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09:26: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医疗社会保险机构作为医疗保险服务付费人,对医疗服分支机构的补偿方式是整个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支付方式对医疗行为、资源流向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经济后果。为了控制医疗费用过度上涨,保险人不断改变对医院的付费方式。如何选择医保付费方式,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方式也不同,以下将重点结合这两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
一、医保付费方式的改革
概括地说,目前国际上医疗保险费的支付方式有七种,分别是:按服务项目付费(Fee for Service)、按人头付费(Capitation)、总额预算制(Total budget system)、定额付费(Scale Payment)、按病种付费(Diseases Related to Groups)、工资制(Wage system)和“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支付制(HBRVS),不同的支付方式对费用控制、服务质量以及管理的要求不同。(表1所示)
根据以上我国医保付费方式的比较,可以看出,相对来说,总额预算制和按人头付费方式更有效率一些,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是最不容易管理的[2]。
二、医保付费方式风险成因
(一)外部因素
由于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实施和推行,使得医院不得不针对制度的完善而出台不同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由于不同的付费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支付项目和支付形式,当医院在结算过程中就不能确定报销方式时,势必会影响到医院的核算,从而引起应收账款的风险,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收益。经过这些影响到医保付费方式的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会对医院的预算和结算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市场逐渐影响了医院的经济运行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医院会计制度,财务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一方面,人们开始认识到,医疗服务不仅要考虑社会福利,还必须实行经济核算和医疗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其次医疗服务市场,医院管理者如何在现有的卫生资源分配到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的服务于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检查财务管理的要求,以最小的财务成本,向社会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
(二)内部因素
医院的收费管理,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财务活动反映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资金流动,体现了医院的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作为医疗财务管理人员医院经济活动的特点要深刻认识,了解熟悉的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有必要研究医院财务目标的基础和医院财务经济内容。这是基本的理论问题,而且还建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由医院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由于医保付费方式的不同,医院的结算处可能会对病人未结算的款项无法结算出来,从而导致医院的应收款不清,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收益。
三、把握各种付费方式利弊,加强医院风险管理
根据我国医保的付费方式的情况,医院要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就是需要对立总额控制体系,根据我国医保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梯度的选择与自己医院相符合的付费方式,这种付费方式要与医院的发展密切相联系。
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很单一,也非常明确,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医院风险管理,设定具体的目标,事实上,它已决定在医院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必然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有不同的管理任务,管理原则,管理理念和具体的管理方式方法。虽然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同企业不同,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实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中的医院,它的所有业务活动不能脱离市场运行独立,与企业一样,可以从人,金融,商品,技术,信息,和其他元素的生产和经营中不被分离,并通过市场的手段,开展各种活动。医院整个的各种医疗服务的相应活动的资金向社会提供的活动过程中,在资金活动的过程是医院的财务活动,实施的管理过程中医院财务活动是医院的财务管理。针对医保付费方式的不同,医院可能会产生应收款的风险问题,以提出的医院面对的风险问题进行财务结算时,不仅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明确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我们都知道在每天的日常工作的人,做任何事情,其实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了解并充分利用这条法律,工作变得轻松自如,得心应手。反过来,如果没有发现规律,甚至违反规律的,将是一个异常困难的工作,结果事倍功半。医院财务管理,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差异,这种情况是不同的,但医院财务管理法在医院财务管理的宏观思路是一样的,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区别,即使有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差异,这只是细枝末节的差异,而不是一个本质上的差别。因此,对于医院财务管理,从大的宏观思路不妨遵循以下路径的具体计划。
多智力资本和经营风险,改变他们的金融观念。对于智力资本的理解,智力资本也就是知识资本的使用,为了适应医院管理的财务要求,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概念。综合业务管理由医院内部经营要素,对医院的所有的资产进行优化配置,。特别是要加强资本,智力资本,包括市场化运作,以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利用财务杠杆的调节功能,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控制,以确保财务管理的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我国当前医疗改革的现状及新农村建设城镇医疗保险的付费方式的不断改进,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理念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为了医院的发展和财务风险管理,医院管理者要及时要地根据当前可能由于医保付贯方式出现的问题,进行行之有效的策略,保证医院的利润最大化而又不影响患者的医保体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医院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维护,以获得实时财务管理信息以外的其他非财务信息,以真正医院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晶,韩菊.医院单病种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 2011,12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
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一项辅工作逐渐转变为战略性任务。对中小企业而言,将人力资源管理交由外包商进行专业管理,能提高管理效率,让企业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核心竞争。外包虽然带来了诸多便利,但风险管理也是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种类
1.1外包商选择风险
我国人力资源外包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外包商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性和技术性不强。一些外包商的员工缺乏基本的专业素养,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如果外包给国外的外包商则又会大大提高企业成本,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在选择外包商时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选择不当就难以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1.2企业能力风险
企业能力包括谈判能力、决策能力、外包后适应变化的能力、对外包商监管的能力等。企业在任何一方面能力存在不足,就很容易在该方面与外包商的观点存在偏差,在外包时容易产生管理失误或决策失误,从而影响外包管理水平。
1.3法律风险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我国暂没有相关的法律或行政法规来规范外包业务,外包商由于管理不善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难以得到法律惩戒。我国目前只有《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对外包业务有简单的规定,因此法律风险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最主要的风险。
1.4保密风险
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必须要对外提供必要的企业信息,如果外包商保密工作不到位,将会造成商业秘密的泄露,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时应当十分重视外包商的商业信誉和社会评价,并与外包商签订相关协议,重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1.5文化理念风险
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的文化理念不同在管理上就容易产生理念的冲突。不同企业之间的管理方式和理念都有差别,外包商作为服务者,应当充分理解和认同企业的文化,让外包管理服务更具个性化。在外包管理中,企业应当选择认同本企业理念和文化的外包商,才能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中小企业规避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对策
2.1谨慎选择外包内容
外包内容的选择是从源头上规避风险的策略。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两种,一种是战略性管理,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紧密相关,如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员工的职业规划等。另一种是事务性管理,如工作分析、员工技能培训等。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能提高管理的专业性,并集中精力于核心领域,但不同的企业外包的内容应当有所差别,应结合企业的发展水平、规模大小等,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统一。
2.2分析外包成本和效益
企业进行管理外包必须要考虑成本投入与达到的效益。大多企业只能与外包商对比不同管理方式下员工完成任务的成本,从而决定是否应当外包。但企业在决策时,还应当考虑自身的发展状态、员工的意愿以及提高员工效益的综合手段等,通过对外包的成本和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决定是否应当外包、哪些工作需要外包,兼顾成本与效益的结合。
2.3合理选择外包商
外包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选择外包商应当综合分析外包商的报价、外包商的服务水平和外包商的社会评价等。外包商的选择也是企业能力的表现,如果外包商较为强势,在管理中将会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给企业带来损失。但如果外包商过于弱小,则难以达到企业的管理目标。因此,企业在包商的选择上应当达到外包商能力与企业自身实力的平衡,约束外包商的管理深度,从而降低风险。
2.4签订全面有效的外包合同
企业与外包商只有商业关系而没有行政上的隶属管理,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时签订全面、详细、有效地合同是规范外包商管理方式的重要步骤,也是企业发生损失时进行维权的有力依据。合同的签订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外包服务的质量,依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在与外包商签订合同时,必须详细包含业务内容、服务价格、合同期限、预期目标、职权范围、违约责任、保密制度等,通过合同来约束外包商的行为,重要的商业资料也必须通过合同和法律来保证安全。此外,企业与外包商应当建立长期合作的管理以提高双方的信任度,在签订合同时应当灵活,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形势,通过长期合作提高服务质量,从而规避外包商由于管理不善可能带来的风险。
2.5加强内部沟通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意味着企业员工的上级管理者将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外包时必须充分结合企业员工的意见。在外包之前企业应当与员工沟通,让员工认识到管理外包带来的双赢,但在外包商的选择上,可以向员工征求意见。将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外包意味着部分员工可能达不到外包商的要求,需要进行继续教育或者更换岗位,而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则可以到更好的岗位工作。在沟通之后,企业应当将员工的诉求转达给外包商,以便外包商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2.6建立完善的风险反馈和控制体系
企业应当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应对外包管理的风险,并将需求变化及时告知外包商,让外包商进行相关调整。在外包中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及时把握管理动向,发现存在隐患的风险,让外包商进行调整和控制,并对外包商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评价管理效果,以实现理想的管理目标。
3小结
在激烈的竞争下中小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企业在外包时要认真分析,慎重选择,从外包内容、外包商选择、合同签订、效益分析等方面入手,让外包商定制符合本企业的专业管理方案,达到完成管理目标与规避外包风险的统一,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外资企业的进入,给我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就挑战而言,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基础相对薄弱,其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成熟,难以与外资企业形成竞争对立,并且,外资企业还给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造成了诸多的风险,不利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就机遇而言,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打破了我国企业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使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还给我国国内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一方面有助于我国企业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我国企业的经营风险,促进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本文以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为例,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53.3%的企业担心外包商服务质量风险,近15.6%的企业担心外包商安全问题,近7.5%得到企业不能够熟知相关流程,近3.3%的企业不支持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因此,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我国还具有较大的市场,我国各企业应对其员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相关知识培训,使其能够全面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优越性,并置身于人资源管理外包建设中,促进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外包风险
我国现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外包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外包活动选择阶段风险、外包商选择阶段风险以及管理、监督外包商阶段风险。
1、外包活动选择阶段风险
(1)企业员工反对外包的风险。年龄介于35至50岁之间的员工隶属于企业的中坚力量,该部分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该部分员工生活在1970—1985年间,其受计划性经济的影响较深,思想相对传统和保守,再加上其大多数员工对外包交易的了解和研究较少,尚未充分认识到其高效性,以至于对外包交易持反感和怀疑态度,难以接受这种新型的外包交易关系,不利于外包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2)影响企业管理工作整体性的风险。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职能部分外包和职能全部外包。两者均有较大的滞后性,首先是职能部分外包,职能部分外包在很大程度上会破坏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其次是职能全部外包,职能全部外包是指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均由外部服务商管理,基于外部服务商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往往与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理念相悖,因此,不利于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管理应有的职能。
2、外包商选择阶段风险
(1)泄露企业机密信息的风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机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势必会导致外包商了解到企业内部机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若合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外包商泄露机密信息,将大大削弱本企业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势,给本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2)外包商隐藏真实信息的风险。外包商犹如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将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运用不当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对于外包商而言,其为了实现自身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不惜向企业提供虚假信息,以壮大自身竞争力,如此将导致信息不对称,不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
3、监督外包商阶段风险
(1)文化冲突风险。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基于外包商与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以至于其文化、语言、习俗以及价值观等存在着不同,这些不同将严重制约到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利于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交易的顺利有序进行。
(2)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主要是指当外包商与企业达成契约之后,委托人很难观察到人的某些行为。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交易而言,当外包商在取得契约保障之后,企业难以全面掌握到外包商的各项运作过程,一旦外包商存在败德行为,企业难以及时发现,进而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3)企业丧失学习能力的风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企业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需求,当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之后,其企业人员由以往的亲力亲为职能逐渐趋向于监督和指导职能,此行为虽减轻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但同时助长了他们的惰性思想,其相关管理技能的学习机会也大大减少,不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防范对策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风险管理程序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进行有效干预,不断提高职业暴露防护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了解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采取的防护行为等,应用风险管理程序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对不规范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分析干预后效果。 结果 通过对该院在职医务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程序应用后,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下降,由应用前47.2 %下降为应用后13.6 %;防护知识知晓率从应用前28.05%提高为应用后94.35%;职业暴露发生后正确处理率从应用前的0 %上升至应用后61.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通过对全院在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用风险管理程序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和减少不规范防护行为,明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
关键词 风险管理程序;职业暴露;干预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b)-0139-03
Research of the Intervention and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Program on the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al Exposure
XIAO Xifeng GONG Xiuping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Management, Yangzhou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re, Yangzhou, Jiangshu Province, 225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program for effectively intervening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al exposure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otection. Methods The hospital medical staff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occupation exposure related knowledge and the protective action had been taken were surveyed by the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method. The medical staffs’ occupational exposure risk was evaluated by the risk management program, intervention was used to effectively intervene the non-standard behavior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the risk management program applied to the in-service staff of our hospital, th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was reduced from 47.2% to 13.6%, awareness of knowledge about protection increased from 28.05% to 94.35% and the correct treatment rate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rose from 0% to 61.95%,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of risk management program applied to the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al exposu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non-standard protective behavior and improve the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protection behavior.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program;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tervention
[作者简介] 肖夕凤(1970.12-),女,江苏扬州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医院感染管理。
风险管理程序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其被广泛应用于医护管理领域后,对于医疗与护理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感染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2]。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进步,以及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和侵入性操作的增多,使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增加,从而导致感染疾病的风险性加大。为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和规范职业暴露的防护,医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将风险管理程序应用到职业暴露管理工作中,并对运用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医院医生200名,护士 250名,医技及保健人员58名,共选取508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法调查2011年8月—2012年8月医务人员职业调查人员为2名,均为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首先设计调查问卷(内容见下),然后确定科室调查对象及人数,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带着调查表以科室为单位,现场进行指导填写,现场收集调查表,每项进行检查,确保填写正确率为100%。该次调查完成天数为5 d。暴露:应用风险管理程序后,再进行回顾性问卷法调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问卷内容包括职业暴露概念、是否报告、发生职业暴露后有无现场处理(流水冲洗、局部挤血与消毒)、有无体检、有无接种与治疗、有无追踪、医院有无给与相关费用报销等。医院职工发生锐器伤或职业暴露后填写医院设计的《职业暴露登记表》,登记表内容包括暴露者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以及暴露情况,如操作环节、暴露原因、暴露方式、利器类别、损伤程度、局部处理、暴露源血清学、暴露后处理及相关费用等。
1.2.2 风险管理程序内容 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由感染管理科负责,成员为科室科主任和护士长;②风险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将职业暴露发生环节进行排序,制定防范对策;③组织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培训; ④规范医疗护理操作流程,并纳入规范化医师培训内容;⑤制定发生职业暴露的标准化操作流程;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职业暴露考核体系。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结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率
风险管理程序应用前发放问卷516份,有效试卷500份,有效率96.90%;风险管理程序应用后发放问卷500份,有效试卷500份,有效率100.00%。
2.2 职业暴露发生率
风险管理程序应用前、后发生职业暴露平均236人次/年和68人次/年,下降率为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风险管理程序应用前、后各类医务人员发生次数及下降率见表1。
2.3 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
风险管理程序应用前、后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由28.05%提高至9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4 应用前后职业暴露处理正确率
风险管理程序应用前、后职业暴露处理正确率12.97%和80.01%。见表3。
3 讨论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已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问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3]。血源性传播疾病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逐渐增多,医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面临职业暴露的危险是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有46.67%的护理实习生在实习过的科室中有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情况发生。这说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现象[4]。暴露源明确为血源性疾病的高达55.81%[5],国外发达国家每百张床位发生锐伤 5.1~28 例次[6];职业暴露与受感染的危险也随之增加。HBV的感染率为6.00%~30.00%,HIV的感染率为0.30%,HCV的感染率为1.80%[7]。因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该调查结果显示,在风险管理程序应用前,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仅为26.77%,职业暴露现场正确处理率48.73%,上报风险管理小组上报率为11.02%,随访率为0%,由此说明医务人员对自身的职业防护不够重视,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形势非常严峻。
根据调查情况,该研究运用风险管理程序分析存在原因,主要原因包括:许多医务人员缺乏正确、科学及全面的职业防护知识[8];医院配备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具数量不够或不好使用,如:某些操作戴手套后,操作难度大;临床工作人员自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认为麻烦;,主观上认为没有必要或传染病人少;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还不够熟练,应急能力较弱;医院上报流程复杂,工作人员认为没有必要上报,不知道如何上报或向谁上报等。
针对以上原因进行排序,根据风险系数大小以及可操纵性程度进行风险管理干预:该次调查发现护士是医院锐器伤最多,这与锐器接触率有关,护士承担各种注射、 整理利器等工作,其次是外科医生。因此,首先加大对重点人群的职业防护培训力度,提高自我防护和风险意识;加强技能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9] ,应保护手部皮肤完整性, 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10];其次制定医院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运用信息化系统报告,简化报告流程;最后开展全院范围内的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的应急演练手段 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免费为护理人员接种各类疫苗如乙型肝炎疫苗等[11]。
通过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风险管理程序干预后,明显增强了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不同类型的职业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具有明显下降,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下降了71.19%,大大减少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危险。因此,应该对该项工作进行持续性监测、分析,不断寻找或修订高危因素,不断完善干预措施。同时定期向全院通报,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以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12]。
参考文献
[1] 张春兰,赵春霞,任章朋,等. 风险管理程序对临床护士针刺伤干预的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2967-2969.
[2] 朱萍儿,黄晓明,将桂娟,等.95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97-399.
[3] 方旭,栗蕴. 实习医学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05-406.
[4] 况小容,张卫红. 护理实习生对职业暴露的防护和应急措施的认知状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0):157-159.
[5] 王金贤,杨利亚.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763-765.
[6] Sulsky S,Birk T,Cohen L,et al. Effectiveness of measures to prevent needlestick injuries among employees in health professions [EB/OL](2006-03-01)[2012-10-03].dguv.de/ifa/en/pub/rep/pdf/rep05/nadelstich/gesamt.pdf.
[7] 程科萍,王少康,孙桂菊,等. 医护人员锐器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21-323.
[8] 叶卫东. 基层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787-788.
[9] 王金贤,杨利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763-765
[10] 王力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26):2.
[11] Mohammadi N,Allami A,Malek MR.Percutaneous exposure incidents in nurses:Knowledge.practice and exposure to hepatitis B infection: Percutaneous exposure incidents in nurses[J].Hepat Mon,2011,11(3):186-190.
[12] 赵倩.98例临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干预[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38(4): 415-416.
(收稿日期:2014-04-10)
·编读往来·
论文写作技巧——摘要
1. 摘要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2. 研究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一般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
3. 综述类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综述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综述时所选择的研究数目及这些研究是如何选择的、提炼数据的规则及这些规则是如何应用的、数据综合的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可以写成结构式摘要,也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摘要。
4. 中文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民营企业“用工难”现象再次出现,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生产一线工人的需求,民营企业在转轨和技术改造过程中,对项目研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中高级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但是不少民营企业发展速度慢,而且产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招聘全职的员工,并对员工进行相应的管理,显然不适合企业的实际。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的形式,这种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在—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用工安全、降低用工成本、提高员工工作热情以及降低用人风险等。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目前人力资源外包市场仍然不规范,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
一、人力资源外包的概念及内容
所谓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企业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与第三方服务商签订合同,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或全部工作交由第三方服务机构完成,企业支付薪金的一种交易方式。外包后,企业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杨务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外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与承包方即建立了民事法律关系,确切地讲,人力资源外包是一种承揽关系。
一般来说,一些技术性和事务性的工作可以选择外包,这些工作具有不涉及企业机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经常性特征。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来看,它涉及到职位需求分析、工作分析、招聘、筛选、培训、绩效考评、员工意见调查、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工作分析、招聘、培训、员工意见调查、福利薪酬等大多数的工作都可以外包,公司低层人员招聘需求最多,也最繁杂,这种业务可以外包;国家法定的福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事务性的工作也可外包。而关于公司文化建设、关系协调、激励和留住人才之类的核工作不能也很难外包。
二、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分析
民营企业在外包人力资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是外包前的风险,如外包动机不明确、外包商选择不当等;第二种是外包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如企业机密文件、信息的泄露、内部员工抵触情绪的产生等;第三种是外包后的风险,诸如如何对外包商进行监督控制等问题。
(一)外包动机不明确
民营企业要外包人力资源,首先必须明确为什么要将项目外包,因为这直接决定了哪些项目要外包并且该如何选择哪些外包商等。外包动机不明确,必然使得诸多风险产生。如一些民营企业在进行外包项目时,忽视了企业将人力资源外包的真正原因,反而将考虑重点放在了“经济性”和“效率性”上,盲目追求低成本高效率,因此在外包商的选择上,过度关注外包价格,忽视了服务质量,最终导致外包效果不理想。
(二)外包商选择不当
外包商提供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日后管理质量,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外包商的选择甚为重要,因此企业对于这一关键性的环节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进入门槛不高,加之市场需求巨大,因此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外包商,如一些咨询公司、猎头公司等。但是这些外包商所提供的服务质量高低不等,外包服务又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加之企业对外包商的信息不了解,使得企业难以掌握外包商的背景、提供服务的水平等,而往往真实的服务质量必须在外包过程中才能够详细并且确切地进行分析。
(三)企业信息安全方面的风险
我国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比较迟才出现,目前国内的市场还比较不成熟,外包商之间还存在着无序化、不规范化、诚信缺失的竞争,同时相应的规范化的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在外包中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向外包商提供本企业的相关信息,而其中一部分是属于商业机密,如企业战略、管理现状等,-旦这些信息被不慎透露出去,势必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监控措施来保障外包工作的顺利和切实展开,因此企业在外包中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企业切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四)来自内部员工的风险
企业外包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同时面临着来自于内部员工的风险。企业员工对于人力资源外包的敏感性极高,外包项目势必会侵害到一部分员工的切身利益,比如在对一些机构部门进行裁减后,要辞退部分员工等,这必然会使员工愤怒,产生抵触甚至反对情绪。如果企业对这些员工的归属和利益问题处理不好,不仅会对在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影响,而且也极易使利益遭受侵害的员工产生不满情绪,给企业带来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
(五)存在着对外包商进行监督控制的风险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项目进行外包,可以使得企业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然而由于外包商和企业之间是合作关系、委托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虽然双方之间签订了相关的合约,但是企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外包商进行监督和控制的风险。
三、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防范对策
尽管民营企业在外包人力资源中存在着诸多风险,但是如果能够采取合适的防范风险对策,民营企业就能够借助外包更好地发展本企业。针对以上外包风险,主要有以下防范对策。
(一)制定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外包决策为了进一步明确外包动机,企业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外包决策。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外包业务并不意味着企业完全可以放手,企业应该成立相关的机构专门负责制定外包决策、外包项目计划书以及外包商的选择标准等;第二,明确需要外包的职能。对于高价值、高独特性的项目企业就不应该外包,必须自己消化;而对于一些标准化和日常性的活动则应该外包,以帮助企业培育并且加强核竞争力的培育;第三,在制定外包决策的过程中,在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必须以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宗旨,保障人力资源外包有明确的动机。
(二)选择合适的外包商
由于企业和外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策,因此企业在选择的过程中极易产生风险。所以民营企业要采取以下措施防范风险:首先,应当重视外包商的服务质量、公司信誉和企业文化,它们直接影响到外包工作的完成情况甚至企业的发展状况。一旦外包商将企业信息泄露给了竞争对手势必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其次,根据企业所列的外包商标准,将选择标准着重放在公司资质、服务质量、专业技能、服务经验、职业道德和服务宗旨等,据此列举出选择对象,企业内负责外包业务的相关机构要尽可能广泛地收集、分析信息,根据具体资料详细地分析所列举的外包商;再次,在与外包商合作中,要提前制定详细并且明确化的合约。明确合约的基础、内容、外包职能、外包商所提供的服务水准、预算成本、外包时间、合约终止等相关内容,从而确保双方的顺利合作。
(三)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进一步规范外包市场,建立有序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国家尽快制定并且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法律法规必须明确企业、外包商以及企业内部员工之间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从而为外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规范化的法律基础。对于外包服务价格的指导线进行统一的制定,督促外包商严格要求自己,提供诚信化的服务质量。为了预防道德风险的产生,民营企业应重视与外包商之间制定明确化、规范化的合同文本,在制定合同文本时,除了企业自身内部人员外,也必须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参与合同制定,预防法律问题的发生,从而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将企业经营风险最小化。
一、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分析
1.外部风险。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选择外包服务公司的风险。目前我国市场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公司数量较多,外包服务公司的资质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国企在选择这些服务公司的时候就面临着一定的风险。第二是我国还没有足够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来约束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行业,这就使得服务公司与国企两者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明确与保护。
2.内部风险。第一,企业不能与外包服务公司相互适应。人力资源外包不仅是外包服务公司单方面地去迎合企业,去理解与适应企业文化;同时也需要企业方面从制度、执行力、流程以及机构设置等方面去迎合外包公司,如果双方不能有效磨合,那么管理外包便存在较大的风险。第二,企业的相关信息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在管理外包的过程当中,国企必须要向外包公司提供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或琐碎、或重要,但不论这些信息的敏感与否,都可能会出现外泄风险。第三,企业运营成本可能会出现上升风险。外包服务公司想要全方位地了解企业信息,并提供最为周全的服务,势必会常驻企业,这就会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可能会使收益低于投入。第四,企业自身的约束力风险。企业试图通过人力资源外包在一些基本福利保障、保险金和税收费用交纳等方面降低支出,这些影响企业员工劳动者权益的规避法律行为,势必会影响到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使企业自身的约束力面临风险。
二、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防范策略
1.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合作的风险防范意识。首先,要对外包服务公司进行慎重的选择,并加深国企与外包服务公司的双向认识。如果国企决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那么就必须做好一个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论是决策还是投入,都必须进过认真、反复的推敲,尤其是要对外包公司的资质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国企在进行外包公司选择的时候,不仅要对成本问题进行考虑,同时更要注意外包公司是否具备履行长期承诺的能力,是否具备成功的操作经验以及在行业保密的原则与行为上做得如何。另外,要做好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的策划。国企在正式将部分职能外包给服务公司之前,必须明确该职能的各种属性,是否具备有外包的可行性。对于国企来说,相关资料信息的安全性能否得到保障,是一个首先考虑的问题,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核心推动作用的职能也不能外包给服务公司。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工作分析与岗位描述、员工招聘等工作可以考虑外包。
2.制定并实施外包保障计划。在经过了充分的认识与准备后,想要最大限度获取到外包利益,防止风险出现,就必须要搞好保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第一,明确目标,根据国企自身特征,制定具有操作性与科学性的完善保障计划。第二,团结内部,形成高效、紧密的内部合作与信任网络。第三,以沟通为基础,取得员工的理解,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支持管理外包。第四,在员工的理解与支持下,坚决地执行外包保障计划。
3.适时监控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情况。虽然外包公司是服务于国企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国企与外包公司的关系应当是一种合作关系,双方的行为都必须受到合同与相关法律的约束。从国企这方来讲,在签写合同的时候,应当对外包职能进行科学细化,并根据细化的职能制定出预算成本、目标以及进度。在双方经协商均认为合同可行的情况下,建立一种双向的沟通与信息反馈平台,使国企能够适时地监控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情况。同时国企还可以作为“纽带”,向外包公司传递员工的看法与建议,这样可以使外包公司在业务进行中不断做出合理的改进与调整。
4.加大协调力度,提高沟通的有效性。一方面,要从国企的内部角度出发,对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与沟通进行协调,尤其要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外包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以及员工发展,这能够保证企业与员工共同的利益。第二,加强与外包公司员工的沟通与协调,最好是为他们营造一种归属感,使他们能够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将企业完全看作是自身利益的主体。第三,最后是要做好与外包服务公司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一方面听取他们的工作思路,另一方面协助他们进行工作方法改进。总之,只有通过各方之间的协调以及沟通,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质量与收益。
参考文献
二、保险风险及标准化的概念特征
(一)保险风险的特征
保险是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或风险转移的一种机制。通过保险,将众多的单位和个人结合起来,变个体对付风险为大家共同对付风险,从而提高风险损失的承受能力。保险的经济补偿制度,既是风险的集合过程,又是风险的分散过程。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将众多投保人所面临的分散性风险集合起来,当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又将少数人遭受的风险损失分摊给全体投保人,通过保险的补偿或给付行为分摊损失或保证经营稳定。保险风险的集合和分散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大量风险的集合体。保险在于集合多数人的保费,补偿少数人的损失。大量风险的集合,是基于风险分散的技术要求,也是概率论和大数法则原则在保险经营中得以运用的前提。二是同质风险的集合体。所谓同质风险,指风险单位在种类、品质、性能和价值等方面大体相近,如果风险不同质,那么风险损失发生的概率就不相同,风险也就无法进行统一集合与分散。此外,不同质风险损失发生的频度、幅度也不同,若对不同质的风险进行集合与分散,极容易导致保险公司财务的不稳定。
(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根据标准化法条文解释,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因此,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作为标准化的对象。标准化的对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的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包括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且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简化原理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型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协调原理是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最优化原理是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标准化是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条件,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卫生的技术保障,也是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途径。实施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应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三、保险风险评估标准化的必要性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对于保险中的风险评估,不同的主体,甚至同一主体如保险公司内部的不同层级和部门,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关注的焦点也存在差异,造成了各相关方之间的不配合,难于开展对风险管理效果的客观评价,也就难于达到最佳秩序和最佳社会效益。通过将风险评估活动标准化,为风险管理活动提供一种共同的语言和公式,有了统一的标准,实施风险评估的各相关方就可以使用相同的风险管理过程,有了相同的决策、处理基础,对风险评估活动持有共同的认识,有利于规范保险的风险管理活动。保险所面对的风险具有“大量、同质风险”的特征,风险评估标准化的过程,也就是针对各类大量同质风险进行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进步的新成果以及实践中累计的先进经验,使之相互结合,加以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和概括的过程。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为了规避风险或减少损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这些成果和经验如果以标准的形式来表达,对于保险公司在实施风险评估过程中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四、风险评估过程的标准化分析
保险风险评估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要基于标准化的统一、简化、协调和最优化原理,根据保险风险因素的特征,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过程中的共性的、重复性的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识别出来,使决策者及有关各方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各类承保风险,以及现有风险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为确定最合适的风险应对方法奠定基础。根据《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921-2011),结合保险风险评估的特征,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环节中的标准化重点进行逐一解析,分析各环节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和方法,实现风险评估过程的标准化。
(一)风险识别标准化
风险识别是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也是风险评估过程中的基础环节。风险识别的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保险事故发生的事件或情况,一旦风险得以识别,保险公司应立即对现有的控制措施进行识别。风险识别的范围包括对风险源、风险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识别,识别的方法包括:1)基于证据的方法,例如检查表法以及对历史数据的评审;2)系统性的团队方法,例如专家团队遵循系统化的过程,通过一套结构化的提示或问题来识别风险;3)归纳推理技术,例如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等。此外,也可利用各种支持性技术来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技术,其关键是在整个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组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二)风险分析标准化
在风险分析过程中,重点应当考虑导致保险风险发生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的正面和负面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和可能的因素、不同风险及其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还要考虑控制措施是否存在及其有效性。为确定风险等级,风险分析通常包括对风险的潜在后果范围和发生可能性的估计,该后果可能源于一个时间、情景或状况。在某些情况下,风险可能是一系列事件迭加的结果,或者由一些难以识别待定事件所诱发,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评估的重点是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和薄弱环节,检查并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风险分析的方法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以上方法的组合。定性的风险分析可通过重要性等级来确定风险后果、可能性和风险等级,如“高”、“中”、“低”3个重要性程度。半定量法可利用数字评级量表来测度风险的后果和发生的可能性,并运用公式将二者结合起来,确定风险等级。定量分析可估计出风险后果及其发生可能性的实际数值,并产生风险等级的数值。
(三)风险评价标准化
风险评价将包括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预先设定的风险准则相比较,或者在各种风险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的等级。风险评价利用风险分析过程中所获得的对风险的认识,对外来的行动进行决策,包括:1)某个风险是否需要应对;2)风险的对应优先次序;3)是否应开展某项应对活动;4)应该采取哪些途径。依据风险的可容许程度,将风险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域:不可接受区域、中间区域和广泛可接受区域。不可接受区域内无论相关活动可带来何种收益,风险等级都是无法承受的,必须不惜代价进行风险应对;中间区域内的风险应考虑实施应对措施的成本与收益,并权衡机遇与潜在后果;广泛可接受区域中的风险等级微不足道,或者风险很小,无需采取任何风险应对措施。
二、保险风险及标准化的概念特征
(一)保险风险的特征
保险是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或风险转移的一种机制。通过保险,将众多的单位和个人结合起来,变个体对付风险为大家共同对付风险,从而提高风险损失的承受能力。保险的经济补偿制度,既是风险的集合过程,又是风险的分散过程。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将众多投保人所面临的分散性风险集合起来,当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又将少数人遭受的风险损失分摊给全体投保人,通过保险的补偿或给付行为分摊损失或保证经营稳定。保险风险的集合和分散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大量风险的集合体。保险在于集合多数人的保费,补偿少数人的损失。大量风险的集合,是基于风险分散的技术要求,也是概率论和大数法则原则在保险经营中得以运用的前提。二是同质风险的集合体。所谓同质风险,指风险单位在种类、品质、性能和价值等方面大体相近,如果风险不同质,那么风险损失发生的概率就不相同,风险也就无法进行统一集合与分散。此外,不同质风险损失发生的频度、幅度也不同,若对不同质的风险进行集合与分散,极容易导致保险公司财务的不稳定。
(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根据标准化法条文解释,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因此,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作为标准化的对象。标准化的对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的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包括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且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简化原理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型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协调原理是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最优化原理是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标准化是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条件,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卫生的技术保障,也是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途径。实施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应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三、保险风险评估标准化的必要性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对于保险中的风险评估,不同的主体,甚至同一主体如保险公司内部的不同层级和部门,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关注的焦点也存在差异,造成了各相关方之间的不配合,难于开展对风险管理效果的客观评价,也就难于达到最佳秩序和最佳社会效益。通过将风险评估活动标准化,为风险管理活动提供一种共同的语言和公式,有了统一的标准,实施风险评估的各相关方就可以使用相同的风险管理过程,有了相同的决策、处理基础,对风险评估活动持有共同的认识,有利于规范保险的风险管理活动。保险所面对的风险具有“大量、同质风险”的特征,风险评估标准化的过程,也就是针对各类大量同质风险进行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进步的新成果以及实践中累计的先进经验,使之相互结合,加以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和概括的过程。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为了规避风险或减少损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这些成果和经验如果以标准的形式来表达,对于保险公司在实施风险评估过程中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四、风险评估过程的标准化分析
保险风险评估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要基于标准化的统一、简化、协调和最优化原理,根据保险风险因素的特征,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过程中的共性的、重复性的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识别出来,使决策者及有关各方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各类承保风险,以及现有风险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为确定最合适的风险应对方法奠定基础。根据《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921-2011),结合保险风险评估的特征,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环节中的标准化重点进行逐一解析,分析各环节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和方法,实现风险评估过程的标准化。
(一)风险识别标准化
风险识别是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也是风险评估过程中的基础环节。风险识别的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保险事故发生的事件或情况,一旦风险得以识别,保险公司应立即对现有的控制措施进行识别。风险识别的范围包括对风险源、风险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识别,识别的方法包括:1)基于证据的方法,例如检查表法以及对历史数据的评审;2)系统性的团队方法,例如专家团队遵循系统化的过程,通过一套结构化的提示或问题来识别风险;3)归纳推理技术,例如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等。此外,也可利用各种支持性技术来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技术,其关键是在整个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组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二)风险分析标准化
在风险分析过程中,重点应当考虑导致保险风险发生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的正面和负面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和可能的因素、不同风险及其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还要考虑控制措施是否存在及其有效性。为确定风险等级,风险分析通常包括对风险的潜在后果范围和发生可能性的估计,该后果可能源于一个时间、情景或状况。在某些情况下,风险可能是一系列事件迭加的结果,或者由一些难以识别待定事件所诱发,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评估的重点是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和薄弱环节,检查并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风险分析的方法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以上方法的组合。定性的风险分析可通过重要性等级来确定风险后果、可能性和风险等级,如“高”、“中”、“低”3个重要性程度。半定量法可利用数字评级量表来测度风险的后果和发生的可能性,并运用公式将二者结合起来,确定风险等级。定量分析可估计出风险后果及其发生可能性的实际数值,并产生风险等级的数值。
(三)风险评价标准化
风险评价将包括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预先设定的风险准则相比较,或者在各种风险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的等级。风险评价利用风险分析过程中所获得的对风险的认识,对外来的行动进行决策,包括:1)某个风险是否需要应对;2)风险的对应优先次序;3)是否应开展某项应对活动;4)应该采取哪些途径。依据风险的可容许程度,将风险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域:不可接受区域、中间区域和广泛可接受区域。不可接受区域内无论相关活动可带来何种收益,风险等级都是无法承受的,必须不惜代价进行风险应对;中间区域内的风险应考虑实施应对措施的成本与收益,并权衡机遇与潜在后果;广泛可接受区域中的风险等级微不足道,或者风险很小,无需采取任何风险应对措施。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精算理论
哈雷制作的第一张生命表的产生标志着保险精算的诞生。保险精算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在保险行业里保险精算被广泛的应用于保险产品、保险费率计算、准备金评估、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的修订、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精算报告、重大投资决策以及保险公司战略规划和发展计划这几个方面。对保险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进行衡量和识别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管理,使风险降到最小或者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首先对于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然后对风险进行管理最后是对所采用的手段进行评价和监控。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能指引企业做出争取的决策,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一)财产保险公司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规模和保费增长速度较人寿保险公司要快。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有很多基层的财产保险公司只看重业务量而忽视管理。其实我国许多的财产保险公司都缺乏风险意识和正确的效益观念。再者,在保险理赔方面,企业员工的个人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还不够,仍需努力改进。虽然我国的资产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量在迅速的增长,但是不合理的增长方式和增长结构也带来了很大的资产风险。
(二)人寿保险公司
这类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在办理业务和保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金的乱用,从而引出资金或者投资风险,进而产生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此种公司内部员工较多,员工的多样性较为明显,员工各方面的素质也不尽相同。员工的各方面的素质在风险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影响,同时也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水平的高低有关系。最后由于保险公司不能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采取一些不合理的管理手段来获取利益,从而制约了金融行业的发展。
三、从精算角度谈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策略
(一)风险管理责任的具体化
在企业中,各个层次的员工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所以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保险公司,想要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合理化进行,就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职权范围把风险管理责任层层细化,使员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使各个层次的员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力。使风险管理责任形成一个完善的责任管理体系,保证保险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合理化开展。
(二)风险管理工具的先进化
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高要求的过程,单纯依靠员工自身的能力来完成这项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在科技创新不断进步的今天,关于风险管理也发展出了许多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来帮助人们更好的解决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风险价值法,又称VaR在风险度量中的使用。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对获取资产组合承担的损失的度量来对此种组合会带来的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三)风险管理机制的全面化
一个企业是否拥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该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这种机制中要包括具有较强风险评估及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流程和存在的风险因素具有很好的把握,并且由企业内部的最高管理层对此机制进行直接领导。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控制的关键步骤,其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四)风险因素评估精确化
风险的出现在保险业中是不可避免的,不当的风险处理方式会给保险公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更甚至会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风险因素的评估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从精算的视角来看,具有专业的精算知识的人才更能利用多种技术和综合的专业知识对有关风险的数据信息进行透彻的分析,从而帮助保险企业来降低或者规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聘用或者培养具有精算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束语
从上面对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并且给出的几点风险管理策略可以看出,精算在保险企业的发展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保险业运营的核心技术。精算的相关知识可以有效地识别和管理保险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风险。精算知识在保险行业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不仅可以强化公司的资本管理更能优化企业的分配等,能从很多方面能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且促进保险企业的正常快速发展。
作者:张潇晗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X8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项目风险管理的一般原理
建设项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是一项风险较大的活动。工程风险管理是依据项目所处的风险环境和预先设定的目标,对风险从认识、分析至采取防范处理措施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以合理的成本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关于工程风险管理基本原理的提法各不相同,但主要内容包括了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和监控,主要任务是将风险减至可以接受的程度,并进行合理的风险责任分配,是一个循环动态的过程。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运用各种方法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和识别。风险估计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后果大小,以及出现时间和影响范围的确认。风险评价对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风险进行重要性排序,评价工程总体风险。风险应对是制定应对策略和技术手段的过程。风险监控指监测并记录工程项目的各种风险状态,并监视残余风险和识别新风险,保证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
二、我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手段落后。我国的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时间短,基础不牢,项目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解不透,没有把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在建设项目中资金短缺的现象普遍存在,决策者更难以“挤出”风险管理费用,从而忽略项目风险。另外,一些承包商因急需找到任务,承揽了自己技术能力不及的项目,不能及时解决各类技术问题,项目落实后,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处理项目风险的手段单一而落后,对项目潜在的风险缺乏前瞻性的推断,大多以凭直觉、经验的态度来对待风险,仅通过定性的分析,避免定量的分析。以致于那些科学定量分析难度大、专业化程度高、费用高的项目被以简单的风险处理手段而敷衍,最后被风险吞噬,导致项目以失败而告终,严重影响到了建设项目风险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
2、风险管理责任机制不健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类型的管理都需要健全的体制来规范,必要的责任人员来执行,合理的规章制度来遵守。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各个项目运作主体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积极参与,且在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相互协调与合作,才能发挥最大的风险管理效应,从而构建规范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与操作规范。然而国内多数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位,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风险管理组织,“项目上马建班子,项目完工散摊子”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在项目的组织结构上未设置风险管理部门和与相应的职能,缺乏专职人员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加之建设项目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特殊性,如参与主体多、利益牵涉广、责权利定义模糊等等,出了事故相互推托,使得化解、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求更高,增加了项目的运行风险。
3、风险管理信息监测体系不完善。建设项目风险主要是由于不确定性事件造成的,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存在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加之信息的不完备使得人们无法充分认识到一个项目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从信息学角度来看,信息的不完备性是绝对的,而信息的完备性是相对的,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滞后性是造成这一客观规律的根本原因。风险存在于建设项目运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部门,要想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在项目生命期内将风险防范与控制的观念、措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环节中去,建立起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预警系统。然而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对经验的积累与数据的分析,未能建立一个全面有效、通畅的信息监测体系。当风险到来时,由于缺乏全面的、可靠的数据支持,各部门信息传递的脱节,以致于不能及时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应对措施,经常凭经验临时决策来处理风险,管理成效低。
4、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依据尚不完善。我国已经出台了有关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缺乏针对工程建设的具体规定,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新修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虽增设了有关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条款,但其覆盖范围有限且属于推荐性,没有法律强制力。《保险法》中虽然规定了工程保险的相关条款,但却没有针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法律,缺乏实际操作性。因此,相关法律法规需进一步完善。
三、完善建设项目风险体系的有效途径
1、完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还不适应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风险管理。《担保法》虽然有担保业务的相关规定,但缺乏针对工程建设方面的具体规定。目前,工程保险发挥了一定的风险保障作用,但缺乏对建设工程各方参与保险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今后的有关立法中,需考虑有关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的内容,在有关合同示范文本中制定相关条款,以及研究制定各种相关的系列合同示范文本,以利于工程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2、培育发展工程担保市场,积极发展工程风险管理中介机构。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并能够强化建筑市场的守信机制,有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除了现行的银行担保外,还应当积极发展其他具备条件的机构担当担保人,发展承包商之间的同业担保。对于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也应允许开展担保业务。工程担保公司的设立,国家应尽快制定审批要求,确定业务范围,规范运作,并进行有效监督,形成竞争机制。
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建设工程保险经纪人、保险人和风险管理咨询公司,应积极引导、扶持工程风险管理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
3、适当采用强制性措施加快风险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当前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应强调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促进风险管理观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推广。如在大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增加风险管理报告的要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需包含风险管理的内容、拟定相应的制度。另外,应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明确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有了充分的自,为了回避风险较少损失,必然会积极运用科学与灵活有效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
4、加强与建筑业相关的行业协会对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视。目前,我国的相关行业协会对于风险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涉及的很少。有关行业应发挥其优势,组织相关机构进行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提供咨询服务与培训,加强国内外信息交流,尽快建设我国风险管理信息中心,为项目风险管理提供服务。
5、建立企业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企业首先要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企业内部应注重相关资料和经验的积累、分析,掌握不同工程项目的风险规律,并进行记录归档,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资料库,为今后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承包商应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做好风险识别阶段的工作,以便运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程项目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需要项目管理者对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视和加强。虽然国内项目风险管理近些年得到了发展,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改进,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和应用,以促进我国在项目风险管理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传统国际贸易在获利观念上的“价格驱动”和在实践流程中的“纸上贸易”的理念使商业信用的风险由来已久,也产生了诸如信用证、国际保理、出口信用保险等信用保障机制,其主要目标是保障出口方的收汇风险;出口方本身的交货信用风险通常是外生的法律和惯例管辖的范围。“马肉风波”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警示,即随着现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异质性的日益凸显,越来越需要一种内生化于贸易标的物之中的更加优化的信用保障机制,将出口方对贸易品的责任直接与贸易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挂钩。这种信用保障机制应当以市场运作为特性、以综合风险管理为目标,对“价格驱动”下的贸易商形成足够有力的信用保障和欺诈制约,确保经济与社会的动态均衡与协调发展。金融危机留给人类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就是,不管是对一个企业来说,还是对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学上讲的“成本—收益分析”都必须建立在对风险源、风险容忍度以及风险可控性等问题认真、深入、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减少成本、获取收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基于现代国际贸易风险的综合性、交叉性、动态性特点,我们应当尽快建立起一套综合风险指标体系和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使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潜在和显性的风险因素,建立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风险指标子系统。对各种风险的载体、主要风险诱发因素、风险的传导机制、风险的容忍度等进行认真研究,探讨防范、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各种有效措施,由此为完善现代国际贸易的信用保障体系提供系统的思维框架和可靠的科学依据。
适应现代国际贸易异质性特征需要的综合风险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识别、防范和管理国际贸易风险,从而对贸易商的恶性利益膨胀形成有效的制约,对相对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形成合理保护,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马肉风波”揭示了当前国际贸易的风险源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高度复杂、联系广泛且信用保障机制并不健全的贸易体系无法保障现代异质性突出的国际贸易健康发展的需要;其次,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世界经济困境冲击着国际贸易的道德底线,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国际贸易秩序可能恶化乃至崩溃;再次,不协调的发展和失衡的结构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从而使国际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缺乏长久的动力。基于以上分析,当前国际贸易中有效的综合风险管理机制应当具备以下功能:第一,以全球化的视野和高水平的监管识别风险点,建立风险防火墙,例如在经济危机严重时期,应提高综合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水平。第二,辩证地认识风险,动态地识别、防范和管理风险,具备与时俱进的自我更新能力,结合生产、消费、贸易的适时特征,调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力度。第三,以高效率的协调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形成超越国家发展程度的综合风险管理社区,缓解国家之间不平衡发展的矛盾,增强贸易发展的动力[2]。
二、综合风险管理的模式选择与信用提升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