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8 09:56: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篇1

苯酚俗名石炭酸,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多用于制造塑料、医药、农药、染料等,苯酚及其类似物可制做杀菌防腐剂。如果作业人员在接触苯酚的作业中不注意防护,一旦发生泄漏事故,经呼吸道吸入、误食或皮肤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导致昏迷等神经症状和肾损伤。其中的肾损伤,就是指因生产劳动过程中直接接触化学物质(包括原料、试剂、产品、副产品、中间物质、半成品、工业废料等)所引起的肾脏功能及结构损害,称为“职业性肾损伤”或职业性肾病。

2002年6月1日实施的“GBZ79-2002《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国家诊断标准》,使得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的诊断有了法定依据。

职业性中毒性肾病产生原因

人体肾脏解剖图

肾脏(见肾脏解剖图)属于人体的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正常的生理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如肾脏功能及结构受到损害,轻则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重则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引起职业性中毒性肾病的主要原因与机制如下:

主要原因

因生产环境不良、防护措施不力、突发性生产事故或违章操作致使劳动者在短时间吸入对肾脏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是引起职业性中毒性肾病的主要原因。具有肾脏毒性作用的生产性化学物质约二三百种,有的具有直接肾脏毒性;有的则通过溶血、横纹肌溶解、免疫反应肾小管内形成结晶等途径,间接造成肾脏损伤。具有生产性肾脏毒性作用的主要有重金属、有机溶剂、农药、合成染料、酚类、醇类、酮类、有机酸类、硫醇、酰胺、腈化物、氮杂环等;生活中常见的有肾脏毒性作用的主要由药物、生物毒素等引起。

发病机制

肾脏是体内代谢废物、药物和外来化学物质的主要排泄器官,其生理及解剖特点是容易受到化学性损伤,如由于其血流量丰富,以及浓缩尿液及主动重吸收功能、排泄功能、丰富的血管内皮网等,为中毒性和免疫性损伤提供了结构基础。化学物质引起的肾脏损害的机制可大致归纳为如下3方面:

中毒。中毒为化学物质的直接损伤作用,与暴露强度(剂量×时间)有密切关系。低强度暴露可能只引起受累细胞功能障碍,高强度暴露则可能造成受累细胞发生结构损害甚至坏死。

血液循环障碍。化学物质引起肾脏血液循环障碍,其具体环节有:血中出现大量外源性化学物质或溶血、肾小管内出现细胞溃解物、肾间质炎症,过敏性血管炎等,均可反射性引起血管痉挛,使肾血流骤减。管型、结晶型、细胞溃解物等堵塞肾小管,引起间质水肿、血管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中毒造成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通过管―球反馈机制,引起肾动脉收缩、肾组织缺血缺氧,引发肾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此种缺血机制在化学性肾脏损伤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几乎所有致病因素皆能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造成肾血循环障碍。

机械性压迫。某些化学物质本身或其代谢物可在肾小管内形成结晶;有些化学物质可直接引起血管内溶血,生成血红蛋白管型;还有些化学毒物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生成肌红蛋白管型,堵塞肾小管。肾小管的酸性环境会使色素蛋白荷有正电,而与管腔中荷负电的蛋白聚合成沉淀,加重肾小管堵塞;有的堵塞物本身的理化特性,可直接引起肾小管坏死。

免疫反应。不少化学物质可引起肾脏的免疫性反应,如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等,造成肾脏损害。

职业性中毒性肾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分类

根据上述致病机制,结合不同毒物引起的肾脏损害的发生部位、发病过程及病理特点,可大致将职业性中毒性肾损伤分为如下几类: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主要指化学性毒物过量侵入机体,引起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最严重临床结局的肾脏急障碍和结构损伤。根据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又可分为3种,即: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急性过敏性肾炎(AAN),如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血管炎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均属于此类损伤;急性肾小管堵塞 (ATO)。

职业性慢性中毒性肾病。主要指长期摄入较低剂量化学毒物所引起的肾脏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根据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可分为肾小管功能障碍 (RTD)、无症状性蛋白尿 (ASP)和慢性间质性肾炎 (CIN) 3种。

临床特点

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主要病因为重金属、卤代烃等有机溶剂、农药,以及酚、醇、酮、醚、肼等有机化合物,药物及某些生物毒素亦为常见病因。轻度或早期病人,仅在电子显微镜下见有肾脏形态学改变。较重病例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见到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肾间质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侵润及水肿,肾小球多无累及;肉眼下受累肾脏肿大,肾皮质苍白、肿胀,肾髓质则明显充血,色泽暗红。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基膜多可保持完整,一周左右坏死的肾小管上皮开始再生,二周左右可大致复原;中毒后若未注意防治肾缺血,损伤仍可弥散并累及肾小管各段,修复亦会明显影响。

篇2

无独有偶,查询之前曝光的沈阳、济南等地的“毒豆芽”事件,笔者发现其“毒”均是“保险粉”、“AB粉”等之类的化学添加物。“除根生长剂”、“保险粉”、“AB粉”和“兽用消毒灵”到底是什么物质?其对人体又有哪些危害呢?

“除根生长剂”又叫无根素(包含4-氯苯氧乙酸钠等),是一种能使豆芽细胞快速分裂的激素类农药,具有催发豆芽促进生长的作用,使用这种添加剂的豆芽胚轴会长得又长、又白、又嫩,极少有胚根的生发,卖相较好,因而在“毒豆芽”事件曝光之前很受消费者青睐。不法商贩把这种激素农药添加到豆芽的生产中,会对人体肠胃和肝脏造成损伤。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明确规定,4-氯苯氧乙酸钠已不再作为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用加工助剂使用。

“保险粉”,学名叫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其实并不“保险”,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工业酸,含有硫磺成分,可以起到漂白与杀菌的作用。“保险粉”被用于豆芽中常见的做法是在水中加入工业原料——连二亚硫酸钠或低亚硫酸钠,用来浸泡豆芽,使其色泽白亮,并能延长保存期。“保险粉”在人体内长期积淀成量时会有致癌作用。2006年,北京市质监局了北京市地方标准《豆芽安全卫生要求》,明令禁止“保险粉”“发”豆芽。

“AB粉”,(A粉含6-苄基腺嘌呤,B粉含赤霉素等化学物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添加于植物生长培养基的细胞分裂素,这种激素能抑制植物正常生长,促使植物畸变,如只长茎,不长根和头,并且会破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一般限用于作物种植。而豆芽不同于其他作物植物,而是被直接食用,人们长期食用含有这种激素的豆芽,残留的毒性化学物质会在体内积蓄,当超过肝脏解毒功能极限时,就会抑制细胞生长发育并产生组织变异,从而诱发多种疾病。依据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规定,目前6-苄基腺嘌呤也已不再作为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用加工助剂使用。

篇3

绿色化学理念是指,在化工生产活动中和化学反应阶段,尽可能少地使用有害化学物质,并且最好不要或者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的一种思想.近年来,绿色化学已经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在高考中也有绿色化学思想的体现.正确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有哪些气体,PM2.5中包含哪些物质,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里面添加了哪些化学成分,比如防腐剂、色素之类,我们生活的土地在被哪些化学物质污染,比如废旧电池里的重金属.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然而化学总是与环境污染联系在一起.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是,学生不仅要了解化学知识,还要树立绿色化学理念.绿色化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还是我国化工技术发展的方向,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将会对我国未来化工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具体实施时仍然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是有些教师的思想还未转变过来,对绿色化学的理解不够深入,只是肤浅地理解了字面意思,在教学中往往忽视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注意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化学实验才更加科学、合理.学生为了完成实验任务,没有意识到实验过程中要遵循的绿色、安全、节省的理念,过量地使用化学试剂,对实验器材不爱惜.即使在理论上有了绿色化学概念,但是在实践中学生忘却了绿色化学思想.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使用有毒的化学物质,因为教师没有细致地演示实验过程,导致学生因为操作不当而进行反复实验,造成药品的浪费.在处理废弃药品时,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环境污染.这些都违背了绿色化学理念,给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带来了障碍.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的策略

篇4

“化学与生活”模块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之上六个选修模块之一,该模块是以具有STS教育价值的内容和学习素材作为学习的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课程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该模块围绕“环境”“健康”“材料”三大生活热点问题展开内容,侧重体现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融入化学知识并以此解释更多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能源、健康等社会问题,对提高学生的公民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价值,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课程开设的意义

“化学和生活”这一课程的开设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紧密地结合起来,从生活走进化学,然后再走向社会,从自然走向化学实验室,然后再走到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应渗透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学生一起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以弥补旧教材与生活需求的差距,满足学生希望化学学习更有实用性的愿望。同时,本模块融合了科学素养所包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以贴近学生的环境、饮食、日常生活用品、材料、能源等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学习背景,高度重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课程的特色

1.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模块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其重要特点就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化学,因为化学物质构成了现在的五彩世界,能量充斥社会各个角落。新课改下的化学,正是让学生从生活的实际去发现化学问题,感悟化学的无处不在,感悟化学造物的伟大,认识到化学的作用,而且从现在课程标准以及教材中体现来看,很多都是从社会生活生产引入的,真正开始强调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课改的化学中,很深刻地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对与化学有关的所谓“杂事”知道很多,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的兴趣,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大家懂得可以以正确的态度去学习化学,热爱化学。本模块内容直接来源于生活,采取主题式的呈现方式,各主题之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便于学生选择学习。教学时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努力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用问题驱动,以丰富的活动引导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深刻地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主动地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真正地面对并学习科学地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不停留在让学生知道,而且通过让学生亲自去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探究的意识、提高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的目标

1.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

“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科学地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还应努力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融合统一起来,倡导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积极并富有责任心的生活态度。

学化学,可以扩大知识面,获知自然的奥秘,从而体会生活,在生活中应用化学原理,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复习不要死做题,应该在生活中处处留心、想着化学,生活的记忆要比书本所给予的强。

2.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化学与生活”模块中就有很多很好的素材。如,在讲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蛋白质时,书本上有新闻链接:婴儿由于长期食用劣质奶粉而引起的“大头娃娃”事件,于是教师就可以和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联系起来,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他们对此事件的看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得特别义愤填膺。

四、教学措施和策略

1.充分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能喜欢“化学与生活”这个模块,对这个模块产生兴趣,教师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备课,充分搜集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帮助学生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到空气质量报告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看天气预报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报告包含的内容,了解我们浙江省各个地区的空气污染情况,以及首要污染物是什么,从而认识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充分利用“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学习

“化学与生活”模块在内容的选择和构建中非常重视以问题探究为线索,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来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及现象。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探究教学可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究技能。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充分体验认识科学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学生对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知识更易接受,而“化学与生活”模块正是重点以“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等方面的内容为载体,阐述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袁艳.谈新课程中开设“化学与生活”的教学体会.中学化学,2007(01).

篇5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万种化学物质,其中常用的化学品就有7万多种,每年还有上千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在自然界品种繁多的化学品中,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较密切,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灾难性事故。因此,了解和掌握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危害的基本知识,对于加强有毒化学物质的管理,防止其对人体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无论是对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工人,都是非常必要的。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中毒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物一次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小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者,称之为亚急性中毒。接触毒物不同,中毒后的病状不一样,下面介绍了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

1.金属和类金属中毒。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铍、镉、锰、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其中铅和汞及其化合物为主要污染物。

1.1 铅及其化合物是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汽车排出的废气。铅进入人体,可大部分蓄积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损害。引起临床症状为贫血、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过量摄入铅有可能导致大脑损伤、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是死亡。

1.2 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体内蓄积。水体中的汞主要来源于贵金属冶炼、仪器仪表制造、食盐电解、化工、农药、塑料等工业废水,其次是空气、土壤中的汞经雨水淋溶冲刷而迁入水体。水体中汞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和疼痛等。总汞中的甲基汞在人体内极易被肝和肾吸收,其中只有15%被脑吸收,但首先受损是脑组织,并且难以治疗,往往促使死亡或遗患终生。

1953和1956年水俣病事件,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1.3 慢性铍中毒常伴有尿路结石,重金属都可能受对泌尿系统各部位产生损害。经肾随尿排出是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的最重要的途径,加之肾血流量丰富,所以易对肾损害。

1.4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在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2.刺激性毒物中毒。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氟化物、氯、光气、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2.1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气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2.2 氮氧化物。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0)、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02)、三氧化二氮(N202)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

N0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NOx对动物的影响浓度大致为1.0毫克/立方米,对患者的影响浓度大致为0.2毫克,立方米。

2.3氨。氨是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氨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氨量每人每年可达2.5~4.5公斤。雨水径流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氨的重要来源。另外,氨还来自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颜料、煤气、炼焦、鞣革、化肥等工业废水中。当氨溶于水时,其中一部分氨与水反应生成铵离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离子相对基本无毒。

2.4 氟化物。氟化物指以气态与颗粒态形成存在的无机氟化物。主要来源于含氟产品的生产、磷肥厂、钢铁厂、冶铝厂等工业生产过程。氟化物对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吸入高浓度的氟化物气体时,可引起肺水肿和支气管炎。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氟化物气体会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钙质减少,导致骨质硬化和骨质疏松。

2.5 光气。光气是窒息性毒剂的一种,学名二氯化碳酰,又称碳酰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气体。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烂干草或烂苹果气味,但浓度较高时气味辛辣。在工

业上主要用于塑料、制革、制药等。据专家介绍,光气遇水会分解成为一氧化碳和盐酸。因为人的肺部湿润,吸入光气后相当于遇水分解。一氧化碳能使人窒息,而盐酸会腐蚀人的肺部。因此,光气中毒主要是伤害呼吸器官。人吸入光气后,一般有2~24小时的潜伏期。吸入量越多,则潜伏期越短,病情越严重。人吸入浓度较低的光气时,局部刺激症状可不明显,但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则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内膜,出现肺水肿。当吸入较高浓度光气时,中毒者可发生支气管痉挛,有些中毒者可在肺水肿出现之前即出现窒息症状。

3.窒息性毒物中毒。窒息性毒物主要是:一氧化碳、氰化氢、甲烷、乙烷、乙烯、丙烯腈、硝基苯的蒸气、硫化氢等。

3.1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卷烟的不完全燃烧,其次是炼焦、炼钢、炼铁等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而降低血流载氧能力,导致意识力减弱,中枢神经功能减弱,心脏和肺呼吸功能减弱;受害人感到头昏、头痛、恶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长期接触一氧化碳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3.2 氰化氢。氰化物包括无机氰化物、有机氰化物和络合状氰化物。水体中氰化物主要来源于冶金、化工、电镀、焦化、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染料、药品生产以及化纤等工业废水。氰化物具有剧毒。氰化氢对人的致死量平均为50微克;氰化钠约100微克;氰化钾约120微克。氰化物经口、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极易被人体吸收。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痉挛、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4.农药。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人们进食残留有农药的食物后是否会出现中毒症状及出现症状的轻重程度要依农药的种类及进入体内农药的量来定。并不是所有农药污染的食品都引起中毒,如果污染较轻,人吃入的量较小时可不出现明显的症状,但往往有头痛、头昏、无力、恶心、精神差等一般性表现,当农药污染较重,进入体内的农药量较多时可出现明显的不适,如乏力、呕吐、腹泻、肌颤、心慌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抽搐、昏迷、心力衰竭等表现,可引起死亡。中毒的表现也依赖于毒物的种类,残留农药引起中毒的主要品种有:甲胺磷、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拌磷、氧化乐果、呋喃丹等。

5.有毒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化合物中的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甲醛、酚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5.1 苯能引起贫血,苯、巯基乙酸等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症;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突出的表现为皮肤、粘膜青紫;氧化砷可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苯、三硝基甲苯、砷化合物、四氯化碳等可抑制造血机能,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致白血症已得到公认,其发病率为14/10万。苯中毒需要治疗的时间很长,往往花费大笔医疗费还难以治愈。

5.2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在居家的天花板,墙壁贴面使用的塑料,隔热材料及塑料家具和油漆涂料中一般都含甲醛,甲醛为细胞原浆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组织蛋白的凝固坏死,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还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

5.3 挥发酚。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含酚废水,如焦化厂、煤气厂、煤气发生站、石油炼厂、木材千馏、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玻璃纤维、油漆、消毒剂、化学试剂等工业废水。酚类属有毒污染物,但其毒性较低。酚类化合物对鱼类有毒害作用,鱼肉中带有煤油味就是受酚污染的结果。

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人们没深究毒的来源,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13000多人受害。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

篇6

目标教学法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总结的一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只要给学生提供适合于其特点的帮助,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水平。”布卢姆的方法和理论为教学电影票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们指出了常规教学的框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化学教学中,我对目标教学法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目标教学法”的特点,一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五个基本步骤:一、前置补偿;二、认定目标;三、目标导学;四、信息反馈;五、矫正回授。

一、前置补偿

不管教师的工作多么有效,在课时或学期的每一阶段里,群体教学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学误差。前置补偿的作用就是对已产生,但又未消除的误差进行矫正,为新课学习扫清障碍。例如,在讲“氯气”时,教师应首先让学生“体验”什么是氯气.氯气在生活中不是常见的物质,如果直接给学生讲解氯气的化学式和主要特征,那么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那些生硬的文字而已.考虑到这个层面,教师最好是准备一瓶氯气,引导学生从气味、颜色、可燃性方面来总结氯气的主要物理特征.然后,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这种化学物质一般都会用在生活的哪些方面.如用氯气来给自来水消毒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一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准备实验器械,来为学生演示消毒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这种化学物质的了解.通过氯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这一点,让学生了解在氯气消毒之外,过量的摄入,也会成为一种有毒物质,危害大家的生命.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氯气的作用和性质,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化学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具有两面性,要合理正确地运用,提高效益。

二、认定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共同确认的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认定的时机和方式有一定的灵活性。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最适宜的时机是导入新课这一个过程中,用投影的方法,展现目标,让学生获得这一课教学目标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唯物主义观点以及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开展新课讲授,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双向交流,学法指导和能力指导,防止单向传输。

四、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通过课堂观察、提问、质疑、达标检测或单元检测等方法获取教学进展和存在问题的手段,发现误差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为矫正作准备。例如,在讲“铁”后,教师可以布置课题:铁的性质有哪些?让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实验过程,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并且写出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变成实验的指导者,让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都参与其中、交换意见,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篇7

化学这门学科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身边的化学现象比比皆是,如液化气燃烧、食物腐败、铁钉生锈等,它们都是化学启蒙教育的素材。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编者首先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大量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来引出化学知识,让化学与生活牵手,在学生固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愉快地步入学习化学的天地。如第2章谈到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身边司空见惯的物质;第4章谈到了煤与石油两种重要燃料;第5章列举了铁、铝、铜、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等金属材料及矿物质;第6章讲到了蔗糖水、食盐水、石灰水等溶液;第7章讲到了酸碱盐中的食醋、小苏打和化学肥料、胃液中的盐酸;第8章涉及了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人体需要的有机化合物,林林总总,种类繁多,皆与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化学物质客观、真实地存在着,在学生的心目中留有一定的印象。从这些身边的事物入手,提示其奥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时时有化学,化学反应就在自己身边不断进行着,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能快速引领学生步入化学学习的快车道———诚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切实开展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一栏中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见,化学实验既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还是激发学生学习热爱化学、学好化学的源泉所在。现行沪教版化学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活动与探究”中设置了许多实验,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了机会,搭建了平台,其宗旨是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亲自“做科学”并体会其中乐趣,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以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化学科学素养。如第1章中“铜绿”性质的实验;第2章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第4章“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性实验;第7章中探究“酸碱盐”性质的实验,等等。面对这些实验,笔者总是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耐心的指导,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平等分享教学资源。这些生动有趣的探究性实验,引领学生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化学实验的乐趣,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能力。

篇8

1.对课题的解读

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在必修2中已学过,学生能够从定性上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要想准确表达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确定起点,确定时间单位,找出易于测量的某种量或性质的变化。将上课主题聚焦于怎样从定性走向定量,然后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对学生的分析

一中是一所重点中学,生源较好,但学生对必修2的知识已经有些遗忘。

3.对教学目标的界定

能从定性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并能从定量上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来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二、教学设计

1.板块1――引出问题,界定概念

[引言]请看图片,生活中两个常见的反应:节日的焰火、煤和石油的形成。

[问题]上述两个反应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你认为它们进行得快还是慢?在日常生活中你希望它们快还是慢?(学生回答。)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从定性上描述快还是慢;二是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为了控制化学反应。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牛奶的变质,这个化学反应进行得快还是慢,你希望它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学生回答。)

[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就产生了矛盾,当从定性上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时似乎有些矛盾,因此必须从定量上来描述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ppt展示]回忆必修2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表达式及单位。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引出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必要性,同时强调研究化学反应速率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

2.板块2――活动探究,加深概念

[师]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的表式方法,请同学们完成下题。

[ppt展示]向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的条件下,5s末测得容器内有0.8 mol SO2,求5s内SO2,O2,SO3的平均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比。(学生思考,练习。)

问题1:化学反应速率为什么为正值?上述反应的速率属于瞬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

问题2: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数值是否相同?它们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问题3:请你们找出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起始量的某时刻量找出变化的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并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掌握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以不同的物质为标准时,速率值可能不同,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同时设计活学活用环节,让学生灵活运用。

3.板块3――深化知识,探究化学反应速率测定

过渡: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反应速率,那么怎样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呢?我们今天的第二个问题: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并小组讨论。

[ppt展示]以锌与硫酸反应为例,对于锌和不同浓度的稀硫酸的实验,你准备如何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从反应速率定义和反应提供H+、Zn2+、Zn、H2四个变量考虑,选取什么变量测量?(理论)(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方案。)

师生总结: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为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体系内的化学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所以与其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相关的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时都可以加以利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来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显然该反应以测量H2的体积最为简便易行。

学生设计的方案有多种,教师进行评价。

[师]同学们的设计与化学研究者的设计基本一致,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同时知道化学反应速率测定的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验,体验自己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4.板块4――课堂小结,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并进行知识运用,设计如下两题:

(1)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恢复到室温时,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

(2)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min后,测得物质的量的浓度分别为:c(X2)=0.4mol/L,c(Y2)=0.8mol/L,c(Z)=0.4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形成知识体系,通过两个习题检验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进一步强化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并加以运用。

三、教学反思

篇9

高中化学是一门探索性和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只有拥有了问题意识,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在高中化学中的问题意识,是当今高中化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问题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因为不善于提问和不敢提问导致缺乏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应当多引导,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是否对教学有帮助,教师都应表扬、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善于、敢于提出问题,逐渐有了问题意识。我们以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元素周期表》一章为例,教师可以向性格腼腆的学生提问元素周期表当中的化学元素,不管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都要鼓励学生,让学生逐渐产生自信和荣耀感,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在课堂上为学生留足发现问题的空间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讲课时学生也许会想到问题,但是由于教师讲课的速度过快,学生没有提问的时间,许多问题便不了了之,这使学生失去了培养问题意识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留足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以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物质的分类》一章为例,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物质分类的原理之后不要着急赶进度,继续讲下面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物品如肥皂、味精等按照酸碱性或是否溶于水等类别分类,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化学源于生活,将化学与生活结合起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学生教授化学知识,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化学的理解更加透彻。这样可以使那些不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通过生活当中遇到的困惑发现更多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章为例,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品,如小苏打、酒精等,问学生这些化学物品在生活应用过程中的变化,让学生可以从生活中体验到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问题意识的核心内容,在高中化学课堂上,除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努力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在高中化学中的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防止学生走弯路。只有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才能促使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培养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问题意识。例如,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自己想出问题的答案。

五、提高高中化学教育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只有学生愿意学习,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疑问。增加高中化学教育的趣味性,是让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途径。增加高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增加教学中的实验,引用多媒体教学等等,通过这些有趣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热爱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一旦学生真正热爱学习,就会主动地思考其中的奥妙,在思考中学生就会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以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一章为例,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搬课本为学生讲解知识点,会让学生觉得教学很枯燥,不能直观地观察到硫和氮氧化的过程,理解不透彻,难以产生兴趣。如果教师在讲课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硫与氮氧化的过程通过视频短片等形式播放出来,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所要学习的知识,还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

在高中化学教育当中,问题意识的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途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健W魑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应当努力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以学生为本,从实际教学出发,让学生可以在一个有趣味的课堂上收获更多知识,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

篇10

(1)形成科学的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科学课程观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支配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方式。课程意识是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过程中,对国家、地方、学校课程有目的、有意义的放映及有方向、有层次的追求与探索,是教师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方案的内驱力。教师只有形成了课程意识才能对学科课程内容体系有正确的认知。

(2)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地方课程。学科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学科课程目标必须服从于整体的课程目标;宏观地看,教师、学生、学校、教科书、教育教学资源、教育教学环境等都应属于大课程的范畴。

知识、技能是不断发展的,教材也要发展;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也正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着;学生在成长社会在发展,教师也在发展。为此,必须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九年级化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梳理方法

(1)从课程标准界定的课程内容着手。

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界定的内容标准,所反映的非知识内容体系。梳理方法可以从科学探究入手,抓住理解概念、发展探究能力、学习基本实验技能等三个方面。特别要强调学生的过程体验;强调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强调加强与生产、生活实际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联系。

所反映的知识内容体系。梳理方法可以从身边的化学物质,离我们最近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空气、水,金属,以及生活中常见化合物,即一些酸、碱、盐开始,再到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包括状态、分类,以及组成元素和构成粒子等。到探究物质的化学变化规律,进而联系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诸如能源、资源的利用,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化学物质与环境等。

(2)从课程内容标准在教科书中的体现着手。

教科书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是学科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体现。应着重从课程内容标准在教科书中的体现方面着手梳理。教科书内容编排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对化学实验的设计、现象的观察、记录与描述,对调查研究中调查项目设计等,都在适当时机给出示例,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对课程内容标准的体现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教科书中出现的第一个活动与探究是从观察并描述蜡烛的燃烧开始的,教科书有一个提示,但也表明可以增加或更改实验观察的内容;身边的空气和水,化石燃料,铝、铁、合金等金属材料;常见酸碱,化肥,人体营养物质等都取材于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现实。②从单元内容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教科书始终注重与社会生产、生活及环境保护紧密联系。③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全书实验探究就有26个,家庭小实验10个,基本实验操作专题1个。④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体现在实验探究的方法,实验设计、观察、记录与分析。体现在提出问题、假设推理、搜集数据信息、分析处理数据信息、得出结论,等等。具体的方法还有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⑤教科书编写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对实验的设计、现象的观察、记录与描述,对调查研究中调查项目等都注意在适当时机给出示例,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⑥化学概念具体体现直观性、关联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元素、原子序数、化合价、酸和碱等化学概念刚出现时教材并没有明确给出,示意教学中不宜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

3.关于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1)以课程内容体系为线索开展教学。

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以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为线索开展教学。教学中不刻意从新教材中去找过去知识体系的影子,而是逐步认识和建立新的符合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编排意图的课程内容体系。

(2)准确把握具体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根据教材分层次确定具体的内容目标。

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应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教学中强化实验,运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更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合理安排学生训练,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较好地落实九年级化学课程目标。

篇11

如,笔者就以“你所不知道的火柴”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从“火柴”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去了解化学知识:三百多年前,一位瑞士人发现,把浓硫酸滴到氯酸钾和白糖的混合物里会有火焰发生,这是最早用化学方法得到的火种。后来,人们加以改进,在木片上蘸上硫磺,再蘸上硫酸,用它与糖和氯酸钾的混合物接触,产生的火焰立即把木片引着,这是火柴的雏形。

今天我们使用的火柴是1855年一个瑞典人发明的。他在之前的基础之上,对火柴进行了改进,用红磷作为火柴头药里的引燃剂,单独涂在火柴盒上,头药里只有易燃物和氧化剂,当火柴在盒边磷药纸上摩擦的时候,头药和盒边的磷药碰在一起,产生摩擦使红磷产生小火星,进而把头药里的易燃物引燃。

在完成背景阐述之后,笔者顺势提问:同学们知道小小的火柴头里,含有多少种化学物质吗?在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再引导学生去逐一认识。

火柴的头药和磷药的主要成分:

头药———氧化剂:氯酸钾、重铬酸钾、四氧化三铅、二氧化锰

易燃物:硫磺、硫化锑、松香

粘合剂:皮胶

摩擦剂:玻璃

磷药———引火剂:红磷,另加皮胶、玻璃粉、炭黑等。

通过这样的背景阐述,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明白小小的火柴头,有着复杂的化学成分,也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化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热情。

解决上述化学问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题目中涉及到的现象蕴藏的化学知识,以此增进学生对化学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