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招教考试总结

招教考试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25 08:40: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招教考试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招教考试总结

篇1

一、回顾江苏对口单招历史,解读“对口单招”

1.江苏对口单招发展历史。

江苏的对口单招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现在,2007年因政策原因,虽然有所波折,但近几年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均在快速增长,2012年全省报名两万七千多人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四年报名人都突破3万人,本专科录取率也在逐年增加。

2.对口单招概述。

所谓“对口单招”,是江苏省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或同类学校)毕业生中招收高等院校学生的专项措施,以此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圆其大学梦的需求,也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和形成特色而设立的一种高考选拔制度。

3.对口单招考试形式与内容。

对口单招采用3+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考试形式,在高三第二学期(三月份),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全省统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对口单招考试科目:语数英+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试卷总分1000分=语(150)+数(150)+英(100)+专业理论(300)+技能(300)。

二、我校烹饪单招专业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1.烹饪对口单招发展历史及取得成绩。

我校烹饪单招班组建于2010年,六年毕业四届学生,从最后高考的成绩看,成绩是在不断提高的,本科数、联盟校排名逐年提高,在学生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锻炼了教师队伍,他们的理论和技能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烹饪理论课教学。

烹饪理论成绩占总分1000分中的300分。考试内容为“四合一”,包括60分的《烹饪原料知识》,60分的《中式面点技艺》,90分的《中式烹调技艺》和90分的《烹饪营养与卫生》。师资配备方面,前两届烹饪单招班理论教学由两名教师授课;第三届,四门课由1名教师教授。两种师资配备各有优缺点。教学方法方面,在理论教学中笔者也走过弯路,在后两届理论教学中,多采用项目化教学法、探究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现场体验法等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烹饪技能课教学。

烹饪技能成绩占总分1000分中的300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60分的面点项目,60分的刀工项目,90分的冷拼项目和90分的热菜项目。这些项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规格、数量的制品。笔者在技能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所有烹饪技能课都称为烹饪实验课,在课上会使用天平、量杯、量筒、计时器等设备,带着学生一起探究,如在烹调实验课上,盐放多了、放少了,对制品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中火条件下,加热45秒和加热60秒,鸡脯肉有怎样的口感变化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和做事严谨的习惯。

4.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六年从事烹饪对口单招专业教学中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如课时分配不够合理,三年总的文化课与专业课课时比为58:42。笔者认为最佳的课时比为1:1,这是根据最后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考试总分决定的。师资配备方面,现在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教学都存在“包干”的现象,1名教师教理论,1名教师教技能,或1―2名教师既教理论又教技能。这样的师资配备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管理,但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实训条件方面,现在的实训条件是为了满足顶岗技能训练和技能鉴定技能训练而设计的,这些设备和最后单招技能考场的设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最后的考试。虽然烹饪对口单招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升学,但教学不能仅仅为了应试考试。因此,需要提醒学生文化与专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三、总结

笔者认为,搞好烹饪单招要有三个必备条件,即优质生源、精英教师团队和适用的管理制度。

1.加大宣传,吸引优质生源。

我校近三年在“对口单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本科上线率和本科人数已经连续三年名列扬州大市第一,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我们可以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吸引“高分”段的生源,生源好了,再配上优秀教师队伍和适当的管理制度,我校烹饪单招定能再写辉煌。

2.加强教研,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扬州市虽有三所中职类含有烹饪专业的学校,但只有我们一家在从事烹饪对口单招教学,这就使得我们缺乏交流,难以教研,没有借鉴,阻缓了我们的发展。市内教研不了,我们可以走出去,和外县市的烹饪单招强校交流、教研。

篇2

【关键词】

单招语文 应用文写作 写作训练

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共五册,涉及的应用文包括便条、单据、启事、通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创业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信、海报、简报、会议记录、电话记录和新闻等;种类繁多。从近五年对口单招语文试题来看,应用文题目每年必考。从评分标准来看,对字数和格式均有要求。因此,应用文写作不仅是我们单招语文写作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高考成绩。

为了适应江苏省单招生考试对应用文能力考查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应用文本身缺乏文学性、语言直观、程式化,教学上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学习上靠死记硬背;因此,教学内容枯燥、抽象,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笔者本人多年从事单招语文的教学,结合个人教学实际经验,对单招语文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策略谈几点自己感想和体会。

一、因“材”制宜,合理剪辑

受传统中学语文课本编排体例的影响,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应用文写作部分在编排上流于形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厚此薄彼,重阅读、轻写作;所选例文大多内容陈旧,格式不规范,专业针对性不强,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提高自身对应用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它不仅与学生日后的职业选择有关,还与每个人日常生活有关,更是中职生基本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其次,在例文的选择上,要抛开书本上不适当的范文,重新选择具有鲜明性、规范性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例文,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再次,在教学顺序的安排上要先易后难,比如学习专业书信的写作前可以让学生回顾一般书信的写法要求。以《给XX的一封信》为题,让学生给自己最亲近的人写一封书信,谈谈自己的学习生活,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倾诉一下内心的烦恼。在此基础上,学习专业书信与一般书信的格式异同,并比较它们语言使用的不一样。这样的教学有层次,有梯度,便于学生感性认识,理性接受。最后,对所学应用文进行归类教学。我们的应用文写作分布在五册书的教学中,比较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甚至“前后打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进行“雷同”应用文的整理归纳,进行专项的比较训练,在实际操练中掌握彼此的不同。

二、因生而异,差别教学

近几年由于招生政策和生源数的影响,许多职校在单招的招生上没有任何的分数限制,这样就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而应用文的写作要求明确简洁、格式规范,没有丝毫让步的空间,这就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作为一名教师,仅仅靠课堂的一己之力是没有办法完全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制订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第一,对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班级张贴,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出其值得学习的地方,为他们后面进一步的写作提高信心;其次,优秀作品的示范也为其他同学提供了学习的范本,有了临摹的对象。第二,对中等生的应用文批阅要更加全面到位。对很多中等生来说听懂、会写不是问题,但恰恰因为这一点又会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不够认真、不够规范,所以教师一定要及时指出问题所在,避免养成不良习惯。第三,对一些根本就听不懂、无从下手甚至不愿意写作的同学,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交给优秀生,让他们对优秀生的作品进行临摹。当然,在这过程中优秀生需要付出一定的辛劳,而不是简单的甩给他们抄抄。教师可以不定期地对“结对师徒”进行整体考核,以此促进他们的有效帮扶。第四,在全班进行应用文写作竞赛,对优秀者进行表彰,对进步者进行肯定,对不足者提出委婉批评,以此促进全体同学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三、结合专业,贴近生活

单招学生未来的方向不是就业而是进入高校进行进一步的深造,所以相对而言,应用文的写作更多的是为了考试,而非就业后的实际运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试题也远离我们的生活,缺乏恰当的情境。很多学生都感觉应用文的学习流于形式,和专业关系不大,与生活相距太远,无从下手。这一点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在进行相关的应用文写作训练时内容上应该确保和学生的专业与生活密切关联。学生的专业各不相同,同样的应用文写作训练应该顾及学生的所学专业;比如我们常写的《计划》《总结》,可以让学生写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计划、学结。学校相关的专业活动前后,教师要抓住机遇及时进行相应的应用文写作训练。比如学校的技能节开展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写作迎接竞赛的计划、参与后的总结;学生的技能训练期间,可以进行《消息》的写作训练。中职院校的活动非常多,比如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技能节、艺术节等;学生的参与面非常广,对活动的方方面面了解的也比较多。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身份和拟身份,进行区别写作。比如组织者可以写《海报》《通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参与者以班级名义写《简报》《会议记录》等,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写作相关的《计划》《总结》。这些写作训练跟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感受真切,有话可说,写起来不至于过于抵触,容易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技能,关系到学生的考试和工作后的实际运用。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我的探索目前仅限于单招高考这一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地掌握应用文的写作。

篇3

各高职院校须于3月7日前,登录湖南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院校版),设置好招生专业等信息(招生专业必须与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批准的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名单一致),经我院审核确认后准予开通报名系统。各校同时打印招生专业备案表,加盖公章后报送我院普招处。

二、单招报名与确认

报名时间统一为3月11日-3月17日,在此期间,考生可登录湖南省高考招生考试信息管理平台(考生版)高职单独招生报名子系统报名或修改报考信息。考生可选择测试时间不冲突的1-2所院校报考。报名截止后,高职院校方可下载考生报名信息,组织开展报名确认工作。未在网上报名的考生,不允许参加测试。

三、单招测试

单独招生测试工作由各高职院校按国家教育考试的相关规定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组织实施,院校所在地的市州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监督指导。市州招生考试机构要安排专人对测试工作进行监督,我院也将组织人员对各校的测试工作进行监督巡视。测试工作须在4月21日前完成,具体测试时间由各高职院校自行安排,并报我院普招处备案。

测试地点原则上只设在学校校内,确有必要在异地设置考点的,须征得当地市州教育局同意,并报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备案。异地考点由所在地市(州)教育局负责安排在当地高职院校或市(州)政府所在地的高考考点。高职院校应制定详细的异地组考工作方案,与考点签订组考协议,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义务。高职院校应落实异地组考的主体责任,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由院校相关领导担任考点主考,关键岗位的工作须由院校在职在编人员承担,组考要求和考试时间须与校内考点一致;组考工作方案须报送考点所在地的市州招生考试机构,并接受其业务指导。

四、录取备案

今年单独招生录取备案工作于5月9日前全部完成,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预录取报送阶段。各高职院校必须于5月3日前,登录湖南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院校版),报送所有参加单招测试考生的各类成绩信息与拟录取考生信息。考生拟录取专业不得超出各校已在报名网上设置的专业,考生录取的志愿顺序应按公布的录取规则确定。5月5日,各高职院校网上查看比对数据,依据有效数据情况和各自招生录取规则递补拟录取考生,对于报考两所高职院校的考生,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顺序录取。

(二)确认备案阶段。5月7日,各高职院校下载录取名单,确认并打印测试考生成绩信息报表和审核后的录取考生信息报表,由学校负责人签字盖章后,连同单独招生录取情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考生报名人数、确认人数、参考人数、录取人数、拟录取名单公示网址及网页截图、以及执行相关录取规则的责任说明等)一并于5月9日前报我院普招处备案。备案完成后,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工作要求

1.各高职院校要成立单独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规范管理,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要严格按照本校公布的单独招生录取规则决定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同时负责做好已报名但未被录取考生的解释工作。

2.各高职院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阳光招生”的要求,将拟录名单在本校网站进行集中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未经学校公示或无考试成绩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本年度统一高考和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

篇4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113

《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电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和磁路知识等,是一门理论性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既与物理学知识有联系,又要用到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与实际生活密切关联,并且是机电、电子专业对口单招的必考科目。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电工技能,真正体现了理论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的培养要求。

复习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类型,是将已学知识进行归纳、巩固和提升,使整个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复习课不同于习题课,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既包括对已掌握知识的强化,同时也是一个查缺漏,找弱项的过程。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中职电工课程单招班总复习课做几点思考。

1 以人为本,了解学生实际;以纲为本,明确考试重点

单招班的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电工基础这门课程,但由于各种原因,虽然生源素质经过整合有一定提高,但学生整体知识基础仍不够理想,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对于简单的基础性题目一般能够掌握,但灵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

单招考试注重查察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提出了有关认知能力的要求,即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要能够理解并掌握,以外还要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单招试卷的分析可以看出考试大纲中的内容试卷上都会涉及到,只是出现的形式和难易程度有所不同,题目类型和分值比例基本不变,难题、偏题和创新类题目较少。因此在进行总复习时必须认真研究大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调节复习的进度和难度,提高课堂效率。

2 理清知识体系、弄清框架结构

单招班主要以复习强化为主,《电工基础》教材共十三章,内容多,时间紧,这就给我们的复习课带来了难度。若按书本排列顺序复习,时间显然不够,且在学完整本书后发现很多章节前后都是有联系的,比如第四章讲到电容,第六章讲到电感,但是后面交流电路和瞬态过程两章都要用到这两种元器件,所以在复习时可以前后相联系。又如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既适用于交流电路又适用于直流电路,所以在复习时可以就一种分析方法用于解决直流和交流两类题目。只有帮助学生理清整本书知识点间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做到胸中有数,前后融会贯通。

3 重视试卷分析、及时总结反馈

单招班练习、考试频繁,其目的是既可通过考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点,也让学生适应考试的题型和难易度。每次考试或练习后,除了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成绩外,及时进行试卷分析非常重要。讲评课的好坏,对于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完善知识点很有帮助。高质量的讲评课能帮助学生规范解题格式,熟练解题技巧,拓宽解题思路,提高分析能力。

试卷分析不应面面俱到。对于答题正确率高的题目可以一带而过,点到为止。讲评的重点应放在得分率为75%以下的题目上,基础题的分该拿的都拿到了,那么也就不留遗憾了。对于试卷上的难题则要重点分析、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讲清解题思路和规律。对于极少量的偏题,则只要求一部分基础好的同学掌握,这是拉分的关键。试卷分析应注重归纳、引申,通过试卷中某一道题目联系相似问题,变题型、变数值,多角度强化练习。笔者建议本班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本本,专门用来记录自己历次考试练习的错题或是感觉有困难、不清楚的知识点,一个月总结反馈一次,长此以往学生进步必定很大。

4 重视典型例题分析,举一反三

电工题目千变万化,对应的分析方法也很多,搞题海战术,显然是行不通的。想提高复习效率则应从典型例题入手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学习多向思维和变向思维,绝不能就题论题,要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所谓典型例题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这类题目的讲解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去解决一大批题目。以直流电路为例,其电路分析计算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叠加定理、支路电流法和戴维南定理等,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基尔霍夫定律的基础上展开的。在低年级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每种方法的解题步骤,如果明确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解决,那么对他们来讲是没有困难的,但如果题目没有指定方法,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了。学生总是习惯用某一种现成的模式或是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解决所遇的问题。因此提高解题能力是当务之急,重视解题思路的培养是提高复习效率和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以下有一题是要求电路中的电流I,学生一看到是求某条支路电流,脑子里立刻想到了支路电流法,但后来发现要列写五个方程,解题比较繁琐,所以才考虑选择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解题分为三步走:先求开路电压,再求等效电阻,最后画等效电路。但学生在戴维南定理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难题,不知如何求出开路电压。实际上这是一道典型的题目中套题目,方法中有方法的题目,必须多次运用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才可以依次解出物理量。学生在此又可考虑一题多解,如网孔分析法,节点电压法。从以上例题看出,题目不在乎多,而在与精。分析好一道典型题目,等于同时复习了复杂直流电路的多种分析方法,有利于学生比较、归纳和总结。教师在课后可布置一些相同类型的题目供学生思考并加以巩固。

复习的方法有很多,只有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篇5

对口单招是高校招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专门为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开辟的一条升学渠道,是普通高考的重要补充形式之一。对口单招的考试模式基本上是语数外文化课400分、专业综合理论300分、专业技能考核300分,技能考核的具体形式因专业而异。目前,对口单招工作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规模,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自实施以来,很多同学通过对口单招进入了大学的校门,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从2010年起,计算机对口单招考试大纲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专业综合理论和技能考试标准。理论考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原理》《C语言》《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等五门核心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技能考试大纲变化更大,每年都将因技能不合格而淘汰10%的学生,且技能成绩算入最后高考总分,所以技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最新技能大纲由文字录入(40分)、图文排版(40分)、电子表格(40分)、图像处理(30分)、网页设计(60分)、网络应用(10分)、C语言(80分)等七个部分组成,总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可以看出其中网页设计和C语言所占比例较大,而C语言不仅比重最大,难度也最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程序阅读和调试能力的要求较高,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个项目。

在教学实践中,对口单招不同于普通高考,从课程设置、考试要求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按照单招课程体系要求,正确引导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完成不同的目标。

一、对口单招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1.文化课课程设置的改革

对口单招各专业的文化课总分均为400分,其中语文150分,

数学150分,英语100分。从以往教学经验和分值比例以及课程性质来看,语文和英语成绩往往差距不大,但数学有可能会拉开很大差距,所以建议在课程设置时可以适当调整数学和英语的教学时数。

2.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改革

我认为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来看,可以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专业课和技能课,一年级上学期不要再开设化学、物理等一些课程,可以开设文化课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课,如:打字与

OFFICE等较简单的技能操作。而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内完成其他技能课以及专业理论课的第一轮授课,到三年级的时候再进行全面复习,一般分为三轮,一轮抓基础,二轮重专题,三轮综合并冲刺。

3.专业技能课课程设置的改革

由于时展的需要和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及软硬件更新的速度飞快,我们的课程设置也应紧跟变化。打字和Office课程我们应作为公共课,PhotoShop、FrontPage、C语言等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如果学生到三年级时还要突击专业技能课,这使学生压力很大,我认为在相对比较宽松的一、二年级应把技能的内容作为课程来开设,到三年级时再强化训练巩固,这样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并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2010年,程序部分改考C语言且由

原来的60分调整到80分,所以此项目得分对考生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程设置中应适当增加其教学时数,保证其教学时间,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算法分析能力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练过程,教师授课时要通过“引”“启”结合的多种途径,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其潜能,活化学生程序阅读和设计的应变能力,切不可让学生死记程序。

4.关于专业课教材的使用问题

单招的专业课教材不像普通高中那样统一,教材版本比较

多,各学校使用的也不尽相同,据了解,出卷老师在出卷的时候要参考的职高教材最起码有四个版本,学校应该把这几本教材都买回来,让老师参考,任课老师觉得哪本比较适合就选用哪本作为教材来使用,教师可以取长补短,综合每一本书,要有一套自己的教学体系。

二、针对口单招计算机专业技能训练工作的开展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1.悟透大纲,制定计划,讲究策略

为了准确地把握训练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要的是读懂大纲,吃透大纲中的知识点,关键是把握其重点与难点。纵观技能大纲,我个人认为面广量大、难度适中,但只要教师把握大纲、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时间分配科学合理,学生技能定能既快又好。

2.文字录入、功在平时,坚持不懈

在技能高考中,文字录入项目是最容易拿分的,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但文字录入的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千万不能等到高三再开始,高一、高二就要训练到位,这样技能考试前只要进行恢复性训练就可以了。关于输入法的选择,本人认为也至关重要,建议首选五笔输入法,因为从教学经验来看,利用五笔输入法可以不断提高文字录入的速度和准确率,而如果使用拼音输入法当训练达到一定速度后要想再有较大的提升就很困难,而且在测试文章中往往会有个别字部分学生不认识,导致不会拼音而打错字,而每错一字就要倒扣1分,所以如果选用五笔输入法的话就不会存在上述问题了。

3.训练规范,合理分配,提高速度

由于技能高考具有“量大时紧”的特点,因此,建议在平时训练中就要“以考代练”。每次综合考试下来,总有不少学生反映考试时间来不及,有的甚至连最后的程序题题干都没看见,就被交卷了。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平时训练不正规,不能给学生营造真正的考试氛围,尤其是无紧迫感和限时观念。所以,只有每次训练都严格按照高考要求进行,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沉着应考。

4.程序项目,循序渐进,注重算法

C语言程序部分是所有项目中的重点和难点。它主要包括程序改错、程序填空和程序设计三种题型,其实无论哪种题型,最终都归为代码和算法,想要提高C语言的得分,算法是根本。教师平时理论授课时就要不断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从思想上理解程序设计的算法,同时提高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

篇6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教对口单招成为和谐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板块,它为广大中职学生打开了一条以特长为亮点的踏入高等学府的途径,在此之中艺术类单招教学也在蓬勃发展,因此,针对艺术类单招教学现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一、艺术单招素描考试形式

江苏省对口单招艺术类考试放在每年三月份进行,统一集中在南京艺术学院高职院校进行,考试时间为两天,其中素描考试时间为三小时,内容为半身像照片写生,以A4复印件的形式分发给考生。

二、考试评分特点分析

近两年素描考试试题为素描半身像照片复印稿,与高清照片不同的是对学生的人像结构记忆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历年考试结果中,基本分为三档,一档为高分卷85分以上,二档为中分卷85~70分,70分以下为低分卷,最终考试成绩折合成150分试卷。从前几年高分卷特点来看,考试评分标准主要从考生的形、体、表现手法上进行评定,因此,对学生的造型塑造能力和结构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要求,在三小时内是否能够准确地捕捉住对象的形体,表现出对象的体积感成了成败的关键。

三、教学应对课程规划

针对相应的考试要求,我制订了相应的课程训练,在三年不到的课程规划中,从高一阶段起主要为石膏几何体、静物结构素描临摹和写生并结合速写。在这个阶段主要解决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绘画习惯,学生刚开始绘画往往容易看局部,搞细节忽略了从整体上考虑事物,而且初学者的绘画线条表达能力薄弱,断线、短线不能完好地表达被描绘对象,而速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线条更有连贯性。从高二阶段起主要为静物素描明暗和头像临摹和写生,这个阶段要求学生主要解决物体光影明暗规律对形体的辅助作用,能够很好地去表现物体。这个时期的学生很容易形而上学,过于注重明暗的表现,而忽视结构和明暗的紧密关系,造成画蛇添足,破坏形体的作用。从高三阶段起主要为素描半身像临摹和写生,由于前一阶段的基础训练,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素描基础,这个阶段主要针对考前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体结构,还有培养娴熟的表现手法,能够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在高三后期,接近考前一个星期,应加入模拟考,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单招素描教学方法

在素描教学中,方法是引导学生成功的关键,正确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快速入门,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在一遍遍的练习中重复错误,以至于错上加错更加难改。因此我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可行方法。

1.示范法

示范法是最常规也是最必要的素描教学法,学生通过不断观摩教师绘画,从而解决自己动手时出现的问题,示范法要掌握好恰当的时机还有示范的时间。比如,在学生出现问题无法解决时或者起稿构图时画面无法入手时,示范不需要教师把作品画完整,只需点到为止,解决问题即可,长时间的深入刻画既浪费时间又起不效果。

2.修正法

修正法俗称改图,也是素描教学的常用手法之一,主要是解决不同学生出现不同问题一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当学生出现通过观摩示范还是达不到教学要求时,教师可以给其改画,通过改画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修正法同时还可以运用到提优补差的环节,让好的学生更好,提高画面质量,差的学生跟上进度不至于拖后腿。

3.比较法

比较法包括了形体比较和明暗比较。形体比较要求学生用整体的观察方法去绘画,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地比较各物体之间的形体比例,以达到画面形准的目的,在作画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中途放下画板站远进行比较观察,调整画面不合理的比例,防止学生抠局部失大局,在明暗表现上也要对比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力求做到对比分明,画面不灰、不腻。

4.测量法

测量法针对解决不了形问题的学生可以用笔进行测量,辅助检查所画物体的比例,一般测量物体的长和宽的比例。这种方法可以迅速便捷地调整绘画对象比例问题,但要强调的是这种方法只是作为一种检查画面比例的辅助方法,学生过多使用会造成依赖性,影响绘画速度。

5.尝试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学生思想意识已经和过去有所不同,他们执著、个性、有自我主张,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信念。尝试法就是一种针对现有学生的新型教学方法,它鼓励学生先去自我探索,在探索中遇到问题再进行反思,最后由教师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既深刻又富有意义。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开始的时,教师大可放开手脚,先不要示范,让学生尝试着去画,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候再回头去讲解去示范,再他们重新去画,这样的教学学生收获会很大。

五、单招素描教学未来发展方向

素描考试的形式内容一直在变化,但它呈现着一定的规律性和趋势性,一成不变的教学策略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今的单招素描考试更趋向于学生的结构理解,画面的灵活重现,动态捕捉,而不是死板的照片写生。为了更好地表现画面,学生可以对画面进行一定的取舍,对于作画的手法也可以有一定的改变,准确的结构、比例,整体的画面表现力,灵活的表现手法已经越来越体受到考官的青睐,呈现了高分趋势。

参考文献:

篇7

江苏省自实行对口单招计划以来,针对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制定了一系列的技能大纲,对计算机专业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及考核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也明确提出学生计算机技能是进入高校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2010~2011年江苏省针对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制定的技能大纲,并结合考生反馈情况,对如何提升江苏省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训练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依据考试大纲,制定训练计划

江苏省最新的考试大纲中有明确的各项技能的得分,80分的C语言、60分的网页设计、40分的电子表格、40分的图文排版、40分的文字录入、30分的图像处理及10分的网络应用,共30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依据最新考试大纲各项得分比例来看,C语言及网页设计占的分数较大,所以这两项成为训练的重点,而其他几项的分数比例都基本相同,可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先将简单部分掌握,后针对较难的部分加强练习,保证学生在考试中能稳中求胜。再者,考试大纲中并没有对结构体变量及指针进行明确的规定,但是考试中出现的很多字符或者函数都是属于指针类型的,所以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技能训练的时候,要记住简单概述指针这一部分。结构体变量也一样,会在计算机造作部分出现,所以老师们也不可忽视。对考试大纲进行分析和总结后,笔者认为技能训练考试要掌握考试大纲的重点,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合理地分配各项技能考试时间,以提高学生计算技能考试成绩。

二、依据项目要求,合理分配时间

依据江苏全省2009~2011年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情况及学生反映情况来看,学生考试时间不够是影响技能考试成绩的原因之一。很多学生用于电子表格、Word文件等操作题目的时间较长,当到程序题的时候,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了。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在日常的技能训练中未建立起时间观念,没有考试带来的紧迫感,导致做题的速度相对较慢。所以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技能训练的时候,要根据各项技能考试要求,合理分配各项做题时间。例如Excel、Photoshop及Word文档这三部分所用的时间大约在40分钟左右,程序设计与阅读也在40分钟左右,Frontpage做题时间在20分钟,而打字和网络应用相对简单,在5~10分钟左右。为了提高学生考试的紧迫感,可在训练技术后,马上进行模拟考试,以提高学生时间观念和紧迫感。

三、加强技能训练,保证基础得分

在计算机技能考试中,文字录入是比较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得分的,对文字录入的训练也有以下几个要求。一是计算机考试中,文字录入部分大多属于记叙文或者散文,不会存在很多的特殊符号或者生僻字,所以不用加强训练的难度,这样会浪费时间。二是提高学生打字的速度,在保证文字录入完全正确的情况下,文字录入的速度应尽量保持在50字/分钟。三是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文字输入法,所以学生要掌握自己比较熟悉的输入法,才能保证打字的速度。四是在进行文字录入的时候,千万不可打错字,也不可以按错键,因为如果错一个字,可能会连错几个字,甚至一段字,导致考试失分严重。

四、注重程序算法,提高考试成绩

江苏省2008~2009年计算机技能考试大纲中,程序项目考试主要由编程题及程序改错题组成,而2010年计算机技能考试大纲出现了一些变化,程序项目考试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程序填空图,这个项目的分数比例也由原来的60分增加到80分,同时将程序设计语言改为C语言。C语言是计算机技能考试项目难点,也是技能训练的重点,分数比例也最大,所以程序项目训练十分重要。

在所有的程序题目中,其重点都在于程序编程的思想,即程序算法。在程序填空及程序改错题中,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编程阅读机调试技能,了解编程者的思维,而在编程题中则要求学生掌握程序的设计算法。要保证C语言考试项目得分,必须掌握好程序算法。所以老师要加强学生程序算法的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程序算法,并切实运用到计算机技能考试中,保证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爱均.提高对口单招计算机技能训练效果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0(4).

篇8

中图分类号:TP3-4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过程

1.1 研究背景

单招高考计算机专业理论总分为300分,其中包含了5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我们所研究的课程就是其中的三门: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三门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是关于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理论知识,枯燥、难懂、无趣。但是这三门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综合成绩,同时影响学生的高考总分。

我们根据多年来高考中所出现的诸多因素的分析发现造成学生计算机综合理论成绩不高的原因不外乎:

(1)学生知识盲点多,虽然考前进行了大量的考题训练,但是遗忘率太高。

(2)学生考前复习没有针对性,比较片面,没有着重点。

(3)学生没有总结、复习习惯,没有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4)学生易错试题没有强化,导致错误的试题一直错误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课题组结合教学的实际,思考搭建一个基于网络的功能简洁的交互式试题库与智能评价系统,按照指定题库或章节生成知识点全覆盖的试卷或习题,让学生通过交互式试题库和智能评价系统完整的训练,能够扫清知识盲点,形成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从而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2 研究过程

课题组的研究大致分四个阶段:

1.2.1 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及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总体设计。同时向计算机应用专业单招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目前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困惑,以及对于本课题研究提出意愿,使得本课题研究不偏离教学实际和初衷。根据平时教学实践,了解目前学生学习特点,研究适合计算机单招班学生学习的方法,探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本途径。

1.2.2 课题组通过对2010年、2012年江苏省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的细致解读,仔细研究了近10年单招计算机综合理论全真试卷。根据我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考试大纲要求,结合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整理了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三门专业理论课题的试题库,分题型实现试题的电子化处理,并完成同题干试题的筛选和部分试题的补充,实现试题库对考试大纲的全覆盖。

1.2.3 根据课题的设想和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研究成果,结合单招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完成交互式试题库管理平台的构建以及智能评价系统的建设,实现电子版试题的入库工作。

交互式习题库及智能评价系统主要有以下模块:身份识别模块、考试答题模块、出卷模块、练习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成绩分析模块、作业模块、学习交流模块、试题维护模块等。其中考试答题模块、出卷模块、成绩分析模块为本系统的主要模块,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主要方法和手段。

1.2.4 完成试题库管理平台的交互式测试和智能评价全部功能,尝试性运用于教学实践,并根据教学实践反馈结果完成系统平台的修改和完善。通过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举行学生学习反馈访谈,完成对调查问卷、访谈、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并形成报告,收集所有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课题组选取了计算机应用单招班1003班作为尝试研究的对象,全班27人,男生18人,女生9人。进行教学实践的实验后,这些课程取消了课外作业,仅用上课时间利用交互式习题库和智能评价系统进行上机训练,错题重做功能和生成指定试题试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高错误率试题的快速搜集和反馈提高了课堂效率。

2 研究结果及成效分析

2.1 研究成效

2.1.1 学生受益。对于枯燥无趣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学生很是厌烦。复习效率低下,知识盲点多。同时又没有错题整理的习惯,使得错误的试题订正后还是错误,直接影响计算机理论综合成绩。通过实验后,100%的学生表示学习效率较以往有很大转变,同时系统能自动生成错误试题,有助于扫清知识盲点。2013年单招高考成绩证明,交互式试题库建设和智能评价系统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计算机专业综合理论成绩有着很大的帮助。

2.1.2 教师受益。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积累了经验,总结了得失,更密切的关注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效提高了个人素质,不仅视野开阔,理论素养提高,教学理念更新,同时因为课题成员参与系统平台的开发和研究,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系统开发能力。部分教师深钻猛挖,多方寻求,写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稿件。

2.1.3 学校受益。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带动了一大批本组教师不同程度的参与,他们或提供资料,或整合资源,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整理、分析或参与系统的开发,全组的研究风气为之一新,在全校树立了学习的典型。玩游戏的少了,无所事事的少了,不仅减少了一些无益的扯皮现象,还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2.2 研究成果

2.2.1 课题研究促进了本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三项课题的深入实践,教学成果日趋明显。学校毅然决定推荐课题研究成果《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在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参加江苏省第一届职业教育优秀成果评选,2013年5月被评为苏州市特等奖,同时参与江苏省的评比,最终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成果最直接的体现。

2.2.2 近2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近10年的高考全真试题,整编、修改、完善、设计出了三门专业课题的电子试题库。其中计算机原理427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317道、计算机网络技术412道。紧贴考试大纲,实现计算机理论知识全覆盖。

2.2.3 在计算机应用专业单招学生学习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发、搭建了交互式习题库与智能评价系统平台。本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本系统平台既可以用于考试,更适用于练习。单纯的考试功能实现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但训练作用不明显。单纯的题库练习功能比较单调,学生难以进入一种紧张的学生氛围。本系统把计时考试和练习相结合可以实现学习效率的迅速提升。

(2)本系统可以按照指定题库或章节生成全覆盖的试卷(生成所有试题),不仅实现了知识的覆盖,而且所有学生试题相同,提升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学生考试完成后自己用查分功能了解得分情况,对错题必须看一下教师准备的试题解析,实现了自主学习和快速反馈。

(3)教师可以查看每张试卷的学生得分情况,通过得分明细查看错误率高的试题作重点讲评,实现了难点突破。

(4)学生做完一轮试卷后,管理员通过答题情况分析,获得所有试题的答对数和答错数,把答错数比较多的试题ID重新组织为逗号分隔的字符串,再次生成指定试题或所有试题,同时包含指定试题ID,生成二轮的试卷,实现了全班学生易错题的再次训练,填补了学生知识缺位。

(5)考虑到分层教学。学生知识掌握有差异、答题速度有不同,由于同时开放了多套试题,答得快的同学可以更早地完成其他试卷解答,答完后也可以通过练习功能针对以往的错题做加强训练,实现了班级的分层教学。

2.2.4 课题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高考本科录取率实现了我校历史的突破。课题组组研究了成果实验前和实验后的相关数据,发现实验前计算机综合理论成绩在苏州大市二模考试中计算机专业理论成绩在10个学校中排第6位,均分比大市均分低4分。经过半年的教学实践后,1003班27名同学在2013年4月的对口高考中计算机综合理论取得非常出色的成绩。计算机专业理论均分从177.15分提高到244.78分,从大市第6名提高到第2名,超大市均分35以上。

2012年我校计算机单招本科上线情况为4人,占苏州大市计算机专业录取总人数的比例为3%,而2013年课题成果实验半年后,我校计算机单招本科上线16人,占苏州大市计算机专业录取总人数的比例达到11%。

2.2.5 课题研究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化成长。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从学生学习有效性研究到交互式电子试题库的整理、设计,再到智能评价系统平台的搭建。组员深入研究,写出了多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设计的智能评价平台也在多方组织的评比中获奖。

3 问题思考

(1)课题主要解决的是计算机专业综合理论复习有效性的问题,它不能从根本上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三门专业课程内容还是很复杂的,不是单招综合理论考试这比较浅显的层次,要完全弄懂和精通,需要学生的不断研究、专研。所以,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去思考,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去更新观念,不断的提升理论素养,研究提高理论知识、提高实际组装、网络问题的新的途径和方法,开拓新的渠道和系统,为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开创爽朗的新天地。

(2)本课题主要面对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单招学生,那么其他专业的单招学生是否也可以进行呢?若进行应注意哪些问题?其智能评价系统的开发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其电子题库的设计、整理能否使用计算机专业的模式或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入手?

总之,本课题研究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拓展。我们相信,只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个不停思考的大脑,有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本课题研究必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篇9

2010年起,江苏省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执行新的大纲。对此,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计算机对口单招技能训练的实践,从学生和教师的不同角度对技能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学生

1.学生要提高对实习课程的认识

大部分的学生对实习课程认识还不全面,他们认为实习课程不是很重要的课程。实习课程与理论课程有很大的区别,平时上理论课时,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在学生的眼里,这才是真正的课,而实习课就有所不同。在实习课里,老师有让学生们自己练习的时间,因而很多学生都会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打游戏或者上网之类的,他们对老师讲的东西没有太多的兴趣,从而加大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

对口单招考试的总成绩是1000分,而技能就占了300分,几乎是总成绩的三分之一,可见技能对学生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不仅如此,技能还是一块敲门砖,对后续的考试和就业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学生要提高对实习课程的认识,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才能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去。

2.学生要有坚强的意志力

学生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例如在练习打字的时候,刚开始有的学生可能录入速度只有10个字左右,练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发现成绩提高的不快,甚至原地踏步,并且认为单纯的长时间的练习打字非常的枯燥,于是就不想练习了。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文字录入对学生们而言其实是一个主要得分项,只要同学们用一段时间来练习,一般都能拿到满分40分。所以学生们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效果。

二、教师

1.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现阶段由于普通高中的扩招,进入职业中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后进生。他们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上课喜欢开小差、玩手机等,就是不喜欢学习。虽然到了高三,高考的压力比较大,有的同学有所收敛,但是整体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高三实习课程的内容,大部分都已经在高一、高二阶段学习过了。每个学生学得如何,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也要深入了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们虽然在高一、高二学习过了,但是进入到高三以后很多同学都忘的差不多了。例如在Word、Excel里面的相关操作,有些教师认为没有讲的必要,其实学生们掌握的并不好。笔者建议在教学中把高一、高二的教材到高三时再有针对性的讲一遍,加深同学们的记忆。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演示——练习——演示——练习的过程,再根据学生的差异配以个别辅导和手把手教学,应该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2.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在计算机专业的实习课程中,多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采用黑板式教学,教师上课时板书量非常大,而且有些操作单纯的用语言描述,学生很难理解,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时间久了,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课堂教学效果不好。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传统的黑板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首先多媒体教学减轻了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其次,多媒体教学从眼、耳、手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计算机技能实习课程需要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在多媒体上演示,配合对操作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并学会操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教师通过电子教室进行监控,发现学习有困难或者学习不专心的学生,及时地进行处理。然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对同学们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并总结。最后,学生们自己练习,进行知识巩固。

3.针对考试,有效训练

在技能考试中,从难易程度上来讲,文字录入是基础,是最容易得分的一项,但是在考试中很多学生都得不到高分。原因在于:①很多同学在高一、高二时并没有对此重视,文字录入的速度一直没有提升上来,而等到高三时,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训练效果不好。②很多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比如有些学生在平时训练时,录入速度很快,完全可以拿满分。但是真正进入考场后,受考场氛围的影响,或者遇到一些意外情况,例如遇到机子出现故障等,学生就特别紧张,影响录入速度。③在技能考试时,很多学生反映题目来不及做。这部分学生只顾埋头做文字录入、Word等,而等到开始做C语言时,发现时间已经过得差不多了。针对考试中出现的上述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①技能实习重在平时,对于参加对口单招的学生尤为重要。例如文字录入在高一、高二时就应该达到甚至超过满分45个字的要求,到高三时,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了。②提高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参加考试出现紧张情绪是正常的,而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成绩的发挥,但是过度的紧张则会降低成绩的发挥。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这方面的教育,比如可以增加考试的频率,或者把日常考试作为高考对待,再或者对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③平时训练要有时间的限制,针对不同项目,合理分配时间。打字的时间是固定的,剩下的时间要合理分配。笔者建议,网络应用比较简单,5分钟左右就够了,而Word、Excel可以用30分钟左右,Photoshop、Frontpage也可以30分钟左右,程序阅读和程序设计可以40分钟左右,这样就能留出大约5分钟的时间检查和交卷。当然,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微调。

总之,面对技能考纲,学生和教师都要不断的探索、提高和突破,加强平时的技能实训,这样才能在对口单招技能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后续的理论考试开一个好头。

【参考文献】

篇10

高中数学知识内容并不难,现行7个版本中不论哪个,基本内容都是差不多的。高考数学要求广而不十分深奥,对高三数学的学习,只要你用以下三招,一定会轻易学好。

1、第一招,每天有效进行过程学习

有人问欧文集团董事长刘琼:“为什么你能赚这么多钱?”她轻描淡写的说:“不断地重复做同一件事。”学习数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每天都要重复做。你会重复,我的第一招――“预―上―业―复―错”,自然就好做了。

所谓“预”,就是预习。逐字逐句看书,重点句出来,不懂的打上“?”。书上例题,自己遮住答案先做一下,做不起用黑笔打个标记如“√”,再看答案,若答案看不懂的,再用红笔打“√”,等着老师讲。课后习题自己先做一遍,这就是预习。

所谓“上”,指上课:首先要专心听。其次记笔记,记知识框架,记书上没有的例题。再者,听课时、预习时打了“?”的地方更要专心听,听不懂的地方先记下来,当成听懂了,继续听,听到自己懂的,当成复习。第四,做练习时,要与预习时对比,进行修改。

所谓“业”,指做作业,要求四个字“独立、认真”,独立就是不要抄袭、核对答案;认真,不让任何一道题留空,能做得起做对,做不起的,能参照笔记做,就参照做,实在做不起的就能做几步做几步。

所谓“复”,即复习。大家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每天及时进行小复习,一周一次大复习。不断的重复。

所谓“错”,即改错。非常重要的是每天及时改错,作业中错误,还好是自己没有搞懂的地方,可以改在作业本上,也可以准备一个纠错本,大家都懂,这里不赘述。

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说“不简单,就是每天做简单的事情”。上述学习方法不难,关键是每天坚持做。

2、第二招,适时进行有效的学习测试

以重庆高考数学为例,高考数学试题总分是150分,时间是120分钟。其题型有三种,分别为:①选择题,且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一共10个,每个5分,共50分。②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写出计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一共5个,每个5分,共25分。③解答题: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一共6个,前3个每个13分,后3个每个12分,共75分。一般情况:其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种试题的分值比例约为6:3:1。

针对重庆高考数学的特点,每次考试,应该给自己一个“暗示”:能做的分一分都不丢;得不到的分,尽量争取。现在的高考讲究广而不深,难度都不大,只要60%的基础题一分都不丢,也就有90分了!中档题30%=45分,你再拿到了那就有135分!还有15分难题,尽量做呗!能得多少是多少。每一年的重本的分数线也不过125分左右,对于一般中学来说,还有什么问题呢?

高三数学的学习,学一个阶段结束后,都应该按照这个要求自测一下。

3、第三招:有效利用测试试卷

每次考试后,都要研究一下试卷,可以收获很多。第一,自己先改错。第二,听老师评讲。第三再改错。然后做最重要的工作――进行试卷分析。具体来说评讲卷子后做以下的几件事:

(1)试卷分析:每次考试卷子评讲后,应该做试卷分析。分析就直接写在试卷上。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实得分――应得分(可以得到的分减去猜的分);

②失分的原因:是心理原因或是知识点没有过关;

③不懂的知识:写出通过试卷发现的没有学懂的知识点;

④以后的措施:根据①~③制定提高成绩的方法。

考试总结必须写成书面材料,不能仅仅是嘴上说说。每次这样有效的利用卷子后,下次考试的得分就是这次分析的应得分。高中三年学生的数学成绩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2)大型的考试还要求学生说卷子:把自己不懂的问懂后,再找同学抽几道错的题,自己讲怎么做的给同学听。老师也可以专门抽几个成绩变动大的或不自觉的同学说。

(3)改错两次,第一次是老师评讲的时候抄在卷子上;第二次是自己把错题做在错题本上。

我曾经利用三招教会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取平均分比同类班级高30分左右的好成绩。只要有效利用这三招来学习,高中数学对你相当于小菜一碟,加油吧,同学。

篇11

(1)不等式与函数;

(2)函数与方程;

(3)数列的综合运用;

(4)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5)圆锥曲线的性质与应用;

(6)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7)概率统计的计算与应用;

(8)函数应用题的解法;

(9)选择题的解法;

(10)填空题的解法。

二、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一,专题复习课方式。

(1)课前检查,主要检查一轮复习时的重点,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明确复习目标和近几年的高考题;

(3)回顾一轮复习的典型例题及解法,复习中要进一步创设环境,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师生和同学之间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与沟通;

(4)例题讲解,贯穿数形结合的思想,讲练结合,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时,必须做好对习题的精选和分类工作,使学生的练习达到适量、适度;

(5)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并练习巩固。

第二,试卷讲评方式。

有些老师讲评试卷时,往往按试卷上的先后顺序,不分主次逐题讲解,重点不突出,一节课下来,收益甚微。一份试卷,学生出错的原因很多,如知识性错误、方法性错误、计算性错误和审题性错误等。对此,教者应:

(1)分析考试情况,在阅卷统计的基础上,表扬优秀的且有进步的学生,尤其关注希望之星,说明存在的问题;

(2)明确评讲目标和重点,列出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的序号和知识点,根据学生情况确定课堂评讲重点,保证评讲的针对性;

(3)评讲题目,指导学生认真读题和审题,以题目为契机复习相关知识,讲解题思路和方法,展示参考答案,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是什么;

(4)巩固练习,用变式题进行巩固训练;

(5)总结反思,未讲的题目让学生自己纠正,引导学生总结解题得失。

第三,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二轮复习时要始终以课本为本,因为课本是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载体,课本是单招试题的主要来源,纵观近几年的单招试题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试题来源于教材,解答题也是课本知识的灵活变式应用,充分体现了课本的基础作用。二轮复习时仍必须紧紧围绕课本来进行,只有严守课本,才能摆脱题海之苦。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