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研能力自我评价

科研能力自我评价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0 18:03: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研能力自我评价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研能力自我评价

篇1

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改革是目前研究、尝试的热点。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它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运用多种手段获得相关知识,最终解决疾病问题。经典的实施方法是:提出问题学生收集资料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湖北医药学院药理教研室从2007年开始进行问题式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发现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促使学生查阅文献,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综合理解、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与素质及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的普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能自主安排的学习环境。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并能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本校药理教研室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把教学内容上网,并提供练习题、测试题及其答案,供学生自由使用。同时,提供网上留言,由教师公开解答学生提问。另外,教师通过QQ、飞信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进度,自由地选用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速度确定学习策略,主动参与网上练习和讨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相关的知识重新建构新的知识。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学习时空、内容、方式、数量等方面的自,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学生科研

科研是探索未知世界,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或在教师指导下以团队形式开展科研工作。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充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首先要思考确定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目前研究进展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后要进一步制定研究方案、学习研究方法。再准备实验材料、研究场所和人员。然后开展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现象,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必要时还要调整实验方案,最终得到研究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论文。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自主学习过程。湖北医药学院近年来大力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工作,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药理教研室承担了多项学生科研,如“川芎嗪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川芎嗪扩张血管的机制研究”等,发表了多篇较高水平的论文。

五、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按照教材标准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验证所学理论。虽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在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较弱。十多年来,本校药理学科在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如“几种未知药物的确定”,给予学生几种药物,标明A、B、C等,仅告知学生有哪些药物,但不知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4-5个学生一组,共同查阅理论知识,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特征,设计实验方案,提交老师,回答老师的质疑,与老师平等交流,再进一步修改实验方案,并最终确定。不同小组的研究方案不尽相同。完成实验后,各组代表以老师身份讲解本组的研究思路和结果。相互探讨实验的科学性,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篇2

临床护理教学是对护生进行综合培训的重要教学阶段,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1],而教学评价是检验临床教学质量的工具与标尺,对提高临床带教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元化教学评价是指在临床护理教学评价中运用多元化设计的理念,充分体现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综合化、评价标准多侧面[2],进而实现客观全面地评价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成就和发展潜能,推动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科学全面的发展。本研究运用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发现了一些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临床带教工作的改进提供了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2013年承担有临床教学任务的护理带教老师,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临床工作年限≥3年。

1.2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3月~10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80名,临床带教老师60名,护理管理者20名分别填写临床护理教学评议表学生用表,同行评议表,自我评价表,管理者用表进行分析研究,表格均由评价者现场单独填写,现场收回,填写不完整的表视为无效。

2 结果

2.1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议结果 见表1。

2.2临床护理同行对带教老师的评议结果 见表2。

2.3护理管理者对带教老师的评议结果 见表3。

2.4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自我评议表 见表4。

3 讨论

3.1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因此,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的评价是讨论临床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由表1可见,在学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中,教学方法、沟通交流、过程控制三项的好评率偏低,分别为77.5%,81.25%,83.75%,表明临床带教老师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及授课的过程控制方面还存在不足,医院应加强此方面的培训,并给与更多的锻炼机会,带教老师也应加强与护生的交流,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表1中,教师素质的好评率是最高的(93.75%),说明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角色担当还是比较满意的。

3.2护理同行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 带教老师同行评价是指教师对同一科室的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行为所进行的评价,由于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在同一专业领域内工作,所以观察更加全面,评价也更为深入,但同行评价的不足是,由于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是平等关系,容易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并且碍于同事之间的情面,给出的评价多为积极肯定的结果[3],这样的评价结果可以帮助调动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客观性方面会有所欠缺。从表2可以看出,五项调查内容的好评率均大于85%,"好和一般"的比例总和均>95%,但从结果也可以看出,教学方法灵活,激发学生兴趣的评分最低(86.44%),表明护理同行们也认为带教老师还需要在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多做努力。

3.3护理管理者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 护理管理者评价是指护士长、科护士长及临床护理教研室对科室的护理带教老师的教学情况作出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及技能的考核、现场听课、对护生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核、科研情况的统计以及教学情况的反馈来实现,因为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价,而且评价结果多来自客观资料,因此评价更加客观,具有说服力。从表3可以看出,对护生的管理能力、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科研创新能力、护生效果的评价较低,好评率分别为65%、60%、50%、60%,尤其是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最低,说明带教老师在科研论文撰写、开展课题研究方面还存在短板,因此教学医院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与管理,挖掘护理带教老师的发展潜力,推动护理队伍的长远发展。

3.4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自我评价 带教老师的自我评价是教师根据评价原则,对照评价内容,主动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作出评价的过程,是推动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4]。从表4中可以看出,带教老师的自我评价均为"好"或"一般",且相对于他人评价,带教老师的自我评价更加中立,六项评价为"一般"的比例均>15%。带教老师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不断的开展自我诊断、自我调整、自我激励,最终达到自我提高,从而不断改善带教效果,因此,带教老师的自我评价是开展临床护理教学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王自秀.临床护理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和作用[J].蛇志,2013,25(1):88-89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63-03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从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包括三个具体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其核心是学生积极主动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随着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到来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自主学习。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必要。药理学是医药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必修课,是基础与临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课程,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指导。它涉及面广,内容多,知识更新快,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枯燥、难学、难记,教学效果不佳。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成为药理学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此,湖北医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在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必须以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就是要“想学”。学生学习动机不足,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要求,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进而厌学、畏学。所以,教学中可以联系生活、临床实际,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绪论》时,可以提问“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造成胎儿畸形的反应停事件原因是什么?”。往往问题一提出,学生都会激烈讨论,各抒己见。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学中,将问题与知识相联系,在基本知识讲授结束后,让学生回答问题,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形成“提出问题学习收获(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传授多种学习方法

只有掌握了恰当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才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药理学药物种类繁多,且许多药物名称相似,每个药物都按照相同的顺序“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体内过程”讲解,容易混淆。应注重应用比较法和归纳法进行学习。对同类药物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去分析发现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如常用抗高血压药、利尿药、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等。对具有相似作用的不同类药物进行纵向比较,如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均有影响体温的作用,但是它们的作用特点和作用机制是完全不同的。对容易混淆的药物或具有相似药理作用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如许多抗生素类药物,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仅一字之差,但抗菌作用及机制大不相同;氯丙嗪、苯海拉明分属不同类药物,但均可用于晕动症。还可以指导学生用歌诀进行记忆。如学习青霉素时,利用“一低(低毒)二高(高效、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三不(不耐酸、不耐酶、不广谱)”记忆。

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改革是目前研究、尝试的热点。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它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运用多种手段获得相关知识,最终解决疾病问题。经典的实施方法是:提出问题学生收集资料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湖北医药学院药理教研室从2007年开始进行问题式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发现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促使学生查阅文献,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综合理解、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与素质及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的普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能自主安排的学习环境。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并能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本校药理教研室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把教学内容上网,并提供练习题、测试题及其答案,供学生自由使用。同时,提供网上留言,由教师公开解答学生提问。另外,教师通过QQ、飞信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进度,自由地选用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速度确定学习策略,主动参与网上练习和讨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相关的知识重新建构新的知识。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学习时空、内容、方式、数量等方面的自,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学生科研

科研是探索未知世界,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或在教师指导下以团队形式开展科研工作。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充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首先要思考确定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目前研究进展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后要进一步制定研究方案、学习研究方法。再准备实验材料、研究场所和人员。然后开展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现象,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必要时还要调整实验方案,最终得到研究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论文。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自主学习过程。湖北医药学院近年来大力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工作,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药理教研室承担了多项学生科研,如“川芎嗪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川芎嗪扩张血管的机制研究”等,发表了多篇较高水平的论文。

六、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按照教材标准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验证所学理论。虽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在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较弱。十多年来,本校药理学科在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如“几种未知药物的确定”,给予学生几种药物,标明A、B、C等,仅告知学生有哪些药物,但不知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4-5个学生一组,共同查阅理论知识,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特征,设计实验方案,提交老师,回答老师的质疑,与老师平等交流,再进一步修改实验方案,并最终确定。不同小组的研究方案不尽相同。完成实验后,各组代表以老师身份讲解本组的研究思路和结果。相互探讨实验的科学性,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七、培养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能力

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在掌握和应用学习策略与学习监控中起着桥梁作用。没有自我评价,就不可能有自我监控,更难以自我调节。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的自我反思和评价,其自主学习能力就能不断提升。个体的自我评价常以他人评价作为对照,尤其是教师的评价。为此,教学中给学生反馈机会,通过互评创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互动的环境。同时,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将以教师为主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反馈,使学生乐于接受他人的评价,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并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准确评价自己。笔者在教学中,常在课后留时间,让学生回忆所学主要知识,并列出提纲,鼓励学生自愿向同学和老师讲解,同学们自我对照检查,最后老师给予客观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在药理学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Zimmerman BJ. 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9,8(3):329-339.

[2]赵万红,龚应霞,蓝星莲,等.药理学PBL教学实践与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8):997-1000.

[3]蓝星莲,于龙顺,潘龙瑞,等.问题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6):1136-1138.

[4]周园,周玖瑶.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79-80.

[5]陈香琴.在药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考试周刊,2012,(46):187-188.

篇4

一、相关概念分析

(一)"作用"的概念

"作用"是指事物在一定外界环境与条件下,与它事物发生联系,对它事物产生的影响与效果。[①]全面理解"作用",需要掌握以下要点:一,事物的作用是外显的,通过一事物对它事物产生的影响与效果显示出来;二,一事物之所以能对它事物产生作用,是与它的功能结构分不开的,事物的结构决定它的功能,事物的功能决定它的作用,一事物功能的发挥,就产生作用;三,一提到作用,就离不开产生影响和效果的对象。事物的作用,按其发生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作用与反作用,按其产生影响与效果的方向可分为正作用与副作用,按其影响的程度可分为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等。本文只讨论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与效果,即正作用。

(二)"教育评价作用"的概念

在"作用"概念基础上,把施加影响的事物确定为教育评价,就可以理解"教育评价作用"。"教育评价作用"是指教育评价活动对评价对象产生的影响和效用。[②]所以,教育评价作用是通过评价活动与评价结果实现的,它产生于被评价对象,而且它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与条件。目前,《教育评价辞典》(1998)已经概括出教育评价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三种: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使教育系统的运动处于令人满意的状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③]

"教育评价作用"与"教育评价功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评价功能"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或变化的功效与能力。[④]教育评价功能由教育评价系统内在机制决定,是一种潜在的功效与能力;教育评价作用是教育评价潜在功效与能力的实现,是教育评价功能的外现形式。所以,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本质上都是由评价的结构决定的。教育评价功能问题涉及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人们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等,对功能的研究更多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而对作用的研究,则要关注功能发挥的条件、目的、效果,更多是从实践层面进行归纳和概括。教育评价的功能分导向功能、改进功能、指挥功能、教育功能、预测功能、鉴定功能、交流功能、激励功能和管理功能等,这些功能的发挥就产生了诊断作用、标准作用、反馈作用和改进作用等。

(三)"学校自我评价作用"的概念

学校自我评价作用是教育评价作用的下位概念,目前还没有以概念形式明确提出来,但对它的分析更多侧重在"自我评价"上。自我评价是指"评价主体自己依据评价原理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主动评价自身的评价类型"。[⑤]赵必华认为:学校是发展的主体,应该而且必须是评价的主体;学校自我评价是以学校内部自评组织为主体,建立相应的学校内部自评机制,对照自我设定的评价标准对学校发展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⑥]所以,学校自我评价作用是指学校自我评价对学生和教师以及学校办学管理与教育教学产生影响或变化的功效与能力。

广义的自我评价包括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总结,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工作所做的自我检查,狭义的自我评价特指那些严格按照与他人评价相同的标准所进行的评价。所以它既可以是集体自评,也可以是个体自评;既可以是综合评价,也可以是单项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外界的行政力量应该尽少干预。自我评价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灵活省力,耗资较少,可连续操作,作用深远、效果持久;缺点是客观性不足,还可能激励性不够。自我评价一般在他人评价之前,或穿插在他人评价过程中进行,用以证实或完善他人评价的结果,而且要与外部评价、专家评价配合使用。学校自我评价的主体可以包括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评价主体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评价,比如学校办学、管理、教学的评价,校长评价、教师评价、学业成就评价,校内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发展规划评价、学校德育评价、体育卫生工作评价等都是学校自我评价的不同内容和类型。所以,学校自我评价的对象既可以是某一类角色的群体或个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工作。学校自我评价的不同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类型、评价特点决定了评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本文分析的着眼点在于评价对学校发生的影响或效用,而不是从不同的评价类型等角度进行分析。

二、学校自我评价的作用分析

学校自我评价在实践中发挥了教育评价的诊断、标准、反馈和改进等作用,具体对于学校发展来讲,则体现为促使学校全面认识自我,衡量学校各项工作的水平,监控学校发展过程,激励学校改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与自主发展。当然,不同类型自我评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通常某项或一系列的自我评价活动既可能独立地进行,也可能为配合学校的具体工作(如卫生达标检查)配套进行;再考虑到自我评价本身既要经过一个过程,又要有结果反馈环节,这些都使得某一项自我评价活动的作用是多元的,而且交织在一起,还可能对不同评价对象的作用有所区别。实践中,有些作用虽说是间接的,比如自我评价作为一种手段加强了学校管理,但这项作用很重要。总的来说,学校自我评价具有以下几种主要作用。

(一)促使学校全面认识自我

学校自我评价,通过校内不同角色人员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认知对比,可以使学校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把握学校工作现状,分析优势和问题,挖掘学校的潜力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实践中很多学校把全面体检式自我评价的结果作为学校制定发展规划的依据,也有学校在具体的单项工作中采取自我评价进行诊断。自我评价能否使学校全面认识自我,取决于是否有正确的评价指导思想、是否掌握充分可靠的评价信息、是否科学客观地分析评价信息、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能否准确发现及是否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

比如,北京市教委委托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发展评价及数据库建设项目所开展的中小学校评价通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让学校对比自身内涵发展的条件性内容(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及家长基本情况)、过程性内容(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德育、教学、体育卫生、心理健康、校园文化、资源管理等八个方面工作现状)和结果性内容(四类主体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满意度)的变化情况,评价学校发展的程度。该项目以突出主题的各种问题设计问卷,搜集四类评价主体(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评价信息并得出评价结论。例如北京市第一一四中学从调查中发现[⑦],在对"学校干部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方面,所有干部和93.0%的教师认为是"很符合"和"比较符合",对"干部能带领我们不断提高办学水平"认为"很符合"和"比较符合"的教师各占49.1%,这样的自我评价数据使学校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即学校干部队伍在校长带领下,求新、务实、勤奋,精神面貌好,开拓进取及团队精神都很强,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校内外人员的充分肯定。再比如,该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现状的评价数据显示,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满意度比干部评价、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都要低,而且低的幅度很大。经过对教师的发展环境和待遇、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分析,该校认为最根本的还要从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上找原因。针对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该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以课改为契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学校就此申报了"人性化教与学和初中教学质量相关因素研究"的区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并在学校《三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使教科研工作落实在提高办学质量和师生共同发展上"的目标。事实证明,学校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在分析来自四类主体评价信息的差异时,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使得学校能够全面认识自身各方面工作现状。

(二)衡量学校各项工作的水平,监控学校发展过程

学校自我评价作为评量学校教育状况的尺度或准则,能够衡量学校是否已达到规定标准,区分学校整体或某方面工作的优劣程度,这是教育评价标准作用的具体体现。依据自我评价所参照标准的不同,评价的作用有所区别。如果依据来自学校外部的绝对标准,评价可以主要起鉴定的作用;如果依据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态,衡量现在是否取得进步,则更有利于学校分析自身内部的因素,取得更好的发展。自我评价到底起到鉴定还是促进发展的作用,并不完全取决于其所依据的标准--当然这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更取决于对待评价结果的态度和结果使用方式,即依据外部绝对标准的自我评价也可以具有诊断和促发展的作用,依据自身内部标准也可以进行鉴定和评优。学校既可以依据某一次自我评价的结果衡量某项工作的发展水平,也可以通过连续的自我评价监控自身发展过程,调整预期的学校发展路线。自我评价的这项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评价的目的是否明确,标准设置是否合理,评价手段是否可行。

比如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是对学校实施的等级鉴定,每个等级都有绝对标准:一星级突出办学合格性,二星级突出基础发展性,三星级突出主体骨干性,四星级突出实验示范性,五星级突出国际可比性。学校在评定星级前先要对照预期的星级标准进行自评。由于部分指标的标准有明确的量化要求,学校很容易据此判断是否达到某个星级的要求。再比如上海市要求学校通过自我评价监控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达成度。以普陀区为例,该区要求学校对发展规划及实施主要从前后规划的衔接、学期(年)计划与规划的吻合、部门工作计划与规划的一致性、是否有检讨实施的制度予以保障四个视角进行自评。自评分常规自评和集中自评,学校常规自评一般用周或月工作计划来落实,对其中开展的工作进行小结、反思、评价和建议;集中自评以学期(年)为单位,学校各层面依据工作计划撰写自评报告,学校的学年自评报告和量表报区教育督导室,为学校规划结束期的外部教育督导评价奠定基础。学校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允许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发展目标。

(三)激励学校改进

自我评价的实施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反馈都能起到激励被评价对象改进的作用。改进作用,是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评价的其他作用(如诊断作用、标准作用、反馈作用等)的共同着眼点。自评实施前,被评价者首先要了解评价方案,反复学习评价细则和指标要素,熟悉评价标准。这一过程激励被评价者对照标准改进自己的工作。当评价信息或评价结果反馈给评价对象,能够促使评价对象克服不足,改正缺点,争取发展和进步。由于评价结果由被评价者自主建构,而且其适用范围相对较小,甚至仅在学校内部或者直接针对责任部门,所以更有利于其改进作用的发挥。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最根本的是要激发评价对象的积极性。自我评价激励学校改进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评价是否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与条件,评价结果是否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激励性,评价结果的反馈渠道是否畅通、反馈的信息是否可靠、反馈是否及时,是否能为被评价对象设定或激发他寻找并确定合适的目标。

比如吉林省白城一中自1985起开发并实施了具有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自我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每次修订都来自学校自评的结果。这种自我评价不断调整学校教研方向,也启发和鼓励学校不断向自评要办学的效益。尤其是在近十年中,学校明确贯彻"以评促改"的治校方略,坚持纵向的自评,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扩大招生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成绩显著[⑧]。

(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学校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发展的质量发展,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将学校中教学、德育、师生互动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强调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内涵式发展的特点是依靠学校内部的力量,建立内部发展机制,实行精细式管理,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学校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形成学校长远发展的能力,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追求公平发展,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学校自我评价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绩效等方面。

篇5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由于没有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特点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没有标准可依,控制失效现象严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就是单位全体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共同利用系统化的方法对内部控制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特点制定改进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点

由于经营性质的不同和运营方式的差别,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内部控制具有共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1、内部控制范围广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内部控制包括基建、科研、后勤和物资采购等多项经济活动。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附属单位众多,行政事业单位本身财务工作和附属单位的财务工作都是内部控制的范围。目前,参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立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容易忽略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常性财务活动进行有效地控制。相对而言,企业内部控制涉及的内容是单一的产供销等密切相关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比行政事业单位简单得多。

2、财务核算体系复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涉及的非盈利组织会计等全部性质的会计制度,核算体系庞大,核算内容复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往往存在科研和服务性等不同性质的经济实体,这些实体的财务核算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部分。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侧重点与企业不同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企业生产经营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利润。而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其性质是非盈利的、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控制重点与企业存在明显差异。

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低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而企业对内部控制相对重视,控制力度大。但是行政事业单位追求的是社会影响力,相对而言,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较低。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必要性

第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由全体员工参与控制评价的全过程,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员工责任感增强,尤其是单位负责人内部控制意识增强,从而积极带动员工落实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第二,有效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全员参与的自我评价比单纯由审计人员进行的评价获得的信息更全面,改进措施更有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更高,效果更突出。通过全员讨论,集思广益,各部门通力协作,更容易发现问题,可以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三,有效进行内部控制。通过全员参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评价更全面,评价结果更真实,这样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能够及时了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监控,使控制措施有效落实,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可行性

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内部控制相关规定的同时,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重视加强;财务人员分工明确,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完善和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中的普遍应用。以上这些成绩都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以内部控制体系为基础,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和体系本身进行自我评价。

另外,政府部门借鉴国外法律,相继颁布一系列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很多法规都对内部控制评价做出了相关规定,其中《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行办法》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国内外学者也对内部控制进行深入研究,扩展内部控制理论。这些法律法规和先进的理论,虽然没有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但是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提供了参考和理论基础。

三、行政事业单位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

1、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第一,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全面渗透到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的全过程,涉及所有业务和全体人员。第二,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要以事实为基础,真实反映单位内部控制特点,指标结构清晰合理。第三,独立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具有独立性,保证评价各个环节独立。

2、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影响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和职工落实内部控制的责任感。控制环境自我评价是指对单位运行情况、理念、组织结构以及文化和制度建设等进行评价。第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评价主要是了解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包括各种风险管理办法是否制定,风险预警机制是否健全,应对风险的措施是否有效。第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评价主要是对应对风险所采取措施的控制行为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核心工作。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会计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岗位职责是否明确;人员素质是否达标;会计基础控制是否完整;预算管理是否规范;单位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是否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合理划分;岗位间沟通是否通畅;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并充分体现单位内部控制特点等等。第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评价就是对单位信息处理能力进行评价,包括信息沟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内部控制信息的处理情况、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信息沟通系统的可靠性以及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第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评价就是对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和监督系统是否健全、内部控制评价是否开展以及改进措施是否及时落实等情况进行评价。

3、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程序

第一,根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具体内容,确定科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确定重点评价对象,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计划。第二,聘请专业人员作为评价的引导员,带领评价小组成员就评价内容进行有效探讨,在出现分歧时,努力做好协调工作。同时还要对评价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更好的了解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程序和目的。第三,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合理确定评价小组成员,通常包括单位负责人、关键控制点工作人员和引导员等,确保评价的科学性。第四,定期召开研讨会,就不同重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单位负责人可以全面了解内部控制情况,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各部门人员集思广益制定有效措施。第五,由评价小组成员针对讨论发现的问题和制定的措施进行全面总结,以自我评价报告的形式提交,供全体人员参考,有效落实改进措施;改进措施的落实是自我评价的目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责任人要认真执行,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保证改进措施的落实,从而使内部控制更有效。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建议

1、单位负责人强化自我评价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单位负责人意识的提高,只有负责人充分重视内部控制,重视自我评价工作,才能带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自我评价工作。对改进措施单位负责人起良好的监督督促作用,保证改进措施的及时落实。

2、开展多层次自我评价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不仅需要负责人的重视,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基层工作人员对关键控制点了解更深入,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另外多层次员工共同参与,可以使其协作能力加强,更深入地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3、提高人员素质

自我评价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全体员工参与,这样可能部分员工对内部控制不熟悉,这就需要单位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相关培训,使员工深刻了解内部控制以及自我评价的方法,有效促进内部控制的落实。

4、设立内部控制专门机构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经济能力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负责自我评价工作的开展,制定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组织评价小组定期召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讨论会,监督改进措施的及时落实。

五、结束语

在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内部控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针对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独特性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可以使单位全体人员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加大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方凉琼: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其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

[2] 张双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0(20).

篇6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教育教学发展的进程,决定着为社会输送的建设者的素质。教师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对于教师的评价也不能是单一的,固化的。形成发展观,对教师实施侧重于发展过程的评价,以教师素质发展为评价目标,将评价定位于给教师发展做出指引,才能形成正确的教师评价体系。下面我结合自身体验来谈谈应用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成长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规划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针”,教师发展同样需要有发展目标的指引。根据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在教导处的帮助下,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确定个人三年的研究专题,制定出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

二、发展有储备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也需要坚实的“思想储备”。学校推荐陶行知的人格教育读本和有关心理辅导专著,以个人自学、讨论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和鼓励教师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实践学习陶行知的人格教育思想、现代学习心理辅导、班级心理辅导,以及活动心理辅导理论与技术和新课程理念。

三、发展有交流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不能故步自封。对于教师能力的评价,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对于教师交流能力与探究能力的评价。在确立案例研究主题的基础上,按照案例研究的程序方式(个人案例-公开交流案例-选择案例-总结范式)进行案例研究。明确了案例研究的形成过程(主题-课例研讨-分析归纳-形成案例)和分析格式(研究专题-案例-分析-综合)。

四、发展评价成体系

教师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教师的发展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促进与推动后实现的。在学校日常工作中,为了实现激发、调动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开发教师的潜力,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的目的,要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使学校的教研、科研、教学、教学计划管理、教学思想管理、教学行政管理以及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管理密切结合,力图作到科研、教学、管理和评价的一体化。

1.综合进行评价

教师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体现在多方面,所以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是综合的、多方面的。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在沿用以往的月报表与期末相结合的基础上,继续对学校原有的不很健全的评价体系和框架加以修改、充实与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将侧重对教师的科研素质的评价考核奖励逐渐向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绩效倾斜,从而调动教师为学校发展做贡献和谋求个人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目标的维度来设计评价体系教师三年专业素质发展规划结束以后,对专家型教师、实验型教师和合格型教师是否达到既定的个人发展目标规划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指明继续努力方向,确保学校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目标的真正实现。

2.评价是发展的

发展性评价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结合性”,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它的评价往往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相结合的。

(1)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融合。自我评价可以使教师坚持自我,但是,只着眼于自我,教师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局限。为了突破自我局限,发展性的评价要求教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首先,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对教学所进行的反思。要求教师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允许教师自述自己成功的做法,指出自己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凡是公开参与研讨的课例都要进行自评,包括自己的强项、优势、特色、风格和弱势。其次,组织教师集体评价课堂教学。组织学校教师对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通过观摩教学,指出其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做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通过评价,也促使评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而促进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最后,建立学生、家长评价制度。

(2)量评与质评是相结合的。加量不一定就会增质,在我们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时,一定要对于教师劳动的性质首先有所了解。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不能简单化,不能只见量而忽视质。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必须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一方面,要依靠数据事实描述判断教师的素质、工作状况;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直觉、印象、经验以及评价者价值准则对教师的素质及工作状况进行价值判断。在评价过程中,能量化的则量化,不能量化的,加以描述性分析。

篇7

1、简历的亮点如何展现,HR的关注点是什么

答:HR关注和职位相匹配的能力关键词。简历的亮点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你有什么特质符合这个岗位,并用数字和实例举例。比如销售类职位,HR关注你有什么沟通技能,销售经验和抗压能力,并且最好附上你的实习的例子。

2、如何制作不对口专业的简历。

例如:国际贸易学专业的学生想申请行政管理的岗位

答:如果从能力的角度来说,行政管理需要至少有行政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有基本的office操作能力,公文写作,还有沟通和执行技能,认真和耐心的才干和团队合作。对于这个岗位,专业知识的门槛要求其实不高,关键是需要相关的技能和才干。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去快速了解行政管理相关专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些实践经历去证明你会有office和公文写作技能,以及什么样的经历去证明你的沟通和执行技能,比如班干部或者助管,最后就是在团队中认真和耐心的完胜任务的才干。这是都是要在简历中突出的。

3、照片和自我评价是否重要,科研成果和成绩是否需要

答:照片的原则就是你长的好看,能加分就可以了。对于一些和人打交道的岗位,比如销售类,行政类和管理类,需要一张能体现你气质的照片,但别PS过渡。而技术型岗位,其实无所谓。

你的自我评价需要和岗位相符,比如应聘计算机,你的自我评价可不能总是说文艺范儿。所以科研成果和成绩在技术性岗位中很重要,但在其他对专业要求不严格的岗位,比如销售,则无所谓。总之要看岗位要求才能确定。

4、没有实习经历的简历如何制作

答:那就找相关的实践经历补足,实习经历是证明你这方面经历所代表的能力恰好和岗位匹配,所以如果没有实习经历,举一个相关的故事证明也可以。关键是突出和岗位能力,如果都没有,那就看你人品了。

5、简历制作成PDF

还是WORD版

答:最好用word,2003版本最佳,文件的标题最好是某某某应聘某某岗位的文件名。

6、万能简历如何制作

答:和永动机一样,理论上存在,现实上没有操作性。

7、自我评价和特长怎么写

答:分析岗位标准,把特长和自我评价符合这个岗位核心要素。

8、如何弥补不足之处。

例如:社会实践少,没有特长

答:巧妇人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社会实践还真没法写,如果对方不要求社会实践个特长,我们也没必要写。

篇8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四、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教师教师评价,让家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直接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将家长请进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并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高意见和建议。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同事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为了真正做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避免教师间的摩擦或矛盾。

㈣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学校优质课比赛,及时进时听课评课,收集教师课堂教学信息,根据评价体系,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作出恰当的评价,作为期末评价量化的依据,并从这中不断发现人才,为优秀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促进其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建设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

五.评价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家长、社会以及整个教师群体都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和接触。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在通过互评,使主客体双方意见得以沟通,逐步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评价的过程就是教师思考判断、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让教师学会自省,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自信。而客观评价过程,又是教师深化认识,学会理解,学会认同,学会修正,学会恰当评价的学习过程、提高过程。

2.常规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常规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我们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做法是每月由教研组、课题组评价一次,教导处、教研室不定时进行抽查,发现典型及时给予表扬,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此。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我校在每学期期末进行。对教师学期或学年的工作进性考核评价,注重绩效与自我发展评价,同时进行教师自身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和工作绩效的考核。

3.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篇9

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普遍不够重视,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导致实验教学质量不高。然而,实验教学是医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学”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教师教,二是学生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只强调教师的作用显然不够,只有学生重视实验教学,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才能真正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1自我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形成性评价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的评价,用以强化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它更加关注过程,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实现。我国学生以往主要为被评价的客体,过于“信服”教师评价。但教师过多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依赖,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学生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课堂上不主动等。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能及时发现自己或他人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总结、反思,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认知水平[1]。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学生适时、合理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并据此调整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从而具备一定的终身学习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尝试在医学实验教学中引入学生自我评价。

2以实验报告为抓手,尝试引入学生自我评价

既往的实验课,虽然教师也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复习相关理论知识,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学生边看教材边做实验,角色分工不明确,往往是一人忙得要命、其他人则闲得无聊,这样不仅影响正常的实验进程,而且取得的实验结果也不能令人满意;等到课堂讨论时,绝大部分学生又成了“低头族”,害怕教师提问,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师就只能自己唱独角戏,师生互动也很少;课后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内容大同小异成为普遍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引导学生以“我的学习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去反思自己的学习目的[2],并尝试以实验报告为抓手,因为实验报告成绩要计入实验课总评成绩,虽然占比不高,但是会引起学生的重视。

3学生自我评价的实施

3.1实验课上明确职责

将学生每3~4人分为一组。学生进入实验室,以组为单位填写实验记录表,自行确定本次实验的角色(主刀、一助、二助、三助),并各自完成既定任务(主刀和一助负责操作,二助负责协调和现象观察,三助负责现象观察及分析解释)。下次实验课,角色轮换。采用以上方法,几乎每位学生都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实验课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后,学生的认真程度普遍提高。实验教学中,教师严格检查,防止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独揽操作、其他学生“打酱油”的现象出现,保证了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不可否认,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一方面要肯定表现优秀的学生,另一方面要更为关注表现差的学生,对进展相对较慢的实验组给予更多指导,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设法改进,从而使各组都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

3.2实验课后各自反思

实验课结束后,学生书写实验报告。除了既往的内容以外,我们还增加了如下内容:对本组的整体表现做个简短小结、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如果你是主刀会怎样做得更好、你认为本次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了多少、你对本次实验设计有什么新想法等。每次实验报告的满分是10分,其中3分为增加内容的评分,这促使学生在课后不得不认真思考,逐渐达到了引导学生总结、反思的目的。初次布置任务时,学生交上来的实验报告大多应付差事,甚至出现了评价结果与课堂表现不符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在批阅实验报告时按照基本原则进行准确评价,因为“教师的表扬声不断,但学生究竟学得怎么样以及学生在达成目标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势与不足,学生和教师却不甚清楚。这是对形成性评价最为常见的一种误解”[3]。教师必须把问题明确指出并予以差评,防止个别学生侥幸过关而产生混的念头;同时,还要利用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调整,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经过两次实验课学习,学生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实验报告中体现出来的课后反思也越来越深刻。有一组在做家兔实验时误伤了家兔的大动脉,面对大失血的紧急情况没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止血,结果导致家兔死亡。同组的4位学生在实验报告中都根据各自的角色对实验进行了认真分析,主刀学生还与以后的临床工作联系起来,提醒自己要胆大心细,要用充分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做到处乱不慌,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成为合格的医生。当然,教师对于认真进行自我评价的学生也要予以及时表扬,充分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的积极性。

4自我评价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以来,实验课前预习、复习的学生多了,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多了,并且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协调性、成功率也提高了。例如做家兔实验时,以往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完成的麻醉操作,现在基本上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麻醉意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此外,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也可以得到学生对实验内容难易度、教学趣味性及教学方法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后的实验教学甚至理论教学也有了调整依据。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的责任重了,投入教学的精力多了,授课质量自然就会提高;学生的责任重了,进行实验的热情高了,学习质量自然也会提高。我们以实验报告为抓手,尝试在实验教学中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当然,如何更好地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形成性评价,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林静.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9):66-68.

篇10

·教学日志是普遍应用于学校的一种绩效评价工具,它能使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工作过程有较详细的了解,完成对教师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日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教师审视工作过程,进而提高专业素养。目前关于教学日志的研究很多,但针对远程教育的教学日志研究还比较少。远程教育中教学分离的特点使得远程教育教师工作过程弹性较普通学校更大,合理使用教学日志可以帮助远程教育教师更好地完成自我评价。

一、远程教育教师自我评价的意义

远程教育的特点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远程教育教师需要通过技术的辅助来完成“教”的角色,目前远程教育教师的主要角色有课程主持教师、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等。不同教师角色的教学工作不同,但他们同属于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不易观察和量化的脑力工作者,教师工作的这个属性正是教师评价制度难于制定和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例如,田静等人指出目前教师评价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理念上重视近期利益,模式上偏重定量评价,内容上偏重量化的科研成果,形式上比较单一,程序上比较随意等。[1]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师评价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结果的评价和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且偏重于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师评价的主体主要有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自身和学生。很多学校制定了详细的量化指标模式和一些科学的测量统计方法,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的优势在于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但它们的评价主体一般是学校管理者、同行和学生,而远程教育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学生一般并不参与教师评价,这也给教师工作过程的评价带来困难。在远程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除了普通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外还有多媒体资源建设和学生支持服务等特色工作。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结果评价,比如最常见的评价方式教师工作量制度是以完成所带课程的学时数为基础,但这种评价忽略了数字背后的过程。由于远程教育过程的特殊性,教师教学工作的现场一般只有教师本人出现,其他人无法监管,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记录并进行反思后完成自我评价,学校再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完成教师评价。

二、远程教育教师教学日志的特点

目前广泛使用的记录和反思教师工作过程的工具是教学日志。不同的学者对教学日志的定义给出了不同的界定,布鲁克菲尔德认为:“教学日志是教师定期记录自己的教学事件,它能真实生动地将教学本身表现出来。教师透过这些教学事件,可以了解自己先前的假定。”[2]贝利认为:“教学日志是教师亲自记述自己的语言学习过程或教学经历,并将这些有意义的事件定期、真实地记录在自己的日志中,最后再分析同一教学事件再次发生时自己的处理模式等”[3]。我国学者王雁苓认为,教学日志是指教师通过记录自己的教学活动,并总结出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和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的记录[4]。可见,教学日志不仅包括对教学事件的真实记录,还包括对自身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反思和解决思路。而远程教育中教学分离的特点给远程教育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多影响,这些影响使得远程教育教师教学日志也体现出固有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远程教育教师的教学日志以合理的时间管理为基础

普通高校的面授教学是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展开的,到了某个时间节点,教师必须走进教室进行教学工作。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安排的授课时间节点较少,教师的日常工作即资源建设的时间节点很大程度是以教师的意志决定的,这在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更多自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时间管理上的困难。如果教师的时间管理出现问题,教学日志对于完成教师自我评价的功能就难以达到,所以远程教育教师教学日志是以合理的时间管理为基础的。

(二)重要教学事件的记录是远程教育教师教学日志的重点

远程教育的教学分离导致教师很难及时地得到学生对每个资源的及时反馈,教师就课程的自我评价缺乏了一个重要依据。而学生的集中反馈是在每学期规定的答疑时间里,远程教育教师应抓住类似的重要教学事件对教学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深入的教学反思。这类教学日志的记录应该是教学日志的重点,也是帮助教师完成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远程教育教师教学日志的多线程性

远程教育教师承担的课程种类往往比较多且在不同课程中承担着不同角色。每一门课程中,远程教育教师的日常工作除了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外,还包括更多的情感交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更多的教学资源的提供等方面[5]。这种多线程多角色的工作特点造成了远程教育教师教学日志记录的多线程性,而多线程工作往往会使人感觉时间紧迫和精力不足。

三、教学日志在远程教育教师自我评价中的作用

教学日志的本质是教师工作过程的记录工具,是教师内心世界的独白。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教师进行记录和反思,觉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思路。除此之外,教学日志在远程教育教师自我评价中的作用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点:

(一)教学日志能够帮助远程教育教师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

由于远程教育教学没有面授教学那样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教师可能会产生一种自己什么都没做的错觉,这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教学日志能够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阶段性成果,而及时连续的教学日志的记录也是教师能够客观真实地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教学日志的记录可以帮助教师分阶段地客观地完成自我评价。

(二)教学日志能够帮助远程教育教师在交流中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自我评价是起点,但教师不能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教师应该寻求教学上的相互沟通。教学日志作为沟通的载体,能使教师相互之间对彼此的工作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问题的专项交流。这种交流可能会使教师产生对整个教学工作过程改进的新理念。教师可以从其他教师的教学日志中汲取营养,在对比中评价自己的教学工作。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教学日志中记录的困扰自己的问题与同事交流,倾听同事的意见,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自我评价。

(三)教学日志能够帮助远程教育教师形成时间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良性循环

远程教育中的日常教学工作即资源建设工作中的时间节点较少,教师有效的时间管理本身就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日常的自我评价,而良好的自我评价又会激励教师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从而形成时间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良性循环。无效的时间管理可能造成工作的无序和拖延,特别是对于新手教师来说,时间管理就更为重要,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规律的工作习惯,处理问题理想化,容易受外界干扰而产生情绪波动,从而形成较低的自我评价。因此有效的时间管理是教师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教学日志就是一种帮助他们进行时间管理的工具。教学日志作为绩效评价的工具,学校会对教学日志的记录有具体的规定,这个时间上的规定就是规范教师时间管理行为的方式之一,教师需要在这个时间之前完成某些工作才能有事可记。而对于那些时间管理意识强、有经验的教师,他们已经能够有规律地完成教学工作,教学日志记录周期的适当延长并不会影响教学日志对他们自我评价的作用。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开发出教学日志的管理软件,甚至有的学校已开发出手机客户端[6]以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日志的记录。这些软件一般都设有提醒功能,会提醒教师在预设的时间内进行教学日志的记录,这个提醒功能也是帮助教师进行时间管理的方式之一。受此启发,即使没有软件辅助,只有纸质的教学日志,教师也可以模拟此功能在手机上设置适合自己的提醒时间来提醒教师记录教学日志的同时实现时间管理。

(四)教学日志能够帮助远程教育教师把握重要的自我评价机会

教学日志不是对自己从事教学活动的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通过工作记录和教学反思共同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的教学日志才具有实质性的价值,否则所记录的教学日志只能停留在狭隘、肤浅的层次上[7]。深入的教学反思来源于重要的教学事件,对于远程教育教师来说,除了日常的规律性教学工作外还有一些特色的教学工作,这些工作是有规定的时间节点的,比如形考平台的任务、课程答疑活动、专业教研活动、多媒体资源制作、监考和判卷等,这些都是远程教育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要记录教学日志的教师必然会对这些重要教学事件加以重视,这会激发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注意力和观察力。由于事先的思考和事中的重视,教师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学日志能够帮助远程教育教师把握重要的自我评价机会。

(五)教学日志可以帮助远程教育教师提高职业认同感

远程教育教师的工作内容多,承担的课程多且在不同的课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这种多线程多角色的工作状态容易使教师产生杂乱感而降低教师的自我评价,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职业倦怠感。教学日志记录时间的规律安排可以倒逼教师在教学日志记录前完成教学工作,形成教学工作上的规律性。规律的教学工作可以减轻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焦虑感。另外,教学日志的编写一般是按照课程进行分类的,有几门课程就有几本教学日志。教师在使用这个工具时应避免多线程工作,可以先以某门课程的教学日志为主进行记录,帮助教师改善教学工作并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达到这个效果后,再逐渐地将教学日志应用到其他课程,从而使教学日志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工具。可见,教学日志有规律的记录和循序渐进的使用可以减轻多线程工作状态给远程教育教师带来的焦虑感,长期坚持就可以形成自我评价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职业认同感。

四、结语

教学日志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的工具,合理使用教学日志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并完成自我评价。反之,教学日志可能会沦为教师的心理负担。教师和学校要正确认识教学日志的作用,尽量规避教师日志在使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争取让教学日志在远程教育教师的自我评价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作者:李倩倩 单位: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田静,生云龙,杨长青,徐绍莉.国内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变迁历程与阶段特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58-61.

[2]布鲁克菲尔德.批判性反思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王雁苓.教学反思日志的撰写[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1):73-74.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13-02

高等学校在教学工作中,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学业评价问题。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虽然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学业评价进行了很多改革,但由于历史沿革、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缺乏多元化、方式单一等诸多弊端。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弊端,并就如何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以及明确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功能与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促进学生的学业、能力、道德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平衡发展做了初步探讨。

一、高校现行学业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一)高等学校现行学业评价体系现状

我国现行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课程学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毕业实习。前两个方面是学业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课程学习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个方面。在学业评价的执行层面主要通过教师、学院以及校方分别承担来完成,学生在学业评价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的一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业评价多采取终结性结果评价的方式,过程评价在评价结果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主要的过程评价参考指标为课程学习中考勤、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等客观指标。

(二)高等学校现行学业评价体系弊端

1.传统意义上的学业评价与其真正的内涵存在偏差。传统意义上的学业评价指的是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业评价主要以分数的高低作为唯一依据,其目的仅仅是获得学分、毕业或评优评奖。这样的学业评价认识忽略了其发展功能,与学业评价的主旨存在一定的偏差。这里可以借鉴“全人教育”理论,它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千方百计地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爱好,即治学的方法。因此,学业评价最为重要的内涵是通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指明学习方向,改进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2.现行学业评价体系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提升每个人的主体性。传统的学业评价体系应试化的倾向,导致大学生主体性正在逐渐丧失,成为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学业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局限性和不具有时效性,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以“考试”为核心的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真正反映学业的真实情况。目前我国高校中学业评价中,评价方式主要采取课程考试或课程论文量化打分的形式,通过分数的高低来对学生学业的价值进行判断,主要反映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而不能反映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忽略了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察。

4.传统的学业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导,忽视了对于学业过程的整体评价。目前大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应试化倾向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忽略平时的学习,仅在考前两周突击学习,以不“挂科”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有效的释放;教师也以学生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课程的学业评价,而没有参考学生在学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表现、情感等因素。

二、构建高校“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

(一)“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目的与作用

学业评价的目的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通过学业评价实现对学科教师教学的激励、诊断与促进作用。其次要肯定学业评价存在的选拔与甄别功能。但要弱化这一目的,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着重体现评价结果对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等发展。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学业评价的结果,对教学过程、方法有所改进,促进教学与评价的相互作用,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实现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落实到具体的方法上,要做到量化的方法与主观评价方法,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的结合。量化打分的形式主要包括阶段考评、课程考试等等以分数或成绩等量化指标作为学业评价依据的方法;对于某些以分数不能体现学生学业情况的课程或评价内容,可以采用主观评价的方法,阶段考评也可辅助以主观评价,主观评价一般以描述性的语言对于学生在课程、实习等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力及情感等进行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在下一阶段改进上一阶段存在的问题,累积即可获得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表现,形成过程评价结果,同时可以在学生课程结束后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在“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中,需要贯穿始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要摒弃原有的“整体划一”评价理念,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业评价的差异化理念。

三、高校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实施

(一)“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组织方式与方法

1.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弥补不足,促进自我进步的途径。在课程学习活动中,大学生通过主动确立学习目标,及时进行自我诊断,以自我评价的结果来指导和改进其学习活动,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偏差,最终提高学习目标的实现水平。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使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对于课程的认识,学习的态度及价值观等动态指标,也为教师的客观评价提供了充分依据。学生课程的自我评价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从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等方面来评估。②学习动力的自我评价。③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如阅读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等;加工、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如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口头的、文字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学习的调控能力:如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等;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2.学生互相评价。对于学生互相评价这一方式,首先教师要判断课程是否适合学生互相评价这一方式,教师将参与课程学习的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将部分课程内容以小组学习、小组研究的方式分配到各学习小组,各小组的内容可以按照不同学习小组的能力、特长来分配,充分体现差异化评价的原则,学生在共同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对自己与他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可参照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

3.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的结合构成对学生课程评价的主体,形成课程教学活动的一条“主线”。教师评价内容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阶段考评、科研实践情况以及课程考试成绩等各个评价组成部分,而不能单纯的以课程成绩作为课程的最终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量化打分与主观评价的有机结合。

(二)“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

1.量化评价方法。在“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中,量化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阶段考评与课程考试。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解,划分出若干关键知识点,由此设置若干阶段考核点进行考评,改变原有学业评价体系下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在进入考试周之前突击复习的局面,通过阶段性考评,使学生在每一个关键知识点学习后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整改,形成“发现问题――有效整改”的良性循环。通过阶段考评的积累,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与课程考试有机结合,形成对该课程的量化评价部分。

2.主观评价方法。课堂表现考核“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贯穿整个体系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传统的学业评价体系下,大学课程基本上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教师适当规划教学过程,采取课堂互动或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两种形式,教师可以形成对学生课堂表现的主观描述性评价或指导。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该形式应给予相应的支持与指导。作业考核,在“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下,作业形式应考虑多样性,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课外实践考核,鼓励学生就课程内容以及个人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激励分并给与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蔡芸.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

[2]吴定初,唐安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的主体性提升[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3]李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

[4]王文静.学生自我评价流程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