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

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5 09:29: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

篇1

[4]Gartner w.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rit Review,1985:695-705.

[5]Gnyawali,D.R.,Fogel,D.S.,Environments for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key dimension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4):43-62.

[6]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中国创业活动评述――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要点[J].中国人才,2003(8):4-6.

篇2

关键词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 战略决策 战略实施 战略评价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工作,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管理内容十分复杂和繁琐,而依据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工作的流程,则主要可以分为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以及企业财务战略的评价三个关键性的环节。以下就从这三个方面,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

在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工作中,财务战略的决策是开展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分析企业战略环境,并对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解和掌握的过程。企业财务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分析的综合性与全面性,均会对企业未来的管理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工作中,最为首要的关键点即为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问题。

而在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问题中,企业财务战略环境的分析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企业能否明确自己的竞争优势,能否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自己的竞争实力均与此密切相关。具体来说,企业财务战略环境可以分为企业财务战略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财务战略的内部环境两个大的方面,而且企业财务的战略的外部环境又可进一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主要的方面。所以,进行企业财务战略环境分析时,也应从上述的几点入手。首先,企业财务战略的外部环境分析。在企业财务战略的外部环境分析过程中,与企业财务战略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非常多,而从宏观环境的角度来说,主要有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因素;从微观环境的角度来说,则要注意分析行业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等会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产生直接性的影响的因素。其次,是企业财务战略的内部环境分析。企业财务战略的内部环境分析,所分析的主要内容是能够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和实施的内部因素,其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环境分析、经营管理环境分析、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分析、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分析以及内部控制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分析等内容,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析的全面性、注意挖掘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

在做好了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工作之后,就需要将决策阶段所制定的战略计划和战略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也就是需要进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具体实施阶段。企业财务战略的具体实施工作涉及企业财务的预算与资源分配、企业财务的战略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内容,能否通过这些工作使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工作融入企业的日常运营之中,是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目标能否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点之一。

而在这其中,企业财务的预算是现代企业开展资本运营工作,又是重中之重,其不但是实现资本成本耗费控制和价值创造的前提,还是实现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有效连接、引入市场竞争、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目前在企业财务的预算工作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基于企业价值创造的财务预算。基于企业价值创造的财务预算,是运用现代的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科学的经营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之上,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等一系列的财务工作进行计划、组织、调控和分配,以企业的价值创造作为导向的一种财务预算机制。将基于企业价值创造的财务预算方式引入企业财务预算工作,对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积极意义。

三、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的评价

企业财务战略的评价也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企业财务战略评价工作,能够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成效进行科学的判断和评测,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评价的反馈信息不断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工作进行修正和完善,以促进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传统的企业财务战略评价工作中,最为常用的评价指标主要是财务指标,但是这种以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式,是一种静态的、单一的、结果性的评价,无法真正全面的反应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从而不利于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要改变这个问题,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就要注意选择动态的、全面的、过程性的评价方式。例如:可以根据价值创造的指导思想,构建适合本企业的基于价值创造的财务战略评价体系,以确保评价工作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和企业战略管理方法的有效融合,确保评价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战略管理是消解“大企业病”的根本方法.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2002年年会论文集.2002.

篇3

环境监测工作中,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分析是一综合过程,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质量保证是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科学管理环境监测分析工作的有效措施。

1、QCQA的现状

质量保证在环境监测中,作用十分明显,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重视采样过程中质量保证工作,污染源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存在困难,空气质量监测中的质量保证工作尚未正常开展等。

在分析测试过程中,误差主要来源于所用的分析方法、试剂和仪器等。因此,在分析方法的选择、试剂的纯度、仪器的校准、器皿的洗涤等诸多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另外,分析工作者根据实际工作遇到的情况,对QA工作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研究。

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采样目前都有明确的技术规定。由于环境样品的特殊性,采样过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过程,在规定的原则基础上,还须就实际情况具体对待。

2、质量保证(QA)理论简介

2.1分析方面

分析质量保证是质量保证中发展较早的一部分,目前在分析质量保证的理论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

分析过程的误差,按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前者贯穿分析测试的全过程,后二者,只要有良好的质量保证基础工作,这种误差是应当而且能够避免的。为了定量地反映各种误差,规定了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含义及其度量指标。

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用规定分析方法测试基质相同或相似的样品时,标准偏差随待测组份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目前分析质量保证中普遍接受的模式是建立标准偏差随浓度变化的线性关系:SC=S0+K×C(其中S0是零浓度时的标准偏差,SC是浓度为C时的标准偏差,K为常数,C为浓度)。

2.2采样方面

环境样品,由于其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是分析化学中的采样无法比拟的。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已被列为环境化学分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了。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QA)问题已受到环境分析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采样质量保证理论涉及最小取样量、最小取样数和可允许的最长保存时间等方面的研究。

最小取样量的估算方法很多,常用的是lngamells取样常数法。根据样本间标准偏差HH随样本取样量增大而减少这一特性,lngamells证明WR2=KS这一等式在许多场合是成立的,式中W表示分析样本的质量(g);R是样本间的相对标准偏差();KS是lngamells取样常数,它对应于置信度为68、采样不确定度不超过1时的取样量。

对非均匀的总体而言,为使分析数据有代表性,必须分析足够多的样品,因此要决定最小取样数。根据Benedetti-pichler理论,若把总体样品看作二元混合物,每一组份包含不同百分比的分析物,为了保证在某一置信度下,相对取样标准偏差为R所需取样的个数为

d1d2 p1-p2

n= 100 P(1-P)

d2 RP

其中d1,d2分别是分析物含量不同的两种颗粒的密度;d是样本的平均密度;p1、p2是两种颗粒中分析物所占的百分比,p和1- p是两种颗粒在样本中所占的分数。对于样本可允许的最长保存时间可以用作图的方法加以估计。

由于采样QA相关概念体系不是很完整,这阻碍了对采样QA的描述。研究表明,采样过程和分析测试过程在QA方面有相似之处,可以把分析测试QA的概念运用于采样过程。如用误差以及精密度、准确度的概念来定量描述采样过程。

3、质量控制(QA)的方法

分析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前者又称内部质量控制。它表现为分析工作者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及内部质量控制人员对其实施质量控制技术管理的过程。现通常使用的质量控制方法有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对比分析、质量控制图等。

后者又称外部质量控制,它指由外部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的第三方或技术组织,对实验室及其分析工作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质量考查的过程。现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密码标准样品对实验室进行考核,以确定实验室间数据的可比性。

实验表明,采样误差往往是最大而且是最重要的误差。校验采样各环节所发生的问题,可在现场采样时加采质量控制样品,以判断误差的来源。即在同一采样点上采样时,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加密方式进行分析。此法简易,已被广泛采用。

要保证环境分析的质量,搞好全面质量控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现场―实验室控制方法是全面质量控制方法的一种,这种方法是通过在每一个采样点采集平行双样和空白样来控制采样过程,通过实验室内对空白样和样品的平行分析来控制分析测试过程的误差。用所得结果与允许误差比较后,推断采样和分析过程的误差来源。

4、质量控制(QA)标准评述

环境样品采集和分析的质量是否受到控制是指与分析数据有关的质量指标,特别是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否满足一定的要求,各种误差能否在允许界限之内。因此,需要制定控制标准。

分析质量控制包括许多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相应的控制标准,如空白值、检出限、曲线灵敏度的允许界限、测定标准物的允许误差、室内和室间多次测定值之间的允许误差等。最初,多用“商定”的办法制定评价标准,即根据经验、需要和可能,给分析误差定出一套可以允许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范围,但由于没有严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由此判定是否受到控制了是无法证明这一判断的置信概率的大小的。因此,近年来,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制定各种控制标准。应用最普遍的是用协作实验室的方法制定各种分析允许差。

篇4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价值链分析法

价值链分析法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常用的战略性分析工具。由于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本身的价值活动存在着共生的关系,任何一项成本都能够分摊到一项具体的价值活动之中。因此,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衍生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且该战略将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价值链分析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和行业价值链分析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有利于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科学确定战略成本管理的方向。总之,通过价值链分析所得出的信息对于制定战略以消除成本劣势、创造成本竞争优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战略定位分析法

行业竞争环境是决定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企业战略必须同行业中各竞争要素的特点及其组合相匹配。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战略定位分析就是要求通过战略环境分析,确定应采取的战略,从而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建立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战略。价值链分析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的分析框架,但并没有解决如何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问题。在确定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后,实际上也就确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及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因此只有通过战略定位分析,将成本管理同具体的战略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战略成本管理应有的管理效果。

(三)成本动因分析法

在价值链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的基础上,企业能够确定其应采取的成本管理战略,但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还需要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保证成本管理战略的有效性。而成本动因分析恰恰可以满足战略成本管理的这一要求,能够将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很好地揭示出来,同时指出企业应采取什么方法来控制这些因素,以更好地为战略成本管理服务,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四)竞争对手成本分析法

在进行竞争对手成本分析时,首先必须从各种渠道获知大量的相关信息,初步估计竞争对手的各项成本指标;分析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及其效率;评估竞争对手的资产状态及其利用能力等。可采用拆卸分析法将竞争对手的产品分解为零部件,以明确产品的功能与设计特点,推断产品的生产过程,对产品成本进行深入了解。另外,还须根据对手的其它信息来调整上述估计指标,如竞争对手现在及未来战略及其所导致的成本水平的变化、企业环境的新趋势以及产业的潜在进入者的行为。当竞争对手可接受的成本结构估计被确定下来之后,公司可以将这一成本信息作为计量其自身成本业绩的标杆,即以此作为目标和尺度来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学习与超越。这一分析方法体现了公司与最佳业绩者之间的现在和未来的成本差异,反映了公司所处的相对位置,并指出了改进的具体目标与途径,在削减成本的同时使企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得以改进,战略位置得到加强。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程序

(一)战略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逻辑起点。通过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考察,评判企业现行战略成本的竞争地位――优势、不足、机会、威胁等,以决定企业是否进入、发展、固守或是撤出某一行业的某一价值链活动。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价值链分析法。

(二)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即在上一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如何进入、发展、固守或撤出某一价值链活动。战略规划首先在明确战略成本管理方向的基础上确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包括总目标(全面的、长期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目标。各目标之间须保持一致性和层次性,组成目标网络。准确的目标有助于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为了实现所确定的目标,根据企业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及目标要求,制订相应的基本战略、策略及实施计划。

(三)战略实施与控制

战略实施按实施计划中的要求与进度进行。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实施过程产生偏差,因此须进行战略控制。战略控制包括确立预期工作成效的标准、对照标准、衡量偏差、辨析与纠正偏差,从而控制成本动因。只有控制成本动因,特别是主要价值链活动的成本动因,才能真正控制成本,保证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战略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控制过程包含研究控制因素、确定控制标准、及时处理与传送控制信息等。战略控制系统应由企业层次、业务单元层次、作业层次组成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实行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当战略目标已实现或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超过了控制能力时,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即重新开始进行战略环境分析、战略规划等,从而进入新一轮循环。

篇5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价值链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常用的战略性分析工具。由于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本身的价值活动存在着共生的关系,任何一项成本都能够分摊到一项具体的价值活动之中,因此,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衍生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且该战略将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价值链分析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行业价值链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通过对行业价值链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从而有利于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科学确定战略成本管理的方向。总之,通过价值链分析所得出的信息对于制定战略以消除成本劣势、创造成本竞争优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战略定位分析法。行业竞争环境是决定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企业战略必须同行业中各竞争要素的特点及其组合相匹配,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战略定位分析就是要求通过战略环境分析,确定应采取的战略,从而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建立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战略。价值链分析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的分析框架,但并没有解决如何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问题。在确定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后,实际上也就确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及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因此只有通过战略定位分析,将成本管理同具体的战略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战略成本管理应有的管理效果。

 

(三)成本动因分析法。在价值链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的基础上,企业能够确定其应采取的成本管理战略,但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还需要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保证成本管理战略的有效性。而成本动因分析恰恰可以满足战略成本管理的这一要求,能够将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很好地揭示出来,同时指出企业应采取什么方法来控制这些因素,以更好地为战略成本管理服务,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四)竞争对手成本分析法。在进行竞争对手成本分析时,必须首先从各种渠道获知大量相关信息,初步估计竞争对手的各项成本指标;分析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及其效率;评估竞争对手的资产状态及其利用能力等。可采用拆卸分析法将竞争对手的产品分解为零部件,以明确产品的功能与设计特点,推断产品的生产过程,对产品成本进行深入了解。另外还须根据对手其它信息来调整上述估计指标,如竞争对手现在及未来战略及其所导致的成本水平变化、企业环境的新趋势以及产业的潜在进入者的行为。当竞争对手的成本结构的可接受的估计被确定下来之后,公司可以使用这一成本信息作为计量其自身成本业绩的标杆,即以此作为目标和尺度来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学习与超越。这一分析方法提供了公司与最佳业绩者之间的现在和未来的成本差异,反映了公司所处的相对位置,并指出了改进的具体目标与途径,在削减成本的同时使企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得以改进,战略位置得到加强。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程序

 

(一)战略环境分析。环境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逻辑起点。通过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考察,评判企业现行战略成本的竞争地位 ——优势、不足、机会、威胁等,以决定企业是否进入、发展、固守或是撤出某一行业的某一价值链活动。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价值链分析法。

 

(二)战略规划。即在上一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如何进入、发展、固守或撤出某一价值链活动。战略规划首先在明确战略成本管理方向的基础上确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包括总目标(全面的、长期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目标。各目标之间须保持一致性和层次性,组成目标网络。准确的目标有助于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为了实现所确定的目标,根据企业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及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基本战略、策略及实施计划。

 

(三)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实施按实施计划中的要求与进度进行。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实施过程产生偏差,因此须进行战略控制。战略控制包括确立预期工作成效的标准,对照标准,衡量偏差、辨析与纠正偏差,从而控制成本动因。只有控制成本动因,特别是主要价值链活动的成本动因,才能真正控制成本,保证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战略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控制过程包含研究控制因素、确定控制标准、及时处理与传送控制信息等。战略控制系统应由企业层次、业务单元层次、作业层次组成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实行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当战略目标已实现或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超过了控制能力时,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即重新开始进行战略环境分析、战略规划等而进入新一轮循环。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Curriculum

Lingling WU, Ling CHEN, Lifang ZHAO, Hao CHEN, Yuan YUA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al analysis is one of basic courses for graduates whose major ar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ongji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environmental graduates and the advantages of self-development of our college, a series of experiences in the teaching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r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staff,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odels,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as well as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al analysi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practice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已经由点源污染转向面源污染,由单一的环境介质转移到大气、水体、土壤以及生物体等多介质,发生了不少震惊世界的污染事件,如举世闻名的“公害”事件。20世纪80~90年代,又发生了一些突发性的严重公害事件,如印度博帕尔农药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等[1]。这些事件无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的与化学物质有关。究竟哪些是污染物质、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从何而来?其进入环境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可靠的仪器分析技术能为上述系列问题的正确解答提供依据,也能为环境标准的制定和科学研究、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1.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在现代分析化学和分析仪器及其功能不断完善、高灵敏度的新型分析仪器不断涌现的今天,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污染事件频发,大型分析仪器在污染源解析、污染扩散途径追踪、污染与健康关系以及在环境污染治理效率评价、工艺技术路线改进等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进高效的化学、生物分析手段已成为环境分析科学的重要工具。这些技术手段涵盖了微量和痕量污染物的识别、污染物形态、价态、结构分析(表面和微区)分析。因此,培养具备先进仪器分析能力是环境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着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作为科研一线主力群体的研究生都将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某个研究方向上的论文实验研究。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开展论文研究并提升论文质量,掌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十分重要,这也是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环境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原因。

2. 课程建设的特点

“环境仪器分析”是同济大学环境类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始于1999年。伴随着环境科学研究的需求,经过十多年课程内容和形式的与时俱进,2011年成为同济大学首批研究生精品课程。本课程重点介绍如何运用现代仪器分析和样品预处理的理论与技术来鉴别和测定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含量、结构和状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依据待测环境样品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目标物的分离与富集,建立起准确的“定性”及“定量”的概念,并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理论、测定原理及实验技术,为后继的论文科研和质量提升打好基础。另一方面,研究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可以增强对近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的理解,掌握环境分析方法和技术的研发技能。

(1) 组建教学团队,丰富教学资源

该课程教学团队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等年青教师4人,其中实验教师2人。教师学历、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教学任务分工明确,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人员配备合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位任课教师的研究领域各具特色,兼顾环境领域多学科融合,因此在教学中能够突出重点。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各种光谱类、色谱类和生物类大型仪器,如GC/MS、HPLC/MS、ICP/M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并且拥有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课件以及实验室仪器的操作、维护及实验讲解录像。实验教学课程由骨干教师承担,开设有光谱实验、色谱实验和生物实验,可以满足教学需求。由研究生可依据今后论文研究方向选择实验内容,共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各类分析仪器的丰富资源,实现了学有所用,学有专用。该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成为论文实验研究的“预备”课,学生们受益匪浅。

(2) 理论应用相结合

依托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丰富资源,该课程的教学按理论授课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更注重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使用要点以及在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在学习掌握了相关仪器分析理论后,学生有机会面对分析仪器,训练操作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仪器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实践课程的开展,让同学亲身体验各种分析仪器的功能,以理论指导实践,彰显理论的重要性。动手实践,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有目的地进行理论学习[2-3]。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减少了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的盲目感,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很好的培养。

(3) 尊重自主,注重实效

鉴于学生兴趣点的不同以及论文研究的需要,该实验课程分光谱、色谱和生物分析技术三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下,实现了小班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接触操作自己迫切需要使用的仪器。另一方面,尊重学生自主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在大方向区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小组模式,使得每位同学参与到其中,并且可以互相讨论,共享不同途径捕获的信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对仪器分析这一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基本掌握仪器分析的各类方法,初步具备根据分析对象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及理解相应问题的能力,从而顺利开展科学研究。据研究生反馈,该课程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设计实验的能力,并且减少了研究生论文研究中实验方面的问题。

(4) 撰写教材重实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分析仪器的面貌日新月异,仪器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但是目前教材内容的更新远远落后于新型仪器的更新速度[4]。为了把最先进的内容和教学科研的需求和特色相结合,我们在自编实验讲义的基础上,撰写并于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现代环境分析技术》,并于2013年6月更新出版了《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第2版)。环境分析涉及的分析仪器种类多,面对的环境样品也十分繁多和复杂。因此,该教材根据我国环境领域的实际需求和应用现状,重点围绕环境领域应用范围广、理论与技术相对成熟的方法,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 环境样品分析中常用大型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② 环境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如高效富集、分离方法等;③ 多种仪器和方法的联合技术;④ 环境分析技术的发展,包括新理论、新方法和连续自动化技术等。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先进方法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科学性、适用性强,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5) 学习考核多方位

考核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验, 而考核方式也起着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作用,科学的考核方式会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最佳方向发展[5]。本课程的期终考核成绩由平时参与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平常参与通过学生课堂表现(随堂考试、课堂提问)或实验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等各方面综合评定。针对目前大学课程知识容量大,容易出现满堂灌,老师又很难及时、准确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当堂课所授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现状,我们在随堂考试中引入了同济大学自主研发的“智能交互反馈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课堂上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减轻学生在学期末的考试压力。期末考试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验部分考试。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仪器分析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部分考试重在考查学生掌握仪器操作的能力。这种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更加注重评价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善于思考的能力,可以科学合理、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的真实水平。

3. 结语

针对环境类专业研究生开设的“环境仪器分析”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师资队伍多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证,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大型仪器实验平台,为教学服务,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陈玲, 郜洪文.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第2版)[M], 科学出版社,2013

[2] 白雁, 潘瑾, 李永强, 张威. 研究生现代分析仪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9): 22-24

[3] 张 娴, 袁 园, 孙雅洁, 施鼎方, 徐竟成. 利用光谱类仪器开设重金属检测实验[J]. 实验室科学,2012, 15(2): 166-168

[4] 吴秀红, 蒋伏广, 顾兰云, 王京平.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 2011, 6: 156-158

[5] 陈兰化. 浅谈仪器分析实验教学[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4): 88-90

篇7

(一)企业财务诊断的概念

企业财务诊断,一般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方法和手段,对待要进行诊断的企业财务经营目前状况而进行较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从而寻找出企业目前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病,然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与建议,最终使得企业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的一个过程。

企业财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都存在问题与弊病,更为严重的是有的都可能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财务管理者应该要经常使用适当的财务诊断方法和手段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诊断”,这样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弊病,从而使得企业更加稳健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诊断的特点

1. 独立性与自主性

企业的财务诊断工作人员不应该受行政势力的干预与传统习惯的制约,而是要求独立地行使诊断职能,这样才能使企业财务诊断发挥到极大的功效。同时,企业是否需要进行财务诊断工作,或者由谁来作财务诊断的工作、如何进行财务诊断,这个应该由企业自身决定,外部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得强制企业进行。即财务诊断是否进行取决于诊断者与被诊断者双方,同时针对企业所诊断的结果与提出的建议是否采取也取决于被诊断者的自愿。

2. 客观性和科学性

财务诊断是一门具有严谨性的应用型专业学科,它有相对应的诊断程序和方法,这些程序和方法都是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在诊断过程也应该一直保持客观性。企业财务诊断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是同时存在的、且是相辅相成的。财务诊断的客观性是科学性的前提,科学性是诊断措施客观性的保证。

3. 服务性与保密性

财务诊断职业道德要求诊断人员要保密。因为在企业财务诊断的过程中,几乎会涉及到企业所有的财务信息及资料,甚至诊断人员会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财务诊断的工作人员对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成本很清楚。所以,保密性是企业财务诊断的重要特征之一。此外,对企业进行财务诊断,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从而使企业管理效率提高。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财务诊断人员也只是提出参考性的建议,没有决策和实施权,所以这只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

4. 重要性和全面性

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以及掌握企业全面的财务信息与资料是保证企业财务诊断的准确性的基础。另外,企业财务诊断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所以说重要性和全面性也是企业财务诊断的特征。

二、企业财务诊断的内容和方法

(一)企业财务诊断的主要内容

企业财务诊断是一种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的、有效的“秘密武器”。而构成企业财务诊断主要内容的两大部分主要是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及诊断与企业内部分析及诊断。其中,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也就是对企业所处的行业进行详细的分析,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等;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从企业资源与能力、企业结构、企业文化等进行非财务分析及诊断和从筹集资金能力、使用与管理所筹集资金的能力等进行财务分析及诊断。最后,将企业外部环境的因素和企业内部环境各因素结合起来,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诊断。

(二)企业财务诊断的方法

目前,企业财务诊断有很多种方法,但主要有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这几种常用的方法。

对比分析法是一种易懂、较为常用的方法。它是将在财务诊断过程中所了解、搜集、计算分析的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者多个数据或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分析比较数据或者信息所产生的差异与原因,进而判断与分析被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诊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将影响企业财务状况且彼此存在一定关联性的几个较为重要项目加以对比,且计算得出比率值,反应它们之间彼此的关系,以此来评价和分析被诊断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如何及目前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大部分是一个相对数,目前比率分析法主要是计算分析被诊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指标,以此达到诊断企业的目的。

趋势分析法是将相同指标或比率的连续二期或二期以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各项指标的变动幅度、变化量和方向,以此来确认与判断分析被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资本结构、现金流量和经营利润变化趋势的一种常用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分析对象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主要包括定基替代分析法、指标分解分析法、差额分析法以及连环替代分析法。

三、企业财务诊断的基本程序

企业财务诊断主要是首先从财务数据和财务报告出发,较为全面地分析被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建立一个财务体系指标是必不可少的。其实施程序主要包括六个步骤,顺序依次为:企业诊断准备、诊断人员的准备、企业现状分析、企业财务诊断与病因判定、制定建议性的解决方案、事后诊断。

(一)诊断准备

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来确定企业是否需要进行财务分析诊断。若已确定需要,企业就应该确定好财务诊断服务公司或诊断人员,并提交委托诊断意向书,同时,企业要明确诊断的目标与内容;另外,企业应该收集好诊断时需要的相关资料与信息。

(二)诊断人员的准备

诊断人员接到被诊断企业的诊断委托书后,应该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与管理活动,收集所需要的信息与资料,制定好诊断计划。

(三)企业现状分析

诊断人员全面分析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与信息,包括企业内部环境与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重点详细地分析,最后整理、综合分析结果,分析出现结果中各种现象的关系。

(四)企业财务诊断与病因判定

在第三步的基础上,找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财务问题与弊病,对其进行诊断,并分析造成这些财务问题与弊病存在的原因。

(五)制定解决方案

基于所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之上,协助企业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的可行性方案与措施,并且跟踪企业实施方案的情况,对其加以实践指导。

(六)进行事后诊断,看其效果

在企业实施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对一些不合理的方案或者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进行修改,使之更为完善与可行。并且事后若出现问题,对其再次进行诊断,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企业财务分析指标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财务报表不但能直接反映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分配活动的状态或状况,而且可以间接揭示或通过财务分析揭示财务活动的能力或效率,也就是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增长能力等四个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投入一定有效资源所取得收益的能力。根据不同的资源投入,盈利能力分为销售净利率,即净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资产净利率,即净利润与资产之比;权益净利率,即净利润与股东权益之比。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营运资产的周转效率。营运能力可通过周转率指标或者是周转天数指标的分析来反映。营运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偿债能力分析与评价是指对企业偿还各种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能力和保障程度所作的分析与评价。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通过研究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的结构关系及其变动的情况,确定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

增长能力是指企业能够保持持续发展或增长的能力。可以通过销售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比率等。

篇8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因其凝固,所以不能脱离所在的环境来讨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无论是和谐还是对立;抑或相连或是疏离。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里,有许多从环境中得到灵感的例子,不一一赘述。本文只想从设计方法的角度来探讨一种模式,那就是----从环境分析出发,从而发现设计思路的构思方法。

若把一个设计比作数学题X+Y=Z,X是已知条件,Y是隐含条件,Z是设计的结果。环境要素作为已知条件X中最重要的信息,应当给予高度重视。环境分析的思路可以简单概括如下:环境特点-->分析矛盾-->操作策略-->设计构思。

通过充分挖掘环境特质,分析其中有利和不利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策略加以扬弃,最终就能发现较为优化的设计思路。下面,笔者以一个投标方案为例,初步探讨一下这种设计模式的操作方式。

项目环境条件

该住宅项目地块位于珠江三角洲某新兴卫星城市,周边为规划道路,地块附近有105国道和广珠轻轨,且距离珠海约2公里,地理位置是该项目突出的优点.作为大型住区该项目除高层住宅外,还包括配套商业和幼儿园等公共建筑,具有综合性社区的特点。

基地地势较平坦,地块被规划路分为两个部分,南侧三角地块面积较小。项目环境要素包括:道路交通、污水河、现状村落和高压走廊。其中北东南三边道路皆为城市干道,交通非常便利。

分析矛盾

现状环境中的优点包括:

1,毗邻珠海澳门,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地块旁的市政道路与珠海相连,交通便利.

2,周边有学校,医院,银行,酒店等完备的配套设施.

其中需要规避的因素是:

1,地块北侧的高压走廊,南侧的污水河道等不利景观,对住宅有一定影响。

2,南侧的现状村落,因规划凌乱年久失修,形象不佳。

地盘的发展目标是,城市圈一线标竿产品,园林式住区典范。甲方希望充分发挥本地地理优势,打造生态宜居的园林社区,创造环境优雅经济实用的居家产品.为城际生活圈增加一抹亮色.

设计需要达到以上目标,必须打造独具特色的园林社区,精心设计和推敲户型空间,并追求用地效率的最大化.为此,项目确定了以下七个设计原则:

1. 在规划中尽量使园林景观效益最大化.

2. 本地区辐射珠海等区域的地标型物业

3. 充分考虑珠江三角洲的生活习惯和市场需求.

4. 户型设计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创新和增值因素.

5. 合理的商业及公建布局是开发商关注的重点之一.

6. 生态式半地下车库已成为珠海等地高档楼盘的一大亮点.

7. 合理的成本控制对本项目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上条件,设计中总结出以下项目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社区景观品质的提升;以人为本的交通组织系统;对高压走廊不利影响的规避;污水河道的规避;处理好与村落区的关系。处理好这些矛盾,设计就能在合理性方面找到重要支撑,同时也为设计的构思提供正确的方向。

解决之道

操作一:围合式规划布局

住宅布局方式上,常用的有围合式、联排式和自由式。在本项目中,围合式布局相比后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规避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操作二:半独立休闲商业配套

设计中考虑到商业流线与住户流线的关系,尽量使商业人流独立循环,形成半独立式休闲商业区域。

操作三:弹性户型平面

考虑到住宅结构的经济性和平面组合的灵活性,设计中尽量使户型方正实用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操作四:生态停车空间

半架空停车使人车分流成为可能,并把自然风引入地下车库,大大改善了地下环境。

操作五:大尺度中央庭院

围合式的空间布局,为中央庭院的大尺度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设计中夺目的亮点。

最终方案

在最终提交方案中,整个住区规划通过“两点一线”的景观建筑一体化处理,营造以人为本,顺应自然的园林式住宅小区。总体布局利用现有地块形态,使内部空间优雅而富有情趣,为住户提供最大化的庭院空间。户型设计精心推敲,使之与整体布局相适应。外部形象清新、明快,富有视觉冲击力,充分考虑项目在城市中的地标性作用。

小区主入口充分考虑城市节点景观及人流主要方向,使之成为区域环境中的一个城市景观标志节点。空间序列以主入口为起点,形成一个以地形相协调的景观主轴。一系列的入口广场,会所及居住建筑,由此展开,使庭园空间丰富而多变。在住宅选型和布局时,根据价值定位要求,在景观朝向好的位置布置尽可能多的户数和大的户型,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率。

小区实行人车分流,主入口处设置地下出入口,车行道不不打断小区内园林,避免了人流、车流的交叉干扰。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社区环境。

建筑单体设计以当地气候特点和现代人居要求为出发点,引入工业化设计的理念,创造外观方整内部功能灵活多变的空间效果。在住宅户型平面设计中,引入弹性公寓和潜伏空间的概念,所有户型除服务空间外,其余空间均可以遵循工业模数灵活分隔,并保证其方正实用南北通透。

篇9

一、SWOT分析法的内涵

SWOT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韦里克(H.Weihric)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又称态势分析法,是战略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是将对组织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的一种方法。近年来,SWOT 分析已被应用在许多领域上, 如学校的自我分析、个人的自我能力分析等。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学生通过SWOT 分析, 能明确自身的优点和弱点在哪里, 并学会评估职业环境的机会和威胁,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工具。

二、SWOT分析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1、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每个人由于生活、成长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天赋和能力。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中职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学生首先对自己做全面地分析评估,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分析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可从教育背景、家庭条件、人际关系、所学专业、学习成绩、个体能力、个性特点、个人专长、相关工作经验和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估,如学生的个人兴趣、性格、学识、交际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文体特长及人文素质等,列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自己的长处所在,找出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和自己的弱势,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能扬长避短,弥补自身不足。

2、分析自身的职业机会和威胁。机会是指学生个体不可控,但是可以利用的外部积极因素;威胁是指学生在就业选择的时候面临的困难和限制其发展的因素。不同的行业(包括这些行业里不同的公司)都面临不同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对将来准备就业的行业和职业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将有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把握自身的职业选择目标。宏观就业环境分析包括国家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各区域产业发展态势、行业趋势等。微观就业环境分析包括来自各企业、政府部门、人才市场、学校或学长们提供的行业发展及专业相关的相关职位空缺状况的分析与预测。通过对职业机会和威胁的正确分析,使学生能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有一定的预防措施,利用机会、化解威胁,在市场竞争中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最佳目标。

3、做好职业目标选择。有效的生涯规划需要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这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最佳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学生根据自我评估和外界环境的分析,选择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按照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确定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选择职业目标要慎重,务求全面考虑,不能好高骛远,脱离现实。

4、制定职业行动方案。在确定了职业目标之后,制定具体详细的行动方案,实践行动方案便成了职业生涯规划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行动方案应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要说明为实现每一目标所要做的每一件事,何时完成这些事,通过什么途径完成等,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实现目标。否则,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在教学过程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做好为实现职业目标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计划,如要参加哪些方面的训练、要接受哪些教育和培训、在特定时期内掌握哪些技能、取得何种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完成哪些目标等。

5、评估与调整。在实践行动方案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这个过程既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又是不断认识社会的过程,更是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科学、合理的手段。如在学生参加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前期所对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反馈调整。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调整,使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针对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和调整奋斗目标及实施的措施,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确保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

三、结论

对于中职校生来说,做好自身的SWOT分析、职业目标定位和行动实施方案有着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根据中职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我分析的意识,培养和提升学生自我分析的能力,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明晰的职业目标,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职业生涯规划,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就业和个人职业发展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裴园园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探究[J].《佳木

篇10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现实的企业环境及环境的未来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企业来说,把握住环境的现状和将来的变化趋向,利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避开威胁因素,是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构成企业环境的因素很多。它可由主体环境因素、一般环境因素和地域环境因素构成。企业的主体环境因素是指与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利害关系的个人和集团,如股东、顾客、金融机构、交易关系单位、竞争企业、外部机关团体等。企业环境的一般因素是由社会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等社会因素构成。而地域环境因素是指上述环境因素产生的地理位置而言的,它包括国内环境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

对一个具体企业而言,从时间、费用和必要性看,它不但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因此,首要要确定特定企业的特定环境内容,然后集中人力和费用,对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西方企业在分析时,十分重视对将来因素突变的时间和变化方向进行预测,这是环境分析的结论。环境分析最终必须回答:环境因素将在何时开始发生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多大?这种变化是企业的成长机会,还是威胁因素?对企业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应该采取何种对策?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分析是制订出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另外,企业为了制订新的产品市场发展战略,应重点分析与本企业向市场提供的商品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群体,以便作为选择计划方案的依据。

2.企业能力分析和业绩分析

企业在进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应认真做好能力分析,预知企业现有能力与将来环境的适应程度,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做到“知己知彼”,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新业务计划建立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否则企业会丧失竞争能力,而使新业务的开展也归失败。因此,企业能力分析是制订新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之一。

企业能力分析的基点是将现有企业能力与新业务活动必需的能力相对比,找出两者的差距,并制订提高企业能力的战略计划,使企业新业务计划得以顺利地实现。为此,企业能力分析首先要明确企业能力的结构,即明确反映企业能力的因素有哪些。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企业能力进行分类,便于系统地掌握企业的能力状况。其次,在分类基础上,切实掌握企业现有能力的实际情况,这关系到发展战略计划提出的合理性,故是企业能力分析的关键。然后通过对企业能力评价,发现企业现有能力存在的问题,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关于企业能力的评价,目前西方国家也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同时出现各种不同的方法。总的评价思路是将现有企业能力与按某基准所要求的企业能力相对照。评价的难点在于评价基准的选定.目前采用的基准有两种:一是主观基准,即由评价者设定的企业理想能力;二是客观基准,即竞争企业中或其它行业中的优秀企业的能力。

企业业绩分析是指企业在维持现有能力不变的状态下,预测其在将来变化的经营环境中所能取得的经营成果。显然,这种经营成果预测值一般是达不到企业的长远目标值的,这就对企业的经营者提出要求:必须改革企业的经营结构,以适应环境变化。否则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便难以实现,企业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使经营者增加危机感,主动地将注意力转向对企业战略方向的研究,这是对企业业绩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3.战略目标的设定

任何计划的制订,都需要以一定目标为依据。企业新业务计划是一项战略性的发展计划,具有长远性,故企业必须确定长期战略目标以作为制订发展计划的依据。

战略目标的设定,原则上应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和企业能力为依据。但企业在确定目标体系的主要目标项目,因不同研究者提出的项目内容不同而各有特色,但其基本项目的内容基本相同。例如,作为企业业务发展计划来说,反映计划将来经营成果的定量目标,一般包括收益性、成长性和安全性三项目标。

(1)收益性目标。最常用的目标项目是总资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周转率等。

(2)成长性目标。主要项目有销售额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利润额增长率等。

(3)安全性目标。主要项目有自有资本比率、附加值增长率、盈亏平衡点等。

上述目标项目的目标值的设定,国外经常采用社会平均值、同行业优秀企业和国际类似的优秀企业为参照标准给予设定。一般来说,设定目标值要高于社会平均值,并尽可能向同行业优秀企业的基准挑战。这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判断经营者的经营是否成功。

4.发展战略的形成和确定

企业根本面临或预感到可能面临的问题,从对环境的调查分析入手,并依据企业能力和长期目标,提出解决问题或适应未来环境变化的多个战略设想,再经过整理、归纳、分析和评价,最后形成和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但这时的战略还是概括性、方向性的基本框架。如“开发海外市场”战略,其目的是实现产品出口,但如何出口,向哪些国家、什么样的目标市场输出,输出数量和时间等问题,则应根据战略的目的、目标、所需资源的数量和企业的能力进行规划,最后确定实施方案。也就是把发展战略具体化。

西方企业新业务发展计划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高层经营者必须研究和决策的重大课题。故企业一般都设置有专门职能机构和人选从事此项工作。发展战略正确与否,关键是对提出的发展战略的评价。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必要性。企业发展战略的提出,首先必须回答为什么要发展新业务,其目的何在?这要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对企业的要求和企业自身的需要出发进行分析和评价。

(2)适应性。提出的发展战略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是战略成功与否的首要问题。适应性评价是根据对环境分析的结果,评价战略实施后能否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对偶发事件的承受能力。

(3)收益性。收益问题是企业发展新业务的基本目标之一,其最常用的指标是预期资本利润率,即通过对发展战略中投入资本与预期获得利润之比,来评价战略的收益性。一般资本利润率平均要高于资本贷款的利率。但对发展战略来说,在评价时不能只追求一时的收益性,而要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性。

篇1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题目1

某汽车经销商按照目标价格把某种型号汽车卖给顾客A,同时按照低价格把同一型号汽车卖给顾客B。这种定价策略是(

)。

A.

销售时间差别定价

B.

产品部位差别定价

C.

产品形式差别定价

D.

顾客差别定价

题目2

在媒体广告传播效果的衡量指标中,有一项指标通常用来比较两个媒介计划密度的评判标准,这一项指标是(

)。

A.

毛评点

B.

媒介到达率

C.

千人成本

D.

平均接触频次

题目3

企业在初创期主要采取的营销战略是(

)。

A.

纵向多元化战略

B.

同心多元化战略

C.

集中化营销战略

D.

水平多元化战略

题目4

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接触到、感觉到的有形部分,这叫作(

)。

A.

核心产品

B.

延伸产品

C.

形式产品

D.

期望产皮

题目5

以下广告语中,哪一个采用的是感性诉求?(

A.

农夫山泉广告语:农夫山泉有点甜

B.

M&M巧克力: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C.

麦氏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D.

D柯达:串起生活每一刻

题目6

以下各项中,根据产品利益进行定位的是(

)。

A.

红双喜毛毯定位于结婚用品

B.

七喜定位于非可乐类饮料

C.

中华推出全效+护龈牙膏

D.

金钱牌果酱定位于早餐食品

题目7

在评价产品组合的指标中,有一个指标是指企业拥有的不同产品线的数目,这一指标是(

A.

产品组合的关联性

B.

产品组合的长度

C.

产品组合的深度

D.

产品组合的宽度

题目8

香水制造商可以试图说服不使用香水的妇女使用香水,这在市场营销中属于(

A.

地利扩展战略

B.

市场开发战略

C.

市场渗透战略

D.

市场进攻策略

题目9

一家自行车厂选择农村和城市作为其细分市场的变量,这家自行车厂是以(

)为其细分依据的

A.

地理因素

B.

消费受益因素

C.

分口统计因素

D.

消费行为因素

题目10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现成资料与市场调查资料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成本不同

B.

作用不同

C.

取得的方式不同

D.

重要程度不同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以下各题均有1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恰当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括号中,多选、漏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题目11

在产品不同的生命阶段,促销所用的工具应有所区别,在产品的导入期,效果最好的促销工具是(

)。

A.

公共关系

B.

广告

C.

营业推广

D.

人员推销

题目12

在进行抽样调查过程中,使用任意抽样调查方法的优点主要有(

)。

A.

抽样偏差小

B.

费用低

C.

结果比较可靠

D.

使用方便

题目13

在评估细分市场时,以下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某一子市场的需求状况?(

A.

消费者或用户的总数

B.

消费者或用户的结构

C.

购买力水平

D.

实际购买率

题目14

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体现?(

A.

形象独特性

B.

服务优越性

C.

产品差异性

D.

人员高素质

题目15

在进行分销渠道策划中,常采用多渠道策略,其优点是(

)。

A.

可以降低成本

B.

可以为顾客定制销售

C.

可以有效避免渠道冲突

D.

可以增加市场覆盖面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题目16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Fixed

Cost)

,(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题目17

市场补缺者。

市场补缺者是指那些选择不大可能引起大企业兴趣的市场的某一部分进行专业化经营的小企业。这些企业为了避免同大企业发生冲突,往往占据着市场的小角落。它们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来补缺可能被大企业忽视或放弃的市场,进行有效的服务。

题目18

拦截式访问。

拦问是通过在商店大堂或商业街上拦截被调查者从而寻求交谈机会、收集信息的调查方式。操作简便,成本不高,但有非随机抽样的缺点,且交谈时间不宜过长。

题目19

判断抽样法

判断抽样法,是由市场调查人员根据经验判断而选定样本的一种非几率抽样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题目20

在制定促销策略过程中,确定折扣率的依据是什么?

答:1、调查法。调查是指调研人员通过一补调查者的交互过程获得实事、观点和态度方面的信息。包括实在调查法、访问法和文献调查法三种。

2、观察法。观察是指在不直接干预的条件下监视补调查者的行为。观察时调研中发展最快的形式是使用交款处的扫描仪,扫描仪可以通过条形码识别所购商品。

3、实验法。在实验中,调研人员可以改变一个或多个变里,如价格、包装、设计、广告主题或广告费用,然后观测这些变化对另个一个变量(通常是销售额)的影响。实验的目的是检测因果关系、

最好的实验是,除那些操纵的变量外,保持其他所有因素不变。这样,调研人员可以相当肻定的进行推断。

题目21

细分消费者市场的主要细分依据有哪些?

答:细分消费者市场的主要细分依据有1、地理环境因素

2、人中统计因素

3、消费心理因素

4、消费行为因素

5、消费受益因素

题目22

公关策划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答:公关策划是企业和社会改善自身公共关系状态的一种独特管理活动,与其它社会关系或活动比较,公关策划有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

1、目的性。公关策划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在于促进组织的公关活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从模糊变为清晰,从不确定转变为确定。公关策划是一个明显的目的增强和清晰化过程。

2、程序性。公关策划的逻辑程序琥严密、越有序,策划活动就越容易取得成功。

3、长期性。公关关系是一种长期努力形成的长久关系,所以公关策划追求的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稳定而长久的良好状态。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来的。

4、互利性。每一个组织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首先满足社会利益,在社会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组织的利益也得到满足。因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上,这也是公关策划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题目23

差异性营销策略有什么优点?

答:1、这种营销方式大大降低厂经营风险。由于企业同时在若干个即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市场上经营,某一市场的失败,不会招致整个企业陷入困境。

2、这种营销方式能够使顾客的不同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也使每个子市场的销售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从而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3、差异性营销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特别有助于阻止其他竞争对于利用市场空档进入市场

五、案例分析(32分)

21岁的志田纪子是日本最大的化妆品公司——SD公司的顾客之一,大学三年级学生。此刻,她正在东京一家最高档的商店仔细观察一支SD唇膏,她对这里的价格极为不屑:“我在这儿找到合适的颜色,然后再到折价商店去买同样的产品。”

多年以来,零售商同意只出售SD的产品,交换条件是SD公司购回他们销售不出去的商品。正是凭借着这一协议,SD公司得以集制造商和批发商于一身,发展了一个由25000家日本零售商组成的零售网络。这些商店几乎是日本全国的化妆品店和药店的一半。这种营销方式使SD对市场销售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也使她一直保持高质量、高价值的市场形象。…………

问题:

1.举例说明哪些宏观环境因素影响着SD公司市场营销活动?(8分)

2.分析SD公司的增长战略。(8分)

3.分析SD公司价格策略。(8分)

4.怎样理解“产品形象驱动型销售”的含义?(8分)

答:1.举例说明哪些宏观环境因素影响着SD公司市场营销活动?

①宏观环境包括:人口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分析

科技环境分析。SD公司受影响的包括人口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②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目前SD的主要发展是纵向一体化发展,向终端延伸,提升终端品牌形象③SD公司价格策略:大多数零售商都能按制造商的建议的零售价出售其产品,该公司采取的是高价高品质的定价策略

④产品形象驱动型销售:一些分析家认为,

日本人是高科技的代表而非追求时髦的代表。他们还认为,日本的管理人员都蔑视产品形象驱动型销售,坚信自己的产品比对手的产品好得多。日本的化妆品公司用销售额的近4%进行产品研制和开发,这笔花销是美国同行的两倍。有一项试验:通过美国顾客对Shiseido持久型唇膏的反响来测试日本产品在美国化妆品市场上的效果。广告宣传着重强调该产品对嘴唇的特殊保护功能而不是它丰富的色彩。但是,一些观察家认为,化妆品市场是一个产品形象驱动型的市场。商家很难说服顾客并让他们了解产品的差异。Shiseido的管理人员试图知道公司能否依靠科学的主张和赠券来实现营销目标,能否将无法预料潮流变化的美容产品转变成高科技的产品

2.分析SD公司的增长战略。(8分)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难忍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目前SD的主要发展是纵向一体化发展,赂终端延伸,提升终端品牌形象。jusco的大型超市连锁店,向传统的化妆品销售系统即化妆品销售与现场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发起了挑战:它在出售SD等公司的产品时不再设美容咨询人员,它相信,以较低价位出售比提供昂贵的个人咨询更重要。SD

公司针对JUSCO的大型超市连锁店的挑战,采取了降低产品成本,并将重心移至低价位的化妆品上。在一家新建成的只用原来1/3人手的自动化工厂里,机器人完成了几乎所有的制造工序。同时,公司也在海外寻求更多的发展。目前已在30个国家开设了21家子公司和6家工厂。并想进一步在国际市场实现销售额增长50%,达到1000亿日元的目标。公司加强了在美国在营销,整修翻新了在美国820家百货商店里的销售柜台,更多的参加展示会。

3.分析SD公司价格策略。(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