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广告创意与案例分析

广告创意与案例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0 18:03: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广告创意与案例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广告创意与案例分析

篇1

一、环境媒体概念的提出

环境媒体,英文是ambient media。自从2003年第一次被提出至今,对于环境媒体的具体概念,国内外学界尚没有一个科学权威的统一结论。针对环境媒体的概念,国内外的研究者各有看法。

美国人马克·奥斯汀(Mark Austin)和吉姆·艾吉森(Jim Aitchison)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环境媒体的概念。

2003年,马克·奥斯汀和吉姆·艾吉森合作出版了Is any body out there?,中文译名为《还有人在看广告吗?》,在此书中他们首次提出了环境媒体的概念,他们认为:“环境媒体就是任何用于传递广告信息的,可以用于书写、画图、上色或悬挂的东西;任何你可以借用或者颠覆来传递品牌联系的东西。”

按照马克·奥斯汀和吉姆·艾吉森对环境媒体的定义,我们生活环境中任何因素都可能成为广告的媒体,任何东西都可以被用来承载广告信息,环境媒体应该包含现存环境中所有的物体。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他们的定义只是指出了环境媒体多样形式的特点,并没有注意到环境媒体与广告内容上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说明环境媒体区别与户外媒体等媒体的本质所在。所以马克·奥斯汀和吉姆·艾吉森对环境媒体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环境媒体的概念,却没有指出环境媒体与广告内容、广告创意之间的关联。

我国“环境媒体”理论的主要研究者是北方工业大学的教师李明合,他长期致力于户外媒体的创意研究,在媒体创意领域有深厚的积累。

李明合认为,环境媒体可以分为一般性和专指性两种。一般性环境媒体是指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所有可做广告载体的,原本功能并不是信息媒介的物体。一般性环境媒体的特征是广告载体是非专门性的媒介。

专指性环境媒体是特指充分发掘利用环境与广告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强化广告传播效果,并将自然环境元素融入广告中的载体。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环境媒体是环境中一切可以用来承载广告信息、并能参与广告内容上传播的物体。“环境媒体广告是借助于人类生活环境中的一切物质进行广告传播,并将广告的传播内容和传媒的特质相结合的广告”。

本文把环境媒体的应用扩大到整个广告传播活动过程中,认为环境媒体理念是一种广告创意新思路,强调从广告的具体环境出发,利用媒体的物理特性与广告的关联性,将广告创意和环境因素进行结合,或利用环境因素承载广告信息,使环境因素参与广告传播。环境媒体理念的最高境界是用载体来表现和解释广告与产品,深度发掘环境中广告载体和产品之间的关联度并加以利用,才是环境媒体理念所倡导的。

二、环境媒体广告案例分析

美国飘柔洗发水在泰国过一则广告,该广告利用了错综复杂的电线和头发之间的相似性,广告寓意很明确:使用了飘柔洗发水,就可以使杂乱的头发变得柔顺,便于梳洗。电线作为人工制造出来的元素,被巧妙地用在广告中,对广告内容和创意进行表现,不可不说是一种好的广告表现元素。

环境媒体创意理念是一种广告创意思维,任何一种新的环境因素被当做广告媒体开发使用后,环境媒体的大家族便又增添了新的成员。在传统媒体中,广告创意是一次性的,环境媒体创意具有兼容性,这是它和其他传统媒体创意的不同之处。某一个品牌第一次使用了环境中某种元素做广告载体,其他的广告,只要不是裸地抄袭,能从自身产品特性出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就可以同样使用该环境媒体形式作为广告载体。也就是说,环境媒体创意可以多品牌重复性使用。

以手提袋广告为例,德国一家止痛药片广告、国际红十字会的献血广告都使用了手提袋为广告的载体。德国止痛片广告利用人们疼痛时爱咬指甲的习惯,把手提袋的提手处印制成人嘴的形状,人们在提着手提袋时广告主题就能实现了。红十字的呼吁志愿者献血的广告和德国止痛片的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人们在抓住手提袋时,手与画面上的献血包相连,再现献血时的情形。因为广告宣传的内容不同和广告创意元素不同,虽然使用了相同的广告载体,但是丝毫不影响广告效果的发挥,也不会给人们留下抄袭的感觉。

环境媒体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杂志公益广告“解除禁锢”,纸质的手铐印制在杂志的两页之间,读者打开杂志时就会把“手铐”挣断,看到下面的广告语:Ending slave labor is not so easy。这则广告的创意和执行效果都很好,但是它存在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在每一本杂志中广告创意只能实现一次,广告效果只能被第一次阅读的人体验。受到杂志发行量和发行范围的限制,广告的传播范围也不大。广告需要对受众的多频次曝光才能保证其广告效果的传达,失去了可重复性,广告也就失去了被更多受众记住的机会。这是一些环境媒体广告天生的局限性。

三、结语

广告是一项灵活又严谨的活动,对广告进行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广告人一面带着镣铐跳舞,一面时刻准备迎接挑战,不断对广告进行创新。市场环境和传播环境的改变,几乎所有媒体都在为增强广告的效果而奋斗,但是受众已不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传统媒体的广告效果开始不能满足广告主的要求。增强广告效果的方法之一是对广告进行新,而环境媒体理念又是广告创新的指导理念之一。在广告创新上环境媒体之路无疑是可取的。环境媒体理念可以为广告创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向,扩大广告的媒体选择范围,改善受众与广告的关系,给广告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英]阿维·山卡,布雷特·霍顿.周围媒体:广告的新媒体?[J].中国广告,2000,(4):62-64.

[2]大贺研究院.印度:环境媒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J].中国广告,2003,(10):54-55.

[3]杜劲松.户外广告非内容性载体的核心特征与作用[J].中国广告,2004,(10):44-45.

[4]龚士顺.生活:广告创意之源[J].文教资料,2008,(7):64-65.

[5]许多.论环境媒介广告的创新[D].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8.

篇2

About creative advertising strategy

Ai everywhere

Xinhua Advertising Co., Ltd. Yangjiang

Abstract: Creativity is the modern advertis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ign process. New and valuable advertising creativity, is the deliberate pursuit of modern advertising creative, advertising design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ner thinking, is an indispensable central idea of ​​the work and ideas. Article outlines the concept of creative advertising, creative advertising case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advertising creative to pay attention to several issues.

Keywords: advertising creative; concept; case studies;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广告创意的核心要求就是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广告在广告满天飞的环境中突显出来,并被真正的广告目标群体所认识,从而切实提高行销的效率和质量。

一、广告创意的概念

创意指人们有目的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其汉语原意可解释为创造意象。众所周知,人们生活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从而形成各种表象。这些客观形象来源于实践,它们是人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元素。人们通过自己的思维,将这些元素有机地组合成新的形象,就构成了存在于人们心智中的意象,这种意象是经过人脑加工而形成的崭新形象。广告创意既包含一般的创意本质,又不同于一般创意。广告中的产品、劳务、企业形象不是现实形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广告创作者根据广告业主的实际要求,对产品、劳务、企业等客观形象所进行的再创造。但是这种再创新的加工行为必须遵循“源于生活”的原则,而不能破坏广告信息的真实性。由此可见,广告创意是广告艺术家以事实为依据,对创造客体进行塑造加工而形成的意象。它从广告创作人员的头脑走向报刊和荧屏等媒体,从而构成精美的有创意的广告。人们可以从广告客体、广告创意、广告作品区别和联系中,从广告的目的出发,去把握广告创意的内涵。一方面,广告创意不同于广告客体,因为它是超脱广告客体的思维产物,它也不同于广告作品,囚为它不是固化的广告形式;另一方面,广告创意与广告客体、广告作品紧紧相连,广告客体是广告创意产生的基础,而且应该正确反映广告客体,它是广告作品的思想灵魂,也是广告作品允满魅力的根源所在,广告作品应该是其思想的再现。概括的说,广告创意的内涵是反映广告客体特征、传达广告主体意志、蕴藏在广告作品中并试图向目标受众表达的意念或思想。

二、广告创意的案例分析

1986年诞生于美国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以其独特的瓶型和红色的饼型标志立世,1915年始揭开了它“永远的可口可乐”的广告序幕,从此将美国文化兼容并蓄于各国不同的市场环境之中成为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最具有全球价值观的经典品牌,并成为历年来全世界最著名的品牌之一。百年品牌历史的可口可乐给人们留下的不仅是产品本身,更包括其精彩的广告创意。从可口可乐上百年里广告创意的发展变化历程中我们可以借鉴的一点是:从平淡无奇的产品中永远可以发现无尽的创意元素。

(一)西瓜里面蕴藏的创意

用产品本身物理的型状作为创意要素一直是众多品牌采取的策略,可口可乐在这方面的做法已成为其他产品模仿的对象。最初以独特瓶型进入市场之后就建立了品牌独特的市场定位,可口可乐公司试图在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寻找到一种内在的联系。西瓜本来和可口可乐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当你看到可乐的瓶型被镌刻在西瓜上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在产品和西瓜之间产生一种联想,西瓜的形象被转化成了可乐饮料的天然动效,而可乐品质由西瓜给予了最好的诠释。鲜红的瓜瓤和油绿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色彩的巧妙运用让我们领会到创意除了图形外还有别的。

(二)简洁的创意――“为了你”

红色是可口可乐永恒的创意,公司全画面依然是沿袭了传统可乐的色彩,画面很单纯地将两个英文单词(FORYOU)艺术处理之后变成了一个躺倒的可口可乐瓶子,而且这两个英文单词组成整个创意的核心和文案,翻译成中文就是:“为了你”。当产品本身相对不变时,用最简洁的创意将产品的个性形象而生动地表达出来,以提升原有品牌的市场竞争地位,足以可以看出公司专业功力之深。

(三)清凉的创意――“我的可乐哪里去了?”

幽默广告向来是西方品牌屡试不爽的招法。洒满阳光的沙滩上,一只可爱的企鹅躲在躺椅后面在偷偷地喝别人的可口可乐,而那位男士显得很困惑:“噫,我刚才放在这里的饮料被谁拿走了?”炎热的海滩上出现了企鹅,自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再加上人格化的企鹅形象、戏剧性的场景,赋予了可口可乐品牌可亲可近的形象。该创意旨在强调夏日饮用可口可乐可以带给你冰凉、清新的感觉。产品功效如何?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企鹅憨态可掬地在沙滩上偷饮别人的可乐,那一定是可口可乐能给它带来仿佛身处南极的感觉,才使它在如此炎热的环境中得以安然无恙。

三、广告创意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总体来讲,广告创意中要注意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

(一)注重广告对象的接受力

广告创意要避免单纯的追求艺术境界,广告创意所创造的意境应是表现广告主题的艺术效果,并通过这种意境把广告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念展现给广告对象,而不是让人们去欣赏其艺术美感,否则就违背了广告所要达到的目标,离开了广告目标,不去表现广告主题的艺术构思,对广告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如一个广告的目标对象是农民,而创作者使用比较高深的艺术形态,就会使这些目标对象难以理解广告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从而阻碍了广告的有效传达。有一则养猪饲料广告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它以农民所喜好的花古戏作为广告唱词,内容简洁明了,深受农民欢迎,也达到了良好的广告效果。

(二)广告创意要注重独创性的想象力

广告创意的生命在于独创性的想象力,在于巧妙和不同一般,在于创意新颖,别具匠心,能赋予商品和劳力新的价值和意义,广告创意要避免同一化。即广告创意不要相互模仿,不要对他人的广告创意进行改良,广告创意要改变旧观念和习惯做法,如不要因他人用名人或者用美女做广告,也学着别人用名人或用美女做广告,这就缺乏独创性的想象力,容易导致广告形式的大同小异,不能形成鲜明的特色,从而也限制了广告的创造空间,降低了广告的艺术水准,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消费者丧失对广告产品的吸引力。

(三)注意避免使用与竞争对手相同的形象

广告的目的是要寻找市场空白,通过广告活动来达到进入和占领市场的目的,所以,在广告创意中要注意避免确定与竞争对手相同的形象,尽量使广告更加个性化。如果与竞争对手在一个相同的范围内进行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帮助对手做广告,品牌的个性也难以培养出来,也就难以达到持久的广告效果。故此,广告工作者要特别注重广告的形式和广告个性的培养。个性一旦确立,就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手段来加以强化。广告个性的本质,是产品、品牌和企业个性的表现,任何违反广告策划者、创作者、广告经营单位的个性而强加给产品或企业的创意,都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害,因此应注意在广告活动中舍弃与广告个性相冲突的广告内容。

(四)注重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

广告创意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如果一概否认形象思维的作用,就会导至广告作品陷入概念化和抽象化的境地,如果完全否定抽象思维的作用,也会导致创作上的无目的性。广告创作中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思维过程,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因此,必须注重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

总之,创意的产生来自设计员的知识,环境及经验。作为广告工作者,平时要多加留心,多从各个角度进行思索,参阅有关资料,借以启发想象力,深化挖掘。

参考文献:

1吕琛.内涵与追求:广告创意中的传统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周晓虹.广告创意评价模式初探[J].经济师,2008年01期

篇3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一)何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needs theory)是激励理论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于1943年初次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该理论认为这五个需要层次具有渐进的关系,只有当低层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广告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广告中的应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不是专门针对商品消费的,但是却可以被运用到商品广告推广中来,营销者通过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充分研究来了解消费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将其产品分门别类,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如:生理需求所涉及到的商品包括食品、饮品等方面。商家在对其进行广告设计时,应将重点定位在其功能和给人带来的味觉上,越具体越能够使人感觉到产品的价值所在。

安全需求涉及到防盗门、保健品、保险等方面。商家在广告设计时应着重突出其安全性。

社会需求涉及到娱乐、休闲、礼品等方面。广告设计时应该突出“社会性”,强调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温暖、鼓舞人心或其他积极的效果。

尊重需求涉及到服饰、烟酒、房子、汽车等商品。“尊重”应是其着重宣传的特点,要突出地位、声望、成就、独立、赏识等方面内容。

自我实现需求涉及到的产品具有弹性化特点,可能包括前面四种产品,但广告策划方案与前面有所不同,应更注重不断攀登、追求卓越等精神品质方面的信息,将产品层次升华。

(二)广告创意

大卫・奥格维说:“除非你的广告源自一个大创意,否则它将仿佛夜晚航行的船只无人知晓。”由此可以看出广告创意的重要性。

广告创意是根据市场、商品、消费者等多方面的情况,根据广告目标的要求,把广告传播内容变成消费者易于接受的表达艺术,是一个意念、一种技巧、一个新的组合手段。

三、广告案例分析

(一)生理需求和广告创意

与生理需求相挂钩的商品较多,此处着重分析食品和饮品方面的广告。这两类产品的广告要想吸引消费者关注,就必须让他们感受到品尝后的感觉,这也就要求其广告需要着重表现人的表情和感觉,同时适当突出产品的味觉直观感受。

“牛奶香浓,丝般感受。”这一广告语已经成了巧克力界的经典广告语。短短八个字,却准确描述了该巧克力的牛奶香味和口感。广告运用水平思考的创意手法,把巧克力细润的口感用丝绸来形容,充分利用通感,把语言力量发挥到极致。当消费者看到此则广告,听到广告语时,很难不联想自己品尝后的感觉,从而促使其进行购买行动。这正是因为德芙巧克力广告商利用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生理需求来制定相应广告策划。而独特的创意技巧,也为身为领导品牌的德芙牛奶巧克力带向全新的境界。(图1)

(二)安全需求与广告创意

安全是人们进行购买活动的前提,很多产品也抓住了这个需求。在广告制定时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这种策略在汽车广告中运用十分广泛,汽车安全性能成为消费者购买家用轿车的首选要素。

如:富兰克林牌汽车广告语――一辆永远不会给你带来麻烦的汽车;沃尔沃(VOLVO)汽车广告语――关爱生命、享受生活;奥迪――奥迪A6的主动安全系统,改变您对道路的以往观念;雪弗兰――对雪弗兰而言,安全可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社会需求与广告创意

注重人的社会需求是现代广告区别于传统广告的主要特征。现代广告把诉求的目标从产品转向消费者,通过情感打动消费者,把人类共通的情感注入于商品之中,使公众在情感的体验、想象、享受中自觉地接受商品。可以说,情感是广告走向消费者的桥梁。

国外曾有人做过一个试验,在两个擦鞋机前各挂上一块小广告牌,一块写着“请坐,擦鞋。”另一块上写着:“约会前请擦鞋!”字数相差无几但效果却大不相同。后者的顾客要远远超出前者。因为后者诱发了人们的某种情绪,在情感上引起美好的联想,使公众易于接受。

台湾地区的一则中华汽车的电视广告叫做“爸爸的肩膀篇”,广告从一个中年而立、事业有成的儿子的角度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质朴的画面配着一段儿子的讲述:“如果你问我,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部车是什么,那绝不是你在街上看得到的。30年前,我5岁,那一夜,我发高烧,村里没有医院,爸爸背着我,穿过山,越过水,从村里到医院,爸爸的汗水湿遍了整个肩膀。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部车是爸爸的肩膀。今天我买了一部车。我第一个想说的是‘阿爸,我载你到处看看。’”片末突出广告语:“中华汽车,永远向爸爸的肩膀看齐。”本来作为物质商品的汽车是不具备情感上的功能的,但广告将情感附加到了汽车当中进行宣传,无形之中就给中华汽车增加了情感上的功能。

(四)尊重需求与广告创意

“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消费者通过选择不同的商品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自我,满足自尊心的需要。”抓住了这点,广告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房地产为例,为显示楼盘的尊贵之感,房地产商都会想出极其体现地位感的广告,如:碧桂园――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世纪村――倾情演绎国际文明居住标准;翡翠郡――品质成就生活;美荔园――钻石地段,美丽恒久;黄埔雅苑――尊贵生活嘉年华;异悦居――你有权要求更高,等等。

在众多房地产广告中,香格里拉的房地产广告语略为精致、有新意:“精雕细琢玉玲珑钟爱一生,国宝级窗景的永久居留权。别人有的香格里拉也有,而香格里拉有的,别人却不一定有。”该广告语在古色古香当中透露着现代商家的霸气和自信,既表明了居住在香格里拉将拥有国宝级的窗景,同时还大胆展示了其独特性。

(五)自我实现需求和广告创意

自我实现需求是五大需求的最高层次,在广告设计时,一些较为成熟的企业会运用这种方式给人以精神上的鼓励或是对人生道路的启迪,从而提升自身产品的档次。如安踏广告语:“Keep moving,你没有他的天赋,你没有他的条件,你无人喝彩。世界不公平?但你有梦想的权利。让心跳成为你的宣言,让伤痕成为你的勋章,让世界的不公平在你面前低头!”他们所想表达出来的便是人生自我实现的价值。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广告创作的启示

(一)合理细分市场

商家应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合理细分市场。以服装为例,既要有低端服装,也要有能满足大部分具有中等消费水平而希望能够穿出个性和美丽的顾客的中端购物商场,还要有满足高端人群消费的奢侈服装品牌。

(二)合理制定广告策略

不要把只需要突出生理需求的商品夸大化,过分突出其精神层面的给予,更不要将需要突出其精神上的价值的商品简单化,以致降低品质。

(三)提高产品档次

有些产品目前只满足第一或第二层次的需求,但产品是可以不断进步的,不光是产品自身质量、样式等方面的进步,也要借助广告手法不断提升产品价值。

篇4

观点陈述:

从1988年8月18日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合资企业诞生到现在,宝洁公司利用其日益中中化的广告策略,在中国大陆日化市场七大业务领域参与市场竞争,并在其中的四大领域取得市场领导地位,在其余三大领导取得市场第二的业绩。不可否认,宝洁是中国日化界的一个王者,宝洁广告的中国化进程正是宝洁魅力的体力。宝洁的全球战略和入乡随俗的务实眼光,是每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本土品牌的榜样。

观点支持:

论据一:宝洁广告带来中国市场营销业绩攀升

典型案例:全球董事会年会选址中国

案例分析:近年,宝洁在中国市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在30%以上。特别是2004至2005年,宝洁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指标为35%,而实际增幅则超过50%。为表示对宝洁中国的嘉许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2004年备受业界瞩目的宝洁全球董事会年会会址选在中国。这一切表明宝洁中国的广告投放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论据二:宝洁在中国市场注重广告调研的严谨性

典型案例:宝洁员工农村调研

案例分析;宝洁公司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在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调研系统。以飘柔为例,最近一次配方改良之前,宝洁公司消费者市场调研部及专业调查公司对全国共16个大城市及乡镇的近2000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为了获取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宝洁人从不坐等数据上门。例如在调研农村市场时,宝洁的部门经理化装成农民,到农民家里看其何时起床、怎么刷牙洗脸、看不看电视,从头到尾都去观察和了解。

论据三:宝洁广告创意不断融入中国元素

典型案例:润妍创意水墨画广告

案例分析:1997年,宝洁公司在中国推出一种全新的展示现代东方女性黑发美的润发产品“润妍”。首先是润妍广告把水墨画、神秘女性、头发芭蕾等画面进行组合,营造东方气息。其次是为了方便中国消费者记忆其产品名称,宝洁还为其每一个产品都结合自身特点取了对应的中文名,如飘柔(rejoice)。潘婷(pantene)、海飞丝(head&shoulders)等。再次是在广告中宝洁采用中国模特,如潘婷使用章子怡和萧亚轩分别为不同类型洗发水做代言人等。

论据四:宝洁广告媒体选择日趋中国特色

典型案例:逐步夺取央视广告标王

案例分析:在中国市场,宝洁充分认识到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唯一国家级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价值,在媒体合作网络中一直重视与央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01年至2003年,宝洁连续在央视翻番投放广告;2004年开始,宝洁蝉联央视广告标王。此外,宝洁常年保持在央视一套晚间《焦点访谈》前A特段投放2条15秒广告,占据了14条A特段资源中的七分之一。

论据五:宝洁中国公益活动传播良好企业公民形象

典型案例:宝洁的“最佳公益模式”

案例分析:宝洁进入中国17年来,一贯恪守“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原则,做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上世纪90年代至今,宝洁在中国累计捐款50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发展教育、健康、城建、环保、助残及赈灾救济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2005年,“宝洁公益模式”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评为“最佳公益模式”,同年中华慈善总会授予宝洁公司“捐赠荣誉证书”。

反方观点:

宝洁广告去中国化

观点陈述:

宝洁2004-2005连续两年夺得央视标王,欲将广告目标继续对准英视这块“巨芋”,无疑显示了其妄图通过英视叩开三四级乃至四五级市场之门的决心。我们认为宝洁斥巨资于央视广告开辟农村市场的做法并不可取。相反,其真正出路应当是对中国国情及农村市场加强了解,促进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

观点支持:

论据一:中国消费者开始不买宝洁广告的账

典型案例:失败的润妍和激爽

案例分析:润妍和激爽虽然广告独特且又有杀伤力,但最终还是黯然退出中国市场。类似激爽“振奋精神、舒缓精神”的沐浴概念在欧美已经十分普遍,但要想让国内普通消费者普遍接受还需要一段培育过程。宝洁这种企图通过强势广告来迅速改变消费习惯的做法损失,惨重。这从侧面说明宝洁广告对消费者的价值期望和产品定位的迷失。

论据二:宝洁广告与地面营销动作的配合越来越差

典型案例:宝洁与经销商的美国式离婚

案例分析:长期以来,宝洁公司与其分销商的关系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十分紧张。2005年宝洁公司对其分销商痛下杀手,实施美国式离婚。宝洁一味坚持的“专营专注”的分销模式再次脱离中国国情。因为所有分销模式在中国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由此可见,宝洁公司虽然广告制作精美,投放量大,但其与地面营销生疏地配合必定会严重阻滞发展。

论据三:宝洁选择的广告媒体高处不胜寒

典型案例:2005-2006年宝洁的央视广告标王路线

案例分析:宝洁选择央视作为其广告主要的传播平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央视作为广告信息的平台是否能够代表商业信息方面的权威值得商榷。其次,网络、手机等非传统媒体已经逐步蚕食电视媒介受众。宝洁选择的央视广告平台已经受到分众媒体的强势挑战。

论据四:宝洁广告理念诉求仍然是“美国芯”

典型案例:广告中欧美文化的强加

案例分析:宝洁产品的广告中虽然通常采用东方女性的形象,然而其广告诉求的理念却一直在宣扬美国生活方式与个性。定位为“东方女性的黑发美” 的润妍,其所推崇的先洗发后润发的理念正是欧美生活方式的写照。因为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市场,80%左右的消费者都会在使用洗发水后单独使用专门的润发产品,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即使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只有14%。除此之外,宝洁公司对中国区其他产品的广告也脱离不了其地道的美国牛仔风味。

论据五:宝洁广告存在欺骗和误导中国消费者的现

典型案例:SK-Ⅱ烧碱风波

案例分析:2005年江西消费者以使用SK-Ⅱ产品导致皮肤灼伤为由将宝洁告上法庭,导致了著名的宝洁SK-Ⅱ的烧碱风波。除去这场官司,宝洁广告里面出现的“使用4周后,肌肤年轻12年,细纹减少47%”、“防止分叉,使毛燥的头发比以前顺滑70%”等这样看似科学的数字,也遭到了许多消费者的质疑,使其信任危机进一步加重,并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擂台对抗:

双方观点PK

反方批驳

批驳一:宝洁销售虽然增长但广告边际效益在递减

分析:虽然宝洁在2004年销售再次达到高峰,但其利润水平已经大不如前。同时,宝洁日化产品在中国一、二线市场大幅提高的空间也不是很大,虽然更低级的市场还有空间,但这并不是宝洁的强项。宝洁公司在“激爽”上损失了10个亿的广告费用后,仍然选择以低价;中出重围,将汰渍、舒肤佳、玉兰油沐浴液等产品卷

入降价大战。宝洁公司即使有成功的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其利润也已经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宝洁公司第三次选择央视为其摇旗呐喊,无异于进一步将广告的边际效益推向深渊。

结论;宝洁的广告效果在本土市场不断打折

批驳二:宝洁市场调研的严谨,背后是不熟悉中国国情的巨大失误

分析:非常注重广告理性投放的宝洁公司,近年不仅在激爽等产品上连连败退,还在进攻低端农村市场严重受挫,这正说明宝洁公司过于依赖数据,忽略了对中国国情及消费市场特征的基本把握。轻视六神的激爽,忽略习惯的润妍,挑战农村消费文化的低端策略,都暗示着宝洁公司看似严谨科学的市场调研实则漏洞百出。如果宝洁公司能把钻研数据的精力转移一部分到较简单的宏观政治环境、市场环境、传统习俗的分析与理解上,就不会屡屡将自己埋葬在数据的坟墓中了。

结论;宝洁的严谨数据帮助宝洁广告远离中国百姓

批驳三:宝洁的创意内容本质上沿袭了美国广告的一贯风格

分析:美国广告一般比较直接地表现商品信息,并擅长使用比较的方法来宣传自己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其广告语言多力求简练、准确,乐于堆积数字。宝洁的广告也继承了这一美式风格,比如佳洁士牙膏喜欢与同类产品比较效果从而导致“不正当竞争”官司缠身,SK―Ⅱ“连续使用28天细纹及皱纹明显减少47%”却被消费者抓住漏洞从而招来极其严重的信任危机……这说明美国广告雷厉风行,数据至上的风格并不适合中国以情动人的文化氛围。

结论;宝洁广告创意实际是远离了中国百姓生活

批驳四:宝洁广告媒体选择的贵族化招致四五级市场销售的败退

分析:宝洁虽然夺得了央视第一个国际标王的称号,似乎在与广告贵族媒体联姻的路上越走越风光,但是其在中国四五级市场的失败却预示着企业广告战略的重大失误。宝洁采取央视黄金媒体的广告轰炸,似乎对其在四五级市场的酣战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缺乏深度覆盖的渠道,不清楚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广告媒体的选择没有跟上市场转移的步伐,仅仅凭几个老外来理解复杂的中国农村,是宝洁公司进攻农村市场的重要败笔。

结论:宝洁广告媒体选择正在远离中国最大的农村消费群

批驳五:宝洁广告并没有把中国消费者放在眼里

分析:2005年间,潘婷、海飞丝、佳洁士、舒肤佳四大品牌被浙江宁波鼓楼工商所以涉嫌虚假广告名义立案调查。目前中国消费者理性程度和维权意识虽然在觉醒,但与发达国家消费者判断和维权能力相比差距仍然不小。宝洁公司抓住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比较薄弱的弱点,屡次设计不实广告、虚假广告,给中国日化品市场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

结论;宝洁广告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关心是虚伪的

正方回应

回应一:宝洁广告提升了中国消费者对其品牌认知度

分析:激爽等某几个品牌的失败不等于宝洁广告失败,宝洁的市场占有率和中国消费者对于宝洁品牌的认知度说明了这一点。宝洁在中国日化市场的七大业务上参与竞争,在其中的四大领域已经取得市场领导地位。另外三大领域也取得了第二的位置。

结论:宝洁广告的本土化策略取得良好效果

回应二:宝洁有严格的渠道管理工作来配合广告投放

分析:宝洁的广告投放不是像反方所说没有地面配合,而是首先做好渠道工作。例如宝洁有一句话经典的话:“经销商即办事处。”这句话意味着宝洁公司的一切市场销售、管理工作均以经销商为中心,一切终端铺货、陈列等工作,也必须借助经销商的力量。它更意味着在管控了经销商之后,宝洁才大规模投放电视广告。

结论:宝洁的地面营销工作比这中广告更优秀

回应三:宝洁选择央视投放广告符合中国媒体规律

分析:通过对央视与地方台的CPM等指标计算对比可以发现,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是全国覆盖范围最广、收视率高。权威性强的两个频道,入户率在93%以上。在城市市场的收视占有率居全国榜首。因此宝洁广告首选中央电视台是符合中国媒体规律的。

结论:宝洁的广告媒体选择是贴近中国媒体实际的

回应四:宝洁广告诉求帮助中国人提高生活品质

分析: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这句经典广告语,正是这句广告语,宝洁第一个教会了中国人真正认识并开始使用洗发水。此后宝洁的其他品牌在进入中国时均不遗余力地向中国消费者传授一个个高品质生活的概念。舒肤佳强调“促进健康为全家”,玉兰油告诉中国消费者要“惊喜你自己”,潘婷说“拥有健康,当然亮泽”,佳洁士则呼吁“健康自信,笑容传中国”。

结论:宝洁广告帮助中国百姓提高了生活质量。

回应五:中国本土企业广告违法的事件比宝洁多得多

分析:与2005年部分宝洁广告违例事件相比,国内企业的广告违例事件比比皆是,虚假广告更是屡禁不止。例如,2005年9月1日,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通报了报刊医疗广告最新监测结果,此次共监测医疗广告895条次,仅2条次符合有关规定,合格率为0.22%。

结论:相比之下,宝洁广告遵纪守法情况尚好。

中国广告评估研究中心(CCAE)专家点评:

正反方缘于视角差异有警示有启示

双方立论基础:

造成双方看待宝洁广告本土化与去中国化的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正方的传播视角与反方的营销视角的差异;第二是正方的战术视角与反方的战略视角的差异。另外,正方谈宝洁公司的广告本土化策略,实际是从战术角度进行的判断;而反方则从战略高度指出宝洁的上述策略实际是其全球化扩张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辩论启示:

启示一:本土化的广告策略不过是跨国公司全球广告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宝洁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广告策略是:重视广告的中国本土化,将洋品牌做“土”;另外重视与中国政府的关系、重视高层公关等,从而适应中国的转型市场环境。他们在中国有一个共同的口号:“我们是中国公司。”这一点在跨国公司的广告创意、表现形式、内容和媒体投放上得到充分体现。然而,任何广告都是带有商业目的的,抢占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才是老外们的真正企图。因此,我们在称道其尊重中华文化的同时,切不可忽视这批国际狼的野心。

启示二:学习宝洁的品牌广告与促销广告的和谐投放策略

促销广告与品牌广告作为企业营销的“双刃剑”,要统一而为。促销广告需要采取与品牌同步的单一诉求效应,充分结合品牌定位与目标消费者的特点,提高产品在主要消费人群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扫除终端消费与识别的障碍。这点是值得我们向宝洁等国际企业学习的。当然我们不否认宝洁也有为促销而促销的时候,宝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也绝非真正的真诚,但比起本土企业的稚嫩和短视则要强许多。

启示三:借鉴宝洁广告管理的营销导向观点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11-03

法国广告巨匠雅克・塞盖拉在快乐广告人生一书中说到:广告既是天使又是魔鬼;既天真又狡黠,既通晓过去又预知未来。要让广告成功,首先应能绞尽脑汁思考。同理要想让广告创意课程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要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广告创意是广告学方向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大纲制定的过程中,这门课程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讲述广告创意基本概念、特征、本质、过程。创意思维、创意的基本技能技法。而实践课部分最初笔者也曾将案例教学法、以赛代练法、模拟实战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但教授几届学生后发现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一个班级仅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对参加广告比赛充满热情,能积极按照训练要求参与整个过程,而其他大多数同学仅仅是应付,草草完成训练项目,很难达到既定目标和预期效果。

究其原因,则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学习积极主动性没能充分调动起来。按照ADIMA法则说法,训练内容没能引起他们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自然行动力和执行力差强人意。

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开始调整广告创意实践课程内容,在动因上寻找源头,将学院奖、大广赛、金犊奖、金铅笔等实战性比赛不做硬性要求,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时间段。然后借鉴美式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将3E理论用于广告创意实践课程,将其作为核心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中。新媒体环境下,商业广告开始趋向于所谓的3E(Experience,Entertain,Enjoy)趋势,作为广告创意人员在思维方式上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启发式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要扮演好导师角色,根据在校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征、兴趣爱好关注点以及该年龄段行为倾向性,筛选出大家共同兴趣标签的创意主题,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求知欲和探究心,进而愿意对此主题方向进行深入地探索,遵循主题研究的方法,将其知识储备、价值体系、思辨能力发挥到极致,结合专业技能最终转化成广告作品。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起主导性作用。依照这一教学思路,为了达到寓教于乐,乐必所究,究必所获的教学目标,笔者将3E理念用在学生平时积累型训练、主题型训练和互动活动训练环节,将案例分析法、模拟实战法以赛代练法杂糅在训练过程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整合创意能力。

一、平时以积累型训练为主――Experience是最好的老师

积累型训练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结合以往的人生经历、知识经验,学习如何将自身的宝库打开、挖掘提炼点并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表现出来。具体就是通过提炼故事、记录生活点滴、学习优秀广告作品、分析模仿创作等展开。

学生的体验应贯穿在整个积累型训练过程中,要通过看、听、用、参与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联想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要通过积累型训练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力,挖掘学生感悟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执行能力的目的。

要达到这些目标,积累型训练必须结合学生自身体验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1.感知。只有用心感知这个世界,才能发现感动自己打动别人的事情,才能发现打动你的生活中的细节在哪里。薛振添也曾说过:左手生活,右手创意。怎么将生活与创意紧密结合在一起,则需要感知、体验、用心参与。

2.学习。根据主题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不同学科,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解读同一主题所涵盖的不同表达内容,学会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3.赏析。欣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借鉴和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类似主题的不同广告作品,分析广告创意的手法、风格、表现内容、呈现方式及所选用的媒体,还应包括目标者洞察力分析,具体执行、最终传播效果的分析等。

4.练习。通过头脑风暴方式,围绕不同主题进行练习,可以先进行个人头脑风暴,画出思维导图,将前面感知、学习、赏析的内容充分利用起来,提出多种不同表现思路。然后再进行小组集体头脑风暴,通过大家群策群力,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不同的创意思路,从中筛选出最优的表达方案。传统媒体中评比标准遵循威廉伯恩巴特的ROI原则,新媒体则使用SPT(可搜索性、可参与性、可标签化)标准作为评判依据。

5.模仿。根据前期赏析的广告作品,可以模仿其创意表现手法和风格重新设计类似的广告传播作品。但模仿不是简单的抄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意不可抄,但表现可以借鉴。

6.创作。就是要打破固有思维中所有的束缚和框框,将前几个环节的体验积累进行提炼,通过重新打散组合创新原则,围绕主题创作新颖独特的广告作品。

通过这六个环节将学生有针对性地融入到积累型训练中,目的就是要通过感、学、赏、习、模、创这几个阶段的培养,提升学生自身体验能力,挖掘其创作潜能并最终有所升华。同时,这一过程中学生更多地是在被动学习,因而对教师而言,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创意思维习惯培养过程。

二、技能训练从专项主题开始――Enjoy(快乐)是自己寻找的

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最能在专项主题设定上得到充分体现。但在以往的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待专项主题技能训练兴趣不高,疲于应付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1)小组作业不公平现象。只有个别同学认真立完成,不做的同学最后考核时跟着蒙混过关。(2)对不喜欢的训练项目草率应付,课后学习缺乏主动性,专业技能得不到丝毫提高。(3)小组成员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人际磨合上,实际投入训练时间少;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很多学生无法拿出像样的作品来,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对技能训练的兴趣和专注度,使之由被动完成转变为主动参与是需要每个教师认真考量的。对此笔者认为重新设定广告创意实践课程环节十分必要,既要考虑到个人独立完成部分,还应突出强调小组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围绕人人愿意参与,人人快乐参与的原则,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认真学习。实际教学中,笔者根据大家的兴趣标签,筛选出三个专项主题:美食与创意、游戏与创意、触心与创意,并对这三个主题的每一个训练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紧扣学生知情意的认知过程,力图多方位、多角度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触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以美食与创意主题为例――笔者给它的主题定位是:唯美食和爱,不可辜负。

现在的大学生总爱给自己贴一枚吃货的标签,但实际大多对美食文化知之甚少。笔者就是要通过这个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对美食做一个较为全面彻底地了解。

首先,围绕美食这个中心,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勾画出他们认为的关于美食的思维导图,从中国美食到世界的美食,从美食种类到流派,从美食的食材到具体做法,从美食文化到美食寓意,从家乡美食到独特人文情怀,等等。将大家对于美食的联想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发现以往自己对美食的感受是肤浅的、表象的和狭隘的。通过认识到个人的不足,开始有指向地引导学生自觉寻找与美食相关的一切资料。

其次,推荐与美食相关的资源,包括美食文章、书籍、影视剧、专题片以及美食频道、美食网站、专业美食大咖的微博、微信等,让学生多方位立体化地置身于美食信息收集和观看的视觉盛宴中,使学生的美食知识在短时间内迅速丰厚,然后再回过身去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美食思维导图。

第三,就是大家一起寻找与美食相关的广告创意表现作品,分析作品的创意表现概念、主题、诉求点以及其表现风格和表现手法,包括具体画面和镜头语言运用。结合自身美食体验和前面在美食资料中找到的10个不同美食表现点,要求每个学生针对某一品牌食品进行广告海报设计,并上传到个人微信平台,供大家点评。

最后,以小组为单元,实际拍摄一则与美食有关的小视频。小组成员共同确定美食视频主题、编写分镜头脚本,分配分解拍摄任务,完成后期剪辑、配音和合成。

实际的教学实践表明,整个主题的完成使学生累并快乐着,很多创意表现是一边学习一边完成的。各个小组从不同角度表现美食,有从新鲜食材上下刀的,有从工艺制作流程上入手的,有将美食与味道进行关联的,还有将美食升华到恋家感觉的。拍摄地点也是五花八门,宿舍、野地、菜市场、校外小餐厅后厨、西餐厅都成了他们的创作场所,甚至还有的学生专门跑回老家拍摄。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致汇报的时候,每一组都无比兴奋地讲解自己的整个创意制作剪接过程,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感动不断。争先恐后上台汇报的场景让笔者深深体会到快乐是自找的,只要方向引导正确,学生们所爆发出来的热情会引领他们主动地学习以前不愿意涉足的领域。

三、加强互动线下活动训练――奔跑吧Entertain

随着社会生活压力增加,广告创意主题娱乐化趋势日渐彰显,越来越多的广告创意利用娱乐的元素或形式将产品与客户的情感联系起来,从而达到销售产品,建立品牌忠诚度的目的。针对这一趋势,笔者在广告创意课程训练中刻意增加了互动线下活动的主题训练,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技能:(1)移动互联网平台媒体的运用;(2)如何增加娱乐的创新性、趣味性和参与度;(3)学生活动现场执行力。

以游戏与创意主题线下互动活动为例――笔者给学生们提出的口号就是:大家一起做游戏。

众所周知,娱乐化所包含的内容很多,诸如病毒、口碑、文化、活动、植入、话题、体验、游戏等,笔者从中选择了大学生最为熟悉的“玩耍”进行命题:你会玩吗?你怎么玩?玩有哪些种类?玩的游戏规则是什么?怎么吸引更多的人和你一起玩?如何将玩耍和特定产品进行关联?你能邀请更多的小伙伴同你一起参与某个品牌的玩耍游戏吗?

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的同时,笔者把搜集到的有关玩耍主题的文章、小说、电影、娱乐节目、线上小游戏等分享给学生,要求他们总结玩耍的类型、功能与作用、技巧、设计环节应注意的内容以及影响因素。

首先由学生自己寻找10个以游戏为主题的互动线下活动,根据游戏内容、游戏规则,分析其与产品品牌的关联度及其表现形式,以及如何组织现场互动,如何进行具体传播。

其次以小组为单元,选择一个游戏玩耍的主题广告为其在校园传播进行线下互动,包括前期准备,海报和线上活动预热,中期现场执行,后期线上报道和总结,等等。

最后考核的标准有游戏主题与产品或品牌的关联度,现场活动受众群参与度,以及移动互联网平台活动效果,评价指标:关注度、点击量、转发率、评价量等作为测量依据。

这个主题活动设计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考核了专业技能,还锻炼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他们一一去解决。每个小组从讨论游戏主题、筛选合适广告主,到制定游戏规则,进行前期海报和线上微信、微博传播,再到活动场地的选择、布置,活动现场的主持、拍摄、环节设计,后期剪接上传推动二次传播效果等,都需要所有小组成员开动脑筋、认真实践、群策群力去共同完成。实践的结果表明,学生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只需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平台,让他们用心地投入,是会在这个舞台上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的。

广告创意是带着镣铐在舞台上跳舞,不可能任由广告人兴趣和爱好挑选广告主和广告主题,广告创意要综合考虑目标消费群的特征、产品特征、竞争对手情况、广告主自身实力以及媒体时间空间等因素,所以说广告创意不能随性随心所欲。3E理念在广告创意课程的运用只是想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学习理论,从而掌握创意技能、培养其自主动脑动手能力。通过专项主题训练,学生也同样可以将主题中思考到的创意点用在实际的应激性广告比赛或实际广告主策划创意作品中,达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广告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主要围绕的是课程标准、师资培养、创新载体等整个教学模式的建设,如“以广告设计实训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标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结合实训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重构新的、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解决广告设计教育实际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能力等问题成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重点。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适于岗位需求的人才,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及时分析人才市场动态,使教学内容时时刻刻围绕培养实用型、专业型、技能型人才这个中心不动摇。因此,要想培养出熟悉广告市场动态、引领广告市场潮流、满足广告市场需求、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广告人才,构建高职创新型广告设计的教学模式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广告设计工作室的建设是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使高职广告设计教育合理的发展,必须建立新型的广告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塑造出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广告设计工作室是以专业教育与行业结合、专业学习与项目实践结合,从而构建出全新的以专业项目为教学内容、以上班式体验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体现。)通过真实灵活的项目,引入学生动手创作的过程,以广告设计工作室为平台,借鉴企业的管理流程,建立相应的专业标准、师资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并以此模拟出企业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新型实践载体。通过不断地探索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广告设计工作室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索和解决设计问题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广告素养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水平,最终达到上岗就业的目标。

二、工学结合,项目导入是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同样以实训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平台,是对校内广告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拓展。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设计与制作,学生不再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主动建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变成了主角,能够对教授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实践与调整,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那种被动与依赖。在集体讨论、提出疑问、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从而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学习和创造,这样就营造出了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学习氛围,激发出了学生内在的潜力。

工学结合,项目导入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设计专业学生在广告设计、印前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VI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能够设计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作品来,也大力地拓宽了设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

三、采取多种实训教学手段突出具有广告设计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

篇7

第二,对学生选择广告及广告相关研究及就业方向的指导。让学生对全球和我国的广告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有所了解,尤其是对广告学有兴趣的学生,让他们了解从事相关课题研究需要作的学科准备;对期望从事与广告相关工作的学生,了解对他们的不同的要求。

第三,结合营销理论,启发学生思维。一是对营销理论在广告中的应用作出整体评述;一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之后,在开始接触广告学这一类的实践性课程会有一定的不适应,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案例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作用。

第四,具备一定的广告鉴赏能力。通过广告学的基础性原则,对广告的优劣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这也有助于从事广告管理工作。

第五,搭建学生的整体营销思维。整体营销思维是未来营销的发展方向,也是广告效果在营销整体运作中的体现之一。在教学中,将各种营销传播要素结合广告进行讲述,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学习和创新方法。

第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网络媒体的出现,广告业界的创新层出不穷,例如媒体的创新、广告传播方式的创新、广告内容的创新等等。有学者认为,广告的灵魂就是创新,鉴于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的规划

从上述的目的可知,在教学内容的规划上,首先是在系统性上偏向于广告管理,即广告基础知识、广告发展历史与现状、广告主题、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广告媒体、广告预算编制、广告效果评估。其中的重点放在广告主题的选择、相应预算约束下广告媒体的选择以及最后的广告效果评估上。

教学方法设计

一是概念讲述。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使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通过大量国内外案例的运用,并结合广告的效果原则,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二是案例讲述。在课程中,穿插大量的国内外广告案例讲述。在案例的组合上,可以通过关键概念的讲述,或者通过某些行业中具体企业的具体做法来分别论述,并作出优劣评论,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差异化思维能力。此外,有选择性地讲述目前最新的有轰动性的创意型广告案例,启发学生的创意能力。三是案例讨论。通过国内出现的形形的广告现象,让学生展开案例讨论,让学生对各种广告模式的优劣势作出评价,并让学生思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学习如何作广告。为了做好案例教学,必须作好准备工作:第一,案例的准备,要准备具有真实性且时间较新的高质量的案例,案例本身要具有深度挖掘的价值;第二,学生分组;第三,布置课后作业,如案例的背景情况搜集、案例分析;第四,课堂展示,并让学生自己组织评分小组,作出最后成绩评定。通过广告作品与案例的讨论,学生可以获得广告文案、影视广告作品、平面广告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四是作业。为了达到好的效果,作业采用彼此连贯、层层递进的方式,最开始是头脑风暴,作创意筛选,激发学生对广告课程的兴趣;其次有理论型作业,包括读书报告、课题论述和论文写作;最后是整体广告策划,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作出平面广告或者文案广告进行支撑。在每次布置作业时,笔者会详细说明布置作业的初衷、考核的主要要点,以及最后的评分方式。在作业批改后,会就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和未达到的方面予以评价,作好点评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8

[DOI]10.13939/ki.zgsc.2016.05.139

1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广告策划》课程的课程性质及定位

高职 《广告策划》课程以营销学、统计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为基础,主要研究企业开展广告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应用性较强,同时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课程基本内容包括:分析广告机会、确定广告目标、形成广告内容、选择广告媒介、确定广告预算、监测广告效果等。课程所属专业不同,教学重点亦有所不同。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广告策划》处于整个课程链的下游,综合应用性较强,对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要求较高,需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多角度高视角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根据市场环境及企业和产品特征提出针对性的广告策划方案并予以实施,并具备简单的广告设计和鉴赏能力。

区别于本科院校的同类课程,高职院校的《广告策划》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是由高职教育及高职生的特点决定的。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重点,重视学生对基本技能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生比普通本科生具有更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在学习特点上,高职生的情绪化较强,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及实践性强的课程更有积极性。

因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广告策划》课程,应以提高广告策划职业能力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点,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育规律及高职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 《广告策划》 课程的教学现状

2.1 教学目标随意含糊

目前高职《广告策划》课程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较为随意,缺乏对职业能力的足够重视,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创新能力要求及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脱节。在具体表述上含混不清,流于形式。

2.2 教学内容陈旧重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广告策划》课程在内容体系上忽视了应用性,不能有效结合企业营销环境及市场运作规律进行教学,所选案例陈旧老套,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丧失对《广告策划》的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内容组织上,不能根据课程特征和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内容的重构和取舍,某些教学内容与相关的营销策划课程重复,缺乏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造成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视野狭隘。

2.3 教学方法守旧枯燥

《广告策划》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求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创新,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掌握广告策划的精髓。目前高职院校《广告策划》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但由于案例是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参与为辅,不能有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加之所选案例过于陈旧,与实际市场环境相脱节,教学效果不好。部分高职院校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法,但在具体设计上,由于所选任务与现实情境差距过大,且缺乏有效的引导,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4 教学评价片面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对《广告策划》课程的评价多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只能是对学生在《广告策划》学习上的一个交代,并不能反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不能反映学生策略、态度、技能等方面发展的动态变化。因此,终结性评价方式并不适合《广告策划》课程,不利于激励学生学习思考,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以上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学生广告策划综合能力的培养。鉴于以上在高职《广告策划》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正确评估当前市场营销行业对广告策划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重新审视课程教学目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从而形成面向广告策划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广告策划》课程的教学模式,将有助于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广告策划综合应用能力,改变目前高校广告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脱轨的现状,提高学生就业率。

3 基于职业能力要求的 《广告策划》 课程改革目标

《广告策划》课程在高职院校主要开设在市场营销类专业和艺术设计类专业,这是由广告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既要设计又要具有策划思维。在实际的企业运作中,策划和设计密不可分,设计需要有策划思维,策划也要懂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市场调研发现,高职学生较多供职于中小广告公司,就业岗位集中在市场分析专员、媒介策划专员、文案及广告创意。基于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广告策划课程以训练学生的图形处理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创新创意能力和媒介策划能力为主要目标。按照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要求,该课程将具体的改革目标细化为两项技术,三项技能和两种素质:平面图形表达技术、PPT制作技术;调研和数据分析技能、策划技能、广告媒介购买和技能;广告文案素质和创意创新素质。

3.1 两项技术

两项技术指平面广告图形表达技术和PPT制作技术。这两项技术是广告策划课程的技术支撑。

按照学科划分,平面广告图形表达技术一般不属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内容,但根据专业调研的结果,对于高职生就业的中小广告公司而言,岗位的划分不像大型广告公司一样细,多数岗位要求懂得基本的平面图形表达技术。在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这项技术的训练须依靠photoshop课程来完成。PPT是广告公司提案时需使用的基本工具,重点突出、简明清晰的PPT制作对于成功提案至关重要。因此,在《广告策划》课程改革中,要重视学生对于PPT工具的熟练高效使用。

3.2 三项技能

三种技能指调研和数据分析技能、策划技能、广告媒介购买和技能。这三种技能是《广告策划》课程的核心。

调研和数据分析技能是《广告策划》课程的基本技能。所有广告策划的起点都必须是对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充分把握,而这种把握必然通过市场调研完成。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技能又可以分为信息收集技能和信息分析技能两个方面。广告策划人必须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发现对广告策划活动有用的信息,并能够去粗取细、去伪存真进行甄别和分析,从而发现对策划活动起支撑作用的关键信息。[1]

策划技能主要表现为对策划逻辑能力。从广告活动的运作来看,策划逻辑能力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策划各核心环节的实质及其内在必然联系。具体来讲,就是了解、掌握策划过程中各核心环节的逻辑运行脉络,即调研环节、目标市场界定及其需求分析环节、策划产品相对性优势提炼、创意表现策略制定、媒介选择及其组合策略制定、实施效果评估等环节的本质及由此推彼的内在关系。这种策划逻辑思维的直观表述就是在这些环节之前加上“为什么”,对这些“为什么”的回答,也就是训练学生形成策划逻辑思维能力的思辨过程。[2]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变得碎片化,一切可以传播企业信息的载体都可以成为媒介。广告媒介购买和技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显得越发重要。在《广告策划》课程改革中,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媒介发现、分析和运用能力,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以使学生了解不同媒介的性能、组合及技巧。

3.3 两种素质

两种素质包括广告文案素质和创意创新素质。作为广告文化载体的广告文案,将各种文化样态融于一体,显现着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3]广告文案素质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和深厚的文化涵养。在广告策划课程的改革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通透的观察力、深切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渐具备良好的广告文案素质。创意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4]广告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创新创意素质是广告人必备的职业素质。在《广告策划》课程改革中,要着重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素质,恰当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进行脑力激荡和思维碰撞,互相肯定,互相借鉴,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意素质。

4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广告策划》课程教学设计

4.1 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以上对于《广告策划》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教学改革目标的设定,该课程的改革思路为:根据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典型任务+典型案例思维过程分析+企业真实项目”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广告策划》课程典型的工作任务。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切入点,以广告策划的基本内容为基础,以广告策划的业务过程、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围绕“两种技术+三种技能+两种素质”的课程改革目标,将教与学的内容整合为策划思维能力、市场发现与分析能力、消费心理分析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意表现能力、媒介策划能力、沟通及表达能力共6个能力模块,并依据业务操作过程设计10个典型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图1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模式

4.2 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广告策划》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体现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高职教育特色,并围绕课程改革的目标展开。

下面以课程综合实训任务“确定李锦记的广告诉求”为例,说明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图2 确定李锦记的广告诉求步骤

参考文献:

[1]徐艳琴.基于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高职广告策划课程开发与设计[J].职业,2013(7).

[2]严亚.高职生广告策划职业能力体系生成思路刍议[J].职教论坛,2011(8).

[3]王君娜.广告文案创作者应具有的素质[J].青年记者,2007(6).

篇9

广告学专业的发展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迅猛发展,成为中国高等院校中发展最快的文科专业之一。目前我国广告学专业,主要设在三类院校(系),它有三个细分专业:新闻传播类、经济管理类和艺术设计类。其中新闻传播专业侧重广告的创意与策划;经济管理专业侧重广告的市场营销与管理,艺术设计专业侧重广告的图形表现。[1]而经过四年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广告学专业学生,从毕业实习开始就觉得在学校所学习的内容与工作中有很大的区别,认为大学四年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用不到或不知道如何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我国高校广告学教育的误区:课程设置局限于专业理论知识,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培养;在教学中不注意实践教学,往往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也就是针对某门课程,老师提出一些课堂的思考,并没有真正形成实践教学模式。广告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普遍处于松散的状态,缺少严格的规定,亟待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广告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理念与思路

本成果树立大实践教学观,践行“拓宽基础,加强实践,培养素质,提高能力”四大教学理念。开辟两条途径———课堂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课程化,在重视基础理论和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拓展的基础上,坚持大学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的基本原则,每一学期在基础课程之外,都有相应的实训课程进行深化。强调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三种应用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对应用全面人才的需要,提升了实践教学的层次,拓展了实践教学的内涵。

(二)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本成果树立大课堂教学观,坚持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并重,以课堂教学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以实践教学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在实践教学方案中体现出与理论教学的紧密相连,使实践课与理论课相辅相成,积极实施“课堂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课程化”,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1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三点式教学”

“三点式教学”即教师精讲一点、师生互动一点、学生多练一点。目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广告学专业”教学不能只是空谈理论,必须与社会需求和企业实际相结合,从广告学专业实际出发,讲授基本理论。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基础,突出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使理论“灌输”做到有的放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满堂灌”,强调把课堂教学划分为精讲、互动、动手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且对授课时间做出相应的划分,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分配有相应的授课时间,有明确的授课任务。在精讲环节中,教师精心地讲授,即讲重点、解难点、析疑点。精心备课是精讲的前提。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组教授内容,做到精心备课,达到压缩授课时间而提高授课质量的效果,互动包括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 “导”,通过教师的“导”体现教学目标,丰富知识,培养个性思维。教师在设计互动时应有创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所能达到的水平,为学生自我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动脑机会,使学生都保持一种持续学习的的欲望,更好的理解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使师生、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说会讲的能力,同时对教师也是一种督促,使教与学达到一个最佳状态。动手是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动手练习条件,结合课程教学,鞭策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动手。真正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发现、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感受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理论讲授实践化,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理论化,突出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做到学以致用。

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成多媒体课件、教学短片、教学录象与老师讲授于一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化教学体系。把老师讲授、师生互动与学生动手练习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等,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和思维的创新。

2模拟提案比稿

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又完善了课堂教学。模拟提案比稿这种结合实践的方法一直是我校广告学教育的特色,学生按要求分组,组织自己的模拟广告公司或企业,教师会寻找业界正在同步进行的项目或新近完成的案例,把实践项目引入课堂,让这些模拟的公司独自来完成,最后进行提案比稿。这种比稿有些是体现在环节上的,比如广告主题的比稿、表现的比稿、促销方案的比稿;有些是要求展现综合能力的,如为伊利优酸乳制作广告策划案。在广告策划课程中把学生分为企业组和广告商组,结合案例和所学知识,企业组以团队形式完成广告策划书,最后通过提案的方式进行比稿,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广告主的心理和要求,取得不错的效果。在广告创意课中,通过思维训练和创意训练,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际策略单应用的创作,将所学广告创意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

3“以赛代练”,课程内容结合广告赛事

在案例分析中,给学生分析历年广告大赛的作品,从作品的构图、创意、制作等几个方面帮助同学把握广告大赛获奖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获奖机率。利用课下时间指导学生所做作品,帮助同学进一步深入创意思考,把握诉求重点,注重文案与画面的联系,达到二者的完美统一。使画面很好的表现文案,文案准确的表达创意。每年都参加金犊奖和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此外还参加了学院奖和金铅笔等比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实训课程的深化

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还在于坚持一个原则———大学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每一学期在基础课程之外,都有相应的实训课程进行深化。此实训课程集中于第三至六学期,主要包括四门课程,广告创意实训课程、广告设计实训课程、广告文案实训课程、广告经营管理实训课程。而第一、第二、第七学期为学生的自主实习课程,第八学期为学生的毕业实习课程。在实训课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本门实训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结合本门实训课程的特点,模拟广告公司的某些环节,进行项目化的训练,一般为20学时~40学时,在机房完成。

5积极构建“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的构建是广告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层面,一定要把握好方向。利用学校资源,构建了广告公司,承接一些小型的广告业务。广告公司里的同学同时又组成了广告社团,带领学生参与广告实务运作,同时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参加各种专业竞赛以及在校内外媒体兼职。[2]还可以每年举办一次“广告节”,并以此活动为主线开展策划和创意大赛,组织优秀实习生实践交流会,让学生在有更多实战经验的交流。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创意论坛,迎合现代社会对新媒体的需求,以及学生对网络的依赖,随时随地可以发表自己的创意点子等等。

(三)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与规范

广告学实践教学主要有统一实践和自主实践两种形式,统一实践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所进行的实训课、比赛以及其他实践活动。通过统一实践,确保实现实践教学对课程的深化和实践教学质量。在自主实践中,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很多学生到广告公司去实习,更好的和社会需求相对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统一实践和自主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实践教学实现多样化和全程化。

(四)健全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

首先,落实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制度。学院成立实践教学监督机构,系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由教学主任亲自负责,统筹管理实践教学的一切教学事务。教研室专业教师负责实践教学具体实施,配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寻找实习就业基地等。其次,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从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参考书目、实践教学日历、实纲、实践指导书、毕业设计、实践课程考核实施细则等各方面加强管理与监控。第三,考试考核的改革。一些要求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如广告文案、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经营与管理等,考核的形式为实践考核,包括广告创作、策划书的撰写、案例分析、专题调查等,加大实践考核所占的比例;课程考试中主观题和实践环节的考核应加大比例,减少客观题目;学生获得广告奖项或者广告作品被采用以及在报纸、杂志或者互联网发表与专业相关的文章、作品均可计算不同的学分,以此作为专业课程考核的补充,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广告人才,已经越来越成为广告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高校必须坚持将人才培养与市场紧密结合,双向互动,坚持以就业市场与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篇10

哈佛工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教师出示一个个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中提供的矛盾,参加讨论,各抒己见,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案例教学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它真正重视的是答案的思考过程。在课堂上,每位学生都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把握信息善于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景的差距。广告课题教学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可以说是无所不及,有时很难将他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因此学生往往学到的只是条块、联系不大的知识;而实际的情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的多元化,广告业也是在动态中调整,前进。这要求教师不断加强科研,更新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与时俱进。

一、案例教学课要突出研究性,力求学术性

1广告案例课的性质、主旨与体例。(1)课程性质:高年级广告系学生研究性的讨论课程,它不是以前课程内容的重复,而是较以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创造性的运用,是进一步地深入与提升。这可从已开设的案例教学内容中反映出来。(2)课程主旨:研讨市场营销、广告战略和策略、创意、运作过程及作品的创造。(3)课程体例:选择适合研讨的切入点,以案例活动的性质为线,激发研讨的兴趣。

2.选用案例(教材)要面向社会、市场、广告业,形成学术研讨氛围。选择好教学案例。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要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得了的案例,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教师能否把握案例取决于教师对案例涉及的环境背景是否了解,对案例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否掌握,对案例涉及的问题是否有相应的解决处理经验。而学生能否接受和认同案例,主要看案例所描述的是否为其身边或可能发生的事情;所提问题是否为其经常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通过案例学习是否可以提高学生其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从案例的来源上说,工商管理案例取之于真实的公司经营等方面的事件;法律案例取自于某一时间的判断;而广告案例更多来自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实际情景。因此在广告案例的选用上,注意5个“性”:(1)案例选取要注重针对性,(2)案例选取要注重时效性,(3)案例选取要注重典型性,(4)案例选取要注重生活性,(5)案例选取要注重学术性。

选用学术上有争议的案例,如娃哈哈十五年沉浮(品牌定位与销售网络、非常可乐的市场命运);中国“海尔”品牌如何走向世界;国内外广告节金奖作品讨论。

二、广告案例教学课重在研讨

1.确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学生自主性组成学习小组,开展课内课外的学习讨论为主的教学活动。基于这样一些基本理念,本课程对学生的培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求学生加强在课外的多方位的知识吸收,建议学生不仅看课外书籍,还应从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等新科技媒体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因为对案例分析的第一步就是积累资料,因此要求学生从平时就开始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经验并持之以恒。

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主张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市场中去用心观察。我常常告诉他们去逛超市大卖场,观察营销中的各个环节,关心快速日用消费品的促销情况;户外广告的大发展,看经济的繁荣对人流的变化;看展览,注意会展业对广告业的拉动。用心看的话,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咨询和启发。譬如像“肯德基”为什么总跟“麦当劳”在一块儿?他们选址是否有什么讲究?为何生意总那么红火?今年街上流行什么样的服饰?

第三,锻炼学生的口头和笔头的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广告策划人必备的基本才能。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能力的训练主要通过个人的“自我推销”,在每次上课时我要求要有三位同学对全班案例学习,进行小结或谈体会;介绍自己最近读到的好书和学习的心得;评价一些优秀的广告作品;展示自己的业余创作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外还通过小组以比稿的方式开展竞争,既激烈又放松,让大家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广告创意实战演习。

第四,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会做人。鼓励他们成为“杂家”。广告教育实际是“通才”教育。除了专业课之外,音乐、舞蹈、书画、电影、计算机、生物技术等所有最新的时尚都应是关注的焦点。

2.两种教学基本程序。(1)下发教师挑选的广告案例,附上几个思考题供参考——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研讨(课外)—叫、组代表课堂发言——各小组成员即兴发言——或逐一点评,或总体总结。(2)学生课外寻找亲身实践过的选题——课堂评点自选案例——学生评点、评议——小结。

3.作业与考试。作业:学生为课堂讨论拟写发言稿,学生自寻,教师指定的某类选题的案例作分析归纳该类选题策划、表现的规律;或教师课堂指定完成的三次作业题目。考试:(1)指定案例的分析与点评,撰写小论文;(2)以小组为工作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项目。

如我在广告系大三班的广告案例评析课上,就曾尝试完全以学生为主,老师作为教练指导,以班级为单位,做一个《脑白金广告案例分析》——重塑脑白金的品牌形象为项目的方式。以比稿方式,经过竞争,产生出学生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策划、控制与实施。然后再把学生分成六组,分项目负责人也是学生。三周时间中,学生们日夜奋战,最终拿出了共57篇的案例分析报告,最后合成一个全班性的作业。每个小组的作业在班级上进行交流,老师拿出评分标准,供每个学生打分时参考。分视觉说服力20%,分析创意力20%、题案制作20%,应变能力15%、团队合作25%共五个方面。

在作业圆满完成后,学生纷纷有话要说:“我们用了百分之一千的努力、激情来投人的。”“此课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是一次最接近实战的演练。从市场调查、品牌策划、广告创意到媒体投放,我们把已学到的知识各尽所能投入到品牌的塑造中,而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将这个工作完成的。”“我学到了不少超越理论的实际知识,比如,怎样调动所学的知识来阐述报告的内容;怎样通过各种手段挖掘未被发现的潜在的新思路;怎样深入了解和分析一个实际品牌及其营销策略;怎样在该品牌处于危机状态的情况下挽狂澜于不倒;怎样在同学间,小组之间做到默契配合;以及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广告人。所有这些是非课堂上所能学到的。”

篇11

哈佛工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教师出示一个个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中提供的矛盾,参加讨论,各抒己见,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案例教学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它真正重视的是答案的思考过程。在课堂上,每位学生都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把握信息善于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景的差距。广告课题教学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可以说是无所不及,有时很难将他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因此学生往往学到的只是条块、联系不大的知识;而实际的情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的多元化,广告业也是在动态中调整,前进。这要求教师不断加强科研,更新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与时俱进。

一、案例教学课要突出研究性,力求学术性

1广告案例课的性质、主旨与体例。(1)课程性质:高年级广告系学生研究性的讨论课程,它不是以前课程内容的重复,而是较以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创造性的运用,是进一步地深入与提升。这可从已开设的案例教学内容中反映出来。(2)课程主旨:研讨市场营销、广告战略和策略、创意、运作过程及作品的创造。(3)课程体例:选择适合研讨的切入点,以案例活动的性质为线,激发研讨的兴趣。

2.选用案例(教材)要面向社会、市场、广告业,形成学术研讨氛围。选择好教学案例。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要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得了的案例,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教师能否把握案例取决于教师对案例涉及的环境背景是否了解,对案例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否掌握,对案例涉及的问题是否有相应的解决处理经验。而学生能否接受和认同案例,主要看案例所描述的是否为其身边或可能发生的事情;所提问题是否为其经常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通过案例学习是否可以提高学生其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从案例的来源上说,工商管理案例取之于真实的公司经营等方面的事件;法律案例取自于某一时间的判断;而广告案例更多来自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实际情景。因此在广告案例的选用上,注意5个“性”:(1)案例选取要注重针对性,(2)案例选取要注重时效性,(3)案例选取要注重典型性,(4)案例选取要注重生活性,(5)案例选取要注重学术性。

选用学术上有争议的案例,如娃哈哈十五年沉浮(品牌定位与销售网络、非常可乐的市场命运);中国“海尔”品牌如何走向世界;国内外广告节金奖作品讨论。

二、广告案例教学课重在研讨

1.确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学生自主性组成学习小组,开展课内课外的学习讨论为主的教学活动。基于这样一些基本理念,本课程对学生的培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求学生加强在课外的多方位的知识吸收,建议学生不仅看课外书籍,还应从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等新科技媒体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因为对案例分析的第一步就是积累资料,因此要求学生从平时就开始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经验并持之以恒。

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主张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市场中去用心观察。我常常告诉他们去逛超市大卖场,观察营销中的各个环节,关心快速日用消费品的促销情况;户外广告的大发展,看经济的繁荣对人流的变化;看展览,注意会展业对广告业的拉动。用心看的话,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咨询和启发。譬如像“肯德基”为什么总跟“麦当劳”在一块儿?他们选址是否有什么讲究?为何生意总那么红火?今年街上流行什么样的服饰?

第三,锻炼学生的口头和笔头的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广告策划人必备的基本才能。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能力的训练主要通过个人的“自我推销”,在每次上课时我要求要有三位同学对全班案例学习,进行小结或谈体会;介绍自己最近读到的好书和学习的心得;评价一些优秀的广告作品;展示自己的业余创作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外还通过小组以比稿的方式开展竞争,既激烈又放松,让大家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广告创意实战演习。

第四,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会做人。鼓励他们成为“杂家”。广告教育实际是“通才”教育。除了专业课之外,音乐、舞蹈、书画、电影、计算机、生物技术等所有最新的时尚都应是关注的焦点。

2.两种教学基本程序。(1)下发教师挑选的广告案例,附上几个思考题供参考——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研讨(课外)—叫、组代表课堂发言——各小组成员即兴发言——或逐一点评,或总体总结。(2)学生课外寻找亲身实践过的选题——课堂评点自选案例——学生评点、评议——小结。

3.作业与考试。作业:学生为课堂讨论拟写发言稿,学生自寻,教师指定的某类选题的案例作分析归纳该类选题策划、表现的规律;或教师课堂指定完成的三次作业题目。考试:(1)指定案例的分析与点评,撰写小论文;(2)以小组为工作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项目。

如我在广告系大三班的广告案例评析课上,就曾尝试完全以学生为主,老师作为教练指导,以班级为单位,做一个《脑白金广告案例分析》——重塑脑白金的品牌形象为项目的方式。以比稿方式,经过竞争,产生出学生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策划、控制与实施。然后再把学生分成六组,分项目负责人也是学生。三周时间中,学生们日夜奋战,最终拿出了共57篇的案例分析报告,最后合成一个全班性的作业。每个小组的作业在班级上进行交流,老师拿出评分标准,供每个学生打分时参考。分视觉说服力20%,分析创意力20%、题案制作20%,应变能力15%、团队合作25%共五个方面。

在作业圆满完成后,学生纷纷有话要说:“我们用了百分之一千的努力、激情来投人的。”“此课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是一次最接近实战的演练。从市场调查、品牌策划、广告创意到媒体投放,我们把已学到的知识各尽所能投入到品牌的塑造中,而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将这个工作完成的。”“我学到了不少超越理论的实际知识,比如,怎样调动所学的知识来阐述报告的内容;怎样通过各种手段挖掘未被发现的潜在的新思路;怎样深入了解和分析一个实际品牌及其营销策略;怎样在该品牌处于危机状态的情况下挽狂澜于不倒;怎样在同学间,小组之间做到默契配合;以及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广告人。所有这些是非课堂上所能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