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园林实训报告

园林实训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26 04:41: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园林实训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园林实训报告

篇1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学好园林规划设计也是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设计手法的基础上,注重园林艺术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对一些中小型园林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笔者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现将此次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实施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介绍

以前在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实体验该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收集对自己设计有帮助的资料和素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让学生多参观、多调查、多感受、多总结,即“参观―调查―总结”模式。

具体教学设计过程是:参观,带领学生多出去看一些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的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有的是成功的、有的是失败的),要求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使用过程中,感受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其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说明。调查,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时,以小组的形式对常用的造园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方法进行调查、记录,记录时有相关的实训表格。总结,是通过对现场的参观、调查,对该处园林绿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综合小组成员的观点,提出大家的看法与认识。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的体会

(1)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

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有关实训任务,就是为了增加每个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最后来完成实训成果。这也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

(2)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现场环境的调查与记录,要求学生必需学会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总结说明调查结果,这样可以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3)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收集设计素材的机会

通过参观、调查、记录,学生可以收集一些设计优秀的作品,作为今后方案设计的素材,为设计思想的表现奠定基础。

(4)学生对课程实训教学认识不到位

在我们的实训教学设计中首先就是外出参观,多数学生认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训教学就是去逛公园、去玩耍。学生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参观者的角色,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参与者的角色,这种认识是非常不可取的。

(5)课程实训的成果质量不高

实训成果就是以小组的形式交1-2份实训报告、总结以及一些主要景点的效果图。从报告、总结及图纸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实训成果不能体现一个团队的合作,而是某个人的观点;有些学生作为小组成员,但实际并未参与小组的各项活动。

(6)学生缺乏参与实训教学的主动性

从实训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实训的全部资料都是由教师来准备,学生只是辅助教师来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与统计。而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缺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这一点值得思考。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1.改革背景

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变化,学生总体知识水平的差异性,相关专业学制的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修改,结合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针对传统实训教学模式运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方案。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参加此次实训教学活动的为2009级园林技术专业一、二、三班,参加实训的人数为116人,学制两年,实训的时间为每班2.5天。现以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题目

根据教学的进度及实训时间的安排,这次实训教学题目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拙政园的欣赏与表现。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目的

实训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通过这次实训要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立意、造园手法等方面有所了解与认识,提高徒手绘图的表现能力。从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目的(见表1)中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先去查阅、收集与拙政园有关的资料,从资料中整理出我们需要的几个方面。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解决,一是网络,二是图书馆资料。通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最后通过图纸的表现来说明自己对拙政园的了解和认识。

(3)《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是在实训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查阅、收集的相关资料。通过实训内容(见表2)的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而不是无从下手。让学生从被动、机械的学习转向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生在本次实习中的位置由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这次实训内容的设计非常概括,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列出,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要求

实训要求是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遵守的规范(见表3)。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完成相应的各项任务,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

(5)《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作业

实训作业也是实训教学的最后成果或作品,这次实训教学的成果既有文字材料,也有相关的图纸表现(见表4)。能够比较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情况。

(6)《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答辩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是参与教师对学生成果作品的评价,这次实训教学侧重的是对学生图纸表现、资料整理、实训总结三个方面的评价(见表5)。

这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训练,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所有的工作由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完成,教师仅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

该实训教学方案把教师定位在一个“观赏者”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实训成果。参与实训评价的教师为3人,参考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具体实施分以下几个步骤:

1.自我介绍

每位参加答辩考核的学生都必须携带图纸和相关的资料,向参与评价的教师进行自我介绍,包括班级、姓名、学号等内容。

2.图纸介绍

向参与评价的教师展示自己所绘制的平面图,并对图纸进行相关的说明解释。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己对某个古典园林的认识程度,其中包括功能分区、主要景点、著名景点、建园的目的、立意等。介绍学生自己所选择的景点并进行相应的说明,要求言简意赅。

3.回答教师提问

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汇报时的情况,参与评价的教师一般提出1-2个问题要求其进行现场解答。提问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独到之处进行。

4.实训总结

这一步是学生在进行汇报结束后要完成的内容。也是实训成果的内容之一。通过这样一次课程实训教学,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要求学生会总结。

四、《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成果分析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的成果评价主要依据参与评价的教师评分、学生提交的实训作业两方面汇总产生。通过对三个班级的分析(见表6)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五、《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改革体会

1.提高了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每位学生的现场展示时间在13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该如何来讲述内容、回答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准备。现在学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材料,但对于这么大的信息量,如何进行整理汇总,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思考与摸索的一个问题。通过这次实训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2.提高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现场的提问与回答,对学生随机应变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许多学生平时在这个方面没有锻炼过,而通过这次实训他们知道了自己该如何进行答辩前的准备。这是学生在答辩结束时说过的话。从知识运用的角度看,学生学会了如何将相关知识进行组织、联系,从以前的被动、机械的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了。

3.为学生自我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

许多学生很少有机会跟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次实训教学,他们在教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这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4.时间短、教师资源不足

这次实训教学把学生进行现场答辩的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学生完成自己实训作业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每次参加评价的教师尽量是3位,涉及到教师工作量等诸多问题,所以人数不能多。今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一种能够几者兼顾的方法。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22-02

目前高职院校招生竞争激烈、渠道多样,对于就读农林类院校的大多生源来说都首选省会等大城市,从而导致省会以下城市院校招生门槛普遍降低,人才培养的环境受到了影响,难度随即加大。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变通思路、重塑教育理念、做出特色示范。以园林类专业来说,学生选择本专业的认知度不足,对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片茫然,包括他们在学校学生习的过程中目标不明、兴趣不高,毕业之后企业招不到能用的人才、学生找不到适合的岗位。因此,课程设置和教学至关重要,园林类毕业生毕业之后,主要从事园林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等相关工作。就《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而言,其具有实际操作性很强的特点,课程教学建议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方式进行。

为了更好地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应改革以往“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实用性的技能操作训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1]。针对以上问题,现就本课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参考建议,旨在促进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找准思路、增加兴趣、拓展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采取的建议与措施如下:

1.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现代园林建设理念和建设特征不断变化,追求乡土特色的同时,力求景观效果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加上各种新信息、新技术、新材料和设计理念的大量出现,因此,原有的课程体系将不能完全适应园林工程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园林工程这门课程的内容也应推陈出新。我校在制定园林工程专业学时,遵循拓宽专业面、加强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原则[2],拟定园林工程教学模式为理实一体化。在原有的土方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花坛与砌体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绿化工程和园林供电与照明工程共八章内容上,增加了《园林工程实验实训指导书》,即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实践教学。新的实践教学内容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面,而且更加适应园林行业市场发展需要。

考虑到学校学生上实验实训课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于《园林工程实验实训指导书》的教学内容目录调整如下:微地形(沙盘)制作、园林喷灌图的绘制、小型砌体工程施工、园林喷泉管道制作安装(PPR)、园路工程施工、塑石假山工程、大树移植工程和园林照明图的绘制。

从操作的方式来区分,即有:

①施工图设计类:园林喷灌图的绘制、园林照明图的绘制和园林植物配置图的绘制;

②施工图设计与施工类:微地形制作、小型砌体工程施工、园林喷泉管道制作安装(PPR管)、园路工程施工、塑石假山工程、大树移植工程。

从施工制作的场所来区分,即有:

①室内实训室完成类:园林喷灌图的绘制、园林照明图的绘制、园林植物配置图的绘制、微地形(沙盘)制作、园林喷泉管道制作安装(PPR管),完成时间与理实一体化教学(其课时共计60学时)同步;

②室外实训基地现场完成类:小型砌体工程施工、园路工程施工、塑石假山工程、大树移植工程,完成时间为一周(每天4学时,共计20学时)。本门课程的教学总课时为60+20=80学时。

2.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1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专业课中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素养息息相关。首先要上好第一堂实验课,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到校园的广场和正在开工的现场进行讲解,显然校园广场对于大二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不过老师要先做好备课计划,抓住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带领学生深入体会园林的文化和内涵。在实验室教学的过程中,要用实用的适用的实验指导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挑选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从工程施工图、现场照片再到成品实景图片,从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说明要求到施工图设计方法进行讲解,展示一些工程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分析,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讨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由被动转入主动。按照企业施工员和绿化工的要求训练学生,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此外,培养部分优秀学生并让他们参与老师的工程项目来,使学生了解园林工程的操作流程,熟悉项目管理过程,了解市场需求,促进优秀学生的带头引领作用。

2.2加大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飞跃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园林行业急剧转型升级,园林人才供不应求,园林院校工程施工类师资力量空前匮乏,通常是一个老师身兼多门课程,加上新进老师大都是大学刚毕业,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教育教学往往是停留在理论基础层面。老师的言行举止让学生获知和模仿,老师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追随和崇拜,老师的艰辛付出让学生受益非浅,通过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带动学生各方面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的且不断更新完善的工作,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组建有领导和组织能力的师资科,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功在千秋。为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园林工程建设活动,鼓励教师到园林企业一线进行培训或挂职锻炼,从中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成熟的施工技术,积累施工经验,创新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职业技能;领导主持园林项目建设,带动专业老师共同参与学术活动,拓宽了老师的教育理念,加强了老师的教育责任感和价值观。作为教师,必须是专才、通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和教学能力,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激情,力争成为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在职业岗位上不断学习、脚踏实地、坚持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3]。这就要求园林工程教学的教师紧跟行业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教育技能。

3.案例示范,实地操作,将课程项目做出成效

为了与园林行业项目接轨,对于课程实践,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训计划和方案,带领学生在实训基地实地施工,做真实的样板工程,做实用的园林小品。下面以我校2013级大二学生在园林工程课程结束后的“园路工程施工实训报告”作为案例。报告题目:《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总结――2013级园林技术二班(第一组),题目下设有:实训时间、实训地点、指导老师、班级、组长、副组长、组员和实训工具、实训项目内容和实训心得体会(略)。

实训项目一 园路工程施工(图1-10)

1?鄢1m雨花石园路施工步骤:第一天上午听指导老师讲解和点评上届学生的作品和实训报告,进行分组,下午做好施工设计方案,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每组所需工具和材料:锄头、铲子、砖刀、铁灰板、灰桶(3个)、扁担、簸箕(2个)、木模板、水泥和砂卵等。

①在老师指定的范围内,选择一块平坦的地块,定点放线,挖出长宽深为1200?鄢1200?鄢200的路床,进行整平夯实,然后放入木模板固定,模板内宽为1?鄢1m。

4.结语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实践教学,重在实践,旨在带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项目,这就要求老师能应以身作则,熟悉施工流程和规范,有施工操作和项目管理经验。老师先示范,能做出小部分样板,学生参考着做,加做边指导,但不一定每章节的实验项目都是现场操作的,也有部分章节的实验项目是用AutoCAD绘制的,这也要求老师能运用AutoCAD操作演示,讲解绘制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室外操作的实验项目,学校应有实训基地作平台,在实施过程中履行经济实用原则,有些材料可重复利用,做完就拆洗。不过有些学校是在室内运用简易材料进行实践教学的,例如:用泡沫板、石膏或花泥做假山模型,用仿真花草作搭配。不管哪种教学手段都是可取的,各有优势,在实验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让学生了解施工项目的流程和步骤,了解各种工程素材和设施设备,通过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想象力和自信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园林类专业学生通过现场教学和参与老师的项目,积累了现场组织与管理能力,增强了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就业适应力,同时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德威.园林工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林业教育,2007.(5):70-72

[2]刘维东等.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促进园林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9(22):51-52

篇3

从现今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培养有一技之长、适应社会发展、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中职教育的主旨。而实训性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学生技能的掌握、知识的吸取、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加强实训教学、强化实训技能训练?如何能在实践教学上有所突破?在此,我总结多年的园林专业教育经验,认识反思校内实践教学,在如何构建完善实训实作课加强中职园林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作一些探讨,以于广大同事交流经验。

宗旨:合理制定实训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基础平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一、提高、培养师资队伍的能力

优秀的师资是知识传授的基本条件,也是知识与学生的中间桥梁。高质量的师资条件才能给学生传授最专业、最高品质的知识内函。所以首先学校应该注重培养高知识、强技能、善于创新研究、高素质教学的综合性教学人才。其次,完善教师考评制度,创造良好的师资培养环境,注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快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为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建设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后盾基础。

二、调整实训教学辅导模式,结合实践进行教学

实训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相对繁重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付出劳动的同时,更需要教师深层次思考、研究,使教课内容更加好学、易懂。

(1)调整实训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分配师资

现代教学中我们应该摒弃实训课时单个教师辅导的模式,应尝试多人辅导的科学教学方式。老的教学辅导模式一般是:①授课老师只负责理论课程,不负责实验实训课,实验实训课由实训辅导员负责。这样的教学方式易造成理论课与实训课内容时间安排产生分隔,学生不能及时的对所学内容做出实践性操作和巩固;②授课老师即是理论课教师,又是实践课教师。虽然能两者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不脱节,促进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但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人数问题,学校往往会将学生进行分组编排轮流进行实训教学或是直接全体学生一起到实训场地进行实作实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是,限制和约束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二是,学生人数太多,无良好的分配管制,参与性不强,看的人多做的人少,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的实训课程特点及内容进行师资合理分配,在围绕提高和培养学生职业实践技能的前提下来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训教学课程的辅导力量,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首先,在实训教学课程中,除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现场辅导以外,还要根据其课程内容特点、校内师资条件再增加几名辅导老师参与辅导,让综合性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参与到实训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实训课程中能得到充分辅导,这样不仅加强了对学生实训实践学习过程的监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会因为生多师少的问题而出现对所学课程内容得不到及时解答、辅导造成对知识、技能掌握不牢固的情况。其次,辅导老师之间可以借助此机会,彼此相互学习、交流,在教学经验上取长补短以完善自己的实训教学技能,可以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高质量的实训教学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最良好的铺垫。

三、注重校内外实训见习,培养、提高学生就业实践能力

在以往教学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教学体系,而实训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规范,使得实训教学体系松散无章,教学质量和效率相对较低。因此,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并随时进行补充、完善。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最合理的教学基础平台。注重校内实训见习,培养学生就业实践能力。

1.校内实训。校内实训见习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实践。可以制订一个主体实训见习计划,以贯彻产教结合为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合理分配组成小组形式进行,要以实行企业化模式运作为导向。小组要选出小组负责人,负责监督和组织其小组的实训工作,实践技术要以产业化、标准化为基准进行。保证在实训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的、专业的完成播种、移植上盆、养护管理、摆设观赏等一系列实训操作内容。通过专业化实训课程让学生将所学书面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以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就业实践能力。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单靠学校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各方需求,学校必须与校外生产单位合作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更丰富、广阔、专业的实践平台。一是外派老师可以通过实习培训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层次和实际教学操作能力。二是可以从企业聘请专业技术、技工人员作实习辅导,与企业合作教学,走产教结合路线,订单式培养政策,既保证了学生有充足优良的实习平台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实现了学校和企业互赢。

校外单位实地学习是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一个标尺,是学生历练实践能力,提高就业技能的最佳平台。让学生在一个实际就业环境中查找自己的不足是最佳方式。所以我们要增加让学生进行校外合作单位实习的机会,在以往除去顶岗(毕业)实习时段的基础上积极与合作单位协调,在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良好并已经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实践技术提高的前提下尽量争取去校外单位进行阶段性实习或是实地观摩的机会。让书面理论立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深切的了解园林职业的特性,磨炼吃苦耐劳的精神,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不足之处,督促学生回校后会更加努力学习,提高专业实践技能,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顶岗(毕业)实习阶段是学生从校园步入工作岗位最关键的实践时段,是学生丰富认知、检验自身综合能力,联系工作单位的关键时期。学生可以深入生产第一线,直接接触园林绿化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所以学生一定要认真负责完成实践工作任务,查找自身不足之处,让整体职业技能素质得到质的提高。通过毕业实训实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就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同时也是企业与学生进行相互选择的时机,从而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为毕业生就业提前做好实践准备。

四、加设选修实训课,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专业特点与时俱进的依据当前社会的需求增加一些选修课程如工程监理、模型制作、标书制作等实训实作课以提高完善学生的专业能力深度,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让其在将来就业的时候有更充足的专业技能知识储备,可以更加自信的加入到工作岗位中。为社会园林建设培养更专业更多才多艺的人才。

五、改变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设计水平

在以往实训教学课程中一般都是导师在按部就班的按照教科书所讲内容进行教学实践示范。这样会让学生潜意识里形成照葫芦画瓢的学习思维,间接抑制了学生创造和分析事物的天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探究能力。如园林植物的修剪以及造型要让学生根据植物的不同形态独立思考设计出不同造型,做到因材而异并亲自动手修剪完成操作而不是单一由老师照课本来示范完成。这种让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的教学方式,既能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又增强了职业操作技能。其次,如果是园路,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带领学生到如学校附近公园、校内绿化带、附近小区绿化带或是正在施工的现场就其现有园路的形式、结构、组成等进行实地观察,要现场探讨,解析互动,要让学生研究它的构思和特点,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并进行解说分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让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和吸收所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起到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高设计水平的目的。

六、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实践性强是园林专业学科的特性,教学工作中必须加强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训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自我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动力,以达到实训教学目的。我们可以结合单位改造建设等让学生完成实践,要让学生从实地勘察;勘察后设计;依据设计放线到最后施工整个过程全权负责来完成,在这一完整的实践流程中,既让学生了解了上岗后的工作内容掌握了专业技能,又培养了他们的劳作精神及专业兴趣。

七、结合实训论文题目有针对性的安排综合实训内容

学生整个学程中重要的是综合实训部分,教师要做到因人因地而异,达到因材施教,把学生的能力发挥到最佳。实训任务必须紧跟社会需求及实际情况来计划、制订、落实。指导教师要通过和学生交流后再根据学生个人特点、爱好和专长来确定其实训的内容及论文题目,一定要要求学生在综合实训过程中,根据论文的要求,深入到实际生产第一线,获得准确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为保证论文质量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进度让学生提交知识小节论文报告。可以以知识点、章、节或是学期等形式,多让学生总结实训学习实践报告,首先,这样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所写论文内容了解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教学,其次,可以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让其在实训课程中可以更认真的来完成实践操作,因为只有认真操作实践才可以写出合格的论文总结,以达到巩固教学的目的。

八、结论

以上这是我多年从事中职教育以来,从本专业出发,对中职园林专业教育发展的些研究及见解。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根据当前形势,对中职园林专业教育发展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定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应用型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三个月前,我怀着对社会、对工作满心憧憬和几分迷惘,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开始了实习的生活。在这段不算短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也明白了要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

记得刚到公司时,我的第一分任务是整理和制作一个小区绿化工程的竣工资料。这样的任务对我来说既新鲜又是困难重重的。在学校时虽然也学过这方面的内容,但毕竟比较肤浅,没有太多实践经验。凭着自己的执着和耐心,以及在同事的帮助下,我还是如期完成了这芬任务。走上工作岗位,我认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工作中学习。也许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从零的开始,但我相信,不懂多问、多听少发表议论,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平时,我一有时间就上网查阅各种与园林相关的资料和信息,网易园林、疯狂园林人、园林在线……各大园林网站都留下了我求知的足迹。我还阅读了《园林绿化五大员》、《园林工程景观与设计》、《园林工程计价》等园林书籍,受益匪浅。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园林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刻、更立体、更直观的了解,我意识到园林行业发展的迅猛和行业内竞争的激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将来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拥有立足之地。

在这三个月里,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从不迟到早退,心中谨记为学校树立良好形象、争得荣誉的信念。工作中,时刻听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团结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我深知我们园林的每一个工程是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而都是要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默契的配合才能达到的。有付出就有回报。三个月的实训结束了,真的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所没有学到的东西。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自我学习,如何适应陌生的环境,如何克服面对一个人在外的不易。懂得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品尝工作中的艰辛和快乐。

篇5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1-0110-03

Several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Ability of the Garde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Bao Qiuli1 et al.

(1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tou 014109,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teaching status of the garde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everal measures to increase the students’practice ability.Measures such as reconstructing scientific course system,increasing quality of teachers,perfecting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exploring the scientific practic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holding landscape design competition.In recent 3 years,along with educ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d steadily,the first voluntary admission rate is 100%,and the first graduates signing rate is over 98%.

Key words:Garde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Practice ability;Measures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各个城市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战略的实施,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从事园林行业的人才缺口很大,园林行业被誉为当今的朝阳产业[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近些年来,全国的高等职业院校陆续设置了园林技术或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培养园林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缓解园林人才需求的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园林技术专业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的园林专业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课题。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展了以加强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题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办学思路及目标

立足园林建设主战场,以培养能在城乡建设、园林、房地产、现代观光农业、花卉及苗木生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理论知识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通过“一线三训”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 主要措施

2.1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材是课程体系的主要内涵,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3]。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对园林人才能力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的课程体系设置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学分制的实施和学生多元化培养的需要,需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结合我院学分制的实施,通过走访及网上查阅区内外相关院校,分别召开由专业教师、学生、企业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征求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对园林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改革。

2.1.1 修订教学计划及课程大纲,更新教学内容 从对新形势下学生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学分制的实施,对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新版教学计划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了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根据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一是增开了园林工程概预算、把以前单独开设的AutoCAD、SketchUp、Photoshop3门课程按任务驱动教学法整合为1门“计算机辅助设计”,采用“理实一体化”授课方式;二是按照多元化培养原则,专业拓展课采用模块形式设置,把课程之间关系紧密的几门课程设置成一个模块,共设置了“园林设计”、“园林植物培育”、“园林植物应用”、“园林工程”及“园林人文知识”等5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求职意向任选其中的2个模块进行学习;三是减少理论教学时间,鼓励教师采取理实一体化方式授课,增加实验和实训课内容及时间,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教学大纲修订时,注重每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遗漏,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将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及时添加到专业课的教学中。

2.1.2 注重教材编写 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编写,承担实验、实训课的教师必须编写配套教材,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针对性。近3a来共有6名教师副主编及参编了《AutoCAD》、《园林苗木繁育技术》、《园林绿地养护技术》、《园林艺术》等8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及多部校内实训教材,专业课程教学中100%使用了高职高专教材。

2.1.3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我院非常重视精品课程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此项工作,按照成熟1门,申报1门的原则,迄今为止,园林技术专业共建成《园林制图》、《园林工程》、《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工程概预算》等6门院级精品课,其中《园林制图》与《园林工程》被批准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精品课程。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园林工程》自治区级精品课的申报工作。

2.2 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园林人才,必须有一支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由于我院园林技术专业设置时间较短,师资队伍年龄比较年轻,高水平的师资数量较少。针对高水平的教师较难引进这一现状,我们制定了“培养引进并举”的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选派专业骨干课教师前往国内重点大学及国外进修学习。近年来,有3名教师到北京林业大学、2名教师到中国农业大学、1名教师到美国、1名教师到荷兰进修学习。第二,积极鼓励教师攻读学位。有1名教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2名教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第三,采取多种途径引进人才。近年来先后引进日本回国博士1人、北京林业大学硕士2人。第四,采取挂职、兼职等多种方式让教师到园林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园林教研室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5人,助教3人、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10人、学士学位1人。现已初步形成了整体结构较为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2.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动手能力的高低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而实训基地的建设又是保证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为此,我院十分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出了通过学生入学之初的园林认知综合实训,到各门课程的独立模块实训,再到毕业设计的专业综合实训“一线三训”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3.1 加强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园林技术专业现有园林植物标本实训室、园林规划设计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园林工程及模型制作等4个专业实训室。2015年学院投入30余万元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的40台电脑进行了更新,以满足最新版本实训软件的需要。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在没有课程安排时,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训室,有专门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学生电脑软件操作水平。学院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建成了20多栋日光温室和1栋占地1 000m2的多功能自控温室,以满足学生园林植物繁育、栽培等方面的实训需要。学院还建有专门的场地让学生进行测量、放线、园林施工等实训。另外,学院占地20hm2左右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均让学生参与管理,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以检验。

2.3.2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在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也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以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根据自身的科研和师资优势,与园林企业紧密联合,有针对性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有内蒙古荣大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新神农园林有限公司、内蒙古绿之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呼和浩特市方德景观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4个校外实训基地。针对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每年选派几名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从事科学研究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同时还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教师一起指导学生的综合实训。通过在企业的综合实训这一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园林生产实践的机会,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好园林技术专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2.4 探索科学合理的实训考核方式 考试和分数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4]。为了加强学生对实践动手能力的掌握,我们采用了态度考核、过程考核、结果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实训项目的具体情况,给实训态度、过程、结果分配不同的权重,再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及分值。根据实训内容的不同,在考核方法上采用实际操作,撰写实训报告,答辩,出展板等多种形式进行。避免学生重结果,轻过程,蒙混过关现象的发生。

2.5 举办园林景观设计大赛 自从2010年开始,结合我系“园林文化艺术节”学生系列活动的开展,我们每年举办一次“园林景观设计”大赛。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组参赛学生2人。2名选手须在规定时间内,分工合作,选用提供的AutoCAD、Photoshop、3Dmax或SketchUp,以及Office等计算机应用软件,根据比赛指定设计环境,完成一套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并最终以图片格式的展板形式提交比赛作品。由来自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裁判组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状及给予物质奖励。通过技能竞赛有效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强化核心技能的训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 实施效果

随着上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措施的实施,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在2014和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园林景观设计”赛项中,分获自治区级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多人获得金、银、铜奖。近3a来,该专业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始终保持在10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8%以上。

参考文献

[1]杨建民,王广友,聂庆娟,等.强化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7(3):14-17.

[2]郭奇斌,樊文斌,郭海清,等.构建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课程结构[C].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论文集,2007:91-93.

篇6

园林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有能够提供实践活动的场所。经过10年的努力,我院园林技术专业在校内拥有园林生化实验室和园林校内实训基地,在校外拥有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基本能够满足园林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对于职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来说,日常的课程实习安排最为重要,老师要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和操作,因此,校内实训基地和整个校园环境就成为进行实践教学的最方便的场所,便于开展各项教学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开发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现介绍如下:

1 开发实践教学项目的依据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园林企事业单位,培养在园林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专门技能型人才。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了3个岗位群,即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岗位群、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岗位群,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是根据岗位群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 紧密结合校园环境建设,开设园林实践教学项目

2.1 园林植物的鉴定和识别 园林植物类课程包括《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花卉》、《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树木》等,都要求学生要具有鉴定和识别植物的基本能力。利用校园植物不仅能进行直观教学,还便于学生课下随时进行观察和学习,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2.2 园林植物种类调查 组织学生一起对校园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统计,弄清了校园植物共有78种,分属35科,55属,编制了校园植物名录。通过此项调查活动,学生们掌握了植物调查的方法,为今后从事园林树种调查、进行园林规划和设计打下了基础。

2.3 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该项实践教学活动也是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了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配置方式以及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并能够指出校园植物配置方面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园林植物的栽植和养护管理 结合校园建设,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植物的栽植和养护管理工作,既有简单的园林卫生清理工作,也参与植物的防寒工作、要求一定技能的整形修剪工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明确的理解,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教学活动。

2.5 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识别和防治 针对校园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特点,提出防治措施。

2.6 园林植物标本和病虫害标本的制作 进行植物标本和病虫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工作,既为实践教学补充了资料,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7 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教学 设计类课程包括《园林小品》、《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等,要求学生针对校园的某个区域进行规划设计,也可以对现有的设计进行改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2.8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学院每年都会有一些建设或改造项目,结合这些项目,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工程图,了解施工过程管理内容,为集中实习和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 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1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实践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多观察,多提问,多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学到的知识。

3.2 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任务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3 聘请行业专家、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教师 学生可以直接和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学习,了解园林行业现状和发展动态,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3.4 成立专业社团 根据校园绿化的工作安排,社长负责业余时间的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有组织地开展专业活动,而且(下转第20页)(上接第39页)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和组织协调等能力。

3.5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途径,到目前为止,我们组织了植物种类识别、标本制作、模型制作等竞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6 注重过程考核,促进实践能力提高 对学生考核采取了实习报告、现场操作、作品展示、设计和答辩等多种形式,且注重过程考核,尽量给学生一个公正合理评价。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开发实习实训教材 虽然有一些实习实训指导资料,但还没有形成适合我院学生应用的校本实训教材,今后要加快校本教材的建设。

篇7

高职《园林植物》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地理分布、园林用途等,培养学生对本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识别和应用能力,是开展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园林植物育苗及栽培养护等工作的基础,同时为考取花卉工、绿化工、景观设计员等职业资格考试服务。因此,学生能否扎实地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园林专业工作。如何对园林植物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和培养专业人才实践技能已迫在眉睫。本文拟通过对园林植物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议,以期为今后园林植物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1《园林植物》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落后,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园林植物》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忽视实践,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更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再者部分实践教学,由于受时间、地域、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不能保证足够的实践教学课时。同时,部分教师及学生主观上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甚至认为此环节可有可无,只要应付规定的课时就可以,因此实践教学走过场,教学效果一般。

1.2实践教学手段单一。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不少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即教师一味地讲解和灌输,学生被动地听、记、背,师生间缺乏互动,易使多数学生养成“不观察、不分析、不归纳”的不良学习习惯,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对知识的掌握也就大打折扣。

1.3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全国各地由国内外引种或自主栽培的园林植物新品种数量激增,园林植物的快速更新,是对园林植物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个挑战,只有不断地更新实践教学的内容,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教学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但是,目前不少高校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偏慢,跟不上园林植物新品种的更新速度,这不但会影响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4校内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待加强。校内实训室的设备和条件还有待改善,存在投入资金少,设备陈旧、落后,实训室管理落后等现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模小,校外实践基地大多是私人企业,有些单位觉得作为企业没有义务培养学生,还要保证学生安全,所以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技能培训、业务提高存在漠不关心的现象。

1.5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不合理。传统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是要求学生提交实践报告,依此评定成绩。然而,单从实践报告难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园林植物识别和应用的掌握程度。此考核方式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参与实践动手的积极性不高,这不仅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而且不利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2《园林植物》实践教学改革

2.1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组织专业教师认真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听取往届毕业生的反馈建议,让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也懂得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标本等获得所需信息,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植物鉴别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2成立园林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园林植物种类繁多、生长周期长、季相变化明显,学生认识和掌握各种园林植物的特点及园林应用,不能仅靠有限的实践教学,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尤为重要,应开展园林植物实践活动。例如:可通过建立园林协会,组织园林植物识别比赛、植物摄影比赛等,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及周围的景点认识新植物,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在园林中的应用,便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强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兴趣,增强专业技能。同时也可开展网上论坛,促进交流。

2.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由于现有的教材更新速度慢,课本上的内容难以满足园林绿化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或强化了在园林绿化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植物,如:在教学中强化了金叶女贞、金叶槐等一批彩叶树种,在花卉学教学中增加了室内观叶植物等,并将其作为重点讲述。另一方面,对各门专业课的重叠部分,通过教师之间的沟通,都相应做了调整或删减,使实践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4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及配套设施。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大类,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校内实践基地可建设大型连栋温室,相应的配套设备要完善,植物种类要多。同时,可考虑让学生参与校园的绿化建设,既绿化美化了校园,又可以使学生在课余休闲时,从中识别和了解这些园林植物的习性及特点,能充分利用校园内资源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可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

2.5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为此,结合高职教育特色,在园林植物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较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具体考核标准如下:

每位学生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组成比例6:4。平时成绩包括实践态度(20% )、实践过程的学习与操作(40%)和实践报告(40%),平时单个实践累积记分,每个实践按一定的权重计分,最后累加。期末成绩包括笔试(50%)和技能考核(50%),笔试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实践中的问题等。技能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实物的识别能力(包括植物的部分及整体的识别及常见的园林应用等)。

篇8

中职导游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建筑、饮食、宗教及旅游诗词,有些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看似简单,但一旦知识点深入,则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如地理中山岳旅游资源中的地质如何分类、宗教知识中的特殊观念、建筑知识中的各种建筑构件等,学生理解领会教材内容感到十分抽象和困难,上课也因此常常提不起学习兴趣,即使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也反映学过的知识无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那么,怎样才能将分散的知识点理出体系,怎样才能将难点讲深讲透并熟练运用呢?我在课堂实施中引入了“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法。

一、能力本位教育的概念

所谓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它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

二、能力本位教育法进《导游基础》课堂的原因分析

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此“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思想一直被中国历代教师所接受和遵循,形成了传统的教师角色观。其主要表现在:

首先,传统教师观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这种教师观十分强调师道尊严,强调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教师对学生完全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传统课堂模式中教师进行灌输式教学,不讲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最后,教师过于看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人格的养成、个性的发展和各种素质的提高。

传统的课堂模式也许能造就一批死记硬背的学生,他们可以成功得到了导游证,可是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局限性就会暴露出来,有证却不会带团,带了团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等,所以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即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变,我们要将提升学生的最终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那么,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法势在必行。

三、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法在《导游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在《导游基础》课程的能力本位教育教学中,专业教师首先要从实际出发,设计好符合学生实际的项目,并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如在中国《中国古园林》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形成古园林的正确审美能力,并有独立讲解的能力,我设计了“古园林文化导游词”实训任务——考察绍兴沈园。

实训目的:

1.了解中国古园林相关知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合;主要组成要素;构景手段。

2.能够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分析旅游园林景点的组成要素、构景手段。

实训地点:绍兴沈园

实训原理:

1.古园林主要组成要素:理山、理水、动物、植物、建筑、匾额和楹联

2.古园林主要造景手段: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障景

实训内容:

1.绍兴沈园主要组成要素:理山、理水、动物、植物、建筑、匾额和楹联。

2.绍兴沈园的主要造景手段。

实训步骤:

1.课前准备:

(1)提前要求学生复习好与此次实训相关的古建筑、古园林知识,明确此次实训的要求。

(2)可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事先收集有关绍兴沈园的有关资料。

2.实地参观考察:

(1)绍兴沈园大门。

①哪位同学能讲一下沈园命名的由来?

②沈园一入门,见到的“断缘”是什么石?这种石头产地哪里?在园林中有什么特色?园林中除了此石,还有其他什么石可以叠假山?

(2)孤鹤轩。

请同学们环顾四周,仔细看看、找找:此处组成园林用了哪些要素?什么样的园林建筑是轩?轩和榭的区别是什么?

(3)放翁堂。

①此处用了哪些园林的组成要素?

②请大家仔细找找里面构景手段有哪些?

(4)教师归纳、总结、评价。

①回校后,结合所学知识和实地参观感受,派代表口头汇报。

②每人提交书面实训报告,附沈园导游词一份。

四、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法的优势

渗透了能力本位教育之后的《导游基础》课堂,显示出了与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相比的独特魅力,根据实际,总结能力本位教育在《导游基础》课堂中具有以下优势: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明确,且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学生在教师的实训计划中如鱼得水,确确实实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课程内容以职业分析为基础,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打破了僵化的学科课程体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重视学习者个别化学习,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注重“学”而非注重“教”,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完全确立;反馈及时,评价客观。

每次实训项目结束之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大幅度上升,学生实际能力的强弱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

五、能力本位教育教学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首先专业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发展的理念,不断学习与开拓创新,用专业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发展自己。其次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与教学实践要统一,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教育,获得最大的发展。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做一个发展的人。只有如此,学生才会佩服你,才会按照你的教学设计去完成各个任务。

总之,专业教学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注重全面的质量意识是责无旁贷的。尤其是导游专业的学生,在其最基本的专业课《导游基础》课堂中,我们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潜移默化的努力和独巨匠心的栽培下,把学生们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让我们从自己做起,让专业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和指导者,提高其综合能力,而且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不同的专业课教学中不断研究教学情景,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185-04

0 引言

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局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分院以学生规模最大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含园林规划设计方向)13级为试点,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骨干教师牵头,以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为依托,积极探索基于“关键点”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规划为前提,以实践技能为中心,以就业推销为保障,抓住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瓶颈”所在,按年级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既保障大多数学生在所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关键课程的学习“达优”,又在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实干精神,不但学会“做事”,还学会“做人”,使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综合发展[1]。经过在13级9个班的试点,从顶岗实习找单位的情况来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1 一年级抓方向,适合最重要

1.1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探寻合适技术路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①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大学生结合个人自身情况以及眼前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选择职业道路,并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教育、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包括五个方面:立足身心健康,积极自我悦纳;围绕学习实践,自然适应过渡;依托职业性向,选择自己所长;根据最佳定位,享受和谐人生;顺应职业要求,听从内心召唤。其本质上是要解决“我将来要干什么”的问题,即选择职业方向和设定职业目标。②技术路径选择主要基于自身的职业兴趣、天赋和价值观,有利于实现入职的最佳匹配,将每个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整合进个人的生涯发展进程之中,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从职业性向来看,擅长与事物打交道为基本路径,擅长与他人打交道为高期望路径,擅长与自己打交道则为创新路径。从职业锚来看,乐趣、技能和价值,三者居其一为蹩脚路径,三者居其二为常规路径,三者均居为幸福和谐路径。从职业和使命的区别来看,唯有顺应职业要求、听从内心召唤才是最成功的技术路径。③行为养成课包括军训及国防教育,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劳动课,卫生习惯,节约意识,文明礼仪和日常行为等。是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学生发展的要素,以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为活动载体,以过程记录作为考核手段,积极引导学生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学风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人生观。

1.2 了解园林发展趋势,写一处自己最喜欢的中国经典名园赏析报告

①听一场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现代园林九大要素:基础构骨架,掇山得精神,理水寄深情,园路引游人,建筑定风格,植物显生机,动物富动感,细节定成败,意境是关键。天人合一的终极趋势是人工创造的“第二自然”尽可能生态化;提高经营效益的第一感性趋势是从细微处精心营造景观细节;营造精品园林的理性趋势是理顺主题文脉,突显园林意境;最接大众地气的必然趋势是大地园林化和旅游乡村化。现代园林要符合人们想与自然融合的迫切要求,引导人们回归自然,并从中找到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②在系统学习园林手绘表现技法、园林艺术、中国园林史、园林工程制图、园林植物和园林工程硬质材料等平台课的基础上,选择一处经典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南京瞻园,上海豫园,无锡寄畅园,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个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西安大唐芙蓉园,临潼华清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景观),从构图布局、建筑景观和植物等方面进行多方赏析,包括分析报告、照片比对、局部手绘、材料统计和景点特色等方面,做成PPT在班内和年级进行广泛交流,激发同学们学习园林的潜能和热情。

3.2 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力争参加技能大赛

①职业技能证书是在这个岗位上所能达到的技术等级资格证书,一般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等。园林专业主要有绿化工、测量放线工、花卉园艺师、草坪建植工、林木种苗工和制图员,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为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②技能大赛选拔的是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系统的设计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它以全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命题比赛,侧重考核学生对本专业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运用能力,对参赛学生的要求是技术型、应用型。预示着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时代初见端倪,正成为引领社会尊技重职的风向标[8]。③学院举办第十五届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节,由教务处、学生与保卫处牵头,分别由12个分院承办,竞赛项目逐年增设,今年设有77项,其中个人赛60项、团体赛17项。生态环境工程分院承办的个人赛有花卉艺术设计、手绘表现技法、园林景观设计和园林微景园施工等7项。通过举办技能竞赛节,营造全院职业技能培养的良好氛围,掀起全院技能训练的新。既为全省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选拔高水平选手,也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工作,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实现了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的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真正实现高技能的普及教育[9]。

3.3 带着两项实训任务参加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适应职业、熟悉岗位的综合实践,一般进行5~7月,由具有较强实践经验和工作责任心的专业课专任教师和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兼职指导教师)共同组织实施。有效弥补校内实习基地缺陷的同时,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但从近几年的调查情况来看,企业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基本上不会为学生全程提供对口的、循序渐进的专业技能实习。除非学院有计划地派出专业骨干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或“送教上门”,为其开展各类专业培养,通过技术服务、加深企业对学校的了解[10]。今年顶岗实习时,同时安排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和园林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前者要求学生结合顶岗实习完成5个以上的技能训练项目,至少包括施工放线、园路施工、置石或塑山、乔木栽植和草坪播种,并形成施工技术综合实训报告。后者借用实习单位资料完成一套完整的资格预审文件、某一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和工程量清单计价及投标文件。返校后,按照园林工程招标与投标程序,在专用评标室使用造价及招投标管理平台进行模拟投标,包括递交标书、统一开标、电子评标、专家评标、结果公示和签订合同等环节。中标单位再提交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修改后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凡中标者为本年度优秀顶岗实习学生,由实习老师优先推荐、介绍就业单位。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218-04

培训包是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制度的重要官方文件,是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学院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培训指南”。各TAFE学院和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包的要求设置课程,组织实际教学工作,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所有专业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就业岗位和学习时间,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全国通用的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并可凭这一资格证书参加不同层次的工作或进入更高层次(包括大学)的学习。澳大利亚园林专业培训包,最初是1998年5月通过澳大利亚国家培训管理委员会(NTFC)批准,2001年9月得到澳大利亚国家培训质量委员会(NTQC)认可,后来又经过2006年、2011年两次修订[1]。培训包包括:(1)国家级认证部分:包括园林专业国家任职能力标准、评估指南,及国家任职资格证书三部分组成,是培训包的核心;(2)支撑材料:由学习方法指导、评估资料、职业发展资料三方面组成。园林专业包括:商品园林、苗木生产、风景园林、苗木销售、公园管理、运动草坪管理、园林树木栽培七个方向[2],除后两个方向没有IV级外,每个专业方向有I,II、III、IV、普通文凭、高级文凭(相当于我国的大专)职业资格等级,每一专业方向的每一职业资格等级应具备的能力单元及其标准,在培训包中的国家任职能力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下面以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释该培训包的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群及其生源

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大型的公立学院,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国内乃至国际上杰出的职业教育及培训的中心。学院提供商业、旅游、建筑、餐饮、酒店、设计、园林等广泛的教育和培训课程,有近500门课程,也对社会各行业提供职业鉴定、业务咨询服务,且课程设置和行业联系紧密。2009年有超过3万名学生进入堪培拉科技学院学习,学生年龄从16岁到70岁,有全日制的,也有工学兼顾的。整个学院由5个系和一个专科学校组成,坐落在6个大型的校园。

其园林专业及其实训基地位于堪培拉Bruce校区。因为园林专业涉及方向和层次多样,加上澳大利亚总人口也才2300多万,因此每学年开设的专业方向和层次是有选择的,如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在2010年开设了风景园林II、III,园林树木栽培II、III、IV,草坪管理II、III、IV等课程[3]。每年学院提前将开设课程和培养层次公布,并简洁明了的标明入学要求、学习形式、学习课程、可能的就业去向等主要内容(见表一)。

二、学制及学籍管理

2010年园林专业有在校生500多人,学习形式有全日制、业余学习、学徒制、远程教育等。

1.全日制:学员有来自澳大利亚的高中毕业生,也有中国、日本、菲律宾、韩国、越南等国际学生。如风景园林方向2年学习完成后,取得普通学历证书。

2.业余班:学员多为年级较大的在职人员,有公务员、退休教师、家庭妇女等,大多是因为喜欢园林,将来可管好自家的花园或做兼职园林工作来学习的。根据学员的情况确定到校上课时间。

3.学徒制:学员都是澳大利亚本国的高中毕业生,学生每周工作4天,到学校学习1天。如3年学徒制,完成后可取得高级文凭证书(相当于我国的大专层次)。学费每年大概1000澳元,由雇主或其他公司、政府资助。CIT的资助方有上百家,其中涉及园林行业的有澳大利亚园林协会、园林景观协会、堪培拉Yarralumla苗圃等[4]。

4.远程教育:主要针对澳大利亚偏远地区的学生或在职人员,可在线授课、答疑、考试。通过学习评估后,取得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

采用学分制,修够学分即可拿到相应的资格证书,然后学员可选择在该行业就业或继续学习高一级别的资格或学历证书,也可以转入具有相关专业的其它职业技术学院或大学学习,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与堪培拉大学、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等都有办学的合作协议,相互承认学分。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1.学习内容以实用为主,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应用和操作性。引培训包中对职业资格要求的各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规定得非常详细,因此教学中,在遵循澳州园林专业培训包中各专业方向层次所要求的能力标准的原则下,没有固定的课本,老师根据学员的背景和要求设计培训项目,选择学习内容和材料,以实用为主。只指定参考书,但不强制,课堂上教师通常发放一些教学资料。但在其各级别的职业任职能力标准中,突出的是操作和应用能力,如园林机械操作、维护技术,大树培养、苗木繁殖、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而非理论知识。

2.文理兼修,在专业技术的学习中培养公共职业素养。把培训包中所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入到教学内容中,如树木栽培Ⅱ级资格证书中,就有急救、交流沟通、信息收集及分析等教学内容;Ⅲ级中有“植物文化”、“协作机械设备维修”、“实施一个植物营养项目”等学习单元,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围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应用型、操作型人才”的目标,教学中大量采用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让学员真正会做。课堂教学大量采用知识——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般都有行业工作经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在完善的实训条件和有序的管理下,课堂上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很多。如《木工》课上,学生要亲自动手操作电钻等仪器或工具;《景观》课上,动手铺设地砖,安装输水管道;《土壤》课上,在讲到栽培基质部分时,教师把每一种材料样品提供给学员,并要求学员用手触摸,感受其质地,然后每人取样一小部分,用胶带固定在笔记本上,课后自己学习;在栽培基质的堆腐发酵学习中,学员也是定期亲自动手翻动、喷水。课后作业大量是动手操作性的,如昆虫标本和植物标本的采集、植物物候观察等。灵活务实的教学方法,使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效果。澳大利亚是地广人稀的国家,为了适应一些偏远地区园林企业或学员的培训需要,节约成本,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开发了远程网络培训课程,及指导学员如何使用该资源的手册——Toolbox。网络培训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同样严格遵循全国园林专业培训包的职业能力任职资格要求。

五、实训条件

与其校园建筑外观简朴内部舒适一样,园林专业实训设备设施的配置也体现着澳大利亚人的务实风格:以满足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目标为标准,而不是追求外观的华丽或技术的高精尖。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除配备完善的植物、木工、土壤、病虫害等常规实验室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2008年投资1300万澳元为其建成了现代化的园林培训基地,占地4.5公顷。基地内有现代化的玻璃温室,温室中配置了自动喷灌、二氧化碳发生器、温湿度检测及自动调控仪器等。配有供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操练地下供排水网管布设技术的专门沙池、供30个学生同时操练木工技术的木工试验室、栽培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室等。因堪培拉年降雨量只有500-600毫米,与其它地方一样,非常重视收集雨水和回收用水,在堪培拉职业技术校园里配置了一个5.2兆升的蓄水池、30个雨水收集池、23个分散在各建筑物侧面的雨水收集罐、能容纳69000升屋顶雨水,供实训基地使用。与完善的实训设备设施配套的是实训消耗性材料的保障,在其温室大棚外,可见到专门堆放土壤、沙子、树皮等设施,工具房内有序堆放着铲子、铁锹、推车、工具车等各种工具;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室内,小到各种标签、卡片、剪刀,大到多媒体设备、白板等一应俱全,教师利用起来非常方便。

六、社会实践

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还设有“植物病虫害防治咨询室”,聘请专业人员面向大众提供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免费咨询服务。学生培育出来的苗木,都挂上标签,标明植物名称、生长特点,主要管理要点等,平时有聘用的职员进行管理,每年一次定期向社会公开销售,所得收入用于实训材料的再投入。学院还设有多个课外兴趣小组或义工组织,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参与当地的社区绿地、公园等管理实践活动。在每年9月份的堪培拉花卉节上,CIT花卉专业的学生都要参加主题展览的布展工作,园林专业的学生参加景观设计展览等工作[5]。

七、考核评价——认可以往工作学习所得

考核评价内容同样是以培训包所要求的专业能力标准为准则进行考核。结合园林专业的特点,考核采用方法同样有观察、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自评、面谈等。与我国不同的是,除了在校学习成绩外,也认可学员以前从生活和工作经历中所获得的与所申请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提供工作证明、雇主评价材料、参与的有关园林设计、工作报告、奖状、视听材料、照片、所承担项目说明等,来证明具有与所申报资格匹配的能力。而指导和帮助学员收集证明材料是培训和评估机构的责任之一,因此CIT在其网站上有详细的说明,鼓励企业主让员工参与鉴定,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6]。如2009年,利用CIT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堪培拉人力资源服务部组织了180人次的职员资格认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Ⅳ级和大专两个层次[7]。这种客观灵活的考核评价,一方面是基于很多学员都有工作经验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教学评价理念:承认学生所具有的能力,而不是所学过的课程。评价过程强化“以学生为中心”,关注评价结果,更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性学习带来的浪费。

总之,澳大利亚园林专业培训包是澳大利亚各TAFE学院园林专业办学的纲领性文件,教育培训机构(如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园林培训包的要求设置园林类专业课程、组织教学、开展考核评估,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全国通用的相应等级的园林资格证书。培训包指导下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职业技术教育是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综合,具有广泛的生源,“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2)在学分制管理下,灵活的学制和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时间,或工作后再回到学校,这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园林培训包中规定的国家任能力标准是由园林行业而不是教育部门制定的,是教育和培训机构开展教学的依据,没有固定课本,教师只根据生源、地域特点等选择具体的教学参考材料,消除了学用脱节的现象。(4)“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完善的实训条件和具有行业经历的教师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中重实践、轻理论,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上;考核评价的重点是强调学生应该能做什么,而不是应知道什么,因此学员在以往工作学习经历中获得的技能也被认可,这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的体现。澳大利亚园林专业培训包在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应用,充分反映了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教育不是以学历为导向,而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为导向,通过务实、有效、人性化的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Australian National Training Authority. Agriculture,Horticulture and Conservation and Land Management Training Package[S]. Canberra:June 2011.

[2]Australian National Training Authority. Amenity Horticulture Training Package RTF03[S]. Canberra:April 2006.

[3]International Services Unit,Canberr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urse Guide 2010[M].Canberra:2010.

[4]Sponsors. http://cit.edu.au/industry_business/partners_and_spon

sors/sponsors.

[5]Anamika Mishra. Floriade

http://cit.edu.au/industry_business/partners_and_sponsors/testimonials. 2012-2-10.

[6]Skills Recognition for Industry.(2012-2-10).

http://cit.edu.au/industry_business/skills_recognition_for_industry 2012-2-10.

[7]Giuliana Tonini. ACT Government–Shared Service.(2012-2-

10).

篇11

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81-02

园林植物课程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是学习后续课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设计等的重要基础,为培养学生绿化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岗位职业能力奠定基础。随着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教与学的需要。本文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教学队伍的立体化、教材的立体化、教学方法的立体化以及教学评价的立体化等方面对高职园林植物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教师队伍的立体化

(一)建立职称和学历层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校可持续发展及日常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之一是教师梯队合理。园林植物教学团队职称层次为:教授1名、副教授5名、讲师2名、助理讲师1名。学历层次为: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5名、本科生3名。教学团队年龄梯队合理,职称和学历层次合理。

(二)合理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合理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和青年教师队伍等四支教师队伍,以保障园林植物课程的理论教学水平与实践教学水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的能力水平提升取决于教师的能力水平。园林植物教学团队有“双师型”教师6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6名,青年教师4名,“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都是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考评员。青年教师在“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的带动下,经常进入到教学苗圃、教学实验林场和柳州市赛特植物组培研究中心以及柳州青茅花卉基地参加生产实践,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建立优秀的科研团队。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特色,组建以校内外专家以及科研骨干为首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团队。通过科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科研能力,服务教学、服务企业。近年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团队主持或参与的教科研项目近40项,获得各种奖项40多项。其中,课题“高职林科类专业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合格成果。

二、教材立体化建设

所谓立体化教材,就是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和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专业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形成一个能够让师生自主教学和学习的教学环境。它既包括传统的平面纸质教材,又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

(一)园林植物立体化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体现高职特色。从内容选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实验和实训配套等方面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针对行业企业相关职业岗位和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需要,明确以园林植物识别和应用能力作为教材的核心能力目标。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组织编写校本教材作为补充,还由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一起编写课程实训教材。

2.以“典型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立体化教材中,课程的内容设计是以“典型任务”为驱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布置明确的工作任务,最后提交整个任务完成的报告书,还要在课堂上以多媒体形式演示给全体同学和老师。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查找资料、分析和讨论任务,制定出方案,有步骤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学生还能体会展示任务成果的幸福感、能力提高的满足感。与传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相比较,以“典型任务”为驱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与时俱进,凸显时代特色。园林植物立体化教材建设,应紧随时代的发展,符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增加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新的学生评价方式等,使学生能够掌握适应时展、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能。随着新的植物种类的应用和新的园林理念的产生,园林植物纸介质内容要跟上园林的发展,随之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手段也会随之产生,园林植物的内容有很强的直观性,更应该增强网络平台的立体化教材。

(二)园林植物立体化教材内容建设。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单纯的纸质教材已很难适应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就教材立体化内容而言,立体化教材主要包括主教材《园林树木》与《园林花卉》、自编教材《校园树木志》、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习题集、试题库等。就其形式而言,主要包括纸介质教材、电视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

1.园林植物主教材。主教材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教材,主要介绍课程主体知识,是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把行业的需要、职业技能的需要以及学生素质不断提高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选取与整合依据,原有的两本书内容整合成6个模块,园林植物形态与应用基础知识、园林植物的系统分类、观花植物识别与应用、观叶植物识别与应用、观果植物识别与应用、观形植物识别与应用、芳香植物识别与应用、植物专题应用,项目安排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基础到综合。

针对本专业技能与岗位群的需要,每个项目又以典型学习性工作任务形式呈现。典型工作任务的设计为:由教师在上一个任务结束时,提出下一个任务的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能力目标提前收集资料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以芳香植物的应用为例,芳香植物的能力目标是:(1)学会正确选择芳香植物的方法。(2)能正确选择出本地区常见芳香植物,并理解其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根据教师提出的芳香植物应用的能力目标,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期间进行芳香植物识别,同时采集植物标本,返回理论课程,总结本地区常见芳香植物种类、观赏特征及园林应用。

2.电子网络教材。园林植物课程网络教材主要有四大部分组成:(1)园林植物课程的素材展示部分,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和学习指导书、园林植物图片库。(2)学习资源部分,包括各种电子教学文件(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实践指导、理论与实践练习题库等)、课件、网络课程视频、教学案例。(3)相关资源部分:有关园林植物期刊、相关教材、校内外实训基地、各种园林网络链接。(4)师生交流部分:BBS留言板、电子邮件和在线答疑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立体化

(一)学生说课法。说课就是对课程的理解、解说和反思;可以说一门课程或说一个教学单元或说一次课。说课往往是指教师说课,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但本文指的是学生说课。在每一教学单元先抽出5分钟由学生说明这个单元教学设计,然后由老师和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在下一堂课之前进行预习,查资料分析出重点和难点。在学生说课和教师授课过程中,全体学生会精力集中对照自己说课内容,找到本堂课真正的重点和难点,比较快地消化它。采用这种方法,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二)“头脑风暴”植入式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园林植物系统分类识别的实践教学,通过短时间反复强迫性记忆,让学生记忆大量的植物形态信息,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采用头脑风暴法,集中几天的实践教学可使学生掌握接近300种园林植物,为后面园林植物应用方面的各个模块打下很好的基础。

(三)阶段性考核法。主要应用于园林植物系统分类教学中,通过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学生快速集中地掌握接近300种园林植物的识别特征,为了巩固记忆300种植物,在本课程的授课期间会不定期地进行植物识别的口头考核。采用这种方法,能巩固学生园林植物识别的基础知识,有效避开学生短时间强迫记忆的弊端。

(四)作业展示法。园林植物课程有三个大作业:植物标本、园林植物应用总结报告、植物专题调查报告。

1.植物标本的展示。每次植物识别结束后,以组为单位进行标本压制,压制的标本在授课期间会不定时检查,要求在课堂展示,进行小组之间的对比,目的是使学生对所识别植物的特征反复观察,巩固记忆。

2.园林植物应用的总结报告的展示。首先由教师列出园林植物应用的类型,学生分组进行园林植物应用的调查,各个小组间所调查的应用类型不同。此次作业包括书面报告与多媒体课件两方面。多媒体课件中要求有具体植物的图片、植物应用的图片以及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的照片。

3.植物专题调查报告的展示。植物专题调查分为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以及道路绿地三种类型。班级学生分为六组,每种绿地类型派两个小组,两个小组去本市同一类型的绿地但选取不同的地方。植物专题报告也包括书面报告与多媒体课件两方面。多媒体课件中要求有植物图片、绿地类型图片以及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的照片。

作业展示法与传统的书面作业相比较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雷同作业的出现,既可以防止部分懒惰学生的不参与,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对待每次作业。

四、教学评价的立体化

建立侧重过程评价的评价方法。课程总成绩100分,过程评价占60分,包括学习态度10分、课堂表现与互动效果10分、阶段性考核10分和3次作业的成果30分。结果评价占40分,是指课程教学结束后的综合笔试。

侧重过程评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平时表现、平时考核(阶段识别考核)与平时作业(植物标本、园林植物各应用总结报告、植物专题调查报告),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使学生更注重平时学习的积累,而不单纯集中精力应付最后的期考。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自2007年实行立体化教学模式以来,学生的植物识别与应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后续课程老师的好评。经过5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刚刚毕业的两届学生,在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方面较之前面几届学生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吴班.土壤环境学立体化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2]安利平.“管理信息系统”立体化教材的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7(17)

[3]周玉泉.对高职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11)

[4]杨银平.谈高职院校教师“说课”[J].教育与职业,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