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43: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未来教育的思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前言
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制造业作为核心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劳动力数量巨大,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普及了基本教育,从而可以提供大量合格的工业劳动力。在制造业所需的员工中,绝大多数只需要具有中职教育水平即可满足企业要求。因此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职教育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推广和国家经济的转型,中职教育面临着生源萎缩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两大难题,本文就我国中职教育在未来的自身定位问题以及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2高等教育扩招对中职教育的影响
1999年,为了提高我国人均教育水平,以便为国家建设提供更多高素质劳动力,同时也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扩招,短短十余年,我国高等教育录取率由1998年的34%提高到2012年的75%。高等教育的扩招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就中职教育而言,高等教育的扩招对其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源萎缩和毕业生就业困难两方面。
在生源方面,一方面,由于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只要家庭条件允许,一般家长都会让子女接受尽可能高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经济体系的复杂性,各岗位所需人员的知识水平差别显著,并由此造成不同的薪酬收入,一般而言,受教育水平较高者,其初始薪酬收入要高于受教育水平较低人员,这也是符合价值规律的。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适龄青少年更愿意接受高等教育,从而使中职教育的潜在生源大量流失。另外生源萎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计划生育,由于我国自八十年代以来推行严格的计划生育,使得青少年人数也开始出现下降,自2009年开始,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了连续四年的下降,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趋势不会停止。青少年人数的减少,将直接对中职教育的招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加剧了生源的萎缩。
中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冲击,二是国家经济转型。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其对初始薪酬的心理预期也有所下降,这促使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同等条件下,更愿意录取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员,而部分对知识水平要求并不高的岗位,也要求具有高职以上学历,从而加剧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也由低端制造业开始向高端制造业和信息行业等高精尖行业进行升级转型,而在以上行业中,对人才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中职教育由于学生基础低、学习时间少等原因,其毕业生很难满足这些行业的要求,也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
3中职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及定位
尽管中职教育面临着以上严峻的问题,但是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还是可以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第三产业中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我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除大力发展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精尖行业外,还十分注重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这些行业对员工的知识水平要求相对较低,而且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因此十分适合中职毕业生的就业。
在立足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培养的基础上,为了应对生源萎缩和就业困难两大问题,本文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改进招生宣传,加强在职教育。由于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中职教育,因此学生在接受中职教育时的经济支出大大减少,而且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进行,其教育成本和就业困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中职招生的宣传中要注重突出自身经济代价小、对学生基础要求低、就业灵活的优势。另外,中职教育机构还需要加强在职教育部分,一方面扩大了生源,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高相关行业的就业人员水平。
2.灵活设置专业。现代社会发展速度与以往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行业的兴起只在数年之间,而高等教育部门受限于各方面的原因,很难及时对行业的发展做出响应,中职教育由于学生受教育时间短,更容易根据社会各行业的变化改变自身的专业设置,从而为新兴行业培养合格的就业人员。
3.突出实践教学。由于高等教育扩招速度过快,教学设施和人员投入不足,很多毕业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实际动手能力严重不足,令企业非常不满,另外在很多制造业企业中,对高级技工的需求很大,而人员招聘却很困难。根据以上情况,中职教育可以通过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或者在校内开办实习工厂的办法,突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以改善毕业生的就业。
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层次的人才,更多的还是需要具有一技之长的员工,中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一环,必将在未来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65-02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在经过不断发展创新后,相比过去的英语教学有了很多实用性的改革,这些对未来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实践应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仍然有着一些不足之处。除此之外,面对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的趋势,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还要不断接受社会对其提出的新挑战。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相比过去的改革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发展至今,相比过去的英语教学做出了很多方面的调整与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1.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在经过不断的调整后已经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学科,并且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它具备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教材以及高校英语教师与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模式,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在完全是一个操作性强的完整体系。
2.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也在随着时代的需求不断改革创新,为的就是适应当下高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做出相对应的、客观性的调整。例如调整了英语考试试卷的题型分值比例,加重主观题的类型及分值等措施。目的就是加强高校学生的英语实用性。同时,高校英语教材的编著进一步引进英语的原版教程以便有更强的适用性。
3.在原有的单纯依赖课本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了一些现代化科技的产物,利用多媒体、网络英语学习课件更大程度的让高校学生广泛接收英语的学习,更加方便快捷的为学生创建了新的英语学习氛围。
4.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我国高校的师资力量也在不断提高。大量的英语专业的高材生加入了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师队伍,无论是量还是质都是以前所不能比拟的。并且,现如今的高校英语教师也不在单纯以自身的经验而教学,在教学之余,他们也不断学习接收新知识,不断科研,力求得出更好的科研成果,适用于教学实践当中。
(二)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仍然存在的不足
1.对于高校英语的学习,高校教师及学生都投入了相比之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期待英语的提高,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对于英语单词、语法等基础性知识掌握较为熟练,但是对于类似口语表达或者书面语阐述等仍然比较较差,这样并不能投身于真正的实践中。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高校英语教育体系、英语课程的安排往往单纯考虑到基础性的单词、语法的学习,忽略基础性课堂内容设置的实际用意及实用性,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考试分值的高低而忽略英语教学方式及过程,英语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毕竟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将英语应用于实践,通过英语量的学习最终达到质的飞越。
3.教学模式虽然在不断改进,多媒体教学在英语课堂的引进所实现的教学结果必须得到肯定。但是目前来说,大部分高校英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一,未来的多媒体教学、英语课件的学习仍然需要不断地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让高校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兴趣。
(三)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在全球经济、科技、信息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不仅需要解决现状中我们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应对新的挑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大规模的扩招必然会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师资力量短缺的窘境。在这样的困难面前,如何更高校的进行高校英语教学、为高校学生创建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同时保障我国高校学生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得到加强,这些都必将是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的重大考验。第三,国外原版教程的引进及使用,必然是对现如今的英语教学更大的挑战,他对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二、关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综合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关于它未来的发展我们需要作出以下思考。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应做深度改革
1.高校英语教学目标的深度改革。加大高校学生的英语时间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重点放在听说方面的练习。面对全球经济、科技、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在实践中首先要能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其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在听、说、读、写、译五方面都能很好应用。第三:要了解英语的本土文化,不仅关注他们的历史还要了解他们当今的社会热点,切身体会他们的文化。
2.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为我国高校英语的学习也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我们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普及高校的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积极调动高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因为多媒体的存在,使得英语教育不单纯局限于课堂教育,多媒体课件帮助高校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口语的听说练习,它涵盖的信息量更大,使得英语的学习变得灵活,个性,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
3.高校英语教学的专业性改革。高校教育发展至今,应当根据学生专业需求设定相关英语专业课程学习。面对高校学生的专业需求,专业性词汇、理论及观念的系统专业化学习,也是高校学生面临未来就业的一项能力体现。
(二)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扎实掌握英语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能对付旧的英语应试教育,现如今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才是高校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此外,根据学生个体的智力、学习能力及个性的区别,高校教师不能统一用一种教学方式对待他们,应当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的意识及适合学生自身学习方式方法。高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应当单纯局限于单词和语法的掌握,未来的高校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是让学生借助英语的学习了解更多地文化,同时可以将我国的优良文化传播给外面的世界。
2.因地制宜制定英语教学。由于地区的不同,英语基础教育接受的差异,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应当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性学科的学习及应用,为学生创建适合他们的英语学习环境,对于高校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产物。多媒体教学是教育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各大高校应当充分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主动学习,合理应用到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去。同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个性化学习。
一、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普及的基本方式
在推进学前教育普及的过程中,有两份政策性文件至关重要,具有纲领性和方向性意义:一是教育部的《纲要》,二是国务院的《关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这一要求在其后的《意见》中进一步具体化。《意见》将《纲要》的要求具体化为四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三是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四是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从《纲要》和《意见》来看,其对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方式的基本要求是根据不同情况兴建各类幼儿园。总而言之,就是由政府主导,大规模兴建幼儿园。
《意见》要求各地以县为单位制定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其完成之后教育部要求各地继续实施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实施第三期三年行动计划。三期三年行动计划是落实《纲要》和《意见》要求和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因此,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采用的普及方式代表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普及过程中的实际方式。
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方式的优势与局限
普及学前教育旨在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让更多的适龄儿童能够接受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由于不同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等方面不同,学前教育普及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当前条件下,通过大规模兴建幼儿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具有巨大的优势,然而局限性也较为明显。
(一)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方式的优势
第一,能够快速增加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大规模兴建幼儿园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供大量的幼儿园学位资源,这是大规模兴建幼儿园这种普及方式的最显著优势。当前以及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资源的持续不足和需求日益旺盛。这种矛盾的直接表现就是入园难、入园贵。大规模兴建幼儿园是直接生产幼儿园学位资源,并且生产的学位资源数量可计量、可计划、可控制。只要政府主导,且有持续的、充足的资金投入,这种普及方式就可以快速、有计划、持续性地供给幼儿园学位资源。
第二,初步建立政府主导、统一管理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从《意见》颁行至今,兴建的幼儿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城市住宅小区的配套幼儿园建设,二是城市乡镇中心幼儿园以及分园建设,三是农村富余校舍改扩建为幼儿园。这三类幼儿园的共同特点是政府主导兴建,最终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投入和运营。这种状况极大改变了我国幼儿园的举办格局,增强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力和管理能力。随着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和管理的幼儿园的数量增多、占比增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的举办、投入和管理开始深入和扩大,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统一管理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__
第三,幼儿园建设能够和城市、农村建设规划相匹配。按照《意见》的要求,城市住宅小区建设以及城市规划必须按照相应标准规划和建设幼儿园。新农村规划建设同样需要将幼儿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建设。这一要求能够让今后城市和新农村规划与建设同幼儿园规划与建设相匹配,有效解决今后城市和农村发展增量中的入园难问题。同时,《意见》要求城市中没有建设幼儿园的小区通过各种方式建设幼儿园,大力推进农村幼儿园建设。这一要求能够有效解决以前城市规划和建设未将幼儿园纳入规划和建设,以及农村幼儿园不足带来的相关问题。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最终能够实现城市、农村规划和发展与幼儿园发展相匹配。
(二)当前学前教育普及方式的局限
第一,经费和其他配套资源需求量巨大。大规模兴建幼儿园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和其他相应资源的供给。在经费投入方面,不仅包括兴建幼儿园所需的建设经费,而且包括教师工资、幼儿园日常运行、维修、玩教具购置等费用。在当前投入水平下,这种发展速度和水平难以持续。如果要将兴建的幼儿园从一种潜在资源转化为实际服务,除了经费,优秀的教师和管理队伍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即使经费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培养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效。因此,在当前学前教育投入有限的条件下,较大的经费与配套资源需求是大规模兴建幼儿园这种普及方式的首要局限。
第二,部分地区兴建幼儿园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大规模兴建幼儿园作为一种学前教育普及的方式在当前条件下存在一些客观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城市主要是土地问题,在农村主要是服务半径问题。虽然城市规划和建设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但是在没有规划和建设幼儿园的城市在老城区重新寻址建设幼儿园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很难找到适合修建幼儿园的场地。在农村,最大的限制来源于生源不足。部分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人口稀少,兴建幼儿园很难发挥其规模优势。因此,在城市老城区、偏远的农村等地区兴建幼儿园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三,单一方式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学前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的认识逐渐提升,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虽然兴建幼儿园所提供的学前教育服务同样可以多样化,但是政府兴建的幼儿园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最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在当前学前教育资源仍不充足的条件下,政府主导的过分个性化、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服务供给可能会造成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因此,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兴建幼儿园这种普及方式受到一定的规制和限制,难以满足当前社会日益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
大规模兴建幼儿园作为普及学前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式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模式,然而,其作为一种学前教育的普及方式,必须具有一定的存在条件和基础。在当前条件下,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已经开始逐渐显露。在当前学前教育资源仍不充足的条件下,大规模兴建幼儿园作为一种普及方式有其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仍需要坚持。同时,随着学前教育资源的丰富和社会公众学前教育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学前教育普及的方式同样需要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从而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更加广泛和深入。
三、对今后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方式的构想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普及的最主要方式是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兴建幼儿园,同时存在数量较少的其他形式,如半日制幼儿园、少年宫等。由于当前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仍是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因此,继续推进各类幼儿园的大规模建设仍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随着学前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大规模兴建幼儿园的局限逐渐显现。根据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以及学前教育普及的国际经验和趋势,我国学前教育普及可以借鉴和参照以下几种方式。
(一)发展多种形式幼儿园
幼儿园在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方式中的独统地位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当前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但是幼儿园这种方式并没有随着社会的深刻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甚至出现限制家长和家庭的趋向。例如,部分家长工作时间的弹性化使得家长不再需要每天以固定的时间和作息来做出安排,幼儿园却仍然坚守着固定的时间安排。家庭和家长的这种改变已经影响到其对学前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需求。这样使得家庭和幼儿园之间产生了矛盾。这种状况下,幼儿园应该做出某些调整,或者依据这些变化能够衍生出一些新的能够满足家庭和家长需求的形式。例如,幼儿园可以依据幼儿在园时间分为全托制、全日制、半日制、钟点制等形式。这些形式的服务性质和内容可能并不太相同,在发展中应结合不同情形进行合理设置。
(二)创设项目化的学前教育计划
项目化的学前教育计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促进学前教育系统提升和发展的学前教育项目,二是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学前教育项目。这两类学前教育项目虽然适用于不同的条件和情景,但都是学前教育普及的基本方式。第一类项目主要是为了提升和发展学前教育的供给能力,属于基础性的投入和项目,其成效往往比较慢,但是具有稳定性和长效性,如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二类项目主要是为了直接提供学前教育的学习机会和项目,属于应用型项目,往往见效快,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差,但是这类项目如果形成了稳定和有效的模式,就会对学前教育普及化发展具有开拓性意义。
(三)发展家庭寄托
家庭寄托在美国是一种成熟而普遍的学前教育形式,即家庭幼儿园。我国幼儿园往往规模大,但是幼儿入园距离远,幼儿之间的熟悉度低,家长、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较少。如果能够对社区有条件的且有意愿的家庭进行培训和认定,创建小规模的家庭幼儿园,让幼儿熟悉的人员和熟悉的伙伴能够在一起学习和活动,那么上述的问题就可能有效避免,并且能够充分地发掘和利用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因此,家庭寄托也应成为普及学前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式。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这种家庭幼儿园都具有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但是其条件和准入需要认真研究和更仔细的制定,确保家庭寄托所供给的学前教育服务的质量。
(四)发展日托中心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被看作是一门学科课程
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正规课程中,当作一门单独的学科来对待,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在学校开设一门课,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优化整个教育过程。而不是在课堂上系统讲述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从理论到理论,强行灌输有关名词、定义、概念,强行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更严重的是,还要安排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课的考试,这将必然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它不仅不利于维护和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反而变相地加大了其学习负担,增加其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明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而是要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强化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一味地追求学科化,只能是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从医学的角度,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有些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学紧密的联系了起来,过分的夸大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障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学校的领导、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清,对学生进行了错误的指导和宣传,使学生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时才能去心理咨询室,导致学生和老师常常远离心理咨询室和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这种医学化的倾向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中小学生的心理从总体上来说是健康的,只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适应性的问题,不能和医学意义上的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简单地混为一谈。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多的依赖心理测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片面化的现象。有些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过多地关注各种心理测验,依赖测验所得到的分数,以此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健康,这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有的学生参加心理测验后由于分数较低,不仅受到同学的嘲笑,在自己内心也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把自己归为“异类”,结果导致心理真的出现了问题,从而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教育者趋向于选择中学生,忽视了其他大部分群体,因而出现了教育对象上的片面化。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只注重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表现为,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了老师,但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来进行心理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纯粹的思想政治课。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课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前来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仅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硬件”之一。另一种形式化倾向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有的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看作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有区别的。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前提,只有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学校的德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有调查表明: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于身边的长者,当然也包括教师,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如果教师自身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教师是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就总体而言,每个教师都应是心理辅导员,他们都应拥有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熟悉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把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并以良好的心理特质去影响学生。
二、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未来的思考
1、普及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部分中小学开设了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课和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认识,只是片面的追求学校的升学率,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教育。特别是农村的一些中小学,更加缺乏对心理学知识的认识,常常会误解心理学工作的性质以及对心理学工作人员的藐视。所以教育部门一定要加大力度落实这方面的工作,使我们的每个学校都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从而促进学校全面健康的发展。
2、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践层面来看,其专业地位和权利并没有得到同等的尊重和体现。主要表现为:①专业人员兼职较多。②专业人员比例不高。目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就是从教队伍将从兼职为主转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此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胜任。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应当使学校每一位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建立一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3、丰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模式
卡蜜是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的的创造者,原先他把课程设计的重点是放在皮亚杰的结构论上,1970年卡蜜与迪泛思合作,卡蜜就将原本的课程架构从皮亚杰的结构论转至强调皮亚杰的建构论上,并加入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和沙蒙的角色取替发展理论,形成了卡蜜一迪泛思课程模式。
一、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同时该课程在应用皮亚杰的建构论的过程之中,强调知识论对幼教课程的启示。
(一)知识及其种类
皮亚杰则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根据皮亚杰的思想和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的定义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极为个体知识,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知识是由个体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物理性以及与人相关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外在环境,而逻辑数学性知识则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内在因素。因此皮亚杰把知识分为三种:
(1)物理性知识
物理性知识是指客观的、可观察到的外在实体性知识,如玩具的颜色、软硬度等等。了解物理性知识的首要方法就是对该物体本身实施行动。比如:通过对物体实施挤压、推拉、折放、摇晃等动作观察物体变化,使幼儿对物体特性的认识更加清楚。
(2)逻辑数学性知识
逻辑数学性知识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自于个体内在的建构,而不存在于物体的本身。这就说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要放在思维当中来比较才能分辨出差别。比如:两种不同色彩的积木间的“差别”就是属于逻辑数学性知识。因为不同的色彩能够通过眼睛分辨出来,则属于物理性知识,而两者之间的“差别”不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得出,只能放到“颜色”这个“关系”中才能创造出来的,这样就衍生出逻辑数学性知识。
(3)社会性知识
社会性知识是指在人与人之间共识下所产生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又可分为风俗习惯和道德推理两部分知识,而且不同的社会环境有不同的内涵。风俗习惯知识体系属于约定承袭的知识,而道德判断是对于事物的好坏、对错的判断。
(二)知识怎么产生
皮亚杰将知识的产生的方式分为两种,即实证性抽离与反省性抽离。实证性抽离是个体透过感官对事物产生的觉察,或是经由实际对物体的行动而产生的感觉,都属于实证性抽离的历程。在实证性抽离过程中,个体的焦点是放在物体的某一特性上而忽略其他的特性,譬如:当幼儿将颜色从积木中抽离出来时,他就忽略了积木的重量、材料等特性。实际性抽离的历程是透过物理性的行动进行的,以此种方式进行所产生的知识称之为物理性知识。
反省性抽离包括了物体间“关系”的建构。前面已经讲过“关系”是不存在于外在实体上的,这种“关系”只存在于能在脑中从两个积木间“创造”出来的。对个体而言,这种反省性的抽离过程不是源自于一次或一个行动,而是累积了多个行动的结果加以抽离创造出的一种关系。个体利用实证性抽离过程建立物理性知识:再以物理性知识为思考对象(如红色积木和蓝色积木),透过反省性抽离过程建构了数学一逻辑性知识。
二、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的内涵
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的长期目标是“培养幼儿不断发展的可能性”针对3-5岁幼儿教育提出三个基本的内涵:
(一)培养幼儿自主性
自主性发展是个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由表现的过程,它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主动性、主体性发展。自主性是相对于他律性而言,自主性也不是指为所欲为,而是包括了欲望的相互规范、协调,最后做出兼顾各种考验的决定。成人权利一旦介入,幼儿无法自愿地建构他们自己的规则。这就是为什么在本目标当中强调成人权利介入要越少越好的原因。尽量减少大人权力的介入并不是指完全不介入,有些环境是需要成人介入的。在运用奖惩办法时,成人与幼儿间需要有积极的、良好的关系,否则奖惩是不会产生效果的。
(二)培养幼儿去“自我中心”和协调不同观点的能力
儿童以他们自己的感知动作、情绪情感、主观意愿为中心。他们没有也不能意识到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理解和对待外在的人、物、事,或某种观念。皮亚杰认为同伴之间的互动是幼儿社会、道德和智力发展所不可欠缺的条件。由于同伴之间关系属平等关系,因此幼儿较易透过与同伴间的互动去建构自己有关社会性、道德性和智力方面的知识,能与他人协调合作就必须能去“中心化”,能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培养幼儿之警觉性、好奇心、批判力以及提出问题的
能力使他们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从各种关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知识的产生不是如同将知识倒入空瓶之中之灌输过程得来,而是通过幼儿主动地建构,那么警觉性、好奇心和批判思考是必要的条件。建构主义不仅鼓励幼儿要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事理,同时还强调自己要将问题大胆提出来。当幼儿可以自己总结出问题时,就表示幼儿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同时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不断地创造各种事物间的关系,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事实与概念。
三、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的思考
在这里我想谈谈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中体现出来的幼儿教师角色观,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一)在游戏中幼儿教师是观察者
在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中强调成人的权力的较少介入。我们幼儿教师要做的是给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在幼儿游戏的时候我们幼儿教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当教师通过对游戏的介入使游戏主题得以深化,能够顺利进行时,就应立即退出游戏了。过多的介入会适得其反,可能会阻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这时教师只需要做一个观察者,一个细心地观察者。
(二)在活动中幼儿教师是促进者
幼儿阶段是个性萌芽与养成的初始阶段,该时期所形成的心理素质决定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中所能取得的成就。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给以应答,引导每一个幼儿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人的自我实现。Ⅲ然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有很多知识是无法自己思考并建构的,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给予适当的“点拨”,促进幼儿自身的积极建构。在卡蜜一迪泛思课程模式中强调知识的获得需要经过“反省性抽离”,也就是要理解“关系”的内涵。“关系”是不存在于外在实体上的,幼儿的认知发展能力较弱,这些复杂的“关系”是很难理解的。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直观形象性思维)选择具体的实物帮助幼儿的理解。教师在用实物比较“红色”和“蓝色”两个物体时幼儿能够直观的看出两者的不同,从而在思考两者的“关系”。教师在此时就是促进者,促进了幼儿的积极思考,以便建构有益的经验。
(三)在生活中幼儿教师是培养者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使之懂得协调好自己与他人的利益,能让整体活动得以进行,并不是孩子们放弃自己的要求,而是要让他们知道,若想集体生活的秩序不被打乱而每个人的要求都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满足,需要学会考虑如何做才能使集体活动得到最好的保护。在卡蜜一迪泛总课程模式中强调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帮助幼儿能从他人的角度想问题、要能“移情”。在臼常的生活中幼儿会遇到很多的“争执”事件,幼儿往往不能及时、合理的解决,甚至演变成“争吵”、“打架”。教师必须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合作意识,使他们懂得,大家都是群体中的一员,是平等的,遇到矛盾或困难,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解决它、战胜它,同时教师要提醒幼儿从其他同伴的角度想问题,学会“移情”。这时的幼儿教师就是幼儿生活中的培养者。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因此,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语言就是和文化息息相关的。在语用学上,言语事件的具体性不仅在于具体场合,还在于具体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化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广义的、大的语境。一个个具体的小语境都在文化的大语境之下运作,并要遵循这些大的语境所设定的一些规则。所有的文化都提供了得体的交际行为的准则,规定了在特定的语境里什么行为必须或可以发生,什么行为不能发生。打个比方来讲,不同的文化环境就像一个个不同的“场”,这些不同的场各有各的规则,相互之间既有相似也有不同。而处在不同场中的粒子(处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语言使用者)只有遵照各自场中的规则,才能互不冲撞或将冲撞维持在不改变场的性质的范围内。相似地,要成为一种文化的正常一员,就要具有和那种文化中的其他人相同的原则、信念、习俗、价值观,要像那种文化中的其他人一样感知、思考、行动。而这种原则、信念、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他们的言语行为中得到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由文化所决定的社会活动中,语言起着一个具体的、重要的作用。语言形式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形式,语言活动是一种文化实践。因此,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要和不同文化当中的人进行交流,只了解单词语法是远远不够的,要尽可能的多了解他们所在文化所重视的原则、信念、习俗和价值观,他们的感知、思考和行为方式(当然包括言语行为方式)。
在其文章《文化设定与言语行为—语用方式的文化解释》一文中,著名文化语言学学者何刚对文化对言语行为进行设定的原因和方式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论述,他认为,言语行为的文化设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言语行为的文化语境设定,言语行为的文化功能设定,言语行为的文化亲和力设定。
首先, 文化语境(语用共同体)对言语行为的设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定。它先要设定互动的方式(模式、形态、原则等),再进一步设定会话参与者个人的行动。在文化语境中,权势、情感、礼仪、法度、道义等等都可以构成人际互动的条件。以权势关系为例,其对特定行为的设定主要表现在:行为的顺序、容忍度、可磋商度和磋商方式。比如,在正式的交际场合,位高者不说话,下属是不好随便说话的。从容忍度看,高权势者对低权势者的异己行为和言语在容忍度上也不尽相同。而在不同的权势关系上,言语行为的可磋商度也是文化设定的。在民主政治文化中,权势的拥有不是永恒的,而是动态的,因此,具体语境中的权势可随一个人的身份、知识、经验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言语行为者之间的权势互动具有较大的可磋商度。人们往往可以通过会话的不断进行获得权势上的优势,使拟想中的行为变得适合和可能。
此外,言语者性别的文化设定也是言语行为文化语境设定的一个方面。文化语境除了可以设定不同性别的参与者参与会话的角色特征,设定不同性别的行为类别,还可以设定不同性别的参与者的行为模式。除此之外,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文化设定差异还体现在一些具体细微的行为类别上。比如,在古老的汉语文化中,男女授受不亲,女性从不应主动公开表达对男士的爱慕之情;在政治领域中,后宫干政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的大忌,因此有“牝鸡司晨”的说法。
言语行为文化语境设定的另一个方面是回应方式的文化设定。所谓回应方式是指互动中对特定言语行为的回应特征(话语的、音调的、语气的、腔调的)的总称。违反回应方式的文化设定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感甚至蔑视。比如,汉文化中谦虚是美德,如果面对别人的称赞洋洋自得无疑会引起他人的反感,而在英语使用者中,如果面对别人的称赞一味否认则会被认为是缺乏自信。再比如,一般来讲女性在社会角色上是比较柔和的形象,因此在对话中太过强势的女性就有被看作“男人婆”(中)或“dragon lady ”(西)的危险。
文化对言语行为的设定还可以从它对一些优选类别的功能设定来加以体现。正如Brogger 在定义文化语用学时所指出的那样,言语行为必须同时主动承担其应有的文化职能:文化维持(culture maintaining)、文化巩固(culture consolidating)、文化重构(culture reconstructing)、文化更新(culture renewing)。也就是说,语言不仅是对文化的一个传承,他更时刻反映、体现并承担着着新的文化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着时代特征。比如中国中白话文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推翻了拉丁语的书面语地位,吸收并消化了庞大的外来语词汇,在发展中实现了较为规范的拼写法。
言语行为的文化亲和力设定是文化对言语行为设定的另一个方面。所谓“亲不亲,故乡人”,文化亲和力是文化心理中一股凝聚个体、产生整体力量的力量源泉。它是靠文化核心信念深深扎根于个体意识产生的。文化亲和力不仅要在言语行为中得到体现,同时,也要通过言语行为和互动得到巩固和增强。在具体文化语境中,通过类似行为,说话者首先给听话者一个良好的印象,并通过具体的互利行为、利他行为来维持、巩固和增强彼此的互信和感情依附,从而达成彼此亲近的效果。试想,如果我们总是按自己文化所设定的理所当然的方式和来自于另一种文化的语言使用者进行沟通,那么这种沟通的顺畅和有效性就很难得到保证。
众所周知,言语行为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诸如合作原则以及礼貌原则。然而,文化设定似乎是凌驾于这两者之上的,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乏因遵循其文化设定而对合作或礼貌原则有所侧重和违反的例子。从一些跨文化交际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言语行为的设定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中,以致人们由于潜意识地遵循这种设定而下意识地违背了合作或礼貌原则。因此对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如何用语言来进行符合文化设定的交际显得尤为重要。
言语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语言使用和社会文化关系的协调过程。由于言语行为所带有的社会文化特征,言语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言语行为参与者所拥有的社会文化识别等等,使言语行为在具体的语境,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变数的干扰,进而影响到言语行为的实现。而在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诸多因素中,文化知识的匮乏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广大学生不应仅仅着眼于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多听多练,还应该多吸收更多文化知识,了解目的语文化的观念以及礼仪习俗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多注意增加文化知识的比重和在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冲突明显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将无疑有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此外,言语行为承担着一定的文化职能。而这些文化职能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和值得我们关注。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已经可以用“地球村global village”来形容的今天,在致力于使中国的语言学习者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很难否认,其他的文化以及众多新生事物对我国文化以及语言的冲击也是空前巨大的。因此,在语言教学当中,母语和外语的迁移实际上是相互的,在对待其他民族语言对汉语的迁移问题时,是该致力于保持语言的纯净性、民族性,还是应该为新鲜词汇和语用方法鼓呼一直是语言学家争论的问题。相信这不仅仅是语言学家所要考虑的问题,更是一些语言教学者,所有语言使用者自身面临的选择。
参考文献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学生天性喜好游戏、充满好奇、合群为喜、乐于模仿、渴求鼓励、渴望成功、亲近自然、创意无限。正因为此,我们倡导尊重学生,创设顺应学生天性的课程,提供适切学生的课程资源,营建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空间。这种空间我们暂且称它为教育场,就是把人类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等多种能生成教育影响的资源要素,以物质存在形式的不同形态,弥漫于学校这样一个特定物质空间,以动态能量、信息或物化的状态聚焦影响的方式交互作用,形成具有时空统一性的立体组合式的教育资源存在形式及其在认识主题中投射的心理状态和意识形态。教育场聚焦孩子们的成L,提供持续的积极影响和认知动能。教师因势利导,顺性而为,让学生身临其间,主动探索,自由生长。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探索,激发学生的原有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科学、人文、身体素养的生长,这便是未来教育向往的图景。
内心温暖怎么实现?
学校就是一个发扬文化、扶植思想的场域,教育场域的建设既要趋合时代,顺应潮流,同时也要立足学生,放眼未来。关注孩子们的每个生活瞬间,并从一个个举手投足的细节中,感悟孩子们的情感,促进每个孩子感受他人的关爱,并把这份相互的信任、关爱传递出去。以爱育爱,以情动情,努力在儿童启蒙时节,播下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文种子。
我们倡导教育要有场景化思维。把知识、情感和空间有机地链接起来,美好的情感依托于情景交融的教育场景,更容易留存在每个孩子的记忆深处。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育更多的温情画面和场景,每个孩子都会从一幅幅美好的人生画卷中汲取温度。美好的体验凭借这些温暖的空间留存在人的记忆里。我们倡导场景化思维,就是希望我们每个成年人有意识地给孩子们建设一些有温度的美好场景,鼓励家长和教师把教育的情怀、学识、使命、责任与爱,化为一个个生动的、充满活力与灵性的场景,去温暖每一个孩子。
头脑科学如何实现?
我们认为儿童大脑的发育与其成长的内心诉求是同步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主动的探究机会和不断的成功感受是必由之路。儿童的学习是在情境中进行,成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孩子营建一个充满意义和精神价值的教育场,并试图通过自主探索、自由思考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通过设计并开展基于问题或基于项目的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和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通过适时点拨来助力孩子们科学素养的茁壮生长。
我们倡导教育要有跨界合作思维。教育是功德无量的事业,因而我们坚信社会对教育是温柔的,关怀的,乐于付出的。我们把学校的空间虚位以待,期待更多的社会精英和有识之士走进学校,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生机盎然、活力无限的情景世界。社会进步的洪流滚滚向前,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活力无限。我们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多的社会人士,就是为了让学校更好地与时俱进,在跨界合作中紧跟朝气蓬勃的大千世界,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丰富的、紧跟时代的现实情景和学习空间。
身体强健可以何为?
我们认为身体健康是对自然的适应,也是对自我的超越。在加强营养膳食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对自然规律的研究与把握,在传统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中认识生命生长的规律。在自我认知中建构强大的内心世界和温柔的心灵家园。做好生命科学的学习,做好心理规律的研究,我们让孩子了解中医科学,熟悉自然节气,让大自然的美好因子滋养每一个孩子充沛的活力。
我们倡导教育要有顺应自然思维。从人的身体健康来说,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秋收冬藏。从教育本身来说,要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遵循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心智体能的发展。
我们要鼓励老师做好两件事,一是时常思考未来的样子,这要求每位老师加强学习,紧跟时代,立足现实,预测未来,明晰教育努力的方向;二是要倡导老师们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关注儿童,发现问题,策略顺应,指向未来,培育孩子们适应未来生活的关键品格和核心能力。
思考未来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主动适应,更是前瞻时代潮流的主动作为,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育人的挑战,更是教育人的幸福。
场育未来,使其内心温暖。
2“.不善于思考”和“善于思考”差别巨大。应该说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会思考,但善于思考和不善于思考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不善于思考的人,他的精神活动范围一定是受到相当大局限的,知识储备一定是不足的,能力表现一定是不充分的,情感表现一定是不活跃和单调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一定是肤浅、简单的。而善于思考的人则完全相反,善于思考的人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都将更强,且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对人对事能基于科学的判断,讲求思维的目的性、逻辑性。其层次性更为清晰,敢于表达自己的认识,不会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潭。大凡成功人士往往都是善于思考的人。
3.成为“善于思考的人”需要科学培养。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对人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训练,使一个人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是必须经历的有效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开发的,人的思维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学校教育,无论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还是“学会合作”,只有“学会思考”,形成“创造性思维”才是最主要、最重要和最核心的。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就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培养,老师给孩子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就能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这为孩子未来的学习与研究打下很坚实的基础。这与我们中国教育存在着很大差别。如果把对这方面的培养一股脑地放在大学,而不是在基础教育中得到重视,不讲求培养的基础性和连贯性,到大学再重视,一定是为时晚矣!
二“、培养善于思考的人”需要设定恰当的培养目标
目标是努力的方向,有了目标才能在教育教学方面围绕“培养善于思考的人”而改变教学方式,创新课程体系、内容,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业的比例日益增大,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一定会发生深刻的转变,对人的能力要求会逐步提高,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将会成为主要需求。我们的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此,要注重培养身心愉悦、健康的人,要把学生真正从为分数而学习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要注重培养会思辨的人,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要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将来成为通才奠定基础。所以说“,悦身心”“会思辨”“育通才”应成为基础教育的目标指向,并应努力付诸实践。
1“.悦身心”是对生命的善待。“悦身心”对学生的直接指向是:爱生活、身心健、会合作、做好人。这方面强调的是让学生做一个身心健康、快乐的人。让学生主动融入生活,无论是家庭生活、学校学习生活、社会生活都能乐观面对,做一个快乐的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人获得人生的幸福,体验生活的快乐,在快乐中体会生活的真谛,丰富人的心灵底蕴。享受快乐是一个人的权利,创造快乐是一个人的能力,阳光的人生不能缺少快乐陪伴,让学生拥有快乐是我们教育价值的一种体现。这样的目标,要求学校教育时时处处能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让学生追求身心和谐之美,懂得追求生活幸福,培养学生与人正确交往的能力。做未来社会和世界的好公民。要让学生从小明白,爱生活会快乐,身心健康会快乐,良好的人际交往会快乐,做个善良的好人会快乐。
2“.会思辨”是对思想的尊重。“会思辨”对学生的直接指向是:乐多思、能探究、敢怀疑、寻真理;这方面强调的是让学生做一个懂思考、会思考的人,培养的是人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探究,学会明辨真伪,不盲从、不迷信。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只不过是呈现的方面不同而已,对学生而言,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做一名善于学思结合的人十分重要,因为思维决定人的未来。这样的目标,要求学校教育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的思辨思维,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建立正确的怀疑态度,主动探寻真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校要营造自由、民主的气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这种思辨能力,学校的教师必然要改变教的方式,学生也必须改变学的方式。学校要营造有利于学生思辨的环境,建设好学校思辨文化环境,打造具有思辨特点的课堂环境,开展好具有学校特点、具有思辨吸引力的教育教学活动,力争让每一名学生都形成良好的思辨品质,为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3“.育通才”是对受教育者的期待。“育通才”对学生的直接指向是:兴趣广、有个性、重人文、通中西;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通才,这种通才兼具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点。通才要求一个人必须具有广泛的兴趣,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人格,个性鲜明,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了解东西方文化,并能很好地融合这种文化。这样的目标要求学校要为学生的合理教育需求提供服务,不断扩充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努力做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而广泛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科学面对教育对象,因不同的思维模式而指导,因不同的兴趣爱好而培养,因不同的学生而对话,因不同的学习周期而设计。这种目标体现了学生向未来发展层面的内涵。
三、学校要为“培养善于思考的人”提供必要条件
“培养善于思考的人”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改革,不断反思完善,努力创造必要条件。特别是在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上要敢于突破,使学校一切工作真正能从人的发展的客观角度着想,真正按教育教学的真实客观规律办学。
1.课堂上要给学生善于思考的引导。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启迪智慧、培养头脑的重要渠道,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我们的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多年以来,我们的大多数课堂教学仍然没有从传统的授课方式中走出来,人们所倡导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总是变了味,走了样。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究的学习精神,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被忽视。“培养善于思考的人”必须转变我们落后的教学方式,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真正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回归于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每一名同学表达和争论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上提倡自己思考,自己找问题,让每名学生思考的火花都能喷射出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带动学生敢于怀疑和审视,让每名学生都做善于思考的主人。
二、对“未来型学校、未来型教师、未来型学生”的思考
(一)从“慕课”思考未来型学校
慕课MOOC,英文直译“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近年来涌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MOOC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很多MOOC的课程还是免费的。其主要特点是人们上课地点不受限制,无论你身处何处,都可以花少量的钱获得一流的课程。目前国外有很多MOOC平台,如Coursera, edX, Udacity。而中国也有很多平台,如MOOC学院,慕课网等。
那么,像“慕课”这样的概念已经存在并迅猛地发展,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将来的某一天“实体的学校”还会存在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是不知道的。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学校绝对是多样化的存在。杜占元副部长《面向2030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关于未来教育的畅想是:开放的教育、适合的教育、人本的教育、平等的教育、可持续的教育。概括起来,未来型的学校有如下特点。1.开放性。未来的学校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界限,因为互联网已经使全球大多数人实现了互联互通。2. 多样性。未来的学校是多样的。上课形式多样、毕业多样、教学方式多样、学习方式多样。3. 公平性。未来学校的教育资源共享了,只要你愿意学习,哈佛大学、MIT、剑桥牛津的课程随便学。全世界优质教育资源都可以通用。
(二)从“翻转课堂”思考未来型教师
前面提到“未来型学校”,那“未来型的教师”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将来某一天,大家都去慕课平台选“名校教师”、“名师课程”那是不是意味着大多数教师都可能会“失业”呢?毫无疑问,当代教师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我们只有未雨绸缪,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学术积累、师德师风,才能做到不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翻转课堂?碜狱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21.html" title="英语论文" target="_blank">英语中的?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简单说来,翻转课堂就是指在网络条件下,教师在课前提供以诸如“微课”等形式的视频供学生观看,学生在课前完成视频教学内容的学习,完成第一次的知识内化;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建立探究式的学习环境,跟学生一起协作答疑、讨论互动,学生完成第二次的知识内化。传统课堂中,老师上课讲授知识,学生课后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知识;而翻转课堂上,学生在课前就完成了教学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教师答疑,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从“翻转课堂”这一当下热门的课堂模式下,我们不难想象,未来型教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分享精神。在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大形势下,教师需要把自己的教学视频、教学设计等资料放在互联网上,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有分享精神。当然,随着“共享经济”的日趋成熟,相信相关的鼓励政策也会更加完善。2. 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前教学活动的策划师,设计师;课中学生讨论时的聆听者,主持人;课后学生巩固知识时的客服人员。总之,未来型教师绝对不是一份轻松的职业。3.熟练掌握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如微课制作软件,视频格式转换软件,总之与数字化相关的各种最新最前沿的科技。
(三)“未来型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1.自主选择的能力。未来的学生虽然有了更便捷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但同时也面临着知识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在海量知识库里筛选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有利的知识将是他们需要学会的。2.自我控制的能力。大量的在线学习和课后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合理分配自己课外的学习时间。3.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角色的转变必然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自主学习,而不是依赖教师手把手的教授,这也是未来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
三、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远程网络互动教室、手机互动教室的建立
传统的教室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了。在未来的远程互动教室里,校区、校际、国际间的远程音视频实时授课可以很好的帮助实现资源共享。手机、Pad等移动设备将成为师生教学互动的重要工具。
(二)利用移动设备设计课堂
前面也提到,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附属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发现,要想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上集中到教师身上实在是很困难。现在比较流行的“phone stack(叠手机)”规定虽能控制学生上课玩手机的习惯,但他们仍有可能分心。那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摒弃“上课就不应该玩手机”的观点,让手机为我们的课堂服务呢?例如:现在有一些APP可以做到智能识别语音并判分。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手机给学生一个即时的英语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着手机进行练习或人机对话,最后APP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判分。教师可以给出即时地反馈。
(三)线上线下进行课程设计
随着大规模的在线学习课程和翻转课堂的发展,线下学习也不是一句空话。教师在进行整体课程设计时就需要将线下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考查方式、监督政策等考虑进去,以期正真地达到“翻转”的效果。而学生课前已经有了知识储备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精讲的是什么?应该略去的是什么?课后应该巩固的是什么?这些问题也都需要我们进一步仔细的思考。
(四)收集反馈信息,和学生共建良好教学模式
改革的风起云涌中,我们一直在寻找理论的支撑。因为,没有理论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但当诸如建构主义等理论风靡之际,是否有人思考过:用来支撑“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的建构主义,可能指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单个的儿童在构建知识?建构主义主导的教育模式,可能让学生充其量是一个首学者,而没有经过牢靠的系统学习。
我们努力完善各种制度,想用制度去推动教育的进步。但当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在各地铺开时,是否有人思考过:面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面对学校特色发展的趋势,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制度?造成学校的整齐划一、削峰填谷,并不是这些制度的初衷。
我们勇于朝向未来,试图用前沿目标去指引教育的进步。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教育现代化。但对于教育现代化,我们既缺乏标准,又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其实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目前许多国家进行着“未来学校研究”,并大致形成了两个流派:一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着力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校与社会关系重构等;一是以欧美为代表,致力于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以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到底该走哪一条教育现代化之路?
对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现成的、简单的、拿来可用的答案。解答它们,没有透彻的思考,就没有发言和盲目实践的权利。说到底,真正带领教育者蹬过改革湍流的“石头”,不是理论,不是制度,而是一种赋予我们思考力的宝贵的理性精神。只有在理性精神的照耀下,理论和制度才能散发出光芒。
这种理性精神,应该是一种独立思考、科学探究、让人前行的精神。毋庸讳言,当下教育的某些方面弥漫着一股追随“时髦”的力量,一部分教育者上缴了独立思考的权利,说着别人说过的话,实践着别人提出的方法,教育改革看似热火朝天,教育的内核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教育是思想者的事业,没有了独立思考,教育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