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地摊经济市场规模分析

地摊经济市场规模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8 09:56: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摊经济市场规模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地摊经济市场规模分析

篇1

    关键词:专业市场;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作为中国所特有的商业业态,专业市场处于流通环节的承上(生产)启下(消费)的地位,具有引导市场、决定生产、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对我国流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达到3 407个,实现成交额46 223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235亿元增长了196倍。专业市场类型已由当初的农产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为主的单一类型演变为如今的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食品、饮料及烟酒市场,纺织、服装及鞋帽市场,日用品及文化用品市场等,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反映地区经济活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中国商品市场发展战略研究学会张旭在总结义乌小商品市场的32年发展历程时,形象地把专业市场概括为摆地摊的第一代到如今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第八代。

    国内学者关于专业市场与社会生活与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尤其实证型的研究更少。其中黄明东(1998)认为专业市场的兴起推动了农村经济和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并引起农村经济结构和微观基础及城乡格局的实质性变化。石忆邵(2005)通过年鉴数据分析分别得到商品交易市场密度、市场规模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4,0833。刘天祥(2007)通过对专业市场交易额和GDP的一元回归计算得出,专业市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4944,即全国专业市场交易额每增长1个单元,GDP就增长04944单元,他指出专业市场的建设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具有促进作用,并认为专业市场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张旭亮(2009)通过对我国专业市场密度、强度和数量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系,以及对市域层面有典型代表性的专业市场与城市经济作用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但相关,而且呈现出与城市群空间上的耦合性。

    现有的对专业市场与经济增长研究的实证模型较为简单,选取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或者是截面数据单纯地验证专业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忽视了其它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的结果不能从整体上反映实际经济状况。为了克服这类局限性,克服时间序列分析受多重共线性的困扰,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完整地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专业市场发展的关系,反映专业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时序影响,反映不同地区间专业市场发展的经济作用。面板数据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并更好地识别和度量单纯数据所不能发现的影响因素[1],并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实证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专业市场发展的理论分析

    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现代流通业具有引导市场、决定生产、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先导性产业。社会新形势下,消费、投资和出口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驱动力,而作为流通的重要载体,专业市场不仅能够带动消费增长,还具有促进投资的作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分工理论角度看,专业市场能够集聚分散的需求,这种集聚的需求意味着市场容量的扩大,而市场容量的扩大是提高交易效率的必要且充分条件:当市场容量增大时,意味着交易对象扩大,交易成功率必然上升;另一方面,市场容量扩大意味着可选择集合的扩大,从而交易风险就会降低;同时,市场容量扩大有利于信息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这也促成了交易效率提高[2]。交易效率的提高或者交易成本的下降,是促进分工演进的关键因素。按照新兴古典  经济学的理论,市场自利行为交互作用形成的最重要的两难冲突,是分工经济与交易费用的矛盾。当交易效率低时,分工的好处被分工造成的大量交易次数之间的费用抵消,人们就会放弃分工而选择自给自足;而当交易效率高时,分工的好处就大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分工的发展[3]。斯密—杨格定理表明,市场规模扩大与专业化的深化的之间是一种良

    性循环机制,专业市场通过实现交易效率的递进,促使分工深化,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从双边市场理论的角度看,专业市场是促进商品交易的平台,商户(专业市场内部商品提供方)与客户(专业市场内商品的终端购买方)都通过这个同一平台进行交易,运营商与处于后台的服务商同时为前台这两个不同的群体提供相关的商贸服务等平台式服务,一边商户在专业市场中进行交易所获得的收益或效用会随着另一边客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大。显然,成熟的专业市场具有明显的双边市场特征:以专业市场交易为平台,两端分别为商户和客户。这种平台可能由地方政府或集体以土地投入发起,也有由一批投资人共同兴建,也有商业地产开发形式等,由投资商、运营商经营与管理。专业市场是区域性的商贸物流枢纽,能凝聚并维持足够数量的商户与制造商并实现相当的交易量,从而吸引客户的进入。市场容量的扩大使专业市场得以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集约化为客户提供服务而吸引大量制造商在此提供商品并吸引商户入驻,这又因更多的选择、更低的价格、更好的质量吸引客户到达。交易空间的扩大,交易效率的提高和交易成本的下降吸引双边市场聚集,专业市场完成了由传统交易场所向交易平台的转化。随着客户要求的提高,需要提供定制化的商品,制造商将提升其商品品牌从而推动专业市场平台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的发展,专业市场对交易双方提供的服务领域已经从传统的商品交易环节延伸到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中介组织、资金服务等各个环节,平台通过提供一体化的商贸服务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服务业的进步。凭借无可比拟的技术和服务优势,一个平台式的专业市场可以面向多条供应链提供服务,成为多供应链上的一个集成节点,从而演变为复杂的多边市场形态。   增长极理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专业市场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可以起到增长极的作用。专业市场的发展,能促进区域内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吸引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此聚集,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链,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另外,完善的专[ uuubuy.com]业市场体系,可以及时、有效地反映市场供求动态,更有效率的实现产品销售,促进生产紧跟市场需求,更快地了解供求等信息,开发适销的新产品,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大大增强区域的经济活力。所以专业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带动地区的贸易流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还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能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繁荣,甚至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专业市场发展的状况

    专业市场成交额是所有专业市场摊位商品交易总额,是专业市场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图1、图2分别展示了我国2000年以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专业市场成交额和地区GDP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专业市场的成交额较高,占了专业市场总成交额的803%,如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这些地区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央的发展政策一直向沿海的东部城市倾斜,加速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专业市场的快速增长;相反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比较薄弱,人民的消费能力相对薄弱,专业市场发展较为缓慢,故其专业市场成交额呈现明显的差距。

    图1专业市场成交额(2000—2009年)图2三大经济地区GDP(2000—2009年)

    图3为2001—2009年各地区经济和专业市场成交额的增长率。从图中不难发现,各个地区的专业市场成交额和GDP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由于《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对专业市场统计始于2000年,统计数据不全面,故2001年呈现100%以上的增长率),三大地区的GDP增长较为平稳,平均增长速率分别为148%、139%、154%;而各地区专业市场成交额的增长却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2001年各地区的增长率均超过100%,推测是由于专业市场经过长期的前期投入后获得了巨大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边际效益呈现递减趋势。东、中部地区发展相比较西部地区发展比较稳定,西部地区专业市场由于基数低,增长速度尤快,在2004年后已经超越了东、中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在西部专业市场发展势头最猛的2008年,其GDP增长率以161超过了东部地    区的106%,某种意义上可以解释为专业市场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图4为东、中、西部及三个地区总的专业市场成交额与GDP从2000—2009年的散点图,反映了10年内两者发展的对应关系。从图中发现中、西部地区两者之间的发展趋势相似,东部地区发展匹配度则高于另外两地区,这些都表明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各大地区专业市场的

    发展和规模扩张与地区经济发展是相匹配的,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图3各地区GDP与专业市场(SM)成交额增长率

    (2001—2009年)图4 专业市场(SM)成交额与GDP散点图

篇2

关键词:

小商品市场;批发业;产业体系;蚌埠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79-02

蚌埠二马路小商品市场(以下简称二马路市场),是一个从事服饰、鞋类、文体用品、日用百货等小商品经营的批发市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中心城区,凭借先发效应、交通优势,在20世纪80年代迅猛发展,跻身当时全国十大小商品集散地之列。时过境迁,曾被视为蚌埠小商品批发业地标的二马路市场于2013年12月31日停业。

1 发展历程与市场形态

自发起步阶段(1976年以前):地摊市场。1909年建成的蚌埠火车站、后续建成的8个货运站及淮河蚌埠港使蚌埠成为早期皖北交通枢纽,带来大量人流、物流。与蚌埠火车站相邻的二马路原有传统集市,因交通便利、街市整阔成为小商品交易的首选集散地,商人、农民云集于此以交易自制手工产品、农产品为主,形成一定规模的地摊市场。

初步形成阶段(1976―1984):马路市场。众多下放归来人员、当地农民出于生计参与二马路市场的个体经营,打破国有、集体经营单位垄断的局面。除销售服饰、日用品外,还提供缝补、修理服务,交易活动异常繁荣,市场规模迅速增大,依托街道组成庞大的马路市场。

高速发展阶段(1984―1990):棚架市场。二马路原有设计规划未曾考虑市场交易的需要,蚌埠市工商局遂于1984年组织市场各经营单位筹资修建了一个钢骨结构、全顶棚半封闭型市场。市场被划分为各区域,布置统一柜台,正式冠名二马路市场。市场内小商品种类丰富,经营商户多达3000户,日均客流数万人次,连续五年年交易额超过1.2亿元,缴纳税费超过1000万元,被原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文明集贸市场”称号。

停滞阶段(1990―2001):棚架市场。1990年前后各地小商品市场全面发展,在市场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有质的提高,二马路市场没有及时跟进,交易量下滑、规模萎缩。

衰亡阶段(2001―2013):室内市场。鉴于老二马路市场老化陈旧,2001年起进行重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新二马路市场建立,店铺被整合到5层的市场大楼内部。由于没有本质提升,新市场继续衰弱,难逃消亡的结果。

2 对市场衰亡原因的分析

2.1 经营环境显著变化

二马路市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繁荣到上世纪90年代后的衰弱与当时经营环境变化有重要关联:

(1)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改革开放伊始小商品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并迅速壮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加、品牌意识的增强,买方市场形成,小商品市场的竞争加剧、盈利能力普遍下降。

(2)区域内同行业竞争对手崛起。二马路市场凭借先发效应、交通优势率先成为在华东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市场。不久,区域内其他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小商品市场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山东临沂小商品的市场出现削弱了二马路市场在华东地区的地位。

(3)小商品流通渠道改变。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厂商设立直销中心、兼具批发零售性质的大型连锁超市介入创造可能,小商品市场不再是小商品流通的必经渠道,随着新型商业业态的兴起开始萎缩。

2.2 蚌埠交通优势渐失

二马路市场属于中转市场,凭借优良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形成交通优势,从生产地购入小商品再向下游零售商批发售出从而盈利,其兴衰取决与相对其他市场的交通优势。

蚌埠地处皖北,为两淮重镇、沪宁咽喉,京沪线、淮南线交汇点,华东综合交通枢纽,现代交通建设起步早,改革开放初期就已拥有成熟的铁路、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为二马路市场率先在华东区地率先崛起创造条件,使其辐射范围运至皖北、豫东、鲁西、苏北,相比之下大部分地区交通基础薄弱,运输能力不足,其小商品市场辐射范围局限于周边县市。

“七五”计划后,华东地区以铁路为主的交通基础建设全面展开,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渐建成。随着各地交通运输设施普及和能力提升,小商品流通环节减少,运输成本、时间大大降低,各地小商品市场迅速向外扩张。二马路市场的交通优势逐渐消失,作为中转市场的作用被削弱,竞争力明显下降。

2.3 规划建设欠缺合理

二马路市场位于市中心,紧邻核心商业区,由于缺乏建设现代批发市场的理念,规划设计欠缺合理性,造成以下问题:

(1)市场建设重叠,缺乏统一规划。2001年市场重建不仅没有将蚌埠市其他诸如太平街市场这样的规模小、设施落后、使用年限过长的小商品市场整合其中,却于2004年在蚌埠市蚌山区建成具有小商品批发市场功能的蚌埠光彩大市场。市场内部未曾划分小商品经营种类进而合理分工、统一经营,致使:商户交叉经营,内部竞争激烈;市场布局散乱,顾客选购不便;经营秩序混乱,难于管理。

(2)地处市中心,深陷城市用地矛盾。城市土地资源稀缺,要求集约用地以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城市中心用地的商业发展趋势为建设集购物休闲、办公经营、居住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商业综合体。二马路市场占地面积大、功能单一、交通压力沉重,土地使用效率低下,其用地让位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为大势所趋。

(3)空间预留不足,扩张遭受限制。相比义乌小商品市场400余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二马路市场存在建筑规模小、内部空间有限的问题,加之地处市中心,无法扩建扩容,更不能建成市场群增强竞争力和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

(4)基础设施不足,配套服务缺失。二马路市场道路、仓储、卫生、消防等基础设施不到位,导致交通拥堵、货物堆积、卫生堪忧、消防隐患成为常态。没有纳入餐饮、住宿、物流等配套服务,商户与顾客的饮食住宿、货运运送十分不便。

2.4 传统经营模式落后

(1)市场定位局限。二马路市场定位为低端市场,大多数小商品同质化、质量次、技术含量低,低附加值,只能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假冒伪劣盛行。当今要素价格上涨,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低端定位的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少。

(2)交易方式传统。二马路市场一直沿袭现金、现货、现场交易结算方式。事前获取商品信息困难,选购繁琐,往来延误;交割时携带大量现金缺乏安全保障;事后反馈困难,售后服务难以跟进,顾客维权不易。

(3)经营理念陈旧。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个体工商户大多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意识到经营环境深刻变化,停留在凭经验、直觉制定战略、计划的阶段,采取集销售、仓储、居住为一体的组织形式,不重视广告宣传、没有树立品牌意识,忽视电子商务的作用,根本无法适应批发市场的新形势。

2.5 内部运行机制缺陷

(1)经营主体的瓶颈。市场经营主体多为个体工商户,整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弱、经营层次低、无序竞争严重,缺乏大型经营主体的示范效应,无法形成相互促进、抗风险能力强、运行效率高的网络体系,依靠个体工商户的单独积累推动市场整体壮大十分困难。

(2)市场管理的制约。市场建成较早,几经变迁,管理涉及多个行政部门,没有进行企业化的市场运作,致使长期以来市场管理主体缺失、管理责任不明;市场内部缺乏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约束;粗放式管理,缺乏监管,秩序混乱,交通拥堵、火灾隐患、假冒伪劣问题积难重返。

2.6 产业体系没有形成

二马路市场缺乏支持性产业支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最终独木难支,表现为:

(1)从纵向看,没有将工业、批发业、零售业根据小商品生产、批发、零售的轴线整合成产业链。蚌埠工业基础雄厚但小商品生产企业很少,当地市场的产品大多来自浙江的小商品生产基地,小商品无法实现产地化。蚌埠小商品批发业中市场经营者过渡依赖小商品批发销售,在零售方面投入不足,经营方式单一。零售业中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商业业态直接与生产企业建立进货渠道,部分取代批发业的市场功能,从而压缩小商品批发业的生存空间,小商品市场只能面向小型零售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因此,批发业作为小商品生产销售的中间环节孤立运作,与上下游产业逐渐脱节。

(2)从横向看,没有实现批发业与运输业、仓储业、餐饮业、旅游业、会展业、信息业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蚌埠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小商品批发业却自成一体、封闭运行。无法形成产业协同机制:既没有促成小商品市场的休闲购物、旅游消费,也没有大力扶持新型运输企业、大型仓储中心和会展展销,更没有依托信息产业发展电子商务。

3 对传统小商品市场转型的启示

二马路市场是我国传统小商品市场的缩影,传统小商品市场要摆脱日渐式微的处境必须进行转型重建。地方政府推动传统小商品市场向新型小商品市场转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3.1 划行规市,建立专业市场

划行规市要求小商品分门别类,分类经营;市场统一规划,划分区域;经营单位同类集中,合理布局。划行规市可以优化经营环境,推动市场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倒逼经营者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注重诚信经营、公平交易、创新改进;方便客户,增加市场吸引力。

在此基础上建设专业市场,意味着根据自有条件和优势建立经营某一特定类别小商品的市场。专业市场需以产业基地或消费市场为基础,具有相当规模。多个专业市场构成的市场群将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带来规模经济的效益。

3.2 公司化运作,引入现代管理机制

为克服传统小商品市场以个体工商户为主要经营主体的缺陷,小商品市场应公司化运作。市场由政府主管部门引导下成立的公司进行管理,承担开发建设、配套服务等责任,鼓励有能力的个体商户创设公司,积极推动大型批发企业进驻,倡导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由点到面的推动市场经营主体的全面提升。公司化运作的小商品市场引入现代管理机制,设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体、实施规范管理,从而维持市场经营秩序、提高运作效率。

3.3 相关产业优先发展,构建产业体系

与小商品市场所处的批发业紧密相连的产业包括制造业、零售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信息业等,支持性产业优先发展为小商品批发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构建成熟的产业体系则围绕小商品批发业进行产业联动,实现区域产业整体提升。

建立拥有大型配送中心的物流企业、构建物流网络以取代传统运输业、仓储业、装配业,减少流通环节、成本和时间。依托工业基地或消费市场建立批发市场,使批发市场成为信息聚集、价格形成、供给需求匹配、沟通上下游产业的商贸中枢,合理延伸和整合产业链。充分利用信息产业技术成果推动信息平台建设,以电子商务推动有形市场,定期举行小商品会展营销,推广购物旅游,构筑现代商贸流通业体系。

参考文献

[1]于爱水,刘树花.传统商贸批发市场发展困境研究――以临沂市为例[J].商业研究,2007,(12).

[2]吴晓,吴明伟.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发展与建设[J].城市规划,2009,(02).

篇3

根据我国服装批发市场在流通业中的发展特点将中国服装批发市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中叶,基础发展期。

这一阶段,商品短缺,流通渠道单一,消费者购买服装基本上是到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购买,还有一些摊档式的小商品市场及农贸市场。随着经济发展,服装批发市场开始萌芽,并呈现地摊式服装批发市场的初级形态,但是尚未形成规模性的批发商圈。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升级发展期。

这一阶段,商品种类开始丰富,服装批发市场开始第一阶段的升级,并发挥主导性作用。表现为由路边的摊档式转为进入大棚经营,大棚转向大厦式经营,将服装小个体经营集中起来,由政府统一规划引导。到90年代,开始渐趋规模化,出现了以广州白马、东莞虎门富民等为代表的服装批发市场,其四通八达的庞大网络覆盖能力拉动了服装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迈入21世纪,发展蜕变期。

这一阶段,商品多样化,并强调个性化,商品生命周期缩短。

随着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型营销渠道的不断渗透、品牌意识的觉醒,服装批发市场经营也日渐艰辛。服装批发市场也开始重新定位,提供差异化服务,打造市场特色。服装批发市场必须要找到新的突破点,每个服装批发市场要根据自我特点进行分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差异化模式。

我国服装批发市场现阶段特点

我国批发市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的迅猛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有走出国门的趋势。2004年阿联酋的沙迦将建设一个中东最大的批发、仓储与转口服装批发市场――中国(石狮)服装批发市场。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市场规模形式发展极度不平衡:有具有全国辐射力、营业额千万元以上的知名批发市场,如虎门富民大厦、辽宁西柳服装市场、广州白马服装市场等,也有濒临关闭的服装市场;有设施齐全、环境一流的大厦式服装批发市场也有脏乱差的地摊大棚式服装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各个发展阶段形态并存,经营形式也各异。

我国服装批发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马丁•贝克曼(MartinBeckman)认为服装产业集群有两种路线:1.专业化集群2.都市化集群。

由此,我国服装批发市场布局特点是“点面结合”,点是指由单个点状辐射服装批发市场所形成的区域,如:河南郑州的银基商贸城、黑龙江哈尔滨的红博广场等,面是指由几个地域相近的服装批发市场形成的面状辐射区域。

服装批发市场不断升级,传统批发市场依旧存在,这就形成了多种经营模式混合化的现状。也就是传统批发、、加盟等经营模式交叉使用。因此,服装批发市场要根据商户不同给予必要的服务。

我国服装批发市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我国服装批发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点,也相应的暴露了很多问题。我国很多服装批发市场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服装批发市场仍处于自发阶段,市场形象、制度混乱,市场信用度底,缺乏能领导本批发市场的龙头企业、龙头品牌,市场缺少统一的规划和专业化服务。

2.制约因素明显。商户对该市场的意见集中于两个不到位:硬件环境不到位(交通、房地产开发、金融、物流、环境、治安),软件环境不到位(政策支持不力,税费过重,市场混乱,假冒伪劣严重,信息服务差)。

3.很多传统型服装批发市场由街道或地方政府掌控,缺乏市场管理经验,市场运作水平低,只注重税收不注重整个市场的发展规划。

4.市场大部分仍处于现金、现货、现场交易方式的初级阶段。服装的交易、运输、库存成本高。市场的供货与交易方式柔性小。

如何解决

服装批发市场可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中,拥有不同的商户,因此,就不可能有统一的解决方案。但应该看到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批发市场,有其大体的发展方向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服装批发市场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硬件升级――营造适合本批发市场的交易环境和市场形象特色;第二步,软件升级――为商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加强品牌孵化功能、渠道营销功能,形成更具价值的“无形市场”,营造市场的营销服务特色。成功的新型服装批发市场模式也许可以得到很多借鉴意义,如广州海印缤缤广场模式、哈尔滨红博广场模式、麦德龙模式等。

可借鉴的新型模式

1.产业集群型批发市场

笔者有幸参与了中国•濮院毛衫名城“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就以此为例说明产业集群型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

濮院羊毛衫市场特点与现状

濮院现有毛衫针织企业3725家,较大规模的有820家。1988年兴建毛衫交易市场,现有商铺4603家,是全国知名的毛衫交易市场。该市场由濮院市场管理委员会管理,主要还是由地方政府掌控;市场主要依托周围毛衫企业产业,商铺大多为企业的直营点、批发点、贸易门市部等;市场在淡季关门率教高,经营状况良莠差异很大;市场为两层建筑呈长条街道状,由十个交易区组成。

市场规划模式

政府提供有力政策,不在过分干预市场和企业实际运作。政府投入完善毛衫产业链结构,形成产业与市场共同繁荣的局面。打中国•濮院的地方牌,形成地区知名度;打明星企业牌,支持优秀企业打造名牌,打造出几个全国毛衫知名品牌,形成以点代面、以产业带动批发市场的局面。对市场交易区重新划分,合理区分经营品类和档次,更加突出每个交易区的经营特色。市场形象重新规划,在主干道设立巨型广告牌,市场内部的宣传广告牌要规范化,导购地图和服务标志醒目明确。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交易流程简洁流畅;提高商户进入门槛,引入高层次的经销商、商和加盟商。

引入专业品牌策划机构、市场营销规划机构,逐步打造集展示、检测、信息平台、品牌孵化、市场开拓等服务为一体的一流毛衫专业批发市场;建立专业毛衫网站,提供信息收集与分析服务,提供电子商务功能。市场逐步加强以下功能:1)产品展示功能2)信息服务与市场预测功能3)国内外贸易功能4)现代物流仓储功能5)标准化权威检测认证功能6)政策服务功能

2.品牌孵化型批发市场

服装批发从摊铺走入了大厦,具有现代化的商务环境,具有现代化流通业的很多先进元素。批发市场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分销场所,更是一个品牌形象展示平台、一个品牌推广策划中心。此新型批发业态已经显示出其勃勃生机,如广州海印缤缤广场和北京百荣世贸商城等等。

缤缤广场由现货流向品牌流行文化、品牌经营理念、品牌形象经营等信息流的转化,创办成以服饰品牌营销为主的时尚、品牌展示、品牌贸易的中心。无疑创造了全新的服装批发市场经营理念,拉开了以服饰品牌经营为主要内容的营销方式革命。

品牌孵化型批发市场特点

1)集中众多商户优势,集木成林,打造批发市场整体品牌,形成规模与信誉优势

2)具有现代化的交易环境与交易方式

3)提供品牌推广方案,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展示,创造各种机会为品牌造势

4)提供品牌策划与维护的解决方案

3.营销渠道开拓型批发市场

以红博广场为代表的服装批发市场专业化的为服装品牌提供快速营销渠道开拓方案,着重于营销网络建设,把服装批发市场经营从“卖”转向了“买”的思维,把服装批发市场经营看作了是对服装品牌专业化的经纪,提出了“红博服装经纪人”营销模式。

营销渠道开拓型批发市场特点

1)“星探”式开发服装品牌,并对其进行转化化包装推广

2)对营销网络掌控有限的服装品牌,提供“倍速经营”方案

3)对营销网络进行深入挖掘,具有多种营销推广网络,具有电子化网络

4)“服装经纪人”式营销总体规划,提供完善的品牌孵化方案,使得企业专注于产品开发,红博专注于营销渠道开拓与品牌推广。

4.现代批发型

现代批发是区别于传统批发的一种形式,它是采购式批发超市,如麦德龙。不过麦德龙不是专做服装业务的,但这种模式对我国服装批发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现代批发型服装批发市场特点

1)采购式、大型连锁批发经营

2)针对专业顾客,会员式管理客户,适合多品种小规模批发

3)电脑选题控制物流、交易、结算,单据明细透明

篇4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快递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2013年,中国快递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92亿件,市场规模升至世界第二位,全国日均快件处理量超过3000万件。大学生作为网购的主力军,导致校园成了每天快递业最忙碌的地方。本文所讨论的高校校园快递,是指各大快递公司以及自营物流的电子商务公司在高校校园内所进行的快递业务,由于校园环境和网点规模的限制,快递行业在校园内业务的展开总是受到种种阻碍,限制了其发展。

一、安财校园快递现状

以安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安财校园内有快递业务的公司有两种,即有固定网点和无固定网点,有固定网点的公司有申通、圆通、中通等快递公司;无固定网点的公司有亚马逊、京东、苏宁等电子商务公司。

(1)安财校园快递的现状。1)网点多且不规范。校园内的网点繁多、位置分散,并且多由书店兼职,由于书店的店面狭小,所以快递只能堆放在书店门口的空地。这样的网点首先破坏了校园的文化氛围,其次不利于校园环境的管理,最后不便于学生取件。校园外的快件发送更混乱,只能堆放在地上。2)快递堆放凌乱,取件困难。无论是校园内的固定网点还是校园外的快件派送,学生取货时都很混乱,不是铺在地上就是扔到箱子里,简单地以电话号码排序,寻找快件时很不方便,只能碰运气的翻来翻去。3)快件资源没有得到利用。没有充分利用到快递传播范围广泛的特点以及可以针对特定群体的营销特点,造成资源的浪费。

(2)高校快递行业的现状。1)校园快件的数量巨大。大学生作为网购的主力军,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据统计大学生月平均网购消费达550元,换算成快递,平均每人每个月会收到三四个快递,即一个大学平均日派件量达2000件。2)物流成本增加。税收、油价和过路费等因素导致快递业物流成本增加,企业所面临的运营压力增大。若把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则不利于企业间的竞争,但是如果不提高收费,企业又很难运营。3)广告市场潜力巨大。据统计,国内共有2400多所高校,这2000多所高校是一个巨大的广告市场。4)企业的形象问题。大多数校园的快递配送都是以摆地摊的形式,没有规范固定的网点,极大地破坏了快递公司的形象,容易被定位为低端。5)工作效率低。企业没有固定网点,送货员只能把送货车停在路边,把快递摆到地上,等所有快递送完才能送下一波,极大地影响工作效率,对于企业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6)网点运作模式的现状。由各企业的快递中转站分别派送到校园进行分发。

二、建立校园快递终端整合的必要性

首先,校园环境规范化的需要。大学是学习做研究的地方,不规范的网点极大地扰乱了校园的环境,破坏了学习的氛围,给校园安全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快递终端的整合对大学来说是必要的。

其次,快递行业改革的需要。由于校园内环境的限制,不可能每个公司都能在校园内建立一个规范的网点。同时这些公司也不能一直以这种低成本、不规范的形式从事快件的配送。改革是大势所趋,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所以快递终端的整合对企业来说也是必要的。

最后,快件安全性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有权利去要求高质量的服务,特别是如今快递行业并没有给快件带来安全上的保障,而快递终端的整合,能够规范快递网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三、安财校园快递终端整合新模式

通过对安财快递环境的分析,提出将校园内快递资源整合、优化的模式:对安财校园内所有的快递业务进行整合,做成一个快递平台,统一进行管理,形成规模化效益,从而降低管理成本,但快递平台并不是主要的盈利点,广告平台的搭建才是盈利的根本,通过在快递上粘贴广告,为广大商家带来商机,收取广告费。通过这两种模式的结合,既规范了校园内的网点,提高了服务质量,又给企业减少了运营成本,增加了收入。基本思路:

(1)快递网点的整合。安财内的快递网点,多为书店兼职,这种加盟的形式并不受快递公司的管理,服务质量和规范性都得不到保证,很大程度上会损害企业的利益,而这种新模式,是在校园里设立一个快递终端,对校园内所有的快件统一进行管理,整合后的快递终端,以提高企业形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主,把企业放在首位。

(2)配送业务流程优化。1)收集资料,统计出每家企业快递的配送时间、平均日配送量。2)组建一个团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以合理地利用储存空间、合理地配置人员为目标,规划出快递分类、上架直至派发的最优方案。3)不断改进计划,把时间缩短到最少。

(3)细分市场,建立广告平台。在快递的分类过程中,利用快递单上的信息对收件人进行区分。例如,衣服、鞋、化妆品等,再把不同的收件人划分成不同的目标客户,有目的地在快递上张贴广告,以达到精准定位的目的。

四、安财快递终端整合新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根据市场的调查,主要的难点有以下几点:1)快递公司的公司规定,不允许一个点同时几个快递公司的业务,所以想要做成所有快递公司的共同很困难。2)安财校园里已经有了很多的快递网点,并且都是以书店兼职的形式,原有的模式很稳定。

(2)如何解决难点,可以从这几点进行切入:首先和快递公司谈判,校园网点的合并,并不是没有先例,有人已经做了,并且大有成效。其次以利润(派送费的折扣)、规范的服务作为砝码,不断地去争取合作。所以打破原有的网点模式并不困难,既然存在的根源就是利益,所以打破它也可以用利益。

五、快递终端的创新性

(1)据调查,校园内的网点派发快递的收费为每件1元左右,而快递整合终端凭借整合后的规模效应,人员配备的合理,业务流程的规划,尽可能地降低运营成本,把每件提成酌情降低到60%、甚至是50%,以让利来提高企业的利润。

(2)以校园内一个单独的网点为例,每天的日均派件量大约为200件,派送费让利50%,则每天为增收100元,一个月为300元,一年至少也有三四万元,全国2千所高校,一年可以增加1亿元的收入。

(3)校园快递终端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模式,一是给同学锻炼的机会。二是让同学们在正常学习的空隙中赚取生活费。

(4)快件上的广告,目标定位精准,“强制”阅读,通过对广告的适度运营,避免大家的反感,从而达到广告目的。

(5)广告粘贴在快递上,最重要的是保护了环境。

六、结论

篇5

(一)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

区域化货币供应量的标准不易确定,不能单独的以本国经济发展或世界经济发展为标准,而且货币的境外流通给监管和统计带来相当的难度,复杂的国际市场也使货币当局不易准确判断经济走势。当国际市场对该货币需求增加的时候,货币当局要有能力及时判断,并增加相应的货币供应量,否则,该货币就会从国内市场流出,使国内市场货币供给不足,物价上涨,进而影响汇率水平,最终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甚至引发货币区域化的逆转。所以,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是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金融监管内容。例如1984年-1989年,日本银行以日元计价的跨境资产和负债总额年均增速60%以上,欧洲日元离岸市场成为境内银行获取短缺资金的新渠道,导致央行控制货币增速的措施在资产泡沫出现时期失效。

(二)货币供给结构的变动情况

中国已和蒙古、越南、缅甸等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启动了人民币和日元、韩元、卢布等货币的互换业务,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规模和范围大幅度扩展,使得境内基础货币投放的内生性越来越明显,但从结构上看呈结算逆差的失衡状态。2011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2.08万亿元,同比增长3.1倍,收付比为1∶1.7,即我国进口企业对外支付大量人民币,同时出口企业仍在收取大量外汇,使得外汇储备增速提高,从而造成外汇占款途径的货币供给大幅增长。因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2010年造成外汇储备被动增加近600亿美元,基础货币中外汇占款被动增加4000亿元。货币当局要对人民币的境外境内资产以及流动性做好统筹监测与管理,密切关注人民币供应量是否合适和人民币供给结构的变动情况,并及时调控。

(三)利率和汇率的波动情况

资本具有趋利的本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使得资产的国际性替代增强,大规模短期资金得以迅速流动,进行投机性操作。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国内外金融市场逐步融合,从而使人民币的利率和汇率更易受到他国经济震荡的冲击,境外人民币资产的汇率和利率价格也会对境内形成冲击。利率和汇率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人民币和外币的流动,大规模的资本流动会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影响人民币的区域化。所以,要注意平衡国内利率与国外利率,适当控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使人民币利率和汇率保持在基本适当的水平。

(四)本、外币的流进和流出情况

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以人民币形态存在的热钱大规模出现。为防止投机性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一定要对本、外币的流进和流出情况加以管理。2011年6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始试点以来,伴随着离岸人民币流入国内成本的降低,不确定的资本流入流出都会给经济带来风险和冲击。要分析流入国内的资本是投资性还是投机性的;是长期还是短期的;结构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增强资本项目的可控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保持资本项目尤其是短期资本项目的基本平衡。当本、外币的流进和流出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控制,防止资本的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经济的破坏。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规模庞大、高速流动的国际投资性资本活动频繁。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还存在着金融体系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可能引发国际游资的冲击,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保证金融安全,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并进一步深化人民币的区域化。

(五)金融犯罪情况

借鉴国际经验,一种货币处于流通广度不断扩大的进程中,必然伴随假币、恐怖融资及洗钱等金融犯罪问题的上升。目前,还有一定数量现金形式的跨境流通人民币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人民币离岸市场所拥有的优惠税收制度、信息披露与保密政策、宽松的监管体制,加之地下钱庄和地摊银行的存在,催生金融犯罪规模扩大,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

二、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监管对策

(一)适时逐步搭建完整的人民币境内外循环体系

货币的供应、回笼及风险调控是通过一国的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实现的。一个高度发达的货币境内外循环体系,不仅是有力推动货币国际化的载体,也是监管当局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平台。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关领域的放开和相关渠道的搭建以及产品的推出必然有一个过程。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任何货币活动有法可依。保护合法的交易行为,对各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趋利行为和扰乱金融市场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从目前来看,应该通过新建分支机构或行等途径扩大商业银行在境外的人民币业务网络,改变一些国家业已存在的人民币业务由非正规途径操纵的局面。将这些灰色业务纳入正规银行体系当中来,既能为监管当局的监测提供可靠来源,有利于监管当局的调控和应对,也能够降低相应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效率,扩大人民币持有需求。

(二)建立完善的国内相关部门协同监管体系

跨境资金的流动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监管若不能有效衔接,就会出现监管空白,不利于有效监管。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国内各相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加强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海关、公安、商业银行等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的协作,建立多部门协同参与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预警平台,形成监管合力,明确各部门监测目标和手段,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平台。

(三)加强与国际的监管合作

人民币国际化使我国逐步融入金融全球化之中,使我国与其他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性增强,所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在信息、处理、货币合作、目标政策的国际协调合作十分必要。我国应积极推动与人民币跨境交易规模大的周边国家建立双边贸易结算机制,这有利于监管当局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和调控,也有利于推进人民币的进一步区域化。同时,积极参加国际性金融组织和合作机制,与其它国家在地区金融监管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参与并履行金融监管的国际性协议,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各国央行一起,联手调控人民币。

篇6

工信部在今年3月27日了《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要翻两番,突破18万亿元。中国电子商务在“十一五”期间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进入了快速扩张的新阶段,到2010年交易额达到约4.5万亿元。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普及率达到38.3%。然而在总体上而言,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尚处成长期,商业模式、服务水平和服务范围有待拓展提高,技术和市场尚不成熟。作为高校跳蚤市场的网络平台发展对于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性价值,拥有庞大的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子商务的参与和潜力不容小觑。

2.跳蚤市场的发展。

跳蚤市场(flea market)是欧美等西方国家对旧货地摊市场的别称。由一个个地摊摊位组成,市场规模大小不等。出售商品多是旧货、人们多余的物品及未曾用过但已过时的衣物等,小到衣服上的小装饰物,大到完整的旧汽车、录像机、电视机、洗衣机,一应俱全,应有尽有。价格低廉,仅为新货价格的10%~30%。跳蚤市场的管理松散。跳蚤市场,人们有两种说法:一是,人们认为这些废弃物上有很多的跳蚤,故称其为跳蚤市场;二是,由于在该市场上的进行交易的人像跳蚤一样多,故得其名。从17世纪后期开始,户外市集已成形,在一些临时档口及长台上,一些拾荒者把收集到的故衣以廉价卖出。

在中国,跳蚤市场是一个“舶来品”。在中国,就实体跳蚤市场而言,有名的就是中国北京的“潘家园市场”,它是世界十大跳蚤市场之一。潘家园市场最初位于一片荒地上,因此得了一个“鬼市”的不雅之称,其实它是中国最好的旧货市场之一。跳蚤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为一个二手交易市场。所谓的跳蚤市场,通俗的讲,就是旧货交易市场即二手市场。现在在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二手市场,而且现在慢慢地向网络化发展。在当今的社会里,“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是时代的潮流了,人们不再崇尚浪费,而是以节俭为主,崇尚废物利用等等。当前中国跳蚤市场方面的网站主要有百姓网,赶集网,还有一个专门以跳蚤市场为名的网站,称跳骚论坛,这个论坛是专业的从事跳蚤市场交易的论坛。在大学校园内这种摆卖更加重要,每逢大四毕业前,都有好多的毕业生在毕业前清理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在学校里的一些地方,如人流量较多的食堂,宿舍区等地方,摆一些小地摊,小摊上摆放着各种生活用品,还有电子产品,如凉席、衣服、手电筒、CD、DVD、书、U盘等,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便利,俗称“毕业生跳蚤市场”。各个大学高校论坛里基本上二手交流交易市场都会称作为跳蚤市场,但在常州的高校里,这种“跳蚤市场”还没有成行,它需要有一个平台来搭建。当前,很多高校都有学生会,在学生会里,生活部通常会举办跳蚤市场活动,也就是二手东西买卖活动,这些活动均是要用到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解决。

3.研究方法。

(1)网络问卷调查:通过网上问卷,在线进行调查;E-mail邮件调查;(2)实地调查:到大学城和常州大学进行实地调查,在宿舍、班级和食堂进行实地调查。

4.研究对象。

对常州高校(常州工学院、常州大学、常州工程技术学院、常州纺织学院)大学生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了解跳蚤市场目前的实施情况。

5.研究内容。

通过对高校跳蚤市场的研究,主要分析:对跳蚤市场二手交易的需求情况;高校内二手商品的种类有哪些以及学生对于商品的种类需求和价格的接受区间;学生对于跳蚤市场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对二手市场的功能、商品购买渠道以及预期规模的分析。

6.研究意义。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对于常州各高校的跳蚤市场来说,网络平台整合,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通过规划和建设一个这样的平台,使得处于无效率、分割、孤立状态下的常州地区各个高校的跳蚤市场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达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实现校园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避免了目前普通校园跳蚤市场交易的耗时、耗力的弊端,促进校园内的跳蚤市场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及其信息的交流共享,有利于校园网络化的发展,而且适应了现时网络化的潮流。也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专业实践和教学培训的平台,促进大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提高市场运作模拟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为就业做好知识、素质、能力的积累。

二、高校跳蚤市场的特点及其网络交易分析

1.高校跳蚤市场的特点。

所谓的跳蚤市场,通俗的讲,就是旧货交易市场即二手市场。现在在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二手市场,而且现在慢慢地向网络化发展。这些网站都是由“跳蚤市场”转变而来的,可以说它是二代“淘宝”。在当今校园里,伴随着大学生每年的升学和毕业以及学生的购买能力的提高,会存在着许多类型的二手商品。比如,目前高校教学教材价格比较高,学生购买时要花费较高费用,这对于学生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尤其会给家庭困难的学生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鉴于二手书的可利用性,我们希望通过努力组建发展我校二手书市场交流平台,提高二手书回收利用效率。二手图书完全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很多教科书还是可以进行重复利用,二手书教材的来源可以说是很广泛的。另外,大部分同学都有使用二手书节约自己的求学成本的意愿。

2.高校跳蚤市场网络交易分析。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已经建立自己的校园网,而部分院校也已完成了校园“一卡通”工程的建设,校园网的建成为学校教职员工提供了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目前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平均上网率达到92% ,其中每周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的学生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3。校园二手交易平台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供需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不用的东西放在网上,也可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物美价廉,达到双赢。它不仅解决了二手商品供应者处理二手商品的麻烦,同时也为那些急需二手商品的同学提供了价格低廉、实用的物品。高校二手交易平台是高校学生交易所必需的,是根据在校学生交易的趋势所形成的,它不仅满足了广大学子的要求,也体现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的理念。

开发一个校园二手交易信息平台可以大大方便在校的学生,该平台既可以挂在校园网的服务器上,也可以略作修改作为一个栏目单元放在学院的主页或论坛上,方便了同学也营造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文化氛围。基于Web的校园网二手商品交易系统,可以发现每一个校园网用户都是系统的主人,大家可以非常方便的自己的信息,浏览别人的的信息,还可以对各种二手商品信息作出横向比较,作出自己的最佳选择。由此可见,该系统只是一个交流二手商品信息的平台,与一般的电子商务类网站又有本质的区别。

三、常州地区高校跳蚤市场网络平台的调查分析

1.常州高校跳蚤市场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常州工学院、常州大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等高校做的关于跳蚤市场的调查了解到:这几所高校均是由实体跳蚤市场发展到网上跳蚤市场,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论坛(BBS),在该论坛上均有相应的模块做二手信息的,从而达到愿买愿卖的自由交易。在现在的网络跳蚤市场上,均是以信息的来进行交易,但这样的相对成本会较高,所以需要一个完善的整体策略来实现相对较低的成本。

在现实的调查中,有 人在手机/电脑等高档产品的需求是较低的,然而在其他的各个分类下的需求差异不大。在完成线上交易沟通的同时,没有对交易后续的信息反馈,一个交易的活动也就没有了监督评价指标,其信用度也就丢失了衡量。在调查中,大多数的人对于网上交易最注重的是信用度,其次是物品保障。

2.常州地区高校跳蚤市场网络平台的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大学生对于跳蚤市场有如下的特点:(1)存在需求。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目前有46%的大学生对二手商品市场有相关的了解,有52%的大学生希望二手商品市场存在于校园内,而且如果学校有二手市场,有29%的学生选择肯定会参与二手市场交易,有61%的同学选择可能会参与交易。这表明目前大学生对二手商品交易存在着很大的需求量。(2)频繁交易的可能性。大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长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他们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甚至更深层次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首先,基于网络跳蚤市场的诸多优势,再加上目前大学生对二手商品交易存在着很大的需求量,而且出现频繁交易的可能性很大。其次,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在网上消费的水平也逐渐提高了,所以大学生有相应的消费能力。再次,现在处于网络信息化时代,电脑的普及率也大幅度提高了,学校的局域网也在逐步完善中,使得大学生在学校上网很方便。

四、高校跳蚤市场网络平台整合的可行性的分析

1.目标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为了满足高校学生交易的需要,建立高校二手交易平台,将会变得更为可行、更具必要性。大学生具有相似的消费心理、共同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大多数交易物品都是学生自身需要的,使得学生之间交易的更为频繁,这是造成交易需求压力的原因之一。

设计的系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校园二手信息交流方式的弊端,不再局限于在橱窗、公告栏或者是通过朋友的介绍等等。这样的一个系统,使得校园各种二手商品信息得到了有效的整合,方便了广大用户。并且在这样的系统里,拥有的客户通常只是大学校园网里的用户,系统规模不会太大,但其是有针对性的,对于学生来说,操作会更加地方便,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2、经济可行性分析。

广大高校学子是二手交易平台的服务对象,大学生具有收入单一、消费多样化和消费观念的开放性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心理,在校学生人数、交易需求意愿与交易频繁度构成这一市场。大学生对校内二手物品尤其是对书籍、自行车、电子产品以及体育用品异常关注、交易需求大。具体分析如下:(1)大学生的有相应的消费能力。随着近几年高效的扩张人数增加,高校拥有的在校生,就江苏而言,高校在校大学生早已突破100万。这样一个庞大的基数,加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用于消费的钱也越来越多。(2)二手商品的价格优势。二手商品素来以半新旧、价格低、物美价廉而备受青睐。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常州高校内,有71%的大学生认为二手商品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同时与我们的另一调查结果联系,即大学生在选二手商品中最看重的因素居于前三位的是质量,价格,实用性。这一联系可以说明二手交易平台具有别的交易平台所不具备的一个重要因素――价格。(3)投放市场的经济实惠性。网络跳蚤市场宗旨就是为学生准确高效的提供供求信息,更好的解决大学生闲置物品浪费和提高物品使用率,所以网站对学生的信息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因此在经济实惠方面是便于接受的。(4)平台搭建的外部经济支持力量。这个平台的搭建可以寻找相应的网络公司来做,由其出资并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操作,这样对于常州地区高校的学生来说可以是一举双得,而且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相关的运作来获得收益。

3.环境可行性分析。

(1)网络环境的便捷性。大部分学校为了便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大都建有内部的局域网,而且网络使用费用很便宜。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常州在校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1~3h达35%,在3~5h的达39%,这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上网已成为部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一。电脑的普及加上网络的便捷性使得发展校园电子商务的硬件环境更加完善。(2)交易环境的可靠性。高校跳蚤市场主要是是面向大学生的,大学生本身就在接受着高等教育,基本上具备优良素质和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且买卖双方就在的校固定的园内,交易准确、及时有了很大的保障。所以在诚信上是值得放心的,在这样一个平台下,可以远远降低其他网上交易所出现的网络诈骗、虚假信息等网络风险。(3)稳定的用户群体。大学校园里稳定的学生、教师客户群,每年学生的流动又为校园电子商务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且居住非常集中,能使得交易准确、及时,而且成本能够大大地降低。大学校园里的消费群体系质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特别是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左右,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阶段,是开展电子商务的主力军。有现成的网络环境,又有潜在的巨大消费群,为校园电子商务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4.技术可行性分析。

网络平台是在Internet环境下实现的,是典型的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以Windows 2000 server为操作系统平台,采用ASP技术进行开发,借助Dreamweaver工具,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 Sever 2000,数据库服务器通过DBMS负责数据库的管理。此外现在软硬件都能很好地满足开发需求,因此基于web 的校园二手市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在安全技术方面结合目前市场上比较稳定成熟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体系保证网络交易、网络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的安全保护。在支付技术方面需要统一的工具,目前最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引入第三方支付工具平台,比如支付宝或者易宝支付工具,以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出现的交易与利益纠纷。

五、常州地区高校跳蚤市场网络整合平台规划

1. 常州地区高校跳蚤市场网络整合平台规划的整体构想。

综上分析,在高校建立网络跳蚤市场是可行的。它的建立有一定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它的实施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分析国内跳蚤市场的发展,结合常州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网络跳蚤市场是有效并且是有必要的,网络资源给现代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交流的平台。

现在通过构想、实施方案、具体的业务流程规划、网站的初步规划,可以说计划一步步在完善、在实现。但是目前还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此类项目没有真正实践过,在实战经验上存在不足;网站的搭建在一些系统的安全、风险规避、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问题还有待专业的技术与法律支撑,还有待进一步去深入研究。虽然还存在很多不利条件,但是其前景是非常可观的,最终的目的的是能够实现跳蚤市场平台的整合。

2.网络平台的系统需求分析。

作为一个交易的网络平台,首先必须要强调的是界面的友好。这就要求做到:页面的布局要简洁合理,操作方便,在搜索商品信息的时候,不要出现过期的或者无效的信息。同时最需要强调的是交易的安全性和交易信息的规范化。根据这些需求,我们的校园二手市场有如下主要目标:首先,网上操作流程简单,能很好地为面对面交易提供信息服务。信息搜索高效快捷,没有冗余无用信息。其次,网上信息的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做到简洁、完整;网上操作流程步骤遵循一定的次序。再次,在交易结束后能及时评价,买卖双方互相评定,为后来人提供参照。最后,后台管理员的操作必须是透明的,建立完善的投诉反馈机制。

3.业务流程分析。

通过网络平台的整合,将各个高校的网络联系起来,然后各高校的卖家通过平台商品信息,用户通过这个整合网络平台来进行商品信息的查询购买。(见图1,图2)

对于跳蚤市场的平台的整合构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协调好各学校跳蚤市场的单个运营,在各高校找到相应的管理员来管理跳蚤市场平台,最新消息,完成后续的商品交易管理;技术的支持,完善的在线支付和评价系统;信息的准确实时,同时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所以需要有第三方的监管。加强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商务宣传,促进电子商务应用,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按照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要求,选取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主体,在电子商务领域探索信用建设的有效模式,形成信用建设良好氛围和可持续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篇7

除县城的4个菜市场外,我县其余的菜市场全部分布在各乡镇,我们统称为农村市场,这些农村市场中规模较大的有型市场有洋溪、槎溪、水车、孟公、白溪、圳上等6个中心市场,他们的营业面积在到5000平方米之间,摊位个数在100到300之间;都是每天营业的日日场。除此之外,其余的农村市场都是4至5天才赶场营业一次的墟场,并且一般都是没有固定地点的马路市场,每逢赶场日便人流拥挤,交通阻塞,“脏、乱、差”现象相当严重。

二、菜市场管理体制

我县80来个菜市场当中,属国有所有制的只有城区的城南、永兴两个城区市场以及26个农村墟场,其余的都是一些私人股份市场或村办市场。国有所有制市场由县市场服务中心管理,按理说县市场服务中心应是管理全县市场的公益事业单位,但当初却定性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这种体制对市场建设与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一是由于市场服务中心是事业单位性质,到银行贷不到一分钱,而无法搞市场建设;二是市场服务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而没纳入财政执行“收支两条线”,财政无任何拨款,但税费却“五花八六”,负担重,职工工资毫无保障;三是由于市场服务中心只有服务职责,没有管理职能,导致平时的收费工作和市场规范管理工作难度很大,就连自己管辖市场的周边冒市也无法规范整顿,而更何况对其余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因此,目前市场服务中心只能在自己管辖市场内履行服务职责,无法进行市场的规范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也不到位,至于那些私人股份市场与村办市场,则在管理体制上没有统一模式,各作其主,随心所欲,从而导致我县农贸市场的管理体制混乱不堪。

三、摊位租金收取情况

我县城区各菜市场对摊位租金的收取一般是采取年收的方式,就是先定好摊位的年租金,然后由经营户一次清,而在农村市场,由于收费难度更大,加之都是墟场,因此也采取月收或季收的方式收取摊位租金。从收取的数目来看,由于受单位体制的限制,县市场服务中心对摊位租金的收取一般很难按政策及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足额收取到位,农村市场更是廖廖无几。

四、菜市场经营的财务情况分析

我县城区现有的4个菜市场当中,金苑市场正处于在建当中,天华南路市场刚建成尚未产生效益,只有县市场服务中心管理的城南与永兴两个菜市场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市场,就这两个市场来说,每年的市场收入合计也只有150万元左右,这是目前县市场服务中心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余农村市场一般都是利用率极低的场棚市场,年久失修,设施陈旧,破烂不震堪,本来就收不抵支,加之经过的冰灾后更是雪上加霜,每年用于农村市场的维修费就高达80余万元。因此,县市场服务中心每年的市场收入除去108名职工的工资及正常办公开支后,缺口达250余万元,按“收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的原则,每年都是收不抵支。

五、县政府在加强市场建设和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投入

近几年来,县委、政府在加强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去年我县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城市以来,对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更加重视。

1、加强马路市场的整顿。马路市场是我县普遍存在的一大现象,90%的农村市场都是马路市场,“五里一市、十里一场”,各个乡镇都有。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历史根源造成的,这些市场一般都是解放前选址开业的,人们在这里经营购物已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习惯。马路市场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这些市场很多都选在省道、国道两边经营,每逢赶场日便人山人海,菜担子、流动车辆、地摊到处都是,加上吆喝声、叫喊声,杂七杂八,交通严重受阻,市场的“脏、乱、差”特别严重,过往人群与当地群众都怨声载道。这些马路市场严重损害了我县的城市品位,曾经在人大、政协两会上许多委员代表纷纷提出整顿马路市场的建议提案。近几年,引起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每年组织交通、工商、商务、公安、

城管、公路、建设、规划等职能部门,对全县马路市场进行专门整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历史习惯根深蒂固和市场建设的硬件设施难以跟上,我县马路市场仍然存在还是难以根除。2、加强市场投入。自我县开展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以来,县政府对农贸市场的建设投入加大了力度,近两年,先后对永兴市场和城南市场的农改超改造工程投入220余万元。经过改造后的永兴与城南两市场,从下水沟到地面、从墙面到顶面都装修一新,市场摊位都是标准化净菜市场摊位,活禽区与水产区都是相对独立的销售区域,市场设置了监控中心、信息中心及农药残留检验检测用房,整个市场的硬件设施完全符合标准化净菜市场的要求,场内布局规范合理,商品摆放整齐美观,完全改变了改造前那种乱拉乱扯、乱堆乱放、乱吐乱丢的现象。可以说,通过政府投资改造后的永兴与城南两市场是一个完全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的农贸市场,既整洁美观、方便适用,又显档次品位,是我县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加强对市场的规范管理。在这次“双创”工作中,县政府将县市场服务中心列入创建单位,要求对全县农贸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并且针对市场的布局、商品的摆放、卫生保洁、健康教育、经营秩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细化。按理说这确实是有利于各农贸市场的规范管理,但由于实施主体是县市场服务中心,而市场服务中心受自身体制的制约,没有职能去管理其余的私办市场,所以只能在自管市场中按照县政府的要求和标准去规范管理市场,其余的私办市场却仍然我行我素。为此,目前县政府正在研究准备成立新化县市场管理办公室,加强对全县各类市场的规范管理。

六、我县在创新农产品零售方式方面所做的工作

自从对城南、永兴两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后,我们将农产品的价格行情在信息屏上予以宣传,同时对市场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以便消费者明白市场行情,买得称心、吃得放心。此外,农户和商家实行“农超对接”,直接从菜农基地进菜,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这些举措都大大也加快推动了农产品的营销。

篇8

中国社区商业的特点与现状

中国社区商业的特点

社区商业无论是功能还是空间布局上都有别于商业中心,它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综合作用的产物。它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主要服务功能和配置具有以下特点。

1 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为根本。社区商业市场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和满足较高生活需要两个方面。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包括日用百货店、超级市场和便利店等;满足较高生活水平的消费需求,主要经营行业包括餐馆、美容美发、医药、家电、书店等居民服务业和部分其他行业。

2 与市政配套建设关系密切。良好的市政规划常常会成为社区商业服务业发展的依托和核心。如果市政规划合理,配套设施齐备,则有利于社区商业的发展,能够辐射更多的地域,招揽更多的顾客。如地段成熟、交通方便对形成一条好的商业街意义重大,其能够辐射到周边区域及吸引客流量。

3 与社区人口收入水平和人口素质呈正相关。社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直接影响社区商业的发展方向。对社区商业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和购买规模,人均收入水平高,购买力水平相应就高,市场的需求量也就大。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和职业构成往往能决定他们的消费层次。中国社区商业的竞争现状

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增长迅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而其中的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据统计,社区消费大约占整个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如果按照30%计算,中国的社区商业市场将有2.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可是国内外零售商业巨头们争先恐后要夺取的一块宝地。

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大超市、大百货、大卖场发展势头迅猛,中外零售巨头纷纷瞄准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大业态展开激烈竞争的时候,同时也瞄向了社区商业市场这一新的商机。2009年3月,沃尔玛提出一项为期5年的发展计划,拓展其在中国新的折扣店业态“惠选”,并以此作为未来抢占市场的重要战略。无独有偶,连锁便利店7-11店与中国银联推出“金融服务便利联盟”计划,持卡人可以通过刷卡终端,完成包括信用卡还款、公共事业缴费、手机充值、互联网购物线下支付在内的诸多金融支付活动,通过附加服务功能吸引客流,增加便利店收入。

此外,社区的生鲜超市、24小时便利店等,正以一股不可抗拒的冲劲开始抢食国内零售业的市场份额。国美、华润等一批知名品牌的连锁企业已入驻社区市场,这一市场即将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争夺战。

社区商业营销的困境与未来

社区商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1 社区营销形式严重同质化。不同的营销活动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营销活动有不同的目标群体。由于我国社区商业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各社区商业业主在社区营销中营销方式互相模仿,比较单调,市场不够活跃。

2 社区营销的互动性不够。社区营销普遍存在缺少与顾客的互动和交流,不像在高档商场和购物中心中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社区商业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产品优势,针对细分群体,丰富营销活动的参与形式,才能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3 营销规划不系统。一份专业的营销规划应该包括对以往营销工作的总结、对营销问题的反映和分析、总体营销策略思路和目标的确定、对营销规划执行的评估和监控等。由于我国的社区营销推广在现阶段还处于初级水平,营销推广常常都是临时抱佛脚,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社区商业营销未来发展趋势

1 服务性特征日益突出。由于各种实物商品日渐丰富,社区商业所提供的实物商品,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在居民对一般实物商品需求转向服务性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商家开始围绕实物商品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性经营,如送货上门、订制商品等,为居民生活提供了多种方便。

2 便利性要求更高。专家把构建社区购物网络,形象地称作“51015”工程,即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可以到达便利店,10分钟可以到达超市和餐饮店,骑车15分钟可以到达购物中心。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希望社区商业企业能够在营业时间上和服务方式上能够提供更多的便利。

3 社区消费项目在扩大。随着社区商业对居民生活服务的范围、项目不断增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区商业在满足居民基本消费服务的同时,还要逐渐完善购物、餐饮、美容美发、洗衣、家政服务、装饰装修等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商业服务经营的品味也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

4 与住宅社区的价值相关联。由于社区商业业主的经营收益与社区的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成正相关关系,而社区居民的消费能力与住宅的消费价格成正比。因此,高档的社区,一般情况下会拥有比较高档的消费者群体,而较高档的消费者群体可能是社区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顾客群体。

社区商业的六大营销策略

1 规范社区市场。规范社区市场经营管理,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保护业主和顾客的合法权益,要做好社区商业市场内部的环境、卫生、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管理工作,防止不良的市场行为发生,严格监督管理社区商业在推广产品时,为了提高销售额,依仗资源优势打恶意价格战、赠品战,自贬社区商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身价,也给顾客一种地摊货的印象,影响整个社区商业市场的发展。

2 多种业态的组合。由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各种业态的内容和数量配比要合理规划,要通过业态的组合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如大卖场要有免费停车场,品种丰富和门类齐全的商品,特别要和一些精品百货、饮食一条街相结合,成为社区购物休闲的好去处,同时要有便利超市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不间断的服务,满足居民随时性的日常需求。像这样的商业设施和业态组合,才能满

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社区商业业态布局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和规划,经过多次的认真思考和模拟后,才能最后确定。

3 多样服务组合。服务组合分为三大类:一般服务、延伸服务、精品服务。一般服务就是最基本服务,让顾客能够清晰地辨认商品名称、品牌、价格、规格、产地等,同时也指售货员对顾客的礼貌、周到、耐心、热情等的服务态度;延伸包括社区商业的购物通道的设计、电动扶梯的安装、空调电扇的配置、顾客用洗手间及休息座椅的配备、店门的宽敞、停车位以及代客运输等;精品服务包括咨询服务、质量检测服务、交易纠纷仲裁服务和休闲服务等。三种服务组合表明服务深度的不同,服务越有深度,越能吸引顾客,成交率越高。

4 多项促销手段组合。(1)举办特色活动。社区商业开发商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如家庭亲子日、社区电影月、儿童绘画与才艺年度大赛等活动,成为周围泛社区人们心目中的最佳休闲娱乐去处。(2)引入知名企业。在社区商业商铺的引进中,有意识地引进3~5家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这样有利于提升社区商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3)公关促销。社区商业通过标示宣传、慈善捐赠、义卖、信息报道等公关活动,在社会和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扩大社区商业的知名度,促进商品销售。(4)广告促销。社区商业可以利用广告媒体向附近居民传播社区商业的经营信息,以促进商品销售、树立社区商业形象。

篇9

中图分类号:F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5―0005-07

市场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和平台,市场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经济运行的效率。计划经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体系残缺、市场机制无法运行,而转轨经济中出现的市场混乱是其市场维护和监控体系还不健全。江西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做好微观市场规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在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进入,尽快超越转轨市场阶段。

一、江西商品市场发展与规制改革

(一)江西商品市场发展状况

近年来,江西商品市场建设态势良好。到2003年底,全省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601个,市场年成交总额达582.81亿元,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54个,超10亿元的有8个。2004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68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059.9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2005年全省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达2395个,其中,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达72个,成交额为514.3亿元。到2006年末,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86个,成交额达666.7亿元。

总体上说,江西商品市场建设虽然成绩不小,但仍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市场的道路、物流中心、运输配套设施、水电系统、包装等加工设备、消防设施等硬件平台设施,治安、卫生、检测、金融、信息和饮食等服务设施,以及互联网、计算机、电信等自动化、网络配套设施等,都跟不上现代市场的发展需要,不仅制约着江西省亿元以上市场成长,而且也不利于中小商品市场的做大做强。

(2)大型市场规模小,档次低。一方面,虽然全省亿元以上市场发展较快,且有排名在全国22位的百亿元的洪城大市场,但从亿元以上市场实现年成交额水平看,2005年68个亿元以上市场中有36个年成交额在1~2亿元,占亿元以上市场个数的52.9%,仅有11个年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2004年全国亿元以上市场个数为3365个,江西亿元以上市场个数占全国的2.02%,居第15位。另一方面,江西大部分的亿元级市场处于低档次的发展阶段,大多属棚架市场和个体摊位市场,离大型现代化、公司化的室内超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市场规划布局不尽合理。江西商品市场缺乏高起点的规划和设计,专业市场分布零散,并较多集中在闹市区,交通阻塞,较大地限制了市场的运营效率,且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外贸市场、特色市场等之间配套脱节,无法发挥市场整体功能。

(4)市场规制管理还存在较大问题。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自1997年起实施《江西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 (该条例2001年经过江西省人大修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江西商品市场管理过于简单化和金钱化,市场的准人、卫生、欺诈、做假、纠纷等方面管得较少,而收税、收费和罚款却比较积极。据了解,进入市场收取各种税费和罚款的单位有十几家之多,而市场的卫生条件明显不尽人意,许多市场污水遍地,杂物乱堆,市场规制明显不到位。

(5)权力经商现象依然盛行。权力经商不仅表现在市场建设审批、组建和运作上,而且表现在市场的管理和控制上。个别市场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出现经营竞争的权力化,权力与市场黑势力相勾结等恶劣现象。

(6)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由于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市场主体经营分散等原因,导致江西商品市场的假冒伪劣问题至今还比较严重。

(二)江西商品市场的规制改革

依据江西商品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和现代商品市场的发展走势,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制完善措施:

(1)做好规划布局,建设全省互相配合、融会贯通的商品市场网络体系。江西对商品市场建设曾多次做过指导性的发展规划,如2002年提出建设十大特色市场群,包括以南昌市为重点发展综合性批发市场群;以景德镇为重点发展陶瓷市场群;以九江市为重点发展粮食、水产品和石材市场群;以上饶市婺源为重点发展茶叶市场群;以鹰潭市余江为重点发展工艺品市场群;以赣州为重点发展果品、稀有金属市场群;以樟树为重点发展药材市场群;以宜春为重点发展苎麻及其制品市场群;以吉安为重点发展竹木产品市场群;以南昌、九江、赣州等城市为重点,引进知名品牌的大型连锁超市。2004年江西公布了商品市场发展导向性意见,鼓励发展三类商品交易市场:以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为手段的高科技含量市场;规模大、功能全、服务优的一级商品批发市场;旅游用品、休闲用品、特色地方产品批发市场等。限制14类商品市场的建设,包括建材、装潢材料批发市场;金属材料市场;化肥、农药、农具、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摩配批发市场;汽车、汽配市场;家具市场;酒类、肉类、粮油、副食品批发市场;服装、鞋帽、小商品批发市场;家电交电批发市场;旧货市场;珍藏品交易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炊事机械市场;综合类商品批发市场等。从国内外的商品市场发展比较看,这些指导性的规划是不够的,应借鉴浙江等先进省份的经验,并参照发达国家商品市场建设模式,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交通干线、特色品牌等综合要素出发,全省协调统一地做好商品市场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规划的内容包括外贸市场、中心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特色市场、集贸市场等的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市场基础设施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顾客流等平台设施的规划。

(2)从创新商品流通组织入手,推进亿元级商品市场建设。一般说,有什么样的商品流通组织,就有什么样的商品市场形态。目前江西商品流通组织还较多地采用“承包”、“承租”和“承销”的“三承”模式,导致市场建设至今还较多地局限在“总体建设,摊位出租”的低档次阶段。要实现江西的亿元级商品市场不断成长,必须创新商品流通组织模式,从“公司+私人小老板”模式更多地转变为全公司化、股份化运作的连锁经营模式。“沃尔玛模式”可作为江西大型超市的样板,这就需要江西加快市场销售主体的改革,把国有商业企业、集体商业企业早日改造为民营化运作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并创造条件让一些实力强的商业公司上市,建成跨部门、跨地区的商业集团。这不仅可在国内流通业中占据一定的

地位,而且有利于开发国际市场。至于中心市场和批发市场的建设,可借鉴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成功经验,发展江西国际商贸城。江西较早建成的洪城大市场与当今市场发展水平相比已显过时,因而以后的中心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需要建立在高起点、高水平的基础上,建设交通运输方便、物流仓储等硬件设施配套、信息金融等服务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性市场。

(3)加强市场服务功能建设,完善市场微观规制。政府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建设好市场公共设施,尤其是通信、消防、交通、水电等设施;组织市场业主成立“市场商会”组织,由他们进行行业自律、自我管理,并可以代表经营者向市场管理部门交涉;完善市场环境,保持市场清洁卫生;改革市场组织管理,禁止工商和税务部门以外的单位进入市场乱收费,杜绝多头乱收费现象;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经营者之间发生的商业纠纷;健全商业法规,加强商业交易中的合同、押金管理等。在完善市场微观规制方面,当前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严格执法问题。法律是信用的基础,信用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江西商品市场要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其关键措施是强化商业执法。应该说,权力经商、市场的地方保护主义、假冒伪劣等问题,都是由于商业法规不健全、执法无力导致。因此,需要用法律武器去铲除这些不利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竞争中的不正当行为。江西应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条例》,加强市场的准入管理和卫生、质量管理,严厉打击欺行霸市、以次充好、造假售假等行为。同时,应做好对市场规制者的反规制工作,加强对市场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约束,防止,以维护市场的良好运转。

简言之,改革的思路是,政府的主要职能要从控制市场转变到调控市场和服务市场。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政府应从市场的主导者转变为市场的管理者;二是政府应从经营者转变为市场的服务者;三是政府应从行政垄断者转变为市场监护者。

二、江西要素市场发展与规制改革

要素市场是投资的发动机,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平台。目前,江西要素市场发展还处于较低层次,限制性多,交易不规范,投机性强,市场相关体系发育不完善。为此,江西必须从制度与环境等方面痛下决心,通过有效的规制改革的建设一个规范而高效的要素市场。

(一)人才市场发展与规制改革

近年来,江西人才流失严重。2000年流入与流出比达到令人尴尬的1:7。2005年这一比例虽得到令人欣慰的改善1:1.08,但从江西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看,人才供求还处在严重失衡之中。如何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需要从环境制度优化、增强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工作,其中,建设好人才市场是重要的一环。

目前江西人才市场运行和建设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括:

(1)市场机制不顺,条块分割明显,关系难以协调。江西人才市场布局零散而混乱,以南昌市为例,大小不一的劳动力中介遍布大街小巷,给人一种“摆地摊”的感觉。

(2)法律法规尚待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不完善,市场秩序有待整顿。江西至今还没有一部结合当地实际的人才市场管理条例或实施细则,对市场的管理监督也明显不到位,导致人才市场中介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现象较为普遍,市场中介与企业合谋侵害求职者的事件时有发生。

(3)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才后顾之忧比较重,劳动力流动受到限制。由于各部门、各单位的社会保障水平和形式有较大差别,导致一些想转换自己岗位的人才顾虑重重,不敢轻易到企业和经营实体中去工作。

(4)人才流动受到户籍和档案制度的严重制约。虽然这些措施对限制人才流出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同时对省内人才流动起到了负面作用,限制了人才的竞争与成长。

(5)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跟不上社会需要,新的结构性失业与新兴行业人才缺乏并存。由于人才市场导向功能薄弱,没有发出强有力的社会岗位需求信号,使江西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偏重于获取学历证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职业技能的培训,特别是高级蓝领岗位的技术培训。

(6)农村人才向城市流动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障碍。这主要体现在制度歧视和农村人才市场建设不足、人才市场供求环节过多等方面。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要建设和完善江西人才市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塑造信息互通、机制协调、互有分工、开放有序的市场格局。不同层次的市场要有不同的分工,专业化和层次化应符合产业需要,这对于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有积极作用。不刻意追求迅速统合,但需积极推进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相互融合。市场之间要强调机制上的相互协调,将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人才市场纳入同一部门管理,改变多头管理的现状。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江西应尽快出台优惠政策,通过公私合办的股份公司制形式,建设上规模、上档次、辐射力强的大型人才市场。

(2)重视无形人才市场建设,采取合理开放的政策,建立“隐性就业”和“隐性失业”显性化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无形市场的积极作用,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共存互利,形成信息化市场的构架。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各人才市场的信息共享,做到人才网的互通互用,实现信息和资源流动的一体化。同时建立网上免费登记制度,通过数据库形式把“隐性就业”和“隐性失业”登记在册,并把他们的资料推荐给用人单位,让他们有更多的应聘和面试机会。

(3)实行更为规范的外来劳动力用工制度,运用经济杠杆和培训、考核手段,有效控制低层次劳动力的盲目流入。其主要措施是,要设立招工用人单位进场的核准制,并对其招聘和用工过程实行有效监督,防止用人单位夸大其词,诱骗进城找工作的农民和外来劳动者。

(4)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调控和服务功能。各级人事部门要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重管”和“要管”模式真正转变到调控和服务的职能上来,在规范和扶助各种人才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才市场的各项服务。

(5)健全保障机制,强化用工管理,完善工会组织。这对于引进熟练工人和高级蓝领是十分必要的措施。

(6)探索现代人才交易的有效方式,形成人才激励机制,增强人才高地的吸引力。可通过信贷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建设高端人才市场,起码要建立网上人才市场,定期向全国和全球江西高端人才需求信息及其相应的待遇,并出台一系列户口、住房、教育、岗位等具体配套政策,吸引各地英才到江西来应聘和就业。

(7)改革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实用型培训体系。在强化人才市场信号传播功能的基础上,放开对民办教育课程设置的限制,鼓励定向就业的教育培训模式,力求形成人才市场与教育培训紧密结合的双向互动模式。

(二)技术市场发展与规制改革

经济核心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技术竞争、产业升级

和品牌塑造,这些无一不是依靠技术进步。近年来,虽然江西比较重视科技投入,但由于经济总量小,投放在科技上的资金总量较少,与全国甚至中部地区相比,都处于较低水平,技术市场发展不容乐观。

当前江西技术市场发展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从市场内部运行机制看,以中介咨询、服务为主的技术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力量薄弱,缺乏有效的全方位服务,未能形成有效的技术市场交易系统。

(2)技术商品缺乏顺畅的销售渠道,不少固定的技术交易场所“有市无场”和“有场无市”现象同时并存。

(3)从市场环境和主体看,各类技术市场发育不平衡,缺乏协调配套,市场法制不健全。一些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研发投入不足,科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技术贸易的潜在能力没有充分发挥。

(4)科技成果在技术市场上的转化过程不畅。由于有些科研成果在市场预测、项目可行性研究,尤其是立项前的查新、专利检索等工作没有做好,由此产生的成果难免会不符合市场需求,形成技术市场“供大于求”和“求大于供”的现象同时发生。

(5)技术市场服务和管理还有待完善。技术市场缺乏良好的服务设施和政策支持。由于管理不到位,一些没有经过充分试验的科研成果也常被推向市场,严重影响了技术市场的交易成效。

要加快完善江西技术市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技术市场交易场所建设。江西的技术交易场所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低,还无法满足江西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对此,政府必须做好技术市场发展规划,精心布局,运用优惠政策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来建设技术市场。当前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是,集中财力和智慧,建设一家股份制公司来经营现代化的技术中心市场,以此带动和整合其他技术市场建设。

(2)从“推”和“拉”两边人手,活跃技术市场交易。技术供给和需求不旺是江西技术市场的一大缺点,由此也造成江西技术市场“有场无市”的现象。扩大技术交易量不仅是江西技术升级的要求,也是技术市场本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为此,从促进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人手,拉动技术市场的多层面、多方式交易。在促进技术供给方面,政府应从引导资金投入、信贷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为推进“科教研产一体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例如,引导资金投入到优势产业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优势技术;扩展科技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机构、资本市场、民营资本、风险投资与江西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水平;坚持大开放战略,积极组织有吸引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实行合资经营或合作经营,扩大外资参与江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力度。在促进技术需求方面,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对企业技术进步的考核,强化质量和环保管理;以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为依据,对技术落后、耗能高、质量次的企业限期实行技术改造,超期勒令停产;逐步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

(3)积极创造条件,克服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力求技术市场供求匹配。由于供给的刚性和需求的多样性,以及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产权的复杂性,使技术交易往往会出现“有供无求”和“有求无供”同时存在的现象。解决江西技术市场供求“脱轨”的主要措施是实施技术创新市场化工程,包括改革科研体制,加速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转化;加快企业产权改革,以激发企业的创新需求和技术需求;提供准确而丰富的技术开发和发展信息;增加和丰富技术产权的交易模式等,使技术开发做到“研而有用”,真正满足市场需求。

(4)加强技术交易经纪人才的培养和市场中介的培育。目前,江西只有小部分技术经纪人和中介是以技术交易服务为主业,其他大多数是兼业,要靠多种经营来维持生存。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对这类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从事技术评估、法律咨询与仲裁、风险投资、国际技术贸易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大学培养兼社会考证培养两条途径;二是对进入技术市场工作的管理人员设立一定的准人限制,要求他们必须有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证书,以鼓励更多的技术经纪人成长。

(三)土地市场发展与规制改革

江西的土地市场和全国一样,目前还存在着城乡二元市场结构,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交易权缺失,土地买卖中寻租现象严重等问题,需要从开放土地市场角度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城乡统一、交易有序、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

要建设好江西土地市场,应采取下列一些措施:

(1)全方位推行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完善土地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严格限制土地出让或转让中的协议定价方式,除了某些特殊需要外,一律采取拍卖、招投标以及其他市场定价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让土地市场真正放开,实行公开公正交易。一是对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原则上必须以招标、拍卖方式提供。应大力缩小和严格限定无偿划拨使用土地的范围,除军事用地外,使用土地一律改为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二是应严禁利用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和用地红线图转让等形式变相地“炒卖”土地。对已批准立项的建设项目,必须限期办理用地手续。

(3)严格控制征用农村土地,合理分配征地收益。在保证农业耕地不受侵犯的前提下,有序开放农村土地市场,并把所获权益公平地分配到农民手中,即合理分配“农地转非”中的土地“自然增值”。要扩大利用土地市场机制,减少土地交易中的权力寻租,严格控制征用农村土地。对工业、商业、交通、住宅等用地,应通过公开土地交易运作方式获得,不能通过农村征地来曲线获取。

(4)放开农地人市。按照国家土地法的规定,农村土地与城镇建设用地之间是不可以自由转化的,城镇的土地使用权市场与农村的土地承包权转让市场是分割的。两类土地之间的转化需要经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审批。这种安排使农村土地市场只能“流转”,而不能或很难合法地进行市场化交易。改变这种极不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其措施是全面放开农地入市。放开农地入市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土地市场提供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和短期使用权,农民向土地市场提供承包期以内的土地使用权。

(5)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土地所有权多元化。江西土地产权制度可在两个方面创新:一是政府对城镇土地实行严格的供给控制,政府垄断一级土地市场,在此基础上,让二级市场完全放开;二是农村土地产权在有经济条件的地区(如农村社会保障已建立地区)可以实行部分土地私有化,实现土地对农民的自然回归。土地所有权回归可以大大减少中间的交易环节。限于国家的《土地管理法》,江西在这方面可优先从经济相对较好的地区和四荒地的所有权市场化改革入手。

(四)资本市场发展与规制改革

自1993年12月“江铃汽车”在深圳交易所挂牌

上市以来,截至2005年末,江西仅有26家上市公司,共发行股票28只,市价总值442.8亿元。近年来,江西资本市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省份相比,总体情况仍是不尽人意,主要问题有:

(1)资本市场份额小,结构过于单一。2004年江西仅有洪城水业一家公司成功上市,2005年也只有景德镇的黑猫炭黑一家企业在申报上市。就境内上市公司家数而言,江西在全国排名靠后,上市公司数不到湖南的一半、湖北的三分之一。从行业或产业结构看,江西A股上市公司中只有4家是非工业类公司,其中,能源、农业、交通和科技类公司各1家,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如旅游等上市公司缺位。从所有制结构看,所有上市公司大多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很少。

(2)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发育缓慢。由于眼睛只盯着发行上市,没有重视资本市场其他要素的发展,导致江西资本市场体系不完整,也很难谈得上规范。江西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中介机构很少,证券营业部虽有六七十家,但绝大多数是外省券商为抢滩江西市场而设置。作为资本市场主角的综合类券商,江西至今尚未培育出来。

(3)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亟待优化。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比较严重。在2000年初的14家境内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50%以上的有9家,占64.3%;持股比例在40%以上的有3家,占21.4%。许多上市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暧昧”,很难做到人员、资产和财务的“三分开”,关联交易相当严重(有的公司关联交易额甚至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80%以上),母公司大量占用股份公司资金的现象较普遍。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障碍,上市公司经营中问题较多,大多数公司业绩并不理想。

(4)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政企关系混乱。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和公司高层由政府行政任命的原因,江西各级政府对上市公司干预较多,造成上市公司和证券机构领导的官本位意识十分严重,市场观念和经营意识淡薄,缺乏资本经营理念和资本经营能力。

要加快发展和完善江西的资本市场,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积极参与“全流通”试点改革,加快解决一股独大问题。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实施“全流通”试点改革的机会,促使江西上市公司积极申请参与试点改革。

(2)加快关联国有企业之间的改革。和全国多数省份一样,“包装”上市使江西的上市公司普遍被控股母公司及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所拖累。因此,必须转变过去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国企内部循环的路径,采用民资、外资嫁接的新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3)培育好后备的上市资源。应推动江西有实力和有潜力的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促进资源优化组合,引导优势企业、优势资产、优秀人才向优秀公司集中,并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核心,加强后备公司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从根本上增强申请上市公司的实力,为培育公司上市创造良好的条件。

(4)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江西资本市场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市场制度、市场主体、基础设施、交易环境、运行方式等多方面人手,逐步做好市场建设工作。就江西而言,应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造条件培养本地券商。江西的当务之急是做好本省金融业的重组工作,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来培育综合实力较强的证券公司,尽快获得主承销商资格。在当前条件下,江西的证券公司发展只能走“抱团成强”之路;二是完善市场制度,培育各类资本市场中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投资基金公司等都是资本市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而这些中介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规范的信用制度平台;三是完善产权市场,实现场内与场外市场的良性互动。应通过加大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力度,减少国有资本的交易限制,盘活国有资本,对一些负债累累、已无经营意义的企业实施破产等;通过建设好产权市场基础设施、中心市场、网上市场等措施,以建立功能完备的江西产权市场。

(5)加快海外上市步伐。从江西企业的规模,所具有的国际化经营经验以及江西证券公司的营销能力来看,江西企业要实现在美国或英国上市,其困难还是比较大,但香港和新加坡可作为主攻市场。对于江西其他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公司(包括上市公司),还可通过“买壳”和“造壳”的方式在国外规模较大的证券交易所上市。

三、加强市场调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总体上说,目前江西市场秩序还处于不良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主体身份资格不合格,或者是进入行为不规范;二是市场交易行为混乱,不规范的交易行为层出不穷、形式多样;三是市场管理混乱,如监管者违法、多头管理、地方保护主义等。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除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外,还需要政府学会管理市场和服务市场,从市场体系构成的各要素人手,建立起完备的市场微观规制体系。主要措施包括:

(1)创新市场制度,优化市场运行环境。这些制度创新包括:一是市场进入制度创新。如消除不合理的进入审批制度;对一些可能危害到人身安全、信息很不对称、专家服务等市场不完全性产品,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制;二是交易监管制度创新。市场交易分为有形市场交易和无形市场交易。前者重在事中监管。应完善“巡查制”和“驻场制”,设立投诉站或投诉电话,及时调查和处理交易中的矛盾,并严厉处罚违规违法者。对无形市场交易监管,则应重在事前监督与契约监督,加强认证登记和标准化管理工作,对违约者实行严厉制裁;三是市场信用制度创新。可通过建立信用数据库、发展信用中介组织、执行信用披露制度、互联网上公布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等措施,加强市场信用建设。同时,要通过严格的广告审查、质量监控、品牌核实等措施来打击失信者,维护市场良好运行。

(2)重塑流通组织模式,提高市场档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塑流通组织:一是调整国有商业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布局。除应保留专营专卖制度的商品批发市场和承担国家储备任务外,国有商业资本应在其他领域淡出;二是全力打造中心市场和批发市场,并把各个市场有机地连成网络。

篇10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s)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由公司发行的,并能够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有价证券。在将来的某一个时间期限内,该债券持有人能够根据事先约定的条件将该债券转换为该公司的股票。

世界上第一份可转换债券出现在1843 年的美国,此后可转换债券经历了100 多年的缓慢而曲折的发展过程,20 世纪70 年代以后,可转换债券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全球可转换债券的市场总规模已经超过5000 亿美元。

我国第一份可转换债券出现在1992 年。由于各种原因,此后几年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比较曲折。2001 年在市场制度逐步完善以后,我国的可转债市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005 年高峰期时,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规模达到300 多亿元。

可交换债券(Exchangeable bonds)

可交换债券是一种由公司发行的,并能够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有价证券,在将来的某一个时期内,该债券持有人能够将该债券按照约定的条件转换为该公司持有的另外一种有价证券。通常情况下是该公司持有的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交换债券事实上是可转换债券的一种拓展,最主要的区别是债券持有人最终能够转换的标的股票不同。可转换债券最终能够转换为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司的股票,而可交换债券只能够转换为可交换债券发行公司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票。

可交换债券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可以通过发行可交换债券有秩序地减持某些股票,发行人可以及时收取现金,亦可避免有关股票因大量抛售而股价受到太大的冲击。比如香港的公司和记黄埔曾两度发行可交换债券,以减持Vodafone。欧洲很多企业为提高透明度和向其他方向发展,都会发行此类债券以解除公司之间互相控制的情况。即使在全流通时代,可交换债券目前对我国的国有股减持问题也有着现实的意义。

典型的可交换债券的结构如图1。

在美国可交换债券开始被应用是因为它的税收优势,相对于直接出售股票而言,发行可交换债券可以延期缴纳资本所得税。可交换债券在美国发展很迅速,在1980 年它还只占与权益相联的债券6%的比重,但是到了1998 年,它已经占到了50%的份额。

可交换债券按照其中期权部分行权时的结算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种:股票交割、现金交割和混合交割。

股票交割:可交换债券持有人在行权时,可交换债券的发行人用被托管的股票与可交换债券持有人进行交割结算。

现金交割:可交换债券持有人在行权时,可交换债券的发行人与可交换债券持有人只进行现金交割,并不进行实物交割。

混合交割:可交换债券持有人在行权时,可交换债券的发行人有权选择进行股票交割还是现金交割。

在这三种交割方式中,现金交割的方式比较少,而混合交割的方式越来越受欢迎(见表2)。

附认股权证债券(Warrant bonds)

附认股权证债券是将债券和认股权证捆绑销售的一种债券创新品种,可以简单的看作为债券+权证的一个投资组合。按照附认股权证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他们如下分类:

(1),分离型与非分离型。分离型指认股权凭证与公司债券可以单独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非分离型指认股权凭证无法与公司债券分开,两者存续期限一致,同时流通转让,自发行至交易均合二为一,不得分开转让。

(2),现金汇入型与抵缴型。现金汇入型指当持有人行使认股权利时,必须再拿出现金来认购股票;抵缴型是指公司债票面金额本身可按一定比例折合为现金来行使认股权利。

由于上面对附认股权证债券划分的角度不同,因此又衍生出分离现金汇入型、分离抵缴型、非分离现金汇入型及非分离抵缴型四种不同类型。

从形式上看,附认股权证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区别不是很大,尤其是非分离抵缴型附认股权证债券,除了在结算时的一点差异之外,几乎就是我们现在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而历史上附认股权证债券也确实由可转换债券发展过来。

第一只附认股权证债券出现在1926 年。在早期认股权证一般被认为是进行债券融资的“甜味剂”(sweetener),通过附送认股权证可以降低债券融资的成本。20 世纪60 年代,附认股权公司债券开始为美国企业界所青睐。到了上世纪80 年代,由日本公司发行的附认股权公司债券风摩欧洲,为日本公司在海外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接着欧洲和亚洲各国企业纷纷效仿采用这一融资工具。上世纪90 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正股价的暴跌使认股权证失去价值,附认股权公司债券的发展趋于缓慢。根据目前最新动态,包括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券在内的混合融资工具,依然是成熟市场一个可供选择的投融资品种,更是被一些新兴证券市场越来越多地采用。

表3是日本发行可交换债券和附认股权证债券的情况。

二、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与附认股权证债券之间的比较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发展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最近几年来发展尤为迅速,市场对这种债券衍生产品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分析可交换债券和附认股权证债券的风险和收益时,我们将以可转换债券为参照物,分别与这两种债券衍生产品进行对比。

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的比较

可交换债券和可转换债券最大的不同是发行人的地位不同,此处的不同衍生出了其他地方很大的差异。

(1)、法律依据和发行门槛的不同

在我国可交换债券发行的管理办法还没有出台,但是肯定会与可转换债券的管理办法有一些差异。

首先,通常情况下具有发行可交换债券的公司不是上市公司,因此发行可交换债券的审批程序、交易场所以及在可交换债券的存续期内的监管等问题需要重新规定。

其次,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主要门槛是,该公司最近几年的盈利情况。而可交换债券除了最近几年的盈利条件之外,对基础股票的范围以及发行人对该公司的控股情况也应该有相应的要求。

(2)、发行规模限制不同

可转换债券发行规模的控制体现在对发行人的总资产、总负债的要求。而可交换债券发行规模的限制除了资产负债方面的要求之外,还要与发行人用来交换的股票的价值匹配。因此,一般情况来看,可交换债券的发行规模应该小于可转换债券的规模。

(3)、对基础股票的影响不同

这是可交换债券与可转换债券最大的差异。可转换债券发行以后,如果出现转股的情况,基础股的总股本就会增加,业绩也会相应地摊薄。因此可转债的发行在短期内会对基础股的股价有一个压制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通过可转换债券融得的资金的收益高于发行可转换债券前该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则发行可转换债券能够提升基础股的股价。

发行可交换债券也会对基础股的股价有所影响,但是影响的机理不同。当大股东针对某家上市公司发行可交换债券时,市场会解读为大股东在减持该公司的股票,进而市场将会对该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增长性产生怀疑,从而会影响市场对该公司的估值水平。而且,如果短期内可交换债券的持有人大量行权,市场上流通的该股票数量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短期内也会对该股票价格有所影响。

(4)、交割方式的不同

交割方式的不同也是可交换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的差异之一。在债券持有人行权时,可转换债券通常情况下是进行股票交割。而可交换债券却有三种不同的交割方式,其中混合交割方式赋予可交换债券发行人在交割时有选择地进行股票价格或者进行现金交割的权利。从表2 来看,相对于其他两种交割方式,混合交割方式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

对于可交换债券的发行人来说,混合交割方式可以带来很多便利,可以预计这种交割方式必将成为我国可交换债券的主要交割方式。

(5)、发行目的不同

发行可转换债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融资,尤其是在国内,很多上市公司把发行可转换债券当作一种变相的股权融资。而发行可交换债券的目的除了融资之外,至少还有两个重要的意图:

其一:有效地减持上市公司的股票。公司由于经营战略上变化的需要减持某些上市的股票时,发行可交换债券要比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股票有效的多。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先例。表1是美国最近20 年发行人利用可交换债券进行减持的情况。

其二:增加资产的流动性。有一些情况下,发行人发行可交换债券并不是为了减持股票,而是为了增加投资于这一部分股票的资金的流动性。发行可交换债券以后,发行人只需在可交换债券行权的时候进行现金交割,这样就可以达到不减持股票又可以融资的目的,这也是混合价格方式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我们预计,可交换债券的这个功能将有助于可交换债券在我国的发展。

(6)、券种的风险不同

虽然目前在我国发行企业债券都需要外部担保,可以不用考虑信用风险。但是我们估计直接信用融资将是以后的发展趋势。此时可交换债券在风险方面的优势将得到体现。

根据可交换债券的发行规则,用来交换的标的股票是需要被冻结或托管的,因此可交换债券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有抵押的债券。在母公司破产的情况下,持有人仍可以以可交换债券交换子公司的股票。与可转换债券相比,可交换债券的风险更为分散。

附认股权证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的比较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附认股权证债券与可转换债券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甚至可以把非分离抵缴型的附认股权证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等同起来。但是对于可以分离的附认股权证债券来说,由于产品结构的不同,它与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和收益也有比较大的差别。因此,后面将重点分析可分离的附认股权证债券与可转换债券之间差异。

(1)、认股权的价值不同

分离型附认股权证债券和可转换债券都具有股票的一个认购期权,但是由于可转换债券的认购权利和债券捆绑在一起不能单独交易,流动性很差,因此在价格上要比从附认股权证债券中分离出来的认股权证低得多。

市场上常用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和基础股的历史波动率的比值来评估市场上期权价格的高低。这个比值越高,说明该权证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其理论价值越高,比值越低说明权证的市场价格相对于理论价值越低。

目前在市场上招商银行、邯郸钢铁和华菱管线这三家公司既有可转换债券也有认股权证上市交易。通过计算和统计发现对于认股权证来说,隐含波动率和基础股的历史波动率的比值分别为1.41、4.76 和1.03;而可转换债券的比值分别为0.97、0.53 和0.53。比较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认股权证的隐含波动率与可转换债券的隐含波动率有显著的差异。

这个显著性差异对市场上其他的可转换债券和权证来说也是存在的,从下面的图形来看,图1 是可转换债券和权证该比值分布的一条分界线。对可转换债券来说,该比值主要分布在0.5~0.6 这个区间内,而权证则主要分布在2~4之间。

如果以该比值作为标准来判断的话,可转换债券期权部分的价值相对于市场上交易的权证都有相当幅度的低估。因此在整体上,相对于可转换债券,附认股权证债券的价值将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篇11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4-0087-0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大力实施鼓励非农产业的政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根据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截至2006年底,我国农村人口7.3742亿人,而乡村从业人员只有3.2561亿人,除去非劳动适龄人口,我国农村至少有剩余劳动力2亿人。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必将出现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力,探寻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路,成为摆在当前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全球范围来看,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毫无例外地经历了“工业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加快-农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提高)”这样一个过程,实现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贫困走向富裕的物质前提。因此,我国要妥善解决农业劳动力的出路,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探索一条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且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

一、农村劳动力剩余转移的现状与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状态,农业自身的发展不足以吸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由于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间生产率的差异而造成的收入差距,必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平面无限分散向有限空间大规模转移和集聚。尽管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总产量仍将持续增长,但农业占三大产业的比重已经明显下降,这就造成城市出现劳动力缺口,而农村则出现劳动力剩余,加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生活环境迥异,从而必然导致农村人口自发地“涌入”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出现了更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末,农村转移劳动力达到1.8319亿人,已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7.4%。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区分布看,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分别占50.25%、31.45%和18.30%,东部地区劳动力转移数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劳动力转移的方向看,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都向东部沿海的发达城市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有4077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东部地区,约占中西部转移劳动力的45%。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兼业性的特征。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可以得知,我国农村大部分剩余劳动力流向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和餐饮等行业,从事着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随着“新三农”政策内涵的不断扩展和深入实施,农村经济改革将真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城乡关系格局有望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但当前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境。

首先,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质量不高。由于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处于严格的城乡“二元”分割状态,导致了农村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不高,很多农民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非常有限,其中绝大部分农村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仅为初中及以下,这就必然造成当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城镇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这些农村劳动力专业素质与劳动技能的欠缺,不仅制约了他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也给城镇的经济建设与和谐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就是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尤其是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提高,但现实中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却无法与其相适应而产生的。这就出现了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却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工荒”问题。

其次,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稳定性不强。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的统计监测与调查,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亿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因素,但是,这些年的进城农民工只有不到20%能实现真正的转移,在城镇“定居”下来,其他的80%以上都是“两栖化”的流动人。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如现有户籍政策等制度使得他们在城镇的生存能力被人为弱化之外,最根本的还在于他们缺乏在城镇长期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技能与素质。

第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往往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由政府举办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此较少,就业渠道不畅,转移往往以自发为主。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亲朋好友、老乡自发相互引带,结帮外出;二是经过“阳光工程”、“技能就业计划”等就业培训,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合理有序转移就业。但政府主导下的中介机构毕竟很少,由于劳动力需求的用工单位与需要谋求职业的农民信息沟通不畅,使之经常处于盲目流动、盲目应聘中。同时,在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着一种值得注意和发人深思的现象,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16~40岁年龄组的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比例高达84.5%,导致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呈现凋敝景象。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出现比较明显的负面效应,在劳动力转移比较多的村社出现了日趋明显的农业人口“空心化”,除了妇女、儿童和老人外,农业生产面临后继无人。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动因分析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速度与规模是一系列经济与非经济的动力作用的结果。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其城镇化的动因比发达国家要复杂得多,除工业化之外,主要还有强大“推力”的作用和“赶超、发展”经济愿望的驱动。首先,按照布莱克的分析,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是“推力”(push)和“拉力”(pull)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产生“拉力”是由于城市有较高的预期收入和较好的生活状态,“农村”的推力是因为农业人均占有资源量减少和大量剩余人口产生。其次,发展中国家为获得经济的快速发展,迅速赶上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于工业尤其是城市工业,结果导致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动因比较复杂,但其基本动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强大的城镇化推力,表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城镇化进程具有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特点。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普遍实行承包制,打破了公社体制的束缚;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由逐步确立到纵深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显现化。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增长较快,许多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加上传统农业受资源的自然约束,其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十分有限。因此,在旧有生产方式改造没有完成以前,农业难于扩大生产,这就给劳动力转移以强大的推力。

第二,乡村工业的迅猛发展是我国城镇化的独特动因。我国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主要是从乡镇企业的崛起而起步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强烈地吸引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成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经济动力来源。由于我国乡村工业的区位集聚主要是在小城镇,因此,乡村工业的迅速发展必然直接推动我国小城镇的恢复和发展。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人口变动中,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在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及其人口增长速度都居城市系列之首。这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主要是乡村工业一小城镇的发展道路,这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城镇化起步道路,是由乡村工业迅猛发展这一独特动因决定的。

第三,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加快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农业基础,因为农业能影响工业生产的发展,进而影响城镇化程度,所以,必须充分注意农业稳定协调的发展,在产业政策上,应着力改变“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产业结构格局,同时强化农业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家庭承包制等。快速发展农业必然致使农副产品供给激增,在市场需求方面刺激工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使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和农业剩余资金增加,为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开拓新产业创造了前提条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和步伐。

从我国城市的整个基本格局考察,城镇化的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强制工业化积累及城乡隔绝的政策,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城镇化水平低下;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影响着我国城镇化速度与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赶不上城市人口膨胀的需求,产生一系列“城市病”,加上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低,与城镇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功能的发挥。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在农村落后和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完成。既然农村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质量,推动国民经济发展,那么,调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迅速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采取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经济支柱、以中小城镇为主要方向、以实行人口迁移自由为根本保证的发展道路。

首先,调整乡镇企业布局,让乡镇企业向城市聚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乡镇企业日益暴露出规模小、装备差、资源浪费大、技术水平低、过于分散等弱点,难于适应农村工业现代化的要求。同时,农村工业经济实力较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一旦经济萎缩,就可能造成乡镇企业劳动力的“回流”。因此,仅仅依靠乡镇企业难以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对“满天星”、“遍地开花”式的乡镇企业现有模式和运行机制作根本性的改革,力求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在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上,应加强与城市工业的联系,用多种形式与城市搞联营,或邀请城市企业到乡镇设立分厂,这一方面可以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又可引进较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法。在大城市郊区,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城市的交通、电信、科技、人才以及资金、市场等有利条件,建立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结构,除一部分基础较好的乡镇企业可以向技术密集型发展外,大部分地区目前仍应稳定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通过劳动对资金的替代增加就业机会,创造农村城镇化的条件。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出现了乡镇企业向城市工业逐步靠拢和过渡的趋势,这种发展意味着乡镇企业必须实现结构转换、规模升级和技术进步。与此相适应,小城镇的服务范围拓宽,一部分农民跻身于小城镇而造成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和聚居规模扩大,不少小城镇发展成为新兴城市,小城市也会部分地向大中城市过渡。由此可见,我国乡村工业-小城镇的起步模式将逐渐被城市工业-中小城市的城镇化道路所取代。

其次,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城市群落化,逐步形成多层次的区位布局。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小城镇的“蓄水池”和“分流截洪”的功能。一般而言,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总是先传递给城镇,再通过城镇自身的功能传给乡村。长期以来小城镇发展极其缓慢,其“中介”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和削弱,要调整这种不合理的城市体系,不外两种途径:一是在既定城镇规模和数量总体水平不变状态下的存量结构调整,即削多补少,重新排列组合;二是在总体水平提高下的增量结构调整,即通过不同类型的城市非均衡发展,主要是提高薄弱层次的比重来改变总体结构。结合我国国情,采用增量结构调整,并把非均衡发展的重点放在小城镇这一层次上,可将城市结构合理化和提高城镇化水平有机结合。当然,单纯地发展某一规模级的城镇不能解决我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现实的选择是走城市群落化的道路,大中城市协调发展,多层次、多区域地完成农村城镇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逐渐形成规模不一、类型不同、功能各异的区域性城市网络,促使地区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如果把城市定义为节点、农村定义为域面,合理的节点与域面就形成了地域经济网络,这种网络有着强烈的整体化功能。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只是在东部和北部以及沿海地区出现了城市群落的雏形,而在其他地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特别是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极为缓慢。这些地区应重视高层节点——大中城市的建设,用高层节点的巨大吸引效应来吸引乡镇企业的输入,转化当地的过剩人口,使全国范围内的乡镇企业分布、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趋于均匀。由于城市和劳动力的聚集程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业对城市规模、劳动力素质、资金集聚以及市场远近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不同的区位布局。一般来说,工业区位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外界一圈一圈地扩展,而技术层次也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分布状态,农村城镇化的区位分布也将是这样一种趋势,这就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县城、乡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

第三,加快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口流动和迁移自由。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大批剩余劳动力,一部分被乡镇企业吸收了,但大量的还积压浪费在农村,变成隐性失业。即使在乡镇企业或开放区及特区务工经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若干年后仍可能回农村生活。这种“离土不离乡”的政策限制了乡镇企业作为效益追求者向优势区域集中,以致使我国农业人口每年只有极少数转移为城市人口,城镇化不能依靠农村人口的规模转移而发展,而是靠城市人口的自生增长,使城市一直成为依靠农村供养的消费性城市,城市不能带动农村的发展,反而成为农村的沉重负担,这就是户籍制度产生的负效应。目前,僵化的户籍制度和封闭的人口政策正在出现缺口,一些地区正在探索如何实现城乡统筹的新路,市场经济要求人口流动,而人口流动必然促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当然,我国人口迁移的重点应该放在发展中小城市,因而要全方位、多角度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要有选择地把一些国家建设项目放在中小城市,形成合理的城市“辐射链”,力争用30~50年的时间按我国总人口80%的比例实现城镇化。城市经济学有条原理,即城市的最佳规模为30万人,由此可知,我国现有600多个城市和超过2万个建制镇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国家、企业、农业多元投资主体一起上,讲究投资效益,力求滚动发展,农村城镇化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到时候,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变成“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此外,还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以劳务出口为主的国际性转移,人口的国际迁移不仅有助于减轻我国的就业压力、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还能够锻炼和提高一大批劳动大军的素质,对于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信息网络、发展我国城镇外向型经济无疑具有巨大的作用。当然,在实行劳务出口和人口国际迁移中,难免会让一些高级人才出国外流,但只要政策引导合理,引才、留才机制健全,一些海外高级人才就会被吸引回国服务。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担心人才外流而关闭劳务出口及国际迁移的大门。

第四,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使农民进入城市边际经济空间。在各国城镇化过程中都产生了“劳动力跟着投资跑”的现象,我国的“民工潮”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种特殊形式,将会存在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来说,其主要任务不是“堵”,而应当是因势利导地消除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劳务市场规模小、功能不齐、受计划用工的限制较大,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而必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城乡一元化的流动户籍制度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发动城镇化,可以把劳动力主要进入城市边际经济空间(城市非正式经济领域及有需求而尚未开拓的领域)的流而不滞的城镇化方式作为现实的选择。在实践中,农民群众已自觉地随农业生产的生命活动周期而将劳动力“候鸟式”地使用,主要从事拾遗补缺性质的工作,如当保姆、摆地摊、干粗重体力活等。但从长远看,要真正实现城镇化,必须结束行政干预,加大力度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把城镇各类经济成分的企业职工、临时工、个体劳动者齐聚到社会保险一体化的“旗帜”之下。同时,改革农副产品的流通体制,大力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建设,从而保证城乡居民享有相同的基本福利待遇。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最终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不断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市场条件。

现代社会的城镇化作为一股潮流不可逆转。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步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与国外的城镇化进程相比较而言,即使是进程较快的英国也花费了七八十年的时间才基本实现城镇化,而到成熟阶段即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更是花费了近两百年的时间。因此,我国要在50年内达到80%的城镇化水平的任务实属艰巨,自然会潜伏着诸多矛盾。因此,从总体上看,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上,应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差别的事实。最落后的地区,重点是有选择地恢复和发展小城镇;落后地区,可以选择大中城市作为经济成长中心,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较发达的中部地区。主要选择乡村工业一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但必须加强区域布局和统一规划,并有重点地发展一批小城市;发达的东部地区,可选择城市工业-中大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只有这样,通过城市带动城镇与乡村的建设与繁荣,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才能真正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杜睿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9):54-56.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90-95.

[3]李华.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支持[J]人口学刊,2003,(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