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0 18:03: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单亲小学生数量日趋增多
日前,笔者对所在小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的数量占全校学生数的比例为12.2%,这一数字较2000年初有了大幅的提高,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随之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和教育问题,2007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100名少年犯的抽样调查显示,有近 60%的少年犯来自于离异家庭,目前这一趋势有增无减。这也引起心理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犯罪学家极大的忧患。这个问题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有研究显示,单亲学生存在较多心理健康危险因素,是潜在的心理、行为障碍高危人群,值得医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重视,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及时疏导、干预,以防止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家庭生活引起自卑心理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是支撑孩子幼小世界的全部,处在单亲家庭的孩子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这种失望是十分深刻的,难以言表的。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没有母爱或者父爱的孩子是没有教养的孩子,如果孩子们闹别扭,会更觉得自己是如此势单力薄。这类自卑感强的学生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 (包括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刻意保守着这个秘密。这类学生有的原本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争气想要改变环境,但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这是最为隐潜和较难克服的心理症状。
2.亲情缺失导致的心理孤独
单父及单母家庭子女都较少地体验到其单亲父亲及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并主要存在父母离异家庭中。有研究表明,离婚家庭中学生显示随父生活者更少地体验到温暖,而随母亲生活者与双亲者 差别。单亲孩子,特别是生活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 (母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孤独感。他们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不主动接近别人和参与集体活动,觉得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独处。
3.家庭责任感缺失导致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单亲家庭学生与完整家庭学生“对家庭生活的感受”的调查显示,认为家庭生活感受良好的,完整家庭的子女占92%,而单亲家庭的子女仅为8%。单亲家庭的孩子对家庭缺乏温暖感和责任感,由此影响了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自身的发展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另外,单亲家庭学生往往因住所多次迁徙、家庭人际环境出现变化而影响情绪及学习注意力的集中。
三、单亲小学生的教育疏导
1.积极调查,积极干预,心理疏导
利用好家访的机会,充分掌握单亲学生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要设法取得家长或者监护人的信任和配合,以减轻老师工作的难度。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学校在领导和协调上需要统筹,让家访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育行为,也要给予老师充分的信任和责任要求。
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单亲学生,心理咨询室更能发挥作用。而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也应该是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而且对于帮助他们缩短心理适应期、加快人格的成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建立相应的辅导专题讲座。同时,对每一位老师来说,心理教育都应当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学思想当中来。
2.多平台,多方式,多沟通
利用好家长学校的平台,积极干预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让亲情在还在的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可以建立特殊学生档案,联系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并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懂得帮助孩子调适学习心理,并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还可以利用网络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在网上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家长共成长。
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中渗透心理教育。学校、班集体定期、不定期举行的各项活动,促使这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班主任可采用成立课外学习小组的形式,帮助他们学习功课,以提高成绩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明确人生目标,又可逐步消除孤独感。另外,要引导他们多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以及相应影视片,以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客观事物,讨论文学作品,认识自我形象,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外部因素和自我调节,使他们尽快走出迷茫的境地。
总之,单亲家庭儿童具有孤僻、不关心他人、不近人情、不友好、倔强,攻击性高,自卑、内向,焦虑、郁郁不乐及较强的情绪陛倾向,心理发育不成熟的个性特点;学习成绩差于核心家庭儿童。现实生活中显示,离异家庭儿童的犯罪率明显高于健全家庭。为了儿童健康成长,家长要相互体谅,以宽容之心接纳对方,尽量避免对子女个性、学习成绩的不良影响;同时,学校和社会也要伸出友爱之手,共同关心单亲儿童的心理成长。
参考文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海南省某高职院校2014级学前专业全体学生为总体,从中选取参加体育课的153名女生作为样本,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各项指标特征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统计法。首先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有关心理健康的文献资料,建立心理健康测试的基本概念,了解海南高校学生基本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学期末课堂教学中,组织相关班级学生,在自愿和接受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症状自评SCL-90问卷、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问卷填写,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状况。累计发放问卷459份,回收459份,有效453份,有效率98.7%。此外,在体育课休息时间或课后,与学生就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非正式座谈,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疑问。最后,对获取的数据,根据体育测量与评价理论进一步量化,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单样本t检验法进行均数检验。
2、研究结果
2.1、学前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1)学前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从调查情况来看,总症状指数检出患有严重症状学生有2%,比较严重症状学生占到总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阳性症状均分检出严重症状学生有7%,有80%以上学生阳性症状均分呈现比较严重的情况;在90个项目中,人均筛选出阳性项目数34项。经调查有1/3学生被检出心理状况处于亚健康的情况。(2)学前专业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统计分析。从因子得分检出情况来看,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焦虑、敌对等因子比较严重情况的检出率较高,均接近或远超过20%。另有少部分学生在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存有一定症状。说明该群体学生在适应外部环境、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并无法正确处理,进而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转而产生暴躁脾气和对抗心理等不良情绪。(3)学前专业学生SCL-90测验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分析。通过进一步与全国常模比较,发现被调查人群与常模间在多个因子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在躯体化方面,被调查人群与全国大学生常模间存在特别显著性差异,身体状况比较健康。在强迫症状方面,被调查人群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和成人常模,但却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人际关系、抑郁方面,被调查人群明显低于全国青年和大学生常模。在焦虑症状方面,被调查人群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和成人常模,却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敌对性方面,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恐怖方面,明显高于三个全国常模。在偏执、精神病性方面,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总之,被调查人群在多个因子上表现为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却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表现出明显症状。说明被调查群体作为入校新生,在环境改变后表现出一系列内在的不适应性,但整体心理不良症状状态要低于全国大学生水平。
2.2、学前专业学生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能力调查分析
人际关系方面。调查发现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人际关系处于严重困扰状态或严重心理障碍,近40%的学生人际关系处于比较严重的困扰状态,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人际关系状态处于一般或良好以上。该群体学生均为新生,其在初入学阶段人际关系总体状况堪忧。具体发现该群体学生在交谈、交际上问题较多。其中7%的学生不善交谈,36%的学生表现一般,自我陈述可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还不够条理,只有不到60%的学生能够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交际方面与交谈情况类似,近45%的学生可能在社交活动或交游方面存在困扰,在陌生的环境下表现拘谨或紧张。在待人接物上,大多数学生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尊重别人、承担责任和真诚,另有不到1/5的学生面对不同人物表现态度不同,体现世故或圆滑。在和异往上,只有3%的学生表现出严重困扰,对异性表现出思慕或排斥;有近40%学生困扰表现一般,既对异性同学交往表现积极、愉快,又存在某种顾虑和心理负担,有时不知所措。只有近60%的学生在异往中表现大方、自然。社会适应状况方面。经调查,发现该群体女生整体社会适应能力表现较差,近90%学生总得分结果为较差或差,只有1/10稍多的学生表现出对新环境的逐步适应或能够适应。
3、讨论
被调查学生中近1/3女生出现亚健康状态,在强迫症状、恐怖、焦虑、敌对等社会适应因素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普遍高于全国青年和成人常模水平。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症状表现较轻,仅恐怖因子得分较高。在人际关系方面,被调查群体女生总体表现较差,处于一般或良好以上状态的学生不到一半。主要集中在交谈、交际方面出现问题较多。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整个群体水平较低,调查发现接近90%的学生得分较差。作为高职新生,在入学后由于面临陌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学校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入学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从思想上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减轻环境不适带来的生活和学习压力。据调查研究,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针对人际、抑郁、焦虑等因子水平较高者。因此在校园生活方面,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生社团,以及参加各类文体竞赛活动,以丰富其在校生活,促进同学间的沟通和友谊。对心理筛查情况严重的学生,要进一步核实,进而实行专门的一对一心理辅导,以减轻其症状,使其心理状态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EB/OL](2014-04-29)[2015-04-27].
[2]孙庆祝,郝文亭,洪峰.体育测量与评价(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128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各方面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或正常的状态。平常所说的健康心理状态是指一种能够维持认知准确、情绪得当、态度积极、活动适当等的状态。
2荣昌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在2014年到2015年这一年内,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荣昌校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300名学生进行SCL-90心理测量表问卷调查,并收回247份有效问卷。从回收的问卷分析得出,不在测量表中所列症状的人数有74人,约占30%;有点症状的人数有143人,约占58%;有症状的人数有25人,约占10%,中到严重的人数有5人,约2%;非常严重的人数为0人。
荣昌校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总体上来看一部分的学生心理比较健康,大部分的学生在心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心理上面存在着相对严重的问题。
3荣昌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以及其他的原因。找出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能够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
3.1个人
3.1.1生活环境的变迁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4.6%的对象会在躯体上感到不适应,且主要分布在大一的学生群体中,还有86%的学生存在焦虑的症状。而对于许多大一的学生来说,在躯体上感觉不适并出现焦虑等症状是因为刚进入大学就面临角色转换与适应环境的变化。
3.1.2心理平衡的丧失
问卷分析得出有5.7%的学生有强迫症,2.8%的学生存在抑郁症。而大学生的生活中的心理失衡主要是因为荣誉的丧失。比如没有处理好名声、处罚等问题,常常会引起学生的不悦、怨气、忧郁等心理,影响大学生的自尊心,严重时甚至会对他们的情感和生活造成重大的障碍,从而导致强迫症和抑郁症的产生。
3.1.3人际关系的困扰
从校区的被调查者中发现有10.9%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和8.6%的学生有敌对症状。主要是因为在校大学生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远比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能力低得多。一方面由于无倾诉对象,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心里压力,另一方面因为交往困难,致使大学生出现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
3.2学校
在我校,大部分的同学对“心理问题”还存在误区,自己去寻求个案咨询的人数十分少。一部分同学不会使用心理测量表对自己进行测量诊断,因此即使觉得心理难受以至于导致身体的不适,也不会想到是自己产生了心理问题;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对于心理病存在不耻的观念,在发现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时也不愿意主动去寻求帮助。
同时,我校心理辅导老师严重缺少,学校有5000多名学生,但全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只有三位。学校也没有开展多渠道的心理辅导活动,没有形成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治疗的严谨规范的心理辅导流程,使得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3.3其他原因
从接受咨询的学生中发现,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社会缺少对大学生的心理重视,使他们易产生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
4解决办法
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其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为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
4.1大学生自身
其一,要求大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心理治疗观念转变为自主自助观念。大学生要学会使用心理测量表对自己进行测量诊断,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心理,主动发现心理问题,寻求帮助,及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其二,学会简单心理调节办法,在发现自己心理不适的时候,运用简单的心理调节办法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而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的时候,要积极主动到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处,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请老师给自己进行心理疏导。
4.2学校
其一,建立专业团队,加强心理疏导。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工作,未经训练的指导方法容易出现偏差,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合格的辅导队伍。
其二,展开多渠道、课程化的心理教育。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状况,学校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课程;同时,展开心理咨询活动,通过校刊、校广播站等载体,普遍推广心理健康知识,让大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心理,提高受挫能力。
2.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
3.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4.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部分中学生临考时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排名次和决定人生前途的升学考试,大部分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成功,也担心遭到失败。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严重者还会出现生理异常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长期这样,会造成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这一个学生的一切。宽待每一个学生,就不能把学生分类,不能假设班级学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行为习惯不同而看不起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宽容,心与心难沟通,教师与学生难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进行。教师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学生,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不能原谅的错误,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问题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适时的问题。
2.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应该专业化,教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中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该课程可分为心理卫生与健康科普和实际训练操作两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借此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淞⒆孕诺刃睦淼鹘谑侄危?防患于未然。
(二)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1.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教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2.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指导思想有试偏颇,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要改变这种形状,如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溺爱型和专制型家庭,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展。
(三)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1.中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中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中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131-02
大学生正处于刚从老师、家长严格管教的封闭环境到学习生活相对自由的环境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因此在心理上还都不是很成熟,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众多的选择、面对形形的群体,他们总是会感到迷茫、会自卑和无所适从。这个时候需要有人能够了解他们的心理想法和感受,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引,这样大学生才可以愉快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才可以健康地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1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的心理健康问题
1.1 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总是埋怨环境和他人
大部分学生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很憧憬大学生活,在他们的想象里,大学生活无忧无虑,可以不用没日没夜地赶作业、背课文,可以有充分的享受自由的快乐时间,最重要的是考上大学以后的生活就会衣食无忧、前程似锦、一帆风顺。因此许多大学生因为自己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和满足感。于是他们开始变得目中无人和狂妄自大,会失去进取心和奋斗力。以至于一些大学生在大学里很难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来提高自己,这样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推卸责任,会埋怨环境的不公平。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真实水平,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他们永远不能超越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的希望。
1.2 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的自卑心理
很多大学生在迈入大学生活的殿堂之前,都是自己所在学校的尖子生,是父母引以为豪的骄傲。但是来了大学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会发现自己身边聚集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有的外表比自己出众,有的家世比自己显赫,有的才华横溢,有的成绩优异。然而自己在大学这个人才济济、色彩缤纷的大环境里竟然是如此的平凡和渺小。周围人的注意力再也不会齐刷刷地聚集在自己身上,那种被忽视的感觉和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自己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没有了以前的自信,成功开始变得离自己很遥远,于是从此陷入了自卑、自我否定和一蹶不振的深渊。这样的心理状态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来讲是很不利的。
1.3 自理能力不足,导致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许多学生在读高中的时候都离父母、离家的距离比较近,在学校里老师的管教也会比较严格。但是进入大学之后,不仅远离家乡和亲人,老师也仅仅只是负责上课的时候为大家传授知识。学生衣食住行方面的安排以及面对的一系列的选择和挫折都要靠自己。一些学生可能会在饮食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难以习惯,比较严重的学生会因为生活难以自理而给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带来诸多的麻烦和不愉快,这样会导致其难以在新的环境下生存。
1.4 学习和生活压力大,不善于人际交往导致的抑郁心理
大学在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进步的好机会,有些人选择了浑浑噩噩地应付自己,但是有些人选择了轰轰烈烈地奋斗拼搏一场从而给自己留下难忘的回忆。显而易见,后一种选择会伴随着无形的压力。
大学是一个小的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除了平时的专业课考试外还有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各种等级考试以及考研出国的竞争等等。不同的是,大学生相对于有社会经验的前辈来讲,心理比较幼稚,没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他们不会去了解竞争对手的底细来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效果,只会盲目地给自己施加压力去超越对手。一部分大学生来自贫困的农村,对于他们来讲,能够支付平时的学费就已经很困难了,更不用说是报各种培训班来应付平时的等级考试了。面对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差距,他们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来自生活的压力和心底的自卑感,这对他们平时的学习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大学本来就是一个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的地方,南北差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会给学生之间的交往造成一定的困难,加上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会让自己变得内向和孤僻,会拒绝和别人交往。长此以往下去,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会退化,在与同学相处的时候他们会变得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会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这样对自己和身边同学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很不利。
2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2.1 要增设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课程,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识
大学是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过渡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政治教育,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还比较迷茫和懵懂,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己慢慢地成长,他们会产生多种前所未有的情绪和心理。一些学生缺乏对这些情绪和心理的正确认识,很难控制这些情绪和心理。学校如果可以增设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课程,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识,帮助学生从产生的原因、具体的表现以及解决的途径等方面来分析各种情绪和心理,让学生可以从心底接受这些心理,通过健康的方式排解这些消极情绪。
对于一些心理问题不严重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学习心理课程自我调节和排解消极情绪。但是对于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来讲,学校可以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为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这样才可以保证所有的学生可以健康的成长。
2.2 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要安排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和班干部定期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学生平时的心理问题,比如学生在学校期间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压力,在恋爱中的烦恼,在各种选择面前的迷茫等等。这样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就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趋向,并且可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就可以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对于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3 要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和生活环境
对于大学生来讲,学校就是他们的家,他们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在学校。可以说学校的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因此,学校要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和生活环境。首先,学校要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星期天晚上组织学生看一些积极向上、青春有活力、阳光健康的校园题材的电影,这样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互认识的交流的机会,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其次,校园里面可以粘贴一些心理学家的名言警句的海报或是定期为学生组织权威心理学家的心理知识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普及学生的心理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最后,学校要为每个班级配备专业的心理和生活老师,关心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麻烦和困难,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温暖和安全,这样学生才可以专心学习,提高成绩,才可以做到身心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从原来的严厉变为如今的宠溺。以至于现在的大学生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总是埋怨环境和他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自卑心理;自理能力不足,导致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以及学习和生活压力大,不善于人际交往导致抑郁心理等4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很不利。因此,为了提高国家未来接班人的道德素养和培养质量,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学校要增设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课程,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识,帮助学生抵制消极心理和情绪;其次,学校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地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最后,学校要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和生活环境,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吴晓霞.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9-102.
[2] 李晓月.浅析现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3):380-482.
[3] 王铭.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的研究及相应的案例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4).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在全面推进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面对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和就业压力等巨大变化,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引发诸多心理问题。从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可见,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不容乐观,部分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甚至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也不时见诸报端。鉴于此,本研究在了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一些院校定期组织和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举办心理健康相关的专题讲座和报告,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演讲等活动。但是就现实效果来说,仍然不是十分理想,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1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
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表现为简单地采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将两者混为一谈。有些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将之简单地归类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些学校则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学生中存在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归结为学生的心理问题,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箩筐。无论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都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的心理教育,无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必须明确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确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2机构不健全,管理实效较差
据调查,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没有落实,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体系尚未建立,工作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学校领导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认为它是软任务,只要能防止学生出事,走极端就行了。一些院校还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口头上、文件里,没有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没有必要的工作条件,缺少基本的工作经费。在管理体制上比较混乱,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举措,从而导致其实际效果缺失,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1.3片面注重教师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当前的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缺乏互动性和连贯性,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教师身上,忽视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心理教师更多地被视为“消防员”,常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教育方式上,方法单一,不注重启发学生的自主性,不注重技能性的培养,造成学生对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过分依赖的现象。应当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是由教育者决定的,而是由被教育者决定。因此,亟需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综合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协调社会和家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和连贯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1.4教育方法、渠道单一
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而在学生管理中侧重于“刚性管理”原则,强调建立全面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高校良好的教学、生活和内务秩序,使学生养成团结、紧张、严肃的优良作风。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仅仅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的层级分明、上施下效的刚性管理在实践中很难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在管理中产生排斥心理,容易产生更多问题。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001年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紧接着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充分认识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根据上述理念,要培养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因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为全校党政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并将其制度化,对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部署和安排,包括组织领导、教育教学、咨询辅导、危机管理和保障机制等五个部分,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
2.2要促进内容转向,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按照贴近大学生的心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的原则,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和多元化的相关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和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分年级和专业有所侧重。例如,一年级主要是适应、自我和学习心理辅导,二年级是交往、情感和恋爱心理辅导,毕业班侧重于就业和成才心理辅导,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2.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该意见还明确指出提高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途径,即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工作列人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对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管人员、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争取配备专职人员,这样才能在知识、技能、时间及精力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2.4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是大学生个体本身或大学生之间实施的教育和维护的能力,它是相对于教师的教育指导这种外在影响而言的。学校要坚持尊重、信任、理解、关心相结合的原则来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树立健康的自我形象。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在此基础上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理论及方法,并能自觉地去实践,通过实践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自我构建科学化;树立榜样,特别是树立身边的榜样,使大学生能够找到活生生的效仿对象,把自我设计与榜样相联系,以提高自我教育的效果;选拔一批学生干部进行心理保健知识培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让他们负责帮助周围同学适应环境,调节心理问题等。
2.5促进氛围营造,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性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灵的陶冶和心态的调整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课程都无法取代的。如高校要经常组织和开展主题明确、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校园心理文化系列活动,诸如心理科普宣传周、心理征文、心理沙龙、心理辩论赛、心理电影、团体心理辅导等心理互助或自助活动。同时,关心和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象,着力建立民主和谐、平等健康的师生关系。通过多种宣传媒体和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在大学校园里积极营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使之成为大学校园文化亮丽的风景线。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扎实有效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需要下很大工夫。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要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要在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发展机制,从而推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汉德.大学生心理健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引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空泛
现在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缺乏实效性。因为此项工作同学校的其他工作相比,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算学校的重点工作,更多的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在文件上和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实到专业队伍建设、设施配套等具体行动中,投入不够。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成为了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但大部分辅导员在心理学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中知识不足,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在对待大学生出现的心理疾病和心理困惑等心理问题时,用一些大道理去说教或灌输,缺乏心理咨询的技巧,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甚至会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
2、专业队伍不齐整
许多高校缺乏一支专业素质过硬、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化水平要求很高的工作,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结构、自身品德和工作经验都有严格要求。有些高校配备了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但整体上存在专业化水平不理想、工作质量不高、数量不够、队伍不稳定等问题[1]。
3、关注对象过于局限
一些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动因是认为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或者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适用范围也仅局限于心理疾病方面,将主要的时间、精力、财力放在已经出现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一小部分学生身上,却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人看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完善这类学生的人格,对人格缺陷的学生进行一种心理救助。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弱化了功能。我们知道,需要心理引导及需要有效的人格塑造的是大多数学生。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
现在的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理论研究也因此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理论性研究少,经验性研究多;深入剖析少,浅层分析多;发展性研究少,障碍性研究多;前瞻性研究少,事后议论多;宏观研究少,微观研究多[2]。这都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5、缺少家庭教育的合作
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单边作战,不过学校也已经意识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非常关键且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家庭对学生的熏陶、教育绝不亚于学校的作用。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将大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内高校刚开始起步,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处于不够成熟阶段。因此,需不断加强探讨和研究,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教育观念需转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必须转变。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针对少部分问题学生,而不是针对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少数甚至是个别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咨询、辅导和治疗。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高校的整体教育中,它不是一个部门或几个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事情,而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任务。
2、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专职心理教师的严重不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障碍。而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是两大问题,一是师资数量的不足,二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限[3]。作为高校应吸收一定数量的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及其他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例如辅导员,平时工作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他们也需要接受心理学的相关培训,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最新的咨询技术和咨询理论,提升自身工作业务水平,这样方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加强心理健康的课程建设
高校应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以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指导他们处理好学习、生活、情感、就业及环境适应等方面问题,从而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然而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不是很完善,主要是以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开展,本人认为,把心理健康课列入教学计划,并给予相应的考核和学分,这样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4]。如果高校不具备某些条件,可以系统地开设一些讲座和选修课。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电子版及纸质版的档案均便于掌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了解整体的心理状况,高校对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同学可以进行集中讲座,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5、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新生刚入校期间,高校应该利用专业的调查问卷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且对于问题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干预,通过沟通交流,进行有效的心理支援。此外,高校应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抓基层,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心理异常学生及时报告制度以及反馈制度等,形成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5]。
6、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应该是动静结合,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便形成一种奋进、和谐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积极的氛围影响之中。高校可以利用校广播台、橱窗、校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周宣传活动等,同时可以开辟心理网站,设立网上信箱,比较灵活、及时、平等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由此创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良好的氛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6]。它可以使大学生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从而降低各种原因导致的大学生心理障碍。
7、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民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判断能力、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以及对一些不良的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等。
8、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
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理论建设需立足工作实际,注重实际调查分析,通过研究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带动和指导工作的开展,探索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目前国内很多课题的研究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令我们对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科学认识,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结束语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教育工作者须认真思考,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和新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发展性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J].当代青年研究,1998,(5).
[2]朱爱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7,(3):95-97.
[3]王运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2006,(1):140-142.
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又称为“城乡边缘带”、“城市边缘带”、“城乡连续区域”、“城市蔓延区”、“城市阴影区”。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城市连续建成区与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和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市,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即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环绕城区,连续的、宽窄不一的环地带。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well-being或mental health),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与心理健康含义接近的词有“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意指对心理或精神健康的维护和保健。心理健康的含义为:(1)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2)心理健康的内涵的核心是自尊。(3)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它不仅包括积极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1.调查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前测、中测与后测)。在课题研究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利用“重庆市弹子石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全校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在研究初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较大,并且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好转。
2.对城乡结合部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在课题研究初期,分别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了解,通过分析,为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
3.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原因分析。通过对我校566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前测)结果表明,15.2%的学生,心理非常健康,可以放心。18.7%的学生,大致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也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21.2%的学生,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23.7%的学生,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求助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21.2%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及时求助专门的心理医生治疗。
(1)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学习方面心理压力大,挫折承受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不喜欢师长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
(2)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本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因素是复杂的,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等。既有单一方面的原因,也有相互作用形成的。
4.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通过研究,初步建立了我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三维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剖析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光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行,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校通过不断探索,积极、主动地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为学生心理健康营造出三维一体的教育模式。学生心理健康需要长期的工作,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
高等院校的女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而有关研究证明,女大学生具有更鲜明的心理问题或疾患倾向。本文试图从近几年的有关高等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文献中找出女大学生主要有哪些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做以梳理,希望能为以后有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大部分关于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对象都是高等院校的在校女大学生,没有具体的分类。但有一些研究是针对女大学生群体中单独一种类型所做的研究。比如张小远等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研究;刘斐对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徐建平等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古丽巴哈尔・卡等对新疆部分高校维吾尔族与汉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还有关于女大学生所在不同院校,不同专业进行分类研究的,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研究方法方面,从以往有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约各占一半。缺乏质性研究。定性研究的文献模式多为描述性地说明我国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强调一种逻辑上的分析与归纳,没有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具体的建议。在定量研究方面,数据收集方式主要为量表法和问卷法。其中SCL―90使用最多,其他量表如考试焦虑量表、自尊量表、躯体自信量表、16PF、UPI、MHT都有使用。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定量研究比重相对不够;研究使用的量表也多引用国外量表,缺乏自制量表;对有关如何干预的研究也较少。并且缺乏深入的质性研究。虽然各研究者采取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二、女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影响因素
汪红烨等在对某高等师范院校一年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得出结论:认为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症状上比男生表现得更为严重。郑金香等在对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归因的关系中研究中发现: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偏高,心理健康状况偏差。蔡菊香的研究发现在统计10项因子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几项,说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王敏敏等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指出从10大因子分布情况看,女大学生在10大因子的每类因子中,45%以上的学生都有阳性症状问题。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性、恐怖和偏执五项因子的平均分数高于正常常模,但总体上属于较好水平。
很多研究者把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归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比如,杨静通过分析河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结果认为,专业选择不满意,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处理不妥,尤其是现实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就业难等一系列情况,对女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女大学生因情感原因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婚前、未婚先孕等现象屡见不鲜,其结果轻则影响学习、出现心理焦虑,重则还会引起轻生自杀。卢晓红通过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女生的心态受父母亲文化程度影响都非常大,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更大。总之,女大学生心理问题非常普遍,形成原因也是来自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一定要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
三、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方面,大部分研究都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比如,周萍认为促进师专女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引导她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做情绪的主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还有的学者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体系。在如何克服女大学生成长中自身存在的不利因素方面,奚玲认为学校各部门应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胡军华等认为正确对待传统观念、普及生理卫生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支持是解决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对它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很多学者提出的建议也对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当中仍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一)在研究方法方面,应加大定量研究的力度,增加质性研究方法。从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定量研究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比重相对不够;而质性研究几乎没有,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范围上,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特殊群体的研究。比如同居对女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人际交往能力对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等等。还要增加纵向研究,用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连续性的揭示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上,应增加文化的视角以及女性的视角。女大学生地位的形成,传统的观念占主导因素,我们应从文化的视角去看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女大学生产生心理的问题原因,我们只有站在女性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才能比较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汪红烨,姜希.某高等师范院校一年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1月第23卷第1期
[2]郑金香,吴真,吉峰.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归因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13卷第3期
2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利与弊
有关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早期研究大都是从消极的方面看待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却很少有人看到网络的发展给小学生带来的积极作用。本文就针对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利与弊进行综合的分析。
2.1网络时代下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影响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在不断地发展阶段,长时间接触大量呈现的网络信息,对小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有不良的影响;网络信息泛滥性和不稳定性,对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另外网络上目前出现的很多信息会使孩子们学会投机取巧,不锻炼自己的思维,而直接网络搜索答案。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控能力还很弱,又加上这时期儿童的好奇心逐渐加强,容易被网络中的游戏和不良网站所吸引,沉迷之中,无法摆脱,时间久了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甚至会引发心理障碍。过度地沉迷网络会损害他们的精力,导致上课无法集中精力,无法正常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等,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生大部分都处于皮亚杰道德发展的他律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一些没有经过加工的原始网络信息的肆意传播,又加上在网络环境中的隐蔽性,很可能会使他们过度地对自己放纵,产生不良后果。
2.2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资源如若加以有效地利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优势。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颖性容易被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小学生所接受,利用网络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在一种新的形式下更深刻地接受教育;网络资源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得到较好的利用,不仅可以使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学生数量增多,还能拓宽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网络环境的隐匿和虚拟性,恰恰又可以使学生们敞开自己的内心,畅所欲言,让心灵真正地处于开放的状态,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强调共性和个性并存,而网络资源的自主性与自相结合也恰好能体现这一点。在新的时代下,利用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利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发挥其优势,来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全面发展。
3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3.1利用网络充实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学知识,营造健康和谐的心理教育环境
小学生主要的活动区域由幼儿时的家庭和社区逐渐过渡到家庭和学校中,家长和教师在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缺乏正确的心理学知识,家庭教养方式的不科学以及不和谐的家庭环境都会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通过网络的资源,家长可以浏览专门的心理学论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以及在应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时寻求专业的解答等;通过网络资源,家长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了解、交流经验,家长可以寻求专家的解答,学到更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家长对孩子的熏陶与教育尤为重要,在家长接受到这些丰富的知识后,会间接地在教育孩子上得到合理的运用。在学校中,心理教师尤其应该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心理学方面的先进理念,已达到能够更好地为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程度;其他老师也要不断地通过网络的资源更新积累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教学中教授给学生。
3.2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建立,是要用网络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充分地联结起来,具体表现在,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与家长取得充分的联系,得到有效的沟通,运用学校丰富的心理健康资源补充家长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并且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医院和社区等取得联系,联合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和讲座;学校、家长和社会应齐力积极配合,多建立一些有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站和帮助小学生心理成长的小游戏,让学生在上网娱乐的同时也能接受到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寓教于乐,增加积极潜能的开发。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是未来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两者结合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有效地发挥到最好的水平。比如,可以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网络心理知识评估等。
4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4.1重视网络文化氛围的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要紧紧抓住校园网的建设。我们都知道网络会吸引学生,所以在校园网上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模块,比如设置一些心理小故事,心理悄悄话等主题活动;另外可以将一些有正面形象的人物传记、反应和刻画出人物积极心理特征的语句摘抄等放在网站上。因为小学生还未形成自己的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会对一些榜样人物产生模仿的行为,这样也就间接地对他们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
4.2将自我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促进健康人格的完善发展
小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很重要,要让他们在认识自我中不断成长,这对其身心发展有很大益处。在网络的时代下,也无法避免一些道德缺失的现象,所以道德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地控制小学生的上网时间,注意引导学生的上网范围,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注重网络的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朝向正确的思想和认知,看到自身以及其他人的美德;小学生的人格仍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这个时期要对其人格的发展重视起来,很多研究都表明,人格与网络成瘾有着很大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等,有助于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远离网络成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131 — 02
一、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精神病学家孟尼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1〕心理健康标准只是一种相对的衡量尺度,而且人的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2〕为了了解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因为经济上的贫困所导致其心理上产生哪些问题。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某大学的在校学生,为避免贫困大学生对调查问卷有顾虑,本次调查采取随机以及群体发放。全校共发放1000份,收回1000份,回收率100%;实际有效问卷988份,有效率为98.8%。调查结果显示:1.98.6%的调查和走访对象认为本校确实存在贫困生现象;40%的普通学生和60%的贫困学生认为本校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以上。2.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其中又有48%的学生来自“西部落后地区”。调查表明,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因属“西部地区”的占51.7%,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2%,因“自然灾害”的占14.7%,因“家庭成员下岗”的占8.7%。这表明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齐不发达地区。3.贫困使普通高校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有50.5%的普通高校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54.5%的普通高校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贫困也对近半数普通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使其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有40.7%的普通高校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
通过上述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差、自卑心理较为严重、精神压力较大、自我认识不清晰等方面。在情绪情感方面出现焦虑、抑郁等情感困扰;在自我意识方面,由于自卑导致自我评价过低,对自己持否定的态度,缺乏生活的激情;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敏感、自我封闭、不愿与人沟通。
二、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它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等。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上一些原本善意的资助工作,因种种原因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处理不当等问题,常使学生在得到物质帮助的同时,心灵和精神上受到极大的伤害,这些因素都加重了学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程度,无意中加大了普通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面对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择业竞争,一些普通高校贫困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显得不知所措,面对种种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贫困大学生既没有父母可以依赖,也没有金钱作为后盾,加之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质等问题。他们更多的是抱怨和无奈,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力量,这就加剧了他们生存与发展的孤独无援的心理。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组织环境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作用,相反,不健康不和谐的校园文化会加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因为贫困大学生原有生活环境比较单一、思想也比较的单纯。认知社会环境的能力较弱,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认知偏差,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就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对其人格发展带来不利。据有关调查显示,有许多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咨询机构,即使成立心理咨询机构也是流于形式,很少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时间越长贫困大学生积压在心里的问题就会越多,从而使学生中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或心理问题出现蔓延。当超过他们心理所承受的极限时候后果一般都是无法挽回的。
(三)个人因素
贫苦大学生主观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着重表现为应对贫困方式上的不正确、不完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普通高校贫困生不能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形成的原因,往往将自身的贫困归结于社会的不公平,政府改革的失误造成贫富差距,对自身弱势归因偏差。另外,他们时常为自己寻找失败的借口,并且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善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为外因。不少贫困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对挫折的容忍力又偏低,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的形成。有些普通高校贫困生在应对问题的方式上存在着误区,对自我的评价、自我的调适能力比较低,自我认同偏差,封闭的性格等都会导致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 解决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既是一项非常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3〕因此,要提高普通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一)完善认定程序,科学合理地做好困难学生资格的认定
首先,建立经济贫困学生档案。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规范管理需要从基础做起,即做好经济情况调查工作。“家庭经济困难是一种相对、动态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4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影响到学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村委和社区做好调查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调查资料;民政部门再次基础上做好二次复审,做到严格把关并加盖公章,切实了解学生家庭困难状况,建立贫困档案。其次,高校要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程序。成立专门的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参考学生生源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学生在校日常消费行为,结合班主任、辅导员、同班级同宿舍同学的意见,将量化评议与民主评议结合起来,据此划出不同贫困等级,有针对性地予以资助。最后,实施动态管理。认定结束后,及时建立贫困生档案库,但不能简单地凭学生提供的各种证明材料来界定,更要看学生消费水平,可通过多方观察了解,根据学生经济条件,及时调整资助对象的等级,实行动态管理。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心理咨询主要有以下形式:(一)采用个别心理咨询。个别心理咨询这种形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教师与来访者所进行的一对一的交流,有利于教育者具体详细的了解个体的特殊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4〕以此来解决学生在其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更有效地提高对个别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二)团体心理训练。这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助人行为。①团体心理训练针对大学生共同性成长的需要和一些困惑,注重调动学生内在的力量,培训师不是通过外在训练去改变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而是让学生自己帮助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自信心、学习兴趣及人际关系,学生在一种特殊的训练情景中彼此认知和学习很容易强化个人的自我概念,增强与人沟通的技巧和群体适应水平。〔5〕在设立心理咨询的同时,学校也可以开设一些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向贫困大学生传播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以增强他们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例如,可以开设《大学生身心保健》、《大学生性教育》、《大学生成才心理》等课程。
(三)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普通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反映出贫困生不仅存在“物质贫困”,还存在“心理贫困”,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自身的心理素质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鼓励和引导贫困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通过自我教育彻底解决心理问题。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自我管理,因为每个人都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知道自己一系列的行动,协调个人同社会的关系。自我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制,即自我控制,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以及言行进行约束和控制,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越轨言行。二是自律,即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之内。自律包括人们应有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认识自我,是贫困大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前提和基础。要教育普通高校贫困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因素,也要认识自己的内心,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控制自己的行为,面对困难与挫折,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总之,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是学生生活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关系经济贫困学生的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由家庭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爱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关系心理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依托和挖掘高校的优势和巨大的社会资源,拓展学生资助渠道,切实有效地解决经济贫困学生问题,积极引导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坚持不懈地对人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引导受教育者向思想道德高境界、心理健康高水准迈进!
〔参 考 文 献〕
〔1〕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2.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罗开元.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