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5 09:29: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篇1

Clinical analysis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old-aged tuberculosis patients SHAN Guo-fen. Maotai Hospital in Renhuai, Renhuai 5645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old tuberculosis patientss features through searching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nursing experience, thus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isease, and make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from 80 patients hospitalized on the old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gave meticulous care.Results 80 patients with old tuberculosis sputum n/med tuberculosis bacterium, PPD test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56.94% 15.71%, with other diseases or complications in 66 cases, accounting for 82.5%.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old tuberculosis is high,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complex, and diagnosis, treatment are difficult, besides, prognosis is poor, so need careful nursing.

【Key words】 Old tuberculosis; Clinical nurs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肺结核(TB)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当代全球结核流行的一个普遍现象和特征是老年肺结核(PTB)在年龄构成比中逐渐增多,老年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展缓慢而隐匿,大多数是60岁以前所患的肺结核(PTB)未治愈,延续至老年期60岁以后,也有少部分是老年期以后所患的PTB[1]。随着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与衰退以及容易合并老年肺结核的非结核性老年病增多等原因,老年肺结核有增多趋势,是当代全球结核病流行的普遍现象与特征。因此,对老年肺结核的临床分析将有助于开展和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2010年10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老年肺结核患者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特点及分析

1.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住院病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60~80岁,平均70岁。

1.2 诊断依据 老年肺结核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胸部X线片表现、痰结核菌检查及其他各种辅助诊断技术等进行综合诊断,其诊断要点为:(1)与排菌者密切的结核接触史;(2)咳嗽2周及3周以上,或伴咳痰、胸闷、胸痛、发热、体重减轻等;(3)既往有淋巴结核、胸膜炎等肺外结核病史者;(4)既往或近期有结节性红斑、疱疹性角膜炎、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结核超敏感综合征表现者并可除外其他可能病因者;(5)患有结核病相关性疾病者[2]。

1.3 临床表现 11例患者出现轻微发热,体温为37.5 ℃~38.5 ℃,以午后发热为主;34例患者有咳嗽、咳痰;8例患者出现咯血;22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5例患者出现胸痛。合并肺部感染28例,其中真菌感染7例,合并COPD 13例,并发肺癌5例,并发糖尿病11例,结核性胸膜炎7例,肝炎、肝硬化3例,高血压5例。

1.4 实验室检查及分析

1.4.1 细菌学检查 有59例患者进行痰结核菌涂片检查,其中有30例痰涂片阳性,痰结核菌检出率为50.8%。

1.4.2 免疫学检查 (1)血清学检查: 80例均作结核抗体(TB-AB)检测,42例结核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2.5%。(2)结核菌素试验:51例患者进行PPD试验,7例阳性。

1.4.3 胸片或肺部CT检查 继发型肺结核患者59例,占73.6%,其中空洞型肺结核18例,胸膜炎12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例。

2 护理体会

2.1 隔离防护 开放性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入院后应将患者安排单间,严格按隔离制度接触患者,限制探视,室内定时通风,每日用紫外线照射病室2 h,用具专用并定期消毒,餐具等用1%过氧乙酸浸泡消毒,被褥用品在阳光下曝晒或煮蒸消毒,痰、排泄物可焚烧、煮沸用l%过氧乙酸浸泡1 h弃去[3]。

2.2 个人卫生护理 口腔每日用3%双氧水漱口;保持皮肤卫生,预防各种外伤,长期卧床者应该经常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及坠积性肺炎,在进行各种穿刺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女患者需注意会的清洁卫生,适当多饮水,促进排尿,避免泌尿系感染。

2.3 心理护理 老年肺结核患者病程较长,临床症状复杂,同时治疗过程必须采取隔离措施,抗结核药物种类多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悲观心理,尤其是老人,会有些抵触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使患者结核恶化。所以笔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让患者了解心理健康与肺结核之间的相互影响,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消除不良心理[4]。如本组1例患者因病情反复发作,又拒绝服药,多次要求出院,护士了解情况后,多次主动与其交流,给予耐心地劝导和鼓励,使其逐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1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好转出院。

3 结论

从本文80例老年肺结核治疗情况来看,老年肺结核的病程长,复发多,产生耐药的多,治疗前必须查清是敏感老年PTB还是耐药老年PTB,这是采用化疗方案和药物的依据。老年人的视、听、肝、肾功能减退或障碍,要慎重用药,老年PTB患者生理功能减退,对药物治疗容易产生毒副反应,为了预防或治疗抗结核药物的毒副反应,必须改变抗结核药物的用药方法。老年PTB患者免疫力明显下降,多数又为耐药老年PTB,化疗必须配伍免疫制剂。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症多,治疗老年PTB必须同步治疗并发症,并发症好转后,肺结核才能治愈。老年PTB患者遵循医嘱与配合治疗均较差,多数是在家自己服药治疗,老年人的疾病意识与心理健康又较差,常发生错服药、漏服药、间断服药、中断服药,容易导致化疗失败与复发。因此,在临床上应进行精心护理,通过护理使患者尽快康复。

总之,老年肺结核有较大的传染性,临床表现不典型,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应提高警惕,进行综合诊断,防止延迟诊断、漏诊、误诊的发生[5,6]。老年PTB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或对治疗不合作是人为的因素引起治疗的失败,尤其对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者,需根据肾功能情况改变用量,还要严密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反应,因此,老年肺结核的治疗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随着老年PTB的增多,其逐渐成为控制结核病的主要对象,老年结核病的特点是研究与制定现代结核病诊断、治疗与预防对策的新问题。因此,老年PTB应该是并且已经是研究老年医学的一门新课题。

参 考 文 献

[1] 江岚.268例老年肺结核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08,10(19):73-74.

[2] 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68.

[3] 张慧,刘剑君,杜昕.2005年全国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资料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8,30(4):108.

[4] 易锦秀,金选花.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O例临床护理体会.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7(4):79.

篇2

肺结核是我国的常见传染病,规则、全程、合理的抗结核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肺结核。但由于抗结核治疗时间长,需要服药9个月,且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多,使部分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未能做到遵医嘱服药,导致药物耐药,引起耐药性肺结核,增加治疗的难度及病人的费用。因此,密切的观察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全程完成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的治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肺结核患者236例,所有病例诊断符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中新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诊断标准。患者年龄20-72岁,男162例,女74例。

1.2 方法 236例患者均采取2HRZE/4HR方案,即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2个月/4个月异烟肼、利福平。

2 不良反应的观察

2.1 消化道反应 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抗结核药常见不良反应。有34例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14.4%。

2.2 过敏反应 患者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症状,有13例患者出现此症状,发生率为5.5%。

2.3 肝功能损害 患者出现皮肤黄染,ALT升高。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有45例,发生率为19%,占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首位。

2.4 白细胞减少 患者出现外周白细胞减少,有7例患者发生,发生率3%。

2.5 其他 视力下降及关节疼痛,发生率较低。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长时间的抗结核治疗,服药量多,时间长,大多数抗结核药物都有不良反应,这些会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1]。因此,服药前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服药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患者家属对传染疾病的担心及对病人表现出的嫌弃感,也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信心。因此,告知患者家属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及科学的预防方法可以避免肺结核的传播,打消家属的顾虑,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家人情感上的支持可以使患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疗程。

3.2 加强用药督导 要求患者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随访患者用药情况。可以采用全程督导治疗方法,及未按时用药者,在24小时内采取补服措施,使患者尽可能完成疗程[2]。告知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服药时间、方法及剂量,不可擅自停药。较轻的不良反应一般不需处理,不良反应较严重的及时与医生联系。

3.3 不良反应的护理 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时,如反应较轻可分次饭后服用,消化道症状严重或体质弱者宜减量,必要时应该停药[3]。如无消化道症状应按规定空腹服药。督促患者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外周白细胞。肝功能受损,ALT高于正常值2倍,可予保肝治疗,治疗1-2周肝功能无好转,肝损害进一步加重者,应告知医生换药。外周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口服地榆升白片,严重时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白细胞低于3.0x10*3/L时,应暂停引起白细胞降低药物。出现视力下降时也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调整用药。

3.4 消毒隔离 肺结核主要经飞沫、呼吸道传播。护士应给患者讲解预防知识,嘱患者将痰吐入痰袋统一回收并焚烧,面对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遮住口鼻,减少结核菌的传播,保护自己和别人不被交叉感染,增强患者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4]。

4 结果

236患者共有99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9%,经及时采取措施,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愈患者220例,13例效果不明显,失访3例,治愈率93.2%。

5 讨论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患者自觉病情好转,不听从医务人员劝告擅自停药或不定期复查,造成严重肝功能损害、药物性肝炎的发生。一些患者则因为工作原因及生活变化而导致服药剂量的改变,造成治疗不彻底,导致耐药的发生。通过对患者的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问题,消除影响治疗的不利因素,促进患者按嘱规则、全程、合理用药,可以提高药物疗效,提高肺结核治愈率。

参 考 文 献

篇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7-02

初治肺结核疾病是指患者初次发现患有肺结核疾病,并且在此之前没有使用过任何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或者仅仅经过短期的抗结核疾病治疗。经过医学研究者的多年临床治疗经验表明,对于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只要患者能够去了解并正确面对疾病,积极的配合医生的各项治疗,保持良好的状态,疾病的治愈率能够达到95%以上。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使得让患者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疾病、相关治疗方法以及保持良好的状态对于初治肺结核的治愈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为此,笔者通过本次对于研究实验中对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进一步说明,并且通过实验对比说明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缓解抑郁、焦虑情绪的明显效果。从而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一、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

1.1 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试验分析是对于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接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将患者随机分为数量均等的两组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其中观察组患者资料: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3岁;三型肺结核32例、四型肺结核18例。对照组患者资料: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8岁;三型肺结核26例、四型肺结核24例。根据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姓名、年龄、病情、病因等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可比较性。

1.2 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所有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对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采取不同方式的护理方式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在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实施干预护理措施,其主要内容为:首先护理方式采取一对一单独护理模式,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全程的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药物及治疗方法的知识普及;其次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有计划的开展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疾病治疗信心并且让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治疗过程;最后时刻保持与患者家属的共同工作,通过鼓励患者亲属之间的交流,增强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让患者体会到家庭带来的温暖和关怀。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同时向患者普及有关疾病治疗方法、药物使用及疾病知识。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

在两组同时开展护理干预措施后两周开始对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并根据掌握情况分成掌握、基本掌握和没掌握三类。

1.3.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间焦虑、抑郁水平比较。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办法对于开展护理措施两周后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得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得分的差异进行比较。

二、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通过分析调查可以得出:开展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经过两周的护理后两组患者对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有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比较。

经过两周的干预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均有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结论

在当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今天,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在初治肺结核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得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手段,调整患者的情绪,使得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疾病的治疗效率。

篇4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1],随着全球结核发病率的回升,婴儿肺结核病也随之增多。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几家大型的儿童医院收治的结核病患儿逐年增加,病情也有加重趋势[2]。重型和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增多,一些患儿因病情重,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婴儿患肺结核多不被接诊医生重视,多数在首诊医院甚至多家医院误诊,加上婴儿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发展快,当被确诊时,病情往往都很重。必须长期住院以控制病情。2006年~2008年我院收治了4例重症婴儿肺结核患者,通过抗痨治疗及精心护理,4例患儿都好转出院,追踪随访,4例患儿均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例,均为男性婴儿,病例1:年龄2个月,CT诊断为双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并结核性脑膜炎;其母亲为结核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拒食、呕吐、咳嗽、哭闹不安。病例2:年龄5个月,CT诊断为双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并结核性脑膜炎;其爷爷为结核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发热、呕吐、咳嗽。病例3:年龄7个月,CT诊断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并左上中肺不张;家中无结核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发热、咳嗽、胸闷气急、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病例4:年龄9个月,CT诊断为右中下继发型肺结核并胸膜炎;其父亲为结核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气促、拒食、萎靡不振。4例患儿入院前均在院外当感冒治疗多日无效,病情加重然后做CT诊断为肺结核转入我院治疗。

1.2治疗与转归 4例患儿分别给予异烟肼、利福霉素等化疗及脱水、支持对症治疗3~4w后疾病症状缓解,回家继续坚持口服药物治疗。追踪随访,4例患儿均治愈。

2 护理

2.1严格遵守呼吸道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有条件时,安排单人病房,保持病房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严格落实手卫生等院感控制措施,病房紫外线消毒2次/d,地面、床头柜、桌椅、门把手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拖把、抹布固定专用。各项护理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2临床观察 常规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主要是对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前囟状况、神经精神症状进行监测,加强巡视。常备婴儿吸痰器、氧气、简易呼吸器等抢救物品和药品。本组中有1例2个月的患儿,痰多,不易咳出,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当班护士发现,及时给以吸氧、吸痰,指导给以合理的,症状明显缓解。婴儿免疫功能差,病程进展快,易发生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往往缺乏脑膜刺激征,仅有前囟紧张或膨隆。本组有两例患儿为结核性脑膜炎,护理时我们密切观察病情,及神经精神状况,呕吐次数及性状,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和处理。两例均未发生病情恶化。

2.3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 在人们的观念中,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婴儿患病极少,不易被家属接受;再加上多数都是被自己或亲属传染,病情重,需要住院隔离治疗,治疗时间长,药物的副作用大,家长往往会焦虑、恐惧、自责担心。护士在接待患儿家长过程中态度要和蔼,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及心理,解释此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及预后,讲解及时治疗本病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坚持有计划的正规治疗及定期复查,该病是可以治愈的,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答复,多鼓励、开导。本组有1例母子同时住院,母亲焦虑、情绪波动大,我们及时给患者讲解,母亲的心理感受和体验会通过哺乳传递给婴儿,影响婴儿的心理卫生,母亲很快接受了我们的建议,每次都以轻松、自然的心态给患儿哺乳。

2.4加强用药的观察及护理 婴儿结核病情多急重,早期、足量、联合、规律抗结核治疗甚为重要。目前还没有专门儿童剂型的化疗药物,在用药时要严格计算所用药物的量,用量过大易产生副作用,用量不足不仅无效且易产生耐药性影响以后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严把剂量关,在输液卡上用红笔写上用药量,引起各班注意,每次加药用5ml或1ml的注射器准确吸入,加完药必须有第2人核实一遍方可使用。口服药分配准确后,先用温开水溶化,再用吸管送服。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的毒副反应,本组有1例患儿治疗后出现黄疸及肝功能损害,给予护肝治疗后症状好转。静脉化疗对血管的刺激大,婴儿的输液血管选择有限,加上治疗时间长,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为了减轻患儿痛苦,我们安排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好的护士为患儿输液,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和观察,反复多次指导家属照顾患儿的方法,每次输液完毕,用热毛巾热敷穿刺过的血管。本组4例患儿虽然用药时间长,但没有一例发生静脉炎。

2.5症状护理

2.5.1发热护理 本组病例中有3例患儿发热都在十几天以上,发热时体内的水份丢失多,婴儿体内水含量约为70%~75%比成人高60%~65%,健康的婴儿每天水的消耗约为体重的10%~15%,比成人高2%~4%[3],因此应保证供给患儿足够的水分,嘱患儿多饮水,并给予物理降温,测量1次/30min体温,体温超过38.5℃,经上述降温措施30min后体温不降反升者,给予相应的药物降温。

2.5.2呕吐护理 4例患儿均有呕吐、拒食症状,每次呕吐后均有奶渍及食物残渣残留口腔,应及时用纱布清除残渣,以免发生口腔及肺部感染。同时指导家属抚触婴儿3~4次/d,20min/次。婴儿抚触是一种经过科学指导的、有技巧的触摸,是通过抚触者的手对婴儿的皮肤和机体进行有序的抚摸。使大量温和良性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育[4]。同时,抚触可以改善婴儿消化系统功能,使促胃液素等激素释放增多,促进胃肠蠕动,食欲增加,增强小肠吸收功能,从而使体重增加,减轻呕吐症状[5]。

2.6合理喂养 结核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合理适当的营养支持,对患儿的康复很重要。本组2例患儿为母乳喂养,2例为人工喂养。母乳喂养者,母亲要加强营养,保持心情舒畅,人工喂养者要少食多餐。根据月龄添加辅食,在两餐之间添加水果汁、菜汤等。

2.7健康宣教 患儿出院时,做好家长宣教工作,向家属说明病情,做好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坚持全程、合理用药,教会家属对疾病及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技能,定期门诊复查,室内经常开窗通风,适当户外活动,注意合理营养,避免继续与痰阳结核患者接触。患有结核病的家长,应规范治疗,避免传染他人。

3 讨论

婴儿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发病往往较急,症状重,累及器官多,病程进展快,易发生结核性脑膜炎、菌血症等,结核性脑膜炎也是小儿结核病致死的重要原因[6]。因此要早诊断及合理的治疗。"三份治疗,七分护理" 是婴儿结核病康复的真实写照,细致周到的护理在婴儿结核病的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保证有效用药,加强药物的反应监测,合理喂养,对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Z], 〔2011〕53号.

[2]江载芳.重视和加强儿童结核病的防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2):83.

[3]Staples J E, Gershman M, Fischer M. Yellow fever vaccin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J]. MMWR.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2010, 59(RR-7): 1-27.

篇5

【关键词】抗酸杆菌 ; 肺结核 ; 痰涂片; 护理

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痰液或穿刺液直接涂片镜检查找抗酸分枝杆菌作为发现传染源、选择化疗方案、考核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痰液检查.查痰,就是用显微镜查找结核杆菌,痰内一旦发现结核菌,肺结核的诊断便可确定,查痰是诊断肺结核,发现传染源最准确的方法.另外,病人在治疗过在中医生也会要求你定期查痰,用以考核和评价治疗效果.痰菌阳性病人疗程结束后,连续三次查痰阴性为肺结核治愈。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排菌肺结核病人为重要传染源,结核分枝杆菌因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又称抗酸植菌,痰中找到结核抗酸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常用涂片法,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快速简便,若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诊断基本的成立,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相关的科学依据,对结核病的控制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30例肺结核患者,留取痰标本检查。痰找抗酸杆菌的病人均要求取3份痰标本,即时痰:就诊当时咳出的痰、夜间痰:前一天晚间咳出的痰、晨痰:起床后深咳吐出的痰,其中以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效果最好。所有痰标量均采用痰直接涂片萋―尼氏染色法涂片、染色、痰检验结果的记录、报告采用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的有关标准报告。

2 结果

结果所示,其唾液痰36份、黏液痰30份、脓痰18份、血痰6份,而根据张风云的《两咱痰标量留取方法对提高病原学诊断准确率比较》一文中所统计唾液痰涂片阳性率只有5.3%,黏液痰涂片阳性率为13.5%,脓痰涂片阳性率为54%,血液涂片阳性率为50%。

3 讨论

对于痰标本中抗酸杆菌检查的凝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质量对抗酸杆菌的检出有着直接的影响,合格的检验标本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先决条件,只有合格的检验材料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检验结果。随着检验信息系统和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临床检验质量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标本采集不当,即使是控制措施很完善,也无法获得可靠的检验结果。因此,正确采集标本尤其重要。在临床上又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重视对留取痰标本前的干预和指导,是保证痰标本质量,提高抗酸杆菌阳怀检出率的重要措施。在抽取30位患者的痰标本构成比中黏液痰和唾液痰所占的比较较大,分别为40%和33.4%;脓样痰标本所占的比例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咳痰方法和技巧未能掌握,这可能是操作者采集的痰液量不足或取痰液的位置不准确或是没咳到一定深度等原因所致。临床常规留取痰标本质量偏低,行为学干预措施有显著性提高痰标本质量,应成为医疗常规,行为科学研究任重而道远.指导肺结核病人正确留取痰液标本,实行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痰菌涂阳检出率,对结核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也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临床上痰标本采集多用于病原学和病理学诊断;对清醒合作的病人采集满意标本并不困难,肺结核患者唾液痰标本、黏液痰标本多来自上呼吸道,主要成分是由口腔分泌物、咽部分物组成,而脓样痰和血痰主要来自患者的下呼吸道,主要是由患者肺部病灶的坏死组织及支气管分泌物组成,含有较多的结核分支杆菌,探讨痰标本采集过程中实行护理干预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结核杆菌检查阳性率的影响. 根据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对痰检的认识,在留痰方法、时间、量和次数上进行护理干预,所以对患者留取痰标本的行为的干预和指导对提高痰标本的质量非常重要。这为临床诊断及时提供了可靠依据。

4 护理对策

临床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病原学诊断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将对痰细菌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痰标本采集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病原学诊断的准确性,而病原学诊断是临床确诊治疗的科学依据。鉴于临床留取痰标本杂菌污染率高的现象,我们采用了漱口后饮水、翻身、叩背、咳痰与常规留痰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前种方法采集的痰标本合格率及培养阳性率均显著提高。在临床标本检验中,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采集与送检不及时与重新送检正确采集标本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查痰如此重要,因此病人还应掌握正确的留痰方法,否则将会直接影响痰检结果.正确的留痰方法是,在留痰之前先用清水漱口数次,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及部分杂菌.留取的痰应是用力咳嗽后自气管内咳出的痰,然后盛于痰盒内送检.不要将唾液或鼻涕吐入痰盒,以免影响查痰结果.初次就诊需查痰者,医生要求送三个痰标本:1、即时痰:就诊当时咳出的痰,2、夜间痰:前一天晚间咳出的痰,3、清晨痰:起床后深咳吐出的痰,其中以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效果最好。因此,正确认识标本时间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并减少这些因素的发生对检验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肺结核病人由于的关系,夜间肺、支气管沉积的分泌物和结核菌比白天的多,所以收集痰液的时间最好在清晨。1 留取痰标本,应按医生规定的日期,在清晨咳嗽后(避免将口、咽分泌物与痰液混在一起),做几次深呼吸,再用力将喉头深部的痰咯出,吐在事先备好的痰盒或玻璃瓶内盖好,写上姓名及时送到实验室。 2 标本应避免日光照射或落上灰尘,因阳光可杀死结核菌或造成假阳性;灰尘里会有其他细菌也可造成假阳性。3 平时痰量较少时,也可随时留取随机化验,如无痰,可用筷子刺激喉头引起咳嗽取痰;也可在水杯中放入开水,吸入水中的蒸汽,是呼吸道湿润,然后用力咳嗽,留取痰标本。

4.1 做好患者留取痰标本的宣教。有的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不了解,对留取痰标本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有的认为已确诊肺结核,查痰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不积极,不按要求留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有关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教育,让患者认识到痰标本质量对结核菌阳性检出率的影响,而阳性检验结果又可以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减少用药的盲目性。

4.2 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护士要耐心向患者讲解,告知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的方法:一般要连续查痰3次,当患者入院时查痰的项目多时,护士要根据查痰的内容分次把痰盒发给患者,使患者易于接受,以保证留痰的质量,时间最好是清晨起床时咳出的痰,指导患者在留痰前应深吸气后在呼气时,收腹用力咳出气管深出的的痰;对于无力咳嗽者,护士可协助患者叩击其背部,使附于气管、支气管、肺泡壁的痰液松动,易于咳出。每次留取的痰量不少于10ml,尽量避免留取唾液或鼻咽部分泌物,还需防止有食物残渣混入而影响痰菌检查结果。

4.3 严格把关,及时送检。送检前,护士要把好痰标本送检的质量关,对不合格的唾液标本,指导重新留取;留取后听痰标本及时送检,以保证痰标本的质量。

5 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率检查有积极意义。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是重视痰标本留取时间对检出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风云,张春成.两种痰标本留取方法对提高病原学诊断准确主的比较[J].现代护理.2004,10(5):449

[2] 李晓阳.不同痰样采集方法对培养结果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1994,8(3):260-261

[3] 罗谷容.痰细菌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现壮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2):8

[4] 陈明荣. 标本采集是检验质量保证的前提[J].实用全科医学. 2005,05(3):463

篇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54-01

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男性比女性患者多。肺结核加剧糖尿病代谢紊乱,而糖尿病代谢紊乱又加剧肺结核病情,产生恶性循环局面,从而导致患者起病急速、症状控制困难、预后较差。[1]肺结核病和糖尿病的相互影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治疗肺结核,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笔者回顾分析我院5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探讨相关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5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选自我院2005年1月~2012年9月所收治患者,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在41~78岁,平均年龄为65.4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发热、呼吸窘迫、盗汗、剧烈痰咳、口渴、消瘦、多饮、多尿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本组研究中的5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如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抗感染和抗结核等治疗措施,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给予强心、利尿、保肝等治疗。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可行静脉输入白蛋白、血浆、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进行支持治疗。

1.3 护理方法

1.3.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比较复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如气胸、咯血、酸中毒、感染、窒息等。指导咯血患者行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进行卧床休息,并用冰袋对患侧进行冷敷。同时,劝慰患者不要过分担心,告诉他们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病症会快速好转,进而消除患者的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并指导正确咯血咯,确保呼吸道通畅,快速应用止血药、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3.2心理护理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症,具有传染性和疗程长的特点,给患者带来沉重经济负担,致使绝大多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降低患者的自身机体免疫力,不利于临床治疗和机体康复。[2]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普及结核病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争取早日痊愈

1.3.3饮食护理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而肺结核为慢性消耗性传染疾病,控制好患者降糖及营养补给十分关键。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个体血糖指标,指导患者少量多餐、定时进餐,严格控制糖类和盐过分食用,多食粗纤维饮食。

1.3.4用药护理

1.3.4.1抗结核药护理

抗结核药大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应适时指导患者合理服用抗结核药物,正确认识抗结核药副作用,定期复查患者肝功、血尿常规等指标,注意保肝治疗措施。同进,严密观察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的变化,如果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应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减少患者的不适。

1.3.4.2 降糖药物护理

肺结核患者大多数身体消瘦,对降糖药物比较敏感,容易出现低血糖症,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血糖、身体精神状态进行严密监测,适当调节胰岛素剂补给量,避免患者低血糖发生。

1.3.5 预防感染护理

首先,做好基础护理。协助重症卧床患者勤翻身、适当拍背,对患者受压部位给予按摩,避免压疮和继发感染病症发生。其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感染发生。再者,保持病房洁净清新,定进进行病室及用具消毒处理,杜绝病人窜病室,防止交叉感染。同时,根据患者的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及应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1.3.6健康教育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出院前健康宣教,为患者制定出院后继续治疗计划,包括合理饮食、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同进,教会患者能够自测尿糖和血糖、注射胰岛素、低血糖的预防、识别及处理措施。出院后,注意适度有氧运动,做好日常用具消毒,避免感染发生。

2 结果

本研究中,5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症患者通过治疗和精心护理,仅有有9例病情得到稳定控制,但效果不显著。有84.48%的患者痊愈出院,取得理想效果。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糖尿病成为临床常见疾病,肺结核具有传染性,且对患者身心形成消耗。而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容易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低而产生细菌感染。[3]二病合并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肺结核和糖尿病二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对临床治疗增加难度,应该给以高度重视。

临床研究表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具有病灶范围广泛的特点,肺结核可以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而糖尿病导致的代谢紊乱、免疫损伤加剧肺结核恶化。[4]对于此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患者的康复。因此,本文研究中,在严格遵医嘱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预防感染护理以及健康宣教护理,并做好患者血糖动态监测,严密观察病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保护措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复发率。从而取得理想临床疗效,获得患者好评。

总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症比较复杂,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还有待不断研究和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

篇7

肺结核为急性或慢性的感染,以肺部浸润和干酪样坏死的肉芽肿、纤维化和空洞形成为特征。在美国,继发于无家可归、吸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继发病的肺结核发病率有所增加。全球肺结核占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首要位置,每年有800万~1000万新发病例。

通常肺结核的新诊断病例为单身无家可归的非白种人。经正确治疗后,本病预后良好。然而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抗结核药的耐药的菌株病死率达50%。

1 临床表现

1.1原发感染患者,在4~8周的潜伏期后,通常无症状,但也可述虚弱、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低热和盗汗。

1.2复发者可述胸痛、咳嗽带血性黏液脓性痰或血丝痰。

1.3复发者也可有低热。

1.4叩诊患处可有浊音,为实变体征或提示胸腔积液。

1.5听诊可闻及爆裂性湿啰音、支气管呼吸音、喘息音和耳语胸语音。

1.6年龄特点 老年人可不表现出发热,盗汗,结垓病的特征表现,代之于活动能力和体征的收变。评估老年人要仔细。

2 诊断性检查

2.1在鉴别和除外与TB相似的疾病如肺癌、肺脓肿、尘肺和支气管扩张时必要时行下列检查。

—如患者无咳痰或无法留取足够的痰液标本时行支气管镜检。

—X线胸片见结节样病变,斑片状渗出影(主要位于上叶),空洞形成,瘢痕组织和钙化灶。不能区分结核为活动性还是非活动性。

—CT或磁共振用于评估肺部损伤和明确诊断困难的病例。

—痰液、脑脊液、尿液、脓肿引流液或胸腔积液培养及涂片见热敏,不动,需氧,抗酸性杆菌。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可发现某部位TB感染的患者,但不能明确活动性疾病。此试验是在前臂皮内注射中等强度纯化蛋白衍生物或5U结核菌素(0.1ml),48~72h后看结果。无论是活动性TB还是非活动性TB,在感染结核菌后2~10周内呈阳性反应(≥10mm硬结)。但是在严重的免疫抑制患者,可无阳性反应。

2.2因许多移民接种卡介苗(BCG),故皮肤试验对这些人来说不能作为有效的筛查手段。既往接种过BCG者需行X线胸片筛查本病。

3 治疗

每日口服异烟肼(laniazid)、利福平(rifadin)和吡嗪酰胺(tebrazid),部分病例加用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至少6个月常可治愈TB。2~4周后,不再有感染性,这时患者可恢复正常活动继续服药。如果患者对治疗反应慢有必要延长疗程,AIDS患者均还需延长治疗。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者和耐药TB者可给予二线用药如卷曲霉素(capa stat)、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环丝氨酸 fseromycin)、阿米卡星(amikin)和喹诺酮类药物。

4 护理措施

4.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和抗结核药。

4.2根据疾控中心指南隔离患者,房间安静适当通风,维持TB预防措施,如负压房间。提供消遣活动并勤检查患者。确保呼叫器在患者身边。

4.3放置有盖垃圾桶或蜡质袋于床旁,装纳用过的手纸。告知患者出房间戴口罩。告知访视者和护理人员进行正确防护,如房间内戴口罩,离开房间严格洗手。

4.4确保患者得到充分休息。安排适当休息和活动时间,既可促进健康又可保存体力减少氧耗。

4.5提供平衡的高热量饮食,提倡少食多餐可保存体力,鼓励食欲减退者多进食。每周1次记录患者体重。如需加餐请营养专家会诊。

4.6观察用药不良反应。

4.7异烟肼与饭同服。此药可导致肝炎和周围神经炎,应监测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遵医嘱给予吡多醇(维生素B6)预防和治疗周围神经炎。

4.8接受乙胺丁醇治疗的患者,观察视神经体征,如发现异常,报告医师,有可能停止服药。每月1次检查视力,此药与饭同服。

4.9接受利福平治疗的患者,观察肝炎、紫癜和流感样综合征以及其他并发症如咯血。治疗全程监测肝肾功能。

4.10每日数次胸部理疗,包括引流和胸部叩击。

4.11给予支持性护理,帮助患者适应患病期间的改变。请患者参与护理决定,尽可能让患者家人参与护理。

5 讨论

肺结核由分枝杆菌属结核菌感染引起,有时也可由其他分枝菌株感染。在受感染者咳嗽或喷嚏时,本病通过飞沫传播。

5.1并发症:严重的肺组织损伤。炎症和组织坏死。呼吸衰竭。支气管胸膜瘘。气胸。出血。胸腔积液。肺炎。用药后肝脏损害。

5.2健康教育:加强消毒隔离知识宣教嘱病人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不随便窜病室,外出时要戴口罩,以保护自己四周的人,防止他人被传染。向病人宣教不要随地吐痰,应将痰吐于指定的容器内,进行集中处理。

篇8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04-01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级6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男,45例,女,23例,年龄为21-72岁,平均为51.5岁,患者为2型糖尿病,诊断参照1999年WHO所颁布中国糖尿病学会采用的

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或者=7.0mmol/L,随机血糖>或者=11.1mmol/L.其中初治肺结核为27例,复治41例,继发性肺结核52例,结核性胸膜炎为16例。辅助检查痰图片检查抗酸杆菌阳性为21例,阴性47例。胸部x线片或者CT检查大部分患者单侧或者双侧肺尖部斑片状模糊阴影,少数出现在肺中叶或下页。

1.2 治疗方法 抗结核药物治疗,应遵循早期规律,联合全程适量化疗原则,采用异烟肼、比嗪酰胺、乙胺丁醇‘复合利福平四种药物联合应用。由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变比较严重,进展快,为此耐药者应根据用药史及药敏测定结果加用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或者丁胺卡那霉素,并适当延长疗程,同时针对患者肝、肾功能及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程度适当调整化疗方案。糖尿病的治疗,采用控制饮食合理运动以及相应的药物治疗,注射胰岛素时可使血糖过低。其症状表现为饥饿感、脉快、瞳孔散大、焦虑、手颤、昏迷、甚至惊厥。此时护士应及时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脉注射,之后续点10%葡萄糖注射液。注意将低血糖性昏迷与严重酮体血症相鉴别。

2 结果 本组68例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和精心护理,其中43例患者临床治愈,18例患者临床好转,7例患者治疗效果差。随访1年有11例患者复发,1例因肝、肾功能衰竭而放弃治疗。

3 临床护理

3.1 一般护理 病室宜安静整洁,并保持良好的干湿度,这样有利于患者充分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告知患者不可随地吐痰,痰应在痰桶内统一焚烧消处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排菌患者应安排单独房间,限制探视,并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3.2 饮食护理 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而肺结核又是消耗性疾病,前者需要控制饮食而后者又要加强营养,二者之间相互矛盾。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饮食要适当放宽,患者所摄入的热量应比单纯糖尿病患者偏高约10%左右。饮食原则是在满足总热量恒定的基础上,摄入富含纤维素和蛋白质,部分脂肪,低糖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吸收,以不引起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为原则。另外在三餐之间应加含热量较低的水果一保证维生素的摄入,如黄瓜、胡萝卜、西红柿等。严格定时进餐的时间,保证数量和质量,不可随便更改,这样可使血糖波动减少,防止因进食不当引起高血糖或低血糖反应。这样有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3.3 心理护理 肺结核和糖尿病都是慢性病,病程长,药物治疗见效慢,大多患者思想压力大,情绪悲观,害怕别人鄙视自己而对治疗失去信心,医护人员应通过有效的交谈和和蔼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病情,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悲观和痛苦等负性心理。我们按照“引导合作型”和“互相参与型”的模式,让患者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形成医疗意向而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真正理解和认真执行方案。护理人员应耐心为患者讲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病原因、症状、体征,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服用方法、作用以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掌握饮食原则,糖尿病自检,自查的方法以及对低血糖反应的应对措施。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应和患者的家属做好沟通,有针对性的向患者家属介绍肺结核和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以及糖尿病饮食的控制要求,鼓励亲友定期探视和多关心患者的生活,给患者提供及时的感情支持,让患者体会到大家都在关心她的健康,消除其孤独感和对家庭成员的牵挂,安心接受治疗并调动主观能动性,挺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4 用药指导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使用药物较多,护理人员必须做到督导患者用药,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护士应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咽下再走。”如患者有不懂得地方护士应耐心解释说明。患者在用药过程如果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应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3.5 预防感染护理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血糖增高,脂肪代谢障碍,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易发生感染。应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应合理应用免疫抵制剂和抗生素,加强预防措施。及时更换床单,定时开窗通风,一般用紫外线照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保持卧床患者皮肤清洁,干燥,为其勤换衣裤,定期翻身按摩和叩背,预防发生压疮和坠积性肺炎。注射和穿刺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本组采取以上措施未发生穿刺处及其它部位感染。患者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

3.6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指导患者适当运动,以降低血糖,增强体质和机体抵抗力,。对于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者暂不进行体育锻炼。对于一般能下床活动的患者,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保证患者上下午各活动两次,以散步,太极拳,体操等方式为主,活动后一不感觉到疲劳为准。对于卧床的患者护士应指导帮助床上活动,定时翻身变换。对于无能力活动的患者护士应定时按摩和床上被动活动四肢,这样不仅防止肌肉萎缩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而且有利于患者的吸收以及排便,可减轻腹部不适及,增加全身舒适度。

3.7 出院指导 肺结核为慢性传染病,出院后应按疗程规律用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起到关键的作用,出院前制定好详细的计划。出院后定期复查肝功、肾功,病情变化随时就诊。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预防感冒,忌烟酒,调整好心态,保持心情舒畅。糖尿病的患者应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测血糖、尿糖,正确注射胰导素的方法,识别低血糖反应及应对措施。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宜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消除恐惧,自卑,和孤独感。加强体质锻炼,增进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4 讨论 肺结核仍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糖尿病在我国同样高发,并且是肺结核的高危人群。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病情复杂,糖代谢紊乱可促进体内结核菌繁殖,致肝功受损,而结核又可加重胰导负荷,使血糖不宜控制,两病并存时,使病情复杂化。因此开展有计划、针对性兼顾两种疾病不同特点的治疗和护理,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指导,使其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理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减少复发率。

参考文献

篇9

肺结核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研究显示,结核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4~8倍[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发病快、起病急,空洞率、痰菌阳性率及复发率都非常高,两病并存,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度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承受能力[2]。为了提高临床上效果,本文研究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给予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及康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经临床生诊断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30~75岁;43例患有继发型肺结核,14例伴有咳血,8例形成空洞,5例患有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1例合并有1型糖尿病,59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常规护理;对干预组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包括饮食、用药、心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干预护理患者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终身治疗且肺结核的传染性,常常会产生自卑、恐惧、担忧、焦虑等心理压力,要针对不同的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想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

1.2.2饮食干预护理给患者和家属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发放饮食禁忌卡,介绍接种常用的食疗汤。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患有慢性消耗性的活动性肺结核而营养状况比较差,因而需要摄入的蛋白质量和热量高于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多,可以通过降糖药甚至是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高的患者。在饮食上要给予糖尿病患者热源质营养饮食,总热量中糖类占了60%以上,患者食用高糖能够增加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降低胆固醇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4]。

1.2.3药物干预护理给患者讲解中断治疗后容易出现耐药结核、病情反复的发生以及化疗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服用结核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作用,使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和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

1.3血糖控制标准血糖控制不良:空腹时血糖量>8.3mmol/L,用餐后2h血糖量>13.8mmol/L,治疗后糖尿病的症状没有消失;血糖良好控制:空腹时血糖量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随着近年来肺结核逐渐上升的发病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高出正常人的4~8倍,因为大多数普通人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在患病后不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指导,全程的化疗不能完全坚持,导致耐药和耐多药结核和病情反复不愈,使他们成为了社会的传染源。由于这两种疾病的传染性和长期不愈性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医护人员讲解两种疾病的关系和影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缓解他们的压力,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饮食指导,合理地控制饮食的总热量;还要进行药物指导,观察药物和血糖的疗效。通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相比较,干预组患者的住院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血糖恢复正常的患者例数明显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给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缩短住院康复的时间,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晓燕.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8):4002-4003.

篇10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9-648-02

肺结核病是目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病人痰结核菌阳性率高,排菌时间长,对社会危害较大。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期,潜伏期4~8周。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茵的肺结核患者。我院2010年5月7日收治了一名19岁的结核病女性患者,在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认真细致地落实结核病的各项护理措施,收到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5月7日收治了一名19岁的结核病未婚女性患者,为血型播散型结核,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闷、胸痛、口渴、多饮、多尿、失眠、乏力、食欲不振等,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

1.2临床诊断

患者x线表现是锁骨上下区可见不规则,浓淡不均之片状阴影,阴影中有不规则的透光区,洞壁较厚,空洞大小不一。CT表现可见类圆型低密度影,CT值约900HU其周围见环状高密度影壁薄均匀。空洞内可见有液平面,其周围有炎性浸润,而结核空洞液平面较小且少见周围有卫星灶,结核菌为阳性。

1.3治疗方法

患者进入ICU后就上机治疗: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经面罩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用稳定的三头面罩处于合适位置,接输氧管。将呼吸机管道与面罩相连,调节系带拉力使面罩不漏气,并加温湿化。根据患者的舒适度逐渐调整IPAP和EPAP至最佳合适参数。同时以常规抗感染化痰平喘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疗程为6个月。治疗中定期复查胸片、痰菌,并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经过治疗后,患者入院2月后痊愈出院。

2护理方法

2.1一般护理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尽量减少搬运,操作轻柔,做好保暖措施。对于溶栓治疗后的患者要求绝对卧床14 d,双下肢不能用力活动及按摩。外出检查均要平车接送,以防松动栓子脱落,造成再次栓塞。

2.2并发症护理

2.2.1发热护理午后低热是肺结核病的显着特点,病人体温一般是37~38℃。病人要注意休息,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保持口腔清洁,鼓励病人多饮水,每4h测体温1次。若体温持续不退或出现中度以上发热,应考虑有感染或其他合并症,应及时就医。

2.2.2感染护理肺结核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尽量将患者安排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单人病房。定时通风,但不可向病区走廊通风,应让空气与露天空气进行交换。病室内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餐具、药杯用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0min清洁,再煮沸消毒30rain。痰、血等呼吸道分泌物用2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密闭浸泡2~4h后焚烧。做好皮肤清洁,擦浴1~2次每天,及时更换内衣及床单保持床铺平整,预防皮肤感染。

2.2.3咯血护理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咯血时病人取患侧卧位,绝对卧床休息;安慰病人,使其安静下来;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轻轻将血咳出,不可屏气和咽下,防止血液阻塞支气管,造成窒息;根据病情让病人吸氧,服止血药;应暂禁食,血止后食用温凉的半流质食物,忌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病人在咯血过程中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或咯血不畅应立即抱起病人双脚,呈倒立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除,并尽快通知急救,就地进行抢救,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转送。

2.3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积极主动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及同室病友、主管医生护士,使患者能尽快地熟悉环境,适应角色转换。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我院护理部每年都会对新人院护士及护生进行一次护士行为礼仪培训。护士真诚的笑容,整洁的着装,规范的言行使病人从一入院就感到一种身心的愉悦。注意向患者及家人及时解释治疗与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

2.4饮食护理

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迅速,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营养需要多,而结核病又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果饮食小当,易引起营养不良。所以应供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宜过饱;同时应该注意饮食多样化及色、香、昧、形等。鼓励多食含钙丰富的奶类、蛋类、豆制品、禽类等优质蛋白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2.5出院指导

篇11

关键词 肺结核 护士 医院感染 因素

肺结核是以细胞免疫低下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可累及全身的各个器官[1]。肺结核的传染性较强,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肺结核患者病情的控制离不开护士优质的护理。近年来,肺结核护士的职业感染也越来越引起临床上的重视。为预防医院的交叉感染,降低肺结核病区护士的感染率,现对我院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肺结核病区的护士60名(肺结核组)及非感染病区的内科护士60名(内科组)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其中肺结核组,年龄19~45岁,平均(29.7±5.8)岁;护龄1~14年,平均(8.7±2.5)年;学历:中转3例,大专32例,本科及以上25例;职称:护士24例,护师26例,主管护师以上10例;婚姻状况已婚24例,未婚36例。内科组年龄21~41岁,平均(28.4±5.1)岁;护龄1~14年,平均(8.5±2.7)年;学历:中转1例,大专41例,本科及以上18例;职称:护士28例,护师24例,主管护师以上8例;婚姻状况已婚25例,未婚35例。两组护师在年龄、护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方法: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根据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Guideline for Disinfection andSterilization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2008》规定的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设计出护士职业性感染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护士的一般信息(年龄、护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医院感染职业性防护相关知识了解情况(10个方面,按照简单评分法计分,是为1分,否或不知道为0分,满分为10分)、职业性防护态度(7个方面,计分方式与前相同)、职业性防护行为(9个方面,计分方式与前相同)[2]。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做组间比较,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用双变量相关性Pearson系数检验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与年龄、工作年限和职称之间的相关性,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结 果

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感染控制知识、防护意识、标准预防、防护措施的实施与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呈负相关(P

两组护士知识、态度、行为比较:肺结核组的知识总分和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内科组(P0.05)。见表2。

影响肺结核职业性感染相关知识得分的相关因素:肺结核护士的知识总分与护士的年龄、护龄、职称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

讨 论

肺结核病区护士感染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在从业中的职业暴露为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病率处在较高水平,临床上的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肺结核属于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其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较大。有研究报道,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后,会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和心理压力,有时甚至会带来工作行为的改变[3]。因此,做好职业性感染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要使防治工作有针对性,就必须了解护士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4]。结核杆菌本身就与护士职业感染的危险相关,护理人员每天接触肺结核患者,做大量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和传染源。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感染控制知识、防护意识、标准预防、防护措施的实施与肺结核护士医院感染呈负相关(P

肺结核病区护士感染的预防: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结核病区护士的相关知识得分与护士的年龄、护龄、职称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

参考文献

1 董桂珍,王晓曦,刘鸿燕.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9):133-134.

2 张兴华,徐凤霞,王沐荣,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HBV危险因素评估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742-1744.

3 Charl ES SM,Pearson M.Risk to health care work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New Englang J Med,2001,345(7):538-541.

4 张三娥,熬丽君,周艳秋.感染性疾病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5):1793-1774.

5 赵华,黄根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与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45-46.

6 朱加亚,王婷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管理[J].护理实践与究,2007,4(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