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小学网上教育

中小学网上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5 09:29: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小学网上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小学网上教育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成为一种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的新型教育形式。网络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高中网络教育的发展和推进对实现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改变应试教育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一 多媒体网络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含义

1.多媒体网络教育的含义

所谓多媒体网络教育就是一种师生借助网络环境,利用面授教育与非面授教育的形式来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教育方式。具体来说网络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为主要教学手段,运用图像、文字、动画、音频和视频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新型的交互式网络化的教育方式。

2.多媒体网络教育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构造,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意识等。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因而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多媒体网络教育的理论基础。

网络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这是其他教学媒体和学习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二 多媒体网络教育在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应用

我国高中阶段的网络教育是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空的特点,结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以新课程改革思想为指导原则,进行中小学课内课外教育教学的组织形态。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网络教育组织形态,主要存在两种典型的应用形态:一种是以独立的远程教与学为主的网校形式,一种是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主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三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多媒体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我国高中阶段的网络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多媒体网络设备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原有的教育观念。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困扰下,评价教育结果的标准是考试分数和高考升学率,导致很多学校虽然配备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甚至建立了校园网,但并未起到应有的效用,要么闲置,要么另作他用。高中阶段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紧,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即使有时间上网也不是用来学习,而是主要玩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发E-mail。

2.多媒体网络资源分布不合理

随着高中网络教育的深入发展,网上教育资源的建设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网上资源似乎很丰富,但很多网站的内容彼此重复或覆盖面窄,而且内容单调,没有脱离传统教育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网站主要存在五种形式:百科全书式网站、中小学学校网站、儿童娱乐网站、父母教师网站和商业网站。通过对各个网校网站的拜访,综合来看,许多网校只是把书本、教科书搬到网上去,并没有体现网络教育的交互式特点;一些中小学校的网站则似乎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工具,内容大多为学校介绍、获奖情况、园丁风采、校园新闻之类,甚至有些网站还处于建设之中,并未为学生查找学习资料提供多少帮助。在商业网校中,试题库屡见不鲜,在线学习或同步教室则是“电子教案”。同时,很多中小学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有路无车无货”,致使投入大量资金的校园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开发、研制网上教育资源,已成为解决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瓶颈”问题的当务之急。

3.当前高中阶段网络教育的投入问题

网络教育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投资的主体不明确,中央政府的财力难以覆盖,地方政府财政力不从心。因此很多学校的硬件配备都是靠学校自己挤出来的有限的经费购置的且规模有限。

篇2

关键字:B2C;C2C;虚拟;交互;精品课程

一、网上教育的必要性与巨大需求

1.我国教育资源不足

同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学和大学入学率存在明显差距。1987年,美国中学入学率98%,日本96%,韩国88%,而我国仅43%,大学入学率,美国59.6%,日本28.3%,韩国36%,我国仅1.7%。到2030年,大学入学率哪怕仅提高到10%,按现有规模平均每所高校在校学生1900人计,普通高校也必须由目前的1000多所增加到3789所,需要巨额投资。

2.大量的继续教育者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爆炸,日新月异,人们要不断充电,活到老学到老。而对于大量参加继续教育(在职人员学历提升、行业、企业培训)的学习者,重返校园很不现实,网上教育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方便灵活,可以

同时兼顾工作。

二、网上教育的现状

网上教育学校:目前,国家共批准68家高校从事现代远程教育,其中1999年批准5家,2000年批准26家,2001年批准14家,2002年批准22家,2003年受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只批准了东北师范大学1家。截至2004年,试点远程教育院校已建成20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地域分布基本覆盖全国各地;精品课程:教育部2003年度评选出151门国家精品课程,2004年度评选出300门国家精品课程,分为本科和高职两个层次,有效期为5年。2003-2007年,国家教育部计划每年评审一次、连续评审5年,共建设国家精品课程1500门,并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我国还推出面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全国各地的当地高校也推出本校的精品课程。

三、网上教育面临的挑战

1.学习者转变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困难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者要进行有效的远程学习,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教材,更需要具备网上学习的能力。然而,许多最初尝试网上学习的学习者反映:他们不喜欢对着屏幕阅读教材,与同学交流时手忙脚乱,而且还经常“跑题”,更严重的是他们容易在网上学习时“迷航”。同时,学生网上学习的技能、心理及行为特征的研究等,也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2.具备远程教育经验和能力的合格师资匮乏

远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满足这些要求的合格师资还十分匮乏。远程教育的任课教师一方面要从事远程教育课程的开发设计,另一方面还要求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在不断提高学科专业水平的同时,接受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专业培训,成为具备远程教学能力、适应远程教育需要的合格教师。

3.校内外资源共享与经验共享

在软件资源方面,由于在软件平台和支撑工具以及优质课件的制作等方面标准化程度低,符合教学实际需要、能满足用户网上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要求的多媒体课件少。而且由于不同学校之间的合作较少,即使优秀的课件也很少共享。在硬件方面,无论是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还是校外学习中心的教室、课桌,都是各个网络学院各自为政,很难共享。

4.适合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匮乏

尽管我国已开发了上万门网络课程,但迄今为止,网上优质课程资源并不多。首先是大师级教师为现代远程教育讲课的少,制作成课件的更不多。其次是课件制作技术落后,优秀的、引人入胜的课件不多见。再次是课件内容有许多较陈旧,且更新慢。这些都使人感到在网上学习的效果要比在课堂或面授教育差。

四、网上教育的完善和建议

1.普及网络和提供技术支持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国家将扩建学校的资金相应的转移到网络的普及上,这样可以减少占用场地,减少环境污染等,同时网络普及是大势所趋,益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此外,开发相应学科的虚拟软件,如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实验软件,学生可以直接在网上实验,同样可以达到现实实验的效果,提高动手能力。

2.学校与多机构合作

与传统软件公司合作:传统软件公司以出品基于CD-ROM的教学软件为主要业务。由于传统CD-ROM软件市场受到网络、盗版等因素的冲击,生存环境受到相当的威胁。这些公司都开始考虑或正在实施网络教学的方案。这些公司的长处是对多媒体课件拥有经验对传统教育市场有较强的操作经验,而且转型的速度很快;借鉴中小学网校、小型教育网站的良好经验。这些网校历史较长,而且主要工作是利用网络辅助完成课堂教学。他们的优势是在自己从事的范畴内熟悉课程的制作和教学过程。

3.于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合作

他们的优点和重点在于通过丰富栏目内容引来访问量。这些网站的教育内容大多以静态教材为主,而且主要是免费的。但真正的教学内容仍然相当匮乏,并且不能完成完整的网上教学服务。而这点正式学校的优势

4.网上教育全职教师,全职校长

现今,师资几乎达到饱和,很多教师无处可教,无课可教。而很多传统学校的老师要兼顾教学和网上精品课程,工作量大。鉴于这个问题,组织网上教育全职教师,全职校长,这样不仅缓解就业压力,而且有助于提高网上教育质量,实现师资平衡。

五、结束语

网上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穷的潜力。我们渴望得到的网上教育是具有优秀的综合平台──一个名副其实的虚拟校园、教育服务提供者;具有面向市场的课程设置──市场导向将有助于解决继续教育的品牌问题;充分体现教学的完整过程──有教、有学、多媒体、多种方式、多环节,以服务为中心;适应市场的商业模式──可接受、标准化、可复制,能够使得合作伙伴有信心和积极性; 我们全体努力,良好的网上教育不是梦想!

参考文献:

篇3

在课件开发的教学策略运用中,可主要考虑以下几个策略的运用:教学模式选择策略、教学内容展开策略、学习信息呈献策略、学习过程控制策略、人机交互策略以及反馈评价策略等。电子作业支持系统是指一种具有“及时学习”或“即求即应”学习功能的课件类型。它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随时提供所需的知识。这类课件无论是对个别化学习和职后培训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与通常的课件相比,电子作业支持系统的特点是将学习置于工作过程之中,这种学习形式既有利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类课件主要由知识库、交互学习/训练支持、专家系统、在线帮助以及用户界面等部分组成。知识库包含了某个领域相关的各种知识信息,交互学习支持和方便学习者与系统的交互活动,专家系统可对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判别和决策,从而提供有用的信息或咨询,在线帮助为学习者提供对任务的提示和参考信息。这一发展热点和趋势要求课件开发者更加重视对知识结构组成的理解和充分发挥计算机交互学习的特点。群件是指能支持群体或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一种课件类型。群件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网络,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的学习已不局限于个别化或课堂的方式,完全可以以群体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群件是一种新型的课件类型,它是介于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之间。群体和小组的学习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学,已经建设了校园网和联网的计算机教室,这些学校也已具备了开展群体合作学习的硬件环境条件,但群件方面的开发和实际应用还是一个空白。在技术方法上,群件的结构和形式与通常的个别化学习或课堂教学的课件是完全不同的。其重点是要放在对小组学习过程的控制、管理、学生之间的通讯、以及友好学习界面的设计等主要方面。作为我国从事课件开发的研究者和教育软件的开发商,应充分重视这一应用领地的市场发展前景,尽快地开发出可供广大中小学使用的群件,填补我国在群件应用方面的空白。

积件是指基于多媒体的教学素材元素或知识单元。从某种意义上讲,积件也是课件的一种类型,至少可称为课件的半成品。这类课件也可视为结构化了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利用某个著作工具,教师只需简单地将部分素材元素进行一定的组合,很快就可形成一个自己所需的教学课件。在我国,近几年的课件实际推广使用的效果证明,大多数教师都越来越不喜欢直接采用他人已开发完整的教学课件,而是希望能按自己的教学思路和风格来组装成课件。这就为积件的需求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此外,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也为积件的需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存放在网络上的积件资源,可以被更多的教师甚至学生共享。积件的开发过程并不是很复杂,但对其(多媒体素材元素,无论是动画、图像或图片、声音等)制作质量要求应该是很高的,因同一积件(或某个素材元素)可能会被许多人重复使用。对所有的使用者而言,积件就像一个“母带或原版带”。除质量要求外,积件的开发必须使用超文本、超媒体以及数据库等技术,因开发者必须考虑按某种关系建立所有素材元素间的联系、不同素材的分类、便于查找的多种检索方式等。

二、多媒体教育应用方面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为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更为生动形象,而且使得许多用常规方式方法难以表现的教学内容可以容易地表现出来。虽然在多媒体教育应用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但目前主要的研究趋势和热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电子出版物(ElectronicPublishing)和超媒体技术(Hypermedia)。虚拟现实是指通过特殊的输入设备和一些能实现三维图形和三维音效的特殊输出设备来模拟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主要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可很好地应用到虚拟学习环境的建立。

它可以虚拟地建立起与真实环境相近的学习场景,使学生似乎已处于真实环境之中。例如美国的休斯敦大学利用该技术建立了一个虚拟现实物理实验室,学生们使用这个实验室可以进行大学物理学中所有基本定律的实验,使学生能够进行详细观察以获得物理法则的概念及知识。北卡罗来纳大学利用该技术建立了一个化学虚拟现实系统,使用者在这个系统中可以用人工来处理分子。荷兰特温特大学建立了一个虚拟图书馆系统,教师和学生使用该系统尤如置身于真实的图书馆,任意快速方便地查阅各种所需的资料和书籍。虚拟现实系统可分为全介入式交互系统、混合式交互系统和非介入式系统。它们又分为个人虚拟系统(模拟单个用户与现实的交互)和社会关系虚拟现实系统(模拟多个用户的交互环境,用户之间的关系和通讯等)。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虚拟现实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集合起来的更高级的交互系统。

它目前发展的热点包括虚拟学校、虚拟学习环境、虚拟现实系统、基于虚拟现实系统的教学软件开发及出版,以及基于网络的虚拟现实系统等。电子出版物是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各类电子读物。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已成为个人计算机的标准设备,所以大大促进了电子出版物的增长。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出版物的功能,目前许多电子出版物尤其是电子教科书,采用了超文本和超媒体等一些新的软件技术。使用超文本技术可将电子教科书中出现的关键词或短语等与其他相关联的材料资源联接起来,当读者需要了解有关这些词或短语更多的知识时,可通过输入设备规定的操作(如点一下该词),即可很方便地获得与该词相关的信息。在电子教科书中采用超媒体技术,主要用于设计出可由学生自己方便地选择和控制所用的各种媒体和各种学习方法,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电子读物可以使学习者更方便、更快捷、更广泛地获取知识。

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数字化,基于多媒体的电子出版物将会在教育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超媒体技术则是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网络结构和信息管理技术。超媒体是以超文本的非顺序结构为基础,对各类教学信息,如图片、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等,可以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管理。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记忆结构是一种“联想式”的。联想式的记忆结构就要求知识元素的呈现和表达应该是非线性的。这就是说,多媒体课件或电子读物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应该要求学习者按某个固定的顺序来学习,而是应由学习者按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由于超媒体技术完全可以使知识内容的连接和管理以非线性方式进行,所以目前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上超媒体技术方法是必须采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尽管超媒体技术已比较成熟,但随着今后教育信息量的越来越多和教育信息网络化的趋势,必定会对超媒体技术提出新的要求。

三、网络教育应用方面

在我国,网络教育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所提出的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正是当今世界在网络教育应用方面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在网络教育应用领域,发展的趋势和热点可主要归纳在以下三个方面:远距离教学(DistanceLearning)、网上学校(WebSchool)和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Learning,CSCL)。从严格意义来讲,网络远距离教学是指通过因特网(Internet)或局域网实现全球范围或区域范围的课程传送和教学,这种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必须体现双向性、实时性和交互性。传统的远程教学方式(电视和广播方式)是不具备这些特点的。

这种教学方式也不并像部分人认为的,只要开发好一个课件放在网络上传播就可以进行远程教学了。目前,网络远距离教学之所以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其原因除网络技术本身的迅猛发展和以上三个特点外,还体现在它的全球性和共享性。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一发展趋势,教育部已计划在今后几年里投入巨资来开展这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在我国远距离教学研究的重点是放在:课件的开发平台、友好学习界面的设计、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学习的评估方式以及通讯交互方式等主要方面。网上学校与网络远距离教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尽管通过网上学校可以实施一定的远距离教学。真正的网上学校应该是指将一所学校所具有的全部功能搬上网络,而不是仅有几门网上课程和部分教学资源就可称网上学校。作为一所网上学校,学生除可以在网上直接了解该校的全部信息,包括学校历史、办学宗旨和特色、师资情况、课程设置等外,更主要的是能使学生在网上实现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进行入学报名和注册、付费、学习和实践、考试、获学分和学位等。一所真正网上学校的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也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在我国(包括世界范围内)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学校可以说还没有,但有很快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在技术上网上学校既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实现,也可在局域网上实现。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是指基于网络来进行群体或小组形式的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强调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生同伴之间的交互活动。学生们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讨论交流、课外兴趣活动等合作性学习。这一合作学习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将有助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对这一学习形式的研究趋势和热点是如何进行群件(GroupWare)的开发。它包括群件结构、通讯交流方式和学习的管理等主要方面。目前,在我国已开发的所有课件产品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群件产品。由于我国许多学校已建设了校园网和教室计算机网,研究和开发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的群件不仅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而且也能有效地促进和发挥网络在实际教学上的作用。

四、计算机教育方面

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发展的今天或未来,计算机都将起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它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应用基础,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远距离教学的发展,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更新的手段,也使教育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应用为主的新时代。对计算机教育问题,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在1981年就首先提出了“计算机是人类第二文化”的观点。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在1997年也提出“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计算机文化意识”。这也就是说计算机教育不仅仅是学科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教育。因为它将给人以“反作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智力、能力和思维方式等,如同石器时代的石器和工业时代的蒸汽机出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样。为此我们可以对具有计算机文化的人作如下描述: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的能力。

同时还熟悉计算机的价值和它对社会各个领域(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作用和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讲: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当然在教育技术领域,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根据世界银行1998年报告对计算机教育应用的益处分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具有生动、形象、个别化、自定步调、交互等特点;在模拟和探究(SimulationandExploration)方面可以对现实系统(事物)进行模拟,直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作为教与学的工具(TeachingTools)能有效帮助教师和学生处理日常事务(备课、计算、作业、交流等);在通讯网络(Communicationnetworks)方面可以广泛地获取最新教学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而在教学行政管理(Pedagogicaladministration)上能全面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学校资源、图书资料、教师和学生信息等)。美国计算机教育的著名学者J.Kulik教授在1996年曾就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学生的益处分析中指出:利用计算机,学生学的知识可以更多和更广;对掌握同一知识内容,可节省30%左右的学习时间;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

目前,在我国计算机教育和教育应用虽然也有很大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教学(尤其在中小学)主要局限于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从小学到高中的教学内容甚至有重复;计算机设备的配置在许多地方仅作为一种摆设,互相攀比,不讲实效;重硬件(计算机、联网)轻软件(课件开发、教学应用和人员培训等);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多数是停留在“观摩课”形式;缺乏符合素质教育和优秀教学思想的教学软件。无论从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三个主要方面来看,还是从计算机教育应用所带来的益处来看,计算机在教育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这样说,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体现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发展也将直接推动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预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必将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它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

五、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目前,我国所有中小学的网络教育应用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网络教育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并有很快的发展趋势。就总体而言,我国中小学的网络教育应用也只能说是局限于校园网的建设和网上学校(网校)方面的尝试阶段,还没有开展和实施网络远距离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

篇4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认为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英语的工具,由教学辅助手段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方式。它不再是教师单纯的演示工具,而是把外面的世界引进课堂,让我们的教学充满情趣,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软件。

二、常规教学中能实现整合吗?能!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英语教师,深知“同行们”都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如果每周15节课都要自制课件,能否保证课课是精品呢?就拿自己来说,我能熟练运用5大软件制作课件(PowerPoint, Flash, FrontPage, Authorware和东方网页王)。如果我每节课都自制课件,哪还有精力去改作业、辅导学生、写论文、上教研课、听课、大扫除、两课两操、送路队、进行教研活动……?

因此,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之后,我只要搜集、整理、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英语教学资源,或者从光盘、音像资料中寻找。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自己去开发。这样,教师就有更多的精力去深钻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法与学法。

三、整合让学生接触到活生生的英语

1. 英语短剧的教学

洪恩网站(hongen.com)给学生们提供了许多2分钟之内读完的小故事。我让学生上网观看英语短剧,4人一组选定一个故事进行跟读模仿,不懂的字句直接查阅网站提供的电子字典,然后将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演出来,形成新的英语小短剧。

Step1. 歌曲“If you are happy”营造氛围 (媒体来源:光盘)

Step2. 儿歌“Running”调动情绪 (媒体来源:光盘)

Step3. 上英文网站hongen.com,教师任选一个短剧,播放给学生观看,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媒体来源:洪恩网站)

Step4. 学生上网,自学短剧 (媒体来源:洪恩网站)

Step5. 小组合作,表演短剧 (媒体来源:洪恩网站)

Step6. 上网留言,互相交流 (媒体来源:留言板)

Step7. 结束本课

2. 英语单词的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高效地记忆单词,我让学生登陆剑桥少儿英语网站(xinzhitang.com.cn)。那里有三种不同风格的游戏,通过智能评分和正误及时反馈,使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做哪一个游戏。

Game1. 摘苹果

学生只要能输入单词中所缺的一个字母,即可摘到一个苹果,

并奖励10分。输入错误可重试。看谁摘的苹果又快又多,即可进入第二个游戏。

Game2. 找朋友

学生必须冲破8级阻碍,才能找到小伙伴玩。每级都有一只生词拦路虎,学生只有输入正确的英文单词,才能晋升一级。输入错误,就要倒退一级重试。谁能最快找到朋友,即可进入第三个游戏。

Game3. 游太空

学生看原形动词,输入正确的过去分词才能上太空游玩。如果输入错误,可继续输入下一个单词,或返回课文再学。最后查看总得分,看看自己记忆单词的实力如何。

3. 英语句型的教学

在新授“Where’s the _______? It’s in _______ Road.”时,我让学生使用google.com去搜索长沙市地图,将学过的单词bookstore, restaurant, post office, bank, school, railway station, Changsha Underwater World, Yuelu Academy, Window of the World……替换到句型中。看着一些熟悉的地方展现在眼前,学生们都很激动,表达欲望被强烈的激发出来,句型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了用英语去做事情,提高了语言的实践能力。

4. 英语写作的教学

我让学生上网,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卡片,整理自己搜集的资

料,充分发挥想象,在制作成英语电子贺卡发送给同学。

Step1. 温故导新,引入网络

播放学生喜爱的动物及动物歌曲,带学生到网上动物世界去欣赏动物,玩游戏,猜动物。

Step2. 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让学生登陆雅虎英文网站(yahoo.com),选择贺卡(Greetings)各种场景(Any Occasion)动物(Animals)。学生根据喜好选择动物贺卡,制作成一张电子贺卡,然后用英语写上自己想对动物说的话,发送E-mail到老师的电子信箱(z761206@126.com)里。

Step3. 电子贺卡评价

篇5

1 导 言

我国教育资源的短缺与巨大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促成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教育的 发 展。诸多网校的成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如去年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 上市,开盘价达到22美元,高出发行价15美元(约上涨46.7%),这在一定 程度上也说明了华尔街对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特别是网络教育市场的看好。

目前我国发展比较迅速的中小学教育网站以提供学校课堂同步教育和中小学生课外补习为 主,其内容包括教案、讲义、练习题、考卷、答疑等,与学校教学同步。这类网站能够满足 应付高考、中考的考试要求,使其他地区普通学校的学生能接受到名校高水平教师的辅导, 因而大受欢迎,发展十分迅速。[1]

近年来,网络教育资源与现代化技术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网站盈利模式方面的很 多研究又给教育辅助类网站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小蜜蜂乐园”网站正是在 这种大 背景下开始建设的。

2 同类网站产业化模式

中小学教育类网站(如101远程教育网、北京四中网校、黄冈中学网校等)都依托名校、名 师资源,采取与学校合办的营销模式,发展得红红火火。但最近几年却渐渐开始沉寂,原因 是网络热潮冷却,缺少针对性和实时交流。[2]又如新东方教育、中国中小学 教育教学 网(k12.com.cn)、中国教育信息网(chedu.com)等奉行“大教育”概念,面向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国教育热线(eol.com.cn)则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 的教育网站,目前正在向网上职业培训发展;中国基础教育网(cbe21.com)以基础教 育为主,带有较强的政府背景和权威特色。以上教育网站均是独立运作的网站,其商业运作 模式各异,都提供免费浏览服务。另外几个大的门户网站也推出各自的教育频道,如新浪 、搜狐、网易和FM365信息推出的继续教育、留学、MBA等教育服务。[3]

大量研究表明,目前网校因为情感沟通不够、实时交流反馈缺乏、技术设备落后等原因阻 碍其进一步发展。另外还存在网速缓慢,学生管理不够,资源充足度低、针对性不强,部分 网站华而不实等不良现象。[1]

“小蜜蜂乐园”网站的定位并不是一所网校,但是具有网校的部分功能,运营上也有网校的 特点,因此分析此类网站的产业模式对“小蜜蜂乐园”网络的建设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3 “小蜜蜂乐园”网站的优势、特色与不足

“小蜜蜂乐园”网站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一部分,致力于对“文化信息资源 共享 ”中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文化共享工程”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小蜜蜂 乐园”网站不但能利用这些资源为少年儿童服务,而且可以通过整合优秀的教育资源,利用 “在 线课堂”等精品栏目将教育信息与文化信息相结合,开创了基层少年儿童图书馆通过整合有 效的网络教育资源为少年少童服务的先河。

“小蜜蜂乐园”网站实现了课内知识与课外能力的互补,将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书本知识 与心理素质有效结合,把“科学成长”作为内容建设的指导方针,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平 台 。“小蜜蜂乐园”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注重学习与成长氛围的营造,让孩子在多 媒体环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少年儿童图书服务网络,它体现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 扩大了小读者的队伍,满足了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愿望,赢得了教育主管部门的 关怀和广大教师的关注。

当然,“小蜜蜂乐园”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资源建设、资金运作、运行维护、盈利模式等 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是“小蜜蜂乐园”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的。

4 “小蜜蜂乐园”网站产业化的对策性建议

4.1 网站的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是:资源要有针对性、连续性、广泛性和品牌性。1)针对性。 必 须考虑网站的受众群体,开发符合客观需要的教育资源。本网站主要面对的是少年儿童,具 体 地说是南京市的小学生。基于此我们选择依托玄武区内各小学的教育资源,以苏教版小学教 材为参 考,请专人来录制学校名师的教学视频,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视频的质量与传输效果。2)连 续性 。培养会员的忠诚度,让他们对网站有所需要的同时也希望获得持续的需求,即随着会员年 龄的增加,需要不断深入学习相关课程、课外知识和得到成长心理、卫生保健等各方面的辅 导,因 此资源覆盖面要广且精。3)广泛性。不仅要有完备的教育资源,也应有少年儿童感兴趣 的课外知识,兼顾少儿保健、学生心理以及适量新闻时事、娱乐休闲等方面内容。4)品牌 性。现在教育网站上的资源很多,但相当杂乱,大多不成体系,针对性不强。网站的 资源建设要形成品牌才有吸引力。

4.2 网站的设计及运营维护工作

首先,网站界面及内容的设计必须考虑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儿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兼 顾视觉美观和艺术内涵,需要具备各种少年儿童感兴趣的知识而不仅是电子教科书;其次 ,网 络最迷人的地方还是交互,必须加强网站的互动交流建设,设立评价和反馈模块,让学生 找到体现自我价值的感觉;再次,很多网站重建设而轻维护,其实及时更新资源 是一个网站保持活力的关键,应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最后,技术保障一定要到位,如视频 的传输要保证网速和质量等。

4.3 探究盈利模式

目前本站采取的是会员制,注册会员可以享受的服务内容有:优秀教师的课堂视频;各年 级、学科同步课外作业的在线答题;各小学单元卷、期中卷、期末卷试题及解答;假期作业 及答案查询;全国名师定期做客的视频;每半年的光盘(收录教学视频、教案、专家指点、 习题等 )寄送服务。网站始终把社会效应放在首位,试运行两三个月后受众读者即达3 500人 ,视频点击观看人数也成倍增长。这只是玄武区推广后的情况统计,如果把网 站在全市推 广,那么,南京会员的增多、收入的增长将指日可待。同时,网站可以独具特色的服务为 依托,取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形成品牌竞争力并发展壮大。之后,还可以考虑推出个性 化服务产品,吸引社会投资,吸引网络广告。

4.4 联盟战略

首先,可与各个学校的校园网互联,实现资源共享。学校有着丰富的资源,双方联合后,可 以通过在学校的宣传推广扩大网站的知名度;其次,与同类网站合作,有计划地实现资源共 享和信息互通,形成优势互补;再次,网站本身依托于玄武区少年儿童图书馆,还可以考 虑 与本地区的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机构、美术馆、艺术院团等进行合作,推出一些特色服务 ,如 会员优惠(参观、展览、讲座等)、信息展示等,本站目前的“在线图书馆”就是一个尝试 。

4.5 推广宣传

网络的营销离不开推广宣传。除了充分展示自身良好的形象外,还应制定多渠道的宣传推广 战略,如学校教师的推荐、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政策引导、适当的广告宣传、会员的口耳 相传 等。另外,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小蜜蜂乐园”网站就是在探究对“社 区困难群众”“民工子弟学校”“四川地震灾区来宁孩子”等特色服务的探究中逐步形成并 创 建的。

5 结 语

总之,网络的特性是互动,高层次的教育也应该讲求互动,“小蜜蜂乐园”如何以互动作为 抓手吸引会员用户,并以用户作为市场资源,招来合作伙伴,不断充实网络内容,形成良性 循环,是其下一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急需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猛速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的应用,急剧地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引发了人的交往方式、生存方式的改变。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学,教育学理念、方法、技巧乃至体制、结构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

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具体来说,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主要运用在基础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

在基础教育领域,全国已有近3000所中小学组建了校园网,上万所学校组建了网络化电子教室。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教育部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在10年的时间里全面,逐步普及信息技术必修课;要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联网,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是中小学网校,据统计全国已有近200所中小学网校,它以提供学校课程同步教育和中小学生课外补习为主。

我国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部分发展非常迅猛。199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2000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数量猛增至31所;2001年,教育部批准的开展远程教育的院校已达67所。

二、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远程教育目前被广泛运用并已成为一种新兴崛起的教育模式,但是在现代远程教育的运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1.远程教育理论研究滞后

我国远程教育发展时间短,是在借鉴基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处于探索阶段,远程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贫乏,不能很好地支撑远程教育的实践。

2.专业设置不均衡,教学模式改革不深入

目前我国远程教育的专业设置过于集中,比例不均衡。大多的试点院校都集中开设计算机类、经济类和法学类等热门专业,而忽视对基础学科和其它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并且远程教育中虽然大多采用远程课堂、自学的形式,但是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有些远程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之中。同时,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一些试点学校对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新的领域,以及它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了解不够,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

3.远程教育资源制作粗糙,有效资源贫乏与资源重复建设严重

我国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主要是由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完成,在教学内容上,制作人员特别注重满足一些基本的硬性指标,而很少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甚至有的教师在科研工作较忙的情况下,把制作教学资源的任务交给研究生或者本科生完成,造成教学资源质量严重下降。

与远程教育资源贫乏相矛盾的是教育资源重复建设严重。很多学校在开展远程教学时,从教学系统支持平台、教学管理系统到每一门课程都进行重新开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学校间各自为政,没有进行资源共享,从而造成学校间在教学资源上的重复建设。

4.教师信息素养不高

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不仅要精通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内容,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进行网络课程的编制。同时,教师还要能通过网络开展教学、交互服务、考试和评价等一系列工作。然而,目前教师多只是将课堂教学方式搬到远程教学中来,不愿尝试新的方式,没有真正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

5.缺乏系统、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在目前的远程教育中,教师往往只能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信息、课程内容、作业提交和考试等简单的学习支助服务,师生间缺乏人际交流与基于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没有完善的学习支助服务,教师与学生都会感到缺乏交流与沟通,很难适应这一开放的网络教育形式,将使得远程教育的优越性不能体现,同时也成为制约现代远程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6.远程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水平极为不平衡,有的贫困地区计算机普及率偏低,网络传输速度较慢,宽带多媒体电信网等远程教学信息传输的质量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远程教育是一项前景看好的教育产业,有可能成为一个专业,与教育技术学、高等教育学等并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成为一个集事业、产业和专业于一身的信息与教育新领域。具体说来,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远程教育将有效地应用于边远地区、农村

我国广阔的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是教育欠发展,农民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现代化人才缺少,师资力量短缺。远程教育开放度大,能摆脱时空局限,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学习机会,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作出贡献。我(下转第26页)(上接第24页)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利用远程教育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重要性,在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边远地区、农村的远程教育将得到有效的发展。

2.远程教育服务于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个体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个人发展的需要,贯穿一人的学习,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具有灵活性,学习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可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教学资源丰富,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可以用来很好地服务于终身学习。

3.远程教育决策实现法制化、科学化

远程教育中教师的授课行为是一种创作过程,应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畴。远程教育应该大力加强自身的法律建设、法规建设以确保远程教育自觉、有序、健康地进行,使得远程教育健康发展,使得教师更积极地投身到远程教育的发展中来。远程教育的决策也将依赖于专家系统,实现法制化和科学化。

4.远程教育合作办学国际化

随着教育市场的国际化,众多的国外远程教育品牌进入我国教育市场,我国远程教育市场也将融入国际轨道,采用更开放、先进、通用的行业标准,一些远程教育品牌也将逐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竞争,与国际品牌教育合作。我国网络高等教育事业必将找到一条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即在严格的政策监管下,确保高校牢牢把握教育主导权,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同时,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资源,加速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发展。

四、结语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诸多优点,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告诉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能够满足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求。学习者应该抓住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契机,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选择适合自己的现代远程教育。面对现代远程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足,应该想尽办法解决,以此来提高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水平,使其步入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7

1.网络教研的交互性

学校通过网络教研平台的使用,各备课组应用教研平台进行教学研讨,完成各阶段“导学案”编制、形成有效评课案例集、基于校本教与学的小型课题研究案例集。在教研平台投入使用后,学校将取消原来的每周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改为教师在课余进行网上备课。通过网上在线研讨,完成学校教学案、导学稿的各阶段编制,开课教师通过网上与同伴进行在线评课,以提升开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并形成校际间的交流与研讨模式,并加以推广。

2.网络教研的实用性

直接在线评课。可以不定时地对教师的课程进行学科内部评论、由备课组长总结,促进更好的教学。通过听课、评课——情境学习和案例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执教者反思教学,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评课促进评课者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机智与教学艺术的发展,同时,提高听课评课的技能,这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组织专题讨论、学科内部发起专题讨论,同年级学科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由备课组长总结,促进更好的教学。

3.网络教研的资源共享性

目前,网络教研中教师可咨利用的各类资源多样,而其中“教学资源库”是较为常见也是较为有效的形式。如今,各大学科网站已经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们经常在各种教学网站资源库中下载课件,利用“教师博客”平台与同行切磋经验,同时,在相关网站上查找有关教学困惑及其经验,而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网络中,方便教师下载利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师们的备课效率,在分享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素质,形成良性循环,为网络教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4.网络教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通过网络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育教学经验等上传到网络,以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与阐释,通过不断拓展自我反思的广度和深度,养成教学反思和教学再设计的习惯,促进了其日常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研究性、反思型教师。

总之,共享集体智慧,是网络教研的精神和优势,而如何更好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师在使用课程资源参与虚拟教研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教案、课件、案例、随笔等个人资源,通过网络的传播变成一种公共资源形式对原有的网络课程资源库进行有机的补充。在网络中有很多在教学方面有独到见解、理论和实践通过网络教研的优势,真正实现网络资源的交互性、实用性、资源共享性,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网络教研在集体备课中的应用形式

1.开展网上论坛,实现全员互动

借助BBS,建立区域性互动教研平台,教师们通过登录自建网站或其他学科网站上的BBS论坛,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自己认为成功的教学案例发贴到论坛时,阅读者读贴,对帖子所介绍的问题、现象进行询问,进行答复,发帖回复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些促进了教师进一步反思,实现了从现象到问题的探究。通过BBS,每位教师都可以自主参与,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平等相处、和谐共事,消除了资历、年龄、性别、职务带来的种种障碍,随时随地发表观点,在很短的时间内传达最新的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充分地体现出网络教研的快捷性,实现全员互动。

2.利用各种在线聊天室,扩大教研范围

利用网络交流技术开展教研活动,除了大家所熟知的QQ聊天外,还可以利用微软公司提供的MSN Messenger(即时通讯工具)来实现网上教学研究。MSN上有一个多人聊天功能,同组或同社群的教师,通过留言板或其它联系方式的约定,登陆到同一在线聊天室进行网上教学研究,大家可以在一起畅所欲言,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也都能看到。这样,就达到了同时在线的交流目的。通过视频聊天室进行在线聊天,大大地提高了团体的凝聚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弥补了BBS交流的不足,体现出网络教研的及时准确性,扩大了教研范围。

3.借助电子邮件,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交流

电子邮件可以直接传递文本、图形和文件,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群发邮件、邮件列表等技术在特定人群范围内进行广泛教学交流,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信件和传真。每名参与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电子信箱,根据教师的任教情况和实际需要,为教师们提供一组电子邮件列表,在集体备课中遇到的困惑及先进经验可通过电子邮件直观真实的进行交流,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4.创建Blog空间,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利用Blog,各位教师在自己的Blog中发表教育教学中的见解、撰写个人日志,积累教研资料,其它有相同兴趣或同样学习范畴的人可以登录访问,并做出回复,在Blog的群体得到了分享和交流。对教师来说,通过博客平台相互交流、共享智慧,可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和价值。通过Blog网络交流平台,使教师们的学习与周围群体的交流结合起来,教育教研工作上了一个层次,教研工作逐渐从任务教研转向了兴趣教研,学校的教研气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网络教研是基于互联网络和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教育教学指导、研究、沟通、交流、培训的教育教学研究形式,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给教师教研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了知识储备,更新了教育理念,解决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困惑,发挥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研创新,从而形成团队经验、资源和文化,弥补传统教研中的不足。

三、网络教研在集体备课中的应用关键

1.认清网络教研的本质

网络教研要基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过多元化、交互式交流,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发展需求,实现教研成果最大化、教研途径最简化和教研方法最优化。从教研方法上来看,网络教研不是简单的复制与下载,不是照搬照抄他人的成果资料,而是要切切实实地解决来自教学的问题。从运行方式上来看,网络教研不能孤立存在,而应是教师自主问题式教研、学校同伴常规式教研、区域辐射协作式教研的创新,最终实现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从发展目标上来看,网络教研不是最终目标,不应为教研而教研,而是要以网络教研为手段,促进师生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从教研方式上来看,网络教研不是网络与教研的简单相加,而应是互联网对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全面服务和深刻改造。

2.构建和利用网络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平台的构建,能使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有了技术支撑。网络教研平台主要包括:资源平台、交流平台、管理平台。资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公开的网络资源,二是自建的网络资源。交流平台则主要有博客、QQ群以及电子邮件等。由于条件的限制,在目前的教研中,资源主要由教师从网络收集,比较成功的资源则放在学校网站ftp中;县教育网也没有开通教育博客,所以,教师们的博客也是从各大网站中申请的,缺乏统一性,许多活动的开展则通过QQ群进行。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教研平台。网络教研平台是网络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资源库,以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3.注重提高网络教研的质量

评价网络教研的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或现成的评价标准。我们认为仅仅从浏览了多少网页,下载了多少资料,上传了多少资源,参与了几次集体的网络研修活动,来衡量网络教研的质量是非常片面的。

通过网络教研,应引导教师关注教学、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和关注生成的问题,培养敏锐的问题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们营造一种开放、自主、平等、伙伴对话的研究氛围,构成一个相互尊重、互助互动、共建共享的学习型组织;教师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开展切合实际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品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注重专业人员的引导

网络教研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是围绕实际问题展开和进行的。它不仅需要从实践中进行经验的总结,更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研究;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小学一线教师,更需要专业性的研究人员的参与和引导。专业性的研究人员主要包括专家、教研人员、大学教师等,相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他们有高层次的学科知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所以,教研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教研不至于步入误区,使网络教研活动顺利向纵深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网络教研不仅是一种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模式,更是教师在职研修模式和教研组织模式的革新,也是建设开放、民主、可持续的教师研修文化和校本教研文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促成教师的自我实现与成长有着传统教研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信息环境下集体备课的重要方式。尽管网络教研有着传统教研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完全抛弃传统教研,由于传统教研经过多年的经验积淀,它存在着很多网络教研无法直接实现之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网络教研成为传统教研的有力补充,实现二者和谐发展,更好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 肖学建,徐胜成.也谈网络教研的利与弊[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 育),2010,(9).

[2] 肖正德.网络教研: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J].现 代远距离教育,2007,(1).

篇8

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构,目的就是要营造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环境,它的建设应遵循标准规范、共建共享和保证质量的原则,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互联优势,打造新一代资源开放共享应用的资源管理平台新体系。

开放的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是由多个资源站点组成的,资源网内每一个提供资源信息的站点都是网内的一个节点,资源节点之间基于一定的信任授权关系进行资源互访和共享,是实现网内资源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管理和提供共享资源信息的服务体系。其特点是基于元数据标准规范,充分开放,充分共享,形成能上连省、国家信息资源中心,下连县市区、学校资源管理平台,横向连通史弟地市信息资源中心的一个资源服务网络体系。

在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数据的存储与分布问题,存储与分布数据的方式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应用体系结构。新型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应用体系,可以将资源的核心元数据集中存储到一个中心节点,进行统一的管理,而资源本身的物理存储则可以采取集中和分布两种方式,既可以存储到公共资源库中,也可以保留在分布的节点或者原来的系统中,形成分布式的教育资源。整个平台系统的核心是中心节点,它的作用主要有:

资源注册所谓资源注册,就是对已有的资源进行资源编码,将一系列最基本的元数据描述信息(注册信息)添加到注册库中,注册信息包括资源名称、资源类型和资源的地址等元数据规范标准描述的所有信息,对资源进行元数据编码是实现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存储的基础。资源网内的各节点可以利用中心节点的资源注册服务进行注册,将节点资源纳入统一的教育资源库中,而资源本身可以保留在原来的系统中,不会受到任何干预。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资源本身直接存储到公共资源库中。

资源检索所谓资源检索,就是用户通过查询注册信息库,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教育资源的注册信息,并且通过存储地址或者有关描述使用的信息,方便快捷地找到需要的教育资源并加以利用。

管理公共资源库中心节点可以存储并管理所有学科所有类型的资源以及描述信息,并支持按照学科扩展的资源描述规范,可以对所有符合元数据规范的资源描述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

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

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共享和的集成平台,完全基于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技术开发规范,以数字化的各种教育资源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海量教育资源库群为支撑,以多种检索技术为手段,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对资源的建设、管理、应用和共享的迫切需求,它应该具有以下功能模块。

对资源实现元数据规范的标准编目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就是资源信息编码完全基于《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编目,这是整个管理平台的基础。

资源内容批量互换接口资源内容批量互换是资源共享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依据平台的管理功能实现中心节点和分节点之间的资源同步或资源互换,分节点之间也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资源内容的批量互换,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科目或目录进行内容互换。

资源检索中心资源目录检索中心是通过资源站点注册中心,提供多种同步策略将分布在不同节点的资源目录信息同步到中心节点的目录服务子系统,从而实现对分布于不同地点资源库目录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定位。

因特网教育资源搜索雷达因特网教育资源搜索雷达可以实现对因特网上教育门户网站、中小学网校、学科资源站点的自动发现、自动分类和动态跟踪,充分展现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分布共享的特性,这项功能通常是基于一些免费资源的搜索。

资源内容评价系统目前资源库建设的评价在网上几乎都是以发贴子的简单形式来实现的,面对这种现状,新型资源管理平台的建构将能够实现异地分时对同一资源进行量化和人性化评价,系统能够根据量化数据进行自动汇总和整理,建立满足需要的资源网络评价管理系统。

个性化资源服务构建分布式资源管理平台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共享不同的资源站点、资源平台,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根据学校对资源使用的实际需求,配合学校管理平台,完全可以开展个性化特色的校本资源建设应用服务。

资源建设的一般步骤

在系统组织实施时,主管部门应统筹规划,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为一线教师是完成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任务的主体。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一般步骤如下(供参考):

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确定教育信息的学科范围,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录的顺序划分各学科要建设的资源的详细内容。

确立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确定资源建设标准,依据标准规范描述资源的每一个具体属性。

编制评价指标编制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为“资源建设评审专家组”对征集上来的资源进行审查提供依据。此外,明确评价标准也有利于保证资源的质量。

组织培训对资源建设有关人员(如学科教师、技术组人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相关人员掌握工作的技术细节,明确资源建设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整体实施计划。

篇9

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网络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教育大众化、终身化理念的推进,网络教育已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教育?网络教育现今状况又是怎样?又有哪些发展趋势?给我们的生活又带来哪些影响哪些不同?那么下面就以上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

一 网络教育的分类

1、基础网络教育

基础教育通常是指高中以下的教育.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三个阶段.虽然中专、职高也属于中等教育,但一般归位职业教育.在我国一般称为“中小学网校”,简称“网校”,仅仅是一种辅的教育活动,不提供学历.

2、高等网络教育

高等网络教育通常认为是十八周岁以上的成人,主要提供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及本科第二学历教育,另外也提供非学历教育(只学习学历教育的部分课程).学历教育一般可以通过相关考试,达到毕业要求后颁发各高校毕业证书(注明“网络教育”字样),其中68所院校颁发毕业证书,教育部电子备案,国家承认学历.

3、网络职业认证培训

网络职业认证培训的对象广泛,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在职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辅导、认证培训.主要有新东方、中华会计网等.

4、企业E-learning

企业E-learning对象主要为企业员工,实施主体通常为企业.是企业实施内训的一种新型实施途径.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以局域网或互联网形式实现.

5、网络教育服务

网络教育服务主要包括教育服务、教育网游、教育频道、平台提供商、内容商等,是为网络教育提供服务,没有实体和网络学校.

二 网络教育的优势

1、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人们学习不再属于一种地区性的活动,人们可以绝对地就近入学,也可以多次进行统一课程的学习,对不了解、不清楚的内容进行专门、统一的复习.

2、学生主体性扩大、教师主导责任性强

网络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站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学生成了信息加工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课程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

传统的课堂教育,是由学校和老师根据经验定制并向成批量的学习者传授一套预定的知识和技能,这实际上是一种工业化的教育方式.有些东西的实用性不大,有些根本就用不着,网络教育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网络教育在提供教育信息的主题中,有作为公共性质的图书馆、学校以及政府部门,也有作为私人性质的个人网页、专家资讯站以及各商业网站,所以网络教育提供的信息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具体.

三 网络教育的缺点

1、监管缺失,盲目招生,质量下降

网络教育的许多体制、制度还不完善.在网络招生、培养、毕业等各个环节都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一些高校正是利用政策上的漏洞,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打着“宽进严出”的旗号,盲目扩招网络生.在入学的考试、审核等方面不加监管,而培养的设施又跟不上.

2、网上资源、技术支持不足

因为网上教育的科目较少,内容也较简单且易流于呆板不生动,缺乏网络课程应有吸引力的优势;并且网络课程内容更新的速度慢,往往几个月都维持原状;同时教育网站本身内容单薄,让许多学生既满怀希望又有些无奈.

3、短期教育投入稀缺

就我国现在的教育投入水平来看,网络教育还仅是当前教育体制的一种负累.我国的教育资源仍按计划体制投入与配置,但却按市场体制进行支出,中间亏空很大.如若还要去承担重新开辟一个网上虚拟教育体系的责任,不仅很可能建不好各类虚拟学校,甚至还会拖跨现行的学校教育体系.

4、定位模糊,运作混乱

一些高校在开设网络教育学院时把其跟传统的学院同样对待,没有对网络教育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定位.在招生时,对学生的类别不加划分,导致一部分习惯于传统教育的学生并不适应网络教育的形式.而在教学过程中,照搬传统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也会导致网络教育质量的下降.

四 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

1、社会环境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国,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底蕴丰富,而文化和教育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并且丰富的文化有利于网络教育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终身学习的理念也越来越深人人心,这也将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此外,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而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教育.

2、网络基础设施

目前国内金融、通信、电力行业的大型企业很多都建立了内部电子学习管理平台,为员工提供网络培训.现阶段从事企业电子学习的企业已有很多,初步形成了产业价值链,但是总体市场仍处于培育初期,不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综上分析,我国网络教育市场已进入发展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但外部环境良好.虽然不同市场具体情况各有所异,但总体需求不断增加,客户数和市场规模将迅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李玉海、姚娟。我国网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中国信息报1/2006)

[2] 谈谈我国的网络教育 http://clever. /news/

asp/xnewsdetail.

[3] 我国网络教育现状及前景http://chinaonlineedu.

篇10

在数学史上费马定理是一只会下蛋的金鸡,在力图证明费马定理的过程中,很多数学分支科学如数论、分析数论、组合数论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学校来说,校园网也应该是一只会下蛋的金鸡。

建设校园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各种教学和管理软件提供基础。校园网的建设不一定是一次性的大量资金投入,当资金不充足时,可以采取分步骤、分层次建设的方法,校园网的建设可以具有不同的层次,如网络电子教室、小型办公管理对等网、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局域教学网,以及面向全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信息网络等。

1惯例与教学孰重

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硬件设备不是问题,只要花钱就可以做到。关键在于你花了那么多钱,究竟用校园网干什么?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个是管理方面,就是学校的网络化管理,这一点同任何一家企业的网络化相同,通过网络化给学校带来现代化管理。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去推动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那种灌输式的,老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

如果建好了校园网,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把粉笔、黑板换成了计算机、投影仪,还是沿袭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当然,可能灌输给学生的东西更多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得更牢了),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质的变化。大趋势应该向自主式教学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侧重点,有自己的特点,不像现在的孩子培养出来都是一样的。这才是网络教育带来的本质上的区别。

在校园网建设后,学校应注重“四件”平衡,即硬件具备、软件跟上、“智件”超前、“潜件”保障。其中“智件”意为掌握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潜件”则是针对教育技术的各种服务和管理。学校的全员培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一些学校在校园网建设完成后,往往只对教师进行培训,而领导却很少参加培训,这种做法很危险,只有领导认识到校园网的功能与作用,才会积极提供相应的环境促使教师学习和使用校园网。

2缺钱与浪费并存

教育部提出“校校通”工程的建设目标后,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全国90%的中小学校都要建立独立的校园网。其实,“校校通”并非“校校网”,最终的目的是让90%以上的中小学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共享网上教育资源,而不是让每个学校都建一套自己的校园网。目前在校园网建设中,在资金总量短缺的大环境中,还存在着局部资金浪费的现象。

现在校园网建设有一个趋势就是追求很高档的设备,像我们做过的一个中学校园网,要用思科6509或朗讯T550这样高档的产品,这其实是一种浪费。举个例子,一般高档的企业级交换机,它应该是针对1万个用户规模来使用的;而我们现在任何一所学校里,让所有的老师都上网,所有的教室都上网,一所学校的网络用户也不会超过1000个。所以,用管理1万个用户的设备来管理不足1000个用户,这显然是一种浪费。

这方面有误区也有误导。一方面,一些重点学校或是市里、省里扶持的学校,片面地追求硬件设备的高档次,实际上就是浪费。深圳有一所学校光布线就花了200多万元,装修一个网络机房就用了60万元;但也有一些学校,没有资金,看别人做校园网,也非要建一个网,结果投很少一点钱,做出来的所谓校园网,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也是一种形式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驱动,生产厂商和系统集成商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误导学校的决策。

从目前情况来看,似乎一时间还难以改变校园网建设中的资金浪费现象。但是通过教育城域网建设,可以为教育系统节省大量的宝贵资金。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通过天网(卫星)、地网(电信)达到学校与学校的沟通,把整个教育系统联成一个独立的网,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城域网。比如说把整个城市做成几个主干中心,有钱的学校能接入,没钱的学校也能接入。这样建校园网的投资就会变小了,只需投资一些交换设备就行了。由此整个城市的教育水平都能得到提高,真正实现在现有的资源和资金的情况下,通过教育城域网的形式达到资源共享。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向建设教育城域网的方向努力。像郑州就建了三个中心,用三台核心交换机,下面的大学通过千兆接入,中小学通过百兆接入,整个教育城域网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网。北京朝阳区也是这样做的,通过四个中心,把全区300多所学校全部联起来。

在教育系统的网络建设中,应先考虑教育城域网,在此基础上,再看校园网如何投资。因为城域网建好后,每所学校的校园网建设都能从节省路由器、服务器、软件等几项中获益;有了城域网之后,同样的校园网建设至少能节省三分之一以上的资金。如果一个城市有上百所学校,那么校园网建设由此而节省的资金就非常可观了。3校园网本质是应用

一般认为,校园网是为学校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管理活动服务的校园内局域网络环境,并且它是建构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之上并与因特网连接的。

这个概念比较强调局域网概念,强调多媒体技术。这样的概念会不会造成导向上的失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校园局域网建设的封闭型倾向和设备堆砌、技术高难的贵族化倾向。一方面,资源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又是教育资源的匮乏;一方面,设备堆砌闲置,教师对高难度技术望而生畏,另一方面普通学校却难进校园网的门槛。再看目前中小学校园网应用往往是放放Powerpoint幻灯,通过共享调阅调阅文件,学校网站开设的栏目主要有:学校简介、校长寄语、师生风采、校园新貌、教学设施、学校荣誉、家长通讯、校友通讯等内容。这是校园网应有的功能吗?值得深思。

校园生活的核心是学习活动,校园生活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与教师,网络的基本技术特质是开放、交互与共享,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们主动学习,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因此,校园网络环境必需基于互连网应用。

所谓校园网络环境(俗称校园网),是指基于互连网应用的,提供以学习活动为核心的,兼顾教学研究与学校管理的网络媒体教学环境。

4校园网的基础是管理创新

虽然校园网的建设面临各种困难,也遭受了很多的失败,但多年来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校园网的建设是学校中的“纲”,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变革,更是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在校园网投入运行之后,应对现存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校园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总体规划可以保证各个系统的集成与协调发展,避免重复投资、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在总体规划下分层次逐步扩大,使工程形成良性循环。校园网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拓宽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所以一定要注重实际效果,选择急需解决、见效又快的环节作为建设校园网的突破口,能够提高师生对校园网的热情。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成熟技术,既可以减少风险,又能做到实施快、见效快,维护更新更有保障。

另外,要加强基础工作,做好调研,弄清学校的真正需求,找到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制订整体规划,研究制订学校的信息规范,做好标准化工作,为教学资源交流与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人说在教育行业,不是有钱就什么都能做到,但是没钱是什么也做不到。中国教育网络化正是处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中,钱不多但是想做很多事。这就需要精打细算、循序渐进,任何形式的贪大求洋,都会导致我们为此付出高昂的学费。这将使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达到省钱目的的计划落空,使教育改革步伐徘徊不前。因此,教育城域网、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教育网络化的实施与应用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最好的选择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一步一个脚印,重在应用实效。

参考文献

篇11

在数学史上费马定理是一只会下蛋的金鸡,在力图证明费马定理的过程中,很多数学分支科学如数论、分析数论、组合数论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学校来说,校园网也应该是一只会下蛋的金鸡。

建设校园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各种教学和管理软件提供基础。校园网的建设不一定是一次性的大量资金投入,当资金不充足时,可以采取分步骤、分层次建设的方法,校园网的建设可以具有不同的层次,如网络电子教室、小型办公管理对等网、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局域教学网,以及面向全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信息网络等。

1惯例与教学孰重

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硬件设备不是问题,只要花钱就可以做到。关键在于你花了那么多钱,究竟用校园网干什么?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个是管理方面,就是学校的网络化管理,这一点同任何一家企业的网络化相同,通过网络化给学校带来现代化管理。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去推动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那种灌输式的,老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

如果建好了校园网,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把粉笔、黑板换成了计算机、投影仪,还是沿袭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当然,可能灌输给学生的东西更多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得更牢了),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质的变化。大趋势应该向自主式教学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侧重点,有自己的特点,不像现在的孩子培养出来都是一样的。这才是网络教育带来的本质上的区别。

在校园网建设后,学校应注重“四件”平衡,即硬件具备、软件跟上、“智件”超前、“潜件”保障。其中“智件”意为掌握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潜件”则是针对教育技术的各种服务和管理。学校的全员培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一些学校在校园网建设完成后,往往只对教师进行培训,而领导却很少参加培训,这种做法很危险,只有领导认识到校园网的功能与作用,才会积极提供相应的环境促使教师学习和使用校园网。

2缺钱与浪费并存

教育部提出“校校通”工程的建设目标后,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全国90%的中小学校都要建立独立的校园网。其实,“校校通”并非“校校网”,最终的目的是让90%以上的中小学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共享网上教育资源,而不是让每个学校都建一套自己的校园网。目前在校园网建设中,在资金总量短缺的大环境中,还存在着局部资金浪费的现象。

现在校园网建设有一个趋势就是追求很高档的设备,像我们做过的一个中学校园网,要用思科6509或朗讯T550这样高档的产品,这其实是一种浪费。举个例子,一般高档的企业级交换机,它应该是针对1万个用户规模来使用的;而我们现在任何一所学校里,让所有的老师都上网,所有的教室都上网,一所学校的网络用户也不会超过1000个。所以,用管理1万个用户的设备来管理不足1000个用户,这显然是一种浪费。

这方面有误区也有误导。一方面,一些重点学校或是市里、省里扶持的学校,片面地追求硬件设备的高档次,实际上就是浪费。深圳有一所学校光布线就花了200多万元,装修一个网络机房就用了60万元;但也有一些学校,没有资金,看别人做校园网,也非要建一个网,结果投很少一点钱,做出来的所谓校园网,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也是一种形式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驱动,生产厂商和系统集成商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误导学校的决策。

从目前情况来看,似乎一时间还难以改变校园网建设中的资金浪费现象。但是通过教育城域网建设,可以为教育系统节省大量的宝贵资金。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通过天网(卫星)、地网(电信)达到学校与学校的沟通,把整个教育系统联成一个独立的网,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城域网。比如说把整个城市做成几个主干中心,有钱的学校能接入,没钱的学校也能接入。这样建校园网的投资就会变小了,只需投资一些交换设备就行了。由此整个城市的教育水平都能得到提高,真正实现在现有的资源和资金的情况下,通过教育城域网的形式达到资源共享。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向建设教育城域网的方向努力。像郑州就建了三个中心,用三台核心交换机,下面的大学通过千兆接入,中小学通过百兆接入,整个教育城域网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网。北京朝阳区也是这样做的,通过四个中心,把全区300多所学校全部联起来。

在教育系统的网络建设中,应先考虑教育城域网,在此基础上,再看校园网如何投资。因为城域网建好后,每所学校的校园网建设都能从节省路由器、服务器、软件等几项中获益;有了城域网之后,同样的校园网建设至少能节省三分之一以上的资金。如果一个城市有上百所学校,那么校园网建设由此而节省的资金就非常可观了。

3校园网本质是应用

一般认为,校园网是为学校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管理活动服务的校园内局域网络环境,并且它是建构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之上并与因特网连接的。

这个概念比较强调局域网概念,强调多媒体技术。这样的概念会不会造成导向上的失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校园局域网建设的封闭型倾向和设备堆砌、技术高难的贵族化倾向。一方面,资源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又是教育资源的匮乏;一方面,设备堆砌闲置,教师对高难度技术望而生畏,另一方面普通学校却难进校园网的门槛。再看目前中小学校园网应用往往是放放Powerpoint幻灯,通过共享调阅调阅文件,学校网站开设的栏目主要有:学校简介、校长寄语、师生风采、校园新貌、教学设施、学校荣誉、家长通讯、校友通讯等内容。这是校园网应有的功能吗?值得深思。

校园生活的核心是学习活动,校园生活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与教师,网络的基本技术特质是开放、交互与共享,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们主动学习,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因此,校园网络环境必需基于互连网应用。

所谓校园网络环境(俗称校园网),是指基于互连网应用的,提供以学习活动为核心的,兼顾教学研究与学校管理的网络媒体教学环境。

4校园网的基础是管理创新

虽然校园网的建设面临各种困难,也遭受了很多的失败,但多年来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校园网的建设是学校中的“纲”,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变革,更是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在校园网投入运行之后,应对现存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校园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总体规划可以保证各个系统的集成与协调发展,避免重复投资、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在总体规划下分层次逐步扩大,使工程形成良性循环。校园网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拓宽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所以一定要注重实际效果,选择急需解决、见效又快的环节作为建设校园网的突破口,能够提高师生对校园网的热情。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成熟技术,既可以减少风险,又能做到实施快、见效快,维护更新更有保障。

另外,要加强基础工作,做好调研,弄清学校的真正需求,找到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制订整体规划,研究制订学校的信息规范,做好标准化工作,为教学资源交流与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人说在教育行业,不是有钱就什么都能做到,但是没钱是什么也做不到。中国教育网络化正是处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中,钱不多但是想做很多事。这就需要精打细算、循序渐进,任何形式的贪大求洋,都会导致我们为此付出高昂的学费。这将使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达到省钱目的的计划落空,使教育改革步伐徘徊不前。因此,教育城域网、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教育网络化的实施与应用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最好的选择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一步一个脚印,重在应用实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