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类比法的应用

类比法的应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9 09:24: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类比法的应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类比法的应用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76-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物理作为初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当着力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难以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情况下,初中物理教学必须紧跟教育发展的潮流,探寻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而类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值得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广泛应用

1.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类比法应用的现状分析

1.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重视。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下,物理教师的教学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单向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理论,将自己视为教学的中心,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简短的课堂上难以消化吸收大量的知识内容,加上本来物理知识的理解就非常具有逻辑性和推理性,久而久之,那些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逐渐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1]。物理教师尽管在教学的过程中会用到类比法试图去活跃课堂氛围,但是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很强,要想重新让学生燃起物理学习的兴趣,难度可想而知。

1.2学生自身未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物理教学。虽然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但是就当前的教学现状来讲,中考对于他们而言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学生在日常的物理学习过程中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对物理学习不能形成正确认识。很多学生都认为,以后将会文理分科,不一定会接触物理学习,只要将其他语数外几门重要学科学习好了就能保证自己在学习成绩上不会掉队,这造成了物理教学质量的下降,类比法的应用在某些时候并没有起到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

2.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类比法的应用

2.1在知识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类比法。初中物理教学不同的研究对象有着不同的特征,甚至很多时候一个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2]。尤其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许多的公式理论都是用一些字母进行阐述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对于一些公式理论本来就难以理解,再加上一些他们认为复杂的字母参杂其中,似乎理解起来难度更大。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涉及到的公式因素以类比的形式形象化和具体化,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顺畅,并且加深记忆。例如,在讲解到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讲解,从而使得学生可以理解起来更容易。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U总=U1+U2(分压),如图1,L1、L2分别类比为甲、乙两位同学,电源相当于一个物体的重量,U总=U1+U2(分压)类似于甲、乙两位同学分担这个物体的重量。

又比如在讲解到杠杆原理的有关知识是,可以用具体的任务形象加速学生对杠杆原理有关定义的理解,如图2。

2.2在物理解题时的过程中应用类比法。物理知识的学习,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操作的练习,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学生在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导致解题的过程非常艰难,还经常容易出现一些知识概念理解的错误。因此,物理教师在对应用题进行讲解的时候,一定要跟学生强调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今后可以更从容地面对解题。例如,在讲解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题时,学生可能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涉及到的概念理解不到位,造成解题时出现错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解题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阐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知识概念。如图3,物相当于甲同学,像相当于乙同学进行拔河比赛,凸透镜的位置相当于中点。

(1)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下图)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拔河比赛,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甲、乙两位同学力量是等大的(等大的实像),距离中点相等(u=v=2f)。

(2)当u>2f时,f

当乙同学的力量比甲同学的力量小(缩小的实像),此时甲同学远离中点,乙同学靠近中点(u>2f,f

(3)当f

当乙同学的力量比甲同学的力量大(放大的实像),此时甲同学靠近中点,乙同学远离中点(f

3.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要想学生今后在学习上有很好的发展,就必须着力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意识,而类比法是一个十分适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应当充分利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物理教学事业的发展。

篇2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已成为必修课、会考科目。由于信息技术科是一门应用操作类学科,发展也非常迅速,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如何上好这门课程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现代心理学表明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是紧密联系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笔者在平时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采用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计算机开机,内存可存储信息;断电,内存中的信息消失。最恰当的比喻就是教室中的黑板。上课前,黑板是空的,上课时教师在上面写下许多信息,下课了黑板上的内容就被值日生擦掉了,以便下一节课再次使用。黑板上有重要的内容,我们都会及时地记到本上,需要时可翻阅。书本正像是磁盘。所以我们上课时记笔记就和常说的 “ 存盘 ” 是类似的。教师如何安排和书写板书、何时引用教案、何时嘱咐我们记笔记 ---- 这就是如果我们有兴趣就可以深入了解的 “ 内存管理 ” ,于是学生就很轻松地记住了该知识点。

比如在讲解“资源管理器”时,可以作如下内容的对比。计算机中的文件其实与现实中的文件只是形式的不同,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信息的载体。同样,目录(或文件夹)类似档案袋,磁盘类似于文件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填写许许多多的表格,尤其是学生每逢毕业时。这些表格其实就是文件。填好后,它们被分班装在档案袋中,这些档案袋又被分类存放在文件柜的特定位置上。关上文件柜的门,里面就存放了大量的信息。如果文件很重要,我们会把它们放在特制的柜子中,并把柜子加锁甚至加上密码装置,这就成了保险箱。那么两者都牵涉到文件管理,我们来看一下:启动资源管理器,我们就相当于打开了文件柜的门。传统文件柜的分格、分层结构在这里变成了资源管理器窗口左边的树形结构。用鼠标到处点一点,并注意资源管理器窗口右边相应的变化。我们发现:资源管理器大于或等于文件柜。因为资源管理器比文件柜功能更强大,使用更直观更方便;驱动器相当于文件柜的某一层。文件夹相当于文件袋。它们看起来模样都差不多,所以也都有容器的功能。正如大文件袋可以装小文件袋、小文件袋可以和文件混放在一个更大的文件袋中一样,文件夹中也可以有文件夹,某一文件夹也可同一些文件混在一起放在另一个文件夹中。计算机的文件管理的层次结构这样就了然于胸了。

比如文件的操作:文件放的位置不妥,可用鼠标拖到我们认为合适的地方;文件不要了,我们可以删除,配合类似于废纸篓的回收站,还可以“捡回来”;我们可以用专用软件把计算机中的文件加密,无关的人打开文件就会看到所谓的 “乱码”,这和现实中的记载重要信息的密码文件一样的。电影中地下工作者用药水把纸上的文字隐去或把文件藏在文件柜的夹层中不让人发现,在计算机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文件赋予隐藏属性,一般人是找不到的。如果设置了开机密码,那么我们存储大量文件的计算机就相当于一个保险柜了。

再比如在环球信息网上检索信息: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网站和网页可以使用分类导向法和关键字查找法。可以比作是在图书馆查找图书:我们可以按照所查图书的类别一步一步的细化直至找到图书就非常类似于分类导向法。我们也可以按照书名的笔画或拼音找到图书就类似于关键字查找法。每一种查找方式各有优缺点:通过类别细化查找比较慢,但能够查到相关、相近的其他书籍,对大范围查找经常用到;书名查找比较快,但不能查到相关或相近的其他图书,便于准确查找;因特网上使用搜索引擎也是一样的。这样同学们就能比较容易的掌握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

篇3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首先,高中物理中有些内容的客观难度决定了常规的讲授法不易取得较好的效果,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物理过程的分析、物理模型的构建等构成了高中物理中的诸多难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关键问题不是时间,而是方法,结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生活经历,在讲授新的物理概念或规律时,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现象、概念和规律去进行比较或类比,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克服学生思维的缺陷,使难点得以突破,其次,学生往往靠直觉经验进行判断,“想当然”的推理,例如,学生常认为“滑动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功”、“重的物体下落快”等。而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与其知识体系中概念模糊、关系含混、内在一致性差的特点有关,对于物理公式习惯于生搬硬套,而不是理解意义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用,例如,学过力学后,他们可以正确回答力与运动的关系,但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常常不考虑运动状态,中学生虽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其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还较差,另一方面,仅凭课本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去理解,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

所以,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既省时、省力,使学生对物理概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实现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2、类比法在不同教学内容中的应用和作用不同

2.1 概念教学中有助于生成

高中物理中,有相当一部分物理概念很抽象,学生难以想象更难以理解,如电场的概念绝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建立,我在电场教学时拿一瓶香水藏在讲台上,问学生闻到什么?并让他们交换位置后再次回答香味有何不同?把电场类比为“气味场”,把检验电荷类比为“侦察员”,学生会很快理解电荷周围电场强弱的分布,明确了检验电荷是用来检验电场的。电场的强弱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侦察电荷”的电量无关。

电动势的概念,课本的定义是:“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而电动势的实质——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此定义难以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过去教材中把电动势比作因水泵而产生的水压;还有把电路比作小孩玩滑梯的循环路线来说明电动势,有人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类比和说明,电动势是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就象木匠能把木材做成家俱,缝衣师傅把布料做成衣服一样,都具有一种本领,木匠的这种本领已经具备,做家俱以后就把这种本领表现出来,就像电源接入电路时,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本领表现出来一样,未接入电路的电源,这种本领未表现出来,大小保持不变,再加上实验,学生很快就对电动势的概念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句的理解是机械能~章学习的中心思想,我要求学生每算出多少功时都要想:哪里来?哪里去?然后类比说明,就像一间只有一扇门的房子,房子里有多少人我们在外边不能知道,但我们站在门口观察进出的人数就可知道房间里的人数在观察时间内变化了多少,算出功并不能知道一个物体有多少能量,但可以知道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或转移。

用好类比法可以使许多物理概念教学的难点得到突破(如电容器与水容器的类比,由重力做功对比电场力做功,电场线与磁感线的类比),还有利于巩固知识、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形成结构清晰、联系紧密的物理认知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2 规律教学中有助于理解

由于物体受力特点的相似,平抛运动与带电粒子垂直进入电场中的偏转运动规律相似;卫星的运动与核外电子的运动相似,这些都是认知结构同化作用的体现,教学中可以大胆类比,启发思维,在《机械波形成》一课教学中,介质中各点的振动、各点振动之间的关系、各点与振源的关系、波形的变化等问题,学生往往考虑不全面容易出错,针对这些问题我并没有立即提问检查,而是把波的形成与“传染病”的转播进行类比,让学生说出每个被传染者的症状关系,发病的时间关系,与传染源的关系,然后安排学生活动,一列学生依次下蹲、起立演示波的传播,最后让学生回答机械波形成的相关问题,学生有了生活的对比,有了活动的感性认识,不只是记住了结论,而且理解了知识。

2.3 物理现象教学中有助于想象

物理现象在课堂中的展现一般是通过实验来实现的,像波的衍射现象、多普勒效应现象等,而有时演示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即使观察到了现象也不能理解其发生的条件或原理,我把波的传播类比为人在行走,人的腿越长(步幅越大)就越容易跨过路上的障碍或小坑,对比理解波长越长就越容易绕过障碍物进行传播,虽然不太准确,但对学生理解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很有帮助,当一辆汽车响着喇叭从你身边疾驰而过时,喇叭的音调会发生变化,当汽车向你靠近时,音调会变高,而汽车远离你的时候音调会变低。这个现象学生都很熟悉,但为什么会产生多普勒效应?这个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声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难定性解释这个效应,更不用说定量计算了,为此,可以借助以下的模拟实验进行类比:你站着不动时一列队伍每秒从你身旁经走过N个人,如果你与队伍反向而行每秒从你身旁走过的人数大于N,你与队伍同向行走且你的速度小于队伍速度,则每秒从你身旁走过的人数小于N,类比后再用波的传播来解释多普勒效应学生就容易接受,情景的想象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只有正确地想象才有正确的思路。

2.4 在图象学习中的应用有助于区别

图象是描述规律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是非常相近的两个图象,形同意不同,差别在于横轴表示的物理量不同,这一差别,使两个图象的物理内容、物理意义完全不同,它们的意义可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比喻,振动图象是对一个人的录像,而波动图象是对许多人的照相,录像记录了不同时刻的动作表情;照片记录了同一时刻不同人的不同表情动作,这样学生就容易从本质上理解了两个图象的区别,等势线、等势面的图学生也一时难以理解,不能通过等势线的分布了解电场的分布,通过把等势线同地理的等高线类比,让学生思考怎样从等高线看地形分布,从而使学生明白等势线与场强分布的关系,只有清楚了图象的物理意义,才能从图象中得到正确的信息,便于形成用图象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2.5 在解题方面的应用有助于能力提高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正确恰当地运用类比,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还可以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如可以把原子中电子绕核的圆周运动与人造卫星绕地球的圆周运动进行类比,它们遵守相同的向心力方程,解题的方法也相似,只是应用的具体知识不同,借助物体在重力场

中的平抛运动,类比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发现两者规律相似,使学生对这两种场中的运动本质特征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打点计时器纸带问题的分析与频闪照片的类比。与运动车辆漏油的类比,这样类比,既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思维方式的发展,例:一个人发现水中S处有一溺水者,溺水者离岸的距离SB=10 m,而发现者在A处,A距B点的距离为20 m,此人在岸上跑动的速度为5m/s,而在水中的速度为1 m/s,发现者为尽快到达溺水者处,他应在何处下水?此题如用一般的运动知识分析求解,将会出现三角函数的复杂变换,难以求得答案,如通过类比把人的运动类比为光的传播,运用光的折射定律就非常容易解答。

通过类比,比出运动特征;通过类比,比出运动规律;通过类比,比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6 在复习课中的应用有助于知识系统化

复习课的目的是归纳、整和、查漏、提升,利用前后知识的对比,像宏观与微观、矢量与标量、电场与磁场、少数与多数,按照知识的本质属性和内部结构关系,把所学知识的各个部分、因素、方面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使认知由表面特征的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对内部本质属性及规律的理性认识,如对比: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愣次定律,都是判断方向的方法,为什么不叫愣次定则而叫愣次定律?因为愣次定律不只是一种方法,它揭示了磁通量变化、感应电流方向、感应电流磁场之间存在的内在规律,并包含着此类问题中能量守恒的思想,运用类比的方法,展开丰富的联想,产生迁移,形成新的观点,使原有知识结构得到补充、改造和逐步完善,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运用类比的方法,加强知识间的纵向沟通,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避免了本质属性相近的知识孤立的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帮助学生贯通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脉络纵横交融,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逐步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3、进行类比应注意的问题

篇4

【关键词】类比推理教学方法细胞的生活 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至高无上的力量。”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轻松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学会根据每一章节内容选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小组根据《细胞的生活》这一节的教材地位、教学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学情、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分析,应用类比推理的教学方法如何实现本节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研究探索。

一、什么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也叫作类推,它是推理的一种形式。把两个或两类对象放一起,通过观察、比较,推断他们在某些属性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样的过程就是类比推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其实就是在把对这些对象的认识进行了重新组合,所以说类比推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启发、激活思维的过程,启发、激活思维后又进行思维比较,加深记忆。时代在进步,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培养出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学生,而类比推理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研究初中生物学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1]

所以,我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一些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发散思维,启发式教学。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让抽象难理解的教学难点变得通俗易懂,在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知识点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出创新型学生。

二、初中生物教学适合用类比推理教学方法的条件。

1.《细胞的生活》的教材分析[2]。这一节是七年级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认识到除病毒以为,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有一定的结构和对应的功能,那么细胞是怎么进行生活的?所以本节围绕细胞如何进行生活,把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本节难点,我们根据难点内容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类似功能体现的事物进行对比,准备一件小蚊帐、一辆太阳能玩具车、电脑主机内中央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大多数比较遵守纪律,七年级生物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学生大都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类比推理方法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还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都用过电脑,也知道电脑正常运行离不开主机,至于什么是中央处理器可能比较生疏,但是通过简单介绍,他们马上就能明白电脑运行是由中央处理器控制;现在生活条件比较好,蚊帐可能家里没有,但是肯定都知道;学生也应该玩过或听过太阳能汽车玩具车、等等,这样的学情,都有利于类比推理教学方法在本节的应用。

3.教学条件分析。现在教学条件越来越好,班班通的实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再加上现在网上购物便捷,为本节类比推理教学方法的应用推波助澜,给本节课堂教具的准备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如此,类比的事物就越是真实直观,那么类比推理越能见成效。

三、类比推理教学方法在本节内容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1.教师利用类比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教师拿出小蚊帐,提出蚊帐的用途以及它优于布的优点,学生顺利作答,知道有蚊帐蚊子无法进入蚊帐里,人们需要的空气可以通过蚊帐上的洞进入蚊帐里。紧接着老师进一步提出:在细胞的结构中,有哪个结构相当于蚊帐的作用,它不让有害的物质进入细胞,而让细胞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及时总结归纳,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模拟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让学生通过讨论后发现:细胞膜不仅将细胞内外分开,还挡住有害物质,并将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从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一步巩固构建该知识点。所以,通过类比,把原本抽象的细胞膜功能形象化、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2. 教师利用类比推理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多媒体展示电脑主机中央处理器及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它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中心,如果没有中央处理器这台电脑将无法运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细胞里面有没有这样的结构,教师补充引导细胞会进行生命活动,比如呼吸,那这些生命活动由什么来控制。学生回答,教师再以典型事例“小羊多莉的身世”为例,以无可争辩和清楚的事实补充说明细胞内存在着遗传信息,这些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如此这样,教师引导学生在类比推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该知识点的巩固和构建,加深对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的理解与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利用类比推理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教师拿出太阳能汽车,问学生是什么让太阳能汽车动起来?学生回答光,教师进一步问是哪些太阳能汽车的哪些结构让光变成小汽车的动能了呢?学生思考,教师把小汽车放到学生当中,学生讨论得出是太阳能汽车里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汽车里的发动机再把电能转化成动能。教师进一步询问动植物细胞内有没有类似太阳能汽车电池板和发动机作用的结构,学生讨论思考回答。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细胞利用光能在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动态图,学生根据动态图很容易就对比出图中的叶绿体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所以叶绿体类似太阳能汽车的太阳能电池板;而存储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线粒体中会被分解转化成热能和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所以线粒体类似太阳能汽车的发动机。这样通过类比推理,学生很轻松地理解记住细胞内有能量转化器,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动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找出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教师层层引导设为,发散学生思维,最后通过知识构建,加深了对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深层理解和记忆,突破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类比推理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方法。初中生物教学中类比推理在很多章节内容中都可以被应用,只是类比推理必须在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时候应用,效果才会比较好,而在我国,很多中学生的思维虽比较活跃,但其思维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已知的知识体系里多加引导,根据相关知识内容,找寻最恰当的类比事物进行类比推理的教学,并在类比推理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再引导学生合理的进行类比分析、合理推理;最后才引导学生下结论、构建相关知识框架。

篇5

素质教育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而类比迁移是近年来教育学中研究的比较透彻的方法,在多个教学领域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促进教学的发展,笔者对大学语文教学中类比迁移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类比迁移教学法的理论意义

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合理的链接,并且各种知识点之间有效的分类的过程。因此,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衍生出一种类比迁移的教学方法。此种方法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之上,进行知识的类比,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在类比和迁移的过程中,以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设置,能够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学习兴趣被有效的激发,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问题的思考能力,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类比迁移教学的现实价值

首先,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类迁迁移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学习新的知识点,而且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够从某种事物联系到另外的事物上,学到了一种思考的方法。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面对问题能够从容不迫,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类比迁移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对于一些生涩的文章,隐含的情感,通过此种方法的讲解,学生内心形成更为生动形象的画面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最后,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类比迁移法的展开,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在类比迁移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可以实现横向、纵向的延伸和比较,学生还可以将所学知识的一些特性转移到其他知识上,有利于新旧知识之间的链接,并且使旧的知识得到升华。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系统化,教学效率得到质的提高。

三、大学语文中进行类比迁移教学的建议

为了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多教师应该对类比迁移教学法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从理论上进行分类,分别分析常用的横向比较、纵向联想等类比迁移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1.横向比较与拓展

教育专家曾经明确的指出,比较学习是进行阅读学习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面对新的知识,学生往往觉得生涩没有意思,提不起来学习兴趣,最多也就是读读课文,很少进行独立的思考。而教师通过类比的方法,可以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愿意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在阅读中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存在类似的表达、主题和思想,同时也可以在同一类型的文章中寻找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描绘方法。在同中见异,并在异中求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通常会遇到许多的文章,有古文古诗到小说诗歌,涉及的题材十分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把握学习的重点。而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教材的分析,寻找教材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横向的比较,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横向比较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旧的的知识进行复习回顾,而且可以通过联想生动的进行新的知识的解释,开拓学生的新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

2.纵向联想与沟通

相关的理论指出,在任何学科知识中,各个知识点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形成特有的知识结构的。对于大学语文来说,各种文体、语言、表达写作方面的知识,纵横交错十分复杂。作为教师,应该将所有的教学进行合理的归纳,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梳理,使知识更加的清晰明了。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和延伸形成的,合理的借助类比迁移的方法,梳理新旧知识发生的关系,提出知识的不同,在原有的知识上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并且巩固旧的知识。

因此,纵向的进行知识的类比,就是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重新组合和延伸,以形成的知识。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得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并且,在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可以进行合理的联想,进行掌握学习的方法,拓展知识视野和提高文学欣赏品味。

3.纵横交织,整合学习

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思维更好的训练,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横向和纵向类比方法的整合。相关教育专家指出,为了提高知识的学习效率,应该寻找相同的例子,加深学习的迁移效果。而孤立的知识点容易被遗忘,为了深化记忆,应该将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知识进行纵横组合。首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横向的联想和纵向的沟通,更好地将知识链接成网,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的进行语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类比迁移的方法不仅为教师提供了高效的教学方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思维的锻炼。

参考文献:

篇6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类比教学法(以下简称“类比法”)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对有联系的知识,找出其相同点、相似点和不同点,以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其中降元类比法、简化类比法、结构类比法和因果类比法是比较常见的数学类比法。在讲解三维空间的某些问题时可考虑利用降元类比法,用二维空间中的相似问题进行类比;当讲解一道比较难的题时,便可考虑利用简化类比法,可以先讲解一道跟原题类似但比原题简单的题目,使学员能从中受到启发,进而找到解决思路和方法;把特征命题的条件或者结论与已知的公式进行类比,然后经过适当代换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为结构类比法;因果类比法是根据类比的两对象可能具有同种因果关系而进行推理的方法。

一、类比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是一元、多元函数微积分,而多元函数微积分的许多概念、定理、性质和方法都是由一元函数微积分推广发展来的,如果在教学时对这部分知识采用类比法讲授,让学员用已学知识和新知识进行类比,将会发现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同时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明显提高,学员的类比思维也从中得到了培养。

比如路面连续这个概念,它指的是路面的高度没有急剧变化,或者说前进距离不大时,路面的高度变化也不大,这样学员就能自然了解连续的定义了。

二、类比法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

在讲解随机事件的关系运算时,由于事件是一个集合,因而事件间的关系与事件的运算就可按照集合论中集合之间的关系和集合运算来处理;事件运算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都可对照集合的相应性质进行类比学习。

三、类比法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

在学习矩阵概念的过程中,可用数的概念进行类比,因为矩阵是一个矩形数表。又由于学员已经掌握了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因此在学习矩阵运算知识时,可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使学员更好地理解矩阵的加、减运算,并得到关于矩阵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对于分块矩阵的运算的学习,可先列出分块矩阵的加法、数乘、乘法运算方法,再让学员回忆矩阵的运算方法,并与之作比较,会发现两者的运算方式十分相似,这样能使学员更牢固地掌握矩阵和分块矩阵的运算方法。

四、运用类比法教学可培养学员的猜想能力和迁移推理的能力

1.运用类比法教学可培养学员的猜想能力

高等数学中,在讲解广义积分知识时,可把无穷级数的内容作为类比引出相关内容。举个例子,我们知道判断一个级数是否是正项级数,可利用比较判别法等。因此,对非负函数的广义积分的判断,可引导学员猜想,进而发现广义积分的比较判别法,同时学员的猜想能力也得到提高。

2.运用类比法教学可培养学员的迁移推理能力

空间解析几何中,在讲椭球面、双曲面及抛物面的概念时,可与平面解析几何中的椭圆、双曲线及抛物线进行类比教学;线性代数中,由二元、三元方程组的解法类比引入n元方程组的解法,即克莱姆法则。这样做,可让学生将原有知识进行迁移,展开丰富的联想,形成新的观点,同时也培养了学员的迁移推理能力。

把类比法应用于数学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使学员掌握类比的思维方法,有效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类比也不是万能的,不要盲目随意地用类比法进行教学,要用得恰当到位,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篇7

合浦师范学校广西北海53治理发愣功0

类比是一切理解事物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作为一种逻辑方法,它在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鉴别各种概念、性质、定理、公式、题型等,达到正确认识,确定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的目的。这样既可以加强"双基",又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所谓"类比教学",就是对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归类比较,帮助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点、相似点和不同点,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当新旧知识彼此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时,对原先知识又是一知半解,掌握不好时,新旧知识必然会混淆不清,应用时难免错漏百出,若不及时加以排解,势必影响其他章节的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通过反复地归类比较,指出知识间的异同,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本来面目,并加深印象,才能学好数学。

类比教学法既能从纵向找到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和区别,又能从横向找到有关知识的关系和区别。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方法进行教学与复习,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运用类比教学法,讲解要少而精

教师对类比教学法在思想上要有正确的认识。在数学教学中,许多老师由于求胜心切,搞题海战术,题目讲得多而广,满堂灌,但都是为讲解而讲解,匆匆忙忙,往往收效甚微。如果在数学解题中多用类比法,讲解少而精,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奥苏伯尔所说:"教育工作者向来强调学习广度的重要性,而把它与学习的深度对应,实际上如果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我们宁愿少而精的知识,不愿要多而囫囵吞枣,少些但巩固的知识既有用又可以迁移,大量混淆不清的知识是完全无用的。"

2运用类比法教学,必须要有针对性

类比教学中类比材料要有针对性。要从学生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见错误及缺漏中取得信息并寻求类比的典型材料。另外,课文的许多有内在联系,貌似实异常,似是而非的知识都特别注意加以类比,寻求并分析各自特点,掌握各知识在解题中的正确运用,避免张冠李戴,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类比教学中我们要多掌握些实用的类比方法并灵活加以运用。常见的数学类比法有:

2.1因果类比法。是根据类比的两个对象各自的属性之间可能具有抽一种因果关系而进行的一种推理方法。

2.2结构类比法。由于结构上极其相似,而将特征命题的条件或结论类比已知公式,进行适当代换,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

2.3简化类比法。先解一道比原题简单的类比题,以便从中受到启迪,从而获得原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4降元类比法。解决三维空间的某些问题便可以类比二维空间中的相似问题。

要注意在类比教学的同时,要辅之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突出人才与平庸者间的显著区别,并不限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是决定于自信心,坚持性及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优劣。"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复习阶段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差生总觉得自己基础差,积重难返,对学生缺乏信心。因此,我们应努力消除他们消极情绪,对学生多鼓励多辅导,用类比法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树立自信心,一步一个脚印迎头赶上。

篇8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为了探索原子结构,曾经做了有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和电荷集中到一个体积很小,质量极大的核上,核外电子只有极小的质量。卢瑟福为了解释他的实验结果,便将原子和太阳系类比。

在物理研究中,将熟悉的物理对象与待研究的物理对象相比较,找出他们已知的共同点、相似点或相联系的地方,据此推测出待研究对象也可能具有熟知对象的另一些特征。这一逻辑推理方法就叫物理类比方法。

类比方法可用逻辑语言表述为:

若A对象具有P、Q、R、S属性,B对象具有PQR属性,并且PQR属性分别与P、Q、R相似、相同或有联系。则B对象也可能具有S属性,并且S与S相似、相同或有联系。

二、应用类比方法形成物理概念

对于一些极为陌生的、抽象的物理概念,如果能用熟悉的、形象化的事物去类比,那么往往会产生“一语道破天机”的惊人作用,加速认识进程。

例如:应用类比方法建立“物体间的分子间的享相互作用力”概念。

我们知道,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打下都跟物体分子间的距离r有关。

三、应用类比方法引进新概念

例如:学习磁场时,对表示磁场的概念――磁感应强度可以这样引如:电场对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研究电场强弱的时候,我们用电荷在电场中的受的电场力与电荷量的比值F/q表示电场的强弱,叫做电场强度.类似地,磁场对其中的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研究磁场的强弱,我们可以分析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着手,找出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但是电流在磁场中受力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不同,所以我们把导线垂直磁场时,电流所受的磁场力与电流和导线长度的乘积F/IL叫做磁感应强度,表示磁场强弱.

四、应用类比方法理解概念

应用类比方法帮助我们理解概念的例子在高中物理中比比皆是。

例如,用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去类比“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用水滴的集合在水管中沿一定方向流动形成水流,去类比“电荷在电路中沿一定方向流成形成电流”;用水流会受到水路上的阻力去类比“导体虽容易导电,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电阻”;用水流可以推动水轮机做功去类比“电流通过电动机带动其他机械设备也会做功”;用机械运动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去类比“电流通过用电器做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用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变化,去类比“电场力做功量度电势能变化”;用水位类比电位,用水压类比电压等等。

五、应用类比方法研究物理学

在物理教学中,恰当的配合性概念的引出,介绍物理学家应用类比方法探索、研究物理学的成功事例,既能使教学新颖、活跃,又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物理方法教育,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教学欧姆的前前后后,可做如下介绍: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曾经把电流的传导与法过数学家、物理学家傅利叶的热传导想类比,推出了“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结论。随后他又用实验进行了证明,终于建立了如今我们学习的欧姆定律。

六、应用类比方法找出实验方法

在用实验研究物理现象、规律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如果运用类比方法则比较容易找到切入点。

例如:我们在学习眼界影响电阻实验时,告诉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到了下一章,学习欧姆定律时,用实验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把这几个实验和上一次实验进行类比,都是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几个量的关系。因此可以象上一实验,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即先把电阻一定,改变电压,研究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这样就找到了实验方法。在物理学中,类似实验很多。

七、类比方法的基础、局限与正确运用

类比方法是由个别到个别或一般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推理。因为已知的相似属性和推出的相似属性之间不一定有必然联系,所以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属性方面的相识或相同,并不能得出它们在某些属性方面必然相似或相同的结论。可见,运用类比方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是可靠的。

篇9

概率统计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各个方面。但据调查得知,由于概率统计的概念较多,方法独特,工具杂加上教学时间短,使得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普遍感觉概念太抽象以致思维难拓展、解题方法难掌握。 因此,如何引入好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当今教育工作者急于探讨的问题。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从而推测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说过:“在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类比。”可见它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并由此引出新知识和新概念,再通过类比法来比较二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起到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学生贯通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体系纵横交融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掌握知识。下面我们将浅谈类比法在概率统计的概念教学和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1 类比法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

匈牙利数学家玻利亚说:“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类比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其侧重的不是逻辑性、确定性、严格性,而是创造性、猜测性、灵活性。概率统计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通过类比引出并揭示其本质。此外,我们可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借助类比法,有效地掌握新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有机系统地统一起来。

1.1 随机事件的关系运算与集合的关系运算的类比

由于事件可以看成由某些样本点构成的集合,因此可将二者类比学习。例如:集合A∪B表示其中任意一个元素x仅属于A或者仅属于B或者属于A和B的公共部分,我们可以形象地用韦氏图来表示。此时若将A和B看作是事件,则事件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记作A+B,即概率论中事件的和等同于集合论中集合的并集。同样的类比方法,我们可将集合论中集合的交集类比到概率论中事件的积中去。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先回顾集合之间的各种关系运算,随之再引出相应的事件间的关系运算,最后归纳总结。此外,事件运算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均可对照集合的相应性质进行类比学习。

1.2 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类比

表1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学生感觉较容易,但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往往学生感觉抽象难理解。由于分布列在离散型随机变量中的地位与密度函数在连续型随机变量中的地位等同,因此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中的边缘分布列与联合分布列的关系可以过渡到连续型随机变量中边缘密度函数与联合密度函数的关系中去,此外诸如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的充要条件以及期望与方差的计算均可轻松过渡。具体我们可通过“把连续的问题离散化”这种方法,实际是将对离散型随机变量中对分布列的求和变成对连续型随机变量中的密度函数求积分即可。表1我们将对其中的部分性质及计算作一个简要的类比。

1.3 一维随机变量与二维随机变量的降维类比

任何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一般来说低维空间的知识相对简单,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从低维空间向高维空间过渡学习。降维类比法是将高维空间中的数学对象降低到低维空间中去观察,利用低维空间中数学对象的性质类比归纳出高维数学对象的性质。

我们知道一维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分别为:

在研究二维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时,我们可用降维类比法得到其联合分布函数分别为:

通过上面的类比得知抽象的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一维随机变量有着一致的表达式,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此外,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列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的性质与计算均可借助一维随机变量的相关知识引入。

2 类比法在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法是解题的有力工具。在习题教学中,教师若常引导学生用类比思维去寻找解题的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首先可以利用条件、结论或者结构形式上的类似,联想与之类似的概念性质从中得到启发。例如,在概率统计中有这样一题:

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ae■ x>00 x≤0,求a。

分析:此题若由密度函数的性质■,通过积分可求得a=3。但是我们若通过与指数分布的密度函数fx=λe■ x>00 x≤0进行对比,可知a=3。这样在解题中不需要计算便可得到结果。

总之,类比法是创造性地表达思维的重要手段,在概率统计教学中有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在概率论的类比法教学中,不仅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提供恰当的类比对象,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类比中去发现目标对象与类比对象的本质区别,从而真正地认识和理解目标对象,否则则可能导致错误的理解与认识。事实上,类比法在概率统计教学中的应用远不止于上述几个方面,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在概率论教学中若恰当应用类比法,可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0413.1 [文献标识码]A

类比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大大简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关于类比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有过很多的讨论[1,2]。本文将以刚体力学为例,讲述类比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物理的力学部分相对于中学物理的力学部分在内容上最大的差别便是增加了刚体的内容。该部分内容是大学物理力学篇的重点,但由于其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内容,故也是一个难点。但如果利用类比法,该部分的教学将大大简化。我们注意到,刚体部分的每一个概念、定理、定律在质点力学中几乎都能够找到其对应。下面我们将从基本物理量的对应出发,用类比的方法给出刚体绕定轴转动的所有定律。

一、基本物理量的类比

质点力学有五个基本物理量,它们是位置x,速度v,加速度a,力F和质量m;刚体力学中有五个与之对应的基本物理量,依次是角位置θ,角速度ω,角加速度β,力矩M和转动惯量J。

教学时可以先介绍这五组对应的基本物理量,然后再类比的讲述转动惯量的定义和意义:质量衡量平动惯性,转动惯量衡量转动惯性。相信有了上述对应后,学生对转动惯量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也会非常容易。

二、基本运动定律的类比

质点力学的核心运动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即

F=ma (1)

根据上述对应,在刚体力学中,与F对应的是力矩M,与质量m对应的是转动惯量J,与加速度a对应的是角加速度β。于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刚体力学中的对应式为

M=Jβ (2)

这是刚体力学中的核心定律――转动定律。牛顿定律告诉我们,平动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转动定律告诉我们,转动角加速度与力矩成正比,与角加速度成反比。

三、作用累积效果的类比

力有两个累积效果,一是对空间的累积,二是对时间的累积,其累积效果分别为

(3)

(4)

其中,(3)式为动能定理,(4)式为动量定理。根据上述物理量的对应关系,很容易将上述关系式对应为

(5)

(6)

(5)式左端为力矩对空间的累积,为力矩的功;右端 与质点的动能相对应,为刚体的转动动能。这样一方面给出了力矩功和刚体转动动能的计算方法,也给出了刚体力学中的动能定理,即合外力矩的功等于刚体转动动能的增量。(6)式左端是力矩对时间的累积,称为冲量矩;右端Jω与质点力学中的动量mν对应,为转动角动量。这一方面给出了冲量矩和角动量的定义,也给出了刚体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即合外力矩的冲量等于刚体角动量的增量。

四、守恒律的对应

令(6)式左端为零,便得到了刚体力学中的角动量守恒定律,简言之即合外力矩为零,角动量守恒。该定律与质点力学中的动量守恒定律相对应。

其实,类比法并不限于刚体力学,在电磁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如,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在应用时可以与恒定电流磁场的环路定理进行类比,电场能量的计算式可以与磁场能量的计算式进行对比,电容的计算方法可以与电感的计算方法对比等等。总之,类比法如果应用得当,会简化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篇11

高中生物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27

高中生物知识较为抽象,如果教师仅借助简单的理论文字或者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将很难深入理解与掌握生物知识,无法形成科学的学习思路。对此,教师应当借助类比法,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借助类比。加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间的联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概念,有些概念非常深奥,学生很难理解。在学习这些概念时,教师可借助类比加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概念。

例如,在学习“种群特征”时,教师可将种群与个体进行类比,个体一般有出生死亡、性格与年龄等特点;种群则具有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与年龄等特点。如此便可引导学生将新概念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又如,在学习“激素调节”时,教师可借助激素调节与手机工作原理相似的特征,进行类比,由此降低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的理解难度。手机的工作原理为:手机、号码、信号,只要拨打手机的号码,号码的信号就会向周围发射,不管手机在哪里,只有这么一个手机能够接收信号;激素调节也是一样,特定的激素,只能由特定的内分泌腺分泌,具备特定的信号,内分泌腺分泌到这一激素中,激素就能够进入各处血液,只有特单的靶细胞才能够接受并识别信号。通过此种类比,就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记忆与理解相关概念。

二、借助类比。将生物知识条理化

生活中包含了很多生物知识,这些知识非常琐碎,因此教师需要将类似的知识进一步条理化。以“染色体变异”这一知识点为例,这一节课的重点是染色体组、二倍体以及多倍体等知识点的讲解。假如仅仅依靠单纯的记忆,学生很容易将这些概念混淆在一起,无法分辨知识点间存在的差异,无法有效掌握这些概念。此时教师可通过类比的方式,将生物知识条理化,从而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生物知识。教师可先伸出自己的手,为学生展示一只手的手指,告知学生手指有三长两短,每一个都是不同的。随后教师可举起双手,将双手的手指相对,由此类比两个染色体组,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何是两个染色体组?由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教师应当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使用十根手指与一只手的手指进行相除。在讲解多倍体时,教师可将一只手浸湿,在黑板上按压三次,这样就可得到三只手印。在得到手印后,教师就可类比三个染色体组。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教师可恰当地总结相关生物知识,如判断二倍体与多倍体的基础条件是什么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将生物知识条理化,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运用类比。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类比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将常见知识的一些特性提取出来,随后借助类比将一些不常见的知识特性预测出来,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例如,在学习“DNA模型建立”时,沃森与克里克按照前人的研究结果,认识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为螺旋形,因此推想出DNA结构或许也是螺旋形。按照此种类比,对于原有DNA模型进行了修改,同时与DNA分子的X射线照片进行对照,证明了这一结论是正确的。由此可见,通过此种形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W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