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

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9 09:24: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

篇1

地理是一门让学生认识世界的学科。通过地理学习,学生对生活的地球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但是由于地理学科知识庞杂,有很多需要学生亲自到所在地才能够深入了解,因此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有深刻的体会。由于地理在初中阶段并不是主要学科,教师与学生都不甚在意,这就导致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比较差,这对未来综合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

一、初中地理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可行性

第一,探究式教学方式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稚气未脱,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着热情,思维比较活跃,并且已经由感性思维逐步上升到理性思维。初中学生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心强、喜欢问问题、喜欢活动,争强好胜等。探究式教学方式与初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性相符合,这种教学方式既需要动脑、也需要动手、动口,要求学生自己通过自身努力,搜集信息解决问题,将教师与学生有机结合起来,真正的实现教、学统一。第二,探究式教学方式符合地理学科特点。地理学科既具有区域性的特征,也具备综合性的特征,同时与社会、自然科学都有一定的联系。针对地理学科特征开展探究式教学,可以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学生既会感到有趣,也会感到非常实用。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基本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更符合地理课堂教学。第三,新课程标准为初中地理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提供理论依据。新课标倡导地理学习要注重体验,而探究是获得体验的最佳方式。传统课程教学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而这些知识点通常都是以结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所以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记录下来即可。新课程标准大大缩减了结论式知识点,添加了很多探究式知识点,这样教师与学生就可以拥有更大的空间去学习探究。新课程标准对地理学科的要求,实际上与探究式教学法的本质相同,所以教师可以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来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分析

1.利用情境、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与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地理学科的学习更是如此。地理教师在讲解知识点完全可以以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设置情境,由此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唤醒学生脑中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以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为例,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伟大的词人苏轼曾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句,历史上还有这样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熟知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语句,同学们,你们能发现这些语句有什么共同点?”教师通过列举这些词句,让学生思考,学生不难发现这些词句都是写河水东流这一特点,此时教师就可以直接提问:为什么我国河水东流呢?这样就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借此机会拿出中国地形图开始讲解中国地形。

2.利用影视资料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以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为例,初中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生长的空间环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这一章节内容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各种不同气候的特点,可以通过播放影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气候环境下,植物生长的情况,而后再由这些植物生长情况来推导出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3.借助地图引导探究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因为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图符号体现出来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还要注意把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探究其内在地理规律。借助地图引导探究,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加开阔。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亚洲与欧洲》为例,教师在讲解“亚洲地形概况”时,引到学生看“亚洲地形图”,逐次提问。第一个问题:亚洲中部涂棕色和白色地区的海拔是多少?这里分布有什么高原?第二个问题:从地图的中间向四周的海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地形从中间到四周又有什么不同?第三个问题:从中间向四周地图上颜色有怎样的变化?通过上述问题的引导,学生会比较容易的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地图上找出规律,得出亚洲地势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并推理出这种地势对河流的流向产生影响,从而使“亚洲的大河多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百川到海)。这种形象思维具有不受已形成的地理概念、规律与理论约束的特点,还能够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三、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点,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感知到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探究与观察,定会发现地理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莉.新课改形势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08).

[2]关克勇.地理课堂教学的“情”与“趣”[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0).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89-02

就目前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小儿科”、“皮肤科”的地位。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政’重要”。所以,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的科目,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的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上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同时要有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最根本的保障,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的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而更关键的是应把地理学科放在同等学科的位置上,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提高,否则地理教师还是个副职。

1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

2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篇3

素质教育下,我国教育教学较以往取得长足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在不断上升。这一成效的取得不可忽视的就是初中教学的发展推动力,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教学发展所不能忽视的问题。在初中教学中,人们将关注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变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这一表现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更为明显,使得情景化教学在地理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当前情景化教学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阻碍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发展。笔者就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的意义以及情景化教学乐学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

1当前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情景化教学的意义探析

1.1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难点在于需要学生对该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去学习该学科。但是目前初中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的现状却与之相反,很多学生对该学科学习并没有兴趣,甚至对该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这种现状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认为自己就是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而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的出现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动力。主要表现在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原理或者是概念进行具体化演示,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再只是处于表层阶段,能够发挥其知识的实用性,也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创造性: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不良影响下,很多教师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题库训练上,而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学生长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对知识的创造性能力也不断减弱,最后使得学生学科知识创造性遭受重创,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的出现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的支持证据主要在于地理学科学习中,学科知识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而情景化教学的重点就在于以生活为教学重要知识来源,让学生学会观察,在教课的同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的学科知识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有效激发。

2促进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情景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2.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激发协议时想象力: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动力,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发展,而科学技术水平在教学中的充分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技术下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而且这一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生动的视频或者是语言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将乐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好比教师在气候一节教学活动中,可以避免传统的单一的讲解上课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制作相关的视频或者是收索相关的图片的模式,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具体化,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通过这一模式激发创造性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创造力。2.2重视课程导入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该学科知识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对该学科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但是目前很多初中学校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方面并没有过多关注,主要表现在教师课程中课程导入环节并没有得到重视,这一现状的存在想要得到改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课程导入环节,使得学生乐学课堂要求实现成为可能。例如,教师创设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可以从唱歌或者是猜谜语、寓言故事等方式引入课程,以便于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课程导入迅速集中自己的课堂注意力,也是学生积极性调动的重要保证,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课程导入的同时还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给学生一些模型,让学生根据模型猜出模型属于哪个省份,引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在班级放置中国地图的形式,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能够接触到相关知识,使得教师的课堂更加具有吸引力,课堂导入教师质量能够得到提高。

3结语

总之,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与乐学相结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程的导入环节,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初中教学全面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晓芸.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J].学园,2014,05:3.

篇4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师资力量严重欠缺

(1)地理教师结构极不合理。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有半路出家,有其它学科兼职,更有退居二线的教师。他们多是边学边教、边教边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对他们而言,上课一本教材,一只粉笔,一块黑板足矣。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农村初中学校人人都可以从事地理教学。不少教师也曾这样认为,但转科从事地理教学实践后,才深感真正教好地理很难,敷衍了事极其容易。而地理专业教师少之又少,甚至缺乏,既使有,也多是得过且过,毫无进取心。

(2)地理教师质量普遍不高。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能领悟新课程理念,不重视教改又不愿学习,而且自我感觉良好。事实上他们根本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式。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施教学,仍然采取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压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虽然教师滔滔不绝,似乎也很劳累,但是让学生被动学习,不但使他们没有学习激情,还会产生厌学情绪。部分教师自身知识不够,虽然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欠缺,但又不愿加强学习,不看有关专业方面书籍,更不愿上网搜集教学资源,丰富自已的专业知识,吸收其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他们几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

2.地理学科不受重视

(1)可有可无的学科地位难以引起关注。农村初中地理学科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可有可无,被称为“豆芽科”中的“豆芽科”,其地位与音体美比较都远远不如。而教育部门只在口头上重视地理学科,要求地理教师,而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地理学科,教师不愿教,学生无心学。

(2)结业考试不能激发学习动力。目前社会上虽大力宣扬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尽可能学好各科知识。而实际上,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甚至班主任,都认为学生地理学得好与差,都无所谓。究其原因是地理在初中阶段只要求结业,不列为中考科目,即使学生结业成绩不及格而要求参加补考,也是留于形式,学生又怎能学好地理?

(3)对地理教师考核等严重挫伤积极性。许多学校在考核及奖惩等方面都向升学科目倾斜,而非升学科目的地理,教师教得好与坏,学生考得好与差,都不太关心。农村初中多数教师不愿从事地理教学,是因为他们认为,一旦选择地理教学,学生成绩不好,教师考核难看,职称难进,升学奖无缘等。

3.学习地理氛围低落

(1)农村初中学生地理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小学开设了正规的自然课程;有的小学把自然当成了“豆芽科”,教学流于形式;有的小学甚至没有开设自然课程。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少之又少,多数学生的地理基础几乎为零。而到了中学阶段,地理学科知识难度进一步加大,他们本身就无学习热情,因此,就更没心思学习。毕竟,学生只有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之亦然。

(2)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较多。由于平时缺乏父母的学习督促,很多学生学习习惯差,主科都不愿意学何况地理。再加上他们由于缺乏必要的父爱或母爱,因而性格内向,本身又见识少,知识面狭窄而导致理解力、接受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等较差。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根本就没有学习动力。这严重阻碍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3)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多而杂。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包括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以及地球地图等,既有自然地理,也有人文地理,虽然黑体文字较少,但活动设计众多,且灵活度高,而学校安排课时又少,并且经常被语数外等主科占用。学生因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训练时间,导致他们对地理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方法欠妥,进而学习效果差。

(4)多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由于受“金钱万能论”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无论教师怎么大讲道理,学生总是听而不闻。他们到初中的目的,就是混大一些好出去打工,这也是一些家长经常给孩子灌输的观点。这样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他们怎会有学习地理的热情?

二、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孟子曰:“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作为地理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这是为师之基础。一所学校,只要有一批专业知识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地理教师队伍,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地理学科中。

(1) 更新教师结构。学校应按照国家课程设置和开齐_足课程的要求,合理设置专任教师岗位。现有学科相对富余的教师,可选拔中青年教师进行转学培训,使他们经过一系列培训后,能基本胜任转学科后的教师工作。城乡应经常开展教育对口帮扶,建立以示范学校为重点的校对校、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同时,教育部门应该尽可能的补充专业地理教师到农村初中任教。

(2)提升教师质量。对于半途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要求他们加强专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经常为他们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从而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对于兼职地理教师,应当坚决清除,毕竟一个教师的知识以及精力有限,能够教好一门学科至关重要;对于退居二线的老教师,尽量少任课时,这样既照顾他们,又对地理学科影响不大;对于地理专业教师,应严格要求,并让他们在搞好地理教学的同时,引领其他非地理专业教师。

2.充分重视地理学科

地理是文理结合的独特学科,综合性强,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其教育价值不容置疑。“地理学科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生产力。地理科学的发展对社会进步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承认“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所必须。”

(1)认识地理学科重要性。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社会、家长,都应该真正把地理学科作为公民所必须的课程,而不是口头上做做样子,雷声大,雨点小。上行下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用心地去学习地理,也才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其实学好地理大有用处。目前,许多地区把地理也列入了升学科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改进教师考核制度。地理教师与其它科目教师只是分工不同,各司其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样有所付出,有付出就有所得。学校在考核以及晋级或获得升学奖等方面应该享有与其它学科教师同等待遇。这样才能激发地理教师的教学热情。

3.激发地理学习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兴趣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景润正是对“1+2”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摘取了数论皇冠上的明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听而不闻,效果不言而喻。

(1)提升地理学科重要地位。地理既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小学、初中、高中都安排了课时,那么从小学起学校就应该满足必须的课时,并且要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随便哪科都能占用地理课时,即使不被占用也是流于形式,甚至就是自习课。只有学生一开始就认为这是一门对自己适用且必修的课程,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

(2)关注留守儿童思想动态。作为一名教师,应随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与家长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从而逐渐地让他们从被动的学变为自觉的学。

(3)创设丰富多彩地理课堂。尽量使多而杂内容变得简洁明了。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学科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简笔画、动作表演、分组活动、游戏、周边野外考查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端正学生地理学习态度。研究表明:学习态度影响着学习的效率,还决定着学或是不学。作为地理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学好地理,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都非常适用。地理学科虽然不是主科,教师仍像主科一样严格要求学生,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严谨,学生学习态度就会端正。当然,教师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多给学生讲些浅显道理,不要急于求成,会让学生逐渐端正地理学习态度。

作为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任重而道远,只要发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在充分认识其现状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专业学习,坚持不懈进取,勇于创新,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必将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文海山.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R的困境及对策[J]. 四川教育学院院报,2006.

篇5

1.转变高一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的思想

初中地理由于所占分值较少,因此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有些学校也不重视地理学科,上课时老师把大概的内容一讲,学生在教材上一画,课下学生一背,中考前临时突击就可以了。等到上高中的时候,初中学的地理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有些学校对地理学科的忽视,再加上学生本身也很不重视。因此,学生的思想转变迫在眉睫。

2.转变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知识喜欢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初中的教材在编写时,侧重于地理现象的描述或直接给出结论让学生去记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记住就行了。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都有所增强。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问题设计和知识传授上与初中有了很大的区别,高中地理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学生在学法上的引导,教学中大力倡导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作为高一的地理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初高中学习方法的差异,高中地理学习更注重规律、原理及应用方面的学习,在教学中慢慢渗透地理的学习方法,介绍地理的学科特点。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地理学习之中,进而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

二、明确衔接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衔接计划

1.制定衔接计划

在第一节地理课时,教师应通过测验、提问及课下找学生了解等形式,多方面掌握学生学情。教师经仔细研究找出学生初中地理学习时的难点及普遍反映的问题,将其全面记录下来,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衔接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决不能回避。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学习“地球运动”时,就应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学习“山地的形成”时应一并复习初中“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等等, 做到适时补充,以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地理学科系统的学习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2、明确衔接目标

近几年初中地理的教材变化较大,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调整。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这些都要“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调查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具体分析,做到 “知己知彼”,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初高中衔接的重点。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重要,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应该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了解地理学习的规律;让学生从身边的现象了解地理,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到学好地理,可以解决很多现实中的现象和问题,体验到“有用”而学之。

1.丰富高中教学的教学案例

高中教材虽然经过了几次改编,内容较贴近生活,但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书中有些内容是较枯燥乏味的。但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在教学中能注重把生活融入到教材中,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例如:我们早晨6:00“按时”起床,时间是什么,它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在湖边,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水体,而白天风从水体吹向陆地等等。学生听后发现原来我们身边许多现象都能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激发学习的兴趣。)

2.加强地理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

教师可在讲授新课时做适当的拓展延伸,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例如:在学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地理上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上的知识(喀斯特地貌岩石主要化学成分:CaCO3,涉及到的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来解释;数学上讲球体知识的时候可以用地理上的经度和纬度的知识来分析;英语上的许多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都涉及到地理知识。)这些都让同学们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

篇6

目前我国农村很多农民并不是只局限于农村的生产与生活,多数人会离开农村进城务工。农民工进城后如果没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城市建设和自身发展都会受到极大影响,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但是,当前农村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状况不尽人意。鉴于地理学科目前的处境和地位,针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现状,探索农村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地理教学积极性。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地理学科社会认可度低

目前,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初中地理尚未纳入升学考试范畴,只局限于结业考试,其考试的组织方式和考试结果,均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地理学科专业教师较少。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设现状看,除了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外,学科课时的多少及各年级课程开设情况往往决定该学科地位的重要性。地理学科周课时少、只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初三基本不涉及地理课,地理课程专业教师极少,多由语文、数学等其它学科教师兼任,有的学校还成为领导附带上课的理由,个别学校由体育教师或者后勤人员担任地理教学,加之学校根本不将地理学科列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地理课经常被其它学科挤占,失去了地理课应有的地位。

二是社会及家长对地理课程认识缺乏长远意识。地理教师实施开放式教学被认为是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给学校施加压力,使地理教学改革举步维艰。家长对学生地理学习也不重视,只关注子女升学科目的学习,认为只要升学考试科目抓好就能考出高分、考入名校,学不学地理无所谓。

三是由于中考指挥棒的导向。学生超负荷运转,升学压力太大,无暇顾及地理学习,地理课堂常出现一张张疲惫的脸,对地理学习失去激情,把地理课当成休闲课或者完成其它学科作业的场所。大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了解不多,有的甚至一无所知,即便是主科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地理成绩也都不理想。

2.地理学科基础设施及资料不足

地理学科特点对学校基础设施要求高,要求学校应该配备地理专用教室、天象馆、地理园、地理实验室以及地球仪、地形标本、图片、投影、幻灯机、录像和多媒体等设施设备及地理挂图、地理参考资料等。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都不具备,教师教学只有地理教材和少量的辅助教学资料。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完备设施和辅助资料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地理学科特点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无法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很难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理教学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师在教学中难以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甚至缺乏必备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辅助书籍,校内课程资源相对匮乏,校本教研无法开展,校本课程研发成为空谈,这样的教学现状增加教师的教学难度,甚至无法开展正常有效的地理课。

3.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和观念陈旧

新课标教材结构与以往地理教材相比,文字叙述减少,图文、表格、活动增加,教材体系和结构均变化,大量地理知识是以活动探究或者阅读材料等方式呈现,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提高难度。

目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专业性弱注定教师无法正确处理教材,难以进行合理而科学的教学设计。他们对现有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研究甚少,根本谈不上用课程标准去解读教材;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材文本知识的解读,教学方法生硬、教学手段单一,习惯于照本宣科,对内容处理粗糙,甚至只将考试重点勾画出来,让学生回去背诵或者组织学生使用题海战术进行练习,而忽略教材内容中活动与阅读材料教学。一节课基本以教师“灌”为主,忽视与学生互动与沟通交流,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限制其个性化发展。

二、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对策

1.提升地理学科社会地位

要改变目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提高地理学科社会认可度,必须从多层面、多角度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首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敦促学校开齐学科课程、开足地理课时,并定期对学校地理课程开设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地理课程能正常实施。其次,调整教师结构,优化教师资源。一是从高校选拔一批地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地理教师队伍;二是从学校其它学科富余的教师中选拔一批,请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学科专业培训,解决地理教师师资不足问题。稳定地理教师队伍,防止出现把地理课作为其他教师课时不足的补充方式。最后,改变目前升学考试现状,把地理课纳入升学考试范围,提高地理学科地位,从而保证地理教学正常有效进行。

2.整合地理课堂教学资源

整合教学资源即是将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校内现有地理教学资源,并购置地理教学必备设备,如教学挂图、地球仪、多媒体电脑、幻灯机、各种模型、化石标本、地理实验器材以及相关教辅资料等,让地理课能合理使用相应设备,对教师正常开展地理教学提供必要帮助。学校还可以鼓励地理教师研制教学工具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研发校本课程,将学校教学资源最大化,使其发挥最大效力。农村中学直接与大自然融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素材丰富,为地理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的广阔空间,挖掘乡土地理资源,编制各类校本教材,丰富地理课堂教学。

3.重视地理教师专业培训

鼓励地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思想,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学校应加强地理学科教研组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如地理教研活动多开展研究课、示范课和展示课的观摩学习以及抓好集体备课和教学设计。学校定期派遣地理教师参加区、市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地理学科专业培训以及国家层面的地理学科学术研究活动,可为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极好的成长平台。

篇7

地图是按一定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概括地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没有哪门学科像地理这样与地图牢固结合、密不可分。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范围大到整个地球,小到某局部区域。单凭人的肉眼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把如此广阔的世界尽收眼底,即使是一个小局部也不能了解全面,只有通过地图才能一览无余,这就决定了运用地图能力的重要性。重视地图运用,突出地理的空间性,利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地理教学特殊性所在。

二、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指对地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揭示地理事象的本质特征和分布、发展规律的能力,是地理逻辑思维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分析是把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分解成该事物的个别要素、个别属性、个别特点,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因素常常采取这种思维形式。综合是把地理事物的个别要素、个别属性或个别特点在头脑里结合起来成为整体,通常分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需要综合的思维形式。因此,如果说思维能力是学科能力的核心,而对于地理学而言,综合分析能力是核心的核心。

三、推断和评价能力

地理学科的前瞻性使得预测能力成为地理学科能力特有的内容。但对初中学生而言,主要是对一些地理现象判断、评价和对某些地理原理的推理。因为现实世界中很多地理事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甚至是地质历史时期)发展演变而来的,地理学中很多理论也还停留在推论的水平。加之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使地理事物的演变方向和人类行为对其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太阳系的起源、地球板块运动学说、全球变暖的原因等等。地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推断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从而预测未来发展方向,评价人类的行为对地理环境的可能影响。因此,推断和评价能力应该成为初中地理学科能力传授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是认识地理事物、解决地理问题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地理想象是地理智力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空间上与时间上极其广阔,地理要素的构成异常复杂,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都无法亲身经历过或者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对于这些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借助想象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学习地理不能没有空间想象能力。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地理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估及测试体系等众多方面。因此学科能力培养应当纳入教学目标设计之中。教学活动中,通过改变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改变教学策略,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等将地理学科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具体对策如下。

1.构建以培养地理学科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对学科能力培养普遍重视不够。对地理能力的理解上,片面地将地图的绘制、仪器的使用等操作技能视为地理能力的全部或主体。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地理学科对学生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发展的独特作用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另一方面,培养不同层次、类型的地理学科能力的设计比较困难。因此,如何将学科能力与地理知识系统融合起来,便成为地理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2.运用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

培养学科能力需要改变过去以讲解课本知识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应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因此,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都应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引导学生努力探究各种不同的答案,使学生在探究多种答案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3.实施有助于思维品质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地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并不断改进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洞察力和意志等情商因素,激活和驱动认知、实践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强烈欲望,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创造思维,启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发散思维,发挥超常规的创造能力。其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有:(1)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2)训练求异思维,培养思维的独特性;(3)及时反思调控,培养思维的批判性;(4)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培养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

4.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若要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良思辨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就必须让学生将所学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地理活动涉及生活各个领域,丰富多彩,地理教师应积极组织、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

篇8

一、初中地理学科能力的内容

无论就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表现形式、思维方式特点而言,还是从国外中学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来看,亦或是从我国现行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培养的要求来看,运用地图能力(当然包括读图能力)是地理学科有别于其他所有学科能力的第一显性特征;综合分析能力、地理预测能力是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特征。另外,空间想象能力也是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1.运用地图能力。地图是按一定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概括地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没有哪门学科像地理这样与地图牢固结合、密不可分。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范围大到整个地球,小到某局部区域。单凭人的肉眼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把如此广阔宏远的世界尽收眼底,即使是一个小局部也不能了解全面,只有通过地图才能一览无余,这就决定了地图能力的重要性。重视地图运用,突出地理的空间性,利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地理教学特殊性之所在。

2.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指对地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揭示地理事象的本质特征和分布、发展规律的能力,是地理逻辑思维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分析是把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分解成该事物的个别要素、个别属性、个别特点,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因素常常采取这种思维形式。综合是把地理事物的个别要素、个别属性或个别特点在头脑里结合起来成为整体,通常分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需要综合的思维形式。因此,如果说思维能力是学科能力的核心,而对于地理学而言,综合分析能力是核心的核心。

3.推断和评价能力。地理学科的前瞻性使得预测能力成为地理学科能力特有的内容。但对初中学生而言,主要是对一些地理现象判断、评价和对某些地理原理的推理。因为现实世界中很多地理事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甚至是地质历史时期)发展演变而来的,地理学中很多理论也还停留在推论的水平;加之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使地理事物的演变方向和人类行为对其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太阳系的起源、地球板块运动学说、全球变暖的原因等等。地理学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推断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预测未来发展方向,评价人类的行为对地理环境的可能影响。因此,推断和评价能力应该成为初中地理学科能力重要内容之一。

4.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是认识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地理想象是地理智力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空间上与时间上极其广阔,地理要素的构成异常复杂,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无法亲身经历过或者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对于这些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借助想象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学习地理不能没有空间想象能力。

二、初中地理学科能力的基本结构

综合来看,地理能力是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能力,是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的综合体现。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地理知能体系。其中,地理知识是地理智能体系的基础;地理技能是地理实践的操作能力。地理能力与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关系密切,不论是“智力”技能还是“操作”技能,在地理能力形成中的作用都是不容置疑的。但它并不是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过程中以及掌握它们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实际上,随着一定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的掌握,相应的地理能力也就开始形成与发展。

三、初中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策略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地理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估及测试体系等众多方面。因此学科能力培养应当纳入教学目标设计之中。教学活动中,通过改变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改变教学策略,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等将地理学科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具体对策如下。

1.构建以培养地理学科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对学科能力培养普遍重视不够。对地理能力的理解上,片面地将地图的绘制、仪器的使用等操作技能视为地理能力的全部或主体。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地理学科对学生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发展的独特作用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另一方面,培养不同层次、类型的地理学科能力的设计比较困难。因此,如何将学科能力与地理知识系统融合起来,便成为地理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2.运用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科能力需要改变过去以讲解课本知识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应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科能力的核心。因此,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都应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例如,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时,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形成概念;同时要培养学生努力探究各种各样不同的答案,使学生在探究多种答案过程中,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篇9

1.分析高中地理学困生的重要性

只有了解到这些高中地理学困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水平,才能让教师顺利进行对症下药。如果在初期不能对高中地理学困生进行细致地分析与了解,就会导致下面的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例如:在对地理教学过程中,复习地图知识时,大多数学生对有关于经纬线的知识的了解还有很大的欠缺,常常不会其排列顺序,或者甚至连东南西北球的划分也不了解。如果教师不能对高中地理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就会导致教师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个地理知识,因此真正能实际应用的学生就少之又少。

2.产生高中地理学困生的原因

(1)内因。大多数初中地理知识基础很弱的学生,所掌握的学习地理知识方法也很少,学习地理知识能力也比较弱,进而就会导致他们在高中学习地理时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很多学生受到初中地理学习的影响,一味地对高中地理知识死记硬背,正是因为如此简易的学习方法,造成了学生无法真正领悟到高中地理知识。

(2)外因。地理是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运用到的其他知识的情况较多。因此例如:数学、物理等基础性知识掌握不多,就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地理知识,不能真正理解高中地理知识内容。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内容时的难度,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教师不能真正了解高中地理教材,不能真正对切入点进行把握。单一的教学手段,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策略

(1)优化课程。在学习地理的课堂之中,课堂是传授地理知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很多地理的传授活动就是在地理课堂之中举行的,因此只有真正使地理课程得到优化,才能有效地提高整个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要明确教学的主要目标,应当依据学生所了解的世界、生活来对地理知识内容进行传授。地理教材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应用。要实行不同的有特点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在课堂上应当尽量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以及成就感,逐渐树立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地理课程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优化。

(2)关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方式。地理学科是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空间性以及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这就应当要求教师准备灵活性比较强、方法不一的教学手段。针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学习,对高中地理分章节地介绍,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内容的不同。在日后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中,针对高中地理知识内容的基本特征来使学生了解不同的学习地理方法的重要性。

篇10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动力,而学生也只要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将其准确灵活的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讲,由于刚刚接触地理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一、初中学生缺乏地理学习兴趣的原因

首先,在考试制度方面。在大多数地区,初中地理学科都被当作考察科目,通常在初二学生就进行结业考试了,占据的考试分值也相对较少,最终也不计入中考成绩,也就是说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升学通常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就导致很多家长、教师对于地理学科经常都处于一种忽视状态,再加上中考压力,很多学生也无暇顾忌地理学科的学习,即使是有一些兴趣在重重压力下也会逐渐被削弱掉。

其次,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由于地理学科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所以在地理教学方面没有配置充足的教学资源。缺少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师难以为学生呈现生动、直观的地理知识,只能利用粉笔加地图的授课方式,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授课模式方面。地理课程一直都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着地理教师的工作热情。再加上一些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不论是授课理念还是模式都比较单一陈旧,这也是其地理课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

1.注重课程导入环节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也能够为下一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例如:在讲解“地图与地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著名航海家哥伦布一共有过两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经历,第一次花费了37天,而第二次只花费了20天,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两次的起点、终点都相同,但两次却相差了17天?”这种设计这种问题,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的投入到想象与讨论学习当中,并在探究中感受到地球形态的神奇,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

2.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

教师语言的灵活运用,可以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更是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最直接的工具,对于地理学科教学效率的高低也有着直接影响。而幽默的教学语言也可以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地理这门学科。因此,在开展各项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语言的精练与准确性,还要恰当的融入一些幽默元素,从而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

3.积极利用地理地图

作为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用具,地图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地理教材,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积累到更丰富的地理知识。为此,在设计组织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应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地图来辅助教学,也以此来帮助学生更透彻的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一边讲解、一绘制图形的方式,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并让其随着自己的笔迹来转移,全面激活学生各种感官来探究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试着自主作图,在增强理解效果的同时,也进一步锻炼、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学习兴趣。

4.积极引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各种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为各学科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灵活运用,教师可以为学生更直观的呈现各种地理现象与概念知识,将文字、音频与视频等教学素材有机整合在一起,全面调动学生各感官,以此来将原本较为抽象的地理知识更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适当降低学习难度,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印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于印度风土人情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的风景、音乐中,对印度文化的艺术性有更深刻的感受,以此来营造更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授课效果与学习效率。

5.强化课堂提问设计

相比于语文等学科来讲,地理教材往往不具备大多数科普读物的人文性与艺术感,再加上地理成绩不会算入中考成绩当中,所以,很多学生都会忽视地理学习。对此,要想激发、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精心设计出一些问题来激活、拓展学生地理思维,吸引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地理学习活动。

6.积极组建学习小组

相比于竞争压抑的学习环境来讲,和谐融洽的合作学习氛围能够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对此,在开展地理课程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积极鼓励学生组建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地理学习手册,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每周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及存在疑问,或是想要提出的建议,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积累更丰富的知识信息,营造出更活跃的地理学习氛围,增强授课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师在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各种学习困难,进一步拓展其创新思维,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取更科学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设计地理教学活动,从而全面激发、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地理学习探究活动中,推动初中地理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思源,林宪生.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J].地理教育,2011,(7):16-17.

[2] 周敦宝.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之初探[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319.

篇11

一、将建立地理学习和运用思维作为教学思想基础

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学科思维路线和逻辑方式。地理学科由于其纷繁的知识体系和科学深度化、运用生活化的两个极端发展,学科思维更加抽象,再加上地理学科在初中是新内容,学生的思维处于空白状态,而新的人才培养方向又是以较高的人文认知度和科学严谨性为主导,即必须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运用为前提,所以建立地理学习和运用思维是初中地理教学的思想基础。

1.培养兴趣始终贯穿教学过程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保障,这适合任何学科。有很多人愿意将兴趣作为学科入门的一个专利,对初中地理来说,却不是如此,而需要将兴趣培养贯穿整个教学。因为地理知识体系分支较多,涉及面很广,有的知识连贯性不强,所以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在初中地理教学兴趣的培养中,除了例常的学科教育、引导,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地理的独特魅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兴趣引导。一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引导,很多学生对背诵省会城市比较有兴趣,而进入专业性很强的章节就热度消退。比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节,经纬度既有学习难度,又枯燥无味,如果平铺直叙,容易打消学生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正确引导,首先在地图中,通过经纬度找到自己的家乡,这种好奇心和亲切感会让学生对经纬度的学习要求陡然提高。二是将地理的专业性生活化,有很多地理知识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初中学生尚没有这个要求,太理性的学习会让他们无法接受,比如学习《地图》一章,等高线、比例尺这样的专业术语,很可能让学生知难而退,相反如果将这些知识先从生活化开始,或者先从研究一张旅游地图或者大家熟悉的电子地图开始,情况就好多了。

2.建立地理思维利于深化学习

学科思维是学好这门学科,并且能在这个科学中有所发展的灵魂。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独到的科学规律和思维方式,地理作为初中的初次学科,建立地理学习思维既必要,又有所困难。何为地理思维?可以具象点说,地理学可以概括为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这只是思维的主线,具体如何沿着地理学科的逻辑方式去思考,去学习则更加复杂。首先,要让学生用不同于生活意义的方式去理解地理问题。比如在学习“聚落”这一部分内容,在没有学习地理时,人们也了解聚落的不同,北方聚落呈团状,南方居落呈条带状,很多人在分析其原因时可能把人的因素考虑得更多,如习惯和意愿,如果用地理思维,就要从地形、水分等地理要素分析,这样既能透彻分析问题,得出更深刻的结论,又利于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初中地理的创新思维在于学生能超越这个学习阶段,独立分析问题,比如在学习中国的政区时,很多同学想到了用自己的记忆方式,如车牌号简称、行政区轮廓想象等,这些都需要创新思维的支持。

二、充分利用地理独特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基于每个学科的特点,因此每个学科都具有不同的学习方式,这一点一定要把握。

1.图表法,直观生动

在学习地理中,有很多是了解现象,得出结论,并不需要深入思考,但这些结论的得出往往要综合多种因素,单单语言叙述是很难做到的,图表是地理学习很有效的方法。在初中地理中有几类图表,一类是直观图,如一些景观图,教师可以根据教授内容,增加一些相关图,这样可以直观地让学生接触地理知识,形象地说明地理问题;还有就是示意图,这类图比较多,在地球的运动,海洋与陆地章节中多有出现,这样的图能把宏观的地理事物具体化、微观化,便于观察和理解,同时也能把地理问题简约化,提高理解能力。另外就是图表,这是一种对地理要素的总结,如人口分布、气候类型等,此类图表涉及内容比较复杂,但往往起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在授课中,教师要多用图表,善用图表,准确用图表,提高教学效率。

2.地理要素法,整合知识体系

这里的要素主要有点线面、分异要素、系统等。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沿着这样的要素去学,知识系统就会很完整,也会层层深入,没有漏洞。比如点线面,以交通为例,各个交通中心就是点,而不同的交通线将点连缀起来,所有的交通中心、交通线又形成交通网络,成为面。这样层层递进的学法,让知识环环相扣,自成体系。再如系统要素,在学习天气系统时,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地理要素来分析问题,气温、水分、风、大气等,这样既能将天气系统的每个决定因素搞清,又让整个天气完整化,而不是分割开的。要素法需要教师的总结,更需要通过学生的课后反思,师生的配合来完成这种有效的学法。

3.地理热点法,升华能力

地理的生活化、生产化是非常明显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总会出现相关热点,这是地理学科的独特性。要想真正提高学科能力,一定要从思想上把握前沿。对于初中生来说,有能力关注社会、自然的地理热点,从而有分析的意愿。如当下中国的雾霾天气,以及城市拥堵,工业结构不合理等都可成关注热点。

三、强化地理活动课,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学好一门学科,最终是要解决问题,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推进,对初中地理的教学来讲关键在于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1.以兴趣为主的活动课

这样的活动课可以作为整个课程的引导力量,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比如星云的观测、植被的观察等,好奇心和生活的熟悉感会让学生有兴趣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活动课的形式可以是兴趣小组,也可以是集体活动,如野外观测等。

2.以实践性为主的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