价,从而确定教学决策方向,为教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支持。(3)利用有效评价改进教学。在初中高效课堂背景下实施有效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有效评价是促进农村初中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据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建立多元化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体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建立科学的有效评价标准,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教学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去,不能将学生学习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要将学生学习过程当作评价的重点,将有效评价和教学结合起来。在初中教学中通过有效评价,存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1]。

二、农村初中高效课堂背景下有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初中高效课堂背景下有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有效评价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农村初中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农村初中实际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比较重,在课堂上没有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起来。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回答,学生回答正确的话,会得到教师的表扬和激励,反之,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要么不置可否,要么会表现出失望。这样的课堂评价过于简单,没有发挥出有效评价的实际作用。(2)有效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有效评价的标准没有自身的个性特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是泛泛而评。在农村初中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都是比较简单的,而且都是传统教学中比较单一的评价方式。事实上,有效评价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制定符合学科特色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3)有效评价功能定位存在的问题。有效评价在功能定位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只注重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忽视了有效评价对学生引导。农村初中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回到给予肯定评价,会使学生获得满足,激励学生的学习,但是大多数评价都过于简单,甚至有效评价都是模糊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及时发现,使得评价的引导功能得不到实现。(4)有效评价评价主体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农村初中教学中教师仍是教学主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核心,学生基本上没有参与评价的机会。这样的评价方式,很难有效发挥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三、农村初中高效课堂背景下改进和提高有效评价的对策

(一)有效评价的价值取向要恰当适度

农村初中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要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重视起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将课堂实际、问题难易程度、学生特点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这样才能发挥出课堂评价的作用。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回答进行评价时,要根据数学课堂的实际情况,以及问题涉及的相关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自身问题的回答做处总结,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2]。

(二)有效评价的标准选择要准确到位

农村初中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评价标准选择要准确到位,语言精准、态度明确,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个性特色的评价。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要具有语文独有的学科特色,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详细分析评价,这样通过有效评价,学生能够发现自身语文学习能力中存在的优势和缺点,并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改进和提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有效评价的功能定位要系统全面

农村初中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将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引导功能放在等同的地位,使有效评价功能系统全面体现出来。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评价,可以有效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其次,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要将学生回答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解析,这样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改进。只有将有效评价的功能定位做到系统全面,才能更好的发挥有效评价的价值,推动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3]。

(四)有效评价的评价主体要多元创新

篇5

在新一轮课改的冲击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只有用好属于自己的课堂45分钟的时间,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然而,要合理地用好课堂45分钟的时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到认真备好课,仔细分析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编写导学案等等一系列的准备,才能达到这一教学效果。然而面对当前新课改下的教材,很多教学情景和实际问题不一定符合我们当地学生,很多教学情景均是取材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为此,在备课、编写导学案时,教师先要备好学生,对学生要知根知底,学生在每一节课中能够掌握的知识、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对教材大胆创新,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只要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要达到高校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对新课改下的教材不能照本宣科,再说数学课堂对学生来说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备课时对授课内容应有深刻理解,能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改进,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才能有兴趣,才能更有效地学到更多知识。备课的关键是要备好教材和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更应该关注留守儿童,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和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以及他们的联系电话都要知情,并建立班上每一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平时对他们的在校表现和每一次测验成绩配合班主任及时向他们的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用这样的方式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对父母长期在外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在课堂上经常融入为人处世、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懂得如何从别人那里得到尊重。

通过实际情况编写好导学案,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有自己的思考、新意和深意,否则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通过自己逐步积累经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喜欢学习,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高效课堂要指导学生做好全面预习

没有预习的课堂是放任的、是无章可循的,必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要指导学生充分地预习,疏通教材,利用导学案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建立知识框架,做好预习笔记,小组交流反馈,检测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巩固预习成果,说说自己的收获和感悟,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基石,也是学好科学文化、报效祖国的有力保障。

三、构建高效课堂要营造民主课堂

篇6

1. 注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设计,以学生快乐学习为前提

众所周知,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相互协调的学习活动。如何在课堂上“以教促学,激发兴趣;以学为本,提高智能”,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快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快乐也是潜在的学习动力,可以使学生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快乐又是一位学习的良师,是学生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兴趣导致欢快,学起来得到内在的满足。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学起来、教起来就成为一件快乐的事,课堂效率也就容易提高。所以,高效的英语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课堂氛围,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英语教学中要把握住以趣引知,遵循情感激发的规律,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真实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身要深钻教材、深研教材,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积累库存,才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舒卷自如;才能设置情境富于启发激趣;才能为学生创设真正的英语实践课堂,使学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得到英语技能的全面提高。

2. 注重创设新的语言项目的呈现,以实现师生情感上的融洽

在呈现新语言点之前,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引入、学生的自由对话或复习的内容,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点,并在新旧知识迁移的过程中,通过设疑、简练、准确的导语引入新课。:

2.1情景呈现(scene rendering)

学生在没有自然交际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主要靠教师去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设置一个切实可行的、恰如其分的语境,把学生置于交际的语言情景中,为学生能够进行语言交际提供场所和充足的时间。

2.2身势语呈现(body language)

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语言的效果,并且能使所呈现的内容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收到表情达意,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法可多用于生词的呈现。

2.3直观呈现(visual presentation)

多采用实物、图片、实景或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介绍新的语言项目,可通过比较,和直观呈现,体会语言的精妙。

这三种呈现新语言的方式,会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情绪,初步感知,理解外语意义,操练连贯话语,积累外语的感性材料;同时,依据教材内容,巧妙设计language practice,诱导启发学生运用语言材料,使他们更好地组织思维,培养举一反三创造性地为交际初步运用外语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具体情景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培养运用外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3. 注重确立朴实的训练作风,以讲究实效性为目标

英语课应该是生动活泼,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说,与课堂语言训练有益的则尽力而为之,与语言训练无关的则丝毫不为之,不要以吊学生的“口味”,设计脱离学生实际的语言能力或别出花样的教学活动,流于形式,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只是昙花似的“外在兴趣”,并不是真正的“内在驱动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动机也缺乏持久的力度,其结果必定是喧宾夺主,看起来学生是嬉笑盈盈,兴趣盎然,实则语言能力并未得到训练。因此,英语课要掌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投入课堂上的教学双边活动,引导学生探求英语的语言现象和规律,这样,才能确保语言训练有实在效果,英语的高效课堂才能得以实现

4. 注重面向全体,依据学生学力,适当“变式”

篇7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

初中生时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就会对这个老师的课感兴趣并且很重视,肯定会认真学习。教师要利用和创造一切契机,培养和增进师生情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努力营造学生敢说、敢想、敢做、不屈从于权威的开放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感化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重视、尊重、赞扬和鼓励不同的想法和意见,树立学生继续努力的信心;对学生学习中的失误,抱宽容的态度,允许其存。

二、指导课前预习,让学生会学

预习能使课堂学习过程前移,有利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提早进入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带着思考的头脑,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学习过程,有利于减轻教师课堂教学负担,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序预习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判断题、问答题、改错题及完形填空题。

2.整理课文中出现的新的或者不理解的词汇和短语,并利用这些词汇或短语自己编写单选或填空题。

3.整理课文中出现的难句、长句和好句,并利用这些句子编写成英译汉。

4.分组寻找与相应单元有关的背景知识。

三、指导课后探究,让学生善学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已知与未知之间产生矛盾、疑惑、惊讶,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善于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运用”所学知识。英语学科探究性学习的实质应该是把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入课堂,促使英语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整体转变,增强教学效果。英语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应该依照学生英语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取分阶段、分层次、递进式的方式进行。在教学实践中,我构建了双基培养模式、知识拓展模式和社会实践模式等三种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后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指导学生在课后学习和掌握一些语言形式,比如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语法结构等。

2.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如要学生找出话题中心、写作意图、作者观点、态度等。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有计划地多阅读一些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贴近学生英语水平的读物,扩大英语语言材料的输入量,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探究一些现实生活问题,并学会撰写报告。

四、指导课上交流,让学生敢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与学生共同合作创造交际实践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交际,使课堂变成剧场,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达到运用英语的目的,从而提高英语水平。教师要努力研究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方式,尽力让学生处于主体激活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对学生最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学生乐意追求的学习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放手,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课文的新知识点,以交际为中心进行多样化活动,如朗诵、唱歌、值日报告、看图说话、情景交谈、角色表演、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开展小组或男女生之间的问答、抢答竞赛或辩论赛,简述对文章的见解和领会等交际性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做事中”学习英语,在学习中提高英语能力。

五、指导成果展示,让学生博学

学生对自我探究的成果进行展示,能有效满足学生自我表现实现的心理。指导学生进行展示活动,能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兴奋、愉快、充实的情绪,从而强化学生动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篇8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常常面对这样的困扰―“低效”。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被正常调动。其结果是导致教师厌教,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原本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创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是我们当前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创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呢?下面我就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保障高效课堂的前提。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学生已习惯于接受一切而不愿主动去思考,造成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有些教师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和结论,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厌学情绪不断增长,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非常低下。针对这种现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优化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情景化教学

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高效课堂的保障。高效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在情景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历史知识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不能再现,更不能重演,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景,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历史课堂教学情景化,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 拉近逝去的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并进行讨论,然后让一位同学扮演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当时学生积极、热烈讨论,课堂效果良好。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快乐之中,思维一直围绕着历史转,从而冒出思想的火花。高效课堂就是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2.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高效课堂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状况及教学条件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在讲课时以有趣的典故引起学生思考、开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排历史剧进行表演、举行辩论会、举办历史讲座、讲演会或结合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的兴趣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打破了过去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把历史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意挖掘教材

我们知道,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课堂,而课堂效率提高的前提则是课前的备课。只有在课前注意深入挖掘教材,吃透教材,认真备学生,我们才能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准确无误,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时富有针对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才会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效的掌握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教师只有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才能根据学校教学设备、学生实际情况有效的用好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反复研读教材的内容: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等。例如:教师在讲《秦王扫六合》一课的内容:第一目:介绍秦统一六国以及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第二目:巩固统一的措施:介绍秦为了巩固统一,又在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三目:介绍秦在民族关系上北筑长城、开发北疆,使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研究教材后不难看出本课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秦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初一学生对于政治、经济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去感知历史,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益。

总之,创建历史高效课堂,必须注意深入研究教材、理解教材,仔细推敲教学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设情景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篇9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化学教师高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能力,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不断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课堂的教学效益,打造了高效课堂。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借助演示实验打造高效课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教学要发挥学科自身特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获得知识……为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借助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科学。例如,在学习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时,我曾经创设“不怕点燃的手帕”“生烟的空瓶”等化学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限奥秘,然后再讲解本课的知识点,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新知识、探究新问题,从而很快完成了学习目标。再如,在学习新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的课题一《水的组成》时,我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做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了氢气和氧气是由水电解后生成的。学生不仅感到了化学变化的奇特,化学知识的重要,从而激发了学生学好化学的决心和信心。

二、注重联系学生实际打造高效课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利用生活中的化学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化学问题、展开化学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用性的认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有关酸的通性和pH的内容时,让学生用pH试纸测家里常用的日用品肥皂、洗发剂、常用的食醋及矿泉水等液体的pH值,然后对它们的酸碱性作出判定和记录。再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一课题时,我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河水的污染情况,深入实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更让学生感到日常的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三、利用图片及影像资料打造高效课堂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教学效率,我还将与化学有关的图片、影像资料引入课堂。例如,在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到底研究什么”一课时,我向学生展示有关“拉瓦锡”的实验、“南极臭氧空洞”的有关图片,以及如何推进火箭的影像资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和浓烟滚滚的大气污染的情境等,这些图片和影像资料的展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化学领域知识的欲望,他们也充分表示为了自己、家人和大家一定要学好化学,因为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改变过去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演示实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以及图片和影像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了,课堂效率就会相应提高了。

篇10

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就要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以下是本人的几点实践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构建高效课堂就是要将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重创新,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一定要树立新的理念,要让学生们动起手来操作数学,动起笔来推演数学,动起脑来思考数学、发现数学、质疑权威,动起口来讲数学和与同学老师讨论数学。数学教学要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往,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最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二、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

“新课标”是编写教材的主要依据,而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获得过程与方法、进行情感交流与价值观培养的载体,是师生互动中的“中介”和“桥梁”。然而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存在着差异,而教材要适应各地统一的普遍性,因此,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使用方面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可以对教材进行微小的变动。比如:变换原图原例、微调编排顺序等,以降低难度,从而使学生更易接受,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此外,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公民应具有的数学素养,使数学能力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实验、观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模式抽象、合理推理、预测猜想、逻辑证明、探究创造……这些现代最重要的数学能力的要素,在现行的数学课程目标中多数未能很好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新教材,多注重学生的多种数学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合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

新课标强调探究学习,倡导探究、交流,没有合作、交流,就无法实现和谐的“教学互动”,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恰当的探究合作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操作起来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明确探究合作的目的、内容。课堂上教师往往要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探究、合作式学习受计划性差、过程长、耗时较多的限制,有些内容并不适用,应详细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来加以选择。

其次,探究合作的环节与模式,要依具体情况来选择。探究合作学习一般包括:合理分组、提出问题、合作分配、认知责任、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或猜想、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环节,有些探究活动包括这些环节,有的不包括这些环节,甚至有的环节会更多,且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有些探究问题是教材中给出的,有些探究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不需专门提出。资料和证据的收集,学生可通过实验、观察、调查亲自收集,也可由教师直接给出,学生分析解释等。因此探究合作式学习没有固定的模式,要视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有所选择、改变。

最后,探究合作的结论应注重反思。在探究合作活动中,学生平等参与,亲历探究过程,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不仅共同分享学习观点、合作成功的喜悦和自豪,而且共同承受活动的失败和失落。其实,探究合作式学习是模拟科学构建知识、培养情感、训练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过程,它可能曲折坎坷,也可能一帆风顺,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不成功的师生应共同深思,成功的也应共同总结经验,以备以后借鉴。

四、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又因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具有理性思维的人,而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善于逻辑推理,这本无优劣之分,只是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适应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视并尊重这种个性差异,因人施教。比如在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出不同层次,提供不同材料;授课起点针对不同学生而有所调整;作业布置上可分类进行,让学生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等。使学生在整个教学互动过程中各尽所能,各有所获,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就要改变过去以教材为本的课程观,倡导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对课程自主构建的新理念。强调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设计应有自主性、创造性。如对于二次函数图像的生成教学,若使用多媒体辅助生成其图像,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图文声像并茂,原来难以观察、体验的知识变得可直接感受,将静态的对象变为动态发展的对象,给学生留有探究和交流的机会。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成为可能。但在这方面还应注意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更代替不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师生的交流沟通。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总之,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富有成效地进行数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杨启亮.转变教学观念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科学.2002,(2).

[3]任长松.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

篇11

课堂学习目标是学习目的的具体化,是课堂学习的方向,是一堂课的灵魂,是判断学习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一节高效的体育课应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主要是认知、情感、技能),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上课前就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练习的时候才会有的放矢。

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知识就是练习提高、质疑、解释的过程。一个班的学生体质和技能不同,教师要尊重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体质和技能较弱的学生,教师态度更谨慎、委婉,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并且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游戏法、比较法、多样化的练习、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积极性,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师生关系才更融洽,这样教师和学生的配合才能协调,学生一定能获得很多。

三、简化、优化教学流程

精讲精练是简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

精讲,用最简单的语言教学,画龙点睛,直截了当,不绕圈子,不说题外话。其实有些问题学生是可以自己看书或看图片解决的,教师就不应越俎代庖。信息时代长大的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都是超乎教师想象的。对学生不会解决问题的情况应少些担心,多些信任和放手,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练,学生吸收和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即教会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或步骤解决问题,让学生形成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四、体育教师能科学地处理体育课堂的动态生成

打造体育高效课堂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作出做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五、教学“有度”是保证

教学不是平铺直叙,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尽量切合学校、学生的实际。一方面力求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另一个方面要使授课内容符合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这就关系到教学的“三度”即安全重视程度、练习密度、心率承受度。我们知道这些年学生的体质一直在下降,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上有模有样的体育课,这样才能对得起学校、学生、家长。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三个度。这样的体育课才能使学生把安全、健康、技能、身体素质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才能使学生学习和锻炼有的放矢。

六、建立高效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1.导入和热身。这部分内容大概需要6分钟,教师主要采用图示、问题等方法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根据练习的内容不同等,采用热身操等多种有针对性的快速热身方法,语言尽量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