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09:34: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研情报监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为配合专项,帮助科研团队获取行业信息(知识),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控机床领域信息门户,广泛搜集、整理了有代表性的研究机构、大学、学会、协会以及公司的网站资源、相关本体的对象和主题,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有组织的揭示。门户网站提供国内外主要科技机构和科技信息机构的网站介绍及特定重点领域内及时重要的科技信息,还有编辑人工制作的专题和简报等情报服务产品。
NSTL 数控机床领域信息门户是面向一线科研团队、研究所图书馆、战略情报分析人员,可按学科领域定制的知识服务系统。系统可支持用户快速了解领域最新重要科技动态,掌握同行或竞争对手的科技活动动向,发现领域重点及热点主题,把握领域发展概貌,辅助科技决策。
NSTL 数控机床领域信息门户还可以帮助一线科研团队快速获知领域内基金资助、重大会议信息,定题跟踪某个研究专题的发展动态,课题组内共享信息资源等。
NSTL 数控机床领域信息门户自动从海量的网络科技信息资源中发现最新最重要的科技资源,借助信息抽取、自动分类、自动摘要、文本挖掘等方法,自动计算分析科技资源的情报价值、科技资源中包含的重要科技对象、重要科技术语,辅助情报人员快速发现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重要科技对象等内容,从而提升情报工作的效率和效度。目前该系统提供的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每天自动推荐最新最重要的资源,通过星级的标识揭示网络资源的情报价值。
(2) 从不同的角度揭示资源的分类,系统可以从资源性质、国家或国际组织、信息源性质和时间等几个方面分别揭示资源在不同类别上的分布情况。
(3) 对网络科技信息资源中所涉及的对象、术语进行自动识别与揭示。针对系统自动识别出来的对象、术语,系统用户可以对此进行人工的修改,如果不是系统用户则只能查看。
(4) 以可视化的方式对资源集进行揭示,主要包括重要对象、重要术语、资源类型、热点主题和热点术语等内容。
(5) 提供对某个信息源在关注的主题、资源情况、关注的科研对象等方面的分布情况的揭示。通过可视化的方法动态揭示某个信息源科研对象、科研主题等的变动发展情况。
(6) 对信息源内的富文档(PDF、DOC、XLS 等)进行揭示,充分揭示富文档中包含的信息。
(7) 展示当前监测领域所有信息源的近期热点主题和热点对象。
(8) 提供用户自主推荐主题服务,同时用户可以将系统采集资源与推荐主题进行自主关联。
(9) 多角度的分面检索导航。系统除了提供从全文、摘要、标题等传统字段进行检索外,还提供了从自动识别的科研对象、术语等字段的检索。结果将展示与该词相关的所有资源,并从资源性质、来源信息源、涉及主题、涉及对象等方面分别揭示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
(10) 自动推送服务。系统注册用户,可以在后台系统中设定自己的关注信息源和关注主题,从而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将用户所需要类型的资源自动发送到注册邮箱。
(11) 用户推送服务。系统注册用户可以在后台选择编辑某些情报资源后,通过系统将相关资源直接推送给第三方。
(12) 情报编辑加工平台。系统用户可以对系统中的资源进行选择编辑。经过加工后的数据,系统提供了两种用户使用途径,一种是将加工过的资源发送到用户邮箱,另一种则是按照快报格式将编辑加工后的资源直接导出生成规范的情报产品Word 文档。
门户科技信息监测服务权限如下。
产业风险预警是宏观经济风险预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力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尤其是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信息且对国际竞争环境及相关竞争对手不了解,我国部分产业经常处于劣势,屡屡受挫,对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威胁。
目前,产业风险预警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部分国家和政府也开始重视建设相关产业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从国内外产业风险预警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来看,目前国外的产业风险预警研究主要集中于银行业、旅馆业和国际快递业等产业,而国内研究开始主要集中于农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电信业等产业领域,近几年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众多学者开始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预警问题。在实践方面,我国于2001年启动了重点行业进出口监测系统,初步建立了化肥、汽车、钢铁三大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系统;2003年,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和北京新华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了涉及十大行业的《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同年,易观咨询和通信世界联合推出了“中国电信产业景气指数”。截至2010年初,我国已建成9000家监测企业产业损害预警直报系统,监测行业覆盖汽车、钢铁、纺织等16个重点行业,我国产业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已经初步取得成效。
但是,目前的产业风险预警研究主要基于产业经济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主要预警方法为警兆预警法和警素预警法,其预警体系构建也只是针对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以及减少贸易摩擦而建立的一种产业监测系统,难以应对目前产业所处的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相关竞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产业自身发展的异常情况。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全面、成熟的理论来指导产业风险预警实践工作,规避产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将产业竞争情报理论引入产业风险预警工作,不仅可以帮助产业认清发展环境、识别潜在风险,还可以帮助产业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提高竞争优势,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1.产业竞争情报的内涵
2008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陈峰研究员在中国科协第182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上提出产业竞争情报的概念,引起了情报界的广泛关注。此后,以中信所、中科院为中心的一批学者对产业竞争情报的含义、要点及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峰等人认为产业竞争情报是指面向产业竞争系统、向本国或本地区产业链内的企业群体提供其所需的动态性、应对性情报的研究与活动。张立超等人认为,业竞争情报主要是指采用全球产业竞争视角,从产业全局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国家或者地区间的相同或相似产业所处的产业竞争环境的实时监测,及其对影响该产业领域发展的相关情报要素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产业竞争战略,从而最终为该国或地区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服务。基于此,本文认为,产业竞争情报是指以特定区域的某一产业为服务对象,通过跟踪、监测产业及产业发展环境为产业获取竞争优势提供情报的活动。
从产业竞争情报的概念可以看出,在产业竞争情报中,竞争主体是特定区域内的处于同一特定产业链中的企业集群,开展产业竞争情报的目的在于提高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整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产业竞争情报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和显著地正外部性。但是,由于产业竞争情报一方面是整个产业中所有企业的共享信息,另一方面又面向的是某一特定产业而非所有产业,因此,产业竞争情报又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可排他性。
从产业竞争情报的内容来看,产业竞争情报可以表现为企业竞争情报的共性集成,也是政府竞争情报乃至国家竞争情报细化和具象的体现。它所涉及的范围囊括了企业竞争情报的范围,并延伸至全产业共同关注的内同,重点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布局、产业共性技术布局与突破、政策与法律法规,等等。具体来看,产业竞争情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竞争对手情报、技术竞争情报、市场情报以及政策法规与战略情报。
2.产业竞争情报在产业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2.1产业竞争情报在产业风险预警中的作用
我国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和短板,另一方面是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对手对我国产业优势的强大压制。因此,将产业竞争情报引入产业风险预警工作,对完善产业风险预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产业风险预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产业竞争情报在产业风险预警中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可以实现对产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实时监测,快速分析产业自身发展情况及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程度,及时预警信息,对产业风险做出实时应对。产业动态监测是产业竞争情报的核心产品之一,即时或定期产业及其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可以实时、动态监测产业变化,及时识别产业风险因素,快速进行警情,提出应对措施。
二是可以及时、快速地捕捉产业风险的早期信息,在风险对产业发生危害前提前进行应对,尽量降低风险对产业造成的损失。产业竞争情报不仅可以对产业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而且还可以提业发展趋势、政策环境、技术创新、竞争对手等方面的深度分析报告,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环境的未来变化,在风险发生前对其进行识别,并将警情扼杀在萌芽之中,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可以降低企业风险预警成本,提高企业及整个产业的风险抗击能力。产业竞争情报作为准公共物品,面向的是整个产业链内的所有企业。因此,利用产业竞争情报开展风险预警工作,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及时、全面的产业动态情报、竞争对手情报、技术竞争情报、市场情报以及政策法规情报,为企业减少风险规避成本,提高企业及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2.2产业竞争情报在产业风险预警中的具体应用
产业竞争情报作为产业风险预警的指导理论,在产业风险预警中的每个步骤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产业竞争情报在产业风险预警中的应用具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风险识别与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产业竞争情报是以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优势为目的的,其关注的重点内容不仅涵盖产业产量、共性技术等产业自身情报,还重点关注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产业环境情报以及来自竞争对手的竞争对手情报。因此,在产业风险预警过程中,应从产业自身、产业环境和竞争对手三个维度来识别产业风险,构建预警指标体系。
第二,情报收集与分析。在产业竞争情报服务过程中,产业竞争情报形成了涵盖各类产品的综合产品线,例如:产业发展态势定期监测产品;市场分析、产业政策等领域的深度分析报告;竞争对手、目标市场等相关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及时推送;等等。因此,在产业风险预警过程中,可以综合利用产业竞争情报的各类产品对产业风险因素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测,并针对特定风险因素进行情报深度分析与风险评估,从而为产业风险预警及时、迅速、高效地提供情报支撑。
第三,风险预警运行机制构建。由于产业风险预警易出现“搭便车”现象,因此传统的面向整个产业内企业群体的产业风险预警工作通常由非盈利性科研部门、行业协会等第三部门完成。实际上,尽管产业风险预警是面向产业进行的活动,但其受益对象不仅包括产业,还包括企业及政府。只有企业、政府及第三部门联合起来,通过合作来分享各种信息与资源,才能更好地规避产业风险,实现产业健康发展。产业竞争情报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其供给主体具有多元化,包括政府、行业协会、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及营利性科研机构等多个部门,可以协同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情报。同时,产业竞争情报的服务模式也具有多样化,可以由各个部门单独进行,也可以由政府或第三部门牵头、协同组织多个机构共同进行。因此,可以将产业竞争情报引入产业风险预警运行机制中,协同组织多种情报供给主体,共同开展风险预警工作,促进产业风险预警工作实现有序的良性循环。
主管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建筑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9877
国内刊号:11-1899/TQ
邮发代号:2-32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4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1 引 言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苏丹红事件、丙烯酰胺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台湾“塑化剂”事件等恶性食品事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防控能力构成了新的挑战,完善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监测预警体系迫在眉睫。竞争情报是对整体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一个全面监测过程,它通过合法手段收集和分析商业竞争中有关商业行为的优势、劣势和机会等信息,围绕企业竞争战略,最终直接或间接支持决策。本文对竞争情报在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中的作用进行理论探讨,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奠定一定基础。
2 竞争情报在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中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已发生多起食品安全问题,波及面较广,受害者较多,给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恐慌。
食品安全事件的高频发生和破坏性使得战略决策者日益关注运用预测技术对危机进行早期预警。竞争情报所具有的监测预警功能正好能满足该需要。竞争情报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它与预警系统在特征上具有一些相似性,比如针对性、前瞻性、对抗性等,它在工作流程和内容上基本涵盖了预警系统[1]。它能利用传统媒体、数据库、互联网及人际情报网络等广谱的信息源,快速而广泛地搜集情报,并且它针对宏观环境、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预警系统评估的准确性[2]。因此,竞争情报食品安全预警系统所迫切需要的,是监测和预警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工具。
在食品行业的产业链条上,主要分布着以下6个节点:①食品生产前期科研投入部门;②原材料供应部门(包括各种原材料的生产、种植、养殖部门);③食品各级生产加工部门(包括生产食品的核心企业、龙头企业);④食品存储运输部门;⑤食品销售部门;⑥消费者。食品行业主要包括饮料、乳业、肉制品、酒类、保健品、休闲食品、食品添加剂、烘焙、冷冻食品、水产品、果蔬制品、食品机械、食品包装、清真食品、罐头食品、面制品等多个行业,我们为此设计了如下食品安全问题监测与预警方案,其中贯穿了竞争情报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2.1 利用竞争情报实现各食品行业产业链上的主要企业关系及技术工艺图谱的绘制
通过信息监测搜集系统,可以使用网络雷达、人工采集等方式,分类采集、实时监测各食品行业产业链上6个节点(如前所述)的主要企业信息、技术工艺信息等,信息来源主要包括互联网址、企业官方网站、专业论坛、聚合内容(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RSS)、食品学科专业数据库、搜索引擎、人际网络等。通过信息聚类技术,将搜集到的上述所有信息自动按食品行业进行分门别类,最后汇总得到原始行业信息。
通过信息筛查系统,对原始行业信息中的企业、技术信息进行筛选、排重和验证,将筛查后的信息汇总到行业信息库。
通过信息分析系统,对行业信息库中的主要企业、技术工艺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加工和关联,最终绘制得到各食品行业产业链上的主要企业关系及技术工艺图谱。
2.2 利用竞争情报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监测、溯源和预警
通过信息监测搜集系统,可以使用网络雷达、人工采集等方式,监测并收集消费者反馈信息。作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感受者,消费者是对食品安全问题最敏感的人群,食品安全问题的暴露往往最早发生在消费者的意见反馈中。因此,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测中,消费者是竞争情报首要的监测对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监测食品安全问题:①建立食品消费者意见反馈的人际网络,组织相关情报人员定期与消费人群实际接触,收集他们反馈的信息。因为人际网络是重要的非公开情报源, 所以从对消费者进行监测的角度出发,人际网络是企业获取竞争情报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工具[3]。②从消费者向政府部门和食品生产销售部门等的投诉反馈中寻找信息。③依托网络,在一些主要的论坛里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除对消费者进行监测外,还需监测收集外部环境变化、食品安全潜在风险信息及苗头问题等危机征兆,信息来源主要包括互联网址、企业官方网站、专业论坛、RSS、食品学科专业数据库、搜索引擎等其他数据源,并通过信息聚类技术,将搜集到的上述所有信息自动按食品行业进行分门别类的汇总,最后得到原始危机信息。
通过信息筛查系统,对原始危机信息中的消费者意见反馈信息、外部环境变化信息、食品安全潜在风险信息及苗头问题等进行筛选、排重和验证,将筛查后的危机信息汇总到危机信息库。
通过信息分析系统,对危机信息库里的危机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处理,最终提取到有效危机信息。针对有效危机信息,对其进行追踪,采用信息挖掘、信息整合的方法进行食品安全分析及警情预测。具体流程如下:从提取到的有效危机信息开始,由政府出面,组织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对问题食品进行检测,若发现食品中某种有害成分的含量超过国家有关标准,一方面通过竞争情报系统向公众发出预警,呼吁公众停止食用和购买该食品;另一方面针对检测出的有害成分,采用信息挖掘、信息整合的方法,沿着食品产业链往上追溯,首先检查食品的销售部门有没有安全隐患,其次检查食品存储、运输部门,然后是食品各级生产加工部门,最后是原材料供应部门,最终找到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问题企业。针对问题企业,对其进行企业跟踪,通过调用分析该企业所在食品行业的主要企业关系及技术工艺图谱,找出产业链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然后再找出与之在原料供应、加工生产技术工艺、存储、运输等环节相同或相似的其他企业,汇总成潜在风险企业名录。针对各风险企业,根据其位于图谱中的位点及由此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程度的不同,在综合考虑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后,得出潜在风险判断(需谨慎稳妥地给出判断结论)。根据潜在风险判断,结合该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给出应对措施建议。最后将潜在风险判断、潜在风险企业名录、应对措施建议这三个方面汇总成预警报告。
预警信息系统依据食品安全分析、警情预测的结果,对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发出预警,根据预警情况的不同,将食品安全风险划分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级别[4]。根据警情内容及需求对象的不同,不同形式的竞争情报预警产品,指导企业进行预警应对。情报产品主要包括:预警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简报、竞争情报内参等。预警报告适用于潜在危害程度较大、需要引起食品行业各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应对的警情。如前所述,其内容主要包括潜在风险判断、潜在风险企业名录、应对措施建议等。预警报告一经生成,将在第一时间向潜在风险企业,为其搜索排查风险因素、积极应对争取时间。专题研究报告适用于企业委托的针对食品安全的专项课题研究,整合其所在行业及竞争对手的数据分析资料,对食品安全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深度调研分析。竞争情报内参是专门针对政府机构的,向其提供食品安全问题的监测与预警信息,为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设计的食品安全问题监测预警方案流程如图1所示:
3 结 语
本文针对竞争情报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监测预警作用,具体讨论了如何利用竞争情报绘制出各食品行业产业链上的主要企业关系及技术工艺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测、溯源和预警。
值得一提的是,单独依靠竞争情报绘制各食品行业产业链上的主要企业关系及技术工艺图谱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食品质量监管部门、工商部门等相关单位能联合起来,共同统计所辖地区食品产业中各行业内各种食品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加工企业、销售商、消费者、原材料清单、生产加工工艺流程等信息,并将信息关联、汇总,绘制成该地区甚至国家的食品产业内部行业、企业关系及技术工艺网状图或鱼骨图,并实时更新,将能够详尽地展现整个食品产业内的网络关系,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极大地推动食品安全的监测预警工作。
另外,由于目前自然语言理解和语义分析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探讨的信息监测搜集系统、信息筛查系统、信息分析系统以及预警信息系统,还不能自动提供情报搜集、分析和处理功能,而只能建立在人工信息识别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5]。
参考文献:
[1] 包昌火,谢新州.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李素梅.竞争情报在企业危机预警中的助推作用.竞争情报,2009,28(3):97-100.
[3] 陆伟,陆娜.人际网络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作用探讨.情报杂志,2004(5):18-20.
[4] 王翠玲,李兴.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建设构想.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11-19712,19715.
[5] 陈.构建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机制.竞争情报,2008(4):20-22.
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知识的急剧爆炸、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使得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组织机构越来越难以预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外部环境的任何变化,包括技术、经济以及政治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组织机构的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果能够提前预见组织机构发展的外部环境和主要竞争对手详细情报,从而发出预警,进一步分析研究,并形成情报产品提供给决策者,就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抓住机遇,回避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技术竞争情报就成为组织机构科技决策咨询的重要保障。
1 技术竞争情报发展概况
技术竞争情报(CTI,Competitive Technology Intelligence)是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支,通常是指能给企业或组织的竞争地位带来重大影响的外部科学或技术的威胁、机会或发展的情报,以及这些情报的获取、监控、分析、前瞻和预警过程,是竞争情报理论和方法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了当今世界竞争情报研究与服务业发展的新热点[1]。技术竞争情报在组织中的基本活动包括了3个重点内容:新技术获取和分析、技术环境预警和分析、技术竞争对手预测和分析。技术竞争情报是以组织的技术竞争环境、技术竞争对手和技术竞争策略为研究对象的。
1.1 国外技术竞争情报发展现状
技术竞争情报的兴起与发展在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提高产业与企业的技术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围绕增强R&D创新能力、制定与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等方面开展的技术竞争情报研究与应用正成为情报学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点之一,受到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以欧洲国家为例,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以欧盟国家为主的全球工商情报联盟(简称GBIA)的积极推动下,德国联合欧盟其他各国的工商情报和竞争情报界,先后帮助西门子等一批跨国公司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及运作竞争情报体系。在此基础上,德国形成了以技术竞争情报为核心的企业主导型竞争情报发展模式,强调竞争情报活动与技术创新管理工作的紧密结合,将技术竞争情报研究与活动作为国家技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2]。法国是目前全球经济情报体系最完善的国家,2003年设立了直接向总理负责的“国家经济情报高级负责人”一职,2009年,这一职位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可以直接向以总统为首的国家管理委员会报告的“经济情报部际高级代表”。这些国家层面的负责人(代表),负责制定国家经济情报的政策并加以实施,监测预警全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环境的演变,保护本国战略性经济领域,国家和企业的科技及经济财富,加强法国在国际活动,尤其是与企业竞争力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活动中的影响。法国也非常重视地方经济情报体系建设,法国各大区(相当于中国的省)经济情报的最高负责人是大区省长。大区省长领导的“经济情报战略委员会”负责协调与不同机构的经济情报协作,如与大区议会(相当于我国的人大+政协)共同制订地方经济情报政策;与法国驻海外领事馆、法国工商联合会本地及海外派驻机构合作分享情报;与当地企业家组织合作共享情报;将部分情报工作外包给职业咨询顾问等。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将技术竞争情报活动和组织机构,特别是企业的创新行为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在保持企业的全球技术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国内技术竞争情报发展现状
我国的技术竞争情报起源于科技情报工作。1956年,我国科技情报工作通过借鉴和学习苏联科技情报经验,发展了主要为研发活动和科技管理提供服务的中国特色的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体系[3]。从90年代开始,我国开展了竞争情报的研究和应用。十多年来,先后涌现出上海、云南、湖南等省级科技情报所和中航天信息中心、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等行业信息中心及协会、学会。但更多的还是仅停留在理论的研究方面,应用与实践较少。而且大多是在科技情报机构的推动下发展的。2006年,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在省委书记的重视和亲自提议下成立了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这是国内第一家由政府主导的省级竞争情报机构。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成立以来,开展了竞争情报的普及工程、示范工程,开始进行竞争情报的实践和应用,关注产业的技术竞争环境、技术竞争对手、技术竞争战略的研究。近年来,借助在技术竞争情报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积极服务于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和广大中小企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随着国内外技术竞争情报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科技情报的研究方向和服务模式等都不能满足组织机构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科技情报机构应该把重点转到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与应用上来,针对组织机构在创新发展中出现的竞争情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供决策的情报和对策建议。
从国内外技术竞争情报发展进程和技术竞争情报的功能可以看出,技术竞争情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为组织机构的科学决策提供情报和对策建议。技术竞争情报在科技决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提供情报支撑、技术早期预警、技术监控及技术分析和预测等方面。
2.1 利用技术竞争情报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科技、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信息的日新月异,组织机构在创新发展中对情报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更多的是需要能够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的情报,特别是需要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决策和对策建议。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例,新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情报的支持与保障,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和复杂的作用过程,包括知识的产生、开发、转移和应用4个阶段。4个阶段中企业需要的情报是多方面的,包括专利情报、技术标准情报、研究进展情报、技术参数、技术成熟度、技术模型、研究机构情报、技术竞争对手有关的情报。这些情报的获得可以通过对技术竞争情报系统(CTI)进行系统、及时和准确的搜集,并在人机结合下形成技术竞争情报产品,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者及企业相关的部门提供决策或者情报知识。具体涉及到的3个过程包括:在知识的产生即创新构想阶段, 技术竞争情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敏锐感知市场机会, 优化创新决策;在创新研发阶段, 技术竞争情报系统可以辅助企业提升创新效率;在新产品的生产销售阶段, 有效的技术竞争情报能够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因此,技术竞争情报对组织机构的技术创新决策的支持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利用技术竞争情报系统,组织机构尤其是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可以降低创新成本,加速创新进程,降低创新风险,避免重复研究与开发,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的趋势和热点。
2.2 利用技术竞争情报进行技术早期预警
技术早期预警是对新出现的技术、机会或威胁进行早期预告或警报。研发决策所需的技术早期预警情报包括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出现、竞争对手研发的最新动态、市场需求变化、技术的新应用和新出台的技术标准及规范等,技术早期预警情报能帮助研发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外部环境变化,对研发目标的制定有着重要作用。在研发过程中,外部技术、市场环境和对手研发活动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研发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对研发目标制定的影响尤为重大[4]。
技术早期预警情报具有隐蔽和不易察觉的特点,但是,早期预警情报越隐蔽,就越能使决策者及早觉察外部环境变化,有更多时间来调整研发目标,因此其作用就越大。以2012年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为例,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有Symbian、Windows Phone 7、iOS、Android和BlackBerry OS等,其中有的系统继续保持强大的竞争优势,有的系统面临淘汰,究竟其原因是技术创新和变革的环境日益的复杂,如果没有细致、及时的技术情报,并且不掌握监测预警工具、分析方法和工具,只有选择被淘汰的命运。
2.3 利用技术竞争情报进行技术监测
技术监测是指竞争情报人员对外部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相关技术专家的科研进展情况进行连续的跟踪和监视。研发决策所需的技术监控情报源包括:一是公开出版物情报源,包括公开技术论文、技术专利、技术成果和技术标准以及公开数据库等;二是非公开出版物情报源,包括部分会议技术论文文献、非公开技术发展规划、非公开数据库等;三是技术秘密文献,涉及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技术机密;四是人际网络情报源,这类情报源的技术信息主要来自技术专家或者企业技术研究员。上述技术情报源可以为研发决策者提供技术引进或合作研发的线索, 满足决策者在进行研发方式选择时的情报需求。
2.4 利用竞争情报进行技术预见
技术预见是利用调研或统计等分析方法来评估技术实力并展望技术今后发展趋势的过程。从技术预见活动的情报属性上看,技术预见活动是一个支撑技术研发优先领域选择战略决策的、服务于解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战略情报行为,而那些以提高竞争优势为主要目的的技术预见活动则又是典型的技术竞争情报行为。从需求角度看,开展技术预见项目的主要动机是识别未来发展中的机会与威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因此,一个组织的技术预见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应用技术情报源、技术竞争情报理论、技术竞争情报方法构建社会组织网络,实现原理突破和技术突破[5]。
在实际的技术竞争情报工作中,我们面临的信息环境与传统的科技信息服务共享环境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信息的来源往往处于既有公开也有保密的状态下。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点就在于尽可能搜集利用已公开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及相关逻辑关系的分析和研究,对那些尚处于保密的信息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推测和预见。
3 技术竞争情报在湖南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应用与实践31 运用专利地图工具,服务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围绕湖南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提出的“服务湖南中小企业战略”,湖南省省级竞争情报中心“有色金属产业竞争情报团队”和“先进储能产业竞争情报团队”在积极调研企业技术情报的需求基础上,充分应用专利地图工具,研究和完成了《伴生非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专利地图》、《湖南先进储能专利地图》、《数控机床专利地图》、《混凝土机械专利地图》等技术竞争情报产品,为湖南省“十二五”科技规划、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决策支撑,并取得了积极反响和肯定。
3.2 利用产业技术路线图工具,开展湖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科技规划工作越来越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晰、规划指标不明确、技术路径不明确等问题。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科技管理工具,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企业、产业和国家3个层面上的决策和管理活动,以达到高效组织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2010年,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成立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中心,其目的就是针对湖南省的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的技术路线图进行初步研究,为湖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咨询决策支持。目前,湖南省重点技术项目的凝练、科技计划管理和重大科技项目申报都采用了技术路线图工具。
3.3 综合利用技术竞争情报工具,服务长沙中小企业 2012年上半年,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对长沙市31家中小企业的情报能力进行了一次全面诊断发现,情报能力成熟度仅为2级(最高为4级,2级表示有规范,但有效性不够),其中情报内部共享和创新情报分析评级偏低。为帮助企业掌握科学、系统的进行情报采集、分析和应用的方法,来开展技术创新和规避风险。信息所与长沙市“协同创新”活动联手,为企业培养CIO(信息情报首席执行官)和情报分析团队,为了使企业首席信息官具备长期情报分析能力,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将8年来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情报采集方法、情报分析工具方法教授给他们,并将情报所拥有的技术情报源免费提供给他们使用。通过半年实施,最终与长沙市16家参与企业共同完成了能够有效指引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诊断书”、“处方单”、技术决策研究报告,得到了湖南省工信委、长沙市工信委以及参与企业的高层领导高度认可,在科技情报界引起较大反响。
4 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技术竞争情报在组织机构的科技咨询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通过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应用实践的情况来看,技术竞争情报在组织机构科技决策中各个环节扮演者重要的地位,不可缺少,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时代,组织机构面临的技术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反应极其迅速,因此,在进行科技决策的时候必须高度重视技术竞争情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靖里,李建平,杨斯迈,等.国内外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其趋势[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2):312-316.
[2]彭靖里,李建平.技术竞争情报研究与应用的起源、演化及其差距[J].图书情报工作,2009,(2):75-78.
1.1业务模式单一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研项目研究难度加大,科技项目查新评价的复杂性增加,以往单一化的科技查新报告模式已不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多数医药卫生科技查新机构服务内容和范围仍局限于传统的科技查新,缺少由新颖性评价逐步转变为科技评价、信息分析、信息咨询等面向用户需求的增值服务。查新机构亟须通过系统信息分析重塑自身的竞争优势,即对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增加科技查新报告的价值。
1.2项目评价狭隘简单难以适应科技评价全面性需求科技查新的起源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科技信息资源的稀缺,使得专业信息检索只能由专业情报机构进行,随着信息化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科技查新报告评价已难以满足科技管理的需求。目前科技查新内容仅限于科学技术领域的新颖性判定,对于科学研究结果在学科领域的地位评估、技术先进性程度等内容很少涉及,这严重限制了科技查新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在科技项目立项筛选、成果评估、技术交易和知识产权评价等方面,科技查新报告由于评价面较为狭窄,部分相关领域专家对科技查新价值提出了质疑。
1.3认定标准不一导致行业管理缺乏规范化国家科技部于2000年12月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标志着我国科技查新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1]。但是,我国的科技查新机构认定部门多达10多个,不同部门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认定标准、管理细则、人员水平等要求的不一致,导致了该行业发展缺乏统一的指导。国内尚无统一的科技查新管理流程、工作流程和查新报告质量规范标准,并且缺乏行业层面的政府管理和引导,以及对科技查新质量的监督与控制标准,严重影响科技查新业务的发展。
2.医药科技情报发展趋势和特点
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的发展与医药科技情报紧密相连,其业务体系、理论方法和服务对象都源于医药科技情报。科技情报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低谷之后,在科技情报机构改革和学科发展中形成清晰的业务方向,涌现出许多新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和军队医药科技情报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梳理,有利于更加明晰科技查新的未来发展方向。
2.1医药科技情报紧密结合战略需求目前,科技情报的主要服务对象已由主要面向政府决策者和科研机构,转变为面向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机构的多维服务[]。在研究内容方面,科技发展动态相关的研究最为广泛,主体研究还包括产业领域发展策略、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发展预测等。军队医药科技情报的工作主要面向战略决策,围绕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规划需求,开展专项情报调研与前沿技术发展预测。
2.2医药科技情报呈现综合发展趋势情报工作模式已从单一方向的跟踪研究转向综合发展的模式。医药科技情报的工作形式从情报追踪,转变为专项情报调研、动态情报监测、应急情报、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战术情报与战略情报并举,情报产品根据需求对象不同也呈现出多种形式。例如,通过动态性情报产品快速提供技术与战略管理情报信息,通过年度报告对科技进展进行总结,对重大突发事件如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等呈交快报、专报与专题深度报告等,立体展现了情报研究的价值,更好地发挥了科技情报的作用。
2.3医药科技情报专业性趋势随着网络化普及与信息化的推进,医药科技情报工作也越来越专业化。在信息收集阶段,情报资源的全面分布与搜索手段更为先进;在情报分析阶段,情报学研究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总结归纳等方法,引入了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内容分析、技术预测、德尔菲法、层次分析、专利分析、技术预见、头脑风暴、趋势外推和文献计量学等方法。科技情报研究与管理学的日渐融合,也推动了情报研究的专业化发展。
2.4研究手段精确化趋势随着情报学方法的发展,情报学模型与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手段定性与定量研究并举,情报决策支持日益精确化。以往定性情报研究方法如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使用较为普遍,目前,定量研究方法如文献计量学和专利分析法等,基于信息分析的研究方法正越来越多地使用,成为支撑科技决策的客观依据。
3.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发展方向探讨
随着信息环境和服务需求的变化,医药科技情报在研究方法和产品等多方面都在进化,并结合最新的情报学方法,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情报产品。医药科技情报理论、方法、产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将深刻影响未来科技查新的发展。科技查新需要根据外部需求的变化,引入新的情报学方法,深化科技评估内涵,面向科技评价和科研管理,延伸科技查新报告产品和相关服务,突破目前科技查新的发展瓶颈。
3.1科技查新报告规范化与分析功能拓展
3.1.1进一步规范科技查新报告目前,科技查新报告虽然已经形成规范化的制式格式,但对于不同科技查新机构而言,在数据库选取、检索策略、文献列举、结论分析和文献附件等方面各不相同,同一专业领域的查新报告也由于机构和查新人员差距较大。因此,规范和细化科技查新报告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提高行业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1.2深化科技查新报告分析功能科技情报研究定性和定量方法已经融合,而目前国内查新机构其科技查新报告的相关性文献列举与结论多以定性化描述为主。查新报告应借鉴科技情报领域基于文献的新型定量方法,利用文献计量、专利计量等新型科学计量工具,有助于深化科技评价功能并实现精确分析[4]。目前已开发了多种数据库科学计量工具及软件,通过定量工具,结合定性判读与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查新课题主题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密集度与热点、国内外领先机构的研究特点等信息,使科研人员与审评专家可以通过查新报告获得查新课题领域发展、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格局、查新课题研究在该领域中所处的位置与先进性等立体的评价信息。
3.2业务模式与医药情报和信息咨询相结合科技查新报告现有的单一服务形式已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应在文献信息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附加产品,提高自身的价值。目前多家科技查新机构已开始这方面的实践,探索项目专题信息咨询、竞争情报、知识产权分析等服务方式,如针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搜集国内外技术竞争情报,对技术创新动态进行分析,以信息快报或定期报告的形式为科研机构服务;结合企业项目立项,进行技术项目的技术和市场可行性调研,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报告。通过专利侵权检索和分析,为原始创新和仿制创新提供依据。
4.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发展策略
1992年以来,全军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越来越规范。2002年以来,并未因国家科技部取消查新资质认定而放松对科技查新的管理,连续组织查新咨询单位资质认定、年检与业务考核、查新人员资质认定,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有效提升了军队科技查新管理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但军队科技查新也面临同样的发展困境。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的重点在于服务总部科技决策与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在此基础上,以科技查新为中心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才能获得更蓬勃的生命力。
4.1深化科技评价职能,服务科技决策围绕军队医学科研决策,科技查新机构应主动参与科研规划制定、科研立项论证、重大科技成果评审及科技人才评价等相关科技评价工作,突破科技查新报告与引文报告的限制,结合软科学研究方法,建立管理部门认可的系统科技评价实现方法与实施途径。
1.建立我区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的长效机制。逐步加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认真组织实施201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依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做好现场检测和数据汇总工作。
2.积极主动开展健康教育和普及宣传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健康校园”活动,并实施动态管理。在疾病预防、青春期教育、科学膳食、爱眼护齿、禁烟控烟及艾滋病宣传等方面开展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意识。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竞赛”,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
3.继续搞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红十字宣传教育和自救自护演练活动,继续开展评选“红十字学校”和“红十字好少年”活动,培养人道、博爱的红十字精神。
4.努力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实施“爱眼防近”活动计划,对学生用眼和近视情况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的建议对策。落实中小学眼保健操制度,每年4次对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普查,普及科学用眼的知识和方法。
(二)抓住重点,注重实效,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1.全力做好学校传染病及常见病的防控工作。严格学校疫情报告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突发事件监测报告系统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制度,将市教育局和市疾控中心的“疫情监控系统”和“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的报告纳入学校常规工作,做到“人员、设备、时间”三个落实。
【中图分类号】G647
竞争情报是指竞争主体为了保持竞争优势通过合法手段开展的一切有关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竞争情报的产生来自于经济活动中的市场竞争,竞争情报服务包括竞争信息的手机和分析,为用户提供由此形成的情报和谋略,提前预警可能会出现的机遇或危险,及时了解竞争对手的动向,避免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以提高竞争的效率和效益。
一、高校图书馆为什么要开展竞争情报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必要性
1开展竞争情报服务是促进高校图书馆继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图书馆、教学、科研是高校的三大支柱,其中图书馆肩负着教育和情报两大功能,是高校文献、情报、信息中心。文献、情报、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以及深度开发利用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在当下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和成熟的情况下,其它信息服务机构不断增多,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以及生存方式都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校图书馆要想在新时期依旧保证其在文献、情报、信息中心的核心地位,就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适应经济活动、利用自身优势来扩宽服务领域的新途径。
2开展竞争情报服务是高校用户及工作的需求
高校情报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决策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在线大学生,各高校在生源市场、师资市场、人才市场、科研市场等方面的竞争要求高校图书馆提供全面、准确、快速、系统且具有决策性的竞争情报服务。
2.1高校决策管理者对竞争情报服务的需求。高校扩招、高校办学模式的转变迫使高校必须面向市场,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此环境下,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高校决策管理人员必须密切关注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了解市场新动向,了解竞争对手的行动轨迹,分析自身所处的市场地位,自身的优、劣势,评估自身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而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的制定是以以雄厚的情报资源为依托的,所以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提供具有决策性、系统性、咨询性的竞争情报服务是高校决策者的迫切要求。
2.2高校教研人员对竞争情报服务的需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教研人员在基金申报、科研立项、课题评估、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竞争,若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需要对有关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情报进行收集和分析。而科研人员时间和精力有限,个人进行情报工作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如此就需要图书馆提供完善的竞争情报服务,以在竞争中能够做到知己知彼。
2.3高校教学人员和在校生的需求。目前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条件之一就是该校学生的就业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高水平的优秀人才,使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而要按照要求做好以上工作需要图书馆提供丰富的情报信息以及科学的分析数据等。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情报服务工作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资料全、覆盖面广、形式多样,更有利于情报的收集。图书馆资料覆盖到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各方面,报刊、杂志、光盘、网络数据库等各类资料数量多,种类全,资料联系完整,为情报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提供坚实的后盾。同时高效图书馆具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为情报信息的分析、加工、利用提供重要的支持。高校图书馆得天独厚的情报服务优势为竞争情报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开展竞争情报服务
(一)确定高校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的基本内容。目前高校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主要是高校校内用户和企业,首要服务对象是校内用户,服务内容主要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科研问题,搜集的信息主要是有关人才市场、科研市场,以及本校重点科研课题涉及的经济、社会的信息等。向企业用户提供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媒体广告监测、竞争对手发展动态等。确定高校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的基本内容是开展竞争情报服务首要问题。
(二)加强竞争情报宣传。为了高校图书馆更好的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工作,应对图书馆管理人员、高校管理决策者、高校教研人员及在校大学生进行竞争情报的宣传和培训,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工作才能良好的发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采用以下方式加强竞争情报的宣传:1、利用多种宣传媒介例如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广泛宣传竞争情报,使高校和企业能够认识到竞争情报是继人才、资金、技术之后的最重要的制胜因素,并开始重视竞争情报。2、在高校内宣传栏或学校官方网站上开辟竞争情报专栏,介绍竞争情报的基本信息,促进用户对竞争情报重要作用的认知。3、注重举办学术和经验交流会,邀请高校和企业管理者参与交流,提出竞争情报的需求,培育竞争情报的需求市场。
(三)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图书馆馆员本身就拥有一批稳定、专业、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具有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人才优势,但是要高水平的完成竞争情报服务工作还需要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组建专业竞争情报服务队伍,构建多元化的人才结构。提高图书馆员综合素质的途径有:对馆内人员进行竞争情报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或在实际工作中由专家指导,使竞争情报服务人员在实践中学习进步;对竞争情报服务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制度,保证专业竞争情报服务队伍的水平;重视竞争情报人员的继续教育,以随着时代的变化更新知识和观念,实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通过外部引入人才模式加强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队伍的建设。
(四)加强网络信息建设,开展竞争情报多样。首先应合理应用图书馆门户网站,提高竞争情报服务信息的覆盖率,方便用户的使用,也可及时接收用户的反馈信息。其次,在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的情况下,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信息资源数据库,满足用户的深层需要。第三,高校图书馆竞争情报应注重多技术、多样化服务,将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服务模式。建立竞争情报导航系统,利用联机检索、光盘检索技术、电子公告等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推送技术,拓宽现有竞争情报的传播渠道,为高校重点服务对象提供定题、定时、定向的跟踪服务,并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
总之,高校开展竞争情报服务是高校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用户对竞争情报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竞争情报服务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工作,适应社会需求,促进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电力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管理创新为基点,建立科技规划与计划编制、实施、考核机制,实现对生产业务目标的保障和引领作用。凭借科技规划与计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与企业整体工作规划的无缝衔接。
(2)以统一规划、分级培养、动态管理为原则,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梯队。
从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国家电网公司“一流人才队伍”为目标,以“统一规划、分级培养、动态管理”为原则,突出重点领域,关注改善人才短板能力。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培养和造就一支与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创新需求相适应的用得上、留得住的科技人才队伍。
(3)以实时监督、动态管理、过程可控为原则,强化项目管理。
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四川省电力公司的科技项目管理实际,以“规范化、集约化、精益化”为目标,以“实时监督、动态管理、过程可控”为原则,完善现有项目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科技项目管理体系。
(4)以开放化、主动化、特色化为要求,优化情报管理。
将四川省电科院作为情报管理主体,开展支撑公司科技战略的情报研究与管理,建立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和长期跟踪研究体系,提供开放化、主动化、特色化的科技情报服务。
(5)以面向应用,跨部门、跨专业协同为目标,优化研发管理体系。
将四川省电力公司研发管理界面作为管理界面,以生产技术需求为导向,以IPD研发管理为框架,以跨部门、跨系统协同为机制,研发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管理与工作流程、项目资源的优化与筛选、绩效管理,夯实研发管理基础,提高研发管理能力。
(6)以规划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目标,提高成果管理水平。
依据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建立成果分类及等级标准,完善成果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标准。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分步实现成果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成果管理水平。
(7)以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为关键,建立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体系。
扩大技术成果信息的共享范围,建立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平台,出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激励政策,构建信息全共享、服务全方位、供需无缝对接的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体系。
(8)以优化、整合、创建为路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依托国家电网科研基础优势,以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为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和管理为补充,优化整合四川省电力公司科研基础设施资源及条件,建立科研基础设施资源协调机制,提升科研基础设施资源运行效率,推动公司科研能力和成果应用水平的提高。
(9)以多元化、专业化、集成化为目标,加强平台建设管理。
整合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科技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产业培育、科技信息管理等科技创新体系要素,坚持平台构成多元化、平台服务专业化、平台管理集成化的目标,从而形成支撑有力、管理有序、运行高效的省级电网企业科技创新平台。
(10)以营造氛围、提升能力、激发热情为重点,推进创新文化建设。
立足于倡导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理念,营造创新工作氛围,树立创新型企业形象,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以公司群体创新活动为载体,辅以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技术培训手段,提升各层级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全员创新热情,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价值导向。
2成果成效
(1)科技资源总量快速增加。
该公司科技资金累计总投入近13亿元,研究开发费用总投入约5.4亿元,综合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1%以上。拥有国网公司优秀技术专家7人、四川省电力公司首席技术专家6人、博士30余人、硕士500余人;国家电网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共4个。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学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得到了加强,有力促进了公司整体科技资源整合共享。
(2)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该公司新技术推广应用率81.944%,电网年平均电能损耗率降低0.28%,220千伏和500千伏输电线路年平均故障停运率降低值分别为0.233327次/100千米/年和0.1276次/100千米/年,各项指标均完成国家电网公司下达值。该公司SVC、串联补偿、智能变电站、省地一体化电网在线安全稳定预警与控制决策系统、四川电网实时动态监测系统(WAMS)等新技术推广项目都走在国内前列。
[分类号]G350
竞争情报是指情报主体为保持竞争优势而开展的一切有关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竞争情报是社会竞争激化和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目前已成为各国政府增强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发达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竞争情报工作。如美国政府扶持的情报研究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大量网罗全球各地各种商业、技术等情报,向政府和企业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著名的兰德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日本政府不仅制定出扶持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优惠政策,而且建立了包括大使馆、对外办事机构在内的政府竞争情报网,为企业提供宏观经济信息和竞争情报服务。2006年,日本科技振兴机构(JST)更是建立了专门收集分析中国科技情报的“中国情报中心”。法国政府于1995年建立了一个直属内阁领导的经济竞争和情报委员会。
我国竞争情报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市政府下达了第一个竞争情报研究课题――“上海轿车行业竞争环境监视系统”项目。1995年4月,我国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逐步引进国际竞争情报的先进理论开展竞争情报工作。1995―1998年,北京市科委实施了竞争情报示范工程,以其作为北京市工业企业振兴计划的重要内容。2000年,云南省科委正式启动云南省竞争情报示范工程。2005年,湖南省启动湖南省竞争情报普及工程。2007年,湖南省科技厅成立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
纵观国内外竞争情报工作的开展,发达国家早已成立了专门的竞争情报部门。而我国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就开始了有关工作,但直到2007年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的成立,我国才有了第一个省级政府成立的专门竞争情报部门。本文拟通过对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工作方法和经验的介绍,为同行提供借鉴,以推动竞争情报事业的发展。
1 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成立的背景与意义
1.1背景
湖南省竞争情报工作始于2004年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成立数据共享与竞争情报中心。同年,由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牵头制定的《湖南省科技信息事业2006―2010年发展规划》中明确写道:“根据2006―2010年全省科技信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在关于我省科技信息事业发展的总体部署中,突出一个核心――即坚持以竞争情报理论研究为核心。”从而确立了竞争情报在湖南省科技信息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2005年湖南省科技情报学会专门设立了竞争情报分会。同时实施了“湖南省竞争情报普及工程”,开展了针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多项活动。2006年组织主办了第二届泛珠三角竞争情报工作研讨会。竞争情报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2006年11月,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给省科技厅下达为企业提供情报服务的指示。在经过了周详的筹备之后,湖南省科技厅于2007年11月21日批复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由省级政府主导的竞争情报中心的诞生。
1.2意义
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通过打造竞争情报研究和应用平台,实现对经济、科技、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动态监测与分析,从而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其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②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创新服务平台;③填补了竞争情报工作在宏观层面的空白。
2 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建设思路和总体框架
2.1建设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和产业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为目标,以基础网络平台为纽带,以建设省级、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的竞争情报中心为重点,构建起省竞争情报研究与应用体系,加强经济科技社会和产业发展动态监测、研究与分析,提高我省竞争情报的研究和应用能力,为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
2.2基本原则
2.2.1以竞争为取向 结合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实际,针对具体的竞争对象,面向国内外搜集有竞争价值的信息,提出竞争策略,为提升我省竞争力服务。
2.2.2以信息为基础 建立广泛的信息搜集网络,着力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信息挖掘水平,确立各种竞争情报产品的数据特色,通过长期的数据跟踪和信息积累,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竞争策略。
2.2.2以分析为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不断研究和发展新的情报分析理论和技术,确保进行经济宏观走势和产业运行等各类信息监测的有效性,提高情报产出水平和情报产品质量。
2.2.4以应用为目标 把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贯穿竞争情报工作的始终。
2.3建设目标
到2010年,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决策咨询能力和竞争情报服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成为省委、省政府决策的竞争情报咨询中心,全省重点产业及企业的竞争情报服务中心,全省竞争情报理论研究与开发应用中心,全省竞争情报高级人才培养中心,在全省形成以省级竞争情报中心为核心、以产业竞争情报中心和企业竞争情报中心为支持的竞争情报研究与应用体系。
具体目标为:①建立一个体系完备、手段齐全、服务高效的省级竞争情报中心;建立10-15个产业竞争情报中心;建立30个左右企业竞争情报示范中心。②完成《湖南竞争情报快递》200期左右,《湖南竞争情报内参》50期左右,竞争情报专题研究报告20份左右。③培育具有较高水平的竞争情报专家200人,培训竞争情报分析人员1万人次以上。
2.4总体框架
以竞争情报网络协作平台为工作平台,由省级竞争情报中心、产业竞争情报中心和企业竞争情报中心三个组成部分构成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以企业服务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和专家队伍支持省级竞争情报中心、产业竞争情报中心和企业竞争情报中心三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整个组织构架如图1所示:
省级竞争情报中心、产业竞争情报中心和企业竞争情报中心根据各自的权限,通过竞争情报网络协作平台提供的人机交换界面进行信息采集、分析和情报
共享。省级竞争情报中心、产业竞争情报中心直接利用竞争情报网络协作平台进行信息采集,企业竞争情报中心利用企业自身的竞争情报系统进行信息采集,并将可共享的信息上传至竞争情报网络协作平台,这些信息共同构成竞争情报网络协作平台的基础信息。省级竞争情报中心、产业竞争情报中心和企业竞争情报中心对基础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产生竞争情报,通过多种途径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决策建议。
3 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工作方法
竞争情报工作过程是指竞争情报工作者根据竞争主体的竞争需要采集、加工、分析、生产与传播竞争情报的过程。美国中央情报局提出了“四步情报周期法”,认为一个完整的竞争情报工作过程大体包括:提出问题并制定攻克计划搜集情报信息分析研究情报情报成果提供。美国学者简・赫林(Jan Herring)则认为竞争情报过程为:信息规划、信息搜集、信息加工和信息表达等几个环节。结合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工作实际,我们认为竞争情报工作由情报规划、信息采集、信息识别、信息分析、情报服务和工作审计等6个环节构成,如图2所示。
根据竞争情报工作的6个环节,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统一进行了岗位设置,明确了岗位职责;情报主管制定产业跟踪路线图和标引词表,以指导信息采集、信息识别、信息分析和情报服务;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通过竞争情报网络协作平台共同开展工作;最后通过工作审计对各个环节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结论修正情报规划,以调整竞争情报工作的各个环节。根据竞争情报工作环节,进行岗位设置,并利用竞争情报网络协作平台实现相应的工作流程。组织制定产业跟踪路线图和标引词表。为了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加强了工作审计。
3.1岗位设置
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共设置了情报主管、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审查和情报服务等岗位。情报主管负责制定本产业的路线图,并在路线图的基础上制定采集策略和标引词表,同时负责组织撰写本产业月度、季度和年度研究报告,开展本产业的关键课题研究等工作。信息采集团队由网络信息采集、纸件信息采集、媒体信息采集和国际信息采集等岗位共同组成。网络信息采集人员利用雷达系统采集网络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和识别。信息分析人员对信息进行分析形成竞争情报产品。信息审查人员负责对形成的竞争情报产品进行审查。情报服务人员主要负责竞争情报产品的传播与利用。
3.2竞争情报网络协作平台
竞争情报网络协作平台是整个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平台,是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的基石。专家们根据竞争情报工作过程进行了湖南省竞争情报协作平台需求设计、并结合工作实际在该平台上实现了业务流程,使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通过竞争情报网络协作平台制作湖南省竞争情报快递、湖南省竞争情报内参、湖南省竞争情报专题研究报告,维护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网站、专题数据库等情报产品。竞争情报网络协作平台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3产业跟踪路线图
由于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针对14个产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因此,我们首先形成了“明确服务对象搜集产业资料访问服务对象确定服务内容确定监测对象确定信息源和搜集手段进行跟踪与分析形成情报产品”的工作思路,并针对14个产业逐个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产业跟踪路线图。产业跟踪路线图是一个动态的跟踪路线图,情报主管根据情报需求,调整信息采集策略,并根据信息采集和分析情况,丰富产业跟踪路线图。
3.4标引词表
针对要监测的14个产业,根据每个产业的特点,制定了专题数据库标引词表,标引词表主要涵盖根据价值链进行划分的价值链标引、根据地域进行划分的地域标引、根据时间进行划分的时间标引、根据主要产品进行划分的产品标引和根据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划分的企业标引。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标引,以形成高适应性的专题数据库。
3.5竞争情报工作审计
为确保竞争情报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竞争情报工作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主要根据各个环节的工作特点,将工作量化,制定工作量表,并根据工作量表进行数据统计。在统计的基础上,根据竞争情报工作的原理进行分析,实现对各个环节工作的评估。同时分析结果反馈至情报规划环节,以修正情报规划。
4 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工作经验
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的开展,主要从人力资源、信息监测、情报转换和竞争情报价值实现等方面摸索出了一些工作经验。
4.1人力资源配备方面
在人力资源配备方面,提出了“两个不一定”,即不一定必须是竞争情报专业人员才能做竞争情报工作;不一定必须是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做好竞争情报工作。在做竞争情报工作时,有竞争情报专业背景当然会更得心应手,但并不一定非要竞争情报专业人员才能做竞争情报工作。因为对于没有竞争情报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通过学习和实践一样可以具备专业人员素质。当然也不一定非要是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做好竞争情报工作,因为仅有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专业知识仅是产业中的一个细小分枝上的点。要针对整个产业做分析,仅具备一个点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很容易陷入见树不见林的谜局。实际上,在竞争情报工作人员的选拔上,关键是要看工作人员自身是否热爱竞争情报工作,是否愿意全身心投入,不论其专业背景如何,只要具备优良的竞争情报意识,具备良好的再学习能力,都是可以从事竞争情报工作的。
4.2信息监测方面
在信息监测方面提出了要发扬“蚂蚁搬家精神”。这里的蚂蚁搬家精神,主要是指蚂蚁齐心协力按照既定路线一点一滴的把东西移动。信息监测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等特点。在信息监测的过程中,要求众多工作人员按照产业跟踪路线图,从各类信息源,将信息源源不断地采集到原始资料库中储存。信息源的发现和信息的采集,均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就需要像蚂蚁搬家一样,从点滴开始,通过持续不断的积累才能使信息监测不断完善。当然“蚂蚁搬家精神”不仅仅适用于信息监测方面,它也适用于竞争情报工作的各个环节。
4.3情报转化方面
在情报转化方面,我们发现了“二八法则”。这里的“二八法则”与传统意义上说的20%的努力产生80%的结果,20%的客户带来80%的销售额,20%的产品创造80%的利润不同。主要指在情报转化方面,我们发现采集到的信息中,经过筛选和识别后,大约真正能被转化为情报的信息仅约为20%,约80%的信息都是废信息。
“二八法则”同时也被应用于服务对象和信息采集范围的确定。在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服务时,我们主要选择在这个产业中产值占到80%的企业,也就是
这个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这与许多学者提出的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些矛盾,但这却是由现阶段企业对竞争情报的接受程度所决定的。在信息采集范围方面,我们不苛求采集到所有信息,而是采集到80%的信息就视为基本达到目标,这是由信息采集的经济性所决定的。
4.4竞争情报价值实现
在竞争情报价值实现等方面,我们发现存在“三七原则”,即客户在竞争情报上投入三分钱,将获得七分钱的回报。当然这个具体的比例要视竞争情报应用的环境而定。
“三七原则”同时也被应用于情报规划和实施以及信息分析和信息采集方面。为了强调情报规划的重要性,我们提出要将70%的精力放在情报规划上,这样才能大大节约具体实施所耗费的精力。为了强调信息分析的重要性,提出要将70%的精力放在信息分析上,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情报的价值。
以上,是经过近三年的工作实践摸索出来的一些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经验,还有很多不够成熟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求证。
5 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产品
人们通常理解的产品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物质形状和用途的物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是一种狭义的定义。从社会再生产和市场营销角度看,产品既是一种向市场提供的满足某种需要的物质产品,又是向市场提供的满足某种需要的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即产品:实体+服务,是一种有形与无形、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体,这是广义的产品概念。
1 我国医院药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对药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代医院药学工作要求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这就要求药师具有广泛的医学知识和扎实深入的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知识。然而大多数医院药学都存在重制剂生产管理,重药品采购供应,重实验室操作,轻药物治疗,轻药师能力,轻继续教育的“三重三轻’现象。医院药学学术内涵建设和基础建设得不到相应重视,对传统经验和个别经验强调多,对新理论、知识、技术、方法的研究和吸收采用少,对改革开放中的政策变化给医院药学工作带来的影响一般议论多,对深入研究所采取的措施少。这一切都制约了药剂科专业技术和学术的发展。
1.2 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差 多数医院药剂科工作的内容主要为调剂、制剂,药检室和临床药学实验室形同虚设,无法开展正常工作,少数等级医院设临床药理室和药学情报室,但前者仅作少量血药浓度监测,而后者也只是收集整理期刊报纸等资料。按照目前对医院药学的分类有单纯供应型、技术型、科研教学型三类划分,大多数医院尚停留在调剂为中心的单纯供应型阶段,教学科研和临床药学服务则相对滞后,与现代化医院形成了较大反差。
1.3 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药学管理模式一贯是供应事物型管理。近年来,虽然作了某些改革和调整,但仍没有跳出传统的供应保证型模式,大多数医院的药师进行的仍然是简单的制剂、处方调配、发药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封闭的、被动的服务模式上,给患者提供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不多,缺乏服务理念和竞争意识。计算机应用仅局限于药品划价和计价,没有真正建立起药学情报和信息系统,这些不仅不能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也限制了医院药学自身的发展。
2 我国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
医院改革弱化了医院与药品的经济关系,以药养医的观念转向以药品为手段,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医院药学在新的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2.1 注重科研和创新
医院制剂在药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由于直接与患者接触,对现代制剂的发展方向较为敏感。注重科研和创新,将药学、临床和生产科研三位一体,互相适应和提高是医院制剂的优势。在实践中,应充分运用现代药剂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辅料,开发新制剂,满足临床科研需要。中药也是新制剂研究的宝库,结合中医临床,对受到患者欢迎、疗效肯定,有一定影响的协定方、古方、验方进行开发,或者进行中西药复方新制剂的开发,都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的特点,从而使医院呈现药品供应与技术开展并重的局面,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另外医院制剂来自临床用于临床,它有新药研究的临床基地,把一些临床疗效好,有市场前景的医院制剂开发成新药是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基本途径有:从临床验方入手,研制开发中药新药;捕捉信息,仿制国外产品;从剂型入手创造新药;从已知中药中提取分离有效成份或单体创造新药;从已知药物合理组方入手,研制开发新药;从已知基因片断利用重组技术,研制开发新药。
2.2 开展临床药学 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医疗模式,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已成大势所趋。开展临床药学的实际意义就是确保患者用药完全有效,提高医疗水平,使医院药学与临床密切结合,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参与医师查房,协助医师合理用药;向医师解析药动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帮助设计或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参与危重、中毒患者的抢救及疑难病例的会诊工作;规范处方医嘱行为;提供药学咨询;收集药学情报;建立药历等。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对具监测价值的药物进行组织或体液浓度监测,并正确解释监测结果,帮助医师调整药物剂量或明确诊断。开展ADR监测,负责全院的ADR监测、分析以及上报工作。结合临床开展药物利用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开展生理、病理条件下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以及药物等效性研究,并配合临床药理基地对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药动学进行研究。建立药学情报室,负责选择、储备各种医药书刊、杂志、会议资料,收集、编写、出版定期刊物如《药讯》和不定期刊物如《基本用药目录》、《药物手册》等。建立药学信息互联网,与医院各科室、网站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发展可为社会、家庭提供药学咨询服务,从而提高医院的声誉。负责医院药师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承担医药院校学生实习和药学人员进修工作,对基层医疗单位药学技术工作予以指导。建立医院药品数据库和各药房药品数据库,对药品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供院长、药事委员会和医务部等参考。
2.3 建立医院静脉配制中心
随着新药的层出不穷,用药复杂性越来越高,用药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患者更需要用药的安全有效,所以配制药品由专业药剂人员承担也是制剂向药学服务发展的方向。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输液配药这一常规操作在我国还没有规范性管理,多数是病房护士每天在病区内完成,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输液微粒、配伍禁忌等。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洁净条件下进行静脉输液的配制已成为必要。利用医院制剂的优越条件建立配制中心,专业药剂人员监督指导,使输液配制工作更加规范,减少配伍禁忌的发生,避免药品配制后长时间放置,使药品使用更加安全、有效,让患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服务。输液集中配制还可避免分散配制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同时还可节约药物的用量,也节省患者的费用。总之,医院药学要在新形势下,转变陈旧模式,从供应保障型向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转变,在新的发展道路上开辟新的天地。
2.4 医院药学的未来-药学服务
国内外药学界普遍认为未来的医院药学应是以患者健康为目标的“药学服务”(国内有的译为“药学保健”或“药学监护”)。在这个框架内,药师应增加对药物使用控制的职能,并为达到改善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个特定目标而提供服务。这些目标归结为:疾病治愈;消除或减轻患者症状;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过程;预防疾病或症状;防止药物灾难。药学服务包括药师与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协作的全过程。药师必须在帮助设计、修改和监测药物治疗方案中做出有益于患者的贡献,该方案对患者来说不是诊断,而是用药基础和指南。药学服务有三个主要功能:识别潜在的和现实的与药物有关的问题;解决现实的与药物有关的问题;防止潜在的药物问题。
医院药学未来发展的重点必须向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方向转化,这将对患者及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福音。药师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加速患者的治愈过程,而且可以防止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依赖性、耐药性、成瘾性等问题,还可以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咨询,减少患者的不顺应性(引入药物经济学方法,可使药物疗效和资金投入两方面达到一个最佳点)。通过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过程的一系列活动,使药物使用真正做到安全、有效和经济。
参考文献
[1] 董恒进,曹建文.医院管理学(第二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