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9 09:24: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

篇1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1-0074-03

一、引言

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是指企业用自身的应收账款或存货作为担保,向银行申请授信的业务。这种信贷关系中,贷款人密切控制信贷的可获得性和担保品。这种贷款方式有时被称为“完全紧密跟踪贷款”。传统商业贷款是基于财务报表的贷款,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提供短期融资方面,应收账款融资是财务报表贷款最经济的替代产品之一,应收账款最接近现金。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低,相比存活和机器等动产没有储存、易遭破坏等问题。对中小企业而言,利用应收账款融资,可以大大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弥补广大中小企业普遍欠缺不动产担保资源的缺陷,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担保物不足的问题。缓解担保难、融资难等困难。同时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可以推动金融创新,扩大担保物范围。提高可担保财产的利用效率,使金融资产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保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开拓市场,改善市场结构体系。

就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发展而言,在国外已是一项发展较为成熟的业务。在美国,这种贷款类型占全国全部商业贷款的四分之一,每年的增长率在12%左右。在我国,仍然是一项新的信贷业务品种,尚处于发展初期。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允许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开启了我国资产支持贷款发展之门。各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均开展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推动该项业务的发展。根据《物权法》等法律规定,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以下简称“登记公示系统”),并配套出台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为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提供了法定登记公示平台,有效降低了应收账款融资的操作风险,促进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发展。据统计。截止2012年9月底。出质人为中小企业初始登记累计达到44.6万笔,占系统初始登记总量的83%。累计共有约10.6万家法人类中小企业获得了应收账款融资,融资金额约占系统中登记融资总额的46%。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效用日渐显现。

二、天津市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天津市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呈现以下特点:

(一)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快速发展

登记公示系统登记量、查询量和用户数是反映地区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展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天津市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登记量、查询量和用户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用户覆盖范围扩大。2012年1-10月。全市办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登记3432笔,分别较2011年、2010年增加了2253笔和1687笔;查询5467笔,较2011年、2010年增加了1444笔和2968笔:截至2012年10月末,全市累计开设用户111个,用户覆盖范围包括商业银行、融资租赁机构、保理公司、担保机构、企业和个人等。

(二)用于融资的应收账款种类丰富

登记公示系统显示。目前,天津市已用于融资的应收账款包括贸易销售款、学校、景区、绿地、公路和供热供水收费权、融资租赁应收租赁款、土地拆迁补偿款、个^理财产品收益权等。用于融资的应收账款品种较多。

(三)应收账款融资人以中小企业为主,融资额大型企业占比高

登记公示系统显示,目前,应收账款融资人为中小企业的,累计登记笔数约为2600笔。占全市登记笔数的80左右%,累计融资额约占全市融资额的35%;应收账款融资人为大型企业的。累计融资额约占全市融资额的60%;应收账款融资人为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累计融资约占全市融资额的5%。可见,天津市应收账款融资人以中小企业为主,融资额大型企业占比较高,

(四)围绕优质企业或优质项目形成的应收账款得到金融机构关注

目前,天津市一些优质项目的承建企业已通过质押项目建成后的收益权获得了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如天津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通过向金融机构质押公路收费权累计融资约60亿元:天津多家知名企业的供货商通过质押或转让应收账款取得了信贷资金支持。如为天津某汽车公司生产配件的17家供货企业(全部为中小企业)通过转让或质押销售款项累计融资3000余万元。

三、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应收账款资源丰富,应收账款融资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目前,天津市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约为2000亿元,占企业资产总额的15%左右。如果按目前应收账款质押折扣率50%-70%计算,通过质押应收账款,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可获得资金1000-1400亿元左右,企业资金需求可得到有效缓解:从已实际开展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看,以天津某汽车公司为例,目前该公司共有供货企业500余家,但通过应收账款融资的供货企业仅17家,众多供货企业尚未有效利用应收账款筹集资金,应收账款融资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二)金融机构开办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一是金融机构推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动力不足。相较于传统业务,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办理手续繁琐,投入精力大、成本高,执行较为困难,在没有经验借鉴、缺乏风险控制措施和业务激励机制的情况下。部分金融机构推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积极性不高。二是多数金融机构缺乏专门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操作指引。目前,天津市仅有少数几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了专门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操作指引,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在办理业务时缺乏相关操作规范。也没有相关经验可借鉴,为避免承担风险,经办人员宁愿放弃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三是天津市多数金融机构尚未将在登记公示系统办理查询和登记纳入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操作流程,登记公示系统在规避交易风险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四是金融机构缺乏评估应收账款价值和风险的专业人才。发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时,金融机构既要审查出质人的信用度,又要对应收账款付款人的信用度及应收账款自身的金额、账龄、坏账率等质量指标进行审查评估,这要求信贷人员既要有专业的应收账款评估原理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做出符合金融机构和企业实际状况的准确评估,而金融机构目前亟需该类专业人员,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风险很难准确识别和判断。

(三)多数中小企业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了解不够或无法满足银行的应收账款融资条件

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可以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部分中小企业虽然知道应收账款可以进行质押或转让融资。但由于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难以向金融机构提交关于应收账款真实、完整、准确的单据和相关资料,无法满足银行应收账款的融资条件:有些企业虽能在单证等方面达到银行办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条件,但由于部分银行在办理此类业务时,需要贷款企业取得应收账款付款方的回款确认或要求付款方将回款划入指定账户,而这些中小企业由于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很难取得付款方的确认或配合,最终导致无法办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而少数银行规定只有交易双方评级均为AA级的企业才能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等要求。也导致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达到该条件而放弃融资。

(四)部分用于融资的应收账款种类易受政策变动影响,限制了银行放贷意愿

部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品种如收费权质押,受政策变动风险影响较大,政策调整可能对银行实现债权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如由于公园实行免费政策。金融机构以公园收费权为质押物发放的贷款将无法收回。

(五)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完善,金融机构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亟需信息支持

相较于传统的不动产担保,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不仅要求金融机构关注应收账款自身品质,还要求金融机构对应收账款贸易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应收账款的回收率、付款方和融资人的信用状况等进行调查,涉及企业的工商登记与变更、产品质量、合同履约、企业纳税、发票、进出口、财产抵押登记等多方面信息。由于信息涉及部门众多,调查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积极性。

(六)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中配套法律和实施细则缺位,有效监管缺失

虽然人民银行出台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规则》,为应收账款质押提供了登记平台,但尚未出台相关配套的法律和实施细则,还不能很好地解决业务发生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由谁监督和控制信息应收账款信息的真实性有待明确:应收账款到期日早于主债权到期日时如何处理、应收账款付款人提前支付应收账款,质权人如何实现应收账款质权等等,都需要有相关的法律和实施细则来加以说明。

四、政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展

一是组建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展领导小组,由金融监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参与。共同研究推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有效措施。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全市相关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保理机构和广大企业推介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优势,引导相关机构参与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鼓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运用应收账款获得融资支持。三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应收账款融资信息服务。为金融机构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提供便捷地查询服务。降低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积极性。

(二)规范金融机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流程,防范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风险

监管部门制定《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实施指导意见》,规范金融机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发放流程,使金融机构在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时有规可依,同时也从监管层面对该业务进行推动。

(三)推广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以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

目前,天津市汽车制造、钢铁、石化、电力、电信、生物医药等行业发展良好,产业链相对完善,且各行业中都有众多带动效应明显的核心企业,具备推广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的基础条件。要进一步推广供应链融资模式,建议一是由相关部门共同组织推介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可以是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或优质企业,也可以是采购量大、支付保障性强的大型项目或医院等事业单位。相关部门确定核心企业后,可将名单或项目名录向金融机构推荐,便于金融机构筛选和挖掘更多的核心企业。二是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支持配合下。加大对核心企业的培训和宣传。引导核心企业认识应收账款融资对稳定企业的供货来源的重要意义,鼓励核心企业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资信状况良好、合作历史较长的合作客户,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同时引导核心企业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做好合作背景调查核实和应收账款确认工作;对于有条件的政府采购部门或大型企业,可逐步引导其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企业信息平台,管理企业交易信息和支付记录信息,便于金融机构借助该平台了解双方的交易历史和支付记录等相关信息,降低贷前调查成本,减少应收账款融资风险。三是加大宣传引导,鼓励与大型企业具有长期合作历史的中小企业积极运用应收账款为企业发展筹集资金。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相关机构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

对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办理相关机构如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租赁公司和保理机构等进行培训,引导其正确认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意义,发挥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在防范融资风险,保障质权人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相关机构工作人员对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风险识别能力,引导相关机构规范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

(五)引导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篇2

一、P2P网络信贷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信贷中借款者个人信用存在风险

网络信贷的正常贷款程序是必须要借款人的身份信息的,包括身份证,银行账户存款,学历证明等,每个借贷网站都要对这些进行核实,但是有一种情况会使这种验证方法变得失效,那就是借贷方信息造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的身份信息就会使银行无法追踪借出款项的具体用途,从而使钱款追回难度增加,如果借款人有高消费的话也不能及时限制,导致其无力偿还,这样对网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网络借贷体系。同时交易透明度和办事效率也不够高。国外的网络借贷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但是我国在调查借贷个人的信用记录、社会保障号、个人税号、银行账号等材料等方面还是不够全面,容易让不法分子趁机钻空子。P2P诚信建设在这个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企业。该类机构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借款人与出借人(即贷款人)实现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本办法所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是指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承担地方金融监管职责的部门。

(二)网络信贷中借款公司信用存在风险

网络信贷中的公司往往是些小公司,是那些从银行不能贷款,或是嫌手续麻烦等不及的公司。在跟平台谈判时,都说借款时间很短。这样的公司往往存在财务不规范,或是有帐外帐等情况。在我国目前对小企业的监管还有隙可乘。平台在风控时,往往容易因时间紧,了解不全面,一不小心就会掉入陷井。这样就有一些隐患,到期后不一定能准时还款。

(三)网络信贷中的投资者对风险承受力准备不够

风险和收益是永远成正比的,要想有高收益,就要抵御高风险,网络信贷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的同期利率几乎是银行的4倍左右,因此吸引了大批冒高风险而来的投资者。获得收益时沾沾自喜,一旦产生风险怨天由人,惊慌失措。

(四)网络信贷中存在风险

本文将此类风险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意外事件风险,比如信贷网站被黑客盗取了信息,将投资者的个人信息非法盗取并进行非法倒卖,同时将客户账面上的钱全部取走造成的损失。这种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会对投资者的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还会使网贷平台的信誉度下降,另投资者不再信任它。二是借贷者不能如期将欠账归还。借贷平台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企业。该类机构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借款人与出借人(即贷款人)实现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借贷平台尽管采取很多严密保护投资者的措施,如:根据规定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等。如果贷款不能如期归还,除了平台明确有还款义务的,那么受损失的是投资者。针对这种情况,多数平台会将此人拉入借款黑名单,不允许其再次借贷,同时利用手段来催债,但是往往投资方会有若干人,因此此种案件立案成本很高。

二、我国发展P2P网络信贷的若干建议和措施

(一)构建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个人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经过与金融机构及社会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约定,采集、加工、储存分散在各金融机构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信息,形成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对外提供个人信用报告和个人信用评估等服务的活动。

在国外,这种个人征信体系已经发展到很成熟的阶段了,但是在我国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一定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充实我国的借贷系统。比如借鉴国外的评定信用等级的标准和开发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信用等级评估标准,将新建立的法律法规尽快落实到实处并逐渐使执法行为逐渐成熟。

(二)构建我国小企业的诚信体系。小企业的诚信体系,主要从二方面构建。一方面加强监管力度,主要靠税务和工商各部门加强监管,常指导及调查,起到震慑作用,让它们不敢做假。另一方强化企业必须聘专业会计加强会计职业化队伍建设,一旦发现假帐会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负责人计入不良征信系统。以此逐渐形成整个社会诚信之风。

(三)加强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投资者是资金的重要来源,切实保护投资者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是重中之重。笔者建议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投资者方面,投资者自身需要掌握一定的避免风险的方法和能力。同时在借贷者借款之前对借贷者的信息背景调查清楚而不是糊里糊涂的将钱借出去,同时借款的时候可以巧妙地将借款多分散给几个借款者,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

二是借贷平台工作做细,严格按法规操作,保证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借款人应当配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出借人对融资项目有关信息的调查核实,保证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三、结论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进步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但是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也导致了很多诈骗事件的形成。这是一把双刃剑,杂获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背后蕴藏着很大的风险。因此加强P2P诚信建设是当务之急的事。只有将诚信建设做到日臻完美的程度,才能使我国金融大环境得到有效的净化。

参考文献:

[1]张玉梅.P2P小额网络信贷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

(12).

[2]孙之涵.P2P网络小额信贷探析[J].征信,2010(03).

[3]辛宪.P2P运营模式探微[J].商场现代化,2009(07).

[4]陈 初.对中国“P2P”网络融资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0

(09).

[5]李增福 李杭芝.关于中小企业网络联保信贷模式的探讨

篇3

互联网金融不是对传统金融的颠覆

《支点》:近期,《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监管政策陆续出台,你对这些政策中的哪些条款印象最为深刻?对各部门即将推出的监管细则有哪些期许?

邓建强:首先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我希望监管部门下一步要适当收紧,机构数量要与市场匹配,否则就会出现供需不平衡。其次,政府要对优质P2P平台给予资金扶持,但怎么获得资金,还需要有具体的细则和说明。

另外,对于“资产端”,也应实现数据量化,建立定期公布机制,这样才能确保这个行业及行业内的企业健康发展。政府还应对“资产端”加强监管,如果不把控好这块,后果难以预测。

《支点》:有人认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机构不存在冲突,不同机构用不同方式满足不同人群。在你看来,这两类机构各将满足怎样的人群需求?

邓建强:实际上,互联网金融并不是对传统金融的颠覆,而是一种补充。未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三者之间会绑得更紧。

银行主要服务大中型企业。从宏观数据来看,小微企业有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需要更多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

错位竞争主打票据理财

《支点》:互联网金融涉及领域非常广,现在各种平台也很多。在众多平台中,融圆资产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邓建强:我们的主营业务可能跟其他P2P平台不一样,我们主打票据理财。所谓票据理财,是指通过第三方平台,个人实现对银行票据理财的投资,融资企业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质押担保,通过第三方平台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而投资者通过票据理财实现对银行承兑汇票的直接投资,并获取相应收益。

票据业务主要分两大块,一是银行承兑票据受益权转让、赎回交易。另一块,是企业在开存兑汇票时需要缴纳保证金,若企业自有资金不够,我们可以提供贷款。

《支点》:P2P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风险控制。很多机构从自身风险控制考虑,往往需要用户提供更多资料。但另一方面,用户又希望提供的资料越少越好。请问该如何把握两者的平衡?

邓建强:对于要兼顾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利益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这一点几乎不能平衡,如果谈平衡,风控就没有办法落实。在风控方面,如果我们放款时不强势,收款时就会弱势。

以企业找我们借保证金的业务为例,在签了借款合同之后,出票人的营业执照、法人章、公章、财务章全都交到我们这里;对应的保证金账户的支付密码,也由我们公司封存,在这些风控措施方面,我们不会有丝毫让步。

对客户来讲,当然是希望越简单越好。而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审贷、收集材料、放款环节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

须防范“黑客”风险

《支点》:互联网金融是件“跨界”的事,从业者必须是这方面的顶级高手。请问公司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方面有哪些要求?

邓建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资产管理风险,二是互联网平台风险。比如,当平台交易数据达到一定量时,就容易被“黑客”盯上。

正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对于人员甄选,我们要求员工既要具有银行、金融机构从业经验,也要有互联网公司经验。但这种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业内有些公司的做法是,先把差不多符合条件的人招进来,再进行筛选,但我们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样做,容易造成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不仅增加运营成本,也会给公司发展带来隐患。

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入职前,我们会把相关的背景调查清楚,比如征信记录是否良好、有没有其他不良行为等。未来,我们还考虑与高校进行对接,采取一对一培养和合作的方式。

美国信用体系值得中国学习

《支点》:国外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走在中国前面。在你看来,中美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有怎样的差距和不同?今年以来,一些美国P2P公司高管们纷纷来中国考察合作,目前公司在国际化战略上是否有所规划?

篇4

一、比特币的概念及其特性

比特币从产生之初到当前的众人瞩目,从之初的廉价到当前的暴利,都离不开其自身的特性。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全球流通性、匿名性既是比特币投资热兴起的原因,也是当前比特币投资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罪魁祸首。

(1)比特币的概念。比特币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货币。“是基于互联网山早已流行的P2P技术为基础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实时通信以及支付,用分布在整个通信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分布式统一数据库来记录货币的实时交易,并使用密码学的破译与编码过程来确保电子货币流通过程的安全性。”①目前世界各国大部分国家都将其认定为虚拟商品或者虚拟货币,其中包括我国。我国在2013年《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明确将比特币定性为虚拟商品。

(2)比特币自身特性及其风险。比特币的自身特性既是吸引投资者的原因,也是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1、“去中心化”,没有集中的发行方,缺乏信用基础。货币的本质从其根源上说是一种信用关系。黄金的金属货币以其自身价值为信用担保,纸币以发行的各国政府信用为担保。而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它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的。只要掌握了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制造比特币。比特币玩家对比特币的信任是一种激情下的盲目信任。万一比特币发生信用危机,就可能导致整个货币体系的紊乱。目前大部分国家只承认比特币的虚拟货币地位。

2、全球流通性,易为犯罪分子所利用。比特币可以在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买卖。用比特币跨国汇款,直接输入数字地址,等待P2P网络确认交易后,大量资金就过去了。不经过任何管控机构,也不会留下任何跨境交易记录。这就给贩卖、洗钱等跨国犯罪活动提供了契机。平台会先将黑钱兑换成比特币,再转移到海外比特币交易所卖出,提款。再者,比特币交易平台会利用比特币的全球流通性,国内外倒买倒卖,不仅赚取交易手续费,另外还可以赚取差价。

3、匿名性,一旦受损失,难以取证。比特币的匿名性,也是犯罪分子利用比特币洗黑钱的原因之一。再者比特币的持有者在交易过程中也都是匿名的,交易之外的人无法辨认用户的身份信息。一旦比特币持有者被诈骗,损失很难挽回,甚至不知道被告应该是谁。从而投资者即使遭受了损失,也是有苦难言。

4、总量的有限性。比特币不能被随意的增发,最终的发行总量已经被设定为2100万。这也是比特币玩家(抑或称之为比特币投资者)如此钟情于比特币的主要原因。类似于黄金的稀缺性,比特币总量的有限性,似乎成了比特币终将为投资者所钟情的缘由。基于此,政府也应当积极面对比特币的正面作用,出台措施,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二、比特币特性下交易平台及其风险

比特币已经成为大众的投资手段之一,比特币交易平台承担了大部分“比特币兑换现金”和“现金购买比特币”的功能。利用交易平台买卖和兑现比特币的过程中,交易平台里的比特币实质上储存在网站服务器里。由于我国缺乏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监管机制,交易平台的准入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开办比特币交易平台,因此存在你很严重的安全隐患。2013年我国出台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规定由电信管理机构来受理比特币交易平台的备案工作。其实就是将比特币交易平台当成一般的传统网站来管理,而未看到比特币交易的金融性,这种回避的态度,令比特币的投资者在遭受损失时,很难利用法律途径获得保护。

1、交易平台资质良莠不齐带来的安全风险。我国对比特币交易平台的建立,采用传统的网站备案制,将其作为普通的网站来管理。并没有对相关交易平台进行技术水平验证,大部分的平台并没有过硬的技术来防范黑客的攻击以及居心不良者利用木马的病毒攻击交易平台。平台的安全防范系数过低,已经令投资者无辜受损失。

2、交易平台监管缺失的危害。比特币投资者利用比特币交易平台来买卖兑换比特币,交易平台实质上起着金融中介的作用,类似的证券机构。欧美各国对交易平台的准入设置了类似于金融机构的门槛,采取要求比特币服务机构必须向政府注册等措施来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其次,比特币企业基本仅依靠用户的信任在运营,并不像传统金融那样,有托管银行。企业一旦破产或者经营者逃跑,就很难去追究网站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不择手段的平台交易员和投机炒作分子也利用这一点操纵交易,国内外倒买盗卖,为子自己牟取私利,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三、对我国构建比特币交易平台监管机制的建议

近期美国互联网支付领域的领导者PayPal声明与三家比特币支付供应商合作,虽然仅限于虚拟产品交易领域,也是比特币发展中的又一大进步。我国应该正视比特币的积极作用以及其投资机能,尽快制定出应对目前比特币交易中的风险应对措施,保障比特币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1、将交易平台纳入金融监管体系。目前比特币交易平台准入由电信管理部门管理和备案,这似乎与交易平台的实质相违背。面对交易平台出事就当甩手掌柜,投资者毫无保障的现状,有关部门应当明确交易机构的真正性质,即其金融服务机构的性质,将之纳入金融监管体系。要求比特币交易平台实行注册制并交纳一定的注册资金,以防范破产风险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其次也可以试着采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准备金制度,要求交易平台将一定数额的资金存入指定银行,以防范居心不良人士利用交易平台进行诈骗。

2、对公司内部所有的员工以及创始人进行背景调查。对交易平台的交易人员尤其是创始人进行背景调查,一来可以防止欺诈,二来也可以防止交易人员。再者,这也是对交易人员资质的一种保障。

3、采取用户识别等方式,从内部遏制洗钱行为。比特币交易的匿名性,是比特币热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其弊大于利,完全的匿名性导致比特币投资者在遭受损失时,无法进行取证,从而也就无法去保障其合法权益。采取用户识别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留下电子数据证据。再者,采取用户识别方式,实施实名制,也能防止洗钱行为。即使犯罪分子利用比特币来进行洗钱,也会留下有迹可循的证据,有利于有关部分侦查案件。

4、指定安全应对机制。有关部门应当要求比特币交易平台达到一定的安全技术水平,同时制定符合要求的安全应对机制。而不是放任任何水平的平台进入比特币交易领域。

四、结尾

各国的经济学家都不看好比特币,将其称为金融领域的投资泡沫。而事实上,比特币一路平稳发展,并慢慢的侵入金融领域,我国政府不应该再回避比特币的存在。一味的回避,只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损害。应当做好比特币的知识普及工作,让大众了解比特币。加强对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监管,以更好的保障比特币投资者。(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洪,方引青,张莹.疯狂的数字化货币[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3-6,(3).

[2]杨涛.浅析比特币的非货币属性[J].时代金融.2014,(1).

篇5

中图分类号:F8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6-0038-05

一、引言

根据国际反洗钱权威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定义,货币服务商是指经营资金转移或价值转移以及货币兑换服务的行业,包括两类:一是提供货币价值转移服务的机构,如汇款公司、替代性汇款体系等;二是提供货币兑换服务的机构,在我国主要是商业银行。货币服务业洗钱风险分类与管理,就是根据货币服务商的客户、产品、渠道和地理位置,将他们成为洗钱对象或渠道的风险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在货币服务商洗钱风险分类与管理框架下,决定风险等级,识别减缓控制措施,分配用于高风险客户、产品、国家的资源时,要考虑客户的职业和资金来源、交易的频率和类型、客户和的地理位置、机构受到反洗钱监管的程度以及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制裁和指引等。

洗钱是指试图掩饰资金来源于犯罪的特性并逃避监测的行为。在缺乏只有犯罪分子才掌握的内部信息的前提下,对洗钱风险的分析只能基于从以往公开的案例信息中所形成的职业经验,以及货币服务商识别出的不可能为他人所知的薄弱环节。因此,有犯罪意图的客户所提供的错误或令人误解的信息所形成的客户背景资料,用途有限或没有实际用途。预防措施的目的,就是减少或缩小信息或误导性信息被有效用于掩饰非法活动的范围。依据各国办理牌照和注册机构的不同,货币服务商可被作为类似服务的金融机构来实施反洗钱监管,要求货币服务商监测并报告可疑交易,对大额交易设置相应门槛,实施对客户身份的识别,并保留相应记录。

风险为本方法是国际组织力推的反洗钱工作重心,洗钱风险分类与管理也成为当前货币服务商反洗钱工作的重要内容。货币服务商用风险为本方法管理、降低洗钱风险的细节应建立在其业务操作的基础上,包括业务规模、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经营地域等。恰当实施洗钱风险分类与管理为货币服务商识别客户和与交易有关的潜在洗钱风险提供了一种框架,使其业务能关注于可能带来洗钱高风险的客户和交易上。恰当地实施洗钱风险分类与管理,有赖于货币服务商对信息的收集。如果货币服务商之间的信息交换能够做到无任何形式的法律障碍(无论他们是否同属一个金融集团),尤其是能与位于国外的货币服务商交换信息,洗钱风险分类与管理的有效性将会大大加强。

二、货币服务商洗钱风险分类

为了实施合理的洗钱风险管理方法,货币服务商应当识别不同类别的风险并对不同的风险类别进行评估。通过对客户、客户类型、产品服务、地域和交易带来的洗钱风险的识别,可以使货币服务商决定和实施缓释这些风险的政策、程序和控制措施。通常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要进行风险评估,但对于有些客户,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有可能了解更为全面的风险背景。货币服务商还应根据主管部门提供的信息,调整对特定客户、渠道、地理位置或产品服务的评价。

(一)国家/地域风险

国家风险,与其他风险因素一起,为评估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判定一国为高风险的因素包括:被FATF声明认定为反洗钱体系薄弱,金融机构要对其开展业务关系和交易特别关注的国家或地区;受联合国、FATF或其他政府制裁、禁运等类似措施的国家或地区。另外,有些情况下,有些国家受类似于联合国等组织的制裁,但并未被广泛认可,由于措施颁布者的立场及措施的性质等原因,货币服务商仍可给予信任;被可靠来源认定为缺乏适当反洗钱法律法规和相关措施的国家或地区;被可靠来源认定为特定恐怖活动,或为已被指定的恐怖组织提供资金和支持的国家或地区;被可靠信息来源认定为腐败或其他犯罪活动十分严重的国家或地区,包括实施以下犯罪行为的源头国和转移国,诸如贩毒、买卖人口、系统欺诈和非法赌博。根据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货币服务商应将交易中的地理风险考虑进去。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来自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汇入汇出;完成货币兑换又将钱转汇至高风险国家的客户。

(二)客户风险

判断客户或某类客户带来的潜在洗钱风险对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非常重要。根据自身的标准,并与适用的法律保持一致,货币服务商应判断某客户或某类客户是否具有较高的风险。预示着高风险的客户类型包括:在异常情况下建立业务关系或开展交易的客户(例如,客户到一个难以解释的远距离场所进行交易,无明显业务或法律原因的转账,非正常的单日或多日行为,不合逻辑或无明显目的的高额或频繁收付转账,特定的一组人或在一处或多个地点或通过多种服务进行交易;客户行贿或在没有小费习惯的情况下提供小费);客户是政治公众人物;非面对面客户;对交易进行分解的客户(分解金额以避免大额报告或记录留存);汇款至在线赌博地点的客户;汇款至高风险国家的客户;使用或关联机构,关系交易性质难以识别资金受益人的客户;与交易目标国无明显关联的客户或组织;被怀疑代表第三方但又不透露该信息的客户;交易设计不受监管的某些慈善机构或其他非营利组织(特别是那些以经营跨境业务为主的机构);已知的被执法调查的客户;提供假身份证明的客户,无论是证件本身虚假,还是证件与客户缺乏相关性,或者证件内容与其他文件不符(例如使用其他国家身份证);在不同场合提供不同证件或不同的识别信息(如手机号码或地址)的客户;接收汇款的交易模式与犯罪收益模式相符的客户。

(三)产品/服务/交易风险

全面的风险评估也应包括对货币服务商提供的不同产品和服务可能带来的风险的判断。货币服务商还应当关注与新产品、创新产品或服务有关的风险。尽管服务不一定是货币服务商提供的,但它会利用货币服务商的系统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分发。在判断产品和服务风险时还应当考虑以下因素:有匿名成分的或易于跨国界的产品和服务,如网上转账、储值卡、汇票和手机现金支付;高限额或无交易限额的产品和服务;能向全球范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允许可转让票据现金交换的产品和服务,如储值卡或汇票。与交易相关的风险取决于货币服务商是接收交易还是支付交易。全面的风险评估还应包括对交易整体的审核。这些应考虑以下因素:

1. 交易发送。交易端的客户行为:交易目的不必要的复杂;代表第三方转账;与客户进行交易或与客户的随后交谈中,发现客户提供的信息与其财务状况或职业不符,或在正常业务程序之外;客户为了达成交易愿意支付非正常费用;客户对交易金额含糊不清;客户请求或试图说服员工不要上报;客户进行国际汇出汇款后表达希望收到同等金额转账汇入款项;非正常大额电汇转账;客户频繁转账至国外,且与目的国之间似乎无任何联系;非正常货币兑换(如小面额兑换大面额货币)。监控后台发现的行为:不同的个人账户转账至同一个人账户,或同一个人账户转至不同人账户;客户收到电汇后进行同等金额的转账;非正常大额合计汇款;客户使用别名和类似但不相同的地址;使用同一地址的客户群。

2. 交易接收。货币服务商收到1000美元或欧元以上的国内电汇,应在付款信息栏或格式中附上汇款人账号或身份证号信息。跨境电汇超过1000美元或欧元的应有汇款人的全部信息(姓名、账号、交易号、地址、身份证件号码、出生地、出生日期)。为此货币服务商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没有附上汇款人信息的交易,货币服务商要求提供附加信息的订购服务,但信息仍缺失;客户接受交易的类型与犯罪收益模式相符;一次性或固定时期收到大额转账信息,与收款人正常需求或收款模式不符的。

(四)风险

整体风险评估还应对使用特定交付货币服务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特定因素进行分析。某些情况下,本身也会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对于那些国际化的货币服务商来说,评估的风险更为复杂,因为不同的司法辖区对的要求不同,对的监管也不同。风险分析还应包括以下根据货币服务商业务模块、系统和控制而确定的因素:与外地机构日常存在大量不合常规的交易;与特定地理位置的存在大量交易的;不遵守内控政策或外部法规要求的机构,如合规要求、监测、报告制度或客户尽职调查要求等;不遵守合规项目评估检查建议,受到查看、停业整顿或吊销执照的机构;数据收集零散、草率、不连贯的机构;愿意接受假证明的机构;愿意将含有虚假信息、或无法确定某人是否在某地不存在的地址、电话号码用作填补空白文件并形成记录的机构;交易发送接受比率与该地其他不符,或与其他犯罪交易通道特征相吻合;季节性业务波动与该地区其他不符合,或与其他犯罪交易通道特征相吻合;可疑或异常客户比例与不在此列的客户比超出可比地点的正常值;可疑或异常交易比例与其外的交易比例超过可比地点的正常值。

(五)可能影响风险的变量

货币服务商对洗钱风险分类评估还应考虑特定客户或交易的具体风险变量。这些变量可提高或降低特定客户或交易带来的风险,包括:(1)交易目的:针对传统和小面额消费者的交易所带来的风险要低于有大量现金量的交易的风险。(2)交易类型:个人发出的商业票据支付交易风险要低于两个客户间的零售交易风险。(3)发送或接受交易的风险:非面对面交易比面对面交易风险要高。(4)客户类型:临时客户的风险要高于已建立过业务联系的客户以及货币服务商或其机构有长期联系的老客户。(5)当被要求提供与交易性质相关的个人信息时,那些准备或即将提供可靠信息的顾客比那些发怒、抵制或对特定情况下应该了解而不了解信息(如汇款几千美元给对方却无法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的客户带来的风险小。(6)货币服务商收到特殊交易请求的重现率:被请求的交易类型及非常见交易类型的风险要高于常见的交易类型风险。根据客户交易时提供的信息判断为不规范的交易应被视为高风险。

(六)对高风险情形的控制

货币服务商应当实施适当的政策、程序和控制措施以降低经货币服务商评估认为存在的潜在洗钱风险。这些措施和控制手段包括:强化客户尽职调查水平,如主动与客户联系,了解交易的目的,客户与汇款人或接收人的关系,资金来源等;提高对客户关系的控制水平和检查频率;提高对高风险产品、服务或渠道的交易监测;提高对高风险客户或交易的了解;强化对付款时的信息系统及数据一致性、特别是高风险点的系统和数据整体性控制。

三、货币服务商洗钱风险管理

货币服务商为了有效管理洗钱风险,必须以风险为本加强内控体系,认真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客户和交易监测、可疑交易报告、对的尽职调查与监测及培训和教育工作。

(一)内部控制体系

货币服务商为了有效管理洗钱风险,必须以风险为本加强内部控制体系。高级管理层要对确保货币服务商维持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可疑活动监测和报告负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必须建立一种风险管理和合规文化,保证员工遵守货币服务商限制和控制风险的各项程序和方法。除了其他合规内控体系,反洗钱内控体系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如下因素:货币服务商的性质、规模和复杂性;货币服务商业务运作的多样性,包括地域的差异性,货币服务商的客户、产品和活动概况,使用的分销渠道,交易数量及规模,与货币服务商运作的相关风险等级,使用系统的整体性,货币服务商直接与客户交易的范围,或经媒体、第三方、非面对面交易的范围。

高级管理层需要有独立的办法,验证风险评估和关联程序以及相关内部控制措施的建立和运行,确保所采用的风险管理程序反映了货币服务商的风险情况。例如,独立的测试和报告应由不参与货币服务商反洗钱计划制定和执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外部审计、专业顾问或其他合格部门作出。测试应以风险为本的(集中关注确定高风险客户、产品和服务的方法);应评估货币服务商反洗钱整体计划的充分性;货币服务商运作、部门和分支机构的风险评估质量;包括对优先关注事项定期进行风险为本的评估,以及程序和测试的循环、全面的评估。

(二)客户尽职调查

客户尽职调查程序旨在使货币服务商确信其了解每个客户的真实身份,无论是在客户进行交易时还是在进行客户行为类型后端审查时。客户尽职调查程序对于货币服务商来说不同于银行或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货币服务商主要给那些临时的或一般不开立不保有账户的人提供非长期、以交易为基础的服务。但货币服务商有时也向客户介绍一些类似会员卡一样的管理工具或长期策划项目。货币服务商的客户尽职调查程序很大程度上与事后交易行为监测和分析能力有关。货币服务商应有以下被有效实施或使用的程序:

1. 在做交易或业务存续期内,要通过实地检查,识别和核实每一个进行或试图进行超过法定限额交易的客户;每一个一定时期内与货币服务商有持续或多种交易的客户。

2. 电汇交易金额超过1000美元或欧元时,客户识别应包含“发起人全部信息”,包括姓名、账号或特别参考号码、地址或国民证件号码(护照),或身份证,或出生日期和出生地等,这些信息应附在电汇时的付款单和(或)付款信息中。对于国内电汇,汇款方货币服务商可包含发起人全部信息或只填写发起人账号或唯一身份识别信息,前提是3个工作日内向受益人金融机构或主管部门提交发起人全部信息。

3.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货币服务商还应该识别受益权人,采取合理措施识别任何受益权人的身份。识别方法依风险不同而不同;识别高风险交易与客户,应获取适当的辅助信息以了解客户及其业务的具体情况,包括交易性质和程度。如果可以,尽可能获取连贯的关联信息,包括汇款人与收款人的关系,资金来源等;定期更新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风险评估信息。如果实际操作可行,对客户行为进行后端审查,获取适当的连贯信息以了解客户的情况,包括交易性质、汇款人与收款人的关系、资金来源。

(三)监测客户和交易,报告可疑交易

货币服务商的监测程度和性质取决于公司的规模、洗钱风险、所使用的监测方法(人工、自动或结合使用)以及被监测活动的类型。在以洗钱风险为导向进行监控时,货币服务商及其监管者必须明白,并非对所有的交易或客户都采取相同的监测方式。监测程度根据已监测出的客户风险、客户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客户住所以及特定交易而定。监测方法和程序也需要考虑货币服务商的资源。例如小型货币服务商无需从技术角度配置复杂的交易监测系统,只要使用的监测方法能恰当地反映货币服务商的业务风险即可。

风险为本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根据每个货币服务商对自身主要风险进行分析而产生的全公司层面的问题。因此,监管部门应留意并重视货币服务商的判断,确保这些判断符合立法或监管要求,并且有合理充分的证明文件。风险为本的监测应允许货币服务商设定资金或其他限额,根据交易规模或类型识别需要审核的交易。适用于上述目的的情况或限额应定期审核,以决定是否与确定的风险水平相适应。系统和程序的变化应基于对前期结果有效性的分析、保证这种变化的信息以及货币服务商影响这种变化的能力。风险为本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识别可疑交易活动的目的,例如,将更多资源分配给货币服务商已识别出的高风险领域。作为风险为本方法的一部分,货币服务商还能使用主管部门提供的信息来完善自己识别可疑交易的活动。货币服务商还应定期评估其可疑交易识别和报告系统的充足性。

(四)对的尽职调查与监测

对的尽职调查旨在保证货币服务商了解其机构的法律与股权结构,确保其与合法的、愿意执行反洗钱要求,相应责任、政策和程序的不同机构建立商业关系。货币服务商对的尽职调查与监测的工作程序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根据情况变化,对进行识别,并进行必要的背景调查和尽职调查,比如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近期变化,业务开展时间、所有权结构、信誉度、财政能力、营业执照和监管机构,以及货币服务商可能受到的其他监管许可或登记。了解业务申请的其他信息,如向其他货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机构过去的合规监管记录、交易的性质水平和客户基础以及地理分布等。经批准,进行新的反洗钱培训,包括反洗钱要求,反洗钱合规项目责任、货币服务商内控政策和程序。定向、持续向机构提供反洗钱合规材料、工具和培训。使用风险评估工具监测行为,监测与交易相关的风险或识别存在风险的行为,包括结构易、客户鉴定共享或履历信息共享,高额转账或接受者,非正常的或无法解释的高交易量、交易量比例失调或季节性波动,汇款或付款时输入的低质量数据,相关的或质量很差的可疑交易报告,巨量与间的通道,非正常的模式,非正常的产品或服务。通过与的现场或非现场联系,对风险行为进行关注与补救,可能包括对的进一步培训、整顿、暂停或终止业务。为机构提供指引,帮助其对自身合规计划进行评估,根据其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客户、地域、二级或外部情况执行自己的风险评估计划。通过定期的反洗钱合规计划评估,确保合规体系遵循内控政策和外部监管要求,如报告可疑交易、大额交易,监测以上提到的风险行为,报告和记录保持。

(五)培训和教育

FATF建议和国家的法规都要求货币服务商建立反洗钱计划。这些计划应包括向公司员工提供适当而且相称的反洗钱规定的培训。货币服务商进行成功控制的承诺既取决于培训,也取决于宣传。这就要求公司努力给所有相关员工和机构提供关于反洗钱法律、规章和内控政策的总体信息。开展持续的培训要求货币服务商的整体风险缓释策略保持适当的一致,培训的方法可能要根据具体的培训经验或保险公司总体经验的变化而变化。

不过,将风险为本方法用于各种培训方法,将会在培训频率、传授方法和培训重点方面赋予货币服务商额外的自由度。货币服务商应审查自己的员工总数、和可用资源,以实施如下包括反洗钱信息的培训计划:与适当的员工职责(如客户接触或操作)相配合;适当的水平(如根据是否一线人员、复杂产品来区分);培训频率与业务线风险水平相当。此外,反洗钱培训还应考虑集团内部专家状况、处理反洗钱高风险报告的内部控制程序等具体因素。

参考文献:

[1]童文俊.金融业反洗钱监管方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中国货币市场,2010,(4).

篇6

(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概念与特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指以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担保品,以期从银行获得贷款,属于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短期贷款。这里的应收账款虽然也是一种质押担保物,但与其他担保不同,应收账款本身可以产生一种自动还款机制,能够随着应收账款的收回来清偿贷款;在传统的担保贷款中,银行只有在企业违约时,通过司法机关处置抵押品才能受偿,而作为质押品的应收账款,其风险由借款企业承担,与银行无关。应收账款质押通常与企业的现金流相连,只要该应收账款产生的现金流流入企业,就可以偿还贷款。

(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基本流程分析具体如下:

(1)融资支持机构首先对企业的信用能力进行评估筛选。要求符合相关质押标准的企业将销售合同、发票、发运或提货单据、收货方确认单据等应收账款资料和企业信用报告等信用资料送交金融机构审查,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则不接受其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品。

(2)融资支持机构根据企业信用状况确定发放质押贷款占应收账款的比例并设定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期限,双方签订应收账款抵押融资有关合同。

(3)开立监管专户或将借款人原有的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视作专户进行监测。该专户是具有担保性质的质押账户,银行一般在合同中约定可行使撤销权。

(4)融资支持机构向企业发放借款,收取相应费用。金融机构通过应收账款登记公示系统办理登记公示手续,金融机构办理质押登记前应与企业签订质押合同,并载明由质权人办理质押登记的内容。

(5)债务企业向债权企业偿还应收账款。企业向金融机构偿还借款和利息,或者客户直接将应收账款支付给金融机构以偿还企业借款。

二、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风险分析及应对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具有其独特特点: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多数不够健全,缺乏规范的应收账款确认方式,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实际价值难以进行认证,而且企业的贸易伙伴多数分布在异地,对这些异地应收账款情况的了解更加困难。此外,融资抵押时不但需要考虑抵质押人自身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还需考虑到形成应收账款的上下游客户资信情况。为了获得商业信用,一些中小企业伪造资信资料,进行有意的欺诈行为,而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的客户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客户档案不完整,企业的信用决策和控制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

(一)风险分析综上可以认为,应收账款抵押融资业务风险具体表现为两类,分别是债权债务主体风险、履约风险。

(1)债权债务主体风险。一是债权企业主体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在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期内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说,大多数进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中小企业,其自身具有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加之经营的业务比较单一,外界经营环境对其影响力比较强,所以抗风险能力比较弱,某一笔交易的失败就可能导致企业严重的资金周转问题。二是债务企业主体风险。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实际上是将对企业的履约信用评价转移到了债务企业身上,如果债务企业的履约能力欠佳,极有可能导致企业不能按期收回应收账款,最终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按期还款,从而给银行造成信贷损失。

(2)履约风险。如果形成应收账款的合同出现履约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债务企业按期还款,从而给银行造成损失。履约风险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应收账款合同是否真实有效的风险。

二是应收账款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收入确认规定的风险。因为只有能按会计制度的要求确定为收入的应收账款,才能相应确认为企业资产。

三是贷款资金和还款资金是否安全风险。如果贷款资金不是用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或者应收款被企业挪用,则严重影响企业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所以银行要为企业设立专门账户,监管账户资金的使用情况。

(二)风险应对具体如下:

(1)确保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这对质押债权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能回收的应收账款才能给债权提供有效的担保,也是应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的突破点,具体包括:针对应收账款分布情况的分析,包括时间分布、产业链分布、债务人分布。

(2)应收账款时间分布情况。主要是通过账龄分析法,对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与时间分布建立联系。应收账款的时间与其回收可能之间通常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账龄越长的应收账款,其回收的可能性越低,相应的风险等级就越高。应收账款产业链分布对应收账款的回收也具有重大影响。依照价值链分析法,产业链或价值链两端的企业的价值更易直接实现,应收账款更易得到回收。产业链或价值链中间的企业价值实现相对较难,也即其应收账款回收相对缓慢。当然,此结论的前提基础是市场竞争的充分或相对充分。应收账款的债务人分布情况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具有直接的影响,因为应收账款能否回收,最直接的是看该应收账款的债务人是否具有偿还的能力和偿还的意愿。应收账款的债务人数量、债务人行业分布、债务人所承担的具体的应付账款金额。依照大数法则,应收账款在债务人中的分布越充分,则该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应收账款债务人的数量并非应该越多越好,而是强调应收账款的债务人分布过于集中会导致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大幅增加。

(3)对出质人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以及让渡的资产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出质人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以及让渡的资产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科技含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等情况,综合判断出质人应收账款的回收可能性与坏账损失风险。

(4)应收账款债务人分析。应收账款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是应收账款回收的直接决定性因素。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可能性进行分析时,对应收账款债务人尤其是大额应收账款债务人应当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对出质人与该债务人的历史交易情况进行分析,如银行收付款记录等了解该债务人还款是否及时、足额,亦可以通过社会背景调查,了解该债务人的社会信誉;同时,也应当了解该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和近期的财务状况,以此综合判断回收的可能。对关联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审查,则需要更多的符合性测试程序。

(5)对于应收账款风险本身应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虽然《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关于应收账款付款人在质权实现中的责任和义务等没有有关的法律规定,这不利于提高质权执行的效率,也不利于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

中小企业完善自身信用建设。中小企业可以用于抵押融资的固定资产比较少,也往往缺乏有实力的第三人为其担保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是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但由于许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信用意识淡薄等现象,加大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开展的难度。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完善自身信用建设,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素质,积累自身信用财富,从而更大程度上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篇7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中小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社会企业总数的90%以上,按银监会小企业授信划分标准,全国小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9%。

相对的,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0%多,中小企业专利占全省企业专利的80%以上。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长22%,中小企业贡献15个百分点,对销售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达72%。民营经济上交税收同比增长19.7%,占全省税务部门直接征收总额的51.35%,对全省税收增长贡献率达55.3%,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全省企业从业人员中80%以上是在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业务的交易成本高,风险也大,特别是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银行能做大企业客户的肯定不愿做中小企业。于是,“大企业驱逐中小企业”成为一种常态。

研究和支持中小企业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未来的中国,利率市场化是必由之路。未来的银行做大企业赢利空间有限,中小企业金融是未来银行存贷利差的主要来源,是银行企业金融业务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案例】某商业银行通过链式营销解决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案例

一、产业集群基本情况

纺织业是某省某市支柱产业之一,经过近30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大型民营纺织企业为骨干,以中小民营经编企业为主体,以棉纺、化纤和经编产业为特色的纺织产业集群,成为国家以及某省纺织业发展的重点区域。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某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的称号,2006年某省政府将某市纺织产业集群定位为某省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2012年1-12月,某市243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产值887.78亿元,比增30.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1.5%。

二、链式营销“关键单位”情况

某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港纺机”)是国内纺织设备主流品牌厂商之一,除自主研发产品外,还聘请德国著名纺织设备制造商--卡尔迈耶公司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关键配件如经编机织针、针片等从德国、日本、台湾等地进口,其余配件在国内采购,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最大可能降低设备生产成本。2007年9月19日该公司获得省科技厅授予的“省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公司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1-12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0145万元,2013年1-3月已实现收入21202万元,预计2013年可实现收入10亿元。

该公司于2011年与某分行建立信贷关系以来,合作情况较好,现为本行中型优质基础客户。目前在某分行有2000万元对外基本授信以及3000万元贸易融资专项额度,日均存款约达2000万。

三、客户需求分析

经调研发现,目前某地区纺织企业拥有约8000台纺织花边设备中有80%是较为老式的纺织设备-链块机,该机型进行花型调整需要1个星期,运转速度慢、工艺简单,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将逐步被新式纺织设备-电脑花边机所替代。按淘汰期10年计算,每年的设备更新需求量将超过600台,再加上纺织行业产能扩张及新增企业需求,某当地的纺织设备市场需求量相当可观,而鑫港纺机生产的纺织经编设备由于技术指标与德国卡尔迈耶最新产品指标接近,且产品单价仅为卡尔迈耶公司的三分之一,价格优势明显,性价比高,备受当地中小纺织企业的青睐,这就为银行通过介入鑫港纺机下游客户的设备采购环节,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提供了市场机会。

四、营销服务方案

针对上述市场机会,某分行决定采取“依托关键单位、整体联动营销”的链式营销拓展策略,从关键单位――鑫港纺机入手,通过对鑫港纺机的授信切入及提供各项金融服务等,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同时充分利用与鑫港纺机的先期合作优势,挖掘其所处产业链上的小企业客户群,积极推介本行小企业特色产品,设计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力求形成以大中型企业客户带动小企业客户,以小企业客户群有效锁定产业链全流程金融服务的整体营销格局。

(一)申请专项授权,突破业务发展瓶颈

考虑到纺织经编设备通用性强,交易市场成熟,设备的市价易于确定,价格较为稳定,销售渠道通畅,而且据不完全统计,某市场每年平均纺织设备交易量在1000台以上,设备市场(含二手市场)活跃,具有良好的流通变现能力,某分行拟以设备按揭贷款业务为突破口,批量拓展纺织小企业客户。为使本行设备按揭贷款产品更为贴近某当地市场需求,某分行小企业部与经办机构密切配合,在开展了多次市场调研,收集了大量企业第一手材料,并进行充分分析论证后向总行积极争取新增纺织经编设备作为小企业设备按揭贷款的可按揭设备品种、增加单个客户的设备按揭贷款额度、调整贷款对象准入条件等专项授权政策并获得总行批复同意。

(二)择优选择客户,实现精准营销

结合总行批复中的有关规定,某分行对鑫港纺机推荐的纺织企业客户进行反复筛选,认真考察主体资质,选择企业实际控制人有多年从业经历、抗风险能力较强、与我行合作意愿较强、配合度高的企业作为分行重点营销的目标客户。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着重调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扩张能力与销售渠道、订单来源、资金运营、管理能力是否相匹配,设备上线后所带来的现金流是否与按期还款资金相匹配,不因企业提供设备抵押及鑫港纺机方面提供回购而放松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判。

(三)主动服务客户,批量拓展业务

作为链式营销的一大特点,银行不再“待客上门”,而是主动为客户量身设计金融服务方案,进行针对性营销,挖掘客户融资需求,实现客户对本行价值贡献最大化。在此次小企业设备按揭贷款业务的经办过程中,经办机构根据分行拟定的金融服务方案与目标客户进行接洽,商谈金融服务的品种、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综合收益等要素。分行小企业部根据总行小企业业务新流程,专门指派两名风险经理与经办机构进行对接,批量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工作,实现快速审查审批,充分发挥本行小企业“三位一体”业务营销机制的优势。

(四)强调客户链整体风险管控,防范系统性风险

链式营销模式是基于对“关键单位”深入分析与充分挖掘,营销拓展其所延伸出的小企业客户链的营销模式,“关键单位”对客户链整体运营状况起重要作用。分行重点加强对此次链式营销的“关键单位”――鑫港纺机的风险监测,掌握客户链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的运行特征,结合宏观市场环境、行业走势等,有效识别客户链的风险状况。

1、严防行业风险。通过重点关注当地产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流向、现金流充沛度、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情况,防范产业集群衰退风险。

2、关注市场风险。深入了解整体市场走向、宏观政策导向、海外市场需求变化等情况,增强市场前景预判能力。

3、控制操作风险。要求经办人员严格按制度规范操作,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抵押物权属调查,办妥设备抵押登记及保险手续,及时掌握抵押物存放保养状况。

五、营销成效

某分行通过对“关键单位”――某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下游客户链的延伸拓展,不仅提高了与核心企业的合作紧密度,也成功营销拓展了一批优质小企业客户,成为其主要结算行,有效锁定客户资金链,拉动流量业务存款沉淀,实现较高的综合收益。截至2013年4月,已有22家客户在某分行获批纺织设备按揭贷款,批复额度14992万元,实现有效基础客户17户,新增日均存款1600万元,新增月均结算量11500万元,同时带动工资、个人储蓄存款、POS机、信用卡等业务发展。

六、案例分析

某分行纺织设备企业链式营销案例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1、准确定位、关键突破

本案中某分行通过对目标行业的认真调查,分析;对存量客户信息的挖掘、利用,准确定位“关键单位”,发现潜在价值资源,实现小企业客户的批量营销拓展,有效降低营销成本。

2、沙盘规划、优化方案

本案中某分行通过对关键企业上下游客户链的深入分析研究,形成清晰的金融服务方案,明确营销目标、沙盘规划,有效提升了服务方案的针对性、客户开发的主动性、营销拓展的有效性。

3、批量营销、提升效益

本案中某分行在业务拓展过程中根据企业上下游客户链的个性化融资特点设计金融服务方案,实现有效切入、成功营销,为后续业务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业务发展平台,也为“链式营销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可复制的标准化的金融服务方案,扩大链式营销的成效。

4、抓住核心,强化风控

本案中某分行能够以链式营销模式中的“关键单位”为核心,围绕“关键单位”设计风险管控方案,要求鑫港纺机提供无条件回购责任,同时加强对下游客户的资质与业务背景调查,确保第一还款来源充分可靠,有效防范业务风险。

近几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热点,经济金融焦点问题,原因除了主观的的企业自身的原因,客观的商业银行的原因,还有其他客观环境的几个原因,这里抛开企业自身的原因不说,主要谈谈商业银行的问题及其他客观原因。

商业银行是一个趋利性的组织,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1995年以后,银行开始进行商业化改革,现在是股份制改革以后,资本的趋利性决定它热衷于追逐大客户大项目,是资本的劣根性。

融资结构问题,在中国整个经济市场上,包括企业信贷市场是比较发达的,也就是说传统的间接融资的市场是比较发达的。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不发达,所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非常有限的,最近比较热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方面,这个发展在整个的资本市场是比较滞后的。中国资本市场本身发展就不是非常得发达,那么这些其他类型的资本市场更是比较落后。另外中小企业的债券市场也没有发展起来,最近有些地方做了一些尝试,中小企业发行一些债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先兆。这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过度地或者主要地依靠间接融资,依靠银行的贷款,所以也造成了融资渠道的一些问题。

信用环境的问题。中国整个市场经济的建设时间也不是很长,经济体制也不够完善,造成了整体信用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属于整个社会信贷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在江苏、浙江、上海,这些地方,包括农行和其他银行,这些地方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相对来讲比较容易。传统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东三省,这些地方相对来讲金融整体环境稍微弱一点。在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就会更大,要关注这个区域性的差异问题。

政府部门。政府引导还不够,我们政府从税收、政府采购方面也应该向中小企业倾斜,因为我们政府采购一些招标,基本上中标的是大中型企业,是不是有一些倾斜。从中国经济发展来看财税政策或者税收这块非常强,如果能对中小企业采取适当的措施,可能会刺激更大。比如原来的外商投资企业现在不享受税收优惠,前20年都享受税收优惠的。

当然这么多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两方面问题,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另外一个是商业银行的问题,商业银行要从自身找原因,如何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从上述的两个案例分析,营销环节的关键在于根据每个客户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需求,为中小企业客户量身打造适合的产品,要创新银行的金融产品、服务,甚至引导企业的需求。 (一)以客户为中心。

商业银行必须把客户的需求和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调动所有资源让客户感到满意,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的标尺。要通过提供专业水准的服务,使客户资产价值增加,让客户享受增值服务,使其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效率提高,从而提高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信赖度、依赖度和忠诚度。

(二)提供个性化服务。

客户经理必须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服务,通过对客户进行调查和评价,提供客户服务方案,在金融产品和各种可以借助的外部资源中进行组合设计,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营销一体化

目前服务业的市场营销早已超越了产品的生产,范围扩展到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组织、公共关系、技术指导、售后服务等诸多领域和环节。银行实施客户经理制,也就是要把金融产品的营销作为一种专门化的事业,将各种营销资源进行整合,以满足各种营销活动要素,实现营销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1]林毅夫、李季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7(1)

[2]李东艳: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J].北方经济,2008(11)

[3]李璞: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与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08(8)

[4]连平: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N].第一财经日报,2008,7,23

[5]邓聿文:中小企业的冬天来了吗[N].上海证券报,2008,8,8

[6]王禧扬、赵明星: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J].经济论坛,2009(1)

[7]林毅夫:建立信用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J].世界商业评论,2008(12)

[8]邓华光: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局求解[J].中南论丛,2007(1)

[9]纪敏: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体系完善[J].[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2007(3)

篇8

二、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特征

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往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部分产行业将产生“剧痛”,导致一个行业或一个区域出现较大经济波动,进而给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造成巨大的压力。信贷资产主要特征如下:一是信贷资产质量具有顺周期特性。信贷资产质量与经济周期息息相关。经济下行全面影响金融市场,给金融资产管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信贷质量下降,风险控制挑战明显增大。二是信贷资产质量受多元因素影响。金融市场固有的敏感性使其极易受到多元因素影响。信贷资产质量问题与经济泡沫化、增速降低、产能结构等问题相互交织,并通过金融链条快速扩大影响,使得信贷资产风险更加复杂繁复难于掌控。三是经济转型期贷款结构调整滞后。近年来经济发展呈快速粗放姿态,信贷业务拓展多关注于信贷规模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需要调整贷款结构,尤其是企业的贷款结构。但受贷款期限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制约,信贷结构调整空间有限,调整效果相对滞后。

三、新形势下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控制难点

针对我国近几年信贷业务发展状况,国家提出了“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具有指导意义。新常态下,信贷资产质量控制面临诸多难点。

(一)信贷结构优化是一个长期挑战的过程。盘活存量意味着要收回部分存量贷款,投放到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战略性新兴市场需要有一个培育和发展的过程,如果短期内积聚的资金过多,容易出现类似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

(二)信贷投放需要考虑社会责任。目前相当多的企业虽然已经失去了发展动力和活力,但涉及数量不少的工人就业以及政府对当地经济的考虑,商业银行即使收回了贷款,出于各方压力以及社会责任考虑,也不得不重新投入贷款,该类贷款的风险较高、效率较低。

(三)谨慎操作限制信贷资产效能发挥。出于风险考虑,商业银行对制造业的投资趋于谨慎,增量贷款也较难投入具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制造业,相对传统的基础设施项目及房地产投放在信贷资产分配中仍占较大比例。

(四)“去产能化”风险暴露后果难料。“去产能化”将使信贷风险充分暴露,这是因为去产能化是压缩和淘汰的过程,相当规模的信贷将大部分或彻底退出,对产能过剩行业来说,对信贷资金难有自偿能力。

(五)“降杠杆”增加资产转不良的风险。商业银行一方面面临着信贷业务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面临着经济转型过程中资产质量下降的严峻挑战,信贷资产风险防控体系构建和优化迫在眉睫。

四、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防控体系构建

基于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特点,结合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特征与新形势下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控制难点,我们应坚持“内外联动、软硬结合”的方式构建信贷风险防控体系。

(一)加强硬实力。1.注重信贷资源的合理分配。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实时调整信贷结构,重点挑选重点企业优质客户的在建、续建重点项目,积极投放项目中长期贷款,提高优质项目贷款占比,保证信贷质量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稳定和健康发展。同时,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贷款。加强对新增贷款的风险控制以及存量贷款的风险排查,及早发现风险及早制定计划和措施,尽最大努力保证信贷资产安全。2.加强信贷资产的质量监控。银行信贷业务发展和管理部门要运用好先进的信贷资产管理系统,认真按照贷款分类办法对客户贷款进行每月分类,对出现利息逾期、本金逾期等违约情况的客户贷款要及时按规定录入系统,实时反映客户所暴露的风险,为风险化解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信贷人员应通过实地调查全面掌握企业情况,分析判断信贷资产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或人员反应并积极制定风险化解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想办法、早处理。3.完善大数据对业务的支撑。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极大提高了人们对信息的认知能力,使人们从众多复杂的信息中能更快、更准确地获得富有价值的信息,在信贷业务方面可以大胆发展和应用大数据。首先,从信贷业务发展方面可以从大数据获取行业的整体情况,包括行业产能、销售、价格、盈利等,为行业信贷政策以及业务发展方向提供信息参考;其次,在信贷资产的管理上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为信贷资产管理提供宏观指引,通过宏观指引与微观管理相结合,更好地管理信贷资产;在信贷资产质量监控和分析上不仅可以运用大数据对自身资产质量进行分析,而且可以获取整个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情况,为信贷资产结构优化提供信息支撑。4.规范从业人员和机构准入。严格制定和实施信贷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和从业基层机构的资质管理。加强信贷人员和基层机构信贷从业资质的准入与后续管理,无资质的信贷人员坚决不能从事信贷工作。基层机构从事信贷业务首先要求相关负责人必须要懂信贷业务,并有相关的信贷资质,做到基层机构既是营销的主战场也是信贷资产质量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火墙”。5.健全科学的奖惩机制。对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明确在信贷业务发展中的“高压线”,对在信贷业务中发展优质客户、保持了良好资产质量的个人和机构适当奖励;对为发展业务主动回避应知的风险、主动包装客户等行为应给予严厉惩罚;对管理缺失、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信贷资产风险,应严格追究管理人员的责任。对确实因国家行业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造成信贷资产风险的,要实事求是认定责任,注意保护信贷从业人员和基层机构业务发展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失职就要追责、尽职方能免责”。

(二)提升软实力。1.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近几年来,农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信贷规模大幅度增长,为适应信贷业务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大幅增加了从事信贷工作的员工人数,充实了信贷员工队伍,但新增加的员工大部分为年轻人或从未从事过信贷工作的员工,缺乏相应工作经验及人生历练。因此,要结合健康信贷文化建设工作,加强信贷业务员工的知识培训和管理力度,在强化知识培训的同时,重视员工的实践锻炼,例如学习如何准确查阅企业账目、水电气缴费情况等,根据业务素质和信贷经验,做好工作分工,通过信贷人员的不断培训和合理分工,把控好信贷业务各环节的风险。2.深化行内的机构协同。一方面,针对集团客户、贸易融资客户及交易对手位于银行不同机构的情况,各单位不仅可以加强业务方面的合作,还可以通过机构间联手,信息共享,共同防范信贷风险。另一方面,既要严格按照信贷业务前、中、后台分立管理的模式,明确前、中、后台各自的责任和职责,又要加强前、中、后台的协同运作。前台人员按要求做好客户的营销和尽职调查工作,切实把好客户准入关,防止“病从口入”,贷款发放后要严格按要求做好贷后管理,监控好客户的资金流,严禁发生“裸贷”;人员要认真审查贷款客户贷款的合理性和抗风险能力,并提出增强贷款安全的具体措施;后台人员要认真核实贷款前提条件是否落实,以及贷款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确保贷款资料的合法、合规。3.培养健康的信贷文化。农业银行在制度建设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任何内控制度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信贷业务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不可能完全通过刚性约束来控制风险,信贷风险的控制,要依靠员工的积极投入和用心配合,员工爱行敬业的工作精神是农业银行培养健康信贷文化的重要土壤。健康向上、严明自律的信贷文化可以形成道德上的强大约束力。

篇9

二是考试作弊和诈骗行为趋向高科技化、专业化。无线电、网络、蓝牙等高科技手段被滥用到考试作弊和诈骗活动中,非法利益集团利用请托行贿、“”、手机窃听、针孔摄像、黑客攻击等各种方式,设法窃取试题或篡改考试信息,手段隐蔽、技术先进,给人事考试管理机构预防和查处违纪舞弊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三是考试工作人员面对的各种利益诱惑越来越大。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时刻冲击着人事考试工作人员的思想防线。随着各种利益诱惑越来越大,内外勾结对考试安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筑牢内部人员思想防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考试诚信观念淡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从考试诚信淡薄的信用原因来看,在于我国没有建立系统的考试信用制度。目前,我们对于考试失信虽然也规定了明确的处理办法,包括取消资格、停考若干年等等,但是,这些处理办法大多属于“发现一次处理一次”的偶然性处理办法,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考试信用管理办法,更不用说建立系统的考试信用管理制度。

其次,从考试诚信观念淡薄的个人原因来看,考试失信的个人原因在于某些考试参与者缺乏考试诚信意识。考试诚信作为防止考试失信的自律条件,是诚信考试的基本要求,也是考试公平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一旦缺乏考试诚信,只要条件允许,考生便会在考试过程中弄虚作假,通过代考、抄袭等等有失诚信的手段蒙混过关,获取文凭或某些职业资格。

二、西方国家考试诚信体系建设简介

在美国,各类职业资格考试中考生的作弊行为鲜有发生。据马里兰州律师协会介绍,多年来没有发现一例作弊现象;全美社会工作者考试每年有几万考生参考,只有一年发现一位考生作弊。究其原因,一是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对作弊行为的标准界定非常清楚;二是建有较为完善的考中、考后监督机制;三是处罚严厉,作弊成本高。有些行业比如司法资格考试,考前一般要对考生进行背景调查,主要调查声誉和信誉情况,可以直接调查也可委托调查。一旦发现考生作弊,则不准再参加该资格考试,意味着终身不得进入该行业从业,并与个人的诚信度挂钩,其在就业、升迁、信贷等方面都会受到制约。所以,美国的职业资格考试虽然通过难度大,但科学水平高,组织难度小,有时一个考场上千人参考,也就几个人监考,考试主管部门和考试机构把主要精力和财力用在提高考试的科学化水平,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考试成本上。

南非的职业资格考试发展很快,管的很好,很少有违规作弊的,究其原因,就是很重视诚信,对违纪违规者严加处理。在南非一旦考试作弊,成绩作废,资格取消,再考试时需要本人提出申请,报各项行业主管协会审批。以医师资格考试为例,南非健康协会(负责管理医师资格考试)自90年代中期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该协会从来没行使过该审批职能。这就意味着考生一旦作弊,终生再难踏入这个行业。

三、构建诚信考试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有效的社会诚信监督制度

一位留学德国的学生讲过这样一件事,在德国学习期间到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刷碗必须先清洗两遍,再用消毒液洗一遍,最后用清水冲洗一遍,在实际工作中,该学生只洗了一遍就用消毒液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比老板规定的少洗了一遍,结果被炒了鱿鱼。等该学生再到其他餐馆找工作时,都吃了闭门羹,因为在他的诚信档案中已经做了记录。建议建立违纪违规信息库,一旦作弊,则记入本人档案,纳入个人社会信用记录,将违纪违规人员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人事考试公告栏等方式予以公布,并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违纪违规人员进行惩戒。

(二)建设高素质管理人员队伍和服务型监考人员队伍

建设这样一支考试管理者队伍必须从选人、用人、培养人三方面着手。首先要选好人,选人是基础,人选不好就无法使用,选好人的关键是坚持标准,择优录用,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对选拔对象进行综合考察,让真正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考试队伍。其次要用好人,用好人应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公正用人,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用;二是科学用人,把人力作为一种资源来合理配置,实现人与岗位的最佳匹配,使人的潜能和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和体现;三是大胆用人,敢于把具备潜力的人员放在关键岗位上,通过压担子,加任务,使其在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脱颖而出。第三是要培养好人,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坚持培训、学习、考察、进修等培训方式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监考人员应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为考生提供服务上。要制定监考员监考工作质量评估标准,不能仅以抓住作弊和违纪考生多少作为衡量监考人员工作好坏的指标,而应该看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避免了多少考生作弊,成功地维护了考场的考试秩序和考试的公平公正,通过评估标准的导向作用,促进监考人员转变指导思想和工作作风,强化服务考生意识,规范考试监考行为,不断提高监考水平和创造诚信考试环境的能力。

(三)构建新型的管理模式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考试是一个系统工程,人事考试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其他常规考试相比,其系统结构和规模更加复杂和庞大。要实施对人事考试的有效管理、促进人事考试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必须紧密结合人事考试的客观实际,认真研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构建以省人事考试中心为龙头、以各市人事考试中心为纽带、以考点学校为支撑的考试管理体系,并通过协议和法规的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确定和建立相互之间顺畅的工作关系,建立运转协调、工作高效的运行机制,实现各管理方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自动运行,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人事考试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协调发展。

篇10

二、我国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面临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任何经济活动都无法避免的,融资融券业务也一样。券商在融资融券交易中可能因股价、利率、汇率以及其它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波动产生损失,这种市场价格的波动所带来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即为市场风险。从影响的范围这个角度看,市场风险与系统性风险有相似之处,即它一旦发生,市场范围内的所有经济主体都会受到影响。另外,市场风险也可能引发其它风险,比如,市场风险如果对经济主体产生重大影响并导致它损失惨重,就可能使它的偿付能力降低,有可能产生信用风险。市场主体往往难以从自身角度对风险事件进行有效和直接的干预,因为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且单个市场主体实力有限。具体到融资融券交易市场来说,市场政策的变动、宏观经济的波动等原因都可能引发市场风险,市场主体在面对市场风险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了减弱市场风险对券商和投资者等市场主体的影响,应通过完善法规、提高市场风险的可预测度和透明度等措施来加强市场主体的抗风险能力。

(二)信用风险

银行信用是融资融券业务运行的重要条件,银行通过向券商授信来放大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市场的繁荣,但这也潜藏着风险。若授信的证券投资者由于种种原因发生了违约或违约的可能性提高,就会导致券商的债权价值降低,损害券商的利益。信用交易是融资融券交易的本质属性,因此信用风险是与融资融券交易共生的。具体来说,引致信用风险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在证券价格下跌时,投资者未及时补足保证金;其次,受信投资者未按时还清所欠的资金或证券;最后,投资者并未发生违约行为,但在信用到期之前,该投资者出现了信用质量下降的情况,这同样会导致券商的债权质量下降。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核心是授信投资者的违约,但同时也应注意的是信用风险并不等于违约风险。在第三个原因中,授信投资者并未实际发生违约行为,但是由于自身信用质量的下降,如涉及重大诉讼或处于破产边缘等,使券商的债权质量下降,从而使券商直接面临信用风险。

(三)操作风险

融资融券交易产生的风险不仅有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而且还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券商内部工作人员由于操作不当或外部因素而使公司发生损失的可能性。由于操作风险相对于其它风险而言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理论界对其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操作风险不仅包括业务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也包括外部因素和券商各种管理活动所引发的风险。首先,券商的各种管理活动在广义上都可以归入业务操作的范畴,券商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如内部诈骗、盗用公款或操作失误等,都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损失。其次,外部因素虽然没有直接给券商带来操作风险,但为了应对外部因素带来的影响,券商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操作,这些操作中就蕴藏着操作风险。融资融券交易中券商操作风险的特点如下:

1.与公司内控措施和治理结构关系密切。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包括外部因素又包括内部操作问题,但总的来说是以内部操作问题为主,这就涉及到券商公司的内控措施和治理结构。如果券商有严格的内控措施和良好的治理结构,那么它的操作风险必然会大大降低。

2.风险的成因复杂多样,风险存在于公司的所有业务操作和管理活动中。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公司融资融券交易的各个环节中,它可能由业务操作人员的一次错误操作引发,也可能是由高层领导的决策失误导致的,或是由公司内部设备的老化引起。

3.风险与收益之间不存在对称关系。风险与收益对称是市场操作中的基本原则。券商如果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流动风险管理得当,就会实现“同等风险带来同等收益”的结果,但操作风险却不会为券商带来直接的收益,券商只能通过将风险带来的损失转移到产品或服务价格中这种方式来获得补偿。

4.风险的根本成因在于公司内部人为因素。券商公司的任何活动都是由内部人员在操作,无论是应对外部因素时还是公司具体业务操作时,公司内部的人为因素都是操作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

(四)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是券商经营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融资融券交易中,券商不仅要启用自有资金和证券来满足投资者的交易需求,而且还可能向其它金融机构融入资金或证券,它承担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必须有充足的证券和资金。当投资者提出融资融券申请时,为了满足他们的交易需求,券商需要启用自有资金或证券,当自有资金或证券无法满足投资者要求时,就需要从其它金融机构融入资金或证券。一旦市场风险加大导致授信投资者无法及时归还所借资金或证券,券商就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就要承担流动性风险。所以,流动性风险就是指券商在经营过程中,无法从内部或外部获取偿还欠款或维持业务运营的资金时造成损失的风险。券商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时所承担的流动性风险的特点如下:

1.过大的业务规模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券商作为证券和资本的融出方,其开展业务的规模不仅要与客户的要求相一致,更要与自身的资本规模相协调,否则过大的业务规模有可能会引发流动性风险。

2.券商的营运易被流动性风险所破坏。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券商的流动性不足。如果券商的流动性不能及时得到补充,那么它就会面临业务无法正常开展或违约的风险,甚至是破产的风险。

3.其它风险极易转化为流动性风险。其它风险,如授信客户违约等信用风险极易造成券商流动性短缺,并极有可能转化为流动性风险。因此,广开融资渠道是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最佳选择。截止目前,我国尚未开展转融通业务,融资融券试点券商规模有限且只能以自有资金和证券开展业务,这就进一步限制了融资融券业务的规模,增加了券商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就当前而言,如何解决券商自有资金和证券的不足问题是化解流动性风险时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提升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风险控制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信用交易合同管理

合同双方签订的合同反映了双方的真实意愿,融资融券这类市场交易也是这样,相关合同中应明确写出参与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客户决定进行融资融券时,必须与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券商签订正式的协议或合同。除了上述这些内容,券商还应该书面提示客户融资融券业务所面临的风险,并通过合同的方式清晰明确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向客户反映真实情况和真实风险,对于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无法强行平仓所导致的风险,也要详细记录,而券商在履行其应尽义务之后,也必须有相应的免责条款;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对强行平仓时告知客户的方式、账户平仓确认的范围、平仓的先后次序、平仓的时间段选择、平仓的择机要求等一系列相关操作和细节都有明文规定。此外,这类风险处置时不可避免的资金损失及其承担方式等等,也要明确约定。

(二)加强融资融券对象和标的证券的风险控制

一是要严格并慎重地确定融资融券的对象。选择融资融券的对象对于券商来讲尤其重要,因为合适的对象才具备还款能力,选择合适的对象将有效避免信用风险。在授信于客户之前,券商必须做好客户的背景调查,无论是客户的历史信用状况、年收入状况,还是资产负债现状,都必须严格审核把关,采用专业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查清客户道德水平的历史与现实状况、资产负债状况,从而为授信提供参考。二是要严格管理标的证券及其资格审核,科学决定最佳授信额。券商作为了解市场行情的做市商,必须从股价现状及其波动和发展趋势、上市公司股票的发行数、流通股权重、股东人数、上市时间、业绩、行业口碑等方面综合考虑,对于那些业绩不够好以及那些大股东持股比重过高的上市公司,最好进行标的物屏蔽,以尽可能规避股价暴涨暴跌所导致的市场风险和投资者损失。由于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关系较大,在选择标的物时应着重和优先考虑指标股和成分股。

(三)构建动态风险预警系统

篇11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要关注对象和焦点,我国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与此同时,我国的审计工作也在不断加强与完善。内部控制运行后,它的设计和执行的效果如何,还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系统对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这个独立系统就是审计系统,它包括独立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促进内部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一、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与审计概念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是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综合性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从它的演进过程来看,均直接反映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反映着企业利益集团利益关系的均衡,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理财环境,不同国度等因素影响,归纳起来这些目标都受到以下共同因素的影响:1、财务管理主体2、财务管理环境3、企业利益集团利益关系4、社会责任。

(二)内部控制的概述与类型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按其作用范围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内部会计控制其范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了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

(三)内部审计的基本观念

内部审计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称。由本部门、本单位内部的独立机构和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前和事后的审查和评价。这是为加强管理而进行的一项内部经济监督工作。

企业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无论组织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和组织形式如何,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都应遵循内部审计准则。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审计工作的不足

(一)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对中小企业调查的资料显示:中小企业不设会计机构而且会计人员分工不明确的占61.5%,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占了46.9%。以辽宁省鞍山、抚顺、铁岭等地区的调查显示:多数企业(约占64.17%)根本就没有内部控制制度;一些企业(约占28.33%)虽然有,但也不健全;还有些企业(约占7.50%)虽然有健全的内部会计制度,但仍不按制度执行,形同虚设。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规范,使企业职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严重影响企业内部经营者和外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随着企业进入追求技术快速进步与资本密集的“二次创业”阶段后,由于资金、技术规模的有限性,单靠企业本身的单打独斗,自我滚动式的筹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做好做强的需求,更谈不上做大。

(二)少数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却没有严格执行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是花了相当大的精力,但却在如何保证实施制度上面,缺乏应有的措施。对任何企业来说,再完美的制度,如果得不到严格执行,就是一种摆设。部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权财力过于集中,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董事长又是老板,对于其的提议,很难改变其意愿,这样就很容易使控制流于形式,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虽然很多企业能够按规定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但是对制度的实施却缺乏有效监管,企业管理层往往会更多考虑成本方面的因素,如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及提高办事效率,往往倡导员工身兼数职,造成部门人员工作职责不明确,违反了内部控制要求的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与不相容职务的制衡机制,为以后内部舞弊埋下祸根。典型的案例是会计兼任出纳工作,采购人员兼任仓库保管员等,容易人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钻管理漏洞的空子,发生舞弊行为。

(三)当前审计工作的不足

人员少,任务重。目前,大部分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少,但工作量却很大。如大部分金融机构的省级机构仅有两名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却要负责对全省系统内所有部门及下属机构的审计,审计的类型要包括经济责任审计、全面审计、专项审计、开业审计、上级公司委托的审计等。由于任务重,时间紧,覆盖面广,内部审计人员往往疲于奔波,审计工作的开展往往难以深入,审计的效果也往往因此大打折扣。

三、形成目前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企业人力资源政策落实措施不当

1)内控制度的落实要靠合理的人力资源,员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频繁,且离职交接制度不完善,会影响内部控制的连续实施。2)关键职务没有定期换岗与强制休假制度,或者有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在工作变动或工作交接时才发现问题,导致企业蒙受重大损失,此类案例时有发生;3)人力资源部门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因企业内部员工文化水平存在差异,其对制度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者是理解不够充分,在实际工作中不清楚自己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和应履行哪些义务,实施的效果就会与企业的要求有偏差。

(二)内审及主管部门例行检查流于形式

企业业务资源集中掌握在少数业务员手里,蕴藏着很大的经营风险,因为业务员掌握着客户资源,公司依赖其开展业务,一旦其离职或发生意外,企业将失去客户资源,业务难于为继,实际工作中,此类业务人员在单位里会居功自傲,甚至目空一切,业务考核制度及信用管理制度等对其约束力有限,严重影响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部分企业业务过于分散,放松了对客户信用背景调查,增加企业的收帐风险,如旅客运输行业,若对业务风险管理控制不好,其面对的客户群体可能是个人或是小型的单位,数目众多,且普遍是先服务后付款的经营模式,若客户违约,将使企业处于被动局面。内审及主管部门例行检查流于形式,监督不力,普遍存在审计负责人由财务人员担任的情形,缺乏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无法发现重大控制缺陷或实行实质上的控制活动,会导致公司蒙受损失。

(三)内部审计力量不足

人员结构不合理,难以胜任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是直接对企业的领导者负责,因此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和使用上常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一些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实践经验不足;一些内部审计人员知识面单一,缺乏必需的专业知识;甚至一些内部审计人员根本就未从事过相关工作。人员知识结构的严重失衡进一步加剧内审工作的难度,使内部审计工作往往不能抓住工作重点、难点和焦点,从而已经从根本上影响了审计、检查、监督等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也受到了严峻挑战。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强化内部审计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授权管理,分级授权,逐层审批,如一项简单的办公采购业务,需由采购人员询价定价,货比三家,既要考虑价格又要考虑质量,提出采购申请,提交给采购主管及财务主管审核,最后上报管理层审批,确定一项采购事项。简单的采购业务也要遵循规范化的流程管理,若事事由领导签字确定了事,暴露出公司内控流程存在缺陷。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审批流程应该要求更加严格,需要经过反复的调研,科学的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及联签制度,综合多方意见,权衡利弊,谨慎决策。

企业管理层要重视组织机构的设置及明确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并体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形成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防范和化解各种舞弊风险,因此,过分关注成本因素或短期利益可能会“因小失大”,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另外,内部管理要从小处入手,多留意各业务环节的细节问题,很多重大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忽视了一些细节的,基础性的工作,如旅客运输行业,驾驶员的工作时间看上去是小问题,但疲劳驾驶可能导致 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再如,10年11月15日,上海教师公寓发生火灾,造成多人伤亡,经调查,涉及事故的具体施工操作人员连上岗证都没有。

人力资源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用工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创造公平公正的职业发展平台,构建和谐的人文发展环境: 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增加凝聚力,使命感,成就感。实践证明,若员工素质良好,有信用,有正义感,即使某些控制措施失误,也可能不会让企业造成损失或信誉受到影响;人力资源部门需通过培训等途径,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让每一个员工都清楚自己在内控执行过程中应该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因企业员工素质可能会参差不齐,有些可能文化水平不高,需要应用表格,流程图等方式,解释内控制度的内容;进行定期业绩评价来激励员工,并规定员工的轮岗,换岗制度,工作交接制度等。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对内部腐败及舞弊行为,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

五、从强化审计角度出发,提出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企业应加强对业务环节流程的管理

逐步建立客户资料档案,建立客户资源管理系统,逐渐地控制公司核心业务发展,同时,要通过改善客户结构,加强业务开拓,引导企业向业务集中,信誉良好的,较大型客户群体发展,减少收账风险;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职能,财务监督以财务会计系统管理为重点,再具体落实到各个业务环节,其中钱,帐,物分管原则是监控的重点;成立内部控制管理小组,经常对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出现的偏差及时予以纠正,并经常检讨与完善企业各环节业务流程,针对经营情况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形,及时进行相应管理制度的更新。

实行企业内部举报及投诉制度,让企业的发展接受群众监督,促使完善内部监督机制。2011年4月,中国石化油品事业部接到群众举报,投诉中石化广东分公司负责人挥霍公款消费“天价白酒”,涉及金额达168万元,事件曝光后,中石化各级部门高度重视,成立调查组取证调查,确认事实,并按照公司规定对当事人予以免职及赔偿损失处理,此事件说明中石化公司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其依靠群众及互联网的平台,成功发现了一起严重违规公款消费行为。

(二)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内审工作要真正落实在董事会直接领导下,从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组建精干的审计队伍来开展工作,保持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对被监督企业的内控制度的设计及运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更有效地推动内审工作,可规定内部审计问责制度。

尝试在企业系统内部实行审计人员委派制,使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归属上级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由上级机构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相应的考核和使用,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针对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详细规定对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相应处罚,尤其是对屡犯不改的机构和人员,更应加大处罚力度,使其违规违纪的成本付出大于其所获利益,在起到一定的警示和威慑作用的同时,使经营管理者做出理性的选择,从而由思想上被动地接受审计转变为主动地遵守规章制度,主动利用审计的力量维护公司的发展,进而有效地树立了审计的权威,提高了审计的位置。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