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研课题概念

科研课题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4 09:34: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研课题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研课题概念

篇1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课准备活动创新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充分利用好准备活动时间,对于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然而,目前中学的体育课准备部分内容普遍存在着公式化、教条化现象,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不到新课改理念下准备活动应达到的目的。为此,本文就如何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并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通过创新来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进行研究,从而剔除传统教学的病垢。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合肥市包河区第二十八中学:七年级2个班、八年级2个班、高一年级2个班,共计260人。按照自然分班的形式把七年级一班,八年级一班,高一年级一班作为新课改理念下的实验班即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其余的班级为对照班即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

(二)研究时间

2009年11月20日――2010年1月6日。

(三)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将准备活动分为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和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两种类型。笔者在教育实习期间对自己所执教的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待实验结束后发放自编问卷(共计14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等。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期刊以得到丰富的文献资料,经过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作为问卷设计与理论依据。

2.实验对比法

将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区别对比教学,实验班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安排组织准备活动的教学;对照班依旧实行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来组织。

3.问卷调查法

就新课改理念下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开展现状,以及通过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创新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等,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260份问卷,有效问卷256份,有效回收率为98%。形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教学目标过于单一,缺乏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身体得以充分的拉伸,起到身体的热身作用,但是设计的内容过于陈旧,缺少创新性,使学生产生一种惯性思维,束缚了学生自由发挥、追求新意的空间。

二、对比

(一)对照班准备活动教学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教学形式和内容固定不变,所以对照班的学生在体育课准备活动练习中,学习积极性不高,习惯于教师直接“给”的方法,一旦让他们自己做准备活动就会感觉无从下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更不高,不能很快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教学效果一般。

(二)实验教学班的学生,因为参与到了创新体育教学的模式之中,经常接受现代先进的教育科学观念的熏陶和影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在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练习中,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认真、专注、用心,练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很高,身心放松,精神上没有压力与包袱,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三、结论

(一)新课改理念下中学生对体育课创新准备活动的喜爱程度很高。传统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教条化、固定化、单一化,反映了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创新教学模式更加符合中学生的需求,更加有利于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

(二)有66%的学生认为通过新课改理念下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喜爱程度,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准备活动的设计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体育教师应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用新课改理念来指导准备活动,对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准备活动中体现新的课改理念,使准备活动为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增添双翼,进而为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议

篇2

人教版教材中介绍了行星,比原九大行星少了冥王星。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材对行星的定义为:“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据此冥王星属行星。教材后续描述为:“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据此冥王星同样属行星。那冥王星究竟为何被“开除”?伍光和在《自然地理学》中采纳了国际天文联合会第26届大会提出的行星定义:“太系的行星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在绕太阳运动的前提下,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而成为其所在空间的最大天体;第二,具有足够大的质量,能依靠自身的引力使形状呈近似球形;第三,内部不发生核聚变反应。”冥王星满足后两个条件,但是不满足第一个条件。冥王星赤道半径为1160km,质量只有地球的0.24%,体积为6.39×109km3,比月球还小,被归类为矮行星。据矮行星的命名规则,冥王星改名为冥神星。在此,笔者建议修订教材时,可将行星的最新定义解释配置在教材有关行星的介绍部分中,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太阳大气层的命名

人教版教材中介绍太阳大气层分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学生学习此内容时,会对其命名规则产生兴趣,会发问:太阳大气层是依据什么规则命名的?

人教版教材中描述光球:“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教材只讲特点,未讲命名。色球层与日冕层也是如此。金祖孟在《地球概论》中做了解释:“光球是太阳大气的低层,厚度约500km,它之所以被叫做光球,是由于它的明亮。太阳内部产生的辐射,都被它自己的物质吸收。只有光球发射的光,才能透过这一薄层向空间传播。色球是太阳大气的中层,厚度约2000km。只有在日全食的短暂瞬间,当太阳光球全部被月轮遮蔽时,色球才表现为阴暗圆面周围的玫瑰色花边,色泽鲜艳,故称色球。”这些内容诠释了光球和色球的命名来源,但是《地球概论》中的日冕仍和教材中一样,只解释特点。笔者查阅维基百科后,得知“日冕”这个词是一个拉丁词,意为“皇冠”,是从古希腊演化来的。笔者认为,光球、色球的中文名是意译的外文名,日冕的名字同样是意译于它的古希腊语本意。

三、地球自转的周期

人教版教材中描述地球自转周期时,介绍了恒星日和太阳日,突出其区别在于参考点不同。此内容为教学难点,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会作区分,认为太阳日是“假”周期,而恒星日是“真”周期。学生对否定其已有知识非常敏感,会思考恒星日是否“真”周期。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地球自转真正周期的说法,来自金祖孟的《地球概论》:“恒星日是指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周期……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很多老师以此为依据,来讲授恒星日为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并用《地球概论》中配图来回答学生的疑问。

《地球概论》中对此图的解释:“在一个恒星日内,地球自转360°,但在一个太阳日内,地球自转360°59′。这59′的差值是地球公转造成的,使太阳日比恒星日约长4分。读此图时必须注意,在太阳系范畴内,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光线是辐散的;恒星无比遥远,它的光线可看作平行的,图中所示的三颗星,指的是同一颗恒星。”首先,这个解释包含的假设,即恒星无比遥远,其光线可看作平行的,这个假设并不成立。图中三条光线都来自同一颗恒星,所以三条光线彼此间存在夹角,恒星无比遥远,说明夹角非常小,接近0°,但无论如何接近,始终不是真正0°。其次,距离地球无比遥远的恒星,是否“恒定不动”呢?恐怕答案是否定的。恒星是运动的,无论其运动速度快或慢,都会对其光线产生影响。金祖孟在《地球概论》中也讲到:“如果考虑到地轴进动或春分点西退,那么,恒星日与地球自转周期,也还存在细微的差别。”至此,笔者认为,恒星日并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只是非常接近真正周期。笔者比较赞同人教版教材的编写,只说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异在于参考点的不同,而不指出自转的真正周期。至于自转的真正周期,还需进一步探索。

四、恒星日与太阳日、恒星年与回归年的时间长短对比

人教版教材中介绍地球公转周期,恒星年时长为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时长为365日5时48分46秒。根据自转的学习经验学生明白了为何恒星日短于太阳日,但困惑是为何恒星年长于回归年。

金祖孟在《地球概论》中解释:“由于地轴的进动,春分点沿黄道西移,回归年稍短于恒星年。春分点每年西移50″,回归年相应地比恒星年短0.0142日,即20分24秒。这一差值,我国古称岁差,即周岁与周天之差。”

回归年的度量是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太阳沿黄道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为回归年。伍光和在《自然地理学》中解释:“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引力产生的力矩使地球赤道面向黄道面趋近,由于地球不断自转,按照陀螺进动原理,自转轴必然绕黄道轴旋进,而黄赤交角保持不变。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这就是岁差。春分点每年西移50.2564″,自转轴旋进周期约为25700年。”笔者认为,地轴进动或自转轴旋进,都说明了春分点会西移,而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的回归年就比恒星年少转了50.2″左右,也即时间长度短了20分24秒。

篇3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即教的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教育影响源。教师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来进行参与,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能力和方法来驾驭课堂,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既充满生气,又能有效的展开教学活动呢?笔者认为,课堂有效提问的设置是个突破口――提高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是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核心。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概念

课堂有效提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统率全文、有深度的提问,让学生能够积极思维,通过对多种知识问题的整合和建构,提高能力,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发展。

二、课堂有效提问现状

课堂教学提问中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问题未经设计,不假思索,简单问答。教师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没有进入思维过程。

(2)答案被教师完全控制。表面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教师提出问题后,并不让学生来回答,而是自问自答。

(4)候答时间过短。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尤其等待学习水平低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较短,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5)先点人名,后提问题。往往会造成学生惊慌的局面。

(6)不自觉地在问题前面加上“简单”二字,造成学生反感心理,不愿意作答。

(7)一个问题还未作出明确结论,又提出另一个问题。

(8)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作评价。

(9)忽视学生提问和来自学生的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解决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从两个角度加以考虑。一是学习效果。包括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和探求欲;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思维水平;通过问题的解决,知识得以丰富,技能得以提高;在问题解答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有一定开放度,利于展开讨论和交流,诱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二是教学效果。包括能及时了解学情,相机调整教学内容、环节、进程与教学方法;有效掌握预设目标的完成情况,确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教学的公平公正;大多数学生有新变化。这些是以学习过程调控、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发展变化为主要参照的,体现了提问对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促进师生交流,教学相长。

三、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教师提问

1.开讲时提问

新课伊始,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开讲时的提问有激发兴趣式,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有诱发问题式,提问的目的在于诱发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式,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求异思维,激发学生探索创新。开讲时的提问设置要注意:创设情境;面向全体;由易到难;衔接紧密;鼓励为主。

2.授课时提问

有效的提问应根据教学需要,在教材的关键之处,教材的重难点之处,貌似无疑实则蕴疑之处。有效的提问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问题能使教学更为新鲜而有趣。有效的提问要注意难度适当,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年龄不同,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不同,各类问题对他们的作用也不同。有效的提问要保证高认知水平的适当比例。合理安排低认知水平和高认知水平问题的次序。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有效的提问要能让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思考和回答不同的问题。有效的提问表述应清晰明白。问题的语法结构复杂或抽象、笼统或过于概括,对学生的理解就带来困难。问题要措辞精炼、具体明了。有效的提问要把握提问的频率。不能“满堂问”,也不能不提问。

3.结课时提问

结课是指课堂教学在结尾阶段的教学。它虽占课堂教学的比例不大,却是不容忽视的。成功的结课,要能达到“课虽结而趣无穷”的效果。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时的提问可以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有无不懂的地方;可以是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心得、学法;可以是设置悬念,拓展延伸;可以是引导学生大胆求异和创新,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二)学生提问

教师在课堂“对话”中,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探索的激发者和引领者,要把学生看成能动的探究者。教师要教,提真问题,提高水平问题。这些高水平问题包括:分析问题、比较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学生的真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保持产生新问题的热情,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提问权。课前、课中、课后都是学生提问的合理时段。课前预习是教学的开始。课前提问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避免老师反复繁琐提问,也给学生创造了“发现问题”的机会。就拿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可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从字词的音、形、义方面提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肯定会遇上些艰涩难懂的字词,可以由此提问;从句子的表达形式方面提问,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学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然后鼓励从中去提问;从文章的内容方面提问,由文章内容提的问题往往触及到课文的重、难点,甚至是文章中心,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展开教学;从课后思考题提问,课后思考题往往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由思考题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挖掘教材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篇4

二、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要追求多样化

长期以来,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一大不足是教学的单一化,有资深的体育老师戏称十年前后看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有时几乎看不出变化。这说明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都要作出一定的改变,而在这个方面,体育教师本身首先要有多样化的追求。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材以及体育教学的经验(经验的作用有时甚至要高于教材),从课程设计(宏观层面)、教学内容的设计(微观层面)等方面着手,既注重学生的运动技术的训练,也注重学生的体育训练意识、观念、经验、方法、内容训练,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基础为本,强调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必要的时候还要突出实用性、娱乐性等,以让学生高效参与到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来。笔者实践的经验是,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吸纳学生的观点,如学生的建议常常带有体育赛事的技术性,与某些电视节目的娱乐性,这些内容的采用,会让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显得十分的丰富多彩。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看,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作为教学的价值取向。笔者以为这一教学理念至今仍然需要强调。职业高中的学生具有基础较弱、学习习惯与学习意识较差的特点,在体育课堂上常常表现为纪律的不遵守者,而体育教师往往又没有做细致工作的耐心,因而职业高中体育课堂上常常显示出较为强烈的“张力”。而要化解这种张力,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实施教学。笔者的一个经验就是紧紧依靠学生、认真研究学生,只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与特点,就能够找到符合学生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不应当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由于专业选择不同,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不同专业的不同学生常常显示出不同的学习特点。这种学习特点在体育课堂上也有充分的表现,因此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在于某个具体的方法,而在于在遵循“因材施教”的课程改革理念基础上,去结合学生的特点以确定教学方法。

篇5

中图分类号:G812.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绪论

在中国已经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同时,社会也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信息科技产品和各类应用层出不穷。但是老年人却不同程度的对科技有恐惧感。据调查,大多数的老人不会使用基本的生活服务类科技设施,如使用电脑上网、用自动售票机购票、利用ATM机完成小额存储及缴费等任务。“科技恐惧症”不仅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他们因为不能独立使用科技产品而与时代产生疏离感,在这种心理下,对高科技产品“敬而远之”,日渐陷入高科技边缘化的境地。

老年人的“科技恐惧症”并不是“天生”的,他们也对网络对科技具有一定兴趣,只是各种阻力和障碍令他们望而却步。

本文在对老年人科技“恐高”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提出针对老年人的科技产品设计要素:通过改良用户体验,提高老年人对于高科技产品的接受度。

文献综述

目前大多数人机交互研究关注老年人的特定信息系统的界面或结构设计,如《基于人机交互的老年人产品设计》[9]、《基于老年人认知特征的手机界面研究设计》[5]两篇文章,都是基于老年人生理、心理老化以及认知老化现象原因,提出设计要素的,鲜有研究调查老年人的科技接受度,就是老年人接受信息技术的态度和动机。

60-75岁这部分“年轻的”老年人在整个老年人群体中还是相对比较活跃的,各方面的能力退化也比较少,是相对比较愿意接受和使用信息科技的人群。老年人涉及到科技技术的领域有:健康、独立生活和社交。科技能够提高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减轻照顾者的负担,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信息科技产品可以使老年人的社交更加方便和多样化。

在一项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NT)的研究中发现,老年人喜欢与同辈交流许多信息,如与健康相关的信息、旅游信息,与好朋友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研究发现,因特网和电子邮件等沟通手段的丰富会降低已退休老年人的孤独感。[1]

如今的高科技产品的消费群体主要针对年轻人,在设计上追求科技感,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的需求,例如智能手机的字体显示过小,功能繁多复杂,甚至有的设备菜单是英文显示,对老年用户使用高科技产品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同时也降低了老人的消费欲望。据调查老年人大多因为对高科技产品“玩不转”,就对高科技产品敬而远之了,他们更期待“傻瓜”式产品。[10]

现今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专注于科技产品的老年用户群,也有专家开始研究并呼吁专以老年人为用户群的产品出现,真正的通用设计是应当将老年用户包括其中的,让其不再被边缘化。用户体验也是现今科技产品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点,通过对老年用户使用科技产品体验的改善,也能帮助其卸下心防,提高对科技产品的接受度。

老年人“科技恐高症”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出现了生理和心理的老化现象,年龄和文化程度以及产品的易用性,都会影响到老年用户的科技接受度。什么是科技接受度?这个词广泛的被当作一个专业词汇是在Davis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之后(Davis,1986)。Davis提出,人们在为使用一种新的科技产品做出努力之前,就会形成对使用这种科技的一种态度(Attitude)和意图(Intention)。[1]这种态度和意图会直接导致用户对这种科技产品的使用行为。而影响老年人科技接受度的因素主要有年龄(老化)因素、文化程度、是否能及时获得帮助等原因。[1]

老年人的老化包括:生理老化和认知老化两个方面。

生理老化

人到老年,身体各部分开始发生变化,比如形态的老化,包括皮肤、身材、体态都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老化。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语言能力、行动力都日益出现弱化问题。老年人的感觉相对年轻人来说比较迟钝,皮肤的触感和温度感也较弱。行动力的减弱,也影响到他们不能进行太过复杂和快速的操作活动。

认知老化

认知老化包括,感知能力、记忆力、注意力、学习能力、智力、决策力的老化。老年人是近事容易遗忘,远事记忆较好;速记、强记困难,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比较强。任何新产品对于老年人来说的学习成本都比年轻人高出非常多,他们可能显得“恋旧”而且排斥新鲜的东西。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于熟识的产品较有安全感和掌控力,此外更具包容性的容错设计也会让他们感觉更容易使用。

老年用户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老针对老年用户的科技产品的设计要遵循老年人特点,避免需要过多记忆的内容,力求操作简单化,尽力降低操作复杂度,要对错误操作有一定的包容性,并且尽量贴近他们熟识的产品会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接受度。

文化程度对科技接受度的影响

文化程度也对科技接受度有很大影响,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据统计,在200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达到47.54%。在15岁以上的文盲和半文盲中,58.8l%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老年人口中,小学程度的人占36.82%,初中程度的人占9.46%,高中程度的人占4.12%,大学以上程度的人仅占2.05%(如图1)。

例如老教授会为了防止自己患老年痴呆症而每天坚持背诵英语文章;80岁高龄的大学教师坚持让自己的子女为自己购置新的电脑,每天去老干部培训班学习上网浏览新闻、收发邮件等在他们看来很“时髦”的东西。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学习需求比较高,他们的学习成本相对比较低,也能从学习掌握的过程中获得快乐,那么在这样的群体里来看,高新产品的科技接受度是比较高的,互联网的普及度也很客观。

3、学习中是否能及时获得帮助

另外还有子女的陪伴,他们是否花时间有耐心得帮助老年人掌握新产品也是十分有影响的。“空巢老人”的普遍使老年人在购买科技产品之后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必须独立地使用产品,这也是影响老年人掌握和学习科技产品的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影响老年人科技接受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和认知老化因素(年龄因素)、文化程度因素、是否及时获得帮助。那么在用户体验设计中,合理的考虑老年用户群的老化现象,让界面设计更加友好且辨识度高,需要思考和记忆内容少进而降低学习成本,以此来更好的提高老年用户的科技接受度。

如何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使老年人对科技产品放下心防

产品外观、操作尺寸、操作方式

针对老年人生理老化问题,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需要以老年人为目标用户,研究他们的掌握尺寸,操作范围等数据,从人因工程学的角度出发,使产品外形最大程度的适合老年用户使用。

提供多样的输入设备有助于老年人应对各方面机能衰退的现象。研究发现,触摸操作、语音识别等也可以减少与年龄相关的问题。 [1]老年人体质下降,而且老年人的肢体控制机能也在不断下降,还有会出现四只抖的现象,在操作产品时,手指定位有时会出现偏差;有些老年人感知和记忆能力衰退等,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轻松的操作姿势和动作,考虑操作的轻便性,降低物理负荷。产品外观不宜过于复杂,操作方式要尽量采用老年人易于掌握的方式,尤其是输入方式,尽可能的采用触摸、语音输入等易于掌握的方法。

流程简单,学习成本低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认知老化问题日益严重,“Don’t make me think”——“别让我思考”是对老年人来说最好的一种用户体验。别让用户思考,尽量使用用户熟悉的语言和情景以及操作模式会降低老年用户的学习成本。当用户在面对一个界面时,每个问号都会加重他们的认知负担,把注意力从要完成的任务上拉开。这种干扰也许很轻微,但他们会积累起来让人抓狂。

避免呈现小尺寸的目标可以有效的帮助老年人认知。对于小的目标,老年人要付出更多的学习成本和认知负荷。行动力的减弱会影响老年人使用鼠标点击和拖拽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学习使用平板电脑的效率高于台式电脑的原因之一。

如图2,易百年老年手机运用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一级菜单样式展示功能,使用大字体和高对比度有利于老年人使用信息设备,而且设计者也应该避免炫光和亮度的迅速变化。温和的过场动画,简单的不操作步骤,有利于老年用户掌握操作过程。图标的设计应从老年人的生活经验入手,更利于老年用户了解和识记功能。

友好的用户体验和错误包容性,每项操作都有适当的反馈

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反馈和提示,可以提高他们进行视觉搜索任务完成的成功率。例如有些社区给老年人发放的急救铃产品,按下去时应有必要的灯光或者声音反馈,这样使用者才会知道是否成功发出求救信号。电子产品的交互设计中操作提示和反馈也非常重要,可以引导老年用户进行正确操作,并且同时有效的防止出错,在操作完成后及时的给出友善的反馈。如图3对鼓励用户操作的按钮进行了高亮区别处理,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引导方式。

图3 操作提示图4 操作反馈

在老年用户进行每一项操作时,最好都能做出相应的反馈,他们需要适时的反馈来提高安全感,这种反馈可能包括颜色的改变、声音提示等。当他们需要做出决策类操作的时候,则需要给他们一次决策的必要提示,帮助他们尽量减少错误操作的可能性。

良好的错误操作包容性,也可以更好的提高老年人使用科技设备的信心和持续度。错误包容性包括强制性避免错误和引导性避免错误两种。所谓强制性避免,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用户可能出错的情况,使可能出现错误的情况下用户无法进行操作,如图5所示,微信在没有输入内容时,发送按钮是置灰的。另外一种是引导性避免出错,即使在用户进行了错误的操作后,也可以及时进行提示和修改,不会造成致命的损失。

图5 强制性避免错误

尽量用更简略直接的步骤实现功能

“尽量做到让一切都不言而喻。”尽量让每一个页面都不言而喻,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用户只要看它一眼就能知道是什么内容,如何使用它。不过有时候在进行一些崭新的开拓性的比较复杂的页面时,或者对于新手老年用户来讲,可能需要做到“自我解释”(self-explanatory),在一个自我解释的页面中,用户需要花一点点的时间去理解——但只需要一点点时间,页面元素的外观,精心选择的名哼,页面布局以及销量仔细斟酌过的文字,它们综合在一起将创造出一种接近瞬间识别的效果。

多采用形象化的视觉设计,对于文化程度造成的科技接受度影响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弥补。用户可以根据日常生产生活的经验,快速判断出界面图标的用途。拟物化视觉设计,可能更适合老年人科技产品的界面设计。这种引导性的设计也能帮助用户在选择任务时不要出现歧义。

让页面不言而喻,就是通过其他精心的设计,让重点目标更加突出,让使用者一下就能找到他需要的功能,对老年用户来说更是重中之重了。

另外,简单的层级对于老年用户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每项任务的操作页面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最好让用户一步达成目的,也适用于老年用户一些紧急操作的功能实现。例如传统的手机短信流程如下图:

图6手机短信流程

该任务流分了四部进行,层级较深,对于老年用户来说,记忆和操作都有一定的难度,出错率也会比较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可提出另外一种层级构思,如下图:

图7 短信流程改进示意图

结合老年人的特征和信息架构的原则,减少了发短信的层级深度。将最初创建时选择短信类型的步骤,直接放在新建短信界面。那么用户在想发短信的时候,直接就可进入编辑界面,省去了前面选择的思考时间和学习成本。界面上可将用户需要的信息全部罗列出来,老年用户一般发文字信息最多,那么文字输入这项任务就应该最为突出。将这项任务必要的内容,包括收件人手机号、取消和发送按钮等也作出颜色、形状的突出,让用户任务流程完整。示意效果图如下:

图8 短信界面改进图

结论

总的来说,在老龄化社会日益加重的今天,60-75岁这个“年轻的”老年群体已经成为科技产品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面对越发年轻化的设计,已经让出现生理和认知老化的他们对科技产品建起了心防,学习成本的提高,操作安全感的缺失使得大部分科技产品并没有做到真正的通用设计。

在产品和用户体验设计方面对于老年用户来说,直接操控方式如触摸屏和手写识别以及语音识别等对浏览和搜索都有非常大的帮助。老年用户在学习使用触摸手写设备比鼠标键盘操作时效率高很多。使用关键字搜索时,触摸屏和手写识别的完成时间少于语音控制和语音输入,也少于使用键盘和鼠标,而且这种操作的出错率也相对较低。

友好的用户体验,精心合理设计的界面,适时贴心的使用反馈,完善的向导系统,适合老年人操作的产品尺寸等都是提高老年人科技接受度的一些重要步骤,把老年人这个用户群体纳入到高科技产品设计的目标用户之中。重视老年用户对科技产品的接受度已经成为关爱老年人不可或缺的一个课题,需要更多的“傻瓜式”高科技产品进入市场,引导老年人使用科技,使用互联网,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方便和多彩。在不久的将来,用户体验一定会帮助老年人不再被科技边缘化。

参考文献

[1] 董建明,傅利民,饶培伦,&Salvendy,G.人机交互: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Steve Krug著.De dream译.人机交互:Don’t make me think(原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白纲.老年人的科技恐惧症.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4]康锦文.老年人科技恐高症.今日科苑Modern Science.2009年13期

[5]基于老年人认知特征的手机界面研究设计.曹丽丽.西北大学

[6]河北经济日报.老人患上“科技恐高症”,专家:老人需科技关怀.Retrieved Mar.14,2010,from.cn/jk/lr/news/2007/09-27/1037629.shtml

[7] Ajzen,I. The Theory of Planned 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2),179-211. (1991)

篇6

一、以往国内外对交往的概念阐释

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化形式和动态表现。交往问题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流派都把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比如,狄尔泰的生命哲学、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以及科学哲学等都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的详细讨论。

教育家、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也曾指出:“人所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他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交往”( 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常被人们从不同角度的术语表达,例如,“沟通”、“交通”、“通讯”、“传播”、“交际”、“交流”等等。“交往”这个概念最宽泛的涵义是指实物、信息或意义的传递和共享。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指实物、信息或意义的异地传输、移动或转达;其次,是指资源、信息或意义的分享或共享,communication这个词本身就是从拉丁文communis(分享)一词派生出来的。

祝大征(1994)等人认为交往指现实的个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往来,是人们之间的物质、能量、能力的交换和活动、关系、信息的交换。人们日常生活中表示交互作用的交谈、交际、交易、交流、交换、交融、交手、交兵、交锋,是交往某一侧面的表现。

陈旭远(1998)认为可以将交往的概念从三个角度加以界定:

第一种交往是狭义的,即信息科学和传播学的。这种理论把交往作为一种单一的对象,研究交往的图式、交往的系统管道及交往的技术手段等问题

第二种交往是广义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交往不是把交往看作单一的研究对象,而是把交往放到社会、文化和历史大背景中,研究交往与社会系统方面的关系;着重分析交往的社会文化内涵。这种交往理论侧重于交往的社会本质,交往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根源,交往的工具性和中介性结构,以及交往的社会功能和效益。

第三种是哲学意义上的交往理论,它承认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中介,更强调交往与人和社会的内在统一性,认为交往本身即人的生存方式,它涵盖了人的历史、文化、生活的一切领域,人类交往的范围和界限,也就是其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范围和界限。

车文博(2001)在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中认为,交往亦称沟通,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

徐湘荷(2002)认为,所谓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借助于言语或非言语手段而实现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它既包括人与人之间信息的沟通和物质产品的交换,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情感联系。

张惠芳认为,现代体育教学中的交往是指教学活动参与者或交往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之间的语言(包括体态、语言)为中介的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往来或沟通以及情感交流和达成认同一致的相互理解。课堂教学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过程,也是教师促进学生形成特定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在人与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综上所述,交往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具有极大的交叉性。

二、同伴的概念界定

所谓同伴(peer)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同伴是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学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机制。刘豪兴等认为:同伴指的是“处于某一年龄阶段或年龄组的人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也有学者认为同伴指的是“特定的儿童和他与之进行互动的特殊群体的一个连续。”本研究同伴指的是在自然教学班中的同学。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尝试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体育课堂中的同伴交往是体育课堂中发生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借助于语言或非语言方式而实现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召利,90年代交往理论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J].1999(10)68-70

[2]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

[3]万光侠,交往的哲学审视.[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3

[4]祝大征等,论交往价值.[J].人文杂志1994(2),19

[5]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1998(5),86

[6]车文博等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54

[7]徐湘荷,同伴交往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J].江西教育科研,2002(10),12

[8]张惠芳,体育教学交往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3),65

[9]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194-202

篇7

之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研究报告。在该报告中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森林等自然资源扩大到国家间的经济差距、代际悬殊、区际平衡性等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在于确保代际间的平衡。 以其报告为契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共识。 该报告之后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通过各种条约、 宣言、讲话等使之更加具体化。以下表1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变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如表1所示,可持续发展概念在世界各国已获得广泛认同和共识。各种各样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超过100个以上,并出现了可持续研究、可持续消费、可持续资源体系、可持续发展交通体系等附属概念。可见,可持续发展概念已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指导人类科学发展的重要理念。

1987年设立的世界第一家咨询公司英国的SustainAbility Limited于1997年提出,企业的报表应对企业对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公正、环境的改善所做出的正负面影响给予评价和揭示。所以,近年来企业一般把可持续发展概念分为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侧面。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虽然源于环境保护领域,但现今已覆盖到经济和社会侧面,涉及不同经济发展现状的区际平衡,代际平衡,人类活动和自然承受能力的平衡性等重要议题。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与企业的经营

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个人、 企业、 地方、国家的社会各个层次, 不同阶层的共同努力。 其中, 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在现代产业社会中企业承担着为生产生活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重要作用的同时, 在实现其职能的过程之中, 对环境、 就业等外部环境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以环境为例, 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其生产过程是一个消耗资源,同时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过程。 有资料显示,环境污染中有百分之八十来自于企业, 所以企业在开发、 设计、 制造、 物流、 销售、 回收等所有阶段对环境的负荷都应给予控制, 应当对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才能实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在《全球化案内――商务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指出, 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保护和增加人与自然资源的同时,采用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经营战略与经营活动。 这里所叙述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员工、股东及资本提供者、 供应商、社区等所有和企业利益相关联的单位和个人。

由此可见,整个社会对企业积极参与以环境问题为首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极高的期待和压力。为此企业也必须意识到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主体的企业需要对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方式给予转变。

三、对企业经营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已成为我国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同时,随着优先考虑购买环境友好型商品和服务的环保消费者的出现,从SRI(社会责任)、环保基金等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视点进行投资的绿色投资家的出现, 以及环境NPO等非营利组织的出现,这些利益相关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环境问题发挥着正面影响。同时,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也使环境商务市场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商机。 所以, 企业对环境问题的对应对企业的成长、利润和经营风险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 有必要从环境角度对企业进行相关评价。

2008年乳制品的三氯氰胺事件,2010年富士康公司员工的跳楼事件,山西问题疫苗事件等涉及企业的社会性问题此起彼伏。卫生管理、环境管理、法律约束、男女平等、职工人权保障、与社区居民的关系、对地区社会的贡献等这些企业的社会性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并已成为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企业的产品在健康、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与对应也对企业回避经营风险起到极大作用。

显然,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的今天,我们对企业的评价不仅仅是收益率、利润率、现金流量等经济指标,还应加上环境责任、社会信赖度、社会责任等不可或缺的环境及社会指标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

四、可持续发展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既往的企业评价体系主要有以股东利益为评价中心的资本价值法, 以及以利益相关者为评价中心的财务经营分析法为主, 这两者都是从经济侧面对企业进行评价。现在我们可以在其基础之上加入对企业环境要素的评价指标, 如表 2 综合进行分析与评价。

表2的评价方法在以往只对企业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之上,加上了环境性的评价指标,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向前得到了发展。

此外,为了更加准确的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总部设在荷兰的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在2008年提出的G3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 可以说是当今对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最新、最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一。

按照以上两种可持续发展指标为参考,在企业提出的环境报告书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书中进行记录,企业就可以实现以这两种报告书为媒介,对企业的环境投入与支出、对社会责任的贡献等反应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对内对外进行披露。在具体进行记录时可以按照记录内容填入销售收入、利润、排出量等货币计量或非货币计量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和必须披露的财务报表的形式一样,和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也可以实现和本企业其他会计年度的比较,使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具有了可比性。

在此应予以注意的是,对企业进行评价时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 其内容和方法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应该注意评价目的与企业评价指标的整合。 企业既不是环境保护团体也不是慈善团体, 即使在以环境保护为代表的环境性,社会贡献和社会责任为代表的社会性方面获得较高评价,而如果在以收益性、成长性为代表的经济性方面没有获得较高评价的话, 也不能称之为优秀企业。当然,要维持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 实现其经济性自然十分重要,但同时还应注意在经济、 社会、 环境三个领域上保持平衡。 所以,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是指要实现测评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在能力, 需要从经济性、环境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和测定的指标体系。

总之,以往只对企业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并不能完全对企业的综合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和测定,为此,需要导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评价指标来进行补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都是企业持续经营、业绩评价和投资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建立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据此披露和揭示其经济、 环境及社会信息, 为社会各方提供有效资料, 以保护我们脆弱的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评价指标进行研究,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更是发展循环经济, 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笑冬、陈安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之管见》,《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11期。

篇8

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不知不觉过去好几年了,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收获,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一些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可有可无,大部分体育课程内容以竞技项目为中心,体育教学过于关注技术性教学,导致大部分学生体质的下降;大多数学生讨厌体育课而喜欢课外活动;学生害怕竞争,缺乏合作精神也屡见不鲜等等,当然形成这一结果有许多外在原因,但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本身确实存在不少的弊端。

 

体育课程改革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体制环节,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这些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疑惑不清、悬而未解的问题。如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时常发生错位;学校体育课程实践内容项目化、专业化。课程改革如不敢面对这些问题,那么将难以走出困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针对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困惑不清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专家访问,找出主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困惑问题,对其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2.2研究方法2.2.1调查法

 

针对师范体育教学中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进行了专家走访调查。

 

2.2.2文献资料调研

 

根据近10年的有关课程改革的文献,为本文讨论与分析提供理论资料。

 

2.2.3逻辑分析

 

依据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运用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的思路。

 

3讨论与分析

 

3.1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首要问题又是课程目标的研究。从我国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现状来看,对课程目标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存在的主要问题:(1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中各层次目标经常发生错位现象,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特点及其与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不清楚;(2对课程目标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重视程度不同,课程目标的科学性方面的研究处于核心地位,而课程目标的人文性方面的研究却经常被忽视、被边缘化。

 

3.1.1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特点及其与各层次目标的关系

 

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各层次主要包括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目标、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目标3个层次。由于我国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理论课程研究比较晚,所以,以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代替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或以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目标代替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错位现象比较普遍。而在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课程理论研究还不深入,课程目标经常与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混为1谈或发生借位的现象也较为严重。

 

相对于目标错位来说,各层目标上移的现象更是普遍,如果不区分各层次目标的特点,无论哪_层次目标都是抽象的、宽泛的,那么,经常会导致学校体育形式化或内容选择的不确定性和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运用的随意性。对于各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经常只认识到上层次目标对下层目标的制约性联系,往往忽视下层目标对上层目标的调整、改造的关系,也会使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脱离实际,使学生失去对学校体育的兴趣。可见,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各层次目标定位不清,或发生错位及上移,或对其之间关系不明,都将会使体育教师从茫然变成随意,使学生从心理上远离学校体育,起不到目标的层层渗透的指导、规定、方向性的作用。因此,对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特点及其与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各层次目标的关系的深入分析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3.2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教材的改革

 

由于我国长期客观存在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的影响,所以,对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很多,而对教材内容研究的不多也不深入,结果常常使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过分依赖在教学中解决。我们都知道有许多问题表现于体育教学中,但往往其根源症结是在体育课程里。现阶段突出要着手研究的师范体育课程教材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体育课程教材内容分类和体育课程教材管理体制两方面。

 

3.2.1师范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分类

 

目前,师范体育课程教材内容尚没有合理的科学分类,常使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实践内容处于无为无奈的“多难”境地。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课程实践内容不能合理科学的分类是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瓶劲。

 

学校体育课程中,实践部分内容是以运动项目为中心进行的分类,其主要意义是有利于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传授竞技运动,实现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的“三基”任务,对于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来说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很难指导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面对众多课程实践部分内容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有效的取舍及创造。

 

3.2.2以增进健康为目的,以人为中心对体育教材内容进行分类

 

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活动应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而分类必须为目的服务。为了增进学生健康,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应把体育活动与健康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揉合在一起,而不是健康知识与体育活动内容的拼凑,更不是以运动项目为中心来对体育课程实践部分内容进行分类。

 

透过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人或社会的关系,可以打破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进行分类的方式,以人为中心,根据与运动时所面对的客体不同对体育课程实践部分内容分为自身操作运动、操作器械运动、群体互动运动。

 

3.3课程体制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决策权属于课程管理制度,多套方案是课程体系,前者核心内涵是指设计的实施课程的权力,后者是核心内涵旧指学科内容的选择及其组织方法。课程管理制度和课程体系合称为课程体制。

 

4结论与建议

 

4.1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中各层次目标经常发生错位,所以师范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应首先明确课程目标特点及其与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中各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

 

4.2人文性与科学性是师范体育课程目标的双重属性,重视科学性忽视人文性容易引导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偏离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轨道。

 

4.3师范体育课程教材改革以增进健康为目的对课程实践内容重新分类,推行教材“审定制”,突出教材特色。

 

参考文献:

 

篇9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价值

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似荼的开展着。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愈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在课改中小学思想品德并没有实质性的落实并贯彻。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应对这课程改革,做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并没有对品德教学措施进行改进,而是一味的遵循着形式主义。依据有关部门研究了解得知,大部分地方性小学更是打着社会主义素质化教育旗帜,走着老式应试教育。所以,以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绝大部分的学校或地区,仍是以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和生源的学习成绩作为学校重点关注对象,并没有实质性的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以重视。

对此,本着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完善小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及成果,帮助小学生树立长远正常的人生价值理念,以使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个人行为意识。本文将对当前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作出更深层次的探讨及研究。

二、什么是体验理念,为什么会在课改中作为一大亮点?

(一) 教育理念及方法落伍

首先,当前仍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教育创新性严重欠缺。即使在当前新课改的大浪潮下,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尝试探寻新的适合当代学生的教学办法,但却始终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习过程中老师占主导位置,并未让学生参与真实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其次,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并没有适应于自己的学习步骤,全无不是跟着老师的步伐,采用预习、学习、反复温习的方法。虽说适应于部分学生,但大部分学生都是顶着巨大压力在为了读书而读书,并未享受到在读书的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及乐趣,而是把学习当做了反复循环过程。而在课后,更是很少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更难以探寻能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后,小学教学硬件设施老旧、学习资源稀少,难以激起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

(二)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低

小学学生在对待思想品德课程中,其主动的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方向不端正。从而,新的教育理念,或能给予学生更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从而提升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成绩。

(三) 德育逐渐贴切日常生活

在老式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能让儿童从伴有父母的生活中脱离出来,使其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从而学习其他知识,其本质体现在知识化、学科化的层面。教材更是以品、德为基点,进而逻辑性扩散并着重严密的知识结构,其根本却脱离了儿童的实际生活。而在当前,德育已然逐渐贴切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更不能屈于政治化,而当随应潮流所向。

因此,体验理念也应运而生,它符合新课改的变革,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小学校里,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走进更贴近生活、娱乐活动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自身感知道德学习已然不再是事不关己。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使得道德教育变得更加真实,能够理解并运用,能实践并获得启发,能实质性的提升学生道德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体验并适应各种环境,能在学习过程中把其所领悟的客观知识进行加工,构建成一个仅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其成为自己的一种潜在的"财富"。

三、新课程新教材中体验理念的体现

(一)日常生活成为教材内容的基点

在新教材中,其内容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本的出发点,根据学生的生活作息为引,择取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内容并以其为主体。在每个不同的主体中,更兼具与其相对性的主体活动,从而实际意义的达到劳逸结合。让学生能在学习中得到启发,在新的启发下渴求新的学习。

(二) "体验活动"是教学方式的中心

在新教材中,运用图形的方式为该主体开展的活动、游戏以及其过程进行书面呈现,通过图画的方式,引领学生透过参与的活动学习累积知识、发展自身品格。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在学习生活中,学生通过看、听、玩,最后总结成属于自己的财富,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迈出自己人生的第一大步。

(三) "培养情感"是教育过程的纽带

透过新教材的各大主体设计,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对自身、学校、家庭乃至国家生成浓厚的情感。部分主体更是组织学生参与校外、户外活动,活动中学生自身不知觉的受到各种关怀,同时也对老师、同学及他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彼此间相互的传递,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纽带,更是培养学生自身的感情。

(四) 图文并茂、文中疑难、教学道具强化体验

通过搞笑图画和真实案例以及文段中的问题和教学卡片相互结合,既丰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经历,更能强化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进而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意识,反馈出学生自己的内心感受。配合老师的引导,使学生更情感化,让学生们都能切实体会到学习乐趣。

四、体验理念的实际教学意义

在整个体验过程中,它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们的距离,真情交织,让彼此感觉做朋友,而不再是老式学习中,老师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它让教材与学生间,产生共识,通过实际体验,降低了学生对于学习的恐惧,而不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它使学生之间,产生了情感,在体验中学会互助,学会认可并理解别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人际关系。

换言之,经过体验式学习,小学学生的道德品格不会在他们日常生活外被他们软禁起来。日常生活是展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主体,然而道德品质却是在不断地体验日常生活中累积而养成的。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体验理念"的应用让学生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基本的人生道德观、人生价值观以及让他们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正确判断力,从而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199-01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这条基本原则、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突破口。然而,我们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究竟如何?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经过多次探索和试验,我们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我们利用多媒体电脑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让学生意识到重要的问题历来都是推动数学科学前进最重要的力量,“疑问是发现之母”,创新来源于“问题的提出”,“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数学发展的源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哈尔莫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布鲁巴克)......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善于提出问题并表现出非凡的“提问”才华的人,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乐观的。

二、创设“提出问题”的情景

要使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好问题”,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会观察、分析、揭示和概括。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谐地、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正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发挥教学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

三、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

(一)课题质疑法

数学学习目标尤如指南针,为后面的学习指明方向,我们可从知识的产生、运用,以及知识的前后联系上去质疑。

例如,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课时,我们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进行质疑:“什么是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如何推导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如何构造‘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模型解应用问题?”等。

(二)因果质疑法

任何事物的原因与结果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即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我们可以从“结论”入手提出问题,也可以从“条件”入手进行质疑。

(三)联想质疑法

我们常常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在某些方面(如特征、属性、关系等)相同或相似之处,产生联想,并由此入手提出问题:这些对象在其他方面是否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为什么?

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中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时,创作直线与圆、直线与椭圆、直线与双曲线、直线与抛物线等课件,让学生边看边产生联想,并提出问题:“上述问题之间究竟有何联系?”、“直线与上述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如何利用方程组解的情况来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四)方法质疑法

当学生做完数学习题时,我们引导学生对解答方法进行质疑:“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解决哪些类型习题?”等。

(五)比较质疑法

高中数学课程中有很多仅一字之差而又联系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并且很容易混淆。我们可引导学生边比较边质疑。

例如,学生在学习棱柱时,常分不清“平行六面体”、“直四棱柱”、“正四棱柱”、“直平行六面体”等几何体,我们制作了课件,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对上述几种棱柱进行比较,并由此提出质疑:“直四棱柱是正四棱柱吗?”、“直平行六面体是正四棱柱吗?”、“上述几种棱柱之间有何联系?”。

篇11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7-2009年应用DCO概念救治了58例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其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16~68岁,平均36岁。58例均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29例骨折,其中13例多发性骨折,12例合并颅脑外伤,9例合并胸部损伤,27例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创伤严重评分ISS(injury severity score)[2]20~54分。ISS评分是将身体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是头颈部、面部、胸部、腹部、四肢、骨盆的损伤。多处创伤时,计算3个最严重创伤区的最高AIS (abbriviated injury scale)值的平方和,即为ISS总分,分值越高、创伤区域越多、死亡率越高,ISS>16分为危重伤。本组58例按创伤严重评分ISS 20~25分25例、>25分21例、≥40分11例、54分1例。

2 护理

根据此类患者病情复杂及骨科DCO概念,制定了科学、规范的护理急救程序,即ABC制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通过规范化的分工,预见性的抢救程序,在抢救患者时忙而不乱,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2.1 A护士的职责 负责呼吸系统管理。抢救过程中位于患者头部。

2.1.1 快速评估伤情 患者入急诊科,A班护士主动迎接,边问边看边检查[3],看即观察面色、表情、伤处情况等;问:受伤史、伤后时间、处理情况等;检查:①意识状态、瞳孔;②在5~10s内看、听、感觉患者有无呼吸;③监测脉搏和指端温湿度;④监测生命体征,迅速掌握有无危及生命的情况,明确处理重点,对清醒的患者予以心理安慰。

2.1.2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患者呼吸的深浅度、频率,有无呼吸困难,胸廓运动是否对称等。头偏向一侧,尽快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血块等异物。防止误吸,解除呼吸道梗阻,持续吸氧,及时吸痰,必要时使用简易呼吸器。

2.1.3 协助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止血,用无菌纱布覆盖加压包扎止血,若病情允许可将头部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2.2 B护士的职责 负责循环系统、生命体征的管理。

2.2.1 维持有效循环 护士以最快速度用静脉留置针开放2条或3条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保持室温,使用复温输液装置,使患者恢复热平衡。研究表明,加温至36~37℃液体用于静脉输液安全、可靠和舒适,尤其是已存在休克和低温的患者,输注加温的液体可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4]。作相关药物过敏试验,留取血标本查血常规、血型、备血、生化、出凝血时间、动脉血气等。

2.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连接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变化,协助医生进行除颤。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出血量、尿量以助判断伤情。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以便观察组织灌注量,作为调整输液的依据之一。

2.2.3 协助控制出血、妥善固定 外伤出血伤员每延迟抢救10min,伤员生存率下降10%[4]。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迅速处理活动性出血,创面广泛出血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或填塞后绷带加压包扎止血,较浅血管破裂出血可直接结扎止血。四肢开放性骨折大动脉损伤、皮肤撕脱伤者可现场紧急压迫止血,并用夹板妥善固定骨折肢体,抬高患肢,尽量少搬运患者。做各种检查必需搬运患者时,患肢应保持功能位,轻抬轻放,减少局部出血,减轻疼痛。

2.3 C 护士的职责 负责病情记录,对外联系,术前准备。位于急救治疗车旁。

2.3.1 病情记录 对急救护理全过程记录要完整、准确、及时,如病情变化、出血量、用药、治疗及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瞳孔及执行口头医嘱等。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给患者佩戴腕带,快速识别并核对患者。

2.3.2 尽快做好手术前的一切准备 如备皮、留置胃管、手术通知单等,对危及生命的脏器损伤保证手术及时进行。

2.3.3 后勤保障 提供药物和抢救用物,如导尿包、静脉切开包、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腹腔穿刺、胸腔穿刺、心包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血管结扎等。联系相关科室查急诊心电图、B超、X线、CT或MRI,准备氧气枕等物品,联系陪送员;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通知麻醉科准备手术。

2.3.4 负责与相应科室的联络及护送患者进入ICU病房,严重创伤患者DCO完成后应立即送入ICU处理。通知ICU病房做好准备工作,做好交接工作。经ICU治疗,在病情允许时,转回专科行确定性手术和后续治疗。

3 结果

5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2例死亡,56例治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运用DCO概念制定并应用护理急救程序,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主动性、准确性,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从82.6%提高到96%。

4 讨论

4.1 严重多发伤骨科DCO概念的应用,是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思想的重大进步,而护理急救程序的应用是保障骨科DCO概念在临床实施成功的有力措施。本组58例多发伤患者均在2min内完成伤情评估,5min内通知医生入抢救室、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管,15~20min内固定伤肢、止血、完成备血和术前准备。

4.2 应用骨科DCO概念初期采取救命措施的同时要配合医生止血、清创、固定,这就要求护士在现场能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这无疑对护士的自身素质和专科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抢救程序合理,护士分工明确,措施果断,效果明显,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王一镗.严重创伤救治的策略-损伤控制性手术[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