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研课题概念

科研课题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4 09:34: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研课题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研课题概念

篇1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课准备活动创新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充分利用好准备活动时间,对于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然而,目前中学的体育课准备部分内容普遍存在着公式化、教条化现象,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不到新课改理念下准备活动应达到的目的。为此,本文就如何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并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通过创新来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进行研究,从而剔除传统教学的病垢。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合肥市包河区第二十八中学:七年级2个班、八年级2个班、高一年级2个班,共计260人。按照自然分班的形式把七年级一班,八年级一班,高一年级一班作为新课改理念下的实验班即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其余的班级为对照班即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

(二)研究时间

2009年11月20日――2010年1月6日。

(三)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将准备活动分为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和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两种类型。笔者在教育实习期间对自己所执教的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待实验结束后发放自编问卷(共计14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等。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期刊以得到丰富的文献资料,经过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作为问卷设计与理论依据。

2.实验对比法

将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区别对比教学,实验班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安排组织准备活动的教学;对照班依旧实行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来组织。

3.问卷调查法

就新课改理念下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开展现状,以及通过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创新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等,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260份问卷,有效问卷256份,有效回收率为98%。形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教学目标过于单一,缺乏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身体得以充分的拉伸,起到身体的热身作用,但是设计的内容过于陈旧,缺少创新性,使学生产生一种惯性思维,束缚了学生自由发挥、追求新意的空间。

二、对比

(一)对照班准备活动教学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教学形式和内容固定不变,所以对照班的学生在体育课准备活动练习中,学习积极性不高,习惯于教师直接“给”的方法,一旦让他们自己做准备活动就会感觉无从下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更不高,不能很快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教学效果一般。

(二)实验教学班的学生,因为参与到了创新体育教学的模式之中,经常接受现代先进的教育科学观念的熏陶和影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在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练习中,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认真、专注、用心,练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很高,身心放松,精神上没有压力与包袱,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三、结论

(一)新课改理念下中学生对体育课创新准备活动的喜爱程度很高。传统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教条化、固定化、单一化,反映了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创新教学模式更加符合中学生的需求,更加有利于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

(二)有66%的学生认为通过新课改理念下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喜爱程度,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准备活动的设计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体育教师应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用新课改理念来指导准备活动,对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准备活动中体现新的课改理念,使准备活动为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增添双翼,进而为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议

篇2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熟悉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创设情境:某个超市在中秋节时搞食品与饮料促销活动,张晓敏买了一瓶自己喜欢喝的碳酸饮料,给妈妈买了爱吃的饼干,给爸爸买了两瓶白酒。并把超市促销活动的热闹场面用手机拍成视频播放给其他同学看,其中有酒瓶上写着酒精度42%,饼干上写着含糖量2%,饮料瓶上写着碳酸30%。针对这些百分数符号提出问题:你了解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这个符号怎么读?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这样的符号?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百分数,但毕竟认识还是初步的,没有弄清它的具体含义。如,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百分数怎样读,如何写?百分数与分数有何联系与区别?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是直接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在生活情境中通过具体事物让学生自己认识它的含义,并学会应用,从而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培养动手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通过个体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课本中学来的知识要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个体的身体与头脑得到训练。”让学生动手,可以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在学习新知前要求学生每人准备几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教学中把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剪一箭、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动,很快就概括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过程在学生动手活动中完成了,教师在探究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角色。而学生这个过程中自主获得知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动手操作就是学生能把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思维的得到进一步拓展,加深知识的理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过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的知识后,尝试着去计算教室空间的大小、测量桌子的体积;学过了“认识人民币”后,就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学了“圆的面积”后,就让学生算一算墙上挂钟的面积;学习“平均数”,请同学计算出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从而了解到课本中的例题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就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教学让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了展示的机会,同时通过其他同学的提问又让知识得到了巩固与拓展,从而体现了教育本意的回归。

四、尊重个体差异,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篇3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即教的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教育影响源。教师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来进行参与,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能力和方法来驾驭课堂,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既充满生气,又能有效的展开教学活动呢?笔者认为,课堂有效提问的设置是个突破口――提高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是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核心。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概念

课堂有效提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统率全文、有深度的提问,让学生能够积极思维,通过对多种知识问题的整合和建构,提高能力,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发展。

二、课堂有效提问现状

课堂教学提问中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问题未经设计,不假思索,简单问答。教师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没有进入思维过程。

(2)答案被教师完全控制。表面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教师提出问题后,并不让学生来回答,而是自问自答。

(4)候答时间过短。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尤其等待学习水平低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较短,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5)先点人名,后提问题。往往会造成学生惊慌的局面。

(6)不自觉地在问题前面加上“简单”二字,造成学生反感心理,不愿意作答。

(7)一个问题还未作出明确结论,又提出另一个问题。

(8)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作评价。

(9)忽视学生提问和来自学生的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解决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从两个角度加以考虑。一是学习效果。包括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和探求欲;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思维水平;通过问题的解决,知识得以丰富,技能得以提高;在问题解答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有一定开放度,利于展开讨论和交流,诱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二是教学效果。包括能及时了解学情,相机调整教学内容、环节、进程与教学方法;有效掌握预设目标的完成情况,确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教学的公平公正;大多数学生有新变化。这些是以学习过程调控、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发展变化为主要参照的,体现了提问对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促进师生交流,教学相长。

三、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教师提问

1.开讲时提问

新课伊始,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开讲时的提问有激发兴趣式,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有诱发问题式,提问的目的在于诱发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式,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求异思维,激发学生探索创新。开讲时的提问设置要注意:创设情境;面向全体;由易到难;衔接紧密;鼓励为主。

2.授课时提问

有效的提问应根据教学需要,在教材的关键之处,教材的重难点之处,貌似无疑实则蕴疑之处。有效的提问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问题能使教学更为新鲜而有趣。有效的提问要注意难度适当,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年龄不同,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不同,各类问题对他们的作用也不同。有效的提问要保证高认知水平的适当比例。合理安排低认知水平和高认知水平问题的次序。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有效的提问要能让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思考和回答不同的问题。有效的提问表述应清晰明白。问题的语法结构复杂或抽象、笼统或过于概括,对学生的理解就带来困难。问题要措辞精炼、具体明了。有效的提问要把握提问的频率。不能“满堂问”,也不能不提问。

3.结课时提问

结课是指课堂教学在结尾阶段的教学。它虽占课堂教学的比例不大,却是不容忽视的。成功的结课,要能达到“课虽结而趣无穷”的效果。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时的提问可以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有无不懂的地方;可以是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心得、学法;可以是设置悬念,拓展延伸;可以是引导学生大胆求异和创新,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二)学生提问

教师在课堂“对话”中,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探索的激发者和引领者,要把学生看成能动的探究者。教师要教,提真问题,提高水平问题。这些高水平问题包括:分析问题、比较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学生的真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保持产生新问题的热情,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提问权。课前、课中、课后都是学生提问的合理时段。课前预习是教学的开始。课前提问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避免老师反复繁琐提问,也给学生创造了“发现问题”的机会。就拿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可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从字词的音、形、义方面提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肯定会遇上些艰涩难懂的字词,可以由此提问;从句子的表达形式方面提问,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学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然后鼓励从中去提问;从文章的内容方面提问,由文章内容提的问题往往触及到课文的重、难点,甚至是文章中心,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展开教学;从课后思考题提问,课后思考题往往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由思考题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挖掘教材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篇4

二、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要追求多样化

长期以来,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一大不足是教学的单一化,有资深的体育老师戏称十年前后看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有时几乎看不出变化。这说明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都要作出一定的改变,而在这个方面,体育教师本身首先要有多样化的追求。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材以及体育教学的经验(经验的作用有时甚至要高于教材),从课程设计(宏观层面)、教学内容的设计(微观层面)等方面着手,既注重学生的运动技术的训练,也注重学生的体育训练意识、观念、经验、方法、内容训练,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基础为本,强调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必要的时候还要突出实用性、娱乐性等,以让学生高效参与到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来。笔者实践的经验是,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吸纳学生的观点,如学生的建议常常带有体育赛事的技术性,与某些电视节目的娱乐性,这些内容的采用,会让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显得十分的丰富多彩。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看,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作为教学的价值取向。笔者以为这一教学理念至今仍然需要强调。职业高中的学生具有基础较弱、学习习惯与学习意识较差的特点,在体育课堂上常常表现为纪律的不遵守者,而体育教师往往又没有做细致工作的耐心,因而职业高中体育课堂上常常显示出较为强烈的“张力”。而要化解这种张力,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实施教学。笔者的一个经验就是紧紧依靠学生、认真研究学生,只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与特点,就能够找到符合学生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不应当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由于专业选择不同,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不同专业的不同学生常常显示出不同的学习特点。这种学习特点在体育课堂上也有充分的表现,因此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在于某个具体的方法,而在于在遵循“因材施教”的课程改革理念基础上,去结合学生的特点以确定教学方法。

篇5

中图分类号:G812.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绪论

在中国已经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同时,社会也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信息科技产品和各类应用层出不穷。但是老年人却不同程度的对科技有恐惧感。据调查,大多数的老人不会使用基本的生活服务类科技设施,如使用电脑上网、用自动售票机购票、利用ATM机完成小额存储及缴费等任务。“科技恐惧症”不仅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他们因为不能独立使用科技产品而与时代产生疏离感,在这种心理下,对高科技产品“敬而远之”,日渐陷入高科技边缘化的境地。

老年人的“科技恐惧症”并不是“天生”的,他们也对网络对科技具有一定兴趣,只是各种阻力和障碍令他们望而却步。

本文在对老年人科技“恐高”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提出针对老年人的科技产品设计要素:通过改良用户体验,提高老年人对于高科技产品的接受度。

文献综述

目前大多数人机交互研究关注老年人的特定信息系统的界面或结构设计,如《基于人机交互的老年人产品设计》[9]、《基于老年人认知特征的手机界面研究设计》[5]两篇文章,都是基于老年人生理、心理老化以及认知老化现象原因,提出设计要素的,鲜有研究调查老年人的科技接受度,就是老年人接受信息技术的态度和动机。

60-75岁这部分“年轻的”老年人在整个老年人群体中还是相对比较活跃的,各方面的能力退化也比较少,是相对比较愿意接受和使用信息科技的人群。老年人涉及到科技技术的领域有:健康、独立生活和社交。科技能够提高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减轻照顾者的负担,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信息科技产品可以使老年人的社交更加方便和多样化。

在一项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NT)的研究中发现,老年人喜欢与同辈交流许多信息,如与健康相关的信息、旅游信息,与好朋友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研究发现,因特网和电子邮件等沟通手段的丰富会降低已退休老年人的孤独感。[1]

如今的高科技产品的消费群体主要针对年轻人,在设计上追求科技感,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的需求,例如智能手机的字体显示过小,功能繁多复杂,甚至有的设备菜单是英文显示,对老年用户使用高科技产品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同时也降低了老人的消费欲望。据调查老年人大多因为对高科技产品“玩不转”,就对高科技产品敬而远之了,他们更期待“傻瓜”式产品。[10]

现今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专注于科技产品的老年用户群,也有专家开始研究并呼吁专以老年人为用户群的产品出现,真正的通用设计是应当将老年用户包括其中的,让其不再被边缘化。用户体验也是现今科技产品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点,通过对老年用户使用科技产品体验的改善,也能帮助其卸下心防,提高对科技产品的接受度。

老年人“科技恐高症”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出现了生理和心理的老化现象,年龄和文化程度以及产品的易用性,都会影响到老年用户的科技接受度。什么是科技接受度?这个词广泛的被当作一个专业词汇是在Davis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之后(Davis,1986)。Davis提出,人们在为使用一种新的科技产品做出努力之前,就会形成对使用这种科技的一种态度(Attitude)和意图(Intention)。[1]这种态度和意图会直接导致用户对这种科技产品的使用行为。而影响老年人科技接受度的因素主要有年龄(老化)因素、文化程度、是否能及时获得帮助等原因。[1]

老年人的老化包括:生理老化和认知老化两个方面。

生理老化

人到老年,身体各部分开始发生变化,比如形态的老化,包括皮肤、身材、体态都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老化。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语言能力、行动力都日益出现弱化问题。老年人的感觉相对年轻人来说比较迟钝,皮肤的触感和温度感也较弱。行动力的减弱,也影响到他们不能进行太过复杂和快速的操作活动。

认知老化

认知老化包括,感知能力、记忆力、注意力、学习能力、智力、决策力的老化。老年人是近事容易遗忘,远事记忆较好;速记、强记困难,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比较强。任何新产品对于老年人来说的学习成本都比年轻人高出非常多,他们可能显得“恋旧”而且排斥新鲜的东西。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于熟识的产品较有安全感和掌控力,此外更具包容性的容错设计也会让他们感觉更容易使用。

老年用户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老针对老年用户的科技产品的设计要遵循老年人特点,避免需要过多记忆的内容,力求操作简单化,尽力降低操作复杂度,要对错误操作有一定的包容性,并且尽量贴近他们熟识的产品会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接受度。

文化程度对科技接受度的影响

文化程度也对科技接受度有很大影响,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据统计,在200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达到47.54%。在15岁以上的文盲和半文盲中,58.8l%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老年人口中,小学程度的人占36.82%,初中程度的人占9.46%,高中程度的人占4.12%,大学以上程度的人仅占2.05%(如图1)。

例如老教授会为了防止自己患老年痴呆症而每天坚持背诵英语文章;80岁高龄的大学教师坚持让自己的子女为自己购置新的电脑,每天去老干部培训班学习上网浏览新闻、收发邮件等在他们看来很“时髦”的东西。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学习需求比较高,他们的学习成本相对比较低,也能从学习掌握的过程中获得快乐,那么在这样的群体里来看,高新产品的科技接受度是比较高的,互联网的普及度也很客观。

3、学习中是否能及时获得帮助

另外还有子女的陪伴,他们是否花时间有耐心得帮助老年人掌握新产品也是十分有影响的。“空巢老人”的普遍使老年人在购买科技产品之后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必须独立地使用产品,这也是影响老年人掌握和学习科技产品的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影响老年人科技接受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和认知老化因素(年龄因素)、文化程度因素、是否及时获得帮助。那么在用户体验设计中,合理的考虑老年用户群的老化现象,让界面设计更加友好且辨识度高,需要思考和记忆内容少进而降低学习成本,以此来更好的提高老年用户的科技接受度。

如何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使老年人对科技产品放下心防

产品外观、操作尺寸、操作方式

针对老年人生理老化问题,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需要以老年人为目标用户,研究他们的掌握尺寸,操作范围等数据,从人因工程学的角度出发,使产品外形最大程度的适合老年用户使用。

提供多样的输入设备有助于老年人应对各方面机能衰退的现象。研究发现,触摸操作、语音识别等也可以减少与年龄相关的问题。 [1]老年人体质下降,而且老年人的肢体控制机能也在不断下降,还有会出现四只抖的现象,在操作产品时,手指定位有时会出现偏差;有些老年人感知和记忆能力衰退等,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轻松的操作姿势和动作,考虑操作的轻便性,降低物理负荷。产品外观不宜过于复杂,操作方式要尽量采用老年人易于掌握的方式,尤其是输入方式,尽可能的采用触摸、语音输入等易于掌握的方法。

流程简单,学习成本低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认知老化问题日益严重,“Don’t make me think”——“别让我思考”是对老年人来说最好的一种用户体验。别让用户思考,尽量使用用户熟悉的语言和情景以及操作模式会降低老年用户的学习成本。当用户在面对一个界面时,每个问号都会加重他们的认知负担,把注意力从要完成的任务上拉开。这种干扰也许很轻微,但他们会积累起来让人抓狂。

避免呈现小尺寸的目标可以有效的帮助老年人认知。对于小的目标,老年人要付出更多的学习成本和认知负荷。行动力的减弱会影响老年人使用鼠标点击和拖拽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学习使用平板电脑的效率高于台式电脑的原因之一。

如图2,易百年老年手机运用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一级菜单样式展示功能,使用大字体和高对比度有利于老年人使用信息设备,而且设计者也应该避免炫光和亮度的迅速变化。温和的过场动画,简单的不操作步骤,有利于老年用户掌握操作过程。图标的设计应从老年人的生活经验入手,更利于老年用户了解和识记功能。

友好的用户体验和错误包容性,每项操作都有适当的反馈

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反馈和提示,可以提高他们进行视觉搜索任务完成的成功率。例如有些社区给老年人发放的急救铃产品,按下去时应有必要的灯光或者声音反馈,这样使用者才会知道是否成功发出求救信号。电子产品的交互设计中操作提示和反馈也非常重要,可以引导老年用户进行正确操作,并且同时有效的防止出错,在操作完成后及时的给出友善的反馈。如图3对鼓励用户操作的按钮进行了高亮区别处理,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引导方式。

图3 操作提示图4 操作反馈

在老年用户进行每一项操作时,最好都能做出相应的反馈,他们需要适时的反馈来提高安全感,这种反馈可能包括颜色的改变、声音提示等。当他们需要做出决策类操作的时候,则需要给他们一次决策的必要提示,帮助他们尽量减少错误操作的可能性。

良好的错误操作包容性,也可以更好的提高老年人使用科技设备的信心和持续度。错误包容性包括强制性避免错误和引导性避免错误两种。所谓强制性避免,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用户可能出错的情况,使可能出现错误的情况下用户无法进行操作,如图5所示,微信在没有输入内容时,发送按钮是置灰的。另外一种是引导性避免出错,即使在用户进行了错误的操作后,也可以及时进行提示和修改,不会造成致命的损失。

图5 强制性避免错误

尽量用更简略直接的步骤实现功能

“尽量做到让一切都不言而喻。”尽量让每一个页面都不言而喻,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用户只要看它一眼就能知道是什么内容,如何使用它。不过有时候在进行一些崭新的开拓性的比较复杂的页面时,或者对于新手老年用户来讲,可能需要做到“自我解释”(self-explanatory),在一个自我解释的页面中,用户需要花一点点的时间去理解——但只需要一点点时间,页面元素的外观,精心选择的名哼,页面布局以及销量仔细斟酌过的文字,它们综合在一起将创造出一种接近瞬间识别的效果。

多采用形象化的视觉设计,对于文化程度造成的科技接受度影响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弥补。用户可以根据日常生产生活的经验,快速判断出界面图标的用途。拟物化视觉设计,可能更适合老年人科技产品的界面设计。这种引导性的设计也能帮助用户在选择任务时不要出现歧义。

让页面不言而喻,就是通过其他精心的设计,让重点目标更加突出,让使用者一下就能找到他需要的功能,对老年用户来说更是重中之重了。

另外,简单的层级对于老年用户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每项任务的操作页面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最好让用户一步达成目的,也适用于老年用户一些紧急操作的功能实现。例如传统的手机短信流程如下图:

图6手机短信流程

该任务流分了四部进行,层级较深,对于老年用户来说,记忆和操作都有一定的难度,出错率也会比较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可提出另外一种层级构思,如下图:

图7 短信流程改进示意图

结合老年人的特征和信息架构的原则,减少了发短信的层级深度。将最初创建时选择短信类型的步骤,直接放在新建短信界面。那么用户在想发短信的时候,直接就可进入编辑界面,省去了前面选择的思考时间和学习成本。界面上可将用户需要的信息全部罗列出来,老年用户一般发文字信息最多,那么文字输入这项任务就应该最为突出。将这项任务必要的内容,包括收件人手机号、取消和发送按钮等也作出颜色、形状的突出,让用户任务流程完整。示意效果图如下:

图8 短信界面改进图

结论

总的来说,在老龄化社会日益加重的今天,60-75岁这个“年轻的”老年群体已经成为科技产品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面对越发年轻化的设计,已经让出现生理和认知老化的他们对科技产品建起了心防,学习成本的提高,操作安全感的缺失使得大部分科技产品并没有做到真正的通用设计。

在产品和用户体验设计方面对于老年用户来说,直接操控方式如触摸屏和手写识别以及语音识别等对浏览和搜索都有非常大的帮助。老年用户在学习使用触摸手写设备比鼠标键盘操作时效率高很多。使用关键字搜索时,触摸屏和手写识别的完成时间少于语音控制和语音输入,也少于使用键盘和鼠标,而且这种操作的出错率也相对较低。

友好的用户体验,精心合理设计的界面,适时贴心的使用反馈,完善的向导系统,适合老年人操作的产品尺寸等都是提高老年人科技接受度的一些重要步骤,把老年人这个用户群体纳入到高科技产品设计的目标用户之中。重视老年用户对科技产品的接受度已经成为关爱老年人不可或缺的一个课题,需要更多的“傻瓜式”高科技产品进入市场,引导老年人使用科技,使用互联网,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方便和多彩。在不久的将来,用户体验一定会帮助老年人不再被科技边缘化。

参考文献

[1] 董建明,傅利民,饶培伦,&Salvendy,G.人机交互: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Steve Krug著.De dream译.人机交互:Don’t make me think(原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白纲.老年人的科技恐惧症.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4]康锦文.老年人科技恐高症.今日科苑Modern Science.2009年13期

[5]基于老年人认知特征的手机界面研究设计.曹丽丽.西北大学

[6]河北经济日报.老人患上“科技恐高症”,专家:老人需科技关怀.Retrieved Mar.14,2010,from.cn/jk/lr/news/2007/09-27/1037629.shtml

[7] Ajzen,I. The Theory of Planned 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2),179-211. (1991)

篇6

一、以往国内外对交往的概念阐释

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化形式和动态表现。交往问题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流派都把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比如,狄尔泰的生命哲学、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以及科学哲学等都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的详细讨论。

教育家、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也曾指出:“人所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他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交往”( 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常被人们从不同角度的术语表达,例如,“沟通”、“交通”、“通讯”、“传播”、“交际”、“交流”等等。“交往”这个概念最宽泛的涵义是指实物、信息或意义的传递和共享。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指实物、信息或意义的异地传输、移动或转达;其次,是指资源、信息或意义的分享或共享,communication这个词本身就是从拉丁文communis(分享)一词派生出来的。

祝大征(1994)等人认为交往指现实的个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往来,是人们之间的物质、能量、能力的交换和活动、关系、信息的交换。人们日常生活中表示交互作用的交谈、交际、交易、交流、交换、交融、交手、交兵、交锋,是交往某一侧面的表现。

陈旭远(1998)认为可以将交往的概念从三个角度加以界定:

第一种交往是狭义的,即信息科学和传播学的。这种理论把交往作为一种单一的对象,研究交往的图式、交往的系统管道及交往的技术手段等问题

第二种交往是广义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交往不是把交往看作单一的研究对象,而是把交往放到社会、文化和历史大背景中,研究交往与社会系统方面的关系;着重分析交往的社会文化内涵。这种交往理论侧重于交往的社会本质,交往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根源,交往的工具性和中介性结构,以及交往的社会功能和效益。

第三种是哲学意义上的交往理论,它承认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中介,更强调交往与人和社会的内在统一性,认为交往本身即人的生存方式,它涵盖了人的历史、文化、生活的一切领域,人类交往的范围和界限,也就是其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范围和界限。

车文博(2001)在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中认为,交往亦称沟通,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

徐湘荷(2002)认为,所谓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借助于言语或非言语手段而实现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它既包括人与人之间信息的沟通和物质产品的交换,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情感联系。

张惠芳认为,现代体育教学中的交往是指教学活动参与者或交往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之间的语言(包括体态、语言)为中介的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往来或沟通以及情感交流和达成认同一致的相互理解。课堂教学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过程,也是教师促进学生形成特定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在人与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综上所述,交往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具有极大的交叉性。

二、同伴的概念界定

所谓同伴(peer)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同伴是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学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机制。刘豪兴等认为:同伴指的是“处于某一年龄阶段或年龄组的人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也有学者认为同伴指的是“特定的儿童和他与之进行互动的特殊群体的一个连续。”本研究同伴指的是在自然教学班中的同学。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尝试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体育课堂中的同伴交往是体育课堂中发生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借助于语言或非语言方式而实现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召利,90年代交往理论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J].1999(10)68-70

[2]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

[3]万光侠,交往的哲学审视.[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3

[4]祝大征等,论交往价值.[J].人文杂志1994(2),19

[5]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1998(5),86

[6]车文博等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54

[7]徐湘荷,同伴交往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J].江西教育科研,2002(10),12

[8]张惠芳,体育教学交往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3),65

[9]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194-202

篇7

化学是高中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其作用在于发展学生的文理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在实施化学知识和技术教学的同时,更应注重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那么,新课改后如何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实效呢?

一、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归还给学生,因此,要增强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为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激励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内在的认知需要是青少年心智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针对高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用学生感兴趣的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化学课堂教学成学生乐学、好学天地,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增强课堂的教学实效。生活处处充满乐趣,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物质的检验也有理论依据,但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的东西直接告知学生,他们会觉得没趣,而且也不易理解,这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先回顾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以及鉴别浓硫酸与浓盐酸性质的方法,让学生以他们熟悉的检验与鉴别的方式,找出鉴别物质的依据,从而总结归纳出检验与鉴别物质的依据,这样有利于学生找到方法诀窍。然后出示实物让学生鉴别,并对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评价,当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之后就会对所学知识充满了求知欲望,教师可能因势利导抛出相应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物质检验,学生兴趣被激发起来了,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得到了收获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增强了。

二、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增强化学教学实效性

在化学新课改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大重头戏,为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在实验教学在下功夫。

(一)借助多媒体,增强化学教学实效。现在多媒体设备已经走入高中课堂,化学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教学设备和手段,将课程中一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或现实环境下难以完成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实效。

(二)搞好实验设计,增强实验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觉投入到化学实验课堂中来,获得新知识。由于种种原因,课程教材上的一些演示实验往往现象不明显或缺少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进行实验设计,着眼于课程教材内容,把实验设计成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形象生动的演示结果,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认识冲动,把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到实验内容上来,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新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化学实验课的实效性。

三、优化化学作业题布置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更是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手段。高中化学新课改要求实现两大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注意作业的生生互动。在作业设计上,要注意留给学生的交流沟通空间。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探究类的作业,这类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不断修正来完善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超出个人思维的新知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这样的作业,对于培养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大有裨益,对于学生今后的能力的提高也大有帮助的。

(二)以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注意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与生活、生产、环保的内在联系,着眼教学目标设计出贴近生活、富有创意、形式新颖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三)整合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知识整合性作业主要是在学完一章或者一单元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对本单元所涉及的知识进行连贯性整理。在完成阶段性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提出对知识的疑问和困惑,理清阶梯策略,归纳知识要点,并紧扣这样内容设计相应的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达成解疑、解惑、总结提高,获得新知的目的。

(四)以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借助具有“多种解法”或“多种信息”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经多方面、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思考问题的作业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推陈出新、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这一过程中训练演绎、归纳、比较、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取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艰巨有任务,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更新观念,敢于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善于开动脑筋,付诸实际行动,勇于放下架子,走近学生,以一颗充满爱、富有激情的师者之心,激发自己潜在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热情,盘活课堂内在的生命力。这样,高中化学教学实效的获得,才会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参考文献:

篇8

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不知不觉过去好几年了,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收获,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一些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可有可无,大部分体育课程内容以竞技项目为中心,体育教学过于关注技术性教学,导致大部分学生体质的下降;大多数学生讨厌体育课而喜欢课外活动;学生害怕竞争,缺乏合作精神也屡见不鲜等等,当然形成这一结果有许多外在原因,但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本身确实存在不少的弊端。

 

体育课程改革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体制环节,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这些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疑惑不清、悬而未解的问题。如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时常发生错位;学校体育课程实践内容项目化、专业化。课程改革如不敢面对这些问题,那么将难以走出困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针对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困惑不清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专家访问,找出主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困惑问题,对其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2.2研究方法2.2.1调查法

 

针对师范体育教学中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进行了专家走访调查。

 

2.2.2文献资料调研

 

根据近10年的有关课程改革的文献,为本文讨论与分析提供理论资料。

 

2.2.3逻辑分析

 

依据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运用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的思路。

 

3讨论与分析

 

3.1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首要问题又是课程目标的研究。从我国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现状来看,对课程目标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存在的主要问题:(1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中各层次目标经常发生错位现象,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特点及其与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不清楚;(2对课程目标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重视程度不同,课程目标的科学性方面的研究处于核心地位,而课程目标的人文性方面的研究却经常被忽视、被边缘化。

 

3.1.1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特点及其与各层次目标的关系

 

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各层次主要包括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目标、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目标3个层次。由于我国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理论课程研究比较晚,所以,以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代替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或以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目标代替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错位现象比较普遍。而在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课程理论研究还不深入,课程目标经常与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混为1谈或发生借位的现象也较为严重。

 

相对于目标错位来说,各层目标上移的现象更是普遍,如果不区分各层次目标的特点,无论哪_层次目标都是抽象的、宽泛的,那么,经常会导致学校体育形式化或内容选择的不确定性和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运用的随意性。对于各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经常只认识到上层次目标对下层目标的制约性联系,往往忽视下层目标对上层目标的调整、改造的关系,也会使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脱离实际,使学生失去对学校体育的兴趣。可见,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各层次目标定位不清,或发生错位及上移,或对其之间关系不明,都将会使体育教师从茫然变成随意,使学生从心理上远离学校体育,起不到目标的层层渗透的指导、规定、方向性的作用。因此,对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特点及其与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各层次目标的关系的深入分析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3.2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教材的改革

 

由于我国长期客观存在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的影响,所以,对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很多,而对教材内容研究的不多也不深入,结果常常使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过分依赖在教学中解决。我们都知道有许多问题表现于体育教学中,但往往其根源症结是在体育课程里。现阶段突出要着手研究的师范体育课程教材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体育课程教材内容分类和体育课程教材管理体制两方面。

 

3.2.1师范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分类

 

目前,师范体育课程教材内容尚没有合理的科学分类,常使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实践内容处于无为无奈的“多难”境地。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课程实践内容不能合理科学的分类是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瓶劲。

 

学校体育课程中,实践部分内容是以运动项目为中心进行的分类,其主要意义是有利于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传授竞技运动,实现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的“三基”任务,对于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来说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很难指导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面对众多课程实践部分内容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有效的取舍及创造。

 

3.2.2以增进健康为目的,以人为中心对体育教材内容进行分类

 

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活动应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而分类必须为目的服务。为了增进学生健康,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应把体育活动与健康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揉合在一起,而不是健康知识与体育活动内容的拼凑,更不是以运动项目为中心来对体育课程实践部分内容进行分类。

 

透过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人或社会的关系,可以打破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进行分类的方式,以人为中心,根据与运动时所面对的客体不同对体育课程实践部分内容分为自身操作运动、操作器械运动、群体互动运动。

 

3.3课程体制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决策权属于课程管理制度,多套方案是课程体系,前者核心内涵是指设计的实施课程的权力,后者是核心内涵旧指学科内容的选择及其组织方法。课程管理制度和课程体系合称为课程体制。

 

4结论与建议

 

4.1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中各层次目标经常发生错位,所以师范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应首先明确课程目标特点及其与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中各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

 

4.2人文性与科学性是师范体育课程目标的双重属性,重视科学性忽视人文性容易引导五年制师范学校体育偏离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轨道。

 

4.3师范体育课程教材改革以增进健康为目的对课程实践内容重新分类,推行教材“审定制”,突出教材特色。

 

参考文献:

 

篇9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价值

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似荼的开展着。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愈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在课改中小学思想品德并没有实质性的落实并贯彻。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应对这课程改革,做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并没有对品德教学措施进行改进,而是一味的遵循着形式主义。依据有关部门研究了解得知,大部分地方性小学更是打着社会主义素质化教育旗帜,走着老式应试教育。所以,以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绝大部分的学校或地区,仍是以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和生源的学习成绩作为学校重点关注对象,并没有实质性的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以重视。

对此,本着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完善小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及成果,帮助小学生树立长远正常的人生价值理念,以使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个人行为意识。本文将对当前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作出更深层次的探讨及研究。

二、什么是体验理念,为什么会在课改中作为一大亮点?

(一) 教育理念及方法落伍

首先,当前仍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教育创新性严重欠缺。即使在当前新课改的大浪潮下,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尝试探寻新的适合当代学生的教学办法,但却始终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习过程中老师占主导位置,并未让学生参与真实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其次,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并没有适应于自己的学习步骤,全无不是跟着老师的步伐,采用预习、学习、反复温习的方法。虽说适应于部分学生,但大部分学生都是顶着巨大压力在为了读书而读书,并未享受到在读书的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及乐趣,而是把学习当做了反复循环过程。而在课后,更是很少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更难以探寻能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后,小学教学硬件设施老旧、学习资源稀少,难以激起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

(二)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低

小学学生在对待思想品德课程中,其主动的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方向不端正。从而,新的教育理念,或能给予学生更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从而提升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成绩。

(三) 德育逐渐贴切日常生活

在老式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能让儿童从伴有父母的生活中脱离出来,使其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从而学习其他知识,其本质体现在知识化、学科化的层面。教材更是以品、德为基点,进而逻辑性扩散并着重严密的知识结构,其根本却脱离了儿童的实际生活。而在当前,德育已然逐渐贴切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更不能屈于政治化,而当随应潮流所向。

因此,体验理念也应运而生,它符合新课改的变革,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小学校里,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走进更贴近生活、娱乐活动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自身感知道德学习已然不再是事不关己。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使得道德教育变得更加真实,能够理解并运用,能实践并获得启发,能实质性的提升学生道德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体验并适应各种环境,能在学习过程中把其所领悟的客观知识进行加工,构建成一个仅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其成为自己的一种潜在的"财富"。

三、新课程新教材中体验理念的体现

(一)日常生活成为教材内容的基点

在新教材中,其内容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本的出发点,根据学生的生活作息为引,择取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内容并以其为主体。在每个不同的主体中,更兼具与其相对性的主体活动,从而实际意义的达到劳逸结合。让学生能在学习中得到启发,在新的启发下渴求新的学习。

(二) "体验活动"是教学方式的中心

在新教材中,运用图形的方式为该主体开展的活动、游戏以及其过程进行书面呈现,通过图画的方式,引领学生透过参与的活动学习累积知识、发展自身品格。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在学习生活中,学生通过看、听、玩,最后总结成属于自己的财富,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迈出自己人生的第一大步。

(三) "培养情感"是教育过程的纽带

透过新教材的各大主体设计,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对自身、学校、家庭乃至国家生成浓厚的情感。部分主体更是组织学生参与校外、户外活动,活动中学生自身不知觉的受到各种关怀,同时也对老师、同学及他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彼此间相互的传递,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纽带,更是培养学生自身的感情。

(四) 图文并茂、文中疑难、教学道具强化体验

通过搞笑图画和真实案例以及文段中的问题和教学卡片相互结合,既丰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经历,更能强化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进而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意识,反馈出学生自己的内心感受。配合老师的引导,使学生更情感化,让学生们都能切实体会到学习乐趣。

四、体验理念的实际教学意义

在整个体验过程中,它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们的距离,真情交织,让彼此感觉做朋友,而不再是老式学习中,老师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它让教材与学生间,产生共识,通过实际体验,降低了学生对于学习的恐惧,而不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它使学生之间,产生了情感,在体验中学会互助,学会认可并理解别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人际关系。

换言之,经过体验式学习,小学学生的道德品格不会在他们日常生活外被他们软禁起来。日常生活是展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主体,然而道德品质却是在不断地体验日常生活中累积而养成的。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体验理念"的应用让学生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基本的人生道德观、人生价值观以及让他们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正确判断力,从而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199-01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这条基本原则、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突破口。然而,我们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究竟如何?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经过多次探索和试验,我们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我们利用多媒体电脑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让学生意识到重要的问题历来都是推动数学科学前进最重要的力量,“疑问是发现之母”,创新来源于“问题的提出”,“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数学发展的源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哈尔莫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布鲁巴克)......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善于提出问题并表现出非凡的“提问”才华的人,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乐观的。

二、创设“提出问题”的情景

要使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好问题”,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会观察、分析、揭示和概括。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谐地、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正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发挥教学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

三、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

(一)课题质疑法

数学学习目标尤如指南针,为后面的学习指明方向,我们可从知识的产生、运用,以及知识的前后联系上去质疑。

例如,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课时,我们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进行质疑:“什么是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如何推导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如何构造‘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模型解应用问题?”等。

(二)因果质疑法

任何事物的原因与结果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即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我们可以从“结论”入手提出问题,也可以从“条件”入手进行质疑。

(三)联想质疑法

我们常常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在某些方面(如特征、属性、关系等)相同或相似之处,产生联想,并由此入手提出问题:这些对象在其他方面是否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为什么?

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中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时,创作直线与圆、直线与椭圆、直线与双曲线、直线与抛物线等课件,让学生边看边产生联想,并提出问题:“上述问题之间究竟有何联系?”、“直线与上述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如何利用方程组解的情况来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四)方法质疑法

当学生做完数学习题时,我们引导学生对解答方法进行质疑:“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解决哪些类型习题?”等。

(五)比较质疑法

高中数学课程中有很多仅一字之差而又联系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并且很容易混淆。我们可引导学生边比较边质疑。

例如,学生在学习棱柱时,常分不清“平行六面体”、“直四棱柱”、“正四棱柱”、“直平行六面体”等几何体,我们制作了课件,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对上述几种棱柱进行比较,并由此提出质疑:“直四棱柱是正四棱柱吗?”、“直平行六面体是正四棱柱吗?”、“上述几种棱柱之间有何联系?”。

篇11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02-02

自我概念是自我系统研究的重要主题,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是个体对自我所有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具有评价性且可以与他人区别开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悦纳、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高,也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具备合理的文化结构、专业水平,还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适应和自我概念的完善能力。鉴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护理专业学生自我概念的提高与完善,于2010-2011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对本人任教的09护理本科2个班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对2个班的学生自我概念差异以及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组研究对象104名,均为我院在读09护理本科专业大三学生。所有被试对象对参与该项研究均知情并同意。随机将护理本科1班学生50名作为观察组,护理本科2班级学生54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7人例,女43例,年龄20~23岁;城市户籍学生29例,农村户籍学生21例;广东地区学生35例,外省地区学生15例。对照组男9例,女45例,年龄20~24岁;城市户籍学生26例,农村户籍学生28例;广东地区学生31例,外省地区学生23例。两组学生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手段为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观察组采用角色转换体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主要内容包括:①赋予新的角色。即"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师生角色互换,教师即是老师也是学生,学生即是学生也是老师"。 ②过程体验。让学生由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由体验听课经历转变为体验备课经历,由体验老师的理论授课转变为以"教师激疑""学生求疑、答疑"或者将教师看做学生,进行"激疑"为主要特点的课堂互动教学。整个教学模式的实施分四个步骤完成:①老师首先讲解基本的教学规范。②老师对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各个缓节,如检索资料、领会教材、资料综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案的书写、课件制作、课堂互动、授课时间的掌握、作业布置、教材以外需要阅读的参考书的引荐、教学姿态、语言表达等,并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动手备课做讲课准备。③准备工作完善后,让学生上讲台讲课。讲课过程中的不完善之处,教师及时补充。④分享参与本次教学活动的体会,撰写教学反思。为配合本次教学改革,2班所选课程均为《护理管理学》和《社区护理学》,两门课程的课时均等,共计72学时。

1.2.2 自我概念测评工具及评分标准:2个班级护理专业学生的自我概念的测评前后测评部次,测评时间为大三第一学期开学上课的第一天和第一学期期末。测评采用的工具为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简称TSCS)进行施测。该量表由美国田纳西州心理学家H.Fitts于1965年编制、台湾林邦杰在1978年修订的第三版,共70个题目,包含自我概念的两个维度和综合状况共十个因子,即结构维度:自我认同(ID)、自我满意(SA)、自我行动(B);内容维度:生理自我(PH) 道德伦理自我(MP)、心理自我(PER)、家庭自我(FA)、社会自我(SO);综合状况:自我总分(SUM)和自我批评(SC)。前九个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而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消极。最后统计指标为各维度总分及各因子得分。

1.2.3 测评方法:将自我概念量表各页装订成册,由参与该项研究且经过专业培训的的相关人员,深入被试班级,统一指导语,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两组学生进行无记名(有编号)自我概念测评,排除认为的暗示和诱导因素,测评问卷当场收回。本次研究发放问卷104分,收回问卷数等同,问卷有效率100%。

1.2.4 统计学处理:前后两次测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以α=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实施不同教学模式前自我概念测评各维度及各因子得分比较附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