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09:56: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中,能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开展劳动。
1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合作交流。在集体劳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集体的劳动目标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因此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作交流意识,并且严格按照课堂秩序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展开导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具备的特征进行合理分组,并且确定每一组的组长,学生在接受课堂反馈的过程中,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提出疑问。学生在这种小组学习合作中更积极投入,更乐意地参与其中,更珍惜这样的小组学习合作方式,通过小组协作进行小组学习,并彻底检查问题,以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学生在反复的问题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和材料,建立有序的合作分工,在相互激励中不断完善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最终追求骄傲和荣誉,克服问题解决中的困难,以促进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1]。(2)促进动手实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缺失了劳动教育,也就失去了实践的重要含义,一些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要推进高阶思维的形成,而不是一味地将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唯一途径,否则会失去实践学习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劳动实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折射到学习中。例如,在进行教学分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划分不同的知识点,也不知道分类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因此,教师在合理分类时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模拟情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科学分类的意识[2]。(3)累计问题经验。劳动教育涵盖了很多方面,在进行高校劳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动手实践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实践产生价值。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劳动经验更好地学习,充分发挥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得学生意识到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解决问题及经验累积的过程。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通过经历和学习形成经验、技巧、方法等,最终能够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学习的多样性,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意义认知建构能力[3]。
2思政教育元素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入与创新应用
(1)创设劳动情景。作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注重教材的重要作用,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及重要资源,在文化传承及知识传递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教材,并且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有关劳动教育及思政的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当下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存在的价值。通过围绕教材例题创设相应的情境,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落实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功能。同时,教师应从劳动教育这一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探索,并且创造性地对教学资源展开利用和挖掘,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质量[4]。在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特征,将军队文化及企业文化贯穿于专业教学中,以校企合作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的各项措施作为重要的载体,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度融合,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宇航服、战训服等类型的服装进行项目探究,最终融入爱国教育及劳动教育。(2)打造师资队伍。想要推动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更加专业化,应当建立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应当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当加强理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同时,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在校内选择一些具有相关教学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讲师,也可以对外聘请一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及实践经验的劳动教育传递者,如劳动模范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构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根据教学规律设计多媒体课程,收集数据,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维、练习等教学联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元素,围绕品牌文化及毕业生案例等多项内容出发,使得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文化教育,强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3)开展教学评价。首先,素质教育要求服装设计专业劳动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的最终目的。故而,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目标构建不能过分依赖传统评价体系,而是应敢于挑战,突破原有评价体系的桎梏,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与创造、合作与共享等目标设定其中,立足“教”和“学”两个基本点制定综合性评价目标体系。其次,教师主导下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不能只拘泥于劳动知识的建构,应充分了解学生劳动学情,预设教学目标,并预测教学目标达成度[5]。教育事业是人的事业,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底蕴。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建立也应是动态发展、有机生成的。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应从对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文关怀和美育情感培育出发,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出发,把美育能力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设计到教学评价中,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因子设计必须体现学生持续发展的特征,如合作、自我管理、美育创造力等内容;其次,评价措词要彰显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持续提高的特点,如“不断改进”“学会使用”“持续提升”;最后,评价的标准要符合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美育培养规律,不能出现“揠苗助长”式标准[6]。(4)开展提问教学。高校劳动学科内容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蕴含丰富的知识量,其教学的有效性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政课堂上实现有效提问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合理设置相应的问题,使课堂提问环节得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后续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并围绕重难知识点作相应的知识延伸,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及知识理解能力,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需要注重连贯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前后的密切联系,实现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渐理解问题背后所揭示的课程内容。此外,教师需要关注思政学科所具备的较强抽象性而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带来较大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设置问题内容时可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深入思考,加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感知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服装设计专业劳动项目,并且自觉维护劳动的成果,在专业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使专业教育能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坚定学生的专业志向及劳动信念,努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特教中专学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6):138-139.
[2]葛彦,傅海洪,吕冬云,等.“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21(6):63-64.
[3]李仙娥,刘跃强.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66-68.
[4]王新刚,郭宏洋.中高校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提升问题研究:以统编人教版教材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21(6):102-107.
3、让学生承担擦黑板、分午餐、扫地、打水、清洁校园、植树除草等力所能及的班务及校务劳动,鼓励根据现有资源开设田园、烹饪、维修等特色劳动教育项目。高校应结合专业特点,注重与新技术相衔接,开展创造性劳动。
众所周知,类似“劳作教育课”这样的课程在我国中小学里长期存在,诸如“劳动与技术课”、“通用技术课”等,有条件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基地劳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劳动品质和创新能力。但是到了大学之后,这门课程基本就舍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学毕业前的社会实践或实习课程。那么,现在大学设置“劳作教育课”是否有此必要呢?
之所以强调“劳作教育课”要落到实处,是因为在一些中小学甚至大学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课大多名存实亡。对劳动教育的忽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是直接反映在大学生个人、教室、宿舍的清洁卫生上,不少学生无法维持整洁的生活环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学习环境。二是间接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造成了长远影响。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敢于创新的品质,在未来的工作上也难以有更好的发展。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劳动教育不可谓不重要。
1.1加强后勤物质环境建设高校后勤致力于为学生创建安全、文明、干净、和谐的物质环境。后勤部门在高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在食堂内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从源头上监控原料的采购、清洗、烹饪、售卖各个环节,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在学生公寓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保证学生人身和物品的安全。在宿舍楼的活动室安装电视机和DVD,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公寓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开辟桃李园、在公寓园区种植花草树木,创造了干净、优美、整齐的学习生活环境。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后勤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1.2加强后勤学生队伍建设加强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建设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的有益探索,通过开展后勤文化活动以及学生队伍成员在同学间宣传,将学生平日看不见的后勤服务工作提升到可以看见并亲自参与的层面上,切实感受后勤工作的艰辛。根据后勤维修、绿化、餐饮、宿舍、保卫的工作类别组建义务维修队、绿化小分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义务消防队等学生组织。经过量化的考核和筛选,这些学生委员会在信息传递、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校园美化、日常安保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是广大同学和后勤服务部门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协调能力、劳动能力。健全的组织环境较好的实现了后勤和学院师生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1.3加强后勤文化环境建设打造“文化后勤”是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也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关键。以宿舍文化节、美食节为载体,将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文化优化组合,组成良好的后勤育人的文化环境。在食堂开展“我在后勤的一天”、“学生厨艺精英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行到市场采购食材、比对价格,穿上工作服到食堂工作间亲自操作,增加对食堂菜价的理解,了解校园周边无证摊点快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饮食安全意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后勤、食堂工作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公寓开展气排球比赛、手绘报比赛、走廊创意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宿舍文化内涵建设。创建品牌活动、精品活动,树立后勤文化旗帜是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后勤开展优质服务品牌活动,内容涵盖维修、宿舍管理、医疗、保卫、食堂、员工礼仪多个方面,同时深入各个教学部门开展座谈会、下发问卷让师生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讲解工作礼仪,邀请领导、师生参与到岗位练兵等精品活动,让师生体会后勤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的辛劳,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文化活动使后勤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为一体的育人场所,培养了后勤员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培养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1.4加强后勤制度环境建设根据管理的需要,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日常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准则和依据,奠定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的工作基础。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引进物业有限公司,与这些物业公司制定《物业服务量化考评细则》,奖惩分明,划拨出专项奖励资金,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施行奖励提高后勤物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学生公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这些制度让后勤的工作人员、学生能够增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要求。
2后勤环境育人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初步成效
2.1后勤文化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通过开展活动、将社团引进公寓等形式学生接触后勤工作的机会逐渐增多,“优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食堂、保洁和维修等工作,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后勤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被动的劳动教育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2.2服务队伍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增强在员工队伍建设中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对员工进行管理,奖惩制度分明,促进后勤员工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形成良性的队伍发展模式,为学生服务队伍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队伍之间召开座谈会、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后勤学生服务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工作效率,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学生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3后勤制度环境趋向完善化和科学化高校后勤针对食堂、公寓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生活环境安定和谐。通过调查问卷、草案试行等方式施行某项规章制度,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制度人性化、科学化,使学生充分享受后勤各项制度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感恩之情。
3充分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启示
3.1把实践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古语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轻视劳动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这促使学校和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一味地追求文化教育,理论成绩至上,不鼓励甚至不让孩子参与家庭或者学校的实践教育。部分高校已经在后勤劳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但大都只是单纯的进行简单的劳作,没能发挥好劳动课的德育功能。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后勤实践性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性,重视后勤实践性教育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课纳入必修课程,把理论考核、实践性教育和大学生在学生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操行评价系统,把它作为考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依据。
3.2挖掘后勤德育教育平台,加强教学部门与后勤的良性互动后勤在高校中秉承着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宗旨。长期以来教学、科研和后勤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高校应当改善后勤与教学、科研和师生三者的关系,挖掘德育教育的新平台,将部分全校性的后勤工作任务分派到各个教学部门或者院系,促使师生一起参与后勤服务和建设校园的活动中来。第一,组织毕业班学生种植“毕业树”将班级的格言制作成牌匾置于亲手栽种的树木前,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将单纯的劳动提升到德育教育的高度;第二、在学生公寓施行“辅导员进公寓”制度、设立“学生党员宿舍先锋示范岗”、“社团进公寓”,加强后勤部门与各系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最大功效。第三、全校学生签订《创建安全文明宿舍》协议书,承诺平时保持宿舍、走廊的干净整洁,毕业离校时将宿舍恢复原貌,文明离校,给学弟学妹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且全校学生能共同参与的后勤德育平台,能较好的体现后勤工作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互相关心、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的正能量。
3.3培育优质服务队伍,找准后勤环境育人的关键点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要对后勤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礼仪培训、入职培训,不定期检查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竞争意识,强化后勤人员服务理念。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无意识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后勤基层工作者良好的服务表现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些良好的表现会引起学生内在的需要和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人文环境育人的目的。后勤社团的成员定期开展后勤宣传活动,发挥学生队伍的舆论力量,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工作、自觉遵守食堂、公寓各项细则,提升自我约束力。
关键词:农大精神,教育,学生
山西农业大学是有着百年历史文化传承的一所著名学府。山西农业大学1907年由孔祥熙投资建校,1951年10月1日改名为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院校。在百年的学校历史上,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要科研方向,在一代又一代农大人对农业科学研究的艰苦奉献中,形成了农大“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精神。
一、“农大精神”的内涵
山西农业大学以“崇学事农,艰苦兴校”作为精神支柱,它的发展面向“三农”一直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崇学事农,艰苦兴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要崇尚学习,从事农业劳动,用我们的艰苦奋斗来使母校更加强大。
崇学事农――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作为一所农业高等学府,农业理应说它的最大特色。虽然我校现在已经发展成一所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发展的教学型农业大学,但农业科学永远是我们山西农业大学的灵魂所在。那是无数农大前辈们在农业科学上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理论联系实践的成就。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前辈留下的优良作风,奋发图强,用功读书,坚持向着以农业科学为主的方向前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艰苦兴校――农大今日的辉煌不是一撮而就的,辉煌的背后,是农大百年走过的曲折道路,是农大人为之辛勤劳作的智慧、毅力与血汗。我们的前辈为我们创造了一所知名海内外的百年学府,使我们能够感受到身为农大人的骄傲,“现在我以农大为荣,将来农大以我为荣。”
二、“农大精神”的具体表现
1、硕果累累,体现农大精神
山西农业大学从建校至今,共培养了5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科研成果丰硕。2002年5月,23只南美羊驮首次引进中国,农大校长,博士生导师董常生教授主持的国家“948”项目――“羊驼的引种,繁育和推广技术”第一次将羊驼规模化引进我国,填补了我国羊驼养殖业的空白;2003年9月,我校杜俊杰教授培育的“农大钙果”通过了省作物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我校张光星教授成功育出“甜红1号”胡萝卜杂交新品种,远远超过了引进的常规品种,填补了我国胡萝卜杂交品种的空白等等,为我校争得了荣誉,更为贫困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丰硕的成果,体现了百年来农大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一代又有一代农大人不屈的开拓进取精神,更加体现了出了农大的精神的光辉业绩。
2、投身农村,传承农大精神
历代农大人发扬“崇学事农”的农大精神,投身于建设农村的事业中,把心血和汗水挥洒奉献给乡村,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牺牲,赢得了社会的美誉。山西农大立足三晋,服务三晋,到田间选题,送科技下乡,走出了一条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也出教材的新路。近20年来,农大向省内外推广科技成果200多项,为全省农村培训各类技术人才40多万人次,创社会效益60多亿元。
在山西农大,无论是年逾花甲的老教授,还是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在谈及科研成就时,无不对深入基层找选题津津乐道。80%以上的科研课题来自基层,来自群众,来自生产实际,使山西农大的科研教学活动更具活力。不仅积淀了“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更加体现了“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
三、对大学生进行农大精神的教育具体途径和方法
1、加强对大学生的“爱校教育”和“校史教育”,开展校史讲座
对大学生进行农大精神的教育,首先一开始就要对大一新生进行爱校教育。如果一个学生不热爱自己的母校,更不要去提农大的精神了,早就抛之脑后了。只有真心热爱自己的学校人,才能领会学校精神的灵魂所在。
我们这所拥有百年辉煌的历史名校,利用这一笔得天独厚的资源开展校史教育,对于弘扬学校精神,凝聚全校人心,激发广大师生校友爱校热情。青年学生只有心中充满了对母校的爱,才能充分的理解“崇学事农,艰苦兴校”这八个字的内涵,才能继承和发展这一优良传统。
大一新生刚来的时候,校史馆经常人来人往,让新生知晓农大历史,但是,校史教育不能只针对大一新生,要经常性地分阶段、有计划的经行校史教育讲座,使每一个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都能对校史耳熟能详。
2、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落实“劳动周”的效果
热爱劳动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劳动教育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养成劳动习惯。而现在的大学生几乎全部都是90后,是被捧在手心里的一代,从小没有从事过什么体力劳动,甚至是害怕劳动,厌恶劳动,认为劳动是无能的表现。我校是以农业科学为主导的综合性院校,农业劳动是我们艰苦兴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踏踏实实的劳动才能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使命。因此,在我校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我校的“劳动周”是很有特色的劳动教育的方法,然而现在“劳动周”的效果却不尽理想。学生劳动十分被动,没有认识到劳动的真正涵义,只是为了学分,认为学校为了省钱,把他们当成廉价劳动力了。应当正确的认识劳动,宣传劳动的重要性,让学生换个角度去领悟劳动。选择的劳动项目大多数不具有代表性,无法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起不到劳动教育的作用。应适当去养老院、探望老一辈革命烈士,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们。
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成功校友的宣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尤其是现在的青年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只有从政或从商获取更大的权力和高额的利润,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权利和金钱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而农业只能一步一步走向腐朽,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因此,对农业科学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愿意在农业科学上艰苦奋斗。所以,我们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业科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农业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才能使大学生主动地接受农大精神的指导,热衷于农业科学的学习,真正做到“崇学事农,艰苦兴校。”
山西农业大学作为百年名校,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有用型的专业人才,在农业各个领域都创造出不菲的业绩。我们要加强对这些成功校友的宣传,邀请成功人士回校传授经验,使在校的青年学生认识到,农大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农业科技一样使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农大精神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能想到的每一个细节去影响他,指导他,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农大精神、领悟农大精神和传承农大精神。(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冯雪芹,房培平.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9(01)
[2] 崔创,刘星.略论当前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
在本镇范围内深入开展“三爱”教育活动,引导本镇群众不断升华对“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理解和认识,增强践行“三爱”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努力营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目标
1.对本镇在读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开展爱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爱劳动、会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等行为习惯。
3.通过开展爱祖国教育,增强本镇群众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以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意识,培养本镇群众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活动内容
1.全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2.推进以“三爱”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
3.大力宣传先进典型;
四、方法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三爱一践行”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统一的实施意见,明确开展“三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制定“三爱一践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计划,明确任务和具体方法步骤。
2.坚持典型示范,营造氛围
通过主题会、展板、倡议书、等宣传形式,积极营造氛围,形成人人知“三爱一践行”活动,个个参与“三爱一践行”活动的生动局面,扩大“三爱一践行”教育活动的社会影响。
五、“三爱一践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实施计划
(一)宣传方面
配合上级关工委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共筑中国梦”系列教育实践活动。(1)开展宣讲活动。邀请关工委讲师深入我镇开展主题宣讲活动。(2)开展征文评比。以《我的中国梦》丛书内容为指导,结合其他相关图书、资料,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征文活动,要求我镇群众充分结合自己的发展与规划,畅谈如何树立正确理想,如何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个人梦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3)开展绘画摄影大赛。在读书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有美术特长和兴趣的群众,开展“中国梦,我的梦”绘画摄影大赛。
(二)“爱学习”主题
1.通过主题会等形式,组织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提高学习效率。形成互助小组。2.“活到老学到老”主题活动。邀请我镇部分考取知名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以书信、现场交流等方式,与本镇成员进行沟通,提高群众学习意识。
(三)“爱劳动”主题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其思想的指引下,清华大学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隐性文化建设当作“养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梅贻琦先生大力扶持校园集体活动和社团活动,他自己也经常参加,借以增进清华团体生活精神,鼓励建立诸如音乐室、谷音社等各种文学艺术团体,以致清华的课余生活“弦歌不断”。清华园内演唱会、画展等经常举行,校内挂有世界名画和名人名言,既给学生一种美的环境熏陶,又不时的激励、鼓舞着代代清华人,从而使清华积淀、凝练而成“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至今还对清华大学的学子们产生着重要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器物设施中体现的特定的人文精神。校园文化以人文为特质,着眼于精神建设,侧重环境熏陶,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它具有隐含性、辐射性和蕴涵性,其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潜在的、缓慢和长久的。它通过情感与心理中介的涵育和陶养,利用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道德心理品质的内化,从造就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情绪和体察涵蕴之能力上下功夫,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校园文化在大学生道德的养成上具有卓越的功效。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美国著名的“新文化地理”学家詹姆斯·邓肯曾把文化景观肯定为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之一。的确,校园物质环境就是一个积淀着学校历史、传统与文化的特殊之本,学生通过对它的解读与领悟,学会与他人、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把物质环境中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己的主体情趣和自我感受,由自然的人过渡到文化的人,在不觉中完成自己的“文化化”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未来的学校应当把大自然所赋予于人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尽可能充分地用于人的和谐发展,做到使大自然为人服务”,“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说明建设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不只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是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场所,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
第一,要利用自然情趣的移情效果育化心灵。如在校园种植花卉、树木,纯洁的玉兰、傲寒的梅花、高洁的松柏、挺拔的翠竹等。这些树木本身就是大自然的艺术作品,学子们在清爽怡人的校园中,目睹叶荣叶枯、花开花落的四季更迭,通过观察、读解和体悟自然之“道”,达到涵养学生性情、提升其心灵境界的效果。
第二,物象命名、标牌路引要浸润精神意蕴。高校管理者要把校园文化的道德渗透功能提高到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比如在草木花卉旁标示警语格言,“足下留情,地上留青”——请爱护草坪或“茵茵绿草,踏之何忍”;“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提醒,无意中会给学生以现代生态文明的熏陶。这对学生养成关爱自然、尊重自然价值,培养科学的、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观都有难以低估的育化功效。
第三,高校的建筑既要追求科学技术的品质,又应包蕴审美性的人文文化品位。校园建筑的造型与布局要尽可能地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大学可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前面的空地上、广场中布置一些雕塑,它们或具有纪念性意义、或具有象征性意义、或是起到一定的装饰性作用。每类雕塑都应表达一定的审美思想、政治意义与道德感情,要反映出大学的特质。这些都在无形中对学生们起着鼓舞和鞭策的作用,进而使文明意识得以内化,心灵得以润泽,道德品质得以升华。
二、大学制度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学校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仪式、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目标、传统与习俗,乃至心理氛围中。按照传统教育三要素的划分,制度文化应属教育中介的教育环境之列。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教育环境就是文化环境,而文化概念内含多个层次,学校制度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并对教育实践起到实际的控制作用。这种实际控制作用与传统教育学明确意识到的显性因素的影响作用常常相反。
这里,从课程论的角度,对隐性制度文化的道德“化成”功效作一简要分析。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来看,学校的制度文化总体应列入隐性课程的范畴。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据现象诠释学者的观点,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辈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这种解读和重构的过程,就是受教育者“文化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把制度文化中的客观精神转化为学生个体的主观精神,使自然的人向文化人运动的过程。学校的制度文化正是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创设一种能唤起学生高尚的情感、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精神氛围来感化和陶冶学生以致达成深层次育人功能。
既然如此,我们如何来建设学校的制度文化呢?制度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是建立一套既符合学校、社会需求,又促进学生品德养成、个性发展的规章制度。制度文化的建设者一定要有民主意识,制度的出台应经过学生公认的程序,如周密调查、弄清实情、发扬民主、广泛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作为“他者”的制度文化转化为学生“自我”的内在律令和外显行为。其次,在制度的执行上,应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相联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真正达到“物我合一”的和谐境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由一种外在的管制变为一种内心自发的需求,道德品质便逐渐养成。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动态方法与静态方法的结合,学校制度文化偏重于规范性特点,必须强化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确保其有效执行,但执行对象却是灵活、能动的人,因而也要随机应变地采用动态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增进执行主客体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协调与互动,使“权力化”的制度变得“人性化”,促进学生身心愉悦地发展。
转贴于
三、大学行为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道德实践、离不开活动与交往。道德规范不能够自动作用于人,也不能只用间接的经验传授于人,必须让人们在活动与交往过程中,亲身去感受去体验,才能内化成自身的品质。现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重视的“体验教学”思想就是源于人的行为(或直接经验)对人的发展的关键作用所建立的理论体系。
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依据不同的道德情景,对道德知识进行修正、充实、完善、提高,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与人生际遇、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与社会生活、社会生产的紧密接触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以升华,道德意识得以增强,道德行为得以规范,道德信念得以逐步形成和稳固,从而主动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生活与生活磨擦才能起教育作用”,“如果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教育的书,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生活,虽天天讲听科学讲座,不算是受着科学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运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鉴于此,大学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政治品质与道德品质。
第一,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要积极推动学生单调的社团活动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人文型和科学型并重的方向发展。社团活动内容可大致分为理论、文艺、体育、社会实践四大类,其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形成一种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网络,成员之间因志同道合而易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社团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健全心理和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高校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劳动教育。劳动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有益身心的健康活动。高校可以在教室卫生、园区保洁、物业管理等方面,以勤工助学的方式让学生广泛参与。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劳动,解决部分经济收入,以贴补开支。另一方面,通过劳动体验,促使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养成服务大众的良好品德。
第三,高校尤其要注重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学校以学生为本,这是高校管理者与教师耳熟能详的话语。问题是如何将这一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学校事务“学生协管委员会”,让部分学生轮流担任诸如“书记或校长助理”、“主任助理”、“辅导员秘书”或低年级“班导师”等方式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样,一方面对学生了解学校对学生成长发展的“良苦用心”,增强教育效果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管理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民主管理意识。
加快小区配套园移交步伐,调整学前教育发展结构,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统筹推进小学建设步伐;完善北部新城现有学校功能配套,完成大龙山初中运动场建设;优化北部新城教育布局,启动师大附小、师大附中和一中初中部建设。合理规划中小学校布局,积极稳妥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整体水平。
(二)坚持“四有”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守师德师风防线,时刻防范师德师风负面行为。做好研修培训规划,开展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做好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培训的规划。搭建教师锻炼展示的舞台,开展教师示范课、公开课、送教下乡活动。创新教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现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管理。
(三)坚持普及共享,完善基础教育体系
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进小区配建园移交治理,扩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鼓励和扶持民办园提供优质普惠服务。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前瞻规划布局学校建设,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推进白泽湖中学立足学校实际,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四)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发挥思想教育领航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强化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德育工作。推动智育能力提质。加强课堂建设,分学科规范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实现体教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逐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开足体育课。增强美育有效性。加强和改进学校文化建设,推进高雅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提升劳动素养。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奋斗精神。
(五)坚持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水平和区域合作能力,推动中小学在线教学的换代升级。构建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全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教育教学安排。加快推进智慧学校建设。
(六)坚持合作共赢,创新合作办学形式
深度对接长三角教育发达地区,通过“集团化办学”“委托式办学”等体制机制创新,学习南通如东等地办学理念、育人方法、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选派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校长交流挂职。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打造教育新样板,带动本区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深化与驻地高校合作办学。推动与师大合作共建优质教育集团,打造全市一流、全省先进的基础教育品牌。
(七)坚持“五位一体”,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分类实施学校评价。探索建立“学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学校分类评价,分学段构建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开展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专项评估工作。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切实减轻基层和学校负担。
(八)坚持深化改革,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
劳动是社会普遍提倡的一种美德,是德育教育最好的载体之一。我系从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在全系学生中开展了“创建绿色教室”的劳作教育。在一年多时间的探索中,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和反思劳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带动等,对大学生劳作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对劳作教育工作思路进行了梳理。其中有收获,有经验,也有一些困惑。
一、劳作教育的意义、目的和必要性
1.劳作教育的意义。目前科技的发展、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和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各项工作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使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强德育教育,使未来的劳动者具有社会所期望的道德面貌,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劳作教育,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伦理取向,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以及积极、敬业、自尊、合作等个性品德。正确认识团体和个人的关系,正确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激发工作的欲望和兴趣,学会服务式学习,感受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培养自立和负责的职业态度,形成与人友善、相互尊重的合作意识。
2.劳作教育的目的。通过让学生参与劳作,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和高效的学习作风。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人与人的平等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通过劳作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勇于奉献和忠于职守的品质,使之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以平实负责的工作态度贡献所长来服务社会。
3.劳作教育的必要性。劳动是德育教育最好的载体之一。虽然“德智体美劳”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教育方针,但“劳”在现今的教育中却渐渐缺失。学生们养成“好逸恶劳”和“眼高手低”的心态,他们不愿参加集体劳动,不愿整理好自己的宿舍、不愿意打扫和维护学习生活环境,继而看不起体力劳动者,部分学生缺乏恒心、责任心,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
自从有了在我系开展劳作教育的想法后,我们注意吸取和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在学习中我们发现台湾劳作教育已成为了现今的教育特色之一,笔者曾亲自去台湾高校走访:台湾东海大学在1955年开始实施劳作教育制度,把劳作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成为大学生的正式必修课程。1957年,台湾地区教育管理机构公布了“加强大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台湾许多高校正通过劳作教育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和认真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爱学校、爱社会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不仅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由此可见,教育收效非常明显,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劳作是一种学习,是一种服务,也是一种美德。学生在劳作的过程中必然要与他人沟通,在为他人服务时会得到肯定和赞扬,也会赢得尊重,不但增强了自信心,还能更好的融入社会。通过劳作学生能够体会成果的来之不易,就会知道珍惜劳动成果,进而激发对他人、对师长、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劳作教育考验着人的敬业与负责的态度,让学生专注而认真地完成劳作任务,对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勤劳、善良的健全人格是非常有益的。
劳作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互相关心的感情,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做事和努力学习的态度。如果一个学生能自觉自愿的认真完成劳作任务,那么相信这位学生也会自觉自愿的认真完成作业,进而乐于承担社会工作,或者是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从而按照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提到的对青年的“三点希望”那样,更加积极、富有热情,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我系在学生中开展劳作教育的做法和实施方案
1.具体做法。我系开展的劳作教育工作的具体做法是:在系党支部的号召、带领与指导下,以思想教育为先导,由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实践教学分中心商议,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学生工作办公室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实践教学分中心负责具体操作。劳作教育的内容首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分以下几个层面:由全体学生党员发出“创建绿色教室”的倡议;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在每周学生干部例会上宣讲劳作教育目的、意义、要求等,动员学生干部带头参加;辅导员、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我贡献,所以我快乐”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全系所有班级轮作的方式。为形成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干事的高效工作方式,各班由团支部书记牵头负责,把班里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7至8名学生为一个劳作小组,每周的劳作教育由一个劳作小组完成。这种组织形式使得每次参与劳动的学生人数不多,不仅便于任务划分明确,责任可以落实到每一个人,而且每个人表现的差异容易显现,同时利于同组成员间相互监督,便于对每名学生进行评价。每周根据各班课程安排,学生按劳作小组次序轮流,利用当周的课余时间进行义务劳动(根据劳动地点的卫生状况,每周的任务量由于课程多少的不同,可能会不一样,到目前为止,学生都会认真对待)。劳作地点为全系公共学习空间,包括实验室和机房。
2.实施方案。结合我系劳作教育开展的实际,我们设计了《工程艺术系学生劳作教育工作记录单》(以下简称为《记录单》)。《记录单》用于记录每组学生的劳作任务、各劳作小组长及实践教学分中心对劳作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评价,填完后交至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备案。系学工办定期召开各班团支书会或劳作小组长会,进行阶段工作的总结、奖惩。根据学生劳作的情况,我系还制定了《工程艺术系学生劳作教育工作细则》(以下简称为《细则》,另有文件)。《细则》中规定了每周劳作工作完成质量由实践教学分中心进行评价,并认定合格与否。若不合格则该小组或当事人需要在当周内重新约定时间完成任务,直至合格。我系劳作教育工作的流程如图所示。
三、我系在开展劳作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因触犯法律而身陷囹圄、断送自己美好前程的事件时有发生, 令人痛心疾首。从卢刚枪杀事件到马晓明杀亲,从刘海洋伤熊事件到马加爵杀害四名室友,再到药家鑫撞人后刺死伤者,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件令人胆颤,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是什么导致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走向犯罪的深渊?我们又该怎样防止大学生身陷迷途?接下来,笔者将进行简单的探究。
一、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主体的广泛性
主体的广泛性表现为受教育程度、性别、年龄层次多样化。犯罪主体遍及各层次学历,专科生、本科生占大多数,而硕士生和博士生也占有一定比例;近年来重点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大学生犯罪比例升高,其中部分学生还很优秀,获得过不少奖项和奖学金;犯罪大学生中男生占80%以上,但女大学生犯罪比例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犯罪大学生中以高年级学生为多,但近年来开始呈现低龄化,一、二年级学生犯罪现象日趋增多,其中,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占大多数。
(二)犯罪类型的多样化
大学生犯罪的类型多为侵犯财产类、侵犯人身权益类,以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为主,并且这些类型的犯罪常常表现为团伙犯罪;近年来网络犯罪和传销也日益突出,而且高智能犯罪率升高;女大学生进行行为等性犯罪近年来不断出现并呈上升趋势。
(三)突发性
大学生犯罪, 特别是犯暴力伤害罪, 事先并不一定有主观上的预谋, 而是受到较大事件的强烈冲击后实施,其行为往往具有盲目性、突发性、难以抑制性,有的甚至因为与人发生几句言语争执就有可能实施犯罪。
(四)犯罪时间的相对规律性
大学生犯罪在时间上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每学期开学初和期末是大学生犯罪高峰期。这段时间有的学生可能面临补考、留级、恋爱等问题,很可能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做出某些过激行为;临近毕业时也是大学生犯罪的高发期,有的学生可能因工作没着落、恋爱面临危机等因素实施盗窃、打架斗殴、酗酒滋事、损坏公共财物、自杀等行为。
二、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不当和家庭环境缺陷是大学生犯罪的内在根源
家庭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和社会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大量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研究资料表明,家庭与大学生犯罪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发展与其父母的教育方式关系非常密切。但是,在上大学以前,在高考升学压力下,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高低,忽略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的家长教育方式易走极端,要么过分严厉、专制粗暴,要么放纵溺爱。这些不科学的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子女的社会化,很容易形成不良的习惯和人格,而这就为其以后的犯罪埋下了隐患。而当孩子考上大学后,有的家长又将重心转移到物质支持上,有的因为距离较远不便沟通而对子女的表现和心理关注不够,在客观上为其犯罪提供了机会。
家庭环境的缺陷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易引发犯罪。据调查分析, 以下几种家庭环境的大学生较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 打骂型、溺爱型、放任型、父母离异型、长期家庭失和型、家风不正型。在这些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更易出现性格扭曲和人格畸形,他们的适应力、自控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都有所缺陷,这些都构成了大学生犯罪的潜在因素。
(二)学校教育与管理的缺陷
高校教育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德育的现象,只关注科研成果和学校排名,更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法律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也收不到时效,学生们内心里并不予以重视,很多只是抱着拿学分的态度敷衍应付,法制教育流于形式;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者针对性、时效性不强,不能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调解,教育实效性不佳;有的学校在学生管理上不够严格规范,部分学生在校外住宿,易受校外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高校虽然配备相关的心理咨询机构,但运行不完善,使之形同虚设,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心理上的抑郁、遇到感情挫折后的痛苦、面临巨大压力的挣扎,得不到合理调节和及时矫正。以上种种因素,导致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在大是大非、善恶真假面前不能加以识别,缺乏理智的自控,从而容易走上犯罪的歧途。
(三)社会的负面影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弊端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社会上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网络上传播的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和言论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尚未成熟,缺乏理性判断和理智思考,极易受到外界影响,以上负面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甚至改变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大学生的心灵,为大学生走上犯罪之路埋下祸根。
三、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措施
无论是大学生犯罪还是其他犯罪,最根本的措施在于“防患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可能存在的诱因,从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多管齐下,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环境,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对于大学生犯罪,应该针对其特点和原因采取相关的措施,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预防。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家庭方面
家庭对于人的思想品德、人格发展和行为方式的养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关键因素。
首先,家长要提高自身素养。父母的言谈举止和生活作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的心灵,并使之逐步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的最初体验,是决定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其次,家长要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摒弃过分溺爱或者专制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关注孩子的内心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再次,注意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努力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矛盾给孩子造成的打击和伤害,使他们在学习之余不用承受来自家庭的心理压力。此外,家长要主动和学校加强联系,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工作。
(二)学校方面
1.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在各个年级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开设心理学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心理知识,推进个性心理素质的教育;其次,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发现、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再次,高校思政工作者也要担负起相应的职责,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提高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学会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这些手段,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稳定的情绪、较强的意志力、乐观豁达的进取精神,远离犯罪。
2.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学习、掌握法律知识,还应培养大学生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情感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这要求学校要从新生抓起,结合道德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例讲危害,向学生灌输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并帮助大学生形成守法用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行为习惯。
3. 加强校园管理,净化校园环境。学校要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 尤其是集体宿舍的管理, 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 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网络;加强学校保卫力量,强化校园内部治安管理,加强高校周边及其内部环境的整治,净化校园内外环境,营造良好氛围,排除校内外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侵袭。通过建立一整套的防范体系, 从根源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4. 加强公益劳动教育, 让学生融入社会, 增强其爱心和责任感。新世纪需要大批有文化、有道德、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在大学生中开展公益劳动教育, 可以激励其立志为祖国的富强积极进取, 建功立业, 又可培养其社会实践能力。
(三)社会方面
应完善社会保障,多层次、多渠道防范大学生因贫困违法犯罪。应建立贫困生绿色通道,设置贫困生补助基金,保障贫困大学生上得起学;健全贫困生贷款制度,开辟各种形式的勤工俭学岗位,为大学生提供短期或临时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减少经济负担;通过慈善捐助等形式,减轻贫困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此外,国家应为大学生提供多种职业岗位,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干起,缓减大学生就业压力。
四、结语
对于大学生犯罪现象,我们应该更多看到的不是他们的恶,而应该看到的是我们能够做什么来预防这一现象。对于犯罪的大学生,我们应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他们,要以教育、理解、感化和挽救等人性关怀为主的方式,去引导教育他们。最后,整个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大学生犯罪问题,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调研,掌握详实的一手资料,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使大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最终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钟俊,林晓梅.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09,4(02):52.
[2] 万晨旭.大学生违法犯罪成因及其预防对策的研究[J].科教纵横,2013(01):266.
校园经济,顾名思义,就是面向学生、依托校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经济,这种经济的主体是学生,发生发展的领域主要是在校园内部,因此我们不妨称之为校园经济。概括起来,校园经济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餐饮业。一般的学校校园实行的是寄宿制,学生的餐饮消费多是非自主式的。同时学生对饮食的挑剔性和对营养和口味的注重,使得校园餐饮业迅速发展。一般来讲,一所学校都有两到三个餐厅,规模大一点的甚至更多。随着各个高校的大量扩招,校园餐饮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于多数高校实行了餐厅承包责任制,一方面加速了后勤社会化进程,满足了学生就餐需要,提高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对于增加就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二、通讯业和邮电业。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与亲人间、师友间、同学间联系的需要,他们对这方面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各个校园,信件和邮品的流量非常大。因此,许多商家也不失时机地涌入校园。在许多学校附近,都有邮局的存在,许多学校甚至在校园内也建起了邮局,这成为邮电业和校园商业发展的一个亮点。通讯业方面,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电话卡的热销:201,300,IC,IPP等等,可谓不一而足,价格也相当的便宜。有的学校还建起了IP超市,通话价格相当低廉。另一方面,手机在学生中盛行,行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三、书报业。学生需要吸取各方面的知识,理所当然的成为书报阅读的主体之一。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在各种各样的书摊前,驻足者往往都是学生。在很多学校里,卖报点、书刊亭屡见不鲜。不仅如此,书籍报刊的种类也极其繁多,有学习资料,也有消遣性文学:武侠,言情,中篇,长篇,历史的,现实的,正版的,盗版的,可谓是应有尽有。
四、日常用品和各类小商品。在校园里,由于商店的数目受到限制,学生的数量极其巨大,商店的经营往往都带有一定的垄断性,所获得的利润也相当高,因此校园商业的发展空间巨大,由此吸引了一大批经营者。
五、校办工厂。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勤工俭学工作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有关部门支持,经过广大师生员工的努力,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首先由原来的“勤于工作、俭于求学”,发展为生财与育人相结合的新模式,不少学校发扬自力更生,兴办校办工厂,以厂养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旅游业。我国传统学校尤其是大学校园的选址多以远避尘世,环山抱水为佳,可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校园景观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与现代的建筑、场所等。既是读书求学的好场所,又是旅游观光的胜地。同时,高校校园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山体与水系不仅没有被破坏,而且采取了很好的保护措施。如对森林植被进行保护培育,对水系进行清淤疏导,使校园景观环境及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浙江大学新校园就是很好的一例,它从保护自然生态的理念出发,依托原有的自然环境,利用水系巧妙构思,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
不可否认,校园经济存在着种种不足和弊端,但只要积极地加以管理和引导,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完善高校的后勤社会化建设,对于第三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充分认识发展校园经济的意义。学校搞校园经济,投入少,容易搞,上马快、风险小,收益高,见效早,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机会多、场地广,条件充足,简便易行,搞校园经济可以同学生的劳动教育、劳技教育有机地结合,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有用人才。搞校园经济能增创经济效益、改善办学条件,为国家排忧解难,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搞校园经济亦能改善师生生活,提高集体福利待遇,增加公共福利设施,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搞校园经济还可将绿化、美化校园相结合,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必须开展多样化的校园经济活动。发展校园经济,既不可贪大求洋,也不能强求一律,而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校园潜力,因校因地制宜,广开门路,见缝插针,宜长则长,宜养则养,多样化、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地开展校园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