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09:56: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共经济学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
环境美学;生态文明建设;郑州市;景观设计
一、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探源
(一)解析环境美学内容的本质
公共环境不仅要满足人们生活起居、休闲娱乐的物质要求,而且还应该满足人们对心理、审美、归属感等方面的精神需要。当前人类的生存环境受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健康受到威胁,迫切需要对公共环境的审美意识上升到一定高度,扩展美学理论本身的内容,彻底改变狭隘的理解。因此,目前环境美学的本质不是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形式表现,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强调的是环境的重要性,研究的是生态与文化、主观与客观的基本关系问题,具体体现在人居环境中生态结构的保护和完善,目的为了让环境更适宜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导致污染物排放过度、空气污染严重、常规能源枯竭等环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转换传统观念中对大自然的粗暴破坏和掠夺,把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切实把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环境美学理论在本质上相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追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不高
公共绿地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结构多样性和景观功能多样性。景观结构多样性指的是景观类型、大小、形状、组合的多样性;景观功能多样性除了物种在景观单元中的流动的多样性外,还包括观赏、游憩、生态、文化等功能的多样性。目前郑州市各区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显示,金水区虽然绿地类型较为全面,但是面积分布不均匀,导致景观多样性下降;高开区、经开区、邙山区的景观类型较少,但面积较为均匀,多样性指数中等。分析说明,郑州市各个城区存在的绿地分布不均匀、景观类型不够全面等问题[1]。
(二)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
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是指景观分割的破碎程度,通常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越高,表示人为改造越大。从各城区来看,二七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该区为老城区,建筑密度较高,绿地面积少而分散,另一方面是新开发的居住区,开发商在景观规划中的投入较少,导致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经开区和高开区为新建城区,其景观的绿地率较低,有部分空地未进行开发,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原因是缺少大型公园或者多以小广场形式存在[1]。
(三)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风格差异较大
目前来看,郑州东部的新城区和西部的老城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西部老城区只有少数的城市公园,后来建设的公园大部分是根据城市的发展改建而成,公共绿地景观具有古典园林气息,且各个公共绿地较为孤立。相对于老城区的高密度人群,公共绿地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东部的新区城市公共绿地规划是包含于城市规划中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统一性,并且兼具生态性和文化性,充满了国际化的现代气息。
(四)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数量分布不均匀
目前郑州市区中心与城市边缘区景观数量分布不均匀。在人多地少的城市中心,公共绿地实属奢侈品,大多数绿地景观规模较小,例如街头绿地、带状公园等,如文化公园、学梓公园、文博公园、绿茵公园等。在城市边缘区则分布着大型的公共绿地景观,如植物园、绿博园、方特游乐场、黄河湿地公园、绿源山水园等。
(五)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忽略市民的参与性
郑州市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在前期的规划设计与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中,缺乏市民的参与性这一社会功能。例如公共绿地景观在前期规划中没有听取和采纳市民的期望与意见,许多新建的公共绿地熟知度并不高;一些专类园区,在冬季缺少观赏价值,大大减少了游人的视觉享受;一些公共绿地缺少静态赏景和市民参与其中的功能场所,最终成为以户外健身活动为主的公共绿地。诸如此类的问题,导致公共绿地只可远观,缺少景观亲近感和城市归属感。
(六)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缺乏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作指导
郑州市较为集中的公共绿地大多是以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的形式存在。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碧沙岗公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是以自然山体和枝叶茂盛的植物为主,人工景观要素以筑山理石、人工挖湖为主。但由于建设时间距今已有六七十年,园区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为群众提供休闲游乐的场所,在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体现较少,很多场所在早期看来有一定的主题或意义,而如今看来却破坏了整体园林景观的和谐性。
三、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对策研究
(一)提高生态审美,推动城市生态安全
首先,通过宣传、说教等方式向全体市民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市民的生态审美意识;其次,在公共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一定要遵循生态原则,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角度出发,比如位于郑东新区的湿地公园,通过污水净化系统为如意湖进行污水净化,让市民在游赏玩乐的同时,了解真实的净水程序,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然后,绿地景观本身要生态稳定、能流通畅,能够与城市的结构相统一、关系相和谐,比如城市之林的园内景观与园外道路绿化风格就统一和谐,使公共绿地与城市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主题。
(二)提倡艺术创新,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艺术创新是指将生态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用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做指导,用尽可能少的财力、物力,对周围环境尽可能少的干扰来绿化和美化环境,通过景观这一设计表达形式所反映出的创新设计观。比如选择乡土材料来节省维护成本,就像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演绎了关于农耕文化的田园耕读故事;或是对报废的材料进行分类筛选,既能节约材料,又能产生出新的艺术效果,就像德国巴伐利亚州环保部新楼景观设计的主要入口处,设计师利用报废的混凝土预制板,创新出类似于中国山石的园林小品,极具创新意识。(三)重视回归生活,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回归生活是指赋予公共绿地景观以人的属性,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公共绿地景观和人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不仅是对当今人类生活和历程的写照,而且是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抑或是一种存在方式。这就要求在对城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的同时,重视人在景观中的主体地位,考虑公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将景观设计与人的生活意象产生联系,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城市归属感,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营造环境良好的空间场所,满足人们观赏、游览、学习、活动、趣味、运动等多功能需要,避免“见物不见人”的情况,提高景观的使用率。
(四)融入中原文化,推动美丽河南建设
将极具荣耀感的中原文化融入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中,能更好地尊重并延续地方生态特征、历史文化印记和民俗习惯,赋予其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地域特征。每个公园都应有独特的文化和鲜明的形象,不然被动的景观往往容易被人遗忘,就如碧沙岗公园,很少人会来到园内的北伐烈士纪念碑去参观悼念。因此,规划者在对公共绿地景观进行设计之初,就应充分了解公园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尽可能地将中原文化转化为人文活动,增强市民的民族意识和价值追求,让每个市民都能通过公共绿地景观参与到美丽河南的建设中来。
(五)强调整体体验,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整体体验是强调市民与自然应该时刻保持着互动关系,它不仅仅包括建设初期参与设计、建设完成与场地互动、设计成果开放评价,还表现为对生态过程和自然过程的展示、认知、体验。比如设计师可以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对部分场地留有发展的余地,留待今后的使用者在体验中慢慢完成;或是提供果实采摘、耕作农场、垃圾堆肥等这一特定区域让市民享受亲近自然、体力劳动的快乐;又或者通过景观生态设计,以教育为目的向市民展示自然现象的发展规律、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技术的运用与生态的恢复过程。
(六)促进市民交往,推动宜居城市建设
公共绿地景观还应该兼顾社会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特别是在生活节奏飞快、信息化程度发达的今天,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交流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上的交谈,也可以是常见的某些交流活动,如交谊舞、乐团合唱、戏曲演唱、下棋、打牌、亲子活动、健身项目等。因此,设计者应该着重为此类活动提供专属、舒适、互动的场所,增强市民的存在感和归属感[2]。
四、结语
将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融入城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中是人类发展新时期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改变生存环境的新目标。郑州市应该对公共绿地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人性化、生态化的方式进行规划设计,使城市绿地充分、高效地发挥生态效益和使用功能,倡导人与自然协调有序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晓曦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一、引言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市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杨保(2006)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公众的场所,是市民可以无拘无束地光顾、自由自在地活动的地方,也是享受城市生活、体认城市风情、彰显城市个性、领略城市魅力之所在”。城市公共空间一方面可以促进不同阶层的人群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宜居品质。同时,公共空间可以有效缓解居住在不同空间层次社会空间人群的之间的对立情绪,无形中消融了城市市民之间的疏离感,降低了社会不安定情绪集中爆发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全社会的和谐稳定资本。
近年来,在我国的公共空间供给中,“私有化、商品化、符号化”的开发模,造成了环境空间品质低下、类型和功能单一、注重形式化的设计而忽略人性化的需求,且城市居民中消费能力越强的人群,越拥有公共空间的优先使用权。很多学者已经开始拷问公共空间是否已经彻底转变为“纯粹的消费场所”,是否已成为城市消费文化的空间载体?公共空间已悄然蜕变为“伪公共空间”。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供给短缺、供给低效率以及供给类型单一化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开发过程中不争的事实。
本文试图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供给机制中的角色定位、及公共空间供给的制度设计,并就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模式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进行评析,为解决当今我国城市公共空间供给困境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为城市公共空间有效供给提出政策建议。
二、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
相对于私人空间主要由市场开发主导而言,城市公共空间由于其公益性、正外部性的特点,长期以来由政府主导开发供给,具备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但又不属于纯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准公共物品则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具有不完全的消费上的竞争性和受益上的排他性特征。准公共物品可具体分为拥挤性物品和俱乐部物。由于公共空间本身具有容量极限,达到极限值时,对公共空间的使用就具有竞争性,达到具有竞争性的使用水平的这一点称为拥挤点。在拥挤点,容纳或供应一个追加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将大于。街道、广场、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就属于这种拥挤性公共物品。因而城市公共空间不是纯公共产品,而是一种具有拥挤性的准公共物品。空间的使用权限可以通过空间准入管制实现“排他”使用,此种情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即具有了俱乐部物品的属性—消费上非竞争但可排他,即对于俱乐部的全体成员来说是非排他的,但对于非俱乐部成员来说则是排他的,如城市门禁社区内的绿地,需要购买门票进入的主题公园等。准公共物品既可以通过市场来提供,也可以通过政府来提供,还可以通过政府引导促使私人部门自愿提供。
三、城市公共空间供给机制中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
(一)政府直接供给公共空间面临的困境
当政府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再分配,参与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时,可以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直接供给。这种资源配置方法的效率条件应该满足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每一个市民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边际贡献之和等于开发公共空间的边际成本,即帕累托最优效率条件。实现这一效率条件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假设条件:
1、理性政府的假设。假设政府能充分了解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类型及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如何通过最优收费政策,即征收无扭曲税来为公共空间的开发融资,从而实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供给。它要求信息在市民与政府之间是对称的。
2、存在一个社会总福利函数。即每个市民对于使用公共空间所取得的效用函数的可加总性。政府通过这个总的社会福利函数的最大化来实现对整个城市空间资源的最优配置。
只有满足上述前提,才能得出政府提供公共空间的效率条件,使政府能够按照各个不同阶层人群的偏好与意愿来收费,以此收益补偿开发公共空间的边际成本,完成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供给,使得城市的空间资源在“私人”与“公共”之间的配置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然而,现实中的种种局限很难使上述条件得到满足,导致公共空间供给的低效率,这是因为:
1、作为一种空间资源,城市公共空间的正外部性是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递减的,即可达性降低,外部性减弱。
2、财政收入作为政府进行公共空间建设开发的单一融资手段,取自于政府对市民的征税。公共空间具有建设目的的公益性和福利性,且后期使用权归属于全体市民,如果政府对公共空间的建设开发进行粗放式的管理,开发过程不考虑回收投资成本,则产生一系列问题。此外,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政府的开发行为进行监督,监督角色的缺位也导致了城市公共空间供给的低效率。
(二)政府在公共空间开发中的角色定位
正是由于上述局限性因素的存在,使得政府直接提供公共空间的条件得不到满足,因此政府在城市公共空间开发中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要使政府在公共空间开发中发挥有效作用,应考虑以下两方面问题:
1、如何确定公共空间的供给规模。
2、如何确定政府供给公共空间的范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09-03
一、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现状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计算机实验教学已经成为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高校都设立了类似于计算中心或者计算机公共实验室这样的机构。无论是计算机实验教学,还是网络资源的获取,计算机公共实验室都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承担了大量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和各类专业课的实验教学。
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台式电脑均要依赖于有线网络才能够上网,而无线网络(WLAN)的出现打破了在固定地点才能上网的禁锢,许多原本需要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事务通过移动设备就可以完成,如收发电子邮件、资源下载等。许多高校新建了无线校园网,极大提高了网络接入的便捷性和自由度。针对IOS、Android等时下流行的掌上操作系统开发的校园网微门户,更是极大方便了移动设备获取各种信息。
随着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教学、师生互动、知识交流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计算机进行信息化学习,原本人满为患的机房逐渐冷清。以南通大学为例,近6年来计算机机房电脑总量基本维持在1800台左右,且每年维持300-400台计算机更新率,除寒暑假和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每天开放不少于10小时,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机房使用电脑的人数越来越少,机房一直处于全天候开放状态,但是设备的使用率却在逐年降低,到了一定使用年限后计算机进入了淘汰更新阶段,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长此以往,势必将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推到一个边缘化的状态。
二、移动学习
1.概念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2.特点
移动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获取知识。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可以在不受限制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探讨。移动学习实现了自主性、个性化学习方式,以知识导航为特征、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为目的的学习任务,使学习活动更具情境性,资源更丰富。
3.移动学习的现状
爱尔兰教育技术专家Desmond Keegan在《From d-learning, to e-learning, to m-learning》一文中根据学习的形式与手段的不同,把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1)d-learning(distance learning)――远程学习。特点是已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时空分离,教与学的活动不再是同步的,为学生开发学习材料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远程学习系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电子学习。特点是实现了远程的面授教学(teaching face-to-face at a distance),弥补了远程学习的一些先天不足。主要使用卫星电视、视频会议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技术。
(3)m-learning(mobile learning)――移动学习。这是远程教育新的发展阶段。特点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由的学习。
移动设备的性能日益强大,网络速度不断加快,为移动学习打开了便捷之门。各种学习机构都在尝试创建网站、制作教育材料和资源的方法,大量的移动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都在建设中。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移动学习给教育带来的变革,移动学习作为教育信息化手段的一种有效补充,极大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诸如微课、慕课等为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与普及,各种移动设备能够方便快捷地接入网络,也为移动学习提供了高效的使用环境。
三、转变思路,创新发展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采用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的方式进行学习,BYOD通过利用学生的自带设备,让“一对一”的学习更加容易。因此,计算机公共实验室使用率降低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实验室的管理者转变传统的发展思路,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新的学习变革中去,以创新求发展,提供更具特色的教学服务。
1.构建虚拟桌面平台
虚拟桌面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模型,最早由桌面虚拟化厂商VMware提出,虽然借用了传统的瘦客户端的模型,但是让管理员与用户能够同时获得两种方式的优点:将所有桌面虚拟机在数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同时用户能够获得完整PC的使用体验。
计算机公共实验室为了满足各个专业的教学需要,安装了大量的教学软件如VC++、Photoshop、3D Max等,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这也是许多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愿意使用台式电脑的一个重要原因。
虚拟桌面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按需安装集中管理,实现一机多用,在办公室就可以对实验室内每一台电脑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更新或恢复。不仅极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和软件的安装自由度,也很好地解决了大批量计算机的管理问题。虚拟桌面可以通过安装多个系统镜像,将各种教学软件分散到各个系统中,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甚至可以做到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专属的学习环境,形成了专属教学环境、考试环境、学习环境和开放式实验环境的和谐统一。
2. 提供开放的移动学习环境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会涉及各种不同的系统环境,如Windows XP、Windows 7、Linux等,各种教学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中兼容性不一,部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习惯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无法安装专业教学使用的系统环境,虚拟桌面平台可以提供多操作系统的支持,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在建设时可以在桌面提供预留的网络点位方便学生使用。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通过有线网络和本地PXE引导来使用移动设备学习,要融入移动学习的大环境,还需要提供更开放的实验平台。一些虚拟桌面产品已经突破了网络传输介质和网段划分的限制,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远程接入服务器并启动虚拟桌面,这就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性,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教室、办公室、公寓等校园内任何地点,实现移动学习。
3.整合教学功能,扩展教学内涵,拓宽发展途径
(1)语言实验室(又称语音室)在外语教学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过去语音室的学生机只需要用到显示器和耳机,通过教师机控制观看或收听素材,功能结构比较简单。现在随着外语教学改革,越来越多的数字语音室开始投入建设和使用。许多高校在建设语音室和计算机公共实验室时,是作为两套完全独立的系统分开进行的,而这两套系统有许多功能重叠,语音室只是在每台电脑终端安装了语言教学控制系统,造成建设的重复浪费。
以南通大学为例,现语音室共有约2200座,已改造数字语音室有620座,今后几年内将对剩余的语音室进行数字化改造。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约1800座,如果能将数字语音室和计算机公共实验室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对于经费和人力资源都将是极大的节约。
(2)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实验教学环境都是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前准备好,这样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部分教师不能熟练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工作,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如软件安装、投影仪使用、教学课件制作等,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仅局限于课本,缺少实践环节,而现代教育理念越来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
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由此可以开展针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和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
南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近年来将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推进,计算机公共实验室作为其下属科室,联合教学技术部、信息资源部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向教师宣传和灌输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帮助教师发现和解决在计算机实验教学、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平台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广大教师对这种形式的培训非常欢迎,培训成效显著。
在学生的实践教学方面,与教育科学学院积极开展合作教学,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在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实践学习中,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各种计算机硬件,更深入的了解计算机,学会自己动手去拆解和组装计算机,安装和调试各种软硬件,探索、研究和解决各种计算机故障,同时能够参与到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事务中,学会通过分工合作来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了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4. MOOC为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发展提供新机遇
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整合了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近两年来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受到全世界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国内各大高校也纷纷加入到MOOC的资源建设中,MOOC的在线注册和学习人数飞速增加。
相对于微课程这种针对知识点的教学来说,MOOC是针对完整课程的开放式网络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更适合在计算机公共实验室这样的教学平台上进行。计算机公共实验室提供了大型的网络化教学环境,可以满足众多的学习者同时学习的需要,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需要能促进大量回应和互动的教学设计,在较高生师比的情况下,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内可以实现同侪审查(peer review) 、小组合作、随堂测验、课程考试等教学功能。一个更开放的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可以提供给广大学习者一个更开放更自由的网络学习和交流环境,在这个自由开放的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兴趣发现、自主学习、主动交流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获取。
四、结束语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使学习的时间地点更加自由、内容更具自主性,真正做到了学习无处不在,这种学习模式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甚至有专业教育研究机构认为移动学习在未来一年内将成为主流的学习手段之一。计算机公共实验室作为信息化教育时代一个重要的教学平台,在移动学习时代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必须要把握好教育技术变革的方向,了解诸如MOOC这种新兴教学方式的特点,在建设和服务理念上做出改变,以变革求发展,为实验实践教学、网络学习提供内涵更丰富的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Tian Hua, Wang Xuqing, Discussion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for supporting mobile learning age-based 3G[J]. 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Equipment,pp.26-29. 2010.05.
[2]Liu Zhi,The Status and Commentary of Mobile Learning[J].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2013.02.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d based on economics visual highwa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current period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mode, finally from the economics visual on highway construction model made a personal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and has strong theoretical and guidanc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conomics; Highway construction mode; suggest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工程项目有工程规模大、社会效益广泛、建设周期长、工程地点不固定等特点,一个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一般要十几个亿甚至上百个亿。由于投资巨大,国内外公路行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问题,诸如资金缺口大、筹资任务重、贷款负担沉重等现象。由于资金紧张,同时造成了公路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劳资纠纷增多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如何开源节流,降低公路建设总成本,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事关我国公路事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基于经济学视觉的公路建设管理分析
1.1公路的经济学属性
经济学中对物品的属性分类依据是竞争性和排他性。排他性是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竞争性是因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而减少其他人使用时该物品的特性。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均为收费的公路,只有交费才能在上面行驶,因而都具有排他性。在运营前期,车流量达不到设计流量,车辆在上面行驶并不减少其他车辆的使用,这种无竞争性称自然垄断;到运营后期,车流量超过设计流量,出现拥挤和堵塞,车辆在上面行驶影响其他车辆的使用,这种竞争性称私人物品。
我国公路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可以归纳为三类:①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以免费方式提供公路设施和服务的福利型公路企业;②以收回投资、没有生产者利润追求、以收费方式提供公路服务的准福利型公路企业;③以收回投资并获得企业利润为目标、以收费方式提供公路服务的商业型公路企业。由于财政资金短缺和筹资压力,政府往往给运营收费公路赋予了“投融资、建设、运营”的权利和责任,要求其实现自我滚动发展,实际上强调了其投融资功能,使公路公司由准福利型公路企业演变为商业型公路企业。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和92.4%。四通八达、服务周到、种类齐全的商品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然而公路的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较为明显,供给未能实现充分的竞争。
1.3市场的效率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的效率表现为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其中总剩余定义为:总剩余=买者的评价一卖者的成本。
如果一种配置是无效率的,那么买卖之间交易的好处就没有完全被实现。假如一种物品由最低成本(包括交易成本)的卖者生产,并由对此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消费,那么此市场就是高效的。当然,高效的市场并不一定是公平的,这一点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也要考虑到。
公路建设环节的总剩余即为使用者的评价减去建设单位的成本。使用者的评价一般与道路的质量、线形等因素有关,与公路建设模式基本没有关系;而建设单位的总成本则与公路建设模式密切相关,要合理降低建设成本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是根本。
公路建设实施阶段,施工和设计单位是卖家,监理单位提供监督和管理服务也是卖家,而业主是买家,产品就是成品的高速公路。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高峰阶段,现金流支付巨大,施工单位在按图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某工程方案通过变更设计或变更施工工艺,或者优化设计方案,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消耗的资源减少了,能够大大节约成本:然而对于业主单位,由于应支付的工程量可能没有什么变化而不支持变更,而设计单位因变更增加了工作量,也不支持新方案,因而变更无法实施。该新方案的功能和成本基本不变,这在经济学的角度,可以说卖者的成本降低了,而买者的剩余不变,这样总剩余会提高。遗憾的是由于方案对业主没有产生效益,不被采用,因而社会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节约,是无效的。
设计阶段是控制投资的关键阶段,对工程全部投资的影响度约为75%~95%,现在的高速公路项目的设计费一般约占工程总造价的l%~2%(不含运营及维修费用),但是这不到2%的设计费却决定几乎全部的随后费用。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在保持使用功能和行驶舒适度不变的情况下,为寻找更加合理的低价方案,往往要付出大量的计算和造价比较。这种设计劳动若被采纳,能够明显地降低造价,这在经济学的角度,可以说卖者的成本下降,而功能(买者的评价)不变,这样总剩余会提高。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起实施)是以设计标的的工程建安费做为计费基数,再乘以对应的难度系数和费率,在一定范围内,造价越低设计收费越低,造成有的设计单位对优化设计而降低造价的积极性不高;更何况有一部分建设单位不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颁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的规定标准支付设计费,而是采取压价限价,或者自定勘察设计费标准,最终勘察设计费有的甚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50%,设计单位得不到应有的利润,优化行动难以实施。这种现象造成社会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节约。
1.4当前高速公路的需求和供给
当前高速公路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明显上升,其路网规划一般由政府部制定,其消费价格也是由政府部门结合收回投资年限、行驶的替代成本和效益等因素统一考虑,由物价部门批准,具有相对的刚性。
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三明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是以工学、艺术为主要学科基础。通过考察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厦门工艺学术学院等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泉州地区、江浙地区相关企业的走访与交流,针对文化创意产业、设计行业、机械行业的新发展、新要求,制订了“重人文,实基础,泛实践,显专长,多方向、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良好的人文素养为特征的专业精神为主导;以坚实宽泛的学科基础知识为保障;以各有见长的专业技能为特色;以实践、实习、科研训练和社会调查等为辅助;打造“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的工业设计人才。学校工业设计专业力争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倡导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为承接媒体创意专业和动画专业的文化创意衍生产品研发设计特色专业,完成我国由“模仿型”加工产业向“开发型”设计产业的转变。
专业课程体系。三明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坚持“基础+特色、稳定性+动态性、产+学+研”三原则,建立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地方特色相结合的“两平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基础+特色”原则强调既要坚持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又要坚持自身专业的特色性,根据学生、教师、学科环境、地域特征等因素,有目的的优化课程。“稳定性+动态性”原则即低年级统一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构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完备知识结构。高年级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办学优势,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岗位需求。“产+学+研”原则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培养针对性强、实用性高、适用性广的专业人才[2]。两平台是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组成。开设的课程包括理论基础、设计基础和工程基础三部分,占总学分的42.2%,实现“实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是由金工实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组成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落实“泛实践”教育。专业方向包括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产品造型设计两个专业方向以及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两个专业方向实现“显专长、多方向”教学。专业选修课是对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主要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角度设置课程,实现“重人文、宽口径”教学。如图2-1所示。学校工业设计教研室成员先后赴泉州、义乌等地的多家企业洽谈学生专业见习问题,与华宇集团合作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与兄弟院校建立互通有无的联系。
强化实践性教学
课程实践。课程实践主要是基本技能和专业系统设计训练。基本技能通过“两平台”中的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造型能力、手绘表达能力、产品模型制作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能力。专业系统设计通过产品设计1、产品设计2和产品设计3三个课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从市场调查、到方案构思、草图表现、方案设定、效果图展示、模型制作等系统化的设计过程。基本技能和专业系统设计训练局限在校内,其课题是虚拟的,旨在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实战演练、作品讨论等多种方法,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训练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为后续实体的创新实践和企业项目实践实基础,做铺垫。
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教学是承接课程教学之后的一项实践教学内容,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设计比赛来完成。以兴趣小组为组织形式,在导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业余时间,最大程度发挥想象力,注重过程的训练,提高整合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三明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坚持先校内,后校外、先省内,后省外、先地方,后国内、先国内,后国外的先后顺序,有方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设计比赛。学校工业设计专业老师组织学生参加由社团举办的“废物利用、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设计比赛中,有学生利用立体构成的知识,设计出了一款由废旧的吸管制作而成的笔筒(如图2-2所示),在笔筒上用颜料绘制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国画图景,简单材料,简易工序,赢得了好评。在2012年福建省农行杯设计比赛中,收获不少,三件作品入围。并且通过这个比赛,又与企业开展赛中赛。企业选取部分优秀作品,将产品展板打印出来,供展会上展出交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一方面能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推广,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作品是否具有可行性、前瞻性的验证,引发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具有学籍的学生才能够享受高校各项规定的权利,并需履行该校规定的各项义务[1]。学籍学历管理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对学生的入学、学习资格及毕业和离校各项事宜所进行的管理[2],关系到对学生的学习资格和学业状态及学业结果的认定。因此,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政策性和规范性,并且贯穿研究生的学业全过程。
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籍学历管理特征
1.开放性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逐渐从过去精英化和学术型的单一追求发展为学术型、职业型和专业化等多元目标并存。同时,研究生教育自身与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的科学研究合作模式推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渐发生变化,并呈现越来越开放和多元的趋势,使得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必须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具备开放性的特征。
2.协调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增加,研究生群体的年龄层次、以往受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学习目标等因素不断多元化,以及研究生自身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这导致了学籍问题的多样化。同时,基于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发展趋势,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协调国家需求、学校发展目标、教师科研需要、以及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求。另外,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程,并与各个培养环节密切相关,也是学校其他部门实施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学校,还是个人层面看,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都需要协调研究生教育各方参与者的需求,协调政策规定与培养实际,实现管理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具有很强的协调性特征。
3.服务性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培养目标逐渐多元化和专门化,使得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甚至是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环节设置出现较大差异,研究生培养正在面临各种新的探索,如各类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实验室轮转制、硕博连读等,这些都对既有的学籍学历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特殊性,要求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根据政策要求,结合培养工作的需要,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
因此,在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核心的目标应该是“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中的服务性已经越来越成为这项工作的重要特征。
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1.高精度的工作要求与开放的管理需求
在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必须面对日益增加的管理事务、学生个人信息变动、以及由于培养过程的不断开放和创新带来的学生流动性增强等一系列的压力。另一方面,2001年开始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实施已经逐渐被社会认可,特别是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教育部的电子信息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与之相关的学籍工作就必须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这种从学生入学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学年注册信息、学籍异动信息,到最终的学历信息,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公开的信息管理体系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学籍工作承担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和重要的责任,其质量和准确度不仅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更与学生的个人利益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如何协调高精度的工作要求和开放的管理需求,对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2.严格的政策规定与多元化的培养管理实践
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涉及对研究生学习资格和学习结果的认定,关系到每名研究生的切身利益,一旦处理不好,会引发严重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规定性,不能随意逾越。但同时,处于人才培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各校都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各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力求实现研究生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及其整体水平的提升。例如,硕博连读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往培养层次、培养年限和培养目标的界限;开放的实验室轮转制度打破了学校的界限;中外联合培养实践的深入开展打破了培养地点和多校注册的限制等。
新的培养模式或培养创新往往会导致学籍管理与既有政策发生矛盾或者落入现有政策体系的盲区,也有可能造成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学籍学历管理中的严格规范性常常会与培养管理中的创新性和学生个体情况的特殊性发生矛盾,造成困惑。这样的形势要求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不断适应培养体系的需要和创新,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和支撑。
3.对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自身的定位和认识
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由于其自身具有责任性、规范性、全程性、负荷性等特点,常常给人以具体、琐碎和缺少灵活性的印象,并缺少具有显示度的成绩,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者自身的发展空间有限,相关工作也往往不太受到重视,这些都导致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没有发挥其在研究生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联系的,研究生、导师和院系都是重要的参与方,做好这项工作关系到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秩序,可以促进教学科研“生产力”的形成和提升。因此,如何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能够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在政策框架内形成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为人才培养营造优质的环境,应该是当前形势下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自身的定位。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面临着自我调整和转型的压力。
建设全面协调机制,服务培养创新要求
1.建立科学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从梳理各项管理环节出发,对于每一个管理节点进行细化。一方面,明确研究生院、各院系、导师、研究生本人等不同参与者的责任,如研究生院的职责定位为规则、条例、制度的制定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协调,各个院系的职能和定位应该是直接运行和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的各类管理活动等。另一方面,对每一项管理节点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包括时间、书面材料要求、程序和责任人等。从新生、在校生、毕业班学生到已毕业学生等不同的研究生群体,从办理各类学籍异动到开具成绩单和各类证明等,无论事情大小,都以文字规范的形式,形成了一个覆盖了研究生日常管理方方面面的制度体系,而导师和研究生可以在其个人门户上随时查询和核对研究生的各项信息,并对学籍管理工作和学籍信息进行反馈和监督,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网格体系,成为高效完成日常工作的重要保障。
2.建设多方参与高效互动的管理系统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研究生、导师、院系主管负责人、教务管理人员、研究生院以及校内其他职能部门等都是重要的参与方。因此,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基础。2009年开始,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通过建设新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使得各个参与方都被纳入研究生学籍管理的工作体系中。研究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校内门户提交办理学籍异动、出国申请等相关手续,并且核对自己的各项个人信息,这保证了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也加强了研究生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导师可以通过校内门户查询其所指导的研究生的所有情况,包括学分完成情况、学籍异动情况等。对于研究生院、院系教务等管理者,可以根据工作的分工设定管理权限,使得数据信息更加完整、准确和安全,为日常管理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提供完备的数据基础。
学籍系统还根据不同的需求向其他部门的数据库输送数据,为学校其他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如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国际合作部等。导师、院系主管主任、相关部门等各个角色的管理职能都逐步实现电子化。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得所有相关角色都成为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建立了有效互动的工作体系,增加了所有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能动性,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管理的整体协同效应。
3.协调管理机制,参与培养创新
随着学校研究生教育逐渐向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研究生的流动性逐渐加强,并且出现了各种合作培养模式,如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个联合博士学位项目――北京大学工学院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发起的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博士项目;与商务部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项目;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著名大学的合作项目等。针对这些不同类别的项目和不同的培养模式,在深入理解政策的基础上,学校在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做法,既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能够对项目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很好地协调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管理政策、主管部门等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在保持正常稳定工作秩序的基础上,探索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在培养过程中真正起到保障和协调的作用。
4.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
适当的淘汰机制是保障和提升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对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学业的直博生,学校建立了博转硕的淘汰机制。这种情况一开始只是个别案例,之后,在个案的基础上及时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一方面使得日常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保证了正常管理秩序的公平和公正。对于不能完成学业的普通博士生,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该专业的硕士学位。这些处理方式,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淘汰博士生提供了可行的出路,使淘汰的过程更加平稳,也使博士生个人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
此外,近几年国内不同单位的联合培养也在不断兴起,在管理中大量涉及学籍注册、异动处理等问题,需要培养单位之间、培养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在管理工作中找到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够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的管理模式。
对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1.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实现分类管理
研究生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研究生教育内部硕士和博士等不同层次类型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像硕博连读等一些培养模式就是研究生教育所特有的。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和认识研究生教育的自身规律,无论是校内的管理,还是主管部门的整体管理,应突破以往的统一模式,根据不同的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进行分类管理。
2.建立互动与协调的机制
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不断变化的工作体系,需要特别建立相应的协调与互动机制,纵向建立各级招生部门或各级学籍部门的协调机制,横向建立招生部门与学籍学历部门的协调机制,同时建立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间的互动机制,明确不同参与者的责任,明晰招生、培养和学籍等相关部门的关系。通过对特殊个案和特殊培养模式的处理,往往能够找到进行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契机,使现有的学籍学历管理体系获得突破并更加完善。
3.建设国际化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
随着研究生教育体系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联合培养、国内联合培养及其他各类开放型培养模式不断出现,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同时,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使校内研究生的构成不断多元化,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生管理的双轨制,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因此,学习国际经验,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管理体系,能够使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整个研究生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撑,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工程经济学》主要研究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分析与评价,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方案。
(一)理论教学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设计得较为合理,考虑到知识的前后承接关系及知识体系的统一性,在学生学完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之后,在第 5 学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中安排了《工程经济学》的学习。目前,各种《工程经济学》教材数量繁多,而多数教材都不够系统,不能跟上国内外工程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比较注重工程基础,而其经济、管理知识基础又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教材中要有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点的渗透。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切合实际。我们教研室在对各种教材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选择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刘晓君主编的《工程经济学》。该教材是国家十五规划系列教材,也是国家工程管理委员会推荐教材。与其他教材相比,该教材系统性较强,难易适中,知识点比较全面,又充分联系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实际,适合我校工程管理专业 64 学时的《工程经济学》教学安排。由于知识的相关性和重复性,《工程经济学》课程的部分内容与某些课程的内容有重复,若全部讲述,既浪费时间,学生也会觉得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教研室的教师们在一起讨论研究,共同确定在教学大纲中哪些内容应在《工程经济学》中详细讲述,那些应简单概述。例如,决策树分析在《管理学原理》中详细讲述,在《工程经济学》中概述;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在《项目投资与融资》中详细讲述,在《工程经济学》中概述;而方案评价与分析则在《工程经济学》中详述,在《项目投资与融资》中概述。通过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可以减少学习的重复性,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前后知识的承接性和相关性,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和重点,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同时也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
(二)实践教学目前,我们教研室增加了《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锻炼学生应用书本中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常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不能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不会应用,也不知该如何应用。因此,许多学生认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都不实用,将来工作后都得从头学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第 5 学期《工程经济学》课程结束后增加《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布置学生进行项目评价、可行性研究等内容的设计,将平时学到的基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将知识系统化,又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对课程设计及实践环节有兴趣的学生,可组织成立实践小组,由学生自愿参加。教师指导实践小组进行真实项目的分析评价,锻炼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在参赛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直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身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而理解起来又比较抽象,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其中的计算分析掌握起来十分困难。因此,这就需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深化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三基两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方法摒弃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逐渐由浅入深提问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来进行学习。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相当于学生自己探索,自主学习;同时,遇到较难理解的地方,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学生之间相互谈论,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引入案例,对于内容枯燥的章节可在开篇讲课之时以案例导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心中的疑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认真学习,探求问题的答案。而对于涉及实用型知识的章节也可选取综合案例来进行内容的复习与总结,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已从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方式,从效果上看,还是比较理想的。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是将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中职 电工 基础 应用
在中职院校中,电工基础是学生在学习电子电工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性专业学科,它的涉及面非常的广泛,但是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内容十分的复杂,并且概念很多、原理性很强,课程比较抽象,而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非常地薄弱,所以在进行电工基础学习的时候非常地吃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的时候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而情景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出现的,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的时候,通过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充分的进行思考,这样就能够更有效的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一、电工基础的特点
电工基础的教学任务是实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电磁现象的产生原理以及基本的规律,电工基础是一门学习电学专业以及非电学专业的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科,由于电工基础的知识点大量的运用在电力工程以及通讯和控制类的系统中,所以说从事工程类的学生也需要学习这门学科。由于相关的知识比较复杂,所以在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学科的基础。
二、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景教学的产生最初是来自于一份论文,作者在论文中指出知识的最大意义是在知识产生和应用当中实现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情景教学的定义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也就是说在特定的虚拟环境中实现对具体教学任务的学习,这样通过设定的场景就可以有效的把握学生的情感活动以及认知活动,在情景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主要是通过语言描绘以及特定的小游戏和角色活动把知识和生活中的具体场景联系在一起,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能够有效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三、情境教学法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在具体使用情景教学法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进行问题情景的创设,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情景问题中充分的形成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望,积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戴维宁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一个电路图,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实事的抛出该定理,这样通过问题创设引入新课程的教学活动,就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创设讨论式情景。
电工基础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实验为主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也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培养,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先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充分的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的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在进行电工实验的时候,可以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成探讨性的实验,这样在实验之初就抛出问题,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进而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就能够抱着极大的热情进行,然后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答案。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有效的指引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的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讨论和推导,在实验结果的帮助下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在学习具体的原理的时候不仅能够牢固掌握实验的原理,更能够清楚的了解实验的具体过程和产生的原因。
3.创设实践操作情景。
在情景教学法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的方法在教学用具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直观的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非常好的理解效果。教师在对电路组成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教室内部的电路进行详细的介绍,通过观摩性教学来让学生对电路的组成产生非常直观的认识,同样的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实用性非常强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在亲手搭建电路的过程中加深对电路的理解。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水平。实践操作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实际动手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实际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我们在进行具体的实验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协作实验,不仅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团队的合作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工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引用情景教学法,在积极的创设问题和讨论问题以及实践操作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货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张建富 单位: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二、技工学校会计专业现状分析
(一)技工学校会计教育目标模糊
相较于存在显著性转变的会计教育大环境而言,中国技工学校会计专业实际、长期性的教育目标仍然停留在常规的核算员培养层面,整体办学层次得不到提升,与未来社会发展脱轨,在学生选择学习专业的过程中不具备任何优势。若会计专业无法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实现针对性调整,那么其教学需求与适应性无法得到满足。
(二)产教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
实践教学行为落实不到位主要涵盖三大方面因素。第一,部分技校虽已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构建了相应的产教计划,不过由于学校自身学习条件的局限性,落实过程存在巨大阻碍,因此仍然以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第二,部分学校教师是毕业之后直接到学校参加教学工作,因此在很多方面都不够完善,过于停留在理论教学方面;第三,教育部门监督能力缺乏,在监管制度设计与落实方面完善程度不够。
如河南省的很多技工学校,虽然其构建会计电算化教师,但由于实习岗位缺乏,理论教学安排过多,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很少有机会上机学习,直到毕业,电算化水平仍然处于基础理论水平,在财务软件方面掌握程度不够,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见过财务软件,更何况实践动手能力。
(三)实践教学设计过于随意
部分技工学校在构建时间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没有针对目前整体会计专业发展前景实施调查研究,整体教学计划重点变化不明显,甚至不存在改变。譬如公司在招聘会计的过程中,给面试的200名大学生布置任务,在三小时内该公司日常业务的分录至完税工作,最终的结果令人无法想象,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人数不到10人。而该现象出现与学生学校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关联性,教材过于死板,无法顺应国家税收政策等相关内容进行针对性完善与改革。
(四)技能考核形同虚设
目前中国针对学科考核行为存在相应的考核标准,但仍然存在学校在实施考核行为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而表现方式主要为:理论监考严格性缺乏,过于看重合格率,不重视质量要求;实践考试往往“走形式”,标准非常低。存在很多学生在临近毕业时,账理仍然处于完全不理解的状态,很多基础性的会计操作都不了解,如会计分录。
三、技工学校会计专业建设思路
(一)找准技工学校会计教育目标
技工学校内部针对会计方面的教学必须要有自身特色。在大多数大学内,增加强调学历,因此技工学校应该另辟蹊径,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技工学校应该教育更多能够一专多用的综合性人才。按照学生实际的能力,划分为各个不同的层次,同时保障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以后都能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针对基础相对更好的学生,还应该在第二年的时候就获得初级会计职称。
(二)设置课程要切合实际
按照技工学校内部的基础知识,课程普遍可以划分为相关学科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以及基础知识课程三种类别。在技校内学生普遍都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因此可以增加类似英语、数学以及语文等基础学科,保证学生的根本素质水平。在设置专业课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需要进行的各种考试,按照考试要求,有针对性的展开课程设计。就会计专业来说,课程设置可以包括税法、经济法、财经法规、企业财务会计已经会计基础等。
(三)加快推进会计一体化教学步伐
由于会计教育的不断推进,会计教学与高科技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各个大学应该按照整个学校的实际需要,加强改革的力度,使用更多现代化教育技术方式,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以及效果,进而与当前现代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则是提升一体化教学速度,以调研内容作为根本,保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同时也可以在学校中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在整个实验室内,必须强调审计、工商、银行以及税务等各种方面的介绍,让学生仿佛真正进入到企业之中开展工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老师必须不断更新相关知识,加强知识储备。当前处于一种信息时代,知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整个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也逐渐变大。简单举例来说,会计法规以及会计制度也正在不断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若老师不能储备更多知识,那么将会直接耽误到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
第二老师应该增强自身课改能力。因此中职老师一定要有较强的课改能力,不能只按照书本内的知识进行教学,进而使用区域经济的发展。部分老师在课改过程内,还应该考虑前瞻性以及可行性。当前提出的“翻转教学”以及微课教学都是较为普遍的解释。
工业设计是涵盖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经济学以及科学技术等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具备明显的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特征和属性。伴随着工业4.0的到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工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具备机械、材料、电子技术等知识背景的毕业生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而这恰恰是工科院校的优势专业方向,无论从硬件还是师资都相对完备,从理论上讲工科院校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工业设计毕业生。事实并非如此,由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完备的教学体系,大量工科院校单纯的照抄照搬一些较早设立设计类或艺术类的专业院校的培养计划,没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量体裁衣”,出现了教学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学科特色不明显等问题。毕业生质量偏低,无法满足市场发展对工业设计的新需求,甚至还出现了在设计公司重新“回炉”现象,影响了市场对应届工业设计毕业生的薪资定位,也影响了未来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期待[2-6]。基于此,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建立适合工科类工业设计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大势所趋,辽宁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通过竞赛检验教学的方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工业设计教学现状
由于多数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都是从机械或工程图学等学科和专业转型而来,在培养计划中会加入工程基础课程,形成了所谓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即工程基础、造型基础、专业设计3个阶段。工程基础部分的内容由机械工程类学科背景的教师讲授,造型基础和专业设计阶段的内容由艺术类背景的教师主导,其中并没有良好的衔接。工程类教师既不能深度地剖析机件原理,又不了解当代的工业设计趋势,无法将机械原理和工业设计结合,导致学生学习机械类知识时浅尝辄止,形成学而无用的尴尬处境。造型基础和专业设计的内容,由于学生多是“文化生”,基本没有美术基础,教师需要从基础绘画入手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设计感,致使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课程课时过长,直接挤占了日后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同时,学生在美术基础课程中产生的挫败感会带入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在这种模式下,机械、艺术、工业设计专业知识彼此独立,学生几乎无法将其融合成具备机械背景的工业设计应用实践能力,出现年年获奖的“优秀生”,毕业却无法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怪现象”。相对于艺术类工业设计,工科类工业设计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更加严酷的现实。工科工业设计毕业生在本专业就业碰壁后,很难将就业方向转向与工业设计相关的其它设计领域(如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数字媒体等),这无疑缩小了就业范围,增加了就业的难度[7]。
二、引入竞赛机制的教学
(一)设计竞赛类型
设计竞赛是以设计作品为主要评判对象的一种选拔活动,目的在于引导未来设计的走向,促进新的设计形式和作品的产生。近年来,工业设计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重视,每年由各类机构主办的设计竞赛逐年增加,且层次不一。按照主办方的层级及竞赛的征稿范围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将现有的工业设计竞赛分为五类。第一类为国际类设计竞赛,作品的征集范围为全球征稿,影响力在所有竞赛中最高,国外很多高校都将此类竞赛作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参考,近年国内也有部分重点院校将此类竞赛作为保送研究生的一个加分参考。在国际性的设计奖项中最知名的有被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的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以及美国IDEA设计奖。亚洲主要有由日本产业设计振兴会举办的G-Mark设计奖、韩国K-DESIGNAWARD等。第二类为国家级设计竞赛,是由国家级协会或政府机关主办,在全球范围征稿,影响力主要是在国内,主要包括中国设计红星奖、红棉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慈溪杯工业设计大赛等。这是现在国内竞赛的主流,具有征稿范围广、作品投递量大、奖金丰厚及影响力广泛等特点。第三类为省级设计竞赛,由省级政府或设计协会主办,全省范围征稿,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如辽宁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河北省工业设计奖、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第四类为公司主办的设计竞赛,是某个企业或者多家企业联合举办的设计类竞赛,征稿范围是国内高校师生、设计公司设计师以及工业设计爱好者。由于竞赛奖金较高、征集范围广等特点,此类竞赛受欢迎程度也相对较高,如“华帝杯”全国工业设计竞赛、“五金杯”工业设计大赛、“三诺杯”工业设计大赛等。第五类为高校举办的设计竞赛,主办方一般为一所或几所高校,目的多是为提高校学生的设计作品质量和参赛热情,或促进几所高校的设计及学术交流活动。由于征稿范围较小,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都相对前四类低,竞赛获奖含金量比较低,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提升个人水平和作品质量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二)以竞赛弥补教学不足
竞赛模的形式或要求,对设计者和设计作品有一定的标准,涵盖设计思维创建、设计流程、设计表达和呈现等环节。在实践性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未经团队竞赛训练的情况下,通常会呈现开放型和保守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模式在竞赛产品的思维创建过程中各有利弊。开放型在设计点呈现上通常表现出散点状,天马行空却不接地气;保守型的创意谨慎有余而创新不足。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准确进行“扣题”,需要教师运用竞赛的思路进行指导和调整方案,从创新性、经济性、环保性、美观性、可行性几个方面把握和引导。由于工业设计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课程作业的评定多是以最终呈现的设计作品效果为标准的,而这种标准又主要以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眼力所决定,评定出的课业成绩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常常会出现课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参赛却屡屡败北的现象。基于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选拔了一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设计竞赛训练。现有的专业类竞赛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沉淀,评审机制相对成熟和健全,评委多由专业专家、行业专家以及相关产品设计公司或企业的设计负责人组成,具备相当的行业专业经验和理论共识。在这种机制下评审出的获奖作品更具专业说服力,奖项在专业领域里具备一定的认可度和代表性,不仅有效地提高和完善专业教学水平及设计作业的评价标准,还能客观地促进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学生在参与竞赛过程中积累的竞赛分析能力、设计评价能力以及作品展现能力,都会在日后的学习、深造、就业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教学相长的竞赛指导团队
教师是竞赛指导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面临两个方面的要求和挑战。首先,竞赛本身的难度客观需要指导教师具备一定的眼界和能力,能够在思维、技术、表现等几个方面给予指导、修改和示范。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参赛本身就是在难度适中的课堂教学基础上的拔高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应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和策略,本质上对设计类学科的传统教学方式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和实践平台。从这两方面看,竞赛团队的指导教师必须不断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补充和迭代,对流行的设计新观念、新思想、新趋势进行思考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设计出更加完美、更具创新性的设计作品,才能增强参赛的竞争力,同时快速培养出适应行业特色与行业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组建梯队式学生创新团队
学生团队是教学改革环节中的重要部分,通常情况下会在工业设计学生二年级时进行选拔。选拔形式多样,可以是针对竞赛的课程作业,也可以是以系为规模的小型竞赛,选择中更重视学生竞赛的积极性,而非仅仅是课业成绩优秀。正确的竞赛态度和强烈的获奖愿望是初创团队最重要的精神。梯队式团队是指在竞赛团队中由各个年级的学生组成,一般为二、三、四年级,以达到“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和效果。低年级学生以学习为主参赛为辅,高年级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与低年级学生组合竞赛团队,这种梯队式结构能够充分而有效地保持团队的持续性和生命力。为了充分发挥团队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成员按年级和组别进行定期考核,考核标准由参赛作品的投递数量和质量,团队成员的讨论会的参与情况及竞赛获奖情况等方面构成,每学年对不符合要求的成员进行末位淘汰。
(三)明确竞赛目标与评价标准
每年全球都有大量的设计竞赛,规格、水平、影响力不尽相同。团队成员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团队骨干在每年的年初进行竞赛规划,甄选出优质的竞赛,放弃一些影响力低,提升效果不明显的比赛。年末团队所有成员要在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统计全年的获奖情况和参赛过程中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总结的方式将竞赛评判标准深化到学生的脑海中,并使其成为指导学生日常设计及设计作品评判的重要依据,具体内容可分为五部分。一是创新性。强调设计理念的独特新颖。参赛者能否突出作品的创新点,体现其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要把握产品的未来趋势。二是可行性。需要作品在功能、结构、技术、形态、材料、工艺等方面有较大创新,同时需要作品考虑市场价值、技术可实现性、具有批量生产的性能。三是美观性。通过作品造型更好地体现设计功能的实现,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便捷性,识别与操作简单、高效,人机关系协调。良好的外观造型设计,还能够完美地呈现产品风格和品牌价值。四是环保性。指产品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智能、绿色、环保、节能等概念的运用和用户体验等设计作品的新关注点。五是表现力。色彩搭配合理,形态体现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与使用环境相协调;能够在设计方法、绘画能力及设计细节上最大程度地表现出参赛者的设计意图。
(四)精心组织、实施指导活动
竞赛团队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分组责任制,即整个团队在指导教师进行引导和规划的同时,将团队成员拆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名负责人,在小组之间实行竞争式管理。各小组需要定期进行大赛资料收集和分组汇报,研究和总结某个或某类设计大赛的关注点和评价体系,并制作成PPT形式进行团队演讲,使团队成员能够对大赛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分析当前及未来社会的设计行业的热点。在方案概念的讨论方面,使用当下常用的“635法则”、“7×7法则”、“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等设计思维方法。鼓励新颖的设计概念和想法,教师同团队成员通过广泛的讨论交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并帮助其学会捕捉可能成为优秀设计作品的“灵感瞬间”。指导团队成员将设计灵感充分表达,通过竞赛为学生带来最为有效和直接的设计指导。
四、结语
自2012年至2016年,先后于北方工业大学和辽宁科技大学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将竞赛机制穿插于日常的教学之中,并组成了小规模的竞赛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竞赛培训,取得了以国际级奖项——德国红点奖为主的各类国际国内设计奖70余项。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设计知识和技巧,还通过大量的竞赛获奖获得了在木马、嘉兰图、洛可可等国内知名设计公司实习及就业的机会[8]。
作者:岳涵 刘永翔 边鹏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岳涵,张双翼.二维形态构成课程考试体系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6(1):66-71.
[2]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13.
[3]肖颜琴.广东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再认识[J].装饰,2012(2):139-140.
[4]顾亦鸣,曹玉华,汪隽,等.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5):13-15.
[5]郭会娟.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44-02
应用化学是介于理学化学和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之间的应用型工科学科,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精细化学品生产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上精细化工在化工比重达85%以上,我国只有50%左右,而我们安徽省比重更低。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已发展起相对集中的精细化工产业群,这也为安徽的精细化工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化石资源的消耗,对利用生物质生产精细化学品的技术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开展精细有机合成及其工艺技术的研究,对提高我省乃至我国的高分子材料化学品生产技术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提高生产中安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十一五”和安徽“861”行动计划都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撑产业;精细有机合成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一、已有的理论实验基础
《精细化工工艺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承担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一门课程。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由天津大学唐培堃和冯亚青主编的《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二版)。该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主要有精细有机合成反应理论、精细有机合成的基元反应以及有机合成设计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十三个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组成,各个单元反应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由于课程内容涉及的较多,其中不但有一定的基础理论,而且也拥有一定的实践知识,基本理论与生产实践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在教学时如果仅仅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或讲授实践知识,将教材上反应的特点与规律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死板,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另外,如果执行教学计划时,理论课与实验课间隔时间过长,课程教学无法实现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失去。与《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是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该课程作为一门高年级的化学工艺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实验必修课,是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实际应用的一个延伸。该课程希望通过具体的与生产实践相关的实验操作培训,来强化并提高学生的有机合成实际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对精细化学品的掌握。同时,希望通过该实验课程的训练,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继续深造和就业打下基础。然而,目前就《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而言,除了天津大学和同济大学,我们学校和有很多开设这门课程的高校,由于一些客观条件限制,目前还没有开设相应的实验内容的课程;一些学校尽管开设了这类实验课,然而与《精细化工工艺学》相配套的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方式的综合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并且实验项目及相关的实验条件、实验药品、实验仪器都是教材上规定死的,甚至一些实验工艺相对陈旧落后,有时候常常是让学生依照讲义,按部就班地进行,不利于提高学生科研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作为高年级专业实验训练,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安徽省委文件《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9号)曾指出:我们要建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平台和机制,并且广泛吸纳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基地、本专科生实习实训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将高等教育不断延伸到企业,并最终融入进社会。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时展的需要,全国各地很多的地方院校纷纷提出应用型和工程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黄山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学校发展前景,也将学校定位为地方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鉴于以上原因,结合我校建设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宗旨及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建设特色,面向我校化学工艺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开展精细有机合成实验,提高学生对精细有机合成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室和黄山安徽永佳集团及其子公司(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黄山市恒(新)远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华惠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强力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华兰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创联洗涤科技有限公司、黄山新力油墨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一批当地龙头企业研发实验室已基本具备开展此类实验的条件。
二、拟开展的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改革的起点是首先要建好相关的实验平台,并设置对应的实验内容。我们拟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就是以《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中的十多个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理论知识为指导和当地精细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为依托,并结合学校专业特点,拟开设出具有实用性和前沿性的实验:实验一: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醇硫酸钠的制备。实验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的合成。实验三:阻燃剂—四溴双酚A的合成。实验四:内酯类香料—香豆素的合成。通过开展这类实验,可以使学生:(1)了解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和一般制法;(2)学习增塑剂的基本知识;掌握酯类增塑剂之一DnOP制备的实验方法;(3)学习阻燃剂的基本知识;掌握直接溴代法制备四溴双酚A阻燃剂的制备方法;(4)学习合成香料的基本知识和用Perkin反应制备香豆素的实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普及学生对绿色化学含义的真正理解;弥补我院没有开设精细有机合成实验课程的不足;并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实践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企业合作,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校企共赢的目的。开展这类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实验,可以分别设置不同实验条件,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的能力。
《精细化工工艺学》实验课程课题组的负责人及主要参与人员中硕士博士人数比例占全部成员的70%,既有多年从事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和精细化学品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又有长期从事精细化学品产品开发工作的企业工程师,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多次承担各类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企业技术研发改造项目,积累了很多教学改革和生产实践经验,并且黄山学院和安徽恒远化工有限公司对这项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也将给予大力支持,他们承诺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和提供到企业调研和测试等方面的便利,这些条件将能保证本实验课程改革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唐培堃.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M].第2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高兴文.《有机合成》课程改革与实践[J].化学试剂,2010,32(2):189-192.
[3]李江胜,李浔,黄朋勉,等.逆合成分析法在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0,38(7):254-255.
[4]张庆,王键,滕俊江.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9,36(6):222-223.
[5]张庆,巩育军,苏秋芳等.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6,33(12):108-109.
[6]王巧纯.精细化工专业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7]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35-38.
[8]徐金明,李长江.《精细化工工艺学》产学研结合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