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通信网的定义

通信网的定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6 09:26: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通信网的定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通信网的定义

篇1

一、系统简介

新闻网站移动终端系统主要是为移动用户推出的一个移动终端客户端(支持iPhone、android、windows mobile、symbian、黑莓),为移动便携式终端用户提供及时、权威的新闻资讯,其中涵盖时政新闻、社会财经、休闲娱乐和健康体育等领域,是新闻媒体的另一种呈现方式。主要功能包括:

热点导航:整合海量新闻数据,为用户提供最适宜的新闻生活资讯,以及网民所关注的时事热点。

周边新闻:结合用户所在位置,搜索用户周边的新闻时事,并与相关的人互动交流。

离线下载:可以提前下载,让用户无网也能享受新闻阅读。

我来爆料:用户将周边发生的一切新鲜事随时推送到新闻平台,让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成为网内独家新闻。

二、功能介绍

1.热点导航

(1)能够向用户提供全网的海量新闻资讯,包括时政、财经、旅游、体育、专题宣传等多个人气频道的内容;

(2)能够根据用户的所在地,实时推送用户周边发生的新闻;

(3)可以由用户按自己的阅读习惯,构建新闻分类;

(4)可以通过微博、短信等形式分享新闻。

2.周边新闻

(1)能够搜索用户所在地点周边的新闻动态;

(2)用户在阅读新闻时,可以在地图上查看该新闻的所在地,系统能计算出该新闻发生地距离用户所在地的距离与路线;

(3)能够将用户感兴趣的新闻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不同类型的新闻使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标;

(4)用户可以对新闻发生的位置及内容进行修正;

(5)能够显示和当前用户查看同一条新闻的其他用户的所在地,并能与其进行微博互动。

3.离线下载

(1)能在本地保存用户最新阅读的新闻,供用户随时重复阅读;

(2)提供手机报刊、视频下载服务;

(3)提供各种专题宣传网络刊物下载。

4.我来爆料

(1)用户可以发送文字,图片和视频到新闻平台,由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刊登到网内对应的新闻栏目中,然后其他手机用户就可以在“我来爆料”栏目中看到该新闻;

(2)可以为新闻记者定制专门的信息通道,让记者比一般读者先获得爆料新闻。

三、系统目标

设计和开发基于LBS的新闻定制化浏览工具,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网络技术、程序设计语言等计算机技术,提高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自动化程度。为此系统的建设目标如下:

(1)整合网络覆盖的如时政、社会、财经、娱乐及健康等领域,为用户提供及时、权威的新闻资讯;

(2)与LBS技术高度融合,是新闻网站移动终端系统的一大特点,能让用户定制化的搜索所在地点周边的新闻动态;

(3)为广大用户提供报料信息的查询、提交等服务,能让用户实时参与到新闻的互动体验中去(如图一、图二)。

四、定制开发

1.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系统开发包括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结构设计和数据导入等工作。

2.应用系统开发

根据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可以将应用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电子地图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

(1)电子地图系统

①GIS平台的选择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采集、存储、处理、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全部或局部地球表面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地理空间位置数据的采集、编辑、管理、处理、分析、制图等。

由于平台的选型对于系统的开发很重要,系统所选用的GIS引擎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建设,所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平台。

选择一个全面的、完善的、可伸缩的GIS软件平台,无论是单用户、还是多用户,无论是移动端、服务器端、互联网,都可以通过这个GIS软件平台构建用户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系统,因为空间数据应用要在集中式的、企业级的Intranet(内部网)环境中运行,所以,该平台需具备支持海量空间索引技术;具有灵活方便的空间数据编辑功能;具有拓扑处理能力;具有内嵌的开发包,支持二次开发;易于维护管理等特点。

②应用系统功能设计

地图浏览服务:通过图层的方式来控制和显示地图数据。主要显示控制工具包括全局、放大、缩小和平移等,以改变图形的显示范围。

周边新闻服务:以列表形式和地图形式为用户提供移动式终端周围的新闻。

当用户进入周边新闻页面的时候,当用户打开移动终端所具有的GPS定位系统,在设置中输入查询关键字、查询最大范围(例如默认最大范围为10KM),系统可根据输入条件返回结果,并列表显示给用户。

第一步:用户选择头部菜单的地图或列表按钮切换到列表专题,可以配置新闻查询的关键字、查询最大范围,系统将返回相关的新闻、新闻发生距离现在的时间、新闻发生地距离此移动式终端的距离以及大致的方向。

第二步:用户选择某一条感兴趣的新闻,将在地图上定位到此条新闻,并显示该条新闻的标题,点击新闻标题将显示新闻的详细信息、发生时间、地点等(具体显示信息依据需求及新闻可提取信息而定,如图三)。

③空间量算

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当用户在移动终端的地图点击了感兴趣的新闻,系统会计算用户此时到新闻现场的距离与路径。

(2)信息管理子系统

①新闻数据管理

系统可根据在管理系统中设定的分类,根据已有的算法在所有的新闻中过滤地理位置信息,分类信息。

当用户通过移动端来进行查询的时候,可根据过滤出来的地理信息与GIS引擎中的位置信息匹配,达到在地图上显示新闻的目的。

②权限管理

拥有系统权限的可以分为业务应用人员和系统管理员。

业务应用人员:能对新闻采集的地址、管理栏目的名址的映射进行维护。

系统管理人员:具有对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的各种操作权限,修正过滤算法,同时可以为业务应用人员分配对数据的访问范围。

3.外部系统

“我来爆料”模块包括爆料信息的提交以及用户对爆料信息的共享查看。

篇2

1.1SKT方法SKT属于开发增值业务的命令,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小的编程语言,它可以让SIM卡无阻碍的运行自身应用软件。SKT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它为SIM卡的增值业务提供了一个简便易操作的开发平台。一般的SIM卡手机只有电话簿等基本功能,让手机中插入STK的SIM卡时,功能性能得到极大提升,手机中可以提供信息点播、位置服务、手机银行等多种增值服务。在GSM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台,会对服务对象小区以及附近的小区进行测量,并生成报告。报告中包括服务对象小区以及相邻6个小区的CGI码和接受场强,这些信息是移动台进行无限定位的信息基础。根据相关技术,可以让移动台将测量报告通过短消息的形式发送,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分析处理,并在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最终确定位置。根据目前我国各个城市的基站数量,市区内的基站较为密集,移动全可以覆盖一个小区。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精确度难以保证。为了提高定位的精确度,可以通过路测获取效应的数据,并建立实际路测数据库,将测量后的报告和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这样得出的移动台位置较为精确,市区内一般误差在150米之内。

1.2电波传播时间定位法电波传播时间定位法的原理是电磁波以光速在空间中传播,将移动台和接收基站A、B、C,分别将其之间电磁波的传输时间设备ta、tb、tc。在该测量方法中,主要的对象是传播的时间差,而不是传播时间,因此在MS和BTS之间不需要精确同步,在进行时间信号发射时也不需要进行标记等操作。因此在MS的定位方面,该测量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和SKT方法相比,精确度更高,但是回应时间较慢。另一方面,该方法还有着一定局限性,在基站较多的市区中,精确度不一定比SKT更高,而且应答时间更长,再加上GSM网络成本较高,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3电波入射角定位法该方法目前在雷达追踪、车辆导航系统中被广泛运用,其原理是根据接收基站对电磁波的方法进行判定,从而确定移动台的位置,通过两个接收基站就能进行定位。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想要检测出信号传播的方法,必须要在接收基站上配备方向性较强的监测天线排列,需要对现有的基站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

1.4混合定位法每个测量值都能确定目标的一条轨迹,通过多个测量值,对轨迹交点进行分析,就能确定移动台的位置。如何难以获得足够多的参数测量值,轨迹的交点就较为繁杂,定位点难以确定,要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改善。例如通过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连续性或额外测量点确定定位等。

1.5场强定位法信号场强(signalstrength)定位法通过检测接收信号的场强值,利用已知的信道衰落模型及发射信号的场强值可以估算出收发信机之间的距离,通过求解收发信机之间的距离方程组,即能确定目标移动台位置。对于基于信号场强的定位,主要的误差源是多径衰落和阴影效应。此外,由于在CDMA网络采用的功率控制技术来消除远近效应,TDMA系统中采用功率控制以增强电池使用时间,因而信号强度定位系统必须知道MS的发送功率,并且需要合理的精度控制。

2.无线定位技术的两种应用方案

根据定位估计的位置以及数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定位方案:基于移动台的定位系统。这种系统时移动台的自主定位系统,也叫前向定位系统。通过MS接收到BTS的信息,进行信号参数测量,通过测量值分析出MS的位置;另一种是基于网络的定位系统。目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定位技术主要就是这种。和前者相比,后者有着多种特点:第一,不需要对现存的设备进行改动,大多数附加设备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便能获取定位信息;第二,网络运营部门可以对移动用户进行监督,便于实施移动终端盗打防范以及网络资源的管理;第三,可以对特定的地区进行话务统计,为网络的更新和设计奠定基础。

3.无线定位技术中的误差因素

无线定位技术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导致在定位时精确度存在较大问题,其中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是多径传播、NLOS传播和多址干扰。多径传播是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多径可能会使对来波的方向判断失误,在时间定位法上,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可以通过高阶谱估计、最小均仿估计等多种方法解决。NLOS传播是是干扰精确度的另一原因。无论是何种测量方式,视距信号都是确定位置的前提。收到衰落以及阴影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站接收到的视距信号可能较差。因此如何降低NLOS的影响是提高精确度的核心问题。可以将NLOS的测量值调整到接近视距信号的测量值,并在LS算法中,降低NLOS测量值的权重,增加约束项。受多址干扰影响最大是CDMA系统。系统中的用户所使用的是统一频段,因此和基站距离较远的用户信号会受到距离较近用户的干扰,导致用户信号难以被检测到。可以通过改进软切换方式、抗远近效应延时估计器等方法。

篇3

[2]K. H. Park and M. S. Alouini, “Optimization of an Angle-Aided Mirror Diversity Receiver for Indoor MIMO-VLC Systems,” 2016 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GLOBECOM), Washington, DC, 2016, pp. 1-6.

篇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power gri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of power system analysis is very important. As the core of th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transmission, it carries with a lot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business, it is the business tha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guarante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system directly influence the safety production and stable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reliability briefly analysed.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liabil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现状

针对电力通信网,Martinez等给出了一种远动通道的可靠性模型。在考虑双通道互为备用的前提下,利用贝叶斯网络建立可靠性模型,并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分析。赵子岩等针对电力通信网在可靠性管理方面的特殊性,指出设计可靠性、实施可靠性、运维可靠性、战略可靠性所包含的内容。邢宁哲等对电力通信中运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可靠性因果关系和网络分层的角度提出研究电力系统通信的新方法。于晓东[36]通过可靠性框图对SDH环形网建立有效性模型,综合应用概率论与模糊集合论提出对光纤通信网进行有效性分析的模糊有效性评估方法,并利用相应的模糊运算得出网络的模糊有效性指标,综合反映实际系统有效性。

现阶段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计算方法主要是采用可靠性框图法,简称RBD(Reliability Block Diagram,RBD)。在RBD方法中,将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的光纤和网络单元抽象成独立的模块,通过串并联组合,实现业务电路可靠性分析。RBD两端可靠性就可以通过基于最小路集或最小割集的方法进行分析。然而基于RBD可靠性分析方法仍有不足之处。该方法只能解决两端可靠性问题。该方法以物理连通概率作为可靠性指标并不全面,应当将业务性能加入分析流程。另外,该方法没有考虑实际通信系统的多态性。

综上所述,网络可靠性分析方法应用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很少。现有的通信网可靠性分析成果与电力通信网的特点结合,可以更好的解决电力通信可靠性分析中的问题。

综合现有文献可见,网络可靠性分析时并没有考虑业务影响,不同的业务可靠性也不同;很多学者改进网络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优化算法降低运算复杂度,但是计算效率还是不够高;国内外针对电力通信传输网的研究成果很少,已有技术成果相对滞后。

2.网络可靠性的基本分析方法

2.1多态系统的可靠性

随着通信网络规模的迅速增大,网络连接越来越复杂,对通信网络可靠性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网络模型的表示;

(2)网络模型参数的量化;

(3)网络不确定行为的表示和量化。

为了研究网络的不确定行为,国际上提出了多态系统(Multi-State System,MSS)的概念。网络可靠性是多态可靠性的研究问题。系统性能值W (t)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图1多态系统性能值随时间变化曲线

由图1可见,网络的性能值大于或等于阈值,即曲线W (t)在阈值线TH上面的部分,网络才能满足业务要求,才是可靠的。实际上,很多网络在不同的时间段需要系统运行在不同的等级上,满足不同的性能值。假设TH为时间t内系统所要求的最低性能值,将W (t)高于TH的状态定义成系统是正常的,低于TH的状态定义成系统是不正常的,那么多态系统可以转换成为二态系统。此时多态系统的可靠性R就是在时间t内,系统性能值满足W (t )≥TH的概率,系统的可靠性的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R =Pr(W (t )≥TH)

多态系统可靠性的分析要比二态系统复杂得多,通常是NP-Hard问题根困难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多态系统,可靠性表达式和推导过程都不相同,而最关键的参数就是系统性能值。针对通信网络,信道容量是衡量网络性能好坏的重要参数,可以作为多态通信网络系统的性能值。

2.2电力通信网可靠性

电力通信是通信专网。与公网相比,电力通信网的业务和网络结构不同,但是分析可靠性采用的技术一样,可以用公网的方法分析解决电力通信可靠性问题。

在电力系统中,通信网肩负着监管安全生产,保障稳定运行,提高自动化水平的重要职责,是系统运行管理的基石。因此,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高可靠的通信网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造成电力通信网故障的因素有很多种:自然灾害的物理破坏,运行人员操作失误,偶然事件的发生以及人为的破坏。在2006年广东电网公司通信系统业务中断故障次数379次(其中发电企业42次),消缺次数1002次(其中发电企业125次),消缺及时率99.47%(发电企业100%)。通信传输网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光缆(108次)和SDH通信设备(64次)。调度管理设备故障主要在调度交换机(5次)、调度台(16次)、行政交换机(19次)。其他设备故障集中在PCM设备(140次)、微波设备(23次)、载波设备(65次)附属设施(93次)、计费设备(1次)、网络设备(58次)、线缆设备(62次)。一般情况下,由于SDH传输网的自愈特性和备用保护,单一的设备故障不会造成重大的事故和经济损失,只会造成局部线路故障和瘫痪,平均维修时间比较短,可靠性水平相对较高。然而一旦发生事故或者多点故障,网络可靠性便会骤降,提供业务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通信网传递和交换处理的信息量越大,电力系统对信息和通信的要求越高,通信故障对电力企业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就越大。

从通信网可靠性的思路出发,赋予电力系统的特征,得到电力通信可靠性的两种定义方式:

(1)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是指电力通信系统在实际连续运行过程中,完成电力系统正常通信需求的能力。

(2)电力通信系统按可接受的通信服务质量标准和业务需求不间断地向电力系统提供通信连接能力的量度。

比较两个定义不难看出,(1)中的“实际连续运行”与定义(2)中的“不间断”含义一致;(1)中的“正常通信需求”和定义(2)的“按可接受的通信服务质量标准和业务需求”含义基本一致;(1)中的“完成电力系统正常通信需求的能力”即(2)中的“向电力系统提供通信连接能力的量度”。因此,无论从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定义思路出发,还是从通信网可靠性的定义思路出发,结果是一致的,可以沿用定义(1)进行探讨。分析根本原因,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都可以看成一个有效网络实体,并且同属于面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范畴,只是服务内容不同。因此,从广义上来说,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属于现代电力系统可靠性的一部分。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围绕电力系统的各种通信需求进行可靠性设计和管理。

3.提高通信传输可靠性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供电局电力通信传输网络的可靠性,特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快光纤网规划和建设,将单光缆的厂站尽快建设成环,提高光纤网的可靠性。

2)部分投运时间比较长的光缆可用冗余度低的主要原因是这几年东莞电力通信网的快速发展,综合数据网、传输B网等一系列网络建设占用了大量的纤心资源。建议光缆建设前综合考虑各个部门的纤芯需求情况,光缆建设应考虑地区电力通信网未来的两三年的发展情况,保证纤芯有一定的可用冗余度。对于目前已经没有多少纤心可用的光缆,建议改造或扩容大心数光缆。

3)一些地区网络管控手段与分析方法落后,2011年已立项建设智能通信网全程管控系统,建议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将系统应用起来,提高网络分析水平。

4)对于7条接入局大楼的光缆存在单沟共竖井的情况,建议尽快立项整改,至少多敷设一条不同沟不同竖井的光缆进入局大楼通信节点。

5)加快SDH光传输B网接入,传输B网接入后将解决小部分110kV厂站光传输设备没有双重化配置问题。

6)对于小部分110kV厂站SDH光设备关键部件没有冗余配置问题,建议在技改项目中增加关键部件的冗余配置,而新建的设备的关键部件应满足冗余配置才能投运。

7)SMA3系列设备投运已超10年,建议在设备退运的时候更换为新类型设备。

8)部分110kV厂站光传输没有成环,主要是一些110kV厂站是末端厂站,只有一条光缆进站,建议加快规划,将末端厂站光缆成环。

9)将部分传输A网承载的通信业务分担由传输B网承载,使传输A、B网均衡承载通信业务。

总结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不断加快,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研究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的分析方法尤为重要。技术可以革命,网络只能演进。任何一种新技术的网络规模应用,都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客观的看待技术更新和网络演进是变革时期电力通信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获取通信数据已成为获取数据的主要方式。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用网络传输信息,但由此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日渐关注的话题。不少企业在建立通信网络系统时,多数是通过局域网获取各通讯数据。数据通信网络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不排除存在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问题和网络维护问题。

一、数据通信网络与网络安全的定义

1、数据通信网络的定义。数据通信是计算机通过光纤或电话等传输途径与客户之间进行数据传递,借助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同时客户还可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更改与处理等操作。按地理位置分,数据通信网络包括国际网、广域网及局域网[1]。如,学校、企业及单位建立的网络是局域网,虽覆盖面积小,但网络较稳定,在方便单位或企业管理的同时,也利用做好数据信息加密处理。

2、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是由多个服务器终端与节点构成,每一段的信息和数据传递都理应收到保护,网络传输数据时,多数信息与数据都是极为私密的,不可对外共享。网络安全是确保传递数据与信息不受泄露基础上,网络系统仍可稳定运行。如,企业的局域网络遭受不良攻击,企业易受到商业泄密等问题困扰。

二、数据通信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1、通信网络的稳定性。缺乏稳定性的数据通信网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极易导致数据丢失或延误等情况,这样的丢失和延误易导致企业出现决策上的延误,让企业面临重大损失的风险。

2、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不少企业数据通信网络存在漏洞情况,不法分子利通过漏洞,可对企业局域网展开恶意攻击,这给企业大量重大经济损失风险。为保证自身用户信息和财产安全,需确保整个网络的安全。因此,需切实制定有效可行的数据通信维护措施,及时修补漏洞,在减少漏洞出现的同时,提升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三、数据通信网络维护网络安全的途径

1、安全性进行妥善评估。为实现数据通信与信息资源共享,很多企业、单位构建自己的平台,为确保其安全性,需对其网络安全性进行妥善评估。网络完全性评估主要包括检查局域性的数据通信网络、评估网络系统内部是否存在安全系数和安全威胁及制定相关维修工作。由专业评估维修人员对数据网络中的硬、软件数据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并作出详细且全面的评价。

2、并分析数据通信网络中的漏洞与威胁因素。在评估某一局域网安全性时,如发现该网络安全系数较低,需对该网络的硬、软件设备和数据通信信息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查找出网络可能存在的威胁与漏洞。

3、核实重要数据通信信息。评估人员需对重要数据进行有效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被入侵情况,如有入侵情况,需提升网络安全等级,可通过增设访问权限、限制访问IP等方式解决。

4、对网络内的硬、软见进行详细检查。主要检查网络内各硬软件是否存在干扰信息与隐藏病毒,同时对设备的性能也进行有效评估。对网络内部系统进行整体评估,准确找到安全漏洞与网络威胁,并进行能合理维护,可有效提升数据通信信息的安全性。

5、修复漏洞、消除威胁因素。查找到相关网络威胁与安全漏洞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修复和消除措施。如利用服务器对数据的分析作用,将具有漏洞查找出来,并进行及时修补;为预防或消除病毒攻击,可利用专业或有效的杀毒软件;为增加病毒的可靠性防御,可设立防火墙。

篇6

操作和维护的可靠性,加强通信规划,建设,技术创新和检修的整体管理,这是确保各种通信有效地运行达到的通信资源的最优配置。重点的综合通信网络管理和规划,我们的目标是满足各类用户和企业信息化的通信需求,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目标,以建立一个国家最先进技术且安全可靠的高速宽带覆盖所有的综合通信网络,并提供国家最先进的保护和管理支持,为大规模生产和信息管理。通信网可靠性的研究始于60年代,70年代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已有大量文献资料来看,目前通信网可靠性的研究大都将通信网抽象为一个由节点和链路组成的传送各种信息(ak务流)的流图,利用数学模型探讨了可靠性分析和可靠性设计等问题,对国内外通信网可靠性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过较为系统的总结,通信网技术和规模的提高,要求通信网可靠性研究必须跨越图论阶段而进入与网络性能相结合的阶段,建立包括可靠性设计、可靠性分析、可靠性测度、可靠性管理等方面的通信网可靠性工程理论体系。目前,关于通信网可靠性的研究有待于深入,明确通信网可靠性一般定义和可用性等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提出通信网可靠性综合测度指标,对于促进通信网可靠性理论的研究以及提高实际通信网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信互联网时代的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延伸受利润刺激的电信运营商转型步伐的加快。

一系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转换经历了一个用户经验和业务转型的生态过程,如中国电信的爱音乐最近了一个“蜂窝”计划的主要形式的移动互联网音乐APP重新定义的数字专辑和推广平台。从一个单一的业务服务,以创造一个平台,整合产业生态化,爱音乐“蜂窝”计划是中国电信的移动互联网战略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内的先驱运营企业转型移动互联网的中国电信其定位是铺设一个坚实的分布式网络平台基础接入到移动互联网中,同时也刺激了我国综合通信网络行业的内生增长势头。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是通信业重要的历史使命。从2008年的第四次国内电信业大重组以来,中国通信事业的表现成为了国内电信业改革成败的关键。作为国有大型骨干型企业和国家批准的创新型企业,近年来中国电信逐年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对智能管道、综合平台、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LTE、三网融合等技术领域跟踪研究,开展技术试验及推广应用。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1年2月,中国电信就已经初步启动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无处不在、覆盖中国每个有人居住区域的天地一体化的宽带网络,实现县以上的所有城市光纤化,为城市用户提供20M光纤的高速互联网体验。

中国电信不遗余力地促进基本信息设施,以释放潜在的通信产业,创造新分布式系统规划的格式,促使通信运营商的互联网络的进一步转型。由此可见,综合通信网网络管理呈分布式系统规划的作用极为明显。分布式系统通信模式的应用,其进程间的通信是一切分布式系统的基础,它基于底层网络提供的底层消息传递机制,通常包括分层协议、远程过程调用、远程对象调用、面向消息的通信和多播通信等。分层协议也成层次协议,即OSI模型中的层、接口和协议,必须在不同层次制订多种协议,包括从位传输的底层细节到信息表示的高层细节。而远程调用过程实现调用则需完成以下几个步骤:(1)客户过程以正常的方式调用客户存根;客户存根生成一个消息,然后调用本地操作系统;(2)客户端操作系统将消息发送给远程操作系统、远程操作系统将消息交给服务器存根;(3)服务器存根将参数提取出来,然后调用服务器;服务器执行要求的操作,操作完成后将结果返回给服务器存根;(4)服务器存根将结果打包成一个消息,然后调用本地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将含有结果的消息发送回客户端操作系统;(5)客户端操作系统将消息交给客户存根,客户存根将结果从消息中提取出来,返回给调用它的客户过程。上述过程中应用的传递参数也成为传递值参,传递值参需要通过通信系统网络传送Pentium上的原始消息、SPARC收到的消息和进行逆转后的消息,对于简单数组和结构则使用复制-还原代替引用调用。

作者:陈新联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

篇7

近年来,电力通信网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业务种类也逐渐增加,以往的网络管理方式很难满足发展需求,如何管理和规划电力通信网,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面临挑战

电力通信网的网络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可系统分为以下四点:网管系统的质量、互操作性以及可持续性,以及网管技术的融合[1]。(1)可持续性。在建设和发展电力通信网的过程中,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扩大网络的容量和规模,业务需求逐渐增加,这就对网络的灵活性、安全性以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网管系统应该注重网络建设的可持续性。(2)互操作性。电力系统建设一般采用不同厂家的网管系统和通信设备,因为没有统一标准的网管以及通信设备接口,所以网络管理系统中的设备只能按各自设备厂家的接口连接,当升级通信设备时,各厂家的接口也会随之变化,就会严重影响网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3)管理技术融合。网络管理涉众多的技术类型,涉及范围大,例如:人机界面以及数据库技术等,还有很多网络管理技术,主要的网管技术有面向数据网和计算机网的SNMP、面向网络互连的OSI、面向电信级的TMN、面向系统互连的CORBA、面向分布处理的ODP、还有WEB、JAVA等。所以,网络管理要考虑多种管理技术的融合。(4)网管质量。随着网络管理的功能逐渐完善和发展,网管的质量也需要随之提高,例如:客户需要动态定义网管故障级别,也就是不在开发和运行系统之前定义故障级别,而是网管用户使用后按需进行自动、动态的定义。

二、TMN体系结构

网管系统TMN时通过一个具有统一接口标准的体系结构,将电信设备与操作系统互连,形成一个标准化、自动化的网络管理体系。TMN的体系结构包括三个方面:信息结构、功能结构以及物理结构。(1)物理结构。物理结构是用来描述物理接口及实体的结构类型。物理实体是其基本的结构单元,主要包括:MD协调设备、WS工作站、QA适配器、NE网络单元以及OS运行系统等。物理实体对应着特定的功能实体。(2)功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用来描述功能分布的,功能块是其结构基础。TMN有五种功能块:MF协调功能、WSF工作站功能、QAF适配功能、NEF网络单元功能以及OSF运行系统功能。①OSF运行系统。运行系统功能主要是处理管理通信信息,控制、协调或监视各通信管理任务的完成。OSF分为网元管理层、网络层、服务层以及商务层。②NEF网络单元。主要是实现通信设备的功能、为通信设备以及网管系统提供接口。③QAF适配。QAF可以提供非TMN管理实体间的互联接口,TMN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统一管理全网系统,QAF可以为非TMN接口的设备之间提供接口适配。④WSF工作站。工作站功能主要是一种为信息管理用户提供TMN信息解释的手段。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用户编辑输入、屏幕数据维护、TNN接入、支持分页、窗口、屏幕和菜单、确认和格式化输出、确认和识别输入、安全登录和接入终端等。⑤MF协调。TMN的Q3接口属于管理接口。但是很多设备没有Q3接口,只有QX接口。MF就是实现QX和Q3之间的转化,从而实现OSF。(3)信息结构。信息结构是基于目标的,可以描述各功能块信息管理特性,主要结构基础是通信模型、组织模型、信息模型以及管理层模型。

三、网络管理和规划的原则

电力通信网建设中,网管系统、标准以及技术支持的选择都应遵守相关原则,从电力通信网络管理和规划的实际出发,满足网络发展的需求。网络管理的设计和规划要向功能多样化、标准化以及网络化方向发展[2]。

(1)网络化。网络化主要包括三点:第一,网管系统相互兼容;第二,各网管系统的独立性;第三,网络分成:网元管理层、网络管理层、网络服务层。(2)标准化。第一,统一标准的建立,直线不同厂家接口兼容;第二,数据库面向对象模式,电力管理动态化。(3)多样化。网络管理具有多样化的功能: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资源管理、拓扑管理、安全维护以及账目管理等功能。

四、网络管理及规划的注意事项

网络管理及规划要与网络的发展相协调,一切联系实际,从而保障网络管理的成熟性和实用性。网络管理要基于模块化,采用规划统一、实施分期、适当提取的设计原则,选取最佳的网络管理方案。

篇8

2互联网的特点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业务及传统业务的迅速IP化,终端设备的智能化,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网络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上互联网的不可管理,不可控制,网络只保证通达,而把安全问题交给了用户的一些网络设计中,这样就进一步恶化。上面所谈的一些威胁安全的种类都是由于互联网及其业务的发展所引起的。而当今互联网已把PSTN和移动网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如VoIP业务的迅猛发展更是和每个网络有关系。这样上述的网络安全的种种自然也带给了电信网络。

3对通信网络安全的认识

3.1安全工作的定义

目前业界对于通信网络安全工作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综合各方的看法,笔者在这里尝试对通信网络安全工作下一个定义:在技术手段、制度流程、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确保通信网络能够正常运行,稳定承载业务与应用,并确保通信网络不受非法利用、秘密探测及恶意破坏等攻击行为影响而开展的所有工作统称为通信网络安全工作。

3.2通信网络安全的分类

根据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性质不同,可以把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分为传统和非传统两类。传统的通信网络安全是指在通信网络的结构、路由组织、网络与业务承载关系、线路及端口的冗余备份、抵抗灾害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指通信网络自身所存在的拓扑结构如链状结构、单节点单路由等的问题这类安全问题在传统的通信网络中一直存在,并可以在设计、建设阶段或者运行阶段通过合理的组网、优化措施、适当的资金、维护投入加以有效地解决。非传统的通信网络安全是指外部力量通过各类技术手段利用通信网络自身存在的漏洞、隐患,实施对通信网络的非法利用、秘密探测和恶意破坏等攻击行为。其特点是外部力量的主观故意性和对通信网络攻击的趋利化或敌意性。这类安全问题在传统的电信网络中已经存在,比如对通话的窃听等,但矛盾并不突出,影响面比较小,防护措施也相对比较成熟。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这类安全事件的影响将日益扩大。

3.3非传统通信网络安全问题

非传统通信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非法利用,如宽带的非法私接行为,移动电话的非法盗号行为,语音通信的电话骚扰及主叫号码修改行为;秘密探测,如互联网的木马攻击、钓鱼网站;恶意破坏,如互联网的僵尸网络、DDOS攻击、无线通信的频率干扰攻击。

3.4基础通信运营企业的使命

在非传统通信网络安全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对于基础通信运营企业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主要是指严峻的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必然催生出市场对于网络安全产品的需求,基础通信运营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优势,但用户对于业务、应用的选择主要还是取决于基础通信运营企业自身网络的安全状况。只有自身的通信网络安全了,才能保证用户业务的正常使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通信运营企业必须以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为载体,全面提升通信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4维护电信网络安全的对策思考

当前通信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把网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于是,保护通信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及其数据不受偶然或恶意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障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就成为通信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

4.1发散性的技术方案设计思路

在采用电信行业安全解决方案时,首先需要对关键资源进行定位,然后以关键资源为基点,按照发散性的思路进行安全分析和保护,并将方案的目的确定为电信网络系统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安全系统,使其具有统一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统一的接口、统一的协议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的规范。

4.2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

网络层安全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控制不同的访问者对网络和设备的访问;划分并隔离不同安全域;防止内部访问者对无权访问区域的访问和误操作。可以按照网络区域安全级别把网络划分成两大安全区域,即关键服务器区域和外部接入网络区域,在这两大区域之间需要进行安全隔离。同时,应结合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监控需要,与实际应用环境、工作业务流程以及机构组织形式进行密切结合,在系统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体系,包括企业级的网络实时监控、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访问控制,网络入侵行为取证等,形成综合的和全面的端到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从而大大加强系统的总体可控性。

4.3网络层方案配置

在电信网络系统核心网段应该利用一台专用的安全工作站安装入侵检测产品,将工作站直接连接到主干交换机的监控端口fSPANPort),用以监控局域网内各网段间的数据包,并可在关键网段内配置含多个网卡并分别连接到多个子网的入侵检测工作站进行相应的监测。

4.4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配置方案

由于电信行业的网络系统基于Intranet体系结构,兼呈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特性,是一个充分利用了Intranet技术、范围覆盖广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它面J临的安全性威胁来自于方方面面。每一个需要保护的关键服务器上都应部署核心防护产品进行防范,并在中央安全管理平台上部署中央管理控制台,对全部的核心防护产品进行中央管理。

4.5系统、数据库漏洞扫描

篇9

网内干扰主要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有关,主要包括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和互调干扰。同频干扰是指接收有用信号的接收机受到与有用信号的频率相同或相近的无用信号的干扰,邻频干扰是指工作在某一频道的接收机受到邻道信号功率的干扰,互调干扰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干扰信号由于非线性作用而生成等于或接近有用信号的频率对接收机造成的干扰。其中,互调干扰又分为发射机互调干扰和接收机互调干扰两类。发射机互调干扰是指多部发射机信号落入另一部发射机,并在末级功放的非线性作用下相互调制,产生不需要的组合频率,对接收信号频率与这些组合频率相同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接收机互调干扰是指多个强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时,在接收机前端非线性电路作用下产生互调频率进而造成干扰。

1.2网外干扰

网外干扰主要是由移动通信的无线电传播技术特点产生的,包括阻塞干扰、带外干扰和设备故障干扰。阻塞干扰是指无线电设备接收微弱的有用信号时,受到接收频率两旁、高频回路带内强干扰信号的干扰;带外干扰是指发射机的谐波或杂散辐射在接收有用信号通带内的频率造成的干扰;设备故障干扰是指由于通信设备出现故障而对通信网络造成的干扰。

2网络干扰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网内干扰问题的原因

1频点设定不正确移动通信网络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受通信网络发展的影响,站点分布越来越密,极大地增加了同频和邻频的发生概率。2发射功率参数设置不合理基站发射概率参数设置过高会在附近地区产生覆盖交叠现象,造成较大的同频或邻频干扰,影响其他移动电台的通信质量;参数设置过低则难以占据上行信道,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产生通信盲区。3天线设置不合理天线的俯仰角过小会造成对附近同频站的干扰,过大则会造成对相邻站的邻频干扰。方位角设置存在偏差易导致基站实际覆盖范围与规划范围不相符,导致服务区域范围的改变。4直放站设置不合理受投资成本的影响,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倾向于使用直放站来直接放大网络信号,以达到经济、快速、有效填补通信网络服务空白区域的目的。但由于直放站本身就是有源设备,其在工作过程中易受到自身产生的噪声和杂散信号的影响,对网络产生干扰。

2.2网外干扰问题的原因

1网外干扰源由于移动通信网络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传播,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电视台、大功率电台、微波、雷达、高压线、加油站干扰器等利用和屏蔽无线电波的设施设备,都会对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电波产生干扰。2设备故障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载体,相关的通信设备在发生故障时会直接影响通信的质量。例如,天线损坏、TRX故障、时钟失锁等问题,都会导致干扰问题。

3网络干扰问题的检测方法

3.1话务统计数据分析

根据交换机STS话务统计,对空闲信道进行测量,以收到的干扰强度为界定义干扰等级(ICMBAND。干扰分成5个等级,1的干扰等级最小,5的干扰等级最大,通过对小区ICMBAND的连续统计,可以快速发现有干扰的小区。

3.2语音质量等级调查

语音质量依据下行测量进程中收到的干扰强度定义干扰等级(RXQUAL,0的干扰等级最小,7的干扰等级最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网络干扰的存在和覆盖范围的缺失。

3.3利用频谱仪进行排查

在通过对目标区域进行跟踪测量后确定为外来干扰时,利用频谱仪判断外来干扰源,及时对干扰源进行调整以解决网络干扰问题。3.4系统干扰日常检测充分利用路测、扫频和基站综测仪等设备开展通信网络的日常检测,及时发现系统干扰因素,做好日常维护工作,预防网络干扰的产生。

4网络干扰问题的优化措施

4.1做好频率规划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频率资源规划已经成为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规划分配频率资源,在实现全域覆盖的同时,有效协调频率资源的分配,以最少的频点达到最佳的效果。

4.2规范建设标准

针对不同移动通信网络的差异发展,其建设标准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促进通信网络的共同发展,国家主管部门要及时出台新的规范标准,对同频社区的间距、基站的发射频率、天线的方位角与俯仰角等内容的设置进行指导。

4.3加强养护管理

针对由硬件设备引发的网络干扰问题,工作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及时更换有问题的硬件设备,注重探索硬件设备的隐性故障,全面保障网络硬件的良好运作。

篇10

2.电力信息通信的定义。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信息通信是在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及用电的整个过程中,提供特殊通信服务的保障基础。电力信息通信系统中传输着大量的电网信息,生产自动化、电力营销业务、调度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业务都需要依靠高速、实时、双向的信息通信,为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工艺引进、智能设备应用等创造基本的环境,使得电力信息通信与电网建设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力信息通信是推动电力市场向商业化、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进行转变的有效手段,在电力系统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电力信息通信与智能电网的关系

智能电网发展的本质就是新型能源的大量接入,以及大量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在对传统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时,信息通信技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智能电网、物联网、三网融合、数字家庭、智慧城市等概念,无一不与电力信息通信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高频通信、电力载波通信已经逐渐被电力光纤通信所替代,电力信息通信正在朝着实时性更高、网络更加稳定、体系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包括电力生产部门、调度通信部门、行政部门、电力营销部门在内的各个业务应用部门,都是通过电力信息通信网络来进行信息传输的。以光缆为代表的智能电网数据传输方式,经过PDH/SDH同步数字序列和同步技术,再通过数据包交换后上传至网络,最终进入应用业务层,为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视频监控、电网管理业务、电力营销自动化等业务服务。

三、电力信息通信在建设智能电网中的作用

1.电力信息通信促进智能化光纤通信网络的建立。智能化光纤通信网络是一种具有自动交换功能的传输通信网络,与传统的电子通信网络相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在实际应用中,智能化光纤通信网络通过用户端动态结构部分发起业务请求,并自动选择网络通信的传输路由,同时使用信号命令传输控制电力通信的建立与释放,以实现电网数据信息的智能化通信传输。智能化光纤通信网络的建立,大大提高了电力通信网络传播速度,从而缩短了提供业务需要的传输时间,为用户节约了大量的等待时间。

2.电力信息通信为智能电网提供最基础的接入网。智能电网的接入网是指连接到最终用户端的部分,为电力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用电选择,同时通过信息通信传输功能实现与电力用户的交流互动。智能电网的接入网使用基于PLC技术的电力信息通道,此种接入方式是电力系统特有的一种通信传输手段,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我国电力信息通信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无线网络或者有线宽带网络来实现的,这些都是智能电网最基础的接入网。

3.电力信息通信为智能电网的生产运行提供服务。智能电网的建立基础是双向且高速发展的信息通信网络,并通过高科技的指控方法,以及先进的测量技术和传输感应实现对系统技术的应用。电力信息通信对智能电网的支撑作用体现在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为智能电网的生产运行提供给类服务功能。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步趋向统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将使用户摆脱时间和空间对于电力通信的影响,从而真正实现数据、语音两网相互兼容,整体地进行运营、管理以及建设。

四、电力信息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1.在发电领域的应用。电力信息通信在智能电网发电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水情预报、库容调度、电力市场交易等几个方面,以及新能源的接入和控制工作。电力信息通信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标准接口,电力信息通信能够自动调节新能源接入后的电能电压、功率和质量,实现各类技术参数的传输和反馈,从而保证发电系统的智能化运转。此外,电力信息通信在新能源发电的启动、停止、功率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在输电领域的应用。电力信息通信在智能电网输电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实时数据传输、电能调度控制、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等方面,以及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开展可视化检测、输电运行检测、安全预警等工作。此外,通过采取适当的电力信息通信方式,能够实现对于基础信息及线路运行状态的全方位监控,从而使不同部门机构的监测信息得到统一,便于统筹处理。

篇11

一、风险评估相关概念

1.1风险的定义

目前对风险的定义有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就是在达到某个目标要求下,某个活动的不确定性,它通常以概率来进行表示,得出造成的可能损失。因此可以得到常见的风险度量函数为:

R(x)=f(p,q)(1)

上式1中,p表示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q表示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后果,x则表示某个不确定时间的风险,R(x)则是为计算结果。上式1中同归分析与系统风险直接相关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风险计算方法,这样就应用于项目的风险度量指标中,进而就确定了不确定事件在某个改了下的风险大小。

1.2通信网安全风险评估

有上面的ITU X. 805安全体系结构和通信网的特点,通信网安全风险评估就是评估通信网在不同的安全特性下的脆弱性和威胁,并根据可能发生的概率和负面影响程度来综合性的论证通信网的整体安全风险。

二、电力通信网安全风险分析

2.1脆弱性分析与识别

根据电力通信网的运行状况和作者的工作经验,电力通信网的安全性和脆弱性主要存在于通信电力、通信网络、安全设备和整个网络的运行管理方法。

(1)通信电路脆弱性。根据作者的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通信网结构、电力光缆、SDH设备、PCM设备、网络设备和电力二次系统防护脆弱性、人为安全脆弱性是导致通信电路脆弱性主要原因。(2)同步时钟系统故障。对于电力系统中高精度的准确性非常重要,而高精度往往来带脆弱性的缺陷,PCM设备同步时钟系统故障是占整个PCM设备故障中很大的比例。(3)通信站安全。由于气候的环境在电力通信站中经常发生变化,所有其中的各项指标都要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在防雷和接地技术指标方面。(4)通信电源系统故障。UPS通信电源是整个通信设备的核心,由于通信电源故障引起的整个通信网络故障也是占很大大部分的,据统计,2009年度广东省电网通信电源故障中蓄电池故障占14次,电源故障有35次,供电线路故障占11次,这些故障占所的故障总数的7.45%。(5)网络设备和电力二次系统防护脆弱性。(6)运行管理脆弱性。电力通信网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对现有电力通信网的安全检查制度、设备检修制度、备件备品制度、测试制度、维修制度进行统一的管理,制定出能够提高整个电网可靠性的方法。(7)人为安全脆弱性。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依赖于通信设备、通信网络和可靠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但是人的因素不可忽略,需要对电力通信行业中职工进行人员培训,人员配备,通信班组的和谐度等多方面管理。

2.2威胁分析与识别

通信网的安全威胁是指潜在的因素对通信网可能造成的任何损害的认为行为和环境因素。威胁的作用形式可以有间接的攻击和直接攻击两大分类,对系统的ITU-T X.805安全计算要求的机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等方面会造成损坏,而且攻击还可以分为有意攻击和无意攻击两大类别。攻击出现的频率是判断威胁大小的重要内容,评估者可以按照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后进行判断。

三、电力通信网安全风险层次划分

要分析整个通信网络的安全风险模型,需要从从威胁和脆弱性方面分析电力通信网安全风险后,得到了电力通信网的安全风险因素,这里使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进行层次分解后对风险因素进行权重计算,然后进行整体模型的风险计算得出结果。整个电力通信网被划分为5种类别的风险因素:通信设备、电源系统、通信站、运行管理和人为安全。上述的5种类别的风险因素种每种也有不同的风险因素组成。

四、结论

本文对从通信网的风险入手,对电力通信网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作者的工作经验和现有文献对安全风险因素,归纳总结了电力通信网的脆弱性和面临的威胁,并按照本文层次层次分析法进行模型的建立,为将来的将风险层次化,为指标体系的结构体系建立了雏形,并为将来指标体系权重等的计算做了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