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管理机制

高校管理机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8 09:56: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管理机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管理机制

篇1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进,高校教职工分级聘任及绩效工资制度也开始实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深入地探索高校绩效管理机制的创新,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高校绩效管理机制的有效创新途径。

一、建立明确具体的高校绩效管理程序

通常情况下,高校绩效管理主要涵盖了五个环节:确定绩效计划、绩效组织实施、绩效考核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方。

第一环节:确定绩效计划。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绩效目标和项目整体绩效管理方案,做好项目绩效目标和整体绩效管理方案的申报工作。第二环节:绩效组织实施。设置专门的绩效评价部门,开展绩效考核评价工作,评价部门能够结合绩效计划的要求进行现场勘察、询查工作,对于职工的相关绩效情况进行核实,最终对职工给予综合评价。第三环节:绩效考核评价。评价部门必须结合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第四环节:绩效评价结果反馈。高校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向各个职工进行反馈。第五环节: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结合绩效评价结果,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教职工管理机制,推动高校的科学发展。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机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机制是结合高校的预期绩效目标制定的,其制定一定要在综合评价各种各样指标的前提之下进行。根据现阶段高校的具体情况,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着手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机制:第一,在绩效评价中科学合理的应用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其中,共性指标具体涵盖了目标设定、执行程度指标、执行情况、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管理水平指标等方面;个性指标主要涵盖了培养人才指标、科学研究指标、服务社会指标等方面。第二,在绩效评价中科学合理的应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二者主要是结合指标是否能够进行量化而进行制定。第三,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高校的具体状况,科学合理的确定各种各样的评价指标的权重。第四,对于评价结果的等次进行划分。评价结果主要可以划分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必须保证科学合理的划分。

三、高度重视学生评教的重要意义,灵活采用不同的高校绩效考核方法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评教的重要意义,真正突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机制的重要地位。在学生评教的过程,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保证学生评教的针对性以及学生评教结果的可信度。具体来说,应该实现将问卷评教和学生座谈会评教两种方式的有机统一,保证学生能正确地指出教职工在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防止出现学生评教形同虚设的局面,真正实现高校教职工的教学、管理工作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与此同时,高校应该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对于高校教职工的绩效评价,有必要采取360度反馈评价方法,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适当地融合同行专家评价、系主任评价、高校教职工互评与自评等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法。采取这种方法,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更加完整、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校教职工,有利于更加明确的掌握高校教职工的工作绩效。

四、高度重视高校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高校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应用是绩效管理非常关键的步骤,然而,在现阶段的高校绩效管理过程中,它却非常容易被忽略。高校教职工绩效管理的出发点和初衷就是要促使高校教职工都能够正视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学习他人的优点,实现个人工作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由此看来,应该将高校绩效考核作为动态、持续的过程,各次的考核结果都必须对高校教职工在不同的工作阶段的工作表现和改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认可高校教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进步,对于高校教职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在高校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应用的基础上,对高校教职工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或者意见,以促进高校教职工工作业绩的进一步提高,促使每一个高校教职工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管理、科研等一系列的工作。

综上所述,本文从建立明确具体的高校绩效管理程序、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机制、高度重视学生评教的重要意义、灵活采用不同的高校绩效考核方法、高度重视高校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应用等几个方面,深入地探索了高校绩效管理机制的创新。高校绩效管理机制的创新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必须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不断地推进,在高校办学规模、办学特点不断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最终促使高校教职工工作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从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现代管理学定义,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国家财政绩效管理的重中之重,财政部近年来相继颁发了有关预算绩效管理的部分规章、规范,于2011年7月的《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明确指出“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高校作为有着特殊社会功能的组织,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其资金来源绝大多数来自财政部门,其预算管理必须作为财政预算管理的一部分,其预算绩效管理也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分支,遵循“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定律。

近年来,不少的专家、学者对高校的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研究,大多是针对高校预算绩效的评价指标或体系。笔者个人认为,进行高校预算绩效的全面考核,必须着力建设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合理机制,有了完善的管理机制,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将会事半功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管理团队建设

每一个系统的管理机制建设中,团队的建设永远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个综合系统也不例外。建设一个好的管理团队,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就能成功50%。这个团队是多层次、结构复杂的,首先是基层建设,基层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全员参与,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成为这个管理团队中的一员,这个群体的职责就是对整个的预算绩效进行监督,每一个人都可以向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提出质疑和建议;其次是专门委员会的建设,要成立预算绩效管理的专门委员会,内设信息、评价、考核、监察、督导等若干小组。委员会的成员由学校的各部门、院系主要负责人担任,常年办事机构可设在财务或纪检部门,如能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此事,则管理效果可以大大提高,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就是对学校的年度预算绩效进行管理,一般每年召开两次全体会议,日常工作有常设机构负责;第三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担任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因为预算绩效管理涉及面广、人员众多,牵扯到各个部门,或者说是要平衡不同利益集体的关系,学校副职担任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的话,往往话语权不够。建设这个管理团队掌握的原则是: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靠上抓、部门领导齐心协力、广大群众大力支持,形成学校新的管理文化氛围。

二、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建立良好机制的重要保障,建立高效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第一是要建立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只有将预算编制、批复、执行等详细信息公开,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预算项目、了解预算的执行,人民群众对预算的满意是绩效管理的重中之重,就高校而言,广大师生员工对预算的满意程度就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第二是要建立预算责任制度,预算绩效管理要明确的就是责任,将预算目标进行分解,改变“预算是财务的事情,与别的部门和人无关”的思想,明确预算总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将责任一层一层分解,使每一个负责人、执行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第三是要建立监督监察制度,明确了预算责任,但在整个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过程中效果如何,应达到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效率等如何进行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高校可在监察处(室)的职责范围内加上预算绩效监督检查的职责,并安排相应的人员制定规章制度;第四是要建立考核评价制度,也就是提出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的标准化、模式化、固定化、制度化,这也是重要制度之一,可依据前几年预算的执行效果、横向的比对,充分考虑学校的规模、所在地的市场环境、学校的中长期规划等因素,制定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考核评价制度;第五是要建立奖励惩罚制度,奖优惩劣,使全体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深入了解,真正体现出预算绩效管理带来的好处,对预算绩效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惩罚,并使之成为常态化、格式化的标准事件。

三、评价指标建设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指标根据高校的社会功能可分为人才培养指标、科研预算指标、服务社会指标;根据高校预算的性质可分为日常运行经费指标、专项经费指标;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的定义可分为目标指标、运行指标、实施指标、结果指标和应用指标;根据可否量化可分为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 制定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指标要综合以上各个方面,能量化的坚决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多方面考虑,统筹兼顾。可从总体、个体和层面几个责任层次建设,总体的评价指标考核整个学校的办学效益,预算总体目标是否可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可建立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经费自给率、资产负债率、生均事业支出、生均设备值、生均固定资产值、师生比率等考核指标,采取横向、纵向比较后,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进行数值化,还有学校的社会声誉、师生员工的满意度等不可量化指标;个体的评价指标是总体指标的分解,评价每个预算项目的绩效,可建立科研成果获奖率、科研项目获批率、后勤节电节水比率、学生活动满意率、教工个人收入增长率、固定资产使用比率、生均教室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等评价指标,个体指标一定要具体,考核的是某一个实在的预算项目,能体现出在这个预算项目执行后的效果或效益;层面指标是考核某一预算层面的指标,综合学校管理工作上的一个方面,从财务管理角度可建立收入预算完成率、支出预算执行率等指标,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可建立教学活动收入增长率、教学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生均教学支出等指标,从人事管理的角度可建立教授、副教授占专业教师比例、博士、硕士占教职工比例、年龄层次比例等指标。

四、检查监督

任何一项管理的进行都必须有相应的检查监督机制,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检查监督机制是实现绩效管理的重要保障。按检查主体可分为财政检查监督和校内检查监督,按实施时间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检查监督,按检查监督方式可分为跟踪检查和定点检查。绩效检查监督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建立一个科学可行、实事求是的长效机制。通过跟踪监控可以对预算支出行为过程,尤其是预期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制约和反馈,从而不断优化绩效标准,落实支出责任,加快执行进度,更好地实现绩效目标。通过定点检查监督,定期采集预算绩效运行信息并汇总分析,对预算绩效运行情况进行管理和督促检查,纠偏扬长,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检查监督中发现预算执行目标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环节,监督检查要适时采取事前监督和事中监控的方法随时跟踪,否则,事后检查出问题再处理,损失浪费已经形成,绩效也就无从谈起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检查监督要重心下移,把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放在基层项目,“千里之提,毁于蚁穴”,只有把每一个基础预算项目的绩效管理做好、检查监督好,整个预算的绩效管理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篇3

二、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的意义

第一,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受财政经济影响。其一,高校教育并非义务性质。社会形势的发展使高校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逐渐被人们接受,高校财政资源有所提升,另外,高校所获得的相关服务费用也有一定增加,因此高校财务方面变化加大,管理体制的创新迫在眉睫。《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推行,为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对相关单位部门管理进行合理配置与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其二,满足高校后勤社会化需求。随着社会进步与改革,高校的后勤部分逐渐走出原有的高校行政机制,具有了自主经营性质。这对高校财务管理机制也是一种考验,表面上的分离导致实质中财政与权力混淆不清。后勤部门的独立用人、资金调用等对高校财政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满足科学发展观要求。教育部有关领导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对高校管理有效加强,并将其财务管理放在首要地位。包括对经费流通的监督、投入所带来的收益等等。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改善,研究分析学校自身存在状况,并加以解决,以推动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财务环境的改革发展下,想要更好地适应变化,高校财务管理机制从全方位进行了综合性改革,但在目前一些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改革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管理监督机制缺乏系统性。由于高校接受国家投资,但却执行独立的资源人力管理,并没有承担有关的责任制度,因此对财务资源的管理与监督还不到位,对高校财务管理机制改革造成一定困扰,减弱了相关的创新性。[1]第二,管理体制科学性需要增强。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体制上执行的制度对学校财务部门的财权责任分担造成一定的矛盾性,财务部门所承担的职责模糊不清,使财务管理机制无法有效合理的进行,缺乏一定的科学性。[2]第三,缺少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评价系统是对财务资源利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可以对学校各项财产的去向与使用进行合理考察,并且及时采取对策进行优化改善。但目前一些高校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对学校自身经济效益造成一定影响。[3]第四,管理人员素养还有待提高。在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中,财务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对财务管理水平有很大影响。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是一些高校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办学国模的扩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招聘与培训工作没有很好的落实导致的,从而营销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

四、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的相关对策

第一,构建合理的监督制度。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机制创新中,首先要构建合理有效的监督制度,其中包括对财务制度、监管体系的完善、相关机构执行力的提升等等。从内外两方面来进行有效机制的实施与控制,建立与当地政府、社会大环境三者之间的监督与互动,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性,同时也为高校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提高财务管理科学性。以财务管理的观点分析,对于资金的流动管理比盈亏状况更要关注。例如将信贷资金规范到财务预算的管理当中去,建立全新资金平衡的财务关系,在预算制度中注意科学合理性,提升其真实性,将预算与高校的未来发展相结合,保证高校资金的稳定与安全。另外,对高校原有会计机制进行改革,可在原有基础上增设科目,来巩固高校财务资金稳定性,同时提高其核算的科学性。第三,完备财务评价体系。高校财务的管理机制离不开整体性的评价体系,需要按层次满足动态需求,将绩效与风险评价摆在基础,全方位角度进行高校预算以及资金最终使用效益评价为中心,制定相应的最终评价目标,用以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全面改革发展。包括:高校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分析、最终运营绩效指标的评价分析、高校财务未来发展潜在能力的评价分析、加强高校各部门资金分配与效率的评价分析、财务部门对外投资的收益评价分析以及社会效益的相关评价分析等等。第四,高校财务管理团队的能力提升。对于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政治素质及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督促其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与加强,提高个人思想政治意识与观念。将维护财政纪律放在首要位置,服从相关法律法规,将诚实守信、恪守原则作为工作基本,担负起财务服务的工作职责;其次,对其业务能力的培养与加强。通过学习增强其科学管理财务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部门各项管理工作当中去;最后,要实行相应的制度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定期对其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与考核,并实行相应的奖惩制度。

五、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作用于意义的简述,深入讨论了如何改善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为阅读者带去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使阅读者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可以对相关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作者:胡薇 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高校基建管理是一个涉及专业广、学科多的系统综合工程。不仅要做好基建本身的合同、财资、人力、物资和施工技术等管理工作,还要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节约投资。只有不断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与管理协调水平,从科学管理、质量安全保障、监督审计和档案资料管理等方面入手,才能逐步实现建设项目依法管理、科学规范管理,从而完善高校基建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

一、完善科学管理机制

目前,各高校基建处基本是在校长领导下负责管理学校基本建设的行政职能部门。工作职责是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以及学校总体事业发展规划,按照学校确定的校园规划,负责向上级管理部门申报建设项目的立项、编制基建计划并办理项目报批手续,负责实施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施工项目管理及竣工验收和资料归档,代表学校负责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负责建设项目的数据统计和基建财务管理,负责校园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修缮管理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尽可能提供最好的硬件环境。

实践表明,科学管理机制是在基建处长指导下,设立各个科室,各科室由专人负责承担科室具体职能工作,同时做到根据工作需要跨越科室协调完成基建工作,以分科室不分家的模式完成基建处一系列专项工作,遇到横向交叉问题由基建处长协调决定,发挥领导组织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基建管理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数学专业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美学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以及廉洁奉公、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道德情操。

基建处各科室工作岗位实行AB岗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特殊岗位实行A和B共同执行工作,具体事务则实行A不在岗时B执行工作职能,细化工作职责,责任到个人;加强各科室内部管理,建立约束机制,各职能人员必须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艰苦奋斗的动力、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注意加强各科室工作的内在和外在联系,还要建立横向制约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完善这种科学的基建管理机制既有指挥高效,又有横向制约、责任权利分工明确的科学管理体制相结合的效果。确保基建科学的管理机制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行,必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符合基建工程项目客观规律的管理体系和基建基本建设制度。处长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从而使基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人文化,提高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工程质量是指建筑作品的安全性、美观性、功能性、实用性等综合因素的集合,关系到基建投资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我国规定,工程项目建设必须严格遵守项目立项阶断、工程设计阶段、项目施工生产设备阶段以及竣工验收移交使用这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中的质量管理要衔接好,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有综合管理的意识。我国建筑市场管理较混乱,施工队伍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系统训练,操作技术水平低,影响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必须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精品工程的意识以及为社会服务、用事实说话的观念。定期召开会议,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意识以及规范操作培训,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时解决施工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加强项目的内部管理,这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其中,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对入场的各种建筑材料,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设备要进行严格安装调试,经试运行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混凝土试件、沙石、砂浆试块经取样留样试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特别注意混凝土强度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每组试件为三块150mm×150mm×150mm的标准试块。工程质量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形成的,达到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要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明确施工内容、质量保障计划以及相关措施。对每道工序、每个工程阶段必须进行施工计划方案、施工措施的检查。隐蔽工程是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重要环节,对隐蔽工程检查必须要坚持做到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进行检查、验收,预防偷工减料、换料情况出现。建设单位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掌握施工内容,做到签证内容与施工内容相符合,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坚持审计人员、现场管理技术人员同步进行工程监理、同步审计工程计量,做好验收工作。竣工验收环节是工程管理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对工程建设结果的全面检验。要逐个逐层逐间按图纸的设计、验收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标准、不合格的地方就做好记录工作,必须拆除、重建、返修,以免日后出现质量问题,导致资金、时间和人力的浪费和安全问题。

三、完善监督审计机制

篇5

基金项目:本文受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TQ10)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12日

一、引言

高校具备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这就要求高校不仅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还是开展科学创新研究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高校的层次分布格局来看,江西省内高校绝大部分为地方高校,基于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地方高校在职能上一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教书育人职能,同时还承担着较为显著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高校需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并服务于地方经济,通过发挥其科研人才较为集中的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而有效的科研管理工作又是高校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一方面具备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事务性、执行性的特点,同时又是对高校科研创新活动进行整体调控和管理的系统工程,通过有效的科研管理活动能够实现高校科研创新活动中人、财、技术、资金、组织的有效配置和高效运行。与传统的以研究性为主的高校不同,地方性高校目前在科学研究体系与科研管理机制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建立高效实用的科研管理机制,是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升地方高校自身竞争力和学术水平的关键问题。

二、江西省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推进,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也在经历一轮快速的变革。以江西省高校为例,随着数字化科研管理系统的逐步推进,科研管理的职能也在趋于科学化,多数高校对科研管理部门进行了职能划分,例如分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地方服务等部门,其中人文社科部门主要负责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自然科学部门主要负责科技创新平台、自然科学研究、研究团队建设等职能,地方服务部门主要行使推进校地联系、争取社会资源、服务社会经济等职能。目前,江西省的大多数高校基本实行二级管理体制,校内各个二级单位的科研活动直接受到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具备适当分权但又相对集中的特性,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针对性,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整体效率还有待提升,特别是科研管理机构如何行使管理职能、是否具备管理能力、管理理念是否能够有效指导科学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同时,由于缺乏科研创新和核心组织,难以有效提升整体科研创新水平,科研管理机构无法有效追踪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有效对接,导致高校科研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严重,等等。

(一)科研管理理念滞后于社会技术和科学研究发展需求。科学研究工作作为科研管理的直接对象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科研管理工作在理念上还没有跟上科研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步伐。在科研管理中,因循守旧、官本位的思想仍然较为明显,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依然习惯于以行为为导向的工作思维;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仍然沿用一贯的纸面成果形式,较少考虑到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不重视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较少关注到科研项目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导致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无法有效体现,降低了科研成果的投入产出价值,使科研工作中的研发与应用脱节;缺乏较为先进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注重对科研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科研成果注重纸面研究,而对于具备较高实用价值的专利申请不够重视,对专业也缺乏有效的保护制度,导致知识产权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研发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推进,科研管理工作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在科研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趋势,才能使科研管理工作与科研工作齐头并进,共同推动高校创新工作的发展。

(二)科研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不适应科学研究工作的实际需求。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是科学研究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发展的助推器,有利于科研创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但是目前江西省大部分地方高校在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上都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第一,科研评价指标的选取和科研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自身规律存在较大偏差,科学研究本身需要较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工作沉淀,而现有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则主要看中短期成果,存在“重形式、走过场”及“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对科研工作的考核往往不看重科研成果的实质内容,而过分关注科研成果的外在形式;不注重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评价,而单纯注重科研结果;不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质量,而单纯注重科研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成果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导致科研工作者不太注重长期研究和基础研究,同时也导致科研工作往往追求低水平重复,以数量充质量,不求创新只求形式的短期行为,导致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成为科研工作的短板。第二,在对科研工作的评价中没有将科研成果转化及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放到应有的位置,^多关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论文级别和数量以及获得课题级别和经费数量,而不注重科研工作的实际质量,导致多数研究没有实际价值,被束之高阁,影响了科研工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功能的发挥。第三,评价和激励机制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特别是激励机制未能实现体现科研价值差异性的目标,在激励机制设计时对各方面的因素考虑不周全,对不同性质、不同工作量、不同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激励时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项而异,降低了激励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损害了科研评价和科研激励应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校际之间、校所之间、校企之间合作交流不够。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整结构来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政府等各种机构均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他们之间共同形成互有分工、互相合作、共同促进的有机整体,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各高校将科研创新工作与企业、政府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创新链条。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校际之间、校所之间还缺乏有效的合作研究机制,合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随着科技创新向综合化、大型化趋势的发展,单个科研机构很难承担重大项目的创新任务,也难以通过有效整合研究资源,避免无效重复研究;另一方面校企之间、校政之间的技术合作、资源整合、政策导向、人才培训、成果应用的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学校科研机构对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规划不能及时了解,对企业单位、政府单位的实际需求不能随时掌握,因此容易导致研究方向偏移,以及研究成果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削弱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潜力。

(四)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高效率、高水平的科研管理机制的运行有赖于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人员能力与素养的匮乏是制约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的瓶颈。从目前江西省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人员状况来看,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队伍的构成中缺少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多非科班出身,大多来自于二级学院教师的转岗或者来自于其他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综合素质参次不齐,缺乏先进的理念和技能来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往往造成科研管理流程不规范、办事效率低下、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弊端;另一方面高校也没有将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放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高校对人才的追求往往注重与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而往往忽略了对科研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对现有的科研管理人员也缺乏系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而从科研管理人员自身来看,由于平时业务工作繁忙,事务繁杂,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导致业务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对科研管理人员的评价、考核和激励也缺乏有效的机制,工作人员的薪酬、绩效、选聘、晋升往往仅仅由行政级别和技术职称级别所决定,而与工作绩效没有较大关联,往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管理实效缺乏主动的探索和完善意识,这也导致了科研管理工作本身进步的步伐。

三、江西省高校优化科研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江西省高校校内科研活动合作和资源整合机制。首先,各高校应注重学科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各学院和内部科研院所之间形成以重点学科和特设学科交叉融合的合作机制,推动交叉学科和学科群的形成,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形成互相支撑的研究格局,在特色学科群的建设上体现理工农医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特色,力求在学科群的生态结构上体现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开放式、动态性的多元动态特性,并及时关注社会技术需求,及时培育新的学科;其次,注重风险防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价和防范的机制,优化校内科研合作流程,保障校内科技资源整合秩序;最后,推动制度建设,从学校层面建立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科研合作的文件、规章和制度,形成不同学科之间在资源共享、人员交流、任务分派、成果分享、绩效考核等事项上的机制,促进科研合作和资源整合的有效运行。

(二)完善科研管理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科研管理效率与效果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员队伍,而完善的科研管理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则是科研人事管理机制的关键问题。第一,高校应健全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实施分类职称评价策略。在现有高校职称评价体系中,大部分高校的职称评定以教学科研为基准,而对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均参照教学科研人员的标准进行职称评定,评价标准单一,不能体现岗位要求和职责要求,因此应探索建立教学型、科研型、行政管理型、学生管理型、社会服务型的分类职称资格评聘制度,同时探索寻求不同类型职称之间的转换评价机制,形成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行政管理绩效、学生管理绩效之间的互相转换评价,将教学型教师、行政管理教师、学生管理教师的职称进行单列评聘,逐步建立与岗位工作内容、技能要求、职责要求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机制;第二,基于省级宏观视角,对高校和科研机构下放更多的自,特别是对省级协同创新机构等实体在人员岗位设置、教师职称评价、科研人才引进、职务评聘、绩效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决策权,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形成对青年科研人才的破格晋升机制,使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经济服务方面表现优异的青年教师能够脱颖而出;第三,建立特殊学科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特别是要在较高层面建立跨学科、跨门类的综合大型项目的牵引机制,通过灵活引进人才,吸引兼职人员、借调人员、短期聘用人员参与项目进行项目攻关,在全省范围内推动校际间项目的长期合作和临时合作,合理配置校际研究资源和人才资源,在高校内部建立教师跨学科开展学术研究的补偿机制和灵活考核机制,推动校内不同专业间学术公关人才的无障碍流通;第四,注重学术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严格、完善、科学的学术诚信评价体系,保障学术工作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平性。

(三)完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第一,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机制,在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上、淡化对论文层次、数量的过分追逐,以创新质量、学术贡献、应用价值为基本的评价导向,建立基于学术价值、社会应用、经济效益等多种因子综合考量的评价体系,对应用型成果的评价应吸纳同行专家、政府、社、行业企业等多主体的动态评价机制,对理论性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同行评价为主,同时吸纳客观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学术评价;第二,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一般性评价与特殊性评价、市场评价与学术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力求全面性、可行性、科学性与完备性的有机统一;第三,建立专业化的标准评价机制,吸纳独立客观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进入重大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并建立科研项目的准入机制、监控机制、预警机制和淘汰机制。

(四)注重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第一,完善高校科研人员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及参与跨部门研究合作的考核奖励制度,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建立对应的分配机制;第二,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化导向评价值,科研管理部门在课题的筹划和选择上要紧跟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对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研究过程和结题进行科学的评判,同时紧跟市场技术需求,加强校校、校企、校所、校政之间的技术合作,整合资源和人才,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共同解决市场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以科技联盟的方式开展技术转化,扩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受益面;第三,注重科技成果的专业化推广,建立有效的科研技术需求、科研成果平台,将市场上的技术需求与高校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对接,降低科学研究在产、学、研、用链条中的交易成本,可建立科研项目、专利技术、技术成果的定期制度,由政府或专业机构通过网络、媒体、中介机构等对科研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定期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科技需求信息,并建立科技成果研发和应用的反馈路径,疏通科技成果的转化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在供需链条上的有效对接。

(五)改革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第一,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机制,从科技项目和科研活动的投入机制入手,形成科研项目启动资金、配套资金、奖励资金的分类管理体系;第二,注重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按照国务院及各类项目基金对经费管理的最新要求,对科研项目最容易出问题的人员经费、材料费、差旅费等项目制定合理的比重和使用方式;第三,强化科研经费的使用保障,拓展科研经费融资渠道,加强与政府、企业及公益机构的横向联系,多渠道争取支持,多渠道引入行业基金、公益基金、校友基金及风险投资基金注入科研活动中,保障科研活动的经费需求,同时完善多渠道经费的使用监督管理;第四,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动态监控机制,将定额拨款、定期拨款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使科学研究各阶段的经费使用更加趋向于科学化和合理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劲松.区域科技创新视角下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

[2]周芳检,雷志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结合与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3.

篇6

教育创新是实现我国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创新的关键是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它是消除旧有教育管理弊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教育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不仅全面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而且为教育管理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管理创新对教育管理者的素质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观察问题要有新的视角、分析问题要有新的工具、解决问题要有新的方法,在管理实践中要敢闯敢冒、勤于试验、勇于开拓等等。因此,通过管理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善我国教育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教育创新的教育管理体制,为善于创新的人才提供发挥其作用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管理,这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有利于顺利达到教育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完成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

一、创新教育内容管理机制

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创新教学内容,努力改变教材建设滞后,课程内容陈旧,与最新的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实际脱节的状况,教育者必须紧随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大拓宽收集信息的途径,组织更加通畅的沟通渠道。所以教育者应把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渗透到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建立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以教育管理信息化带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现代化;将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处理,最后将其数字化,以便更好地向外界提供共享资源。在信息化时代,各管理部门既是信息资源的拥有者又是提供者,各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资源等不应只是某一部门所拥有,而应向社会各界提供完备的信息服务,如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等等。当教育者把最新的文化科学知识直接吸收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教材和教学内容能够及时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研究成果和最新发展方向,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大融合,以培养具有创造个性和广泛适应性的学生。

二、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管理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当代教育事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明显,它有利于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适应这一管理的需要,教育者应当高度重视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推广和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以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学生向课本教材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教材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否定权威的结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轻率否定学生的探索,不局限于所谓的标准答案。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教育管理的个性化、特色化等问题,并对受教育者个体的差异性、自主性、独立性等给予足够的关照。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教育科研,将有利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提高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创造性教学的能力,从而逐步提高认知素质和能力素质。同时,教育科研将使教育教学活动转变为一种创新劳动,这将极大地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丰富教学的乐趣,使教师在不断体验失败的考验和成功的喜悦中逐步改善心理品质。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应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涉及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三、创新学分制教育管理机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积累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管理制度,倡导的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移,变“施教”为“求学”;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强调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变重“知识”为重“能力”和重“素质”;明确以多样化人才培养为目标,从注重人才培养的整齐划一向突出多样化转变,变重“共性发展”为重“个性发展”。学分制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和个别化;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和弹性化;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和自主化;学习方式的指导性和主体化。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目的在于: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教学组织更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具体要求,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进一步确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减少教学过程对学生造成的不必要的约束与限制,增加教学管理的柔性与灵活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认识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促进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创新面向社会市场教育管理机制

高校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按教育成本收费,办学效益直接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依靠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灵活的办学机制,通过提高办学规模和水平来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教育管理创新的社会化取向就是不断吸入社会资金拓展筹资渠道,采用新型办学模式和机制运行。具体说来,面向社会市场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内涵:一是在融资渠道上,要谋求实现教育事业投资主体的社会化和多样化。教育部门单纯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是难以适应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要通过金融手段,积极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二是在举办形式上,要使社会力量成为举办教育事业的主体。以国家举办为主,鼓励发展民办教育,使各种举办形式相互补充,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推进与国际合作的进程上。坚持引进国际上优秀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通过联合办学、联办课程、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四是在管理理念上,要确立“以社会为中心”的外向型服务理念,力求使教育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同行业竞争的节拍相适应;要反对教条主义,防止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管理创新要直接面向市场,学校通过树立市场价值取向和改革意识,面向市场办学,不断创新机制,实施灵活的融资发展战略。不只靠国家拨款,寻求和吸纳社会资本、银行贷款和学生学费进行建设和发展。同时,教育管理者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必须自觉增强市场意识,大力培育、发展和抢占各类教育市场,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各类人才和劳务市场,以促进教育事业人力资源的市场流通与合理配置;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将配置教育资源与发展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引进人才竞争机制,学校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建立竞争机制,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合约式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强调“内外并举、专兼结合”;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使用,彻底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人才市场;要实行政教分开,使市场的调节作用渗透到教育事业的方方面面;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事业资源配置市场体系,通过市场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真正使市场成为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动力。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就的民族之一,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高校教育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面对21世纪全球知识经济的兴起,我们必须及时革新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改革僵化、保守,阻碍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各种教育教学制度,革除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对现行教育教学观念、课程教材体系、课堂教学体系、教育评价模式等进行根本的改造,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教育事业的最高价值追求。

篇7

一、引言

合同管理是高校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规范管理、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高校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本文从高校合同管理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校合同管理意义、涉及类别及现存问题,提出了高校目前合同管理中存在缺少统一归口管理机制、缺失部分合同管理流程、缺乏合同信息系统防控等问题,导致高校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风险。鉴于以上问题和风险,本文通过对合同组织、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归档评估等方面的业务流程梳理和内控环节设计,提出了应通过信息化的联动手段,逐步研究建立健全合同的归口管理、履行监控、拟定审核以及归档评估等机制,对合同管理进行一定规范,减少高校合同管理过程中面对的风险。

二、高校合同管理现状

(一)高校合同管理意义

合同管理贯穿于高校经济活动的始终,涉及高校日常管理的多项主要业务,需要单位各部门共同参与和管理。高校在经济活动中通过签订合同,规范合同双方的经济活动开展。一方面有助于高校防范法律风险,预防经济纠纷,维护合法权益,保证高校经济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有助于控制高校财务风险,通过合同管理帮助高校节省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费用,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高校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可以有效协调高校内部各方关系,有利于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提升高校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二)高校合同涉及类别

本文所称的合同是指高校与其他法人之间的协议。根据合同订立的不同形式,主要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订立的合同。高校经济合同一般以书面合同为主,即指通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而订立的合同。根据高校合同涉及的主要业务,主要包括科研合同、人事与劳动合同、教育合作合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基建合同、仪器设备租赁和不动产买卖、租赁合同、修缮合同、货物采购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外事合同等。

(三)高校合同管理问题

1.缺少统一归口管理机制

根据财政部的内控基础性评价指标要求,高校应建立合同归口管理机构,且对所有合约展开集中划分与不断编号,针对法律关系较为复杂的合同资料,需要联合各机构展开集中审核。目前,高校合同由不同部门管理,未建立统一归口部门,例如,设备采购合同由资产管理部门管理、工程合同由基本建设部门管理、科研合同由科技部门管理、重大合同订立由学校法律事务室审核。合同不能统一归口管理和备案,管理方式方法不能统一,各部门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组织领导与协调机制不完善,可能会造成多部门共同管理的边际盲区,影响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2.缺失部分合同管理流程

根据财政部的内控基础性评价指标要求,高校应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确定合约实施的责任人,以最快速度对合约施行状况进行审查、研究与验收,针对必须补充、变更或解除合约的状况,需要根据法律展开相应的审查工作。目前,高校合同管理制度和流程尚不健全,存在缺少合同验收和结算规定、未能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缺少对合约签订、实行、变更状况等进行登记工作与管理工作,缺乏对合约按期进行划分汇总和归档管理、缺少关于涉密合同管理的具体规定、缺少合同纠纷管理规定等问题,合同管理过程中流程制度的缺失,会阻碍合同内控风险防控。

3.缺乏合同信息系统防控

根据财政部的内控建设要求,高校应以信息化为抓手,遵循内部控制的原则,全面识别和评估相关业务风险,梳理业务流程,通过对各个主要经济业务的流程衔接点,实现系统之间的联动效应,有效实现合同内控管理的信息化落地。目前,高校合同的信息化管理往往仅包括合同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等功能,缺少合同执行、结算、变更、备案、终止以及归档等程序的信息化管理,重要经济业务的信息系统未实现一体化,缺乏与收支、资产、采购等系统的链接,这就导致无法有效依据合同进行结算、无法以预算为来源进行管控等问题,会阻碍合同内控风险防控。

三、高校合同管理机制内控设计和措施建议

高校合同管理主要分为合同订立与履行两个关键流程。合约签订流程涉及合同调查、拟定文本、审核、签署等一系列程序。合约履行涉及合约实施、补充、变更、终止、纠纷解决、结算、归档及后评估等一系列程序。在合同管理的各项关键流程中,应确定业务流程和内控要求,按期审查与评估合同管理的薄弱流程环节,使用有效控制手段,最大限度避免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保障高校根本利益,达到预期管理目标。

(一)健全合同管理组织体系

对合同组织环节的控制是指对合同组织体制、制度流程、部门间沟通协调的内部控制。合同管理制度的规范和齐备、合同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和协调是合同内控风险防控的基础。

1.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控制机制

建立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实行合同管理的分级授权制度,明确上级单位、高校决策机构、业务部门、合同归口部门、监管部门的合同管理权限和职能,确保高校对外签订合同经过合法授权,不签订超出有关规定范围的合同;同时,高校应定期梳理合同管理各个环节业务流程,针对合同的风险领域查找、界定关键控制点,明确合同管理在各环节的关键控制要素,确保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2.建立合同归口管理和岗位责任控制机制

高校应明确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设置合理的合同管理岗位,明确合同管理职责分工,建立合同归口管理制度,完善合同管理沟通协调制度。高校需要指定非合同执行机构的其他部门或者是独立的机构视作合同归口管理机构,对所有合同资料采取集中管理方式,构建财会机构和合同归口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制度,完成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的有机整合。详细而言,应该确定不同环节的具体规定,参加重大合约的起草工作、谈判工作、审查工作与签署工作,参加高校合约纠纷的调节、仲裁、诉讼环节,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高校需要科学设定相关岗位,确定合约的授权审批与签订权限,对专用章进行合理的保管,禁止未经授权私自以公司名义对外签署合约,禁止不法签署担保合约、投资合约和借贷合约。

(二)加强合同订立控制体系

合同订立环节控制是指通过开展合同策划与调查,规范合同谈判过程,明确合同文本拟定和审核要求,在权限范围内签署合同文本,对合同订立情况进行登记备案,确保单位合同订立过程规范有序。

1.建立合同策划和谈判控制机制

合同策划是合同控制的起点,高校应明确合同签订的业务和事项范围,凡是应当签订合同的业务和事项均应签订书面合同,严禁将需要招标管理或需要高级别领导批准的重大经济合约拆分若干小金额的经济合同,严格审核合同策划目标是否与高校职责使命和战略目标一致,加强合同的计划管理,防止因签订合同导致超计划投资、超成本支出。订立合同前,还应根据市场实际情况组建素质结构合理的谈判团队、选择适宜的洽谈方式开展谈判,充分做好签订合同的准备。

2.建立合同拟定和审核控制机制

高校在对外发生经济活动时需要拟定正式的书面合同,一般合同应由业务部门或项目负责人进行起草、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法律关系复杂的特殊合同或重大合同应由归口管理部门参与起草、法律管理部门审核,保证合同内容和条款的完整准确。合同拟定结束之后,高校的相关机构需要对其规范性、经济性、可行性和严密性进行严格审核,建立健全的审查控制或合同会审制度。

3.建立合同签署和登记控制机制

高校应合理划分各类合同的签署权限和程序,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与对方当事人签署合同,确保合同签署权限程序合理、登记备案手续完善。合同应实行合同连续编号管理,按照统一编号对合同订立情况进行登记,建立合同管理台账,合同经编号、审批及签署后,方可加盖合同印章。

(三)加强合同履行控制体系

合同履行环节控制是指高校借助对合约实施状况的监督,规范合同补充、转让和解除等合同变更程序,明确合同结算要求,妥善处理合同纠纷,详细登记合同履行和变更情况,确保高校合同履行过程管控严格。

1.建立合同履行监控机制

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跟踪和监控,实行对合同从订立、履行到终结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合同履行环节得到监控与监督。与高校经济活动相关的合同应当同时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并督促对方积极执行合同条款,保证合同有效履行。如果发现对方或自身因素造成无法按期履行合同的情况,需要以最快速度提示风险并马上使用相应对策止损。

2.建立合同变更控制机制

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合同履行监督审查机制,对合约实行过程中签署补充合约,或变更、解除合约等根据法规进行相应的审查。与此同时,需要确定合约终止的条件以及应当办理补充、变更、解除、终止的相关程序,安排专门人员对合约手续进行二次审核。

3.建立合同纠纷控制机制

当合同出现纠纷问题时,高校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和对方进行商量与谈判。如若达到一致意见的,二者需要签署书面协议;如若经协商无法处理时,经办工作者需要向相关负责人进行报告,且按照合同约定选取仲裁或诉讼方法进行处理。高校应梳理可能存在的合同纠纷问题,明确合同纠纷类型和相关解决方法方式,建立健全合同纠纷管理方面的制度流程。

(四)建立归档评估控制体系

1.建立合同保管与归档控制机制

高校应在登记并统计合同订立、履行和变更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经济活动业务需要对合同文本进行科学分类和统一编号,按照类别和编号妥善保管合同文本,建立合同台账,并与合同订立、履行的全过程进行信息系统台账管理,规范合同查询、流转和借阅程序,对合同保管情况实施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确保合同保管安全可靠、查询快捷方便。合同履行完成后,合同管理人员应及时办理归档手续。

2.建立合同检查与评估控制机制

高校应建立合同管理检查评估控制机制,定期对全过程的合同管理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落实。具体检查评估合同签订是否符合程序、合同审核意见是否得到合理采纳、合同是否全面履行、合同纠纷是否得到妥善处理,对合同管理分析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应及时加以改进。

(五)加强合同管理系统建设

加强合同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全程联动、模块衔接、信息系统控制机制,建议高校借助业界先进的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内控管理的一体化、可视化、自动化管理。将预算、采购、资产等管理模块与合同管理相连接,形成高校关键业务模块的信息系统联动机制,使“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有效衔接,实现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合同订立及履行过程管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Z].2012-11-29.

篇8

加拿大高校管理机制

大学管理制度上――权责明确,相互制衡

加拿大的大学一般都实行两院制管理。《约克大学法》对高等院校的两院制管理做了明确规定,明确了管理董事会和教务会的权责,并且使其相互制衡,相互促进,共同管理大学,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此外,在管理机制上,实现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利之间的分离配置,二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管理董事会负责行政方面的管理工作,而教务会则全权负责学术方面的事务管理。

另外,大学内部的每一级行政机构都必须在董事会下行使职权,贯彻落实高校行政领导岗位责任制。高校的校长必须由管理董事会独立或者和教务会协同商讨之后任命,避免过分的政府干预。而被任命的校长则独立行使职权,除了明确规定的一些职权事务和行政职权要经过董事会的批准外,对于学术方面的问题则必须通过教务会的批准。而高校院系内部一些比较重大的教学事务或者行政事务则必须通过相应的院系委员会的批准。这样就明确了权责,并且实现了多方之间的相互制衡,相互促进。

大学治校机制上――依法治校,民主治校

加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非常强,国家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和完善,在高等教育领域,法律法规也比较规范合理。

加拿大的高等院校都必须依法成立。在外部管理机制上,大学必须切实尊重法律程序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办事。在内部的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也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必须严格遵照法律办事。在《约克大学法》中,从大学的管理模式,到学校内部解决事务的方式,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文规定。

加拿大相关的大学法规以及各种大学章程,对于大学管理的制度、模式和体系,大学的税收、知识产权、人事管理、公职人员的养老金管理、资产以及信托、内部的遗产继承、房地产等比较大的方面的行政事务,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对学术方面的纪律,如考生作弊、伪造成绩等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而对于学生在学术以外的部分行为,如损害学校的名誉等,也会进行公正公开的法律审理。

民主治校是加拿大大学的另一个特征。大学教师可以民主地参加到大学治理中来,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学教职工还可以参加学生组织,为学校的日常管理献计献策。

大学办学理念上――学生为本,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本保证。加拿大非常注重以人为本的贯彻实施,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校的人力资源,把学生工作当做重中之重,把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列入同等行列来协商和执行。充分体现了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例如,在为新生服务方面,大学一般都会有专门的为新生服务的网站,为新生答疑解惑,申请专业、课程选择等各种问题都能够通过网络咨询解决。成为大学的一员之后,很快就能获得属于个人的校园卡,校园卡服务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的服务设施,如吃饭、图书借用、复印、传真等等。如果学生遇到困难,也可以通过服务中心寻求专门的人员来帮忙。就业指导中心能够为学生就业提供切实可靠的信息和各种帮助,有效促进学生就业。

总之,加拿大高等院校秉承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环境。

大学学术管理上――学术创新,学术自由

加拿大大学在学术管理上,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和知识的创造,并且为了切实地保证知识和学术的创新,赋予了学术自由,实现了学术自治。

加拿大的高等院校在学术管理上具有非常高的标准,学术活动的标准也比较高。为保障大学的学术创新、知识创造、学术自由,加拿大大学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积极倡导和促进大学之间的学术人员流动,实现大学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在世界范围内择优选择教职工,实现教职工的优胜劣汰。加强学术的交流与合作,保障大学的学术创新和学术自治自由。二是组建科学研究平台和各种各样的科研机构,为学术的创新和发展搭建一个科学的平台,为学术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研究环境。三是为学术研究提供专门经费,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繁荣。四是鼓励和倡导多元化、多样化的学术之间的交流,实现学术自治,为学术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

加拿大大学管理对我国大学管理的启示

我国要加大学校管理模式改革,减少政府干预,实现学术自由、自治。政府如果过分干预高校办学,高等院校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优势,会不断失去办学特色,阻碍学术的自治和自由发展,也就影响了大学人才培养的创新,不利于高校的全面发展。

篇9

知识产权是来自智力活动所取得的一种财产属性权利,它涉及工业、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具有的学科、人才、信息、学术环境等优势,使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成为我国知识成果的重要发源地和辐射地。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以及教育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科技创新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因此,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关注与重视已成当务之急。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既有别于具有营利目的的商事主体,也有别于具有集权性质的行政机关。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一般由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及管理目标四个要素组成。按照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实施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高校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著作权及其邻接权;校标和各种服务标志等。据此,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主要体现为专利管理、商标管理、著作权管理、商业秘密管理等方面。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目标是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及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拥有的知识产权资源的创造、利用、实施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决策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从国家和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遵循知识产权管理规律,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组织模式及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创造热情,确立和强化知识产权的权属意识和价值文化观念,最终形成以知识产权研发、保护和运营为中心环节的健全、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合理的运行机制。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一保一防”,“一保”就是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一防”就是防止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要想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我们还要正视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薄弱。近年来,我国高校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显著增强。但许多高校还没有把知识产权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当中,重视有形资产管理,轻视或忽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缺乏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全面确立和贯彻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内涵及价值认识不深。普遍存在着“重成果轻专利”的现象,无论是教师职称评定、晋级奖励,还是绩效考核都是以数、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数、鉴定与获奖成果数等作为重要指标的。这也就导致了我国高校教师忽视申请主力保护,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缺失,注重学术水平评估,轻视经济效益发挥。

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由于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不规范,科技成果产权不明晰,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投资、合作研发等产学研科技合作活动日益频繁,高校科研人员的流动增多等原因,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流失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大多数科研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经济价值观念及保密意识,在未申请专利前就以、成果鉴定、学术研讨等形式公之于众以完成其课题研究。在与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合作时的专利技术转让价格偏低,在以专利等无形资产入股或对校办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时,作价偏低甚至不作价。此外,高校教职工在办理离退休、停薪留职、辞职及调离手续时,擅自将其在原单位从事科技工作的技术资料、实验材料、实验设备、产品、计算机软件(源程序)等带离单位,私自使用、许可、转让学校的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知识产权管理经费不足。按照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4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高校要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形成人员、场所、经费三落实和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额的补助经费,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作为专利等知识产权申请和维持的费用,特别是应用于鼓励一些重要发明成果在境外申请专利,以及对境外重要专利的保护。但目前我国只有部分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专项管理经费,有些高校虽设立了专项经费,但其经费使用不能维持专利等知识产权申请实施的良性循环,一些科技成果因为缺少知识产权管理专项基金的补助而没能去申请专利以求得有效的法律保护,也影响了专利技术的开发、转让及产业化工作,削弱了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基地的地位。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乏。高校科技成果的类型多样,知识产权管理领域广,涉及面宽,专业性及法律性较强。因此,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专业人员就成为我们高等院校所不可或缺的人才,但我国高校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不多,专职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人数较少,而且大多没接受过正规的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管理、经营、保护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一批熟悉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检索、咨询和保护等实务工作的人才,以及精通技术、熟悉外语、懂得法律、善于管理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使得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

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

管理的基本原则。鼓励创新原则。激励创新正是知识产权制度设立的目的,也应该是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了物质鼓励、精神鼓励和制度鼓励,这些鼓励的作用就在于,他们可以激励科研人员的创造积极性。加强保护原则。科研成果的产出,对科研本身来说,也许是重点,但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来说仅仅是一个起点。科研成果如果因为没有有效的保护而导致不能量产,那么科研人员和高校的科研热情将受到严重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成为知识产权的严重流失地,就其原因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是其重要原因。促进应用的原则。应用性科研的价值能否实现,就在于其成果能否应用于产业,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因此,应用性科研项目应在申报阶段时预先调研该项目的市场前景、潜在的经济效应等因素,在项目研发阶段应根据市场及产业需求适时调整研究内容,在项目研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及市场转化。

管理的运行决策机制。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机构主要的职能为:制定学校知识产权发展的政策和规定;指导、检查、监督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的工作执行情况;培训知识产权管理骨干,宣传、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及有关政策法规;组织、确定并办理学校专利、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的申请、注册、登记、维持和放弃等事务;组织学校校名、校标和重要服务标记的商标注册与维护;组织和推进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与实施;处理有关学校知识产权争议,接受师生员工有关专利等知识产权法律事务咨询;审查有关学校知识产权合同;进行知识产权的考核、评估,落实知识产权的奖励和报酬政策等。或在科研处内设置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科室,与其他处内机构共同管理。未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由相关科室附带管理,侧重对专利成果和对该成果的转化管理。

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策略

据统计,当前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科技成果有七成来自于高等院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成为现代化国家立国基石,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凸显。如何学习借鉴国外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制定确实可行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对策,已成为高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综合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篇10

关键词:

学分制;民办高校;人事管理

学分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教学制度。随着知识总量和类别的无限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日益广泛,高校需要教授的知识与来自社会职业、学时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与限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协调好知识与社会之间、知识与学时之间、知识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学分制是能够较好地协调上述三大关系的高校教育教学制度。人事改革作为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核心,对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分制作为一种灵活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对教育资源的自主选择,但要真正发挥出学分制教学的特点,确保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体现学分制的创新之处,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平台来支撑,这个平台就是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是高校人事工作的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必将引发机构优化设置、人才引进、师资培训、薪酬激励、职称评聘等等一系列人事管理的改革。因此,在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民办高校探索人事管理的改革,将促进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一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率先在柏林大学进行教学改革,提出“学习自由”的理念,允许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学习课程、学习进度、学习顺序以及学校与教师,产生了选课制;1872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将选课制引入美国,从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经历了实行限制学分制时期和实行弹性学分制时期。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和研究,美国基本实现了因人而异地有效配置教育资源的教育理念。学分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五四”前后,我国开始引进现代意义上的学分制,主要是学习美国的学分制,但之后又学习前苏联的学年制;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部提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才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此,关于学分制改革的深度思考、深入研究学分制改革进程、探索学分制改革实践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二学分制背景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现状

2014年10月9日,广东省教育厅颁布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提出了实施学分制的指导思想、实施目的、基本思路等内容,这个意见公布后,各民办高校如何贯彻落实,如何建立与学分制配套的管理改革机制,省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在政策层面上支持高校实施学分制及其配套管理改革机制的创新,这些问题显得尤迫切和重要。纵观省内民办高校,大部分高校实施了学分制改革,并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比较多的资源,进行了较系统的教学管理改革,但在学分制改革配套管理机制上,特别是人事管理机制方面,改革意识和改革措施相对滞后,目前只是对学分制改革触及的敏感、迫切环节进行被动式的改进,比如被动地增加教师数量,以满足学生自主选课对教师数量的需求。显然,这种被动式、被迫式的“改进”,不是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的系统、科学的人事管理改革,长此以往,将使得民办高校学分制实施的效果不尽人意,更让学分制改革背景下的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无改革和创新可言。

三学分制背景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一)机构设置无活力。在实施学分制改革后,各民办高校在教学管理上均有较大幅度的改革措施,但在行政、教学机构设置上,基本沿用传统的机构设置结构和层级管理,难以主动适应学分制实施的横向、纵向协调机制,从而制约了学分制改革的有效推进。

(二)优质教师资源紧缺。学分制的推行,需要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而目前实行学分制的民办高校均是在沿用学年制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资源不足,进而导致课程资源不足、课程结构不合理;同时,部分教师还满足于“一本教案走天下”的状态,没有及时更新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也使得学分制背景下的学生自主选课受到限制,甚至变为被动选课,从而失去学分制的真正意义。[1]

(三)师资培训内容和形式没有及时更新。学分制的实施,对教师来说是一大考验,在心理素质、知识文化素养、教学研究水平等各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各民办高校在师资培训上还停留在原来的单纯业务培训上,没有针对学分制改革后教师的心理和观念的转变、业务知识和教学研究的纵深发展需求来更新培训内容和形式,因此,培训就只停留在“为了培训而培训”上,不能达到培训的真正目的,也无法满足学分制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四)绩效考核和激励管理针对性不强。虽然不少民办高校都推行绩效考核机制,也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但将这些制度和指标体系放在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审视,就显得有点断层,即它们不能实现“学分制改革后的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主要体现在相关考核指标体系没有紧贴“学分制”,基本是学年制的考核标准,因而不能较好地针对学分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恰当的激励,从而抹杀教师进行学分制教学改进的激情。

四学分制背景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机制优化建议

(一)理顺、整合、优化机构设置结构。纵向而言,理顺、优化院、系二级和三级教学(教辅)机构的结构设置,为学分制的推行奠定框架基础;横向而言,打破学院之间、系部之间各自为政的藩篱,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为学分制管理下的学生选课、教师团队的组合、教学实践资源利用等拓宽通道。

(二)构建满足学分制需求的优质教师资源系统。以“内培外引”为主要抓手,既注重加强教师数量的增长,也注重教师质量的提高。一方面积极“外引”,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形式,首先,在社会公开招聘和到一流学府觅贤相结合,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充实专任教师队伍;其次,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等方式,邀请社会大家和知名大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有效扩大兼任教师数量。另一方面加强“内培”,梳理整合现有师资队伍,实行学科分类管理,形成合理梯队,根据现有师资的教学、科研情况,根据“补齐短板”、“总体拔高”的指导思想,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资助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和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并积极创设条件,允许他们以各种形式参与教学,引导教师开出更多高质量的课程,保证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广度和深度。

(三)加强教师思想观念和业务培训。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学分制的推行,对师资结构和教师的知识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将过去“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状况转变为“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同时教师要有宣传意识,对自己开设的课程,在课程具有较强理论价值或使用价值的前提下,要学会自己宣传,吸引学生来听课。其次,教师要有应变能力,及时更新业务知识。高校推行学分制后,在课程的开设上会有很大程度考虑学生的要求,虽然学生不选的课程并不代表这门课不好,但如果没有学生选,该门课程的开设就没有意义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应变能力,及时吸收外界信息,获取前沿学科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可能地开出有价值、能吸引学生的新课,而不至于被淘汰。[2]最后,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学分制的推行,使教学组织和管理难度加大,需管理的学生打破了年级、专业、学科间的界限,有的甚至跨专业乃至校际选修,学生的流动性增加,不仅管理工作量增加了,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现实问题都对教师能否驾驭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改革薪酬、考核管理制度。学分制背景下,薪酬制度要跳出职务职称固有的工资模式,注重考核教师的教学、科研与实践能力,以教师的综合能力来衡量其价值,并配套制订合理的激励工资,促使教师潜心教学、关爱学生,保证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水平。[3]如此,才能做到从“学分制”的角度出发,促使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注重师德修养,全心全意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从而满足学生的不断增长的求知欲望。

五结语

学分制改革是广东省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改革目标,为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而推行的重大举措。但学分制改革不是单一的教学管理的改革,它的有效推行需在人事管理改革的“护航”下才能破浪。

作者:黄枫珊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参考文献

篇11

高校是知识群体高度聚集的地方,也是危机易发场所,高校危机事件的社会关注度高、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不仅影响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成长,也影响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甚至会造成大范围恐慌,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加强高校应急能力建设,增强校园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成为当前高校和谐创建过程中重要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的内涵

高校学生危机管理是指高校为了避免或减轻学生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威胁,保障学生权益和维护学校正常发展状态,所从事的长期性规划及不断进行计划、预测、干预、执行、评估、追踪、考核和修正学习的动态性适应过程,是一种针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危机情境所作的管理措施及应对策略。它有四个方面的内涵:1.情境管理。尽最大的努力来保障学生权益、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发展状态。2.资源管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配置校内外资源,使学校(学生)转危为安,化危机为契机。3.沟通管理。重建师生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减少组织的损失和负面影响。4.行为管理。形成一套集事前预控、事中管理和事后恢复于一体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策略。

二、我国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的现状

(一)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首先,对危机管理的认识上存在偏差。传统观念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教学、科研等日常管理工作,危机管理是“祀人忧天”,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其次,在危机管理的理念上存在误区。一般认为所谓的危机管理就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以后如何进行处理,其实,危机管理应包括危机事件前的预防、危机事件中的处理、危机事件后的总结,最成功的危机管理应该是在危机潜伏期预防和解决。再次,现有的教育管理理论和高校管理理论中极少讨论校园安全与危机方面的问题,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缺乏危机管理的元素。

(二)危机管理组织体系不成熟

危机管理组织是有效进行危机管理的组织保障。现在的高校危机管理还是注重事后处理,缺乏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机构,往往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临时性成立一个专门处理事件的小组,一旦事件得到解决,该组织机构就会被解散,危机管理职责难以落实,也难以在日常管理中对危机进行预防和监测。

(三)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校缺乏健全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学生反映意见和建议、愿望和要求的渠道不畅通,学校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措施不及时、不得力,反馈机制不健全。并且缺乏统一计划,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往往无章可循,只能采取临时的应急处理办法,学校各部门充当“救火队”,这种缺乏预案的危机管理,常使学校陷入被动境地。

三、高校学生危机管理工作机制的构建

(一)增强师生的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是体现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种警觉和行动。高校教师应不断加强危机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强化自身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危机预防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学校要加强危机意识教育和宣传,注重培养学生早期察觉危机警讯的意识,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利用校广播电台、校园网、宣传板等大力宣传相关预防知识,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危机预防处理能力,在危机发生时将生命、财产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二)建立危机管理组织体系

危机管理组织可以确保危机管理工作快捷、有序、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组织可以分为四个小组,指挥决策组、危机现场处理组、后勤保障组和信息管理组。指挥决策组是进行危机管理全面统筹的指挥中心,由学校领导牵头组成,下设办公室,由学生工作政工干部组成;危机现场处理组要在事件现场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应急对策,以确保应急任务顺利完成;后勤保障组要为前方提供急需的物质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组除提供其他组所需的各类信息外,还要负责向师生危机处理信息,同时与校外媒体保持良好沟通。

(三)建立危机管理预警系统

危机前预警是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危机预警系统可以采用“四级网络”联动的模式,一级网络是学生宿舍,二级网络是班级,三级网络是二级学院,四级网络是学校,由指挥决策中心下设的办公室完成,任务是信息收集、信息加工、进行决策和发出警报。

(四)建立危机管理应急预案

为做好危机时刻的危机管理,必须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危机预案,制订科学的危机预防计划。一旦危机来临,则立即启动预案,全校统一部署,各部门协同作战,保证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带淼乃鹗АV贫┪;预防计划时,要明确管理目标,并对各种可能威胁校园安全的因素加以评估,要按照威胁的程度和时间上的紧迫性对各种危机进行排序,最后,调拨应对各种危机所需的资源全力应对。

(五)建立危机管理舆情机制

在危机事件面前,媒体应该是保障学校稳定的稳压器,是调适学校各系统动态平衡的协调器和促进事件向有利方向发展的推进器。危机发生时,要在第一时间尽可能地将完整的信息传达给公众,只有及时、客观地信息、通报危机处理中存在的困难和应对措施,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六)建立危机管理善后处理机制

危机平息后,高校应立足现实,明确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组织工作的目标取向和政策导向,并能够巩固危机处理成果,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完善高校的危机管理体系。因危机事件导致学生利益受损时,学校必须承担起责任,给予受损学生一定的精神和物质补偿;出现重大伤亡事故的,依法进行必要的赔偿和一定的人道补偿。危机管理善后阶段,高校还应帮助学生认清危机状态的危害,减少心理震荡,增强学生对危机的免疫力。

高校学生危机不能完全避免,但重视高校学生危机的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危机发生的几率,并弱化危机本身对学校和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高校只有建立反映迅速、调控灵活的危机管理机制,才能在危机发生时沉着应战,有效化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