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09:26: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建筑工程论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管理、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管理、屋面工程的施工管理以及建筑装饰装修与节能工程的施工管理。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管理包括钢筋工程的施工管理、模板工程的施工管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管理、砌体工程的施工管理以及钢结构工程的施工管理,下面我就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管理为例,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同样涉及到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管理。其中事前管理主要包括混凝土原材料以及配合比的施工管理;事中管理主要包括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
1、混凝土原材料以及配合比的施工管理
1.1 水泥
首先水泥在进场时必须有产品的合格证、出厂的检验报告。并对水泥品种、级配以及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验,对其强度、安全性以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等的规定;其次,当对水泥的质量有怀疑时或者出场日期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试,并依据复试的结果进行使用;再次,水泥在运输以及存储时,应进行防潮以及防雨等措施,防止水泥受潮凝结结块强度降低,对于不同品种以及强度等级的水泥应进行分别存储,切忌不得混合使用;最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有氯化物的水泥。
1.2 骨料
首先,由于混凝土中用的掺合料主要有细骨料、粗骨料等,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的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规定;其次,在骨料进场时,必须进行复验,按照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以及粗细骨料的针片颗粒含量,必要时还应检验其他的质量指标。对海砂还应按批检验其氯盐含量,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最后,骨料在生产、采集以及运输、存储过程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者石灰块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骨料应按照品种、规格进行分别的堆放,不得混杂。
1.3 水、掺合料
在拌制混凝土时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的水源时应进行水质检验,水质应符合国家的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切忌不得使用海水拌制的钢筋混凝土以及预应力混凝土,不宜使用海水拌制有饰面要求的混凝土。
由于混凝土使用的掺合料主要有粉煤灰,其参量应通过实验进行确定。进场的粉煤灰应有出厂的合格证,并且应当按照进场的批次以及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法进行复试,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1.4 配合比
首先,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现场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再按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实验方法等进行实验、配置,以满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以及和易性的要求,切忌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其次,施工前应审查混凝土的配合比实验是否满足设计以及施工要求,并且要做到经济合理;最后,混凝土现场拌制时应对原材料的计量进行检查,并不定期的检验塌落度,控制水灰比。
2、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
2.1 混泥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
首先,混凝土现场拌制时应对原材料计量进行检查,并进行检查塌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应对混凝土的拌制时间进行检查,并在混凝土搅拌后以及浇注地点分别抽样进行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每班应进行至少的两次检查,评定时应以浇注地点的测值为准。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缝以及后浇带处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检查施工缝、后浇带留设的位置是否符合规范以及设计的要求,其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其次,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混凝土的运输设备、道路是否通畅良好进行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注以及良好的混凝土和易性,在运输浇注地点时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表面是否干净,防止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模,出现麻面,对木模板进行浇水润湿处理,防止由于木模板吸水粘结或者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等导致的露筋;再次,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防止浇筑的速度过快,避免在钢筋的上面以及墙与板、梁与柱的交界处出现裂缝。要避免浇筑的不均匀,或者接槎的处理不好形成裂缝等。混凝土的浇注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的高度不宜超过2m,竖向结构不宜超过3m,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一次浇筑的厚度,并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在浇筑与墙、柱连成一体的梁以及板时,应在墙、柱浇注完毕1―1.5h以后,在进行梁和板的浇注,此时,应同时进行梁与板的浇注。在浇注墙、柱混凝土时应保护钢筋骨架,防止墙、柱钢筋产生位移,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对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情况,应防止振捣棒撞击钢筋。避免钢筋的位移,合理的使用混凝土的振捣机械,掌握正确的振捣方法,控制振捣的时间。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查,在混凝土浇注地点随机的留取标准的养护试件,其留取的数值应符合要求。
2.2 泵送混凝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操作的人员应持证上岗,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素质,并能够及时的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其次,应保证泵送的地点联络畅通,并且在浇筑前应先用水灰比为0.7水泥砂浆进行管道湿润,同时应避免对水泥砂浆集中地浇注;再次,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严禁加水,当需要增加混凝土的塌落度时,应加入与混凝土相同品种的水泥,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浆;最后,应配备专人进行管道巡视,在发现异常时应及时的处理。另外在梁、板上铺设的水平管道泵送时振动大,应采取相应的防止损坏钢筋骨架措施。
2.3 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
2.3.1混凝土施工工程检验批应根据施工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的需要按照工作班、楼层以及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即每层、段可按照基础、柱以及剪力墙、梁板梯等结构构件进行划分。
2.3.2对于用于检查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随机地点随机的抽取,取样以及留置应符合如下的规定: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至少取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每超过1000m?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不得少于一次;4、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进行养护,同条件下养护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确定;5、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三、混凝土现浇结构施工管理
对于混凝土现浇结构,达到规定强度拆模后,应及时地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对于严重影响结构的性能以及使用功能的地方,应及时地作出技术处理方案,待处理后对该部位重新进行质量检查。对于现浇结构外形尺寸存在偏差时,检查主要的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着纵横两个方向进行检测,并取其中的两个较大值。?
结语: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打造出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项目管理的特征
建筑项目管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1建筑项目的管理者和对象的特殊性
建筑项目的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单位,却指的是建筑项目。建筑项目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别、周期较长等特征是建筑管理当中独特的特征。此外,建筑项目与其他的产品生产完全不同,它不容易将生产活动跟市场交换完全分开。所以,建筑项目整个过程都是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的工程,与其他的生产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
1.2建筑项目管理的周期比较长
建筑项目管理的过程是很长的,每一个建筑建筑项目有不同预定的完工日期,且一般都较长,这样就给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持续性的考验。建筑项目要根据周期来定制每个项目活动的安排,使得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衔接,实现企业的赢利目标。
1.3建筑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
施工的项目管理是一项庞大的任务,项目的独特性和周期长的特征决定了建筑项目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单位和部门非常多,且参与的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不便于管理,需要的资源较多,施工活动也包含了技术、会计、法律、行政等多种,这样就需要建筑项目管理必须建立比较强大的控制体系实施组织协调工作,保证项目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2建筑项目管理的内容
中图分类号:TD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088-01
一方面,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也得以不断提高,能够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工具和技术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高度重视消防给排水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另外一方面,无论是城市发展,还是人们的建筑空间需求,都要求建筑工程消防给排水能够朝着高效化,安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积极去论述建筑工程消防给排水施工措施。
一.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此环节的各项施工工作。具体来讲,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建筑消防给排水是排水供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给排水在消防方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二,建筑消防给排水是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的关键环节,也就是说给排水的消防性能的实现对于建筑价值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三,建筑消防给排水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重要意义,尤其在面对突发灾害的过程中,其将成为降低损害,保护建筑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有必要积极去探析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消防给排水施工问题的对策,为实现消防给排水系统的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现阶段,虽然建筑消防事业不断发展,给排水消防性能也不断实现,的确在建筑空间价值的提高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缺陷,具体来讲,可以从如下的角度来探析:
2.1 建筑室内消防栓系统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建筑室内消防栓系统存在很大的漏洞。具体来讲,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设置安装措施不完善,容易诱发消防栓箱体变形的问题,并且最终使得消防栓箱门难以打开。具体来讲,就是在室内墙砖内部的洞口上方没有设置过梁。其二,室内消防栓安装位置缺乏标准和规范,很多情况下,施工人员都会随着自己的意愿将室内消防栓的位置随意安排,甚至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焊接割孔的方式来操作。这样的做法存在严重的弊端。使用这样方法操作,使得出口为主和消防栓难以形成九十度,此时消防水带难以安装到消防栓系统中去,水带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变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从而使得给排水系统出水量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其三,消防栓内部附件安装的问题。部分施工人员在进行二次装修施工的过程中,随意的将接口捆绑在一起,没有任何的安全卡簧的设置,很容易出现水带和附件的脱离情况。
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存在的问题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处理火灾事故的第一道屏障,对于火灾危害程度的降低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自动喷火灭火系统却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其一,喷水系统使用的管道材料不合理,如果严格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应该使用内外镀锌钢管进行安装,但是实际上,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实现成本的控制,往往选择单层的镀锌管,或者使用价格低廉的其他不合格的材质,从而使得施工质量大打折扣;其二,感应温度喷头与周围物体之间的距离设置不合理。结合调查发现很多感应温度喷头与周围物体之间的距离设置不合理,多数是施工人员不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建设,使得感应温度喷头失去作用,难以对于温度进行有效的感应,相应的也难以将水喷出来。
三. 建筑工程消防给排水施工措施
3.1 注重控制好消防给排水系统设计阶段的控制
消防给排水系统虽然是整个建筑工程很小的一个环节,但是其在设计阶段需要处理好消防给排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很大难度的。而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关系到消防给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消防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阶段。具体来讲,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做好消防给排水设计的准备工作,提前亲自到建筑空间内进行调查和勘探,保证获取最真实的设计资料,为开展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其二,积极遵循国家和行业关于消防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结合实际建筑空间的实际情况,进行给排水消防系统的设计,做出相应给排水施工图纸;其三,强化对于消防给排水设计阶段的监督和管理,严格审核给排水设计图纸,如果发现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及时要求进行修改,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再次进行返修。
3.2 不断健全消防给排水技术人员的培训机制
既然消防给排水是一项系统性强,专业技术因素多的工作,就需要高素质的消防给排水专业施工人员来执行操作。由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消防给排水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具体来讲,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积极选拨施工队伍中技能强,安全意识好,经验丰富的员工,将其作为培训讲师,将自身从事消防给排水施工工作的技巧告知相关的施工人员,使得其综合技能不断提高;其二,积极将国家和行业规定的给排水消防系统的标准和规范纳入到培训课程中去,使得员工形成统一的规格观念,为开展消防给排水施工工作打下基础;其三,积极将质量观念纳入到培训体系中去,进行大量的质量宣传和教育,形成专业化的技术态度和职业精神,从而以更加专业和严谨的态度去面对每一次的施工过程,以保证消防给排水施工的有效开展。
3.3 建立健全消防给排水施工监督管理体系
消防给排水施工监督管理体系主要还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积极发挥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作用,强化对于消防给排水系统的监督和控制,对于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建筑应该严格限制其进入销售环节,在给予一定惩罚的同时,依法要求其进行整改;其二,积极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建立质量监督部门,将消防给排水的施工质量问题纳入其中,做好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控制,对于没有做好相关工作的队伍,应该结合企业的相关规定给予惩罚,实行岗位责任制度;其三,积极做好消防给排水质量验收工作,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存在质量缺陷的话,应该及时的要求其进行整改,避免其对于居民的安全造成负面的影响。
3.4 加大对于消防给排水产品的采购管理
消防给排水系统的构建,需要使用到很多的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将决定了整个消防给排水系统的稳定性。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强化消防给排水产品的采购管理工作。具体来讲:其一,积极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质保量的去选取合格的消防产品,不得以短期利益其主导;其二,强化对于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在交接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对于消防产品的性能进行检验,一旦发现异常,应该及时的要求换货;其三,避免在消防产品运输和仓储过程中造成损害,在施工前期应该对于进行仔细的检查,避免将残缺的材料使用到施工过程中去。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工程消防给排水工程施工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随着各种实践的开展,消防给排水的效能将会不断展现出来,以实现建筑工程消防给排水施工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福明.就近建立室外高压消防水系统的探讨[A]//中国消防协会年会面向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2):22~23.
[2]徐鲜平.建筑内部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几个问题并与设计商榷[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4):33~34.
[3]林启荣.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J].安防科技,2009(1):56~57.
1 高层建筑安全施工管理
高层建筑是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但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而是从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等方面,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施工准备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平行流水、立体交,作业多,机械化程序高。安装施工主要由管道工程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空调通风工程施工、设备工程施工所组成。
2 高层建筑施工的强度控制
强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强度。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度性大,甚至不合格。那么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这一关呢?
2.1 配比的选定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试验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
有资产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z增多,砂率下降2% ――3% ,混凝土强度讲下降15%――20% ,而水泥数量的影响力5% ――0% ,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力5% ――20% ;
水灰比影响力多增1% ,强度降低5% ――10%。既然影响力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2.2 严格养护制度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
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
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t.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2.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设计到一个标
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3 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
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科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主要叙述有关对裂缝的“放”、“抗”相关措施。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
3.1 “放”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3.2 “抗”的措施:① 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
3.3 “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C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4 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4.1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
4.2 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施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
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4.3 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察、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场施工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综合性比较强,通过现场施工管理要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还要保证企业的各项基础性管理工作得到贯彻和落实。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施工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实现节能降耗和生产安全,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如何按计划组织综合施工;二是如何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下文将就以上两点进行分别论述。一、按计划组织综合施工根据施工组织计划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以及进度的要求,科学地组织综合施工。所谓综合施工,就是所有不同工种、配备不同的机械设备、使用不同材料的工人队组,在不同的地点和工作部位,按预定的顺序和时间,协调地从事施工作业。1、提高计划的可靠性施工计划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物质基础之上,要不断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为此,要求计划顺序要合理,要符合施工工艺程序和技术规律;确定工程项目及计算工程量,计划采用的定额水平要合理;确定劳动量和建筑机械台班数,计划要进行综合平衡,安排施工进度。2、合理地组织指挥施工现场的工作千头万绪,经常出现新情况,新的矛盾,必须科学地,合理地组织指挥,不能因为事先预定了计划、措施,办法等就可以一劳永逸。所以,做好施工中组织指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施工中的组织工作必须遵守制定的规划和部署,保证重点,抓住关键。在施工中应有预见性,使施工做到连续性、均衡性,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作日,以掌握施工组织指挥的主动权。另外,单位工程负责人,工长是现场施工的直接组织者,他们要把现场的工人队组、机械、材料等协调地组织起来,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须序、相互搭接关系,进行综合施工,他们的组织能力,对施工能否正常进行关系极大。3、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承包制建立和健全单位工程责任制和承包制、班组定包责任制,有利于提高组织指挥班子和队组在综合施工中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弥补计划和指挥上的不足。4、作好技术物资保障施工中,技术物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技术物资保障,施工就成了纸上淡兵。“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要组织好综合施工,技术物资保障就要先行。所谓技术保证,就是指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资料必须齐全和清楚。所谓物资保障,就是指施工用的材料、机械设备、成品、半成品、车辆、施工工具等物资要按计划规定的时间、数量供应,以满足施工的要求。二、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控制包括检查和调节两个只能。建筑生产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检查要伴随生产过程时时进行。调节就是根据检查发现的差距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就是对施工过程在进度、质量、节约、安全等方面实行全面控制,目的在于全面完成计划任务。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过程中的检查主要包括质量、进度、安全及节约等几个方面,要抓好现场的各类原始记录、报表等工作,开好碰头会,着重抓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及差距,分析原因,以便提出改进措施。2、施工调度工作由于建筑生产的可变因素多,且计划工作不可能十分准确,在施工中总会出现不协调和新的不平衡。对于新出现的不协调和不平衡进行调整的工作就是调度。调度即使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组织新的平衡,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施工程序。施工调度工作是及时平衡、解决矛盾,保证正常施工的手段,是贯彻企业决策人意图的桥梁。她的主要任务是监督、检查计划和工程合同的执行情况,负责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促使生产后动正常;及时解决施工现场上出现的矛盾,协调总、分包及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问题;定期组织施工现场调度会或电话调度会;及时做好现场天气预报工作等。另外,施工调度必须建立在计划管理的基础上,围绕着施工组织计划和其他经济技术文件进行工作、指挥。调度必须准确、及时、果断。3、专业业务分析在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中,还要深入开展各项专业业务分析活动。要根据大量的统计数据资料进行核算和专题分析研究。如工程质量分析、材料消耗分析、机械使用情况分析、成本费用分析、安全施工情况分析,文明施工情况分析等。要把各种专业业务分析的结论、信息,及时地反应给现场施工指挥和调度部门,这样才能使调度的决定更加全面,能更好地实现对现场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4、施工总平面图管理它是合理使用场地、保证现场交通道路和排水系统畅通以及文明施工的重要措施。所有施工现场都必须以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总平面规划为依据,进行经常性的管理工作。总包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负责施工总平面图的调整、补充和修改工作,以满足各单位不同时间的需要。进入现场的各单位务必尊重总包单位的意见,服从总包单位的指挥。施工总平面图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安排大宗材料,构件、大型机具的堆放和停放位置。2)确定大型暂设工作的位置和使用分配。如有增设、拆迁时,要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能执行。3)保证施工用水、用电、排水沟渠的畅通无阻;对于现场局部停水、定点,事先要有计划,并得到总调度室批准后才能实施。4)保证道路畅通。施工道路、轨道等交通线路上不准堆放材料,加强道路的维修,及时处理障碍物。5)按照施工总平面划分区域,督促各施工单位各自负责区域内的现场整洁。6)根据施工过程,不断修正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总平面管理包括以下经常性工作:1)检查总平面贯彻执行情况。督促按照总平面图规定搭建暂设工程、堆放大宗材料和生产设备。2)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对全场性道路、水电动力管线工程和大型土石方的挖、填、运等的施工顺序提出意见,并调整平面布置。3)审批各单位的油管申请。制止违反制度、不服从统一管理的现象。4)对工地发生的交通事故进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5)做好总平面图的写实记录,经常掌握现场动态。6)定期召开总平面管理的检查会议。四、结论在建筑施工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结构不断涌现并得到推广应用,高层、大跨度、精密、复杂的建筑越来越多,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互相渗透结合而产生的智能建筑在施工阶段更需要多专业,多工种,多个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如何组织和管理建筑产品的施工,使现场施工管理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已成为建筑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施工现场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落实综合进度计划,并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节约、安全、协作配合和施工总平面等进行全面控制和指挥。因此,在整个建筑生产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杨晓明,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与质量控制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规范规则
一、建筑面积的概念
建筑面积亦称建筑展开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面积之和。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可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居室净面积在民用建筑中,亦称“居住面积”。辅助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所占净面积总和,使用面积与辅助面积的总和称为“有效面积”。结构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的墙体、柱、垃圾道、通风道、附属烟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二、建筑面积的作用
建筑面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在国民经济一定时期内完成建筑面积的多少, 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发展状况、人民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福利设施发展的程度。
建筑面积在编制工程建设概算时,是计算工程量的基础,如计算出建筑面积之后,利用这个基数,就可以计算地面抹灰、室内填土、地面垫层平整场地等项目的工程量及其价值。
建筑面积作为结构工程量的计算基础,不仅重要,而且也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和细心计算的工作,任何粗心大意都会造成计算上的错误,不但会造成结构工程量计算上的偏差, 也会直接影响概预算造价的准确性,造成人力、物力和国家建设资金的浪费及大量建筑材料的积压。
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或结构设计时,都应在计算建筑面积的基础上再分别计算出结构面积、有效面积及诸如平面系数、土地利用系数等技术经济指标。有了建筑面积,才有可能计算单位建筑面积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工程总价值除以总建筑面积,就是单位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技术经济指标或称单方造价( 元/m2),建筑面积的计算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投标报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配备施工力量、成本核算及物资供应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筑面积计算的规范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设工程全面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已是大势所趋。工程量清单计价属于全面成本管理的范畴,其思路是“统一计算规则,有效控制数量,彻底放开价格,正确引导企业自主报价,市场有序竞争形成价格”。所以,有一个完善、合理的计算规则,对建筑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以往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存在很多有争议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制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建设面积计算规范》( GB/T 50353―2005)( 以下简称《规范》),并规定自2005 年7 月1日起执行,这充分标志着国家对规范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与规则的比较
1.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规范》规定: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 m 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 m 者计算1/2 面积。利用坡屋顶内空间净高超过2.1 m 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 m―2.1 m 的部位应计算1/2 面积; 净高不足1.2 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规则规定: 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水平面积计算。并未明确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规范比规则更加突出了高度在建筑面积计算中的控制作用( 高度在2.2 m 以上者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 m 者计算1/2 面积) ,还有很多部位的建筑面积均是依据其净高分3 类( 净高超过2.1 m 的部位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 m―2.1 m 的部位计算1/2 面积; 净高不足1.2 m 时不计算面积) 进行计算,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等。
2.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规范》规定: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水平面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 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 m 者应计算1/2 面积。
规则规定: 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水平面积计算。
由比较可见,《规范》将多层建筑物按其层高, 以2.2 m 为界分两类进行计算,而规则并没有突出层高高度在计算建筑面积中的作用。
另外,《规范》中,以高度2.2 m 为界分两类进行计算建筑面积的还有:单层建筑物内局部楼层;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深基础架空层地下室、半地下室、回廊,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落地橱窗、门斗、挑廊、檐廊、眺望门, 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走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舞台灯光控制室;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3.立体书库和立体仓库与立体车库的计算
《规范》规定:立体书库、立体车库、立体仓库, 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层高在2.2 m 及以上者应计算分面积;层高不足2.2 m 者应计算1/2 面积。规则规定:书库、立体仓库设有结构层的,按结构层计算建筑面积;没有结构层的,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由比较可见: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计算建筑面积,《规范》与规则存在很大差别,一个是按一层计算,一个是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
4. 阳台的计算
《规范》规定: 建筑物的阳台( 不论封闭与否) 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 计算。
规则规定:封闭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显而易见, 规范的此条规定解决了阳台建筑面积在以往房屋买卖中出现的很多争议。
5.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的计算
《规范》规定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 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 计算;而规则规定室外楼梯, 按自然层投影面积之和计算建筑面积。
6.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和货棚等以及雨篷的计算
《规范》规定: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场馆看台等,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 计算。《规范》规定: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m 者,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 计算。
规则规定:有柱的雨篷、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篷、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规范》计算建筑面积更加简便,取消了有无柱的说明,改变为按顶盖和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考虑。
7.建筑物通道的计算
《规范》明确规定建筑物的通道,指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楼房的底层和有道路穿过建筑空间的楼层,不计算建筑面积;而规则规定可计算建筑面积。
8.其 他
《规范》规定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而规则不计算保温层厚度所占的建筑面积。《规范》增加了以幕墙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挂牌建筑面积。
(二)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优点
1.《规范》更加细化。例如,在计算单层建筑物和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时,更多的地方都用到了层高高度或净高,并分为3 个界限:计算全部建筑面积;计算1/2 建筑面积;不计算建筑面积。
2.《规范》更加简便、明确。例如:计算雨篷、车棚、货棚、站台等建筑面积时,取消了有柱与无柱的界限,使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结构管理体系尚未完全适应现代工程质量管理要求
许多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服务功能、组织机构等方面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和工作手册等方面都不够健全,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有待提高,管理水平低,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不高、成效不显著,未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运作要求。
1.2与工程质量管理配套的法规和政策需要完善
现行法律规范虽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等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还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例如,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市场,不合理低价竞标的情况还是较多的。设想一下,承包商在低于成本价的或无利的情况下取得工程项目施工,他是必然要牺牲工程的质量安全,以谋取利益。
2.对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关注
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
2.2建筑施工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2.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近年来,施工竞争日异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如某大型国企投资500.6万元在老厂房旁新扩建新重型装配车间3000m2,参与竞标的施工企业有七家,最后有甲、乙二家以接近的标的胜出,分别承担三标段主厂房的东、西侧72m×20.83m的连接施工(其中桩基部分预算费用85万元) 。甲为了抢进度,地基开挖中自恃装备精良,设备规格大,着手就连夜开工,一星期后数个桩打好,扫着在靠近老厂房边的施工,不料老厂房墙面倾斜,地下水大量涌入,排水后由于土体失稳,墙面倾斜更大。原来,此地乃填湖而成,多巨石且疏松,工程陷入困境。而乙先对原地质档案进行数个方案论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才开始下钻。结果半个月后,乙开始浇捣圈梁顺利施工。而甲为处理墙倾斜,施工停滞不前。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重视工程技术管理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足以说明技术管理在企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3.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对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作用
管理技术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 ,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 “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4.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管理技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
5.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工作的措施
5.1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1)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开展全员TQC活动,通过PDCA循环,解决技术瓶颈。
4)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5.2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③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④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⑤施工质量管理制度;⑥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⑧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⑨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⑩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5.3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工作重点主要以下几点:
1)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期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
3)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
4)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我们现在有些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只有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6.结 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要注重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寻找一条技术管理与激励的路子来。大胆实践创新,必将在建筑市场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目前的产业之中的主要力量,它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方面以及推动经济方面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我们国家从事这方面的人近年来越加增多,在2013年的不完全统计中,人数已经超过了5000万人,并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其规模也在近年来不断增强与扩大。但是与此同时,所伴随着的相关问题也是复杂多样的,严峻的形式使得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了使社会以及经济发展进行良性的健康的进步,那么我们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对于整体的改进,重点需要做出改变的就是对于安全性能的相关管理,在这个管理过程中,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1.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的负责人在建筑的整个过程中,对于功能、质量要求不断增加,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度增加,建筑物高度增加,以上的一系列因素都使得安全事故管理有待提高;2.由于存在相关人员在建设过程中,对于进度、质量和成本的过分关注,使得这三大管理目标成为了安全的绊脚石,从而对我们所需求的总体目标产生负面影响;3.管理的方式方法上的落后,使得这几种管理在BIM技术的应用上不够完善,而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效果。这项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社会发展稳步增长,因此使得建筑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选择更加大规模的大范围的建设,一些先进技术的结合与引进就显得十分重要。BIM技术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因此在这几年的时间里,BIM技术范围和应用不断扩大,对于复杂的工程也有了其用武之地,它在施工管理、安全管理、造价管理以及运维管理这四大管理层面所做出的贡献都是不可小觑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BIM技术的概述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它的中文意思是建筑信息的模型,也可以称作建筑数字的模型。目前,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以及建造中的具体信息都可以进行计算和应用,主要方法就是数字化的设计进行一种虚拟的建筑,从而可以从很多个方面来进行对于其各种性能的测量。它属于在事前进行的模拟与测试的技术,这种计算的优势和用途就是将建筑在未来的一些性能和实施过程会出现的问题模拟出来,从而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浪费以及价值利用最大化。
三、BIM技术的优势
BIM技术的在建筑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施。在实施之前,我们可以进行BIM技术的运用,来加深对于建筑一些深入的理解。在进行BIM技术进行分析时,在这方面的投资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也是只有将这项技术重复利用,才能够计算出最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方案;(二)沟通。BIM技术在建立建筑的3D模型之后,往往会使得是否是该专业的人员,都可以进行更加容易的理解和研究。可以让各个步骤的相关人员进行方便的研讨以及沟通;(三)检查。BIM技术还可以在建筑进行建造之前,提前进行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尽早设计解决的方案,大大减少了直接设计中的浪费以及不合理支出;(四)模拟。模拟建造建筑,可以使得真正的施工中的问题及时突现,及时解决。
四、BIM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价值
(一)建筑工程设计的智能化
以往的实践可以说明一切,在建筑中科学有效的利用BIM技术,既可以让真实作业时的弊端避免,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取得较为明显成果。一般我们可以通过BIM技术来进行三维设计,生产相应的的3D模型,并随着图形改变将具体的文字信息也进行改变。这项功能可以使得各个专业的相关人才进行协同合作,使得合作更加具有综合性。
(二)产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建筑项目管理当中,传统的纸媒是其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这种传统的方式十分容易出现有效信息断层的现象,各个产业系统间往往会出现“孤岛现象”,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抑制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以上两个问题都是十分有效的,因为该技术在建立统一的工程数据源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这使得各个部门不会是信息之间或者是人员之间出现不一致、不准确的情况,实现同步的交流。
(三)管理设计的可视化
BIM技术在对于虚拟的设计和建造、维护和管理方面有着极大结束语总的来说,在整个园林景观工程中,园林工程造价管理占据着的优势,其中可视化的4D效果可以说是其独特而具有创造性的优势,把曾经的施工进度与施工现场的3D模型相互连接,使其成为一体化的模型,信息将会变得更加立体。可以进行虚拟施工。
五、BIM技术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BIM技术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价值,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以下重点讨论其在造价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运维管理中的应用:
(一)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如今,BIM技术与造价管理的结合,使得造价相关的数据信息都可以公用一个模型,让全部信息都充分
的体现出来,这样的技术
即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也可以方便提取和处理。总而言之,BIM技术在于建筑项目当中的的造价管理相融合的过程当中,体现BIM技术在应用当中的新颖、时效的特点。(二)BIM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安全是我们如今最为关心的一点,也是安全使得我们的工作有了更加神圣的意义。安全之重可以说是十分需要不断加强的一点,该理念放在首位是我们在施工中可以长久进行的基础要求。在以往的实践中也可以证明,BIM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以及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进步的意义。
(三)BIM技术在运维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建筑工程当中的运维管理,是在建筑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而将BIM技术融入到其中之后,我们可以重点改善在空间和资产、维护公共安全等等几个方面的具体应用。其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主导在提供具体信息与连接互联网接口的应用;2.运营阶段的技术,应该可以快速得知并指明故障发生位置的所在以及我们应该处理的方位,及时解决;3.对于建筑工程在经营上面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益处,并可以增加这方面的的商业与利用价值。
六、总结
从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可以说是一个涉及专业众多,程序较为复杂、综合的项目,我们在这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其复杂和难以调和的难度,BIM技术在这些应用中往往可以通过很有效的方式来改变这一现状,备受各个建筑管理人员所喜爱,笔者认为随着BIM技术在科技上进一步的完善,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一定是更为广阔的,也一定可以在建筑工程管理当中逐步发挥更加具有独特优势的效应。
作者:白华南 单位:滨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cost analysi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 and its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his question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methods.
Keyword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实质上就是建筑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所确定的工程成本管理目标,其目的在于保证企业成本控制主体,在实现成本控制过程中以及生产耗费发生之前,就影响成本的各种条件以及因素进行分析,对工程成本所做出的调节和控制,从而实现对工程成本的优化管理。保证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对工程中成本的超支或者预支问题可以得到及早的控制和解决,在实现成本控制的优化管理的同时,保证建筑企业所能经济效益上的最大值。
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1.有效控制成本是企业获益的基本前提。施工项目成本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之所以研究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其目的就是让建筑企业可以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当中取胜,因为施工项目成本是否准确客观,对企业财务成果和投资者的效益影响很大。成本多算,则利润少计,可分配利润就会减少;反之,成本少算,则利润多计,可分配的利润就会虚增而实亏。所以,只有科学合理地控制成本的投入,使得所消耗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企业才能使收益大于成本并最后获得盈利。
2.有效控制成本可以合理地制定建筑施工成品的价格。建筑施工过程中,其实就是商品生产的一个过程,这既包含活的劳动,也包含物质的消耗过程,建筑企业为了要在此过程中获利,就必须合理地计算好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成本价格,这样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投资行为。此外,企业可以利用产品成本这一综合性指标,有计划地、正确地进行计算并反映和监督产品的生产费用,使生产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普遍性
1.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
2.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3.忽视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4.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目前,一些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5.成本结算不全面。由于在工程竣工结算后,各企业普遍缺乏以合同价款收入与实际支出相对比的事后分析检查机制,更缺少以获取最大效益为出发点的对工程实际取得的效益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的机制,没有形成全体员工的收入同其创造的最佳收益程度相挂钩的激励分配机制,这些缺陷导致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漏洞极多,同时也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不够真实、准确。
三、工程管理施工中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1.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首先要明确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而成本控制的各项指标有其综合性和群众性,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都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各负其责,只有把所有的参与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因此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成本管理是全企业的活动,为使项目成本消耗保持在最低限度,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项目经理应将成本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专人,对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全员控制、动态控制,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了,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还可以设立项目部成本风险抵押金,激励管理人员参与成本控制。
2.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3.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1)人工费控制。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2)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做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对材料量的控制与对材料价的控制两个方面的工作。(3)机械费的控制。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从经济的角度管制工程成本还包括对参与成本控制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的措施。
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消除风险隐患。建筑企业一次性完成合格的建筑产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作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从施工前的测量放样、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等始终贯彻“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5.加强合同管理,规避法律纠纷。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施工承包合同签订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必须熟悉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对可能发生有歧义的、招标文件中不合理的条款要提出修改意见,对专用条款中的每一项条款都要透彻分析理解,避免以后在竣工结算时产生纠纷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签订过程中,对招标文件不合理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应该据理力争,提出合理并有利于施工企业的约定。
1科学完善可行性报告制定,准确进行投资估算
伴随投资体制优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投资方应做好自主投资、科学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为此做好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是投资方管理成败的核心关键。科学合理、全面准确的投资策略,则是投资方在项目建设阶段中需应对的首要问题。针对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制定的研究报告,其内容包含丰富信息量以及较多工作量,论证结果则呈现了丰富内涵。要想明确项目实施可行性,则应针对项目涵盖的领域、存在的环境、具体政策体制以及技术可行性、建设经济效益目标、获取社会效益标准、资金状况、总体投资方面做好全面真实、细致入微的评价论证。科学选择可行度高、合理性强的经济评价模式及相应参数,认真求实、客观公正的将可行性报告全面落实到位,真切映射项目实质效益,方能实现项目决策管理与投资经营的准确科学性,提升综合建设水平。投资估算为建设项目探究投资经济效益的科学依据,估算可成为明确设计任务的具体限额投资标准,对于初步设计概算发挥了全面控制效用。为此,投资估算的实践编制应科学遵循建设工程项目经营投资动态发展原理,做好合理的估算预测,衡量变化过程中的各类动态因素,尽最大可能确保投资充足,方向目标正确,全面映射项目规划设计内容,施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投资项目资金的实际状况。
2实施设计招标、开展限额设计,促进设计方案的全面优化
项目工程的优质设计,可通过细节施工图描述确保一次性工程投资的充足、合理,并优化项目完成建设交付应用阶段的运营效益水平。针对一定施工规模的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应科学采用招投标体制,建设方应对拟建工程出具明确、清晰的功能标准与投资要求,创建完善健全投标管理机构,制定合理公正评标方式,做好投标单位信誉等级与资质水平的严格审核把关,做好细致严密的工程招标文件编制,进而确保投标竞争的公正、公开、合理公平。设计方实施内部管控阶段中,应令设计方案的优质成果同个人效益全面挂钩,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借助招标阶段对设计单位的竞争优选,可确保设计方案的先进合理与科学可行。另外,我们应科学推行限额设计,即设计方、项目建设各个专业应确保符合工程建设的应用功能要求,基于该目标按照投资额度进行设计管理控制,对于不合理科学的变更则应做好全面严格控制,这样才能确保项目投资的坚固性,不被随意突破。对整体工程项目投资,建设方应做到心中有杆秤,设计方则应对工程项目做好投资分解,基于投资限额标准,遵循价值工程科学原理做好设计方案的分析,进而树立价值提升目标,基于分析功能途径,做好经济、技术方案的研究,科学开展多方案比选,最终促进设计效果的良好优化。
3强化项目实施阶段投资管控
建设项目工程实施阶段是建筑实体构成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消耗各类资源的主体关键。基于项目工程建设内含复杂性,对其质量、效益影响因素众多、变化丰富,令实施阶段常常形成无法预期的各项费用,为此应强化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做好施工阶段良好管控。
(1)强化招标文件良好编制,提升工程量清单制定准确性与内涵深度。招标文件的科学编制是工程项目实施招投标管理的核心依据,对于促进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合理化,降低项目经济投资发挥了决定影响作用。因此,在编制招标文件阶段中,应聘请专家全面参与,对编制报价相关要求、具体评标方式、合同内容条款实施重点校验审核。应树立互惠互利、公平公正的科学原则,确保招标文件的科学严密、精确标准。工程量清单准确程度与深度标准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可有效降低清单之中的少量以及漏项问题,不会给项目实施带来麻烦,还会预防竣工结算超出施工图预算的不良现象。为此应提升工程量清单制定质量水平,为项目投资管理提供必要保证
(2)推行大规模项目工程无标底招标管理。无标底招标为工程项目招标阶段中,不进行标底编制,而是借助一整套科学严格的操作规范流程、评标方式明确合同中标方。无标底招标采购方式在国际领域经常采用,适用于建设规模较大、工作内容较为复杂的项目。招标采购同时为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其包含较多负面影响内容,为此我们应用无标底招标,应树立自信,掌握专精技术、巩固知识能力水平,形成良好的洞察分析与判断能力,明确选择合理评标方式以及各级指标参数,应用严格编订招标文件,做好招标工作有序管理组织,通过综合评审优选投标机构。招标工作应遵循市场规律,组织公开、公正的竞争优选,应摒弃一切人为干扰影响,确保评标结果良好公正。
(3)巩固合同管理重要地位作用,做好合同及协议补充签订管理。发展市场经济是信用化与法制性的经济建设,各类大规模建设工程项目管控应科学履行管理合同体制,为项目实施阶段各类争议及纠纷问题的处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应由合同拟定、谈判、双方签订以及实施的各个环节给予明确清晰的规定,创建整体完善的科学管理体制,令合同管理更加制度化、科学化与规范化。应基于合同主线做好项目建设管控,注重合同管理规范,优选合同类型,做好条款内容的科学措辞,避免不规范、不严谨的合同,给项目结算带来安全隐患以及争议问题。
(4)做好工程变更的科学管控,完善现场签证管理。工程建设单位应设置或聘请专业机构,做好工程项目变更的科学评估、良好审核,做到权责管理明确、工作责任到位,预防随意引发工程变更。应基于原合同签订作为依据,做好变更范围的明确规定并规范审批程序,创建健全完善的过错变更责任追究与奖励机制,进而对变更事项进行严格管控。对于不可避免的变更,则应令其有效前置,越早引发变更,其损失便会越微小。现场签证则应基于施工签订合同款项、施工图纸以及工程造价清单作为参照依据,签证内容则应清楚明晰、科学量化,对于超越签证的内容应交由专业部门做好审批认证。
4强化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管控,优化投资管理效果
建设项目工程开展信息管理,应在其决策制定以及实施管理阶段中,基于信息技术快捷高效及全面的优势,做好信息存储管理、获取、存储、交流及处置的科学管控组织。应遵循定量、定性、标准、高效、可预见原则,借助科学信息组织传输及管理,强化工程建设施工目标控制总体水平及能力,进而提升工程投资管理效益。工程建设项目一般持续周期较长,参与单位众多,显著的建筑工程单件性特征令信息量庞大,呈现出丰富的变化性与错综复杂性,令项目工程承担了繁重的信息管理工作任务。为此,我们应全面做好工程项目建设的信息管理工作手册编订,确定建设项目工程信息管理机构的工作任务,编订明确信息管理工作任务的规范流程,并创建信息管理工作处置平台以及信息工作中心。再者,应完善建设工程项目计费提取体制,将计费依据同投资管控全面挂钩、设计费同设计环节引发的投资节超全面挂钩,通过明确清晰的奖罚处理,令设计工作人员树立精品意识,为建设项目工程的投资管理贡献力量,发挥创造价值。对于咨询监理费用的管理,应引入有效措施,对于节约投资行为策略给予必要奖励。应令监理逐步前置到设计规划阶段,深入至工程方案的设计优化环节中,有效预防施工过程重大变更设计以及安全隐患的不良发生,进而实现事前控制、科学预防目标。再者应实施项目工程的事后评价,做好投资效益评估,创建建后评估管理机制,对项目工程投资与建设管控状况做好综合评估,进而促进其建设管控水平的优化提升。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测绘科学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大。每一项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以及保养维修等阶段都离不开测绘工作 ,而且都是测绘工作走在前面。建筑领域同样离不开测绘工作 ,从建筑工程的特点来看 ,建筑工程测绘的内容大体包括两个方面 :测定和测设。测定时利用测量仪器和工具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计算 ,获得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数据 ,或把将要的建设区域的地形测绘成一定比例的地形图 ,供建筑工程规划和设计时使用。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或构建物的位置 ,按照设计与施工的要求在地面上标定出来 ,作为施工的依据。
1 建筑工程测绘特点
测设工作不同于测绘工作,后者是将地面上的特征点位测绘到图上,而前者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按图上设计的位置和大小要求测设到实地上。为了使测设点位正确无误,必须要在测设前认真阅读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设计尺寸及标高,认真核对,要确保所有数据完全正确无误。这是使测设的点位正确的先决条件。测设的精度与测图的精度不一样,测图的精度是决定于测图比例尺,比例尺越大,测图的精度越高。
但建筑物测设的精度可分两种:①测设整个建筑物(也就是测设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对周围原有建筑物或与设计建筑物之间相对位置的精度;②建筑物各部分对其主要轴线的测设精度。第一种精度是决定于测图的精度、平面图比例尺及图解精度;第二种精度取决于建筑物的材料、用途和施工方法等。例如: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应高于钢筋混凝土厂房;装配式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应高于非装配式建筑物;连续生产自动作业线的厂房精度高于非连续、非自动生产线的厂房。
2 测绘工作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测绘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不仅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中 ,而且在科研、教育、行政管理以至日常生活中 ,都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愈是向前发展 ,愈需要测绘工作及时为之提供准确和有效的资料。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测绘信息是最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 ,各种规划首先要有规划区的地形图。例如 ,城市规划要在地形图上开展各种规划设想 ;农业规划要以地形图为基础 ,补充农业专题调查资料编制各种专题地图。我国目前已将基础测绘纳入了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各种工程建设中 ,测绘是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有精确地测绘成果和地形图 ,才能保证工程的选址、选线、设计得出经济合理的方案。一公里线路选线的出入 ,对工程的投资以及建成后长期使用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影响。水库大坝坝址的选定和坝高一米的升降可使淹没面积有很大变动 ,以致影响若干城镇村落的搬迁。这一公里、一米之差 ,往往在实地勘察时不易被发现 ,但却不难从精确地测绘成果中找到根据。不仅如此 ,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充分的测绘保证。在施工中 ,要通过放样测量 ,把已确定的设计精确地落实到实地上 ,这对工程的质量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竣工测绘资料则是工程在交付使用后进行妥善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大型工程建筑 ,在使用期间定期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建筑物的变形和移位 ,以便采取措施 ,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更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规模大,速度快,精度高,与这种发展形势相适应新技术新方法亦进人到施工测量工作中,尽管一切都在变化,然而施工测量必须确保测设的点位正确,并且要满足施工的需要,这两个基本要求是保持不变的。
3 建筑工程测绘的主要任务
3.1 测绘大比例地形图
把将要进行工程建设的地区的各种地物(如房屋、道路、铁路、森林植被与河流等)和地貌(地面的高低起伏 ,如山头、盆地、丘陵与平原等)通过外业实际观测和内业数据计算整理 ,按一定的比例尺绘制成各种地形图、断面图 ,或用数字表示出来 ,为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提供必要的图纸和数据资料。
3.2 建筑物或构建物的施工放样
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或构建物 ,按照设计与施工的具体要求在实地标定出来 ,作为施工的依据。另外 ,在建筑物施工和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也要进行各种测量工作 ,以配合和指导施工 ,确保施工和安装的质量。
3.3 绘制竣工总平面图。
为了检查工程施工、定位质量等 ,在工程竣工后 ,必须对建(构)建物、各种生产生活管道等设施 ,特别是对隐蔽工程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进行竣工测量 ,绘制竣工总平面图。为建(构)建物交付使用前的验收以及以后的改建、扩建和使用中的检修提供必要资料。
3.4 观测建筑物的沉降、变形
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阶段 ,为了检测其基础和结构的安全稳定状况 ,了解设计施工是否合理 ,必须定期对其位移、沉降、倾斜以及摆动进行观测 ,为工程质量的鉴定、工程结构和地基基础的研究以及建筑物的安全保护等提供资料。
4 建筑工程测绘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的意义
在各种工程建设中,测绘是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有精确地测绘成果和地形图,才能保证工程的选址、选线、设计得出经济合理的方案。一公里线路选线的出入,对工程的投资以及建成后长期使用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影响。水库大坝坝址的选定和坝高一米的升降可使淹没面积有很大变动,以致影响若干城镇村落的搬迁。这一公里、一米之差,往往在实地勘察时不易被发现,但却不难从精确地测绘成果中找到根据。不仅如此,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分的测绘保证。在施工中,要通过放样测量,把已确定的设计精确地落实到实地上,这对工程的质量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竣工测绘资料则是工程在交付使用后进行妥善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大型工程建筑,在使用期间定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建筑物的变形和移位,以便采取措施,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更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5建筑工程测绘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地质找矿是国民经济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地质工作 ,研究地球构造、地壳演变、岩矿分布、储量品位及开采价值等 ,是国家各项建设决策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地质找矿常常需要在野外工作 ,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 ;需要利用已有的地形图标绘或测绘各种地质图件。因此 ,没有测绘工作的先行和自始至终的配合时无法进行的。区域的成果成图以及据此作出的各种地质图件的质量,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地质工作的优劣与成败。经验证明,凡在地质找矿工作中重视测绘工作的地区和单位 ,所进行的地质勘探测量和提交的地质报告就能做到准确可靠 ,反之就会造成很大的失误或损失浪费。
测绘工作还对地质科学研究有重要作用 ,有关大地构造学说、地壳运动理论、地面沉降和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等 ,都不同程度地有赖于测绘科技的发展和依据具体的测绘成果进行的推断和论证。因此可以说 ,测绘工作室地质找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建筑工程测绘在城乡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土地管理、地下工程、给水排水、建筑学等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从事工程建设的科技人员 ,必须掌握一定的测绘知识和测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