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市场经济研究

市场经济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5 09:29: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市场经济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市场经济研究

篇1

针对经济发展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必须及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后续干预形式的要求,进而探究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以下将对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协调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价格和价值出现不协调

根据房地产价格形式和价值形式的变化,必须及时对价值形式进行分析,基于已有控制机制的特殊性,如果出现价格过高的情况,则必然会扰乱市场秩序。近些年来随着房地产价格变化比较明显,甚至出现泡沫经济的情况,和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很难保证房地产经济的有效发展,减少经济风险。

(二)干预形式不合理

基于已有发展形式的特殊性,要制定合理的宏观调控形式,避免出现控制机制不合理的情况。在后续干预过程中政府的干预形式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干预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干预机制不健全的情况,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市场发展形式进行了解,进而出现控制形式不健全的情况。

(三)资源应用不合理

房地产经济处于开放式管理形式,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灵活应用资源,体现出资源应用形式的要求。在具体控制过程中存在土地规划形式不合理、开发形式不合理的情况。由于我国资源比较少,人均占有量少,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能源矛盾的问题,使其适应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形式的要求。

二、如何保证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基于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及时对经济形式进行调整,使其适应协调发展形式的要求,进而促进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以下将对如何保证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

(一)调整房地产商品价格

根究房地产经济发展形式的要求,在后续控制阶段,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控制,则会出现经济泡沫的情况,增加市场经济的风险。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及时对房地产商品价格进行调整,强化控制机制。控制控制好房地产商品价值决定价格市的价格并不说一定要强制性将房产价格降下去,应该按照房地产商品的价值制定相应的商品价格。房地产价格过高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明确价格变化形式,调整工序矛盾,及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整,保证房地产市场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

(二)强化金融监督形式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控制机制对整体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整个干预过程中,要及时对房地产经济进行调整。金融监督管理形式采用的是大规模发展形式,为了避免出现价格控制不合理的情况,必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及时对房地产企业的信息进行了解,提升监控管理力度,及时对贷款机制进行调整,进而保证资源的合理应用。在干预过程中,要及时对存贷形式进行分析,灵活应用资产形式,降低高风险贷款风险,保证市场经济和房地产经济的有序发展。

(三)进行经济转型

当前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果控制不当必然会出现转型机制不协调的情况。政府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应用杠杆经济原理,鼓励相关房地产企业应用智能化发展形式,此外对购买的住宅区进行环保设置。如果存在控制不合理或者经济发展机制不明显的情况,则必然会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此外房地产建设形式必须以低碳环保为建设目标,和市场经济发展保持一致的步调。如果房地产建设不能以低碳环保为建设目标,则必然会出现控制机制不合理的情况。

(四)合理应用激励政策

基于房地产设计形式的特殊性,在后续干预过程中,则必须从现有发展形式入手,结合后续控制形式的要求,合理应用激励政策。市场经济发展必须树立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发展形式。政府在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贷款形式,吸收更多的购房群体对这种住宅的关注。实践证明,政策的激励政策势必会带动房地产经济向着低碳经济的转型,工作人员必须在已有设计基础上,调整经济发展形式和干预机制,使其适应整个发展形式的要求。

篇2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与创造了多方面的条件,其许多功能和作用是非国有经济所无法取代的。第一,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经营领域,如邮电、铁路、港口、供水、供电部门等,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大都由国家投资和国有企业经营,以满足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需要。在这里,国有经济承担着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并为其它经济部门和企业取得效率与收益创造条件的职能。第二,国民经济的一些基础工业部门如重要资源和能源的开发生产等,由于投资规模大、收益回收周期长,同时,由于这些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因而许多也是由国家投资、由国有企业经营的。国有经济发挥着促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创造经济增长和市场正常运行基础的功能。第三,在其他的许多经济领域,国有经济承担着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以促进本国市场经济的开放和走向国际市场的职能,承担着创建新兴工业和产业、进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职能,承担着一定的经济调节的职能。同时,在创造和扩大就业机会、开发和援助落后地区、接管某些发生危机或破产的重要民间企业以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国有经济的这些功能,弥补了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一定领域、一定方面的失效,保障了市场的正常运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表明了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必要性。国有经济履行这些职能并有效发挥作用,都是以其自身的经济活动来体现的,这就使国有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定经济形式成为市场主体具备了基础性条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的基本单元即国有企业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的可能性也日益突现。就国有经济而论,国家拥有所有权并不排斥国家所有权与国有企业的控制权、经营权的分离,也不排斥对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等都集中于国家的产权结构重新安排。国有经济的产权制度本身具有权利行使性的特征,即国有经济的资产运营总是在国家或政府的授权下由一定的组织或个人来进行的,这就为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和市场经济发展中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分工的专门化、经济的信用化对市场主体所提出的要求相符合的。国有经济在资本国家所有的基础上,通过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企业法人,国有企业也就有可能成为有活力、有生机并适应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创造和提供了国有经济的基本单元即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条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客体的资产已经价值化、货币化和信用化,这就使国有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委托—关系、激励和约束机制等的多样化、有效化获得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为在国有经济中调整、改革和重构企业制度,建立与完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市场客体条件。同时,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完善有效的市场体系,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存在与完善,有助于克服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情况下国家作为所有者同国有企业经营者信息不对称的难题;竞争的经理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有助于形成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而竞争的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也可能使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得以基本反映。这些,提供了在国有经济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使其有效运行的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从而使国有企业建立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竞争成为现实,促进国有企业焕发活力与生机。

二、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效率

认识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又一个重要问题,是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效率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讲效率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要求。有的人对国有经济成为市场主体持怀疑态度,就是以国有经济的国家所有必然造成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低效率为论据的。因此,考察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效率问题,不能不涉及资产所有状况与企业效率高低的关系问题。

在国有经济中,资产所有权不属于任何个人所有,而属于全体公民作为一个整体(由国家来代表)所有。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个人能以其个人身份和名义对国有资产提出剩余索取权要求,国有经济的收益归全民作为一个整体所享有。由国有经济的资产所有属性所决定,其基本单元即国有企业的效率高低、盈利或亏损,并不对构成国有资产最终所有者整体的个体产生直接的利益影响,因为每一个公民个体因国有企业的盈利所获致的利益和因国有企业的亏损而承担的损失是极其间接和微乎其微的。因此,作为国有经济最终所有者整体构成部分的公民个体,缺乏直接地主动监督国有经济提高效率的激励。而作为国有经济所有权直接代表的政府,一般而论应该是有这种激励的,因为国有经济运营效益的提高、利润的增加,就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扩张和社会福利的提高,这对于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政府应该有足够的激励效应。但问题在于,一方面,许多国有企业本身就承担着实现一定社会目标的职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政府作为所有者正是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要求这些国有企业去实现所承担的社会目标,其间有时不得不把利润目标、效率目标放在次要位置;另一方面,在国有经济的运营中,国家或政府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者主体的职能,但这是在一个相当大范围中通过若干层次建立和形成一定委托关系,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管理与国有企业的经营的,其间可能产生比较高的运营成本,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手段,同时可能逐层弱化国有经济的所有权约束,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效率降低。因此,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国有经济的运营中,一方面是大量否资产国家所有就必然造成经济的低效率,或者说国有经济中存在的低效率状况就必然地、绝对地是由资产国家所有造成的?对此还应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有些人认为,公有、国家所有必然造成企业的低效率,而私有制必然带来私有企业的高效率。然而,大量的研究分析说明,私人所有权并不必然、绝对地产生私有企业的高效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所有权和管理经营权统一于私有者一身的方式,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公司企业中已不复存在。一方面,现代公司所使用的先进而又极端专业化的生产与管理技术使得往往只具备普通知识的股东即一个一个的私人所有者,即使有着强烈的谋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也很难对经理人员的经营进行干预;另一方面,现代公司的巨大规模又使股权异常分散,单个或数个股东缺乏足够的财力通过持股的数量来控制公司的生产经营。因此,在私人业主制中能发挥其作用的私人所有者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在公司制企业中很难、甚至不大可能发挥出来,从而难以成为决定这些企业效率的唯一的因素。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明私有公司企业中的经理人员就一定比国有企业中的经理人员,基于所有权的原因而更加关心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和效率。私有制的运行实践也表明,市场经济中大量的私有企业的破产,既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强制性作用,也是由于这些私有企业的低效率,资产的私有并没有绝对、必然地保证私有企业的高效率。

显然,市场经济中一定经济形式的企业效率的高低并非绝对的、唯一的和所有权关系相联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效率高低和成功与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就产权制度对于企业效率的影响而言,并不仅仅只是对所有权发生影响。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收益权等构成的权能结构以及在不同权能主体之间形成的相互制衡关系,还有协调权能结构和权能主体之间关系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都对企业的效率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设定其它条件不变,在同一所有权的前提下,不同的企业或者同一企业采取不同的权能结构、在不同的权能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制衡关系以及不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其经营效率肯定是不同的,甚至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不能只是简单地从所有权关系考察国有经济的效率,还应该看到在所有权关系不变的条件下,对产权制度其他方面的调整、改革也会影响到国有经济的效率。

2.市场经济中企业具有效率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充分而公平的竞争环境。不论是国有经济,还是非国有经济,在委托——关系下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状况时,如果缺乏竞争的市场条件,都不可避免地产生经营者或人侵犯所有者或委托人权益、预算约束软化从而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在竞争的条件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可以利用市场这个间接治理方式以及内生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对经营者或人的有效监督,从而使企业经营具有效率。

3.市场经济中影响企业效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的治理结构。就公司制企业而言,无论是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都不可能回避委托——问题,都要分层次地把资产经营权委托出去,都有成本问题,关键在于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在于付出一定的成本以后,所取得的所有者收益的水平高低。多层次委托关系导致高成本、弱监督激励的问题,对于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都是存在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形成一个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在一个有效的治理结构的框架中,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人和人的责权利是明确的,相互之间存在着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在国有经济中,只要建立和形成了有效的治理结构,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通过诸如任命董事会、监事会成员或经理人员及监督考核企业经营绩效等方式手段,以及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运作,就可能履行国有经济所有者代表的职能,促进国有企业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还必须特别指出,企业的产品或产品结构、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对某一经营事项所作的战略决策是否正确以及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状况等等,都对企业效率产生着影响,而且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有可能发生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国有经济的资产国家所有的属性在一定条件下有着使国有企业产生低效率的可能性,但资产国家所有并非是低效率的充分必要条件或绝对唯一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同样具有产生高效率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在国家所有的基础上,只要建立适当的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明晰,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加之充分而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国有经济同样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就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而言,并不否定国有经济成为市场主体。

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矛盾

说明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也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不绝对地是低效率,并不意味着就否定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中,国有经济也存在着矛盾的方面,对此应该区分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布局性矛盾

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有经济的存在并发挥一定的功能,但国有经济的数量与分布显然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越过这一区间,就会发生所谓布局性矛盾,即国有经济数量过多、分布过泛所产生的矛盾。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国有企业数量过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分布过泛,国有企业技术水平低、设备和产品老化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难以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造成许多障碍,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也隐含着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布局性矛盾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存在诸多问题的极其重要的原因,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调整和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改组。

2.体制性矛盾

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国有经济的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我国国有经济的形成和在改革开放前的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连,旧体制对国有经济的影响仍然在许多方面存在,有的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明晰的产权关系,有的国有企业仍然预算约束软化、难以自负盈亏、不能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许多国有企业还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机构庞大、人员冗多、企业办社会等问题。这就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所产生的国有经济的体制性矛盾。这一矛盾的根源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3.管理性矛盾

篇3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的重要性

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社会信用的健康发展,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平等、自由、竞争的经济形式,进行自由交易,追求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内在的本质的要求。信用不仅仅是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其还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石,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交易活动和交易主体,都离不开信用,市场交易的本质就是一种事前承诺。信用能够极大的降低交易成本,方便交易的进行,并最终提升经济效率。如果信用体系不完善,各方参与者缺乏信用,必将导致大量的交易无法发生,即使经济活动的主体之间进行交易,也将很大幅度的提升交易的成本,甚至可能因为欺诈等行为的发生,从而引发犯罪问题。

二、信用缺失的原因

1.政府监督不力,产权制度不明晰

公信用是指政府作为公信方或者凭借其授信行为而产生的信用,其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并通过制定政策和承担社会责任来表现。社会信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政府没有切实有效的履行监督责任,或者政府自身就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信用问题。市场经济要求政府仅仅作为经济活动的裁决者,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然而,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阻碍企业成为完全的市场主体。此外,我国不少企业的产权制度不合理,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委托问题,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冲突,往往也会产生失信行为。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导致了市场经济下信用缺失问题的存在,应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及时对待。

2.法律制度不健全,缺乏约束力

虽然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都涉及到了信用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制定出一部专门针对信用的法律规范,只有有限的信用行为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由于不存在统一规范,对失信行为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处罚弹性很大,不能够对失信行为进行有效的震慑。现有的法律规章对契约关系的维护力度不足。法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受到行政干预,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现象。法律规章的执行不力,不少案件从轻判决,判决之后得不到执行或者执行久拖不决。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惩罚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失信者的一种纵容。例如,有些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银行却缺乏处罚的手段,使得其失信成本很低,造成了恶劣的行为导向。

3.信用道德观念和意识普遍缺乏

自古以来,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倡导言行一致,恪守信诺。然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钱的盲目崇拜,造成传统的美德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不管是个人、企业单位还是政府部门其实都缺乏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信用诚信道德观念及意识,然而在社会上并没有树立起道德评价标准或者约束的一种机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人们更多关注和追求的是经济利益。个人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信用,信用缺失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比如人们明明知道是盗版书籍也愿意低价购买。

三、解决信用缺失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明晰产权归属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进行,对政府转变职能的需求更为迫切。要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扭转政府公信力不断下降的趋势。而政府部门必须执行并积极主动的进行信用的建设;同时政府部门应制定出适合经济活动的一些规则,创造一个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具体来说,要加强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推进信息公开,加强媒体和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动态性使得个人在面对失信行为时,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清晰的产权会增强个人在面对失信行为时采取行动的积极性,行业协会也有助于在行业内部推进信用建设,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2.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制度, 对信用体系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要加快制定统一规范的信用法律体系,明确在信用关系中的法律归属问题,从而对信用管理提供法律支持。对已有且与社会信用发生冲突的部分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同时对已经过时不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信用的一些法规条文予以废除或修订。政府部门不仅要依法对失信行为进行处罚,并且要加大对个人或者企业单位的处罚力度,强迫人们守信。

3.加强诚信建设,大力进行教育宣传

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社会总体的信用意识,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建设提供道德支持,营造诚信守信的社会秩序好环境。人们的信用道德观念和意识普遍缺乏,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的信用观念和意识,建立社会主义信用道德的评价标准,要让每个公民都真正认识到,诚实守信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的信用是其在社会中的通行证,是其立足社会的资本,每个人都应当恪守信用。

参考文献:

篇4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当前重要的经济体制类型,对不同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经济与教育之间向来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不同阶段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种经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等,都会对教育事业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我国中医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会受到经济发展状态以及各种经济制度的影响。而面对现实经济条件,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也需要积极探索中医医学教育的有效发展途径。

一、市场经济大环境对中医医学教育的影响

经济与教育之间关系密切,经济环境也会对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来看,教育事业肩负着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以更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重任。中医医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之一,在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不同个体在中医医学方面的文化素质和劳动能力以及劳动熟练程度等,从而更好地为各种实际建设任务服务,促进整体建设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也需要提高对各种知识和科技成果的重视程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多种中医理论和资源得到了较大的开发和利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思想和技术也开始被应用于中医理论和资源的开发之中。而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借助系统的中医医学教育来不断促进相应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以更好将各种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科技成果等应用到实际的劳动生产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各中医院校则属于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教育的中心,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然会对中医医学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案产生一定的影响。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医医学教育存在一定的无法良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我国的中医医学教育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医医学教育也逐渐呈现出一定的滞后现象,无法很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例如,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的情况,相应的专业结构在设置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医药科技发展以及人才市场对不同类型和专业中医药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应的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没有很多好的针对市场以及各种中医药技术等。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医医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进行科学的教育体制建设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医医学教育,促进中医医学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首先需要积极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建设。针对以往中医医学教育体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不适应现实经济条件的问题,还需要积极地立足中医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逐步制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针对市场经济的特点,注重对教育评估所具备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予以应用,鼓励不同的中医类院校积极参与到激烈的投入与产出市场竞争之中。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断对中医类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予以“倒逼”,促进其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首先,要做好在教育理念方面的更新。在中医医学教育中,要努力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对中医医学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其提出的各种要求,从而制定完善的多方面对策,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积极的改革和优化。例如,在专业设置方面,在立足国家教委所制定的专业目录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以及对中医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和科学分析,进而以相应的调研和分析结果为基础,依据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一定的自主专业设置,并上报国家主管部门备案。另外,考虑到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交流频繁,大量人才的流动速度很快,并存在频繁的职业转换现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还要注意适当对专业口径予以拓展,以更好地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为其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的设置方面,要注意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包括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及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需求情况等。并针对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注重教学实践和创业教育以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在中医医学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教育与实际市场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密切观察市场经济的发展动态,并积极对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等予以增加。加强中医药相关最新科技知识课程的设置以及建设,并加强中医药教材建设。尤其要注意在教材中对各种最新中医药科技成果予以收录和介绍、反映等,以及时更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帮助其日后更好适合市场环境。另外,加强实践环节,在教学方法和办学模式上要注意加强实践环节。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同的中医类院校可以积极建立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并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基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而为中医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良好的条件。另外,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首先,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开展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的计划设置、内容更新、方法改革、建设管理等环节,遵循创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有效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育人,支持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营造全校创新创业氛围,积极构建学校“大创业”格局。其次,加强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以项目科学化、规范化运作为原则,加强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计划、创业实践项目等,按照小资金培育、梯次资助、不断推进的机制支持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和师生联合创新创业。另外,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注重创新服务平台和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师生共享学校的省部级开放重点实验室,服务于创新创业重点项目;引导成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融合的校企联合培训机构,聘请校内外专家指导评价各院项目,选拔优秀项目给予基金支持和导师指导,进入校级创新创业孵化实战平台。

(三)对中医医学教育的管理体制予以改革和创新

以往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在管理体制方面,中医医学教育过程中采用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五统一”体制。在这一体制模式下,相应的招生计划由国家统一颁布。不同中医类院校所使用的地方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也是相同的,此外,还采用学、统一审批专业以及统一办学等模式。这样的管理体制下,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出一定的中医人才,但也容易导致人才培养单一情况的出现,导致相应的中医人才在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之后无法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甚至遭到市场的淘汰。为此,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医学教育教学的水平,还需要在宏观控制的前提条件下,积极对中医医学教育的管理体制予以改革和创新。针对不同中医类院校的实际情况,给予一些学校更多的办学自。打破以往“五统一”的办学模式,鼓励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进行共同集资办学。在具体的办学方式上,可以采取学校与地方、学校与企业等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例如,通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合作模式下,学校将作为企业的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双方可以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活动,包括联合培训中医药健康产业需要的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联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课题等。通过开展科研项目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中医药职业教育新方法、新模式,搭建企业“用人”和院校“育人”之间的桥梁,培养综合素质好的实用型医药人才。另外,也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智力引进工作,在中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临床医疗、临床医技、康复和护理专业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

作者:刘俊芳 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红宁,袁杰,陈绍辉,等.市场经济与我国中医药发展[C]//华东卫生经济研究协作会第23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

[2]王屹亭,沃红梅,徐玲,等.中医现代化滞后的制度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2,(19).

[3]郑旭锐,李长秦,董正华,等.中医创新实验班《温病学》教学中PBL教学法初探医学教育[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3).

篇5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劳动用工机制远远适应不了企业竞争的需要,市场化用工已成为当代国有企业最常见的用工方式,这种灵活的用工方式迎合了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多变的需求,但随之引发的较为落后的管理体制的不适应也逐渐突显出来。如今,各企业已将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升到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把员工的激励工作更是当作重中之重。但很多国有企业的员工激励方式还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薪酬福利、职位晋升、民主活动等方面还是以原有的编制内员工的利益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市场化用工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对于实施多元化用工的企业来说,如何平衡好各种用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适合现代企业的实际发展的激励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市场化用工的现状

(一)普遍性

据有关数据显示,很多大型组织的市场化员工已占到其人力资源的80%。市场经济决定了企业的竞争环境是市场,任何生产活动是围绕着市场进行的。企业都认识到,在这种形式下,市场化用工的成本明显低于编制用工。为了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科学,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工成本,获取更多利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市场化用工这样一种灵活用工方式。

(二)多层次性

市场化用工的来源最初主要为为社会招聘人员和少量大学毕业生,他们一般处在生产一线和操作岗位上。随着市场化用工越来越普遍以及管理模式的不断改进,该类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军,高学历员工占其比例也逐渐扩大,并且任职一些重要的管理岗位。其薪酬福利从政治待遇、薪酬待遇、福利待遇、各项保险以及培训休假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企业如何留住人才来说又是一项挑战。

(三)青年主导性

市场化用工往往伴随着人口的流动,因而其主体往往是以20―40岁的青年群体为主,存在流动性风险。一方面,青年群体具有先天的创新性和责任感,为组织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青年群体由于自身的因素,往往以家庭为出发点,因而求稳定性是其工作的主要目标。

三、市场化用工的激励困境分析

(一)激励政策的严重差异化

虽然企业已经意识到市场化员工的群体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管理体制方面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但企业对市场化员工的激励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很多问题尚未明确。与编制内员工相比,市场化员工的激励方式还不够完善,企业往往更注重编制内员工的薪酬激励及职业生涯发展;绩效考核的方式和要求常常也有所区别,忽视了市场化员工的主观需求。

(二)激励方式的普遍单一化

激励体制当中,薪酬激励是最常运用的激励方法,它对激励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是直接有效的。但若仅仅是从薪酬方面单一地去激励,而忽略其工作满意度、工作内容的丰富性和挑战性,那么其效果到达一定高度后将不会再上升,甚至会下降。而企业对市场化员工的激励方式就缺乏多样性。由于市场化员工并不是无固定期限、长期的员工,其稳定性和忠诚度都有待考查,所以企业常常不重视该类员工职业发展方面的激励。

(三)激励层次的需求矛盾化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各种需要可归纳为五大类,按照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可排列成一个需要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和爱的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行为过程就是需要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满足的过程,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时,高一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该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在构建激励体系时,要基于员工需要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设计时应注意薪酬只是满足员工需要的一种有效因素,其余的还需要通过其他激励因素加以补充。现阶段,企业对市场化员工的激励还是偏重满足低层次的需求,没有重视市场化员工日趋渴望的较高层次的需要。

四、市场化用工的激励政策研究

(一)变机会激励为归属感激励

市场化用工是指与企业(用人单位)签订的有固定期限的合同化用工,所以市场化员工的工作安全感较低,其稳定性也较差。虽然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市场化员工对职业素养和能力提高的需求,会给员工提供培训或技能学习机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无法消除员工的不安定因素。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让各类员工都产生一种归属感。企业与所有员工在利益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员工与企业共同努力,企业才能得到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应建立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实现好、维护好员工的切身利益,让各类员工自觉地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整合一致,形成与企业共进退的职业责任感。

(二)优化薪酬结构,提升薪酬激励的水平

合理的薪酬制度首先必须体现员工报酬的公平性和对员工行为的激励性这两个方面,薪酬激励就是企业运用薪酬水平政策、结构政策、差别政策、增长政策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合理、灵活的薪酬结构对企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企业在薪酬政策设计过程中,应以工作的内容或者以工作所需要技能的复杂程度为基础,而不是员工的种类,明确企业中各种工作的相似性和差别性以及这些工作对企业的整体目标实现的相对贡献的大小,制定合理公平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

(三)增加权力赋予层次

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中最高级――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指人类对于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达成自己追求的目标,获得成就感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是最难满足的,但也是能发挥最大激励功效的。它不仅能激励员工热情上进的工作态度,更能带给员工工作上的成就感,使其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归属感,这样更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授权,如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参与决策、提案制度等方式去满足市场化员工的这类需要。

(四)鼓励职工之间的合作与团队竞争

竞争是进步的催化剂,是另一个有效的激励方法。建立合理公平的竞争机制,开展团队竞争,一方面促进企业实力的增强,强化吸纳人才资本,企业用工可以优中选优,大量引进和留住人才,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企业吸纳人才和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消除编制内员工“吃大锅饭”的消极工作态度,促进各员工之间的合作,共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五、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化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对其的有效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公平有效的激励模式,才能为企业的稳步上升的发展、和谐积极的内部环境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篇6

一、引言

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增长迅速,至2011年年底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018万。从历史数据看,北京的人口增长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1978~1987年,北京常住人口年均增长2%;1988~1997年,北京常住人口年均增长1.8%;1998~2007年,北京常住人口年均增长达到3.1%;2008~2011年,北京常住人口年均增长达到4.8%。可见,北京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最近10年间。目前,人口增长已经成为影响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具体描绘这些经济影响,本文将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人口增长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选用北京市统计局1978~2011年的相应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公式为

Y=α+βX+ε

其中,X为常住人口,Y为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增长及生产效率指标,ε为随机扰动项。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与人口增长相比,北京市经济增长总体相对平稳。地区生产总值1978~1987年年均增长13%,1988~1997年年均增长20%,1998~2007年年均增长17%,2008~2011年年均增长13%。但这期间,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各产业的增长出现了很大差异。第一产业产值1978~1987年年均增长19%,而2008~2011年年均增长下降至8%;第二产业产值在1978~1987年年均增长10%,2008~2011年年均增长11%,没有很大变化;第三产业产值1978~1987年年均增长19%,1988~1997年年均增长26%,2008~2011年年均增长下降至14%。比较而言,第一产业产值1978~1987年增长较快,但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目前已经成为增长最慢的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多年来一直保持着10%的增长,比较稳定;第三产业在各产业中一直是增长率最高的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由于总体经济增长与各产业增长的差异,考察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需要从总体经济和三次产业两方面进行。

第一,人口规模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回归分析得到β估计值为13.59604,t值为22.03757,R2值为0.938183。t值显示人口规模对地区生产总值存在显著影响,β估计值表明人口每增长1万人大约可促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亿元。

第二,人口规模对三次产业产值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由回归分析得到:第一产业β估计值为0.113687,t值为17.55931,R2值为0.905973;第二产业β估计值为3.227194,t值为31.76332,R2值为0.969258;第三产业β估计值为10.25516,t值为19.33059,R2值为0.921119。t值显示人口规模对三次产业产值均存在显著影响,但β估计值表明这种影响存在很大差异。从β估计值看,人口规模对第一产业产值影响最小,而对第三产业产值影响最大,两者相差近百倍,即同样增加1万人口,第一产业产值仅会增加0.1亿元,而第三产业产值却会增加10亿元。可见,在三次产业中,人口增长对发展第三产业有重要意义。

三、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本文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北京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而测算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测算采用C-D生产函数,即

Y(t)=A(t)Kα(t)Lβ(t)

其中,Y表示产出,A表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K表示资本量,L表示劳动投入,t表示时间,α为资本投入的弹性系数,β为劳动投入的弹性系数。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即α+β=1。

将上式两端对t求导,再以y表示Y的增长率,k表示K的增长率,l表示L的增长率,T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则有

y=T+αk+βl

T=y-αk-βl

因此可以选取北京市1978~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测算α和β的估计值,再根据上式计算出T值。在测算过程中,Y值采用地区生产总值,L值采用从业人员总数,K值采用单豪杰(2008)测算的资本存量。

将C-D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代人α+β=1,变形可得

ln()=lnA+αln()

使用eviews对上述方程进行回归,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t检验达到显著水平,但D-W值低于标准值,表明残差序列存在正自相关。用广义差分法进行一阶广义差分及二阶广义差分后模型不再存在序列相关性,得到α值为0.544769,进而可以计算出各年度资本、劳动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将1979~2008年等分为三个时段,可以看到资本、劳动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1979~1988年,资本投入的贡献率高达85%,劳动投入贡献率为17%,技术革新贡献率为-2%。在改革开放初期,北京的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第二产业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力,而大量的资本投入又是发展第二产业的重要保证。此外,这一时期从业人员的增加也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最后,这一时期的技术比较落后,因此技术革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

1989~1998年,资本投入的贡献率降至58%,劳动投入贡献率降至2%,技术革新贡献率升至40%。这一时期是北京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时期,资本投入贡献率大幅下降27%意味着资本密集的第二产业开始萎缩,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不如前。同时,北京的技术革新在这一时期开始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产业转型的推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开始为第三产业提供大量从业人员,但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总量增长不大,使得这一时期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小。

1999~2008年,资本投入的贡献率进一步降至42%,劳动投入贡献率升至17%,技术革新贡献率则保持在41%。这一时期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期,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减小。这时从第一、二产业游离出来的从业人员已经不能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导致从业人员数量出现明显增长,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同时,技术革新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资本投入的贡献率。

综观这三个时段,资本投入的贡献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技术革新的贡献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劳动投入的贡献率较为复杂,大致在产业转型初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高,但随着产业转型的发展,劳动投入的贡献率会逐渐弱化。

四、人口增长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将1978~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后得到β估计值为0.013649,t值为34.26357,R2值为0.973466。R2值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t值显示人口规模对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影响。再对三次产业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后得到第一产业β估计值为0.001984,t值为24.31464,R2值为0.948652;第二产业β估计值为0.015269,t值为27.57449,R2值为0.959614;第三产业β估计值为0.014302,t值为30.92183,R2值为0.967617。数据显示,三个模型的拟合度均较好,t值显示人口规模对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存在显著影响,但从β估计值看,人口规模对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相对较小,对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相对较大。

除了对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人口增长还影响着各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1978年各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相差不到4000元,而到2011年这一差距已增至14万元。劳动生产率差距的拉大也意味着产业间收入差距的拉大。那么人口规模究竟对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有如何影响?为此,本文将1978~2011年分为1978~1994年和1995~2011年两个时段,以便进行对比考察。

对1978~1994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β估计值为0.001324,t值为3.865413,R2值为0.499022;对1995~2011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β估计值为0.015695,t值为21.71918,R2值为0.969182。数据显示,自1995年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人口规模对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影响明显加大。在1994年前,每增加一单位人口会使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距加大0.001324,而在1995年后,每增加一单位人口会使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距加大0.015695,两者已相差10多倍。

实际上,在不同时期人口增长对三次产业产值的边际影响也有很大区别。经测算,1978~1994年,增加一单位人口可使第一产业产值增加0.219950,第二产业产值增加1.335146,第三产业产值增加1.476708;1995~2011年,增加一单位人口可使第一产业产值增加0.072436,第二产业产值增加3.766742,第三产业产值增加13.98474。比较可见,在1995年之后,人口增长对第一产业产值的边际影响明显减小,而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边际影响明显加大,从而导致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人口增长造成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其原因可能是各产业的不同特性。第一产业产品具有同质性,附加值本来就比较低,人口的增加会进一步拉低人均产值。第二、三产业产品具有异质性,附加值很高,人口的增加甚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均产值。因此在市场经济中,第一产业会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将大量人口转移至第二、三产业等方式减少就业人口,使本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如果这种转移不能实现,那么人口的增长就可能会使各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不断拉大。

五、结论

首先,人口增长对北京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人口每增长1万人大约可促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亿元。从产业上看,人口增长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而对第一产业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其次,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减小,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而劳动投入受产业转型的影响较大,在进行产业转型时劳动投入的贡献较大,但随着产业转型的发展劳动投入的贡献会逐渐减小。再次,人口的增长对劳动生产率也有显著影响,对第二、三产业的影响尤其显著。同时,有证据表明,如果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不能根据市场导向转移到第二、三产业,那么人口的增长可能会不断拉大不同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进而拉大不同产业间的收入差距。

由此可见,人口增长对北京经济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人口增长有利于北京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人口增长也有可能加大不同产业间的收入差距,产生收入分配问题。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在资本、劳动和科技三种要素中,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这表明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重点还是应放在发展科技方面而非简单地增加劳动投入。同时,根据市场的要求和国外大城市的经验,需要进一步加大本地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力度,力求在适当增加第二、三产业劳动投入的同时,不断减小各产业间的收入差距。

篇7

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初,股票市价总值只有5亿之多,截止2011年底,股票市值达到21.48万亿,增长几万倍,而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到2342家。股票市场从最初的摸索尝试性市场到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发展中的弊端也日渐显现。为此,中国在不断的探索,其中经过漫长的四年调整期,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股票市场根本的制度性问题得以解决,股市发展逐渐进入正轨。中国的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增长的关系,股票市场的“经济晴雨表”功能有没有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正,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的兴趣,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本文运用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2007年至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验证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增长是否存在一定关系。

1.指标的选取

借鉴前人研究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7年至2012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这是因为截止到2006年12月20日,先后有1248家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或已经进入方案实施阶段,占了应股改公司总数(1341家)的93%,标志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经济增长的指标选取传统的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用资本化率,交易率和周转率三个指标分别衡量股票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其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和中国证监会网站。

1.1经济增长指标

(1)季度名义GDP。GDP无月度统计数据,而以年度数据作为样本则会造成样本数据过少,所以选取季度GDP作为衡量经济规模的指标。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INV。固定资产投资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等于每季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额与季度名义GDP的比值。

1.2股票市场发展状况指标

(1)资本化率CAP。该指标用以衡量股票市场的发展规模,同时也表示直接融资地位。等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每季平均市价总值与该季度的名义GDP的比值。

(2)交易率VAL。该指标反应股票市场流动性。等于每季度股票市场的总成交金额与该季度名义GDP的比值。

(3)换手率TOR。该指标反应股票市场流动性,数值越大就代表流动性越大,测度了相对于股票规模的股票交易程度。等于每年股市总成交额除以股票年市价总值。

1.3数据的季节调整

经济统计数据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所以本文运用美国商务部的X-11法分别对各组样本数据都进行了季节调整,如交易率等于经过季节调整的每季度股票市场的总成交金额与经过季节调整的该季度名义GDP的比值。

2.计量分析的结果

2.1ADF单位根检验

本文利用Eviews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组数据都是不平稳的,因此再对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接受原假设,从而得到各组数据在1%显著性水平为平稳的,即可判断各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1)变量,这为协整分析建立模型奠定了基础。

表1 ADF单位根检验

说明:统计值大于临界值则证明含有单位根,*,**,***分别为在90%,95%,99%的概率保证下拒绝含有单位根的零假设

2.2协整检验

由于所有序列是多变量且是一阶单整I(1)过程,所以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序列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率与股票市场各指标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LNGDP与CAPVALTOR之间的Johansen检验

由表2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GDP与资本化率CAP、交易率VAL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与换手率TOR存在反向的均衡关系。

通过同样的检验可以得出经济增长指标固定资产投资率INV与资本化率CAP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与交易率VAL、换手率TOR之间没有长期均衡关系。

2.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进一步确认序列之间的关系,对LNGDP、INV、CAP、VAL、TOR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且取2阶滞后,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在滞后期取2,5%的显著性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和资本化率互为因果,换手率、交易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Granger原因。而另一经济增长指标固定资产增长率与所列股票市场发展率没有Granger原因。

3.结果分析

对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发现,虽然经济增长指标GDP与股票市场发展指标VAL、CAP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但是在滞后2期的情况下,GDP增长和固定资产增长率对股票市场发展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反,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以看出换手率和交易率是GDP的Granger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作用有限。究其原因,可能与股权分置以后国有股和法人股逐渐上市,股票逐步进入全流通时代有着一定关系。

参考文献:

[1]Sims,C.Macroeconomicsandreality[J].Econometrica.VOL.48.Jan.1980,1-48

[2]LevineR,ZervosM.StockMarkets,Banks,andEconomicGrowth[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8,88:37—58

[3]李冻菊.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源自计量经济学的解释[J].金融研究,2006,(9)

篇8

资本市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可以为经济增长融通资金,吸引投资;还可以通过调节资金资源,优化经济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作为国家战略,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国家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是中国―东盟扩大区域经济合作和推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广西第十次区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必须坚持优先发展不动摇。为此,如何推进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发展?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来调节资金资源,吸引外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广西“富民强桂”新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1.1 资本市场可以为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是资本市场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能。而现阶段,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资金不足凸现。对此,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将为北部湾经济区解决这一大难题,提供融资平台,从而为企业开辟直接融资的渠道和途径,增加企业的资本金,降低企业的负债率,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科学化、合理化,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并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和经济增长。例如,2005年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糖业、南化股份、阳光股份、桂冠电力、五洲交通等企业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数十亿元,为企业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金,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1.2 资本市场可以优化北部湾经济区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

资本市场可以为高效益、高成长的企业配置资金资源流向,并优化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企业面临着资金积累和建设基金不足的严峻现实,而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所需要的资金是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提升集约化水平,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以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产业不断升级换代。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只有具备充足的资金,才能进行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促进自身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作为上市公司,企业要接受股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将会促使其进军高效益、高成长的产业,淘汰效益低、耗能大、污染重的产业,从而实现北部湾经济区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 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的现状分析

2.1 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概况

2008年1月,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主要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另外,还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所辖区域土地面积为4.25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土地面积的17.9%;海岸线长1595公里;人口1240多万,约占广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地区GDP约占广西GDP的30%。四年来,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总量规模、人均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额、财政收入快速增加,如表1所示。这表明,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呈现出跨越式的赶超发展,对投资资本的需求亦呈现出扩大趋势。

2.2 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

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构建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资本市场运行,使得北部湾经济区的企业可以通过股份转让和定向增资的方式进行融资。例如,融资平台方面,通过成立资产经营公司,把国有资产的产权授权并变更其名下,由其代表地方政府拥有国有资产的产权,实行统一的管理和经营,将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促进国有资产的资本市场运作,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另一方面,推进资本市场功能多元化,随着股权分置的成功改革,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扫除了制度障碍,使得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和投资基金快速发展,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可分离交易债券、股本权证、资产支持证券等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涌现,从而为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的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资本市场功能也日趋多元化。

3 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的发展困境

3.1 资本市场不成熟,地方财政负担过重

现阶段,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基础还较薄弱,规模总量不大,财政收入不多。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体系不够健全,金融机构不够合理。加快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建设新的经济增长极,投资资金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地方的可用财力。而现行的融资模式,主要是依靠财政直接投入或融资担保来支持,明显地过度依赖财政支撑,直接加重了财政负担及其风险。

3.2 上市公司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机制需转变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上市公司专业特征不足,行业优势缺失。北部湾经济区规划中的重点产业如石油化工 冶金 造纸等还未有一家上市公司。现有的北部湾经济区上市公司,第一产业有3家,第三产业有4家,其余的集中于第二产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46.15%。这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部分上市公司还存在经营机制滞后,未真正地建立起正规的现代企业制度,如信息披露不规范,制约了公司正常配股或增发新股;大股东操纵董事会,影响独立董事的作用;甚至一些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直接操纵上市公司等。

3.3 证机构发展不充分,金融产品利用不足

北部湾经济区目前仅有一家国海证券公司和一家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公司,期货经纪公司、证券和期货投资咨询机构还存在空白。这说明北部湾经济区的证券机构发展明显不充分,数量极少,市场影响力缺失,大大削弱了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使得北部湾经济区的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银行贷款和土地出让收入,而利用证券、债券、信托等市场化的金融产品不足。

4 推进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发展的对策

4.1 大力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加快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需要资本市场来支撑。而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本运作,并不能忽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国际经验证明,在起步阶段,政府的引导、支持和推动经济赶超发展的作用是关键因素。现阶段,北部湾经济区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未成熟,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时有失灵,经济结构尚未平衡合理。因此,加快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就要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还需要大力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是给予政策扶持;二是构建约束机制。在政策扶持方面,政府可以制订规划,形成梯次,通过发现―培育―改制―辅导―上市的引导过程,给予企业在信贷、利率、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同时,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采取重组或并购的手段借壳上市。在构建约束机制上,政府可以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监督和制约上市公司的不法行为。

4.2 加快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加快构建多层次的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体系,主要包括:

首先,提升金融服务。紧紧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优势,积极引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分支机构,统筹布局营业网点,不断优化本地金融市场,加快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分支机构的融资效率和服务功能。

其次,拓展融资渠道。北部湾经济区应转变过去以贷款为主的债权融资渠道,积极拓展商业票据、企业债券等债权的融资渠道,以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优化资金配置。例如,通过票据融资,可以加快资金流转,减少资金占用,背书转让即完成结算,资金不足时,通过票据贴现而获取资金。

再次,加大金融创新,主要表现在:一是要加大金融制度创新。金融机构要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风险控制,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提供服务;二是要加大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产品,全方位地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改进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环节;三是要加大金融平台创新。金融机构要加强平台创新,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完善业务处理和管理程序,延伸辐射半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融资平台。

最后,夯实证机构。在资本市场上,证券机构是非常重要的媒介,是连接筹资者和投资者的中介。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证券机构还很少,极大地削弱了资本市场的功能。因此,要紧紧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大机遇,夯实证券机构,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基金市场及投资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发挥证券机构的剂效用,推动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发展。例如,利用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白糖生产基地的优势,做大做强白糖期货市场,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大宗商品交易。再如,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加快构建北部湾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可以拓宽资金渠道,增加资金来源,有助于发展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4.3 注重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能否及时、灵敏地优化资本结构是企业实现并保持财务竞争优势的关键。上市公司注重优化资本结构,可以降低加权资本成本,增加股东财富。随着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的发展,优化资本结构又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首要的是规范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加快发展壮大,整合和重组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增强上市公司实力。另外,要努力改善资本市场环境,通过构建有效的资本市场平台,加强地方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的程序性;全面落实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创建企业资本结构监控体系,强化信息披露管理,健全信息传递机制。

4.4 积极开展区域金融合作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北部湾经济区开展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平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警示,开展区域金融合作是极其必要的,是大势所趋。从当前的发展来看,全面加强中国―东盟之间的区域性金融合作是促进和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进人民币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结算货币,加快人民币的区域国际化步伐,提升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正如,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南宁定位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即中国―东盟人民币国际交易中心、中国―东盟人民币国际清算中心、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投融资中心,使南宁成为金融机构的资金集聚区和区域合作区。

参考文献

[1]桂许寿.北部湾经济发展中的广西资本市场支持[J].市场论坛,2009:2.

[2]韦明升,庞家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47.

[3]魏乾梅.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及其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商论,2009:1.

[4]李秉恒,付春明.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资本市场支持体系[J].广西金融研究,2008:1.

[5]张克如,李红光,范波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融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35.

[6]刘明显,胡江华.建立北部湾经济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构想[J].区域金融研究,2009:6.

篇9

一、引言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近年来,中外学者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了不少研究。富莱希尼建立了俱乐部模型,指出每个俱乐部成员都期待净收益最大化,俱乐部的产出在不同的国际经济组织中是变化的。[1]袁家冬等指出了我国目前都市圈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对都市圈的基本概念、地域本质、形成机理、地域结构与空间形态、类型与规模等进行了分析。[2]彭际作把大都市圈作为一个整体,以长三角大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并对其空间结构的阶段性表现进行了总结。[3]李瑞林等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应该以市场化为基础,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4]从历届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来看,世博会带动了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世博经济圈”,如1970年日本世博会形成了著名的“关西经济带”、2000年德国世博会造就了汉诺威国际会展业的龙头城市。

长三角是由沪、苏、浙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复合型区域,世博会对长三角会展、旅游、环境、就业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将产生直接影响。

虽然区域经济合作已取得一定成绩,但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障碍。长三角这一复合型行政区域,经济运行带有明显行政区域利益特征,区域合作与摩擦并存,生产要素缺乏完全自由流动,各城市间的规划缺乏统筹衔接。[5]区域内各城市招商引资呈“倾斜式”竞争态势,相继以过度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区域各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突出,使得区域内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受到极大抑制。此外,长三角跨省市的重大基础设施未能实现统筹规划、有效衔接,造成许多基础设施(主要为港口和机场)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

区域经济发展中尽管存在诸多障碍,然而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目前,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初步建立。为推动和加强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1997年成立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在2006年的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第七次会议上,16个成员城市以“研究区域发展规划,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为主题,研究区域合作大计。2007年的第八次会议上又提出“调动长三角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将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与世博会紧密互动”的主题,从而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以从一般的产业项目协作向资本融合方向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合作向科研开发合作方向过渡,从工业领域为主向金融、房地产、旅游等全方位拓展。在提出长三角地区要在信息、规划、科技、产权、旅游、协作等六个领域进行合作的基础上,2007年又拓宽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环保与世博会成为了合作的新项目。区域经济合作重点也在不断深化中。在世博会举办这段时期,区域合作重点转到了城市交通、生态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目前,上海的金融、科技、交通等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已经扩展到整个长三角区域,区域内服务业合作的空间和领域在不断扩展。

本文依据长三角经济发展轨迹及该地区城市间合作现状,以合作博弈的视角对2010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路展开深入剖析。

二、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虽然区域经济合作仍面临一定障碍,但合作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2010上海世博会将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竞争、合作的重要契机。

(一)世博会与城市群的相关性

从历届世博会的举办(见表1)中,我们看到举办城市往往是有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腹地区域作支撑。这是因为:

一方面,世博会的举办需要耗费大量物力人力,这要求举办地有一定经济实力以保证一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美国的纽约、芝加哥、费城,欧洲的巴黎、汉诺威、伦敦,日本的大阪,都有着很强的经济实力,是本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源地和经济中心,这为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成功举办世博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将使得区域经济串联起来,通过一系列局部多赢合作,推动区域内部从浅度合作进入深度合作,从而促进城市群的发展壮大。

(二)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效应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促使长三角地区形成一个全新的“世博经济圈”,成为长三角经济圈加速融合,最终形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有利契机。当前,区划经济成为长三角各地区间深化协作的重要障碍。而世博会的举办将利于长三角各地区打破区划阻碍,加强协作实现共赢。世博会的溢出效应首先辐射到长三角都市圈各城市,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发挥整体优势。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使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跨地区的流动性明显增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地区经济的封闭性逐渐减弱,有利于在更广范围和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与产品跨地区的自由流动与整合,促成以资源有效配置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区域专业化格局形成。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当前的产业同构现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加快区域内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整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合作博弈模型

(一)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根据局中人是否合作,博弈论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者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弈方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双方能否达成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协议。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理性,是一种“双赢”策略,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益,而非合作博弈强调个体理性,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甚至无效率。

合作博弈研究的两个重点:一是联盟是怎样形成,二是联盟中的成员如何分配他们可以得到的利益。

(二)建立合作博弈模型

依据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可建立合作博弈模型。根据长三角城市等级体系,可将长三角城市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第二层次是南京和杭州,第三层次包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

设每个城市所在的层次为一个代表性成员来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则该博弈可看作是由三个成员参加的博弈。其中每个成员作为一个局中人都需要考虑是单独行动还是与其他局中人进行合作的问题。因此,对每个局中人来讲,重要的不是他在策略集中选取一个什么样的策略,而是与哪些局中人结成联盟以实现协调行动。可建立如下模型:

G(N,v)=S1,S2,S3;b1,b2,b3;v1,v2,v3

其中,G(N,v)为有3个局中人参加的合作博弈;S1,S2,S3为各个局中人的策略空间;b1,b2,b3为联盟所达成的协议;vi为第i个局中人的特征函数(即得益函数),v(S)可以解释为联盟中当成员合作时所能实现的最大利益。其征函数具有可超加性,对任意两个独立联盟S与T(即S∩T=),有V(S∪T)v(S)+v(T)

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的分配可表示为:在合作博弈中对三个局中人而言,存在一个向量X=(x1,x2,x3),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xi=v(N)(1)

xiv(i),i=1,2,3(2)

其中,xi表示合作博弈中局中人从联盟的收益中分得的利益分额,v(n)表示3个局中人的总和收益。v(i)表示单个局中人的收益。条件(1)说明各局中人分配的利益总和正好是所有局中人的最大总和收益。条件(2)说明从联盟中各局中人分配到的收益不小于单个局中人所得到的收益。

由上可知,合作博弈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联盟来说,整体收益大于其单个局中人单独博弈时的收益之和;二是对联盟内部而言,应存在着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即每加盟的局中人都能获得比不加盟时更多的收益。也即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只有同时满足集体理性条件和个体理性的条件时,才能使得区域内各个成员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短期收益,实现区域内一体化合作发展。

我们可利用公式化方法得到合作博弈的唯一解。在博弈G(N,v)中,局中人i∈N的Shapely值的正式定义如下:

φi(N,v)=∑[v(S)-v(S/i)]

其中,|S|表示联盟中所含局中人的个数。进一步可知,长三角区域对参与合作博弈的成员按其收益贡献率来分配收益,这一合作博弈具有稳定性。

(三)合作博弈与世博会

我们还可通过纳什均衡理论进一步分析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的影响,从中求出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设甲、乙为参加长三角区域合作博弈的两个局中人,他们都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竞争和合作。如图1、2双向量矩阵所示:

其中,图1表示未受世博会影响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图2表示世博会影响下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设b>c,e>f,且a,b,c,e,f,g均>0。

图1,如果甲选择竞争,那么乙选择竞争将得到0的预期收益,选择合作将遭受a的预期损失。所以在甲选择竞争策略时,乙的最优反应策略为竞争。依此类推,最终可得到(竞争,竞争)纳什均衡解。这也是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存在很多制约性因素的原因。

图2,如果甲选择竞争,那么乙选择竞争将遭受e的预期损失,选择合作将遭受f的预期损失。由于e>f,所以在甲选择竞争策略时,乙的最优反应策略为合作。

依此类推,最终可得到(合作,合作)是纳什均衡解。这一结论成为破解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对策思路。

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区域内各地政府层面的合作

为改变区域内各自为政的现象,长三角区域各地方政府应以世博会为契机,加强合作磋商,突破区域间的障碍。紧密结合世博会的筹办展开沟通与合作,充分重视与世博会相关的协调机构的作用,并赋予相应的行政调控权,专门负责与世博会举办有关的跨行政区的各项工作,建立区域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提供适宜的政策环境与管理服务,以现有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为依托,共同推动世博经济发展。同时还可考虑设立长三角区域共同发展基金,用于跨省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此外,长三角区域还应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依靠各种经济手段,优化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从而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6]

(二)发挥区域市场的主导作用

长三角各地区应以世博会为契机,放开企业在区域内不同地区的流动,组建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其在建立共同市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6]根据发达国家大都市圈经验,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大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大都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需要经济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在城市互动、城乡互动的过程中,打破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的现状,积极实现人才、能源、资金等的顺利流通。打破市场的地区分割,消除地方行政保护,让产品、服务在各个市场上公平、平等竞争,真正实现消费者导向,而不是政府导向的市场需求,积极实现市场的一体化,为大都市圈的发展提供活力。[7]长三角各地区应突出市场的主导作用,打破城乡分割、地区封锁的格局,尽可能减少市场运作的障碍,进一步改善区域内商贸流通体系,从而促进长三角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完善。[8]同时可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组合,加强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以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区域专业化分工格局。

(三)合理分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各层级城市功能转型

长三角各地区不应把眼光注重在自己的“小地盘”上,应加强沟通、积极配合,以世博会为契机,积极培育整个区域的优势产业,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的特色产业。区域内应积极主动地分工,减少、避免产业的同质和同构。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的网络效应使得市场的范围大大扩张,服务业尤其以商业、交通、通讯为代表的网络服务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制造业产业的分工;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分工。上海正在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中心,长三角各地区应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分工,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前提下,将核心城市上海对外开放的核心转移到通过开放吸引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上,在提升制造业技术档次的同时,提升服务业的绩效,促进上海进而带动二级城市功能的转型,最终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发展。

(四)发挥辐射作用,整合资源,形成错位竞争格局

长三角作为全国发挥重要辐射作用的地区,区内各城市应融入地区整体发展大局中,依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产业结构定位。要突破行政分割对科技资源的隔阂,整合区内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的科技资源,建立起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为长三角的主导产业。推动科研机构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开发科研机构与企业联系的信息网络、交易和协作网络。应加快区域信息网络化体系建设,注重区域内部信息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推动信息要素交流,在区域内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本地区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能力,以信息化促进地区整体效益的提高。

上海与二级城市形成错位发展,合理配置有限的城市资源。实现水平分工的关键在于:二级城市的主导产业必须实现与首位城市的错位发展。长三角各地区要凭借“错位战略”的创造性发展思路,根据各自现有经济状况、自然禀赋及产业发展的不同层次,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努力重点和方向也应有所差别。各城市在建设各自主导产业聚集区中,应寻找“比较优势”,重点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形成各具特色、错位竞争的主导产业分工格局。

(五)上海应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中心

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区域内各城市要加强合作,举办有区域特色的展览会,与世博会产生协同效应,带动区域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根据国际大都市圈发展经验,各大都市圈都有一个地位相当重要的中心城市,这个城市是大都市圈形成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并且,中心城市为大都市圈的发展、演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作用无可替代。在我国的大都市圈发展中,特别是长三角的发展中,也应参照发达国家大都市圈发展的经验,各地在产业发展上应根据自己的优、劣势,以世博会为契机,在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自觉选择各自的特色产业,并形成中心城市服务业主导、周边城市制造业主导的局面。上海应着力吸引高级产业,这样才能在产业体系的各种资源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成为新型产业的策源地。

二级城市与核心城市、其他二级城市之间要实施错位发展战略,避免走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的老路子。从今后发展看,区内二级城市应努力承担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功能,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区域现代生产业和技术创新中心。二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产业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增强第一、第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发展目标是:顺应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方向,以服务本地化和特色化为导向,建立具有一定功能特色的现代服务体系、产业市场服务体系,增强城市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的吸引和控制力,增强城市活力,以符合区内核心城市的服务业发展趋势。[9]

世博会影响下长三角各城市间采取合作策略,对各地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世博会将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克服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过分强调行政区划、恶性竞争、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充分利用世博会举办所产生的同城效应,突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协调,从而推动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加速融合,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MicheleFratianni&JohnPattison.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inaworldofRegionalTradeAgreements[J].TheWorldEconomy,2001,24,(3).

[2]袁家冬等.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古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J].地理研究,2006,(1).

[3]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5).

[4]李瑞林,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7,(1).

[5]陈升.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引擎[J].中国审计,2004,(12).

[6]陈信康.上海世博经济研究专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经济犯罪实际上是一种经济行为,指的是不法经营者在违背国家市场经济法律、破坏市场竞争的原则,扰乱市场发展的秩序,采取不正当的行为,不择手段,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而采取的行为。通过我国科学对市场经济的分析讨论,总结市场经济给市场秩序、国家法律、人身利益带来的影响,将经济犯罪的概念氛围三种,总之,我将经济犯罪的概念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我国将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竞争秩序以及破坏国家的社会经济法律的一切不法经济行为总结为“大经济犯罪”。其次,我国将那些不法商家以及不法分子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关系的行为称为“中经济犯罪”,这一经济行为是不法商家通过人为操作,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权势而采取对社会关系进行破坏的行为,比如说股市运行操作、各企业竞争排挤等等。另外,从早期直至当今,国外的犯罪学家对于经济犯罪行为的概念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经济犯罪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对我们的市场秩序、国家金融都有很大的不利。

二、我国经济犯罪现象产生的现实条件

1、对于国内来讲,第一,由于我国的社会管理制度中出现的问题,有些不法的市场经济管理者钻了“空子”,没有高度的职业道德品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监督力度不够,接受贿赂的现象明显,对我们的市场进行松散管理,市场发展自然而然会出现问题;其次,企业间的竞争意识太强,合作意识淡薄,为了能够让自己企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企业管理者们不惜采用不法行为,排挤、压迫其它企业;最后,市场经济制度的问题,不能够很好的对市场竞争秩序进行宏观调控,不能弥补市场自身发展存在的不足。

2、对于国外来讲,为了能够打开中国市场,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发展自己国家的企业,削弱我国的市场竞争力,想利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繁荣的有利条件,其它国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他们不惜采用走私货品等等不正当手段进入中国市场,这一现象也助长了经济犯罪现象的气势,对我国的市场竞争有着一定的影响。

三、经济犯罪的特征

(一)根本特性

经济犯罪是依靠商品经济存在的社会行为,商品经济是经济犯罪行为产生的催化剂,经济犯罪行为的产生离不开商品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商品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它是不稳定又很复杂的交易过程,让我们的经济犯罪行为存在的方式也是捉摸不透。经济犯罪归根结底也是一种经济行为,是非法的经济行为,不遵守国家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以及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的经济行为。

(二)一般特性

1、经济犯罪具有营利性,商家之所以会产生经济犯罪行为,是因为他们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为了能够壮大自己企业的实力,这是每个商家的出发点,所以,经济犯罪的一般特性便包括营利性。

2、经济犯罪具有隐秘性,这些经济犯罪行为都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利益的,这种行为是违反国家的法律规定的。

3、经济犯罪具有复杂性,社会经济关系复杂多样,经济犯罪大多是以团队的形式去完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着经济犯罪的复杂性。

四、市场经济与经济犯罪的关系

(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促成了经济犯罪行为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不能够净化社会市场竞争氛围,加剧社会矛盾,这些商家无法可依,受不到法律的约束,必将会扰乱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更多的利益,这便助长了经济犯罪行为的气势。

篇11

(一)预警

“预警”一词英文称之为Eady-Waming,最早起源于军事领域,原指通过预警来提前发现、分析和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并把这种进攻信号的威胁程度报告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后来,这一概念被逐步应用到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

预警研究主要是基于被预警对象运动的必然性、连续性、可预见性及其先行表现行为,对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确定一套预警措施。预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用来指导现在及危机到来时的组织与处理,如建立组织机构、制定非常规流程、指导制订政策、验证政策运行的有效性以及及时修正政策、规范运作流程等。

(二)市场监管预警机制

市场监管预警机制,是指工商部门为有效预防和避免市场无序状态的发生,通过对各种相关的、潜在的市场无序信息进行及时搜集、分类整理、动态评估,准确、及时地对市场运行接近无序状态的临界点提供警示,进行适当防范的一整套工作机制,是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的起点和基础。

市场监管预警管理是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的第一道防线,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市场无序事件的发生。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通常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管理阶段、事中管理阶段和事后管理阶段,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工作重点。事前管理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预防与预警。在某种程度上,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中,对市场无序运行的预防比单纯的对某一特定市场无序问题的解决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如果能够在市场无序状态发生之前就及时地将产生无序状态的根源消除。良好的市场秩序就能够得以有效保障,也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市场监管过程中别的阶段相比较而言,预警管理是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一些市场无序现象已成为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障碍,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如:“黑煤窑”、“黑砖窑”,“三聚氰胺”、“假紫砂煲”等突发性事件频频爆发,恶性竞争、商业欺诈、违约毁约、假冒商标、虚假广告、食品安全等市场失序行为屡屡发生。不仅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限制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阻碍经济的协调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市场这些无序现象的出现除了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市场主体法制观念淡薄和商业道德素养不高等因素外,还与市场监管部门收集监测市场秩序信息不足、预警机制不完善与预控管理不及时等因素有关。

虽然市场无序现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而且缺乏规律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无序现象的发生是空穴来风、横空出世。市场无序现象的突发性只是一种表象和一种结果。它的暴发从本质上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突发性的背后是渐变性,只是渐变的过程被监管者忽略了,监管者注意到的是突发性和紧急性。建立和健全市场监管预警机制,就是要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发现问题、化解风险的能力,也是实现从被动监管型向主动监管型转变,从“事后救火”管理向“事前监测”管理转变,从过去担任“消防员”角色向“监测员”角色转变的需要。

二、市场监管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一)市场监管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

市场监管预警系统具有三项基本功能:市场秩序信息收集与监测、市场秩序状态评估与预测和市场失序信息的沟通与。

1.市场秩序信息收集与监测。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对于市场监管是至关重要的。市场监管预警系统首先是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收集网络,能够将真实的信息以完整的形式收集、汇总起来,并加以分析、处理,并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网络将市场失序的信息和事态发展情况传送给决策系统和相关部门,从而保证失序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为应对和处置市场失序状况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2.市场秩序状态评估与预测。在信息收集与监测的基础上,对得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评估,捕捉市场失序征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失序类型、涉及范围及其危害程度做出估计,全面清晰地预测市场各种失序情况,提醒市场监管机构注意市场监管中的不利情况或问题,并在必要时向决策者建议发出警报,启动应急处理程序,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监管活动。

3.市场失序信息沟通与。市场监管预警管理中与有关政府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及时、有效地沟通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是取得相关机构和相关人员理解、配合和支持的前提。当市场失序情况发生时,在情况不明朗、信息不完整的情形下,极易导致人们主观猜测与种种传闻,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有关信息,这样有利于树立权威的信源形象和设立权威的信息传播途径,减少流言和谣言传播及其负面影响。

(二)市场监管预警系统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水平。建立市场监管预警机制的过程是推动市场监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提升新水平的过程,其带动作用不可估量。

2.能够经常性地掌握市场监管工作的底数、进度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及时掌握市场秩序变化的动向。及早发现市场失序的苗头,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监管工作盲目性和被动性,增强工商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3.有利于增强工商机关履职能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预警机制,对市场监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隐患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无疑会大大提升工商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市场监管预警机制的构建

市场监管预警机制管理系统应由预警指标管理系统、预警组织管理系统、预警信息监测系统、预警管理保障体系等4个子系统构成。

(一)预警指标管理系统

市场监管预警监测的内容要系统化、可控化、制度化。而监测内容指标的设定是市场监管预警系统建设的第一位问题。就像给一个人体检一样。要检查哪些系统,每个系统又必须检查哪些具体的指标。这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性问题。

1.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市场预警监测指标体系。是依据一系列科学方法,经过专家严密论证选择出来的反映市场经济秩序运行状况的一套敏感指标,包括市场日常检查的情况,市场违法行为、利益矛盾纠纷和安全事故隐患的情况,市场监管的效率,群众对市场秩序稳定程度的认可与满意度等等内容。选择设定的内容指标要点面结合、结构合理,能够基本全面地反映出全国和某一区域市场秩序的整体状况和综合水平。通过这套指标。可以对市场经济秩序运行状况进行监测

和预警,判断市场经济秩序发展运行的趋势。

2.预警指标体系的维护。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不是永久不变的,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无序因素,已经建成的指标体系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对指标的数量、内容、权重等进行适时的修正,必要时甚至要对指标体系的结构进行新的调整。

(二)预警组织管理系统

要进行市场失序的预警、预防和控制,必须建立市场失序预警的组织体系,这样市场失序预警才有现实的基础,才有最根本的组织保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必要从总局到县(区)局建立各级预警管理的领导、指挥和协调机构。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能在于:制定预警管理的战略、政策和规划;进行预警信息管理;进行风险评估;在市场秩序正常时期,负责市场失序的预防、控制、领导与协调工作;日常管理中,对工商干部和社会公众进行市场预警管理的教育和培训等。

1.预警部门。由预警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小组和预警工作人员组成,管辖信息部门和公关部门,是预警信息的汇总、决策和防控中心。具有比较大的权力和权威,审时度势把握全局,确定收集信息的类别,负责预警指令的下达、实施和监督,协调管理各个部门的预警工作,还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动用各种资源来应对突发性市场事件。

2.信息部门。负责信息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初步分析,特殊信息的及时汇报处理和预警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等。预警的信息来源于各业务部门和基层工商所等。

3.公关部门(通常由办公室兼任)。负责协调政府、其他行政机关与公众的关系,使政府和公众能够了解市场秩序的状况,互相交流市场秩序信息,协调处理市场失序情况,共同应对市场失序可能引发的公共危机。同时。应该特别注意各种媒体的传播基调和导向,引导舆论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4.各业务部门。既是预警信息提供部门又是实施预警以及预控措施的部门。根据上级的指示。结合制定的决策与实施计划,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实施预警管理;同时在预警管理的过程中实施监督与控制。并且随时反馈执行情况与其他信息给预瞀决策部门,以便结合各个方面的信息来调整执行计划和实施细则,对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或纠正计划与预案的偏差,达到自适应的效果。这个环节实施得好与坏,直接影响预警的效果。

5.基层工商所。对市场秩序进行全面的、全时段的监控是有效预警的基本前提,监控所得到的市场秩序的相关数据是预警过程中所需信息的最初来源。要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网格化监管的优势,使网格单元内的市场秩序能够随时被监控,市场失序信息及时获知。保证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价和控制。

(三)预警信息监测系统

预警信息监测系统是指为了能尽早地发现市场失序状况的来临,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地做好对辖区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状况的信息收集录入工作。对市场秩序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决策的系统。它通过对破坏市场秩序的风险源、征兆等进行不间断的监测,从而在各种信号显示市场秩序被破坏时及时地向组织或个人发出警报,提醒组织或个人对市场失序采取行动。预警监测系统包括信息收集子系统、预测评估子系统、决策子系统、警报子系统。

1.信息收集子系统。该系统的任务是对有关破坏市场秩序的风险源和征兆等信息进行收集。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要注意:一是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二是信息收集渠道的多元化;三是保证信息的原始性;四是收集、分析、处理信息人员的专业化,使信息分析规范、准确;五是传递信息的快速与完整,减少信息的扭曲和漏损。

2.预测评估子系统。该系统的任务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识别和转化,组织各路专家和受影响的部门一起参与分析和评估破坏市场秩序的风险源和征兆,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预警的临界点。预测市场失序的运行方向和发展趋势。

3.决策子系统。该系统的任务是根据分析、评估到的警戒度水平判断是否达到了危险警报的临界点,达到哪一个临界点,从而决定是否发出危险警报和警报的级别。

4.警报子系统。该系统的任务是决策系统决定发出警报后。立即向监管者和潜在的受害者发出明白无误的警报,使他们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四)预警管理保障体系

市场监管预警机制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为确保市场监管预警机制的实现,需要相关保障体系予以支撑。

1.完善的市场监管预警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只有建立内容健全、组织有序、反应灵敏的预警制度体系,才能使市场监管人员的行为得到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使市场监管预警管理实施到位;只有建立科学的市场监管预警计划、预案和应急措施,才可以帮助监管者做出有效的反应,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小市场失序事件的危害和影响。

2.市场监管预警机制正常运行的物质保障体系。要有充分的人力、经费和装备等投入,特别是需要足够的技术力量保障。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工商系统加强市场监管预警管理,就要加大相应的投入和采取有效的措施。

3.健全的市场预警监测信息共享体系。要与金融、海关、税务、物价、质检、食品药品监督、烟草、国资、商务、土地监察等行政部门建立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市场秩序信息收集、传递和交流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更全面地把握市场秩序运行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把市场监管风险降到最小。

四、市场监管预警管理工作流程

市场监管预警管理系统主要通过对危害市场秩序的活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市场失序的征兆,并对市场失序征兆进行诊断,提出预控对策,以确保市场秩序正常安全,市场监管预警管理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预警准备阶段、预警决策阶段、预控管理阶段和应急处置阶段。

(一)预警准备阶段

在预警准备阶段,首先是根据危害市场秩序的诱因和早期征兆构建市场监管预警管理指标体系,确定预警指标并界定预警的范围;其次,确保市场监管预警信息的传递是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最后,进行市场监管预警监测。也就是监测市场中已存在或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市场主体竞争状况、市场交易行为状况、食品安全状况等等)。

(二)预警决策阶段

根据收集并汇总的信息,包括市场无序状态的信息与在处理过程中传递回来的信息(即反馈信息),对市场秩序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并且根据市场事件的特殊性,结合决策规范与自身情况制定预警对策的过程。在决策过程中,要注意决策的及时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特别是决策的及时性非常重要,决策完成后应该马上细化为计划和实施细则并传达给执行机构,通过执行来迅速达到效果。

(三)预控管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