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9 09:24: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

篇1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来留学深造,这使得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出现国内资本与国外资本同台竞争的局面,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领域,竞争尤为激烈。目前,美、英、法和澳等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促进本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大量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本国来求学、深造,境外消费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贸易新的增长点。而我国在教育服务贸易这一领域起步晚,底子薄,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较为滞后。因此,对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境外消费出口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指导提高我国在世界教育市场中的份额,推动我国教育境外消费的发展,增强我国的影响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服务和教育境外消费的概念

(一)教育服务概念。

教育服务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主要出于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教育输入与输出。国与国之间的教育服务贸易是WTO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指在世界范围内提供国际协作办学、合作科研、人员互换等活动,以及围绕这些活动形成的相关产业服务。[1]它主要包括跨境支付、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与境外消费。

(二)教育境外消费的概念。

境外消费是服务贸易四种方式中的一种,它是指一成员国居民在另外一个成员国境内消费或享受服务。高等教育境外消费主要指一成员国公民到另一成员国留学和进修。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四种提供方式中,境外消费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规模与水平上都远远超过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三种方式,并且它的比例结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2]

二、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境外消费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规模小。

我国在教育服务国际贸易中属于典型的进口型国家,在高等教育出口规模上仍处于弱势地位。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至2008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39.15万人。仅2008年一年,全国出国留学人数就达17.98万人,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来华留学生人数总数才刚刚突破20万人。虽然,从1998年至今,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但是我国教育服务出口规模与我国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相比较起来,还相去甚远,与美、英、日、澳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美国为例,仅2008年,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吸引下,就有98510名外国学生涌入美国大学。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留美学生人数第二多,仅次于印度的国家。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院统计,2008年,美国大学入学注册率增长了11%,而中国学生增长率高达60%。[2]而就占领世界高等教育贸易服务市场的份额而言,我国仍属于典型的教育进口型国家。我国各高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比例远远低于国外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留学生一般占本科生总数的13.4%,如美国哈佛大学为17%,牛津大学达到30%。[3]

(二)面向市场窄。

2003年来华留学生总数为7.7万人,亚洲人占绝大多数。这其中又以韩国和日本留学生人数为最多,分别为35353人和12765人。这两个国家的留学生人数占到了到我国留学人口总数的61.90%。这可能是我国与其他的亚洲国家存在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加上201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内市场越来越开放,使得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看中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寻求自身发展,以便储备知识,进一步拓展自身的竞争力。然而,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则相对较少。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西方发达国家到我国留学的人数略有上升,但是相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境外消费进口的数量来说,仍有很大的逆差。就2003年来说,我国出国留学生为117307人,而在华留学生只有77715人,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在境外消费出口这一领域较其他一些教育服务东道国来说,仍有差距。

(三)理工类学科缺少特色,相应的扶持政策少。

通过查阅相关教育年鉴资料可以发现,到我国学习的留学生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学习汉语、中医、戏曲等传统中国文化,而理工科、艺术等专业相对较少。不难看出,他们到中国来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中国文化。这与教育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学科选择情况正好相反,在发达国家理工科类的留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率普遍高于文科类。[4]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外国留学生选读最多的专业是商科、工程学、生物学、理学类专业,最后才是文科类专业。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大约有50万人选择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美国通过大量地接受外国留学生,不仅增加其在高等教育贸易服务领域的市场份额,而且以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和绿卡政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

三、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境外消费出口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已有学科优势,扩大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规模。

要扩大境外消费出口,必须创立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服务产品,发掘已有学科内在的文化价值。汉语、中医、戏曲、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它们不仅是深厚民族精神的载体,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符号。目前,我国在汉语、中医、戏曲、武术等学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传统文化。据统计,2007年,来我国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共计195,503名,来自188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有544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接受来华留学生。[5]

汉语、中医、戏曲等是我国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领先学科,它们深厚的文化背景使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留学市场上独具魅力。根据比较成本理论,我们应当发挥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加大对其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这些学科的影响力,重视发展其品牌特色,以此推动我国境外消费出口。

(二)优化资源配置,适应市场机制。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规模的扩大,离不开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而把好教育质量关的根本在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根据生产要术禀赋理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服务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仅靠相对学科优势是不够的。我国在保持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还应将目光放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降低高等教育成本上。要想降低高等教育成本,关键在于提高高等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为此,高校可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科研创新,加强专业教育的协作机制,努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

此外,我们还应认识到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传统大学逐步开始向商业机构转变。尽管目前人们在“教育产业化”认识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是将教育作为商品来贸易,必然将教育引向私有化和商品化,因为它是教育得以贸易的关键。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应该采取适当的举措。一方面,要增加国家的教育基金,使更多的人能有书读,有学上。另一方面,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适当提高留学生的收费标准,增加财政收入。

(三)改进政策,加强人性化管理。

首先,要针对留学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政策。随着中国加入WTO,必将推动法律的国际化,因此要加快有关高等教育消费出口法律法规的建立,剔除和废止法规中与WTO准则不和谐的部分,建立与其融合的法律准则。另外,在国际交流与合作、行政管理、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必须自觉地以入世后新制定的高等教育法规为准绳,真正做到依法治校,只要这样我们才能广纳人才,带动高等教育出口消费。

其次,要加强人性化管理。近年来,我国在留学方面的政策有了很大的松动,但是在为来华留学人员提供便利这方面还做得不够。所以,我国政府应从这个方面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尽可能多地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如建立弹性学制,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相应缩短其受教育年限。再者,可以改善其住宿条件,进一步为其生活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李敬献,曲绍卫.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境外消费出口贸易发展及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6):51-53.省略nb.省略/system/2009/12/09/006353

255.shtml.

篇2

1.新课标给学生学习留出了较大的自由空间。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造成了学生信息意识淡薄,获取信息的能力弱。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习的自由将逐渐地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的空间越来越大,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对新知识的积累和对信息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渴望得到信息专业人员的指引,以期实现利用多元化渠道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

2.新课改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环境,就需要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参加再培训,教师需要查找资料、寻找信息,以更新旧的教育理念和知识,接纳新的知识信息,提升专业水平,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在深化教学时,需要用新信息面对课堂内外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

二、实施新课改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信息环境

1.中小学图书馆(室)是基础教育信息环境的主要场所,但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各校图书馆(室)规模小,设备陈旧,现有的馆藏主要为应试教育下积累起来的题库、教材、教学大纲等,这些结构不合理的资料陈旧过时已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现代化技术与网络技术水平较低,自动化系统的标准不统一,更别谈数字化资源,就是有也是格式不规范,建立的数据库很难做到相互之间的兼容,共享困难。

2.从事信息服务的人员少而且大多为兼职人员,他们信息素质普遍偏低,信息服务意识淡薄、效率低下,所谓的信息服务也只是图书的借借还还而已。

3.许多学校都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因此对图书馆的投入少而又少,无力购买更多的纸质图书、电子文献和现代化设备,有的学校甚至多年对图书馆没有投入一分钱。

4.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师生面对多年不变的陈旧图书,需要的资料难以查找,久而久之也就缺乏利用图书馆的意识,普遍缺乏信息检索、鉴别、整合的经验和技巧。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造成了学生信息意识淡薄,获取信息的能力差强人意。

三、拓展新的信息环境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改变基础教育信息环境的现状,必须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补充和更新,为师生拓展出新的信息环境,使其在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就目前各中小学校的现状而言,如果完全靠自身来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力不从心。可以另辟蹊径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

与中小学图书馆相比,大多数高等学校图书馆都具有明显的优势。90%以上的高校图书馆都已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管理,正向虚拟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他们的资源形式、管理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乃至用户的信息行为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师院校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基础教育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其独有的市场。为基础教育提供服务是其天职所在。因此,面向中小学师生开展信息服务是高师院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高师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1.信息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高师院校图书馆每年订有数以千计的报纸与杂志,这是信息最集中、传播最快捷的媒体;同时它还收藏着各学科系统的、成熟的、权威的国内外的普通图书。拥有丰富、系统的信息资源是高师院校图书馆最明显的优势。况且各高师院校图书馆都具有自己的馆藏特色,收藏有丰富的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各科教学法课程论等教育类文献,这是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但又无法获得的资料。由高师图书馆组织的专家、学者、教授开发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信息的知识含量高,这种文献资源的独特优势是社会上一般信息服务机构无法比拟的。

2.人力资源。高师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对知识信息的采集、加工开发和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部分工作人员具有相关学历和专业知识并受过专门的情报信息工作方面的训练,素质比较高,能力比较强,能够利用先进的设施设备高质量地处理大量信息并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这是高师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人才保障。

3.设备设施。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师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亦随之得到了长足发展。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图书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高师院校图书馆实现了工作手段与服务手段的现代化。这些先进的设施,保障了文献信息资源的高效、快速传递,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更加完善,效率更加高效。

4.服务环境。高师院校图书馆都有独立的馆舍,许多图书馆甚至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的环境幽雅,学术氛围浓厚,有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网络设备,优越的阅览条件,这就为信息用户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五、高师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的方法与途径

1.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源提供基本的借阅服务,这对中小学师生来说是最有效的资源。高师图书馆应注意的是要针对中小学师生早出晚归的特点,将开放时间适当延长并在寒暑假亦能开放,以使中小学师生能在休闲时间充分利用图书馆。

2.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共同建设教育专题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资源可以通过高师图书馆的主页到网上,供师生随时使用。

3.对中小学师生广泛开展信息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师生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和能力。高师图书馆可以成立专门的队伍深入到各中小学以班或年级为单位作“怎样利用图书馆”的专场报告,内容包括图书馆的作用、伟人利用图书馆的光辉典范、本馆的馆情介绍等。

篇3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地方高校,处于经济和教育均欠发达的咸宁市。目前学院主要由教育学院师生参与农村基础教育服务,服务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义务支教和顶岗实习支教。第二种服务形式是教师培训。第三种服务形式是教育科研服务。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如下实效。1.促进了协作学校的建设发展。首先,支教师范生丰富了校园文化。师范生将原本无法开齐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开设起来,并开展了各项课外活动,这在以前的师资状况下很多学校根本就无法办到,这些变化令家长欣喜,为农村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其次,开展了科学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推进了协作学校的素质教育。第三,实习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活泼的教学形式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和好评,对农村教师的教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促进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由于缺乏关爱,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心理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支教生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情感上给他们安抚和慰藉。支教生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了一批批学生,促进了孩子们的学业进步和人格成长。特别是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在支教生的爱护和帮助下,不但取得了进步,自信心也增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3.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是一个双向互惠的过程。在农村孩子和农村学校受益的同时地方高校自身也得到完善。师范生在工作中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对农村教育有了深刻理解,增强了教师责任感。通过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实践锻炼,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课外活动组织能力、教学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专业能力大大提升,为未来成为优秀的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服务过程中湖北科技学院适应社会的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高校了解了农村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能及时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帮助师范生适应农村小学多学科教学、复式教学、包班教学等特殊情况。

篇4

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其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基础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和劳动者的特殊领域,必须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做出变革。面对现代科技、政治经济发展的新要求,2001年我国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等文件的颁布为标志,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地方师范院校应在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理论引领作用,服务区域基础教育,使基础教育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地方师范院校与区域基础教育的依存关系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四大社会职能。为社会提供服务,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这既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外部动力,又是高等学校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基本路径。高等学校增强服务地方发展意识,发挥自己的社会服务功能,既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开拓发展空间,也能够开阔教师的思维与视野,在教育实践中使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找到理论滋生的“土壤”;使自身得到基础教育的更大支持,取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信息化社会中,地方社会政治经济必须依靠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和科技进步而发展。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智力支持和帮助。地方师范院校结合自身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与地方区域基础教育相联系,将地方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自己知识创新的内容,开展研究、探索和实践。主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存在的条件和前提。地方师范院校承担的主要社会职能是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随着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全面转向市场经济,科技引发的社会变革必然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地方师范院校是区域基础教育领域师资力量培养的摇篮,所培养的师范生毕业后将成为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专业理论和教学技能影响着区域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地方高师院校应以地方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为立足点,研究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同时也将必然促进自身的改革,从而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加强地方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的合作与交流,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办学新机制,是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基本途径。基础教育学校应成为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开展教育实习的基地,为实习生配备指导教师,既可帮助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也可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地方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的同时,也应做好职后教师的培训工作,将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培训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体化”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真正履行好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职能。地方高师院校还应加强与基础教育学校中教育科学研究的合作,基础教育学校作为高师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验基地,双方联合组建研究团队,就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进行研究,既解决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又培养锻炼了双方的师资队伍,对双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均有积极的作用。

二、地方师范院校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子系统,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专门从事教师教育的学术组织机构。由于特殊的区域位置,地方师范院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关系更加密切。提高服务基础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影响着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从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地方师范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层次、实质性的变革。随着基础教育理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同时也引发了公民教育从“终结性教育”向“终身化教育”的转变、学校教育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的转变、教师培养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一体化、专业化”方向的转变等等,这些教育形势的变化都“对传统的师范院校造成了很大冲击,大到师范院校的办学理念、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小到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毕业实习、招生、就业等具体问题,甚至领导、教师、学生的心理意识,也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种不适应,危机意识也与日俱增”[1]。因地方师范院校与区域基础教育是一种共生共长的依存关系,地方师范院校应紧密依靠区域基础教育,紧紧抓住“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根基,应对这些挑战和冲击,谋求自身的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地方师范院校的服务对象。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如果脱离了基础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2]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地方师范院校依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培养师范生,其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严重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培养的毕业生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冷静、审慎、理性地思考基础教育改革,检讨自身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之间存在的差距,创新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与基础教育学校合作关系,探索两者之间的合作方式与途径,进而拓展与基础教育的合作空间,对地方师范院校和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地方师范院校在区域基础教育中“研究基础教育、指导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均有重要的意义。

三、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

(一)改革教师培养模式

改革教师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师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都提出了全新的标准。为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合格师资,地方师范院校改革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地方师范院校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打破以学科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正确处理好教师培养中学科分离和融合、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训练、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教师专业化”的培养特色,科学合理地构建学科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理论、科学人文素养和教师专业技能四大课程体系。加大学科教学知识和通识课程的教育,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构建起文理兼容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为将来从教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者”应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入基层教学一线,深刻体验和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要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2],使师范生在本科教育阶段接受和感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掌握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要充分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内涵,构建由学科专业训练、教师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三大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特别注重教学实习和见习、综合设计性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与基础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训练。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专业理论、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方面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促进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二)加强学科和团队建设

加强学科和团队建设,提高服务基础教育改革的层次和质量。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与一定的知识相联系,以一定的组织结构为依据,是师生活动的主要领域,二者都具有人才培养的功能。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源泉,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3]。学科在高等学校发挥着积聚人才,培养锻炼师资和提升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作用,是专业培养人才的基础。地方师范院校要紧随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突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优势为主导,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育学科和学科教学论团队的组织结构,形成以教育学科和专业学科相融合的学科群,组建以学科课程教学论为主干,学科课程为辅的科研教学团队。树立和强化教学学术意识,引导教师对地方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使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科和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适应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学科和团队建设应与基础教育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建立产学研联盟,以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为主题,利用高等学校信息、资源优势,与中小学联合开展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活动,使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具备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能力,能够熟练开展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提高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具备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指导的能力。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以增强专业学科课程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既可促进区域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又可推动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

(三)加强教师新课改培训

传播先进文化,为基础教育改革培训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中小学教师是改革的核心和骨干力量。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教学方法和行为、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影响基础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性因素。“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不同的文化类型加以一定程度的整合,并会经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传播活动及创造性活动或多或少地带来文化上的变革。”[4]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区域基础教育,也体现在传播新文化和新思想中。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是文化随时展产生的新成果,地方师范院校应当发挥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承的社会职能,结合区域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到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中去,及时将人类创新发展的教育理论新成果传播应用,使中小学教师掌握先进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帮助地方基础教育学校明确改革方向,协助解决改革中的难题,是地方师范院校促进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途径之一。地方师范院校积极承担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探索构建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模式。“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表征,其本身隶属于文化范畴,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场域,是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历史活动。”[4]地方师范院校应发挥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创新教师教育培训模式,改变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应用、教师被动接受的传统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改变培训授课的方式,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立足于解决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产生的教育教学困惑为重点培训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采用交流互动、对话讨论、自主研修等培训形式,保证培训的质量和实际价值。通过切合新课改教学实际的培训方式,让教师亲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通过亲身实践理解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真正抓住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做到在教学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地指导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促进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开展校本研修和研发校本教材

发挥教育科研优势,联合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和研发校本教材。地方师范院校拥有雄厚的教育科研资源,但高校教育科研如果脱离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就不能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所需的特色服务,将会失去其指导、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地位。地方师范院校与中小学联合开展校本研修,即可克服高校科研脱离实际的倾向。在共同开展校本研修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专业发展途径得到有力保障,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得到良好的师资资源的保证。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科研人员通过深入基础教育实践,可发现教育实践中的新问题,为高校的教育科研不断提出新课题,从而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教育科研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要真正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在理论指导下认真总结以往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以正确的课程观和教学观,重新审视现在执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基础教育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发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特色形成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与外部环境合作,得到大学研究者的帮助。校本课程的开发将学校与高校、其他社会单元联系起来,促进共同的交流与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校本研究,使“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得以实现,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

(五)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与基础教育学校联合举办家长学校,教育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认识不清或存在认识误区,将会引发社会舆论的偏差;家长代表着社会组织各个层面的声音,家长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和反应就是社会舆论的反应。”[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缺乏社会支持,仅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家长若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和实施路径缺乏认识,就会出现学生同时接受两种理念的教育,思想和思维出现矛盾,也会加剧学校素质教育的压力。因此,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要联合家长的力量,使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步调一致,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积极参与中小学校的家校合作工作,为学生家长开设辅导讲座,使家长清楚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具体目标和路径、改革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课程目标的实现途径以及如何评价和教育学生等等。家长改变了教育教学观,将会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情感体验,注重孩子能力的训练,鼓励孩子大胆创新实践,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籍。这样基础教育才能真正有效地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才能真正实施以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使基础教育改革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3,(6).

[2]江家发.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3]季芳芳.新时期地方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3,(7).

篇5

一、地方民族院校的特殊性

地方民族院校数量不多,学校规模一般不大,但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民族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相比其他高等学校更为特殊。这些特殊性归纳起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杂的地理区位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高原、山区,自然环境复杂,条件艰苦,在地理区位上与发达地区相比不占优势,设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院校大多远离中心城市,有的甚至在乡镇,交通不便,信息不够畅通,经济基础薄弱,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导致地方民族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实际问题。

第一,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困难。建设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关键。虽然各高校都在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但地方民族院校“培养一批走一批”的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稳定尤为困难。

第二,生源量少质弱。地方民族院校所在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基础教育薄弱,学生总量少,有的地区接受中小学教育的人数不及发达地区一个中等县。地方民族院校所在民族地区没有数量足够的优质生源,虽然地方民族院校也在非民族地区招生,但由于自然条件艰苦和认识上的差异,实际报到的新生一般会比招生数少。

第三,学校办社会的问题突出。学校是办教育的,但地方民族院校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社会发展程度不高,城市化进程滞后,学校缺少可以依托的城市和相应的社会功能,面临着既要办教育、又要办社会的现实问题。办学是本份,办社会则是为了办学而不得不解决师生的生活问题,以弥补城市和社会功能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济和企业的支撑,学生的实践教学、就业等也受到制约。

(二)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每一所地方民族院校所在地都有其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是“人无我有”的特殊资源,是地方民

族院校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也是地方民族院校开展文化建设、文化教育活动的潜在优势。

(三)发育滞后的社会经济环境

高等学校办学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作为支撑。地方民族院校的投入应该是国家投入和当地投入的“双轨制”,但目前地方民族院校缺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这里的支撑不足包括三方面:一是对高校的投入十分有限;二是缺少产业支撑,制约了高校的专业发展;三是缺乏面向社会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高校的发展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也依赖于地方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化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地方民族院校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特别是一些以“输入性”财政为主的民族地区。

二、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地位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地方民族院校的神圣使命。但实践中,地方民族院校的地位和作用往往受到功利方面的影响而被淡化。人们对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的认识不到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当地社会的地位与作用存在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的作用是指院校招收了多少民族地区的学生、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多少人才,这是统计数据可以反映出来的,是看得见的。隐性的作用是间接的,如招收非民族地区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服务于民族地区;学校参与地方科技研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引领民族地方文明进步等,这些功能需要经过一定时期才能显现出来,因而容易被忽视。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地方民族院校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与课程设置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地方民族院校的办学功能与特色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从专业设置上看,地方民族院校的专业设置除民族语言类专业外,大多以长线专业为主,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以教师教育为主,理、工、农、医等专业相对薄弱,多数地方民族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多数地方民族院校在举办之初囿于经济投入的制约,基本上是为了解决当地中小学教师资源的紧缺,选择了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再从基础教育来看,由于中小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师资及实验条件的不足,学校、家长、学生都偏向学习文科,理科学生少,地方民族院校除了民族语言、民族预科外,很难在民族地区招收到足够多的新生,尤其是理科生,这又加剧了地方民族院校的专业不平衡。在课程设置方面,除民族语言类专业外,其他专业基本上与非民族高校的课程设置相同,虽然一些专业开设了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民族历史方面的课程,但由于办学资源的制约,还不能完全达到根据民族地区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优化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因而没有凸显民族高等教育服务民族地区的针对性。

(二)学校与社会互动机制不完善举办一所高等学校,既需要教学设施、师资等,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配套设施。地方民族院校一般没有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盘子”,在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规划中基本上没有体现,学校还没有完全融入地方经济文化生活并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方的许多重大经济活动中,学校处于可有可无的层面,学校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不够“合拍”。

(三)招生、就业体系不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除民族语言、民族预科外,地方民族院校与中心城市的同层次学校基本上执行统一的招生录取标准,其结果是民族地区的考生大多数愿意到中心城市就学,而非民族地区的考生自愿到地方民族院校就读的十分有限。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民族院校一直以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了、干得好”的人才为己任,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则取决于民族地区的人才流动机制。而据调查,民族地区――特别是县以下的乡镇需要人才,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机制难以将优秀人才吸引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地方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的基层培养输送人才还缺少配套的制度。#p#分页标题#e#

三、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开展民族教育、发展民族经济、弘扬民族文化是地方民族院校的基本任务,也是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地方民族院校服务民族地区既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地方民族院校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途径是多元的、立体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一,面向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是民族地区人才成长的摇篮,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随着市场化配置社会资源机制的深化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加快以及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的优化,地方民族院校为当地培养人才的功能将会进一步显现。

第二,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为民族地区输送人才。由于自然条件艰苦,民族地区人才引进十分困难,即使引进来了,也因语言、环境、生活等困难难以稳定。甚至,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外地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学习毕业后也很少回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民族院校不仅仅是民族地区人才的摇篮,还是连接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桥梁,是展示民族地区的窗口。地方民族院校招收非民族地区的学生,这些学生通过民族文化与浸润,加深了对民族地区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自愿留在民族地区,对缓解民族地区人才紧缺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打造先进文化阵地,引领地方文化。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在《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中指出:“大学从其诞生以来,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大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更为独有的、影响更为深远的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高校不仅培养人才培养,而且传承文化。地方民族院校在引领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走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阵地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高校或文化机构难以替代的,这也是地方民族院校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

第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地方民族院校所在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院校作为文化教育传播机构,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可作的工作很多。如:结合教学科研建设区域性专题文献馆、博物馆等。地方民族院校结合区域文化特点,开办民族音乐、美术等民族艺术类专业或课程,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能为地方培养艺术人才,这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发挥科研团队优势,参与地方科学研究。在民族地区,地方民族院校拥有较为集中的科研人才,利用这些人才优势,与地方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是地方民族院校科研的主攻方向。不少地方民族院校的科研成果也证明其在地方科学研究方面的实力和作用。第六,产学结合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学结合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地方民族院校通过地方经济实体建立产学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培训员工、鼓励专业教师到生产第一线积累生产与管理经验等,实现与地方经济实体的合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

篇6

日前,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高校办学自的日益扩大,学校如何在国家本科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根据学科与社会的发展,前瞻性地布局学校内部的专业结构,使学校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占据制高点,是当前我们需要研究与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地方高师院校专业设置的回顾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地方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广西高师院校本科专业设置一直处于不断地调整变化中。从上世纪70年代末,全区2个本科师范院校16个本科师范专业,发展到今天4个本科师范院校150个包含了师范和非师范的本科专业。截至2010年,对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广西高师院校所设本科专业涉及经、法、教、文、理、史、工、管8个门类,29个二级学科类,150个专业。

30多年来,广西高师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走过了由独立、封闭的师范学科教育体系发展为以教师教育为主多科叉融合的、开放的教育体系的历程。回顾广西高师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之路,事实证明,这一转型之路更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更能确保地方高师院校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作为广西较早开设本科师范教育的师范院校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形成了中文、数学、政治、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等7个师范专业支撑办学的格局,维持至20世纪90年代末。近10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自的扩大,学校专业设置的速度加快,尤其是经、工、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增设,使学校从单一封闭的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专业为主体,文、理学科专业为重点,兼有经、法、史、工、管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的过渡迈出坚实的一步,为学校的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发展的趋势也是符合学校“十一五”及2015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把学校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多科性、教学型,具有区域性教师教育特色的师范大学”这一总体目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校的专业建设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及泛北部湾国家发展战略正式启动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两区一带”(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现代服务与管理人才、面向“14+4”千亿元重点产业建设的高层次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上还较显薄弱,对传统专业改造调整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对专业建设的监控和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二、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思考

1. 基本思路

对地方高师院校学科专业的调整设置的依据,一方面应着眼于满足地方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则应立足于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的考虑,前者是其普通高等学校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后者则体现了高师院校的本质属性,是其存在的使命要求。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学科专业调整的基本思路为:围绕“国家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坚持师范办学特色,以教师教育专业为龙头,打通专业壁垒,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内涵,突显专业特色。

2. 调整方向

一是以综合化为基础,调整科类结构,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本科专业体系。现代社会经济的多元发展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剧增,因此,我们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必须要打破单一学科隶属关系,打通专业壁垒,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整合各学科资源,走综合化发展之路,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学科专业建设的综合化尤其要纠正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专业重复设置的问题。在课程建设上,也应体现综合化。所谓的课程综合化就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文理融通”。充分尊重学生选择专业的自,在大学低年级的时候基本不细分专业,而是按学科大类上基础课,包括相当的综合性科学内容,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广泛的领域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文、社科或自然科学的课程,直至高年级的时候再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定专业,开展专业实践。目前,广西师范学院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试行的“1.5+2.5”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该改革的有益尝试。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专业布局,实现地方高师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是地方高校的使命和职能,也是其设置专业的主要依据。市场经济中,人才供求规律的自然调节,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专业布局结构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由于各种原因,地方高师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联系相对于其他理工类高校或综合性高校来说较弱,出现了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情况,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市场和科技发展对一专多能复合型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严重地制约了地方高师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职能的发挥,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地方高师院校专业布局结构,提高专业设置与地方市场需求的吻合度,寻求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紧缺专业、新兴学科专业,增强为地方各行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谋求学校更大的发展。广西师范学院根据学校办学实际,结合了广西建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目标任务,依托学校原有的学科优势,积极增设应用型本科专业。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增设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泰语、日语、对外汉语、软件工程等专业,进一步满足广西国

篇7

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是培养音乐文化传播使者的摇篮。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跟服务地方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培养方向,为农村、城镇、区域性的音乐教育、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输送大批合格音乐人才,是高校服务地方、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加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其主要形式如下:

一、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在美国,很多高校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界联合建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文化产业为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地方高校在发展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同时,应立足地方,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的有机结合,增强为社会服务功能,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谋求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中一个主要形式就是与当地文化局、群艺馆、婚庆礼仪公司合作。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参与整理、挖掘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如地方戏曲、民俗音乐、民间歌舞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守护”、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整理和编辑,不仅可以保存大量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而且还为后人提供演唱、演奏、表演的范本,让民族民间音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传承发展而日益繁荣。为落实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工作者,应把当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传唱传播、创作实验、演出推广等作为文化实体,强化学术价值,在交流中建设,在建设中交流。把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结合起来,对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

二、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是锻炼学生专业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主要指与政府部门、媒体、企业等合作的传统节日、单位庆典、开业宣传、主题联谊等演出。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需求单位协商,有组织地创造、编排各类雅俗共赏、符合各单位活动主题、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把队伍拉到社会中去,接受群众和社会的检阅。这类合作演出,既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又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校外演出实践必须有专人管理,有组织地开展对外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应请合作单位签写意见反馈书,及时总结经验,在实际教学和排练过程中不断改进,努力达到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

三、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理念及服务地方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就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地方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主要指练好扎实的教师素质,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服务是地方高校教育服务的核心。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主要为地方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师资,积极为基础教育服务。“要全面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学生素质,关键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为此,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比赛、校内演出与排练、教育实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能力。舞台实践和活动组织是锻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如:以班级为单位,每月举行一次专业汇报,通过比赛和汇报促进学生“唱、演、编”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另外,结合节假庆典或学校社团活动,有目的地让学生自己组织、自编自演各类节目,对提高学生自我创编能力及集体活动组织能力有直接的效果。音乐教育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会基本的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评课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走向社区文化单位、农村学校,进行教育实习的途径,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外音乐学习和社区群众文艺活动的节目指导,巩固专业知识,积累为社区群众教育服务的经验。以上这类实践手段为学生塑造全面的“师范”综合素质提供了保障,为学生今后站稳讲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

篇8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46-03

一、引言

艺术类高职院校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以艺术类教育和艺术类文化创意研究为教学核心;二是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以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为导向。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办学之初就明确了将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服务目标,利用所具备的专业的师资、知识、技术等优势项目,指向明确地培养艺术类实用型人才,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与产业研究。机制是系统各部件相互制约与作用的内在关系。要使艺术类高职院校对地方的服务广泛、深入、持久、高效,就必须有一个根植于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灵活、高效的内在机制。广西作为西南地区的唯一沿海省份,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要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经济和教育强省,必须提高各类型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的含金量,提高人才素质,提业动力。但在诸多现实条件,如高校管理体制、传统办学思想和学校实际实力等情况的限制下,我国高校教育仍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作为主要的运作内容,未能进入与地方经济接轨的深入层面,在校地之间还未能形成稳固成熟的接轨机制与接轨平台,严重制约了校地互动、校企合作的发展,艺术类高职教育同样身处其中,不能例外。针对这一问题,为实现对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到位服务,艺术类高职院校就必须充分结合自身的特色特长,拓展自身服务范围,深化校企合作发展,创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充分发挥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突出实现艺术类高职院校和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共赢,一直以来都是校地、校企积极追求的共同目标。然而从当前的阶段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来看,这一目标的达成尚不理想,困难重重。特别在两大方面存在明显局限性。

1.校、地双方同时存在管理体制问题。①艺术类高职院校管理脱节,无法及时依据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的更新调整,使原本的优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艺术类高职院校在为地方文化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中应该处于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但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之间无论在内容模式、发展方向、技术水平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脱节的问题。特别是艺术类高校内部大多未能建立负责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使得一方面校地企各方都希望有更多合作发展,但另一方面却又存在无人专管、无门进入、无路沟通的尴尬现象。②地方政府管理尚存在漏洞,影响了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合作机制建设。地方政府应更为全面的与艺术类高职院校联合建立针对性运行机制,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艺术类高职院校由于高职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导致各级地方政府也相对较少过问,由于在管理体系上高校通常直接归属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辖之下,因此地市级地方政府在本地区教育发展上通常更为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对本地区高校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合作缺少管理、引导的积极性,对本地区艺术类高职院校较少直接扶持与物质投入。③在传统的校、企各自独立科研的体制下,资源的分配具有的典型的计划配置特点,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有助于重大科研项目的专项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化,计划机制的优势正逐步削弱,产、学、研、用多方合作的积极愿望受到了束缚。并且,在计划体制下人才的流动、技术产业化、科研信息共享等方面都受到限制,这都直接体现了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互动机制的缺失。

2.高校本身的意识观念问题。①艺术类高职院校自身教育观念未能及时转变,没有树立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想和建立完善服务机制的主动意识。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的主要任务都是独立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缺乏对高校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认识,更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②创新意识、创新观念比较薄弱。艺术类高职院校长期以来都把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通过培养产业人才间接支持经济建设之上,在直接针对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发展服务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上十分缺乏,对创新的扶持与投入较为薄弱,对教师与学生的创新观念意识引导较少,激发师生参与创新研究的奖励机制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创新机制上的缺失导致了艺术类高职院校不能依据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及时对科研与教学进行调整,使高校科研成果不能快速投入产业发展,当然也就难于实现高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探索与创新

1.理顺艺术类高职院校与其他合作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建立艺术类高职院校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长效机制,最为有效的道路就是建立一个有机组合、双赢双利、稳定持久的联合创新平台,将艺术类高校在科研上的优势资源直接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生产中去,改革过去短、松、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新时期的长、紧、快的新合作机制建设。高校在改革过程中必须要紧跟地方文化创意经济的创新需求,积极参与共建合作广泛、系统深入的针对性创新平台,大力推动艺术类高职院校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合作机制的升级和完善。

2.理顺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的管理机制。在传统教学管理体制框架内,高校的教学科研缺乏对地方经济需要的直接服务,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必须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在人才管理上不拘一格用人才,不以职称资历限制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成果为依据建立对一线科研主力的直接奖励机制,并及时解决科研人员的各方面的合理要求。其次,在项目建设上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视同仁,给予同样标准、同等地位、相同待遇,提高直接服务社会科研项目的地位。最后,在交流合作上积极与地企联络,成立校内专职机构,负责校地企三方的直接沟通,将产业需求直接反馈给一线科研人员,使高校科研与产业发展直接挂钩、紧密结合。

3.建立艺术类高职院校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间互动合作的服务机制。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发展要直接联系地方经济的发展,更要站在区域产业建设的坚实基础上,放眼全国产业的未来发展,将科研与人才的创新能量直接注入到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步中,将服务社会、合作双赢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办学中去。在合作发展中,艺术类高职院校应从四个方面直接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1)加强创新思维与先进技术服务,直接满足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2)建立职业教育与职业实践的紧密联系,树立人才培养服务于产业实际的意识。(3)及时了解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所及所难,以科研骨干作用解决其紧迫需求。(4)深入地方文化企业生产一线,帮助企业进行技术、设备改造,引进创新思维与先进生产模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艺术类高职教育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成熟有效的长效机制目前在广西还没有完全形成,但已出现许多端倪和个别经验。比如,北海市与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在最近几年的合作、互动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机制就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政府方面的有高等教育专项经费财政预算制、重大项目委托制、重大活动咨询制等,学院方面的有立足北海、服务北部湾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北海市及其北部湾经济区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科研服务北海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研定位等。这些举措反映和代表了北海市和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互利共赢原则,已经成为双方高度认可并自觉接受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成为一种能发挥长效机制,可以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泽芳,张继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07,(3):2-4.

[2]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蔺楠.高校影响驻地经济发展的路径解析[J].商业时代,2002,(7).

篇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区域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同时,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央政府也将一些学校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也在积极以发展高等教育的方式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近年来地方高校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在当前我国1900多所普通高校中占据了70%。但是,在当前新形势下,这些地方高校如何为地方服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贺州学院作为广西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积极探索服务地方的有效途径,在服务地方中走出了自己一片天地。

贺州学院前身是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43年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之后更名或改建为贺县师范学校、八步师范学校、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梧州地区教育学院、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贺州学院。校址位于桂、湘、粤三省(区)交界的美丽的贺州市。学校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坚持“ 立足贺州、服务广西、面向全国、奉献社会”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60多年来共为社会培养大中专毕业生60000多人。

贺州学院建立6年多来,在之前60多年发展积累的基础上,加强加大学校发展建设,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学校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学校占地面积781亩,校舍面积2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图书资料70多万册。在职教职员工880多人,其中教授55人(含聘任)、副教授123人,博士25人(含在读)、硕士181人,有外籍教师5人。设有10系1部1中心,开办本、专科专业59个(含方向)。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0313人,留学生18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自治区级“绿色大学”、“安全文明校园”、“文明单位”、“文明卫生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对新形势下的压力和挑战,贺州学院找准自己的位置,始终把贺州作为自己的主战场和用武之地。坚持立足贺州,以办贺州人民需要的大学、办贺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己任,在贺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主战场上发挥人才库、思想库、科技库的作用,在为地方服务中生根开花,其主要服务途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大力培养贺州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贺州学院根据贺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需要,调整了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努力为贺州各行业培养急用、好用的人才。重点推进了工学、经济学、文学(文化艺术类)教育教学改革,新增了新闻学、现代文秘、新闻编导、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等一大批应用性专业,占学校总专业数的80%。积极实行学院――企业结合、学院――中小学校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地建立实习实训基地77个,努力培养贺州急需、实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2010年毕业生实现就业1704人中就有584人在贺州市就业。

二、以科技项目扶持与成果转化为突破口,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贺州学院紧紧围绕贺州经济发展需要,着力抓好科技项目扶持与成果转化工作。在马蹄深加工技术、重钙粉体生产技术、造纸白泥排污处理、大肉姜快速繁殖技术、山楂种植与深加工的研发以及蚕桑叶面肥和兔用预混料及专用药的研制等方面成果明显,积极为贺州及周边地区服务。教师选育成功的“中田大山楂”已获广西农业厅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建有母本园、苗木繁育基地30亩,示范基地3500亩,已在贺州市推广种植8000多亩,打造了贺州水果新品牌,增加了农民收入。科研成果马蹄脱毒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已进入试种阶段,鲜切马蹄、马蹄皮抗氧化产品已进入企业中试阶段,这些研究成果对扩大马蹄种植规模、延长马蹄加工产业链、做强做大贺州马蹄特色产业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科研成果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饲料添加剂开始进入中试阶段,产品经有关单位使用表明,该添加剂有利于提高兔鸡猪肉的质量,饲料转化率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杆菌一号”和“杆菌特号”两个大肠杆菌高敏实验产品,对大肠杆菌的治愈率达98.3%,与8家大型养殖场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群众解决养殖上的难题,在桂东地区有较大影响。学校科技工作者还经常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科技攻关活动,近年来组织科技人员100多人次参加了送科技下乡活动和对农民工培训,科技人员挂职、派出科技特派员4人,在贺州市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20多个,结合地方产业、行业实际申报地厅级及以上科技攻关项目20多项,成为了贺州科技公关的主阵地和领头羊。

三、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传统优势,大力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贺州学院前身是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桂东北地区唯一承担师范教育的高等院校,拥有60多年的师范教育历史,已为地方输送合格师资3万多人,累计培训教师(含学历提高)2.5万人次。在教师教育方面,学校有着丰富的培养经验,教育学科特色得到彰显,教师教育专业不断拓展,具有一支学历、职称以及学缘结构合理有序的专业教师队伍,现有精品课程12门(其中自治区级5门),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2个,建有教育实习基地35个、“顶岗实习支教”学校18个和师范生义务支教点2个。学校始终把教育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一直秉承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努力为贺州市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服务。与市、县(区)教育局合作开展了中小学顶岗实习和教师培训项目,2009~2010年参加顶岗实习支教167人,使贺州市20多个中小学校受益。面向地方中小学,积极开展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2006年以来,共培训初中、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472人,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15000多人次,培训小学英语教师20人。2010年,面向贺州市三县两区大力开展“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及“省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国培计划”研修班60人、“省培计划”研修班30人参加了学习培训,还开展了“送教下乡”13场。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五年来学校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194项(其中自治区新世纪教改工程44项,广西教育科学研究8项),为贺州市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四、大力开展文化学术活动,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发展

篇10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已基本形成以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的基本格局。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办在各地州市,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特征。地方性高校办学特色的切入点,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地方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抓住“地方”两个字做文章,立足地方、面向社区、服务经济,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地方高校苦练内功、扬长避短的办学理念。

2006年以来,笔者所在学校启动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在研究和实施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构建了“多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总体研究目标要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以整体设计、分模块同步展开的方式,主要通过多元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多元能力培养环节的设置、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对接等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环节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

一、多元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

根据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围绕省级“多元能力”这一中心,搭建“校内、校外”两个实践平台,开展多元能力的培养。

围绕“校内平台”,研究课程设置,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与实践课程间的互动作用,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形成音乐、艺术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课程结构。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围绕“校内平台”,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落实和完善“一赛二会三体验”的实践教学环节,苦练专业基本功,为能力“多元化”打下基础。

围绕“校外平台”,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文化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部门、社区及农村的合作,拓展对外实践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音乐作品表现能力、节目创编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社会的具体服务,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真正对接。

通过这两个平台的锻炼,让学生的能力达到“在讲台是称职的教师,在舞台是合格的演员,在非专业岗位上是文艺活动的多面手”,把他们培养成为“知识多元、能力多元”的应用型人才。

二、多元能力培养环节的设置

搞好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对于巩固专业基本功,实现音乐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包括“一赛二会三体验”三大模块。

一赛:该环节指每年一届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比赛分5项:声乐演唱、钢琴演奏、舞蹈作品表演、指挥、自弹自唱。面向全体音乐专业学生,要求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每人至少参加3项。通过各单项的初赛、复赛、决赛的选拔来总结比赛和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全面提高教风、学风。该环节利于学生提高较为全面的专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能力。

二会:这一模块指各类专题的教学汇报音乐会和校内重大晚会。教学汇报音乐会指以各教研室为单位举行的声乐、钢琴、器乐、舞蹈等教学汇报演出;校内重大晚会主要指学校接待重要来宾、举办重大事件特别安排的演出活动。“两会”既可检验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又可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锻炼学生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三体验:指艺术全能体验、知识创新体验、社会实践体验。

艺术全能体验就是指毕业班的实践活动,包括毕业实习、毕业晚会及学校“五个一”工程的实践项目。毕业晚会是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有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型的艺术检验,其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活动的所有程序、主题确定、内容安排,锻炼学生音乐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学校“五个一”工程包括“一首声乐作品演唱”“一曲钢琴演奏”“一个舞蹈作品表演”“一段自我介绍”“一堂音乐课”,实施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巩固毕业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毕业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熟悉基本的组织教学程序,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评课能力得到锻炼。艺术全能体验可提高学生全面的艺术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创作能力、艺术表现能力。

知识创新体验指学生自编自演各类节目参加学校节假日庆典、校园社团文化节等活动的文艺演出。这类演出主要锻炼学生在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自己选材、选表演形式,自己组织演员、考虑活动组织程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体验主要指校外演出、当地采风、社区辅导等。校外演出是指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政府部门、媒体、公司企业等单位合作的演出活动。通过这类演出实践,可把学生拉到群众中去,把节目带到社会上去,接受群众和社会的检阅,这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地采风指学生们参与整理、挖掘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如地方戏、宗教音乐、民俗音乐、民歌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守护、保存、传承、发展,让学生了解当地音乐文化,创造、编排出更多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更好地为地方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社区辅导指学生走向社区文化单位、农村学校,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外音乐学习和社区群众文艺活动,这是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

目前的就业形势使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人要面向非专业岗位,如大中小学的团委、学生会,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等。因此,落实和完善“一赛两会三体验”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建立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构合理、内容完备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现能力“多元化”迫在眉睫。特别是通过广泛的校外演出、当地采风、社区辅导等社会实践体验,让学生了解当地音乐文化市场、当地音乐文化特点和社会发展状况,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社会的具体服务,成为能力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有效途径。

三、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对接

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是培养音乐文化传播使者的摇篮。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地方经济服务紧密相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培养方向,立足本地,辐射周边乃至全国,为农村、城镇、区域性的音乐教育、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输送大批合格音乐人才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是高校音乐专业办学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与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与旅游部门合作的地方旅游文化服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教育服务,以及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等主要形式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1.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

随着小康社会目标及和谐文化建设任务的确立,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多层次要求显得更加迫切和更加直接。为了真正落实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工作者,应该把当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传唱传播、创作实验、演出推广等,都作为文化实体强化其学术价值,在交流中建设,在建设中交流。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下,发挥当地高校的优势,与当地文化局、群艺馆合作,建立当地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参与整理、挖掘、研究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对其进行守护、保存、传播、发展。把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与资源,挖掘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对研究开发地方在全国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丰富、光大地方文化精神,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

2.与旅游部门合作的地方旅游文化服务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音乐传媒活动的丰富多彩,使社会对地域音乐文化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地域音乐文化艺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域音乐文化的社会存在和传播也真正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地域文化能否较好地利用已成为吸引更多游客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音乐文化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是丰富广大游客的旅游生活及现代审美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把地域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和实践中来,与当地旅游直接服务,是非常有效而实用的措施。在教学中,发挥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和民间文艺创作人员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定期请他们表演、传授,让学生掌握这类地方音乐文化,为再现和创作当地音乐表演形态打下坚实基础。实践方面,利用节庆活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到当地节庆活动点和旅游景区体验生活,直接参与民间音乐活动,收集索材、资料,为今后进行精心加工、改编、创作出优秀的旅游宣传音乐作品提供保障。

3.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主要指与政府部门、媒体、公司企业等单位的合作演出。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可以与需求单位协作,根据各单位活动主题,有组织地创作、编排各类雅俗共赏、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这类合作演出是学生服务社会、学以致用的有效方式,是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衔接点,更是体现地方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措施。同时,这类演出既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又能体现地方高校服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4.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地方教育服务

基础教育服务是地方高校教育服务的核心。在音乐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地方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主要是指练好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和素质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为此,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应把提高未来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作为师资培养的重点。我们主要通过音乐专业教学基本功比赛、校内演出与排练、教育实习、毕业班“五个一”工程等途径,训练学生“唱、演、编”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学生驾驭课堂及集体活动组织能力等全面的教师素质,为学生今后站稳讲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5.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

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把地方音乐文化纳入到教学研究中,带学生到农村田间、民居小巷实地采访民间艺人、歌手,听他们演唱当地民间曲艺、山歌小调;定期聘请当地剧团的演员、艺人、民歌手来讲课,将地方音乐文化口传心授给学生;并在声乐、舞蹈等课程中将地方音乐文化如民歌、歌舞、戏曲等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使学生掌握地方音乐文化的精髓,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地方特色。有了这个基础,师生们可以针对广大农村的现代农村文化意识及生活方式相对滞后的局面,组建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和演出小分队,与当地农村、社区合作,结合当地风俗,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创作、编排出更多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开展“大学生与农民心连心、与市民心连心”慰问演出等活动,把地方特色音乐文化和时代的主旋律带到社区和农村去,服务社区和“三农”,有效地为新农村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地方高校音乐办学在地方现代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服务的培育、形成及其净化、规范、提升等方面是否能较好地起示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表明,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大学与行业、地方大学与区域的关系将日益密切,地方大学只有走出“象牙塔”,主动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向公众传播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才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便是教育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杨健.试论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12).

[3].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2003(7).

[4]金清云.办好地方高校,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J].德州学院学报,2001(3).

篇11

Discussion on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Quality in Local Normal Colleges

NING Bo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2)

AbstractTo adjust their own training goal, realize scientif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n quality of local normal schools should stress and take primary education and rural education as a break, in order to enhance thecompetition with key normal university and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make contribution to local cultural education, particularly in rural area.

Key wordslocal normal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quality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将“集中发挥学校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作为工作重点。“集中优势、核心竞争、质量立校、特色办学”的共识成为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特色必须是本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标志性和典型性特征,是本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结合的能动实现,能够反映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学术水平和发展特色。其中地方高师院校生存壮大的理性选择就是针对地方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进步提供特色化服务,在与地方的合作和共建中取得双赢的局面。

1 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窘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问题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重大难题,政府在政策和资源上向地方院校倾斜,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然而,当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发展中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处境。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发展定位。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在精品师范和地方性综合大学的发展道路之间做出选择。同时,师范教育的开放性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与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历史差距使得地方高师院校在生源、师资和就业等问题上经受着严峻考验。而盲目增设非师专业,扩大招生必将为学校带来更加难堪的处境,将面临着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课程设置的落后,导致就业困境以及学校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这种状况在一些地方高师院校中已经凸显出来,使其发展处于举步维艰。

地方高校作为教学研究型的地方院校,由于其特定的办学层次和类型,以及其发展的历史积淀,其发展总是徘徊于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教育价值体系和实践体系之间。进则无力与部属名牌高校抗衡,进行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退则难以与高职高专竞争,进行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进退维谷的生存境况,使地方高校的发展普遍面临两大压力:一是学术地位的纵向比较,不能跻身于高水平大学之列;二是服务地方的横向关联,难以超越职业教育而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地方高校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办学方略,实现科学地可持续发展,是其在未来专业发展和服务竞争中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2 地方高师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对重点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双重竞争,必须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寻找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解决办学层次、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办学特色和服务群体等诸多问题。基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学院自身专业特色相结合,将服务地方经济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

推进教育区域性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客观诉求。从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通过规模化的教育投入和国家的优惠招生政策,地方院校的硬件均衡化程度不断得到提升。以此为契机,通过特色学校建设,走内涵强校式的发展之路,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已经成为地方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新课题。特色院校是地方高师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品质的积淀,特色就是其发展的优势竞争力,就是发展的动力,就是其精神的精华。而这种特色应具有鲜明的特点,即“人无我有”这种不可替代的、不容争辩的地位和特质,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独特性,决定了地方高师院校只能集中精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出特色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

地方高师院校在发挥学科优势的同事,还应该承担起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和科技服务支持的重任,学科设置过程中应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了解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着“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路,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撑,为地方经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同时还可以结合地区的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着重培养教育基本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维、立体的办学支持体系。逐步提高培养层次,开展研究生学历教育,尤其是大力培养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

地方高师由于长期从事地方基础教育教师工作,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师范生基本技能方面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有着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珍视、突出这种特色和优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等教育应该“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地方高师院校经过多年师范教育的发展,初中、高中教育中的教学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人员编制呈现饱和的趋势,且在与部属、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的竞争中不占优势,所以地方高等师范教育应该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将小学教育、农村教育和社区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提升竞争力,为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地方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整体教育水平提高的基础和起点,同时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许多有待提高的诸多问题。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地方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中心,在新形势下理应承担起相应的历史责任,发挥传统优势,拓展新的办学功能,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促进教育改革,推动地方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以满足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对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地方高师教育应该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努力办好普通师范本科教育,加快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根据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和自身在服务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形成的特殊有利地位,争取获得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实行定向招生培养和志愿服务相结合,保证办学思想、专业与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顾及教学途径、教学方法等方面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教师培养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问题,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突显自身的办学优势。

地方高师院校还应该将办学和服务的视角投向社区。社区是居民生活、交往和经常活动的区域,也可以成为学生实践和服务社会的平台。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社区工作和实践,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特色,培养整个社区的人文素质,甚至直接将学术成果直接转化成社区的产值。地方高师院校可以充用利用社区资源辅助教学,并为社区的规划、发展和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人力资源,建立一种合作关系。

同时,社区文化和科技资源经过高师院校开发和利用而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支持力量,有利于高师范院校教学、科研、实践等多项工作的开展,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社区工作能够拓展学生自我锻炼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自觉地创新与重构,扩充课程概念,突破教科书的限制。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人文化和生活化。同时,学生通过走进社区,提前走进社会,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等,提高自身素养和就业能力。在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中,提高资源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高师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社区合作开展研究,科学、合理地利用社区中各类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娱乐场所,充分利用社区运行的经济实体,达到资源共享。合理有效地发掘和运用社区教育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需要正视并以积极的态度去研究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高师院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尚存在诸多认识与实践上的误区,需要引起注意。首先,特色之路其实质是一种对办学行为、办学模式的优化,这种优化的过程可能发端于学校的某一传统、特色改革,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需要师生完成对此特色文化的认同、实践、放大、增值,因此这是一个历史的、能动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把握特色的实质,进行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避免认识上的功利化和片面性,操作过程中应该克服形式、片面、浮躁的思想。其次,地方高师院校特色办学之路的探索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忌盲目和趋同。

地方高师院校只有从自身传统和特色出发,集中整合核心和优势专业,立足行业发展,与地方政府、部门、社区联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教育水平提升服务的办学理念,才能摆脱自身困境,实现地方与高校发展的双赢。

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RY200915

参考文献

[1]邹树梁.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转变地方高校发展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