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会科学的核心

社会科学的核心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4 09:35: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社会科学的核心

篇1

    20世纪70年代,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knowledge简称ssk)诞生于欧洲,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分析。科学知识社会学是在反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新、现象主义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是在人类学方法、语言分析方法等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潮流中形成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核心是“强纲领”,主要理论取向是对科学知识的成因进行社会学说明。本文着重分析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的理论来源,并对其核}l;—强纲领理论做了较为深人分析。

    一、ssk的理论来源—库恩范式理论中的相对主义

    20世纪60年代初期,库恩发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了“范式”概念。库恩认为,科学活动受到主体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科学革命是“范式”转换的结果,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

    库恩范式思想对科学的“客观性”与“理性”提出了挑战,促使了科学哲学中相对主义的兴起,尤其库恩范式思想中的相对主义特征,成为ssk的直接理论来源。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将科学的发展分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个阶段。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共同体有统一的范式指导,为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方法论标准和理论选择的客观标准,科学研究是相对稳定的;但在科学革命阶段,科学共同体则拒绝接受统一的范式,科学研究不再像常规科学时期那样,由于不存在统一的方法论标准和理论选择的标准,科学革命的结果是以一种新的范式代替旧的范式。另外,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的发展是不连续的,科学的一切都可能随社会和文化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甚至逻辑推理规则和评价标准,以及理论、定律、解释、理性等概念本身,也同样以历史条件为转移,因而科学是没有客观性的,科学的判定是相对的[’〕。库恩认为由于范式的转换是世界观的转换,新旧范式之间有互不相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标准,有各自的概念和术语在逻辑上互不相容,因而两者之间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无共同的衡量尺度,没有比较的共同基础。库恩主张任何比较只能在范式内部进行,任何事实和真理都是相对于一定的范式来说的,没有绝对的真理标准,离开了范式所提供的框架,就失去了衡量和比较的基础。范式理论的这种相对j性,是库恩范式“不可通约性”的衍生。

    不可通约指的并不是不可对比,但是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困难,这像我们试图翻译不同的语言一样。翻译经常会引起歪曲,或者至少存在细微差别;不同语言分析世界的方法都不同,要想达到完美是不可能的。正如库恩所指出的一个好的翻译方法,尤其是翻译那些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语言,需要包含或加人一些必要的段落来解释当地人们是怎样来看待世界的,他们采用的本体分类理论又是什么。学习语言翻译或描述理论就要掌握其中的功能性语言和功能性理论。这样就会造成了观念的相对性,否定了跨范式理性比较的可能性,认为不同的范式之间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不同的评判标准,新旧范式或者不同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也是不可以比较的。没有绝对的“客观性”与“理性”,客观性与理性都是相对于具体范式而言的,因此不同范式是不可比较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的”,系指前后相继的范式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而科学知识是相对的。库恩不得不承认,他的著名的受人称赞的不可通约范式并没有排除对他们之间相互比较。

    库恩思想中的相对主义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与库恩对传统科学哲学的批判有着密切联系,并且把库恩的相对主义思想推到了极端。ssk的相对主义也许可以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思想影响,又或受到费耶阿本德非理性思想的影响,但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库恩范式理论所造就的相对主义思想。

    基于库恩范式理论中的相对主义解构了科学知识的特权地位,凸显了科学历史语境的这种认识,使得ssk研究模式成功地进人到科学研究领域。ssk把自己的主要任务规定为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尽管库恩坚决不承认自己的范式理论导致了相对主义,但是ssk学者们已经将库恩奉为他们的先驱,是库恩为他们的研究开辟了道路。库恩一词频繁地出现在ssk的著作中。

    巴恩斯成功地运用了库恩的范式理论,坚称相对主义者通常把他们的观点首先称为关心知识和接受信念。他们接受在一个主题上的信念可以从一种文化语境向另一种语境转变,各种可以选择的信念易受彼此语境的冲突二编辑整理

二、ssk的理论核心—强纲领理论

    zo世纪}o年代初,英国爱丁堡大学成立了一个“科学文化与社会学研究小组”.成员包括巴里·巴恩斯、大卫·布鲁尔、史蒂芬·沙宾和安德鲁·皮克林等人。他们认为,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没有对科学知识本身进行研究,而是研究科学的体制性因素,这是一个严重的缺憾,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学;他们对以迪尔凯姆、曼海姆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学派对待科学知识的犹豫不前的态度,也持否定态度因而,这些学者提出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用以区别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他们要用社会学的知识对科学知识本身进行全面的说明,称之为“爱丁堡学派”。

    布鲁尔在《知识与社会意象》中提出了著名的“ssk的强纲领”,并对强纲领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说明。其动机是使科学之社会学研究成为标准的经验科学,即类似自然科学的研究。强纲领由四个信条组成:第一是因果性,指能够导致信念或者知识状态的条件应当是因果性的。第二是公正性,指不论用真与假、理性与非理性、成功与失败来评价我们的信念或知识,都要无偏见地做出说明。第三是对称性,在对科学社会学的说明中必须是对称的,如同一种原因应当能同时解释真实的和虚假的信念。第四是反身性,指原则上它的解释模式能够应用于社会学本身。

    强纲领理论在激进的社会学知识复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布鲁尔及其爱丁堡学派成员所坚持的由因果性、公正性、对称性和反身性这四个信条组成的“强纲领”已经表明构建一个利益、社会结构和知识按照适当的方式彼此联系的简单模式不容易。概括地讲,强纲领所主张的是,应当把所有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内的所有人类知识,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建构过程之中的信念,都当作调查研究的对象。所有这些信念都是相对的、由社会决定的,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情境之中的人们进行协商的结果。因此,处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民族之中的人们,会基于不同的“社会意象”而形成不同的信念,因而拥有各种不同的知识一’一。“强纲领”有浓重的相对主义色彩,布鲁尔等学派成员也不否认强纲领的相对主义倾向,并且承认这样的思想正是受启于库恩范式思想

篇2

宽宏大量成大事,小肚鸡肠难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并尊为仲父,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难酬。可见,宽容方能和谐,宽容利人利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矛盾逐步凸显,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进和谐因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宽阔的胸襟对待社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多一份沟通少一些误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我们的社会就能更加温馨、更加和谐。

当然,我们讲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更不能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而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实现共赢。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矛盾是普遍的,差别是必然的。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宽容,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容人之短、容人之长、容人之过。

篇3

引言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小见大,有助于探索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道路,但是这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和策划。但由于在现阶段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经常会出现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相混、将小组讨论直接等同于合作学习,甚至对学生进行全程“放手”管理,认为此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民主性等众多教学误区,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是对一个社会性的人最全面的概括,是指一个人未来能独自面对生活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所有能力。主要包括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三大方面。

(一)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学科素养自然是指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学科的掌握程度,是知识普及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环节,深化教育改革,必须使学生真正的从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领悟到格物致知的理性思维和严谨踏实的学术精神,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在探究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文情怀是我国教育现状最薄弱的一面,包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继承与发展,学生个人的道德素质和家庭教养以及学生的审美态度与情趣。

(二)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现阶段教育中出现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欲望,在知识授予中处于被动状态。加上独生子女的社会环境,来自家庭对于学生的管束相对较少,自制力的培养应当从小事做起,教师必须负起责任。同时,学生的认知、经历有限,难以形成对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对自身的定位也会欠妥当,容易出现眼高手低,懒惰自私,很难对自己的人生尽心规划,细心筹谋,需要他人从旁引导。

(三)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此观点脱离了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被现代社会淘汰掉的观点,但现实中还大量的存在。学生应当“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从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成就感。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

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对初中生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效的塑造。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

(一)课程的调整与合并。一方面,简略课本中一些单调乏味、空洞的教条化内容,开发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引例鲜活生动的课题,赋予课本崭新的生命力。以兴趣为引导,使学生用单纯的信念去学习知识,而不是简单偏颇于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加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国学中汲取仁义礼智信等美好的品德与修养。

(二)教师和家长的协调与沟通。初中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心理敏感脆弱,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怀和疏导,尤其是家长和教师,必须做好协调工作,相互配合,与学生积极交流,关注其情感变化,理解宽容其过失,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心态沟通,如此才能达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三)社会各界的人文关怀。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全社会要重视人才的个人修养和品德,加大对道德败坏,屡教不改的青少年的处罚力度。

三、现阶段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一)教学与学习目标相混。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本身并不相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容易误将二者等同对待,直接从教学大纲或是教辅书中照搬其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导致预设目标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虽然制定出了具w明确的教学目标,但这仅仅是建立在其想要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基础之上制定而成的目标,并非真正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其依旧未能够通过学习历史与社会形成较好的核心素养。

(二)视小组讨论为合作学习。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通常会选择使用小组讨论等方式,但小组讨论并不等同于合作学习。教师在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学生小组讨论管理等方面均明显表现不足,许多教师为了能够方便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往往直接让学生与其前后左右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而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则常常千差万别,同时教师并未重视对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划分,因此经常导致只有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是在小学讨论当中全程充当倾听者的角色,并未能够真正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因此也很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过度重视课堂活跃度。在核心素养当中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在该方面的能力,教师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说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按照顺序依次发言,在看其活跃了课堂气氛之下,学生并未对讨论内容有着明确的认知,很多情况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只是各说各话,并不懂得如何在讨论过程中吸收他人的论点论据;而教师对于讨论时间也未能进行合理把控,学生未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深化讨论,此种低质量的课堂氛围并不能够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其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受教材局限。历史与社会想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并具备相对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有意识地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在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的基础之上,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事实上,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是老老实实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教学,就是过于重视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常常会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的单科课程知识,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尤其是受到升学考试等影响,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则更加倾向于将重点教学内容放置在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最多的知识技、能方面,对于其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则稍显欠缺。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习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良好的工作作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在与人交流中得到智慧和启发。以搜集相关学习资料为例,譬如说在八下《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或是图书文献等搜集有关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方面的文字、图片、影音视频等各项相关资料。但为了避免学生只是简单地搜集资料,而未能对其进行细致浏览和深入分析,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等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就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某一方面,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等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筛选、分类,鼓励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任务分工,选出组长、记录员等,总结出秦始皇为何要统一的原因、具体的统一过程以及统一表现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在经过小组内部的整合之后再在教学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由此可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基本掌握相关教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当中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而学生在积极提出自己看法与见解的同时也是激发其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知行合一。基于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综合性强,联系广泛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比如,学校组织游携手、徒步毅行的活动,教师随行可以讲解的时间、原因、艰难不易及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学生经过此次行走,一定获益匪浅。实践活动的增多不是徒劳的,会使知行合一的思想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得他们拥有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行动力。

(三)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在有意识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发散型思维,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以综合复习《八下历史人物》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设计评选“全球十大人物”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推选本小组的“十大人物”,并在纸上写出推选人物的具体成就,在全班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当中对人物做出的贡献与成就、发挥出的作用等进行简要概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杰出人物身上具有哪些高贵品格,对你又有何启示,学生自己应当通过何种方式向优秀人物学习靠拢,在层层的深入和反思之下,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激发和活跃自身思维,在建立一种家国情怀之下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完成课程内容学习。

(四)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创新和互动,令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讲故事,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教学,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实地探访活动,与战争中幸存的老人交流,最终以书面形式上交感想,体会战争带给人民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古今中外,历史不是孤立的,都有相通之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推演历史,将历史,地理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互相贯通。例如从古代的历史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如何指导当今社会的发展,古代各国文化的交流发展与当今中西思想的交融,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对如今网络文化的影响。

学生的知识面往往有限,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开阔眼界,锻炼文笔,进行课前演讲,使学生摒弃懦弱无为的思想,敢说,敢质疑,敢于承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使其未来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重点是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多方位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个人的力量是单薄,汇聚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一定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大助力。

篇4

在当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背景下,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关乎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初中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其核心素养在于空间感知。区域性是时空较为典型的一个学科特征,也可以说是在提升学科素养的基础所在,区域认知在以空间位置为逻辑起点的同时,相互作用下形成了逻辑关系,为后续学习活动有序开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由此看来,加强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区域认知研究尤为必要,有助于为后续实际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明确区域位置,发挥地图定位优势

在明确区域相关概念和定义基础上,进一步来确定区域所处位置,主要是由于区域位置是形成区域环境的基本要素,诸如世界五大洲和四大洋分布情况,中国行政区划分等等关于区域位置的内容,均可以有效融入其中。故此,确定区域位置,只有真正的发挥地图定位优势,才能为后续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地图具有直观性和地理方位卫性特点,几何定位更加精准,借助空间信息图形语言,判断出区域空间位置和区域之间的关系。

1.区域的地理位置判读

诸如,在确定澳大利亚大陆的地理位置,首先应该在世界行政区上来找到澳大利亚的区域分布,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从澳大利亚大陆中间穿过的一条线是那回归线,同时也是一条特殊的纬线,借此来判断区域的所处气候带;利用地图,来判断出澳大利亚大陆的结构特征。同过地图分析后,不难看出澳大利亚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区域内分布着大量的优质牧场,为畜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机械化水平较高。

2.区域人文地理位置判断

在判断我国省级行政区时,以新疆为例,在亚洲行政区图上找到它的位置,主要是在我国的西北边陲地带,同中亚、北亚和南亚几个国家相接壤。从该生的地理位置上可以看出,是一个多民族、多的复杂区域。贯穿新疆省的兰新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中东部经济带,同时也是古代的丝绸之路必经之路。基于此,可以了解到新疆省独特的经济、政治和经济文化特色。

二、了解区域要素,运用系统分析

区域要素主要是强调区域内部的主要成分,其中包括人文要素、自然要素两个部分,区域要素同时也是构成区域认知的基本单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体有十分突出的区域系统特征。故此,为了能够更为充分的了解到区域内部特征,首要一点就是了解到区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区域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故此,在了解到区域要素时,可以通过系统分析法,将其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对系统内部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寻求合理的解决对策。一般情况下,气候、地表形态和土壤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自然系统,内部的气候条件往往占据着主导作用,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地表形态和土壤发育程度等。同样的,其他要素同样会对气候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诸如,地形中地势高低,可能会影响到温度的变化。区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影响较为直接和复杂。

此外,在区域内的语言和宗教、民族、文化和经济等各个要素之间在相互影响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区域人文系统。其中内部的经济活动要素占据了主导地位,人类经济活动直接影到人口分布、民族和的发展。故此,在探究区域经济人文要素时,通过经济活动要素,即可更为全面的了解到区域内的人文特征。

三、掌握区域特征,把握关键要素策略

区域要素之间是存在密切联系的,均是在一定区域中展开的,特定区域内具有不同的经济、自然和文化特征,具有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就区域特征本质来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时空中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教育改革对于此类知识重视程度较高,诸如,描述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面貌,了解具体区域特征;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的风土人等内容。基于此,形成区域认知,首要一点就是了解到区域的特征,抓住区域内起到主导作用的关键要素,因为主导要素直接影响着区域内其他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出区域内特出特征。

诸如,青藏高原作为雪域高原,形成这一特色的关键要素则是地形要素,青藏高原海报较高,超过4000米,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区域内的气温伴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这也造就了青藏高原上独特的高寒气候,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雪域特色。

四、明确区域差异和联系,探寻空间结构

不同区域内具有不同的区域特征,同时在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也就是区域差异特征。人类在长期活动中,区域要素之间的交流形成了区域联系。在分析不同区域内的要素联系和差异中,需要深入分析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区域特征。

出现这种区域差异的本质原因在于空间事物分布不均衡,区域地理事物空间联接也为区域内要素之间的联系提供了途径和可能。故此,掌握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就需要从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着手,掌握区域联系和差异规律,为后续区域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中,应该从多种角度进行诠释,包括区域位置、区域要素、区域特征、区域间的联系和差异等,提升区域认知,根据实际教学要求,选择合理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区域与认知,养成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金亚素.顶层设计微式实践--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到教学关键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24(12):7-9.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45-01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必须要针对新形势下,小学思想品德工作开展的问题,尝试找到科学的有效的解决方法,我们必须要通过做好小学生品德教学,为学生的价值观念的树立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同时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必须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改进,以此为基础探索找到新形势下,做好小学品德教学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教师应积极学习,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

新编《思想品德》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对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变抽象的说教为生动形象的活动体验,通过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情感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开展活动课教学,目的是为了“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必须改变已习惯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的引导性的教学取代知识灌输,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实现活动课的目标。同时,教师在活动课的组织上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学习情境、指明方向、监督过程、解难答疑、评估学习结果等。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和参与者,是学生言语的倾听者和学生的对话者,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和活动实施的引导者,是不断探索的学习者和课程研究者,在主题探究活动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多样思维方式来观察事物。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也取决于新的学生观的树立,在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相信学生,用微笑代替严厉与冷漠,师生共同参与探究,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创造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品德课堂活动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开展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讲故事赛、朗诵比赛、儿童游戏、主题班会或看录像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例如,“抵制不良诱惑如网络游戏”,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网络问题进行讨论;“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可让学生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并进行讲故事比赛;在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儿童剧、歌咏比赛等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音像、图片等,而这些教学形式在活动课中又交替使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活动课又是师生共同投入的以活动为载体的课,是教师的教育活动和

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活动。要开展好活动课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论从

活动课的目的,还是从活动课的过程分析,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展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活动课就成

了教師自编自演的独角戏。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小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领悟、探索、创新。活动课教学过程中,不单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也要关注

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为核心,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每个学生以发挥和展示的机会,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教学也就名存实亡了。

三、活动课设计与实践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走出书本世界,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建立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知识,避免强制性的灌输、空洞说教。同时思想品德课又是一门时代精神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国情教育,向学生传达家乡形势的变化,养成学生关心国家、关心家乡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长知识面扩大视野,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把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及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及时补充进去,开放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的根本要义。我党始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思想品德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阵地,思想品德课教师是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喉舌,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代表我国先进教育课程的发展要求,代表我国先进教育科学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学生、家长的根本利益。我们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材,老师也不是唯一的老师,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法更不是唯一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文芳.分析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路径[J].吉林教育,2014(04). 

篇6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使命、高等教育价值、大学生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以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时代面前逐渐变得失去效力。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题就是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难题。与其他专业课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越来越体现出多变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新时期,我们必须掌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特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时、切实。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目标方向

坚持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正确的目标性理念,有利于我们坚持正确方向。2014年5月4日,在北大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价值观念教育具有高度重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又被称为“价值观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通过价值观教育来引导学生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性,它不仅是向学生灌输和讲解一系列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以及促进理想人格的健康成长。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指导理念,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想价值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有利于培养科学的人生理想信念,有助于完善他们的道德责任意识,也有助于使学生的价值理念与国家民族理想信念相统一。大学生的价值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就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大学生行为中的导向作用,也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要求,因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对于社会利益和公共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引领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建设都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为指导的最新理论成果,并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广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舞台,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进性价值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足实践

坚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加立足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科学原则与人本原则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是立足于现实的思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指导性和具体性的统一。不仅要做到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更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性阐发、推广乃至具体应用。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没有真正系统化,有些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这不仅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发展的需要。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自由化容易使学生形成价值虚无主义,思想混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时常摇摆,意志力也不坚定,政治信仰迷茫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领导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具体化和现实化才能在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产生指导性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具体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日常行为意识。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领域,体现了非强制性特点。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性价值判断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价值观的主体。因此,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发挥传统课堂的讲授作用更要注重向实践教学领域渗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性和自觉性。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思想保障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提供思想保障,有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于统一各种社会价值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也使高校师生能够形成比较明确的理性价值目标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宣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目标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观念变革,进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面。共同理想信念有利于凝聚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全力合作,共同推进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不但能促进教育理念的现实变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提供了创新精神和科技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以人为本思想有利于改变以往不对等的师生关系,使对话意识和平等观念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成为主流观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引领作用须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在要素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构建一套具有普遍性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效性不强主要由思想观念更新速度慢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落后造成的。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才能有效根除道德教育改造中存在的各类阻力并有效解决各类难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少走弯路。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应从改变以往的单纯的说教和固定的教学方式,强调对话互动与活动渗透入手。首先,使课堂内容丰富化。“任何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都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选择,而应该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受教育对象等要素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性质上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1](P.96)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近现代史、法律常识等,还应包括传统道德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心理咨询等。不仅要包括知识性教育,还应包括先进事迹宣传与感化教育、诚信理念教育、感恩教育、人际关系能力培养等。其次,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灵活性和多元化。在讲授基本原理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讨论式教学、主题报告式教学、提问答疑式教学、分组讨论论辩式教学等等。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物、先进模范代表等进入课堂做报告甚至与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互动等。第三,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相互统一。不断探索和拓展社会实践的新模式,使社会实践活动体现趣味性、知识性、能力性、道德性的统一。深刻挖掘社会实践的道德感染力和渗透性,“应挖掘渗透式教育方法的功能性,变‘说教’式教育为‘感化’式教育。”[2](P.84)因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并通过情景和实践感染逐步渗透为学生的道德主体结构。“也只有解决了学生思想实际中的问题,学生们才能够接受我们所进行的规范教育和主流价值观念体系教育等社会要求的内容。否则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针对性、失去本质。就必然会走‘科学式’、‘版块式’、‘拼盘式’的道路,就不会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3](P.57)

总之,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思想指导,也在价值观念上提出了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承认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同时,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明确而又统一的中国特色主流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在凝聚力量和统一思想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54-01

当前我国正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宏图,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面对许多学生的厌学、暴力趋向、心理素质低等不良现象,其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教育的各个环节各自为阵,相互间缺乏必要配合。在构成德育系统的三个环节中,家庭是教育的基础和加油站,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和中转站,社会是教育的大舞台和必要条件。新时期,新课标下德育工作不应当将家庭、学校和社会割裂开来,而应将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三者相互依靠,协调发展,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育育人的效果。

一、充分发挥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和中转站的作用

学校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中转站,高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较之其他方面的影响具有更多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家庭、社会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的主导作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修养,树立思想道德的楷模

教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师生的交往活动中,身教胜于言教。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全面关心学生成长方面,以慈母的形象要求自己,以情感人,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于接受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从平常衣服添加、送学生看病等生活细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慈母。同时,处事讲话公正客观,以理服人,使学生坚信道德常理的正确性,树立教师崇高的形象,为道德认识预备良好的态度定势。做到以身作则,身教在先。

2.利用校本课程发挥德育生活化的功能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活动而形成的教育成果汇总,是扩大教育范围和效果的重要措施。教师结合学校具体环境,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编制的校本课程,按计划实施教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学校聘请司法局领导为学生开展法制教育,聘请人武部官兵为新生入学开展军训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节活动等。通过看、写、评、议等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表达水平,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法制观和是非观做了有益的尝试。

3.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优化校园德育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学校努力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对学生施以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校园德育创造良好条件。

学校充分利用橱窗开辟“德育之窗”,政教处安排定期更换内容,如张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等;在教室和走廊的墙壁上有选择的张贴对人生有启迪意义的名人名言;在食堂张贴珍惜粮食、节约用水、文明就餐等标语;在草坪等处选出学生优秀的“凡语”制作成宣传标语;充分利用每周一的班会课,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班会活动。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利用学生自身的事迹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改变家庭环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夯实“三位一体化”教育的基础和加油站

教育是一种影响、熏陶、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感染,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早的,它对学生的熏陶是时时刻刻,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的。学生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说“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是家庭”。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疏于对学生管教,认为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父母只管学生的衣食住行和费用花销,还有家长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行为,有些家长期望值过高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改变家庭教育环境配合学校和社会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1.改善家庭的文化环境

营造、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家庭以及成员的生活情趣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对生活闲暇时间利用和有意义的追求会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感染学生。健康的家庭活动既丰富了家庭的生活内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也加深了父母与学生间的亲情关系。

2.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

现代学生的自尊心、自我意识特别强,家长作风在许多家庭中影响着家庭教育效果。改变原有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创设民主、务实、乐观、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以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

父母的素质和教育方式左右着家庭氛围和学生的成长,体现着不同的教育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父母通过平等地对待尊重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各自的看法,给学生以鼓励和诱导,对其缺点和错误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优化社会教育环境,创造“三位一体化”教育的大舞台和必要条件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力补充。信息的高度社会化,使学生生活的环境再不是一片净土。青少年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生理早熟,又缺乏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家庭、学校两方面的教育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这就要求家庭和学校充分结合自身教育的优势、特点,发挥社会的有利优势及丰富的教育资源的作用。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都应从自身的特点和教育功能出发,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达到协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全员育人氛围,才能使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对孩子们倾注一片爱心,才能保证对他们教育转化的成功。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只有把握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发现、探索、总结三结合教育工作,我们才能为祖国的未来,为教育事业的明天,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一、当前财政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政策体系的价值取向偏曲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投向定位

我国政府经过两次重大转型,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由“革命型”转向“经济建设型”,第二次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而反映政府在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财政平衡、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等各种宏观调控能力的财政政策体系却落后于经济发展与时代要求,财政政策重心和财政职能时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型财政、民主财政、公共服务财政和民生财政的财政政策体系还未能科学、合理、规范地培植起来。

(二)财政政策目标层次缺乏长期效应和科学发展观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和经济转型与利益调整的关键时刻,社会发展与经济运行中各项指标特别是经济指标的背离程度不断拉大,财政政策运行缺乏稳定性,年度预算收支失衡,预算年度制与政府任期制不一,以及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投资与消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及资源约束等之间的矛盾。从长远发展来看,目前的财政政策目标拘泥于平抑经济波动和应对突出事件的短期效应层面,忽视了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和均衡性的关注度与高度,财政政策目标层次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财政政策选择层面偏窄,不适应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当前的财政政策选择层面随机性、依赖性、单调性较强,内容创新和方法机制创新与实践创新等方面,存在保守滞后现象,特别是在宏观调控中习惯性地多次运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性投资扩张来刺激尚未培固的市场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和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经济运行特别是近年来股市与楼市的大起大落,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存在较大危险,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严峻的挑战。

(四)财政政策工具运用单元、低效,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预算绩效评估严重滞后

我国的财政政策工具包括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付、国债、预算等。目前的财政政策工具运用机制存在僵滞、运转不灵、单元、低效,尤其是在综合运用、及时选择、力度把握等方面缺乏灵活有效性和整体效应性;财政支出结构缺乏有效优化。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地方支出平均38%(西部地区54.4%)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财政用于与人民群众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5 603.64亿元,占15.42%,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5 955.5亿元,占16.39%,而其中科教支出占7.6%,医疗卫生占2.3%,环境保护占2.9%,农林木占5%。这些数据表明:不规范转移支付比重过高,财政政策安排支出与科教兴国战略要求相差甚远,民生支出、环保支出、“三农”支出等这些国计民生性支出比重偏小。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同时,财政支出绩效评估严重滞后,资源配置及资金使用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财政风险控制与预警未能及时得到披露与防范,一些地方政府存在较大的财政风险与信用危机。

(五)财政体制改革缓慢

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较多保留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是一种利益妥协制度。国库集中支付、财政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等财政体制改革仍存在体制;财政资源浪费严重、配置效率低下,财政资源未能完全导向国家战略与宏观政策的优先领域;政府层级之间苦乐不均,县乡财政困难;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界定含糊不清,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财政上缴比例、权限与审批、资金与项目、经济增长速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利益博弈等。这些因财政体制改革缓慢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与矛盾,阻碍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效率。

二、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财政政策体系的创新路径选择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财政政策体系出现的阻碍我们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深层次的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适时适度调整与完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有型财政、民主财政、公共服务财政和民生财政的财政政策体系,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一)财政政策体系的设计创新

财政政策体系创新应考虑公平与效率的可能性,财政支出总量的适度性和财政调控经济结构的均衡性。公众财政基本理念就是举公众之财办公众之事,向公众透明。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建立和培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型财政、民主财政、公共服务财政和民生财政,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财政政策体系,必须从制度层面与实务层面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作为财政政策体系的设计定位。

(二)综合运用财政政策,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均提出加速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这表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当前我国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作,已成为我国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是未来十几年缩小城乡、区域和贫富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加速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科学合理有效地综合运用财政政策。

1.综合权衡财政政策工具,各有侧重,协调运用,灵活取舍,不断提升地方政府财力和经济发展动力

通过厘清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实现事权与财力匹配;提高中央收入比重和支出责任,适度运用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整合专项转移支付支出项目,提高一般性支付规模和比例,构建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消除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负面影响。

2.运用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

加快增值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降低企业税负,扩大增值税覆盖范围;改革完善资源税和物业税,促进节能减排效应;推动出口退税机制的结构性调整,推动进出口结构调整和内外结构均衡;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转变,注重用好政府投资、财政补助、政府采购、财政贴息、支付设备使用费、政府租赁等传统方式,根据不同情况运用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创新方式,大力促进产业群聚集园区、高新技术生产线、环保节能高效项目、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R&D的投入,实行税前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减免城建配套费和土地出让金、转让土地优先使用权和参与开发利用权等直接或间接优惠措施以及风险投资鼓励、政府采购等其他财税政策,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强化财政投资政策,统筹区域经济全面和谐发展

强化财政投资导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引导社会资源在三大产业中合理配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保障能力;调整财政投资重点,增强中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增加对农业、交通、能源、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的基础设施投资,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投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设施,以积累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力;投向具有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产业链培育、技术创新和服务等关键环节,以培养中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投资兴业和居民生活的环境,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人与环境和谐。

4.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优化财政支出,人人共享发展成果

财政资源与财政支出应重点向“三农”、教育、科技、就业、社保、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和重大基础设施倾斜,以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和谐建设;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

(三)发挥财政拉动内需的政策功能,积极为消费、投资、出口起支撑作用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存在较大顺差,这表明:国内储备与国内总供给大于国内投资与国内总需求,出现相对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国内流动性过剩和资产市场出现泡沫迹象,内需不足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根据经济学理论,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0.2%,而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0.8%,是投资的4倍,可见,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和贡献程度。目前,必须继续把扩大内需作为首要的政策重点,建立健全财政调节内需的制度基础和机制平台,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吸收流动性、扩大内需、平衡供求、抑制通胀、调整经济结构等作用。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充分发挥财政的配置、分配、调控、稳定等职能作用,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正税清费”和“分类规范”两个原则,不断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加快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财政体制改革步伐;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围绕国家战略与宏观政策,以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为主线,着力突破完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体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促进“三农”体系、就业促进体系、公共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科学调整支出结构,适度增加在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力度。

(五)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绩效评估体系

围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这个主题,财政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应着眼于绩效评价的主导理念,即:变短期为长期、变静态为动态、变经济效益为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业绩评价,绩效评价内涵包括定性与定量,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来架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从世界范围看,对于绩效评价,越来越重视财务、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福利(公平)等各方面的综合协调评估,绩效评价内容为5E(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公平equity、环保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经济性指建立高效低耗的公共财政支出机制,使其达到确保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条件下耗费资源的最小化,也即:效益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效率性是指投入财政资源和产出的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也即:成本既定条件下的效益最大化;效果性是指基本公共均等化目标实现的程度和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也即:成本(财政资源投入)一定条件下的效益有无或者大小情况,也即:是否实现了基本公共均等化的既定目标,财政预算效果性评价除制度性定量指标外,还包括人民群众的心理性收益、安全感收益、居民满意度、社会秩序改善等这些社会绩效定性指标;公平性原则指的是效果(如服务的数量和货币化的收益)和努力(如货币成本)在社会群体中的不同分配,作为一个衡量性指标,关心的是“接受服务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环保性主要是指经济发展规划是否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环保评估质量标准。5E相辅相成,系统、全面、综合地评价财政预算绩效状况。

篇9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66-02

大学生扶起被撞老人家而被讹、地沟油的使用、产生黑心产品等等,这些事情都是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都是道德缺失的现象。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道德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这样才能从小开始培养人们正确的道德水平。在这个道德缺失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道德的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小学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提高师生间的关系是基础

在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那么教学课堂的和谐型以及高效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就要提高师生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师生关系都有利于教学的,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班级学生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营造符合班级情况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师生之间可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就是学生的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问题。除了是指导者的身份外,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以朋友的关系来进行沟通交流。以朋友的关系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首先朋友之间的平等,建立朋友的师生关系也就很好地实现了教学平等;其次,建立朋友一样的师生关系,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外的了解,比如加强对学生喜好的了解、家庭的了解以及一些想法的了解,这些了解是有利于提高教师对于学生品德的鉴定,从而更好地规矩学生的品德水平来制定更加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计划,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率。故此,要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首先就要提高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关键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学课堂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所以要想更好地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是比较喜欢有趣的东西,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要积极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喜好,提高教学效率。譬如,在进行《我们的国庆节》教学时,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趣味性,教师既可以播放部分阅兵的视频以及开过庆典的视频让同学们收看,然后再分别让同学们发表自己对于祖国的认识,对于祖国伟大人物的认识,对于国庆节的由来的认识。例如,学生讲述到对于的认识,那么教师就可以立刻上网收集的事迹,并且生动形象地讲述给同学们听,从而更好地学生对于的认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率。

3.开展游戏教学很重要

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课堂,开展游戏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小学生的好动性以及好奇心都比较高,所以如果能够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开展游戏化教学,将能大大地吸引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品德和与社会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拔河比赛,首先教师需要将全班同学科学平均地进行分成两组,每个小组的男女比例应该一样,然后采取三局两胜的方法来进行拔河比赛。在比赛完毕后,教师就可以采访个别同学,询问同学们在拔河比赛中学到了什么,因为拔河比赛是一项合作的比赛,所以在拔河比赛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同学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如果学生在拔河的过程中不团结,将很难赢得比赛。故此教师就可以借助拔河比赛来让学生认识和记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班级的团结合作。故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就可以开展游戏教学。

4.加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手段

多媒体技术在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所以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地认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失那些人物,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例如,当讲述到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清洁工人,那么教师就可以播放清洁工人字辛勤劳动的视频或者图片来让学生认识到清洁工人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有趣的视频或者是音乐来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可以播放《光头强》的视频来进行爱护大自然的教学,从而熊大和熊二 不断地阻止光头强砍树的行为中来提高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爱护,从而提高学生品德水平。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

5.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是应用

品德就是存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但是品德是一样比较抽象的东西,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品德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学的形象化,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就要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开展生活化教学。例如,在进行《珍爱生命》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何为珍爱生命的例子,比如每天按时吃饭,生病了就要去看医生,不要害怕吃药等等,通过列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珍惜生命。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就要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一共阐述了五个关于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就可以参考以上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品德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一、教师要注重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培养创新精神。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自身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新知识结构层次,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适应新课改要求。具体来说,教师必须精通所担任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的讲授教材。另外,教师还应有比较广博的的文化修养。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都要求教师具备一种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能力,使自己拥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专多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知识结构。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教改意识,改革教学手段。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引起探究动机-创新源泉。

选择耐人寻味的事例,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思想品德课本身偏重知识,趣味性少,如果教师将课堂上成纯粹的讲授课,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昏昏欲睡,点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想尽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以及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作好心理铺垫。

例如,在讲《推进文明发展的文字》时,以文字、文学和艺术为主要内容,用东西方相互对比、相互映衬的方法,按照最早形成的较成熟的楔形文字,随后出现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之后有了我国的汉字这一过程,利用收集到的图片、小资料、幻灯片、科技影碟等给学生展示,使学生明确文字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产生的重要作用,了解古代人类的重要文明成果,认识和感受古代文明的巨大成就和价值。由于教学形象逼真,学生兴趣盎然,“我爱中国字、我写规范字”已在少年儿童中打下烙印,从而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2、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创新阵地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听专题报告、举行演讲比赛等活动。例如,在讲授《我们热爱和平》时,能注意与学校举行的有关此方面内容的演讲比赛联系起来,要求学生每人撰写一份演讲稿,并上讲台进行演讲。在讲授《童心呼唤和平》时,又及时举行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专题讲座,同时放映了专题影片。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辩论。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及时掌握课本内容,了解历史,而且也激发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对和平的渴望。学习阵地的创新,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创新途径

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即“学会学习”。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人当一次“教师”。有计划的安排指导学生分小组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处理教材,搜集材料,强调学生要在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三个问题时,除了按照教材讲述之外还要继续追问“还因为什么”、“还应该怎么样”,让学生在课本外进行再思考。然后进行组内试讲,每节课给一个学生10分钟的上课机会,“老师”必须简明扼要的讲清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等问题。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而课堂讨论是训练学生两种思维的有效形式。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分组讨论和全班集中讨论。分组讨论,争取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这种讨论范围小,周边环境熟悉,学生敢想敢说;全班集中讨论,是面向全体学生,范围较大,它的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广泛交流思想,交流信息,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要是给予巧妙的启发和点拨,就能使学生融会贯通,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都得到发挥。无论采用哪一种讨论形式,都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得到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17-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结合自己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问题,作一些总结、思考与研究。

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可利用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境,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在创设的活动中学习,在情境中感受智慧的力量,从而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应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置身一定的情境、情感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我和伙伴一起玩》这一课时,我展现了击鼓传花、玩游戏牌、玩游戏棒等多种游戏图片,通过边看、边问、边思、边答,师生互动,人人参与,使枯燥、沉闷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这种情境创设活动,通过贴近学生的生活,用对学生极具诱惑性的事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自主制定了游戏规则,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享受了游戏的快乐,又开动了学生的脑筋,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使创新思维融入娱乐兴趣之中,点燃了创新思维的火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巧设疑问,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可以促进思维的拓展、蔓延,“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设问、质疑、解难本身就蕴含着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教师也要善于深层次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不玩火,防触电》一课,可以先播放乐乐候与火苗的故事,然后提问:你看了有怎样的体会?学生会说,为什么会发生火灾?可能也有学生回答这场火灾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等等。接着可再次设疑:“火灾发生后怎样才能有效地扑灭?”“我们怎样才能预防火灾的发生?”从而引导学生从乐乐候玩火引起的火灾中吸取教训,同时还传授防止火灾、扑灭火灾的知识。如此这般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引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明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

三、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上,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可以引发强烈的创新欲望。我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常将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插入课堂,或通过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使学生对关注的问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深入的了解。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成长不烦恼》一课,通过永登阳光岛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就能让学生找到解决烦恼的办法,获得装备,顺利登上阳光岛。通过对“和老师说话紧张怎么办”“别人误会了你怎么办?”“和同学闹矛盾了怎么办?”“和同学一起做了好事,但老师没有表扬你,怎么办?”等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相互启发和交流的状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合作交流,拓展想象的空间,张开思维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激发学生灵动的感觉,点亮前行探索的火光。

四、点拨引导,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点拨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的导入或点拨引导,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要“活用方法,巧妙点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经验转移和遥远联想对所学内容提出新问题和新结论。例如,在进行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他们需要关爱》一课的教学时,我出示了残疾人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方法帮助他们,由此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同一张图片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化解疑难问题。当盲人过马路时,马路上车辆很多,这时你该怎么帮助他呢?可以寻求警察叔叔帮助,可以寻求大人帮助等等,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既注意了情感的因素、智能的因素,又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