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3 06:25: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机电中级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分析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名,老中青结合有梯度,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中青年教师14名,占77.8%,教师职称符合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共4名,占22.2%,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12名,占66.7%,但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只有5名,占教师总人数的27.8%,根据教育部标准,“双师型”教师人数合格比例应为50%,优秀比例应为80%。而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只有42%,而且是包括获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和曾下厂实践的教师。
2.2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缺乏实践锻炼,来源单一。这是最主要的问题。目前的专职教师中,大学毕业后直接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80%以上,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教师的来源单一,这就使得“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起点低,多数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教学、现场指导都处于弱势,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对生产工艺流程不熟悉,难以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与社会需要的那种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差距明显。(2)从企业引进的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理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有20%的专业教师是从行业企业调入的,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阅历,但在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表达方式上却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这也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高。(3)缺乏教育理论背景,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不足。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起步较迟,非师范类毕业的占有较大比例,特别是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这样的工科类专业,教师几乎都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因此教育理论背景相对缺乏,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存在较大的不足。(4)缺乏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目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还没有一个教学名师,也没有专业带头人。专业改造、教学研究和改革、科技创新和课题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就没有领头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3.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我校根据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将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计划每个学年的寒暑假安排各专业三分之一的教师到企业锻炼,三年将全体教师轮遍,使教师都具有双师素质,既能讲知识又能带实训。(1)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执业资格、职称资格、考评员资格的培训和考试。(2)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生产、实习的指导能力。(3)在寒、暑假有计划地选送专业骨干教师到教育部指定的全国中职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学习。(4)对实验、实训课教师,在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理论培训,努力提高其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5)加强校企合作,互派互学相互指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6)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方式带动一批教师参与实践和科研开发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4.制定“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措施
为了鼓励教师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我校在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同时,制定以下激励措施。(1)鼓励、支持教师积极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考取了本专业对口行业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报考费用由学校予以报销。(2)对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学校在制定职称评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要向“双师型”教师倾斜。(3)教师下企业锻炼每期约30天左右,学校按每天省内35元、省外50元给予补贴(含食宿费用),往来车旅费另行报销。(4)根据需要,学校每年将从职工教育经费中核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奖励。(5)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开展校内、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提升教师职业教育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对组织对外培训和为企业开展了技术服务的教师,学校对每个培训班次和项目视规模与效果给予500-1000元奖励。(6)对“双师型”教师,各专业科优先安排参与科研项目开发、教材编写、主持或参与主持本专业范围的实验项目,实验装备开发,负责相关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或解决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指导年轻教师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
2电力技防现状
当前,电子技术发展迅速,信号获取、图像采集、信息传输、数据处理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有着极大的帮助。应用电子技术开发的现场监控系统目前已在相当多的地区投入使用,成效明显,有力了打击了盗窃者的嚣张气焰。
2.1电子技术的应用
电子技术发展方向多样,各有优势,在电力技防中的应用上仍在不断地尝试过程中。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善其的弱点,能够强有力的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
2.2电力防盗系统构成
电力设备防盗系统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1)获取电力设备所在地及周围环境信息的监控系统;2)安装在设备现场的低压区域或隐蔽区域的警报装置,报警方式很多,主要有图形、文字和声光报警;3)工作人员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获取现场实况和警报信息的控制中心。系统安全防盗的过程如下:安装在现场的监控系统实时获取配电线路,高压塔等设备的环境情况,一旦出现线路或高塔异常(如,大幅振动、工具切割、强拉硬扯等),通过相应的传感设备、摄像装置、射频传感等技术获取相应的现场信息。在设备和环境异常的情况下,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报警信息的传输可以是无线网络,也可以是移动通信。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后,应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警报。一旦确定设备被盗,及时联系公安部门,予以处理,严格保护设备安全运行。
2.3电子技术详解
电子技术的很多研究方向均可应用于电力设备的防护中。下面对目前电力设备防盗系统的典型应用进行技术介绍。
1)报警触发设备。
报警触发元件即为电力设备现场出现疑似被盗的情况时,采集相应的信息的设备。针对电力设备盗窃现场的特殊情况,报警触发元件可以是各类传感设备,如红外传感设备,超声传感设备,振动传感设备等,也可以是光电耦合装置,断电检测装置。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红外传感设备和振动传感设备。红外传感设备利用的是红外传感技术,通过安装在电力设备上不同位置的红外微波传感器感应红外信号(如滞留在电力设备周围的人、电气焊的热源),从而监测异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通过对热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向监控管理中心发送监控信息。此外,由于电力设备被盗时出现剧烈振动的情况十分普遍,国内外的振动监测装置也已相当成熟,振动传感器主要有机械式、光学和电学参数测量三种方式。由于电测量方法便捷可靠,精度较高,且能较好的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纳。电测法是将物体的振动参量转换为电信号,经信号调制后进行显示和记录,从而得到所要的测量量。与红外测量相似,振动监测装置获取到振动信号之后,向监控中心发送警报信息。
2)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现场需要配置。目前的报警系统主要有声光报警器、图形、文字报警器等。声光报警器虽然不能直接打击犯罪分子,但其制造的效果可以扰乱犯罪分子的计划,警示周围群众。文字和图像报警信息需要传输到电力系统管理人员所在的控制中心处。信号的传输主要利用GSM移动通信网络,向主站或值班人员手机上发送信息,通过GPRS技术传输现场实时监测到的数据和信息到控制中心。GSM传输方式网络覆盖面广,只需处理少量的文本,可以实现随时传输随时处理,可实现远程控制,因而目前应用广泛。GPRS技术主要适用于简单、间断性的或者频繁的、少量的数据传输。GPRS因其分组工作的特点,工作速率很高。明基公司的M22模块是一款该技术的主导产品,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与电路配合使用,用连接器将电源电路、启动电路、数据通信电路、内存卡电路相连接,对各个模块进行相应的配置即可正常工作。该模块支持语音通信、短消息和传真的功能,能够实现上网的功能。
3)中心监控系统。
报警信息主要有文本信息,图像信息和其他传感信息。在中心监控系统中,监控设备要高效的将现场传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提供给管理人员准确的信息。监管人员将了解到的现场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实时了解电网设施的实际工作情况,同时采集信息备案,为日后的打击犯罪活动留下宝贵的资料。同时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发现现场报警系统的干扰项,及时反应给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设备的精确性。监控系统需要根据监控需要,对所测电网设备的准确位置,设备型号,参数类型等进行选择,以便出现报警时采取准确有效的措施。监控工作分区负责,互不干扰。在实际工作中,将监控任务严格分配给工作人员,各自安排所负责区域的监控工作。严格保证工作的安全可靠。
4)发展趋势。
电力设施安全防护智能化是电力行业技防的发展趋势。通过高度智能化、标准化的电力综合集成监控系统的建立,利用物联网、无线网络和图像语音技术实现可视化管理,与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平台对接,可实现远程监控、可视化调度、多系统联动等智能控制。
2建造难点及应对技术
(1)上海中心大厦垂直分区多
建造面积大,管理难度大,上安集团采用分区建造管理模式,按地下室、裙房、办公区、酒店塔冠区四大区域展开施工和管理。
(2)机电专业深化设计要求高
设备、管线布置难度大,与各中标设备供应商和系统供应商的专业配合程度高。上安集团以BIM模型为先导,以管井、标准层、设备层、机房间为序,逐步开展图纸深化工作,满足现场施工进度需求。
(3)超高层建筑的垂直特性
给机电设备和材料的运输吊装带来很大难度,可利用的吊运设备单一、量少,主要依靠塔吊和施工电梯,还要与土建、结构、装饰单位同时使用,上安集团将机电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处理、采用最合理的运吊方案和技术措施。
(4)总量57万m2的机电安装,涉及管道、电气、通风系统大量的实物工作量,加工预制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
而超高层的特性是楼层面积小,不利于设置预制场地;且上海中心的双层幕墙的结构特性造成空气流动性差,对施工环境控制的要求高。上安集团对上海中心确定的总体技术路线是加大厂外预制深度和预制量,现场尽量多地装配施工,现场减少焊接和油漆作业;工厂化预制的全面应用为上海中心大厦的顺利建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5)上海中心大厦垂直分区多的特点,造就了系统的叠加性和庞大性。
而分区施工管理又把系统进行了分割施工,给水电风各系统的构成开通调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上安集团根据各专业的系统调试需求、以子系统构成开通调试为基本单元,开展机电系统完整性检查和子系统收尾;以正式通水、通电,临水临电切换为先机,以低区冷热源系统、高区冷源系统、消防系统调试验收为主线,开展系统完善收尾调试工作。
(6)在上海中心大厦的机电建造实施过程中,基本建造程序和其它项目比并无特殊,但需确定相关的关键过程,作为建造过程中里程碑目标实现的关键工序过程,确保进度、质量、安全三统一进行。
例如以变配电站的高压受电确定的垂直电缆吊装过程,地下室机房设备的吊装过程,幕墙部位的V槽LED电子屏和翅片散热系统的安装过程。关键过程的确定和实施,保证了机电系统的整体安装的进度、质量和安全。
(7)弱电系统在本项目共配置
13大系统,约30个子系统。运用的特点是系统规模大,应用技术复杂且同时运行的系统多、维护和保养任务重。传统情况下通常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来保证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机电总承包方为突破自身各类资源及相关条件的限制,且为更好地完成总承包合同履约,引进了总集成管理思路及办法。采用总集成管理能融合非已所长,充分利用各参建单位、企业的软硬件产品及相应的专业技术支持团队的力量。总集成管理主要分为技术集成、要素或资源集成和智力集成,还存在信息集成、管理文化集成等形态。技术集成是整个系统总集成的核心关键。
(8)机电系统已完工未交付,又不得不提前使用投运的系统
例如永久电梯、高低压变配电站、生活消防给水系统、冷冻站冷却塔系统等均提前投运。如何保证运行管理和施工生产的合理结合,上安集团在上海中心大厦引入了物业化管理概念,把提前投运系统和系统施工有组织的结合和分离,确保机电系统的运行有序和施工安全。
3BIM建模和机电深化设计
(1)以BIM为基础的深化设计
工作是提高施工质量、控制工程进度的最好支持。上海中心大厦外形轻盈流畅,似一条盘龙直上云霄。然而独特的外形必定带来同样不同一般的复杂结构。同时,上海中心大厦在机电设计中的众多超新理念又使得整个机电系统极其纷繁。尤其是在几大施工的重点难点部位,例如:高、低区能源中心、塔冠设备区、各区设备层乃至与幕墙、钢结构配合紧密的极小细节,如果没有BIM的三维设计模型,无法想像机电各专业系统之间、机电与土建、钢结构、幕墙之间是如何搭建各种空间关系的。其次,在机电安装的实施过程中,由三维模型导出的二维深化设计图纸,使得深化设计质量得到了保证;以三维形式的施工交底以及四维形式为基础的工艺安排与施工方案的确立,已经适时地渗透到安装工程的管理过程中。此外,以BIM参数化设计为基础的管道预制加工,使得机电安装工程的模块化、工厂化进程也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的阶段。由于BIM的界入使“上海中心”机电深化设计以及施工管理工作更加的直观了然,也为后续深化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以BIM串联起的协调平台,是优质深化设计服务最佳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的BIM工作平台是一项多专业、多工种协调沟通平台,相通的语言与相同的标准成为最大限度确保模型信息准确性与即时性的重要保证。因此,上安集团积极与总承包部BIM团队保持一致,全面采用AutodesdRevit与Navisworks系列软件并与总包同步升级。同时,将这一要求传达至各专业分包、系统供应商以及主设备供应商,并对没有条件的分包、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
(3)基于BIM的管线综合
传统的管线综合设计都是以二维图纸为基础,在本项目中利用BIM的三维可视化进行设计。在三维环境下将建筑、结构以及机电等专业的模型进行叠加,并将其导入到Navisworks软件中进行碰撞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加以调整。通过BIM三维可视化的特点弥补个人空间想象不足,实现复杂区域管线合理高效排布,确保各深化区域可行性和合理性。
(4)基于BIM的管线优化
在三维环境下,可以通过任意角度的查看模型中的任意位置。所以,通过BIM软件进行方案对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管线排布方式,创建更加合理美观的管线排列。在不影响原管线机能及施工可行性的前提下,将机电管线进行适当调整,优化空间,快速解决碰撞问题,管线合理布留。同时,通过高效的现场资料管理工作,即时修改快速反映到模型中,获得一个与现场情况高度一致的最佳管线布局方案,有效提高一次安装的成功率,减少返工。
(5)基于BIM的设计成果检测
在制定施工图纸阶段,若相关各专业没有经过充分的协调,可能直接导致施工图出图进度的延后,甚至进一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BIM技术则通过将各专业模型汇总到一起之后应用碰撞检测的功能,快速检测到并提示空间某一点碰撞,同时可高亮显示、以便于快速定位和调整管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项目中利用Navisworks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直观地观察到了管线的碰撞检测情况和位置。然后,返回到Revit软件中根据碰撞的情况将各个碰撞点一一调整解决,调整完成之后再次对模型进行第二次的检测,如有碰撞则继续进行修改,直至最终检测结果为“零“碰撞。BIM碰撞检测流程的制定又为上海中心这一超大型项目的管线综合提供有效保障。
(6)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项目施工前,上安集团项目部对施工图进行初步熟悉与复核,通过深入了解设计意图与系统情况,为施工进度与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支持。通过对施工设计的了解,查找项目重点、难点部位,制定合理的专项施工方案。将施工设计中不明确、不全面的问题记录下来,与设计院、业主进行沟通与讨论。例如:系统优化、机电完成标高以及施工关键方案的确定等问题。本项目中,利用BIM模型的设计能力与可视性进行技术交底,减少各方的沟通障碍,提供最为便利、直观的沟通方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出图在确保模型“零”碰撞的情况下,利用模型指导深化设计出图。根据调整后的模型,有效指导深化设计出图,每一类图纸都有其固定的出图流程以确保图纸准确性及可靠性。通过BIM模型辅助深化设计出图,不仅能够确保图纸精确性,便于施工安装,还能利用BIM模型的三维可视性模型配图方式,方便现场施工人员理解辨认系统,上海中心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以剖面、平面、轴测、大样图等多种形式辅助施工人员施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4工业化建造,预制技术
由于施工现场面积有限,故管道的加工采用工厂预制的形式。上海中心的空调通风系统的风管加工,分为标准件和加工件,全部由上安集团的暖通设备加工厂在工厂内完成加工生产;楼层内水、电、风、弱电的各类支吊架全部采用轻型组合支吊架,只进行切割作业和组合安装,避免了焊接和油漆等大量的声、光、味的环境影响;管道安装涉及沟槽、螺纹等非焊接连接的安装,各区域就近建立小型预制场地,尽量加大预制深度,高比例的工厂化预制施工技术切实推进了安装实物量的进程。风管工厂加工实现了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工人只要将风管的尺寸参数输入计算机,车床就可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切割。另外,风管的咬口、翻边和角码帖附等工作也使用机械装置,跟传统的手工捶打成型相比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证了产品质量。空调水管的预制加工主要以塔冠区的DN800冷却水管为主,制作中以业主确认的深化图为依据,现场管理人员经过实地复核后,将图纸中的管段尺寸转化到单线图中;绘图员根据施工员出具的单线图或尺寸复核图,绘制管段加工图;加工图得到确认后,交付后方预制加工组。同时,后方管道加工工厂根据项目部提供的加工图和现场施工计划,按时保质完成相应管段成品或半成品的预制加工工作。支吊架的预制加工,传统工艺制作支吊架的方式为现场切割、钻孔、焊接,对于材料的用量不易控制,经常会造成严重浪费,且无法做到统一的外观,切割、焊接和涂装都会产生外观的缺陷。本工程中各类轻型管槽支吊架采用工厂化预制,制作流程为型材切割、煨弯、焊接、钻孔,最后进行刷漆。大部分支吊架的预制都经过镀锌、热浸锌或喷塑的表面处理,送至现场安装时就已是美观大方的成品。同时,支吊架加工后送至现场,无须动火,支架重量轻,组装方便。
5垂直运输管理和技术
(1)设备和大宗材料吊装和运输的工程量巨大,楼层材料垂直吊运4000t,楼层设备吊运、安装共3500t;地下室材料垂直吊运2000t,地下室设备吊运、安装共2500t;总计12000t。
设备安装的数量多,且接收单位复杂。施工周期和施工高峰期长。垂直吊运机械资源紧张。设备层的物资进场难,外部施工协调困难,大型设备吊装的高度高,施工环境复杂,技术难度也高。
(2)设备、大宗材料垂直吊运和设备安装的施工机械准备上安集团项目部根据上海中心的业务范围、特点和难点,对机械和机具做了精心准备。
常规的吊机、铲车、卷扬机、液压搬运车、葫芦、钢丝绳等机械和机具,一应俱全。针对高空吊装的特点,定制了10t级(尺寸5500×3500)与20t级(尺寸6000×3500)两套吊装平台。此外还添置了6t级电动牵引车;5t级液压搬运车和5t级加长液压搬运车,设备在吊装平台内定位和吊装,这一做法在平台到楼面口后的定位中发挥了奇效。2013年4月,地下5层的冰蓄冷设备大批排管,由于没有吊装孔,排管只能从坡道运入地下室。由于排管的几何尺寸较大,卡车装太高,叉车运太长,小平车运没有刹车不安全,为此添置一台低重心(600)大车盘2m×6m挂车。为了提高施工电梯使用效率,满足大批量散件的运吊,项目上定制了9辆1t级的手推厢式搬运车。厢式搬运车尺寸为长1.3m,宽0.8m,高0.6m。该车的前、后两扇门为翻板式,需要时可运4m长的材料。
(3)材料和设备吊装、运输主要采用设备吊运重心位移法和设备吊装移动平台拖运法。
6关键建造过程的确定和机电四新技术实施
关键建造过程的确定和实施,保证了机电系统整体安装的进度、质量和安全。在上海中心大厦机电工程的各系统中,四新技术的应用层出不穷,诸如给排水系统中的废水回收、中水处理系统;虹吸雨水排水系统;同层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中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预留系统;供配电的电能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管理系统;LED泛光照明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冰蓄冷系统等等。项目部正确理解各系统的原理,合理准确地进行深化设计,严谨科学地方案组织,规范地施工管理实施,最终实现系统的功能合并。
7弱电工程总集成技术
(1)项目部为使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内的环境达到舒适、安全、快捷的目的,配置安装了各种用途的系统和设备。
包括:各大型机电系统,如给排水系统、消防水系统、虹吸系统、水处理系统(中水、雨水)、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大堂地暖系统、暖通空调系统(AHU、FPB、VAV等大型设备)、防排烟系统、送排风系统、加药系统、三联供系统、冰蓄冷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气火灾系统、应急照明系统、SPD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及泛光照明、灯光秀等系统。为使上述这些复杂而又相对独立的设备、系统能协同工作,并保证各系统自动化、正常通信、稳定的运行,项目部设计配备了种类繁多的智能化系统设备,项目上共配置13大系统,约30个子系统,如:
1)综合布线系统、固话通信系统、信息系统;
2)无线对讲系统(消防用、物业用);
3)卫星通讯系统、卫星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
4)消防报警系统、公共/应急广播系统;
5)一卡通系统(含出入口控制及电子巡更、访客管理、速通门、梯控)、电子钥匙管理系统;
6)安全防范系统(含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视频分析系统);
7)车库管理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8)楼宇自控BA系统、能源计量管理系统;
9)CPMS多能源管理系统;
10)IBMS、时钟系统;•EMC合同能源管理系统;•通讯配套系统、室内无线覆盖;•会议系统、扩声系统、舞台灯光系统等。这些机电及弱电系统在本项目上运用的特点是系统规模大,应用技术复杂且同时运行的系统多、维护和保养任务重,传统情况下通常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来保证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进了总集成管理思路及办法。
(2)本项目采用系统总集成管理
除了能取长补短、资源整合、集中调配等优势外,其根本性目的是为了:
1)集中管理:对各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
2)分散控制:各系统进行分布式控制,保持各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利于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排查和管理。
3)系统联动:以各系统的状态能数为基础,要根据可设置的条件实现各系统之间的相关硬件、软件联动。
4)优化运行:在各系统运行良好的基础上,提供设备节能控制、运行计划制定,优化策略设定、实施、评估等功能。
(3)本项目中组成系统总集成管理的基本类型总集成管理可以主要分为技术集成、要素或资源集成和智力集成,技术集成是整个系统总集成的核心关键,根据技术集成管理办法梳理了以下界面内容:
1)系统功能界面;
2)系统操作平台接口与界面;
3)系统应用软件的界面;
4)设备材料、软件供应界面确定;
5)系统的技术接口界面确定;
6)施工安装界面的确定。根据工程不同的承包方式,对上述各道工序由谁来负责施工和指导应该事先予以明确。主要管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明确并落实主要设备安装负责人。•明确并落实未端设备安装负责人。•明确并落实执行机、阀门等控制设备安装、施工负责人及配合单位负责人。•明确并落实线槽、管线敷设负责•各子系统单体调试负责人。集成系统的调试,由系统集成商负责。
8物业化管理融入技术
上海中心项目中机电系统已完工未交付,却又不得不提前投运的系统,例如永久电梯、高低压变配电站、生活消防给水系统、冷冻站冷却塔系统等,上安集团项目部引入机电临时物业管理概念,组建施工过程中的机电物业化管理,保证关键部位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1)电梯运行管理
随着临时施工电梯的逐步退出,正式电梯逐步进入提前使用,按照原规划的Y1~Y9电梯,分批投入使用,由机电临时物业开始管理永久电梯临时使用,纳入工程协调部的统一管理。项目部对依次投入运行的9台电梯进行24h运行维护管理。电梯运行管理:电梯轿厢内运行维护人员负责每日电梯的开启、关闭、操作、人员出入核实、材料运行检查等工作,确保每台运行的电梯外观完好,运行平稳,施工用梯安全、有序、规范。电梯维护管理:电梯运行管理人员做好电梯及轿厢内设施日常的清洁、维护管理,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电梯故障,做好记录,并上报主管部门,并配合专业维修单位做好维修、保养工作,确保电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2)变配电站运行管理
在10kV变配电站施工完成,高压端受电完成,低压端准备向大楼开始供电之前,由机电临时物业人员接手管理变配电站。他们从施工状态中,提前脱离,进入正式移交使用前的准工作状态,以确保此类关键部位和设备设施处于安全受控临时使用状态。为了保证上海中心大厦已经投入运营的10kV变电站安全、正常运行,项目部派驻变电所运行人员对10kV变电站进行24h运行管理,确保变电所运行从施工到正式运行的无缝链接。每天至少4次对所有变电站设备巡视检查,做好巡视记录,包括:高压进线的电压、电流、低压总开关电流的计量记录,变压器温度等相关记录。并负责已投入运行变配电站的日常操作、维护、紧急故障处置汇报、突发事故处理、停、送电操作。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理”即理论“,实”即实践,理实一体化指在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其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讲解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一体;理论课堂与实践车间统一,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操作统一。教师预先设计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学生主体按照预设的课题及具体要求,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集“教、学、做”三位一体,是当前中职教育领域公认最佳教学模式之一。
1.2中等职业教育前行的内在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的学生大多数直面社会就业,为社会各行业提供直接的技术生力军,学生走出课堂踏向校外的一刻,基本有了自己的角色定位。能否提供技术支持,满足企业需求,给入职公司、企业带来收益是检验其中职教育成败的首要标准。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前者培养对象是直面社会,后者培养主体是直面高考;前者要求的学生技术过硬,后者注重的是高分过线上榜;前者检验标准是实践能力,后者要求的是应试能力。所以说,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具有质的区别,从培养对象、培养要求到培养目的来看,理实一体化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
1.3当前社会职业对新型电技人才的预期
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走向社会后,企业成为检验“好学生”是否是“好职工”的场所。调查发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手持证书和优异成绩单的学生,与他们所实际掌握的技能存在巨大差异,专业理论掌握实际操作严重脱节的情形普遍存在。随着社会的推移,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用人单位对中职学生的质疑声越来越高。这说明:传统中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所需人才标准相距甚远,已经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发现传统中职教育症结所在,创新中职教育模式势在必行。一次,以往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必须打破,不能为了理论而去学理论。抓好理论讲授的同时,把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进行的中职教育模式是必然出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的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教、学、做”有机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社当前会职业对新型电工人才的预期。
2中职电工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的条件
2.1“理实一体型”中职电技教师培养
在中职《电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传统教师身份与职能必须进行转化。首先,该课程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和教研能力,扎实的电工技术理论专业知识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必要的基础;其次,任课教师还必须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的实践技能水平,关注当前主流电工技术的发展动向,更新既有技术,与社会需求接轨。第三,中职教师在授课环节中要把课本理论与实践操作科学结合。综合以上,中职教师在做好“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工作同时,更要具备胜任企业的真岗实位的职业技能。
2.2中职电工专业教学小课堂分编
由于师资和基础设施的限制,传统中职传统教学一般采取40-60学生同教室上课的模式,学生理解能力存在不同且教师关注度过于分散,而且由于距离问题,学生对教师的电技实践演示不能清楚观摩。所以,要提高理实一体教学质量,就必须减少单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建议为10-20名学生组成的小班制,教学时可以分为2-4组,保障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以及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最终促成整个教学效果的达成。此外,小班制教学可以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有利于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实践问题的课内解决。
2.3理实一体化中职《电工技术》教材研发
中职电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还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电工技术》教材。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电工技术教材明显偏重理论的传达,文本知识的灌输,与电工技术的实际操作应用严重脱离。由于中职学生多为初中毕业,过多专业化的术语理解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题,且电工技术本身带有极强的操作性,文字性描述使其流于晦涩。所以研发一套可实践性强电工技术教材,做到知识点浅显,理论知识能够充分练习、实践和应用。
2.4电工技术理实一体教学设施的配备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强调的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论与实践交互进行的教学过程。所以说,在该模式下教学,实际操作环节必不可少。在电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就需中职教育学校配备与教学过程相配套的设施,达到边讲、边学、边练。
3中职电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3.1教学情境设定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情境设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的至关因素。在中职电工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致力于把学生踏出校门后的工作环境还原到课堂学习环境中,使课堂任务的消解过程与现实问题解决进程相类似。在电工技术课课程的教学实践中,80%课程内容需安排在电工技能实训室或者一体化教室进行。
3.2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首先要对《电工技术》理论知识做全面的讲解和阐述,然后适当的布置一些相应的任务,允许学生讨论和研究,学生可以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其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课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动手,这样可以更为直接的引导学生投身实践课程当中,而且要提示学生,尽量让学生独立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3教学小组划分
首先对学生均量分组,3-5人为宜,再把分成的小组命名为不同的单位,挑选能力较强者为小组长,将已经规划好的任务分给不同的小组,小组长负责记录实践情况,小组成员要严格地按照老师交代的任务去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小组长要负责与其他小组互相交流和研究,前提是尽量组内解决,然后记录下来让老师指导。
3.4考核体系建立
中职电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成果的考核,要做到科学严谨,就必然要求其由理论与实践两大板块构成,而且需要突出实践在教学成果考核中的地位。其中《电工技术》理论笔试成绩大体可占总成绩的40%,任务实践完成度考察占总成绩60%左右,两部分成绩相加得出总成绩。
二、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初中繁重的理论性知识学习让学生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勇气和动力。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重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在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电子技术这门课的理论性较强,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满堂灌”,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很难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极管的内部结构时,它的内部“是由一个PN结和两个电极”构成的,但“PN结”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PN结”到底长什么样,具体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理论性、概念性的知识,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室、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用多媒体机房代替教室,电脑显示屏代替黑板,鼠标代替粉笔,将复杂的知识用课件、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知识更形象、更立体、更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我们可以用Flas的形式,展现“PN结”内部电子和空穴的扩散,“有些不能移动的带电粒子集中在P区和N区交界面附近,形成了一个很薄的空间电荷区”,就是PN结。
三、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职学生结束三年的学习生涯后,有一部分通过对口高考进入大学的校门,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直接就业,成为一名专业技术工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本着“理论辅助实践”的原则尽量减轻理论知识的分量,增加实践动手操作的分量。在实践课上,采取“小课题、小目标”,将课本八个单元的内容分成不同难易程度的课题,分阶段地“逐人过关”。课题中应先确定学习目标,通过任务的引入与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攻克课题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然后提供实习器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训内容,最后由各个小组交流学习,老师总结与巩固。这样,可以直观地使学生看到本课题中理论知识的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习过程中教师的严格要求,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本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前提是要分析中职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T3企业管理信息化教学软件就是根据这两条线来设计的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在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同时,按企业内部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分工,不同的操作人员分管不同模块。这种设计使会计电算化岗位与职业岗位相对接,而且使学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是在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模块的进一步细化,先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然后在模块下进行项目设计,在项目下再设计出具体的工作任务,教师每节课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做。这种设计思路使每一节课的任务明确,实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内容相对接,学生在完成工作内容的同时锻炼了职业技能,提高了职业素质。
二、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法
少讲多练,技能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进行,教师先进行课堂演示,然后由学生练习,教师演示一个任务,学生练习一个任务,有问题教师可即时指导解决,令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组练习法
首先让全班学生自由结合,六人一组;然后进行组内分工,每个人扮演不同角色,如电算主管、审核记账、软件操作、采购主管、仓库主管、销售主管等;任务完成后,再进行角色互换。这种方法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会计电算化岗位和内部控制的要求,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3.逆向操作法
中职会计电算化有严格的程序和步骤,处理一笔经济业务要经历多个步骤,操作者如果到最后发现第一步出现错误,就要一步一步取消操作,然后重新开始。如果学生只知道正向顺序,不会逆向操作,在实训和工作中遇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设计一些小错误,和学生一起思考问题,一步步纠正错误。
4.“小老师”辅导法
技能课上,教师辅导学生量很大,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教师感到疲于应付,辅导效果也很差。“小老师”辅导法就是每组选一名技能较好、乐于助人的学生当小老师,辅导本组学生,解决不了的难题,再由教师辅导。
5.展示激励法
1.1电工电子技术对静止励磁的控制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部分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最主要是体现在大型发电机的静止励磁的控制。对静止励磁的有效控制,能够促使发电输送稳定的电源。如,在非火力发电中,通过对变频电源转自励磁的频率进行调整,促使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在一定范围内。这样就可以保证发电系统具备较强的控制能力。同时,在传统的火力发电系统中,应用电工电子技术针对风机水泵耗电量大的问题采用变频调速装置进行调整,提高发电的效率。
1.2电工电子技术对发电频率的控制
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如果电力公司应用水力进行发电,其中水流速度以及水源头的压力都是影响发电频率的重要因素。并且这些因素都是人为所不能控制的。但是在电力系统输送电能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的发电频率。在尚未应用电工电子技术之前,这始终是困扰电力公司有效输送电能的一个难题。但是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就能够有效解决此项问题。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就可以运用一些其他的非火力发电。如,可以采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电工电子技术是电力系统应用新能源进行发电的主要技术。
1.3能源转换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风能的使用与发展,促使我国电力资源进一步扩充。同时,新能源都属于清洁型的能源。无论是太阳能还是风能在电力资源发展中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新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就能够解决新能源在发电系统中能源转换的问题。太阳能和风能转化需要较大的功率。通过电工电子技术就能够将风能和太阳稳定、有效的输出去。
2.电工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输电中的应用
输电过程中运用电工电子技术能够体现出其重要的作用。电工电子技术在输电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电能运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电工电子技术在输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这么几点。
2.1高压直流电中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直流输电技术能够获得广泛的应用,与晶闸管换流阀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紧密的联系。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当前,全国各地电力系统将晶闸管进行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是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一种体现。与此同时,电力输电系统正朝着易操作、易控制的方向不断发展。将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于其中,使得该技术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充。这样不仅有效的减少了直流转换变压器在输电中的使用,有效降低成本,同时还使得电流转换设备具有更强的移动性,设备使用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
2.2静止无功补偿中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在输电系统中的重要应用表现在静止无功补偿方面。即使当前我国大多数电力系统并未采用这种输变电系统,但是有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应用。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其中有效的改变了传统电气开关,利用晶闸管作为全新的开关设备。有效准确、迅速的控制设备,提高电力输送的控制效果。这也充分体现电工电子技术在输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电子电子技术在变负荷电动机中的应用
在世界能源使用情况不允乐观的情况下,节能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活动。针对此种情况,电力公司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应当更多的节约电能。如果电力公司要想更好、更多的节约电能,就应当从发电环节就开始节能。电力公司在为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自身也会消耗一定的能量。无论采用何种新型的发电模式,都是将其自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电力系统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两方面进行考量。一方面是减少其他能源的消耗,促使能量最大限度的转化为电能;而另一方面则是电力系统在发电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自身造成的损害。节约能源无论从哪方面着手,就应当在负荷方面对转动的速度进行调整。这项技术要想使用的更为精准,其中就必须应用到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够取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2浅析中职计算机专业
2.1中职学生的特点
在全国各所中职院校的生源来说主要是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年龄小,文化底子薄。但是这部分学生这出于花样年华的阶段,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对于美的鉴赏能力还犹存不足。因为文化底子薄,所以学习能力相对薄弱,而且没有好的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大部分生源来自并不发达的农村区域,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的鉴赏能力有限,对于“美”和“丑”的分辨能力并不成熟,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教育和培训,这对于设计行业来说是致命的。而且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电脑,其对于电脑的认识和操作水平极低。
2.2中职计算机专业特点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中包括几个方向,一个是计算机办公、计算机组装或网络安装、艺术设计等主要几个方向。在艺术设计方向中,学校多侧重于对计算机设计软件的教育和培训,像Photoshop和Flash等图像制作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等,而往往忽略的学生在艺术方面的造诣,鉴赏能力犹存不足,虽然可以熟练使用软件,但是没有好的鉴赏能力作为指导,做出来的作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根据现实情况做出改进方案
根据现在全国中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情况对目前做出合理的改进方案,根据目前的计算机专业特点,按照这样地方式走下去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电脑艺术设计人才,本文根据已经分析得出的问题,就目前现状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3.1制定教学方案,推敲教学计划
作为一个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对于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学生和学校负责的教学态度,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素质的体现。教育工作者应当明确目前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革新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案。
3.2艺术设计应重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在目前的中职院校中,即使学生之前对于电脑操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也可以较好地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的基本知识,但是艺术设计专业并不只是要求学生能简单地操作几款软件,更是要求他们可以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作品。设计要通过计算机软件表达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鉴赏“美丑”的基本美术能力。没有经过良好和系统的美术学习和练习,学生很难具备相应的艺术内涵和艺术素养。对于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艺术氛围熏陶和美术技巧学习,每个人从出生就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后期的培养和诱导来获得提升的,对于世界上美的认识,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通过见识的广阔也可有利的培养意识思维的形成。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区域,他们文化底子相对薄弱,见识少,审美能力和意识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针对这种现象,可以根据现阶段学生都喜欢打扮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扩充,教会学生如何选择美的事物,学会对美的追求,在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有意识地对学生灌输美的思想。对于学生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可以从其平常的读物为切入点,通过向学生推荐主流的设计刊物,广告创意等引导学生对于创意设计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另一个角度去看创意,去学习别人的设计、配色、构图、排版等,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在学生的课堂实践中插入一些陶冶情操的课程设置,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通过发现大自然的美来放飞自己的视野,放飞自己的性情,在现实生活中去感受美。学校应加强对于美术课程的设置,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功底,设计基础相当薄弱,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没有好的办法,只能通过对学生系统地美术培训来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空白,因为这是设计的基础,可以增加和设置素描、速写或者是色彩构成的课时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这方面的培养学习虽然并不会直接体现出来,但是这部分的养成就相当于一个建筑的地基,是做设计的基础,地基打不好建筑建成了就会出问题,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还有一方面是作为艺术设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艺术设计老师不同于其他老师,对于学生的艺术作品应及时给出评价,好在哪儿坏在哪儿要告知学生,因为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所存在的问题,它不像是数学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而是通过教师的审美观念给学生一个美丑的认识和评定,可以说学生的审美观念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教师得以发展和改变的。学生审美观的养成是通过时间的沉淀逐步形成的。
4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艺术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所谓创作便是一种对自己大脑的一次突破和挑战,对对自己思维模式的一种具体体现,而创作来源于灵感,灵感来源于生活。在教育缓解中要激发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兴趣,从生活出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空间无拘无束地体现自己的思维意识。比如在photoshop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在人物修图这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很高的兴趣,因为他们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学生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可以将自己的照片做的好看一点放在自己的空间里或者微博上,甚至有的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给照片添加滤镜做出不同的特效。
1.2传送电视新闻
电视节目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和现场性,新闻记者在现场获得新闻材料后,均需快速采编所得材料,并将草编后的材料及时传回电视台,确保新闻信息的及时性,以获取一手新闻资料;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电视新闻传输中,可以方便新闻材料的数据传输工作。我们经常能在电视上看见记者在采访后,会即刻拿出手提电脑,依据无线或者有线网络处理新闻素材,或者把收集到的素材下载至安装有编辑系统的电脑上,在现场进行录入、编辑、制作,并将初步完成的新闻条目传至电视台演播室,以完成新闻事件的即拍、编、发等条目制作。
1.3增强节目互动性
近几年,微博已逐步成为社会大众的常用信息交流媒介,众多电视节目均相继开通了在线观看、微博互动等环节。例如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春晚节目均进行网络同步直播,这体现了网络已经在电视节目中普及,于无形中拉近了观众和电视节目的距离;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改写了“你看我演”的传统电视节目模式,当前,观众通过微博书写的留言能够被直接传至节目演播室的播控台上,节目主持人能够解读该部分热点问题,并和网友进行在线讨论。例如当前大家比较喜欢的《快乐大本营》节目,湖南卫视使用微波滚动和网络直播的方式,在播出《快乐大本营》时,实行网络同步直播,并在屏幕上滚动播放网友微博互动内容,网络同步直播和滚动播出网友问题,能极大地电视节目的现场感、互动性及时效性,不仅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电视节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变电站内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细化管理
1.1 可编制“保护及自动装置压板对地电位表 ” 变电站现有的保护及自动装置型号种类多样,部分功能压板对地电位不一致,造成了值班员记忆混淆,为了确保操作的万无一失,建议变电站在查对相关技术资料、咨询相关试验、检修人及厂家工作人员和参考试验数据后,针对同类装置和压板,绘制“保护及自动装置压板对地电位表”,置于保护屏内,值班员在进行压板投入操作时如有疑问可快速查阅此表。
1.2 可编制“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正常状态表 ” 根据有效的继保定值单,对站内每块保护屏上的压板、操作把手等编制“保护及自动装置压板正常状态表”,记录每一块压板、操作把手当前的正确状态和功能,存放于保护屏内,当值班员进行设备巡视检查时将设备状态与对此表对照即可确定设备当前状态是否正确。
1.3 可编制“保护及自动装置操作指南 ” 由于变电站内保护及自动装置较多,菜单操作分级过多,值班员在进行操作或调取报告时容易模糊某信息的含义或某一功能菜单的操作,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编制“保护及自动装置操作指南”,并置于保护屏内,方便值班员及时查阅并为操作和处理事故提供最直观的技术指导。
2.保护压板投、退一般原则
保护压板关系到保护的功能和动作出口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因此非常重要。变电站运行人员应了解各类保护压板的功能和投、退原则,特别是当现场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有些保护的压板也要作相应的切换,避免由于误投或漏投压板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等人为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按照压板接入保护装置二次回路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保护功能压板和出口压板两大类。 保护功能压板实现了保护装置某些功能(如主保护、距离保护、零序保护等的投、退)。 出口压板决定了保护动作的结果,根据保护动作出口作用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跳闸出口压板和启动压板。 跳闸出口压板直接作用于本开关或联跳其他开关,一般为强电压板。启动压板作为其他保护开入之用,如失灵启动压板、闭锁备自投压板等,根据接入回路不同,有强电也有弱电。
当开关在合闸位置时,投入保护压板前需用高内阻电压表测量两端电位,特别是跳闸出口压板及与其他运行设备相关的压板,当出口压板两端都有电位,且压板下端为正电位、上端为负电位,此时若将压板投入,将造成开关跳闸。应检查保护装置上动作跳闸灯是否点亮,且不能复归,否则有可能保护跳闸出口接点已粘死。 如出口压板两端均无电位,则应检查相关开关是否已跳开或控制电源消失。 只有出口压板两端无异极性电压后,方可投入压板。
除了与二次回路直接连接的保护硬压板之外,某些厂家还设置了保护软压板,便于监控后台机、调度后台机远方投、退保护。 软压板与硬压板组成“与”的关系来决定保护功能的投、退,只有两种压板都投入且控制值整定为投入时,保护功能才起作用,任一项退出,保护功能将退出。保护软压板一般设置在投入状态,运行人员只能操作硬压板。正常运行方式下所有保护功能压板按定值整定要求投、退,所有出口压板均投入。 当一套保护装置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共用跳闸出口时,退出这套保护装置中的某些保护时只能退其功能压板,而不能退出口压板,否则该套保护装置中的其他保护将失去作用。
3.有关旁路代路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旁路开关代变压器高压侧开关
旁路开关代变压器运行时:
a)旁路开关保护装置中的某些线路保护功能不用 ,并且由于主变保护没有重合闸和单相启动失灵保护,所以应退出旁路保护屏中的纵联保护、零序保护、重合闸和 A、B、C 相启动失灵压板,投入三相启动失灵压板及跳闸出口压板。
b)主变保护屏投入跳旁路开关压板 ,退出跳变高开关压板 、变高开关启动失灵压板。
c)如果旁路带变压器时,变压器保护保护的两套主保护其中一套使用变压器套管 CT,另一套保护使用主开关 CT;那么代路时其中一套主保护仍然使用变压器套管 CT, 另一套主保护使用旁路开关的CT。 这种情况下变压器主保护的保护范围与代路前相比没有缩小 ,旁路保护不投入运行, 只需投入变压器保护跳旁路开关的出口压板,退出变压器保护跳被代主开关的压板。
d)220kV 母差 、失灵保护屏投入跳旁路开关压板 ,退出跳变高开关压板。
e)主变保护上的联跳压板很多,如主变后备保护跳母联 、分段 ,当主变停用或备用时要退出联跳压板,防止主变定检或试验时误跳运行中的开关,造成大面积停电。
3.2 线路差动保护代路问题
由于在一次代路操作过程中 , 对于线路差动保护会出现差动电流,若此时区外有扰动或故障,可能会造成线路保护越级跳闸。因此在进行代路时,应先将线路停电,代路操作完成后复电,并确定代路后的差动保护两侧按要求设置好,并且无异常差流时再投入,恢复线路时,同样应停电操作。当被代线路的确无法停电时,应先将两套差动保护退出,然后进行代路操作,代路操作完成、确定代路后的差动保护两侧无异常差流时再投入。 整个代路工作结束后欲恢复本开关运行前,应将代路的差动保护退出,然后做一次方式及保护的恢复工作(包括代路对侧 TA 变比有关的恢复),确认两侧两套正常差动保护无异常差流后再投入。 要注意的是,当旁路开关TA 变比与被代线路本开关的变比不一样时 , 还应考虑对侧相应更改与代路侧 TA 有关的定值(如变比系数)。 为保证代路和恢复操作过程中线路故障两侧亦能较快地切除故障,可将线路两侧距离 II 段保护时间缩短为 0.2S,待两侧差动保护投入后再改回原定值。
4.双母接线的电压互感器检修时母差保护的处理方法
双母接线变电站停运一条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TV)时,若仍维持双母线运行,母差保护要投无选择方式。这时如果任一母线发生故障,如图 1 中的 d1 或 d2 点短路,母差保护将不会选择母线,而把所有运行元件切除,造成变电站全站失压。
若在 TV 检修时,母差保护仍投双母方式,这时,若停运 TV 的母线发生故障(如图 1 中 222TV 检修,QS2 断开,d2 点短路),母差保护只切除故障母线 WB2,非故障母线 WB1 仍可正常运行,减小了停电范围。 但若非停运 TV 母线发生故障(dl 点短路),则母差保护切除该母线后,另一母线连接元件上的保护(如 L1 保护)将失去电压,可能会误动。 更严重的是,保护装置复归后,由于 TV 断线闭锁保护,若此时再有故障,保护将会有拒动的可能。综合考虑到保护拒动的后果严重,从电网安全考虑,在 TV 检修而仍维持双母线运行时,母差保护投非选择方式。
5处理继电保护故障的对策
5.1 跟踪继电保护设备运行情况。这样,就可以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生故障,可以及时处理,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平稳运行。
5.2 提前预防。即对在生产通过安全处理、掌握故障数据、了解其性质,均在未发生事故之前,就及时地分析和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便尽快消除故障,同时安排人员消缺。
5.3了解继电保护的缺陷。这样有助于逐步掌握设备的运行规律,不断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的运行维护水平。应对继电保护设备中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及时、全面地统计,确保每次故障都能及时统计,为通过缺陷管理寻找设备运行规律奠定坚实基础。
6.结束语
随着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电网的普遍应用,变电运行人员要对继电保护的管理和工作原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如,当系统出现意外情况时,继电保护装置就会自动通知变电运行人员,相关人员就能及时处理故障、解决问题,及时恢复系统的安全运行。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和其他设备相互协调配合,自动消除故障,使继电保护管理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通过以上对变电运行中关于继电保护的问题的探讨总结可见,变电运行工作与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息息相关。我们变电运行人员有必要进一步对继电保护的运行做更加深入的实践和总结,使变电运行工作和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有机结合,作为一名变电运维人员,最重要的职责是保证人身、设备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连续运行,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才能胜任变电站值班员这个岗位。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其产业形态呈现多元化特点,产业规模也得到不断扩大,酒店整体实力、服务水平、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善与提高。据统计,当前我国星级酒店已经超过16000家,拥有客房170多万间,直接参与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00万人,低、中、高不同档次,能够满足多种需求的酒店管理体系已经逐步建立。
2.中国星级酒店的特点
纵观中国星级酒店的发展历史,高档酒店,如四星、五星酒店的发展规模、发展数量一直在稳定增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期,星级酒店出现了最大规模的增长,超过100家五星级酒店开业。通体看来,星级酒店具有较高的客房出租率,经济效益较为良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星级酒店中高星级酒店的客房数量比重数量较高
2010年,我国四星级客房有35.00万间,占全国客房总数的21.25%,出租率超过75%,五星级客房有12.68万间,占全国客房总数的11.35%,出租率为68.33%。
(2)星级酒店中高星级酒店营业收入远超过低星级
以北京市为例,2010年北京四星级酒店的营业收入约为501598.65万元,占所有星级酒店总收入的29.68%;五星级酒店的营业收入约为865421.66万元,占总数的49.65%,四星级与五星级酒店的数量仅仅为我国星级酒店的23.8%,但其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80%之多。
(3)最高级别的酒店基本被国际酒店集团所垄断
在全国1.6万家星级酒店之中,有52家国外酒店管理集团,85个国际酒店品牌进入到中国市场,超过600家酒店受到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的管理,当前全球排名前20的酒店管理集团基本全部入驻到我国。
二、当前中国星级酒店在营销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营销与销售误区
酒店营销是以达到客户所提出的合理要求为目的,以给酒店创造利润为终极目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经营活动以及销售活动。营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为了和顾客建立长久持续的关系和信任,并不是几张传单,也不是靠嘴皮子的推销或传销。而我国一些星级酒店管理者认为营销就是销售,总是希望在数量上去争取更多的顾客,而忽视其真正意义是以满顾客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是以酒店产品为出发点以量取胜。甚至很多的大型酒店管理人员认为酒店不愁客源,花更多精力在营销上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增加企业成本,这种营销短视行为不可能为顾客提供长久的服务质量,最终会使顾客流失。
2.忽略内部营销
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在不断繁荣,使得各个星级酒店的硬件设施的差距逐渐缩小,而服务软件设施在酒店营销竞争中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因此,酒店只有不断推出高品质、非常规、有个性特点的服务,才能不断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而酒店员工对于打造这类服务具有核心作用,所以酒店不能轻视员工,而要把员工当成酒店内部宾客,首先重视内部营销活动的展开。现今中国的酒店管理正是位于往高素质高质量管理前进的转化阶段。大多数酒店的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都是一些非专业人员,高级管理人才十分稀少,这种现状极大阻碍了内部营销的展开。实际上,理论知识丰富且实践能力强的酒店管理人才难以寻找到,而刚从旅游类专业毕业的应届生只有有限的专业知识而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难胜任酒店管理人员这一职位。酒店营运是具有服务性质的行业,酒店的每个工作人员都会面临与客户当面沟通的场面,所以酒店工作人员的言谈举止、情绪态度、素质文化都对酒店的效益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站在长期发展角度,这不但会对酒店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还会给酒店的口碑以及酒店未来的发展带来影响。
3.不重视发展酒店延伸产品
酒店延伸产品是指酒店在宾客购买实际产品和服务时所提供的附加利益。酒店延伸产品体现着一种超值享受,如酒店看小孩服务、外汇兑换服务、接机服务等。一些星级酒店管理人员认为,对于一般客人来说,只要酒店的硬件设施与服务做得好,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所谓的延伸产品,只会给酒店增加负担和成本。但是,随着酒店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家酒店提供一种产品时,很快另外一些酒店都可以提供相同的产品,这种不可专利性导致酒店之间可以相互模仿,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也就基本相同。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转换酒店品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酒店延伸产品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迎合顾客求异求变的心理,提高顾客对酒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而且还可以降低开发酒店新产品的风险。
4.酒店定位不清晰,品牌形象模糊
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星级酒店的营销管理仍然停留在初级的营销手段上,在营销的各个方面都较为保守,没有突破和学习融合。与此同时,营销管理有的没有及时了解酒店在市场中的地位以及分析酒店具体的市场环境,有的分析不够深入,定位不够明确,最终导致酒店经营的战略比较含糊。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个酒店的品牌形象会直接影响到酒店在消费者心中的评价,它对于消费者购买酒店的产品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保持优秀正面的品牌形象是增强品牌竞争力的基石,还是吸引消费者眼球以及促进消费者对酒店产品进行持续消费的源头。但是,中国一些星级酒店对于酒店形象的重视力度不够,缺乏在品牌塑造和宣传方面的投入,而是盲目地把精力放在同竞争对手的比拼上。宣传也总是依靠单一的广告手段,忽视酒店公共关系的重要性,使得消费者与对其宣传的品牌没有深刻的印象,最后导致品牌形象模糊,没有被公众广泛接受。
三、对我国星级酒店营销管理若干建议
1.深化酒店营销人员对营销与销售的理解
酒店营销人员需要加大对营销的理解,把推销、传销等概念区分开来,营销不是销售,它是一个系统,而营销包括了销售这个环节。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和预测、对市场定位以及细化市场、分析探究消费者的行为是营销工作的主要内容。企业通过自身拥有的服务和产品吸引顾客注意力、寻觅客户,就是销售,它是一种从内部向外部延伸的方法。营销把创造行为作为重点,重视构建长期持续销售的机制,十分关注满足客户的需要以及促进企业的长期经营,这是一种重视战略的思维。而销售主要是把销售力放在主要地位,讲究销售的方式和技术,关注商品的销售状况以及销售目标的完成,这是一种侧重于战术的方式。酒店的人员必须全面深刻认识了解这些词汇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帮助酒店在市场中营销自己。
2.强化星级酒店从业销售人员培训
2013年国家制定的一些制度与措施大大局限了酒店行业的发展,尤其对星级酒店产生重大影响。所以,酒店市场营销在酒店行业竞争中尤为重要,而酒店产品的销售还必须依赖营销人员去完成。目前,我国从事酒店工作的服务人员普遍存在从业技能、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酒店推销人员很是稀缺,往往利用旅行社等中介机构帮助销售酒店客房。因此,处在酒店营销最前沿的销售人员面临着严重挑战。搞好当前的营销工作不仅需要销售人员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及相当的文化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目前,营销人员年龄老化,青黄不接,文化程度、业务素质偏低,部分职工缺乏责任心,这些都已成为制约酒店营销工作创新与发展的“瓶颈”。所以,酒店需要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重点,注重培训制度建设,积极探索酒店内部培训管理,建立自己的专业酒店从业人员培训基地。
3.增强品牌意识,打“质量战”而非“价格战”
当前我国星级酒店若想跻身于众多优秀酒店行业之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甚至与国际接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服务质量,而非通过降低价格等方式竞争。首先,酒店品牌可以说是企业的象征与标志,因此品牌的选择要独具风格、恰如其分;在品牌确立后,必要的品牌注册及相应的保护工作应该充分进行。其次,酒店要尽量保障质量稳定,这是品牌立足与发展的根基,因为任何优惠都比不上始终如一的优异服务质量,它是维系顾客与酒店之间的纽带。最后,共性中求个性,个性中追求无微不至,尽量做到管理详尽、服务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