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0 18:03: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商业发展趋势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孙鹏,王兴中(2002)介绍了西方国家社区环境中零售业区位选择的一些规律,引入远角(far corner)、近角(near corner)和侧角(swing corner)等概念,并分析在主干道与次干道,单向道与双向道,直线道与曲线道等道路类型中的可识别性、易接近性的优势度差异。
郭崇义(2002)对北京外资零售企业区位选择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外资零售企业分布模式图,结合不同零售业态的区位要求,总结出百货商店分布较分散,大型综合超市分布在城区周边和城乡结合部,仓储商店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
蔡国田(2004)就轨道交通区位因素,探讨其对零售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认为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零售商业空间结构将发生重组,部分老商业区实力进一步加强,新商业区崛起的同时,部分商业区也会由于人流减少而呈萧条趋势。
商业新业态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备受学者,尤其是经济学界的关注。目前研究成果,多为介绍新业态特征,探讨其对传统商业业态的影响。
张素丽(1999)关注到零售商业企业发展中的市场定位与地理定位问题。提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商业微区位关联效应研究出零售商业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地理定位相互作用,市场定位是硕士论文地理定位的基础,地理定位会因市场定位的差异而呈现各自特点;并认为不同零售业态的地理定位原则也有所区别。
许学强(2002)利用gis为主要研究手段,对广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型零售店与其他业态存在彼此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关系;其空间布局呈圈层结构,并逐步向多中心发展;交通因素对其区位选择起重要作用。
管驰明(2003)介绍了新零售空间(new retail places,spaces and sites)概念,即“指包括超市、高级百货商店、仓储超市、零售园区(retail park)、区域购物中心和厂方直销店等新型商业业态构成的商业空间,主体是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并将其内涵归纳为“新业态”、“新区位”、“新近出现”三方面。究其形成动力,管先生总结出宏观背景因素(包括快速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城市土地市场化、商业全球化),商业需求因素(包括消费需求层次提高、居住空间演变),商业业态发展演变,城市交通改善现代物流出现这四个因子。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商业地理研究,正呈现逐渐细化、微观化的趋势。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城市中由于地价、交通便利性、人口密度等区位背景因素所造成的场势差异能清晰、明确的展现出来,从而让我们从具体、复杂的微观区位层次,对商业活动的区位布局提供科学、系统、高效的理论支持得以实现。
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我国商业区位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我国商业空间结构研究已较成熟,表现为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证研究,对现有商业网点的中心性和等级性进行分析,并提供建议。商业区位布局方面,以地租理论、规模经济等为理论指导,通过商业服务业设施的空间定点,探讨不同地域商业中心区位特点,预测各商业中心发展趋势。大卖场、连锁商店等新型业态的区位选择特征,很多学者也作过较深入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5―0023―03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当代社会结构正在变得愈来愈复杂,商业银行和其他许多国际企业一样,自身经营规模愈来愈大,企业的活动也随之变得多样化,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在各方面都显得日益密切。因此,可知企业的社会责任范围,将随着时代的推移而逐渐扩大化。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些的时代性特征和这样一些显著的发展趋势,使得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议论,变得更加复杂和更具挑战性。
一、全球化发展与社会责任新挑战
无疑,本世纪初的几十年是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时期,加入WTO加快了我国企业更多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制定和实施海外扩张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如中国海尔集团、奇瑞汽车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联想集团等等,均在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实现跨国经营和全球化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国际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之中。这种银行国际化可以包含有两种战略模式,即引进外资银行和本国银行跨国经营。正如前面所述,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影响力逐步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的分行和代表处等机构也初见规模,发展速度同样也十分迅速。例如,截至目前,中国银行的海外机构最多,在欧美、港澳、亚太地区拥有分行、附属企业或代表处,总数已经达到559个,海外总资产已达1400亿美元,海外雇员约2万人;中国工商银行的海外机构总数也已经超过70个,其中通过兼并或收购在海外拥有的附属企业已近60家,如在香港和伦敦分别拥有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伦敦)有限公司等附属金融机构,海外总资产已经达到600多亿港币;中国建设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总数为9个,海外分行总资产达70多亿美元;中国农业银行也在海外建立6个分支机构。另外,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也有几家在海外拥有分支机构,其中交通银行6个,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招商银行分别3个。总体上,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还十分有限,由于业务品种单一,主要服务于华人社区和进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基本处于边缘银行的地位,但是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呈现快速发展趋势,跨国购并也在迅速发展,可以预见,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步伐势不可挡。
伴随着国际化扩张战略的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更加严峻的社会责任挑战:在国际市场上,将面临国际社会如潮似涌的社会责任运动的深远影响,不认真对待社会责任问题,将可能意味着国际战略的最终失败;在国内市场上,将面临国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社会责任呼声的强大召唤,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义务,将意味着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制定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的多层次的社会责任战略,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社会责任标准进行业务管理和提供金融服务。在国内市场,商业银行等企业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义务,以便能够顺利地与国外战略投资者开展战略联盟与合作发展,但同时还应对战略投资者最低和最高持股或减股进行明确的规范,防止其短期行为可能对我国银行和客户利益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便真正能够赢得国内客户的认可和信赖,提高国内市场竞争力;在国外市场,我国商业银行等企业需要遵守经营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规,保护当地环境,保护当地劳工权益,尊重员工文化多样性,改进当地就业水平,参与当地社区服务项目,支持当地慈善事业等,以便不断改善自身形象和信誉,增强利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并实现与当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和共赢发展。
二、新技术应用与社会责任新挑战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如金融服务电子化和办公自动化,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体系,高效的机器设备和电子清算网络正在代替人工处理存款、贷款、清算和咨询等业务。例如,ATM自动取款机可以提供24小时不间断优质服务;POS终端机极大地方便了客户的购物和消费。事实上,当代的商业银行正在演变成一种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电子化交易等正在一步一步地取代劳动密集型的营业网点或众多的银行职员参与的服务功能。这一发展趋势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单位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大量裁减剩余员工的社会责任问题,如机器取代人,造成大量员工丢掉饭碗,导致一些结构性失业等问题。另外,新技术的应用也给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另一个挑战是:安全隐患问题,例如,如何确保客户个人信息的保密和不被泄露,如何确保客户资金的安全等。如果商业银行不能确保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安全的和保密的,即意味着商业银行没有履行好自己对客户的社会责任。无论如何,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正在给商业银行带来业务品种和服务功能的重大变化和飞跃,这一发展趋势已经引起当代银行家的密切关注。我国商业银行只有顺应潮流,广泛应用电子化和其他新技术,才能适应新时代金融业发展的要求,也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取胜。但同时,商业银行还必须认真解决好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问题,以便能够真正借助最新科学技术来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三、金融管制放松与社会责任新挑战
金融管制放松(Deregulation)最初起源于上个世纪末期的美国,随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纷纷仿效,加入到了这场金融管制放松的潮流之中,现这一发展趋势已经波及整个世界。例如,为适应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取消了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Interest rate ceiling)和交易账户不计利息的有关规定,以使商业银行可以拥有更大的利率自,并使存款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利率回报;放开对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限制,允许存款机构和信贷联盟从事综合商业银行业务;允许商业银行通过持有其他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任何企业的一定量的股票,成立银行持股公司(Bank holding Com-pany),开创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或混业经营的格局。在我国,随着经济和金
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管制放松也将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和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必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同样会带来更大的社会责任挑战。
金融管制的放松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说它是一种机遇,是因为它从法规层面上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使银行可以开展多种经营,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业务收入来源和盈利水平;说它是挑战,是因为它使得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性成为现实,从而必然导致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的进一步提高。伴随着金融管制的进一步放松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客户的闲置资金和服务需求必然流向那些回报率高和服务水平优的金融产品,客户忠诚度将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哪里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存款利息高,那里的客户资源就会丰富;哪里的银行优惠待遇多,那里的客户就多。另外,利率的市场化趋势也将使广大客户变得成熟和理智起来。也就是说,客户对利率的敏感性逐步增强,过去那些“忠诚、稳定”的客户也可能变得“摇摆不定,唯利是图”。在我国,银行优质客户资源有限,且银行机构众多,加上存在一定的无序竞争和对客户的过分“受宠”,这一发展趋势也比较明显。例如,为承揽一笔业务,商业银行有时须向客户或有关企业负责人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通过这种违背社会责任道德标准的做法承揽业务,以换取短暂的、并不牢固的客户关系。总之,金融管制的放松和客户忠诚度的下降正在给我国银行的社会责任价值观带来严峻的挑战。
从另一个角度讲,伴随着金融管制放松和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问题也必将面临其他更大的挑战:一是金融管制放松将使得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合谋串通的机会增大,例如,商业银行可以与其持股的证券公司联合起来,通过私自融资安排故意操纵股票或债券市场,赚取非法利润;二是混业经营制将使得商业银行形成庞大的金融集团成为可能,例如,商业银行作为庞大的垄断集团,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可能会对政府政策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从而使政府的管制能力下降,银行自身的道德风险增强。在上述两种情况出现时,均可能在侵害客户利益的同时,破坏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情况严重之时,均可能导致经济或金融危机,危机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人力资源变化与社会责任新挑战
关于人力资源的变化趋势,主要包括下列几种情况:一是人类社会正在进入老龄化时代,大龄员工不断增加的趋势。人口学家估计,到2025年,许多国家的老年人口将是今天的两倍;而且到2050年,全球6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可能首次超过儿童的人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从企业内部来看,面对可能出现的员工老龄化及技术员工短缺问题,一方面,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老年银行职员的问题,比如说,需要增加投入关注老年职工的退休养老金、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福利等问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加大员工教育和培训支出,更新老年员工的知识结构,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管理者和技术员工等。从企业外部来看,面对人力资源的变化趋势,商业银行需要加大投入,研发新的金融服务产品,如开发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年金服务、基本生活必需品贷款、基本生活金融服务(Basic Lifeline Banking)等,以适应市场需要变化趋势,同时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义务。基本生活金融服务事关贫困人口在无法获得基本银行服务的情况下是否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或有学上的问题(Peter Rose,1998,pp393)。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商业银行在承担更大风险和关注更多社会问题之间作出合理的道德决策。
二是员工流动性加快,工作稳定性降低的趋势。随着时代的前进,当代新员工,特别是年富力强的高学历或高素质员工,在不同单位之间频繁跳槽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将会给未来的商业银行等广大企业带来严峻的考验。这种挑战可以体现在:如何通过给予员工更多的社会责任贡献,以留住优秀人才,为我长期服务;如何通过制度建设防止跳槽员工泄露商业机密或拉走高价值客户,以减少违背道德的行为发生;同时又如何通过人力资源外包(Outsourcing)和其他灵活用工形式,并制定人力资源“软硬面”战略,解决可能随时随地出现的人力资源匮乏和危机问题。
人力资源外包本身也可能带来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新问题,例如,商业银行将原来由自己员工亲自担任的工作任务,通过合约分包给专业程度更高的其他企业员工代为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人力资源成本,那么,这样做就可能意味着银行的一部分原有职工将丢掉自己的饭碗。另外,使用其他形式的灵活用工,也同样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社会责任的巨大挑战。这是因为,大量使用临时工和季节工(这些临时工的社会福利保障本身就是一大社会责任问题),以提高银行效益,将可能意味着正式工作岗位的减少以及一部分正式工的下岗。
一、产权的股份化
银行业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性,同时要求有大量的自有资本金,这些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一般应是多元化的,这也能为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合理有效的制度保证,尤其是提高效率的激励机制和防范风险的约束机制。因此体制改革问题可以说是国内银行,尤其是非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性问题。
1、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
目前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识,但是关键在于改革方案的设计与选择,从而能够有效推进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对此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按地区或按业务分拆上市,另一种是整体改制上市。考虑到银行业的规模效应十分显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合并,分拆将减弱国有银行在规模上的竞争优势;其次我国银行普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若只将经营情况较好的分行分离出来上市,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不利于银行整体的长远发展。因此通过对这两种方案进行比较,整体改制上市的可行性较强,所需要的时间必然更长一些,而且必须先切实解决好一些基本问题,尤其是对长期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的处理。
2、发展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
一个完备的金融体系是由少数较大的银行和大多数中小银行组成,银行的资本构成也具有多样性,目前我国的银行资本仍主要由国家投入,缺乏民间资本的参与。因此发展民营股份制银行成为金融界的热点之一。由于银行有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设立新的商业银行,其注册资本最低为10亿元人民币,且银行对经营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民营资本自行发起设立新的民营银行有一定的难度,也必须十分谨慎。目前发展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吸收民间资本入股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人民银行正在鼓励各家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通过增资扩BR来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而进行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是解决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情况复杂,其产权主体较为混乱,在具体操作上应首先对清理整顿后条件成熟的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吸收企业、城乡居民个人等的资本金,组建成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
二、经营的集团化
中国加入WTO以后,以“分业”为背景的国内银行业面临着以“混业”为背景的跨国金融集团的强有力的竞争,实行经营的集团化,即构建金融控股集团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
虽然目前金融控股公司在国内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中信、光大、平安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金融机构直接控股其他金融企业的金融集团,国有银行通过在境外设立独资或合资的投资银行转变而来的金融控股集团,也有通过各种形式控股多类金融机构的工商企业集团,这说明金融控股集团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新的组成部分,它采取“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形式,以资本为纽带,控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等金融机构,母公司一方面可以对各子公司进行资本调度,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子公司之间在业务、技术上的合作,从而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经济以及风险分散等混业经营所带来的积极效应。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使传统交易上常见的受时空以及相关信息制约的情况得到了新的突破;此外,广告,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方式等都相应的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对物流行业的影响更为明显,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不断加强与完善,物流的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都会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不仅仅限于国内,国际上的整个物流行业都会有新的推动力。
一、电子商务使国际物流的地位得到提升
(一)拓宽了国际物流的服务面
电子商务在生活中的普及,物品交易,资金交易都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而物流行业成为了唯一连接着整个市场的实质性纽带,加上进出口贸易的推动,各个企业,各个商家都只能通过这最为集中的,最有实力的物流方式将产品供应给客户,所以说,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国际物流的服务面得到了拓展。
(二)国际物流行业的管理得到重视
如今的互联网科技,只要客户想得到的产品,就不会找不到,网络交易平台上的产品琳琅满目,各种各样,而且,产品的品种还在不断的增加,因此,要实现销售业务的完成,物流的配送就被更多的关注起来,为了实现更好的客户满意度,对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跨国际的贸易,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物流服务是否周到,价位是否合理等条件都应该考虑到其未来的发展中。
二、电子商务下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提升实时信息的处理能力
由于电子商务模式是世界性的,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个人与企业的交易时间,消费地点都不断的变化,各种订单的数量也就不断的增加,传统物流模式下的信息处理多是由人工完成,但在这种商务模式的压力下,信息的处理就必须得到改革,单纯的人工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无论是国际上的海路运输,还是新兴的航空运输,都不能停留在目前的水平,电脑智能的应用,信息高效的捕捉与处理,都将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新挑战。
(二)仓储的成本控制
商品货物等在物流传输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短暂的滞留,或是简单的存储,而电子商务的推动,原有的货仓及保管都必须有更大的规模与更强的安全措施,这也就对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要求变得苛刻,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必定要实现用更少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保证货物安全的条件下,得到更加高效的仓储。在硬件方面,要使库存更加精确,及时,就必须加强产品条码,粘贴的技术的革新;在软件方面,通过使用相应的管理系统,来保障库存货物的查询能力,更加有效的实现快速准确的出厂,减少仓存量,以此来降低成本,实现物流企业的资金高周转率,物力设备的高使用效率。
(三)运输节点的信息共享
当货物实现了线上交易,那么何时到达购买者的手上,某一时点,货物运输到了哪里,这样的问题就成为了整个交易最为关注的环节,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在从供应商那里接过货物这一刻开始,就要实现整个运输过程的节点信息共享,供应商和客户都能在最需要的时间里查询到相应的信息,来做好相应的准备,从而就要求物流行业要有更好的追踪和监控能力,通过使用GPS,GIS等技术手段对运输车辆,船舶,飞机等实现实时定位与跟踪,实时监测整个货物的运输状况,并将信息及时的发送至供应商与客户都能查询到的平台,虽然有些知名的国际物流能够做到一部分,但实现整个行业的普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只有加强管理与监督,通过合理的调度,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与合作企业的信任力。
(四)配送阶段的人性化
配送是整个物流运送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容易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阶段,考虑到客户的需求,对其货物进行分类和配备,有时可能需要临时存放,通过管理系统的帮助,实现货物的就近保存,合理调配,方便客户领取,重要的货物要实现验收,客户本人签收,这才是整个运输过程的完结。硬件水平不是评价物流服务的重要指标,对客户服务的高效和质量才是应该追求的根本。
三、总结
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得到了加强,国际上物流行业也变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物流企业自己的形象,往往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实力,无论是国际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变化,还是居民个人的购买力,消费能力的增加,都将直接对物流行业产生各个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一种信息化的,多元化的,智能化的,及时性强等的发展趋势,只有抓住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的大好机会,综合所有信息,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强化服务,才能实现国际物流行业的健康飞速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快速升温,流通业呈现出“新常态”。各种新生事物的产生,严重冲击着传统流通业,导致消费者需求发生改变,行业竞争加剧。在新的环境下,流通业既要维持自身原有功能,又要对原有功能进行升级,而全渠道销售就是企业销售模式创新的突破点。全渠道包括实体渠道、电子商务渠道、移动商务渠道三种渠道。其中实体渠道的类型包括:实体自营店、实体加盟店、电子货架、异业联盟等;电子商务渠道的类型包括: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天猫、京东店、亚马逊、苏宁店等;移动商务渠道的类型包括:手机APP、手机微商等。
一、全渠道销售的必要性
无论从社会发展角度,还是从企业决策、商家销售角度,如今我们都置身于全渠道时代。电商和移动终端的兴起与迅速推广,拓宽了消费者的消费渠道,同时也丰富了企业的销售渠道。“多渠道”和“跨渠道”已经无法准确形容这种变化,因此把这种商业发展新趋势称为全渠道。其实“全渠道”还是“多渠道”与“跨渠道”二者的融合与延伸,但并非是全部渠道的意思。新媒体类型几乎每年都在涌现、变化,在一个时点采取所有渠道策略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全渠道销售是必要的。
(一)全渠道销售模式为大势所趋
展望未来,必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信息丰富、人们追求精神与物质高度统一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单一的销售模式已经无法达到市场的要求更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一方面信息技术对销售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人们学习的速度,信息传播的渠道与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不断增多,销售渠道也在等量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平台运行逐步规范,相应的是微商、移动APP的兴起对传统销售的模式产生的巨大冲击。全渠道销售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若想实现长足发展,掌握永葆生机的秘诀,必须响应时代的号召,与时俱进地进行销售渠道的创新与组合。因此,全渠道销售为大势所趋。
(二)消费者的行为呈现“全渠道”趋势
全渠道消费群体的出现是推动全渠道销售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市场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原因也在于此,全渠道消费群体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并不断地激发、影响着市场。对于市场而言,有怎样的顾客群就有怎样的市场,有怎样的消费需求就有怎样的销售渠道。
1.顾客获知“全渠道”
随处可见的广告刺激着消费者的视觉,琳琅满目的商品呈现在消费者眼前,顾客的选择也变得多元化。以往传统的实体店,只提供给顾客一种直接感知商品、挑选商品的途径,而如今消费者了解商品的方式层出不穷,从原来的亲身体验发展为电视广告、网站广告、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
2.顾客需求“全渠道”
21世纪,顾客的消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是寻求个性化的消费。例如生日礼物,过去一个生日卡片或者一束花是大众的普遍选择,而如今无论商店还是网店都推出DIY生日礼物或者特别定制的生日礼物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有一些企业现在还能为顾客提供参与商品设计与生产的机会。顾客需求的“全渠道”,提升了对企业和商家要求,商家在对商品的展示与说明时就要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否则顾客会因为对商品所掌握的信息量过少或可信度过低而放弃选择。
3.顾客选择“全渠道”
过去形容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为“货比三家”,但是现在货比三家已经不能让消费者果断做出选择了。消费者不但要在众多品牌中选择出所要购买商品所属的品牌,还要选择产品的型号、规格、款式、功能,甚至选择购买方式是实体店购买还是网上购买、配送方式是线上支付还是货到付款都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要考虑的因素。消费者选择方式的多元化,促使企业制定相应的战略以聚集消费者的目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这种战略最终演变为全渠道销售。
二、实现全渠道销售的障碍
(一)较高的企业条件
随着“全渠道”时代的到来,企业纷纷突破传统销售模式力求实现全渠道销售,但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成功打破传统实现完美蜕变。全渠道销售对企业而言,是对自身各方面条件的提升。首先是资金实力要求,虽然企业通过实体与网络结合的方式可以节省一部分实体经营的开支,但是网络店铺、移动终端的运行与维护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次是ζ笠挡品的要求,全渠道销售要求企业有丰富的产品种类,如今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时,网站上丰富的产品种类和详尽的介绍能够带给消费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独特的消费体验。最后,企业的技术水平也是实现全渠道销售的瓶颈。平台推广、移动终端的不断更新都需要强大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谓是高门槛,还有许多自建平台的企业因操作不够专业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二)客户体验的复杂性
随着企业与商家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分析与研究选择出一系列销售模式,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大部分消费群体更加注重消费所带来的体验。客户体验包括信息服务的体验、产品或服务的体验、附属服务的体验和物流服务的体验。信息服务的体验即顾客获知产品信息和企业产品信息的方式应该是适当的,全渠道下频繁和不适时的推送必然适得其反,信息服务的体验还包括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产品或服务的体验,这是客户最关注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客户会特别注重所获得的产品或服务是否与自己付出的金钱成本相匹配;消费者在消费时除了享受到所购买产品带来的体验,如果还能感受到企业附属服务带来的体验,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消费者对物流服务体验期待也就是高效率、快速、安全的配送。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领域、不同的消费水平、不同的消费目的,客户的消费体验千差万别,即客户体验的复杂性。客户体验的差异性又反映出顾客体验的独特性,体验感受来源于每个客户对于产品的感知,这种感知又具有不确定性。
(三)各技术平台整合的障碍
在技术的支持下,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各技术平台,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难突破的瓶颈。全渠道,所谓“全”,即实体渠道与虚拟渠道相互贯通、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对于线下渠道的实体店经营管理,以及与线上网店、移动终端技术平台的对接,对企业提出了高要求。在我国,一些零售连锁企业内部整合各渠道,由于缺乏技术支持,不同渠道的融合离预期效果相差甚远。
(四)各渠道之间的管理
很多企业的线上和线下销售是两个独立的销售渠道,各渠道之间相分离,无法实现不同渠道间的融合与协同,甚至有些企业形成了自家内部各渠道相互竞争的态势。窜货、价格战现象频发为企业实现全渠道销售增添了阻力。另外,由于全渠道销售并未成为所有企业的选择,因此,实行全渠道营销的企业并没有大量专业人才的储备。从客户信息收集到信息的分析处理,从渠道的布局到线上线下的推广,从传统渠道到新生渠道的开发,都需要专业人才的管理,而这类人才目前市场还是相对缺乏的。
(五)企业盲目寻求发展捷径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在走代加工的道路,尤其是对于尚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来说,能够受到国外上市公司的青睐成为其代加工企业,既是对其长期发展的利好,也被视为迅速发展壮大的“捷径”。企业另辟新径寻求发展的同时,是对国内市场的忽视,对国内产品供应的力不从心,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假货横行。假货除了坑害消费者之外,另一个负面效应就是对产品在各渠道的销售构成冲击。假货必定使企业声誉受损,企业一旦在信誉上失信于消费者,各渠道的销售必然受阻。
三、实现全渠道销售的对策
(一)全面把控全渠道销售的各渠道
全渠道销售大而全,企业要想以全渠道制胜,必须全面把控销售的各个渠道,实现不同渠道之间的互动与相互服务。首先要保证各个渠道不是相互分割、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企业线上渠道的网店、移动终端等以及线下的实体店都为企业所拥有,电商平台与线下门店不再是谁强谁弱、谁先谁后的竞争,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双赢关系。如果同一家企业的产品在不同的渠道商销售,价格不同,服务也具有差异,那么此时消费者在购买前一定会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出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进行购买,这就完全背离了全渠道销售的初衷。全渠道销售的意义在于以全面的销售渠道为手段与其他企业竞争而不是企业内各渠道之间的抗衡,线下渠道是向消费者展示产品和企业形象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线上渠道则是企业与顾客群互动和获取有利信息的重要途径,二者是相得益彰的。
实现各渠道的全面把控,对企业而言其优点在于:第一,线上线下全为企业所有,能够实现产品的标准化,保证各渠道产品同质,确保产品的价格和质量;第二,各渠道之间可以相互服务,通过实体店渠道购买的商品,如果客户有需要可以进行网上申请退换货,线上购买的商品也可以在指定线下渠道进行调换,企业和消费者都有利;第三,线上销售的商品全部为企业线下渠道供应,一方面可以省去企业在寻找线上所花费的开支,另一方面又避免了信用风险,简化了管理。
(二)整合各渠道功能
企业积极应对时代变化追求全渠道的同时,首先需要明确――全渠道求“全”而非求“大”或求“重”。不可槊つ糠⒄剐律的线上渠道而忽视传统实体销售渠道的作用,实体店作为最原始的销售方式,它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例如最真实的购物体验和对商品的感知不会随着新型的销售方式的出现而被削减,而是会长期存在。电子商务渠道和移动商务渠道是以实体渠道为基础而出现的,这种线上渠道既补足了线下渠道的缺点,同时其自身的优势又能够搭建起更好的销售平台,共同维护各渠道的利益。
面对全渠道时代的来临,企业要重新对各个渠道的功能进行定义,各取所长,相互补充地进行组合。具体的选择步骤是: 首先,根据需求和购买习惯以及偏好划分目标顾客群体;其次,结合消费者体验以及满意度,为目标顾客规划合理购买路径;再次,在所有可行的渠道中,选择出最能够实现企业和顾客双赢的渠道,其他的用于备选;最后,根据目标顾客群体结合每个渠道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把每个渠道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匹配至购物路径的每一个环节上。
(三)借力“互联网+”和大数据
“互联网+”的出现,消除了线上与线下的边界。大多数企业追逐“互联网+”浪潮的形式都是借助电商平台实现线上渠道的拓展。用互联网规划全渠道销售的关键点在于平衡各渠道之间的关系,实现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的良性互动和有效结合。第一,要突破传统销售渠道的局限,引入线上经销体系,对体系内各环节进行优化和重组,使每个环节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效配合;第二,要在强烈的冲击中意识到“互联网+”的两面性,利用好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升级企业在平台运行、数据收集等方面所需的技术支持,同时也要避免企业为实现全渠道销售忽略自身实力盲目跟风现象的产生。
在全渠道销售中,数据的收集与共享是必不可少的,从这类数据中能够分析出消费者消费习惯和偏好,对企业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现在,很多网站可以根据用户的点击频率和互联网应用习惯帮助企业获知更多的消费者的信息。北京万科与链家合作,就是希望借力于数据基础,而这正是万科所不具备的,链家从线上与线下渠道所获取的数据,可以反映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偏好,这些都可以用于万科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可以说链家是万科强大的数据库。
(四)注重消费者体验
全渠道销售模式下,每个销售渠道都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把握消费者的体验世界,与消费者亲密接触,拉近品牌与消费者就之间的距离。最注重客户体验的企业非星巴克莫属,星巴克利用客户端积分体系、短信推送以及引导社交媒体分享传播等方式增加顾客粘性。星巴克始终保持着营销方式与顾客需求的动态一致,并十分注重与消费者之间的及时沟通。星巴克推出了一款具有实体店定位和信息推送功能的移动终端应用,通过这款应用,消费者可以成为星巴克店铺会员,并接受来自星巴克的会员待遇,例如礼品卡和积分。移动终端的支付功能也同样别出心裁,消费者可以在移动终端的账户内充值,实际消费时,只需要展示充值获取的条形码就可以实现快速支付。这种支付方式,为消费者带来了愉快、舒适的消费体验,让顾客感知到星巴克时刻为客户考虑的精神。
(五)全渠道营销要融入创意
如果把商业比作生命体,创意就是灵魂,没有创意的商业销售好比行尸走肉,也无法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这里所说的创意,并不仅仅指产品的设计,同样包含产品销售过程中让消费者感受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在全心全意为消费者考虑。
企业力求成功实现全渠道销售,就是要满足消费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消费需求,通过全渠道销售满足客户碎片化、多样化的需求,换句话说是为了抓住消费者的心。如今产品种类齐全,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因此,融入创意的产品才是想不到的产品,才能让顾客眼前一亮,最终牢牢抓住顾客的心。
参考文献:
[1]李飞.全渠道零售的含义、成因及对策――再论迎接中国多渠道零售革命风暴[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吴勇毅.机遇与挑战并生,全渠道掀起营销新革命[J].信息与电脑.2014,(10).
[3]吴勇毅.破解全渠道营销困局[J].上海信息化.2015,(3).
[4]郭志龙.全渠道建设――传统企业突破营销困境之路[J].中国市场. 2016,(5).
[5]孙永波,袁月.全渠道下的体验营销述评与展望[J].科技与经济.2016,10,(5).
[6]李飞.全渠道营销:一种新战略[J].清华管理评论.2015,(1-2).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retailing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suburbs . Based on the new town system planning in Shanghai, the retailing development model of new towns was put forward,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goal, guideline, town-retailing center, community retailing system, park stores, and large-scale retailing facilities. Some policies that can promote the main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town were set down, including making and improving town retailing planning, investing the basic retailing facilitates by government, and planning the large modern consumption experiences and commercial park,etc.
Key words:Shanghai suburbs; new town system; town retailing center; community retailing systems
市镇商业是城镇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含市镇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体系、园区商业和农家店网络,以及为整个城市服务的大型商业设施等。2005年上海提出了“1966”新城镇体系,即1个中心城区,9个新城,约60个新市镇,约600个农村新村。其中,将上海郊区现有的103个镇和3个乡,归并和调整为61个新市镇,市镇商业面对新一轮调整和建设。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中的一种现象,国外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卧城”、外围城市、半独立卫星城、卫星城、技术郊区、边缘城市等多种形式[1][2][3]。国际大都市的郊区化存在特定规律和模式,如法国巴黎[4]。商业郊区化是城市郊区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郊区化的过程中,商业设施布局和商业经营存在一定的时差,即商业设施需要布局在先,当人口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后,商业经营才能有效展开。因此,要求人们重视前期商业布局,否则将导致盲目发展、布局缺陷和社会资源浪费等[5][6][7][8]。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法,依据上海城镇体系规划和商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遵循商业发展规律,试提出上海郊区新
市镇商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上海郊区商业的基本分析
(一)上海郊区行政区划和人口经济分布
根据上海现有行政区划,上海市郊区含中心城区结合部、近郊和远郊三个部分。2005年上海市共有19个区县,郊区部分有11个区县103个镇3个乡。其中,中心城区结合部的浦东新区、普陀区、宝山区和闵行区等,共有33个镇;近郊地区嘉定区、松江区、青浦区、南汇区和奉贤区,共48个镇;远郊地区有金山区和崇明县,共22个镇和3个乡。2005年年末,上海郊区近郊地区和远郊地区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占全市的31.4%、37.2%和26.8%。上海的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区结合部,达267万人,占全市的46.9%。
(二)上海郊区各区县的购买力指数分析
购买力指数=该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该地区人口的比重。若某地区购买力指数大于1,说明该地区的商业吸引力较大,其他地区零售额流向该地区;若该指数小于1,说明零售额的流出。根据2005年数据,以常住人口为单位,计算得到郊区各区县的购买力指数。在城区结合部,浦东新区的购买力指数为0.99,接近1,自身平衡。普陀区、宝山区和闵行区的购买力指数在0.63-0.80之间,显然由于这些区靠近中心城区,部分消费直接流向中心城区繁华都市商业中心。近郊地区5个区的购买力指数0.83-0.95之间,其中南汇区最高为0.95,松江区为0.83。远郊地区,金山区的购买力指数为0.80,而崇明县的购买力指数仅为0.20。值得指出的是,在上述计算中,还涉及另外两个影响因素:一是农村常住人口的收入消费水平实际上要低于全市水平;二是近郊地区还有大量流动人口,每日也产生大量的消费。实际上,上述两个因素的实际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抵充的。
(三)上海郊区各区县的人均零售面积分析
就人均零售面积角度看,上海郊区各区县发展不平衡。2005年部分近郊区的居民人均零售面积已经超过全市平均数,如嘉定区和松江区,而2005年该两个区的购买力指数远小于1,这表明商业零售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商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不高。另外,近期未来郊区居民人均零售面积有一个急剧增加的趋势,如松江区、宝山区、南汇区和金山区等。据不完全统计,按现有商业项目的建设速度,2007年上海郊区许多区的人均商业设施将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因而,近期未来上海郊区商业的发展重点,不是推进商业设施的总量建设,而在于结构调整和功能提升,以及加强商业设施相对薄弱的地区,如崇明县。
二、上海郊区新市镇的规划框架
根据上海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郊区镇和乡的数量有较大缩编,从103个镇和3个乡,缩编到约61个新市镇。这一轮调整中被撤销的市镇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归并到郊区新城建设中,如原嘉定区的安亭镇和南翔镇并入嘉定新城范围;二是溶入上海中心城区,由镇转变为街道,如原普陀区下属的各镇,以及浦东新区下属的部分镇;三是镇与镇合并,如金山的廊下镇。
上海61个新市镇,按主要产业依托,大体可划分为六种类型:(1)制造业服务型。围绕上海重点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市镇。如浦东新区唐镇,宝山区罗泾镇和月浦镇。(2)农业服务型。以农业园区等为依托,发展生态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贸易等延伸服务。如崇明向化镇,南汇老港镇等。(3)交通枢纽型。如华漕镇(上海综合交通枢纽),青浦赵巷镇和徐泾镇(西郊门户),浦东新区机场-施湾镇等。(4)旅游休闲型。如青浦朱家角镇、金山枫泾镇等。(5)科教服务型。依托大学园区、科研院所等资源,发展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和科技研发等,如南汇惠南镇,奉贤海湾镇等。(6)中心城服务延伸型。承担中心城区人口疏导、外来人口承载等中心城向外延伸的居住服务功能。如嘉定江桥镇,青浦赵巷镇等。
上海61个新市镇,按人口规模划分,大体有三种类型:(1)规划人口规模大于20万,约有4个镇;(2)规划人口规模10-20万,约有10个镇。(3)人口规模在3-6万人。余下的大多数新市镇,总数约40多个。
上海郊区新市镇行政体系的调整,对于商业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首先,缩编后市镇的单体规模更大,若规划恰当,有利于商业集聚和更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其次,这将引起商业的重新选址定位和调整发展;还有,将促进商业与依托产业和交通配套设施的互动发展。
三、上海郊区新市镇商业发展的模式
(一)新市镇商业发展的目标
根据上海商业发展“十一五”规划①,上海郊区商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以“城市化”引领郊区商业发展,合理布局,形成特色,有序建设,使郊区商业成为上海商业的重要支撑和增长亮点。
“十一五”期间,上海郊区新市镇商业发展主要有四个目标:(1)规划建设和完善新市镇商业中心。协调人口、产业、商业设施、资源和环境等经济要素,开展市镇商业中心建设的分类指导,高起点地规划重点区域和实施精品项目。(2)规范建设和完善社区商业体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导向,建设形成“便利、便捷、安全”的社区生活中心和商业服务体系。(3)建设完善园区商业和若干大型商业设施。(4)建设完善“万村千乡”农家店网络,构筑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网络。
在“十一五”期间,上海将努力完成20%市镇商业中心的建设,完成20%市镇社区商业改造和建设,即完成约12个市镇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体系的建设,平均每个区县1-2个。其中,力争有50%成为市镇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体系的示范区。
主要遵循的原则有:集聚的原则。通过商店集聚、人流客流集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集聚,产生集聚经济效益。和谐的原则。体现历史文化、产业特色、建筑风格、旅游景点、消费总量、商业功能和商业设施等方面的和谐。便民、利民和保障安全的原则。能够体现较高的信息化、连锁经营、标准化和服务规范。
(二)市镇商业中心的建设
市镇商业中心是指商业一定程度集聚,主要配置居民和村民日常生活消费所需的商业服务行业,提供各类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服务对象为本镇居民,以及附近产业园区(工业园区、服务产业和科教园区)的商业中心。市镇商业中心应与公共服务中心、卫生医疗中心和体育活动中心等协调发展。
市镇商业中心适宜选择在地域中心、人流集中和交通便利的位置。若有轨道交通,应该与轨道交通站点相结合,不宜设置在大流量主要交通干道的两侧。市镇商业中心的形态布局,可采用块状形态,以小型购物中心、大卖场或百货店为中心,配置各类商业服务设施,也可采用商业街形式。若采用商业街的形式,应该处理好商业街和交通的关系,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商业步行街的形式。另外,根据交通位置、旅游资源、外来消费偏好,配置有针对性的具有特色的商业设施。若镇区人口大于20万,市镇商业中心与社区商业中心可以归并设置,或者分开设置。若镇区人口小于20万,市镇商业中心与社区商业中心一般归并设置。不同规模市镇商业中心的功能定位和设置。
(三)市镇社区商业体系的建设
市镇社区商业体系包括社区商业中心,居住小区商业中心和街坊商业等。不同人口规模市镇商业的等级结构、功能和业态组合。在社区商业体系中,应加强标准化菜市场的建设,即逐步实现菜市场的“六个化”:购物环境商场化、商品价格大众化、主要商品品牌化、计量器具统一化、菜场设施人性化、管理规范统一化。构建社区商业体系,应该重视综合配套设施和推行服务规范。应相应配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场(库)。店招、店牌、灯光等形象设计宜统一规范设置,与社区的建筑风格相协调。菜市场、浴场、餐饮店等对居住有影响的商业网点应与住宅分开设置。菜市场应设置在运输车辆易进出、相对独立地段,并配有停车、卸货场地。社区商业的网点应证照齐全,合法经营,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地),具有电子支付设施,以及良好的服务规范。
(四)园区商业和大型商业设施的建设
对于上海市级和区级工业园区,市镇商业主管部门应与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协调,建设和完善工业园区的商业配套设施。工业园区的商业设施配套,应与所在市镇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体系的建设相协调,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对于具有广域功能的大型商业设施,如大型购物中心、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大型品牌直销店、物流中心等,应该由市、区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有步骤的开发建设,应该严格土地审批制度,应该开展规范的《商业影响评估》。应该制止各市镇独立规划、按照各自的愿望盲目开发建设的状态。要防止郊区大型商业设施项目的盲目建设。
四、推进市镇商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和完善市镇商业规划
2007年上海将完成61个新市镇和586个居民新村的城镇规划。在此基础上,市镇政府应制定相应商业发展规划。市镇商业规划可以适度超前,但应与市镇发展规模相协调,应防止商业房地产的盲目建设。在市镇商业规划中,应对建筑风格、店招、色彩、绿化、行道树、交通、人流动线、主要商家等,有全面的构想,并分步推进。
(二)加强政府对基础性商业设施的投入
基础型商业是指不能完全通过市场行为进行配置与调节,但是必须设置的业态业种,如菜市场、大众餐饮、大众理发、大众沐浴、维修、废品回收等。市镇政府应将这些商业设施,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加以建设,拥有或控制这些商业设施的产权,确保居民基本需求。上海市政府应面向郊区城镇实施“商业实事”项目,如推进“标准化菜市场”的建设。通过标准化菜市场的建设,将菜市场的标准化管理、卫生要求、商品品牌和连锁经营,向郊区城镇拓展。有条件的市镇,可拓展建设生鲜食品超市,为市镇居民提供更为便捷、规范和安全的消费服务。
(三)梳理和监控郊区大型商业项目
应加强对上海郊区的五大类大型商业设施项目的梳理、监控和管理,即郊区大型商业设施项目(购物中心、品牌直销店、旅游休闲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大型屠宰场;大型物流园区;废旧物品分拣场等。对于郊区大型商业项目的建设,上海市区(县)两级政府主管部门,要联手监督管理。要建立动态的管理系统,及时统计和监测上海郊区大型商业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情况,防治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四)策划建设大型现代体验型消费团地
上海郊区商业还应该具有为全市和长江三角洲消费者提供郊外休闲消费的功能。为了吸引外来客流和外来消费,同时为上海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新场所,在上海西南或西北通向浙江和江苏的交通干线枢纽点,或者未来与杭州大桥、崇明隧道相连的交通枢纽点,结合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策划建设大型现代体验型消费团地,集大型娱乐设施、品牌直销、旅游、文化体验、现代艺术、影剧院为一体的消费团地。
注释:
①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各区县“十一五”商业规划汇编[R].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编印,2005.
参考文献
[1] 陶希东.刘君德.国外大城市郊区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3(4):69-73.
[2] 吴国兵.中外城市郊区化的比较[J].城市问题,1999(6):39-42.
[3] 孙一飞.马润潮.边缘城市——美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1997,(4):28-35.
[4] 黄威义.试析国家大城市巴黎郊区的发展[J].世界地理研究,1998,7(1):59-65.
[5] 孙元欣.国外商业规划理论及评述[J].商业研究,2003(10):13-15.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管理与人类几乎同时产生,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劳动和集体协作。作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管理也是生产力,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作用凸显的年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企业经营环境不同,管理的作用也迥然不同。自20世纪以来,有三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①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特性的形成;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③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经济的出现。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外部环境日趋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加强管理,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这既向我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将对这三种因素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企业管理面临知识管理的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1)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知识资本转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IBM知识管理咨询公司的MarkW.McElroy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强调技术重要性的第一代知识管理和更多考虑人力资源和过程主动性的第二代知识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由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也是决定企业生产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而对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即知识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新的重心。而知识管理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2)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驶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3)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①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是关键;③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3企业管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内,进入国际市场。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能仅靠利用国内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作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2)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建立高效、便捷、可靠的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网络,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特别是信息传输手段,否则,企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将一改占主流地位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形态,中间管理层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企业的管理组织将呈现扁平状态,弹性化。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使得企业的中间管理层减少,中层和基层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增大。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虽然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地点不同,但可以在同一时间与同一管理者直接进行沟通。扁平化的管理组织将直接带来管理费用的下降、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还会极大提高员工的自与积极性。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则是指在组织结构上不设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组织结构,而代之以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借助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可以实现企业组织集团化和分权化的统一,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4企业管理面临网络经济的挑战
一个团队再怎么厉害,干不过一个系统
一个系统再怎么厉害,干不过大势所趋
酒水行业在诸多要素已经发生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新趋势?作为以酒为生、身居其中的的朋友必须认清,力争提前准备,抢站风口旁,等待飞翔!下面我将详细梳理酒业发展的趋势,以供经销商判读:
一、酒水行业的增长将更多地从汇量式增长向结构性增长转变
由于行业供给过剩,经济发展进入的新常态化,加之一些社会因素的干预,导致酒水行业的增加发生新的变化:行业消费量的大规模增加将很难继续,未来行业将更多地依赖消费升级、品类的发展以及产品的变革赢得行业增长。
现象123:
*中、高档光瓶酒或简易包装产品的市场供应;
*鸡尾酒品类全国性品牌的出现;
*通过产品降度获得消费量的提升。
经销商朋友应该如何应对?
*主动调整所经销的产品结构,降低同质化产品的比重,主动尝试一些酒业新品类;
*主动调整经营方式,在稳固既定渠道的基础上,尝试新型渠道。
二、酒水产品的功能性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内生性动力
过量饮酒有害健康虽成为共识,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酒水消费者的各项限制,然而酒水产品自身所具备的社会属性以及产品功能性决定了行业发展潜力,确保了行业的基本盘。因此,也有人将酒水行业称之为“朝阳产业”、“铜矿产业”。
现象123:
1、酒驾限制却催生出代驾经济;
2、无酒不成席、没事喝两杯仍为社交关键词;
3、庞大的酒精重度消费群。
经销商朋友应该如何应对?酒水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是机会充裕,请不要轻易转换行业,即便处于行业低谷也要坚持,并通过顺应趋势及时调整经营方式获得发展。
三、具有实际意义的品类创新必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品类的发展本后是消费需求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包含消费者对于产品口感、消费场合、消费方式以及品牌概念等的差异化。行业内生产企业通过准确地发现消费需求的变化,并通过产品加以满足,从而培育一种新的品类经济,丰富行业内容,增加产业容量。
现象123:
*鸡尾酒满足女性消费者的社交需求,从而出现鸡尾酒全国性品牌,推动品类成熟;
*在传统浓香型、清香型以及酱香型等香型中发展起来的芝麻香型、兼香型以及其他一些香型产品;
*满足人们差异化需求的定制酒。
经销商朋友应该如何应对?品类多样化背后是消费多元化的发展,经销商朋友应该增加对消费者的研究,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选产品、设计销售策略,一棍子捅到底在目前的经营环境中非常不合适。
四、行业分工将更加细化,将涌现出一批行业新岗位以及附属行业
酒水行业发展成熟度越来越高,行业内部的分工将进一步细化,生产型企业将更多地专注于产品研发、产品生产,销售型企业将更多地专注于产品的市场推广与服务。酒水行业成熟度提高的另一方面表现在于大批新的岗位出现,附属行业逐渐成规模。
现象123:
代驾经济、解酒产品的出现;
生产型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方式。
经销商应该如何应对?
行业分工细化标志着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销商作为酒水行业价值链的重要一环,应该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渠道掌控力、团队执行力以及经营战略;
经销商可以通过加强与大批附属行业合作,进一步强化服务水平,赢得先发优势。
五、借助互联网等科技工具的营销模式创新将极大程度上改变传统营销方式
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酒水行业的各个方面,这种改变还将进一步加深。因此,对于很多挑战型企业来说,完全有机会借助互联网等科技重新改造企业,从而实现弯道超越。这种改变涉及到酒水行业的各个方面:生产、研发、销售、管理以及服务等。
现象123:
互联网众筹、互联网推广;
依赖互联网技术实现的跨行业合作;
网络渠道的开辟,大量酒水垂直电商的涌现。
经销商应该如何应对?
不要回避科技的价值,积极利用信息科技改善管理水平,实现内部管理现代化;
“不能自建平台,那么请加入平台”,经销商可以加入一些大的营销平台,借助平台的力量实现销售升级。
六、消费者理性回归,需求多元化发展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行业调整的根本动力。消费者理性的回归以及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必然需要行业进行适应性调整。由于消费者理性的回归,消费者对于单纯的产品概念越来越不敏感,甚至反感。概念忽悠的收益越来越低,风险越来越高。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各类原浆、各类“上品”、“佳品”或“妙品”触手可及,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却迟迟难以被满足。谁越早地发现消费者尚未满足的需求并加以满足,谁将抢占发展的先机,单靠概念忽悠恐难奏效。
现象123:
高品质的简易包装酒甚至是散酒受到重度消费者的青睐,去掉包装喝好酒;
各种新的品类涌现加速;
同质化产品消费者促销、渠道促销费用越来越高。
经销商应该如何应对?
请远离忽悠型厂家,更不要与其为伍,谨慎地为下线户,为消费者选择好产品;
主动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多听听消费者的心声,以此作为选择产品的依据之一,这样的话路会走的长远一点。
七、环境友好、社会友好型、人性化等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持续性动力
酒水行业目前在局部企业或者组织已经呈现这一趋势:包装材料的设计进一步考虑环保要素,一些难以回收再利用的、高碳原材料以及高能耗生产方式将收缩;饮酒文化更加健康,企业或相关组织开始宣扬一种健康的饮酒方式和方法,在产品设计、产品推广过程中更加贴近人性等等。这些要素不仅对个别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产生影响,就是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意义非凡。
现象123:
大量陶瓷类包材被弃用(陶瓷高耗能、难以回收再利用以及对土壤的破坏严重);
行业内部开始宣传“健康饮酒,文明饮酒”的声音,少喝一点,为健康。
经销商应该如何应对?当经销商遇到这样的企业,请多看一眼,因为这样的生产企业有格局,顺应时代,有远见,发展的潜力可能相对较大。
行业规范程度将提高,各类标准将涌现,推动整个行业的内部净化,一味模仿、缺乏创新力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行业内标准缺乏导致很多企业通过打擦边球的形式谋求一时发展,一些如“原浆”、“纯酿”、“陈酿”满天飞,其代价则是对整个酒水行业的形象产生消极影响。为了重塑酒水行业形象,酒水行业需要自我净化,并通过统一标准、打击概念违法等实际行动以赢得消费者信心回归。
现象123:
行业内部对部分概念的标准草拟与公布执行;
[2]陈伟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定位与路径选择,广东农业科学.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尽管东部盟市发展加快,但与西部盟市的差距并没有缩小,一些方面还在进一步拉大。东部盟市土地面积、人口占全区的一半以上,但地区生产总值只占31.7%,地方财政总收入占21.4%,固定资产投资占34.6%,城乡居民收入是全区平均水平的80.6%和97.4%,与东部经济区应有的地位很不相称。为了进一步加快东部盟市发展,自治区制定了东部区域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努力实现总量扩张、发展提速、质量提升,全面推进东部盟市跨越发展。东部盟市一定要树立信心,加大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地把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当前,东部盟市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跨越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从自身基础看,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东部盟市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站在了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起点上。从外部环境看,周边省市发展态势强劲,对东部盟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日趋旺盛,并主动寻求与东部盟市合作发展,为东部盟市融入黑吉辽、对接京津冀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从政策机遇看,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规划了一批重大项目,为东部盟市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东部盟市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努力在东北振兴进程中实现跨越发展。
一、在拓展产业领域上下功夫,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
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产业发展领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变我区“一煤独大”现状、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近两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完善资源配置政策,向延伸加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项目倾斜;出台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着手研究制定鼓励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及配套政策。东部盟市认真落实自治区的决策部署,非资源型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比如,通辽市去年非资源产业增加值占到了规模以上工业的70%以上;赤峰市装备制造业和化工产业分别增长88%和49%。下一步,对东部盟市来讲,抓住机遇,高起点、高水平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将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希望东部盟市进一步强化落实,突出抓好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中小企业两个关键环节,努力在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方面,要在承接转移上取得突破。东部盟市非资源型产业起步较晚,要想在短时期内收到效果,必须走引进承接的路子。目前,国家批准设立了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和湖北荆州五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五个示范区具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比如承东启西、连接南北、靠近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矿产、土地、水等资源优势,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宜业宜居的综合商务优势。与这些示范区相比,类似的优势条件东部盟市基本上都具备,而且电价、地价、政策的优势更为明显,对非资源型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去年,东部盟市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明显成效,引进项目和投资分别占全区的一半以上和近1/3。赤峰市翁牛特旗重点围绕大连、沈阳、京津唐等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在玉龙等工业园区引进非资源型项目47个,完成投资68亿元,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玉龙工业园区也被认定为自治区首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这次我们看的翁旗鸿宇精密加工机械公司,是第一家进驻玉龙工业园的机械加工企业。通过引进这一企业,园区吸引了金成重工、永诺机械等几家互为配套的企业,开辟出了新的产业领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机械加工产业集群。实践证明,只要思路对头,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东部盟市完全可以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更大的作为。
另一方面,要在培育中小企业上取得突破。目前我区企业数量少、竞争力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2万户,国资委管理的企业有29户,而我区仅有4200多户和8户,差距非常大。从东部盟市看,这一问题更为突出。自治区100户重点企业中,东部只有21户,不及鄂尔多斯一个市的重点企业数;全区36户百亿元企业中,东部只有4户。下一步,我们既要发展“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加快推进“双百亿工程”;同时要重视发展“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讲,加快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本土企业,将是东部盟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成长性强,在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和地方税收等方面作用巨大,而且大多是非资源型企业。近年来,自治区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大幅度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信用担保资金,在融资体系、减税减负、优化服务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倾斜支持,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三项示范工程”等。东部各盟市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非资源型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在打造产业链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产业延伸升级
从生产原材料到制成品再到最终消费品,是产业递进升级的规律。发展延伸加工,可以实现产品的大幅度增值,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业层次,是突破审批限制、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选择。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在一些重大会议上作出强调和部署,并且在产业规划、项目审批、土地环评等方面进行积极引导和扶持,目的就是要在较短时间内推动产业延伸加工实现较大突破。
近年来,东部盟市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这次我们参观的赤峰翁牛特旗凌志马铃薯科技公司,除了搞商品薯生产、全粉加工外,还开展种薯繁育,并预留了薯条生产线,年产值近5亿元;通辽胶建铝业公司,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产品从原铝到成品一条龙,生产60多个系列品种,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这些企业拥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对市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而经济效益好且稳定。下一步,东部盟市要大力发展这样的延伸加工企业,着力解决好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初”等突出问题,重点在煤化工、有色金属、农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方面拉长产业链,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形成上下游产业和大中小企业合理配套格局,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努力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抢占先机,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三、在完善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严重滞后是东部盟市发展的一条软肋,也是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东部盟市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为加快服务业发展,自治区从政策引导、规划制定、服务业项目建设,到文化、旅游、金融、物流等具体产业发展,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下一步,自治区政府还将着手修订完善服务业发展的60条政策。东部盟市要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服务业向“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的目标迈进。这里我着重强调三个方面。
首先,做大做强物流业。东部盟市北接俄蒙两国,拥有满洲里、二连浩特两大口岸,紧靠东北三省、京津冀两大经济区,处于整个东北亚的物流枢纽地位,而且作为东三省、京津冀能源、资源的战略接续地,发展物流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市场空间巨大。但目前东部盟市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尚处在货物运输的初级阶段,物流企业规模小、效益低,而且盟市间发展不平衡。“十二五”时期,自治区将着力打造“两区一带”(西部物流区域、东部物流区域和口岸物流带)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重点围绕蒙东地区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基地建设,打通出海通道和连接俄蒙的口岸通道,形成连接东北、华北经济区,连通俄蒙的重要物流基地。东部盟市要按照自治区的规划部署,把物流业作为提升服务业水平的突破口来抓,努力实现物流业的大发展。
其次,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东部盟市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草原、森林、温泉、冰雪、地质奇观和蒙古族文化、红山文化、辽文化等极具开发潜力。但与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相比,目前的总体开发水平还不高,特别是旅游景区建设相对滞后,文化内涵不突出,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满足需求,至今还没有一家5A级景区和五星级酒店,到旅游旺季则是一票难求、一床难求。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缓慢,全区4个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东部盟市只有1个和5个,优势文化资源还没有转化为相应的产业优势。对此,东部盟市一定要增强紧迫感,进一步落实好自治区的部署和要求,按照旅游业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旅游业档次和品位达到全区领先的目标,做好旅游与文化融合这篇大文章,利用文化提升旅游业的档次和水平,借助旅游弘扬草原文化。同时,加快培育文化骨干企业,规划建设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文化产业基地,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第三,培育壮大金融业。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当前,东部盟市正处于加快发展阶段,迫切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要加快金融机构的引进步伐,大力发展地方金融企业,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针对金融机构在东部网点布局较少的情况,自治区金融部门要加大协调沟通力度,引导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内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尽快到东部盟市组建分支机构。同时,要加强与银监部门的协调,着力推进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引进和组建,积极支持东部盟市利用信贷、债券和资本市场多渠道融资。
四、在园区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东部盟市认真落实自治区的部署,在园区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去年新增6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园区,总数达到10个,涌现出像通辽经济开发区、赤峰经济开发区等一批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发育较好的工业园区,在促进产业延伸升级、集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东部盟市园区建设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重点园区数量少、总量小,目前,国家审核的开发区仅18个,占全区的40%;百亿园区总数不到全区的三分之一。二是发展层次还不高,一些园区规划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明晰,主导产业不突出,关联产业不配套,园区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衔接不到位。三是受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等因素影响,园区错位发展、合作共建、利益共享机制尚未形成,整体合力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一些园区重“硬”轻“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但综合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JEL分类号:G10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9-0066-04
一、普通股在一级资本中的重要性提高,使股票融资的吸引力上升,但必须权衡市场承受力以及新旧股东利益
为了增强银行监管资本在持续经营条件下的损失吸收能力,2010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提出要恢复普通股(含留存收益)在监管资本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一级资本的主要形式必须是普通股和留存收益,并在当年9月召开的央行行长及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GHOS)上确定将普通股充足率最低要求由原来的2%提高到4.5%,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由4%提高到6%,同时决定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保留2.5%的资本留存缓冲(capital CONServationbuffer),全部由普通股构成,还指出各国应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占普通股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counter-cyclical buffer)或其他具有充分吸收损失能力的资本。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已参考国际组织和其他主要国家监管改革做法,积极推动实施有关计划,督促银行业提高资本质量标准。2011年5月3日,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将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确定为5%、6%和8%,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并提出若出现系统性信贷过快增长,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这些监管要求将显著提高银行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资本的动力。
截至2010年末,我国商业银行通过A股市场累计融资(含IPO、增发、配股以及可转债)总额达6387亿元,通过H股市场累计融资(含IPO和配股)5398.32亿港币。通过股票融资,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夯实了资本基础(图1),2010年末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值为9.4%,资本充足率均值达到12.1%,同时改善了公司治理,加快了发展步伐,并抵御住了经济波动的冲击。从资本的具体构成来看,上市银行一级资本净额占全部资本净额的比重为78.3%,并且一级资本主要由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组成。
主要商业银行的陆续上市也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的行业结构更加完善,市场容量、流动性都明显提高。2010年末,我国上市银行的总市值达到3.79万亿元,占沪深股票市场总市值的14.32%,成为影响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2010年,银行业股票全年交易金额为2.1万亿元,占沪深股市总交易金额的3.84%,其中沪市14只银行股占绝大比重,累计成交额1.89万亿元,占沪市总成交额的6.21%。
但同时要看到,未来商业银行通过股票市场融资补充普通股本以提高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做法面临着来自市场和股东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由于银行板块在证券市场的占比较大,融资量通常较多,频繁发行会加大整个市场的压力。2009年以来银行业的密集融资就对证券市场运行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引起了一些波动。另一方面,当前上市银行的市净率处于低位(图2),最高的仅2.25,最低的只有1.38,二级市场价格接近每股净资产,增发、配股行为不会明显增厚净资产,且如果盈利增长跟不上融资速度,还会降低未来的收益率,现有股东可能会抵制融资活动。所以,银行在进行股票融资时必须审慎把握筹资时机,才能化解来自各方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要扩大一级资本的规模,商业银行需要逐步将筹集资本的渠道由外部转向内部,即通过内源融资的方式,不断增加留存收益以补充一级资本。留存比率(即股息政策)是关键因素,如果留存比率太低,会使得内部资本积累缓慢,从而削弱银行的正常成长速度和盈利能力;如果留存比率太高,又会降低股东的股息收入,减少对现有和潜在投资者的吸引力,对股票的二级市场走势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未来的筹资活动。从上市银行的留存比率(图3)来看,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普遍较高,全部都在70%以上,国有银行则相对较低,在60%上下,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二、对附属资本的监管新规使长期次级债务、混合资本债券等发行成本提高,有关债务融资活动将有所萎缩
2004年以来,长期次级债务、混合资本债券等债务资本工具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陆续推出,各类商业银行纷纷发行来补充附属资本。截至2010年末。已有46家商业银行发行6239.1亿元长期次级债务、有4家银行发行188亿元混合资本债券。这大大补充了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强化了银行业务扩张的基础,同时丰富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品种,有力推动了我国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2010年底,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长期次级债务、混合资本债券的托管额为5209亿元,占全部信用债券托管总额的12.56%。同时,有关债券的二级市场交易日趋活跃。2010年全年长期次级债券的换手率达到114%,同比提高了28%。
但是新的银行资本监管规则将使得有关债务融资活动的供需明显下降。
一是不得包含赎回激励机制将使得债券发行成本上升。
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资本监管改革方案中明确,附属资本的最低标准包括原始期限不低于5年、没有赎回激励条款并对赎回操作设定了严格的条件,如发行5年后方可申请赎回,行使赎回权必须得到监管当局的事前批准,银行不得形成赎回权将被行使的预期,行使赎回权时必须用同等或更高质量的资本替换赎回的资本工具,只有在银行收入能力具有持续性的条件下才能实施资本工具的替换或者证明其行权后的资本水平仍远高于最低资本要求,并规定2009年12月17日后发行的债务资本工具应满足上述标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务和混合资本债券都达不到上述要求。以后,商业银行要发行符合最低标准的债务资本工具,其成本必然会上升,供给量将有所下降。
二是减少银行互持、额度限制等使债券未来发行空间有限。
之前。我国商业银行互相持有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务现象很普遍。这明显压低了发行成本,刺激了银行发债补充资本的动力,但由此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本义看,监管部门通过资本监管约束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防范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但长期次级债务的银行间互持相当于在没有新增资本进入银行体系的情况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得到了提高,信贷扩张无法得到有效抑制,监管目标无法实现。2009年10月,为了降低银行间债务关联性和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银监会下发
《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务要全部从附属资本中扣除。
这一举措降低了商业银行对长期次级债务的需求,使得其市场的需求方主要限于保险资金和农信社。目前,该规定的影响已开始显现。2010年,保险机构取代商业银行成为商业银行债券最大的持有机构,较2009年增加764.14亿元至3012.66亿元,占托管余额的49.43%,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而商业银行的持有量出现了较大下降,较2009年减少738.87亿元至2047.11亿元,仅占托管余额的33.59%,较2009年下降了近14个百分点。同时,长期次级债务的发行利率明显走高(图4)。2009年,评级为AAA的“5+5”固息品种次级债发行利率在3.2%到3.32%之间,明显低于同期限、同评级的中期票据3.5%到4.8%的利率水平。2010年以后,同样品种的次级债发行利率大幅提高到3.9%-4%,与中期票据的发行利率相比已无优势,甚至还高出一些。银行发债补充资本的动力将减弱。
另外,《通知》要求主要商业银行发行长期次级债务的余额占一级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5%,这进一步限制了通过长期次级债务补充资本的空间。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0年报》披露的数据,2010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净额为39788.71亿元,按照25%的比例计算,长期次级债务的余额上限为9947.17亿元。2010年底,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托管的商业银行长期次级债务余额为5021亿元(上市银行占比九成),说明至多还能发行4900多亿元,还要扣除一级资本充足率达不到7%或5%发行标准的。若根据上市银行2010年报数据测算,未来发行长期次级债务的规模将被限制在4000亿元以下。
以上情况都表明,未来通过发行债务资本工具补充附属资本的空间已经相当有限,商业银行必须寻找新的方式来应对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
三、探索减少风险资产使信贷转让、资产证券化市场迎来机遇,信用债券市场结构或面临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经营模式以持有到期为主,缺乏信贷资产的交易市场,使得银行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张,资本占用不断增加。这种经营模式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已经难以为继。杠杆率(即一级资本净额,总资产)监管指标的引入将会进一步促进这种转变。2010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杠杆率计算方法与监管标准达成共识,决定自2011年3月起按照3%的标准监控杠杆率变化。2011年以来,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实施新的审慎监管框架。在《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中引入杠杆率监管要求,并将指标确定为4%。
在这种背景下,贷款转让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通过贷款资产的出让转移缩小分母,银行的资本压力可以得到缓解。我国自发的贷款转让业务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起步,2002年起商业银行开展贷款转让业务的申请陆续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之后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参与主体的范围也由商业银行扩展到包括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在内的多类金融机构。2009年以来,受新增信贷规模大幅增长、监管部门审慎监管要求等因素影响,贷款转让交易规模增长明显。但长期以来,我国贷款转让业务组织形式比较松散。没有统一的交易平台和文本规范,交易成本高,信息不透明,存在风险隐患。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2010年9月25日,全国统一的银行间贷款转让市场正式建立。设立了统一的交易平台,出台了标准化的《贷款转让主协议》。到2010年末,已有49家主要金融机构签署主协议,未来市场的快速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