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企业经济管理学

企业经济管理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1 08:43: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企业经济管理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企业经济管理学

篇1

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白酒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与变化,白酒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当善于应用现代管理理论,确保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以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管理经济学对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的各项经济与管理行为展开分析,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企业经营发展融合在一起,指导和帮助企业更加科学有效地处理好自身经营发展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同时为白酒企业的创新改革和生产经营提供更多决策依据,让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与管理活动能够真正与市场发展实际相符合。对于白酒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必须深入分析市场环境变化,积极寻求企业发展的突破口,结合具体情况应用管理经济学理论,确保自身持续稳健的发展。

一、管理经济学对白酒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服务资源分配管理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是采取何种方式把企业目前已有的内部资源尽可能地开发利用起来。在参与市场竞争活动的过程中找准自己正确的定位,将受益者与被受益者从单一变为群体,让二者之间形成连接,最终实现双赢。换句话说即是把买卖方式软化融合到不同层面,让被动消费转化为主动消费,让企业能够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白酒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盈利,管理经济学对于生产成本控制而言能够发挥出很大价值,在生产白酒的过程中,如果生产成本调低,必然会影响其质量,应用管理经济学并非偷工减料,而是要求从实际情况着手,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或者优化生产制造流程的方式,在确保白酒质量的基础上来调低生产成本,促进效益提升。

(二)发挥人的作用经济发展规律看上去是无形的,但借助于一个个项目的落实,将其结束数据信息予以分析研究,能够得到具体化的经济规律,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予以优化。管理经济学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在某一件事的完成效率上也存在差异化,因此更加强调人对于工作结果的影响,对于白酒企业经营管理来说,应当充分发挥出“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一来自然能够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岗位有高有低,不同职位受到的待遇也各不相同,企业中人的层次差异仅仅是以能力或工作绩效作为暂时的区分,属于自我与他人的区分,即是经济学中提到的群体与个人的不同。之所以存在如此层次划分,目的在于将管理人员与基层职工的岗位责任进行明确,确保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能予以清晰划分。企业经济效益是员工所提供的,管理人员属于引导者,唯有让各个岗位中的“人”能够发挥出其实际作用和价值,真正照顾他们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出人的作用,才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三)掌握市场形势白酒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要避免盲目开展,必须充分熟悉了解经营发展需求,有效规避和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必须要保持稳定有效的经营发展状态才能够得以持续前行,我国加入WTO之后,更多企业管理人员开始重视经济管理的价值与作用,企业的经营发展必须要依靠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依旧有部分管理人员存在固化式经营管理理念,若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尽快更新管理理念,必然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在应用管理经济学的过程中,白酒企业要积极进行自我改革与转型,善于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紧跟时展脚步,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来促进企业生命力的提升。比如,白酒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市场调研工作,了解产品在市场中的饱和度,了解互补品与同类替换产品的基本情况,同时还需要合理预测产品销售各个时间段的价位浮动,在销售初期应当给出一个最高的预期价格,根据产品销售的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的弹性需求,在合理区间内对产品价格予以调整,确保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四)培养管理思维管理经济学理论的贯彻执行是企业管理人员负责的,白酒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思维,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对于白酒企业经营管理而言,管理经济学的应用能够促进管理者管理思维的形成,让管理者能够理性分析处理问题,在做任何决策的过程中不掺杂个人情感,真正做到对企业负责。冷静理性的思维能够有效提升执行力,对于各种新理论和新事物的学习效率与接受程度也必然有所提高,可以更容易地认识与了解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内涵。管理经济学在白酒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促进白酒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对于管理者的要求也相对更高,白酒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管理经济学的研究中来,同时从过去固有的理论中逐渐研究得到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经营管理方式。企业管理者依托于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市场展开全面深入的调研比较,真正摸清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市场竞争中所具备的优势,进而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转型,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发展规划。

二、管理经济学在白酒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经济学应用的关键在于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借助于理性思维来强化管理人员的分析能力,树立科学的现代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理性思维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价值,从而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态度来分析与处理问题。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顺利处理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还能够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制定产品价格白酒企业要确保自身经济效益,就应当将产品的价格维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区间之内,借助于管理经济学理论中的价格原理和供需规律分析能够让白酒企业制定出更加科学的产品定价。第一,借助于价格原理,白酒企业能够对产品不同价格对市场占有度的影响展开全面系统分析,依靠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和科学的计算方式来进行市场反应预测,把各个价格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中去,观察市场反应情况,再结合具体反应,根据企业利益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因素来实现准确的产品定位。通常来说,白酒企业对需求弹性较弱的产品可以合理提高价格,对弹性充足的产品应当调低价格,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比如说把需求价格弹性在1.2的产品划分成弹性充足,即是产品降价幅度可以导致相应市场需求量发生1.2倍左右的变化,在这一前提下,能够在弹性范围内根据实际经营状况予以合理降低。如此一来就可以灵活利用经济学原理来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选择低价出售或者薄利多销等各种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二)合理控制生产成本利用边际产量这一经济学原理能够得到企业生产成本,进而指导企业管理者更加科学地开展好成本规划,在确保产品数量的基础上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另外,依靠成本领先战略也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白酒企业要获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能够选择低成本战略,把自身核心技术和控制成本加强销售的策略联系起来,白酒企业需要从如下几点着手:第一,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利用好技术优势,从本质上降低成本,为白酒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其他特色设计提供更多资金,保证产品质量;第二,适当降低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合理优化冗余工作岗位,降低人力成本,促进内部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借助于自身生产优势来加快和其他供货单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增强议价力度,争取减少采购成本;第四,要善于应用企业外部资源,与其他企业展开更多合作交流,弥补自身经营管理中的不足。例如说白酒企业能够把自己的优势与核心技术保留,把其他工序外包给其他企业,从而将更多的力量的资源投入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中来,确保企业能够维持技术优势,依靠其他企业的专业性来弥补自己的缺陷。站在低成本的层面着手,能够让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三)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管理经济学在白酒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指导企业对产品价格进行合理调整,有助于生产成本的管控,这些作用都间接促进了白酒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应用管理经济学也能够准确了解企业经济效益的走向。生产函数原理能够依靠生产边界值分析来指导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内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还能够应用长期平均成本函数的经济学原理,依靠分析计算企业最低成本的方式来了解各个产量水平上的最低长期平均水平,从而了解企业生产成本、生产规模、产量经济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站在数学图形的层面来说,该函数属于统一众多“短期”平均成本函数形成曲线,其线性类似于字母“U”。基于变化关系而言,随着产量的持续提升,生产规模报酬也逐渐表现出增长趋势,在这一情况下企业平均成本有所下降;而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规模经济慢慢下滑,在这一情况下企业生产的规模报酬并不会发生较大改变,平均成本相对稳定;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优势慢慢减少,生产的规模报酬表现出下降趋势,同时企业平均成本持续提升。白酒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利用上述函数原理对具体生产经营情况展开研究,得出企业在持续提高产量的情况下,平均成本也处于持续降低的趋势,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能够利用生产量降低生产总成本,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让白酒企业能够清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为经济效益的提升打好基础。

篇2

由于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经济学中定量分析有了长足的进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等已引入经济学,出现了数理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控制论等分支,这些新分支统称为数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探索客观经济过程的数量规律,以便用来指导客观经济实践;在经济应用数学中,“成本函数”、“收益函数”、“需求函数”和“供应函数”等,得到广泛的应用,把“二次函数”和“分式函数”扩展为“多项式函数”和“有理函数”,并用它们构造了总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库存总量函数、边际函数等。所有这些函数思想在大学的应用数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利用,并且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相结合,集中体现了经济数学思想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以下论述中我们针对企业管理的特点,重点阐述企业管理中的若干经济数学思想,以求对企业管理实务工作者有所裨益。

二、企业管理中的若干经济数学思想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利润、收入需求、价格等经济量是决策中必需考虑的因素。为了达到利润最大、成本最小、价格最合理,就要把握最佳产量、最佳销售量,最佳销售价格,这常用到求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即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其实质就是求得能够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值时的选择变量的代数值。

1、成本与利润函数

企业成本分为两类,第一类成本的特点是短期内不发生变化,即不随商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固定成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者的固定工资等);第二类成本的特点是随商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变动成本(通常有能源费用、原材料费用、劳动者的工资等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为总成本,即TC(q)=FC(q)+VC(q),其中q为企业的产品产量,这就是企业的成本函数。利润就是生产者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即收益与成本之差,L(q)=R(q)-C(q),这就是企业的利润函数。

生产者提供商品的首要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决定生产规模也是获得最大的利润。对于生产者来说,成本总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因而生产决策者不能只盲目地追求产量,还需要根据利润的变化情况确定适当的产量指标。利润函数L(q)=R(q)-C(q)=0时,此时生产者既不赢利也不亏损,即收支相抵,我们将满足收支相抵的点称为盈亏平衡点(又称为保本点)。盈亏分析常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定价或生产决策。

2、边际分析

在经济研究中,若以原函数代表成本、收入、利润等,通常称之为总函数,如总成本函数,总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等,而对应的导数就称之为总函数的边际函数。边际是对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数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边际成本在经济学中,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增加的总成本或增加这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定义为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就是总成本函数在所给定点的导数。边际成本在一定产量水平以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产量以上,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此时,成本会随产量的增加越来越高,这是由于在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后,要再增加生产需投资新的设备或增加工人工作时间等造成成本的增高。因而在生产管理中,边际成本的分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需求弹性分析

在经济学中,把某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称为弹性。需求函数弹性就是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Ep为需求变化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的比值。需求弹性有其实际的经济含义是表示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其需求量将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经济学中,当Ep<-1时,称需求量富有弹性,也就是价格的变化将会引起需求的较大变化,这时需求量对价格的依赖是很大的,换句话说,适当涨价会使需求较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收入;当-1<Ep<0时,称需求量是缺乏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小于价格的相对变化,此时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在适当涨价后,不会使需求量有太大的下降,从而可以增加收入;当Ep=-1时,称需求为单位弹性,这是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基本相等,即商品的涨价或降价对商品的销售基本无大的影响。

在企业管理运用弹性进行经济分析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考虑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性质,如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小,奢侈品、可有可无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商品的替代性强弱,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如果一种商品其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越小,则其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时间因素,同样的商品,从长期看,其弹性越大,从短期看,其弹性小。(2)考察价格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在产品富有弹性的情况下,提高价格反而使销售收入减少,降价却能增加销售收入。但随着价格的下调,需求价格弹性也随之降低,因此降价促销是有限度的。近几年的彩电大战、VCD大战实际上是降价大战,其结果是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实战依据。(3)考察需求交叉弹性。交叉弹性Exy是指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当企业的产品有互补关系时,就其中一种产品,定价较低可能会减少这部分产品的收益,若其互补品的销量迅速增加,导致企业总的利润增加,则此降价方案可行。Exy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因此,企业决策人员应了解掌握本企业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除了采用灵活的价格策略外,更应把功夫放在开发产品、改进市场、降低成本等方面上,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4、最优化问题

在经济管理中,常常要寻求经济函数在一定范围内的最大、最小值,这就是最优化问题。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决策的最终目的,选择利润最大的产出水平是经济数学在经济管理中最显著的应用。设利润函数为L(q)=R(q)-C(q)(q≧0),为求出使利润最大的产出水平,首先必须满足必要条件,即利润函数的—阶导数等于0,此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其次,还必须满足充分条件,即当利润函数的—阶导数等于0时,二阶导数小于0。满足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的产出水平将使利润最大。最优化问题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也经常碰到。

三、运用数学分析方法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

经济学和数学在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门科学,二者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是迥然不同的。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和互相利用。数学作为一种语言和方法,实现了经济理论的模型化,使之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经济系统能够得以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直接为经济实践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数学方法的运用,大大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领域,提高了经济理论的实用价值,从而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然而,经济学不能变成为一系列抽象假定复杂公式的堆积,因为经济活动的规律纯粹用数学公式是推导不出来的,而且,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实践过程相当复杂和多变,同时还可能会遇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如果能够科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把经济学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工作的发展。相反,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允许,盲目地生搬硬套各种公式和模型,把错综复杂、或明或暗的经济现象设计成一堆庞大且难以处理的数学符号,可能导致经济学成为一种完全虚构的假说。这样,无论对经济理论研究,还是经济实践过程,都将产生严重的误导作用。

2、正确处理好经济分析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篇3

一、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管理的作用分析

通过管理经济学的科学指导,企业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全面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经济概述和经济发展规律为中心,进而提升企业经营决策的可行性,使企业向着正确方向发展。针对于企业的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到成本问题,企业要合理应用当前的资源,同时要尽量的减少生产成本,从而提供更加质优价廉的产品,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市场竞争过程中产品价格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他管理人员要科学应用管理经济学理论知识,在产品销售的时候,通常会采取低价方式获得更多的市场地位,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我国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决策能力不足

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决策能力不足。当前,我国实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的了解经济管理专业和文化学科方面的背景,他们通常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来明确管理模式和决策途径。导致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风险,不断无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会导致管理失去科学性,严重影响到我国生产力发展和打造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目标。

(二)内部管理混乱

很多的中小企业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普遍偏低,存在交叉管理的问题。因此,面对复杂的管理环境,导致执行效率明显降低。在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完善国中,因为缺少科学的原理指导,很容易出现管理人员只依据现有的结论和发展阶段开展摸索,管理效率明显下降。

(三)利益划分不合理

利益划分通常会包含各个利益主体的参与度,并且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企业,存在的利益主体比较多,不同主体之间很容易出现重叠或矛盾问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任务的时候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利益划分问题。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因为利益划分不均或者前期合同约束存在问题,使后期出现扯皮和纠纷等问题。

(四)企业氛围不佳

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发展气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会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如果企业氛围不佳,员工就会缺乏工作积极性,并且工作效率和企业认同感无法实现预期的标准,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不但要重视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企业文化效益和信誉方面的建设。从而提升员工的企业认同感,从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五)员工工作积极性不足

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因为企业管理不科学,内部体制出现一定的漏洞,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整体工作效率明显降低。此外,企业员工对企业缺少认同感,知识为了争取工资而工作,并不是为了企业发展。

三、企业管理中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生产函数关系

管理经济学包含很多生产函数方面的内容,其主要是通过生产函数来对企业生产成本价进行调整,鸡儿为企业生产产量改变奠定良好的条件。在企业短期生产活动过程中,生产函数通常表示为:Q=f(L,KO),如果KO不改变,产量和L成正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科学的生产工作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然而这种生产效率通常会高于流水线作业的竞争力。应用生产函数关系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生产环节中的生产模式选择和产品竞争力调整的价值。

(二)价格定位与市场定位

企业生产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是,产品价格定位和市场定位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售情况。应用科学的价格策略可以充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可以利用价格弹性公式来调整产品价格。进而更加准确的预测出产品销售方向。防止发生错误估计,从而提升产品定价的合理性。在开展价格定位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到价格的高低,景观高定价和逐步降低的模式来确保充足的价格弹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应用理性思维来实现企业内部价管理。

(三)产品交叉弹性问题

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理人员会忽视产品交叉弹性问题。景观全面分析产品之间的交叉弹性,可以充分找到交叉弹性值。依据该数值可以证明出竞争关系,当数值为正就代表竞争明显,反之说明竞争不明显。在充分分析产品交叉弹性以后,才可以合理地降低销售市场中的互补品和替代品的相互影响作用。根据消费者的具体情况,关注产品的喜好变化,从而充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四、企业管理中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前景

(一)市场化条件

企业管理过程中面对的市场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并且也是企业完成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优化产品结构和改善技术条件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会充分认识到市场化的内容和条件。根据市场的具体要求做好相关的优化措施,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依据管理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分析,包含了很多市场化的内容,不但要充分分析和管理产品的交叉弹性。同时要提高产品的市场附加值,鸡儿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加深,研究人员慢慢的认识到市场化背景下,企业管理和经济影响的最新侧重点,只有关注这两方面内容才可以大幅度提升市场化效率。进而充分应对市场发展需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属于特殊的国家制度和经济发展时期,在关注公有制发展的前提下实行多形式的所有制共同发展。因此,在我国适用管理经济学,通常也只能在这种经济发展环境下才能有效的实现。这是和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伴随着社会主要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开发程度也逐步增大,目前,很多私营企业面对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管理经济学的内容,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决策能力以及地域风险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改善企业的发展局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市场经济背景和综合作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适应市场环境。从另一方面说,伴随着我国政策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日益显现。市场竞争受到政策影响逐渐变小。行业间的内部竞争会逐渐激烈,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有效的提升了管理经济学的适应能力。

(三)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成长条件

篇4

1.1 工农产业结构的性质变动

由原来传统的牺牲农业发展来促进工业的发展转变为当前的工业反哺农业。为了促进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减少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国家必须加强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极力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来完成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当前我国的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已经具备了城市反哺农业的各项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反哺农业的初级阶段。

1.2城乡二元结构的性质变化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化建设,不仅创造出了繁华的城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使得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教育水平等各方面都高于农村。现在我国在各方面已经具备了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国家也为此提供了诸多可行性的发展战略。城乡经济发展的模式由二元结构发展成转化为城乡一体化的结构,这一经济结构的变化转变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经济生产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效率,最终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 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新变化

2.1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经济转型期间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农业产业链上,特别是随着工业反哺农业的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打破了传统的农业学科研究,而更加重视对农业经济生产全过程的研究。产品的精加工、绿色生态林业、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农产品的再加工等方面都将成为以后农业经济研究的重点。

2.2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对这一质性的改变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城乡经济发展结构逐渐瓦解,城乡一体化成为了当前城乡结构的主要趋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将在经济转型期间得到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普及,城乡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将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点。

2.3 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在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将重点放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上,并且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革命式的颠覆和再生。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和目前国际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际相比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国家化带来的挑战,这将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3 积极面对新特点、应对新变化,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3.1 差异化学科战略

考虑到上述笔者所阐述的农业经济转型期间的两大特点以及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三方面的新变化,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的过程中要认识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实施差异性的学科战略,即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战略调整、城乡结构的质性变化三个方面。还要对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加大城乡之间各要素的研究力度,加大对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

3.2 科研人才战略

在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根据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科的实际内容和需要有选择地按照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需求进行有相对性的人才培养。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方面的教材进行不断的更新与调整,同时也要根据研究的重点转变而对科研人才的培养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将研究重难点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融入到具体的科研人才的培养上。同时国家也要不断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出台更多有关的扶持政策,加大科研人才培养的力度。

篇5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思想也进人到一个新的阶段,“企业决策理论”开始成为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两者是有共性的,并且呈现出一种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和共同进步的社会条件,两者都运用到了数量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因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微观经济学作为支撑,运用“线性规划”“博弈论”等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在经济学当中,微观经济的意义之一就是选择,而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是决策,两者的统一性使得微观经济学能更好地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不足的问题

企业的经济资源从管理角度上来划分,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与企业微观经济相关的,判断企业资源是否缺乏一般也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很多企业受到贷款困难、资金运用不到位等经济条件的限制,致使规模和物质条件得不到提升,企业设备更新困难,甚至影响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难以满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前提条件,并且在技术上缺乏资金支持又导致企业人才力量薄弱,发展速度与社会脱轨,产品设计局限及科技含量低下而落后于市场,这也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致使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市场拓展与合作共赢是“开源”,合理分配有限资源降低成本是“节流”,都能够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动力。

2.企业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问题

有些企业管理会出现环节断层的现象,各个部门、生产环节之间缺乏沟通联系,企业由于各种不必要的环节而增加了成本。管理不善可造成以下问题,如生产效率下降、内部组织运行成本增加、人际关系复杂化引起内耗增加、质量管理难度加大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营销机构设置繁复而使交易费用增加等现象,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因素在企业规模变化时会同时产生作用,因此其规律性在企业最优产出决定时要着重考虑。

还有些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过于简单,虽然经营初期管理的幅度小效率高,更容易出现资源集中、利于统筹分配资金以及对市场反应速度快等优势,但是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因为信息大量集中、数据繁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太过细碎而降低决策的效率,错过最佳投资时机,此时企业需要对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划分,对内部资源进行更合理的分配,重新寻找一个管理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平衡点。

另外,我国的很多企业是从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其管理模式的直接表现就是决策层之间互为亲属关系,这种管理模式易导致决策的不民主、不科学性,难免出现运营不规范和内部资源分配能力降低等现象,不利于企业的良性运作。

三、利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强企业管理

1.运用微观经济学思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微观经济学作为研究市场中个体行为的一门经济学,是从“资源是稀缺的”基本概念出发的,在个体行为准则上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因而,在微观经济学的概念中,人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尊重人才、加强人才的归属感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词为“激励”,即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是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在微观经济学研究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一位经济学家甚至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可见,激励同样适用于企业管理中对于人的管理部分,依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合理地运用激励手段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是提高工作效率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基于以上原理有些企业把净资产增值率、实现利润增长率、销售收人增长率、上交税利增长率和员工平均工资作为主体考核指标,并参考行业平均效益水平来综合考核评价员工的业绩,还有些企业将股权、股票期权等形式纳人激励机制,以动态的思考方式来确定员工的薪酬,由此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变化、突出效益的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同时也将竞争机制引人到企业管理过程当中,更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得当的激励方式会使企业管理更趋于制度化和理性化。

2.运用微观经济学原加强企业资源的管理

企业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力争在有限的经济条件内最大限度地利用配置到的资源。企业管理目标应该是生存和发展而不只是追求短期的最大利润,现代企业行为目标由直接追求利润最大化转为企业在长期稳定发展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有近似意义,而且在实际管理中成本控制比较清晰易管且便于操作和度量,因此企业也可以将利润最大化转为成本最小化进行成本管理与决策。日常管理中企业需要关注到生产要素的周转情况,如合理采购物料、降低成本、管理库存、最优化生产、销售渠道扩展、结算方式创新、简化配送流程等环节。公司除了注意内部的资金运行,还需要把握市场发展的方向,根据经济的先行指标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尽量避免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商业影响。

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等问题,企业除了从内部成本处“节流”还可以从“开源”处着手。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和企业国际化经营迅猛发展的时期,企业管理者需要重新调整经营模式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缺少独特资源、要素会阻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长久的竞争优势。由于企业间存在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建立战略联盟既可以巩固原有资源又可以弥补各自资源的不足进而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这种企业间联盟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通过沟通处理好企业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保持持久稳固、平等独立的共赢局面,使企业由合作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型,通过增加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达到“开源”的目标。

另外,企业创新也是增加企业竞争力、获得更多长期可靠资源的有效方式。一些企业在壮大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扩大生产规模,引起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如名噪一时的掉渣饼经营思路。企业要想做强做大长期发展就要时刻关注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增加品牌价值,努力使产品在技术和质量层面保有一定的稀缺性,开发一些市场缺乏但是需求量相对较大的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要放弃原有的产品,而是可以将其作为发展的副线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

很多企业销售不佳的原因并非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而是本应与之相配的服务得不到提高,使产品的附加价值大大降低。由于良好的声誉或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通常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效的信号之一,可以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产品服务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占用企业较大资源,但是从长远来看,通过舒适的消费、使用体验会引导消费者偏好,开拓潜在市场,扩大产品的需求量。

3.运用微观经济学改进企业管理模式

建立起一个合理、完善、适应自身和市场发展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健康发展,打通内循环,轻松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比如,在一些企业中新兴的“网状扁平化管理”概念渐渐成为一种组织结构新趋势,它没有统一强制的中心,每个基本单元拥有高度自主权,单元之间彼此紧密相连,影响不断扩散成网状。这种组织结构便于对市场做出反应、消除冗杂层级、赋予员工一定自主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比传统的“金字塔式垂直结构”更适应当今互联网时代。但同时企业也需要应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前沿中的主题之一,在“网状扁平化管理”中同样存在,如一位员工被赋予一定的决策自主性,在不了解全局战略时对局部事件进行处理有时会偏离主体意愿。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成熟细化的流程和制度以及监督体系,以避免由于这种信息不完全而产生的判断差异。

篇6

关键词 管理经济学 企业的管理决策 李宁

企业管理中所涉及的要决策的问题是很多的。比如人事决策、组织决策、财务决策以及销售决策等。管理经济学涉及的是与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有关的经济决策。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应用学科,产生于西方,其诞生的标志是1951年美国学者乔尔•迪安教授的著作《管理经济学》的问世。以后出版的较有代表性的著述有:美国学者海因斯的《管理经济学:分析和案例》、帕帕斯和布里格姆的《管理经济学》、特鲁特夫妇的《现代美国管理经济学》等。管理经济学的历史不长,47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可这门学科却传播迅速,影响深而远。总之,我们探索的目的在于使现代管理经济学离开传统管理经济学,贴近经济学的原有位置,而向管理实践和现代管理学理论贴近。

决策就是选择,就是在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经济学也就是研究如何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最能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案,即最优的方案的一门学科。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决策工作者必须按照自身的规律有顺序地进行,通常把管理决策过程分为七个步骤:确定目标,界定问题,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手机和估计数据,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评估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实施和监控。

“一切皆有可能”为李宁公司的标语,一年前的8月8日,在公司创始人沿着国家体育场鸟巢屋顶飞奔数十分钟后,全世界好像一下子都知道了Li-Ning 这个名字,《华尔街日报》称这或许是奥运史上最成功的一则免费广告。

这家资产高达60亿美元的中国公司的目标一直是要在中国乃至世界与耐克与阿迪达斯公司一争高下。但现实是,耐克和阿迪达斯在先后超越李宁之后,从2004年开始就一直牢牢掌控着中国市场占有率前两名的位置。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作为曾经占据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国有运动品牌,李宁现在多少有点尴尬。阿迪达斯抢走了在家门口举办地奥运会主赞助商的机会,尽管赞助央视主持人、创始人参与火炬点火吸引了一些眼球,但错过借助奥运会实现国际化跃升的机会还是让人惋惜,它还必须避免过度与民族性联系在一起――与耐克和阿迪个性化、时尚的品牌塑造相比,过于依赖李宁个人影响力的品牌形象,或者过度渲染自己是本土民族品牌的一面旗帜,只会让消费者产生品牌形象老化的联想;在篮球和足球的主流体育装备市场领域,李宁的品牌并不强势,消费者很难对李宁品牌做出消费意识的链接。

2009年4月23日,李宁在北京新国展与国家羽毛球队举行了盛大的签约仪式。在此之后,李宁明确羽毛球将作为李宁品牌未来最核心的运动项目,公司在此基础上着力发展跑步、时尚运动装备、篮球、足球等业务。这被李宁公司视为一次战略意义上的重大转型,在于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经历了多年的竞争后,李宁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李宁出乎意料没有选择篮球和足球两个主流市场,而是选择专业羽毛球领域。在4月23日李宁与国家羽毛球队合作签约仪式上,它的管理者说,羽毛球将作为李宁公司独特的DNA,作为与竞争对手的区隔,帮助李宁实现本土超越竞争对手,走向国际化。

李宁公司的选择充分地说明了管理经济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它是经过严密的分析和论证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在2002年确立“专业化+跨界运动”风格后,李宁就一直试图谋求在某个专项领域成为领导者,并先后在体操、跑步、篮球和羽毛球领域进行尝试。但体操还不具备商业化的条件,跑步缺少专业含量,而在最能体现运动品牌激情、速度和技术的篮球和足球领域,分别有强大的耐克和阿迪达斯把守。李宁在2008年底给管理层的一封信中说,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把产品做得更好,有理由相信,有了正确的管理经济学理念指导,李宁公司一定会走得更远。

战略管理大师波特以“竞争三部曲”开拓了企业竞争战略研究的广大领域。他以“产业结构――企业行为――经营绩效”为基本理论范式,提出“价值链”、“五力竞争模型”,以及成本领先、目标集中、差异化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波特的理论适应了20世纪80年代同质化需求较高、大规模生产作业较为普及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其理论有三个显著特点:首先,将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拓展到产业结构方面的分析。其次,应用“价值链”将企业的整体优势创造活动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价值增值阶段。最后,该理论核心内容就是对产业内企业之间竞争关系的分析。21世纪,全球经济进一步发展,知识和信息更加畅通,新兴产业和企业接连不断出现,消费者需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长期看,企业应当把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市场,李宁公司更应该加强内部管理与外部控制,发挥比较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一、引言

随着我国“双创”口号的持续推进、国家优惠政策的全面支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之路。在大学生创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更加突出。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成了我国社会进步、企业快速成长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创业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吸引核心人才的加入,如何留住优秀员工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能够使其具有持续的竞争力,促使大学生创业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实现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大学生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

人才成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快速成长的首要因素。如果大学生创业企业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掌握着所处行业的核心人才。但目前大学生创业企业存在许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如起步时规模小、招人难、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员工培训不到位等,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瓶颈。

1.招聘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创业企业缺少一套完整的招聘及使用机制。首先,招聘时过于重视应聘者的学历与工作经验,而没有对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做进一步的测试与比较。其次,在开展招聘工作时没有制定长期的人力资源计划,只着眼于短期的需求,忽略了企业长期的需求,缺少动态、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最后,由于很多大学生创业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独立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负责招聘的人员,因此,管理者可能就会选择无事的人去负责招聘,而非专业人士的招聘也许会使招聘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大打折扣。

2.激励机制不科学

大学生创业企业缺少行之有效的薪酬政策。大学生在创立企业时,往往都是由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一起构建的,实现他们的梦想就是其奋斗拼搏的动力。因此,往往加班加点还乐此不疲。但是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工作成就感远不如创业者那么强烈,他们更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措施。而创业者往往没有看清这一点,口头激励多于实物奖励,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又或者很多企业使用均衡薪酬制度,优秀人才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能力不足的员工存在侥幸心理,会导致公司内部优秀员工心理不平衡,降低工作效率,诱发人才流失。

3.员工职业规划不明确

大学生创业企业初期在招聘人才时由于规模较小、各方面发展不完善,因此企业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管理体制,用人比较灵活,哪里需要去哪里,员工自身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规划,对自身认识不足。此外,由于大学生创业企业创始人阅历不足、经验尚浅,还未认识到对员工职业规划引导的重要性,仅仅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规划。因此,在企业和本人双方都不重视的情况下,员工职业规模模糊不清会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对员工培训开发不重视

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相比,大学生创业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开发十分谨慎,认为培训开发的重点在于高层,对新员工培训人力资本价格昂贵,成本收益不成正比,又或者担心在员工身上倾注心血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所以仅仅是对新入职员工做一些简单的导向培训。但对于很多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怀着对企业、自身的憧憬进入企业,却发现这个企业并不能给自己更大的学习机会和晋升空间,因此也可能会导致人才流失问题。

三、大学生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决对策

人才对于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自身管理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寻求行之有效的对策来解决当前的困境,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和使用机制

大学生创业企业要想解决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首先应该制定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招聘计划。在进行招聘活动时,要根据岗位特点对学历、工作经历、个人能力等方面作出较为全面、客观地评定,针对具有特殊才能的员工可以破例进行其他方面的考核。另一方面,企业也不能忽视内部招聘的积极作用,内部员工对企业的方方面面更加了解,能够快速的适应工作。其次,可以将内部晋升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合理的人才使用机制以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

2.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

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制定激励措施时,首先要考虑薪酬的激励作用。大学生创业企业应该设计出一套富有弹性的薪酬制度来吸引人才的加入,如:与公司人才长期发展相适应的薪酬制度;采用期权、人才持股等方式将优秀人才的长远利益与公司利益相连接,让人才和企业的利益休戚相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公司福利待遇。其次,管理者应该以战略性的眼光来制定激励措施,满足员工全方位、多层次的需要,注重目标激励、爱好激励,完善奖惩制度,实现员工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3.重视对员工职业规划指导工作

大学生创业企业应该加强员工职业规划的管理。在对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时,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兴趣、特长与能力,引导员工正确认识自己,帮助他们培养职业兴趣、选择合适岗位,使他们在所在岗位上有所成长,弥补员工入职前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同时大学生创业企业也应该建立长期动态的职业规划发展系统,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便于及时对职业规划做出调整,让员工完成职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公司的发展。

4.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对毕业大学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实施有效的培训开发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让员工在更大范围内感受企业文化与管理者的人文关怀;此外通过培训还可以帮助他们追求人生价值。对于每个公司而言,开展培训工作是他们应尽的义务,统一的培训工作有利于减少企业管理成本,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通过培训开发计划,能够促使大学生人力资本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提升毕业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增强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整体实力。

四、结语

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留住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成为了大学生创业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新兴的创业群体,对其创业企业的管理冲突也愈演愈烈。因此,大学生创业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视对于员工的人文关怀,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解决创业企业目前面临的一系列人力资源问题,促进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我国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树根,王伟,屈振辉.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价值形成、基本特点与需求趋势[J].社会科学家,2012,188(12):88-90

[2]胡伟国.大学生的素质拓展与人力资源开发[J].教育评论,2007(4):63-65

[3]余长春,罗明,黄蕾.基于战略性激励视角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2008(11):183-186

篇8

针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状况,不同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对未来有不同的预期,并在自己职业预期的指引下,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参加相关活动,进行职业规划,从而达到构建自己职业能力的目的。

一、职业预期与职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的职业预期是指大学生为自己将来职业做出的设定和选择,职业预期的实质就是在专业内的二次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偏向做一次选择。这种设计是根据本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而设定的,每个专业的专业课程都可能成为未来学生就业的方向。经济管理类学生毕业后,既可能是从事具体业务的工作,也可能是从事企业的管理工作,或者创业。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也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职业能力也是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素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职业能力一般包含: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应急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等。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二、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预期

为了调查当下大学生的职业预期,以其职业预期事实指出当今大学生职业能力构建的问题,以针对性地提出克服方法,我们以江苏省苏南区域高校经济管理类大学生为对象,开展了“低年级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研究”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编制了“低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调查”调查问卷,并侧重针对职业预期设计若干问题。问卷显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刚毕业后的工作状态问题,87%的学生认为应从基层做起,13%的学生认为会直接从事技术管理岗位。在就业地点问题上,以生源地为江苏省的学生来看,82%的学生选择留在苏南地区,15%选择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只有3%的学生选择在苏中或苏北就业。在工作态度上,70%的学生迫切想要就业,即使不符合自身兴趣,但同时有60%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选择缺乏了解。此份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反应出,目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职业定位都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如苏南地区城市、北京、上海等,普遍的认为经济发达城市能提供足够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条件。从问卷调查的实际反应,超过半数的学生对自身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仍有一部分学生对自身的专业一无所知。联系到社会就业现实,大学生就业后专业的对口率很低,职业预期不切实际是重要原因之一。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对职业预期的认知存在误区。

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能力构建的误区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多地考虑“我想怎么样”,很少去考虑“我能怎么样”。作为大学毕业生,首先应该是要衡量自己可以做什么,再去决定自己要做什么。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在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容易进入误区。

1.不能处理好专与精的关系。现在高校中各种辅导、培训的广告随处可见。大学生的培训已成为一个很大的市场。很多学生大学期间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考导游证、报关员、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认为这样过的很充实,考试取得的各种证件可以作为毕业后找个好工作的敲门砖。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学的东西杂而不精,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就业口径较宽,学生不知道如何具体地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学生就不在专业内进行细分,而是把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盲目地进行选修,等到毕业进入社会时,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动知识支撑其岗位需求。但是,由于本科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要用大量时间来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生无法精通于每一门课程,这就导致学生原本的“全才”预期发生偏差。大学生就业时“眼高手低”的状态会直接导致一些高校的就业率不及中职或中技,甚至会出现大学毕业生到中职或中技类学校中“回炉”,重新掌握一门具体技术的现象。这就说明大学生在学校中没有设置合理的职业预期、储备相应的职业能力。

2.理论知识积累与实践能力发展不平衡。当前大学中不乏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些同学近年来被冠以“学霸”名号。从大学生就业情况看来,“学霸”不等于“学以致用”,更不等于“高薪”与“高职”。由于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实践性检验与运用,知识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然而,另外一部分学生虽然可以动手操作一些具体项目,但对项目背后的原理却知之甚少。

3.过分拘泥于形式。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虽然也很重视自己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真正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培养的途径。往往在随众心里的驱使下,去参加一些并不适合自身特点的活动和学习。有时候学生在学生组织中只是做些繁琐的事情,听从别人的安排,在其中并没有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达到锻炼自己能力的目的。辅导员应该加强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创造条件,抓住机会去优化自己。

4.频繁更换职业预期。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考虑的是“我想怎么样”,由于人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想法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当学生受到外界影响时会不断地调整自己对未来的预期。因为不同的职业预期所要具备的知识是不同的,所以学生会不停地根据某一阶段对自己未来的设定选修相应的课程、参与相应的活动,部分学生的职业预期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动。

四、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能力构建的路径选择

职业能力构建关键的一步就是使自己从通才、全才向专才转换,落实到在校的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就是打牢基础、突出专长、重在运用。

篇9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15-1

1 农业经济转型期的主要特点

1.1 工农产业结构的性质变动

由原来传统的牺牲农业发展来促进工业的发展转变为当前的工业反哺农业。为了促进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减少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国家必须加强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极力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来完成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当前我国的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已经具备了城市反哺农业的各项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反哺农业的初级阶段。

1.2城乡二元结构的性质变化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化建设,不仅创造出了繁华的城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使得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教育水平等各方面都高于农村。现在我国在各方面已经具备了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国家也为此提供了诸多可行性的发展战略。城乡经济发展的模式由二元结构发展成转化为城乡一体化的结构,这一经济结构的变化转变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经济生产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效率,最终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 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新变化

2.1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经济转型期间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农业产业链上,特别是随着工业反哺农业的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打破了传统的农业学科研究,而更加重视对农业经济生产全过程的研究。产品的精加工、绿色生态林业、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农产品的再加工等方面都将成为以后农业经济研究的重点。

2.2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对这一质性的改变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城乡经济发展结构逐渐瓦解,城乡一体化成为了当前城乡结构的主要趋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将在经济转型期间得到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普及,城乡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将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点。

2.3 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在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将重点放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上,并且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革命式的颠覆和再生。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和目前国际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际相比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国家化带来的挑战,这将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3 积极面对新特点、应对新变化,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3.1 差异化学科战略

考虑到上述笔者所阐述的农业经济转型期间的两大特点以及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三方面的新变化,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的过程中要认识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实施差异性的学科战略,即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战略调整、城乡结构的质性变化三个方面。还要对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加大城乡之间各要素的研究力度,加大对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

3.2 科研人才战略

在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根据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科的实际内容和需要有选择地按照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需求进行有相对性的人才培养。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方面的教材进行不断的更新与调整,同时也要根据研究的重点转变而对科研人才的培养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将研究重难点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融入到具体的科研人才的培养上。同时国家也要不断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出台更多有关的扶持政策,加大科研人才培养的力度。

3.3 学科互补性战略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以及数学、金融学、环境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在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不能够将这些学科进行分割研究,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涉及到的重难点知识作为核心内容来进行综合的研究分析,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管理现象的过程中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篇10

由于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经济学中定量分析有了长足的进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等已引入经济学,出现了数理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控制论等分支,这些新分支统称为数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探索客观经济过程的数量规律,以便用来指导客观经济实践;在经济应用数学中,“成本函数”、“收益函数”、“需求函数”和“供应函数”等,得到广泛的应用,把“二次函数”和“分式函数”扩展为“多项式函数”和“有理函数”,并用它们构造了总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库存总量函数、边际函数等。所有这些函数思想在大学的应用数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利用,并且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相结合,集中体现了经济数学思想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以下论述中我们针对企业管理的特点,重点阐述企业管理中的若干经济数学思想,以求对企业管理实务工作者有所裨益。

二、企业管理中的若干经济数学思想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利润、收入需求、价格等经济量是决策中必需考虑的因素。为了达到利润最大、成本最小、价格最合理,就要把握最佳产量、最佳销售量,最佳销售价格,这常用到求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即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其实质就是求得能够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值时的选择变量的代数值。

1、成本与利润函数

企业成本分为两类,第一类成本的特点是短期内不发生变化,即不随商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固定成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者的固定工资等);第二类成本的特点是随商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变动成本(通常有能源费用、原材料费用、劳动者的工资等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为总成本,即TC(q)=FC(q)+VC(q),其中q为企业的产品产量,这就是企业的成本函数。利润就是生产者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即收益与成本之差,L(q)=R(q)-C(q),这就是企业的利润函数。

生产者提供商品的首要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决定生产规模也是获得最大的利润。对于生产者来说,成本总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因而生产决策者不能只盲目地追求产量,还需要根据利润的变化情况确定适当的产量指标。利润函数L(q)=R(q)-C(q)=0时,此时生产者既不赢利也不亏损,即收支相抵,我们将满足收支相抵的点称为盈亏平衡点(又称为保本点)。盈亏分析常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定价或生产决策。

2、边际分析

在经济研究中,若以原函数代表成本、收入、利润等,通常称之为总函数,如总成本函数,总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等,而对应的导数就称之为总函数的边际函数。边际是对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数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边际成本在经济学中,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增加的总成本或增加这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定义为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就是总成本函数在所给定点的导数。边际成本在一定产量水平以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产量以上,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此时,成本会随产量的增加越来越高,这是由于在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后,要再增加生产需投资新的设备或增加工人工作时间等造成成本的增高。因而在生产管理中,边际成本的分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需求弹性分析

在经济学中,把某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称为弹性。需求函数弹性就是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Ep为需求变化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的比值。需求弹性有其实际的经济含义是表示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其需求量将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经济学中,当Ep<-1时,称需求量富有弹性,也就是价格的变化将会引起需求的较大变化,这时需求量对价格的依赖是很大的,换句话说,适当涨价会使需求较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收入;当-1<Ep<0时,称需求量是缺乏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小于价格的相对变化,此时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在适当涨价后,不会使需求量有太大的下降,从而可以增加收入;当Ep=-1时,称需求为单位弹性,这是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基本相等,即商品的涨价或降价对商品的销售基本无大的影响。

在企业管理运用弹性进行经济分析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考虑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性质,如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小,奢侈品、可有可无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商品的替代性强弱,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如果一种商品其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越小,则其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时间因素,同样的商品,从长期看,其弹性越大,从短期看,其弹性小。(2)考察价格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在产品富有弹性的情况下,提高价格反而使销售收入减少,降价却能增加销售收入。但随着价格的下调,需求价格弹性也随之降低,因此降价促销是有限度的。近几年的彩电大战、VCD大战实际上是降价大战,其结果是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实战依据。(3)考察需求交叉弹性。交叉弹性Exy是指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当企业的产品有互补关系时,就其中一种产品,定价较低可能会减少这部分产品的收益,若其互补品的销量迅速增加,导致企业总的利润增加,则此降价方案可行。Exy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因此,企业决策人员应了解掌握本企业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除了采用灵活的价格策略外,更应把功夫放在开发产品、改进市场、降低成本等方面上,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4、最优化问题

在经济管理中,常常要寻求经济函数在一定范围内的最大、最小值,这就是最优化问题。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决策的最终目的,选择利润最大的产出水平是经济数学在经济管理中最显著的应用。设利润函数为L(q)=R(q)-C(q)(q≧0),为求出使利润最大的产出水平,首先必须满足必要条件,即利润函数的—阶导数等于0,此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其次,还必须满足充分条件,即当利润函数的—阶导数等于0时,二阶导数小于0。满足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的产出水平将使利润最大。最优化问题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也经常碰到。

三、运用数学分析方法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

经济学和数学在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门科学,二者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是迥然不同的。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和互相利用。数学作为一种语言和方法,实现了经济理论的模型化,使之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经济系统能够得以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直接为经济实践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数学方法的运用,大大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领域,提高了经济理论的实用价值,从而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然而,经济学不能变成为一系列抽象假定复杂公式的堆积,因为经济活动的规律纯粹用数学公式是推导不出来的,而且,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实践过程相当复杂和多变,同时还可能会遇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如果能够科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把经济学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工作的发展。相反,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允许,盲目地生搬硬套各种公式和模型,把错综复杂、或明或暗的经济现象设计成一堆庞大且难以处理的数学符号,可能导致经济学成为一种完全虚构的假说。这样,无论对经济理论研究,还是经济实践过程,都将产生严重的误导作用。

2、正确处理好经济分析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篇11

为了加强对营销管理知识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参观、学习企业的生产、销售流程和理解企业文化精髓,有利于加深对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现状的了解,加深对企业管理活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针对于此, 我在进行了三年专业课学习之后,通过对《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和《管理思想史》等专业课的学习,可以说对有关管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已经基本掌握了,但这无非只是纸上谈兵,倘若能将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那必定会事半功倍,达到我的学习初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企业管理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时间:

2012年6月29日至2012年7月24日

三、实习地点: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地址:延吉市朝阳街光明小区北侧。厂址:图们市图曲路365号。

四、实习单位概况: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始建于1997年8月份,座落于美丽的长白山脚下、图们江畔。是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设计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防水材料企业。是国内较早生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防水涂料的专业生产企业之一,是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会员单位,在同行业率先通过了is09001:XX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拥有国内先进的大型现代化流水生产线设备,年产量已突破600万平方米,产品的配方、工艺及性能指标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企业目前已形成了“禹威”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防水涂料等系列产品,其中包括柔性体、弹性体(sbs)、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卷材、聚氨脂防水涂料、js复合防水涂料等,这些产品能全面满足防水工程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均获得省市优质产品称号,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吉林省名牌产品”、“用户满意产品”,被吉林省消协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被质协评为“质量担保产品”,被吉林省工商局评为“著名商标”、“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企业采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内求提高、外求发展,坚持以市场开发为主体,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的方针,用优良的技术和服务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防水材料,与各界朋友真诚合作,共筑宏伟大厦。

五、实习内容:

我们的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7月1日—7月14日,主要是以走访延吉市各大建筑设计院为主,以延边大学学生的身份,以科研立项数据调查的名义,调查有关延吉市建筑业的在建工程数量和具体地址、延吉市未来的规划、建筑规模和数量等方面的数据。第二阶段从7月14日—7月24日,主要是根据前阶段的调查成果,进行实地调查,以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推销员的身份,直接向各大建筑单位和施工方推销我们的防水材料。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的李崇李总经理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防水材料基本知识,包括材料的组成成分,材料的价格,材料的性能以及我们公司的销售情况,生产情况,盈利水平等等。下午,由于里总有事出去了,我们就被安排在办公室,帮着整理一些办公室的文件。

明确完工作的内容和步骤之后,我们开始着手了。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决定以延边大学学生的身份,以科研立项的名义进行调查,主题是《金融危机对延吉市建筑行业的影响》。

真正的工作开始了,为了是我们的调查更有效率,我们对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分工,我则负责记录他们的调查内容,并进行整理,以下是我们在7月6日向延吉市建筑设计院总工会的朴永默朴院长调查的一些内容:

根据朴院长对目前经济形势的评价,现有的房地产市场不是很乐观。主要原因有:国家政策的不鼓励,导致开发商可贷款金额减少,资金供应出现短缺,材料供应商也为周转资金而大幅降价销售材料。

这就是我们对每家建筑设计院所采取的调查方式,以及我们所得到的信息,信息的整理格式的样本。在接下来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同样采取了以上的方式,整理出了以上格式的调查成果。前期的工作在两周之后顺利结束了,而接下来的工作对我们来说则更具有挑战性,从7月14日~7月24日,我们将根据前阶段的调查成果,进行实地调查,以延边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推销员的身份,直接向各大建筑商推销我们的防水材料。直接前往工地是很不安全的,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还是进行了分组,在出发前,我们都相互提出了一些应注意的事项,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安全,同时要注意每天都要对当天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并向李总进行汇报。这就是我们实习的基本内容。

六、实习心得:

转眼之间,为期4周的实习已经结束了,虽然工作的时间很短暂,但对于我来说所有的经历都是刻骨铭心的,这是我人生当中的第一份正规的实习工作,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真是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对工作的总结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

1、自主学习。工作后不再象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你所要作的只是甄别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2、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你不只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特别是现在实习工作并不象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团队精神。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基本礼仪。步入社会就需要了解基本礼仪,而这往往是原来作为学生不大重视的,无论是着装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合乎礼仪,才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平时多学习,比如注意其他人的做法或向专家请教。

5、为人处事。作为学生面对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家长,而工作后就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关系。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客户接触,都要做到妥善处理,要多沟通,并要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换位思考,而不是只是考虑自己的事。

其次,我想谈一下实习的意义。

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对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发展储备人力资源的措施,可以让其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培养和发现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如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念,从而增强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

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我想我在学习和工作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缺乏工作经验。

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习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2、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在工作中仅仅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虽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但若没有工作做时可能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3、工作时仍需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