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09:26: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神经生物学综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之一: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由该国的教育实力来决定,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是发展国家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的。医学院校是培养创新性综合型医学人才的摇篮与基地,通过特定的课外科研活动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课堂知识,进一步发现问题并学习新知识,是综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
我国传统的医科大学基础教育通常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书本为中心,与科研实践活动完全分隔开,重视及强调课本知识,忽略对七年制医学生科研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七年制医学生基础好、起点高、学习能力强,学生在前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课程知识和技能,具有进一步掌握本领域新技术和新进展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引与帮助下,可以涉猎更广更深层次的前沿理论与技术[3]。通过此文和同行分享本学系在引导七年制医学生参与神经生物学课外科研实践活动方面的一些方法与体会。
1全面推行导师负责制
牛津大学早在19世纪就实行了导师制,导师既要指导学生们的学习,也要指导他们的生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师生关系密切[4]。近几年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展了导师制的教学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指引学生高效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拓宽其视野,提高其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探索型或创新型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导师制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①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确定研究方向,进而选择在此研究范围内从业的指导老师作为导师,在确保顺利完成其现有学业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导师团队的科研工作中;②导师可根据学生的综合条件,如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科研工作的爱好和期待程度,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参与科研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其科研思路,使他们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科研实践活动去中并加以拓展。经过三年的尝试,该教育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巩固并拓宽课本知识,同时为导师提供更多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渠道。最终通过师生的双向选择(每位导师可以与3~5位学生建立导师制关系),确认指导关系,可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始课外科研实践活动,具体实施如下。
1.1查阅并阅读文献,撰写综述
学生与导师在经过多次详细讨论后,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导师对检索所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分类后,按照理论上由浅至深的顺序,或按照技术上由旧至新的顺序,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文献,做读书笔记,同时鼓励他们在组会中去讲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献,在上述过程中,导师要做到及时与学生交流和讨论。接下来导师拟定题目,由学生来撰写文献综述,此过程中需要导师和学生反复讨论、修改及补充。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训练,学生不但能充分掌握本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最新动态,还培养了深入浅出的科研写作思维和科研语言表达能力。
1.2设计并开展实验研究
学生依据各自的课题研究方向和阅读文献的结果,并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出具体的科研工作计划和实验方案,再与导师反复多次讨论、修正后进一步实施。在具体实施实验研究之前,通常由导师手把手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基本功培训,如如何配置各种缓冲液,如何灌流、取材,切片,染色。以借助人工神经导管修复成年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为例,首先学习制作实验动物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导师需要向学生演示其过程、讲解注意事项等。第二步如何将神经外膜与人工神经导管缝合在一起,导师需要向学生阐述上述操作的目的和原理,学生见习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和导师交流实验进展情况如遇到的困难、实验失败的原因和预实验结果。导师也要及时讲评学生科研训练中的进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纠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和动力。在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课题进展汇报,以此锻炼他们的学术交流能力。
1.3处理数据,撰写论文
实验数据是论文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将庞大无章的原始数据,表现成为一目了然地且极具表现力的图表结果。前期医学生已经学习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在具体科研实践过程中,需要学生将统计学课本知识应用于科研实践中去,即应用相应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建立数据库及处理分析,最终的结果要与导师进行讨论与校对。撰写及是检验学生整个科研活动非常关键的一环,在科研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导师都需注意进行讲解与引导,例如在每周组会上学生讲解文献时,文献中的前言部分除了综述该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外,还提出了“为什么”开展本研究这一科学问题。那么学生在撰写科研论文时该如何巧妙地引出自己的科研问题呢?需要师生之间在组会上针对这一问题及论文的其他内容反复讨论,直至学生逐渐掌握科研论文写作的要求。
2神经生物学课外科研实践的收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课外科研实践活动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导师而言都是获益匪浅的双赢的过程[5]。对导师而言,着眼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慢慢成长。借助科研实践这样一个平台,吸引优秀的医学生加入课题组中深造,他们朝气蓬勃且思想活跃,可为科学研究注入新鲜血液,为学科的发展储备坚实的后备力量。同时,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求老师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去影响学生。试想:一个老师说话、讲课或做科研工作时毫无激情,又怎能调动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激情。老师一定要做到自律且优秀,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逐渐影响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授业”的过程,要求老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即“要给学生一碗水,师傅肚子里要有一缸水”才行,并能采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吸收与利用,做到这一点,要求老师具有强烈的职业追求,要不断地完善自我。“解惑”,学生提出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对于基础知识或实验技巧方面的困惑,老师应采用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并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的同时,及时给出有效地解决方案。对他们生活中的问题,也要注意观察,必要的时候给出自己的建议,使他们很好的走出困惑。在“解惑”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虽然帮助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但帮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并使他们自己掌握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帮助的时候要留有空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整个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科研实践过程,也是老师提升自己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①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在导师的引导下,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解决各种层面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科学实践是人类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的最直接活动[6],学生亲历科研活动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载体[7]。通过上述实践活动,学生初步掌握文献资料的检索、综述撰写、科学研究的选题和实验设计、常用实验室仪器和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等。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或遭遇失败时,通过进一步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推理或与导师讨论后,可能产生新的思路和新的发现。整个科研实践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其聪明才智,发挥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大提高。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兴趣是行动的原动力[8],在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会遇到枯燥的重复工作,也有可能遇到充满挑战的难题,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直接从导师那里得到答案或帮助;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科学问题,这个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问题的好奇心,也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综合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极具挑战性,只有好奇心是不够的,实验中通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恒心、耐心及毅力,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还要不断学习各种实验技能,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的能力。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是科研必需的基本素质[9],任何一项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都必须依赖诸多人的智慧和力量,学生之间在科研实践过程中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共同面对困难、承担风险、分享成绩,从而逐步形成乐于助人且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能力。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外科研实践活动是件好事,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参加课外科研实践的动机不够单纯,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畏难、胆怯情绪。这必将导致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总是考虑能否发表文章以及文章的数量,亦或这些文章对将来的毕业分配或进一步深造是否帮助等等。也有一部分学生起初对科学研究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憧憬,但是经过几次失败的探索之后便打起了退堂鼓。当出现上述问题时,导师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仅仅有喜悦和成功、还充满了坎坷和苦难,任何一个伟大的发现都是在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之后完成的。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所有的弄虚作假、急功近利都会导致严重的错误和失败,只有真心热爱且持之以恒的人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和越走越广。经验证明,积极开展导师负责制的课外科研实践活动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仍需不断积累经验,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其探究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良性发展。
经过导师负责制的课外科研实践活动,神经生物学系老师指导的学生在校内及北京市属高校间的各类比赛如学术论文、实验设计和科技发明制作中脱颖而出,纷纷获奖,这其中凝集了老师们的辛勤指导和孜孜不倦的教诲以及同学们的热情探索与求知。
[参考文献]
[1]杨萍,熊鹰,阮怀珍,等.神经生物学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87-789.
[2]周晓红,陈晓光,彭鸿娟,等.以课外科研工作为基础拓展医学生创新综合素质教育空间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235-236.
[3]杨朝阳,李晓光.神经生物学教学模式及改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122-124.
[4]程琼,陈罡,沈爱国,等.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与课程建设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7):602-605.
[5]邢俊玲,段建红,胡三觉.从神经生物学教学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3):223-224.
[6]刘浩,庞丹.杜威的科学技术“探究”思想解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18-22.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其患病率可高达20%~60%。卒中后抑郁可严重损害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增加患者痴呆及自杀的风险,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现将近10年关于卒中后抑郁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PSD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神经生物学、解剖学和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因素。在20世纪80年代,Robinson等就提出,脑内参与情感调节的5-HT能神经元和NE能胞于脑干,其轴突通过丘脑和基底节到达额叶皮质,脑卒中病变累及上述部位可影响5-HT能神经元和NE能神经元及其通路,导致两种递质水平降低而引起抑郁。Moller等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间接估计了5-HT受体活性,研究发现在急性卒中后5-HT神经递质出现代谢的异常,尤其在边缘系统和中缝核5-HT代谢的显著下降,可能与抑郁的发生相关。临床上使用5-轻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缓解PSD的症状,进一步支持PSD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下降有关的观点。Terroni等根据MRI研究结果显示病灶影响边缘-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神经环,尤其是前额叶腹侧和背侧扣带回皮层、海马、杏仁核等易产生PSD,且以左侧为著,而这种情况未见于脑桥背部和小脑。说明前额叶背外侧皮质环路在情绪 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脑内该区域白质纤维连接的改变可能也会影响情绪调节过程。这与控制情感的神经环路主要分布在额颞叶、边缘系统和脑干腹部及其皮层下联系纤维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有学者认为,脑卒中"突如其来"的发生和其严重程度,使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变甚至丧失,导致患者心理应激障碍、心理平衡失调,由此对抑郁症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
2 卒中后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
有关卒中后抑郁的动物模型的建立,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多为复合模型即在卒中基础上结合相应应激刺激构建PSD模型。裘涛等[1]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后予以行为限制制作PS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自发改变,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清洁动作次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下降(P
3 针刺干预PSD大鼠的实验研究
卒中后抑郁患者不仅有精神障碍症状而且还存在肢体的活动障碍,采用体针治疗卒中后抑郁可以显著促进患者肢体的恢复,平衡患者脏腑的阴阳,调节患者气血的虚实。龚燕等[13]采用单侧颈总动脉不全结扎联合孤养和小剂量利血平皮下注射制备复合型PSD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大脑海马区NE和5-HT含量。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和脑内NE、DA含量均明显下降。电针能使PSD大鼠糖水消耗量和脑神经递质NE、DA含量明显增加。得到的结论是:电针治疗PSD大鼠的机制可能与提高其海马区5-HT和NE含量有关。孙培养等[14]选择通督调神针法干预卒中后抑郁大鼠。结果:造模完成时,模型组和针刺组蔗糖水饮用量、水平及垂直运动得分、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均较正常组降低,Zea Langa神经行为学评分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4 中医药物干预PSD大鼠的实验研究
中医认为卒中后抑郁属于"中风"与"郁证"范畴,由于受到躯体病残的困扰,最终情绪抑郁。裘涛等[1]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后予以行为限制制作P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涤痰开窍解郁组、氟西汀组,并设假手术组,采用RP-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并观察大鼠自发改变。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行为能力下降(P
5 西医药物干预PSD大鼠的实验研究
PSD的西医药物治疗包括原发病、并发症和抑郁症的治疗。患者因需同时服用治疗脑卒中、高血压或其他并发症的药物,故在选择药物时,应选择相互作用小的药物,所以新型抗抑郁剂有一定优势,更适于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继发性抑郁的治疗。赵立波等采用CUM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模型,MCAO术建立卒中模型PSD模型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先建立卒中模型后建立抑郁模型,腹腔注射相应药物进行干预,连续给药21d后,用酶联免疫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给药后各组大鼠脑组织中5-HT,NE,NGF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抑郁模型组和PSD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5-HT,NE,NGF表达均明显降低(P
6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论述PSD发病的因素时各有侧重,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是由多种原因通过多种机制所致,与心身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一致,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关于PSD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制备的动物模型主要以缺血性卒中为主,但卒中的发病类型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关于出血性卒中后抑郁动物模型的制备相对较少,这方面的研究信息相对缺失。并且,一般情况下卒中后抑郁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病,而这些在动物模型身上无法一一体现;同时,在动物实验造模、治疗、取材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误差,如取材的不完整性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以至于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其次,关于卒中后抑郁治疗方法颇多,有针灸、中医药物、西医药物等。脑卒中后抑郁属于"中风"与"郁证"范畴,运用中医药物治疗时,应综合分析患者实际病情,并概括患者分型,从而辩证论治。针灸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残肢的功能恢复,间接有利于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变,另一方面疏肝行气、调和阴阳,又起到直接改善患者情绪的作用。西医药物治疗PSD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单一药物、综合、个体化、长期系统用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是:三环类抗抑郁药、5-HT再摄取抑制剂、NE再摄取抑制剂等,但西医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寻求PSD的发病机制以及制备理想的PSD模型,寻找治疗PSD有效的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和西医学技术的不断介入,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研究正从多层次、多角度不断深入。假以时日,肯定能提出卒中后抑郁的最佳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裘涛,陈眉,代建峰,等.脑卒中后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12-13.
1. 生理心理学的概念范畴
首先提出生理心理学这一学科名称的当属《生理心理学纲要》的作者、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其意在从客观的、生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而生理心理学被界定为: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
可以说,生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行为以及神经活动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而随着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生理心理学所囊括的范围也在不断变化,现代生理心理学包括了生物心理学、行为神经科学、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生理心理学除了与神经生理学、遗传学、神经分子生物学、精神病学之间有深度的交叉和融合外,近年来也与工程学、信息科学以及社会学有所交叉[1]。在某种程度上,生理心理学所具有的学科包容性以及伴随科技发展的态势使其影响不断壮大,丰富了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2. 生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
二十世纪初,生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首次由西欧介绍进来,此后更是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我国上世纪的特殊历史背景环境中,生理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建设等意识形态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归纳起来,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
⑴ 50年代在中国与苏联的密切关系中,我国生理心理学的工作主要限定在对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心理的研究,同时出现了一些引进国际尖端技术和理论的意识萌芽。
⑵ 60年代由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理论技术,生理心理学开始了以脑电及皮电为主要指标的心理学研究轨道,可以说,此时期的生理心理学在研究领域、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⑶ 70年代后期我国生理心理学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中断及低谷阶段,各项相关脑机制和临床研究等重新开展,并展现出了一定的民族特色,譬如关于针麻和气功等方面的脑机制研究。
虽然我国包括生理心理秀儿在内的整个心理学学科发展底子薄、过程比较曲折,但就在最近这些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生理心理学逐渐与国际接轨,出现了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热衷,各项相关研究蓬勃展开,诸如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中,生理心理学角度的研究论文不胜枚举,在心理学量化、实证化的研究氛围中独占鳌头。同时,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类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自杀、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癌症)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 21 世纪我国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我国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也正密切地关注心身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2]。
3. 生理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
生理心理学试图揭示宇宙起源、生命起源和意识起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人类自然科学中处于核心地位[3]。同时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也即探讨和阐明心理活动是怎样产生的,因而是心理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
我国生理心理学的发展更多的体现在高校生理心理学学科建设以及在临床神经科学实践。在我国高校生理心理学学科建设方面,北京大学“生理心理学大实验课”开设于1981年,这或许是国内高校心理学专业最早开设生理心理学课程和实验课的时间[4]。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对生理心理学的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学专业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学术素养。而在临床实践层面,生理心理学强调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生理方面、特别是脑的关注,在这一趋势下,目前认知神经科学更是日入破竹、如火如荼。
就整个心理学体系而言,不管是19世纪末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还是目前心理学界量化、实证化的主流发展,生理心理学均扮演者主要的推动力。在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生理心理学所能起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5]:
⑴ 在心理学诞生伊始就一直处于哲学范畴,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多是哲学思辨,生理心理学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更加实证化的实验技术,促进了心理学由一门学科向科学转变;
⑵ 生理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使心理学理论研究跃上一个新的水平。比如心理学发展史上关于脑机能定位的理论,便开启了心理学对心理脑功能定位的新思路,其也帮助心理学研究开始注重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⑶ 生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使得心理学的研究超越了思辨、描述而更注重实验、实证,这对于实验心理学的开创以及当下大数据时代心理学是一种很大的填补和推动。
另外,除了理论发展层面的意义,值得一提的还有生理心理学对心理学知识应用的影响。而这方面最常见的当属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比如在心理治疗门诊中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诊断方面,除了衡量心理问题的持续时间、影响程度等意外,还要参考来访者的躯体特征方面的改变;除了参考来访者的家庭环境、病史、人际关系等外在因素,有时候还需要检查其体内激素水平或脑部的病变与否。
参考文献:
[1][3] 李量.生理心理学:一门探索心理活动、行为活动以及神经活动之间交互作用的科学[J].心理行为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2012 ,27:22-30.
[2] 林文娟.生理心理学前沿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3):353-354.
[4] 李新旺.努力加强生理心理学学科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26-28.
在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构成的神经系统中,胶质细胞数量占90%,其中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是体积最大,也是分布最为广泛的胶质细胞。过去认为AS主要是对神经元起支持和营养作用。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S在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脑的发育和神经病理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重要结构。最新观点认为,AS与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共同构成三重突触(tripartite synapses)结构,参与信号的传导和整合[2]。
1 突触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突触数目、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既包括突触传递效能的变化,又包括突触形态结构以及亚微结构的变化,来调节神经传导和神经分泌等[3]。
根据作用时间,突触可塑性可分为短时效的和长时效的。根据接收条件刺激的突触前纤维与传递效应改变的突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分为同突触型,即条件刺激和可塑性改变发生在同一条突触通路上;和异突触型,指条件刺激作用于传入神经,而可塑性改变发生在没有接受刺激的突触通路上[4]。
2 AS与突触可塑性
AS与突触前、后神经元的位置关系密切,在神经系统内与突触结构紧密相连。早在1997年,Barres等[5]就报道,胶质细胞可以促进突触间的联系。与胶质细胞共同生长的神经元突触的活跃程度是独自生长的神经元突触的10 倍。后来,Barres 实验室又发现,去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中的AS后,电生理记录反映突触的活性很小;将AS加入后, 即使没有与胶质细胞接触, 神经元对多种刺激的反应程度也比那些独自生长的高出7倍, 且很少出现突触传递障碍。为解释上述现象,Mauch等[6]使用层析、2 d电泳和质谱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AS在突触囊泡的释放和再循环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 AS释放的载脂蛋白/ 胆固醇被神经元内吞入胞内, 使RGCs的自身突触 (autapse) 数目增加了8倍, 量子含量 (quantal content)增加了10倍。近年来,使用细胞培养、膜片钳记录、免疫荧光标记及免疫电镜、免疫蛋白印迹等多种技术进行的研究也揭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AS可直接控制神经元的突触数目和效能,这些结果提示AS可主动参与调控神经元的兴奋性及突触的可塑性[7]。
3 AS通过释放递质调节突触可塑性
根据传统的观点,能否释放递质是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一个根本区别。现已证实,胶质细胞也能释放递质,包括谷氨酸、ATP、D-丝氨酸等。这些胶质细胞源性递质既可以作用于AS自身,也可以作用于神经元,调节突触传递和神经元活性[8]。
3.1 谷氨酸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AS能通过控制突触间隙谷氨酸的浓度来调节突触传递。其释放的谷氨酸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MDA受体,激活神经元[9];也可作用于突触前膜的NMDA受体,增加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还能激活中间神经元上的红藻氨酸受体 (kainite recepotor,KA),引起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频率增加[10]; 此外,谷氨酸还能活化不同类型的谷氨酸受体,特定调节海马中间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传递[11]。
3.2 ATP
ATP对突触传递主要起抑制作用,这可以通过突触前、后两种机制实现。在海马,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可作用位于AS膜表面的相应受体引起ATP释放,ATP在细胞外降解生成的腺嘌呤可激活突触前膜的嘌呤受体,抑制突触前神经元进一步释放神经递质[12]。此外,ATP能减少谷氨酸能神经元内Ca2+震荡的幅度和频率,从而抑制兴奋性突触传递[13]。通过这种方式,AS可抑制突触传递并为远隔部位的突触提供“交互通话”的方式。这样,AS对突触活动的整合使整个突触网络内产生了广泛的协同效应[14]。
3.3 D-丝氨酸
D-丝氨酸有助于在突触后神经元引发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AS可通过释放D-丝氨酸的量来控制长时程突触可塑性。Yang等[15]发现,与AS共同培养的神经元可诱发出LTP;而在不含AS的条件培养液中,只能观察到正常的自发性和诱发性突触传递,但诱发不出LTP;如果向其中加入D-丝氨酸,则能够重新诱发出LTP。而且这些LTP现象均可被D-丝氨酸降解酶所抑制。
3.4 其他
除以上神经胶质递质外,AS还可以释放高半胱氨酸和其他非递质类物质,如胆固醇,肿瘤坏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外基质等,对于突触数量、结构和传递效能产生重要影响。
4 展望
近年来,对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神经生物学领域的一大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胶质细胞在突触可塑性调节中的作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许多重要环节没有阐明。随着对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日益深入的研究,人们对于脑功能的认识将日臻完善,诸多尚未澄清的问题必会得到圆满的解答。
参 考 文 献
[1] Seifert G, Schilling K, Steinhauser C. Astrocyte dysfunction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 molecular perspective. Nat Rev Neurosci, 2006, 7(3): 194-206.
[2] Slezak M, Pfrieger FW, Soltys A. Synaptic plasticity, astrocytes and morphological homeostasis. J Physiol (Paris), 2006, 99: 84-91.
[3] Pffrieger FW, Barre BA. Synaptic efficacy enhanced by glial cells in vitro. Science, 1997, 277(5332): 1648-1687.
[4] Bliss, TV, Collingridge GL. A synaptic model of memory: long-term potention in the hippocampus. Nature, 1993, 361: 31-39.
[5] Pfrieger, FW, Barres BA. Synaptic efficacy enhanced by glial cells in vitro. Science, 1997, 277: 1684-1687.
[6] Mauch DH, Nagler K, Schumacher S, et al. CNS synap togenesis promoted by glia-derived cholesterol. Science, 2001, 294: 1354-1357.
[7] 赵经纬.从配角到明星――浅谈脑内胶质细胞的功能.世界科学, 2003, 3: 23-25.
[8] Fellin T, Sul JY, DAscenzo M, et al. Bidirectional astrocyte-neuron communication: the many roles of glutamate and ATP. Novartis Found Symp, 2006, 276: 208-217.
[9] Robitaille R. Modulation of synaptic efficacy and synaptic depression by glial cells at the frog neuromuscular junction. Neuron, 1998, 21(4): 847-855.
[10] Liu QS, Xu Q, Arcuino G, et al. Astrocyte-mediated activation of neuronal kainite receptor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4,101: 3172-3177.
[11] Liu QS, Xu Q, Kang J, et al. Astrocyte activation of presynaptic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modulates hippocampal inhibitory synaptic transmission. Neuron Glia Biol, 2004, 1(4): 307-316.
[12] Zhang JM, Wang HK, Ye CQ, et al. ATP released by astrocytes suppression. Neuron, 2003, 40: 971-98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之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局限于药物和物理治疗来改善运动功能缺陷,人们先后试用了手术吻合、手术减压、神经移植、大网膜移植、药物治疗、局部冷冻、物理康复、以及应用酶制剂来抑制和消除结缔组织瘢痕等多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近年来的实验研究着眼于干细胞移植来逆转不利于SCI轴突功能恢复的病理过程,从而减少脊髓功能丧失并促进其功能恢复。
脊髓损伤修复的常用移植细胞
1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
MSCs的干细胞相似特点和多方向分化潜能在最近几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MSCs的优点在于属于自体同源移植,容易获得和培养,通过髓内或静脉导入方法简单,移植途径有:(1)直接受损脊髓多靶点注射;(2)腰穿椎管内植入:将扩增的BMSCs移植于蛛网膜下腔,使之随脑脊液到达病变部位;(3)静脉移植:开放血脑屏障,将扩增的BMSCs静脉输入,使之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病变部位。MSCs能够转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填充物填补损伤部位,定向再生为神经细胞锚靠周围组织完成上行下传功能的重建,移植时创造抑制胶质细胞再生、保护神经细胞胞体存活、促进自体神经细胞再生的微环境。但是需要克服细胞融合、转分化神经细胞形态属性缺失的问题。最近通过Luo Jian-dal大量的文献调研显示MSCs对运动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MSCs及其分化的神经胶质细胞含有促进神经再生的营养因子及其受体,有助于损伤的脑和脊髓组织的修复,抑制不利于神经再生的瘢痕形成。Wu等[1]发现,将MSCs植入损伤的大鼠脊髓内,通过增强组织修复可促进损伤脊髓的再生,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空腔明显缩小。虽然移植后MSCs的数量逐渐减少,但不少治疗组动物仍显示明显的功能恢复。
2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cells,NSCs)
根据LiWe等[2]的研究显示,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的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神经干细胞是干细胞的一种,干细胞是指同时兼具自我更新能力和产生分化细胞能力的一类细胞,这类细胞可经培养进行不定期分化并产生特化细胞。依据分化潜能的大小,可将干细胞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全能干细胞,此类细胞具有分化为完整个体的能力,如胚胎干细胞(ES);二是多能干细胞,这类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不具备发育为完整个体的能力,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三是单能干细胞(也称专能干细胞),这类干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如神经干细胞。
NSCs是一种未分化、多潜能、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目前已经可以分离和体外培养NSCs使之分化为各种神经细胞。有研究从鼠脊髓内取出未成熟细胞经培养后,移植到脊髓损伤大鼠断裂的脊髓中,结果瘫痪鼠在2周后均能活动,有些甚至恢复了站立和行走能力,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人们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广泛兴趣。
最近,有人开始研究应用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SCI,并且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因修饰的NSCs不仅具有替代损失死亡的神经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大量分泌各种神经营养因子以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及轴突的再生。Blesch等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T23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大鼠C3损伤SCI动物模型中,2周后发现相对于未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NT23基因修饰组可见高水平的NGF及BDNF的分泌,以及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投射形成,并且60%分化为神经元,3%分化为胶质细胞。当前,定向分化诱导是NSCs应用于临床的一个关键问题。现在体外或体内对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细胞异质性很高,分化程度不一,不能保证植入的NSCs按预想的途径分化,影响了移植的效果。另外,NSC移植治疗SCI需克服一个特殊的问题,即脊髓的神经元有着较长的突起,植入的NSCs能否参与并形成功能性的神经回路都尚待研究。
综上所述,干细胞移植治疗SCI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及神经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密切配合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随着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SCI后继发性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今后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单一细胞移植效果各有利弊,我们应该考虑联合移植几种细胞,或将细胞移植与其它方法联合应用。②通过转基因技术使移植细胞具有更多更有用的功能,加快NSC的定向诱导,分化及增殖的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使之能尽快应用于临床。③设计良好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使之具有更有利于移植细胞的搭载和再生轴突的定向生长的生物性能。相信不久的将来,细胞移植会在SCI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围神经损伤发生以后,机体会启动复杂且调节完好的程序来清除坏死组织及开始修复的过程。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C)在发生上起源于神经嵴,经过雪旺细胞前体幼稚雪旺细胞成熟雪旺细胞几个阶段,随后成串地沿着神经纤维生长、增殖并形成髓鞘,一个SC只形成一节髓鞘,而在无髓纤维。SC可以包裹不止一条轴突。SC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归结为SC的研究。现对周围神经损伤后SC增生的分子机制简要综述如下:
1 华勒反应中的雪旺细胞
1850年Waller首先观察到,切断蛙的舌下神经和吞咽神经后,损伤平面以远神经纤维全长的轴突和髓鞘破坏,称之为华勒变性。华勒变性使神经支配的靶器官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中断,整个神经通路崩溃,随之而来的损伤神经的修复再生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①损伤神经近段轴突的芽生与延伸。②再生轴突的再髓鞘化。③再生轴突与相应的靶器官重建突触联系。SC在华勒变性反应开始的一刻即参与损伤和再生的整个过程。神经损伤后SC立即开始分裂、增殖,其高峰出现在伤后第1~2周,以后快速回落。SC与巨噬细胞一同吞噬变性的轴突髓鞘,增殖的SC形成bungner带,引导再生轴突的生长。另外SC分泌表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等,除了诱导轴突的延伸、髓鞘化及神经的再支配。还能稳定外周胶质细胞网络,短暂的黏附有利于轴突芽生和新生轴突的髓鞘化。SC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作用是多样性的,它们既具有吞噬功能,又有为神经再生提供支架和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维持神经元的存活,引导轴突的有序延伸,促进轴突的髓鞘化和调节自身的生存和凋亡。
2 影响雪旺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周围神经损伤后SC的增殖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关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简要介绍如下:
2.1 神经调节蛋白neure~'uhn(NRG)
它们是在结构上类似的多肽家族。有三种异构体:NRG-1、NRG-2、NRG-3。NRG的功能性受体是由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组成的。NRG激活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经过接头蛋白Shc和Grb2将信号传递到下游的Ras/Raf/MEK/ERK激酶信号传递途径,调控细胞的基因转录,诱导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损伤后SC的增殖和迁移等重要的生理活动,并影响髓鞘的形成。SC前体的存活依赖于FGF2和IGF,而成熟的SC则依赖于NRG来进行调节。对于ErbB2受体基因敲除的小鼠,会严重阻碍周围神经的髓鞘化,这种损害是无法修复的,提示NRG信号系统参与了SC的增殖和神经的修复过程。利用转基因和基因敲除的小鼠进行研究,发现NRG-1是SC分化和发育所必需的,同源缺失小鼠的胚胎可见SC前体数量明显减少及颅交感神经节的异常发育,NRG受体基因敲除以后,髓鞘形成会明显变薄,实验动物会出现共济失调、震颤,并有运动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的大量失。
2.2 巨噬细胞
传统的观点认为,巨噬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主要是参与吞噬、清除变性的轴突及髓鞘的碎片,事实上。巨噬细胞的作用远不止这些,还可能通过分泌某些活性因子(如癌调蛋白,oncomodulin),影响SC的增殖活性,从而对神经再生产生影响。通过对两个月大小的C57BU6J小鼠静脉注射二氯亚甲基二磷酸脂质体,诱导巨噬细胞的损耗,在神经损伤以后的第1、2、3、5、7天,分别在体外和体内观察巨噬细胞和雪旺细胞增殖的情况,发现在华勒反应中巨噬细胞可以促进雪旺细胞的增殖。在雪旺细胞培养时加入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会使SC的分裂增殖加快,其原因是巨噬细胞导致SC内cAMP水平的升高,后者引起SC促分裂因子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的上调,从而表现出促SC增殖的效应。通过腹腔内注射二氧化硅200mg,产生巨噬细胞的功能抑制,10 min后制作双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别在术后第1、2、3、5、7、10天取远侧神经进行细胞培养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巨噬细胞功能状态和SC的增殖情况,发现巨噬细胞的功能抑制,使SC的增殖出现延迟。结果提示,巨噬细胞可以分泌某些活性因子,这些活性因子对雪旺细胞的增殖产生影响,但仍有其他因素参与雪旺细胞的增殖活动。
2.3 溶血磷脂酸和鞘氨醇-1磷酸盐
溶血磷脂酸(1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细胞外的信号磷脂,对SC有广泛的作用,包括:促进细胞存活、肌动蛋白重组、髓磷脂基因表达等。研究发现,LPA可以使丝状肌动蛋白重新排列形成螺旋状结构,其周围是短的呈直角分布的肌动蛋白微丝,它们与黏着吸附蛋白(focal adhesion pro,teins)、桩蛋白(paxillin)、扭蛋白(vinculin)一起促使SC附着在层粘连蛋白基质表面,还可以促进SC形成,广泛的细胞间连接,导致细胞群集,药理学阻断实验发现,LPA对肌动蛋白的影响是通过Rho信号途径激活百日咳毒素敏感蛋白(pcPtussis toxin-sensitive G-protein)而实现的。周围神经损伤后伴随着SC的增殖,SC表达的LPA受体和鞘氨醇-1磷酸盐(sphingosine 1-phosphate,SlP)受体明显增加,这两者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分子。饱和及不饱和溶血磷脂酸都可以引起SC的DNA合成增加,随剂量增加其效应增强,刺激雪旺细胞的有丝分裂。研究发现SIP可以促进板层伪足和肌动蛋白网的形成以及SC的迁移,鞘氨醇激酶抑制剂二甲基鞘氨醇可以抑制S1P的促有丝分裂效应。
针刺手法是指从进针到出针的一系列操作过程,是促进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条件,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针刺补泻法是根据《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施治原则而确立的两类相对应的针刺手法。凡是有助于振奋人体正气,使减弱的功能恢复旺盛,称为补法;凡是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机能转向平和,称为泻法。本文介绍近年来有关不同针刺手法对体表温度调节及其机理的研究,简要综述如下。
1 不同针刺手法体表温度效应的临床研究
1.1 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体表温度的影响
李平等[1]应用红外线热像技术,以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分别使用石氏捻转补泻针法、传统捻转补泻针法、大小刺激量捻转补泻针法及平补平泻法对其合谷穴进行针刺,并于实施手法后的即刻,手法后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各测试拍照1次,动态观测各操作手法对人体皮肤温度场(温度分布)的影响。不同泻法实施后,所有时相都表现为降温效应;各补法都可使皮温升高,且与其相对应的泻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平补平泻手法在实施手法1分钟后,所有时相表现为微弱的升温,与针前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李平等[2]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动态观察针刺健康人的足三里穴后捻转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对人体胃脘部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可使胃脘部的皮肤温度产生不同的效应,即补法升温,泻法降温。王艳君等[3]以30名健康学生作为受试对象,采用普通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手法对健康人左侧曲池穴进行针刺,观察针刺前及针刺后1、5、10、15、20分钟不同留针期间的同侧商阳穴和对侧少商穴皮肤温度,结果显示普通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手法在同侧商阳穴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以升温效应为主,针刺后5、10、15分钟与针刺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对侧少商穴,平补平泻手法针刺位皮肤温度升高,针刺后5、10分钟与针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普通针刺手法尽管也有一定的穴位温度升高的趋势,但与针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有不同的影响,针刺位皮肤温度的变化不仅具有循经性,而且具有全身性的变化。许金森等[4]对5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针刺,并用红外热像仪观察记录这些志愿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结果发现,在基础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针刺可使部分受试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上的皮温降低或先降低后升高;在基础皮肤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针刺可使沿该经脉的皮温升高或诱发出连续不断的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针刺对部分受试者体表IRRTM的影响不大,但可使之变得更加连续、规整。另外,针刺的影响有时是双侧性的,针刺时对侧同名经的皮温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
1.2不同针刺手法对患者体表温度的影响
程宇等[5]以87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为受试对象,并通过红外热像观察针刺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温度的变化。针刺组操作手法:人迎穴用雀啄手法直刺进针33~54mm,然后使用捻转补法3分钟;极泉穴针刺进针16~33mm,施提插泻法;太渊穴直刺10mm,施捻转补法3分钟;心俞、膈俞、脾俞、肾俞4穴均向脊柱方向斜刺,进针33~54mm,并施以捻转补法1分钟;风池、完骨、天柱3穴直刺进针33~54mm,并施捻转补法1分钟。西药组及中药组分别使用地巴唑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结果表明针刺组治疗后患者患侧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较治疗前均有
明显升高(P
2 不同针刺手法体表温度效应机理的实验研究
由于体表温度是由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等多方面决定的,针刺后引起的表面皮肤温度变化与针刺影响上述3个环节状态的作用有关。下面着重从这3个方而阐述其机理。
2.1 针刺对血液循环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国祥等[8]采用超声测定技术对电针刺激过程中大鼠髌骨腱血流状态进行观察,并利用药物阻断外周血管运动神经末梢神经递质释放的方法,对其血流状态的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针刺能影响大鼠髌骨腱血流状态,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局部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共同调整来实现的,缩血管神经纤维活动优势时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体表温度降低;舒血管神经纤维优势时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体表温度增高。日本学者小田刚[9]以后肢阻血、外周血液循环障碍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探讨针刺对骨骼肌血流量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末处置)、阻血组、阻血加针刺组、阻血加电针(EA)组,分别测定各组的骨骼肌血流量。结果表明阻血组较对照组肌血流量明显降低;留针5小时后胫骨前肌和拇长伸肌血流量无明显变化;EA 1小时、EA 15分钟组骨骼肌血流量与阻血组相比有增多倾向;但EA 5小时组及EA 1小时×5次组,较阻血组和留针组肌血流量显著增加;EA 15分钟×5次组,骨骼肌血流量较EA 5小时组增加,呈明显高值。由此表明,短时间反复电针刺激能增加阻血肢的肌血流量。
2.2 针刺对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为民等[10]用电刺激麻醉大鼠的外周神经传人纤维可诱发躯体一交感神经反射。另外,用直径为O.34mm的毫针刺入大鼠的后肢背外侧(相当于环跳穴的位置)约4~5mm深,以大约2次/秒的速度捻转毫针,发现针刺能抑制躯体交感神经反射。其结果提示,针刺可影响交感神经的反射活动。董泉声等[11]观察了电针对兔皮肤感受器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此实验以兔股后皮神经所含感受性单位为对象,将9类皮肤感受器组合为有髓低阈机械感受器、有髓高阈机械感受器和无髓纤维感受器等3类。结果表明不同的感受器电针阈值小同,表现为无髓纤维感受器电针阈值最高,其次是有髓高阈机械感受器,有髓低阈机械感受器的电针阈值最低。刘里远等[12]研究发现大鼠皮肤中存在纵贯全身的系列交感物质分布线,连续清晰,左右对称,在头部和肢体末端形成环路。在沿物质分布线经过的背上部切断皮肤,可以显著阻断针刺“足三里”产生的针刺效应,表明这些交感物质分布线就是针刺信号的传递线。以上实验说明皮肤传递针刺信号的通道及其实质是交感神经敏感线,而血管本身是体内最典型的交感神经敏感通道,交感神经主要分布在血管壁上,严格控制血管壁的张力和血管的血流量,通过针刺能影响皮肤交感神经兴奋状态,进而调节血管收缩与舒张,使温度发生相应改变。
2.3 针刺对组织新陈代谢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琴玉等[13]发现针刺可以使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收缩因子血浆内皮素下降和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升高。刘丹等[14]发现针刺能够使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的含量明显升高。提示前列环素(PGI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血管壁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具有强烈扩血管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半衰期仅3~5分钟,迅速代谢生成6 Keto PGF1。盂智宏等[15]以脑梗死鼠为实验模型,针刺后检测出血液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能荷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
3 小结
安静状态下,人体的热量借助血液循环由体内传至体表。如果通过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则体表温度增高;反之,则体表温度降低。通过皮肤的血流量受着皮肤血管口径的影响,血管管径的调节是血流量调节的直接的先决条件,而血管管径的改变则受交感神经控制。针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交感神经的紧张度来控制血管的收缩与舒张状态,进而控制血管管径的大小、血流量的充盈程度、血流速度,从而导致患者体表温度的改变。针刺补法可使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管径增大、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从而使人体表的温度升高;而泻法则效果相反。其次,针刺还可使一些能控制血管收缩与舒张状态的代谢物质含量发生改变,从而达到调节体表温度的作用。总之,不同的针刺手法可使人体的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等状态发生相应改变,从而达到调节体温、提高疗效的作用。
按神经生物学观点,针刺效应始动于穴位感觉传入系统,不同针刺手法作用的感受器类型、针刺信息的上传通路及对相关中枢的具体作用、中枢间的相互联系、整和后调控信息的下传途径及各个环节的传递因子等机制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针刺引起的温度变化的机制涉及感觉传入系统、体温调节中枢及中枢发热介质、中枢解热介质的活动,应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应用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化学和神经解剖学、组织化学等方法,系统地探讨针刺手法导致体温变化的
内在原因和物质基础。
4 参考文献
1 李平,关卫,王芳,等.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合谷对其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3):32
2 李平,关卫,王芳,等,捻转补泻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胃脘部皮肤温度的影响.天津中医,2002;19(4):5l
3 王艳君,蔡辉.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16(1):42
4 许金森,胡翔龙,汪培清,等.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针刺研究,2002;27(4):255
5 程宇,石学敏.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肢体温度影响的红外热像观察.中国针灸,2003;23(9):506
6 张学勋,钟非,陈冬,等.针刺“腿面颊”对面部温度影响的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1):37
7 Manabu Maeda,Hisayo Kachi,Naoki Ichihashi,et a1.The effect of electrical acupuncture-stimulation therapy u-sing thermography and plasma endothelin(ET-1)levels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systemic sclerosis(PSS).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1998;17(2):151
8 王国祥,刘殿玉.电针刺激对大鼠髌骨腱血流量变化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321
9 小田刚.针刺对大鼠后肢阻血后肌血流量的影响.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2):112
10 李为民,吴根诚,花冈一雄,等.躯体一交感神经反射:一种可用于研究针刺原理的实验模型针刺研究.针刺研究,2001;26(3):234
11 董泉声,董新民,李海明,等.电针对皮肤感受器活动影响的观察.四川中医,2002;20(2):9
12 刘里远,张慧,潘娟.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的发现及其与中医经络实质的关系.中国针灸,2003;23(1):23
13 王琴玉,唐巍.针刺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应.上海针灸杂志,2003;22(3):6
14 刘丹,樊爽,慈玉莹.针刺对肾性高血压大鼠6-酮-前列腺素F1及血栓素B2影响的研究.针灸临床杂志,2003;19(8):69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起始于婴幼儿早期的严重危害儿童身心的发育障碍性疾病,据各国报道,患病率有增加趋势。目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这类儿童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临床危险因素、分子生物学研究、神经心理研究方面对其病因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诊、早治、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病因学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以交流、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包括儿童孤独症(autism)、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PDD-NOS)、雷特综合征(Rett syndrome,RS)和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children disintegrative disorder,CDD)等。其中以儿童孤独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最为常见。目前尽管各国患病率的报道不一,但ASD患病率显著上升的趋势却是相同的。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大量的研究证实,ASD是由诸多发病因素导致的疾病。各国学者对其遗传、神经心理、脑器质性改变、孕产期疾病、生化等单因素或多个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临床危险因素、分子生物学研究、神经心理研究方面对其病因学研究作一综述。
1 临床危险因素相关研究
1.1 遗传易感性 虽然孤独症确切的病因仍未清楚,但已证实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孤独症的遗传特性最初由双生子家系研究所证实,单卵双生子同病率约为36%~95%,而双卵双生子同病率则只有0~23%;同胞间的同病率约为2%~4%,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国内有调查显示,孤独症患儿家族史阳性率为22.82%[1]。丹麦学者对该国1978~1999年确诊的698例孤独症的研究结果发现,患儿父母有精神病史的占17% [2]。
1.2 孕期及围生期高危因素 国内外研究发现,孤独症患儿在产前、产中及新生儿期存在高危因素的明显高于普通群体,考虑可能因胚胎发育异常或缺氧等造成新生儿脑部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或损害,导致了孤独症的发生。周家秀等[3]研究发现,在患者母孕期,出现较多的服药、情感障碍、先兆流产等不良情况,而分娩时剖宫产、脐带绕颈、异常分娩等高危因素较为常见,还发现父母生育年龄过大与患儿交往能力及自理能力缺陷相关。但高危因素与孤独症的因果关系是有争议的,有人指出高危因素并没有特异性,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有人认为高危因素可能通过增强早已存在的遗传易感性,使具有孤独症的个体易于发病;有人认为高危因素有时可使完全正常的胎儿直接发展成孤独症患者。但无论哪一种假设,都无可否认高危因素对孤独症发病的重要影响。
1.3 患儿头围改变 在过去的十几年研究观察到,90%的2~4岁孤独症儿童脑容积较同龄正常儿增大18%,其头围偏大不是在出生时,而是在脑发育早中期出现急剧增长现象,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速度明显慢下来,到了青春期其脑皮质厚度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小脑蚓部也小于同龄正常儿。有学者推测,其原因是由于患儿调控发育的基因异常使神经发育超出正常过程,脑发育后期存留了过多神经元、轴索和突触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4]。
1.4 营养相关因素 有研究发现,营养相关因素与ASD密切相关。Bell JG等报道ASD患儿血浆中长效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明显降低,Peet M等也发现ASD患儿存在基因水平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困难。另有研究发现,患者尿中有不正常的肽段,是蛋白质没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而形成的,其主要成分为酪蛋白和谷蛋白,由此推测过量的酪蛋白和谷蛋白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时,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对大脑直接造成损伤。鉴于近20年以来孕妇及儿童接受日光照射减少并ASD发病增加,部分学者提出维生素D与ASD相关的假说[5]。尚有部分学者提出胰泌素受体系统对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社会行为相关,和载脂蛋白、补体系统可能参与脑细胞凋亡的观点。至于营养相关因素与ASD有无直接相关,及前者是后者的伴随现象还是病因,尚不十分确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1.5 五羟色胺(5-HT) 约1/3的ASD患者存在高5-HT血症,血液中5-HT浓度水平的变化与患者认知功能的受损程度显著相关,5-HT浓度愈高则认知功能受损愈严重。有研究发现,孤独症患儿的齿状核、丘脑、皮质通路存在5-HT合成异常。非孤独症儿童的5-HT合成能力在5岁前比成人强2倍,5岁后降到成人水平;而孤独症儿童的这一能力在2~15岁期间一直逐渐增强并达到成人的1.5倍[6]。
1.6 脑影像学改变 ASD儿童的脑结构影像多表现正常,部分患儿常规CT、MRI检查显示脑室扩大、基底节异常、小脑发育不良、脑干变小等。在脑功能影像方面,叶滨宾等[7]用功能磁共振(fMRI)检查发现孤独症患者有广泛的额叶、顶叶及相关视觉区的异常,小脑-下丘脑-皮质通路、杏仁核活动、脑区域间传递连接通路也存在异常,皮质语言系统中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连结也较正常人弱。邹小兵等[8]应用磁共振波谱(MRS)对孤独症患儿额叶和小脑蚓部的波谱进行研究,发现患儿额叶皮质、小脑蚓部存在神经元丢失或功能下降,其严重程度与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表现相关,及小脑蚓部存在细胞膜的代谢异常、髓鞘发育不良,女童患儿小脑的代谢率低于男童患儿或神经元的丢失更严重,性别差异可随年龄的增长有所改善。因此,有学者认为,孤独症是一种器质性疾病,以行为障碍的方式表现之[9]。
2 分子生物学研究
起初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存在染色体异常,继而通过连锁分析法更加深入探讨了相关基因的作用。迄今已明确的伴有孤独症表型的单基因遗传病有脆性X综合症、Rett综合症、Angelman综合症、结节性硬化症等。对于ASD神经生物学的研究,集中在突触可塑性上,认为树突的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发生。Durand CM等[10]发现部分患者的部分位点的点突变,从而导致22q13.3微缺失综合征,产生语言和社交障碍。Buxbaum JD等[11]发现新的基因Pten异常,Pten作为一种抑癌基因通过对PI3K/AKT通路的异常激活,可引起细胞肿胀,临床表现为大头的特征。何文等[12]发现DAT1 440bp等位基因和基因型480/440bp可能在孤独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近年较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基因拷贝数差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的研究,CNVs是指一个重要的人类基因组可塑性,表现为个体间的拷贝数差异。目前发现在人类基因组中至少存在1447个CNVs区域,这些结构上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个体间遗传上的差异。目前虽然发现很多与孤独症有关的基因,但这些基因是如何导致孤独症的发生仍然未知,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3 神经心理研究
关于ASD神经心理机制的研究主要有社会脑假说(social brain hypothesis)、心灵理论(theory of mind,ToM)障碍和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s system,MNS)功能异常。
3.1 社会脑假说 “社会脑假说”认为,人类大脑存在一个旨在认识和理解对方表情的功能区,在社会交往中人会通过核中枢迅速处理与他人相互作用的各种信息。人类大脑承担着适应环境的重大责任,尤其是在社会交往中负责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归因,即社会认知能力。社会脑一般指新皮质,ASD患者在此功能区中发现异常,这一假说已为大量脑功能成像及脑损伤研究所证实[7,13]。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ASD是一种共情缺陷的症状。ASD通常表现社会脑相关区域的低激活,这与“共情”功能缺陷有关,是患者情绪共享困难的生物原因。基于此,Baron-Cohen提出ASD“极端男性化大脑”理论,认为ASD处于与系统化相关认知体系的最高端,但同时处于共情化相关能力的最低端,从而表现出共情缺陷。
3.2 心灵理论(theory of mind,ToM) 正常儿童的ToM在2~3岁左右开始形成。ToM是对对方行为的目的、意图、知识、信念、推理、思考、疑惑、爱好等进行理解判断。在人类,该能力则体现在社会认知方面,基于此,研究者们把ToM与执行功能、语言的发展、亲社会行为以及情感机能等方面联系起来。ToM可分为译码和推理两个过程,译码过程是利用直接可获得的显著信息对他人心理状态进行译码,以大脑右半球的眶额/内侧颞叶的神经回路为基础;推理过程是推理用以解释或预言他人行为心理状态的过程,以左脑内侧前额叶区域为基础。诸多研究表明,ASD个体存在ToM能力缺陷,无论是高功能儿童、低功能儿童还是学者,他们在运用ToM译码和推理时都具有困难,在通过各种不同的ToM任务中存在困难,都不能适应日常生活,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神经损伤[14,15]。TOM的失调可以解释孤独症的社会交流缺陷,通过调整ASD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帮助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目前,研究者试图通过更多的实验研究,来了解与ToM相关的神经系统的特性问题,然后运用这些特性建构与孤独症有关的心理损伤理论,从而帮助ASD患者走出困境。
3.3 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s system,MNS)功能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类大脑中MNS的发现,对这一系统的研究已构成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最丰富的领域之一。在最初的实验发现,当猴子观察对象并操作相同动作时脑右半球的眶回或眶额叶区域的神经元被激活,称此区域神经元为“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随着fMRI的进一步研究显示,人类MNS区域定位在大脑额下回岛盖部(包括Broca区)和喙后顶叶皮层,是更高级的视觉处理区和运动皮质的桥梁,它不仅与手的动作有关,还与其他不同的动作有关,还有可能是眼的运动和更高水平的抽象过程,功能主要包括言语、模仿、心灵理论、共情以及由此所涉及的社会认知功能,而ASD的MNS功能激活异常和功能低下,导致了一系列相关的社会认知功能的损害。大量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为此学说提供了依据[16~19]。
综上所述,ASD的病因迄今虽尚未明确,但其与诸多因素相关,在临床上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些线索,从而能尽早发现ASD,使其能早期得到干预,提高生存质量。相信随着各国学者对该病不断深入的研究,ASD的病因及有效矫治方法会越来越明朗。
参 考 文 献
[1] 徐翠青,张建端,张静,等.儿童孤独症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20(8):982-983.
[2] Heidi JL, Willian WE, Kreesten MM,et al. Risk factors for autism:perinatal factors, parental psychiatric histor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Am J Epidemiol,2005,161:916-925.
[3] 周家秀,郭兰婷,黄晓琦,等.儿童孤独症的临床及危险因素分析.华西医学,2005,20(2):275-276.
[4] 静进.孤独症谱系障碍神经学基础与治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0):730.
[5] Adams JB,Holloway C.Pilot study of a moderate dose multivitamin/minerai supplement for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J Alter Complem Med,2004,10(6):1033-1039.
[6] 孙凌,周天红.孤独症的病因学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1):48-49.
[7] 叶滨宾,高定国.儿童孤独症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3):172-173.
[8] 邹小兵,曾小璐,胡冰,等.儿童孤独症脑磁共振波谱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5-8.
[9] 金星明.儿童孤独症临床进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5):451.
[10] Durand CM, Betancur C, Boeckers TM, et al.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the synaptic scaffolding protein SHANK3 are associated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Nat Genet,2007,39:25-27.
[11] Buxbaum JD, Cai G, Chaste P, et al. Mutation screening of the PTEN gene in pati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macrocephaly.Am J Med Genet B (Neuropsychiatr Genet),2007,144:484-491.
[12] 何文,孙晓勉,李雅妹.多巴胺转运体440bp等位基因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5):371.
[13] 静进.孤独症系谱症的现代医学观.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5):414-415.
[14] 杨娟,周世杰,唐志红.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训练的个案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436-439.
[15] 张天,张蕾.心理理论相关研究及其对治疗孤独症的启示.精神医学杂志,2008,21(1):79-80.
[16] 袁逸飞,陈巍,丁峻.镜像神经元研究概况述评.生命科学,2007,19(5):547-500.
[17] Justin HGW,Gordon DW,Anne G,et al.Neural mechanisms of imitation and ‘mirror neuron’functioning in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Neuropsychologia,2006,44:610-621.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5(b)-0033-03
[Abstract] Rece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biology, the effect of neuroinflammation on depression has been highlighted. More and more research find the importance of aberrant neuroinflam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 In this paper, neuroinflammation mechanism of depression is to do a review.
[Key words] Depression; Neuroinflammation; Cytokine; Complement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为主要特征,其高致残率和低治愈率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极为沉重的疾病负担。基于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研发的抗抑郁药物经过临床多年实践证明仍存在起效慢、有效率低等缺点[1-2]。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神经炎症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神经免疫异常在抑郁症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神经炎症与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神经炎症与抑郁症
神经炎症是指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神经系统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免疫隔绝的系统。然而,最新研究指出神经膜周围的纤维母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内皮细胞在组织损伤时可被激活,产生细胞因子、一氧化碳、趋化因子等免疫物质,并进一步诱导循环中的免疫细胞进入神经系统引发免疫反应或炎性损伤,主要途径包括补体、免疫细胞和胶质细胞等[3]。补体系统激活被认为是慢性神经炎症机制中的重要环节。神经系统中多种细胞可以表达补体成分和补体受体,而神经系统自身也可以合成补体参与多种疾病过程。补体系统不仅促发固有免疫反应,还可造成T细胞、B细胞活化,引起适应性免疫反应。补体激活方式包括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途径,这三条途径殊途同归,最终形成C5转化酶,并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 H,CFH)是补体系统中重要的调节因子,是补体激活途径的调节因子。Zhang等[4]发现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CFH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人,CFH基因rs1061170位点与抑郁症具有显著性关联,eQTL分析结果显示该位点显著影响脑内下橄榄核和枕叶皮质内CFH基因表达,提示CFH可能与抑郁症有关。在旁路途径中,CFH可以通过抑制C3转化酶的组装调控旁路途径,避免补体系统过度激活所致的免疫病理反应,因此CFH对C3有负性调节作用。迄今已有多项报道显示C3在抑郁症患者中枢和外周组织中显著升高,同时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显示CFH基因rs3753394位点与补体C3表达之间具有显著性关联[5]。因此,上述研究提示补体系统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FH可能是抑郁Y发生的易感基因。
抑郁症自杀者尸脑研究发现患者脑内细胞因子以及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内一氧化碳合成酶合成显著增加[6]。细胞因子包括促炎因子,如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IL-23以及抗炎因子,如IL-4、IL-5、IL-10和IL-13。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失衡在抑郁样行为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有多项研究指出,抑郁症患者外周血血清或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如IL-1β、IL-2、IL-6、TNF-α和IFN-γ均显著升高[7]。某些细胞因子升高,如IL-1β、IL-6和TNF-α见于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但不见于不典型抑郁症患者[8]。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体内促炎因子,如IL-1、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且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9-11]。临床研究也指出,实验动物经脂多糖处理后,脑内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上升,并出现抑郁样行为,如睡眠障碍、缺失和动力不足等[12]。临床药理学已证明NMDA受体拮抗剂Ketamine对于抑郁症的显著疗效,前扣带皮质主要负责NMDA拮抗信号内流,同时神经影像学研究也指出前扣带回皮质功能和结构异常在抑郁症神经机制中的重要地位[13-14]。现有证据显示抑郁症患者细胞因子升高的同时往往伴有前扣带皮质内小胶质细胞激活[15-16],提示前扣带回皮质可能是抑郁症神经炎性反应的易感脑区。一项针对长期使用低剂量重组人IL-2蛋白的癌症患者的随访研究显示,经过3个月的治疗,80%患者抑郁水平显著上升[17]。虽然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神经炎症机制对于大脑神经可塑性的负性调节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也表明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升高与谵妄和自杀风险增加有关[18]。
目前的证据显示神经炎症系统具有维持突触持续联系的作用,在生理和病理层面上控制突触可塑性。感染、外伤以及慢性应激可诱导免疫细胞激活并分泌高水平的细胞因子和前列腺素。这些促炎因子通过神经毒性作用、损害线粒体功能造成神经营养因子下降,引起神经可塑性、神经发生和记忆异常[19-20]。例如,细胞因子引起NMDA功能异常激活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变以及认知功能障碍[21]。在突触水平,研究显示TNF-α上调突触膜NMDA受体NR1亚基,引起NMDA诱发钙离子大量释放并提高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导致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22-23]。
一最新囊括了18个临床研究,包括583例有自杀抑郁症患者,315例无自杀抑郁症患者和845名健康人的荟萃分析[24]结果显示,IL-1β和IL-6在有自杀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和脑组织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无自杀抑郁症患者。体外实验显示有自杀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IL-2生成显著低于无自杀抑郁症患者。有自杀抑郁症患者脑脊液内IL-8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者。其他研究证据也提示IL-1β、IL-6升高以及小胶质细胞增生和单核细胞增多与自杀行为有关[25]。药理学研究指出很多抗抑郁药物具有抗炎作用,也间接支持炎性反应是抑郁症的潜在病理机制[18]。
2 神经炎症机制
炎性反应增加活性氧自由基生成,如过氧化氢、超氧化物等,损伤脑细胞和神经突触,影响大脑功能[26],其机制在于氧自由基可诱导线粒体通透性转换通道开放,使细胞膜去极化,导致线粒体受氧自由基损害。在分子水平上,Zhang等[27]发现线粒体复合物Ⅰ亚基NDUFV2基因启动子rs12457810和rs12964485组成的T-C单体型与抑郁症呈显著性相关,提示线粒体是抑郁症发生的易感部位。多项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基底节和前额叶皮质等区域葡萄糖代谢能量减低,血液灌注减少,提示患者脑内神经元活动受限,代谢能量减少[28]。磁共振波谱(MRS)研究也显示抑郁症患者脑内乳酸水平升高,前额叶磷酸单脂水平升高,高能磷酸化合物减少,磷酸肌酸与无机磷酸盐比值降低[29],提示抑郁症患者脑内ATP功能不足。此外,抑郁症患者外周肌肉细胞活检结果也显示细胞线粒体ATP生成减少[30]。因此,炎性反应可能通过增加氧自由基生成,造成线粒体ATP产能异常、跨膜电位改变、线粒体膜离子泵功能失调等一系列级联反应,导致脑细胞功能障碍,增加抑郁症的发生风险。
3 小结
综上所述,神经炎症机制可能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神经炎症效应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和能量代谢等过程导致抑郁症相关脑区神经功能变化导致情绪控制异常。因此,抑郁症神经炎症机制研究将为阐明该病病因、新药研发和指导个体化用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Zhang C,Wu Z,Hong W,et al. Influence of BCL2 gene in major depression susceptibility and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outcome [J]. J Affect Disord,2014,155:288-294.
[2] Zhang C,Li Z,Wu Z,et al. A study of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gene(GRIN2B)variants as predictors of treatment-resistant major depression [J]. Psychopharmacology(Berl),2014,231(4):685-693.
[3] Del-Bel E,Bortolanza M,Dos-Santos-Pereira M,et al. l-DOPA-induced dyskinesia in Parkinson's disease:are neuroinflammation and astrocytes key elements? [J] Synapse,2016,70(12):479-500.
[4] Zhang C,Zhang DF,Wu ZG,et al. Complement factor H and susceptibility to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Han Chinese [J]. Br J Psychiatry,2016,208(5):446-452.
[5] Yang X,Sun J,Gao Y,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for serum complement C3 and C4 levels in healthy Chinese subjects [J]. PLoS Genet,2012,8(9):e1002916.
[6] Torres-Platas SG,Cruceanu C,Chen GG,et al. Evidence for increased microglial priming and macrophage recruitment in the 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white matter of depressed suicides [J]. Brain Behav Immun,2014,42:50-59.
[7] Tajfard M,Latiff LA,Rahimi HR,et al. Serum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depression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Iran Red Crescent Med J,2014,16(7):e17111.
[8] Craddock D,Thomas A. Cytokines and late-life depression [J]. Essent Psychopharmacol,2006,7(1):42-52.
[9] Dowlati Y,Herrmann N,Swardfager W,et al. A meta-analysis of cytokines in major depression [J]. Biol Psychiatry,2010,67(5):446-457.
[10] Passos IC,Vasconcelos-Moreno MP,Costa LG,et al.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 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and meta-regression [J]. Lancet Psychiatry,2015,2(11):1002-1012.
[11] Jiang M,Qin P,Yang X. Comorbidity between depression and asthma via immune-inflammatory pathways:a meta-analysis [J]. J Affect Disord,2014,166:22-29.
[12] Tang MM,Lin WJ,Pan YQ,et al.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dysfunction linked to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 a neuroinflammation induced model of depression [J]. Physiol Behav,2016,161:166-173.
[13] Chan SW,Sussmann JE,Romaniuk L,et al. Deactivation in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during facial processing in young individuals with high familial risk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fMRI findings from the Scottish Bipolar Family Study [J].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16,57(11):1277-1286.
[14] Holroyd CB,Umemoto A. The research domain criteria framework:the case for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J]. Neurosci Biobehav Rev,2016,71:418-443.
[15] Steiner J,Walter M,Gos T,et al. Severe de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icroglial quinolinic acid in subregions of the anterior cingulate gyrus:evidence for an immune-modulated glutamatergic neurotransmission? [J] J Neuroinflammation,2011,8:94.
[16] Haroon E,Fleischer CC,Felger JC,et al. Conceptual convergence:increased inflamm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basal ganglia glutamate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J]. Mol Psychiatry,2016,21(10):1351-1357.
[17] Pizzi C,Caraglia M,Cianciulli M,et al. Low-dose recombinant IL-2 induces psychological changes:monitoring by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J]. Anticancer Res,2002,22(2A):727-732.
[18] Echeverria V,Grizzell JA,Barreto GE. Neuroinflammation:a therapeutic target of cotin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J] Curr Pharm Des,2016,22(10):1324-1333.
[19] Tong L,Prieto GA,Kramar EA,et al.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dependent synaptic plasticity is suppressed by interleukin-1beta via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J]. J Neurosci,2012,32(49):17714-17724.
[20] Cabezas R,El-Bacha RS,Gonzalez J,et al. Mitochondrial functions in astrocytes:neuroprotective implications from oxidative damage by rotenone [J]. Neurosci Res,2012,74(2):80-90.
[21] di Penta A,Moreno B,Reix S,et al. Oxidative stress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contribute to demyelination and axonal damage in a cerebellar culture model of neuroinflammation [J]. PLoS One,2013,8(2):e54722.
[22] Wheeler D,Knapp E,Bandaru VV,et al.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induced neutral sphingomyelinase-2 modulates synaptic plasticity by controlling the membrane insertion of NMDA receptors [J]. J Neurochem,2009,109(5):1237-1249.
[23] Wall AM,Mukandala G,Greig NH,et al.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potentiates long-term potentiation in the rat dentate gyrus after acute hypoxia [J]. J Neurosci Res,2015,93(5):815-829.
[24] Black C,Miller BJ. Meta-analysis of cytokines and chemokines in suicidality:distinguishing suicidal versus nonsuicidal patients [J]. Biol Psychiatry,2015,78(1):28-37.
[25] Steiner J,Gos T,Bogerts B,et al. Possible impact of microglial cells and the monocyte-macrophage system on suicidal behavior [J]. CNS Neurol Disord Drug Targets,2013,12(7):971-979.
[26] Daulatzai MA. Fundamental role of pan-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nitrosative pathways in neuro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rats [J]. Am J Neurodegener Dis,2016,5(2):102-130.
[27] Zhang Z,Ni J,Zhang J,et al. A haplotype in the 5'-upstream region of the NDUFV2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Han Chinese [J]. J Affect Disord,2016,190:329-332.
[28] Zhang K,Zhu Y,Wu S,et al. Molecular,functional,and structural imaging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 Neurosci Bull,2016,32(3):273-285.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PD)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1]。意外发现低剂量CCK4(Cholecystokinin tetrapeptide)能诱发PD患者发作,而正常人需要较高剂量,提示大脑中广泛分布的CCK神经元及其分布一致CCKB受体可能包含在人类PD的病理生理机制中;由此CKKB受体基因自然成为PD的候选基因;其中惊恐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焦虑障碍研究较多。
1 CCK前体、CCK与PD
有证据表明PD患病者中CCK神经递质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大脑中CCK分布广泛,在皮质,基底节,杏仁核,下丘脑中含量最高,海马及脑干含量次之,小脑和脊髓含量最低。CCK首先在细胞体合成前体(PreproCCK),其活性片段包括CCK58,CCK39,CCK33,CCK12,CCK8,CCK4等,合成后储存于突触前囊泡,以胞裂外排放方式释放;CNS中CCK8最多,占60~70%,且80%CCK为CCK58的降解产物,大多数CCK产物羧基末端结构相似,第7位上酪氨酸以硫化形式存在以保持与相应受体的亲和力和生物活性。尽管CCK4可诱发PD,而且脑脊液和淋巴细胞CCK浓度较正常对照水平低,没有治疗的PD患者较已经治疗的PD患者,包括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有明显增高的淋巴细胞内CCK4介导的细胞内Ca2+动员;但有学者在研究其前体(PreproCCK)基因多态性是没有发现与PD相关联。
2 CCK能神经系统与PD
2.1 CCK受体脑内分布,亚型和功能 研究大鼠发现CCK受体与CCK神经元分布基本一致,大脑皮质,纹状体最多,下丘脑,海马次之,而小脑内几乎没有。根据功能及受体分子克隆将CCKB受体分为CCKA受体及CCKB受体两种亚型,因为前者主要分布于外周组织, 在消化系统主要是通过CCKA而发挥作用;后者则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组织,后者是精神疾病研究重点,CCKDA共存的神经末梢分布到伏隔核后内侧区,且富含CCKB;推测该区CCK通过激活CCKB受体加强DA的功能,而前区则通过CCK与CCKB受体结合抑制DA的功能,从而调节情绪反应及情感表达。有人研究发现CCK预防谷氨酸所致的神经毒性作用是通过CCKB抑制NMDA引起的NO形成而产生,另外还与吗啡的镇痛作用相关;近年还发现同时CCKB参与肿瘤生长,心血管,呼吸,学习,记忆,睡眠等活动[2]。
2.2 PD相关CCK能系统的实验根据 首先CCK大量存在于同人类情感表达,情绪体验和焦虑有关的脑区边缘系统。其次,CCK常与经典的神经递质系统或多态共存,如:与DA能及YGABA能等神经元共存,前者参与人的行为反应,后者参与苯二氮卓类抗焦虑剂的病理生理作用机制。
多数依据多来自于动物实验(老鼠跑X迷宫),当然在人CCK诱发PD早已众所周知;先应用CCK受体的选择性或非选择性激动剂制作出现焦虑反应的老鼠模型,最后在应用拮抗剂抗焦虑。首先不同的CCK片段对CCKA受体和CCKB受体结合具有选择性,CCKA受体对羧基端第7位上硫化型CCK亲和力高,如:CCK58,CCK33,CCK39,CCK8;而CCKB受体无论对羧基端6位或7位硫化型CCK类多态都有较高亲和力。
常见用于动物试验的CCKA受体选择性激动剂有caerulein,A71378等。选择性拮抗剂:MK329(L364,718);PD140,548;SR27897;CR1409等;非选择性拮抗剂:proglumide,benzetrip等;CCKB受体非选择性激动剂有五肽胃泌素pentagastrin,选择性拮抗剂:CI998(PD134308)和L365,260;非选择性拮抗剂同CCKA受体相同。
SinghL等研究老鼠X迷宫试验发现静脉注射CCKA受体选择性激动剂caerulein或CCKB受体非选择性激动剂pentagastrin后,可以增加剂量-依赖性大鼠的焦虑水平,而CCKB受体选择性拮抗剂CI998(PD134308)和L365,260对焦虑大鼠有抗焦虑作用,且CI998(PD134308)仅对CCKB受体所致焦虑有拮抗作用[3]。
2.3 PD相关CCKB受体基因多态性 候选基因研究策略仍是近年较为流行的手段,以下作一简述,当然不一致的意见较多。越来越多的动物试验发现焦虑障碍病理生理机制中包含着CCK的调节作用,在临床研究中也进一步证实CCK有诱导惊恐发作的作用,抗焦虑剂能缓解发作;因此推测可能与表达CCK基因变化有关。这驱使了越来越多学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PD的遗传多态性发病机理。
1 当代大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生物相关专业的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生物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扎实,对生物技术发展持积极的肯定态度,具备良好的科技强国的信念。但是,他们对高新生物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实验技术了解较少,生物科学实验实践技能较差,对生物科学科研精神的理解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不足。有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当前的一些生物热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的科学研究领域的认识不足。在理性上,有43%的学生是盲目的怀疑,或者是盲从专家和他人的观点,对事物较少有自己的看法;在探索求知精神上,“科学功利主义”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使得学生视本文由收集整理野狭窄、目光短浅;在实证精神上,有62%的学生缺乏实验实证精神,偏重抽象思维,缺乏科学实验的精神和价值眼光。②此外,许多高校只注重生物专业课的常规教学,很少举办专门的科研活动,且科学技能培养与锻炼的途径缺乏,这使得大学缺乏浓郁的科学素养氛围,学生较难形成一定的科学技能,由此科学实践能力也较差。
2 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素养的意义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类及农林医药类本科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它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和分子生物学一起同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并广泛渗透到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免疫生物学等的研究中,和农业、医学、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是生命科学的重要支柱之一,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细胞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重要理论与实践密切地联系着。随着生命科学自身和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生命科学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建立与其专业层次、研究方向相符合的细胞生物学知识构架体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细胞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类及农林医药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的重要作用。然而,科学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应始终将其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如何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3.1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融合
细胞生物学的知识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深奥、难于理解,教师可以试将抽象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有此联想起有趣的、熟悉的生活场景或事物,这不仅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和动态化,使其容易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讲解“蛋白质的分选”时,引导学生由细胞社会联想到人类社会。细胞中的各种蛋白质发挥结构或功能作用的部位几乎遍布细胞的各种膜区和组分,只有当蛋白质各就各位并组装成结构和功能复合体,才能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这就好比在人类社会中,各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找到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工作岗位才能发挥所长。总之,运用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地将细胞生物学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配合以
多媒体辅助手段,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掌握。
3.2 侧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新颖性
细胞生物学发展极为迅速,随着科学家们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其内容处在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学科的前沿和热点,讲述较先进的科学结论,跟踪国际上最新进展。此外,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宜以科研并举,以科研引导和促进教学;教学与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最新科研进展同步,使学生在正确掌握细胞生物学基础上学会解决与之相关的科学研究问题。如将教师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基础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结合教学内容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这样既生动又贴切,学生又很熟悉,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亦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钻研精神。
3.3 增加细胞生物学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综合性实验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较为复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正确使用仪器设备,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根据实验项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准备实验材料,自主配制实验所需试剂,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安排实验进程,设计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由此可见,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由于实验条件和课时安排的限制,细胞生物学实验主要以基本操作和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较少甚至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④因此,教师应根据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原则增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如我们精选了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提取、纯化、鉴定、扩增、酶切、重组、转化、筛选的大实验,膜蛋白的分离与鉴定等综合设计型大实验,这些实验中的每个实验都构成了一个综合性整体,同时,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尽量做到由学生自主选择。通过每一次的综合设计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已学习的知识和已掌握的技术,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正确的资料采集、整理、分析和归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