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企业经济纠纷

企业经济纠纷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5 09:29: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企业经济纠纷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企业经济纠纷

篇1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projects for internal contracting mode of operation, i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operating vitality, ensur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important means, has become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of the common phenomenon. But in internal contracting process to tak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void risk, to reduce the economic disputes due from the unnecessary loss, and to ensure the project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harmony.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experience, how to prevent project contractor for economic dispute brings to the enterprise problems such as the loss of the concret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words: project contract; Economic dispute; Risk; Preven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F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的加快,建筑施工企业点多面广,一般施工企业就有几十个在建工程,随之内部承包项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经营方式。内部承包项目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内部项目承包人的积极性,也减少了公司的经营成本,为公司的做大做强起了关键作用。但在目前,建筑市场还不是很规范,竞争激烈,企业内部机制等尚不完善,企业内部承包同时给企业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例如有些项目承包人在外面使用项目部章赊取材料,签订租赁协议等,由于承包人未支付该款项,致使公司承担责任;有些项目承包人挪用工程款或在工程款不到位的情况下,拒付、拖欠民工工资,造成民工到企业、到政府集体上访,给企业造成不良的影响;有些项目承包人由于对工程成本没有进行测算,盲目承包工程,当工程进展到一定进度时发现亏本,就不肯再干下去,由于建设单位催进度,施工单位怕影响声誉,最后只好施工单位收拾烂摊子;有些项目承包人工程质量意识差、进度慢、实力不够导致建设单位领导对该施工企业印象极差,造成招投标不能入围,不但影响了企业的声誉,还给企业带来了极大损失等;因此,企业对项目承包不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根据自身在实践中的经历,就如何防止项目承包人因经济纠纷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严格评审,选好项目承包人

项目承包人是施工项目管理实施阶段全面负责的管理者,在整个施工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协调各方面关系的桥梁、纽带,是各种信息的集散中心,是施工项目责、权、利的主体。作为对施工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承包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决定着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选好项目承包人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看为人处事。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其有无不良记录,为人处事是否讲信誉、诚信。二是看能力和实力。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质量、安全、进度、经济效益、资金等多方面的压力和风险,项目承包人必须要有未雨绸缪的能力,有经济实力,并能处理工程项目上的各种复杂问题,独立承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三是看协调能力。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项目承包人必须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为项目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四是还要有承包过类似工程项目的经历,项目管理班子成员综合素质要好。

二、抓好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控制

1、加强质量管理。项目承包人承包工程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必然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偷工减料的行为,施工单位督促项目部在材料进场验收,现场管理等方面都把质量放在第一位。通过加强管理,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及施工粗糙,不按图施工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2、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对企业经济利益至关重要,发生一起重大的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就是几十万,因此安全防范的措施必须到位,要办理好施工现场人员的民工工伤保险,派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管理,全项目部人员参与,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交底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3、加强进度管理。项目进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公司及承包人资金的回收,有利于工程的良性循环,公司督促项目部合理安排工期,加快进度。遇政策处理等问题影响进度时要及时书面报告向建设单位汇报、协调,确保工程承包项目在合同工期内完成。4、加强成本控制。实践表明,凡是给企业造成较多的经济纠纷的承包人,大都是管理混乱、成本消耗高的承包人,还有承包人盲目追求中标,不测算成本,在项目实施中才知道亏本,导致承包人无能力实施,这样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做好工程成本的测算预控和阶段性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开标前根据市场行情的人、材、机、税金、管理费测算出工程成本,确定最低的投标价,在开工前根据市场行情测算准确成本,将建筑材料、人工、机械列出。施工过程中对照测算的成本进行了解,确保公司心中有数。

三、加强工程资金管理,防止挪用资金

实行项目承包后,工程资金失控也是造成企业经济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承包人协调能力还可以,误导业主把工程款打到承包人个人账户上,如果承包人资金不到位的工程较多,会产生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挪用本工程款支付其他本工程赊欠材料、人工、机械费用较多,造成经济纠纷,影响企业利益和信誉。因此无论怎样的承包人,工程款必须进公司账户,再由公司审核后支付给承包人,对于承包人信誉差的,要监控工程资金流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选择承包人和投标工程时,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工程,不能选择没有经济实力和能力的承包人施工,否则会产生很多的经济纠纷。

篇2

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是对电力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的一次全面的、彻底的研究和分析过程。这一活动是建立在经济指标的基础上的,通过对电力企业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情况和企业效益的分析研究,从而找到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采用的方法有:因素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盈亏分析法等。

一、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相关体系

电力企业通常会在每个月都进行一次经济活动分析,而这一分析活动会涉及到企业内部的财务、调度、安全等多个部门。

通常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建立一种全面的、复杂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从众多的指标中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指标来构成相应的指标体系。从实际的操作上来讲,前者在构成时具有烦琐、复杂的特点,而且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后者的可操作性较强,有利于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指标分析、经营销售指标分析、财务指标分析、劳动生产率指标、多种经营指标分析等。

安全生产指标包括:变、配电事故、一类责任障碍、供电可靠率、主要设备健康情况、电压合格率。

营销指标包括: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率、售电平均单价、电费回收率、电费余额。

财务指标包括内部利润、变动成本、固定可控成本、单位固定成本、福利费、材料费、盈利能力等。

生产指标包括:负荷率、报装及接电率。

劳动生产率指标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生产人员劳动生产率。

多种经营指标包括:总产值、上缴税金、完成工资额。

二、电力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常见内容

1.对宏观层面上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比如说国家政策、宏观调控以及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因素可能给电力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2.电力企业总的经营状况的分析。

3.企业相关的电力营销方面的分析。企业相关的电力营销分析是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营销分析是指电力企业的内部用电管理部门,在根据本企业的经营目标,对电力企业相应地营销市场的变化、电力的营销指标等进行的较为全面、复杂的分析。针对电力企业营销分析,企业可以很好的掌握外部市场的发展变化,从而制定更加有利于自身企业发展的方向。

电力营销分析主要包括售电量分析、单价分析等。其中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贡献率,通过贡献率我们就可以分析出各个因素在电力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大小。在电力营销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因素分析法。通常综合指数的特点表现为,进行对比的总量指标是由两部分组成,而其中一部分的固定将会反映出另外一个指标的变动对总量指标的影响情况。这一综合指标的制定应该遵循统计学的原则,例如在进行售电单价变动分析时,我们可以将售电单价的变动分为分类售电单价的变化与分类售电量的变化,然后再进行分析。

4.电力企业成本和费用分析。电力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分析主要包括购电量分析、购电价格分析、固定成本分析等。我们可以通过对电力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所包括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

5.电力企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分析。电力企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分析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情况分析、电网运行与设备情况分析等,通过对企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大概了解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

6.电力企业财务和资产分析。电力企业财务和资产分析主要包括电力企业盈亏和获利能力分析、财务情况和资金变动分析、债务偿还能力分析等。在财务指标分析中,内部利润变动情况的分析主要包括企业各项利润额指标计划完成情况和增长变动情况的影响、企业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损失对企业利润增长的影响分析等。

7.总结性分析,从上述的各种分析中,找出电力企业在经济活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到企业下一步应该进行的经营活动方向和措施,并上报企业上层领导。

三、改善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有效途径

1.对分析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这与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相符合的,只有坚持对立统一的规律和辩证统一的观点来解决经济活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使整个分析过程更加合理和科学。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定期分析结合不定期分析,单项与综合分析相统一,事前和事后分析并存,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等原则,才能够正确的得到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从而作出相应的对策和改变。

2.分析质量的加强。首先,应该对所处的经营环境进行充分的把握,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与归类,分析研究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其次,注重分析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对此类问题不应该采取回避的措施,而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进而解决问题;最后,对于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重点分析,从而得到可靠的经济运行规律,进而把握趋势制定相应的对策。

3.积极主动的对分析方法进行创新。通过此种方法来增加经济活动分析的活力,进而实现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来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目的。

总之,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是电力企业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只有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开拓电力市场,扩大电力的需求,保证电力企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长伟.谈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J].华北电业,2007(9).

篇3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实现一体化和全球化,经济风险上出现了“动一发而牵全身”的局面,因此“98”经济危机和美国的金融风暴等经济问题将以最坏的速度席卷全球,给各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经济危机下,部分企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面临着破产和倒闭的危险,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落后,生产技术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缺乏管理上的创新。虽然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能够在经济危机下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行,但是问题很多。本文将我国企业致力于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研究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 经济危机下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尤其发生经济危机时,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提高利润,是企业实现设备的更新,人才的聚集和生产扩大。其企业利润的增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预期的利润增加,另一方面是企业现在的利润增加,这两个利润指标的增加都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为基础的。因此,企业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动力源,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

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市场经济活动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活动,以市场的发展为准则。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那么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受到限制,甚至寸步难行。经济危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也是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要求企业增加抗风险能力,改进技术,更能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改革,完善企业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

能够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就是人的管理,员工的素质结构是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准。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通过经营管理的创新,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建立健全利益分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发挥企业员工自己的价值,调动员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企业员工与企业的发展共存亡,把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空绑在一起。

2 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

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方面,我国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战略规划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内部环境包括企业整体的内部问题,包括营销、采购、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设计到企业经营资本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外部环境是企业随处的市场环境,包括国家的经济政策,行业之间的竞争、客户的需求等问题。我国许多企业严重缺乏对企业生存的环境分析,导致企业的不能及时的抓住市场机遇和掌握市场信息的变化,无法跟上社会和行业经济形势的变化,最终使得企业出现亏损问题;二是战略实施问题。企业战略计划的实施时企业战略制定的根本目的,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是执行力的实施过程。

我国企业的战略计划能力高于战略执行力,由于人力、资金、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战略执行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这就要求企业加强在经营管方面的力度,保证企业执行力的有效开展。

3 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策略探析

管理思想创新。经济危机的的背景下,思想创新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才能企业员工有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对待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员工的能力价值。企业树立了正确的创新价值观,才能真正体现为社会和自然发展做贡献、企业管理创新与社会和谐发展相一致的价值。但是,企业在思想管理创新时必须健全企业经营管体系和管理结构,增强经营管理水平与能力。

管理制度创新。经济危机大背景下,市场经济活动的变动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在运行中,首先要建立市场风险预测机制,能够审视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和经营规模,避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同时,要根据行业规章和企业管理制度来治理企业,以前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或者企业行政化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的基础。,因此,企业管理要实现从人治到法制的转变过程,推动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管理战略创新。我国企业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比较明显,这就要更加注重企业发展的战略创新。企业的战略创新根据市场要求重新定位和重新整合,有的需要重新制定战略措施。另外,企业还应该进行管理组织创新,通过组织形式将企业不同部门与不同人员相联系,增强企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内部到外部建立合作、协调、高效的机制,才能产生巨大的,才能在经济变换的形势下产生持久的企业竞争力。

4 结语

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创新管理是企业摆脱危机,实现脱变的关键因素。面对经济危机的大形势,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了我国企业抵御经济危机冲击的能力。企业有关部门及人员应该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创新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为我国企业在经济危机背景下进行经营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篇4

一、江苏省残疾人概况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残疾人由于社会以及自身的一些局限,就业逐渐被边缘化,该群体也成为主要的社会弱势群体,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截止到2006年4月1日零时,江苏省各类残疾人总数为479.3万人。其中男性残疾人为232.2万人,女性残疾人为247.1万人。从就业方面看,江苏省18岁至55岁残疾人就业率为52.8%,其中男性残疾人就业率为57.7%,女性残疾人就业率为47.2%。2011年,全省城镇新安排1.7万残疾人就业。全省城镇实际在业人数28.19万人;73.83万农村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56.81万人。作为个人生存的首要保障,就业便成为处于竞争劣势的残疾人的重要生命线。因此,从保护残疾人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加强和重视残疾人就业研究、构建和完善残疾人就业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江苏省残疾人的就业困境

(一)前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残疾人除了在劳动市场受到歧视外,前劳动市场歧视,即教育歧视,也会造成残疾人就业困难。在江苏省16岁以上残疾人群中,文盲率达到5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4%,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5%,大专学历占1%,本科学历占0.5%,而研究生仅占0.03%。教育歧视造成残疾人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最终造成残疾人文化程度偏低,劳动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这也是雇主不愿雇佣残疾人的一个客观原因。教育歧视和就业歧视相互作用,结果进一步加剧了残疾人就业的困难。教育领域和劳动力市场是结合在一起的,就业歧视,特别是针对高学历残疾人的歧视,会降低残疾人人力资源投资的激励水平,这种较低的激励水平加上教育歧视的作用会造成残疾人就业能力不足,最终不利于残疾人就业。

(二)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首先是劳动报酬保障权得不到维护。由于残疾人在就业保障体制中的弱势,使得他们的劳动报酬权屡屡受损,主要表现在:一是低薪。残疾人与廉价劳动力画等号,工资水平很低,根据2008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中国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8.7%。二是同工不同酬。由于劳动力市场上歧视现象的存在,即使残疾人从事与普通雇员相同的工作,报酬也远远低于普通雇员。其次是就业保障的缺失。残疾人就业稳定性比一般人要差,对失业保险的需求更为迫切,而现行失业保险的对象一般不包括非集体企业的职工,形成残疾人的需要与现行制度的矛盾。随着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生理有缺陷的残疾职工在优化组合中首当其冲,或下岗回家,或在工厂内“隐性”失业。最后是残疾妇女缺乏劳动保护。残疾妇女在残疾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下,就业率低下,承担着更大的就业风险。比如,南京市建邺区的一对聋哑夫妇,女方意外怀孕后,因流产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但其所在单位以此为由扣发奖金和工资,这对残疾人夫妇觉得不合情理,但与单位再三交涉也未果。

(三)残疾人就业能力严重不足

首先是残疾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残疾人职业技术素质不高是影响残疾人就业的一大因素。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6亿多残疾人中80%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教育学校相当有限,残疾儿童入学率低,没有机会接受或只接受了低层次的文化教育,加之许多残疾人依靠社会救济和家庭供养,即使就业或从业的残疾人,大多数生活水平也都很低。其次是残疾人身体素质的限制。在就业问题上,残疾人需要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职业岗位。各类残疾人适合的工种不同,即某些工作没有办法完成。最后残疾人心理素质不稳定。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不能正常参与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不能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又渴望身体残损得到补偿而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普遍有心理上的自卑感、强烈的孤独感及抑郁症状,这导致残疾人在择业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残疾人保障措施滞后

首先是职业资格培训层次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是否拥有技术等级资格对能否就业至关重要,因此,残疾人中级、高级职业培训成为残疾人稳定就业的根本出路。其次是残疾人“寻职模式和就业领域的内卷化”,目前江苏省虽然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上了创业个体劳动、个体经营道路,但是在残疾人就业中,政府仍是主导作用,福利企业集中安置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占了绝大多数。另外就业领域非常局限。江苏省从事农林牧渔、水利生产的人员占42.88%;从事商贸服务业的人员占14.44%;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业的占32.52%;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占10.16%;残疾人仍然主要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第一产业。最后,残保金管理不容乐观,目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要用于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扶持、扶贫及奖励按比例就业先进单位等,其比例政府部门无明确的强制性规定,中国残联有过口头规定:机构经费、奖励经费、扶持经费、培训经费依次按10%,20%,20%,50%掌握。但是,实际上直接用于残疾人身上的资金还偏低。

三、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的措施与建议

构建一个残疾人就业的生态化支持系统,即作为共时态的国家和政府、社区、家庭这三个基本要素,构建关于残疾人就业的动态化的立体支持网络系统。

(一)强化政府职责,使政府成为残疾人就业支持的主导

首先是政策层面,国家应当制定并实施积极、特惠、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政策。其次是环境层面,倡导人道主义,创造助残扶弱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再次是机制层面: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创新、促进和保护残疾人就业体系。最后是行动层面,政府机关应当起到表率作用,残联组织应提高代表服务能力。

(二)完善社区体系,使社区成为残疾人就业支持的基础

社区的支持是残疾人就业支持向生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体现,是综合运用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促进残疾人劳动、生活的重要一环。首先是进行社区康复,补偿残疾人缺陷,通过维护残疾人的社区身心健康,为其回归社会、参与社会工作和社会生活奠定重要基础。其次是开展社会教育,配合普通职业学校和用人单位,提高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参与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实践与实习工作。最后是是建立多功能残疾人就业信息系统,加强和完善残联系统网络建设与服务,构建覆盖各地区残联系统的电脑政务网络平台。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应加强社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残疾人的出行提供方便。

(三)重视家庭作用,使家庭成为残疾人就业支持的基地

家庭对儿童的生理发育、认知发展、人格完善起着全面的促进或阻碍作用。首先,家庭应该参与就业决策、决定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制定就业政策,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帮助残疾人争取平等的就业权,推动残疾人就业。其次,家庭成员应为残疾人提供轻松自在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帮助残疾人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为残疾人充分就业的顺利开展奠定必要的身心基础。最后应适当放手,培养残疾人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为其自立于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为就业提供必要的行为支持。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江苏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朱婵玲编.江苏省残疾人状况分析和事业发展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9.

[3]崔清新,杨.我国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不到全国平均水平60% [N/OL].新华网.[2009-03-26].http:///20090326/n263032210.shtml.

[4]白友涛,等.南京市残疾人社区工作及其发展研究[J].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9.

[5]乔庆梅.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内容、经验与启示[J].人文杂志,2008(6):165-169.

[6]吴胜利.残疾人法律援助制度中国家责任的体现[J].法制与社会,2007(8):479.

篇5

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推进和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困扰高校、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的一件大事,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开始受到重视。择业与就业问题是大学生面临的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1.择业焦虑的定义

焦虑在国外研究得比较早,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普遍认为焦虑是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时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大学生毕业生焦虑倾向概括为工作单位选择引发的焦虑、社会适应焦虑以及由择业与毕业前夕学习之间的矛盾引发的焦虑等三大方面。择业问题是焦虑水平升高的最直接的原因。大学生择业焦虑是大学生在面对毕业求职问题时,对可能出现的无法实现最初就业目标的就业失败情况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择业是一种主动的就业,择业焦虑是一种状态性焦虑,随着择业问题的凸显而逐步升高,随着该问题的解决,择业焦虑即会解除,因此可将择业焦虑作为一般性焦虑进行测量和研究。

2.择业焦虑的研究方法及相应结果

焦虑的研究起始于哲学思辨而逐渐过渡到实证性研究。近年来,关于毕业生焦虑的研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重点,各学者采用了各种心理测定量表或访谈法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发现毕业生在择业期间的焦虑水平有显著升高的趋势,毕业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择业焦虑,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2.1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STAI由Charles等人编制,于1988年被译作中文,1990年,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与长春一汽精神科合作,在长春地区和北京地区对正常人群和抑郁症病人进行了中译本的测试,结果表明,该量表中译本信度、效度满意,适用于我国。也有研究表明,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可适用于评定我国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李雅然对788名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研究表明,毕业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在校大学生和一般人群,有67%的毕业生为就业担忧。

2.2 临床焦虑量表(SAS)

王林瑞采用SAS随机调查了305名毕业生,发现择业前的焦虑水平较高,占样本1/2学生的焦虑水平达到临界值;钱发军对甘肃某高校毕业生调查也发现,大学生毕业生前的择业焦虑水平较高;徐丽梅等对半年后即将毕业的医学生进行调查显示,19.24%的毕业生SAS分=50,存在焦虑。其中11.22%的高分者,提示其焦虑较为严重。翟德春等运用SAS进行焦虑的调查显示,毕业生择业前焦虑水平较高,毕业生的焦虑测评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59%的学生焦虑得分达到或超过临界值,与该作者2006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结论一致。

3.择业焦虑的影响因素

关于焦虑的影响因素,Scheier及Cattel(1957)认为参与焦虑的变量至少有815个。当前毕业生承受着较严重的就业心理压力,择业焦虑程度较高,而目前对毕业生择业焦虑成因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其影响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性别

以前学者在研究不同性别的焦虑问题上得出的结论大都是没有差异,可能原因是这些研究是在正常状态下进行的,未考虑应激等。也有学者研究出女大学生的焦虑状况高于男大学生。王浩等的研究表明,焦虑与性别有一定的关联,不同性别大学生毕业生的状态焦虑在择业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而毕业生对择业这一特殊情境,男女大学生面对不同的择业竞争压力,导致状态焦虑在性别上的差异也是必然的。但也发现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在程度上似乎不及人们想象的严重。

3.2 专业

已有研究表明,专科毕业生的状态焦虑显者高于本科毕业生。学历是影响医学毕业生焦虑的主要因素。重学历轻技术、重牌子轻能力、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使得单位在选人出现了偏差,在就业岗位的设置上也有区别,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也就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

3.3 就业期望

择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由于各自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所学专业不同,他们的就业期望也不尽相同,因而其所承受的就业心理压力有所差异。所谓就业期望是指个体获得的职业对自己的物质、精神上的需求满足的程度。研究已经证明了个体的择业效能感水平越高,则其职业决策犹豫水平越低。择业期间大学生产生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职业理想与实现可能的矛盾冲突。求职竞争激烈和自我认识不清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两个压力来源。高师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态度以及期望的工资收入水平与状态焦虑均有显著相关。

4.经济学分析及对策建议

4.1 对择业焦虑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如何达到最优配置的学科,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大学生择业焦虑的本质是过多的劳动力供给(日益膨胀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追逐过少的劳动力需求(用人单位提供的有限普通职位和更为稀缺的高待遇职位)而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上(特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给过剩现象在劳动力(大学生)心理上的表现。

经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只有相一致(即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时候劳动力市场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如此之外的任何情况都是劳动力市场的失衡状况,这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劳动力供给小于劳动力需求,这种情况会引发供不应求,例如目前我国东南沿海一些省份出口型外贸加工企业出现的“用工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二是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这种情况会造成失业(包括摩擦型失业和结构型失业等),失业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而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把失业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我国也不例外。本文所探讨的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题就是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特指大学生就业市场)劳动力供给远大于劳动力需求所引起劳动力过剩现象对大学生心理影响所导致。

4.2 对策建议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两个办法。一是扩大劳动力需求,二是压缩劳动力供给。具体建议如下:

(1)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缓解就业竞争压力

一是建立单位与大学生信息交互机制,建立虚拟、实体信息网络。通过政府专项投入,建立集信息、查询、交流、远程面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就业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分析工作,通过分析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向教育、人事部门及高校提供市场信息,引导大学生积极就业。二是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如建立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长效鼓励机制,为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和在申请审批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等。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登记失业、求职困难的大学生,开展“一对一”服务,对进行失业登记的大学生按规定给予职业资格培训补贴,帮助其尽快就业。

(2)加强就业帮扶力度,关怀就业弱势群体

一是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性别公平、男女平等的氛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有专门的机构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在就业指导中纳入性别等方面的分类指导。二是加强对专科生的求职能力的培养工作。高校应着力提高专科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从学习到就业、从心理到生活等多方面系统地对专科生予以帮助。如针对专科生理论基础薄弱的现状,有侧重地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促使其掌握理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提高自己求职择业的竞争力。三是加强经济资助,降低就业成本,为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高校应进一步稳定和完善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各项优惠制度,加大对农村籍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安雅然.大学毕业生焦虑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37(3).

[2]王本贤.大学生择业焦虑心理与调适[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篇6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的招生数量在不断的扩大,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总量更是迅速增加,2010年应届毕业生约630万,2011年人数约为660万人, 2012年高达680万人次,而2013年则已经高达699万人次,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成为“知识失业”群体的一员,人们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在普遍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大学无用论,很多大学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问题,所以增加大学生就业率,提高大学生就业保障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知识失业”介绍

在广大的劳动者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就是“知识劳动力”。而一旦这部分人因为有能力和找工作的意愿,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或者说不愿就业、教育过度等原因失业,这种形式的失业就是“知识失业”。

“知识失业”的危害性非常大:首先造成很大的福利和效率的浪费,同时还意味着人们为了受到高等教育而付出的投资,因为没有找到工作而没得到回报,所以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对自身教育投资或家庭教育投资产生消极影响。

目前,在我国“知识失业”主要群体就是大学毕业生,并且由于高校持续的扩招,毕业生存量累积越来越多,导致“知识失业者”的数量不断增多。同时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究生来躲避就业难的现状,导致我国的研究生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学历在贬值,由此也就使得研究生的就业前景变得越来越差,使得部分研究生也加入到了“知识失业”的大军当中,加深了知识失业的程度。

二、经济学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1.供求不平衡的劳力市场导致“大学生失业”

由于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连年持续、大幅度的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高存量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成了社会的一大难题。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其回报一般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大学生持续的教育投资较高,所以也应该得到较高的工资待遇。而大学生找工作时工资是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因素。而用人单位所能够支付的工资要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部分毕业生不愿意接受,所以当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时,大学毕业生失业成为必然。

2.过高的求职成本导致失业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信息不完备,大学生在这样的劳动力市场中找工作往往要付出较多的成本来搜集工作信息,所花费的时间越长,付出的成本就越大,加上为获得大学教育较高的投资大学生在求职中,对工资的期望较高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行为。根据菲尔普斯的理论,在信息不完备的劳动力市场中,找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所以大学毕业生愿意用很长的时间来找工作,是在对劳动力市场状况信息掌握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的必然反应。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要求的工资待遇超出了所能接受的工资范围,加之现在大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怀疑,从而使找工作得到延迟,“大学生失业”就不可避免。

3.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1954年刘易斯提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极具影响的“二元经济”理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存在着二元分割:按照地域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城市和乡镇两个劳动力市场;按照教育水平不同可以分为中初等教育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两种劳动力市场。当大学生在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就业时,大学期间获得的专业能力可能就无法发挥,闲置起来。而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使其所学的专业需求增大时,在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就业导致专业能力的闲置已使其失去竞争优势。

4.利用过度教育来逃避就业困难

通常认为学历越高将来得到的工作回报就会越高,因为高学历者找到满意工作的概率会更高。所以当就业比较困难时,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更高层级的教育,一方面来逃避就业难的现实,另一方面期望高学历给自己带来高回报。导致高学历者越来越多,而将来的形式却不容乐观,形成 “等待性失业”。

三、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二是高等教育的承载者――高校的原因;三是求职者自身――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理念、对形式的判断等原因。所以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加快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同时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要利用经济调控手段,加快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根据社会这个大市场的需要来加强人才预测和调整专业设置,同时要加强对高校办学的监督和指导,对过时的专业和社会不需要的专业要坚决的取消。

政府要通过改革,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有碍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各级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调。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同时要制定措施大力倡导大学生资助创业。

2.高等教育的承载者――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培养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

高等学校要将自己的培养的人才定位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要加强社会调研、企业调研和市场调研,以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来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能够依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能迅速的做出调整,同时整合有效资源,不断增强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之上将学校打造成名牌院校和特色专业;

3.大学毕业生要转变就业心态

面对现实,大学生应该忘记自己“天之骄子”的身份,以勇敢的心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求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诚信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不要把一线城市、沿海城市作为求职的唯一地区,而要勇于去二、三线城市,去县城、乡镇,那里有大量的机会等待着大家,也欢迎高素质大学生的到来,那里也是发挥才能的沃土。要勇于到基层去大西部发展,众多的微型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在这里你的发展空间会更大,舞台会更广。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大学的专业专业,不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热门专业”只是一时的热门,兴趣爱好才能陪伴终身;进行职业生涯科学地规划,同时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命运的主宰者。(作者单位: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长亮 从筛选假设理论浅析我国“知识失业”现象[J] 学理论 2011(4)

[2]蚁雪飞 浅析大学生“知识失业”现象[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10(5)

篇7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我国经过30年快速的城市化,造就繁荣的城市的同时,也造成城乡的差距拉大,农村在城乡收入、文明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经济增速等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目前我国城市化的水平已经具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国家以城带乡的战略开始付诸实践,城乡由二元割裂开始走向一体化。这一质性变化将极大地改变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模式,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在城乡一体化中自由高效地流通,极大地提高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水平。

二、农业经济转型期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新变化

工农产业结构的质性变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农业产业链的拉长将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特别是由于工业对农业全面反哺的铺开,传统学科研究的农业结构将随之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从产前、产中、产后对农业经济进行全局性探究,对农产品的精细化加工、农业大物流的构建、农村绿色生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健全等等都将是今后学科研究的重点。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渐解除,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对这一变化予以足够重视,才能跟上实践的变化并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在城乡各个发展领域的陆续展开,城乡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大流通将是今后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方面,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要实现发展生态化,这种可持续发展略的革新式的提出,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对农业发展方式领域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在环境保护和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增加研究力量,并直接倒逼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的革命式的颠覆和再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缓慢,我国农业经济在国际先进农业经济面前缺乏竞争性,如何应对国际化带来的挑战也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

三、积极面对新特点、应对新变化,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差异化学科战略。针对上述分析的处在农业经济转型期的三大特点以及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新变化,可以实施差异化学科战略,即把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产业结构质性变化、城乡结构的质性变化、农业现代化战略驱动这三个方面,着重从产前、产中、产后对农业经济进行全局性探究,着重加大城乡生产要素大循环大流通方面的科研力度,着重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应对农业国际化方面的研究。

科研人才战略。要根据差异化学科战略,有选择性地按照上述研究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工程设计和实施。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材、教辅资料以及理论的更新引进,也应根据研究重点的调整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契合研究重点的新知识、技术和理念融入到具体的人才培养和农业经济管理中去。同时,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加大教育规划力度,出台扶持性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政策,加大培养投入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和长期在农业经济管理一线从事研究工作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和培养。

学科互补性战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门学科,与之有直接联系的学科就有数学、法学、金融学、环境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这些学科间不能割裂开来进行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应对由农业经济转型期催生的新特点并由此对科研带来的新变化时,“关起门”来搞研究,只有死路一条,只做简单的“1+1=2”的叠加研究也是没效果的。正确科学的路径应该是以农业经济管理这一学科确定的研究重点为核心来确定所涉及的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并由此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不断付诸实践,在大量的鲜活的农业经济管理现象和事件中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篇8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95-03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考验。大学生们不仅受到就业机会有限的巨大压力,还要面对就业歧视大量存在的现实。就业歧视现象侵犯了大学生的平等权,对社会和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学者们分析这一问题多从社会学角度,我们将采用法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需要提出的是我们主要采用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一、大学生就业歧视成因的法经济学分析

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通常决定了其招聘的取舍。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认为人类存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面,我们可以称之为经济人。新古典经济学正是假定人是追求财富最大化的经济人,但这种理论只是讲人类追求财富的最大化,而现实中人们往往还追求非财富的最大化,因而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这种假定进行了批判并作出修正,“诺思把诸如利他主义、意识形态和自愿负担约束等其他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引入个人预期效用函数,从而建立了更加复杂的、更接近现实的人类行为模型;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往往具有集体行为偏好,人们往往要在财富和非财富价值之间进行权衡。”[1]制度的存在意义之一就是禁止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虽然社会道义要求企业对大学生一视同仁,但是企业毕竟受利益的驱动,招聘谁决定于谁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例如情形比较严重的男女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原因在于男女生的诸多差异造成用人单位不同的成本收益,雇佣男生其成本会低一些,收益会高一些,雇佣女生则往往会相反。雇佣女生增加的成本表现在一是女生投入工作的时间相对男生少一些。因为社会传统,女士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大量的家庭事务影响到女士投入工作的时间,当然这也是我们照顾女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工作方面对女士提出同样严格的要求是不公平的。二是女性往往比男性早退休,这样女性给用人单位创造的收益往往少一些,同时女性的寿命比男性长,用人单位为此要付出更多退休金等。再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女性生育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女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到了生育年龄,其怀孕阶段,工作状况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在生育和哺育阶段,即使女性脱离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仍然要负担工资及其他福利。因为上述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更喜欢招聘男生。

人的有限理性和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某些用人单位简单的选择方式。用人单位简单地用性别、地域等简单的标准将一些大学生排除在外,而不仔细考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这种做法跟人的理性有限有关,人的有限理性导致交易成本的存在。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即人们对各种可选方案完全了解,无所不知地最大化他们的既定目标。新制度经济学家否定了这一假设,用“有限理性”的概念代替了“完全理性”概念。“有限理性”概念最早由西蒙提出,是指决策者在认识方面要受到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限制。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威廉姆森继承了这一概念,他认为思维是一种稀缺资源,思维的专业化必然产生经济的结果,由此导致理性的有限性。人之所以只具有有限理性,主要是人往往只能获得有限的信息,而信息之所以有限,则是因为获取信息是需要成本的。“完全理性”是指对所有可选择的方案进行了充分的了解,但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因为获取不同方案的信息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却十分稀缺和昂贵,所以不可能无休止的收集信息。信息成本是使人从一无所知到无所不知的成本,而极少有交易者可以承担起这种成本,正是因为这种成本的高昂,所以我们不得不保持一定程度的无知。在获得信息问题上还存在一个信息悖论,因为人们在获得信息之前不可能了解获得某类信息的预期成本和收益,所以不可能从尚未到手的知识中获得最大化的净收益。新制度经济学用“有限理性”代替“完全理性”使其理论更具有了解释力。交易成本或说交易费用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交易成本概念源于1937年科斯发表的关于企业的论文。他认为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将一部分外在成本内在化,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一般是指进行交易所需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执行成本等各种成本的总称。宽泛的交易成本概念还包括制度建立、改变、自身运行的费用。本文只在一般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交易是零成本的,并在这种假设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新制度经济学摈弃了这一不符合现实的假设,认为交易成本是存在的,而且有时是巨大的,影响着主体作出决策;在原先零交易成本环境下可以实现的市场均衡在正交易成本环境之下将无法实现;在零交易成本下产权制度或说法律制度是无关紧要的,但在正成本交易下则变得至关重要,交易成本的存在是产权制度或说法律制度产生的原因。因为用人单位了解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费用,这些时间和费用就是交易成本,用人企业往往倾向于采用低成本的简单排斥的方式来选择人员。

二、大学生就业歧视对策的法经济学分析

如果要解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问题,不能单靠社会公义的宣传,要靠实际的法律制度。除了运用道德这种内在制度还要依靠法律这种外在制度。制度框架的拓展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有助于我们防止难于预见的行为,也可以避免机会主义。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把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内在制度是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它体现着过去曾有益于人类的各种解决办法。其例子即有习惯、伦理规范、良好礼貌和商业习俗,也有盎格鲁——撒克逊社会中的自然法。违反内在制度通常会受到共同体成员的非正式惩罚。”[2]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道德属于内在制度。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要讲真话这个例子。这种道德的起源与说谎会给人误导,增加别人的成本和破坏信任有关。勿讲假话是通过将说谎违规的人排除在社会交往之外这种方式实现的,这是一种非正式的但并不是没有效果的方式。内在制度可以分为非正式的内在制度和正式的内在制度,其标准是遵守监督情况和违规惩罚方式。非正式内在制度不会受到特定组织的惩罚,但是会受到非正式的惩戒。属于非正式内在制度的有习惯、风俗和道德。比如在中国市场上用“斤”这种计量单位来进行交易,这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人们出于一种自利的动机会自觉的遵守这种规则;因为人们不遵守这一规则,就可能造成交易的不便,影响其收益,这是一种非正式的惩罚。正式的内在规则与非正式的内在规则不同,他们是通过正式的方式进行强制的,虽然这种规则也是经验产生的。如足球比赛的规则就是一种非正式的内在规则,这种规则不是通过国家机关来执行的,其执行是靠足球协会。一个俱乐部如果违反相关规则,就会受到足球协会的惩罚,甚至逐出竞赛。可见这种规则的惩罚的方式与执行方式是相当正式的。内在制度可以促进人们合作,减少成本,减少机会主义,促进人们准确预期,有助于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转。以讲诚信这一美德为例,如果人们普遍讲诚信,人们就可以放心的合作,而不用投入大量的成本去了解对方是否值得信赖,这样社会的交易成本就比较低。相反,如果社会上很少人讲诚信,大家就会不得不在合作前投入大量的成本去调查对方的诚信和能力,这样合作的成本就会很高,而且没有效率,因为了解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外在制度是指被特定的组织设计出来并依靠强制力来适用于社会的规则。这种规则是从上而下适用的,它的设立和执行都需要一批人员,这些人员通过法定的程序获得行为的合法性。法律是最典型的外在制度,它通过有权的组织和人员创设出来,并以强制力为后盾。法律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施加到社会的,通常通过警察、监狱和法院等暴力机关来强制实施。

与内在制度相比,外在制度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外在制度的正式惩罚方式更具有威慑力。内在制度的惩罚方式是不设层次的,没有多少惩罚的种类,往往是一种惩罚方式,只是惩罚的轻重有别。而且因为惩罚的实施是自发的,所以很容易逃避,这样就导致内在制度的威慑力很有限。外在制度就不同,它由公权力具有者制定,并通过国家强制力实施。因为有警察、法院、检察院、监狱、军队等强制工具,违反者通常会被这些机构和人员追究责任。与内在制度不同,外在制度是有层次的,如刑罚可以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类别,可以针对不同的犯罪情形做轻重不同的处罚。显然,外在制度的惩罚方式更具有威慑力,可以督促人们更好的遵守社会规则,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二是外在制度的惩罚更具有确定性。因为违反内在制度受到的是一种自发的惩罚,这种惩罚就难免会有失平等或公平。现实中某一明星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情,往往因为其原来很受大众的喜爱而受到较弱的谴责,而类似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可能受到的舆论压力就要大得多。也就是说内在制度的惩罚难免带有偏见和倾向。而外在制度则不同,其处罚往往更具公平性。外在制度往往有一套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这种公平性。例如审级制度,如果当事人对下级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以向上级法院,通过这种多次的审判实现当事人受到公平的对待。再就是严格的程序也降低了偏见对审判的影响。三是外在制度更具明确性。内在制度如道德、习惯、风俗等往往含义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表述,因此其理解往往各不相同.外在制度则通常不存在这一问题。因为其是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或特定的高素质人员通过严格的程序创制出来的,大多情况下具有文字形式,而且有专门解释这些规则的机构和人员,这就使这些外在制度很容易被了解,从而减轻了大众获取信息的负担。例如一个商人到某地去经商,当地有特殊的交易风俗和交易习惯,如果他不了解,他就很难去和当地的人们进行交易,而了解风俗习惯这些没有文字记录的规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如果这些风俗习惯被制定为成文法,这位商人就可以很轻松的了解当地的交易规则,这样交易的成本就降低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明确的规则不易被任意解释,从而降低了交易的风险。四是外在制度更能促进合作,避免囚徒困境。如果有第三方的保证,合同更容易达成。外在制度制定出来后,会有相应的机构而且往往是国家机构负责实施,这些国家机构就成了第三方,由国家机构充当第三方,通常更令人信赖,因而会促进合同的达成,避免了双方都受损的囚徒困境。五是外在制度可以防止排外和歧视。内在制度通常在熟人社会里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在一个熟人圈里,大家彼此比较了解,了解别人的能力状况和信用状况,这样交易的信息成本并不高。如果一个人违反了内在制度,因为在这个熟人社会里,信息流通很快且流通的成本很低,那么他将受到这个熟人圈子的排斥,这就形成了一种威慑。这种例子并不少见,如中世纪在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威尼斯、纽伦堡等地的商人。因为大家比较熟悉,交易成本不高,因而大量交易可以促成。但是这个熟人网络人数是比较少的,如果人数很多,大家难以熟悉,内在规则就难以发挥作用了。因此,这个熟人网络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会排斥其他人员。因为这个原因,单靠内在规则不能无限度的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外在制度能防止歧视与排外,保障所有进入市场的人员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因而外在制度可以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大,持续促进经济的发展。

基于外在制度的优势,所以我们要进行适量的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明确和扩大就业歧视范围。二是明确规定法律责任和救济方式。三是在举证责任方面,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四是设置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五是强化社会保障。在当前情况下,用人单位聘任少数民族学生、残疾人学生、女生等群体需要支出更多的成本,这些成本是由用人单位负担的,这样会导致用人单位不倾向于招聘这些群体,如果招聘了也有可能给予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最合理的解决办法是由政府承担用人单位的成本。如解决歧视女大学生的问题,就必须强化生育保障制度。应该适当增加生育险的保障力度,依据用人单位女工作人员的数量给予足够的补贴,这些补贴由国家财政负担。当然这会增加政府的负担,目前政府财政状况良好,应该不是问题。补贴可以逐步增加,直到充抵掉用人单位多支出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聘用女大学生对其利润最大化不构成损害,又可以得到招聘公平的名声,必然会杜绝歧视。

篇9

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反映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方面,而财务管理中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财务经济分析工作。财务经济分析就是企业对自身的财务报告与经济活动信息资料进行科学且系统的分析,从而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与跟踪,以此来考察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果如何,分析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好坏,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资产配置与运营控制,为企业的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经济信息支持。

一、企业财务经济分析的内容

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过程中,包含了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以及经济活动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当中,是对企业财务活动以及内外部经济状况的高度融合性分析,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因此,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涵盖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专项分析,切不可盲目的一刀切进行分析。具体来说,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内容主要包含了进行会计报表解读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业绩评价和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运营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及发展战略分析,企业资本结构分析以及企业财务经济综合分析。

二、企业财务经济分析的程序

由于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化的工作,企业应该有一定的科学分析程序来具体实施,否则,很难得出科学的分析结果。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工作的具体程序主要是这样的,即企业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具体的分析目标,这是做好财务经济分析工作的前提条件所在,也是进行财务经济分析活动的起始点,因为不同的分析目标将会需要使用不同的经济信息,实施的分析策略也是有所不同的。然后,企业就应该收集、整理、检查、核实相关的分析资料,不仅包含了企业内部的微观经济资料,还包含了企业外部的宏观经济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并做出一定的调整,尽可能的提高这些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性。接着,企业应该确定分析评价的基准,即经验基准、行业基准、历史基准、目标基准等,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分析评价基准。当然,企业还应该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要发挥出每一种分析方法的优势,尽可能的避免每一种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根据分析目标与分析资料进行分析方法的对比与选择,尽可能的让分析结果达到客观全面的标准。目前为止,企业最常使用的分析方法为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三、企业财务经济分析的方法

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方法有多种多样的,主要是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进行分析与评价,它就是说要对企业在一定经营时间内的生产经营成果、盈利能力、资产状况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判断,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全面价值管理实施以及企业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那么,在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的项目指标当中,利润表项目指标是整个经济评价分析指标中的核心所在,它综合性的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执行状况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状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及适用性。那么,在具体的财务经济分析方法中,主要包含了生产经营业绩指标总体完成情况分析、营业收入增减变动情况分析、营业成本增减变动情况分析、期间费用增减变动情况分析、资产价值变动损益分析、投资损益增减变动情况分析、税金及附加增减变动情况分析、营业外收支增减变动情况分析、利润增减变动情况分析等。这些不同的经济分析方法,将为企业提供更为准确的经济指标与信息。具体来说,第一种财务经济分析将为企业计算出各个不同项目的指标变动状况;第二种则包含了营业收入增减变动的原因分析,产品销售数量增减变动的原因分析,产品销售单价增减变动的原因分析,营业收入构成变动分析等,从而为企业分析出现行的经营状况是否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性要求;第三种则包含了营业成本率增减变动分析,营业成本增减变动分析,产品单位销售成本增减变动分析等,从而为企业的日常活动中的实际发生成本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其他几种分析方法则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举债能力及财务杠杆的利用效果,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状况,未来投资环境的分析以及相关税收政策的分析,有利于分析企业资产的实际运用状况,还可以对利润的结构和质量进行分析以及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从而通过以上的分析评价来找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扬长避短的针对性措施与建议,不断推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让企业的资产配置、内部控制、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的环节都有着更为真实可靠的经济数据提供指导与支撑,从而让企业的真实状况通过财务经济分析指标来更为透明的反映出来,有利于企业在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出更为科学、合理且可行的战略性决策。

参考文献:

[1]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第1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袁淳,吕兆德.财务报表分析(第1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篇10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136-02

一、前言

当今,模块化的概念不仅是经济学、经营学专家之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且它还有可能改变现存产业、企业的结构,对现行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模块化是以数码化为前提,以设计活动为核心来展开。正是模块化的这一特点,使得目前有关模块化的理论和现象研究大多集中在信息产业领域内。近几年来,汽车这个兼具传统与现代特征的产业部门正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受到模块化的影响。

二、汽车的模块化生产

1.模块化的概念

模块化是指汽车整车厂以模块为采购单元的一种配套供应体系,也就是指将多种不同的元件,按一定的空间位置组织装配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便于主机厂直接在总装线上安装,从而大大减少了汽车的零部件的装配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模块化产品的种类

模块化产品的特点是既可分解又可集中,因此从分解和集中的层次看,模块存在程度问题。可分解和集中层次多的模块,即所谓的大模块,反之就是小模块。另外,模块的大小是一个相对概念,随着技术进步和分工深化将可能发生改变。

三、两种模块化生产方式

在模块化的概念上,欧洲式与日本式有着相同的地方,彼此都要以外购组合件为基础,不同之处是前者把焦点放在“装配”上,因此,欧洲式的模块化也被称为“装配型的模块化生产”,而后者则把重点放在“研发”上。日本的汽车模块化生产的全面实施是从2000年才开始的,比欧洲大约迟3~4年,所以在模块化生产方面与欧洲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一般认为,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有着比欧洲汽车制造商更为先进的供给系统。

1.欧洲式的模块化生产

汽车制造商把子装配的程序转交给模块供应商,并让它们承担着研发制造的责任,所以模块供应商的组装厂一般都建立在汽车制造商总装配厂的内部或地区(以总装配厂为中心的20~30千米范围内),在那里负责把零部件/组件组装成模块,然后通过“just-in-time”(及时生产)将这些模块供给汽车制造商的总装配厂进行最后的装配工作,这样就可以令汽车制造商的传统装配工作的复杂性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大部分的组装工作均由模块供应商所完成,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劳动成 本。

2.日本式的模块化生产

还没有引进模块化之前,日本的汽车零部件都是从二级和三级的供应商中获得的,然后由一级供应商组装成较大的组件,最后再将这些组件送到汽车制造商的总装配线上进行最后的装配。在模块化产生之后,日本汽车制造商要求一级供应商不仅供应组件,而且要将这些组件组装成模块(模块子装配的工作是在一级供应商的同一个工厂里所进行的),然后通过“just-in-time”供给汽车制造商的最终装配厂。这与欧洲式所不同的是,在欧洲,模块的子装配都是由汽车制造商内部或的组装厂所完成 的。

四、在两种模块化生产方式下模块供应商的类型

欧洲式的模块组装厂只是负责模块的组装工作,所有的比如研发、制造零部件的工作是由模块供应商旗下的制造厂所完成的,因此在这些组装厂里面只需配备一般的小型设备和少数的操作人员即可完成组装的工作,所以对于欧洲式的模块供应商来说,模块的组装和零部件/组件的生产是在不同的工厂里所进行的。相反,在日本,模块的组装和零部件/组件的生产均由一级模块供应商旗下的工厂所完成。

五、模块化生产对我国汽车业的影响

模块化生产对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要想抓住这样的机遇来进一步的发展,就要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汽车业的模块化生产方式。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通过引进外资、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使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取得了一些显著进步,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存在着巨大差距,总体发展滞后于主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开发能力严重不足、无序竞争和效益低下等方面。当今,模块化是一个决定性的市场机遇,它能够“化繁为简、聚零为整”,并且它可降低整车生产的成本,节约原材料,减少组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系统的质量,这对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都是极为有利的,以至于得到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的一致好评,可以推测谁掌握了这项技术,谁将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因此,面对国际的竞争,我国的汽车行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引入模块化,不能照抄照搬欧洲或日本的模式,但可以从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吸取经验,借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 力。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篇1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保证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就必须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各类人才。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保证高校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同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在毕业后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1、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人才市场趋于饱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就业鸿沟的出现不仅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开始侧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考察。当前那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相对较差,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求职效果。

1.1就业态度不端正

就业态度积极与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积极的就业态度能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保持更好的心态,能积极主动地去选择职业,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定位,并以此为依据获得更好的求职机会。消极的就业态度会进一步放大就业困难,加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负担,让他们产生退缩心理。部分大学生依赖心理较强,在就业选择过程中缺乏自主探索精神,一味听从家人和老师的建议而不考虑自身的实际需要及专业技术水平。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就业始终是消极的、被动的、难以激发工作兴趣的,而这影响了他们今后的工作发展与工作效率,压缩了他们的升值空间。对另一部分大学生来说,亦步亦趋的追求考研、考公务员、进银行等热门选择,忽略自身的实际求职需要,在面对一些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时始终保持观望与由于的态度,从而导致机会的错失,进而影响他们的求职效果。

1.2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

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他们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扎实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足够的工作经验。在本科学习期间,部分学生虽然已经获得了各种专业证书,在等级考试方面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缺乏巩固与提高的过程,专业能力相对缺乏。

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高校的课程安排与专业设置存在着与市场相脱节的情况。此时,部分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实践经验缺乏、专业技能薄弱的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他们很难在就业过程中适应企业对专业人才所提出的综合性要求。另外,现有的教学模式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只会纸上谈兵的学生无法用专业知识解决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而导致工作效率偏低,发展空间被大大限制。

1.3职业规划定位不合理

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定位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求职方向。在制定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大学生应充分考虑个人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经验,选择一些适用于自己的、有一定趣味性的职业,并综合考虑自身存在的不足,做好综合性分析。在当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多数大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与职业规划,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进行求职。这种态度和做法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求职空间,让他们很难找到真正心仪的工作,同时也会让他们的职业生涯定位出现偏差,出现工作不稳定的情况。

在就业阶段,一些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定位是随波逐流的。他们没有固定的求职方向,没有倾向性的职业需要,也不重视职业规划过程,他们的就业观是随波逐流的。然而,个体差异的不同造成了职业规划与职业定位的不同。一味的按照他人的求职方向进行作业,很容易限制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导致他们无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进而导致今后工作的不顺利。

2、 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

从高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多数学校将培养综合型、知识型人才作为专业培养方向。高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他们的课程设置与培养体系,在现行的培养方式下,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就业能力专项培养课程缺乏。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很难得到针对性的提高,而缺乏实践经验的就业指导也无法真正满足大学生的求职需要,无法帮助他们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从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看,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决定了大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也影响了他们的人才培养方向。在国内的高校课程设置中,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高于追求理论知识的最新性与权威性为目标,过分追求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专业素养,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下,书本与实际相脱节、理论知识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脱节、就业知识与就业实际情况脱节的现状将十分明显。在高校课程设置上,协调专业领域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学校和相关专业教师急需面对解决的问题。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与课程实践的结合,是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

3、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3.1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必须改变大学生对就业能力培养课程的看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求指导路更加顺利。可以说,,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不仅是高校追求的目标,也是影响大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能让他们在求职之前就对自己面对的环境有一个综合而全面的认识,并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专业学习情况出发,向自己心仪的职业不断努力。

职业规划过程中,大学生必须对个人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分析,准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并将专业知识与时代需要结合起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3.2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要强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高校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结构,将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协调起来,让大学生有机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并切实积累操作经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增长。

与此同时,高校教育不应过分强调专业课程的理论性,而要充分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与实用性价值,通过强化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工作。另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求职观念,让他们能坦然面对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境,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4、 小结

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他们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强化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过程中,高校也应该加强就业能力方面的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