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43: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华文化根本特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体系之繁杂,包罗之广泛,可谓是亘古未有,在今天强势的西方文化下,中华文化能够独树一帜,并且走出国门,为世界所承认,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笔者认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好和平,并不是侵略和好战的民族,其之所以能够绵延五千年而经久不息,历经磨难而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精神。而汉字作为汉文化的最基本元素,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言,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诸多特征,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部文化传承的历史,本文的讨论比起各位大师的研究固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了汉字所传达出的文化精神,也有着微薄的研究价值。
一、汉字与文化
汉字在中国历史上始终被称之为文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写道“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相传汉字为仓颉所造,虽然这缺乏具体的考证,但是可以证明的是汉字是描摹事物的外部形象、形状而创造出来的书写符号,其特征是“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汉字”的说法最早见于元代,为了区别蒙、回等文字,而特有此称谓,汉字流传至今,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后来繁体字,从汉代初建其名,唐代形成标准的楷书,和建国以后对于汉字的简化,汉字成为了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唯一的从上古时期传承至今的文字。汉族爱好和平,不喜侵略,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至今,依靠的不是强大的武力,而是文化的优越性和稳定性,满人入关之后,自秦汉以来的衣冠服饰一应改变,但是汉字不但留存下来,而且最终取代了满文,满文作为一种语言至今能读写者不足20人,由此可见汉字的巨大生命力和魅力。
“文化”一语最早当源于《易经》。《易·贲·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来又见之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篇》,其辞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从本质上说,文化就是依靠文德进行教化,在现代社会,文化有了更加广泛的涵义,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仰伦理,而笔者个人认为,文化是代表一个民族最基本的属性和特征,是教化一个民族的根本,以文化教化一个民族的过程,就如同治学修身的过程,文化不但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属性,而且还深深地影响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二、传统文化在汉字中的传承
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都是在汉字当中表现出来的,汉字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汉字体现了民族生活
汉字最早是源于绘图显意的形义文字,简言之就是以形显义。比如与钱币有关系的汉字一般都加以偏旁部首“贝”,这主要是由于最早的时候人们都是用贝壳作为货币的,而秦代以后,金属货币大量使用,于是“钱”这个字诞生了,宋代以后,纸币交子的诞生,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钞”这个词。解读每一个汉字,都能够解读当时的民族生活,这是汉字体现民族生活的重要体现。
2.汉字反应了民族思想
汉字深刻地反应出了民族文化思想,比如中国自古以来有着深刻男尊女卑的思想,因此,大量用“女”做偏旁的汉字都带有着贬义,比如,奸、妖、妒、婪、妄等等等,从汉字中我们可以深刻地看到汉民族克己复礼,坚持伦理道德,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源。
3.汉字表现了民族思维方式
一个民族的语言从根本上反应出了民族的思维方式,汉字在这方面尤为显著,古文字乃“盖依类相形,故谓之文……文者,物象之本。”延续至今,汉字仍然是有着象形表意的因素,而且汉字端端正正,上下左右,有理有据,这充分说明了体现了中国人自古追求阴阳上下、工整严格的思维方式。这不仅体现在汉字本身上,还体现在诸如对联和文章等文化上,甚至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都离不开文武之道,这种张弛的思维方式和汉字是分不开的。
三、汉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深入探讨
汉字是文化的根本元素,对于汉民族起着很大的教化作用,而且还从中国传播到全世界,进一步传播了中华文化,隋唐之际,中国的汉字就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琉球,从而对朝鲜、日本、琉球的文化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后来又传播到东南亚的广大地区,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圈。日本当代的民族精神就是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明治维新汉字的留存,使得日本保持了其民族自强精神和武士道文化,这避免了日本从本质上被西方化的厄运。
每一个汉字都能够折射出民族文化,从先秦时代,到如今的共和国,中国的方言至今彼此难以了解,和日本的单一民族不同,和美国的移民国度不同,和欧洲的城邦国家更不相同,中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文化属性繁杂,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成为欧洲了。而后来的北方民族早就统治了中国,中国可能就是一个“披发左衽”的野蛮民族。
从汉字中,我们能够读出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中华文化的良构性,以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讨厌征战,渴望天下大同的盛世情节,“男女”,“阴阳”“文武”,中国的民族精神无处不存在一种二元平衡的思想。而且自古以来,汉字就具有一种文化传播性,这种传播性也可以称之为扩张性,但并不是强力的扩张,而是依靠外来文化对于汉文化的深刻认同来进行传播。
每一个汉字都自成为字,这种单元素的字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严谨精神,也体现出了中华文化对于道统的重视,体现出了在字的重心平稳中寻求使人心理达到平衡的东西,从而达到天地大化之道的中和。通过汉字的比划共同体现着阴阳生克同构的特征以及事物对立统一的法则。
四、结语
汉字弘扬了东方文化精髓,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理念与智慧,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独到的民族文化精神。汉字所能够体现的文化精神必须要经过深入的研究方可有着切实的体会,本文浅尝则止,望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参考文献:
其次: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的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学习了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后,重新审视探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内容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以历史事实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第二层,以汉字和史学典籍为见证,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第三层,以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史实,说明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紧迫性和根本要求。三部分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丝丝入扣。
再次: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汉字和史学典籍 ;文字的作用、意义;史学典籍。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课外探究、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与学习智慧、时代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基础。
最后: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确立的依据是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才能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难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因为这部分是本框的落脚点,同时又是一个实践很强的问题,对学生说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我国文化辉煌灿烂的历史还是有一定的探究兴趣。但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较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有的冷眼相看,甚至采取蔑视和逆反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从事实出发,少喊口号,采用学生搜集整理,老师辩证分析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三、教学方法
为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我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一)直观演示法(二)情景教学法 (三)历史对比法:(四)合作探究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比较、分析归纳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课前准备。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关于有关四大文明古国古老文明的知识;中国各朝代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
第二步:堂教学过程。也是我本次说课的重点内容,我将从导入、课堂探究、课堂小结、思维拓展及课后作业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课堂教学过程的说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爱在西元前》,学生欣赏歌曲后根据歌词提出探究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概括古巴比伦是古老文明发祥地但已经消失,文字是楔形文字等。然后展示学生搜集的四大文明古国的材料进入新课的讲授。
此处环节设计的原因是: 周杰伦是高中生非常喜欢的歌手,这首歌对于他们而言也属于耳熟能详,将这首歌引入教学契合学生实际,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学习
1、在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首先由学生分小组展示中国历朝历代的文化突出成就。教师在学生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并通过幻灯片展示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解决第一个重点问题――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板书)
设计理念是此处相关知识学生在历史中都已经接触过,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对知识的多方位的理解。此处教师展示奥运开幕式精彩图片,通过对丝绸之路、昆曲、京剧的欣赏,从情感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
2、为了解决第二个重点问题源远流长的两个见证。(板书)我采用了以下突破方式:利用《爱在西元前》的歌词“用楔形文字 刻下了永远”和余光中的话两则材料提出探究问题两个。引导学生理解文字的重要作用。然后由楔形文字引到我们的象形文字(以幻灯片展示)以及我们文字的演变过程。完成对见证之一的学习。
然后我以小调查的方式展开见证之二的学习:“同学们对你们的家谱了解多少?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后从家谱对家族的重要性延伸到史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顺利完成对史书典籍的理解把握。然后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完成史书典籍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完成对重点部分的学习后,学生完成对应练习。
对于重点部分教学我的设计理念是: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但知识相对简单。最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能够实现学生情感上的升华,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此处考试基本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不大,所以在重点知识进行完之后,直接巩固,已达成知识目标。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最后一个知识,我给学生展示了史诗电影《圆明园》的相关片段,学生在感受灿烂的文化后展示圆明园被毁之后的情景,并配以忧伤的音乐。圆明园在哭泣,中华文化在哭泣,我们祖先几代人的努力付之东流,我国的青铜器、瓷器、书画等2万多件躺在大英博物馆里,中国历代名画、编钟等3万多件古董在法国的枫丹白露宫……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只能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2009年春,法国佳士伯拍卖行还在公开拍卖中国的鼠首和兔首。
通过强烈的对比,结合前面所学文化发展影响因素学生探究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和表现。(板书)
此处整体气氛会比较低沉,展示学生搜集当代中华文化的发展的图片,形成鲜明对比并结合课本思考:怎样重铸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设计理念:作为本课的难点,必须要以学生的情感投入升华为突破点,调动学生的情绪后采用复习法图片展示法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本框题内容的落脚点。
五、课堂小结
我们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在为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而骄傲自豪的同时,更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思维拓展和课后作业
阅读材料:
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秘密
为什么那么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全灭亡了,而中华文明却一直活到今天?她到底凭借哪些力量得以延续至今?
第一,统一而延续永久的文字系统。我认为这是中华文明没有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原因。字的灭亡,意味着文明载体的死亡。
第二,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因为在古代,一种文明超越边界,变成军事工具,要在不同地方落根,这个文明就很难存活。中国没有发动过这样的军事远征,为文明的延续保留了实力。
第三,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灭亡,还在于它一直处于有序状态。“有序”的代价是使得整个国家比较保守,不太自由,但“有序”的同时也使得中华文明避免了“无序化耗损”(熵)得以有效延续。
第四,中华文明以“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避免了长时间陷入极端主义。中庸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弹性哲学,它对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保持着一种宽容的接纳,有针对性的处置。国外有些地区的文明深受原教旨主义,即基本教义派的毒害,用极端的方式解释自己宗教当中的某些教义。这一点中华文明有很大的不同 .
当我看到和中华文明同年龄的文明逐一消失在废墟之间,就觉得我们的祖先真不容易。
余秋雨教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节选)
必做题:以课本知识为主,结合老师所给材料回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哪些原因?
探究:(选做题)
问题一:通过课前准备的中国的地理位置讨论余秋雨的观点的合理性。(特别是第一第二要点)
问题二:中华文化优劣之我见!
问题三:中华文化真的没有中断吗?
设计理念: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特别对于人文学科,探究、质疑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设计了上面这个题目作为思维拓展和课后作业,目的一是为了巩固基础知识,二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思维,三是希望学生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
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西化”问题。中国近百年来的音乐教育有得也有失,正如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先生所说,其“得”在于:引进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准;引进西洋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促使某些音乐形式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其“失”在于: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建,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在专业理论方面,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而取代中国音乐理论;在音乐创作方面,以欧洲音乐体裁为效仿的楷模;在价值取向方面,重西轻中,以西否中。[1]
在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得”与“失”思考的同时,也会引起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问题——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主体性危机的思考。由于受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我国一些人把东西方音乐关系纳入了古今关系,而不是把它作为人类音乐的成果来借鉴和接受。这样,也就使中国传统音乐的心理学、美学等价值被“削足适履”地纳入了西方音乐演进的轨迹。这一切都要求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的文化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评价与重构。
由此可见,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是一项严峻的课题,其历史必然性更不容置疑。
2.母语选择——中国传统音乐
所谓“母语”,就是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方言。[2]806本文这里说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中的“母语”,是借用了语言学的概念。美国语言学家布鲁克和特雷杰认为:“语言是使一个社会集团内部协调一致和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可以说,音乐也是人类社会“有声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音乐与母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声乐中的歌词本身就是语言,器乐也总是体现着母语文化的特征。另外,“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必须要依靠民族某种具体语言和文字来交流、记录和传播,特别是没有文词依附的传统器乐曲,在民间仍然主要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来传承”。[3]39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民族在语言特色、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素质等方面在世界上都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本体、民族尊严、民族意识的标志。如“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品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等。虽然中华文化也含有封建性的糟粕,如君主专制主义思想、男尊女卑以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因循守旧思想等,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母体千百年来也孕育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成长和发展。
那么,今天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就应该指的是“以在中华民族历代生产斗争、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为深厚基础和广阔背景而进行的音乐教育”。[4]
当今中国音乐文化处于中国传统音乐、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外国音乐三种体系多元共存的复杂状况。每一种音乐体系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发挥着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各自的文化价值没有高低之分。它们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都值得保存和继承。但是,在世界各国,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担负起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构建。所以,最根本的“母语”选择应该也只能是中国传统音乐,正如当今一些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指出:“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是自信的危机,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Chinesness)。”[5]梁铭越先生也曾经谈道:“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如若失去原生态演艺的存在,其传承也愈接近离失而无形中被埋没了。”[6]263也就是说,如果放弃中国传统音乐体系而选择其他音乐体系,则意味着否定了自我。那么,“弘扬中华音乐文化”就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母语”音乐教育中,只能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资源。当然,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排斥其它音乐体系,否定其它非母语因素。相反,还要把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列入普通教育的音乐课中。王耀华先生曾经指出:“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既注重继承,又重视发展,既继承一切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使之得以弘扬,又重视对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借鉴、吸收。”[7]
3.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
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要求把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作为基点,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并且至今仍然起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作用。若要让这灿烂的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一历史重任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音乐教育的肩上。
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增进中华民族情感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整体结构中,“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乐贵移风易俗观,荀子的“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记》更是充分肯定了“乐”的美育社会功能,可见音乐的民族凝聚力十分强大。同时,建立这样一个体系也是增进中华音乐文化内部交流、继承发展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优秀传统的需要。如果没有把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好的话,就不能为人类音乐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另外,在世界音乐教育界也出现了重视各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趋势。面对这一世界音乐教育的共同趋势,我国的音乐教育要如何进行改革,不仅是音乐教育界,而且是整个音乐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4.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困难和可能性
尽管对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这一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其一,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摆脱西方工业
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建立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
其二,必须改变中国传统音乐非系统化的现状,总结出适合我国音乐教育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作为教材。
其三,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打破原有模式的约束,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必须找到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和当今世界先进教学方法的契合点。
其四,必须培养具有中华文化意识的音乐教师。虽然存在这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实现“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又有其现实基础。
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已成为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共识。通过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奠基性的成就,比如,对古文献、古乐谱、古乐种的研究、整理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1985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明确提出了“加强美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美育”又作了更进一步强调。这一切都将会对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实现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5.结束语
弘扬中华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音乐文化传统,是我国每位音乐工作者的崇高历史使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弘扬中华文化仅仅依靠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将与西方体系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为世界音乐文化沟通、互补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得与失.音乐研究,1994,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王耀华.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乐府新声,1996,1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
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及它的发展趋势。文化自觉的过程,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所谓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关于,文化自觉的基本要求,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就是说文化自觉强调三个方面的义,即一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二是对他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三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各美其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即明白少数民族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及它的发展趋势;第二,“美人之美”――对他民族文化的自觉,又包含两个层次,即对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自觉与对外来文化的自觉,充分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长处,去粗取精,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第三,“美美与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了解、明白、认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观念;
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选取三所本科院校:塔里木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师范学院,发放问卷 750 份,有效回收 700 份,回收率 95%。结合问卷结果,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各美其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
1.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在回答“您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过程中,有53.4%人选择“非常了解,专门学习; 而在“本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的文化”问题的回答中,有 47%的人很赞同;在问题“少数民族文化对新疆地区的贡献比汉族文化大”的回答中,34%的同学选择了非常同意,40%的同学选择了同意。
通过以上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强烈认同,甚至存在狭隘、片面性。然而,在实践生活中如果过分强调本民族的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如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如果继续将民族意识恶性膨胀,就会出现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破坏祖国统一的活动,就会阻碍各民族发展进步,甚至会造成国家的分裂。
2.对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认识。在回答“您是否同意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90.63%的学生表示同意,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的认识是明确的,近10%的人选择了不同意和不清楚。这表明还有少部分同学对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是十分清楚。这既关系到新疆的文化发展也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
(二)“美人之美”――对他民族文化的自觉
1.对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自觉。(1)对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回答“你最了解的历史是?选“少数民族历史”的学生比例为42.4%,选“汉族历史”的学生为17.8%,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最了解的历史是关于少数民族的历史;当被问及“你是否关注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时,选择 “一般”的学生占到了54.5%,选择了“不太关注”的学生占24.8%,选择“很关注”的比例仅仅为20.7%,通过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度更高,但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不是很了解,如果少数民族没有认识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的精华,就不可能做到 “美人之美”,这是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的,因为一种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文化演进发展的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这也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2)对本民族文化与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的认识。对“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是一件很好的事”的回答,只有46.3%的学生选择“非常同意”,选择不同意的占到10%,这说明一小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而各民族在对他文化的认同“既可能是一个认识自身,汲取其他文化充实自己的过程,也可能导致封闭与狭隘意识的产生。”甚至导致本民族文化的丧失。如果本民族文化与他文化之间不相抵触则可能被认同,当本民族文化与他文化之间相抵触时,本民族文化就有可能不被认同,甚至引起本民族文化与他文化间的冲突。因此,对二者关系的认识直接回影响到民族团结,新疆的和谐稳定。
2.对外来文化的自觉。(1)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度。回答“你更重视西方节日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45.8%的同学选择了“重视传统节日,但经常过西方节日”,还有居然11.3%的同学选择“会庆祝西方节日,不会参加大部分传统”,也就是说一定会庆祝西方节日的占57.1%;对“大学生最关注的电视节目内容是?”的回答是35%的同学选择韩剧偶像剧,18%的同学选择“国家大事”,27%的人选择了“娱乐新闻”20%的人选择“财经”。这些调查数据说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外来文化有着极大的认同与盲目的崇拜。经过与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访谈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仅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对肯德基等西方的快餐文化也情有独钟,有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们也在疯狂地学习外语,爱看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他们越来越远,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关注与反思,因为观念形态的东西决定着这些现象,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和高度的警觉,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形态的文化不断地粉墨登场,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自身在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文化渗透将会不遗余力的发展下去,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文化心态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外来文化包含有先进和落后的思想,(下转第108页)甚至含有有意图将我国“西化”的思想,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应该坚持辩证的观点,而非“拿来主义”,特别是当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还不稳定,认识水平和分析辨别能力也是有限的,更是极易受到了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侵蚀。(2)对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的认识。对“你认为中方文化优异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吗”的回答,可以体现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认识,10.3%的同学选择“是的,并且不需要向西方学习“,60.2%的同学选择“是的,但是还可以吸取西方优秀的文化”,其中看到中方文化应吸取西方优秀的文化的人数最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这两者的关系。
(三)“美美与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
1.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在“你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吗”回答中,只有45.8%的同学选择“很感兴趣”,49%的人选择“一般”,49%的人对中国的文化并不是很感兴趣,就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认识程度也不会太高。“您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回答情况是这样的1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专门学习”,70%的人选择了“一般,作为兴趣偶尔涉猎,70%的人明确表明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一般”,这个问题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回答“中华文化都是优秀文化”这个问题中40.1%的人认为很赞同,也就是说有40.1%的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从数据可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并不高,而中华文化的认知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而中华文化认同又是中国民族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知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对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能够代表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吗?”的回答情况是这样的85.3%的同学认为“非常能代表”,还有14.7%的同学认为不能代表,说明还是有一小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认同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
针对中华民族的结构先生提出了“多元一体格局说”,强调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者不间断交流,促进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一体特征的认同有利于边疆各族人民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情感的强大的文化向心力,这将有助于新疆各民族间的认同和感情交流,使得民族的凝聚得到根本的提升,这对民族团结,和谐统一的新疆建设意义重大。
通过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状况并不是很乐观的,还有待于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进一步培养,提升。
参考文献
[1] .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2005.
[2]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文/王雷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类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的“物与物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在恩格斯“两极相通”的辩证思维中、在新的时空中、在宏大叙述中,逐渐改变了过去的主题,随之而来的即是在地球村落的舞台上不断演绎着主体际大戏。民族和解、冲突与制衡越发揭示着人类生活的悲喜与平实。新的世界文化生态初露端倪。
一
人类总体性与整体性发展或许是无限发展宇宙中最为生动、最为复杂、最为悲壮的章节,这种丰富多彩、复杂多样构成了雄浑而又深厚的文化生态景观。以文化的名义,文化应是人的“定在”与“此在”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形态统一性与多样性在生活哲学层面上的复写、摄影、反映,它体现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遗传与变异或可作为文化传承与流变的根据。
穿越历史时空回眸文化发展线索,一切都成了思维中由“过去——现在——未来”穿成的实践事件之珠。散落的、连带的、破碎的、暗淡的、熠熠生辉的、光彩照人的……雷动着悠悠岁月之心,激荡着物我来去。
科学的严谨及求理求真流淌人文的血液,脉动人类的血脉,成为文化的风景,身心体悟可矣,何饶舌也。
给你身心,教你说话,育以读写,口传身授,格物致知,代代相传,语言、血脉、情感胜过几度风吹怒号、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文化的时空在于人类心灵的律动,心相通,心相异。
二
人类文化的座座古堡已经并正在经受着轮番洗礼。越发强大的商业帝国文化蚕食并营造新的古堡文明,诱惑人的身心,考验文化内外的守望。
人类文化的宗教情怀在此生活语境中日益凸显着其别具一格的先天优势,成为文化守望的“软实力”,商品拜物教几欲融入文化的核心圈层。世界舞台时刻演绎着“婴儿与洗澡水”的哲学新神话。
按照马恩的需要动力论,在红色文化主导的文明国度,面前的一切还不够疯狂,合力论控制着事态的发展。文化正按辩证的否定观引领总体性与整体性际遇。
身为父母所育,心为文化负载,脚踏大自然坚实的背脊,头顶苍穹的斑斓与绚丽,以文化的名义,探究文化之在,追问人类的命运。
如前所述,“文如其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化的传承与流变规律同样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
世界事物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多样性统一,人与动植物既各有各自发展的特点,又有其一致性。迄今,任何知识,在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面前都是狭隘的、片面的、苍白的。沿着科学的线性逻辑,靠着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所造就的人类理性,对文化与宗教的解释无疑是无力的,人类关于文化与宗教的认识也自然是有限的。
线性与非线性,混沌与分形,无序与有序,开放与闭合,人类理性在对物质世界认识上的进军注定是低效率高能耗的,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注定是笼统的易变的,人类理性只能被认为是社会的个人心灵进化的一个环节,人类活动亦不过是无限发展宇宙中“某一微型剧场短暂的综合汇演”。
品味这演出的姑且认为是西方人心中的上帝,中国人心中的老天爷,人类或可理解成生来即是为着他的“定在”与他的“此在”。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的意义、价值、效益,先需叩问心灵与上苍,再行类聚之旨,如此日月轮回,概莫能外。
宗教作为文化的现象,根系于斯,融寓于斯。科学与宗教亦生之同源,秉承人类的本质、品格与禀赋,文化的发展,凯歌高唱,谷风劲吹。
科学、宗教、艺术……人类总体性与整体性上文化地生活,其主体性命运及主体际遇正经受新的拷问。同源同质、同源异质、同质异源的民族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对立统一下的新融合。
开放的世界,文化势必融合,亦在走向融合,融合是文化的理想境界,仅此而已。
各民族独立,主权与,在现实政治上是进行或将来时,但在一体化背景下,在经济与商业意义上已然成为过去时,以人的留守与流动为特征的时代,文化的守望、文化的传承、文化的流变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与民族国家面对的现实和情势。
三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和基因论的形成,标志着科学技术沿着微观和宏观这两个相反的路径,不断走向极端和本原,走向复杂和综合。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揭示了生物学性状特征的遗传变异规律。根据孟德尔定律,遗传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属性,它使生物界保持相对稳定,使人类可以识别包括自己在内的生物界。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同胞兄弟姊妹之间,以及同种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显然,此说对于研究文化的传承与流变现象有着诸多启示。
首先,文化的传承根据在人,世系传承当为核心。血浓于水,血脉相连,血亲、血缘是文化传承的坚实之基;精心养育、把手习得、知书达礼,是文化化成天下的最根本途径。就中华文化而论,五千年的多民族族群的争斗与妥协,交往与通婚,磨合了大中华民族的禀赋、品格、个性与气质,是永葆中华民族文化生命力和先进性的根本所在。
其次,中华文化根须深实、基础广泛、元素杂多,具备天然的抗倒伏品质,具备化成天下的历史条件和前提。由此,中华文化自然怀有“目的论”品格,具有海纳百川、汲养润物、尚仁顾人的豪迈气概。
再次,中华文化的枝节易于移植或嫁接,涉洋渡水,远播海外,气度不凡,溢于言表。
最后,中华文化在当下全球化进程中必将经历迎风送雨、观闪听雷的适应过程;鉴于前述特质、品格和气质,中华文化自然会吸纳各外来元素,走向人类文化的中心。根据遗传与变异原理,中华文化也必然经历传承和流变相辅相成的阵痛,必然会以更崭新的面貌闪亮登上人类文化的中心舞台。“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和谐文化的实践定位
文化是人们实践创造的产物, 对文化的本质内涵的理解也将随着人们的实践进步而不断发展。和谐文化的提出,既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再认识,更是在一个新的历史实践起点上, 对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功能的解读。
文化体现着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人们在实践劳动中,将自己的目的、意图、理想、激情,通过劳动工具转化为改造客体的物质力量,在被改造的客体对象中,人在观照着自己的精神创造,这种精神创造在不断实践和观照中,代代相传,得以延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人化, 文化哲学就是人的哲学。德国文化哲学家卡西尔认为, 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 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动物不可能产生文化, 因为动物不存在一个有目的的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更不存在一个自我观照和总结的过程。人通过劳动,创造了文化,获取了自由。“人的突出的特征,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当然,这种解读有可能将对文化的理解泛化,因为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可以被称之为文化, 历史上人们为谋生或其他目的所生产的东西比比皆是, 如是都冠以文化, 当然有些牵强。从人学思想来理解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人在自由的关系和环境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铸造在客体中,才能使客体闪烁着创造的光芒。相反, 在一种扭曲和不自由的关系和环境中, 人是不可能有创造的前提的。卡西尔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语言、艺术、宗教、科学, 是这一历程中的不同阶段。在所有这些阶段中,人都发现并且证实了一种新的力量――建设一个人自己的世界,一个“理想”世界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引渡出和谐文化的概念, 其哲学内蕴值得我们去深究。
在人类实践创造中所形成的和谐文化, 其定位有三:
(一)在多种文化样态的交汇中铸造进步的文化理想
现实中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价值尺度, 但这绝不意味着和谐文化就是接受各种文化样式,不讲是非,不分善恶。事实上,和谐文化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贯通各种文化,使其相互吸收营养,构建面向全人类的进步的价值目标。如何去判定和谐文化的先进文化方向呢? 这当然就需要我们从唯物史观里去寻找答案。对先进文化的认定, 有两个基本标准:
其一,看这种文化是否是对先进生产方式的反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价值系统,其先进与否,可能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也可能在就文化讲文化的话语语境中也说不清。这就要求放到时展的平台上, 放到生产方式的参照系上。如果能在根本上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要求, 代表先进的制度伦理, 同时能动员和激活人民的精神意志向现代化目标迈进,这当然就是先进文化;反之,就是游离于时代与历史进步之外的文化样态。
其二,是否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也是文化成果的受惠者。和谐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丰富人的知识结构、提升人的文化自觉意识、高扬人的文化品格方面有所作为。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中, 和谐文化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解释。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构建和谐文化、实现先进文化的过程。先进文化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 它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实现着自身的目的与需求。在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是以和谐文化的实践品格而出现的, 因为只有将先进文化价值渗透到我们当下的和谐文化建设中, 在中西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 积极探寻符合时代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因子,才能使之弘扬光大,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基本文化精神。这一历史选择, 就需要我们将先进文化有效融入到和谐文化的建构中。
(二)在和而不同、尊重多样的祥和氛围中构建
和谐文化历史的教训值得汲取。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曾有一段对文化理解出现严重偏差的时候, 把充满创造性的文化精神理解为一种准军事的纪律刚性规范。任何一种有个性的文化样态都被看成是离经叛道而大加讨伐, 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的文化指向,也从根本上违背了中西文化的智慧路径。认为,文化多样性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个基本规律, 是各种文明形态得以发展的前提, 也是人类在社会文化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一个基本法则。孔子早就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也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2005 年9 月,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 周年首脑会议上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 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天下大同”是中国文化的理想,如何达到“天下大同”? 这就必须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来逐步实现。当代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就指出:“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在相互汲取中不断丰富人类文化精神
文化体现着人类精神创造。这种精神品格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从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对世界文化的进步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一统天下,不可能天然地成为普世价值让其他民族文化去效仿。学习是一种取长补短的双向互动过程。善于学习,善于吸收不同文化的积极价值并为我所用,这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中华文化把“和合”作为内在精神,在儒、道、佛的相互交流过程中, 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能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正体现着中国文化善于学习、讲究和谐的优秀品格。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既是中国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的过程, 也是中西文化在一个新的平台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应对自身的文化认真研究,弘扬光大,同时也要避免文化浮躁和过度张扬,警惕以一种“愤青”的心态看待世界文化大势,要以平和的心态学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在当代世界文化交流中,有一种不平衡的状况,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有价值过度倾销之嫌。有材料显示,在当今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新闻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控制的;美国的电影、电视作品生产量仅占世界总量的6.7%,但电影流通量却占了世界市场的50%以上,电视作品的比重更是超过了70%。这种文化话语权的不平衡,可能会带来某种文化价值的过度放大,而使得文化的相互学习格局出现失衡。为此,我们需要在指导下,倡导中国“和合”文化,由和达礼,高高弘扬世界文化之“礼”。这种“礼”就是一种有序的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合作规范。
二、在贯通整合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是将不同的文化样态进行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文化相加,也不是一种文化样态吃掉另一种文化样态, 而是需要以为指导, 在明确文化的民族特殊性和世界一般性的基础上,以先进的生产方式为参照系,以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根本标尺,守正创新,融会贯通,创造出与时代同步的先进文化价值体系。
(一)深刻把握中华文化的历史功能
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本表现形态。中华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的实践历史的反映, 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综合反映。
其一,凝聚力是中华文化根之所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愈挫愈坚,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一种打不烂、摧不垮的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既是本民族的人从理性上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科学合理性,更从情感上认同这一文化,愿意为本民族的文化理想而奋斗。在长期共同生活实践的背景基础上,中华民族在共同的实践交往中,形成了共同文化的价值理念, 这种价值理念已经渗透到民族群体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 一旦触发了人们文化心理的这根神经, 就必然会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就会唤起人们的民族忧患感,强化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其二,历史传承为中华文化厚重之所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精神富矿。历史事件总是在特定时空中发生的,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具体的, 但人们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思想提炼和文化概括,形成的一个民族文化走向,却是在历史中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文化体现着人的激情、理想和智慧的表达,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中华文化的大气磅礴,正是中国一代代人的精神追求的历史描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实践和奋斗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在历经曲折磨难中得以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面对任何风险和困难,只要我们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其三,善于转换为中华文化智慧之所在。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能成为中华民族应对各种考验的精神航标, 就是因为中华文化能够善于吸取其他文化的长处, 并将这些文化成果转换到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 不断充实完善本民族的母文化。中国有56 个民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大平台上, 不断实现内部语言、价值、表达方式相转换的结果,这种转换使得中华文化更加充实,更有活力。同样对待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也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在吸取其长处的过程中,通过文化转换,构建民族文化的襟、大手笔。
(二)进一步厘清世界文化的基本定位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一花盛开不是春,世界文化的春天是各个民族的文化之花的竞相开放。相对世界文化而言,文化的世界性具有以下的特点:
其一,普适性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基础。相对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言,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所组成的。世界文化在各种文化交往过程中,必然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这些共同的价值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共同财富。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人类共同面临着环境问题、共同发展的问题、反恐问题等等。当然,世界文化的普适性绝不是指它已经包含着人类文化的绝对标准, 这种普适性也并不能简单照搬某个概念到不同的民族文化价值中,并强行要求所有民族都按照这种文化价值去实践。世界文化的普适性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整体。
其二,共生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联系的缘由。世界文化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有机体。在这个文化系统中,每种文化形态都有鲜活的生命,而且各种文化形态都是根根相连,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文化生态。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用一种文化去占领甚至消灭另一种文化,只能带来世界文化的大灾难。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的存在方式,必然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必然会与整个世界的文化进步紧密相连。
其三,对话性是不同文化相互吸收的条件。世界文化包含着不同文化的对话性。应当承认,不同的文化形态有不同的价值追求, 尽管世界文化的普适性可以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但文化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 各种文化之所以能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中得到延续,就是世界文化有一种自我调节功能,它能为各种文化提供对话的渠道, 能够促使不同文化通过对话形成和谐文化的状态。
(三)坚持指导,构建具有活力的和谐文化
如何整合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从和谐文化走向和谐世界,走向和谐的世界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以下几个文化问题的认识:
其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要清醒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内容和当代价值, 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挑战。文化自觉是一种对世界文化格局的总体性认识,是一种对自身文化定位的总体性把握。面对全球化过程中世界文化的交往, 我们需要以什么为指导思想,弘扬什么,反对什么,如何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等等,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处理好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和谐文化的提出,也正是我们文化自觉的一个最显著的表现。
2. 在长期演进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比如,中华民族保持着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气度,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和而不同”“”,倡导不同文明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等等。这些思想体系和精神追求,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一言以蔽之,文艺是绝佳的精神食粮,触及人的灵魂,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
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 3000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学人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用智慧、汗水和家国情怀破译了神秘甲骨文中的“文明密码”,让汉字散发出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民族向心力,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今天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硬磐石。
6.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上,这样的形势倒逼着我们,必须坚定并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一句话,就是用更有力的传承发展,让中国文化软实力更硬、更强、更精彩,不断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7.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发展,不断融合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体系。而中华文明也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实践也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动力之源和信心之源,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对每一位中华儿女来说,在新时代就要更加深怀自信,理直气壮地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8. 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走向世界,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认可。我们还要深怀自信,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外来”,推动文化交流,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使之融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中华民族素有“文明礼仪之都”的美称,倡导“和谐教育”,诸多学者大师也认为“和谐是人立足社会之本”,人应该有一颗善良之心,与其他诸多物种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双赢互利。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有注重以和为本的特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活字印刷表演节目中所出现的汉字就是一个“和”字,可见“和”在我们心目中具有何等的重要意义!
1.经典诵读中的现状
1.1 开展经典诵读参差不齐。
尽管有许多人认为阅读经典名著势在必行,但在考试这种充满竞争性的功利主义压力下,还是未能够开足马力进行必要的经典诵读,甚至有的学校将经典诵读完全挤出教学课堂之外。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危险做法,一是削弱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底蕴;二是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言文时存在着脱节。
1.2 诵读资源严重不足。
经典名著是一种较为冷僻的读本,自然也就很少有出版商去经营,市场上的经典名著也便成了“抢手货”,价格也就不便宜。作为学校应该正视其客观情况,通过网络、复印、传阅等多种途径来改变现状,而不应该成为不开设经典名著阅读的“借口”。学校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摇篮更应该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文学名著,为他们文学素养的提升做积累。
1.3 经典诵读时间欠缺。
与其他诵读相比,经典诵读的名句名段,在学生的考试中很少出现,或者说所占分值太少,致使教师学生产生疏忽心理。诵读时间自然也就被挤了又挤。学生的书包中虽有诵读名著,但只是一种“填充物”。这种“填充物”毫无疑问就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或者是为了售书商的一点利益而已。这不能不说是对文学资源的一种亵渎与浪费。
2.经典诵读的价值意义
2.1 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
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原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本就是那些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经典名著,诵读了经典名著也就是品味了民族的文化精华。经典名著更是我们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典范。
2.2 经典诵读是学生接受和谐教育的方法。
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中,必然会感受其中的博大精深,学生的诵读过程也便是学生与书中文化进行交流探讨的过程,会受到鼓舞。学生在这样的诵读欣赏中更是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与灵魂的洗礼。
2.3 经典诵读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经典名著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其中的韵律之美。学生的阅读兴趣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增强了他们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经典诵读与和谐教育关系
3.1 经典诵读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之本。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含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的多元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而经典就是中华文化根本的根本。这体现在诸多的学术流派之中,尽管其观点各异,但是对人的关怀却是基本一致的。
近代以来,在中华文化朝新方向发展的时候,有一种倾向,不是革故鼎新,而是弃旧逐新,甚至唯新是求。在这样的潮流中,国学一度被作为旧学而在废弃之列。因而中华文化近代以来主要问题是“失本”,所以要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即回归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回归中创新,而固本的基础就是经典。
3.2 经典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和谐文化内涵。
经典文化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这个思想又叫“天人相应”、“天人和谐”等等,内涵大致上都相同。主要是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一个统一体。由此得出结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
“中和”也简称为“和”。“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以现在常有人提到“中华‘和’文化”。《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可见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内涵,极其深入人心。
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可见要做到适度与和谐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还与人的品格、修养有关系。我们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致力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3.3 经典诵读必须从孩子开始。
中图分类号:G40-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14-02
收稿日期:2006-09-20
作者简介:陈晓桦(1964-),女,广东潮州人,副教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口语教材教法研究。
一、全球化条件下的汉语热和中华文化探究
对于“全球化”的定义,国外有 两种比较流行的理解。(一)全球市场一体化。这是丹尼•罗德里克在《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和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理解全球化》中的界定。(二)一些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研究专家将全球化看作一种进化的过程,即一个由诸多过程构成的巨大而多面的复合体牵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以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马尔科姆•沃特斯在《全球化:关键性思想》一书中使用的定义为典 型代表。沃特斯认为,全球化是“一种社会过程,其中对社会安排和文化安排的地理制约因素消失,而且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们正在消失”。沃特斯从三个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即经 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全球化,但没有赋予某个领域以首要地位。不过,沃特斯认 为,由于各种象征和符号具有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上到处移动的能力,因此研究全球化的注 意力应集中于文化领域。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交流更为密切和频繁,世界经济呈现趋同发展的态势。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实际交往的需要,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汉语的热潮。有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汉语的世纪”,“英文和中文会是未来世界上两种主要的语言,会是未来世界上文化的 最重要的载体”。与汉语逐渐成为一种强势语言的同时,出现了进一步研究东方文化的现象,世界 怀着浓厚的兴趣要探究中华文化的奥秘,挖掘其长盛的精髓,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在目前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世界里,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清点自己的文化,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主动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传承下去,使之成为新形势下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他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和谐共处。
二、全球化条件下审视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到底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我们应该本着“扬弃”的态度来看待它,并结合当今全球化的特点,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来认识它,使之发扬光大。
(一)从外部来看,一是西方以东方为参照系来认识自己,二是华文教育中的文 化教学
20世纪后半叶,人类提出了互动认知的现象学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认知”不应只是主体强加于客体的单方面的认识,也不是客体自身单方面存在的“自在的”特点,而应是二者沟通后产生的新知,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西方文化崇尚“民主”与“科学”,重视个人的价值而忽视群体的价值,重视发挥人的独立性、批判性、开拓性和创造性,而忽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它在创造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造成了极端个人主义和严重的生态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当这些问题无法解释和解决时,西方开始反思,开始面向东方,以东方为参照,去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互动认知思维方式促使东西方在经历许多世纪的相互无知之后开始对话,这对我们在全球背景下,对比东西方文化,了解他人,认识自己,探求自身文化的精髓是十分有益的。从不同视角,不同文化环境来审视自己,往往会产生顿悟,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实质,从而形成文化互补、价值互补。
华文教育的核心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两者地位同等重要。文化内涵较其语言更为深远厚重,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更重要的在于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华文教育中,‘文化 教学’决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也不仅仅是‘交际文化’的问题,它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层的文化内容的教学。”
综观华文教育的历史,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一直是华文教育秉承不移的明确宗旨。华文教育中文化传承以儒家仁爱学说的价值观为核心,重视群体的价值,重视人伦和秩序,讲求中庸和谐、天人合一,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使海外华人的子孙后代在文化上认同祖国的根,培养真正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华裔,维护民族文化传统。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那么这个民族也就消失了。
汉字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化,通过学习汉字来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汉字具有与欧洲文字完全不同的价值――其表达功能不在是否有效地记录语言,而在是否有效地传达概念,其表意特性直接与概念相联系。汉字是独立于口语之外的第二语言,与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融为一体,是中国文化的脊梁。它以象形表意为基本特征,简单明了,信息量大,能够克服时空障碍,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稳定中介,具有凝聚国内各民族及海外华人的作用。
(二)从内部来看,具体分析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据说文化的定义就有二百多个,而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华文化既未泯灭过,也未中断过,是一脉相传至今的罕见文化 ,人们一般从内容上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器物文化属于第一个层次,制度文化属于第二个层次,观念文化属于最高、最深的层次。
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是群体意识。中国人是不能够脱离群体而生存的,所以我们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相互依赖和与人为善,重视自我道德 的完善和自身修养,强调仁爱、诚信、节俭、勤奋、坚韧、进取等美德。同时,崇尚中庸,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要和谐 相处。
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文化中的儒学价值观、思维方式及传统美德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的时展,正成为全世界普遍认同的基本 价值观念。中国人学习外国是自动的、必需的;欧美人学中国是自动的,但似乎不是必需的 ,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想学,所以我们应该在认清自己优势的同时,立足于时代,采取主动的态度,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传承下去。
三、全球化条件下中华文化传承的特点及方式
(一)华文教育中受教育主体的特点
被称为“海外的希望工程”的华文教育,是维系祖国和华侨华人关系的重要纽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加大文化传承的力度,加重中华 文化精华的比例,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必须看到,现在在海外学习华文的大都是第三、第四,甚至是第五代华人,他们的父辈已经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中文教育,家庭中的中国因素 越来越少,文化传统的熏陶日益式微;同时,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们都渴望融入寄居国的主流社会,有意识地接受本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但事实上,他们始终还是边缘人,存在着民族虚无感,也缺少作为主人的那种安全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汉语的经济价 值和实用价值都已显现出来,一些国家开始出现的学习汉语的热潮便是明证。随着 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急需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掌握多种语言,还要有专业知识,更要具有文化特质,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上述种种情况,使我们看到华文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面临新的挑战和需求,意识到进行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华文教育中文化传承的特点:主动出击,有的放矢
过去四百年来,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左右着整个世界,而中国、东方、非欧美的很多东西被忽略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文化有了接触和融合的机会,因此我们不能只是学习和吸收别人的东西,而要主动出击,把中华文化中的精髓传播出去。
土生土长的新一代海外华人,由于对祖籍国文化茫然不知或了解不深,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逐渐淡漠, 帮助他们 实现文化突围的途径就是教育。 首先要培养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从一些可感知的文化现象入手,让他们产生认同感。其次要用“扬弃”的辩证方法看待传统文化,以使中华文化的精髓世代流传。再次要注意文化传承的时代性,结合中国现在的国情,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固有的文化,不断补充丰富中华文化;结合海外华人的当地文化,既强调他们的文化身份、他们的根,也要尊重本地文化,互相吸收合理成分,做到中西文化融合。
(三)文化传承的方式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电脑及网络的出现,必将引发一场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革命。所以,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远程的网络教学将为学习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通常人们认为,只有学好华文,才能有效地吸收中华文化。这当然是对的,但还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多数还是通过自己的母语而实现的,所以要为学习者提供多语种的语言和文化资料,提供更多渗透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把中国的精典文化翻译成外文,以使更多的华语水平 较低的海外华人有可能接触和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社会环境中认知、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进行文化传承的另一有效途径。无论是在寄居国还是在祖籍国都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让学习者接触社会,亲身感受丰富多样的,具有中华特质的社会现象、风土人情,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文化适应能力和民族情感。
中国知名学者潘懋元指出:海外华人认同中华文化有心理内因(海外华族文化无论与中华文化有多大的差别,它与中华文化总是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即共同的文化之根)和心理外因(无论中华文化本土化程度如何,也不论华族后裔的主观愿望如何,在其他民族看来 ,华人属于华族,与中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海外华人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他们与祖籍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头永远有一个中国结,华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全球化的契机,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结紧这个中国结。
参考文献:
[1]金宁.关于华裔学生文化教学的若干讨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1994(3):116-117.
[2]张亚群.文化传承问题辨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1):7-13.
[3]潘懋元,张应强.海外华文教育与弘扬中华文化传统[J].教育研究,1996( 6).
[4]金宁.论东南亚华裔青年的中西文化观[J].华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7(3):37-40.
[5]贾益民.华文教育学科建设刍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4) .
[6]乐黛云.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多元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1):69-74.
[7]李善邦.文语兼顾 育教并重[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 63-67.
[8]唐燕儿,李坚.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 1(2):150.
[9]董鹏程.历史会为华文教育的贡献作见证[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 3(4):1-4.
[10]乐黛云.文化自觉与文明共存[J].开放时代,2003(4):147-151.
一是关于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新观点。十七大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首次使用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基于此,首次在党代会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新要求,这是我们推进新时期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和工作基调。
二是关于文化建设政治性的新观点。十七大对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对其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全面阐述。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切实保证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同时充分运用文化艺术手段,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是关于文化建设人民性的新观点。文化来自人民,也属于人民。十七大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等新观点,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贯彻落实。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造福人民中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武术国际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2.1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1)辩证与逻辑的冲突。季羡林[8]曾经这样描述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它照顾了事物的整体,有整体概念,讲普遍规律,接近唯物辩证法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则是分析的。它抓住一个东西,特别是物质的东西,分析下去,分析到极其细微的程度。”简言之,就是东方重辩证,西方讲逻辑。这种来自于文化根源的思考方式上的冲突,造成东西方体育文化彼此相互理解上的先天障碍。2)和谐与竞争的冲突。中国文化将人与自然或外部世界的关系看成是和谐统一的。在中国武术的修炼过程中,建立了性命双修、身心并育的整体优化的生命养生体系。比武的重点并不是鼓励竞争,而是主张胜负无足轻重,提倡“君子之争”、“点到为止”、“以和为贵”。西方强调人要不断的应对自然的挑战,更突出竞争,提倡超越对手、超越自然障碍,其活动是在相互较量过程中完成,竞技场上的结果、成绩、名次是个人价值、个人尊严的体现。这样的文化理念上的区别,也必然会造成二者在文化价值观上的相互排斥。3)体悟与量化的冲突。中国人常说:“可以神遇,而不可以目视;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喜欢在生活中直接亲身经验里去“整体体悟”。理论表达中抽象的思维成份也较多。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更重科学与量化,以观察和分析的途径衡量体育的功能和规范其手段、内容和方法,使体育活动向着严格的“针对性”、“专门性”方向发展,重视人体的外部运动,并把身体的局部练习效果综合起来达到整体健身的目的。这种衡量标准上的冲突,带来了评判理念、方法上的巨大差异,更会造成评判结果上的分化与误解。4)繁琐与简洁的冲突。中国武术拳种众多且理论深奥,套路动作冗长复杂,路线曲折迂回。武术所蕴含的哲学文化内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属于一种精神、潜意识的,需要借助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和传统文化知识,通过不断练习体悟才能有所认识和领悟,这就造成了对武术理解上的困难。西方体育动作要求舒展、自然,大多数体育项目都对规则、场地、器材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注重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结构的研究,表现出的就是运动形式的简洁化、动作的规范化、评判手段的科学化,可操作性极强。这些形式上的巨大反差,也会给彼此的交流和相互融合带来障碍。
2.2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融合
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和各自独特的民族性,必然会导致二者的冲突。历史上,“不同文明体之间的极端冲突可以带来某些文明的消亡,同时也可以激化一些文明的进步甚或促成新的文明体的形成。”[9]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有限的冲突、理性的冲突,也可以引发人们对文化共性的思考,强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逐渐的化解冲突,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除了有冲突,也会有共性,在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中,也有诸如健身性、艺术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的共性,并且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讲求“仁义、和谐、大同”,与西方文化讲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武术作为东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其自身强烈的民族性是与生俱来的。其国际化发展的历程与未来,也必定会经历与不同文化的冲突、交流与融合。在这种冲突、交流与融合中,去“认识中国体育的文化属性,本身就是现代化的过程,需要寻根,也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中的普适性成分。发掘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东方体育价值观,汲取西方体育的人文精粹,重新塑造中国体育的文化价值观”[10]。在“和平崛起”的民族大战略下,寻求共性,避免冲突,形成与西式体育协同发展的模式。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而不要刻意凸显与西方主流文化、宗教传统有着明显差异的东方文化标签,更不应该是简单粗暴的文化灌输甚至是文化侵略,而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3来去自如: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前面说过,武术国际化是一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国际空间转移的过程,并以形成具有被广泛认同的国际性体育文化形态为其根本目标。这个转移的过程,虽然也包括武术在本土与其他外来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但更重要的是武术走进并融入世界其他文化的过程。第一个过程,往往都是被动的;而第二个过程却是主动的,就是通过对武术文化的适当调整和创新,寻求共性、淡化冲突,让中国武术文化融合于世界文化之中,通过融合而使世界文化能够认识并接受自己,也通过融合使武术文化适应外族文化,并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壮大。
3.1创新与变革式的“走出去”与融合式的
“走进去”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如何让拥有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对象所接受是关键。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让传播对象对于接受外来文化天生就有一种障碍。所以,要求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初期,首先应该在“走出去”的时候,注意对具有鲜明差异性的我国传统文化身份的策略性“遮隐”,也就是对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价值核心的“遮隐”,以淡化中西方主流文化在形式上的强烈的边界感,避免冲突,突出共性,打造普适的国际体育文化身份,提高国际认同度,并要学会用异域的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讲述本民族文化的故事,积极推进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其次,在中国武术国际化的进程中“走出去”,是让世界认识武术,而“走进去”是要主动与不同文化价值观有机的深度融合,能真正的被其他文化所接受。在过去的武术国际化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对传播对象所具有的本土文化研究了解不足,以及对其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漠视,并没有有针对性的真正的去了解其所需、所想,而只是一厢情愿的以自我意识为主推进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所以才造成中国武术在异域的水土不服,进而只是形式上做到了所谓的“走出去”,而并没有实现以文化价值观深度融合为前提的“走进去”,最终导致所谓的武术国际化,多数还只是停留在以海外华人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不利局面。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就需要加强对所传播对象的本土文化进行充分研究和了解,在保留武术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对武术自身从形式、内涵到文化价值观进行合理的创新性的调整,并把我们的武术及武术文化融入到异域的本土情境中,进行在异域本土化的适应性改造,以适应其新的生长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渐进性的体现中华文化和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注重,增进理解,让中国武术在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深度融合中,扩大影响、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在异域的文化土壤中把根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