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新区发展建议

高新区发展建议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5 09:29: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新区发展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新区发展建议

篇1

一是要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突出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精心编制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详细制定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要有选择性的确定产业主攻方向,均衡用力,避免全面开花。三是注重示范带动作用,每年要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研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项目,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集中财力、物力重点支持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产业发展,避免“撒胡椒面”现象,确保最大限度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二、强化宣传引导,重树高企地位

一是要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宣传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政策,提升企业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认识,引导企业走高新技术发展道路。二是通过开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培训班等形式,邀请专家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的培训力度,供企业学习借鉴,使企业懂得申报要点和复审程序,避免企业盲目申报。三是税务部门要进一步扭转思想,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也是西部重点鼓励类发展产业,因此要简化享受优惠政策的审批手续,取消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代替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改为只要是高新技术企业就可以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促进西部发展特别是促进西部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效应才会更加明显。

三、盘活优化存量,引进培育增量

一是要通过招商引进一批。围绕优势产业,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重点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西部发展,打好军民融合、科技城等金字招牌,转移嫁接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市场前景好的产业。二是通过培育壮大一批。遴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具有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型企业,通过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集成支持,加大企业孵化与培育力度,形成一批掌控核心技术、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强的企业群体,实现规模的扩张。三是通过改造提升一批。坚持引进高新技术和开发先进适用技术并举,促进产品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

四、加强园区建设,提升承载能力

一是推动园区转型发展。各园区结合优势产业打造成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阵地,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平台。重点要推动园区增长方式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特别是要将国家级的园区建成自主创新基地。二是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园区集聚。鼓励创新能力强、产业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到产业园区集聚集群发展。同时注意统筹发展,避免各园区恶性竞争。三是提升园区发展环境。完善集中简约、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园区管理体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完善项目快速落地服务流程,不断提升园区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能力。四是加快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生物医药、资源与环境、高技术服务业为重点领域,以园区为主要承接地,以孵化平台为有效载体,培育发展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通过政策扶持、项目资助、金融服务等手段促进初创型企业做大做强,逐步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篇2

第二条本意见所称科研与标准化同步工作,指企业为实现科研与标准化工作相同步,在组织保障、标准化战略与体系以及研发过程的标准化方法等方面所建立的工作要求。

第三条本意见适用于高新区内企业在开展所承担的国家、地方科技项目和企业自己开发的科研活动时,建立科研与标准化同步工作机制要求。

第二章组织保障要求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在最高管理层中指明负责研发与标准化同步工作的人员,并设立专(兼)职的标准化管理部门。

第五条企业应有2名以上专职标准化人员,经培训的标准化人员(含专兼职)比例不低于企业员工总人数的1%,企业专职标准化人员应有获得有关单位颁发的标准化资格证书。

第六条企业应将标准化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年度标准化经费投入不低于科研经费的10%。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并将标准化成果纳入科研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

第八条企业应建立标准化宣贯与培训制度,加强对标准化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全体员工应有标准化意识。

第九条企业应建立标准化信息、科技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等数据资源的检索渠道。

第三章标准化战略与体系要求

第十条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研发战略,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中长期标准化战略,对科研与标准化的中长期目标作出明确规划。

第十一条企业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化管理办法,促进科研与标准化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第十二条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标准化组织及其活动,以提高参与制定、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话语权。

第十三条企业应依据《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15496),建立内部的标准化体系,鼓励企业取得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证书。

第四章研发过程的标准化要

第十四条科研人员应不断学习标准化知识,掌握标准化的最新动态。科研人员中专(兼)职从事标准化工作的比例不低于10%。

第十五条研发项目负责人应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标准化,项目组中应明确标准化责任人。

第十六条项目预研阶段,应检索、调查和分析与项目有关的国内外标准及知识产权等信息,做好标准查新工作。

第十七条项目立项阶段,应在立项文书中明确标准化目标及经费预算,立项审批时应有标准化人员参加。

第十八条项目设计与研发阶段,标准化责任人应及时对产品图样与设计文件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进行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等标准化审查,跟踪相关的标准、知识产权等信息,研究项目成果标准化的可行性,并确定标准研制计划。

第十九条项目试制阶段,应进行生产工艺、工装的标准化程度与继承性审查,制定相关的工艺流程及作业标准、质量检验标准并进行验证和完善,同时完成产品企业标准的草案。

第二十条项目成果验收阶段,应有标准化专家参加验收工作,并对形成的阶段性标准化成果进行评估,形成标准化审查报告。

第五章科研成果的转化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及时将科研成果中的自主创新技术与企业标准相结合,并依法备案后,方可申请科技成果鉴定或进行生产。

第二十二条鼓励企业积极将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

第二十三条企业应及时跟踪和收集产品在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与回收处理过程中的各种质量与技术信息,不断完善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及时修订科研过程各环节系列标准。

第六章企业研发与标准化同步工作考评

第二十四条企业在科研项目结束时,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科研项目立项书、承担项目人员及职责分工材料;

(二)预研阶段时收集的国内外技术法规、标准和知识产权信息材料;

(三)产品图样与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记录;

(四)工艺、工装等标准化手册;

(五)企业标准编制计划、草案和备案文稿;

(六)项目标准化审查报告;

(七)项目验收报告;

(八)产业化报告。

第二十五条高新区经发局和市质监局高新分局可组织专家组对企业研发与标准化同步工作情况按第二十四条要求进行考评。专家组由标准化、经济或科技领域内有关专家组成,人数不少于5人。

第二十六条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机制评价遵循企业自愿的原则,不收取企业任何费用。

对于科研与标准化同步机制考评合格的企业,高新区管委会在标准化战略资金资助、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推荐、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示范单位评选等工作中给予优先安排。

篇3

二、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其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上述所选7个指标作进一步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因子分析法是比较客观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尽可能保留原有数据所含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指标的问题简化为少数指标问题,达到简洁明了地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本文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因子1是和各高新区企业经济规模有关的综合因子,因子2是和各高新区企业效益有关的综合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31名,虽然与中关村、上海张江、西安、成都等高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如中关村、上海张江有政治、经济上的优势,西安、成都有地理区域上的优势。所以,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较好的。把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各高新区在排名上发生了细微变化,但是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所属类别是相同的,这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度量,明确了重庆高新区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

三、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

为了找出重庆高新区相对其它高新区的优劣势,分析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水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排名结果,从113个高新区中抽取了20个与重庆高新区具有可比性且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各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作进一步分析:

(1)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工业总产值/企业数;

(2)人均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

(3)企业生产效益,上缴税/工业总产值;

(4)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

(5)创新型企业技术转化能力,毕业企业数/在孵企业数。为了便于比较,对各值采取无量纲化处理。考虑到以上5个指标越大越好,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处理:Zij=yij/yjmax,式中yij表示第i个高新区的第j个指标,yjmax表示所有高新区(113个)中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Zij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第i个高新区在第j个指标上的值。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看出,重庆高新区除了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外,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尚可,在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因此,重庆高新区在这三个方面还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重庆高新区建区以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较好。就中西部地区来说,重庆高新区的综合实力落后于成都、西安等高新区。从表3中不难看出,重庆高新区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企业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企业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尤其是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和企业生产效益差距较大。

2.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产业体系的形成。重庆高新区企业平均经济规模较差,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因此,重庆高新应以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为目标,结合已有产业布局,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选择最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加以重点发展,建立起上中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链。

(2)转变发展观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重新认识高新区的定位和职能,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能单纯以GDP增长速度和招商引资数量来考核园区管理者的政绩,应该更加重视产业配套要素及配套企业的聚集,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应把更多精力投入环境产业发展,把重点放在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规范竞争秩序、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上。

篇4

(1) 准政府的管委会模式。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全权管理高新区的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政策的出台等事务,带有行政管理和服务供给的双重色彩。管委会具有政府的职权,但其法律地位不明确,因而是一种准政府机构。这种管理模式一般存在于规模比较小的高新区,某些大型高新区在发展的早期也采用了这种模式。如宝鸡国家高新区、杨凌国家农高区、西安高新区、烟台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等即采用了这种模式。

(2) 高新区与地方行政区“合二为一”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往往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或者是由当地政府机构直接管理高新区,只挂一块牌子,而不成立管委会,把高新区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政策、招商引资等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统筹考虑,合二为一。这种管理体制一般来说适应于整个城区或行政区都被划为高新区的情况。如山东省青岛国家高新区就采用了“四合一”的管理体制。将青岛高科技工业园、青岛市崂山区、青岛市老人国家旅游渡假区和崂山风景区的发展与整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合在一起考虑,统筹管理,四区四块牌子,一套班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以公司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由一个非盈利性的公司负责高新区的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开发、发展公共事业、供给公共产品,政府与大学不再介入高新区的具体管理事务。这在工商业比较发达、市场机制完善的东部地区比较多见,如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高新区就存在这种体制。这种模式首创于“蛇口”,在上海的漕河泾、闽行、虹桥等开发区,紫竹科学园和浙江宁波的大谢开发区得到推广。

1.2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这主要表现在高新区管委会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其性质、地位和职能没有在法律上确定下来;高新区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没有理顺。这使高新区管委会在对外协调、出台政策、招商引资、整合科技资源和构建要素通道等活动中颇受制约;特别是在与地方政府协调方面所受的制约就更大。高新区管理本身是一种按块划分的工作,而政府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存在着复杂的条条管理,条条管理的方式与政府特定的职能部门相对应。政府的条条管理要求上下对口,将上下一条线式的纵向管理延伸到高新区中。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婆婆太多,干预频繁,摩擦增加,协调成本增大等问题。

(2) 传统体制回归。受传统习惯的驱使,相当一部分高新区要求管委会向政府部门方向发展,明确其行政级别,对区内公职人员实施公务员制度,扩大编制;而地方政府要求高新区的管委会与政府对口设置机构,强调条条管理,过多运用行政手段干预高新区的发展,较少运用市场机制的力量发展园区。所有这些都导致传统体制在高新区大有死灰复燃的趋势。

(3) 职能配置不到位。从目前情况看,高新区的功能主要有招商、生产、出口三大项。但经济管理中的保障职能、城市建设管理职能、社会事业发展职能、社会保障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等尚未配置到位。高新区管委会没有建立区内社会保障体系,职称的评定、科教文卫的发展、对房地产开发、道路交通的建设、商业设施的开发、环境保护、旅游娱乐等活动的管理、行政执法的保障等权九依然要等上一级地方政府审批。职能配置不到位无疑影响了高新区管委会作用的发挥,制约了高新区的快速发展。

(4) 机构设置不合理。现行高新区管委会的机构设置一般是:管委会一综合局一办事员的管理层次模式。由于综合局的头绪多、事务杂、工作量大、分工不明确,在综合局与办事员之间缺乏一个管理层次。这样就导致了综合局的管理缺乏效率。产生这种弊端的根源在于高新区过度实行了“扁平式管理’、管理层次过于简化。

2.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高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尽管高新区在我国诞生已将近20年了,但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探索,20年尚不足以形成一套非常完善的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即使是在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其科学工业园在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也不能说其具备了尽善尽美的行政管理体制。因此,对尚处于探索阶段的我国高新区来说,不仅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就是其它管理体制同样也不完善。

2.2传统体制具有强大的回归力。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市场经济很不发达,商品经济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政府干预社会经济运行的力度十分强大。从现实情况看,建国后我国实行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这些都使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具有强大的回归力。许多人总喜欢用行政手段干预高新区的发展;喜欢套行政级别;喜欢上下对口设置机构;喜欢强化条条管理;要求扩大编制;要求实行公务员制度,等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运用起来最简便、最得心应手。

2.3两种体制的兼容度有限。应该承认,高新区实施的是一套“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调动民间机构的积极性;小机构,大服务,高效率;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依法施政,透明管理;超自主管理”的全新行政管理体制。而高新区外仍旧实施的是一种传统的管理体制。这两种体制存在一个是否兼容的问题。当二者的兼容度比较高时,高新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但遗憾的是,这两种管理体制的兼容度并不高,这就必然导致高新区与外部的协调产生许多困难,使管理体制不顺。

2.4缺乏对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高新区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高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也是一个新事物。在探索阶段,就需要高新区、企业、理论界和政府四方联合起来,积极探讨,加强研究,为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提供指导。然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在我国仍然相对冷寂,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3.创新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则与思路

3.1创新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则。

(1) 充分发挥社会机构的作用。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金会等社会机构的能量很大,与市场的联系紧密,它们喜欢借用市场机制的力量进行活动。充分发挥这些社会机构的作用,让它们参与到高新区的管理中来,即可减少政府的负担,有利于政府转换角色、转变职能,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又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高新区的建设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说到底还是要靠市场机制的力量,靠计划、行政和其它手段都不行。这些手段只能是市场机制的一种补充辅手段。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键在于遏制传统体制的回归,避免回到传统体制的老路上去,避免用旧的行政管理体制管理全新的高新区和高科技产业。

(3) 多样化原则。我国不同高新区的具体情况差异很大,各自的技术水平、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科技资源、市场机制的作用等要素不大一样。这就决定了我国高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应“一刀切”,搞单一形式,而应该即有单一型管理模式,也有多元化管理模式;既有政府管理型,也有公司管理型、大学管理型和基金会管理型。允许各高新区自主探索,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4) 创新的原则。技术创新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制度创新则是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活力所在。在完善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在企业准入、收入分配、绩效考核、科技融资、风险投资等方面大胆改革,积极探索。

3.2创新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路。

(1) 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理顺我国高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应从可五个方面入手:首先,建议中央立法机关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新区管理法》,用法律的手段明确高新区管委会的性质、职能、权力和义务,减少对管委会定位上的法律模糊性,确保其职权不被侵蚀。其次,建议中央政府设立主管高新区发展事务的机构——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专门进行高新区事务的统一管理,以减少高新区内外协调的成本。再次,机构设置方面不搞上下对口,不搞不必要的条条管理,而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具有多项功能的复合式机构,以减少机构数量,增加机构的弹性,防止传统管理体制的回归。第四,不定行政级别,不使高新区管委会向政府行政部门方向发展。对高新区的管理机构不定行政级别、不搞公务员制度,以避免高新区管理机构向行政化、官僚化的方向发展。最后,不搞“党政分开”,不扩大编制。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充满风险与挑战,机遇稍纵即逝;招商引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都是一项新的活动。这就要求高新区管理机构的效率要高。为了适应这一要求,高新区管委会应继续坚持目前“党政不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互相兼职,减少副职’的做法。

(2) 强化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应从四个方面进行:首先,在分配制度方面,可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贡献分配”,实施“年薪制”、“科技入股”、“有岗无级,岗薪挂钩’等制度。其次,在考评制度方面,应推行“绩效本位”,打破“职称本位”、“职务本位”和“资历本位”。管理人员的升迁奖罚完全以绩效为依据,剔除非绩效性的因素。再次,聘任制度方面,应实施“能力本位”,打破“文凭本位”、“英语水平本位”、“政治身份本位”和干工界限,多方求贤。最后,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建议实施“区别对待,末位淘汰;建立灵魂层,稳定核心层,提高骨干层,淘汰边缘层’的员工管理制度。

篇5

1.引言

目前,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学结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果经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及对策。

总理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总体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高新技术企业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

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策建议,为湖北省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服务于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崛起。

2.湖北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基本概况

湖北省已初步确定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育种和新能源七大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近年来,湖北省年均新增企业上市数量都在8家以上,IPO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都在100亿元以上,2010年上半年就达到150亿元,在中部地区保持领先的地位。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总计77家,产值合计3630亿元,同比增长34.7%,比全省高新产业产值平均增速快6个百分点。湖北省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分别名列2010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第

18位、第53位,比2009年分别前进了29位和21位。2010年,全省新上市企业7家,其中6家为高新技术企业。

3.湖北新技术企业上市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在经济贡献、上市企业数量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相比其他省份上市企业增速明显不足,同时面临着区域分布失衡,板块发展失衡,产业集中度较弱、产业特色鲜明等问题。具体陈述如下:

一是湖北省上市企业增速过慢。2010年以上半年为例,全国共160多家新股上市,其中广东30家、江苏28家、浙江18家、北京、山东分别有16家,是湖北的3-6倍;

二是上市企业区域分布失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仍是两极分化。武汉市一城独大,该市现有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2家,占全省比例高达53%,是排名第二襄阳市的3.5倍。(湖北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分布情况,详见图1)十堰、咸宁、天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六个市州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三是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仍发展不平衡。沪深主板方面,获得国家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共28家,占比67%,登陆中小板的高新技术企业共计才6家,创业板相对较好,开通不足三年,已有8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湖北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板块分布情况,详见图2)显然,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家数与我省后备资源中80%以上为中小企业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四是产业集中度明显不够,特色产业仍不突出。除从事信息技术和交运设备产业上市高新企业分别集中在武汉高新区和襄阳高新区外,其他产业在各地均存在重复发展状况。例如从事普通机械产业的上市高新企业仅3家,但分别落户于东湖高新区、襄阳市和荆州市。

数据来源:湖北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单通知以及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告信息整理统计。

3.2 原因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规律和趋势。传统“各自为阵”“的决策思维使得区域之间、区域与高新区之间、高新区与企业之间缺乏互利的共识,部分管理部门未能对本地区既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劣势有深入了解,从而对自身的区位优势或比较优势作出错误的估计;“重量轻质”的结果就是难以培养出创新能力的企业;“又快又好”的结果是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未能与潜在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需求配套,同时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持续引进。

一是区域之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结构缺乏互补性和协同效用,导致不同区域之间为争夺同质的稀缺性资源可能会导致恶性竞争。从中部六省现已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动意见来看,光伏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电子息等产业都被各省列为其发展重点,这必将会阻碍未来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高新区发展导向错位,导致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不明显。除东湖高新区的光电子产业、襄阳高新区的汽车产业、宜昌高新区的新材料、孝感高新区的军民结合产业特色较明显外,其他多数高新区产业集聚度偏低,没有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更是无从谈起。

三是创新资源聚集不够,创新体系不完善。除东湖高新区外,多数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滞后,创新创业设施和服务能力薄弱。仅有襄阳、宜昌、黄石、十堰、荆州和荆门等市州高新区建立了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黄冈等高新区才刚刚启动孵化器的基础设施建设,石首等个别高新区还没有实现科技创业体系的覆盖。高新区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风险投资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等创新体系还没有普遍建立。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园区承载能力下降。近年来,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先后落地,高新区现有的水电气、物流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交通、居住娱乐等生活设施难以满足入园企业的要求。

五是高新区政府缺少与企业沟通的有效平台,从而未能有效提供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需求所需的配套服务。同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上市后备企业中的观望心态、小富即安心态、畏难心态等仍然存在。

4.对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首先,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其次,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因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是一件系统工程,需要一套不断完善的实施路线图。

4.1 制定、实施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利用视图工具描述技术及其相关因素的发展,是各利益相关者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共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在政府层面需要深入了解本地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和发展优先序,进而组织社会资源、指导协调利益相关者;其次,在产业层面需要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预见未来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难点,从而诱导资源配置,构建产业链;最后,在企业层面需要体现高新技术企业在系统中的位置,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为上下游企业服务。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就是一个各级政府间、政府与高新企业间沟通和博弈的平台,更有利于达成相关方的利益均衡。同时,技术路线图实施过程就是相关方对新兴产业发展状态的动态控制反馈过程,有利于相关方不断协调各自行为,从而实现各自发展目标。

4.2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政策法规建设,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目前,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略显滞后,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比较凌乱,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尽快推出适合产业的长远发展规划。湖北要继续鼓励促进自主创新,在财税、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基础设施、政府采购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搭建创新平台,增强高新区孵化功能。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着力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专业孵化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实现技术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整体提升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使用观念,坚持柔性纳才,对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突出抓好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构筑高新区创新人才高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3 以高新区建设为主体,以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

推进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突出抓好创新型高端产业集群发展。紧跟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前沿,在高新区内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实施创业投资引导工程:扩大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争取国家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培养壮大本土创业投资管理团队,为培育新兴产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规范完善创新投入财务制度,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长期稳定的产学研用的有效合作机制,最终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参考文献:

[1]张梅龙,刘小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03(10):5-6.

[2]蔡曙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当关注区域间统筹规划及区域与企业之间的协调[J].中国高新区,2010(11).

[3]朱艳阳.加快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12).

[4]卢君生,朱艳阳.企业上市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中文核心期刊),2010(27).

篇6

一、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概况分析

(一)发展概况分析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市新北区)于1992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规划用地面积5.63平方公里。2002年4月,在新区的基础上设立了常州市新北区,地域面积扩大至439.16平方公里。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努力,常州国家高新区不仅建成了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服务设施,而且创造了规范的法制环境,区内重点发展动漫创意、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等产业。

(二)引资概况分析

常州高新区自建区以来,一直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批国际著名大企业,大公司相继落户如日本的小松、美国德州仪器、通用、意大利雷迪斯、韩国现代等。到2007年7月底,全区私营企业户数增至8455家,个体工商户增至13784户,从企业的经济类型看,内资企业是高新区企业的主体,而民营企业成为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横向比较来看,常州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实绩,一直在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之后,无论从引资规模还是引资质量及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都远远不如苏州和无锡。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招商引资的首要条件,招商引资要有大的突破,就必须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不仅要注重硬环境建设,更要注重软环境的改善。常州高新区要想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就必须在投资环境上大下功夫。

二、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投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地域为投资这种经济活动所提供的一系列要素和生产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是指投资活动正常进行的外部物质条件, 软环境指投资活动正常进行所需要的各种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文化条件。

(一)常州高新区投资环境的优势分析

常州高新区位于常州城北,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东距上海160公里,西距南京110公里,与外界交通十分便利,成为引资的优良基础条件;常州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较高,为高新区的投资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常州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地貌单元属长江下游三角洲冲积平原,总体地势平坦,自然环境优越,四季气候宜人,这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常州现拥有11所全日制院校,5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185家各类科研院所,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培育各类熟练劳动力、知识密集型人才的前提条件,而丰富的科技与人力资源对于外商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常州的物流成本比较低也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理由。

高新区的软环境也同样具备优越的条件,近几年区政府为吸引外资制定了一系列引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如对入驻的高科技企业设立“扶持企业创新发展基金”等。常州雄厚的工业基础也是吸引企业投资的一个有利因素。此外,常州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生活环境舒适便利,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宜居的条件。

(二)常州高新区投资环境的劣势分析

常州高新区虽然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得到来常投资者的认同和赞赏,但与上海、苏州、无锡等周边临近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

1. 硬环境方面存在的不足

(1)区位

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剧,常州的区位条件与周边城市相比已趋于弱势了,常州口岸条件是沿江8市中最差的一个,对外开放深受制约,至今还没有跨江快速通道,苏中、苏北资源、市场的分享度低;较苏锡两市离上海远,接受上海的经济辐射条件差,全市内通向各市、区、镇的骨干通道容量与质量都不够,城市快速发展的内聚力无法发挥。

(2)高技术人才缺乏和科技竞争力不强

常州的教育体系较为发达,尤其是职业教育体系在全国都比较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为制造业提供了许多训练有速的技术工人,但是他们培养的高技术人才并不多,教育机构体制也并不完善。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20万人,其中科技人员仅占4.4%,而从事科研活动的科技人员仅占0.7%即约有1400人,其中从事R&D的仅占0.2%,不超过300人。这就使高新区内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制约了高新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3)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

高新区与周边的苏州、无锡、南京相比,在城市建设的规划手笔上、投入力度上、整体效应上都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不是区位不好,而是对外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较落后。尤其是对外基础设施上,虽然有机场,但不是口岸,更不是干线机场,在支线机场中的排位也在下降;虽然有深水港,也有口岸,但万吨级码头少,吞吐量小,形不成枢纽。

(4)生态环境

高新区招商原来以乡镇为主,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各自为政,互相拼抢,乃至压低地价,造成许多项目占地多、产业档次不高、地块分割、布局不合理、治污设施跟不上。水污染、大气污染、市容市貌仍然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比如三井河、民营园内河流、小运河等高新区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区内部分地表水环境质量达不到四类水质要求。

2.软环境方面存在的不足

(1)政府政策法规不完善,办事效率差

常州行政效率并不是很理想,普遍存在重贯彻轻效率的行政作风,从行政手段上讲,常常在手续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上做文章,结果使常州的行政手续远比苏锡两市复杂,导致行政成本大增,变相收费以及把行政成本转移到企业头上的做法,增加了企业负担,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常州发展的积极性。

(2)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

现阶段,高新区内仍以发展第二产业为主,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区内服务贸易尚未形成完善的机制。现代服务业的滞后,特别是生产性的服务业滞后,技术研究与开发、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专业咨询等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企业整体效率和隐性成本的调整空间形成一定制约。

(3)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目前,常州高新区内投融资功能还相对滞后,融资渠道狭窄。在政府融资并吸纳社会多元化投资方面与其他先进高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多数企业主要融资的渠道仍然是银行信贷,虽然目前常州高新区内有各大银行,如中行、建行、工商行、农行、交行等派驻的支行,但是其资金介入状况并不明显。其次高新区内风险投资机制也不完善,风险投资主体单一,民间机构较少,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无法实现良性循环。

(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产业聚群机制尚未建立

常州发展高新技术的内在动力不足,外来增量也不够,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常州高新区的经济还是传统的“三驾马车”——即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共同支撑经济,短期内创造增加值的能力要低于苏州的外资企业。高新区内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咨询服务相当缺乏,更缺乏足够的风险投资企业聚集在高新区内。

三、改善常州高新区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硬环境的对策建议

第一,常州应从战略上全面和上海接轨,不遗余力地承接和放大上海的辐射,加快与上海的有序联动、优势互补,主动接受上海部分产业的嫁接和转移,要抓住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论证或立项的机遇,努力构筑常州与上海之间的高速通道,缩小和缩短时空距离,挤进以上海为核心的“1小时”经济圈,为常州未来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平台。

第二,高新区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特别是要尽快建立健全环保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工业水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加快房屋拆迁、土地平整、标准厂房的建设,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第三,常州高新区必须确立以经济为中心的人才观,广揽人才,同时要重视本土教育,要加强本地高校的建设,结合市场需求,培养更多的高技术人才。

(二)改善软环境的对策建议

第一,要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一个地区政府的权威性和政策的健全是招商引资的首要条件,政府要在已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针对自身的特点,研究出台鼓励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政策文件,造就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政府应该简化行政管理程序,使投资者增强政策稳定感和对当地政府诚信度的信心。

第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使风险资本有退出机制。高投入、高风险是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高新区在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保险会计等中介商务服务机构的同时,也必须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解决风险资本的退出通道问题。

第三,在现代服务业水平提升上力求突破。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以发展生产业为突破口,优化调整服务业结构,逐步提高服务业在全区经济中的份额;加快发展以码头仓储、保税物流、配送联运、商务贸易为主的生产业;进一步加大中华龙城现代休闲旅游区招商力度,切实抓好恐龙园综合设施改造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篇7

近年来,太原高新区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R&D经费总量稳步提高,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资源不断涌现。太原高新区已经成为山西省科技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区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传统产业改造和结构升级。

一、太原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

1 R&D经费支出稳步增长

近年来。太原高新区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区企业R&D经费总量稳步增长,由2002年的1.27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8.1亿元,年均增长70.1%。2008年全区R&D经费支出18.1亿元,同比增长65.4%。高新区众多科技型企业充分发挥产品技术优势,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 企业作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2008年,太原高新区入区企业科技活动资金筹集总额为41.65亿元,同比增长95.2%。其中,由企业筹集的自有资金38.15亿元,占筹集总额的91.59%;来自政府的资金2.92亿元,占筹集总额的7.02%,其余为来自国外的资金、金融机构贷款等。

3 中小型科技企业R&D投入强度较高

2008年,营业总收入小于500万元以下的企业R&D投入强度达到27.4%总收入大干500万元小于1000万元的企业R&D投入强度为15.2%;总收入大于10130万元企业R&D投入强度为2.0%。统计表明,太原高新区中小型科技企业尽管R&D经费支出总额不大,但RODO,X强度较高,是高新区开展技术创新与自主研发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4 创新人才加速集聚

R&D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比例是衡量企业技术密集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08年,太原高新区总收入大于500万元小于1000万元企业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20.0%,总收入小于500万元以下企业R&D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16.7%。中小型科技企业已成为太原高新区科技活动最活跃的群体。

二,太原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

1 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企业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更多是从事短平快的项目,对一些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开发的项目兴趣不高。企业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战略,经营者创新意识不足,加上开展技术创新存在着很大的创新风险,中小企业抵御这些风险的能力还较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活动的开展。

2 体制机制制约

太原高新区自建区特别是“二次创业”以来在体制创新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高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政府职能转换稍显滞后。高新区自身的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于高新区功能提升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更多的是靠政策优势来吸引企业,而自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势不明显,

3 融资难问题突出

目前,太原高新区绝大多数企业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给高新区众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带来的首要难题就是融资难,许多企业在科技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放慢研发的脚步,投融资体系尚不健全,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狭窄。

三、提升太原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1 集聚各类科技创新主体

积极做好科技型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工作。科技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在注重引进重点科技大项目的同时,研究制定招商鼓励政策,鼓励具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入区投资发展。对于科技型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兴建中试基地、工业性试验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开放实验室等,管委会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努力引进和培育研发机构。依托现有研发和孵化平台,进一步引进一批著名的科研机构、研发中心,鼓励高新区内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研发,

2 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篇8

一、城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现状

1.基本情况。县城共有23个社区,其中高新区19个社区, 开发区4个社区,总户数8.1万户, 总人数24.8万人。目前,高新区城区内政府办公立机构有:一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一所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精神病和皮肤病专科医院各一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三家;一所中心卫生院、1家区镇卫生计生所、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2.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供给情况。

海安高新区中心卫生院。位于县城凤山南路8号,占地面积16000m2,建筑面积20000 m2,为江苏省示范乡镇卫生院,是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计划生育及社区公共卫生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政府办公立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站。高新区19个社区,现有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复兴站、中大街站、新园站、闸东站、镇南站、二里站、星海站、海光站、新宁站、曙光站),其中:中大街站、闸东站、镇南站为政府提供房屋;星海站租用中心街道房屋,新宁站租用海安镇敬老院房屋,二里站租用私人房屋,海光站与新宁站合署办公;复兴站、新园站、曙光站为海安高新区中心卫生院提供房屋。其中:闸东、镇南、星海、复兴、新园、中大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完成标准化建设并通过县验收。

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海安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医疗保健需求和海安县城市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一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整体服务能力不强。目前县城高新区范围内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只有海安高新区中心卫生院一家;近年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相继升为三级医院,而海安高新区中心卫生院因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医疗用房不足,仪器设备落后残旧,导致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县城区高新区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10个,且多数建设水平不高,社区卫生服务整体能力不强。中心街道4个社区,共42047人,只设有一个星海社区卫生服务站;黎明、洋港、旺池、育才4个核心区域无社区卫生服务站;海光社区卫生服务站因房屋危房目前与新宁站合署办公。导致多个社区内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获得质量与水平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及设备设施陈旧。曙光站仅114M2,达不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2015年海光站被鉴定为危房,至今未能落实房屋问题;中大街站存在严重白蚁,需要进行整体防治。10个服务站中大部分站标准化建设在2010年左右,当时配备的部分设备设施尤其是办公设备目前已经陈旧,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三、对策建议

顺应海安县撤县建市的需要,结合我县县情,我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应按“补齐配强”的总要求,遵循“科学规划,整合资源,规模适度,满足需求”的基本原则。

(一)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责任

县委县政府要进一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责任主体和资金来源,要让责任主体切实担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责任。

(二)科学规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

篇9

一、对高新区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评价

高新区认真学习中央和市委有关精神,把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按照中央精神和市委的部署要求,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坚持主要领导带头,党员全员全程参加,精心安排并组织实施好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深入学习研讨、努力转变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二是着力解决问题、积极推动实践,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三是掌握活动动态、注重检查指导,学习实践活动效果明显提高。我们认为,高新区的学习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活动主题鲜明,具有单位特色。高新区对学习实践活动活动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开展积极,根据市委要求部署,结合本单位职能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以“创新体制机制、扩大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促进和谐发展”为本单位的实践载体,既贯彻了中央精神,体现了市委要求,又符合本单位实际和职能特点。学习形式多样化,不仅安排了集体学、自学等计划,而且还采取了座谈、讲座等多种形式;调研活动针对性强,在开展中,逐步征求基层意见,采取了多层次的调研活动,使调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是发动群众参与,强化督促指导。高新区坚持开门搞活动,向群众问计,向基层求智,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内部网站、意见箱、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征求意见,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针对部门多、离退休党员干部多的特点,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能经常深入部门、党员之中,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督导,保证了第一阶段重点任务的落实。

三是突出实践特色,体现民生要求。高新区本着抓早抓好抓实的原则,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查找存在问题,着力解决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及早得到实惠。高新区注重为群众多办看得见、摸得着、急需解决的实事,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确保承诺的实事全面落实、如期完成。

四是加快项目建设,推动科学发展。高新区将学习实践活动同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在一体,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年共安排各类建设项目66个。在项目建设上,强化项目责任管理,通过领导包抓、部门负责、定期汇报等方式加快项目建设。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努力培育骨干企业,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总之,高新区党工委对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从制定方案到动员部署,从学习培训到深入调研,我们指导检查组都是满意的。

尽管如此,高新区还是在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方面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学习实践活动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党员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差距,仅满足于一般性的学习,联系工作实际解决问题还不够,学习质量和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工学矛盾比较突出,以致于个别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三是深入调研不够,尤其是个别单位的调研报告质量不高,调查的多,研究的少,缺乏理性的思考;四是制约和影响高新区发展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有待于建立长效机制加以解决等等。这些不足必须在下一步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分析检查阶段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关键阶段,做好这个阶段的工作,对于巩固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打牢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的工作基础,确保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新区要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充分认识做好分析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周密部署,精心实施,高标准完成这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要充分认识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重要性。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只有找准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才能把握客观规律,才能准确提出符合高新区科学发展的整改措施。高新区的领导干部和全体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这一阶段工作,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抓好落实,进一步找准问题、理清科学发展的思路。

二是重点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撰写分析检查报告要认真总结回顾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高新区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找准影响和制约高新区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问题根源,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工作思路、目标和举措。民主生活会要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新区大发展”主题,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找班子和个人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找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开诚布公地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客观辩证地看待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民主、团结、进取的良好氛围中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达到交流思想,统一认识,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明确努力方向的目的。

三是要继续深化学习。要把学习贯穿始终,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学习中央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等有关精神。通过学习,更好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要求来分析问题、剖析原因。

四是要突出实践特色。要在分析检查阶段,坚持边评议边整改,一手抓问题查找,一手抓问题解决,在查中改,在改中查,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让党员干部群众感受到高新区工作的新气象、新变化,让党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篇10

经济学界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融合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要围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优化城乡布局和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1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区域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富民强区的步伐不断加快,但由于“滚动式”的开发模式,在成熟一片区域开发一片区域过程中折射出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研究加以解决。

一、城市空间再利用、再开发遭遇瓶颈

中心区域重要区位的城中村,制约了进一步提升中心区现代化水平,急需完成拆迁,腾出空间。狮山、枫桥中心城区在保护、鼓励、扶持第三产业,逐步迁移第二产业方面成效并不显著。横塘、浒关、东渚等老镇改造如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下,加快拆迁工作,实施新城镇建设,加快对接和融入高新区整体发展,也成为束缚高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桎梏。

二、“三集中”指标再上台阶遭遇“瓶颈”

所谓“三集中”主要指“工业向规划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群众对城乡一体化的生产生活期望值增高,特别是土地征收工作中,受到政策欠帐、投入欠帐、体制欠帐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使得征收动迁工作总体进展不力,农民主动参与城镇化的热情和开发建设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影响了“三集中”的进展。尤其体现在农民集中居住方面,农村住宅拆迁成本大幅提高,农户配合开发建设的积极性下降。目前,我区尚余1.7万户农户尚未拆迁。同时,从近年来我区农民人均收入统计数字来看,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财产投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不高,也是影响“三集中”的重要因素。

三、村级经济发展乏力,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遭遇瓶颈

当前全区范围内支撑村级经济长效发展的富民载体不多,发展途径单一,手法活力不够,村级资金积累几乎没有,村级经济水平在全市已明显落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薄弱。总体来说,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的发展,尤其是西部乡村,没有走向从“输入”型转变为“再生”型的道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区发展村级经济,融入城乡一体化轨道,在人力、智力、财力以及规划、土地等方面均存在制约因素。

为此,笔者认为高新区要想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实现新的突破,必须总结我区在前期滚动开发过程中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构建城乡一体规划、富民强村、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五个方面长效机制的前提下,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走出一条适合高新区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完善城乡一体化区域布局

紧扣高新区组团式发展理念,各乡镇街道实现错位发展、联动共赢的局面。东部中心商贸城进一步提升三产服务业集聚度,强化CBD核心作用;北部城铁新城提升产业档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打好生态、科技两张品牌;中部加快对大阳山的生态修复,整合资源,挖掘旅游潜力。

(二)加快推进“三个集中”

根据区域开发建设规划,建议要对全区“三个集中”工作作出统筹安排,尤其是对剩余的1.7万户未拆迁农户,要根据城乡一体化推进的需要,制定相对具体的拆迁(置换)计划和安置方案,同时加快动迁房、廉租房建设。西部地区探索土地流转和管理的新模式,对成片流转的土地,探索推广“大承包、小包干”的合作农场管理模式,提高土地收益,打造农业品牌。对未流转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探索通过土地换社保、股份合作等流转方式加大流转力度,突破农业生产用地“不成片”的瓶颈。

(三)加快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转型升级

“三大合作”指在农村集体资产、农村承包土地、农村生产经营等方面,通过推进合作、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革发展新型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深化此类合作组织改革,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来,让群众更多地分享城乡一体化改革成果,改变以往政府和群众之间“拆迁与被拆迁”、“补偿与被补偿”的关系。一是做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还原做实村级资产,鼓励组建社区股份合作联社。探索合作社抱团发展,投资参与优质项目,降低政府融资和建设成本,让农民得到更多收益。二是做优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充分整合区域农业生产资源,组建“合作农场、合作果园、合作茶场、合作渔场”等一批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三是做大土地股份合作社。进一步加强区域土地的集约化管理,尽可能将农村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管理,配合区域开发建设顺利推进。四是做实劳务专业合作社。加大合作社成员培训,提升合作社资质,增强活力,鼓励区内运作较好的劳务合作社优先承接政府市政保绿、保洁、保安工程,促进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四)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做好“山、水、田”三篇文章

充分发挥高新区临近太湖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好“西京湾农场”项目。保障落实“四个百万亩”工作,整合好全区49个山头、25公里太湖沿岸、5.2万亩基本农田等资源优势,优化调整四大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发展方式上可以考虑市场化运作,通过股份合作和保底分红的方式吸引工商资本、富民合作社参与,既解决项目建设、融资等问题,又能在征地动迁过程中增强农民的参与度,尽快把太湖资源引入高新区腹地,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把太湖沿线生态做成精品,构筑“山隐城中,城映水中”的美丽高新区新形象。

篇11

自贡市高新区自1992年5月成立以来,随着高新区的开发建设逐步推进,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园区的大力建设带来了众多建设活动,短短25年时间使得曾经的农田变成了如今繁华的新城,城区道路纵横交错,然而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干扰。如果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只重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而缺乏生态观念就将导致干扰的范围与强度日益扩大,进而对我们生存环境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结合高新区近年来城市道路的建设情况,具体分析了缺乏生态观念的城市道路建设,在导致城市生态系统的非良性发展使城市景观破碎化、孤岛化,并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等方面产生的负作用。同时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中有关廊道、生态廊道、景观功能与演化等理论来分析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高新区道路建设提出了三条符合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思考和建议。

1、高新区城市路网建设情况

近年来,高新区南湖立交桥、迎宾大道、南湖体育中心、南湖生态公园等城市重点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极大提升了城市的综合功能。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高新区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新区的路网建设从2007年至今成效显著,纵横交错的交通通道网络是重要的城市人工廊道,加快了城市化的转换速度,与此同时,大量硬质道路的形成也使得原有的山体、农田因此而遭到破坏,自然景观被道路路网分割成了大大小小的景观碎片,如何在满足道路建设的交通功能和城市形象作用的同时,采用生态的方法恢复原有生态廊道,使被分割的景观碎片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形成连续与网络状的分布,从而恢复景观连续性和整体性,最大限度的减少道路网络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是我们在建设的同时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2、高新区现状城市道路类型及特点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笔者将高新区现状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几类:

2.1 通过型道路

这里所指的通过性道路主要位于高新老城区道路,其主要是具备交通通行功能,如汇东路、丹桂大街、汇兴路等等,特点是道路绿化带窄或只有行道树,整个道路的景观生态效应差,又因两侧建筑距离道路边线很近,生态改善条件受地理限制,后期生态调节难度较大。

2.2 山体分割型道路

自贡属于丘陵城市,城市道路的规划很容易出现从山体中穿越的情况,从而形成道路将山体分割成两半的格局。道路的穿行势必破坏原有山体的天然植被,使山体的生态状况发生改变。汇东老城区的山体分割型道路大多留下垂直的山壁,因周边已建成为密集的居住区,后期只能采用垂直绿化的方式来做生态景观调节,难度较大;后来建设的南湖及板仓工业园区的山体分割型道路,采用了山体退台的处理方式,更好的解决了山体的生态恢复问题。

2.3 景观道路

景观道路主要是结合道路的建设,在规划阶段就已经预留出了足够的道路绿化空间,使整个道路在绿色廊道中穿行,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应,能起到生态屏障的作用。

综上,为使高新区的现代化建设始终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与自然环境保持健康、良好的平衡关系,就需要加大对城区空间结构的研究、城市生态廊道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和城市植被多样性等研究的力度,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建设实践当中去,才能更好的实现“生态自贡”的建设目标。

3、对高新区城市道路生态建设的建议

3.1 合理建设道路绿化带,使道路由生态杀手转变为生态载体

笔者认为在城市主干道上,应按照景观生态学要求和国家道路绿化条例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宜设有绿化分隔带,靠行人道路一侧应设足够宽度的路侧绿化带,以充分利用这些绿带的生态属性,发挥其滞尘和净化空气、衰减交通噪音的作用。对于老城区的通过型道路宜在有条件的地方增设、加宽绿化带或采用双排行道树的方式改变原有不合理的道路绿化带、增加老城区的绿量,改善道路生态环境。对于山体分割型道路要丰富山体的垂直绿化形式,结合特有的地理优势做相关的课题研究,成为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亮点。对于采用退台式处理的山体景观,要找出适合的植物配置方式,尽可能的还原山体的生态结构,并做好每个山体的林冠线设计。

再者,道路绿化带的宽度应符合生态要求。按景观生态学理论,超过12米宽的城市绿带就能产生一定的生物栖息效应,廊道越宽,这种效应就越明显。绿化带内应合理的进行乔灌草搭配,形成丰富的生物群落,生成自然生态食物链和维持正常生态循环所需的环境。

3.2 优化廊道分布,使城市生态廊道结成网络

在城区的扩展过程中,应维护自然山水格局和大地景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通过在山体种植防护林、打造城区景观节点、设置城区带状公园等将已经被道路分割的景观碎片联系起来,形成城市生态廊道网络。让人们生活在一片绿林的怀抱中,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在城市中心也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