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司绩效审计

公司绩效审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0 18:03: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司绩效审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司绩效审计

篇1

经济性是指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支出。政府投融资公司投资的经济性体现在:根据初步设计、招投标、合同以及项目控制程序确定投资项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或在批准的资金范围内建成,有无损失浪费的现象。政府投融资公司融资的经济性体现在:融资附加条件的可接受性以及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最佳的融资结构,用最低的融资成本筹集资金等。

效率性是指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得到最大产出,或在产出一定时使所需投入的资源最少。政府投融资公司投资的效率性体现在:投资项目建成后使用情况如何,其运营、维护和管理系统是否有效。政府投融资公司融资的效率性体现在:根据融资计划、合同以及资金筹措控制程序确定资金来源是否可靠、合法,融资风险是否合理预计;融资偿还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偿还能力是否充足。

效果性是指项目、计划或其他活动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关系,即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政策目标、经营目标以及其他预期效果。政府投融资公司投资的效果性体现在:投资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比如是否有效改善了当地投资环境,是否明显提高了城市品位,是否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等。政府投融资公司融资的效果性体现在:是否完成政府下达的年度融资计划,是否根据项目所需的投资总额按不同的来源逐项落实资金保证资金足额到位等。

在政府投融资公司审计的过程中,应以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为切入口,以项目审计为基础,绩效审计为主导,采用不同类型的单位之间对某一事项的横向比较分析、同类型的单位之间的分析对比、同类型不同地域或时期的单位进行比较分析等方法,注重发现整体性普遍性问题。由于制度不完善,缺乏刚性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在政府投融资公司绩效审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制度进行审计,通常对法律法规规章采用文件查阅法,对被审计单位自己制定的制度采用文件审阅法。

篇2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6-0096-02

国有投资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营,从机构数量和资金规模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弥补市场缺陷、引导民间投资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经营模式为以资本运作的方式进行股权项目投资,这种行业特性也决定了投资公司较为适合开展绩效审计。笔者通过理论探讨与具体审计实践相结合,就新时期投资公司绩效审计的方法与创新提出管见。

1. 以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为基础,注重发现企业内部管理及内控制度制定、执行方面存在的漏洞。审计中首先要索要公司内控制度汇编,全面了解公司内控制度内容,了解业务实际经办流程与管理情况、查阅各项档案管理情况和会计账簿等测试内控制度执行是否到位。其次,鉴于目前审计对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因此开展投资公司绩效审计仍要以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为基础,审计人员应确立规范性和效益性双重思维,从核查企业财务入手,对发现的问题应多角度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并揭示企业在内控制度上的缺失及内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并积极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交流沟通,切实起到促进企业查找管理漏洞、改善加强管理的作用。如在对某投资集团审计时发现其设在外地的子公司自行决定收购经营项目和免收部分应收账款作坏账处理,集团总部均是事后才知晓。同时集团对各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却没有统一的资金占用费标准,基本均为无息占用,影响各子公司经营成果的准确核算;各子公司对固定资产的认定、折旧年限执行标准也不统一。审计人员发现这些问题后深入找寻制度根源,从而发现集团对所属子公司缺乏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各项监督约束机制和管理办法,资金集中管理及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内控制度也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2. 围绕业务经营情况,注重发现不属于违纪违规问题,但对企业经营有一定影响或者不合理的现象。审计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坚持把强化监督与为企业服务结合起来,在查错纠弊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企业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影响企业经营的问题,以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和控制力。由于这些问题并不违法违规,企业往往缺乏破除、改革的动力,需要外力推动。如:某投资公司下属一家全资子公司审计日资产已近2亿元,但该公司自成立起一直聘用税务师事务所人员记账,公司总部只委派总部财务部一名人员兼任出纳,造成该公司会计核算简单、粗糙、滞后,与企业经营管理脱节。

3. 注重搜集合同、协议、会议纪要等非财务信息资料,检查各项决策程序否完备、合规,并充分了解各项投资决策项目后续运行情况和经济效益情况来反思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作为以股权经营为主的投资公司,每项投资都伴随着一个重大经营决策,而能够获取较好的投资回报必须以科学的投资决策为前提,因此全面、合理、科学的评估、分析和选择投资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审计人员来说,重大经营决策的审计评价是一个颇为艰难的课题。在对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进行分析时,可从查阅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纪要和投资项目档案资料入手,了解公司各项重要决策,审查项目投资前期调研考察、可行性分析、专家论证等资料的完备性,并注重了解各项决策后续运行效果,通过各投资项目进展情况、运行效率、盈亏状况,查看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有无形成风险或重大损失浪费及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从而对各项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是否完备,是否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审计分析和评价看似有点“马后炮”,但却可以起到亡羊补牢、防范警示的作用,有助于被审计单位进一步严格规范投资程序,增强决策能力,提高决策水平。

4. 注重搜集行业主管部门掌握的行业平均标准和企业连续三个年度的财务数据,计算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并进行横向、纵向对比,从而对企业整体经营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审计时收集企业近三年会计报表,分别计算企业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各项指标进行纵向对比,并搜集权威部门的平均指标进行参照对比。比如与国务院国资委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投资行业平均水平、优秀水平进行横向对比。通过指标计算、对比,从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四个方面对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对变动幅度较大的指标分析具体影响因素,从而揭示促进企业发展的真实动力及导致企业倒退的真正原因,找到公司运营存在的差距和取得的成绩,分析公司发展潜力。

5. 注重区分项目行业类别,对比、计算投资项目实现经济效益情况,兼顾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对投资项目效益性和风险性进行综合分析。审计中,可根据投资公司主营业务为股权、债权投资的特点,搜集股权投资项目财务报表、持有期分红情况及委托贷款利息收入情况等,制作相应的股权、债权统计表对各项目投入资金与实现经济效益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对持有股权、债权项目:一是通过投资项目实际取得分红和投资持有期限、投资金额加权计算年均收益率,并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进行对比;二是通过股权投资项目的未分配利润情况和持股比例计算公司潜在应享有的损益,以查看所投资项目的实际盈亏情况。对退出股权项目,可按股权增值和历年累计分红计算项目总收益,并按照投资时间及投资金额加权计算年均总收益率,并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进行对比。在注重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兼顾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注意搜集项目拉动投资、促进就业和增收等社会效益指标数据,节能减排、持续性发展等有关生态效益方面的内容,避免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同时深入了解各项目的运营情况、存在的困难,结合投资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效益性和风险性进行综合评价。

6. 既揭示被审计单位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又注重对其取得的成绩和好的经验予以肯定,从而全面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仅仅从某个方面和某个环节很难判断其总体情况,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必须从整体性和系统性上思考,对问题的形成背景、企业付出的努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揭示问题与肯定成绩相结合,避免仅谈问题,给企业以真正、客观、全面的评价。

7. 认真研究,提炼总结,注重审计建议的质量,提升审计服务水平和层次。绩效审计是以促进效益的提高为目的。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投资项目效益性和风险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之后,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提出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建议是提升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篇3

一、加强思想政治和业务技能学习,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认真学习、领悟党和国家的重要思想、重要精神,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与角色,对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认真做好工作规划,适应社会发展和公司经营的客观要求。

二、勤奋干事,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不断自我激励,自我鞭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腿勤、口勤,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事务性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认真按照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协助部门完成绩效考核工作

2018年公司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进一步细化考核办法,改革考核方式。我及时对新的考核制度进行了认真地学习,针对部门具体负责的经营管理和物资管理考核工作,重点研究各项考核细则在实际考核中的落实方式,确保考核工作做到全面,详细。考核过程中,通过翻阅资料、实地查看和询问等方式,对被考核单位的经营管理或物资管理情况进行多方位了解,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并根据检查结果,对被考核单位合理评分。对做得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全部都记录下来,作为部门编写公司经营分析通报的原始资料。

2、及时汇总欠款清收情况,确保公司清欠有序开展。

今年以来,公司仍然将加快清欠工作进度,作为一项长期性、重要性的工作常抓不懈,继续对各清欠责任人执行停发工资、停班等一系列措施,要求各清欠责任人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力争尽快完成清欠任务。我根据公司清欠工作要求,每月对各清欠人逐一询问,及时了解清欠金额、清收进展和涉诉欠款推进情况,详细整理汇总,形成公司清欠完成情况表。同时,根据公司和部门工作安排,参与组织召开清欠专题会,详细记录会议要求和决定,会后及时完成清欠会议纪要,并向相关单位和各清欠责任人下发。

3、根据公司和部门工作要求,积极完成各项审计工作。

作为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参与者之一,不我断提升自身业务技能和知识储备,努力提高自己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2018年6月份参与完成部门对煤业公司、润中能源公司库存物资情况的专项审计,9月份完成对尹润生、胡建军同志的离任审计,11月份完成对上海华彬国心公司成立以来的经营情况、涉诉事项及风险控制进行了专项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根据工作要求,及时与被审计单位协调联系,向有关人员询问了解,掌握被审计单位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为下一步工作的推进打下基础;及时完成资料收集和数据统计工作,根据审计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认真组织审计资料,合理得出审计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以审计通报的形式下发。

4、及时完成部门其他工作

除了部门日常工作外,我还负责泰德投资公司的会计工作。根据会计核算制度和税务部门要求,及时收集各项会计原始资料,完成会计报表编制工作;每月根据报税时间安排,按时完成报税工作;积极与陕煤化公司、高盛公司会计人员联系沟通,做到银行存款足额到账,现金收款妥善存入公司账户,承兑汇报及时转交集团财务部,确保往来款项及时回款和资金安全。同时,根据部门领导要求,及时完成领导交付的其他工作。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虽然在工作开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必须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正视自己的问题,敢于纠正自己的问题,才能在不断的总结中成长进步。

一、工作能力方面,专业知识还比较欠缺,业务技能还不够全面。

这些年,虽然通过学习和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业务知识的学习还是不深不透,浮在面上。主要是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强,学习的内动力不够足,学习的持续力不够长。对本职工作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个人思想方面,满足于现状,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足,创新意识不强。

1、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缺乏进取精神。日常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强,有时存在自我放松的思想和“自扫门前雪”的思想;与同事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少,协作、合作的意识不够足。

2、创新意识不强、干事动力不足,缺乏忧患意识。在工作中积极性差,常常是被动的做事情,安排一件做一件,没有很好的做到主动、超前思考。对待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只满足于如何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处理,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探索得不够,在新的问题、新的情况下,没有加强对自身的要求,没有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对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缺乏主动的汲取、总结、提高。

3、工作方法不够活。不善于吸取他人建议,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较差,在处理问题上特别是对特殊情况的处理上优柔寡断,方法不够多。

2019年工作计划

经营管理部是一个涉及面广、事无巨细的部门,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多多少少掌握多方面的业务技能,这就要求我必须要永无止境地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2019年,我会不断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水平,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扬长避短,发奋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树立部门的良好形象。

一、摆正自己的位置,下功夫熟悉业务,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2019年,我会继续深化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而且做到有目的,有方向,为自己营造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争当学习型员工,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向“复合型”人才靠近。

二、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发扬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

1、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积极投入到政治教育当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重要思想和理念,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

篇4

近年来工会经费收缴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推进,工会经费总量日益增加,工会资产规模持续扩大,但是随着工会工作领域的拓宽,工会工作力度的加大,物价的上涨,工会经费供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依靠规范工会组织建设,改革工会经费收缴方式,利用多种渠道来筹集工会经费,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优化工会经费的支出结构,提高工会经费使用效益。因此,在工会开展以改进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的经费绩效审计,科学评价工会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便成为今后工会经审工作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1.工会系统引入绩效审计的意义

通过开展绩效审计,能够有力地推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绩效管理,挖掘内外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绩效审计能够深入地探寻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中不够合理和效益低下的问题,并对各经济责任中心职能业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调动决策管理层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决策合理、管理有效。

通过开展绩效审计,能够发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浪费资源和管理混乱现象并加以制约。绩效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审计,并提出相应的审计结论或审计决定,起到了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中的消极因素进行制约防范的作用。

通过开展绩效审计,能过及时反馈宏观决策的成效,不断完善管理措施。绩效审计是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通过微观经济活动趋向的审计,可以看出宏观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在此基础上,对不够完善的规章制度或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工作分工、流程提出改进意见,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工会效益审计的评价模式

2.1是以制度为导向的评价模式

被审计单位工作绩效的大小与好坏,与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合理程度密不可分,以制度为导向的审计基于这一点,由果溯因,判断影响被审计单位效益的原因,为进一步审计提供重点方向。此类的关键是对工会内控制度进行评价,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制度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分析管理制度的空白点,找到可能导致效益低下的风险。

2.2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模式

以结果为导向指对被审计单位形成的效益进行审计,工会工作效益不单单以经济效益为主,更多地体现在职工满意度、党政认可度、工作创新水平等方面,需要审计部门结合工会系统考核指标体系计算工会工作的“投入产出比”,将计算结果与一定标准进行比较,对差距较大的指标进一步分析,找出影响效益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验证测试,直到反映真实情况为止。

2.3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评价模式

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计应用前提是影响效益的问题已经显现,审计人员以被审计单位暴露的问题为线索,从产生问题的原因追查被审计单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建议。例如某单位接到职工投诉反映先进评选公平问题,审计人员应从评选制度是否建立并征求民意、评选程序是否符合制度规范、评选结果是否符合公示要求等方面来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在评先工作中是否合规,是否遵循了三公原则。

2.4是以项目为导向的评价模式

以项目为导向的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重要工作项目为线索,对该项目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判断项目活动是否正常,是否达到了活动目的与效果,进一步找出项目结果与预期效果偏差的因素,提出改进方法。如工会承办员工健身活动,目的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员工体文化生活,增强员工体质。审计人员可以统计活动参与率或对比举办活动前后职工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来判断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这种审计模式以局部审计替代全面审计,节省了审计成本,效果立竿见影。

3.工会效益审计方法

一是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审计师大多是会计专业出身,但是效益审计尤其是工会系统效益审计涉及到社会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审计人员在审计前要了解相关领域知识,通过文件学习,对本审计领域有一个整体把握,对于做出审计判断的法律依据有一个总体概念。

二是资料审阅: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内控制度、重大合同、财务预算、会计资料、重大事项记录等进行检查式阅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及管理水平,取得事实证据:例如数据不当、资料不全、低效做法等。

三是调查访谈法:这种审计法是利用调查问卷、当面沟通的方式对被审计单位政策目标、主要职能、重要资源、影响效益的风险进行充分了解的有效方法,调查的范围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一组相关的活动。调查访谈法通过当面沟通,易于查找趋势性的潜在运营风险。

四是比较法:比较法是效益审计常用的方法,效益审计的比较对象比财务审计的更广泛,主要为对比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比较现行管理制度是否遵循法律法规、与行业先进指标或同类指标对比、本期值与上期值对比、核对不同来源资料的一致性等。在使用比较法审计时,参照物的选择尤为关键。

五是分析法:财务审计重在验证真实性,而效益审计重找原因、提建议。通过使用分析法,可以发现现象后的深层原因,得出结论。分析的方法有因素分析法、比例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成本效益法、盈亏平衡法等,采用何种分析方法,要根据被审计单位情况,适时适度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赵保卿.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08-0080-02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公司企业为有效应对经济风险,加强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工作。其中,开展销售环节内控风险审计对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促进企业良好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开展销售环节内控风险审计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企业的良好运行提供一些帮助。

一、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式的变化

目前,随着国际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我国集团公司面临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风险和外部经营风险都可能引发意外事件的发生。当意外事件发生后,如果没能及时处理,很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效应,使集团公司利益受损。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国许多大的集团公司都有过惨痛的教训。所以,集团公司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切实可靠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风险审计工作,从而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式发生变化时,能很好地适应客观环境,降低损失。在集团公司内部风险审计中,销售环节的内控风险审计在防范集团公司经营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石油集团销售环节为例进行介绍[1]。近年来,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发展,石油集团公司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销售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尤其在油、卡、非、润一体化的经营理念提出后,石油企业的销售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新的销售模式下,由于业务信息化操作的失误,内部监督机制不到位以及应收应付账款机制的转变等,提升了经营风险发生的概率。另外,集团公司销售环节内部关联交易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内部交易中易出现舞弊行为,但因其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因此不易被内控制度发现。同时,国际金融形式的变化也对我国石油集团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面对内外形式的变化,集团企业在销售环节如能进行有效的风险内控审计,可以很好地防范经济风险的发生,使集团企业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式的变化。

二、有效推进内部审计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也要通过创新机制做出有效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发展需要。审计部门在开展内部审计转型工作的时候,要重视销售环节风险审计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内控审计工作完善整个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销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环节,集团公司审计部门要准确定位审计工作,从“六个转型”和“三个转变”入手,切实开展销售环节的内部审计工作,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顺利转型提供保证。1.准确定位销售环节内部审计工作近期,我国政府再一次强调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公司企业切实做好经济风险的防范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集团公司的管理部门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做好内部审计的定位工作。集团公司的销售环节是企业和社会接触的桥梁,因此,要严格要求销售环节的内部风险审计工作。企业内审部门要做好销售环节内部审计的定位工作,以风险为导向,有效提高内部审计的可靠性,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提供保证[2]。2.有效开展“六个转型”工作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有两种:绩效审计和管理审计。在审计过程中,要重视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在销售环节的内部风险审计方面,主要可以从六个方面展开工作。第一,牢固树立内部审计观念,重视销售过程;第二,审计职能要由监督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型;第三,审计目标要从错误监测向加强治理转型;第四,审计内容由收支检查向业务控制转型;第五,审计方式在保证事后控制质量的同时,加强事中监督审计作用;第六,审计手段由人为操作向信息化转型。通过上述六个方面的转型工作,将销售环节中传统的收支审计转向现代化的效益管理审计,完善企业整体内控制度。3.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内部风险审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工作。第一,将销售环节单个项目的审计,如应收款项、应付款项等的审计向整个销售环节的集中审计转变。从销售环节整体出发,实现系统性控制。第二,在审计模式上,从分散的个别审计向企业内审管理部门牵头的集中审计转变。集中审计可以有效加强销售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审计监督职能的转变。第三,销售环节的审计工作要从被动式审计向主动式审计转变。通过集团企业赋予的权力,加强对销售环节的管理。内审部门要密切关注公司内外发展环境,预测国内和国际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评估风险给集团企业带来的影响[3]。4.集团公司还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审计销售环节。第一,加强管理应收款项,分析应收款项账龄,定期对应收款项实施函证,明确赊销业务办理、结算及清欠人员职责分工,减少发生坏账的概率,降低虚挂往来的风险。第二,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工作。通过系统化管理减少销售过程出现的环节漏洞,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对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防控措施,从而进一步开展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第三,监控销售全过程的,从发运记录、客户验收单、发票等环节着手,使各环节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减少低估收入、账外账等隐瞒当期收入的行为。第四,加强管理销售价格,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客户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产品价格调整是企业重要的机密之一,对参与制定、讨论价格政策或知情人员,要有明确的纪律约束,如有越权违规操作或有意泄露消息者,应追究相关责任,减少因舞弊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第五,完善销售评价制度,建立公平的审计结果评价机制,强化审计智能、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发挥作用。

三、发挥风险管理作用

风险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审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销售环节实施风险审计具有重要的作用。1.从全局角度管理销售环节风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传递性强、不对称性等特点。集团公司的规模较大,一旦发生了经营风险往往会造成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管理部门要注重对风险的防范工作。优秀的销售环节内部风险审计可以从全局出发,控制销售全过程,保证企业经济收益。2.加强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销售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通过风险审计调节销售计划,可以加强企业管理部门和职能部门的沟通,从而加强对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3.加强公司对审计销售环节风险的重视内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集团公司对内审部门提出的建议越来越重视。内审人员在实施风险审计后,制定出详实的审计报告递交给公司管理层。公司管理层对内审部门的审计报告进行分析,评估销售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而制定出应对销售风险的方法,有效化解销售风险。四、结语集团公司由于规模较大,职能部门较多,工作环节往往比较复杂。销售部门作为集团公司中非常重要的职能部门,对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销售环节实施内部控制风险审计,既可以帮助集团公司更好地适应经济环境,也可以推动公司内部整体审计工作的展开,使风险管理更好地发挥作用,保证集团公司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兵,鲍国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实践与发展经验[J].审计研究,2013(2):76-81.

篇6

互联网+时代必将影响审计行业的发展。审计服务是以用户为导向,增强用户的审计服务体验,服务于用户价值的提升,让用户随时随地感受到贴身审计服务,并实现信息的大数据化,从而实现对审计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利用。互联网+促进审计服务的升级换代,促进审计业务的转型发展,使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建设性、预防性的增值作用。

2. 文献综述

2. 1 国外文献综述

( 1) 内部审计准则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 1947 年颁布了《内部审计职责说明》,说明中对内部审计及其职责下了定义; 1968 年了针对内部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准则》; 1978 年制定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成为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制定的蓝本; 1996年,提出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是风险防范提供价值增值服务并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1999 年内部审计职业准则新框架。

( 2) 内部审计在公司价值增值中的作用研究Dov EdenLean Morian( 1996) 第一次以实验的形式验证了内部审计对企业价值的积极影响。Leung( 2003) 采用网络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澳大利亚内部审计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事项是内部审计价值增值服务的三项最重要的工作。Dessalegn Getie Mihret( 2008)对埃塞俄比亚电讯公司的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在近几年已经向增值型转变。

( 3) 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防范的研究《萨班斯. 奥克斯法案302 和404 条款》( 2002) 指出内部审计师需要帮助企业确认和评估各种风险,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案。Aghili( 2010) 认为内部审计人员为企业的内部监督重要力量。Chordas( 2012) 认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有机会了解、识别、评估企业固有风险。

( 4) 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的研究1988 年,W. S. Albrecht、K. R. Howe、D. R. Schueler、K. D. Stocks 提出应该依据何种标准对内部审计绩效进行有效衡量。2000 年,Wong 在《平衡计分卡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中试图利用平衡计分卡选取影响内部审计绩效的主要指标。2004 年,Farmer 探讨了与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相关的理论,结合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实践情况,构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2. 2 国内文献综述

( 1)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的研究田晓红( 2010) 提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八个要素与内部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张超( 2010) 提出内部审计的质量受到独立性的影响重大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蒋宇凡( 2014) 以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为研究内容,构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 2) 内部审计在公司价值增值中的作用研究冯均科( 2008) 认为内部审计的基本目标是增加价值,通过自身价值的提升来增加组织价值。邱银丰( 2013) 探讨了构建价值增值型内审体系的方法与策略。张白( 2014) 对增值型内部审计提出改进,并尝试构建内部审计价值实现金字塔。

( 3)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李萍( 2014) 探讨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提出加强内部审计的方法。唐瑾、杨敏等( 2014) 提出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有效改进风险管理的效果。王阳阳( 2015) 以某房地产集团内部审计实际案例来说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具体审计项目中的运用,为更广范围的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及实务操作意见。

( 4) 关于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韩晓梅( 2009) 将GAIN 得出最受认可的25 项指标按照平衡计分卡的方式创建五个维度,对构成的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计算内部审计绩效的综合评分。孙青霞,韩传模( 2010) 注重绩效棱柱、战略记分卡和作业盈利指标,对于新设计的指标体系应从内部审计过程,审计成果等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2. 3 述评

国内外多数学者的研究认为,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等手段,帮助企业实现其价值增值的目的,但对于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效应方面的研究文献在内部审计文献中的比例很低,导致规范研究很多,实证研究不足。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实证研究文献较少,很难真正揭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和价值增值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3. 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3. 1 内部审计定位模糊我国自80 年代出现了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定,发展历程比较短。而且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最初是以国家审计开始的,随后再转向企业。这种监督导向型的内部审计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不少企业家认为内部审计是外来监督力量,对内部审计带有抵触心理,不能将内部审计和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效结合; 第二,内部审计人员更多的将其定位于监督职能,忽略了其咨询等功能; 第三,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企业之间缺乏必要沟通,工作中往往出现对立局面,目标很难达到一致。

3. 2 内部审计独立性不高由于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在国家干预和推动下建立起来的,缺少完整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企业内部审计委员会人员构成多由企业内部管理层或是大股东把持,构成层次过于单一,人员之间没有相互制约关系,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因管理体制的落后和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定位缺失,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完整的独立性,如内部审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于企业领导出现的经营行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时,表现出无能为力,严重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人员多数由会计或企业管理人员兼任,导致审计计划及审计程序的制定与实施缺乏客观性; 内部审计经费没有严格规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层,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发挥。

3. 3 内部审计技术落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ERP 财务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给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开发新的审计软件,应用新的审计技术和手段,通过大力开展审计调查,及时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管理风险,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建议。我国审计水平处于较低的阶段,以手工账为主,凭借审计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职业判断,较少运用统计抽样和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更多地停留在事后审计和静态审计,导致审计工作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

3. 4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内部审计人员团队的理想构成是: 经济管理专业占1 /3,工程技术专业占1 /3,其他专业占1 /3。作为新时代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不仅要精通财务管理、审计学、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部分是财务人员或是兼职审计人员,整体知识水平不高,且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不够,职业化建设步伐缓慢,审计人员的培训更多地局限于监督稽查为主,对于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对象: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及最终增加公司价值方面的培训缺乏体系性,导致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4. 内部审计落后的原因分析

4. 1 内部审计的特殊历史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最初是以国家审计开始的,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是在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下建立起来的,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和非自愿性,并非企业基于自身加强管理的内在需要设置的,并在国家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导致内部审计机构具有双重责任,一方面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对本企业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维护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又在本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使企业决策者认为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无关,把企业灵活经营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为企业增值为目的的公司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的开展缺乏动力。

4. 2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与其它业务部门平行设立。且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受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主管分管,__并向其负责报告工作。在这种组织形式下,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没有隶属于企业最高管理层,内部审计组织不能站在最高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其机构的权威性受到了影响,且不能从企业全局出发去选择审计项目和开展审计工作,使得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缺陷及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审计意见或建议因缺乏权利保证而执行缓慢,导致公司治理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缺乏权利保证。

4. 3 内部审计的作用过于狭窄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职责集中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方面。往往忽略了财务票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及时效性。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不同之处在于: 企业内部审计很少进行事前和事中的审计,多数审计工作集中在针对已经查出来的结果进行审核,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效果和效率,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也受到严重制约。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想发挥其重要的监督职能,就应该扩大其审计范围,不光是财务领域的审计,更应包括制度及体制方面的审计,做好各项审计工作的事前预测,事中监控及事后反馈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为企业进行有效的公司治理工作提供支撑。

5.互联网+时代内部审计对加强公司治理的应对策略

5. 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少企业在执行内部审计业务时,内部审计制度形同虚设,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之间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责任和权力匹配安排。公司治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就很难开展一个良好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依据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即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的管理。当企业设立治理层的范围规模时,各职能部门按照部门职责要求开展工作,相互之间形成制约关系,相互牵制,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日常运营工作保驾护航。

5. 2 加强内部审计结果的应用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出审计结果,并有效地利用审计结果的要求,发挥好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责,强化公司治理的效应。主要是: 一方面要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一方面提高专业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同时,需要企业管理层对审计结果的肯定来保证后续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对审计处理过程中发现的异样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加强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及时性,通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反馈的相关信息对企业内部审计结论的报告信息作出详细披露,争取做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为公司治理提供有效的帮助。

5. 3 加快推进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假设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审计人员通过对审计中获取的大量数据和信息,从中找出财务、业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被审计单位董事会和经理层提供数据证明、关联分析和相关建议,从而促进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其他管理制度,促进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审计人员将审计成果进行智能化留存,将问题数据化并固化到系统中,以便于计算或判断问题的发展趋势,供被审计单位进行预警使用。为了实现数据的开放运行、连续加载、科学分析、实时应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加大力度推进云审计平台建设,以满足审计对大数据运用的需要。

篇7

随着公共财政建设目标的不断深化,对于公共工程体系建设的要求也逐渐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政府职能对于市场机制的补充作用也日渐明显,尤其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内,都充分体现出公共财政关系日渐完善的要求。近几年来,政府投资的重点正逐渐向着公共工程的建设转变,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对公共工程投资效益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对于公共工程投资效益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

一、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1.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缺乏足够的操作依据

我国虽然已经将公共工程投资效益审计工作列入到相关的议事议程工作中,但是在相关的实施依据方面却不够完善,这也直接影响了公共工程投资效益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比如在针对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方面不够完善,同时也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因此对于审计成果无法进行全面而且科学的评估,审计人员在开展相关的工作时,也缺乏对公共工程投资经济性的充分考虑,这对于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质量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2.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受到影响

公共工程审计机关在国家审计组织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只有保证组织和人员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而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体系中规定,国家审计隶属于国务院,地方审计机构也是由上级审计机关领导,在这种模式下,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因为以地方领导为主的双重管理模式下,审计人员的任免与管理都受到上级部门的影响,审计机关在履行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方面也无法获得有效的保证。

3.缺乏完善的投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由于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工作所面临的对象具有多样性,而对不同的审计对象进行评价的成果也无法完全统一,甚至针对统一个审计对象也存在着不同的衡量保准,这对于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正是由于缺乏完善的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才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客观而且公正的对审计成果作出判断,自然也就无法保证审计成果的科学性。

4.缺乏对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有效监督

我国国家审计具有较浓厚的政府内部监督色彩,虽然《审计法》明确规定了审计结果可以对外公布,但至今尚未得到执行。在审计监督这一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做法,如英国的审计公告制。审计公告制就是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等,采用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制度。审计的首要职能是监督,监督是审计永恒的主题,而审计公告制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社会公众了解审计结果,另一方面是对审计质量的最有效监督。

二、促进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有效开展的策略

1.促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一方面,针对公共工程绩效审计开展相关的立法工作,通过法律体系对绩效审计的重要性进行明确,为绩效审计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促进国家审计机关各项审计准则、方法的不断完善,以此促进绩效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现行的各项审计准则中,缺乏针对绩效审计的规范和标准,这也为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必须要促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快速完善,才能促进绩效审计工作向着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国家审计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

2.对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进行改进

针对审计机关缺乏独立性的问题,必须要通过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才能改善,才能促进审计机关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在我国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明确审计机关的法律地位,将审计机关从政府部门中进行有效的剥离,而审计人员的任免也应当由直属的审计机关来确定,才能有效的保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同时,在审计机关的经费体制方面也要进行改革,将审计机关的各项经费预算进行独立深刻,这也是保证审计机关独立性的主要内容。只有从制度方面和财政方面充分保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机关更好的开展审计工作,促进审计结果的科学性。

3.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从现行的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来看,建设成本与建设项目保持一致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项目建设的预算与计划等内容都是影响绩效审计成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对审计的经济性和效率性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我国在开展公共工程投资效益审计工作方面已经开展了较长的一段时间,而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可以看出,只有按照一定的标准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促进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才能促进绩效审计工作的科学性不断提升。

4.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公告制度的有效开展,是促进政府管理透明度不断提升的一个主要表现,也是加强绩效审计成果监督效率的主要途径,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我国可以在现行审计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逐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将审计成果在相关的网站、报刊中进行刊登,有利于促进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质量的不断提升。

结束语:

我国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核工作的开展仍然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在经验和认识方面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因此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这也是审计理论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不断的促进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促进我国审计工作的持续进步。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负担起参与公司决策并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任务,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证监会在2002年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中国A股中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逐年增长。核心问题是:在中国现有制度背景下,审计委员会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本文旨在分析上述问题,并给出经验数据。

二、理论综述

学术界围绕审计委员会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主要集中在审计委员会有效性方面:杨忠莲、徐政旦( 2004 )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没有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动机,审计委员会是在董事会和外部独立董事的影响下成立的,不排除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具有安抚媒体和装饰门面的嫌疑;谢永珍(2006)的研究结论也认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是外部制度约束的结果;吴清华,王平心(2006)通过对2003年深沪市1192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财务独立董事和专司监督财务报告质量的审计委员会,能够帮助我国上市公司很好地降低盈余管理动机和程度。

本文尝试通过营业外支出绝对值入手,考察上司公司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三、模型设定

(一)模型假设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有可掌握的资料和数据对公司绩效与资本结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以下假设:

H:在被出具标准意见的公司中,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的审计质量比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的审计质量更好。

(二)样本选取

样本取2003至2004年A 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使用的数据库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一是手工数据库, 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度报告整理和建立; 二是通用数据库, 来自CSMAR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

(三)变量选择与内涵定义

1.被解释变量:公司盈余管理值(AD)

本文将营业外收支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的指标

2.解释变量:

设立审计委员会情况(Audcom)

3.控制变量:

(1)公司规模(InA):用总资产度量公司规模

(2)经营现金流量(CFO)

(3)总资产报酬率(ROA)

(4)审计单位(Bigfour):负责公司年度报告审计的事务所是否为国际四大所之一

(5)公司是否面临的退市风险(ST)

(6)年度(year):若样本取自2003年度,则取值为0

(四)模型建立

权衡各种方法的利弊、借鉴前人的经验、结合本研究的数据特征,本文选择回归分析方法,根据上文所提假设,建立如下模型:

四、实证分析

(一)简单描述性统计

2003年设立审计委员会的DA平均值为-7352547.51,而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盈余管理平均值为-7346227.73,差异并不大。但2004年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盈余管理平均值为-8696998.95,明显高于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的盈余管理平均值-8713591.60。支持假设。

(二)多变量分析

由相关系数矩阵,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没有强多重共线性,故可分别作为单独的影响变量对因变量进行回归。

由多元回归结果,可决系数=0.032168。DW=2.052583,处于2附近,不存在自相关问题。F统计量也大于给定5%的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模型中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所以,本研究模型估计的最终结果为:

DA=950500221.4+12293275Audcom-45010495InA-24646653CFO +109123255.3ROA-35328867bigfour-32536883ST+1293333year

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情况Audcom的t统计量为正值,且其绝对值小于给定10%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无显著的线性关系。符号与预期也不相符合。这一结果不支持H。

公司规模InA的t统计量为负值,且其绝对值大于给定1%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公司规模与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经营现金流量CFO的统计量为负值,其绝对值小于给定10%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

负责上司公司审计的事务所是否为国际四大所bigfour的t统计量为负值,且绝对值大于给定10%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雇用国际四大所之一的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的水平和动机相比而言更小。

公司是否面临退市风险的t统计量为负值,无法通过给定10%置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五、结束语

结合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并不能系统性地减少盈余管理。审计委员会的设立若能达到预期效用,将有助于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制约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本文的研究不支持这一假设,从某种程度上可说明我国审计委员的设立并未能有助于遏制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作。审计委员会的实际运作严重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究其原因在于未能从制度层面上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此外,规模较大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较小,较大可能是资质较好的上市公司更愿意主动遵从监管部门的要求以实现信号传递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忠莲,徐政旦.我国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动机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4,(1).

篇9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

(一)公司治理的涵义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源于现代公司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公司治理这一机制不仅规定了公司的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包括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的责任和权利,而且规定了公司决策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以实现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二)公司治理的实质――监控机制

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的性质决定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必然性,因而也就决定了经营者在公司经营中的必要性。所有者期望通过委托人代为经营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期望和要求要通过合约加以明确。但受个人利益导向等因素的影响,人不一定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志和要求办事,在不违背合约的前提下,可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股东的利益,这就必然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的出现。为了缓解问题,降低成本,所有者必须寻找一种适当的方法对潜在的“利益冲突”加以制衡,并用激励机制使经营者为了维护所有者的利益而努力,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便应运而生。

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由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企业管理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内部监督表现为股东大会、董事会对经营者行为的监督,通过层级式的内部治理结构加以保证和实现;外部监督机制表现为以股东买卖股票等市场行为及企业之间的并购所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来达到监督的目的。

二、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与职责

2002年初,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标志着我国开始正式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期望审计委员会发挥有效的治理功能。

(一)审计委员会的定位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英美等国家公司制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其建立的初衷是在董事会建立一个独立、专门的治理力量以强化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从而提高公司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审计委员会在西方实行多年,发挥了积极的功效。我国为改善公司治理效率而引进审计委员会制度,但是其在中国的有效性还有待检验。

(二)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治理实务的发展,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从关注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拓展到对公司整体财务呈报体系(财务、会计、内部审计等)的全面治理,并涉及风险管理、管理当局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道德问题、利益冲突问题及对违法舞弊行为的调查等多个方面。从专家观点出发得出的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主要包括:监管内部控制结构和财务报告过程;确保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监督企业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参与阻止、发现舞弊活动并促进公司行为法规的实行;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并不断改善、优化经营环境和商业环境。

三、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1.假设一:设置审计委员会将促进外部审计意见的改善。

首先,审计委员会在公司董事会与外部注册会计师之间建立了适当的沟通渠道,有可能消除管理层和审计师之间的分歧。同时,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核心功能是在董事会中寻求一支独立的财务治理力量,加强和监督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监督公司经理层提供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强化了对经营者的监督力度。笔者认为,如果审计委员会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财务信息的质量会更高,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的外部审计意见会比未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更“清洁”。这是审计委员会对审计质量的事中控制。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假设一: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能较少的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

2.假设二: 设置审计委员会将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在于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监控,阻止财务违规现象的发生,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形成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因此,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较未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应具有较低的财务违规现象的发生率,同时具有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假设二: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具备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

(二)变量定义与选取

为了准确反映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本文采用以下变量:

1.审计委员会的设立(EAC):虚拟变量,用来描述上市公司是否设置审计委员会。若上市公司设置了审计委员会,则EAC=1;若上市公司未设置审计委员会,则EAC=0。

2.独立董事的比率(DAC):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行的关键。审计委员会应该尽量由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组成,这样才能保证其独立性。独立董事比率=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总人数。

3.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财务背景(AAC):表示审计委员会中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人数,选择该变量是因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进行内部控制和监督财务报告,这就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

4.独立董事应出席的会议次数(Meeting):一个有效运行的审计委员会不仅要有独立性和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还必须要有活力。人们可以通过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来判断审计委员会活力如何,及其成员是否具备勤勉尽责的工作态度。由于很难得到审计委员会的会议次数,且由于审计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故本文采用在报表中公布的独立董事应出席的会议次数定义该变量。

5.审计意见(AO):为虚拟变量,用来描述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年报出具的审计意见的类型,审计意见的类型分为两大类:标准无保留意见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中非标准审计意见是指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本研究设定审计意见的类型为标准与非标准。若审计意见的类型为标准,则AO=0;若审计意见的类型为非标准,则AO=1。

6.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Quality):虚拟变量。本文采用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在其上市的公司的信息披露考核评级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方法。之所以选择这一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标准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该考评机制的考评对象为所有上市公司,保证了该机制的完整性;其次,该机制同时考察了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和强制性信息披露两个方面,保证了考评结果的全面性;最后,以交易所为主体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进行评级也体现了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在本文中,凡是考评结果为“不及格”的上市公司赋值为1,否则为0。

(三)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07年在深市主板上市的488家公司信息作为研究对象。数据资料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及《中国证券报》的年报披露。

(四)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1.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现状。

从我国于2002年《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拉开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大幕至今,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已有几年的发展,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也日益增多。本文研究样本统计显示: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488家上市公司中,428家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占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总数的87.7%。

2.信息披露质量。

(1)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有效途径,也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解决委托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

本文选择深交所对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7年度信息披露考核结果来衡量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结果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为依据,目的是强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披露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意识。考评分别从日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4个方面,综合考虑上市公司投资者权益保护、股改后续工作、公司治理、做优做强、受奖惩情况、与证券监管机构工作配合等方面,对上市公司2007年度的信息披露工作进行多角度评价,形成最终考评结果。具体考核结果见表1。

从考评结果看,上市公司取得较好的考评成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上一年度得到显著提高。考核结果显示:主板2007年度信息披露工作整体情况较好,考评结果合格以上的有466家,合格率达到95.5%,超过2006年度的93.6%。其中,优秀42家,略超2006年度的41家;不及格22家,比2006年度的31家略有减少。

(2)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如表2)。

表2结果显示,在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中有4.43%(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总数为19+168+ 202+39=428(家),其中信息披露质量等级为“不及格”的公司数为19家,19/428=4.43%)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等级为“不及格”;而在未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中有5%(未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总数为3+24+30+3=60(家),其中信息披露质量等级为“不及格”的公司数为3家,3/60=5%)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等级为“不及格”。也就是说,未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略低于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但不具有显著性。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在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方面的作用有待加强。但审计委员会的成立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在监管财务报告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监督作用。由此可见,应在所有的上市公司中推行设立审计委员会,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因此,假设二“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具备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成立。

3.审计意见。

(1)审计意见统计结果(如表3)。

表3统计显示:在审计意见方面,共有53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占样本数的10.86%。

(2)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审计意见的关系(如表4)。

表4结果显示,在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中有9.58%(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总数为387+33 +5+3=428(家),其中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数为33+5+3=41(家),41/428=9.58%)的公司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而在未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中有20%(未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总数为48+6+ 4+2=60(家),其中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数为6+4+2=12(家), 12/60=20%)的公司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也就是说,未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率大大高于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这说明在我国,审计委员会对外部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当局的沟通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减少了管理当局与外部审计师意见的分歧,从而减少了非标准审计意见。

因此,假设一“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能较少地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成立。

4.样本公司变量综合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如表5)。

如表5所示: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488家上市公司中,428家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占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总数的87.7%;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为37%,高于证监会所要求的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应占董事会规模至少1/3的要求,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会的独立性基本可以得到保证;在所有样本公司中,每公司至少有一名独立董事具备财务背景,达到了由中国证监会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各公司独立董事中应至少包括一名会计学专业人士”这一要求;关于会议次数,各样本公司的数据差别较大,会议次数最多的一年有31次,最少的一年只有3次;样本公司中,有89.14%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通过信息披露考评,有22家样本公司结果为不及格。

四、增强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对策

(一)提高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质量

1.明确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任职资格。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所属的专业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成员首先应该具备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的资格。因为同时要求大部分成员应该为独立董事,所以审计委员会成员也应具备担任独立董事的资格。但是,并不是每个独立董事都能出任审计委员会成员,因此又对成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审计委员会成员,首先应该保持独立性;具备相关的资格证明和从业经验;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具备公司法、投资管理及风险管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领导经验和管理水平。在组建审计委员会时还要考虑对具备不同素质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只有综合具备了财务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审计委员会,才能实现技能的平衡性,做到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2.完善独立董事的提名机制。

若要使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承担起保护以及健全财务报告整体性的职责,那么审计委员会必须对多变的公司环境及其相应责任保持敏感性,即审计委员会成员在了解及履行其责任的过程中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接受更多的信息。因此,公司及审计委员会应更加重视对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和训练,使委员会成员保持适当的胜任能力。另外,适当的教育与训练也能使成员掌握会计与财务的相关发展动态,更有效地履行审计委员会在财务体系中的监督责任。

(二)提高审计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召开会议是审计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完善审计委员会的会议制度将提高其工作效率。以下就审计委员会会议的日程、记录、频率等分别进行阐述。

1.会议日程。

审计委员会会议日程需要根据委员会的行为及公司的经营类型来安排。在审计委员会的创立阶段,采取宽松的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委员会的职责也将增多,委员会主席应该制定详细的日程。审计委员会应该根据管理层的时间来安排会议日程。同时,在两次会议之间应该留出一点时间,使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人员可以自行安排议事时间。

2.会议记录。

审计委员会应该保留每次会议的记录,以记录委员会履行其监管职责的过程,同时对重要的讨论和结论加以详细记录。记录必须能够详细地反映会议涉及的问题及得出的结论。

3.会议频率。

我国证监会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指引》中规定,审计委员会会议分为例会和临时会议,例会每年至少召开4次,每季度召开1次,临时会议由审计委员会委员提议召开。

(三)明确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我国证监会在2002年1月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五十四条中规定: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是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二是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三是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四是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五是审核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职责有了规范的前提下,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不清也应予以解决。

1.明确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职责分工。

在监事会存在的时间内,应该使其与审计委员会建立起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的关系。

由于独立董事是兼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信息来源于现任管理层的介绍和相关记录,信息的不对称常常使独立董事在公司决议中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管理层蒙蔽,造成独立董事在行事上过于谨慎和保守。监事会是常设机构,便于了解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容易获得关于公司的最直接、最直观的材料和信息,也能及时了解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的执行情况。而这恰恰是独立董事履行监督职责时所不具备的。将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有机地结合可以弥补彼此存在的不足,最大限度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监督绩效。

2.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以及管理层进行良好沟通的措施。

(1)内部审计应直接向审计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对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管理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及时提出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审计委员会应该参与任命和免除内部审计部门经理,评价内部审计人员配置、部门规模,检查内部审计计划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胜任能力及其工作效果。

(2)审计委员会应与注册会计师进行对话,为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提供一种渠道,同时也为注册会计师进行申辩提供了场所。注册会计师与公司管理当局之间存在的分歧以及在审计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能及时反馈到审计委员会,管理当局也需要与审计委员会讨论更换注册会计师的缘由等事宜,从而使注册会计师的权益得以维护,独立性得到保障。

(3)审计委员会应加强沟通,争取得到管理人员的配合。如采取邀请管理人员参加会议,提前将审计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告知管理人员,以合理的态度提出不同看法或警告等。要使管理层觉得审计委员会是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的资源,而不是威胁。由于利益的影响,这些努力不一定奏效,但审计委员会自身的沟通能力可以改变管理人员对审计委员会的看法,对消除隔阂、达到相互理解和合作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四)完善审计委员会的章程

审计委员会章程的内容至少应包括:职责范围和履行责任的方式;人员构成;会议安排;审计委员会与公司各部门的关系等。审计委员会章程必须适应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当会计、审计准则或实务发生变化时,它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审计委员会的章程应该是一份不断修正的文件。审计委员会的章程必须经过董事会的审核,以取得合法性和权威性。而且,董事会应对审计委员会履行章程的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

总之,设立一套完整的审计委员会框架体系对规范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发挥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公司治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审计委员会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研究,审计委员会制度体系会更加完善。同时,审计委员会制度也将在公司治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注释:本文表格数据来源

表1和表2中,“2007年度信息披露考核结果”来自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以“信息披露”一栏对在其上市的公司的信息披露考核评级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标准;关于“是否设置审计委员会”,来自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2007年年度报告,手工提取并汇总的相关数据;比例通过手工计算得出。

表3和表4中,“审计意见类型”和“是否设置审计委员会”,也来自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2007年年度报告,手工提取并汇总的相关数据;比例则是根据汇总数据计算得出。

表5中的“独立董事比率”、“独立董事背景”和“会议次数”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2007年年度报告,个别由于数据缺失,参见了《中国证券报》的年报披露。”

【主要参考文献】

[1] 谢德仁.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 程新生.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杨忠莲,徐政旦.我国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动机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4,(1): 19-24.

[5] 杨忠莲.审计委员会国际研究综述[J].审计研究,2003,(2):36-40. [6] 谢德仁.审计委员会:本原性质与作用机理[J].会计研究,2005,(9):69-74.

篇10

Abstract: how to avoid the single financial index error to apply the differential service age? Balanced scorecard effectively solved this problem, the dimensions from the company management examination, to fin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control mechanism of equilibrium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powers, so that enterprises in today's era of fierce compet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ep strong positi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is to balance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base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it includes the customer dimension, internal process dimension and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dimension and the financial dimension, and correspond to four dimensions of indexes and index system.

Key words: the balanced scorecard; Dimension; Process; indicators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平衡计分卡维度

1、案例——五粮液集团概况分析

案例:2009年五粮液连年亏损导致股民质疑从而引起审计风波,而审计的结果却是,收入与利润的巨大差异,并非逃税,而是因为每年高达1亿以上的关联交易,主要集中在综合服务费(警卫费、绿化费、房屋物业管理及维修费等)。而同行业的巨头茅台在同时期收入、利润可观,由此引起了我的沉思。

2005年两集团实绩对比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单看五粮液2005年的各项数据(KPI关键指标),大家肯定认为一片大好,收入、净利润、固定资产都是呈上升趋势的,而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生产的大规模扩张,更是展现了五粮液集团的长期规划和野心。但跟同行业的茅台一对比,除了固定资产增长率远远高于茅台集团,收入、利润增长率远低于茅台。五粮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并未给公司带来与之匹配的效益增长。

如果从目标导向来看,五粮液的招股书,其中提出的目标是中期(2000年)五粮液系列酒生产能力达20万吨,长期(2010年)五粮液系列酒生产能力25万吨,而参考2006半年报,折合成商品酒约为45万吨,显然,这一长期目标已提前实现,但市场却未必做好了迎接它的准备。

2、传统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弊端

所以我们从上分析可以看出,一,单一的财务指标歪曲了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及管理能力,二,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投资,对产能的长期规划,但结果是目标实现,但效益低下。反观茅台,它们深化品牌文化,加强商标这一无形资产,提高员工技能,增强团队意识,走低成本高收益的经营策略。五粮液单一财务评价体系已经难以适应信息时代下快速发展变化、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日益增加的竞争环境。企业需要能明确实现未来业绩的推动要素是什么,以及如何通过对客户、供应商、员工、技能革新等方面的投资来创造新的价值。这就是平衡计分卡。而运营分公司正是采用了这一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绩效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安全维度及品牌维度。

图一:平衡计分卡4个基本维度

二、运营分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体系

1、四个基本维度

运营分公司在基于平衡计分卡基本维度的基础上,又提炼出两点,一为品牌文化,二为风险管控。下面我将从不同的维度剖析南京运营分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模式。

1.1顾客角度

顾客如何看我们?南京地铁作为公共交通,主要为市民出行提供交通工具。在公交、出租车、地铁并行的交通体系中,如何吸引市民选择地铁作为首要出行工具,是我们的策略重点。相比较其他交通工具,地铁有着快捷(不堵车)、环保、准时的优点,但三线并存的网络线路尚未形成大规模的网络线路,与居民出行尚未形成零对接。如何吸引乘客放弃家门口的公交地铁,除了上述的优点,我们开发了新的服务理念。从乘车环境,休闲、时尚、高雅并存;从服务,用心服务,关爱一路,让我们的服务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让感动和微笑贯穿全程;从文化,让艺术与历史与地铁对接。运营分公司为服务设置的考核及监督主要是乘客满意度。运营分公司从2006年开始聘请了广州豪森威公司,从第三者的角度进行测评,考核得分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8.23分至2010年的8.54分。

1.2财务角度

我们的怎样满足企业所有者?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讲,他追求的是投资回报。我们公司的长期规划是怎样的?为确保长期规划的实现,短期目标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对短期目标怎样进行控制和评价?运营分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一员,也以业绩为核心要素之一。推动业绩的驱动因素既客运收入,如何实现客运收入增加,采取哪些措施是绩效持之以恒推进的工作。常用的财务性业绩指标主要有利润和投资回报率。此外,还可以采用营业收入、销售成本和经济附加值(剩余收益)等。

1.3内部流程

我们必须擅长什么?这是平衡计分卡突破传统绩效评价的显著特征之一。在确定公司目标及了解顾客需求后,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并且把它做好?运营分公司从2个角度进行了诠释,管理及现场。管理的实施是企业完善的职能划分、科学的信息周转流程;现场则分为人和物,人是直接与乘客接触,给乘客最直观感触的工作人员,物是保障运营服务的设施设备、车辆,必须依靠它们,才能支撑起运营的正常运转。主要的指标有乘客投诉、表扬,设备设施的可靠度、故障率等。

1.4学习与发展角度

我们能否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企业的学习和成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资源:人员、信息系统和企业的程序。顾客和内部流程目标,通常显示出在现有的人员、系统和程序的能力与实现突破性业绩目标所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些差距,企业就要投资于培训员工,提高信息系统技术,组织好企业程序。运营分公司坚持每月一讲,两月一课,一季一坛,每年一评的培训模式,开展各类培训,提升员工技能,激发员工士气,打造学习型企业。同时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做好关键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工作,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业绩双赢局面。反映员工方面的指标主要有:员工培训支出、员工满意程度、员工的稳定性、员工的生产率。

2、平衡计分卡的扩展

运营分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同时还承担者公共服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在考虑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基本点的同时还要兼顾风险管控、品牌文化。

2.1安全角度

我们怎样做才能将危险系数接近0?南京地铁肩负了南京市800多万市民的出行,而地铁的运营因内外环境的受车辆、信号、地质条件、天气、乘客不确定性等各种因素影响存在着各种风险,因而南京地铁提出“安全为命,打造平安地铁”的企业方针。运营分公司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管控体系,通过识别、分析、培训、演练、预想等各种方式,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中。对故障、事故做到事前有预防,事中有效率,事后有分析。反映安全方面的指标有:事故等级、救援、预案演练执行率等。

2.2品牌文化

我们需要塑造品牌文化吗?我们的品牌文化应定位在什么方向?南京地铁作为承载市民出行的公共交通,要满足政府、市民及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争取和赢得全社会的支持,这样南京地铁必须展示一种品质,呈现一种力量,传递一份爱心,使他们信任我们、信赖我们,同时我们要让员工有价值感和归属感,增强我们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要树立我们的企业形象,要提升竞争力,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建立品牌文化。我们的品牌需要从各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涵盖了理念体系、视觉、识别体系、行为识别体系、服务品牌、职业化员工队伍、精心管理和维护等方方面面。

三、平衡计分卡基本维度的内在联系

平衡计分卡是罗伯特.卡普兰等针对一般企业的战略需要设计的。财务指标是企业最终追求和目标,也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物质保证。要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必须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要满足客户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提高企业内部运营效率的前提是企业及员工的学习与创新。也就是说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循环。当某一循环结束后,企业又会面临新的战略目标,开始新的循环。可以说利润策略、顾客策略、内部行为策略、学习策略基本囊括了一半企业在发展中的几个关键因素,所以平衡计分卡要由这四方面构成。

四、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

平衡计分卡对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的突破就在于它引进了非财务指标,克服了单一依靠财务指标评价的局限性。然而,如何建立非财务指标体系、确立指标的标准及评价体系,如何收集指标,指标的收集职权责问题,都必须理清理顺。运营分公司经过7年的探索和总结,根据企业的战略、运营的主要业务和外部环境创建了一套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指标收集的职能结构。

1、指标体系

在从战略目标转化到评价指标的过程中,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1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

企业的一整套战略实际上是把有关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各方面因素,用因果链接形成一个运动的评估与管理网络。比如要扩大市场占有率,就必须留住老顾客争取新顾客,就要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乘客满意度及开发新资源,形成网络化运营,为出行提供方便。提高满意度,就要两手抓,一抓软性的服务态度、技巧;一抓硬件设备,降低故障率,提升可靠度;这些都需要提高员工的技能,最终又回到员工的培训及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1.2推动目标实现的驱动因素

在企业整个战略关系中,建立了因果关系后,平衡计分卡便以业绩为核心目标,评价公司战略的实施结果。如:运营分公司年度目标实现收支盈余,需要开源节流,开源,增加客运收入,提高服务质量,节流,加快国产化改造,技能创新,形成作业标准化,降低材料消耗。

五、平衡计分卡在运营分公司实施多年的优势所在

平衡计分卡使得为增强竞争力的应办事项中看似迥异的事项同时出现在一份管理报告中,迫使分公司、各单位以顾客为导向,缩短反映时间,提高质量,重视团队合作,缩短反映时间,面向长远而进行管理。

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估系统,它表明了源于战略的一系列因果关系,发展和强化了战略管理系统。具体体现在:利用平衡计分卡阐明战略并在整个组织中传播以达成共识;利用平衡计分卡把部门目标、个人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联系;利用平衡计分卡对战略计划加以确认和联系,进行定期的和有条不紊的战略总结;利用平衡计分卡将战略目标与长期具体目标和年度预算相衔接,还可以为了调整和改进战略而及时获得有效反馈。

平衡计分卡是评估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完美结合。运营分公司部门中心职能与目标计划对称,划分明确,流程清晰,互控有序。如机电中心要接受物资设施部业务指导,其故障由控制中心及站务中心报送,第三方的报送保证了数据的客观性,有效的对机自中心进行了评估和约束,实现了评估体系和控制体系的协调统一。

篇11

二、县供电公司实施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有误区。一是对形势认识不够。部分员工尚未完全从传统观念中转变过来,未能认清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和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仍旧认为电力企业是国有垄断型企业,独家经营,竞争不大,不用搞绩效管理,导致员工忧患意识不强;二是对绩效管理理念认识肤浅。由于宣贯培训不到位,一些员工对绩效管理理念内涵未完全理解,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把绩效管理重心放在了绩效考核上,忽视了绩效管理的其它环节,导致绩效管理效果不明显;三是员工主体地位不清晰。由于管理者缺乏有效引导,个别员工认为绩效管理仅是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管理的事,其他部门、员工只是配合,影响了广大员工参与度。实质性绩效管理不够。县供电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虽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但实际上绩效管理还处于文件性质的规定,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有效执行。一是“吃大锅饭”现象依然明显。薪资绩效差异化管理不够,对员工工作积极性做出正能量的调节和推动不足;二是形式化明显。绩效管理制度实际落实不够,甚至执行走样,激励作用未有效发挥,导致员工对绩效管理关注度下降,激励和发掘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未得到很好体现。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能力偏低。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没有人力资源专业知识背景,对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对绩效管理的整个流程缺乏全面理解,对其实施方法更是知之甚少,对一些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技能和方法掌握不够,在指导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短板,不利于绩效管理理念的有效深化和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县供电公司深化绩效管理的对策

1.强化绩效理念渗透。

企业要从发展创新的高度,利用网站,橱窗,培训班、绩效案例分析会等方式,结合形势、任务教育,对员工进行持续的绩效管理理念宣贯渗透,使员工深刻领会理念内涵,创新绩效实施方法和技巧;同时不定期举办绩效经验交流会和绩效管理论坛,为员工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搭建平台。

2.强化管理能力提升。

基于绩效管理的广泛性、群众性、长期复杂性,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领导团队组织、协调、引领。这就要求绩效管理团队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和统揽绩效全局能力,用前瞻的战略目光,组织规划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目标,辅导员工制定优秀的个人业绩计划,帮助员工获得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引领员工不断改进和提高业绩。

3.强化绩效制度落实。

全面推行管理岗位目标任务制、一线员工工作积分制,辅以有效实施的绩效经理人制度、部门职责及岗位说明书、绩效考核办法、绩效沟通辅导制度、绩效升薪管理办法、绩效评估结果应用、绩效管理协调推进会制度必须强制落实,让制度动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制度管人,制度管绩效,避免制度束之高阁,当摆设、装门面,确保绩效管理扎实推进。

4.强化绩效过程管控。

以持续改进提升为目标,对绩效管理全过程实施闭环管控,加大督导力度,定期检查绩效工作,每月召开绩效管理协调推进会,上下沟通反馈情况,用绩效看板跟踪绩效指标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提升措施。特别对处于绩效管理核心地位的沟通辅导环节实施重点督导,采取责任分解、结对子的方式,有效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各环节工作提质提效、做优做精的目标,实现“总结、改进、提升”的良性循环。

5.强化绩效领域延伸。

供电所是县供电公司最基层单位,农电工是供电所的主力军,肩负着农网配电与营业和优质服务的重任,他们的业绩能力、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县供电公司整体绩效和形象。通过多年对农电工的规范管理,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实施绩效管理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以选择管理基础较好的供电所进行试点,待积累一定经验后,再全面推行,从而调动农电工工作积极性,培养优秀农电工,促进供电所整体绩效提升,推进县供电公司发展战略更好的实施。

6.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改变以往由上到下单向层级考核方法,实施多方位多主体的相互考核,深化制约机制,实现互促互进共同提高的目标。同时引导员工正确合理运用申诉手段,及时解决合理诉求,体现公平与公正。对评估结果要广泛应用,不仅要与薪酬、晋升、调岗,评先、培训、职称评定、专家推选等紧密结合,还要拓展应用深度和广度,使绩效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和同业对标等方面。通过结果应用,强化考核管理,积极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配置作用,为企业效益提升、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