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程技术风险

工程技术风险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4 09:34: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程技术风险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程技术风险

篇1

关键词:

桥梁工程;技术风险;风险分析;桥梁管理

风险是指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或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对项目目标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认为风险只是偏离我们预计的可能性,所以有好的和坏的两方面影响。因此,任何事情都有风险,且我们并不能完全保证风险会往好的方向发展,而风险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过程,综合、合理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实现目标的过程。它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已应用现代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风险管理技术也取得很大突破,然而,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不断增高,以及现代人的强烈功利心理,很大海内外工程项目(尤其是各种大型工程)经常出现多种问题,如工期延误,费用超支等,导致项目的风险性急速升高。一般情况下,大型的工程项目的建设耗资巨大,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而且工作周期较长。如某特大型桥梁工程耗费了上万专业人员的五年时光才建造完成,五年的时间里任何时刻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风险,若技术人员在设计工程时出现丁点失误,或施工的决策方向不正确等将直接导致工程的无法正常进行,可能施工过程中出现发生地震,沙尘暴,台风等自然危害,也将致使工期延误,工程不能按时完成,或工程建设直接在自然灾害中被销毁。总上所述,将特大型桥梁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分成六个类型:技术风险、进度风险、投资风险、自然风险、质量风险与社会风险。根据多位学者对各种风险的研究,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在于技术方面的问题,没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将直接导致项目工程的失败,因此,本文就桥梁技术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其管理流程。

1风险识别

根据多位学者研究结果可知,在一级风险中最重要的为技术风险,其次以质量风险及进度风险为主,再次为投资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1)技术水平可直接决定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的成败,它是最关键的风险。也极大影响其他方面的风险;(2)技术人员会根据工程难度、工程投资及参与人员预算出工期,若进度过慢会导致工期延误,进度风险的识别需要对时间具有准确性,常受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影响;(3)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水平,因此,质量风险取决于技术风险的管理。工程项目技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对风险的识别,对风险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就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由于特大型桥梁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工期、技术都会产生各种风险,所识别风险越多,就可以针对各种风险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风险的程度,而且技术人员还可在项目的建设的过程中寻找发展的规律,则可识别的风险数会随工程建设的进度增多,对可识别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项目建设成功的概率。

2特大型桥梁工程技术风险分析

2.1技术风险的产生

在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研究后,由于其没有经过广泛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确定所有实际情况都与试验情况一样,可能导致工程中出现不良后果,这就是技术上的不确定性所形成的技术风险,不仅体现新技术、新方法上,较成熟的工艺在某些及其恶劣的条件下也会形成这种技术风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影响项目能否成功的技术风险称为关键技术风险;在以往的工程建设中出现过,采取有效措施可避免,但由于处理失误,导致严重后果的技术风险称为重大技术风险;工程管理主要是针对一般技术风险,是指可以通过有效管理和控制能完全消除的技术风险。

2.2技术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1)根据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将项目过程细化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工序;(2)在各个细化环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社会、环境因素找出可能产生的技术风险;(3)以关键技术风险为主,其他技术风险为辅,各部门根据本部门风险的情况开展研究讨论,结合工程进度情况,进行分阶段管理。

3特大型桥梁工程技术风险管理

在我国,承包人负责所有的技术风险管理工作,而一般情况下承包人用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时间、精力以及经费都有限制,以承包人意识为主的风险识别及其相应措施都不够全面,导致工程风险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较低。根据特大型桥梁技术风险管理的流程及其工程的复杂性考虑,首先必须对技术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关键技术风险的管理应交给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指挥部管理,以其高水平专业知识对关键技术进行早期分析和研究,提早预见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为研究相对措施提供足够的时间,而承包人的业主组织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积极学习社会上成功的先进先例模式方法,对于提高技术风险管理的质量有着极大促进作用。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关键技术的高水平,南塔深水基础施工技术就完全体现了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另一个桥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钢塔加工制造技术,对风险分析采取传统的定性分析和新式的定量分析,降低了工程建设在技术上的风险,能够保证桥梁工程建设在短工期内完成的高质量,这些成功的工程案例都依赖于科学的技术风险管理。下文就南塔深水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

3.1技术难点、技术风险分析

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工程中多方面存在技术风险,如钢套箱的浮运方式,在浮运过程进行如何准确定位,以及钢套箱系统会受到水力,流速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2委托有关科研、设计单位进行结构验算及模型试验

我国在大型工程包括特大型桥梁工程上进行系统性的风险分析比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国家相关部门邀请了海内外6家特大型施工企业参加模型试验以及施工方案的征集活动。其模型试验的内容为:对钢套箱体系进行分析研究,验算出其各种工程状况下的受力情况,并在各种工程状况下进行试验。指挥部将6家特大型施工企业提出的6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出了3个相对更加合理的备选方案,经过模拟试验,将桩基施工平台的方案定为最佳方案。

4结论

虽然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在某些科学技术方面也走着世界前端,但我国的现代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技术都落后于许多国家,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风险的认识度低,工程管理部门风险意识比较薄弱,同样不能预见可能发生的风险,施工单位只注重施工进度,单纯按照工程建设的设计进行施工,即使产生风险意识,也不懂变通,极少会反馈给技术部门;(2)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组织结构;(3)我国工程管理模式仍沿用传统的定性管理,需要向量化管理方向发展;(4)工程风险管理技术人才匾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工程风险管理的需求。而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特大型桥梁工程更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和管理,本文对其技术风险管理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国家建设特大型桥梁工程的风险分析提供了有效理论方式。

参考文献

[1]赵静.特大型桥梁工程技术风险分析与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6):174-175.

[2]王博.基于风险分析的桥梁设计优化[D].长安大学,2016.

[3]冷兆华,林航飞.公路投资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J].上海公路,2004(1):53-56.

[4]刘太明.特大型桥梁大模板体系施工安全控制要点[J].重庆建筑,2011(11):35-36.

[5]王超,冯斌.南京长江三桥南塔钢套箱受水流力作用的试验研究[J].世界桥梁,2004(1):38-40.

[6]姚小元,成宇海.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塔钢套箱首节段下水技术[J].桥梁建设,2006(6):54-57.

篇2

主要做法

加强“一个推进”(推进全员责任落实);开展“三个深化”(深化专项整治、深化监督检查和深化隐患排查与治理);实施“三项严控”(严控设计风险、严控“四新”风险、和严控环境风险),推进全员责任落实,深化现场风险防控,全力确保健康安全环保稳定态势。

1加强“一个推进”

1.1推进全员责任落实

完善责任体系。按照“统一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系统分级管理、业务分类指导、全员确认执行”的原则,完善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核心、覆盖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切实推动“管工作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的落实。

完善岗位描述。按照“以岗定责、以责定权”的原则,完善岗位描述,逐级明确领导岗位、管理岗位、操作岗位的健康安全环保责任,根据责任明确岗位工作任务,宣贯培训到每个岗位、每名员工。

实行过程积分管理。制定健康安全环保积分管理方案,将年度总体工作量化分解为单项任务,并确定每项任务的分值,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评定分数,每月进行公布。以积分为基本依据,作业系统按70%比例、其他单位按50%比例评先选优。侧重考核年度工作计划的安排、落实、阶段重大工作部署、日常管理、监督检查、体系内部审核、上级大型检查等情况。

2开展“三个深化”

2.1深化专项整治

开展作业许可专项整治。严格规范动火、高处作业、管线打开、吊装、挖掘、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脚手架等非常规作业许可管理程序,建立基层单位动态施工报告制度,严肃落实直线和属地管理责任,做到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开工、不开展安全培训交底不开工、现场监督监护不到位不开工

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客车、危化品车辆的视频监控系统等内容。运用GPS、视频监控等手段,严厉整治无证驾车、超速驾车、酒后驾车等十大不安全行为。加强长途车管理,实施长途车全程监控;严控跑私车,严格路单管理;加强过程控制,将日常检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中。

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加强消防知识宣传,重点要害部位实施“户籍化”管理。认真履行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备案、验收工作,杜绝未审批先施工、未验收投入使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2.2深化监督检查

健全监督机制。梳理监督检查流程,明确监督检查责任,构建横向联动、纵向垂直的监督检查格局;制定年度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将HSE监督融入业务流程和生产组织过程。各业务主管部门落实直线监督责任,及时开展本系统HSE监督检查和施工全过程监督管理。

强化现场监督。各单位每天及时上报动态施工项目信息,尤其是高危作业井、城区施工井、基建项目、零星工程、重点工序和高风险工作等,各业务主管部门及时组织力量进行重点监控,重点施工监督率要达到100%。对修井作业施工现场每周覆盖监督检查两次,重点放在夜间生产和特殊时间段上。继续对大修队和注汽锅炉搬迁实行旁站式监督检查;对大修施工实行驻井监督检查。

2.3深化隐患排查与治理

结合生产实际,明确主题,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讨论、全员风险大排查”,结合季节变化,深入开展春季、雨季、冬季风险排查活动。对排查出的所有事故隐患,自下而上实行岗位、基层队站、科级生产单位、处四级监控,并健全隐患分级管理台帐。各单位能够自行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不能自行整改的隐患,上报相关部门协助整改。所有隐患必须明确监控程序、责任分工和监控人员,每月上报整改及监控情况。

3落实“三项严控”

3.1严控设计风险

按照“谁设计谁负责、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加强二级以上井控风险井、重点井、起大直径工具井、复杂措施井、新工艺新技术实验井等施工设计环节安全环保管理,辨识安全环保风险,核准设计执行标准,完善防控措施,严格设计与施工安全环保交底;城区井和“三高井”施工必须落实审批制度。

3.2严控“四新”风险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结合工艺流程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论证。对涉及防爆设施、特种设备、新化学药剂等试验项目,在规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中明确健康安全环境要求。“四新”建设项目,设计单位要在设计中编制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措施。“四新”采购、引进部门要组织使用单位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掌握安全技术特性和防护措施。禁止引入不成熟或者威胁安全生产的“四新”项目,禁止使用未经安全性能论证的化学品。

3.3严控环境风险

篇3

汇率风险也称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化导致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化带来损益的可能性。构成汇率风险的三要素为本币、外币和时间,三者共同作用才可能产生汇率风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号召,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国际化经营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金融形势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愈发明显,如何有效的防范汇率风险成为国际化经营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影响我国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汇率风险入手,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预期收益得以实现。

一、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

对在境外从事项目建设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来说,如项目收入未采用人民币结算,项目涉及外币融资,或者存在境外分包工程、境外采购材料、设备、人工等时,该企业将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币与人民币汇率变化所造成的影响。该影响既可能导致有利的后果,即企业获得了经营所得之外的额外汇率变动收益;也可能导致不利的后果,即企业预期经营所得被汇率变动所抵减,甚至发生较大程度的损失。总体而言,汇率风险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收入波动。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在未采取相关措施的情况下,由于合同货币对目标货币(通常为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企业所取得的合同货币收入按变动后的市场汇率计算,实际收入相比签约之时将出现相当程度的偏差,企业预期收益将随之发生波动。当合同货币对目标货币发生贬值时,项目实际收入将缩水;当合同货币对目标货币发生升值时,项目将获得额外收益。

二是成本波动。与收入波动情况相反,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对于境外分包商、境外材料设备供应商和外籍员工等而言处于甲方的位置,需在项目运行中对上述分包商和供应商等支付外币。当外币汇率发生变动时,企业在境外项目运作中的采购成本、人工成本等将出现相应变化。当实际支付时的汇率对项目预期汇率发生贬值时,项目将获得额外收益;反之,则项目实际成本将增加,预期收益将无法实现。

三是综合影响。当项目运作期间相关货币间发生较大汇率变化时,将对项目资金筹集、偿还借款、资金汇划、项目工期、项目安保等产生较大影响。

二、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有效防范汇率风险可采取的措施

有效防范汇率风险的不利影响应贯穿于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境外项目运作的全过程中。

首先,应做好项目前期市场调研工作。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经营,重市场轻管理,在项目前期市场调研中往往对项目所在国金融环境、法律环境、货币政策等了解不足,这常会给项目后期运作埋下重大隐患。对新进入的市场,企业可委托所在国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专业咨询机构等,就所在国家营商环境出具咨询建议,例如:所在国家公司法情况(子公司分公司代表处各有何利弊)、所在国家银行体系情况(是否存在国际银行、国际银行经营币种是否受限等)、所在国家外汇市场开放程度(严格限制有条件可兑换自由兑换)、所在国家外汇资金进出难易程度、所在国家当地货币对美元等国际硬通货币历史汇率情况、所在国家金融市场情况(外汇工具、金融衍生品交易情况)等。

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应格外重视项目合同商务条款。一是在所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情况下,选择美元等币值相对稳定的国际硬通货币作为签约货币;如受客观因素限制,必须使用项目所在国家当地货币签约结算的,应在合同中明确以美元等硬通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或在合同中增加相应的保值条款。二是在所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以企业在迪拜、新加坡、香港等金融自由区所开立银行账户作为合同收款账户;如必须在项目所在国家收款的,应根据项目当地资金需求情况及外币兑换政策,减少项目资金沉淀量,同时尽可能低的保持项目当地货币存量。三是如项目所在国家外汇管制严格,资金汇入汇出受限较多时,可考虑与甲方签订抵消结算合同。即,企业为实施该项目在当地采购所需支付款项作为项目收入的抵减项,由项目甲方直接支付,抵减后的差额由甲方支付给企业。

项目运行中,为有效防范汇率风险,企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做好项目资金筹集工作,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币种。筹资规模往往在项目前期可研阶段已基本确定,此时更应关注筹资币种的选择,因为不同的筹资币种会对企业后期经营成果带来显著的差异。一般来说,企业应本着“借、用、收、还”币种一致的原则确定筹资币种,即项目借入的货币币种与项目经营中付现币种相一致,与该项目运行后所收取的货币币种相一致,未来也以该币种作为还款货币,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货币兑换所带来的汇率风险。

篇4

风险管理是当今世界各商业银行面对的重点问题之一,由于商业银行经营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一般的企业不同。随着我国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将金融工程技术引入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金融工程师队伍,建立健全的数据信息库,创新风险管理模式和手段,对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显著作用。

一、金融工程技术

(一)金融工程基本概念

金融工程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金融工程主要指的是利用先进的数学和通讯工具,在现有各种金融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及分解,以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而广义上的金融工程指的是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它不仅包括金融产品的设计,还有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本文采用的就是广义上的金融工程。金融工程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欧美金融市场,它将工程思维融入到金融领域中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金融工程的思想,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多。现今,已有部分商业银行引入金融工程技术,用以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二)金融工程学科特征

1.金融工程重视创新思维

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是金融工程最核心的领域。金融工程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为基础,通过组合分解衍生出新的金融工具,再以这些衍生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更为复杂的金融工具。如此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形式各异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1]。

2.金融工程强调量化分析方法的运用

金融工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需要运用大量的量化分析方法来解决各种金融问题。西方国家认为金融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金融工程更是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数理基础上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不离开严谨的数学推导和计算,可以说量化分析方法贯穿了整个金融工程的发展[1]。

3.金融工程是一门交叉型学科

金融工程集合了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学的基础分析方法,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是典型的交叉型学科。在金融工程中,要综合运用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等工程技术方法去解决各种实际的金融问题。金融工程是一门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的、将现代金融学、工程学、信息技术集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4.金融工程是一门应用学科

金融工程是一门针对实际问题并强调实践应用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经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经济问题,金融工程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的变化,借助现代化的工程思维和金融学理论基础来解决金融问题,以满足市场的丰富需求。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特点

商业银行风险具有双重性。商业银行风险的来源有很多,但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性质,其风险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来自银行内部的风险,如银行经营不善等;二是来自于银行外部的风险,如客户发生不可预见的问题,就有可能引起银行贷款发生亏损[2]。商业银行风险影响面极大,商业银行的经营和业务活动连结这社会的经济组织、千家万户,一旦银行经营不善发生风险,它的波及面广,影响力大。商业银行一旦发生不可控风险,轻者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倒闭,影响其他行业发展,重者还可能造成国家甚至是世界金融危机。

(二)商业银行风险分类

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发生在商业银行内部,是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引发风险,也可能由外部事件和内部操作引起,都有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操作风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操作风险又分为内部系统风险、职员操作风险、外部事件风险和流程风险。

2.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信息风险。信贷风险与参与者各主体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任一方违约都可能带来预想不到的风险。我国相关的法律条文不明确,部分法律条款存在漏洞,有较大风险。在商业贷款中,部分贷款人提供虚假信息,严重影响了商业贷款的真实性,为商业银行带来风险[3]。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产生于银行无法应对因负债下降或资产增加导致的流动性困难。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就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减少负债或变现资产,从而影响其盈利水平,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不抵债。除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计划不完善会产生流动性风险以外,操作风险及信贷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也会引发流动性风险,甚至引发风险扩散。

4.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利率、股票、汇率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发生损失风险。市场风险发生在商业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其中利率风险按照来源不同,又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5.交叉性风险

交叉性金融风险是指一项金融工具跨货币市场、保险市场、资本市场等至少两个金融市场或是跨银行、证券、信托等至少两个金融行业所引起的风险。不同金融机构业务融合加深,交叉性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交叉性金融风险也随之诞生。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是指在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中,因为一些不可预见的事件和因素,引发了商业银行资产损失等风险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中,通过对业务活动引发的风险进行识别、控制,以最小的成本,将商业银行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有效办法。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是在保证商业银行收益的情况下将风险降到最小,或是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所商业银行的收益最大化[4]。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思维陈旧

现在,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还未能实现战略思维和资源配置的信息化,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扩大机构、增设人员的管理模式上,与现代化的数据海量化、控制自动化还有很大差距。商业银行谋求发展不断扩大,所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当前银行对于风险资源的配置注重组织结构,效绩考核等方面,对于现代化资源建设投入不足[5]。

(二)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多数商业银行未能实现风险控制自动化,当前的管理方式仍以主观经验的积累和专家的协助指导为主,未能依托于大数据,只有少数的定量分析在局部展开,主要集中在数据和量化特征比较明显的客户信用评价管理上。其他的风险管理制度都难以形成体系,没有将其决策触发量化评级的结果相连,导致风险管理的量化手段难以穿透全程,实现其全部价值。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风险规避系统缺失,有一些风险无法很好的转移走,不能规避风险;二是风险预警系统不完善,银行收集到的客户信息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难以对客户进行全面分析;三是缺乏风险识别系统,不能判断出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类型,无法在处理风险是提供帮助。

(四)未形成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指引着整个公司的人共同进步。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决定了银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而商业银行有关于风险管理的文化则决定了银行是否能够规避风险、处理特殊情况。商业银行要有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把风险管理和业务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将风险管理贯穿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中,员工自觉执行[6]。

四、引入金融工程技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一)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将金融工程技术引入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利用金融科技,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风险管理思想结合到一起,融入到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系统,使商业银行职员及时的掌握到准确的贷款信息,以便于及时发现、控制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预警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建立金融工程师队伍

从长远角度着手,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加强管理能力的关键是人才的储备。商业银行应做好金融工程人才的储备工作,引进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金融工程师。商业银行还要有计划的培养金融工程人才,对银行内部职员进行定期培训,引导职员学习、掌握一些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组建起一支优秀的金融工程师队伍[7]。

(三)建立健全的数据信息库

商业银行要重视对数据的积累,在数据收集处理方面制定统一的规定。目前金融科技在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诠释,通常被定义在产业融合范畴。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央行高度鼓励发展金融科技。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科技金融进行大数据分析,加上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数据信息库。这样可以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帮助,便于职员发现、分析、控制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四)创新风险管理方式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学习借鉴国外银行的成果管理经验的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现实问题,创新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商业银行要注意并预测市场的变化情况,根据资产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等结合金融学的理论计划和工程技术指导,给出可靠的风险管理参考依据。商业银行可以利用金融工程技术中的风险指标基本理论,对就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交叉性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评价,以供参考[8]。

五、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工程是一门交叉型应用学科,需要运用大量量化分析方法,重视工程师的创新思维。对操作风险、信贷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风险进行管理,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注重培养金融工程技术人才,利用金融科技创建健全的数据信息库,创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式,引入金融工程技术,利用金融科技,帮助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志斌,张维.《金融工程》本科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4(2):72-75.

[2]张宇婧.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1):67-72.

[3]黄俊毅.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1):67.

[4]商旭.关于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3,7(25):88-89.

[5]宋首文,代芊,柴若琪.互联网+银行: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变革[J].财经科学,2015(7):10-18.

[6]王楠.引入金融工程技术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思考[J].金融纵横,2013(2):97-98.

篇5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31

近年来,中国石油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与综合一体化优势,海外油气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化运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参与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简称“油服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资源国为支持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对外国油服企业的运营监管越来越严,条件越来越苛刻,油服企业与当地税务、海关、金融、劳工等部门的纠纷也越来越多,稍有不慎就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甚至满盘皆输。

1 海外税务纠纷发生的背景

在海外投资经营,依法进行税务申报、及时足额缴纳税款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企业会通过转移定价、利用税务优惠或者双边税收协定等方式进行纳税筹划,降低税务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如果企业海外分支的涉税决策、税款计缴、纳税筹划等方面未遵循所在国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有可能造成企业经济利益损失及声誉损害,引发税务纠纷。在世界各国税务监管越来越严、采取各种反避税措施的大背景下,油服企业更应梳理纳税管理流程、强化税收管理基础,构建全面、有效、可控的纳税风险管理体系,妥善管控税务纠纷,全面降低企业海外涉税风险。

2 油服企业海外税务纠纷的表现形式

资源国税务局不定期进行税务审计,以各种理由认定企业的涉税行为不符合当地税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补缴税款和滞纳金。例如,在阿尔及利亚的油服企业每年都会收到税务局的审计通知,审计时间不定,少则一个月,多则几年。审计范围很广,对企业成立以来的所有会计文档、进出口资料、合同文本、设备物资等进行查验。审计人员的权力很大,如果认定企业的收入和成本确认不符合会计准则或税收法规,马上开出巨额罚单,企业需要自证清白,进入漫长的“讨价还价”阶段。很多时候审计人员都是凭个人的主观臆断,曲解法律条文,做出令人哭笑不得的审计结论。企业收到罚款后要想申辩,必须先交纳罚款金额25%的保证金,否则会按天收取滞纳金。申辩程序繁琐、周期很长,即使合情、合理、合法的申辩理由,税务局也不一定会认可。申诉期过后,如果企业还没有交纳罚款,企业不但需要支付滞纳金,而且投标资格、设备物资进出口办理、银行资金都会被冻结,影响是毁灭性的。

3 原因分析

油服企业海外工程项目比较分散,不少处于法制不健全、执法不规范的国家或地区,经营风险高、运作难度大。这里面既有错综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等客观原因和困难造成的,也有企业自身没有做好调查研究和经营筹划,甚至不惜违法违规经营等自身的主观原因或过错造成的。

3.1 客观原因

每个国家有不同的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差别很大,集中体现在税务处理方面,客观上加大了税务管理的难度,导致了税务纠纷的发生。不少国家的财税政策模糊不清,政府内部不同部门甚至同一个部门的不同官员对有关法律政策解读偏差较大,自由裁量权过大,很多政策的解读取决于官员个人的判断。

税收政策复杂且税赋沉重,所得税税前费用抵扣定性随意,对可入账成本要求非常严苛,税务申报时大量合理支出被剔除,税务审计更是吹毛求疵,造成企业很重的税务负担。不合理的外账成本核算体系导致企业的外账利润虚高,税基扩大,正常、合理的利润用于缴税,压缩了盈利空间,企业不得不进行纳税筹划,但是纳税筹划都是有风险的。

一些国家的司法体系不健全或者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已签署的免税协议无效或者得不到税务执行机关的认可,给承包商后续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和损失,例如,某国承包商与油公司签订协议之前,油公司声称与所在国政府签署了相关的产品分成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甲乙方及分包商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而且甲方向乙方出示了相关的免税协议,该协议由甲方和该国能源部门签署,故甲乙方签署了相关的合同,合同价格是在乙方享受“税收优惠的前提下”。但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所在国的税务机关声称这份免税协议并没有该国议会或总统的签字批准,故不予承认,导致承包商蒙受重大损失。

3.2 主观原因

不少海外税务纠纷是由于管理层在海外投资时调研不充分、不深入或者盲目决策造成的,风险识别能力不强。个别海外项目基础工作不扎实,如没有按照当地要求建立外账,外账没有可靠文档做支撑,会计税务报表不符合规定,经不起审计,文件资料保存不及时、不完整。税务纠纷发生后,海外项目“手忙脚乱”,匆忙应对,找不到合法、合理、合适的解决办法,此时临时“抱佛脚”为时已晚。

4 油服企业海外税务风险防控措施

资源国的大环境无法改变,只能去适应,但油服企业可以从自身入手,采取有力措施来降低海外税务风险。总的来说,油服企业海外项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控税务风险。

4.1 提高税务遵从意识,做好前期调研和筹划框架设计

观念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油服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核心管理层一定要树立税务遵从意识,海外分支涉税行为,必须遵守中国、资源国的税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新国家、新项目,油服企业进入之初,应重点对资源国投资经营环境如政治经济形势、会计准则、税收体系、税收管理机制、税收征管机制、进出口规定、外汇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深入调研。公司在当地注册时,对投资架构和投资路径、项目公司设立性质提前考虑。海外分支机构须熟悉所在国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体系,掌握所在国税种设置、税收主管部门、征收管理政策等纳税制度安排,以及税务登记、税款缴纳、争议申诉等税收相关行政程序。企业在涉税活动发生之前,特别是项目投资、资产收购、资产处置、企业设立、企业合并、企业分立、股权转让、破产清算、债务重组等涉税活动,应提前分析税收问题,设计纳税筹划方案。与油公司签署合同之前,要调查好油公司与政府签订的免税协议是否真实有效,防止后续执行过程中吃大亏。对于已经运作过项目的国家,油服企业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修正、完善。

4.2 夯实基础管理,重点做好税收筹划工作

油服企业海外分支遵循“依法纳税、合理筹划”的总体要求,按所在国会计准则、税收政策、法律法规要求设置账簿,并满足当地税务监管和审计要求。根据所在国税收法律法规,依据合法和有效凭证,税务核算应正确、完整地反映经营收入、成本费用、经营成果和纳税调整等要素。税务核算、纳税申报、税费缴纳及时、准确、完整。规避风险,人才是关键,聘请当地会计师进行会计核算,选择强有力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日常业务的监督与指导,提前进行第三方审计。

纳税筹划,应以公司整体战略和业务发展为导向,服务和服从于公司总体财务目标的实现,合理合法节约税收支出。企业纳税筹划,要做到纳税筹划依据合法、纳税筹划方案可行、经营安排符合政策导向、档案资料完备、财务核算健全、税款计算缴纳准确及时,切实降低企业涉税风险。关注设备物资进出口报关价值、名义工资、设备租赁费、技术服务费、总部管理费分配等的合理性,应有合法有效凭据作为支撑。转移定价是税务纠纷高发领域,设备物资转移定价时保证文档流、资金流、物流一致,经得起海关核查和税务审计。

4.3 发挥公司一体化优势,信息、资源与经验共享

为发挥公司一体化优势,可以考虑采取甲乙方、上下游、业务环节整体纳税筹划的措施,维护和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整体纳税筹划,特别是甲乙方企业共同筹划,筹划空间广、载体多,转让定价可以更为灵活。

油服企业海外遇到的税务纠纷,特别是在同一个国家遇到的纠纷,往往存在着共同性。如果能共同分享应对经验,共同吸取教训,必要时携手应对纠纷,必将大大增强涉税企业的力量,更好的推进税务纠纷的解决。工作中加强横向沟通,与其他兄弟单位及时交流和分享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经验,多与中资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同行业单位商讨遇到的问题,集思广益,对有共性的问题统一申诉,以达到最佳效果。

4.4 积极应对税务审计、妥善处理涉税纠纷

税务审计过程中,项目财务总监应全程关注,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审计人员进行澄清和沟通,对于有可能产生税款补缴、滞纳金、罚款等税收征管事项,应提前向总部报告,共同研究解决对策,并为其他项目提供预警和借鉴。

篇6

0 引言

在风险监控过程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风险控制措施,都很难将风险完全消除。而且,原有的风险消除后,还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因此,项目进行过程中,定期对风险进行监控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其目的是考察各种风险控制行动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定风险减少的程度、监视残留风险的变化情况,进而考虑是否需要调险管理计划以及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等。

1 输变电工程项目风险监控

1.1 风险监控的主要工具和技术

1.1.1 核对表

在风险识别和评估中使用的核对表也可用于监控风险。

1.1.2 定期项目评估

风验等级和优先级可能会随项目生命周期而发生变化,而风险的变化可能需要新的评估或量化,因此,项目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实际上,项目风险应作为每次项目团队会议的议程。

1.1.3 挣值分析

挣值分析是按基准计划费用来监控整体项目的分析工具。此方法将计划的工作与实际已完成的工作比较,确定是否符合计划的费用和进度要求。如束偏差较大,则需要进一步进行项目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量化。

1.1.4 附加风险应对计划

如果该风险事先未曾预料到,或其后果比预期的严重,则事先计划到的应对措施可能不足以应对之,因此有必要重新研究应对措施。

1.1.5 独立风险分析

项目办公室之外的风险管理团队比来自项目组织的风险管理团队对项目风险的评估更独立、公正。

1.2 项目风险监控的内容

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实施后,人们的风险控制行动必然会对风险的发展产生相应的效果,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项目风险的特性及不断修订风险管理计划和行为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监控,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2.1 评估风险控制行动产生的效果

1.2.2 及时发现和度量新的风险因素

1.2.3 跟踪、评估残余风险的变化和程度

1.2.4 监控潜在风险的发展、监测项目风险发生的征兆

1.2.5 提供启动风险应变计划的时机和依据

1.3 项目风险的跟踪检查

跟踪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是风险监控的主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风险跟踪表格来记录跟踪的结果,然后定期地将跟踪的结果制成风险跟踪报告,使决策者及时掌握风险发展趋势的相关信息,以便及时地做出反应。

1.4 项目风险的重新评估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在项目风险监控的过程中发现有新的风险因素,就要对其进行重新估算。除此之外,在风险管理的进程中,即使没有出现新的风险,也需要在项目的里程碑等关键时段对风险进行重新估计。

项目风险跟踪的结果需要及时地进行报告,报告通常供较高层次的决策者使用。因此,风险报告应该及时、准确并简明扼要,向决策者传达有用的风险信息,报告内容的详细程度应按照决策者的需要而定。编制和提交风险跟踪报告是风险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报告的格式和频率视需要和成本而定,有时也可将项目管理报告合在一起。没有固定的必要,但应该作为风险管理计划的一部分在事先进行统一的考虑。

2 输变电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2.1 项目风险预防

2.1.1 有形手段

工程法是一种有形的手段,此法以工程技术为手段,消除物质性风险威胁。例如,为了防止高空坠落物伤人,在建筑时周围设置的防护网;开挖深基础坑时为防止塌方伤人,在周围设置护坡挡土墙等等。工程法预防风险有多种措施。

1)防止风险因素出现;

2)减少已存在的风险因素;

3)将风险因素同人、财、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隔离。

工程法的特点是,每一种措施都与具体的工程技术设施相联系,但是不能过分地依赖工程法。首先,采取工程措施需要很大的投入,因此决策时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其次,任何工程设施都需要有人参加,而人的素质起决定性作用;最后,任何工程设施都不会百分之百的可靠,因此工程法要同其他措施结合起来使用。

2.1.2 无形手段

1)教育措施;

2)程序措施。

2.2 减轻项目风险

通常情况下把项目风险控制的行为称为“风险减轻”,包括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或控制风险的损失。在某些条件下,采用减轻风险的措施可能会收到比风险回避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如果你能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环境情况,就能更容易地选择风险减轻措施。虽然风险的影响有时很难估计,但有效的风险识别仍然是非常有用的,对于不是十分明确的风险,要将其减轻,困难是很大的。在制定减轻风险措施前,必须将风险降低的程度具体化,即要确定风险降低后的可接受水平。风险降低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主要决定于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管理的要求和对风险的认识态度。

2.3 回避项目风险

在完成了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后,如果发现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很高,而且可能的损失也很大,又没有其他有效的对策来降低该种风险,这时应采取放弃项目、放弃原有行动计划或改变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风险回避。从项目风险管理的角度看,风险回避也就是拒绝承担风险,这是一种最彻底的消除风险的方法。虽然工程项目的风险是不可能全部消除的,但借助于风险回避的一些方法,对某一些特定的风险,在它发生之前就消除其发生的机会或可能造成的损失还是有可能的。

2.4 转移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转移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当有些风险无法回递、必须直接面对,而以自身的承受能力又无法有效地承担时,项目风险转移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选择。必须注意的是,所谓风险的转移,是通过某种方式将某些风险的后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力和责任转移给他人。转移的本身并不能消除风险,只是将风险管理的责任和可能从该风险管理中所能获得的利益移交给了他人,工程管理者不再直接地面对被转移的风险。特别要注意的是,某些在业主看来较大的风险,其他方可能认为风险较小或者根本不是风险,甚至可能从风险管理中受益,风险转移并不是纯粹地向他人转嫁风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众多,工程项目的管理者不可能样样自己面对。因此,适当、合理的风险转移是合法的、正当的,这是高水平管理的体现。

2.5 接受项目风险

接受项目风险也是应对风险的策略之一,它是指有意识地选择承担风险后果。觉得自己可以承担损失时,就可用这种策略。如承包输电线路工程项目时,通道环境风险是随时存在的,为了达到项目目标要求,往往支出超过通道费用,但这种风险就是承建商可能接受的。

2.6 应急项目风险

对于输变电工程项目,由于项目的复杂性,项目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为了保证项目预定目标的实现,有必要制定项目应急措施即储备风险。所谓储备风险,是指根据项目风险规律事先制定应急措施和制定一个科学高效的项目风险计划,一旦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不同,就动用后备应急措施。项目风险应急措施主要有费用、进度和技术三类。

3 结束语

总之,输变电网建设工程项目作为电力行业先行企业的基建单位更需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组织管理素质,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增加顾客满意程度,实施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降低和控制广大职业安全卫生风险,实现与国际先进安全管理体系接轨,向运行单位移交可靠、安全、优质、环保的电力基建项目。

篇7

中图分类号: U415.1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建筑企业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项目风险管理,然而项目的风险管理并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孤立的环节能够控制的,需要全过程的控制;从多数建筑集团的管控方式看,集团本部并不操作项目,如中建、上海建工集团等,总部对下属企业多采用战略型管控,即使在工程局层面,操作的也是数量极少的大型项目,要从集团整体的角度、组织各个层次定位、人员的道德和能力等诸多方面来控制项目的风险,是一件相当不易的事情,那么从集团的角度,到底应该如何控制项目的风险?

一、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协会(PMI)一直推广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许多好的习惯做法都可以看作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如今,风险管理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加强了建筑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减少项目决策的盲目性,使决策更加科学,保证项目实施阶段目标控制的顺利进行。

第一,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决策质量。

开发商或承包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是,依据风险的规律性,针对不同的开发方案分析项目存在的可能风险,根据开发者自身的承受风险的能力选择适应自身条件的风险方案,提高决策质量。

第二,风险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开发商或承包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准确地估计评价可能的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决策,当项目实施时若风险来临则能够准确应对,降低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风险管理与企业生存息息相关。

现代社会竞争加剧,企业想要生存就要参与竞争。竞争的条件是什么?是企业对所开发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即风险预测准确与否;措施如何,即风险管理是否科学。许多开发商因忽视了风险管理,错误的判断了风险,使项目失败,从而导致企业倒闭。

二、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分类

为了全面充分认识项目风险,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管理,有必要将风险进行分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并从其风险管理需要出发,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可分为项目外风险和项目内风险。

1.项目外风险是指有工程项目建设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

(1)自然风险:

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客观存在的不利自然条件引起的风险,通常由恶劣的气象条件、恶劣的现场条件、不利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引起。

(2)政治风险:

是指政治方面的各种事件和原因引起的风险,通常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发生变化、重大事故造成的社会风险等。

(3)经济风险:

是指经济领域中各种导致企业经营遭受厄运的风险,主要由宏观经济形式不利、投资环境差、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严重等因素引起。

2.项目内风险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根据技术因素可分为:

(1)技术风险:是指技术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损失。主要表现为:工程方案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在技术标准的选择、计算分析模型的选用、安全系数的确定等问题上出现偏差;工程方案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落后、施工技术和方案不合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失败等。此外,还包括工艺流程不合理、工程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未达到要求等。

(2)非技术风险:是指在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等非技术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损失。主要包括:项目组织管理方面,缺乏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目标不适当、项目规划不恰当等;进度计划方面,进度调整规则不适当、材料设备供应不畅通、设计图纸供应滞后等;成本控制方面,工期延误、不适当的工程变更、预算偏低、不恰当的采购策略等。

三、建筑工程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就是采取一定的技术管理方法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或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减小损失。采取这些措施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费用,但与承担风险比较,这些费用要远远少于风险事件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当前,建设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成本急剧增加,其原因主要在于施工单位盲目赶进度、降成本,没有注意规避风险。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小损失,在施工中一般采取事前预防和事后控制。事前预防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事后控制则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尽可能防止事态扩大和情况恶化,并就产生损失的大小和原因进分析、确认,属于业主的责任要提出索赔,例如业主延期付款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均可提出索赔。

施工风险控制的具体方式主要有:

1.风险回避

通过回避风险因素回避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和不确定性。

这是风险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具有以下特点:

(1)回避也许是不可能的。风险定义越广,回避就越不可能。

(2)回避失去了从中获益的可能性。

(3)回避是一种风险,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风险回避对策经常作为一种规定出现,如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等。因此,风险管理者为了实施风险回避对策,在确定产生风险的所有活动后,有可能制定一些禁止性的规章制度。

2.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方法是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所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风险。同样,损失控制是以处理风险本身为对象而不是设立某种基金来对付。根据不同的目的,损失控制可分为:

(1)损失预防手段,如安全计划等;

(2)损失减少手段,包括损失最小化方案(如灾难计划等)、损失挽救方案(如应急计划等)。

损失预防手段是减少或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损失减少手段是试图降低损失的潜在严重性。损失方案可以将损失预防手段和损失减少手段组合起来应用。损失的发生是由多种风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在众多风险因素中,技术风险、人员风险、设备风险,材料风险和环境风险是引起损失发生的五个基本因素。预防损失的发生和降低损失发生的严重性,就是对这五个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而且以人为因素最为重要。因此,损失控制的第一步就是对项目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查,包括施工计划、相关的工程技术规格和工程现场内外的布置,以及项目的特点等,以识别潜在的损失发生点,并提出预防或减少损失的措施,从而制订一系列指导性计划,来指导人们如何避免损失的发生、损失发生后如何控制损失程度并及时恢复施工。安全计划、灾难计划、应急计划是风险控制计划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安全计划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的预防损的发生;灾难计划则为人们提供处理各种紧急事故的程序;而应急计划的目的是在事故发生后,以最小的计划使施工恢复正常。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则是将可能出现的一些施工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风险转移并不能减小风险的危害程度,只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不同而已。例如,对一些施工技术工艺复杂、专业性强、自身不能胜任的施工任务,可以采取转包或分包的方式将风险转移出去;在施工中的不可预见费用及事件,则可以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明确由发包方来承担。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是保险,通过缴纳保险费,将施工中的大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即其主要有合同转移和工程保险两种形式。

(1)合同转移。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明确自己和发包方之间的风险承担责任。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FIDIC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如果业主的合条件与FIDIC合同条件不同,应进行逐条的对比研究,分析业主为什么要修改这一条,是否隐含着风险。通过对施工合同的全面把握来减少自己承担的风险,避免风险损失。

(2)工程保险。通过保险,投保人将自己本应承担的归咎责任和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风险损失。与其他风险处理手段相比,工程保险更优越,在目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种方法相对简单,在此不再赘述。

4.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就是由自己承担风险所造成的后果。这种手段有时是无意识的,即当初并不曾预测的,不曾有意识地采取种种有效措施,以致最后只好由自己承受;但有时也可以是主动的,即承包商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若干风险主动留给自己。在施工中,对于那些可能造成的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通过加强管理能够规避的风险是适合于自留的。例如,在混凝土浇注中的混凝土搅拌质量风险、分项部工程工期风险、分层交叉作业时工作面能否顺利交接的风险等。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承受人通常已做好了处理风险的准备。

决定风险自留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自留费用低于保险公司所收取的费用;

(2)企业的期望损失低于保险人的估计;

(3)企业有较多的风险单位,且企业有能力准确地预测其损失;

(4)企业的最大潜在损失或最大期望损失较小;

(5)短期内企业有承受最大潜在损失或最大期望损失的经济能力;

(6)风险管理目标可以承受年度损失的重大差异;

(7)费用和损失支付分布于很长的时间里,因而导致很大的机会成本;

(8)投资机会很好。

四、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及风险管理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建筑工程由于自身投资多,工期长的特点,使得建筑工程自身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是一个可能存在高风险的工程项目,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不仅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确保工程顺利,实时完成,而且也是增大企业效益,适应当前建筑市场要求的必然措施。

篇8

关键词: 港口工程;概率树;贝叶斯算法;风险识别

Key words: port engineering;probability tree;Bayesian algorithm;risk ident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U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080-02

0 引言

港口工程有投资大、工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涉及专业面广等特点,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风险因素,是一项高风险建设工程。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港口工程中大型码头、改扩建码头和危险品码头越来越多,对港口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发生工程事故的概率也不断上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而风险管理已是港口工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量化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是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港口工程中涉及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是港口工程建设研究的难点。本文采用故障树分析法,从导致工程失败的多方面原因出发,首先找出深基坑工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种事件组合,由此确定各种可能组合方式和其发生概率,利用FTA分析方法首先应分别确定初因事件或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这种确定性概率往往由专家经验和决策者的意向得到,但由于统计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专家经验的局限性,所得到的数据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为了去除这种主观因素不确定性带来的数据不合理,引入了贝叶斯概率算法进行概率修正。

1 故障树的建立

1.1 港口工程的风险故障树建立 遵循FTA编制的有关原则,在研究港口工程事故原因基础上[1],建立了故障树模型,如图1,对图1进行说明如下[2]:

①各层事件均以相同首字母编号,顶事件编号为T,基本事件Xi开头按序编号,其它中间事件按由上至下以Bi、Ci、Di为开头分别编号。

②图1中,在风险类别层级中,B1为外部环境,B2为项目内部风险;在风险事故域1层级中,C1为宏观经济,C2为市场环境,C3为社会环境,C4为政策环境,C5为地域环境,C6为施工环境,C7为技术环境,C8为管理水平;在风险事故域2层级中,D1为集输运条件,D2为自然环境,D3为时间,D4为主体,D5为原料及产出品,D6为文案,D7为技术基础,D8为技术过失,D9为信息。

③在风险因素基本事件集中,X1为利率变动,X2为通货膨胀率,X3为投资,X4为GDP增长率,X5为货源,X6为社会投资规模,X7为腹地经济发展,X8为船舶吨位,X9为用地投资方式,X10为价格,X11为办理审批手续,X12为水运建设市场管理,X13为产业政策,X14为产业要素的投入与产出,X15为铁路,X16为公路,X17为水路,X18为管道,X19为机场,X20为水文,X21为气象,X22为工程地质,X23为泥沙,X24为工艺延误,X25为工程延误,X26为分包商,X27为操作者资质,X28为原材料,X29为半成品,X30为构配件质量,X31为施工组织设计,X32为施工方案,X33为工艺技术,X34为施工技术,X35为施工工艺,X36为设计变动,X37为计算失误,X38为设备故障及损坏,X39为信息不准确或错误,X40为信息短缺,X41为信息处理缓慢,X42为信息传递错误,X43为项目管理者素质、能力,X44为项目组织结构。

1.2 上行法计算最小割集 针对图1港口工程的风险故障树计算最小割集,使用Semanderes法运用布尔代数计算规则求解。

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20},{X21},{X22},{X23},{X24},{X25},{X26},{X27},{X28},{X29},{X30},{X31},{X32},{X33},{X34},{X35},{X36},{X37},{X38},{X39},{X40},{X41},{X42},{X43},{X44}。

2 基于概率树模型下的贝叶斯定量概率分析

根据条件概率的定义,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P(A|B)=P(AB)/P(B)。[3]对港口工程风险类别、风险事故域进行权重分析,根据专家打分法给出权重比,通过权重比,假定条件概率P(U)=P(BCD)。风险因素集中风险因素Xi对应的相关概率P(UiXi)由专家经验

给出。

利用贝叶斯条件概率计算公式可计算P(Xi|Ui)=P(XiUi)/P(Ui),每个风险因素Xi对应的贝叶斯概率公式计算结果。即可得对应风险因素事件的后验概率,由此对每个风险因素的先验概率进行修正,确保最小割集的关键重要度的精确性。

3 基于故障树模型的港口工程风险因素重要度分析

针对概率重要度不能考虑风险因素自身概率大小的问题,可以引入关键重要度来解决。关键重要度分析,它表示第i个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引起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因此,它比概率重要度更合理更具有实际意义。其表达式为:

I■■(i)=■■

=■■■

=■I■(i)

根据关键重要度计算公式,可推导港口工程风险贝叶斯关键重要度公式(1),如下:

I■■(i)=■Ig(i),i=1,2…44(1)

跟据表1口工程风险因素贝叶斯关键重要度,识别出风险因素对港口工程影响最明显的前十个因素,即风险因素Xi对港口工程T重要度排序为:I■■(38)>I■■(36)>I■■(5)=I■■(43)>I■■(8)>I■■(40)>I■■(25)=I■■(41)>I■■(1)>I■■(10),即造成港口工程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前十个因素依次为:{X38}、{X36}、{X5}、{X43}、{X8}、{X40}、{X25}、{X41}、{X1}、{X10}。

4 结语

本文通过港口工程故障树模型的建立,通过贝叶斯算法计算出对于港口工程风险因素的贝叶斯关键重要度,通过贝叶斯关键重要度的排序,识别出对于港口工程造成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前十个因素依次为:①设备故障或损坏;②设计变动;③货源;④项目管理者素质、能力;⑤船舶吨位;⑥信息短缺;⑦工期延误;⑧信息处理缓慢;⑨利率变动;⑩价格。进而对以后的风险管理的工作重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Wireless-based Remot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System for Wind Turbines

CHEN Mingze1,2,YU Gang1

(1.Shenzhen Graduate School,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enzhen,518055,China,2.Alstom Strongwish Ltd.,Shenzhen,518057,China)

Abstract:Because wind turbines are scattered in a widely distributed area,and will be established in the sea in the future,this situation will cause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for wind turbines to have to deal with the issues of long communication distance,many communication nodes and difficulties to establish a communication network.This paper proposes a wireless-based remot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system,and introduces the whole system architecture,data acquisition functions for both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wireless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second level network configuration,working mode and realization scheme for remote diagnosis based on database and virtual instruments.

Keywords:wind turbines;on-line monitoring;wireless transmission;remote diagnosis;virtual instrument

1 引 言

故障诊断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已经在很多工厂中得到了应用。最初手段是,基于现场仪表进行故障定位。这种方法至今在绝大多数工厂中尤其非关键设备中仍然在广泛应用。它不仅需要大量人力来进行定期巡检,而且在进行故障定位时还需要诊断专家必须携大量笨重的专业仪器到现场,十分不方便,缺乏实时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虚拟仪器技术迅速崛起,它在故障诊断技术中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诊断专家不再需要笨重而昂贵的仪器,仅仅有一台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就可以进行诊断,诊断技术的成本大幅下降。并且通信手段的发展又给诊断技术带来了新动力,开始由在线监测替代人工巡检,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办公室中就可以实现对设备实时的性能评估或诊断。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关键设备都已经实现了在线监测。

而近年来的网络技术进步,又使得诊断技术走向远程诊断。通过Internet,甚至通过手机,工作人员或是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诊断专家也可以实现远程诊断,不需要回到工厂,实时性进一步提高。这些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发展,已经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所论述[1,2]。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已经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应用面也越来越广泛,遇到的问题也将会越来越多。风电行业是近年来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风电产业也正在经历着跳跃式的发展。但是,风电行业中,机组的安装维护将是十分困难的,不仅要增加人力,还增加了人员伤亡的风险,尤其,在不久的将来,风力发电将进军海上之后,困难程度将是可想而知的。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将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并且,在国外已经有所研究[3,4],然而对于风电场中上百个高空作业的风电机组来讲,监测系统的安装本身又将是一个浩大而昂贵的工程。如果是海上风电场,那么现有的有线通讯方式在线监测诊断系统,更要面临如何实现众多机组的信息到监控室的传输问题。海上铺设有线网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为此,一个基于无线数据采集与传输方式的监测诊断系统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某些领域已经有少量的应用[5,6],但是在对于风电产业中,这仍然是个空白。所以,本文提出一个以无线数据传输为基础的,分布式集群化故障诊断与性能监测模式,用以解决风电机组的监测与诊断问题。

2 系统功能要求与整体结构

虽然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途径提取设备的性能特征,定位故障部位,但是由于设备出现异常后,首先反映在设备的振动异常,并且由于振动传感器造价低廉,安装方便,振动信号仍然是目前最容易获取的信号。为此,它也仍然是现代诊断技术中的主流手段,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以振动信号为基础,并在阿尔斯通创为实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S8100泵群在线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提出针对风电机组监测的模型。而由于风电机组齿轮箱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并且安装在狭小空间,安装困难,要求可靠性要比普通机械高很多,很可能成为风电机组的薄弱环节之一[7],为此,我们以对机组齿轮箱的监测诊断为目的构造整个系统。

整个系统以中心服务器为中心进行运作。它能够采集特征值与波形数据两种数据类型,以分别实现在线性能监测与故障诊断两大基本功能。并且,将特征值和波形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发送到中心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供人使用查询。中心服务器负责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接收并响应客户端的各种请求,为客户端提供数据服务和诊断工具服务。在线监测模块与中心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接收中心服务器的指令,完成数据采集任务。客户端通过Internet网络对中心服务器进行远程访问,查询机组状态数据,调用所需虚拟诊断工具,判断机组性能,定位故障。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整体结构可分为在线监测模块、中心服务器、客户端三个部分。其中在线监测模块是机组与系统的接口,考虑到风电机组分布分散,每个在线监测模块负责一台机组的信号采集。众多的在线监测模块,与中心服务器组态成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中心服务器又包含数据库服务器、虚拟仪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三大功能模块。客户端不能直接在线监测模块中获得所需数据,而是通过Internet网络可以路由到中心服务器,间接的获得所关注机组的信息和服务。客户端采用B/S构架,允许用户通过浏览器便可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操作。

3 在线监测功能

在线监测功能由安装在现场的在线监测模块实现。它以单片机为中心与机组形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对机组进行不间断地实时监测。机组的振动信号通过安装在关注部位的振动传感器采集获得,先后通过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的调理过程,使得信号适合A/D芯片对其进行后续的模数转换。在线监测功能如图2所示。

对于特征值的采集,完全由单片机控制,单片机按上位机(中心服务器)所要求的时间间隔去控制A/D芯片的工作,读取一段连续的A/D芯片数据,使用该段数据根据上位机要求计算出相应的特征值数据,并将数据转存到数据缓存区(外部寄存器)中。上位机会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向单片机发送数据请求,当单片机接收到请求后,会将存储数据缓存区中的数据读取出来,发送给上位机。为了保障特征值数据的实时性,缓存区中的数据将会被下一个新读取的特征值数据覆盖。

而对于波形数据的采集,由于单片机能力有限,所以不能实时地进行波形采集,要由上位机来触发。当需要采集波形数据时,上位机会像单片机发送请求。单片机接收到请求后,会对A/D芯片发出指令,并连续读取A/D芯片的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到波形数据的缓存区中。上位机会定期对单片机发送波形数据的请求,单片机收到请求后对该缓存区访

问,并读取数据,发送回上位机。

4 无线数据传输

如今现场中的在线监测及诊断系统,应用最为广泛的通讯模式是RS 485串口通讯。RS 485接口总线速度快,传送距离远,以差分平衡方式传输信号,具有很强的抗共模干扰能力。该标准虽然规定了最大负载数为32个,并可以通过增大结点输入电阻的办法增多收发器数量[8,9],如果结点数仍然不能满足需求,还可以通过串口扩展的方法来扩展监测分站数量。并且因为RS 485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连线。现场的在线监测模块通过RS 485总线连接,再经过串口转换模块,将RS 485标准转换为RS 232标准连接到中心服务器的串口上,实现通讯,这是现场最常用的结构,如图3所示。

但是由于风电场中单个机组容量比较小,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导致现场工作站数量众多,通讯距离远,分布分散,并且一般都在10 m左右的高空作业,监测诊断系统本身的安装与维护都将是很困难的。为此,我们通过无线通讯网络满足以上诸多要求。同时,考虑到频段的申请问题等,我们选用UM192无线通讯模块,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该模块采用单片射频集成电路及单片MCU,电路少,体积精简,仅为47 mm×26 mm×10 mm,便于安装;使用ISM频段,无须申请频率点,载频位433 MHz,工作频率为429.00~434.90 MHz,最多可提供32个信道,不同的信道仅需在硬件上跳线开关便可实现;通讯距离远,视距情况下,天线放置位置>2 m,可靠传输距离可达1 000 m,并且通过适当的天线配置方案进一步扩大通讯距离;具备较大数据缓存区;提供多种数据接口,包括现在现场应用最为广泛的RS 485和RS 232串口通讯接口;对底层协议透明,用户只需要在接口进行收发数据即可,无需考虑该通讯模块的编程问题;并且该模块已经对抗干扰、误码率等问题进行了足够的考虑。数据通过MUC的处理,转发到射频芯片上,发向接收端[10]。

我们在图3的基础上,添加一级无线网络层,达到无线传输的目的。中心服务器仍然通过485总线与各个无线网络通讯,而我们之前提到过,UM192最多能够32个信道,那么,我们就最多能够组态32个无线网络,以解决大量机组的在线监测问题。各个无线网络采用点对多点的通讯模式,设定挂接在485总线上近服务器端的无线模块为主站,其余挂接在近机组端的在线监测模块均为从站,各个无线网络中的从站都有惟一的地址编码,互不重复。而各个无线网络的主站在485总线上又是以中心服务器为主站的从站。这样就形成了二层网络结构,如图5所示。

中心服务器通过转换后的串口通讯方式挂接到总线上。整个网络通过广播方式进行通讯,中心服务器通过485总线发送广播数据,各个无线网络的接收端收到广播信息后,再向各自的从站发送广播信息。中心服务器采用带地址码的数据帧发送数据或命令,所有无线网络中的从站全部都接收,并将接收到的地址码与本地地址码比较,不同则将数据全部丢掉,不做任何响应;地址码相同,则证明数据是给本地的,从站根据传过来的数据或命令进行不同的响应,将响应的数据发送回去。这些工作都由上层协议来完成,并可保证在任何一个瞬间,通信网中只有一个电台处于发送状态,以免相互干扰。

5 远程功能

中心服务器包括虚拟仪器(VI)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三部分。由无线网络接收到的数据存储于数据服务器中。根据信息论原理,数据中的波动越大所包换的信息量也就越多,而服务器磁盘空间是有限的,为此应当配以适当的数据管理算法,以使得保存的数据中能够包含最大信息量,能够对日后的评估诊断工作提供最大的帮助。

数据服务器采用基于网页的B/S构架。HTML,HTTP,TCP/IP协议是现今Internet中最普遍应用的协议,可以说,只要有Internet的地方必然会有这些协议,他们组成了Internet的基础。而现代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都很容易通过宽带或拨号接入Internet,这为诊断与监测系统的远程功能提供了良好基础。基于网页的B/S构架,使得用户不需安装任何专用客户端程序,只要在HTML,HTTP,TCP/IP协议之上,便能够在任何接入Internet的地方对中心服务器进行访问。用户不必关心系统本身的升级与修改问题,可以完全专注于故障诊断过程。另一方面,随着故障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的诊断手段不断出现,随之而来的将是新的虚拟仪器工具的出现。这样B/S构架也为将来虚拟仪器数据库的扩充或修改提供了方便,体现了系统良好的扩展性能。

用户在访问过程中,会通过Internet向中心服务器发送请求。数据服务器讲请求解析后,分别向数据库服务器和虚拟仪器(VI)服务器发送请求,请求所需的数据和虚拟仪器(VI)工具。VI工具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分别根据请求提取所需工具和数据,再通过数据服务器和Internet反馈到客户端浏览器。通过这样一个链路,将所需的工具和数据下载到客户端浏览器中,从而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完成诊断工作。如┩6所示。

整个系统对客户端的惟一要求就是,浏览器能够支持数据服务器的数据类型。同时,客户端可以是在多种平台,只要该平台能够接入Internet,并且可以运行浏览器,比如在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中。

6 结 语

采用无线通讯模块无须对传统在线监测系统结构进行大规模改动便可满足风电机组在线监测的需求,只需开发合适性能的无线通讯模块便可。这方式也可用于在线监测系统的改造升级,提高其监测范围及监测对

象数量。基于此系统的中心服务器,可以进一步进行虚拟仪器工具的开发,不断丰富诊断手段;也可以进一步开发数据管理算法,提高增加数据中的信息量,提高系统效率。数据和虚拟仪器工具的途径,可以进一步覆盖能够上网使用浏览器的其他平台,如PDA、手机等,整个系统还可以整合视频、音频和网络会议功能,连接机组现场和多个客户端,实现多个客户端对机组的“会诊”。为此,本文内容有待于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Wang J F,Peter W Tse,He L S,et al.Remote Sensing,Diagnosis and Collaborative Maintenance with Web-enabled Virtual Instruments and Mini-servers[J].Int.Adv.Manuf.Technol,2004,24:764-772.

[2]Wang Wanbin,Peter W Tse,Jay Lee.Remote Machine Maintenance System through Internet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J].Int.Adv.Manuf.Technol.,2007,31:783-789.

[3]Caselitz P,Giebhardt J,Mevenkamp M,et al.Application of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s in Wind Energy Converters[A].Proceedings of the EWEC′97[C].Dublin,1997:579-582.

[4]Caselitz P,Giebhardt J.Advanced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Wind Energy Convertors[A].Proceedings of the EWEC ′97[C].Dublin,1997.

[5]陈雷.基于无线网络的挖泥船机械设备远程监测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6]吴建港.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7]宫颈风.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卢海峰,江朝元,阳小光.基于串口通信的在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27(6):2 043-2 044.

[9]李良,朱善安.基于Java的串口通讯[J].电子器件,2007,30(2):714-717.

篇10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无砟道床长钢轨铺设

铺轨前复测线路中线基桩,线路中线基桩按直线段100m,曲线段20m一对的原则埋设,曲线上的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点和道岔中心、变坡点、竖曲线起终点各加设一对基桩。

每日铺轨轨温、接头相错量、锯轨情况、到达里程等,及时记录并反馈到铺轨基地,以便及时调整配轨长度、为线路放散锁定提供依据和形成完整的“配轨表”。

2.有砟道床无缝线路铺设

2.1道床底砟。为了保证铺轨进度和轨道养护质量及线路稳定,采用摊铺机和压路机摊铺碾压道床底砟。道砟摊铺前测设中线,并挂线摊铺,摊铺后,表面目视平坦,用3m直尺测量高低差不超过10mm。

2.2上砟整道。铺轨过后利用已铺轨道,采用K13运砟列车及大型机械化养路机组进行第一次上砟整道,并采用捣固车进行双捣作业,以减少初次整道后的下沉量,提高养路质量和作业效率。

为保证轨道铺设精度及道床的稳定状态达到设计标准,在放散锁定前,完成2次补砟、2次捣固、2次稳定的上砟整道作业,使道床达到初期稳定状态,保证道床支承刚度不小于70kN/mm,横向阻力不小于7.5kN/枕。

放散锁定后进行2遍精细整道,使线路达到设计稳定状态及要求的开通时速标准。

第一遍精细整道作业,针对形成无缝线路后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仔细调整,并对线路中心线和曲线正矢作精确定位。由于还有一定的起道量,所以稳定车作业仍然紧随其后。

第二遍精细整道作业,主要针对线路局部不达标之处和第一遍精细整道稳定车作业后所出现的变化进行最终的精细调整,没有起道量,稳定车可以不作业。

3.长钢轨运输及工地换铺

3.1长钢轨在焊轨厂设固定门吊装车,利用TLDK型运轨列车运输,换铺前采用大型机械化养路机组对线路进行初次整道,保证直线顺直、曲线圆顺、水平目视平坦,使长钢轨换铺时顺利入槽。

每次换轨时将换轨作业轨温、长钢轨接头相错量、锯轨情况、到达里程及时记录并反馈给基地,以便及时调整长钢轨长度、为线路放散锁定提供依据和形成完整的“配轨表”。

换轨时工地接触焊轨缝按8±2mm预留,当计算预留锁定焊轨缝为负值时,按瞎缝办理,在锁定焊接时锯轨处理。换铺后的长钢轨接头采用专用联轨器临时连接,保证行车运输安全。

4.无缝道岔铺设及焊接锁定

4.1大号码道岔及无砟道岔

实行大号码道岔和无砟道岔生产铺设的专业化和工电集成化。

(1)道岔部件吊装及存放

道岔的吊装采用适宜的专用机具设备,避免人工操作,确保道岔部件不变形、不受损。道岔装卸时,轻起慢放,减小起落冲击,防止道岔产生损伤变形。

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长度大于15m的配轨及箱装零件,采用大型起重机械及吊装扁担梁和柔性吊带装卸,起吊时应缓缓起落,防止工件碰摔。

混凝土岔枕装卸时,使用起重机械,避免互相碰撞,发生磕角、掉块、碰伤或折断。为了有利于岔枕不受伤损,并方便吊装运输,采用长短枕分类装运。

道岔钢轨件严格按规定分类存放,以免产生变形。出厂时临时固定零件不随意拆除。如需堆码,堆码层数不得超过厂家规定,每层构件间设垫木,支点位置正确。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不得堆码存放。

混凝土岔枕按长短顺序码垛,长枕在下、短枕在上,每层岔枕间设两块垫木,上下层的垫木竖直对齐,码垛层数不宜超过4层。

(2)道岔部件进场复检

基本轨、配轨、尖轨和可动心轨满足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要求。

基本轨、尖轨、长心轨、短心轨、叉跟尖轨、配轨、翼轨的踏面不允许有深度大于0.2mm/1m的校直压痕;其它工作面允许有2处以下,深度小于0.2mm/1m的不平顺。

尖轨的断面形状、尺寸偏差、平直度和扭曲应符合《客运专线60AT钢轨暂行技术条件》(铁道部科技基[2005]101号)的规定。

联结零部件中的紧固件、扣压件等进行防腐处理。岔枕混凝土表面无掉块、桁架钢筋无脱焊、变形、锈蚀。扣件螺栓套管及钉孔尺寸须按岔枕出厂检验要求进行抽检。

(3)道岔控制基桩测量

道岔位置测量,以无砟轨道控制网(CPⅢ控制点)为基准,根据站场设计图进行道岔区控制基桩测量,确认无误后进行道岔桩位放样。

道岔区在道岔始端、道岔中心、道岔终端直股和曲股的两侧位置及道岔直股前后100~200m范围内设置控制基桩,距线路中线的距离为3~4m,按坐标直接测设。

道岔施工前增设加密基桩。依据道岔控制基桩在道岔混凝土底座上测设加密基桩,采用光学准直法和精密水准测量方法,逐一测定加密基桩的位置和高程,并标定点位。加密基桩一般5~10m设置一个,直股应布置不少于5个,曲股不少于2个。加密基桩宜设置在线路中线的两侧。

(4)道岔精调

道岔铺设后进行精调,保证道岔静态平顺度铺设精度满足客运专线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轨距偏差不超过±1mm,高低不超过2mm,轨向不超过2mm,扭曲(6.25m)不超过2mm,水平不超过2mm。道岔直股方向与其连接的线路一致,远视平顺;曲股方向与其连接曲线连接圆顺。

(5)道床混凝土浇筑

浇筑道床混凝土前,结构底板填充表面凿毛,并清洗干净,排除积水。绑扎钢筋;模板采用特制专用钢模板,其强度、刚度满足施工需要。模板支立牢固、可靠。

混凝土采取水平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对短枕底部及周围混凝土应加强捣固,并避免振捣器触及支撑架和钢轨。

道床混凝土初凝前,及时进行面层抹面,并将钢轨、短轨枕、扣件、支撑架等表面灰浆清理干净。

混凝土浇筑终凝后,及时养护,其强度达到5MPa时拆除钢轨支撑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5MPa时,道床上避免行驶车辆和承重。

混凝土抗压试件留置组数,同一配合比每浇筑100m3(不足100m3者,按100m3计),取二组试件,一组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另一组与道床同条件下养护,做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依据。

道床混凝土完工后,严格按照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进行质量检验。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规定。

4.2有砟道床道岔

道岔铺设后保证轨面与连接的主要线路轨面一致,与另一线的轨面高差,自道岔后普通轨枕起至警冲标止的范围内顺接。

检查道岔各部位几何尺寸符合规范要求,转辙器扳动灵活,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

新铺道岔,在连接线未铺前,辙叉后加铺一节临时钢轨,尖轨钉固加锁,禁止扳动。临时使用时,安装临时转辙设备。

既有线插入道岔施工由电务部门配合,开通时纳入车站连锁,确保提前插入道岔的无联锁时间不超限。

4.3无缝道岔焊接锁定

采用铝热焊完成道岔(含道岔始端和直、曲股道岔终端处焊头)内钢轨接头及与两端单元轨焊接锁定。

道岔焊接锁定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其锁定轨温温差不大于3℃,相临两段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之差不大于5℃。

与区间线路锁定时,保证道岔在固定区内,并且锁定位置距离道岔至少75m。并在焊接及锁定过程中,始终保持限位器子、母块位置居中,尖轨方正。

道岔焊接锁定时,按设计要求设置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的设置保证其牢固、可靠、易于观测和不易被破坏。位移观测桩及钢轨上的标记也保证稳固、耐久、便于观测。并按规定对道岔进行位移观测。

5.无缝线路放散锁定

树脂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表

5.1施工方法

为保证线路应力放散均匀、减少锁定轨温误差,采用“连入法”进行单元轨节的放散锁定,当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滚筒法”放散锁定,轨温在锁定轨温范围以下时,采用“拉伸器滚筒法”放散锁定。线路锁定焊接采用K922移动焊轨车组焊接。并在放散锁定前,按设计要求设置位移观测桩。

5.2施工工艺

(1)拆除扣件。单元轨节扣件拆除时,两股钢轨顺序拆除,弹条、轨距挡板摆放在钢轨两侧的枕肩上,轨距挡板按号码摆放正确,如有破损及时更换。

(2)垫放滚筒。每隔12~15m垫放一个滚筒,保证钢轨目视平顺。检查轨下橡胶垫板有无破损及其上有无石屑,有破损及时更换,有石屑及时清理。

(3)放散应力。采用两台撞轨器同时撞击钢轨协助放散,直至钢轨伸长出现反弹现象,即判定钢轨达到零应力状态。

(4)做位移标记。每隔100m做一个钢轨拉伸位移观测标记,并设专人进行观测,同时作好观测记录。

(5)计算拉伸量、锯轨量。测量单元轨节始、中、末端轨温,取其平均值做为单元轨节的轨温,计算拉伸量和锯轨量。

(6)线路锁定。现场实测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允许范围之内时,当单元轨达到零应力状态,并呈线性变化时,拆除撞轨器锁定线路,同时设置钢轨位移观测标记,开始单元轨节始端的锁定焊接。

篇11

1 概述

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工程建设得到了大幅度的进步。交通工程是我国的基础事业,也是我国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工程由于自身具有特殊性,其施工的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对于工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就会在施工中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为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下文对于施工风险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阐述了桥梁工程施工安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的控制水平的相关对策。

2 桥梁工程施工的风险

第一,人为因素。在桥梁施工当中,造成安全风险与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认为因素。施工人员在进行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并且没有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就会对于施工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隐患,直至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进行施工,也会出现施工的相关问题。由于桥梁工程与其他工程有所不同,整体施工难度较大,施工组织面临的技术管理需求也相对较高,如果不能保证施工组织技术水平,也会难以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

第二,技术因素。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过程中,不能保证支架设备的承载力水平与安全性,在施工中就会对于后续施工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人员自身技术水平不足,也会造成施工误差情况的出现。对于清孔、基坑处理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技术的完善,也会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第三,环境因素。桥梁工程属于大型工程,其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中,如果不能对于周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忽视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一系列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天气、地质水文、自然灾害等情况。

3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

3.1 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在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队伍大多由农民工组成。整体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有限,并且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于施工安全方面的相关了解较为有限。整体施工队伍素质不足,缺乏安全素质,是导致桥梁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农民工自身文化教育程度有限,在学习安全管理知识时,较为吃力,难以有效的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执行。在安全管理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3.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足 在桥梁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大多数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对于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的执行,并且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不足,导致施工现场混乱,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施工现场中,很多危险区域缺乏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且施工现场人员的安保工具佩戴不够齐备,很多设备缺乏有效的检查与维护。管理制度中,缺乏有效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出现安全事故时,处理效率低下。

3.3 部门安全管理不足 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各个施工部门进行协调配合,项目经理要进行积极的组织与沟通。桥梁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多部门来配合完成。在开展施工过程中,部门要对于自身的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对施工环节的控制。采购部门在内部管理上,如果不能保证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就会影响工程材料的质量,从而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发生。设备管理部门如果不能有效的开展施工设备管理,就会造成施工设备运行故障,影响工程顺利的进行。工程监理部门如果不能保证工程监理工作的有效性,就会造成工程整体质量不符合标准,从而引发更多的问题。

4 提高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的控制水平的对策

4.1 加强人员安全管理 在开展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控制工作中,首先要对于人员的安全因素进行控制,对于施工中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并且有效的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落实。由于桥梁工程施工任务中,整体工作量较大,如果在施工中出现疲劳施工,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在人员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人员过度劳动的情况发生,合理的安排施工任务。在施工中,充分的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降低人工劳动量,提高整体工程施工的自动化水平。在人员作息时间的安排上,要保证科学合理,并且通过轮班制度,保证施工人员的休息时间。对于参与施工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岗位考核,保证施工人员经过足够的培训。对于参与到高风险施工环节的人员,要进行重点的安全教育,保证施工人员具备足够的安全生产能力与安全意识。

4.2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是其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工程的工程规模较大,很多施工环节都需要依靠机械设备进行完成,只有加强对机械师的管理与维护,才能避免机械设备老化造成的安全问题的发生。在对于机械设备保养的过程中,要采用规范的保养措施,并且对于机械设备养护过程进行记录与监督管理,确保养护工作有效的开展。与此同时,施工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并且施工过程中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应用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对于设备进行管理时,要及时的对于施工设备进行更新,从而保证工程的整体效益。

4.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要对于现场安全进行重视。施工过程中,要对于基坑施工、孔桩施工、墩台施工、预应梁施工及桥面施工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从而保证整体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开始之前,要对于基坑施工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相关挖掘、拆除等工作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倒塌等问题的发生。对于孔桩施工管理时,要做好通风,避免二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在墩台施工时,要做好支架的加固,并且严格保证起重操作的规范性,避免相关安全事故发生。在预应梁施工时,要做好防护设施的建立,并且做好应急预案,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在架梁施工中,要保证移梁的稳定,并且采用专业的施工方式,对于移梁轨道进行平稳性的保证,最终起吊时,要保证起吊的稳固。

4.4 加强施工环境安全管理 在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中,要注重对于施工期间周边气候条件的分析与考虑,并且对于施工现场的生产环节进行完善。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确保施工现场照明充足,避免由于照明不足造成的施工误操作以及人员疲劳,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对于施工现场警示标志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设置进行重视,在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颜色中,要采用较为显著的红色,有效的提高人员的关注程度,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安全防护设施醒目。在施工安排上,避免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施工,高温条件下的施工容易出现施工人员体力下降,难以保证施工作业的正常开展。另外,也要避免低温施工,避免由于环境因素造成影响施工的情况发生。

5 结束语

桥梁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施工安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施工中如果不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就会造成众多安全隐患,致使大量安全事故发生,为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于安全意识的培养,做好日常安全管理与考核工作,做好日常机械设备维护工作,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彩平.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